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山岳崇拜与道教修真关系略

山岳崇拜与道教修真关系略

山岳崇拜与道教修真关系略
山岳崇拜与道教修真关系略

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摘要?道教是我国 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自他产生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若从它的前身方仙道?黄老道算起时间久更长了?它 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音乐、化学、医学、养身学、气功学、以及民族关系、民族心理和社会习俗等各个方面都曾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此外?我国的传统文化主要包括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 这两个方面?道教对此影响颇深。关键词?道教传统文化影响道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在其创建和 发展过程中吸收、融合了不少传统文化,使这些文化成为它思想源泉的一部分。道教与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表现在它的思想来源上多样性它对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都采取了兼收 并蓄的态度?所以道教留下来的思想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 大集合、大杂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道教在发展过程中又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过巨大而又复杂的影响。第一对古代政治历史的影响。在我国漫长的封建历史中有许多封建王朝大力提倡道教?用道教的教义作为封建统治的思想武 器?所以道教与我国封建社会的封建统治者关系是十分密

切的。许多古代的农民起义也是与道教的思想密切相关?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就是利用道教经典中的某些思想作为他们的思想武器?来指导农民起义?此后利用道教的教义起义的农民战争也有很多。所以道教对我们国家下层社会中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十分广泛和深远的。第二对我国古代学术思想方面的影响。我国的许多道教学者?例如南北朝的陶弘景?唐代的成玄英等这些都为我国古代文化思想方面具有一定的贡献?特别是道教长期与佛教思想?儒家思想之间的碰撞?排斥到最后的不断融合?兼容并须的发展过程?从而促进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而且道教的许多劝善书以及大量戒律都包含了许多伦理道德的思想?而这些思想是为我国古代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意义。第三对我国文学艺术的影响。我国古代的许多文学艺术著作中都有道教的影子?道教的主要目的在于羽化成仙?而这种思想也反映在我国古代的许多文学著作中?成为文学著作的重要题材之一?古代以这种思想而创作的诗、词、赋、小说等题材的作品数量众多?伟大的唐代诗人李白就是这其中的主要代表?其部分诗也被称为神仙诗。此外有关道教的雕塑、石刻、建筑都各具特色?由此可见都道教对我国古代艺术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同时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第四对我国医学发展的影响。道教为了实现长生不死?从一开始便十分重视炼

佛教和道教地区别

佛教和道教的区别 佛教和道教的区别 1、佛教和道教区别 (一)对待生和死的态度。佛教追求的目标是“涅磐”,脱离生死轮回。佛教认为,人生是苦。生是苦,死是苦。而且这种苦是没有尽头的,是在一个循环往复、不到头的生死轮回中。只有实现涅磐,才能脱离生死轮回。那么怎样实现涅磐呢?就是人要“觉悟”。佛者,觉也。说到底,就是对人生是苦的觉悟。佛教认为,当你真正认识到人生是苦的时候,你就“觉悟”了。佛教的核心思想就是这个。道教对人生总的来说持积极的、正面的态度。这是道教与佛教乃至其他宗教的最大不同之处。比如,基督教认为人生来就带有原罪,人生下来就要赎罪,佛教认为人生是苦。就是通过修炼达到不死,长生不老。道教修行秘诀中有一句话,“顺成人,逆成仙,全在阴阳颠倒颠”,就是道教对如何取得长生不老的方法。这句话是源自中国的五行理论,而五行理论又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二)道教与佛教的最大区别就是,“道曰今生,佛说来世”。佛说来世,劝世人忍耐,所谓今世作孽,来世偿还,这辈子凄惨,可能下辈子不再受苦,简单地说,它的宗旨是,把希望寄托在来世. 而道教则完全不同,所谓修炼成功的第一步就是长生不老,道教讲究今世,

信道则信永生,来世的事来世讲,反正今世就要成不灭。和尚需禁欲,心中只有佛,死后坐化,留舍利,莲花宝座重生;道士的要求则不是那么严,且更实际,有助人的信念,讲究修炼,最后羽化飞升。(三)基本区别在于: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与道教相反,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一切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们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只能忍受。要忍受,必须放弃各种欲望,把希望寄托在来世上,要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般木(无苦的极乐世界)。可见,道教主张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而佛教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的是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佛教以其悲天悯人的情怀,弃恶杨善的教条,因果轮回的法则还是令人敬佩的,也是佛教的生命力所在对比于伊斯兰和基督教,佛教少了一些野蛮的排他性,多了出世性。佛教更像是一朵娇嫩而精致的莲花。 (四)命本源应该来自易经及河图洛书等中。在小乘佛法里,四分律规定,佛教弟子,无论在家还是出家,不能算命、卜卦、风水等等。大乘佛教,佛陀在《梵网经菩萨戒本》也是规定不能做这些的,被称为邪命。但是佛法在中国,有中国的特色,中国人向来信命,易经本来就是从占卜而来,所以孔夫子就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中国的几千年的文化,实际就是周

佛教与道教在我国的发展融合及其碰撞

佛教与道教在我国的发展融合及其碰撞 摘要:佛教是外来文化它的发展对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有着一定的冲击同时也促进道教的发展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形成对立统一的体系,共同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 关键词:佛教、道教、发展、融合、冲击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辉煌的上下五千年历史,在这悠久的历史中,由于各个时代的人们不同的追求而各种宗教也随之产生而得到发展。其中对我国影响比较有大的有道教与佛教。 佛教在中国的产生及其发展 佛教对中国来说是外来产物,它起源于印度是由释迦牟尼创立。中国佛教源于印度佛教,它既是对印度佛教的继承又是对印度佛教的发展。佛教在传入中国内地之前,已在西域地区广泛流传。自汉武帝时代开辟对西域的交通以后,西域各国与中国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十分频繁,从而为印度佛教的传入准备了条件。佛教传入内地的最初年代以很难确定了。有关传说很多,其中一下面两种说法较为可信。 在裴松之所注的《三国志》中,曾引用曹魏鱼豢所著《曹魏·西戎传》内容,其中有关于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大月氏使者伊存向博士弟子景庐口授《浮屠经》的记载。大月氏在公元前130年左右移居大夏,其实大夏已有佛教流传,大约公元一世纪时,大月氏人建立的贵霜王朝成为中亚一大强国,同时也是这一地区的佛教中心。所以,汉哀帝时大月氏王派人来汉地传授佛教,当然是可能的。

