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辣椒各生育期病虫害发生与防治

辣椒各生育期病虫害发生与防治

辣椒各生育期病虫害发生与防治
辣椒各生育期病虫害发生与防治

辣椒各生育期病虫害发生与防治

一、辣椒生育期

生育周期包括发芽期、幼苗期、开花坐果期、结果期四个阶段。

发芽期:从种子发芽到第一片真叶出现为发芽期,一般为10天左右。发芽期的养分主要靠种子供给,幼根吸收能力很弱。

幼苗期:从第一片真叶出现到第一个花蕾出现为幼苗期,50~60天时间。幼苗期分为两个阶段:2~3片真叶以前为基本营养生长阶段;4片真叶以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

开花坐果期:从第一朵花现蕾到第一朵花坐果为开花坐果期,一般10~15天。此生育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矛盾特别突出,主要通过水肥等措施调节生长与发育、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的关系,达到生长与发育均衡。

结果期:从第一个辣椒坐果到收获末期属结果期,一般50~120天左右。结果期以生殖生长为主,并继续进行营养生长,需水需肥量很大。

二、辣椒各生育期发生常见病虫害

1、辣椒发芽期病虫害防治管理:

(1)种子消毒。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用50%苯来特可湿性粉与10%吡虫琳可湿性粉剂拌种,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2%-0.3%。

(2)种子引发。将种子引发剂稀释500倍,种子引发剂倒入器皿中,种子浸泡3-5h种子引发剂用量为种子体积的3倍,温度设置

在20-24℃;清水漂洗两次,吸湿,烤箱内回干,温度设置为45℃,回干含水量控制在8.0%±0.2%。

(3)土壤处理。严格土壤消毒,用1kg木霉培养菌、0.5kg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00kg土混合做营养土,采用营养钵育苗。

(4)播种与播种床管理。平整土地,采用深沟高垄栽培,每亩大田准备种子45-55g,播种前于先天浇足苗床底水,次日均匀撒播种子,再撒盖0.8-1cm厚的含8ml/L硼酸钾土盖没种子,并覆膜保温保湿;床温保持23-25℃;出苗后,揭开塑料薄膜降温降湿,保持床温14~19℃;幼苗破心后,加强肥水管理,以干湿交替为原则,促进地上部真叶生长。

2、辣椒幼苗期,有些病害严重影响辣椒出苗或小苗的正常生长,如猝倒病、炭疽病、灰霉病、疫病等;有一些病害是通过种子传播的,如菌核病、黄萎病、枯萎病等;病毒病等也可在苗期发生,有时也有地下害虫危害。因此,播种期、幼苗期是防治病虫害、培育壮苗、保证生产的一个重要时期,可使用杀菌剂、杀虫剂、植物激素等混用进行预防。辣椒多为育苗移栽。最好在棚室内育苗,高温季节育苗加盖防虫网,以防蚜虫、白粉虱的侵入危害。

3、定植缓苗后到开花坐果期,植株生长旺盛,常发病害开始侵染,部分虫害也开始发生,该时期是药剂保护、预防病虫的关键时期,也是使用中微量元素、调节剂,保证优质丰产的最佳时期。

该时期常发病毒病、早/晚疫病、根腐病、青枯病等,重点在于预防,

使用好保护剂。

4、辣椒进入结果期,长势开始变弱,生理性落花落果现象普遍,加上多种病虫的危害,直接影响着果实的产量与品质。主要发生病害:青枯病、根腐病、病毒病、枯萎病、灰霉病、早疫病、炭疽病、疮痂病等。

