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苯酚 酚类专题练习讲课稿

苯酚 酚类专题练习讲课稿

苯酚  酚类专题练习讲课稿
苯酚  酚类专题练习讲课稿

苯酚酚类专题练习

1.药皂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制作药皂通常是在普通肥皂中加入了少量的( )

A.甲醛B.酒精C.苯酚D.高锰酸钾

2.下列关于苯酚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

A.其水溶液显强酸性,俗称石炭酸B.NaOH溶液与苯酚反应生成苯酚钠

C.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超过65℃可与水混溶

D.其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擦洗

3.能证明苯酚具有弱酸性的方法是( )

①苯酚溶液加热变澄清

②苯酚浊液中加NaOH后,溶液变澄清,生成苯酚钠和水

③苯酚可与FeCl3反应

④在苯酚溶液中加入浓溴水产生白色沉淀

⑤苯酚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

⑥向澄清的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

A.②⑤⑥B.①②⑤C.③④⑥D.③④⑤

4.能够检验苯酚存在的特征反应是( )

A.苯酚与硝酸的反应B.苯酚与浓溴水的反应

C.苯酚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D.苯酚与三氯化铁溶液的反应

5.下列物质中,与苯酚互为同系物的是( )

A.CH3CH2OH B.(CH3)3C—OH

C.D.

6.常温下就能发生取代反应的是( )

A.苯酚和浓溴水B.苯和浓溴水C.乙烯和溴水D.乙苯和溴水7.下列物质中,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产生沉淀的是( )

A.丁烯B.乙醇C.苯酚D.苯

8.下列分子式表示的一定是纯净物的是( )

A.C5H10B.C7H8O C.CH4O D.C2H4Cl2 9.由—C6H5、—C6H4—、—CH2—、—OH四种原子团共同组成的属于酚类的物质有( ) A.1种B.2种C.3种D.4种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苯中少量的苯酚可先加适量的浓溴水,使苯酚生成三溴苯酚,再过滤而除去。

B.将苯酚的晶体加入少量水中,加热时会部溶解,冷却到室温时形成悬浊液。

C.苯酚的酸性很弱,不能使指示剂变色,但可以和NaHCO3反应生成CO2。

D.苯酚也可与HNO3进行硝化反应。

11.白藜芦醇()广泛存在于食物(例如花生、葡萄)中,它可能

具有抗癌性。能够跟1 mol该化合物起反应的Br2或H2的最大用量分别是( )

A.1 mol,1 mol B.3.5 mol,7 mol

C.3.5 mol,6 mol D.6 mol,7 mol

12.某有机物的结构为:CH 2=CH

— —OCH 3 ,它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①易溶于水;②可以燃烧;③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④能与KOH 溶液反应;⑤能与NaHCO 3溶液反应;⑥能与Na 反应;⑦能发生聚合反应

A 、①⑤

B 、①④

C 、①④⑦

D 、②③④⑥⑦

13.我国在反兴奋剂问题上的坚决立场是支持“人文奥运”的重

要,某种兴奋剂的结构如图。关于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的化学式为C 19H 26O 3

B. 它与足量的溴水只发生取代反应

C. 它的分子中共平面的碳原子最多有15个

D. 从结构上看,它属于酚类

14.天然维生素P (结构如图)存在于槐树花蕾中,它是一种营养增补剂。关于维生素P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以和溴水反应

B 可用有机溶剂萃取

C 分子中有三个苯环

D 1mol 维生素P 可以和4molNaOH 反应

15.可用于鉴别以下三种化合物的一组试剂是

COOH CH 3C O

O

OH OCH 3CH 2CH CH 2

CH CH COOH

乙酰水杨酸 丁香酚 肉桂酸

① 银氨溶液②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③ 氯化铁溶液④ 氢氧化钠溶液

A.②与③

B.③与④

C.①与④

D.①与②

16.(2013·杭州高二质检)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A .苯酚能与NaOH 溶液反应,乙醇不能与NaOH 溶液反应

B .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D .苯与硝酸在加热时发生取代反应,甲苯与硝酸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取代反应

17.处理含苯酚的工业废水的方案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设备①进行的是______操作(填写操作名称),实验室这一步操作所用的仪器是______;

(2)由设备②进入设备③的物质A 是______,由设备③进入设备④的物质B 是______;

(3)在设备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H

(4)在设备④中,物质B 的水溶液和CaO 反应,产物是______、______和水,可通过______操作(填写操作名称)分离产物;

(5)上图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C 6H 6、CaO 、______、______。

18.莽草酸是合成治疗禽流感的药物——达菲(Tamiflu )的原料之一。莽草酸是A 的一种异构体。A 的结构简式如下: OH OH HO COOH (提示:环丁烷 H 2C —CH 2 可简写成 ) H 2C —CH 2

(1)A 的分子式是 。

(2)A 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A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17.4克A 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标准状况)。

(5)A 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可得到B (B 的结构简式为 ─COOH HO ─

),其反应类型 。

(6)B 的同分异构体中既含有酚羟基又含有酯基的共有 种,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19.