但在中国佛教历史上,流传更为广泛的是“白马驮经”的故事。居多种典籍(如《二十四章经序》、《牟子理惑论》等)的记载,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曾于夜晚梦见一位神人,全身金色,项有日光,在殿前绕而行。第二天会集群臣问:“这是什么神。”当时学识渊博的大臣傅毅回答道:“听说西方有号称‘佛’的得道者,能飞行于虚空,神通广大,陛下梦见的想必就是佛。”于是汉明帝派使者,西行求法,在大月氏抄经42章,用白马驮回来,收藏于皇室图书档案馆“兰台石室”中。这一汉明帝感梦求法的记载也大体可信。后人在上述的是实基础上进行加工润色,于是就出现了“白马驮经”的传说。 总之,大约早在两汉交替之际,即公元一世纪前后,印度佛教就以开始通过西域地区,逐渐传入中国内地。而在我国的发展其中比较重要的时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唐代诗人杜牧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便是对当时京城佛教盛行状况的形象描述,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继东晋十六国长期分裂之后,南北朝的对峙状态有持续了160余年,这种局面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南朝佛教是在帝王们的普遍提倡下兴盛起来的。宋高祖刘裕篡位时,曾有人建僧徒之口以符瑞劝进,故刘宋一朝对佛教始终十分尊重。在他们看来,佛教“近可以系心,退足以招劝”,既能够有效地收拢人心,宋文帝认为“若是率土之滨,皆纯此化,则吾坐致太平,夫复何事!”,正因为有政府这样的支持才能使佛教在中国得以迅猛发展。 道教的长生及其发展

道教与道家

道教与道家 蒋贤森2152001037 “道家”与“道教”二词,常被不加区别地使用。从历史来看,这两个词指称过很多不同的内容,也曾混为一谈;现在也仍然有人主张将二者等同起来。然而,如果将道家理解为由老子、庄子开创,并在魏晋被重新发明的哲学思想流派,将道教理解为于两汉逐渐形成,后又有若干发展分化的宗教,那么,虽然道教在理论上汲取了道家思想的大量因素,甚至奉老子为教主,但是二者还是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说道教理论就是道家思想。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有其神仙崇拜与信仰,有教徒与组织,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与活动,其主要派别的传承是大致清楚的。道家作为一个哲学思想流派,其思想流变与代表人物应是它被解说时最重要的内容;魏晋之后道家思想的传承流变,现在看来还是模糊而难以说清的,但它对历代学者文人的影响却仍是依稀可辨的;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狭义的“道家”指的就是先秦时代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流派。 道教神学与道家思想的异同,确实一言难尽。试举一例:道教所谓长生不老,成仙通神,老、庄并未言及,也不能视为老、庄思想的合理的引申,甚至可以说,与自然之道亦不无悖逆。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还

有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惠施等人。道家倡导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尊黄帝、老子为创始人,并称黄老。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强名之曰道”(《老子》第25章) 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其后,儒家学者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并被后世帝王采纳。道家从此成为非主流思想。虽然道家并未被官方采纳,但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宋明理学更是揉合了道学的思想发展而成。 道家思想后来被张鲁的五斗米道等宗教吸收,并演变成中国的重要宗教之一——道教。魏晋风流在清谈玄学时更着重炼丹。因此,道家与道教常被人混淆。 道教是在中国形成并传播的一种多神宗教,在中国古代影响仅次于佛教。道教被认为是和儒教和佛教一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道教以道作为其追求目标,道教因此而得名。道教是在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吸收神仙方术、民间鬼神崇拜观念和巫术活动而形成。它主张清静无为,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道家思想是一种哲学学派,道教是一种宗教信仰。道家思想成形于先秦时期,直到东汉末“黄老”一词才与神仙崇拜这样的概念结合起

苯教的“苯”源自天珠

苯教的“苯”源自天珠 苯教的“苯”是藏语译音,当今人们解读苯是“颂咒”“咏赞” 之意,有人认为它原本就要读作“卜”(蕃)。也有认为,苯者,本也,是根源的意思。 从藏族历史发展的角度去解读“苯”,“苯”源自天珠。天珠:“古时曰…查母?,今人叫做…斯?。此为如意宝,又称…四洲查母?宝,是为无上宝。不识宝之性,犹看河边石。懂得宝之性,如意之宝也。百般功夫时有付东流,千般贪婪终究事无成。珠宝虽有拇指大,却看诸事变如意”。天珠是源自西藏史前时期,在公元前4000—3000年,因陨石撞击喜马拉雅山玉髓玛瑙矿脉时产生巨大冲击力和高温将将玉髓玛瑙矿脉击碎后将陨石及陨石所携带的太空宇宙成分熔合在玉髓玛瑙碎石内而形成的一种宝石。在藏药《晶珠本草》描述:“瑟治癫痫,镇痛。瑟新品很少,容易辨认。虎伏块状,有黑色花纹、黄色花纹、褐色花纹相杂,纹长,斑小。人工造的花纹扭曲,注意不要相混。真品虎伏块状,纹长九倍。用来擦眼,利眼病。用凉水泡一夜,水可止血痛;内服治癫痫病入血分;也可入内服药。涂在箭头上,镇邪。带在身上可预防癫痫”。在《藏汉大辞典》中释“斯”为:“亚玛瑙,猫睛石。一种宝石,俗称九眼珠。宝石纹理有…无睛?、…长条?及…有睛?三类。入药能治脑溢血”。 天珠宝石在藏区古时曰“查母”或“衲布”(nor bu),今人叫做“斯”或“瑟”。汉语译为“亚玛瑙”当代人称“天珠”。天珠的颜色分黑色、白色、花色三种,多数为黑色,藏民认为这些黑色宝石源