三、科学用药指导

线辣椒栽培技术

线辣椒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线辣椒对土地得要求) 辣椒对土壤得要求并不严格,各类土壤都可以种植。辣椒对土壤得酸碱性反应敏感,在中性或微酸性(PH在6、2~7、2之间)得土壤上生长良好。制种辣椒授粉结实后,对肥水要求较高,最好选择保水保肥,肥力水平较高得壤土。一般砂性土壤易发苗,前期苗生长快,坐果好,但容易衰老,后期果小,如肥水供应不上制种产量低。黏性土壤则前期发苗较慢,但生长比较稳定,后期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强,植株生长旺盛,有利于制种高产;缺点就是不利于前期精耕细作,比较费时费工。因此选择土壤肥力良好,保水性强,土层深厚得砂壤土,有良好得灌溉条件得地块避免重茬地与砂土地或粘性过重得地块。然后以机械耙地,达到墒情良好,土地平整、疏松,土块细碎得标准。 2、播种(辣椒对温度得要求,尤其就是地温) 辣椒属于喜温作物,种子发芽得适宜温度为25~30℃,温度超过35℃或低于10℃发芽不好或不能发芽。25℃时发芽需4~5天,15℃时需10~15天,12℃时需20天以上,10℃以下则难于发芽或停止发芽。因此播种前对于10cm地温就是多少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辣椒生长得适宜温度为20~30℃温度低于15℃时生长发育受阻,持续低于12℃时可能受害,低于5℃则植株易遭寒害而死亡。种子出芽后,具3片真叶时抵抗低温得能力最强,较短时间在0℃时不受害,这就就是冷床育苗小苗能过冬得原因。 播种前用60+30cm膜行式铺膜机铺地膜,地膜宽幅60cm,地膜应与地面紧贴,膜面平整干净,采光面大,膜行直。北疆地区播种期在4月15日左右,以滚筒式播种机破膜点播,播种行宽幅45+45cm,穴距15cm左右,播种深度2-3cm,上覆2cm厚细土。播种量每亩1kg 左右,因种子量少,要用细土(直径小于3mm)与种子混播,比例为细土:种子=3:1,也可用炉渣或锯沫与种子混播,但应注意,锯沫与种子混播后,如果地温过低,锯沫容易发霉而污染种子,造成烂种。 3、苗期管理要点 1)及时间苗、定苗、中耕除草 苗出齐后,进行第一次中耕,中耕深度10cm 左右,宽幅 25-30cm,随其生长不断间除弱苗、病苗。至6叶期定苗,每穴留2株壮苗,亩保苗数18000-20000株。定苗结束后进行第二次中耕,中耕深度15-20cm,宽幅30-35cm,结合间苗定苗及中耕除净田间杂草。 2)及时防治地老虎