分子中含有两个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甲基,其苯环上的一硝基取代物只有两种。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 .化合物A 分子中含有联苯(

) 结构单元

b .化合物A 可以和NaHCO 3溶液反应,放出CO 2气体

(2)写出化合物A 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C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苯酚》说课 (湖南省湘潭市湘钢一中周洁)获奖作品

《苯酚》说课稿 大家好,我是来自湖南省湘潭市湘钢一中的周洁,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酚。说课环节由这几个部分组成。而今天,请允许我先谈谈本堂课的设计流程。 都说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苯酚,是一堂传统的研究物质性质的内容;而研究性质的过程就好比一场旅行;感受过程中的艰辛和喜悦,享受达到终点的成就和满足;这终点不仅仅是了解它的性质,对于学生来说,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来联系生活,甚至是改变生活或许才是真正的满足;于是我设计本堂课的思路,是从一趟学习之旅中拉开序幕的! 一个完美的旅行首先要有一个梦想的地方,从情境中提出课题便是第一步;整理行囊出发前,除了了解结构和物理性质外,还得有着对课题的困惑,方可借此设计旅行路线,便是探究苯酚性质的实验设计;旅途中,引导学生开展实验,并在思想驿站里,解决过程中延生出来的问题;回味全程,收获知识,学以致用。 新课引入的灵感来自于央视的一个热门节目《大魔术师》,其实学生对一些利用科学知识的障眼法极为感兴趣。我将氯化铁溶液伪装成“神奇的茶水”,倒入三个已分别用氢氧化钠、硫氰化钾、苯酚润洗过的“空杯”里,“茶水”呈现出了不同的颜色。从红褐色沉淀和血红色液体的特征现象中,学生猜出了那黄色的所谓的“茶水”很可

能含有三价铁离子,但却猜不出那特别的“紫色”如何而来,苯酚的课题就在这揭秘魔术的过程中提出来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引发了学生对本堂课极大的求知欲,同时也为其显色反应埋下了伏笔。 苯酚是酚类最简单的代表物,什么是酚?我设计让学生从常见事物所涉及到的分子结构特点中,去构建酚的定义;同时,水果变色的小知识也让学生领会了酚易被氧化的特点,这便顺理成章地理解了实物或呈粉红色的原因;如此巧妙地利用生活知识拉近了学生对于酚的认知和好奇;让他们有了想要继续进行性质研究的愿望。 我们的研究对象为苯酚。首先以球棍模型引导学生分析结构及空间构型,再由微观到宏观,展示实物,让大家直观地感受物理性质中的色态味;接着,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溶解性。从苯酚溶于乙醇的现象中,大家领会了其安全处理措施。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提出可以利用实验现象设计成“牛奶”变“清水”的小魔术,瞬间激发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现象的极大关注。显然,由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比老师简单传递更易接受和掌握。 研究化学性质前,我以苯酚的用途之一,合成阿司匹林作为情境;向学生展示了诺丁汉大学在实验室里自行合成阿司匹林的视频;这段视频除了引出课题外,更激发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极大热情;其中提到了合成的关键物质——水杨酸,截取文献了解到它可由苯酚在一定条件下制得,而从它的反应条件中,学生有了疑问,苯酚的酸碱性如何呢?如此,便为探究苯酚的酸碱性创设了情境。

苯酚及酚类专题训练3

苯酚及酚类(三) 班级: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1.除去苯分子中少量苯酚的方法是() A.加FeCl3溶液,分液 B.加浓溴水,过滤 C.加浓溴水,反应后蒸馏 D.加入NaOH溶液,分液 【详解】 A. FeCl3溶液可以检验苯酚的存在,不能除去苯酚,A错误; B. 加浓溴水与苯酚反应生成的三溴苯酚溶于苯中,达不到除杂的目的,B错误; C. 根据B中分析可知C错误; D. 加入NaOH溶液与苯酚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苯酚钠,苯不溶于水,分液即可,D正确; 答案选D。 2.如图表示某种有机物的结构,关于它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D ) A.1mol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能与7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B.不能与FeC13溶液作用发生显色反应 C.1mol该有机物与NaHCO3反应放出22.4L气体 D.1mol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能与8mol NaOH反应 3.杨树生长迅速,高大挺拔,树冠有昂扬之势。其体内有一种有机物,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有机物属于烃的衍生物 B.分子式为C14H14O2 C.1mol该物质与溴水反应时最多能消耗2mol的Br2 D.该有机物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且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详解】 A.分子中含有酚羟基,该有机物属于烃的衍生物,A正确; B.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14H14O2,B正确; C.分子中有2个酚羟基,含有2个邻位或对位氢原子,则1 mol该物质与溴水反应时最多能消耗2 mol的Br2,C正确; D.酚羟基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不能产生CO2,D错误; 答案选D。

苯酚,酚类知识点+例题+课时训练

苯酚 【目标引领】 1.苯酚的结构和性质 (1)苯酚的结构 苯酚的分子式为,结构简式为。官能团为。 注意:①羟基与芳香烃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叫芳香醇,②羟基直接与苯环相连的化合物叫酚。试写出C7H8O的同分异构体。 (2)苯酚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苯酚是一种无色的晶体,具有特殊气味。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当温度高于65℃,能跟水。易溶于等有机溶剂。有毒,对皮肤有腐蚀性。 (2)苯酚的化学性质 苯酚分子中羟基与苯环相互影响,结果使苯环和羟基都变活泼(分别与醇和苯比较) ①苯酚的酸性(苯酚是弱酸,在水溶液中发生微弱电离,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跟NaOH反应:, CO 2通入苯酚钠溶液:, 酸性:醋酸碳酸苯酚HCO3 . 苯酚与碳酸钠反应 ②苯环上的取代反应 向苯酚溶液中滴入浓溴水:,此反应常用于苯酚的定量和定性测定。 ③显色反应 苯酚跟FeCl3溶液作用能显示,利用这一反应可以检验苯酚的存在。 ④氧化反应 a. 苯酚在空气中会慢慢被氧气氧化呈。 b. 苯酚可以使酸性高猛溶液褪色。 C.苯酚可以燃烧: 例1、已知几种物质的酸性强弱顺序为H 2CO 3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 的是()

