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评鲁迅的阿Q正传

评鲁迅的阿Q正传

评鲁迅的阿Q正传
评鲁迅的阿Q正传

读不尽的阿Q

内容摘要: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塑造了一个乡村贫苦的流氓无产阶级者阿Q的典型形象。他是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贫苦农民。阿Q性格的最主要特征是“精神胜利法”,所谓“精神胜利法”指的是失败于现实,在无可奈何之下只得求助于精神的虚无的自我安慰。小说通过这一形象揭示了现实中的小人物悲惨的人生,以及这个小人物为求得生存而采取的自我作践的愚蠢的生命哲学。虽然这只是作者为写作而塑造的一个形象,却是当时那个中国社会千千万万个农民形象的缩影。透过阿Q,让我们看到了愚弱国民的劣根性,也引发我们对旧中国衰落被欺的思考。

关键词:精神胜利法无可奈何悲惨结局落后被欺

读过鲁迅先生《阿Q正传》的人都记住了里面的主人公阿Q。所有的评论都指出阿Q是个落后的,不觉悟的贫苦农民,大都对阿Q这一形象进行贬低。阿Q,主要的是一个思想性的典型,是阿Q主义或阿Q精神的寄植者,这是一个集合体,在阿Q这个人物身上集合着各色各样的阿Q主义,也就是鲁迅先生自己在前期所说的“国民劣根性”的体现者。的确,从他的一系列故事中让人实在找不出从哪个方面可以褒扬或以中立的眼光看他。然而,如果考虑到他当时所处的那个社会和几千年亘古不变的封建传统,他的这些行为又是必然的。毕竟,有谁可以保证在那样混乱和动荡的年代可以保持一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心呢?

说实话,在初读《阿Q正传》的时候,我的确认为结局的大团圆被杀头是个好的,像阿Q那样愚昧无知而又不思进取的人留在革命年代毫无用处。可是,随着阅读的深入,加之对辛亥革命那段历史的了解发现阿Q的死是多么悲惨,阿Q个人命运的悲惨,不能从浅层去看他愚昧的思想了!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是个无名无姓的流浪汉,查找他的资料还得从他犯事的案卷中找,可见他是多么的渺小而无名,他没有家,就借宿在未庄的土古祠里;他没有固定的工作,全靠帮人家做些散工混口饭吃。像这样的人在如今这个社会是少之又少,而在那个时代阿Q只是无数中的一个。不能说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他们却过着社会最底层人的悲惨生活。也许正因为这样,鲁迅先生通过《阿Q正传》这篇小说“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的周人的魂灵来”【1】,读者透过阿Q只要是明眼人都或多或少的看到那个社会的缩影。在“序”中,鲁迅先

生列出四点为阿Q作传的理由,同时也向读者详细介绍关于阿Q的生平(虽然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但那不足影响读者对阿Q的看法)。然而,就连鲁迅先生本人也指出,阿Q既“不是神仙”,又“未曾有大总统上谕宣付国立史‘本传’”【2】,仅就是个无名小卒,那么,为他写传又有什么可写的呢?然后又说道他的名和姓以及籍贯,而所有的这些都是无史料可查的,最可靠的就是询问赵太爷的儿子茂才先生,而他竟也茫然无知。如果是位普通的学生写出这样的序来,定被认为是凑字数,其他毫无作用。可对鲁迅先生写阿Q来说,这序就绝不是废笔了,替位毫无价值的人作传,肯定能从他身上找出另一层含义,那就是从他身上找寻关于那个时代发展的轨迹。

正如大家知道的,这篇小说写于1921年,通过对未庄革命的描写来对当时的辛亥革命进行反思。而通过阿Q的形象,画出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暴露国民的弱点,也引起疗救的注意。在读这篇小说时都看到了阿Q的性格核心——“精神胜利法”,精神的核心是“精神胜利法”。所谓“精神胜利法”,简言之,就是精神上用虚幻的胜利掩饰现实生活中的失败。阿Q炫耀过去:“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又幻想未来:“我的儿子会阔的多啦。”唯独不正视不名一文,连老婆都要不起的现实。他被人抢走了偶尔赌赢的钱,还挨了一顿乱打,于是自己抽自己两个耳光,似乎打人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人。这种自我分裂,自催自戕的办法,又使他转败为胜,心满意足。在阿Q手中,自轻自贱也是胜利的武器。欺侮他的人在打他之前,让他先说是“人打畜牲”,以防止他说“儿子打老子”。阿Q只好说:“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他自认为是天下第一个能自轻自贱的人。但除了“自轻自贱”之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这种奇思妙想,又使他心满意足,久久陶醉于“第一名”的优胜之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完全是一种落后的、消极的、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东西,实质上是近代中国的一种奴隶主义和失败主义的表现。像阿Q这样的劳动人民沾染了这些东西,就成了觉醒和前进的极大障碍,既不能看清现实社会的本质,又不能和反动统治者进行有效的斗争,因而也就摆脱不了奴隶的命运。他的性格特征有:自欺欺人、自我安慰、自尊自大、欺软怕硬,麻木健忘。这也是大多数老师解读这篇小说时描画阿Q特征时常用的形容词。的确,小说中的阿Q确实可以这样概括,他的所有行为几乎没有一丝让人改变对他的厌恶。