水稻的分类

水稻的一生,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一般以幼穗开始分化作为生殖生长开始的标志。 2.1.1 营养生长阶段是水稻营养体的增长,它分为幼苗期和分蘖期。在生产上又分为秧田期和大(本)田期(从移栽返青到拔节)。 2.1.2 生殖生长阶段是结实器官的增长,从幼穗分化到开花结实,又分为长穗期和开花结实期。幼穗分化到抽穗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抽穗后基本上是生殖生长期。长穗期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抽穗止,一般30天左右。结实期从抽穗开花到谷粒成熟,因气候和品种而异一般25?/FONT>50天之间。 2.1.3 水稻生育类型(幼穗分化和拔节的关系)早、中、晚稻品种各异,早稻品种先幼穗分化后拔节,称重叠生育型;中稻品种,拔节和幼穗分化同时进行,称衔接生育型;晚稻品种拔节后隔一段时间再幼穗分化,称分离生育型。 2.2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水稻品种的生育期受自身遗传特性的控制,又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2.2.1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稳定性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同一季节,不同年份栽培,由于年际间都处于相似的生态条件下,其生育期相对稳定,早熟品种总是表现早熟,迟熟品种总是表现迟熟。这种稳定性主要受遗传因子所支配。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可根据品种生育期长短划分为早稻,全生育期100?/FONT>125天,中稻130?/FONT>150天,连作晚恼120?/FONT>140天,一季晚稻150?/FONT>170天,还可把早、中、迟熟稻中生育期长短差异划分为早、中、迟熟品种,以适应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的需要,从而保证农业生产在一定时期内的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2.2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可变性随着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不同而变化,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栽培时,表现出随纬度和海拔的升高而生育期延长,相反,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降低,生育期缩短;同一品种在不同的季节里栽培表现出随播种季节推迟生育期缩短,播种季节提早其生育期延长。早稻品种作连作晚稻栽培,生育期缩短;南方引种到北方,生育期延长。 2.3 水稻品种的“三性”三性是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的遗传特性。不同地区、不同栽培季节,水稻品种生育期长短(从播种到抽穗的日教),基本上决定于品种“三性”的综合作用。因此水稻品种的三性是决定品种生育期长短及其变化的实质。水稻三性是气候条件和栽培季节的影响下形成的,对任何一个具体品种来说,三性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2.3.1水稻品种的感光性在适于水稻生长的温度范围内,因日照长短使生育期延长或缩短发生变化的特性,称水稻的感光性。对于感光性品种,短日照可以加速其发育转变而提早幼穗分化,这就是指短于某一日长时抽穗较早;长于某一日长时抽穗显著推迟,这又称为“延迟抽穗的临介日长”,即是诱导幼穗分化的日长高限。水稻品种不同,种植地区不同,延迟抽穗的临介日长亦不同。我国南北稻区,水稻生育期间大多处于11?/FONT>16小时之间。 2.3.2 水稻品种的感温性在适于水稻生长的温度范围内,高温可使水稻生育期缩短,低温可使生育期延长,这种因温度高低而使生育期发生变化的特性,称水稻品种的感温性。水稻在高温条伴下品种生育期会缩短,但缩短的程度因品种特性而有所不同。晚稻品种的感温性比早稻更强,但晚稻品种其发育转变,主要受日长条件的支配,当日长不能满足要求时,则高温的效果不能显现。中稻品种介于早、晚稻之间。 2.3.3 水稻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进入生殖生长之前,在受高温短日影响下,而不能被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称为水稻的基本营养生长期。它不受环境因子所左右的品种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又称为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性。营养生长期中受短日高温所缩短的那部分生长期,称为可消营养生长期。 水稻的“三性”是气候条件和栽培季节影响下形成的,对任何一个品种来说,三性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根据品种的感光性、感温性的强弱和基本营养生长期的长短,划分光温反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辣椒早春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早春辣椒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与传统的露地栽培比较,具有保温、保水、减少投资,提早上市,经济效益高的特点。目前南方早春栽培,主要采用高畦地膜覆盖。 一、育苗时间 早春地膜覆盖栽培播种时间可根据育苗方式和当地定植时间确定。华南地区可以采取大棚保温育苗,播种时间在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有的甚至推迟至1月播种。 二、整地施肥。 1、整地:由于地膜覆盖后,辣椒根系生长发育好,因而要求土层比露地栽培要深。一般翻耕深度在25~30厘米,以耕至底土为准。底土要求成坨成块,以利透水透气。表层土细碎,畦面平整,有利地膜紧贴土表,增加土温,杀死杂草等,发挥地膜覆盖的效果。畦宽不同地方栽培习惯不一样,南方畦高以20~30厘米为宜。 2、施足基肥:合理施肥是实现辣椒高产优质的关键,施肥要根据土壤的肥力水平和性质灵活掌握,在整地作畦前要一次性施足优质有机肥或迟效复合肥。对于肥力中等的土壤,一般要求每亩施用农家肥料4~5吨。以上肥分可基本上满足辣椒生长发育的需要,对于缺磷钾肥的土壤,可增施50公斤/亩左右的过磷酸钙和20公斤/亩的硫酸钾。农家肥必须充分腐熟。 三、铺膜地膜覆盖栽培有两种定植方法:一是先定植后铺膜,另一种是先铺膜后定植。生产中应用较多的是第二种方法。盖膜前再平整畦土表面,四周畦边削平、削直。盖膜时三人一组,首先在畦头将膜用土压紧,然后一人将薄膜展开,并拉紧使其紧贴畦面,另两人将膜的两侧用土压紧。盖膜前畦土要干爽,一般在定植前7~10天进行。沟底不要铺膜,留作灌水和追肥。盖膜前要根据畦的宽度选择适宜幅宽薄膜,以避免浪费。 四、定植 辣椒地膜覆盖并不能避免晚霜或低温对幼苗的危害,一般只能比当地露地栽培早几天,不超过10天。基本原则是晚霜后,土层10厘米深处温度达10~12℃时定植,一般是终霜后3~7天较为适宜。从南至北,早春定植时间多从早到迟,广东、广西可在2~3月定植。定植时不要破坏地膜,定植孔要小。定植后要及时浇足压蔸水,并用堆肥或菜园土将地膜孔隙及幼苗压住,有利保温,防止杂草生长。 五、定植后管理。 1、水分管理:由于地膜覆盖后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辣椒生长前期需水量较露地栽培少,后期植株生长较快,水分蒸腾量大于露地栽培。辣椒定植后3~5天为缓苗期,应每天上午浇一次复蔸水。中后期为高温干旱季节,要加强灌水。每3~5天灌水一次,早晚灌水,水不漫膜,以膜高2/3为宜。高温炎热季节,要勤灌勤排。