迁移训练:1、丁香油酚的结构简式是: 从它的结构简式推测,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A.既可以燃烧,也可以使KMnO 4酸性溶液褪色 B.可与NaHCO 3溶液反应放出CO 2气体 C.可与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D.可与H 2发生加成反应 例2、机物分子中的原子(团)之间会相互影响,导致相同的原子(团)表现出不同的性质。下列现象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A.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基环己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苯酚与溴水可直接反应,而苯与液溴反应则需要铁作催化剂 D.苯酚可以与NaOH 反应,而乙醇不能与NaOH 反应 迁移训练2.下列反应能说明苯酚分子中由于羟基影响苯环,使苯酚分子中苯环上的H 原子比苯分子中苯环上的H 原子活泼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② D.都不可以 例3、含苯酚的工业废水处理的流程图如下图: 废水 苯 氢氧化钠水溶液 氧化钙 苯酚 A B 苯 二氧化碳 苯酚 (1)上述流程里,设备Ⅰ中进行的是 操作(填写操作名称)。实验室里这一步操作可以用 进行(填写仪器名称)。 (2)由设备Ⅱ进入设备Ⅲ的物质A 是 ,由设备Ⅲ进入设备Ⅳ的物质B 是 。 (3)在设备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在设备Ⅳ中,物质B 的水溶液和CaO 反应后,产物是NaOH 、H 2O 和 。通过 操作(填写操作名称),可以使产物相互分离。 (5)上图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C 6H 6、CaO 、 、 。 设备Ⅰ 设备Ⅱ 设备Ⅲ 设备Ⅳ 设备Ⅴ

高中化学《苯酚》说课稿

高中化学《苯酚》说课稿 高中化学《苯酚》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内容从知识结构上看,可分为四部分,即苯酚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它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从教材整体上看,芳香族化合物在中学化学里面,教材只重点介绍两种物质—苯和苯酚,其中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而苯酚既是很重要的芳香烃衍生物,又是酚类物质的代表。可见,《苯酚》在高中有机化学里面也处于较重要的地位。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内容是安排在《乙醇》后,学生在学习乙醇的过程中已初步掌握了官能团对有机物主要性质的决定性作用,对乙醇中官能团羟基的性质也已有较深的理解和掌握。教材在这一基础上紧接着安排苯酚知识的学习有其独特的作用,既能联系前面已学过的知识,又能为后面烃的衍生物的学习提供方法,作好铺垫。而苯酚的结构与乙醇结构中都含羟基,因此,苯酚和乙醇的性质有相似之处,但事实上苯酚与乙醇性质又存在不同。苯酚安排在此节既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又有对比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对比学习,使学生对酚羟基和醇羟基的性质将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理解官能团的性质与所处的化学环境有一定的相互影响,从而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更深层次地掌握知识。 2.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认知特征并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认识酚类物质,能够识别酚和醇; b、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了解其主要用途; c、理解苯环和羟基的相互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比较、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b、通过对结构决定性质的分析,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教育; c、培养学生关注化学与环境、化学与健康、化学与生活的意识。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苯酚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难点:官能团-OH和苯环的相互影响 二、说教法与学法 1.学情分析 本节课前,学生已学完了烃、卤代烃和烃的衍生物中的乙醇等内容,对有机化合物的学习特别是有机分子中的官能团和有机物的化学

苯酚安全技术说明书

苯酚安全技术说明书 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苯酚108-95-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急性毒性-经口,类别3*;急性毒性-经皮,类别3*;急性毒性-吸入,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2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苯酚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肾功能。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气可致头痛、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误服引起消化道灼伤,出现烧灼痛,呼出气带酚味,呕吐物或大便可带血液,有胃肠穿孔的可能,可出现休克、肺水肿、肝或肾损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可死于呼吸衰竭。眼接触可致灼伤。可经灼伤皮肤吸收经一定潜伏期后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中毒:可引起头痛、头晕、咳嗽、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严重者引起蛋白尿。可致皮炎。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可燃,高毒,具强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甘油、聚乙烯乙二醇或聚乙烯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 (7:3)抹洗,然后用水彻底清洗。或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立即给饮植物油15~30mL。催吐。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小量泄漏:用干石灰、苏打灰覆盖。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尽可能采取隔离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