自天上(俗称天降石),太阳就是“黑”之源,在藏人观念中,黑是万物之源,生命之色,黑就是宝。藏语黑读“nuo”。藏语把“天”读作“那木”(南无),本义是“黑之母、黑之王”藏语的“nuo”(纳、那)含有驱逐、杀死、亲密、厉害等含义。藏语宝、宝贝读作“衲布”(nor bu)意为“黑的”或称之为“黑崇拜”。由于崇拜“黑”,藏人开始穿黑衣带黑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宗教体系“本”教。“本”是由藏语“衲布”的发音演变而来,“衲布”与汉语“本”波斯语(bun)都是“本”“根本”“本源”的意思,至今有的地区藏人称“本”教徒为“卧布”、“别恩布”、“博布”、“莫博”等。显然,这主要是因为藏族地域广大,许多地方长期不相往来而产生的方言分歧所造成的缘故,是过去藏族社会多种历史因素造成的。因藏语“衲布”(nor bu)意为“黑的”和“宝、宝贝”等意思,所以“本”教又称“黑教”。 由于部落之间不断发生争斗,为避免在争斗中这些宝石遗失或被掠夺,便将这些宝石埋藏于地以保护,争斗结束后再取出,后人称这种方式为“伏藏”和“掘藏”。在多年的部落之间不断的争斗中,拾到天珠宝石的部落在争斗中不断的取得胜利,领域不断扩大,在公元前20世纪前后最终创建了由部落联盟组成的古象雄王国。之后,人们认为将天珠埋藏于地可以起到扩充疆土、保一方平安的作用,便将天珠埋藏在王国领域的各个地方,由此开启了“伏藏”的习俗,民间称埋藏天珠的地方为“天珠穴”。

道家与玄学

《老子》的智慧与辩证分析 无08 2010011181 赵致辰 老子是道家的始祖,他的《道德经》也是长盛不衰的道家经典,下面想要分析一下老子的哲学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并且寻找老子值 得我们学习的智慧,我把它分为世界观,有无强弱的关系,看待欲 望的态度,以及政治的观点几个方面来考察。 1.世界的发展 中国的先驱,总是以宏观的,整体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哲学家,医学家都是如此。而外国的先驱总是倾向于细致的研究一个现象的 每一个细微的地方,他们喜欢严谨的理论以及充足的实验验证,对 于宇宙的最为本质的问题,西方的科学家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的理论,相应的,老子提出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宏观观点, 这一观点的最大优点在于揭示了一种世界发展的“趋向性“,现代 物理揭示出一种规律,即一个体系在自由状态下总是向着熵增大的 方向发展(热力学第二定律),表现在宏观上,就是从一种物质变 为多种物质。最初的宇宙什么也没有(如庄子所说的混沌),后来 经过发展,有山,有水,有各种植物和动物,宇宙的总体处在一个 增长的过程中,这就是”生万物“。在道家中,有五行,有阴阳, 有组成世界的最基本的物质,道家的世界认识观非常的完善,已经 完全自成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人和自然可以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人并不以征服世界为目的。有人可能会认为道家仅仅从宏观去把握 世界显得太朦胧而不科学,我认为这恰恰可能是一种”超科学“, 在一定程度上不去细究可能会免去很多麻烦,细致的研究当然有益,但科学的发展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始终非常尴尬,中国古人的科学技 术发展的水平其实是匪夷所思的(比如地动仪等),但是始终没有 人对于科学技术加以促进,这显得非常耐人寻味。或许,在道家的 观点中我们可以窥见这种微妙的关系。

佛教和道教区别

佛教和道教区别 (一)对待生和死的态度。 佛教追求的目标是“涅磐”,脱离生死轮回。佛教认为,人生是苦。生是苦,死是苦。而且这种苦是没有尽头的,是在一个循环往复、不到头的生死轮回中。只有实现涅磐,才能脱离生死轮回。 那么怎样实现涅磐呢?就是人要“觉悟”。佛者,觉也。说到底,就是对人生是苦的觉悟。佛教认为,当你真正认识到人生是苦的时候,你就“觉悟”了。佛教的核心思想就是这个。 道教对人生总的来说持积极的、正面的态度。这是道教与佛教乃至其他宗教的最大不同之处。比如,基督教认为人生来就带有原罪,人生下来就要赎罪,佛教认为人生是苦。就是通过修炼达到不死,长生不老。道教修行秘诀中有一句话,“顺成人,逆成仙,全在阴阳颠倒颠”,就是道教对如何取得长生不老的方法。这句话是源自中国的五行理论,而五行理论又是中医的基础理论。 (二)道教与佛教的最大区别就是,“道曰今生,佛说来世”。 佛说来世,劝世人忍耐,所谓今世作孽,来世偿还,这辈子凄惨,可能下辈子不再受苦,简单地说,它的宗旨是,把希望寄托在来世. 而道教则完全不同,所谓修炼成功的第一步就是长生不老,道教讲究今世,信道则信永生,来世的事来世讲,反正今世就要成不灭。 和尚需禁欲,心中只有佛,死后坐化,留舍利,莲花宝座重生;道士的要求则不是那么严,且更实际,有助人的信念,讲究修炼,最后羽化飞升。 (三)基本区别在于: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与道教相反,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一切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们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只能忍受。要忍受,必须放弃各种欲望,把希望寄托在来世上,要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般木(无苦的极乐世界)。可见,道教主张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而佛教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的是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 佛教以其悲天悯人的情怀,弃恶杨善的教条,因果轮回的法则还是令人敬佩的,也是佛教的生命力所在对比于伊斯兰和基督教,佛教少了一些野蛮的排他性,多了出世性。佛教更像是一朵娇嫩而精致的莲花。 (四)生命本源应该来自易经及河图洛书等中。在小乘佛法里,四分律规定,佛教弟子,无论在家还是出家,不能算命、卜卦、风水等等。大乘佛教,佛陀在《梵网经菩萨戒本》也是规定不能做这些的,被称为邪命。但是佛法在中国,有中国的特色,中国人向来信命,易经本来就是从占卜而来,所以孔夫子就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中国的几千年的文化,实际就是周易文化,因为在四书五经之中,易经为群经之首。 佛法有云,只要是劝信众生一心向善,一切法皆是佛法,善人用恶法,恶法亦善,恶人用善法,善法亦恶。有易经的时候,还没有道教呢,所以道士把易经归为自己的学说,是有些盗窃思想意识的,至于太极图和阴阳鱼,都是道家的运用了易经的思想。从总体来说,易经既不是佛家,也不是道家,儒家思想发展了易经,可以说,易经从某种程度来说,更接近儒家,历代大儒为易经做注的比比皆是,比如,宋代的朱熹、王安石、三国的虞翻、汉代的董仲舒、近代的俞樾、等等国文化的源头