辣椒技术

辣椒春播技术 1、阳畦准备选择土地肥沃,背风向阳,前茬没有栽种茄子、西红柿的地块,建造阳畦。每种植一亩,按用种量150克进行育苗,阳畦应在10平方米以上。施足基肥,大水造墒,并使用少量尿素、磷肥和活性钾肥。因为阳畦密封,不要施用碳酸氢铵、硫酸铵作基肥,以防产生氨气伤害幼苗。对于土壤黏重、透气性差的苗床,可施用一些煤灰粉。 2、种子处理播种前一天将种子充分翻晒,用1500倍液多菌灵、1000倍10%磷酸三钠水溶液浸泡10分钟,用清水洗净后,再用50—60℃温水浸种4小时,沥水后用潮布盖严催芽24小时。 3、播种程序浇足底水,施肥、平整土地—均匀撒播—盖细土0.5—0.8厘米,不要超过1厘米,随后覆上地膜—将阳畦用塑料膜盖严,白天控制温度25℃左右,夜晚12—15℃左右。出苗60—70%后,揭去地膜。注意保湿,可用细喷壶均匀喷水,以提高湿度,切忌漫灌。 4、苗期管理当幼苗3—4叶时,要及时间苗,除去弱苗,拔去杂草。后期要注意防治蚜虫,可用吡虫啉、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病毒灵混合喷施,达到病虫兼治的目的,保证培育出壮苗、无病苗。壮苗标准:茎秆粗壮节间短,叶片肥厚颜色深,茎叶完整无病虫,根系发达侧根白,定植时8片叶。定植前15天左右(4月上旬),从阳畦顶部放风炼苗,使辣椒苗逐步适应露地环境,为定植做好准备。同时,在定植前给阳畦浇水,以便在移苗时减轻对根系的损伤。 病虫害防治:主要防治灰霉病、炭疽病、菌核病、疫病、青枯病、蚜虫、茶黄螨等。防治炭疽病用55℃温汤浸种15分钟或福尔马林100倍液浸种30分钟,清水冲洗,晾干播种,发病初期用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瑞毒霉等防治;防治青枯病,整地时亩施草木灰或石灰等碱性肥料100~150公斤,发病早期及时用可杀得、农用硫酸链霉素等防治;其他病虫害防治参照春番茄特早熟栽培。(江苏省园艺技术指导站(210036)曹光亮) 怎样确定辣椒种子的播种量 辣椒的播种量一般用每平方米苗床的种子播种重量来表示。播种量的多少主要根据种子的发芽率、净度和成苗率的高低来决定。一般情况下,在育苗床内种子的发芽率远比发芽试验的数值要低,而且发芽的种子也不一定都能出苗,在条件适宜时成苗率可达80%~90%以上,在温度不适宜的情况下往往不到50%。此外还应考虑到苗期的病虫害、鼠害、间苗等因素,适当增加播种量。50克种子可出有效苗4000~5000株,一般栽培条件下,每667平方米需用辣椒苗大约4200~8400株,因此每 667平方米需要种子100克左右。

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划分

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划分 一、生育时期的划分:生育时期可从形态、生长和发育、生理特征的角度分为几个时段。 (1)从形态和田间诊断角度分期 幼苗期:包括萌动、发芽、三叶等时期。 分蘖期:包括始期、盛期、末期(最高分蘖期)以及决定穗数关键时期的有效分蘖终止期。 穗分化期(长穗期):包括穗分化各期、拔节期以及外观看到剑叶鞘膨鼓时的孕穗期。 结实期(成熟期) 包括抽穗开花期、乳熟期、蜡熟期、黄熟期和完熟期。 栽培上插秧稻又分秧田期和本田期,幼苗期和分蘖期的一部分在秧田期完成,但习惯上称秧田期为幼苗期,插秧后有一段缓秧过程叫返青期,其后再开始分蘖。

(2)从发育角度分期 可分为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这是以茎尖质的转变—穗原基开始(穗首分化)分化为标志分期的。 (3)从器官的生长发育角度分期 可分为营养生长期、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并进期、生殖生长期。各以穗原始体开始分化和抽穗开花期为界。 (4)从生理角度分期 可分为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结实期。这是以产量形成生理为根据的。即营养生长期主要形成供给器官,即吸收器官根和光合器官(源器官)叶;生殖生长期主要形成收容器官(库)颖花和支持器官(流)茎;结实期主要是光合物质和矿物质通过茎流向收容器官库被贮藏起来。为利用方便,常把分蘖期称前期,穗分化期称中期,结实(成熟)期为后期。 2. 常用生育时期的定义及标准: (1)生育期:指种子萌动到新的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日期。 (2)营养生长期:是指植株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阶段,一般是从种子萌发到幼穗分化以前。这一阶段包括出苗期、分蘖期和拔节期。 (3)生殖生长期:是指植物生殖器官幼穗、花、种子的生长阶段,一般是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新种子的形成。这一阶段包括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 (4)苗期:以幼芽露青50%开始,一直到插秧,整个秧田期为苗期。对于旱育苗,黑龙江省水稻苗期一般为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 立针期:第1片完全叶尚未展开时,稻苗呈针状,称为立针期。

