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蔡雷民合肥工业大学70周年献礼文章

蔡雷民合肥工业大学70周年献礼文章

上个月,接到母校陈文恩同学的电话,说合肥工业大学成立70周年,想找几个校友写几篇文章,其言诚恳至极,于是虽然颇有点诚惶诚恐,却也满口承诺下来,不巧的是上月我正式提交了离职报告,刚刚从呆了近8年的公司离开,准备给自己的职业生涯一个很大的转折,开始学习合伙做一个公司,一时间无数事情如排山倒海地扑来,除了加班加点还是加班加点,居然忘记了这么重要的一件事。

今天刚刚躺上床,猛然想起,自责不已,披衣复起,却提笔忘情,一时间回忆起来在学校的四年,毕业的十八年,还是百感交集。,十八年的冬去春来,十八年的风雨历练,十八年的落花流萤,十八年的日月轮转,春温秋肃,物换星移,改变的是容颜,是心境,不变的却是对母校沉甸甸的思念。

1994年9月6日,在我父亲和姨父的陪同下,经过8个小时的颠簸,我从苏北的一个县城——淮安来到了合肥,从合肥汽车站就有打着合肥工业大学新生接待旗帜的93级老生,自然是提行李的提行李,带路的带路,热情周到,那个季节合肥的天是那么蓝、白云那么低、空气掺着点水气,仰头望天,对这个城市,对学校、对即将开展的学习和生活、对自己的前途一片充满着期待和憧憬。然而到了合肥工业大学,却发现是个陈旧而偏僻的地方,伟岸却略显得破落的主楼大厦,让我颇有点失落感,略不过倒很安静,有点历史的深沉的厚重,而我似乎有点喜欢这种安静、厚重、在他乡的感觉。现在想想,经过十八年的工作,现在自己的心灵真是淡定得可以了。那时候的心里,看看父亲坐着校车离开,好像时时有些什么没有着落的东西在激荡,

但又说不出来,只有看着远远逝去的校车背影,才发现泪流满面。

后来,象没头苍蝇一样乱走了一会后,一位93级的春风社的学生干部,很热情、耐心的告诉了我入学手续如何办理,又安排之后的宿舍事宜,在举目无亲的异乡让人倍感亲切,至今记得,这大概是我后来在学校投身青年志愿者工作,服务公益事业的诱因吧。

来合肥、来合工大当时确实是一种机缘,94年的合工大名气并不响,特别是在家乡苏北小城,高考志愿填了若干超牛的学校,高中校长语重心长对我说,前二届有个学姐考个合肥工业大学,说这个大学很不错,当时有句话叫“北有哈工大,南有合工大”,讲到合工大当年计算机的博士后流动站,核物理研究中心,更让我吓一个跟斗。这家学校什么来头?当时就有了兴趣。填报一下试试看,于是就填了第一志愿,结果高考分数出来了,分数满高的,基本上了当时大名鼎鼎的学校录取线,心中颇有点忿忿然。

就这样懵懵懂懂到了合工大,一开始军训,纪律严明、严格,每天汗水变成白盐挂在后背,普通话还不是熟练,往往有同学听我是来自“江苏省”变成来自“甘肃省”,“长江”说成“长缸”也不少,当然记忆中最深刻的依然是“到科技大吃老母鸡”,然后是按年龄排序,从老大到老九(我们是大宿舍),我当时属于小的,排个老六,老二黄剑锋是广东来的双优生,公共能力和活动能力自然不在话下,在他的带领下,我开始屁颠屁颠地跟着他做一些学生工作。

真正开始有点社会工作意识到是源于“周总理故乡是哪里?”的地域之争,当时不敢苟同于周边同学称总理老家是“绍兴”,身为淮安的我自然气不忿,大一寒假便骑车百里,来到淮安老城,拍摄了很

多总理故居纪念馆和淮阴侯韩信等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的照片,找到了时任学院团委书记是秦广龙老师,想在东马路搞个展览,然后得到了秦老师的大力支持,展览反响很是热烈,从此我参加学生工作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四年来尝尽甘甜酸苦,却甘之如饴。