道教的信仰特征和基本教义

道教是以老子的“道”为最高信仰、以长生成仙为终极追求的中国本土的宗教。 道教受道家思想影响把道作为其信仰的核心,而老子的《道德经》第一句话是“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道是不能道的,道是不可道的。而道教着重从宗教的角度去理解和阐释老子所讲的“道”,认为道不仅是宇宙万物之本原,同时又是“灵而有性”的“神异之物”。后来道教所尊崇的“道”便有了第二层含义,指“三清尊神”,也就是玉清,元始天尊,太清,灵宝天尊和上清,道德天尊。 道教的基本思想 1.尊“道”贵“德” 道的观念来自于先秦道家以清净为宗,虚无为体,柔弱为用的自然之道。 “道”是宇宙的本原与主宰者,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无时不存,是宇宙一切的开始与万事万物的演化者。“德”在道教经书中有两种解释:一为道之在我者就是“德”,亦即指事物具有与的赖以生存的灵性禀质;二是指社会的伦理道德、人的品德。 大道生成宇宙及万事万物,太上老君是创世主,这是道教徒不可动摇的信念。 唐吴筠《玄纲论》中总括“道德”含义说:“道德者天地之祖,天地者万物之父。” 道家认为,德是对“道”的衍化,是道的准则在人类社会中落实于社会的人性、人伦、人情等方面的道德行为规范。 法自然以顺道,顺乎阴阳五行运行、变易,即可为道,是为“德”。道教追求长生久视,因而其根本信仰便是尊“道”贵“德”,其修持之首务便是修道积德,功德圆满,才能得道成仙。 2.生道合一,长生久视,性命双修 《老子想尔注》中说:“生,道之别体也。” 生为天地之大德,德莫过于长生。 道教重视生命的价值,以生为乐,重生恶死,追求长生不死。 人观天之道,把握天道,运用天道运行的法则,便能控制外物,改造自身,这就成为道教各种修仙方术的重要理论基础。 道教有一个响亮的口号:“我命在我不在天!”人的生命长短,并非上天所命定,主动权操在自己手中。道教坚信,人可以“夺天地之造化”,通过积极的修炼,使生命由弱变强,由夭转寿,直至长生不死。他们认为,人与宇宙万物一样都是由“道”化生,所以人身就是一个小宇宙,依自然而行清静无为的生活,可与天地共存,长生不死。 麻姑献寿 东汉桓帝时,某年的七月七日,神仙王远降临在江苏吴县一个名叫蔡经的人家里。王远接见了蔡经一家人后,就派遣使者,请仙女麻姑赴宴。麻姑到来后,对王远说:“自从上次和你见面以后,我亲眼见到东海三次变为桑田;不久前,我又去了一趟蓬莱,这地方的水,比昔日召开群仙大会时少了一半,我想,不多久,也会变成陆地吧!”王远也感叹道:“古代的圣人也曾说过海中会飞扬尘埃这样的话”。 沧海变成一次桑田,不知要经过多少个千万年。麻姑已经见过三次沧海变桑田,她该有多大寿命? 民间传说王母娘娘三月初三过生日时,举办蟠桃盛会,麻姑特酿制寿酒献给西王母,这就是所谓的“麻姑献寿”。

道家与道教的区别

道教与道家的区别 “道家”与“道教”二词,常被不加区别地使用。从历史来看,这两个词指称过很多不同的内容,也曾混为一谈,现在也仍然有人主张将二者等同起来。道家与道教并不是一回事,而这有很大的区别。 一、道家与道教产生于不同的时代。道家由老子、庄子开创的哲学思想流派,在春秋末年创立,而道教则形成于东汉末年,源于张陵所创的五斗米教。这就是说,在道教形成之前,道家己出现相当长的时问,人才辈出,流派纷呈,并形成了先秦和汉初道家发展的两个高峰。即便在道教形成以后,道家与道教仍然有各自不同的传承谱系。 二、道家与道教有各自不同的代表人物。即使同一个人物在道家与道教之中也具备了不同的个性特征。就前者来说,道家的代表人物在先秦有老子、庄子、杨朱、宋钘、尹文、列子等,汉代有曹参、窦太后、刘安、严君平等。道教的代表人物有张角、张陵、张鲁、葛洪、陶弘景、王重阳、成玄英等,这两类人物相互之间是不能替代的。就后者来说,以老子为例,道家中的老子是一个现实的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道教中的老子则成为太上老君,是一个宗教教主,两者的性质显然是不一样的。 三、道家与道教的性质不同。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道家仅仅是一种思想文化流派,而道教是一个宗教团体,两者在文化形态上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有其神仙崇拜与信仰,有教徒与组织,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与活动,其主要派别的传承是大致清楚的。道家作为一个哲学思想流派,其思想流变与代表人物应是它被解说时最重要的内容。魏晋之后道家思想的传承流变,现在看来还是模糊而难以说清的,但它对历代学者文人的影响却仍是依稀可辨的。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狭义的“道家”指的就是先秦时代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流派。前者具有人间性、世俗性,它存在于思想领域,作为一种思想文化流派,它以现实的智慧之光照耀人间。而道教则不同,它不仅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即具有思想信仰,同时有严密的组织与宗教活动,并试图以一种超人间超现实的力量来改造世界,包括求得人的永生。 四、道家与道教的思想不同。道家思想是一种哲学学派,道教是一种宗教信仰。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倡导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道教以道作为其追求目标,道教因此而得名。道教是以长生不老之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本土固有的宗教,是在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吸收神仙方术、民间鬼神崇拜观念和巫术活动而形成。它主张清静无为,长生不老,得道成仙。道教它用神仙不死之道教化信仰者,劝人通过养生修炼和道德品行的修养而长生成仙,最终解脱死亡,求得永恒。 五、道教是依托道家思想建立起来的。道教在其创始的时候是把老庄黄老之学、神仙长生之术及民间巫术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特定的宗教形态,其中道家思想是道教重要的思想来源。在道教的长期发展中,始终依托道家思想,如:《老子》、《庄子》等成为道教的重要经典,道教学者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地去注解《老子》、《庄子》等。可以说,没有道家,就不可能形成道教,没有道家,道教就失去了坚实的思想支柱。汉魏以后,道家再没有形成有影响的学派,也不再出现杰出的道家学者,而道教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道家之所以没有湮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借助于道教的发展而得以延续,道教既然以道家思想作为理论支柱,因而必然包含着道家,老庄的著述既然被作为道教的经典,道教学者在进行注释时也必然发展了老庄之学。但不能否认道家对道教的影响更大一些,而不是相反。 近年来,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宇宙观日益受到重视,并引起了世人的兴趣,也使得道教获得更多关注。道教教义中虽有道学成分,但远远不足以代表道学精神,远远不足以