辣椒酱的生产工艺

辣椒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其制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但传统的辣椒制品较为单一,配料粗放,质量指标不稳定。笔者采用辣椒及天然香辛料等物质,经过精细加工做成的辣椒酱产品,在辣味、营养成分、浓稠度及色泽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改进和提高,其制作工艺技术和要求如下: 一、工艺流程 加热加热加热加热加热 水→香味料增稠剂----→辣椒酱----→香辛料---→脂香料---→甜味料---→着色剂 煮沸↑ 辣椒坯磨碎 加热加热冷却 ---→助鲜剂、酸味剂---→防腐剂---→包装→成品(辣椒酱) 检验 二、工艺技术 1.原料处理。①辣椒坯。选用新鲜红辣椒,加工腌制成熟后磨成酱状备用。若用干辣椒、咸辣椒片、辣椒粉等代替,应按新鲜辣椒的质量标准调节配比。②花生酱。应选用优质纯花生酱,也可用花生仁焙炒去皮后磨成的酱。③甜味料、助鲜剂。甜酱、砂糖或两者的混合物均可作为甜味料,助鲜剂常用味精、呈味核苷酸等。④油。最好用芝麻油,因芝麻油香气足,维生素C含量较高,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有利延长辣椒酱的保质期。⑤其它原料。鲜辣味粉、柠檬酸、高粱酒、红曲、山梨酸钾(有效浓度为0.07%~0.08%);新鲜的大蒜、生姜,若无鲜品可用酱制品或干粉代替。此外,在原料中加入1%左右的香葱,品质和风味将更佳。 表1.原料配方(%) 原料配比原料配比原料配比 辣椒坯70 助鲜剂0.7 高果 2.2 花生酱7 大蒜 2.5 芝麻油7 甜味料 6 生姜 2.5 山梨酸钾0.1 2.制酱操作。①加热煮沸。根据具体原料、设备、工艺技术的控制情况在升降夹层锅内加入原料总重20%左右的水,再开动搅拌机,加入香味料、增稠剂,充分混和均匀后,再将磨细的辣椒酱加入,继续搅拌,加热至80℃左右,保持5~10分钟后,再依次加入香辛料、甜味料、着色剂、助鲜剂和防腐剂,一般每锅操作时间为1~1.5个小时。②出锅冷却。将加工成熟的辣椒酱乘热出锅,一般盛放在清洁、消过毒的铝质或不锈钢容器内,及时运送至贮藏或包装车间,冷却备用。③取样检测。将冷却的制品按要求取样检测,质量指标只能高不能低;有指标不合要求时,必须检查原因,及时制定出改进措施,保证产品品质,直到检测合格才能包装。 三、质量标准及包装 本品尚无国家统一的质量标准,一般都以地方或企业自定标准,其标准参考如下: 1.感官鉴定。色泽:柠褐色、微红、有光泽。香气:辣椒酱香浓郁,且无其它不良气味。口味:鲜而带甜,酸辣适宜。形态:纯正稠腻,稍有籽粒(若经绞体磨细则更佳)。 2.理化鉴定。水分≥65%,氯化物≥7g/100ml,总酸≥1.2g/100ml,总固形物≥30%。 3.卫生标准。同酱类。 4.包装。辣椒酱一般有3种包装形式:5kg或10kg桶或坛装,230g或350g瓶装,100g 或150g的塑料质膜及锡箔制成的袋或牙膏管装。 四、注意事项

辣椒病害图片

辣椒病害 茄果*病虫2010-10-03 15:23:36 阅读1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辣 椒炭疽病 照片名称:辣椒炭疽病 【英名】Anthracnose 【病原】Colletotrichum sp,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Colletotrichum capsici 【症状】炭疽病是辣椒的一种常见病害,各地普遍发生,通常减产20%~30%,严重地区也有减产50%以上的。叶、果均可能受害。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浸状褪绿斑,渐渐变成圆形病斑,中央灰白色,长有轮纹状黑色小点,边缘褐色。生长后期危害果实,成熟果受害较重,病斑长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水 浸状,病部凹陷,上面常有不规则形隆起轮纹, 密生黑色小点,空气湿度高时,边缘出现浸润圈。环境干燥时,病部组织失水变薄,很容易破裂。茎及果 梗受害,病斑褐色凹陷,呈不规则形,表皮易破裂。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于种子内,或以分生孢子附着于种子表面,或以拟菌核和分生孢子盘在落地的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越冬菌源产生分生孢子,借助风雨传播,由寄主伤口和表皮直接侵

入,借助气流、昆虫、育苗和农事操作传播并在田间反复侵染。调运未消毒的带菌种子,可以远距离传播此病害。病菌繁殖适温12~33℃,最适温度27℃。空气相对湿度95%以上,分生孢子萌发时侵染能力最强。因此,高温多雨或高温高湿、窝风积水、田间郁闭、长势衰弱、密度过大、氮肥过多以及病毒病发生较重的地块,炭疽病发生也很重。露地栽培时多从6月上中旬进入结果期后开始发病。 【防治方法】 ①选种抗病品种甜椒如鲁椒1号、鲁椒3号、早杂2号、苏椒2号、早丰1号、茄椒1号、皖椒2号、 长丰、吉农方椒等;辣椒如早杂2号、中子粒、细线椒等。 ②选播无病种子和进行种子消毒设立无病留种田或从无病株上采集种子。买来的种子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可用55℃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50℃温水浸种30分钟,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冷却后催芽播种。也可用冷水浸种10~12小时后,再用1%硫酸铜溶液浸种5分钟,取出后加上适量消石灰或草木灰拌种,立即播种。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小时,清水冲洗,催芽播种。 ③轮作实行2~3年以上轮作,前茬最好是瓜类蔬菜、豆类蔬菜,且地势高燥,排灌方便,通风良好。 ④加强栽培管理采用营养钵或穴盘进行护根育苗,防止病菌由根系伤口侵入。定植前深翻土地,多施优质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避免栽植过密,采用高畦栽培、地膜覆盖,促进辣椒根系生长。未盖地膜的,生长前期要多中耕,少浇水,以提高地温,增强植株抗性。夏季高温干旱,适宜傍晚浇水,降低地温。雨季及时排水,防止地面积水,以保护根系。适时采收,发现病果及时摘除。 ⑤药剂防治发病初期摘除病叶病果,而后喷药,可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500~2 500倍液,或 7.6%冠菌清干粒剂 1000~ 1200倍液,或68.75%易保水分散性粒剂1000倍液,或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 15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灭病威悬浮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代森铵水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等。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照片名称:辣椒炭疽病