之后虽然是大量的学习任务扑面而来,却很积极地参加了化工学院的学生会工作,给我分配的工作是化工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工作和社会实践干事,那时,“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还是一个新名词,最早源于是北京大学爱心社,成立于1993 年11月,是中国高校第一家由学生自发成立的志愿服务社团,而化工学院春风社成立于1994年4月,应该也是合工大第一家青年志愿者社团,大家以前都从未做过青年志愿者的工作,思维也比较落后,很多人也没有机会接触这种当时很前卫的思想。虽然以前也搞过一些学雷锋做好事的好人好事的活动,如孤儿院到、老人院、福利院做点慰问孤儿,探望老人的事;偶尔搞点清洁卫生大扫除的活;总得来说没有什么特别的概念和想法。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是很容易的事,难得的是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事,更难得的是带动一批人去做好事;而我们的青年志愿者工作是用自己的热情改变社会的认知,去带动更多的人服务社会,温暖社会”,当时我们的院团委秦广龙书记如是语。在王武伟老师帮助和指导下,化工学院春风社的工作发展可谓一日千里,20年前的青年志愿者工作与今天比,很多人可能没有体会了,现在偶尔想想,心里还是激动不已。

的确,青年志愿者服务本身就是一个热情竞赛,热情没有,也就不会有这样的活动,一分热情能打动人,感召人,激励人,使他人感

到社会温暖,使他人能体会到你的存在,始终让他人感到这个世界上还是会有人愿意帮他,肯帮助他,从而给他以生活的信心,热情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变一个人的生命观,价值观,能将他人从绝望的边缘拉过来,在一定意义上说,热情就是"冬天里的一把火"。

能力人人都可以培养,但热情不一定每个人都有,在众多的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中,热情的是首要的,不是出于热情,就不会聚到一起,不会走到青年志愿者服务行列来,能力是可以慢慢增强的,但热情是至关重要人。

凭借着这种热情,我们坚持照顾着校园内四位老人的生活起居,从床头送饭喂药到春天野外踏青;

凭借着这种热情,我们联动街道、市团委、医院等社会资源建设国家级文明社区,实现了立足校园,辐射社区的服务思想。

凭借着这种热情,我们种下了合肥工业大学校园内和包河区数千棵绿树,今天,漫步校园内外,依然能见到手植树木,享受那绿萌凉爽;

凭借着这种热情,我们种下了代表56个民族的56棵紫荆花,欢迎香港回归,现在食堂前的紫荆花依然在骄傲地开放;

凭借着这种热情,我们感染着从校刊《斛兵塘》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东方时空》各级媒体,当中国青年报的李秀全偷偷地用手拭拭老人窗户上有无灰尘,以验证我们的社员是否做表面文章,他用整版的报道表达着他的感动。

想来十八年来,也正是凭这种热情,我能在毕业后的工作中维持

高昂的斗志。

记得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进入泡沫塑料生产线,每天用手抱着25公斤的塑料粒子袋子投料,每天要投几吨的料,而且三班倒,连轴转,每天一下班就只想着倒头大睡,用吃苦耐劳、踏实进取的工作作风获得了从车间工人到工厂厂长的认可。

记得1999年第一份营销工作,我用脚量完了南京市区所有的巷子,所有的便利店,所有的药店和所有的报摊,并用了二个月,完成新手到区域经理的晋升。

记得2000年去研究所做科研,去当时正好研究所一个863项目——有机光导鼓(OPC)上线没多久,产品正在试制,质量极不稳定,每天的下来的成品有一半是不合格废品的,系统还会动不动CRASH。有时候,刚刚准备庆祝成功时,问题就来了,有时候一批全部正常质量好得不得了,一样的生产线,一样的原料,一样的工艺,下一批却80%的产品不合格,说实话,那时候对光敏材料的一切几乎还是一头雾水,而问题却一个接着一个地发生,只好硬着头皮,摸索了好半天,终于明白了最后锁定在光敏材料的稳定性上,而这直接源于在配方和反应温度上。

几万条数据,一条条试是不可能的,我就想出了用笨办法:一批一批的试,一个温度一个温度地试,完全手工动作,笨拙、费时、费力,当时一个试验周期是36个小时,我就吃住在实验室,做36个小时的实验,睡觉,再做36个小时实验,再睡觉,周而复始,这样坚持了4个月,终于定位到了其中一个反应温度宽度,此后又返回去重复验证,证明找到的原因是正确的。当时真是心中大喜,我记得当时

是深夜,内心偷着乐的感觉妙不可言,不需要别人知道、不需要别人理解,走出实验室大门,仰望星空,深深吸一口气,内心偷着乐。那种舒坦啊!没经受过类似极限考验的人可能不容易理解那种快乐!这种快乐是工作本身带来的,不需要别人来表扬,甚至不需要别人知道。能够有机会也能用心去体会这种快乐的人,怎么会不热爱工作?