浅谈佛教与苯教的融合

浅谈佛教与苯教的融合 苯教是流传于藏族地区的古老宗教,作为一个本土宗教,它在青藏高原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是古代藏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是农奴制吐蕃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公元七世纪中叶,吐蕃地32代赞普松赞干布建立起强大的吐蕃王朝,迎娶了尼泊尔的赤尊公主和唐朝的文成公主。两位公主都信仰佛教,她们入藏时,都带去了佛经、佛像和其他法物。松赞干布也改信佛教,使佛教的偶像崇拜和神权观念在西藏获得初步流传。这样,苯教全民信教的独尊地位受到佛教的强烈挑战。随后,两大宗教在青藏高原进行了长达一千三百多年之久的角逐和竞争,两种宗教相处的历史就是她们相互斗争和互相融合的历史。最后,两大宗教都在吸收对方的基础上完成了各自的重新整合,整合后的佛教不再是纯粹的印度佛教,被称为喇嘛教或藏传佛教;苯教也不是吐蕃时的苯教,成为一个完全理论化了的臃肿苯教,双方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融合的程度。佛教和苯教的融合,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佛教在进入藏区的过程中,为了在吐蕃争取自己的立足之地,以变通的方式与苯教相处并协调关系,完成了本土化过程。在这一 过程中,为便于佛教的传播、发展和吸收更多的教民,佛教不得 不吸收一些苯教的内容。苯教作为吐蕃土生土长的一种古老民族 宗教,它带有浓厚的地域性文化特色,是吐蕃本土生活方式的反 应者和维护者,在藏族人民的实际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到处存在, 这决定了苯教在吐蕃时期拥有广泛的信教群众基础。佛教传入吐 蕃后,曾遭到旧贵族和苯教祭师的强烈抵制,多次受到沉重打击。 传说在修建幻显殿时,“昼日所筑,入夜悉为魔鬼摧毁,不见余痕。” 这显然是苯教祭师及其信徒们所为。寂护作为印度大乘佛教中观 派的代表人物,也被迫在苯教徒的责难中中止在吐蕃的传教返回 尼泊尔。佛教在吐蕃遭到抵制后,进行了一些变通,莲花生等佛 教大师采用融佛教于苯教之中的办法,把苯教的神祗接纳为佛教 的护法神,把苯教的巫术、祭祀等列入佛教密乘的修法仪轨之中, 以苯教的形式宣传佛教的内容。消除了藏区人民对佛教的陌生感, 使佛教在藏区得以生存和发展。作为一种外来思想文化的佛教, 要想占领吐蕃本土思想意识领域,就必须以吐蕃的传统文化作为 消化系统,当时只有苯教才能充当藏族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而 高明的佛教大师就通过变通,巧妙地利用苯教,将佛教植根在藏 区。在这一过程中,佛教与苯教完成了一定程度的融合。 第二,苯教在强大的政治压力和佛教的猛烈冲击下,开始有意识地吸收佛教内容,使苯教向着佛教化的方向演变。苯教在受到打击后, 不甘轻易消沉下去,苯教大师总结与佛教斗争的经验教训,从排 斥佛教转向吸收佛教,承认苯教与佛教的教义是相同的,把佛教 经典改头换面为自己的经典;把佛教的神改为自己的神,认为释 迦牟尼是苯祖敦巴辛绕的化身;开始创寺庙,苯教的形态与佛教 越来越相近。总之,由于历代苯教大师不断进行改造苯教的活动, 逐渐使苯教与佛教融合。