苯酚及酚类专题训练2

苯酚及酚类(二) 班级: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化合物中,在常温常压下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是(A) A.甲醇 B.苯甲酸 C.苯酚 D.新戊烷 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按官能团分类,它不属于() A.醇类 B.酚类 C.醚类 D.烯类 【详解】 A. 结构中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含有酚羟基,不含醇羟基,不属于醇类有机物,A错误; B. 结构中含有酚羟基,属于酚类有机物,B正确; C. 结构中含有醚键,属于醚类有机物,C正确; D. 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属于烯类有机物,D正确。 答案选A。 3.下列有机物中,只需要用水就可以鉴别的是() A.环己烷、苯、乙醇 B.四氯化碳、苯、甘油 C.四氯化碳、溴乙烷、乙酸 D.环己烷、乙二醇、甘油 【详解】 A.环己烷、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无法区分二者,故A不符合题意; B.四氯化碳难溶于且密度比水大,分层后有机层在下层,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分层后有机层在上层,甘油易溶于水,可以区分,故B符合题意; C.四氯化碳、溴乙烷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无法区分二者,故C不符合题意; D.甘油、乙二醇都可溶于水,无法区分二者,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A.溴单质和2,4,6-三溴苯酚都可溶于苯,因此用浓溴水除杂时,会引入新杂质;应当用NaOH溶液中和苯酚,再进行分液即可,A项错误;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将甲苯氧化为苯甲酸,NaOH再将苯甲酸转化为水溶性的盐,再进行分液即可,B项正确; C.乙烯会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CO2,因此会引入新杂质,需要再用NaOH溶液吸收生成的CO2再进行干燥才可,C项错误; D.乙酸乙酯会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因此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随后再进行分液即可,D项错误; 答案选B。

高中化学选修5苯酚说课稿

高中化学选修5苯酚说课稿 高中化学选修5苯酚说课稿范文 一,教材和学生分析: 在设计教学之初,我首先对教材和学生进行了分析。苯酚在生活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物,在工业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这体现着苯酚作为一种重要原料的社会价值,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酚是人教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三单元——《烃的含氧衍生物》中的第一节的内容,在必修2中,学生已经学习过了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性质。而酚对于学生来说是崭新的教学内容,教材将酚和醇安排在同一节,旨在通过各自的代表物苯酚和乙醇,在结构和性质上的对比,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并通过代表物质苯酚,迁移认识其他酚类化合物。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分析考虑,我制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加深理解“基团相互影响”的基本思想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 通过对苯酚性质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A,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B,通过对结构决定性质的分析,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教育。 C,培养学生关注化学与环境,化学与健康,化学与生活的意识。 考虑到本节课要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因此我从树立苯酚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是密切相关的价值观和培养学生对比的思维方法做了重点突破。 三,教学设计: 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1)第一个环节—生活中的.酚类物质 我首先为学生展示几张生活中常见的含酚类物质的图片,给出结构式,让学生找出苯酚部分。使学生用分类的思想,有序的认识物质。于是我引入新课:苯酚就是最简单的酚类。 (2)第二个环节—苯酚的用途 苯酚在工业中有着重要的用途,如生产酚醛树脂用来制作厨房用的防火板和电器插座,生产锦纶制作登山服,还可以用作医药、染料、农药的重要原料。有人评价说苯酚改变了世界,外科之父李斯特用苯酚消毒,减少了细菌感染,塑料之父贝克兰合成酚醛树脂,让生活变得更加舒适。可见,工业上对于苯酚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所以,在高速公路上经常会有大货车在运输苯酚。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新闻。化学与生产联系,我从生活走向化学,从而达成本节课的情感目标。

苯酚类废水处理办法

苯酚类废水处理办法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一、物理法 1、萃取法 由于酚类化合物是有机物,在水相与有机相的溶解度有较大差异,因此可以利用与水不互溶的有机萃取剂与含酚类污染物的废水混合,从而使酚类物质从水相转移至有机相中,以此实现酚类物质从水相中的脱除[8]。目前萃取法的发展除了选取混合强度更高的反应器之外[9],选择、优化萃取剂也是一个重要方向,其中使用超临界流体进行反应萃取分离是目前萃取法研究的重要方向[1()]。由于萃取剂一般都相对昂贵,因此萃取剂一般都需要回收利用。但由于萃取过程中存在一些副反应、操作过程中也有一定的损失、溶剂会一定程度地溶解于水中,因此萃取法一般只用来处理回收较高浓度的苯酚废水,从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2、蒸汽法 蒸汽法用来脱除挥发酚也一种使用时间比较长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挥发酚能够与水蒸汽组成一种共沸物的物理特点,当两种物质的总蒸汽压大于外部的压力时,废液就会沸腾,同时挥发酚便会转变为气体。在传统的蒸汽脱酚塔中,含酚废液喷淋塔顶端向下喷淋,而水蒸气则从下往上流动,两者进行逆流接触,从而使废液中的挥发酚转入气相中,达到脱除挥发酚的目标。 蒸汽法的优点是不使用昂贵的萃取剂、操作比较简便、处理量大、无后续污染,适合处理含挥发酚含量较高的酚类废水[li】,但其也存在蒸汽消耗大、设备体积大、废水处理不彻底的缺点。 3、吸附法 比表面积大、具有多孔结构等特征的物质常常能吸附水体中的污染物。科研人员使用具有以上特征的吸附剂处理酚类废水,在达到一定吸附量之后,再利用其他手段进行脱附,