呵呵。这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工作和读书不是一回事,工作是要解决问题的,是要热情与行动的,是要产生结果的。不管怎么样,行动起来,找到办法,解决问题那就是成功。读书才追求的是慢慢读,读懂为止。

回忆起来2002年的我,真是岌岌可危,恋爱多年的女朋友去了德国;研究所的OPC课题由于国家政策调整,基本下马;而家庭经济状况因为父亲身体的因素一度陷入困境;唯一的光明是研究所把我列为青年骨干,兼任产业经营处负责人,开始做复印机碳粉、复印纸和为中国施乐复印机做生产配套,这中间经营策略和方案制定,有被忽悠了的,也有失败的。作为研究所最年轻的中层干部,有人开始研究为什么是我而不是别人能成为培养对象,甚至有恶毒的诬蔑、中伤我的事,所幸领导给了我这样的年轻人充分的信任。经过半年的折腾,业务开始走上正轨,这些事我的体会是:只要你心无旁骛,目标单纯,就是想把这个事情搞好,并且持续地、啥都不计较地、傻傻地去推动,内心无愧,一时可能会有工作失误,一时可能会得罪人,可能会有人不理解,但长远来看还是会得到公正的承认的。

转眼工作近二十年了,二十年来,换过七家企业,近十个行业,;这二十年,正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二十年;现在,我开始开始尝试

做自己的企业,也投身其中,在大潮中边学边游泳,走到今天。现在我要离开雇佣身份了,准备去开始新的事业,接受全新的挑战,我将要去做的事情,风险很大,很有可能是九死一生,九死后还能不能有一生,也难说。在开始新的事业之前,想起了对过去的二十年向老师和师弟师妹们做个总结。如果我二十年的经验和教训,能分享一点从中学到关键的做事、做人的道理,我想一定有一点点益处:

一、“要有热情,要有梦,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们很多的成功,来自于对生活的热情,来自于对工作的热情,来自于对团队的热情,来自于敢想,敢做,就象我第一次碰到问题,根本不懂,但敢去试,敢去解决,还真的解决了;即使没人、没技术、没积累,我们也敢做,敢推行,不盲目崇拜或畏惧权威,也取得了成功。当然,这不只是盲目的胆大,心大还意味着积极地关注广大的外部世界,开阔宽容的心胸接受种种新鲜事物。

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真正的成功者和专家都是“最不怕学习”的人,啥东西不懂,拿过来学,学习最简单,第一要诀是向身边的人学,“三人行,必有我师”,平时和同事一起工作的一点一滴中,如果你细心去观察和体会,收获实在可以不少。比如说,作为青干,每周参加中层部门干部例会时,大家讲得差不多了,该由领导作判断和决策、做工作安排之前,我就会猜,领导可能会做有什么判断、会做什么决策,特别是有些事情充满矛盾和冲突,需要权衡时。一开始十猜九不中,并且很多看法别人说出来之后觉得耳目一新、不胜佩服。于是就去想他为什么会这样判断和决策,背后做的功夫是什么,慢慢地自己处理类似问题的思路也比较开阔了。另外别人犯的错

误,也是自己学习的好机会,自己犯错误自己是不容易觉察的,但别人犯错误自己可以觉察,然后可以警醒自己避免类似错误。

三、“从小事做起,学会吃亏,与他人合作”,从小事做起不是一直满足于做小事,也不是夸夸其谈好高骛远。学会吃亏不是忍受吃亏,是不斤斤计较于一时一地的是非得失,是有勇气关键时候的放弃。

四、勇于实践,勇于犯错,善于反思。很多事情知易行难,关键是要有行动,特别是管理类的一些理论、方法、观念。空谈、空规划一点用处都没有,不如实际把它做出来,做出来后不断反思改进,实实在在最有说服力。没有实践中的反复演练和反思,即使是人人皆知的东西要做好都其实不容易,要有方法、有套路,对问题系统思考、对解决方案有战略性的设计。