道教与佛教的区别

道教与佛教的区别(万景元道长) 自宋朝以来,修道之人多言三教之同,少有说佛道之异者。乃至有伍柳派之《仙佛合宗》,认为佛就是仙,仙就是佛。援引佛典与金丹之书印证,道教或以伍柳派为正宗,而佛教乃汲汲以柳华阳之徒为异端、为魔民。足见正统佛教并不认为金丹大道与释迦之原意相符也。而有些道教乃以此为号,欲以金丹统摄三教,唐突佛祖,又失去了金丹之本意,岂非可笑? 道教为东方之教,佛教为西方之学。道教的长乐世界在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太乙救苦天尊所主掌;佛教之极乐世界在西方,是太阳落山的地方,地藏王菩萨所主掌。 是以道教是生发之阳气,故注重乐生、贵生、爱身、宝身,认为人生是快乐的,有许多值得留恋的东西,所以追求长生不死。道教的神仙有天仙、地仙之分,所谓地仙者,就是长住人间,云游三山五岳、十洲三岛的,他们在人间逍遥自在,享受快乐的生活。佛教则是太阳落山的阴气,是以其以人世为婆娑世界,认为人生是痛苦的,是不圆满的,故追去寂灭。其所谓罗汉果者,即是不再来到这个婆娑世界。道教追求的是不死,佛教追求的是不生。 也可以这样说,道教的极乐世界,其实是立足现实的。佛教的极乐世界是彼岸的。道教承认形而下的现实社会,认为人的肉体是真实存在的,神仙就是肉身不坏,所以道教非常注重保养自己的身体、维护自己的健康。而佛教则认为肉体是臭皮囊,是累赘,是障碍,所以并不怎么注重身体的养护。而一味追求心性的超脱,和彼岸世界的快乐。 道教讲承负;佛教讲因果。承负者,就是祖宗积德,则子孙受到荫蔽。自己造孽,则儿孙受到谴责。因果者,就是上辈子积德,这辈子享福。上辈子造孽,这辈子受罪。所以佛教认为一切都是宿世的因果,是宿命,教人要认命,接受现实。纵然是暴君,也是他的福德,你生身下贱,你是活该,是报应。道教则勉励人,这辈子多做好事,道士好为帝王师,勉励君主多做好事。如果君主不贤明,那么就会遭到百姓的反抗,这个也是承负。佛教教人做温顺的良民,非常适合统治者的愚民政策。而道教则不一样,教人努力争取现实社会的幸福,建设一个太平世界。是以自古以来,揭竿而起反对压迫的,多是道教团体。最显著的无过于黄巾军。 道教承认人的情欲的合理性,认为男女之间无论是肉体的欢娱还是情感的爱慕,都是阴阳之气相感而然。所以反对绝对的禁欲主义。本于阴阳的思想,所以也反对杀害女婴,认为会破坏阴阳的平衡。道教尊重女性,认为男女平等,神仙中有东王公、西王母,分别为阳气和阴气之主宰,男仙和女仙之宗祖。而神仙谱系中,也有不少女仙。佛教则不一样,佛教主张绝对的禁欲主义,反对男女肉体之欢爱,认为是污秽的,反对感情,认为是牵缠,是魔障。认为女性地位低下,是上辈子不修,这辈子才沦为女身。佛教里面二僧的地位也是低下的,这些其实是印度不尊重女性的继承。而佛教的西方极乐世界,也是没有女人的,印光法师说:“极乐世界,无有女子,女人到此,皆做童男身。”说真的,这样的极乐世界,我是一点都不想去的。 北宗清修丹法的结果也类似于佛教,其以体内阴阳为药物,男的修成不漏之躯体,而性器官萎缩。女的斩断白虎之后,则乳房缩小,变为男相。虽然也算是内丹,但是却违背了仙道之宗旨。仙人毕竟还是人,人是有男人和女人的,如果仙人都是男不男女不女的,岂不是可笑?《抱朴子》云:“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失人之本,更受异形,有似雀之为蛤,雉之为蜃,非人道也。人道当食甘旨,服轻暖,通阴阳,处官秩,耳目聪明,骨节坚强,颜色悦怿,老而不衰,延年久视,出处任意,寒温风湿不能伤,鬼神众精不能犯,五兵百毒不能中,忧喜毁誉不为累,乃为贵耳。若委弃妻子,独处山泽,邈然断绝人理,块然与木石为邻,不足多也。昔安期先生龙眉宁公修羊公阴长生,皆服金液半剂者也。其止世间,或近千年,然后去耳。笃而论之,求长生者,正惜今日之所欲耳,本不汲汲于升虚,以飞腾为胜于地上也。”道教之所以追求长生,就是因为爱惜今天的生活和享受,所以不着急

中国民间信仰的当代处境与发展前瞻

中国民间信仰的当代处境与发展前瞻 中国民间信仰的当代处境与发展前瞻由中国社会 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主办的“首届民间信仰研究高端论坛”于2014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中山大学、台湾成功大学、台湾慈济大学、华侨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岛大学、赣南师范学院、温州大学、福建工程学院、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国家宗教事务局职能部门的有关领导共4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11月29日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叶涛研究员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中国宗教学会会长卓新平,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党委书记曹中建,国家宗教事务局四司司长戴晨京,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副主任加润国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 致辞。开幕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金泽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院长才让太教授、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副主任加润国、中国社

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邱永辉研究员等五位学者,分别从民间信仰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问题、民间信仰研究继续在两个维度上拓展、苯教研究与西藏的历史和现状、民间信仰的认定和治理以及中国民间信仰的国际视角等方面 作了主题报告。 本次会议紧紧围绕“中国民间信仰的当代处境与发展前瞻”这个主题,根据与会专家学者提交论文的内容分为“民间信仰的管理”、“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信仰发展状况”、“民间信仰与制度化宗教的互动”、“民间信仰的反思与调整”、“民间信仰的新发展”以及“东南地区和海外民间信仰发展现状”等六个研讨专题。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与会专家学者通过从理论到实践、整体到个案等方面的交流和探讨,对民间信仰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从而为民间信仰的管理和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1.民间信仰的管理 北京师范大学的彭牧作了题为《迷信、理性与民间宗教实践:美国民俗学的视角》的报告,她通过梳理美国民间信仰的研究发展历程指出,美国民俗学的民间宗教研究是在逐渐微观化的研究取向中,发现了民众信仰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也即信的过程与实践,其关注的宗教实践基本上是个人层面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叶涛的《近代民间信仰的污名化过程》从“民间信仰的定义、近代以来的中国