酯 羧酸的说课稿

羧酸、酯说课稿 茚旺高中方少燕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作用与地位: 本节内容是继学习了卤代烃、醇、酚、醛类之后的又一类烃的衍生物,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有机化学知识的重点。学好本节知识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巩固与深化,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酯类奠定基础。学好本节知识,能综合运用烃及烃的衍生物知识解决一些常见的热点问题,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的具体要求,确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乙酸的分子结构,掌握乙酸的性质,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究问题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途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实验、研究体验,从整体感知,发现问题,得出结论;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探究,让学生学会交流与合作,学会感知与体验,学会自己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认识结构决定性质的规律,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3、重点与难点: 重点: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难点:乙酸、碳酸、苯酚的酸性比较,酯化反应 二、教材处理: 1、学生状况分析与对策: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有能力完成本节的学习目标,但学生学习侧重于结论,不注重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这对发展学生的能力是不利的。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和引导,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本节课教学程序基本上采用与教材一致的顺序完成,对乙酸的性质,补充了实验内容。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探究能力,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 三、重难点突破 对于乙酸的化学性质,先通过分析结构式,了解断键方式,继而得出乙酸的主要化学性质:酸性和酯化反应 对于乙酸的酸性,让学生回顾酸的通性,由于乙酸也是一种酸,从而得出乙酸作为酸所具有的性质。对于乙酸、碳酸、苯酚酸性的比较,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比较实验方案的优劣,得出他们酸性强弱。 对于酯化反应原理,通过回顾乙酸乙酯的制取,使学生熟悉酯化反应。根据酯化反应的定义得出两种断键方式,通过介绍同位素原子示踪法,设计实验探究,得出反应机理。 四、教学程序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 (2)

《氧化—还原反应》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此次课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上册第一章。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研究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和规律,对学好化学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许多重要元素以及化合物知识时,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所以本节内容在本章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2.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参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确定一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加深对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学会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学会用箭头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理解氧化还原的实质。 能力培养: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分析,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思想: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科学品质:激发创造意识,培养勇于探索认识新事物的优良品质。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难点:从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 二、教学方法: 以讲解、分析、体温、概括为主体,抓住化合价变化跟电子得失的关系着一关键,通过氢气与氧化铜反应,钠在氯气中燃烧等例子,从得失氧、化合价升降、电子的转移等一一揭示反应的实质,这样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又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讲练提问讨论归纳总结的程序将问题逐步引向深入,使学生在了解程序下一步步完成学习化学的思维活动,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知识有清晰的认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让学生明白氧化—还原反应是矛盾对立的,同时又是统一的,以此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三、学法指导: 复习初中学过的知识,注重初、高中知识的衔接,采用讲练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的。鼓励学生做笔记并思考,分析归纳总结,让学生参与“学中练,练中学”。在练习中,可让学生依老师的思维模式,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理解后再按适合自己的方法理解、记忆,最后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四、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复习初中学生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自然过渡到新知识,使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导语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让学生写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同学思考回答:“氧化铜失去铜,发生还原反应,氢气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像这样一种物质被氧化,另一种物质被还原叫氧化—还原反应。”同学们在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已经掌握了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知识,现在我们就进一步学习有关知识。

苯酚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苯酚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苯酚 化学品英文名称:phenol 中文别名: 英文别名: 技术说明书编码: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苯酚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肾功能。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气可致头痛、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误服引起消化道灼伤,出现烧灼痛,呼出气带酚味,呕吐物或大便可带血液,有胃肠穿孔的可能,可出现休克、肺水肿、肝或肾损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可死于呼吸衰竭。眼接触可致灼伤。可经灼伤皮肤吸收经一定潜伏期后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中毒:可引起头痛、

头晕、咳嗽、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严重者引起蛋白尿。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甘油、聚乙烯乙二醇或聚乙烯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7:3)抹洗,然后用水彻底清洗。或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立即给饮植物油15~30mL。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

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小量泄漏:用干石灰、苏打灰覆盖。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避免光照。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70%。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监测方法:4-氨基安替比林比色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尽可能采取隔离操作。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透气型防毒服。

苯酚的说课稿

苯酚的说课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作者帮大家整理的苯酚的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新课标人教版“选修5”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苯酚” 一,教材和学生分析 在设计教学之初,我首先对教材和学生进行了分析。苯酚在生活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物,在工业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这体现着苯酚作为一种重要原料的社会价值,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酚是人教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三单元——《烃的含氧衍生物》中的第一节的内容,在必修2中,学生已经学习过了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性质。而酚对于学生来说是崭新的教学内容,教材将酚和醇安排在同一节,旨在通过各自的代表物苯酚和乙醇,在结构和性质上的对比,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并通过代表物质苯酚,迁移认识其他酚类化合物。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分析考虑,我制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加深理解“基团相互影响”的基本思想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 通过对苯酚性质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A、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B,通过对结构决定性质的分析,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教育。

C,培养学生关注化学与环境,化学与健康,化学与生活的意识。 考虑到本节课要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因此我从树立苯酚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是密切相关的价值观和培养学生对比的思维方法做了重点突破。 三,教学设计: 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情景线活动线知识线 一节课的实施过程是充满了无限激情和挑战的,所以我的课堂应该是属于师生思维奔跑的场地,那么请各位老师跟随我一起走进我的化学课堂吧。 第一个环节——生活中的酚类物质 我首先为学生展示几张生活中常见的含酚类物质的图片,给出结构式,让学生找出苯酚部分。使学生用分类的思想,有序的认识物质。于是我引入新课:苯酚就是最简单的酚类。 第二个环节——苯酚的用途 苯酚在工业中有着重要的用途,如生产酚醛树脂用来制作厨房用的防火板和电器插座,生产锦纶制作登山服,还可以用作医药、染料、农药的重要原料。有人评价说苯酚改变了世界,外科之父李斯特用苯酚消毒,减少了细菌感染,塑料之父贝克兰合成酚醛树脂,让生活变得更加舒适。可见,工业上对于苯酚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所以,在高速公路上经常会有大货车在运输苯酚。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新闻。化学与生产联系, 我从生活走向化学 , 从而达成本节课的`情感目标。 第三个环节-——苯酚的性质 情境再现 1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苯酚有毒,易溶于有机溶剂,微溶于水,在 40 摄氏度以下会成为固体形态,如果不是因为雨太大,大量苯酚被地表水带走,也许在泄露过程中就能被截留。” 我提出问题,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描述中你能得出苯酚的哪些性质?学生会说出苯酚有毒,可能溶于水。接下来我提供苯酚样品,让学生验证归纳苯酚的物理性质。我重点提供三种溶剂:冷水、热水、乙醇。 苯酚泄露事件继续进行: 情境再现 2 :环保局人员在事发 1 小时以后,赶到事故现场时,交警和