五、要持开放和分享的态度,在一个高科技和资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如果报着保守和封闭的心态,成长肯定会受阻,但是更要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更要少抱怨、少空谈、积极主动,多干实事。我曾经是个抱怨很多的愤青,经常容易陷入抱怨之中。但多年的工作使得我有所转变,因为知道了抱怨是最无济于事的。世界上永远有不完美的事情,永远有麻烦,唯一的解决之道是面对它,解决它。做实实在在的事情,改变我们不满的现状,改变我们不满的自己。实际上也有很多值得抱怨的事情都是我们自己一手搞出来的。

六、做好时间管理,成功者往往自觉自律、信守承诺、心无旁骛。在合工大四年,参加工作近二十年,7300天,工作日6000天左右,这些时间是不是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了,有效的、有产出的时间究竟有多少,实在值得怀疑,现在想来,我在合工大决然不是一个好学生,时间管理是我在合工大最大的教训之一,如果说再给我一次机会,我

会根据自己的专业,在刚上大学时就开始计划,我想我也会我会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专业以及以后自己的发展方向与生活经历来选择自己的道路,我会好好学习,心无旁骛,学好专业知识,并尽量让自己知识多元化,适应现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应该多多参加社会实践,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现在回想,如果真的能管理好这四年的学习时间,管理好这二十年的工作时间,对职业负责、对目标负责,对自己负责,我觉得收获应该会大很多,任何一家企业肯定会有绩效考核、会有论功行赏、会有KPI、会有领导指示、甚至会有一点企业政治,但如果我们片面地追求考核成绩、片面追求KPI指标、片面追求权钱利益,片面地对上负责、对别人负责,而不对自己负责、不对自己的目标负责,失去工作的使命感、责任心、热情和好奇心,必将不能达到自己的最佳境界。

七、工科男是很多合工大人的标签,多点人文修养和审美情趣,看起来与工作不怎么相关,其实太相关了。杰出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对美的境界的追求,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往往蕴涵着秩序、简洁和美。缺乏一点审美的追求,什么丑恶的事情都敢做、不择手段、凡事凑合,一点都不“高雅”,必将不能长久。

八、“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关注人,帮助人,真诚待人,厚道做人。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由于媒体的作用,过分渲染了人与人之间日益冷漠、诡诈的关系,但实际的社会、社区可能真的不是那么回事,关键是我们自己要能够真诚对待他人,在与他人互动中将心比心。当然,工作中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实际上冲突也是没有必要去避免,甚至很多冲突对个人和企业来讲,是大有益处的。就象夫妻吵一架后感情往往更好。只要我们掌握两大原则:1)对事不对人,2)

与人为善。

当我们迈过不惑之年的门槛,我们已经不太会记得二十年前的豪情壮志,已经不太会记得二十年前的许多故事。十八年前的我们各奔东西,用陌生的眼神打量着社会;十八年后,我们几经打拼,几经沉浮,找到了人生坐标。回首十八年历程,有过消沉,有过彷徨,感情丰富了,头脑复杂了,曾经的斗志、曾经的好胜、曾经的骄傲、曾经的失落,已经随着岁月的冲刷只剩下点点斑斑。然而,经历了,就是一种财富,谁也不能不承认,那四年是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那缕缕悠长的思念已扎根在每个人的心中。斛兵塘上飞翔的白鹭,宿舍里的欢歌,已成为心头最美丽的风景,当回忆的风掠过,立即会春潮乍起,荡漾出最生动的沦漪。

记得在我们临近毕业的前夕,我们常常会这样畅想:二十年后的我们会是什么样儿的?会在哪里?在干什么?那时候觉得二十年仿佛是很远很远。可是今天,我们才发现二十年真的是弹指一挥间。经历了二十年的风风雨雨,岁月改变了我们的容颜,却改变不了我们的师生情、学友谊。

最后感谢合肥工业大学,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和成长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努力过、奋斗过、沮丧过、抱怨过、成功过、快乐过。我们从一个懵懂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个社会公民。真心说声谢谢!希望学校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成为中国人在世界上的骄傲。

——蔡雷民: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94级高分材料与工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