道教的起源与发展及其基本信仰

道教的起源与发展及其基本信仰 道教发展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创立于东汉时期,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并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为“”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 道教发源于历史悠久的华夏大地,在洪荒时代,由于人力有限,经常受到自然灾害,所以人就对自然产生敬畏,希望得到自然的庇护,自此开始出现道教各种神的雏形,至殷商时代,史前时期的对自然敬信已发展到信仰天帝和天命。这些都为后来道教的发展及繁荣打下基础。东汉时期为道教的发展初期,其中,汉明帝身体力行,修心养性,并且在洛阳皇宫中积存了大量的秘书、列仙图和道术秘方。桓帝时曾派中常侍左官到苦县(今鹿邑县,是老子李耳的老家)祭祀老子,并下令将天下所有祠庙中的其他神主、偶像毁掉,改祀黄帝、老子。 隋唐时,道教发展达鼎盛时期。隋炀帝于大业元年(605年)建都洛阳,虽然对道佛均崇,但诏令道先佛后。洛阳御苑就是按道教传说中的三座神山仙境修建的。唐时,唐高祖曾下诏宣布道教为首,儒学为次,佛教第三,并自称老子后裔,大崇道教。直到北宋时期,道教仍在繁荣发展。北宋建都汴京,以洛阳为西京。宋太祖、太宗祖籍洛阳,因崇信道教。金元时期流传的道教为“正一道”、“太一道”和“真大道”,后陕西王重阳所创全真道在河洛兴起,上述三教均不再传。王重阳对道教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弟子又创了好几派,使得道观遍布。 明代嘉靖皇帝崇信道教,也大力推崇道教。但是,由于明初朱元璋对道教采取抑制政策,因而基本没有大的发展。清代统治者偏重佛教,曾宣布佛教为国教,所以禁止道教传播。虽在民间活动较盛,但道观及活动规模都很小。 民国时期,曾宣布废除道教,但民间仍有道教信仰活动。冯玉祥驻洛,倡导打神办学,很多道观多被用来办学,庙产亦被充公。到建国前夕,道教在洛阳几乎泯灭。1958年,人民政府实行宗教制度改革,原道教重点活动场所的职业人员和宗教活动相对集中,以便于管理。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与其他各教一样,道教活动全部停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事务部门恢复工作,对历次政治运动中的不适做法进行纠正,平反了冤案,退还庙宇财产,安置道教职业人员,在宪法允许的范围内,道教活动逐渐走向正常。 道教基本信仰 其一,道教基信仰是「道」,故称道教。道教认为,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因此道教有了庞杂的神明系统,信奉的神仙有很多,如三官、四御、四值功曹、六丁六甲、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真武大帝等。 其二,道教的另一个信仰是相信人可以长生不死,道教认为道具有永恒的生命,获得它、保持它便可长生,这也叫作「德」。道教重生,追求长生,相信人通过求神或修炼可以得道,不仅可以享受人间的幸福,而且可以返本还元,与道同体,肉体永生,白日飞天,长存仙界。

佛教和道教区别

佛教和道教区别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佛教和道教区别 (一)对待生和死的态度。 佛教追求的目标是“涅磐”,脱离生死轮回。佛教认为,人生是苦。生是苦,死是苦。而且这种苦是没有尽头的,是在一个循环往复、不到头的生死轮回中。只有实现涅磐,才能脱离生死轮回。 那么怎样实现涅磐呢?就是人要“觉悟”。佛者,觉也。说到底,就是对人生是苦的觉悟。佛教认为,当你真正认识到人生是苦的时候,你就“觉悟”了。佛教的核心思想就是这个。 道教对人生总的来说持积极的、正面的态度。这是道教与佛教乃至其他宗教的最大不同之处。比如,基督教认为人生来就带有原罪,人生下来就要赎罪,佛教认为人生是苦。就是通过修炼达到不死,长生不老。道教修行秘诀中有一句话,“顺成人,逆成仙,全在阴阳颠倒颠”,就是道教对如何取得长生不老的方法。这句话是源自中国的五行理论,而五行理论又是中医的基础理论。 (二)道教与佛教的最大区别就是,“道曰今生,佛说来世”。 佛说来世,劝世人忍耐,所谓今世作孽,来世偿还,这辈子凄惨,可能下辈子不再受苦,简单地说,它的宗旨是,把希望寄托在来世. 而道教则完全不同,所谓修炼成功的第一步就是长生不老,道教讲究今世,信道则信永生,来世的事来世讲,反正今世就要成不灭。 和尚需禁欲,心中只有佛,死后坐化,留舍利,莲花宝座重生;道士的要求则不是那么严,且更实际,有助人的信念,讲究修炼,最后羽化飞升。 (三)基本区别在于: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与道教相反,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一切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们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只能忍受。要忍受,必须放弃各种欲望,把希望寄托在来世上,要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般木(无苦的极乐世界)。可见,道教主张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而佛教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的是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 佛教以其悲天悯人的情怀,弃恶杨善的教条,因果轮回的法则还是令人敬佩的,也是佛教的生命力所在对比于伊斯兰和基督教,佛教少了一些野蛮的排他性,多了出世性。佛教更像是一朵娇嫩而精致的莲花。