辣椒露地高产栽培技术

辣椒露地高产栽培技术 辣椒在春分至清明播种育苗,小满至芒种定植大田,立秋至霜降收获的栽培方式称为越夏栽培,又叫夏播栽培、夏秋栽培、抗热栽培。越夏栽培可与大蒜、油菜、小麦等接茬种植,也可与西瓜、甜瓜、小麦间作套种。可充分利用土地,增加复种指数,大幅度提高粮区农民经济收入。越夏辣椒生产,结果盛期正值9-10月,气温较低,不易腐烂,便于鲜果长途运输,经过短期贮藏,又可延至元旦、春节供应,取得更高效益。 1、品种选择 越夏栽培辣椒主要供应夏秋季节,由于气温高、湿度大,容易引发病害,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因此,要选用耐热、抗病、大果、商品性状好、产量高的中晚熟、晚熟辣椒品种,如郑椒12号,一些抗性好的中熟品种如郑椒先锋也可选用。如外运,所选品种还应肉厚耐压、耐贮运,如郑椒16号、湘椒37号等。 2、播种育苗 辣椒从播种育苗至现蕾开花一般需60~80d,但在气温较高的夏季,所需时间会相应缩短。与大蒜、油菜等接茬种植或与西(甜)瓜、小麦套种的,中原地区一般于3月中下旬播种育苗;接麦茬定植的,一般于4月上旬播种育苗。苗床设在露地,不过育苗前期温度低,需要覆盖小拱棚,待晚霜过后撤除。为了减少分苗伤根,减少非生长期,防止引发病害,一般采用1次播种育成苗的方法,因此需要稀播,出苗后再进行2~3次间苗,1~2片真叶时定苗,苗距12cm左右。每穴留苗数依栽培方式而不同。与大蒜、油菜、小麦等接茬种植的,每穴留1株健壮苗,瓜套、麦套的留2株。幼苗有干旱缺水现象应及时浇小水,浇水时可施入少量肥料以促苗生长。定植前1~2d浇1次水,以利带土起苗。 3、定植 与大蒜、油菜、小麦等接茬种植的,应做到抢收、抢耕、抢早定植。前茬作物收获后,要立即灭茬、施肥、耕地、做畦、定植。由于辣椒怕淹,因此应采用小高畦栽培。但不用覆盖地膜,苗子栽在小高畦两侧近地面肩部,以利浇水和排水。可等行距定植,最好是宽窄行定植,便于管理。宽行,辣椒70~80cm,甜椒60cm;窄行,辣椒50cm,甜椒40cm。夏季气温高,易发生病毒病,所以越夏辣椒应适当密植。特别是甜椒,密度大,枝叶茂,封垄早,可较好地防止日灼病,而且可降低地温1~2℃,保持地面湿润,形成良好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植株正常生长发育。穴距:辣椒33~40cm,每穴单株;甜椒25~33cm,每穴双株。定植前要施腐熟优质农家肥75t/hm2、过磷酸钙750kg/hm2、硫酸钾375kg/hm2作基肥。与西(甜)瓜套种的,西(甜)瓜应选用早熟品种,并实行地膜覆盖栽培。辣椒苗套栽时间可安排在西(甜)瓜播种后的30d左右。每垄西(甜)瓜套栽2行辣椒,即在2株西(甜)瓜之间的垄两侧破膜打孔各定植1穴辣椒。与小麦套种的,小麦一般是大田2.0~2.2m为1带,播种2耧麦,留0.8~1.0m 宽空畦以供定植辣椒。于5月上中旬定植,在所留空畦中平栽2行辣椒,穴距50cm,每穴2株,窄行行距为60cm,宽行行距为1.5~1.6m。定植时按穴距挖穴栽苗。选阴天或晴天下午3时后进行,尽量减轻秧苗打蔫。起苗前1d给苗床浇水,起苗时尽量多带宿根土,运苗时防止散坨,尽量减少伤根。栽后立即覆土浇水。缓苗期需要连浇2~3次水,以降低地温,加速缓苗。 4、田间管理 定植后若遇天气干旱,应及时补浇缓苗水。缓苗后追1次提苗肥,施磷酸二铵 105~150kg/hm2,促苗早发棵,但追肥量不能大,过多易引起徒长。缓苗后应及时进行1次中耕,以破除土壤板结,增加根系吸氧量,促进壮苗,预防徒长。夏季气温较高,不下雨时砂壤土7d左右浇1次水,宜在傍晚时浇凉井水,用凉井水浇地能将田间温度从高温降至适宜,而且以后几天仍有降温效果。不宜在白天温度高时浇水,高温时浇水田间温度很快又升上来,