苯酚常识

苯酚简称酚(C6H5OH,)又叫石炭酸,是一种具有弱酸性,有毒,有腐蚀性的苯系中心体,无色结晶或结晶熔块,具有特殊气味(与糨糊的滋味类似),暴露于空气中或日光下被氧化逐步酿成粉赤色至赤色。常温下微溶于水。苯酚在湿润空气吸湿后,由结晶酿成液体。其属于我国水情况优先污染物(毒性强、降解难、残留时间长、情况散布广的污染物),对人体皮肤有侵蚀性。 作用:苯酚用处普遍。其首要用于制造酚醛树脂、双酚A及己内酰胺。其中生产酚醛树脂是其最大用处,占苯酚产量的一半以上。此外,有相当数目的苯酚用于出产卤代酚类。从一氯苯酚到五氯苯酚,它们可用于出产2,4-二氯苯氧乙酸和2,4,5-三氯苯氧乙酸等除草剂;五氯苯酚是木材防腐剂;其他卤代酚衍生物可作为杀螨剂、皮革防腐剂和杀菌剂。由苯酚制得的烷基苯酚是制备烷基酚-甲醛类聚合物的单体,并可作为抗氧化剂、非离子外表活性剂、增塑剂、石油产物添加剂。苯酚也是良多医药(如水杨酸、阿司匹林及磺胺药等)、组成喷鼻料、染料(如涣散红3B)的原料。此外,苯酚的稀水溶液可直接用做防腐剂和消毒剂。 危害:苯酚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肾功能。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气可致头痛、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误服引起消化道灼伤,出现烧灼痛,呼出气带酚味,呕吐物或大便可带血液,有胃肠穿孔的可能,可出现休克、肺水肿、肝或肾损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可死于呼吸衰竭。眼接触可致灼伤。可经灼伤皮肤吸收经一定潜伏期后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中毒:可引起头痛、头晕、咳嗽、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严重者引起蛋白尿。可致皮炎。 酚类化合物是一类主要的工业污染物,水中只需含有少数的氯酚就会招致分明的异臭味。酚类属高毒物质,人体摄入一定量时可呈现急性中毒症状,长时间饮用被酚类污染的水,可惹起头晕、出疹、瘙痒、贫血及各类神经系统症状。酚与细胞原浆中蛋白质接触时发作化学反响,构成不溶性蛋白质,而使细胞落空生机,浓酚液使蛋白质凝结,稀酚液仅使其变性。酚效果于蛋白质时,并不与之连系,此点与强酸、强碱分歧,所以能持续向深部组织浸透,惹起深部组织毁伤坏死,并被接收而惹起全身中毒。稀酚液对部分损害力固然不如稀酚液,但具有很

高中化学说课稿:乙醇

《乙醇》说课 一、教材分析 《乙醇》是高二有机化学中体现结构决定性质的重要课之一。在学习乙醇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烃,通过烃的性质的学习初步了解到原子团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在此基础上,乙醇这节课将学习到官能团决定同一类物质的性质,进一步巩固深化学生们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这对以后学习更复杂衍生物如苯酚、乙醛、乙酸打下基础。本课时实验内容较多,通过实验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 二、学情分析 学生虽已完成了《烃》这章的学习,初步掌握了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但大部分学生认为有机反应不易理解、有机物分子结构认识困难,应用时容易出错,特别涉及分子结构的问题易错。也就是说,学生利用分子的空间结构思考问题能力以及形象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经过一年多的实验操作能力的训练,我们的学生已经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比较好地在课堂上独立完成一些实验操作并具备一定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 (2)了解乙醇的结构 (3)使学生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及官能团羟基的特性。 (4)了解乙醇的用途。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探索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从探索、发现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让学生形成学习化学的积极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乙醇的结构、性质 难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五、教学方法 1.创设共同探索情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我采用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边教边实验法。让学生在亲自动手的探究性实验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参与的状态,另外,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闪现创造智慧的火花,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和坚持真理的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2.变静态信息为动态信息,将微观问题宏观化、直观化。 利用多媒体课件,将乙醇的静态微观结构直观、动态地展示给学生,同样,借助多媒体手段动态演示乙醇与钠的反应、乙醇催化氧化、脱水反应等反应历程。 3.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乙醇联系实际的材料很丰富。如打针前要用酒精消毒皮肤;人喝酒后为什么会身体发热?而过量饮酒又会头昏,甚至神志不清,不省人事?工业酒精是否能饮用等。通过这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学习方法 1.抓住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用途的知识主线。 2.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学习烃的衍生物的性质。官能团对于有机物的性质起着主要作用,学好烃的衍生物就要抓住官能团的结构特征。 3.抓好反应类型,掌握反应规律。 反应类型有:取代反应、消去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苯酚