旅游宗教文化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悉达多·乔达摩: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力的原名,乔达摩是他的姓,悉达多是他的名, 悉达多的意思是吉祥或达到目的的人,汉意为成就者。 2、藏传佛教:源于印度,但吸收了原始苯教一些神祗和仪式。在教义上,是大、小乘 兼容而以大乘为主;大乘中显密共修,先显后密,并以无上瑜珈密为最高修行次第,形成藏密。 3、业报轮回:当十二因缘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轮回说联系在一起,就构成了三 世两重因果业报轮回 4、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集二谛说明人生的本质及其形成的原因 灭、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 5、三世佛:“三世”是佛教的说法,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也可以说成前世、现世、 来世或前生、今生和来生等。在佛教寺庙大殿里大多供奉三尊佛像。 6、南无阿弥陀佛:指的就是阿弥陀佛。“南无”有“致敬”、“归命”之意,念诵“南无阿弥 陀佛”是表示一心皈依于阿弥陀佛。 7、道藏:道教经籍的总集,是按照一定的编纂意图、收集范围和组织结构,将许多经 典编排起来的大型道教丛书 8、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 共同信奉的神祇。古代在海上航行经常受到风浪的袭击而船沉人亡,船员的安全成 航海者的主要问题,他们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天妃,祈 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还立天妃神位供奉 10、四大道教名山:四川的青城山与龙虎山(江西)、武当山(湖北)、齐云山(安徽) 11、全真教:是王重阳于金初在山东宁海(今山东牟平)自题所居庵为全真堂创立。属 道教,凡入道者皆称全真道士而得名。并且对中国道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武术有很大的影响。 12、东正教: (一)佛教的基本教义 主要有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说、业报轮回说等。 ?3.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源于印度,但吸收了原始苯教一些神祗和仪式。在教义上,是大、小乘兼容而以大乘为主;大乘中显密共修,先显后密,并以无上瑜珈密为最高修行次第,形成藏密。咒术性、对喇嘛异常的尊崇、活佛转世思想和宗教与政治的结合,是藏传佛教的四个特色。 ?(一)佛教的基本教义 ?主要有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说、业报轮回说等。 ?佛教认为,人世间充满了苦难,而苦难的根源是人生的诸多欲望。惟有潜心修炼,消除一切欲望,才可以摆脱一切烦恼和苦难,得道成佛,所以佛教追求的是来世的幸福。 三、佛教诸神 ?佛:释迦牟尼佛、过去七佛、三世佛、三身佛、东方三圣、西方三圣、五方佛、欢喜佛 ?菩萨:四大菩萨、善财童子和龙女、五大明王、八大明王 ?罗汉:十大弟子、四大罗汉、十六罗汉和十八罗汉、五百罗汉 ?护法神:四大天王、托塔李天王、阎王、韦驮、关羽、哼哈二将、天龙八部

苯教车却直指-分别心与明智论

大圆满象雄耳中正行彻却直指 ·心与明智的区分(差别) 根本上师南卡丹真传授 堪布泽旺仁真讲解 雍仲加瓦汉译 顶礼上师仁波切扎西江参! 明空遍辅犹如虚空界,远离轮涅取舍本初性, 根本后得无别密意证,自明真义上师顶礼见。 深道究竟大圆满真义,修习心智分开之方便, 无此如盲徘徊于平原,上师诸语自心确定记。 复次心与明智之区分,八识不清净错乱是心, 喻如执持绳索为蛇般,彼错乱时源自本体空(法性光明中阴)。 何时错乱无始远至今,凡诸错乱为俱生无明, 如此迷乱自性也为空,执取我及显现之外境, 愿上师之加持入于心。 验证原状生起有少数,多数安心方法不了知, 修习者多在无记中住,二显迷乱自心为奴仆, 不定则成随业而流转,不知上中下三解脱法。 第一方法了知为重要,八聚识与外境相结合, 引发之缘是等无间识,此识可单引述作区分, 全部加在一起有九识,又在识藏阿赖耶之中, 等无间识作缘而生起,五门识离分别无错乱, 生起还灭能所具显现,意识于乐苦平等舍中, 生起贪爱厌恨愚痴三个是烦恼识, 意识与等无间识相联合,从五门向处看是外境, 烦恼识与等无间识相联,向内识藏习气上放置, 诸修行者于阿赖耶(识藏)中,等无间识生起需认识, 喻如天空中画赭色花纹,画时就根本没有痕迹, 此名为第一刹那之解脱。 第六意识生起时就认识,犹如水中作画般(随画随消), 此称为第二刹那之解脱。 烦恼识起时忆念认知,如土尘作画终变坏灭, 此名为第三刹那解脱。 虽然分别念是心之力用,但永久地阻挡妄念是没能力的(不可能), 依靠忆知积业无效用,心对显境习气相混合, 这就是我及我所之分别。 明智对外境没有混合,向内执持分别亦无束缚, 本初原始远离做作勤勇,方法如此如何作修习, 遍时无散无修唯一本性中, 识向外境无贪着,外境向内识无沾染, 原始智慧相续不断决,根本所作与四威仪合和之要点, 又压制心念作百年修持,不如修习上师瑜伽一座, 修习者必定会有大收益,夏扎仁波切不止一次的宣说。 因此要深深挖掘内心,猛烈渴求祈请上师, 上师心与自心原始本性,无别修行亲见本来面目(真实心性)。 不要作许多分别与观察,忆念执计也不定准(信赖), 除了清晰放置外,别的不动摇,这就是平常称的修行, 如是此为第一具慧者之道,次第显露如是作宣述。 总之大圆满真义之修持,不需要很多修理造作, 现象的实体与心不接触,凡诸显现均为心之幻变(作用), 寻思分别于心虽有却未感受,不管如何升起其为明智作用是智慧, 修与不修心于显现无起伏,常住于广大空性围墙中, 如此宣说则转依成了义,大圆满极顶之明智行道, 列入如实智慧之要害,大乘道之基础为菩提心, 与大圆满行道相结合,实践时三轮全部为清净, 所作回向发愿之要害教法要掌握。 行者如无此则不堪能依次前行(实践),心与明智区分之方法。 来源依据在那部密续中宣说,大圆满的一切经义,特别是证大迁虹身的,二十四个成就持明善逝之遗迹,导师普贤如来心意精粹,大圆满象雄耳传中心与明智差别之标准, 污浊向法界渗融,明净之光显露,心之披衣脱落,明智赤裸升起,妄念的云丛清除,本智无障无遮。 如此密意宣说无有错失,是大智成就者扎西江参把心中之经验欢喜赐予我们,我把我所作之祈请,想到为了同修及利益他人,现在留下文字并为了教法增上宏扬这努力精进及善根为深密极顶之教法,直至轮回之边际也要讲修及显扬。 发愿: 从心之伺察意之束缚中得解脱,愿离勤勇本智悠然而升起。 此心与明智区分之方法,是秘书索朗旺甲等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