我们可以从小说中的几处情节中来分析,“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

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明明被人打了,但是“儿子”,“老子”这一虚假关系来自我欺骗,我们可以设想阿Q如果是一个地痞无赖,人高马大的,那么他就绝不会任人打,而还编出什么“儿子打老子”的鬼话来自我欺骗。可是阿Q所代表的贫弱的中国农民手无缚鸡之力,无力对抗强势只有挨打的份。这样构思的确符合中国当时的真是现象。还有,他头上长了癞疮疤,受人嘲笑,在与别人对骂中说出“你还不配……”,并以此炫耀,以丑为美,将“缺点”转化为“优点”。以获得骄傲感。虽然他的这种转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填补阿Q因身体不足的缺陷,增加他对生活的自信心。可是像他这样的转换却让读者一眼就看透他的愚昧无知,没有羞耻感。但他这一举动倒也符合当时国民的心态,大家都这样,我的缺陷又何妨?最让我无法接受的是阿Q在被“假洋鬼子”打过后,转而欺凌静修庵里的小尼姑,这实在让人看不起。先不说他是不是男子汉,就说他受到强者欺凌而又欺负弱小,它可以选择报复强者,最起码挽回自己的最严,可他却这样转嫁痛苦,结果引得酒店里的人大笑,而自己以似乎胜利一般“哈哈哈”千分得意的笑。而他的这一行径确实很符合人物特点也很符合那个年代麻木愚昧的国民的行为。

阿Q的“精神胜利法”着实让他生活的舒心一点,最起码使他暂时忘记痛苦,一觉醒来又是美好的一天。在现代人看来,“阿Q精神”是适应人们需要的,世界上有太多不愉快的事了,如果心里想开点,不去想他,那么生活确实会更好。很羡慕阿Q在那个年代就已经渗透了这个道理。不知道这样写是否与阿Q思想的本意起冲突呢?鲁迅先生尽量丑化了阿Q的形象,或者最起码也无法激起读者对阿Q的同情心。小说中的他很是愚昧无知,但他也具有极为强烈的男权意识。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孔孟之道对劳动人民进行毒害,这一点在阿Q身上有相当完整的表现,例如他认为“女人是害人的东西”这就是典型的“男尊女卑”,“女人是祸水”的儒家思想;他又恋恋不忘未庄的“祖传”、“老例”,盲目的排斥异端,又讲究虚伪的一套“男女授受不亲”观念,主张严守“男女之大防”,而且还拜倒于儒家的“孝道”,“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甚至于连“美学观点”也不自觉地受孔老二徒子徒孙的影响,说什么吴妈“可惜脚太大”,等等!

他歧视女人,认为“女人是祸水”,但又要传宗接代。他希望找个女人来完成使命。正因为阿Q是那个时代的小缩影,因而在那个社会的人们大体在思想上都这样认为,这也是社会的悲哀。处在革命年代,旧的封建思想受到抨击,民主思想深入人心,而躲在偏僻农村的农民却固守传统,不能进行思想解放,也许

这也从侧面映出辛亥革命失败必然的结果吧!

小说的背景是发生在辛亥革命的前后,看似是改朝换代,即将迎来新时代,而这场只改表面的革命并为从根本上改掉什么。以前的旧官吏只是改变表面的“行头”,依旧做着清王朝官吏的旧事,举人老爷和把总依旧带着清廷的旧制度,而最后审判阿Q那节,阿Q尚未弄明白自己被抓的原因,一味地说他们没有找自己,自己没来得及参加革命,这与捉拿抢劫赵家的盗贼毫无关系,却变成了替死鬼,最后喜气洋洋被杀头。最后这一节“大团圆”很具有讽刺意味,明明是阿Q悲惨的被推上断头台,却以“大团圆”来写,讽刺辛亥革命的彻底失败。阿Q 的被枪毙,象征着广大群众在这场革命中仍是受害者,阿Q是被辛亥革命枪毙的,意味着这场革命的失败。

作品带有批判性色彩,对未庄的革命运动可以看做是“辛亥革命历史悲剧的喜剧式展现”,由于这场革命没有一个全面深入的思想革命做前提,只做了表面的,革命者是带着封建思想去参加革命的,而最终的革命政权与封建政权在实质上是一样的,导致中国的面貌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这也是鲁迅先生通过未庄小小的革命,以阿Q为牺牲品,“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3】。

最后,我们来说阿Q的可怜,虽然他的那些行为很是可恨,但是如果联想到他的那个时代,作为这样一个小人物,他也有许多的无可奈何,更何况谁愿意生来就被人欺压呢?他因为时代的悲哀,社会的黑暗,在无可奈何之下蜕变的令人可恨,但是,希望读者考虑考虑写作背景,理解一下他的无奈,最起码他的结局也让人产生怜悯之意吧!他的悲惨结局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失败,也是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的失败,通过阿Q的悲惨结局,让我们大家重新审视鲁迅笔下阿Q 的形象,也让这个虚构但又真实的人物潇洒的活过一回吧!

注释:【1】鲁迅:《鲁迅全集》第七卷第81页

【2】鲁迅:《阿Q正传》见《晨报付稿》载于1921年12月4日——1922年2月12日

【3】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第144页

参考文献:《鲁迅全集》《鲁迅选集》《华盖集续编阿Q正传的成因》《说不尽的阿Q——无处不在的魂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