案例分析 对新教材中含酚废水处理实验的改进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有机化学基础》(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在介绍酚的性质和应用这一节内容时,设计了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初步认识含酚废水的处理。含酚(主要是苯酚和甲酚)废水的处理一直是人们密切关注的工业污染处理问题之一,因为水体中含有少量的酚,会对人体、水生生物及附近的农作物造成一定的危害。但实验区的许多教师在做该实验时,却反映教材上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效果都不甚理想,尤其是不能将工业上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法很好地表达清楚。 教材中(P74)该实验的实验步骤如下:向4mL含苯酚的废水中滴加几滴FeCl3溶液,将得到的紫色溶液转移到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约0.5mL苯或少量活性炭,振荡,观察实验现象。按教材上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后,实验现象是:加入活性炭后,紫色可褪去;加入苯后,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紫色,紫色并没褪去。实验结果证明活性炭能使苯酚和FeCl3反应后生成的紫色络合物(H3[Fe(C6H5O)6])褪色,但是苯却没能使紫色褪去。在工业上,苯可以用作含酚废水的萃取剂,故教材上的该实验的反常现象使不少教师颇感困惑,究其原因:一是没注意到苯酚和紫色络合物在苯中的溶解性有很大差异;二是该实验的操作顺序设置不妥。 笔者多次试做了教材上的实验,并对该实验作了改进。实验过程简述如下: 1 实验用品 含苯酚废水(8000mg/L),1%FeCl3溶液,苯,活性炭。 2 实验步骤及现象 (1)向4mL含苯酚废水加入约10滴左右FeCl3,溶液显紫色,加入活性炭后,振荡,紫色褪去。 (2)向4mL含苯酚废水加入约10滴左右FeCl3,溶液显紫色,加入约2mL苯,振荡后静置,溶液分层,上层为无色苯层,下层为紫色水层。 结论I:活性碳的吸附能力较强,能够吸附该紫色物质。苯不易从水中萃取该紫色络合物H3[Fe(C6H5O)6],既该紫色络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苯中的溶解度。 (3)向4mL含苯酚废水加入约2mL苯后,振荡后静置,待溶液分层后,将苯层和水层分开: 在苯层中加入约10滴左右FeCl3水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分层,上层为无色苯层,下层为紫色水层。 在水层中滴加约10滴左右FeCl3,将其与含酚废水直接加FeCl3后的紫色溶液颜色对照,其紫色明显变淡。 3 实验结论 苯不易从水中萃取紫色络合物,苯能够萃取水中部分苯酚。 通过实验改进,可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并领会含酚废水处理的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对于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和萃取法在工业上的应用有更深刻的认识,让学生体会到了知识的实用性。 4 讨论 (1)含酚废水的浓度从几百毫克每升到几万毫克每升不等,浓度≥1000mg/L的属于高浓度含酚废水,工业上就要考虑酚的回收和再利用。在实验中,为了使现象更加明显,可以配制高浓度的含酚废水。 (2)查阅文献可知,不同的萃取剂对于酚的萃取能力不同。萃取能力的大小主要以酚在萃取剂和水中的浓度比,即分配系数K的大小来表示,如表1[1]: 表1 酚在不同有机溶剂中的分配系数

高中化学知识点题库 苯酚及酚类的性质GZHX218

1. 食品添加剂必须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760-2011)的规定使用。作为食品添加剂中的防腐剂G和W,可经下列反应路线得到(部分反应条件略)。 (1)G的制备 ①A与苯酚在分在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他们互称为;常温下A 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苯酚的(填“大”或“小”)。 ②经反应A B和D E保护的官能团是。 ③E G的化学方程式为. (2)W的制备 ①J→L为加成反应,J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②M→Q的反应中,Q分子中形成了新的_________(填“C-C键”或“C-H键”)。 ③用Q的同分异构体Z制备,为避免R-OH+HO-R 催化剂 △R-O- R+H2O 发生,则合理的制备途径为酯化、、。(填反应类型) ④应用M→Q→T的原理,由T制备W的反应步骤为 第1步:;第2步:消去反应;第3步:。(第1、3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1)①同系物小 ②-OH ③ (2)①②C-C键③加聚水解 ④;

2CH3CH=CHCH=CHCHO+O2催化剂 △2CH3CH=CHCH=CHCOOH+2H2O或 CH3CH=CHCH=CHCHO+2Cu(OH)2催化剂 △CH3CH=CHCH=CHCOOH+Cu2O↓ +2H2O 解析:本题考察同系物的概念、有机物的合成、结构简式及方程式的书写。 (1)①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成为同系物。由框图可用看出A是对-甲基苯酚,因此与苯酚互为同系物;由于A中含有甲基,所以A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苯酚的要小。 ②A和E相比较,甲基被氧化生成羧基,而其它基团并没有变化,因此保护的是酚羟基。 ③由反应前后的结构变化可知,E中的羧基变成酯基,因此要发生酯化反应,方程式为 。 (2)①J与2分子HCl加成生成CH3CHCl2,因此J为乙炔,结构简式为; ②Q是由2分子CH3CHO经过加成反应得到的,根据反应前后的结构变化可知形成新的C -O键、C-H键和C-C键; ③由高聚物的结构简式可知,Z的结构简式为HOH2CCH=CHCH2OH。因为在加热时羟基容易形成醚键,所以在加聚之前要先保护羟基,可利用酯化反应,最后通过水解在生成羟基即可,所以正确的路线是酯化反应、加聚反应和水解反应; ④W和T相比多了2个碳原子,利用M→Q的原理知可用乙醛和T发生加成反应,方程式 为;然后经过消去反应形成碳碳双键,最后将醛基氧化成羧基即可,反应的方程式为: 2CH3CH=CHCH=CHCHO+O2催化剂 △2CH3CH=CHCH=CHCOOH+2H2O,也可以用新 制的氢氧化铜氧化醛基变羧基。 题干评注:苯酚及酚类的性质 问题评注:酚(phenol),通式为ArOH,是芳香烃环上的氢被羟基(—OH)取代的一类芳香族化合物。最简单的酚为苯酚。 2. (1)化合物A(C4H10O)是一种有机溶剂。A可以发生以下变化: ①A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 ②A只有一种一氯取代物B,写出由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A的同分异构体F也可以有框图内A的各种变化,且F的一氯取代物有三种,F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苯酚