辣椒杂交制种程序

辣椒杂交种子的繁制与杂交制种 一、辣椒杂交种子的繁殖 辣椒杂交种子的生产 1.辣椒花的异交性辣椒为常异花授粉作物,以自交为主,但有一定的天然杂交。不同的品种,甜椒类型,花柱短,其天然杂交率在5%以下;辣椒类型的品种,花柱长,天然杂交率高于20%。在开阔地区,辣椒最小的安全隔离距离是150米。由于辣椒的异交率较低,即使是其他方法制种如雄性不育的利用,也需要人工辅助授粉。 2.繁殖系数高一般杂交一朵花,辣椒品种可以获得80-200粒种子,甜椒类型可得200粒以上种子。商品辣椒的种植,农户每公顷用种量少,一般每公顷只需要450-600克种子,目前辣椒杂交育种仍以两自交系杂交为主,人工去雄仍是杂交制种的主要手段的原因。 栽培技术与制种产量 1.栽培密度栽培密度不仅影响单位面积内的总株数,直接影响制种产量。为方便授粉操作和灌溉,母本田均采用每畦栽两行的方法。垄的取向,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注意易于排水和灌水,尽量避开强光辐射,减少日灼病的发生。 畦面的宽窄,通常要根据母本的特征特性而定。对母本熟性早、生长势一般、授粉后坐果率高的品种,包沟包畦宽在1米左右较好;母本生长势强且不易坐果的品种,则畦面特别是沟要适当宽一些,宽度可在1.5米左右。株距同样要根据母本的性状而定。 2.授粉结束后的肥水管理授粉结束后肥水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辣椒种子的千粒重。一般授粉期在30天左右,授粉结束时,辣椒已进入结果盛期,单株坐果数很多,前期果较大,后期果偏小,总产量并不高的原因是由于后期肥水管理没有跟上,造成后期果种子发育不好,声效种子数不多,种子千粒重偏低。 二、授粉操作与制种产量 授粉操作包括采粉、选花、去雄和授粉等过程。 经观察和研究,去雄授粉后坐果率最高和单果种子数多的花蕾层次是2-6层,7-9层花的坐果率虽有所下降,但由于开花集中,便于授粉,也是辣椒杂交授粉的最佳授粉层次;4-6层花不仅坐果率高,而且单果种子数较多,种子千粒重大,占单株产量一半以上,是制种的关键时期;8-9层花也是构成单株产量的主要部分。主枝花和侧枝花的坐果率、单果种子数及种子千粒重的研究结果表明,去雄授粉后,2-7层主枝花的坐果率、单果种子数和种子千粒重都高于侧枝花。 目前,我国各制种基地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整枝方式。海南制种基地,打部分侧枝或不打;北方基地以主枝花蕾授粉为主;而华东地区大棚栽培基地,一般不打侧枝,侧枝花授粉也成为制种的一部分。 授粉时期与制种产量经多年摸索,海南的授粉期是11月至翌年2月,最佳授粉期在12月;山西的最佳授粉期是6月底至7月上旬;华东地区的最佳授粉期是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东北和西北的最

水稻各生育期图谱

水稻各生育期图谱(2011-03-30 11:18:41)

水稻的一生,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一般以幼穗开始分化作为生殖生长开始的标志。 2.1.1 营养生长阶段是水稻营养体的增长,它分为幼苗期和分蘖期。在生产上又分为秧田期和大(本)田期(从移栽返青到拔节)。 2.1.2 生殖生长阶段是结实器官的增长,从幼穗分化到开花结实,又分为长穗期和开花结实期。幼穗分化到抽穗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抽穗后基本上是生殖生长期。长穗期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抽穗止,一般30天左右。结实期从抽穗开花到谷粒成熟,因气候和品种而异一般25?/FONT>50天之间。 2.1.3 水稻生育类型(幼穗分化和拔节的关系)早、中、晚稻品种各异,早稻品种先幼穗分化后拔节,称重叠生育型;中稻品种,拔节和幼穗分化同时进行,称衔接生育型;晚稻品种拔节后隔一段时间再幼穗分化,称分离生育型。 2.2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水稻品种的生育期受自身遗传特性的控制,又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2.2.1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稳定性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同一季节,不同年份栽培,由于年际间都处于相似的生态条件下,其生育期相对稳定,早熟品种总是表现早熟,迟熟品种总是表现迟熟。这种稳定性主要受遗传因子所支配。因此在