烃的含氧衍生物——苯酚 1.苯酚的结构 苯环和羟基会相互影响,将决定苯酚的化学性质 2、物理性质 无色晶体;具有特殊气味;常温下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650C以上时,能与水混溶;有毒,可用酒精洗涤。 (1)在常温下,苯酚在水里的溶解度不大,温度升高时溶解度增大。高于65℃时,苯酚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所以不能讲苯酚不易溶于水,只能说在常温下苯酚在水里的溶解度不大。 (2)苯酚的熔点较低。含水的苯酚熔点更低,在常温下就呈液态。所以实验中得到的浑浊液,实际上是苯酚水溶液和液态苯酚的混合液,因为不能完全互溶,所以呈浑浊状态,而不是析出的晶体。 (3)苯酚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物,所以可以用乙醇洗涤沾有苯酚的试管。皮肤上不慎沾上苯酚,要立即用酒精洗涤,以免受到苯酚的腐蚀。 3、苯酚的化学性质 实验现象 (1)向盛有少量苯酚晶体的试管中 加入2mL蒸馏水,振荡试管 (2)向试管中逐滴加入5%的NaOH 溶液,并振荡试管 (3)再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1)弱酸性

离子方程式为: 苯酚能与碱反应,体现出它的弱酸性。因此,苯酚俗称石炭酸。 说明:苯酚酸性很弱,比碳酸还弱。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现象:试管中立即产生白色絮状沉淀 ①此反应说明羟基对苯环产生了影响,使取代更易进行 ②溴取代苯环上羟基的邻、对位。(与甲苯相似) ③该反应很灵敏,可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 ④不能用该反应分离苯和苯酚,因三溴苯酚溶于苯 苯酚与苯取代反应的比较

苯酚分子中苯环上连有一羟基,由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得苯酚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比苯分子中的氢原子更活泼,因此苯酚比苯更易发生取代反应。乙醇分子中—OH与乙基相连,—OH上H原子比水分子中H原子还难电离,因此乙醇不显酸性。而苯酚分子中的—OH与苯环相连,受苯环影响,—OH上H原子易电离,使苯酚显示一定酸性。由此可见:不同的烃基与羟基相连,可以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 3)加成反应 4)氧化反应 ①燃烧 ②被空气氧化呈粉红色 ③使酸性的高锰酸钾褪色 5)显色反应 苯酚的稀溶液遇FeCl3溶液时立即变成紫色------鉴定酚的存在 6)缩聚反应 4、苯酚的用途

《酚》说课稿

《酚》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有机化学基础》第三单元《烃的含氧衍生物》中第一节的内容酚。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酚在高中有机中处于较重要的地位。本节内容安排在乙醇之后,旨在通过各自的代表物乙醇和苯酚,在结构和性质上的对比,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并且通过代表物苯酚,迁移认识其他酚类化合物。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主要用途,理解苯环和羟基的相互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苯酚性质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辩证看待化学物质,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的新理念,感受化学问题与社会实际问题紧密相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苯酚的化学性质。难点:官能团的性质与所处的化学环境的相互影响。【说教法学法】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具备了苯,醇、甲苯、卤代烃的结构与性质。初步具备官能团与有机物性质的相互推断,以及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二、教法选择启发引导、创设情境、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学法指导实验探究、迁移、对比法。 【说教学过程】 具有羟基的物质却分为两类——醇和酚,它们有何异同?学生对此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为此我创建了三个教学情景。 【教学情境1】:给出资料,引出课题,认识苯酚的物理性质和结构。 我为学生提供了李斯特用苯酚消毒和贝克兰合成酚醛塑料的历史资料,学生对苯酚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水到渠成的展示一瓶苯酚,组织学生观察苯酚的颜色、状态,指导学生动手做苯酚的溶解性实验。 【探究实验一】物理性质 ①看、闻②适量苯酚+水振荡,再加热(留用)③适量苯酚+乙醇 在此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主动的获取苯酚物理性质的知识,进而展示苯酚的结构模型,了解苯酚的结构。这些知识通过学生主动建构比老师将知识简单地传递更易接受和掌握。同时引出问题,人们是如何获得苯酚呢? 【教学情境2】:制取苯酚,认识苯酚化学性质 我向学生介绍:工业上可以用氯苯为原料制取苯酚。随即展示氯苯和苯酚结构,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得出可以通过水解得到苯酚。然后,同学们根据溴乙烷的水解进行迁移,写出氯苯水解的方程式。随后,我展示氯苯水解法制取苯酚的流程,介绍:氯苯是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作用下,与NaOH水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钠,而后在酸性环境中生成苯酚。这时学生会提出疑问:这里生成的是苯酚钠而不是苯酚,为什么呢?会不会氯苯水解后的苯酚继续和 NaOH水溶液发生反应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