生产实践中可根据品种生育期长短划分为早稻,全生育期100?/FONT>125天,中稻130?/FONT>150天,连作晚恼120?/FONT>140天,一季晚稻150?/FONT>170天,还可把早、中、迟熟稻中生育期长短差异划分为早、中、迟熟品种,以适应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的需要,从而保证农业生产在一定时期内的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2.2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可变性随着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不同而变化,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栽培时,表现出随纬度和海拔的升高而生育期延长,相反,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降低,生育期缩短;同一品种在不同的季节里栽培表现出随播种季节推迟生育期缩短,播种季节提早其生育期延长。早稻品种作连作晚稻栽培,生育期缩短;南方引种到北方,生育期延长。 2.3 水稻品种的“三性”三性是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的遗传特性。不同地区、不同栽培季节,水稻品种生育期长短(从播种到抽穗的日教),基本上决定于品种“三性”的综合作用。因此水稻品种的三性是决定品种生育期长短及其变化的实质。水稻三性是气候条件和栽培季节的影响下形成的,对任何一个具体品种来说,三性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2.3.1水稻品种的感光性在适于水稻生长的温度范围内,因日照长短使生育期延长或缩短发生变化的特性,称水稻的感光性。对于感光性品种,短日照可以加速其发育转变而提早幼穗分化,这就是指短于某一日长时抽穗较早;长于某一日长时抽穗显著推迟,这又称为“延迟抽穗的临介日长”,即是诱导幼穗分化的日长高限。水稻品种不同,种植地区不同,延迟抽穗的临介日长亦不同。我国南北稻区,水稻生育期间大多处于11?/FONT>16小时之间。 2.3.2 水稻品种的感温性在适于水稻生长的温度范围内,高温可使水稻生育期缩短,低温可使生育期延长,这种因温度高低而使生育期发生变化的特性,称水稻品种的感温性。水稻在高温条伴下品种生育期会缩短,但缩短的程度因品种特性而有所不同。晚稻品种的感温性比早稻更强,但晚稻品种其发育转变,主要受日长条件的支配,当日长不能满足要求时,则高温的效果不能显现。中稻品种介于早、晚稻之间。 2.3.3 水稻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进入生殖生长之前,在受高温短日影响下,而不能被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称为水稻的基本营养生长期。它不受环境因子所左右的品种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又称为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性。营养生长期中受短日高温所缩短的那部分生长期,称为可消营养生长期。 水稻的“三性”是气候条件和栽培季节影响下形成的,对任何一个品种来说,三性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根据品种的感光性、感温性的强弱和基本营养生长期的长短,划分光温反应类型。实际上就是将不同生态类型的稻种的三性进行组合。早稻品种,绝大多数感光性弱,基本营养生长期短至中等,感温性中等,没有感光性强和基本营养生长期长的;中稻品种,多数基本营养生长期较长,感温性中等至强,感光性较弱;晚稻品种感光性强,基本营养生长期短至中等,感温性强至中等。我国晚稻基本营养生长期偏短,没有感光性弱和中等的,晚稻的感温性要在短日条件下才能体现。早稻类型的品种在温带高纬度地区种植,能在夏季日照较长条件下正常抽穗,在低温来临前成熟,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5?/FONT>6月,日照较长的条件下,开始幼穗分化完成发育转变;晚稻类型品肿,不适于温带高纬度地区栽培,但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可作单季晚稻和双季晚稻栽培;中稻类型品种,早熟中稻其“三性”偏于早稻,迟熟中稻品种"三性"偏于晚稻。早季栽培时,抽穗期比早稻显著延迟,晚季栽培时又比晚稻延迟。

辣椒夏秋露地栽培技术要点

科技特派员工作技术培训资料 辣椒夏秋露地栽培技术要点 涟源市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 一、种植要点 夏秋辣椒的上市期主要是8—11月,生长的主要时间在闷热多雨的“三伏天”,宜选用耐热、耐湿、抗病毒能力强的中、晚熟品种。如博辣红帅、博辣5号、博辣6号、春研23号、湘妹子15号等。 1.确定播期: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育苗。播种期确定原则是:从播种育苗到开花结果需要60-80天,在于夏收作物接茬时,可根据上茬作物腾茬时间、所用品种的熟期等,向前推50天左右开始播种育苗。 也有6月中下旬播种的,苗期只要30-35天,但育苗需要设施,育苗和栽培管理难度。 2.设置苗床:苗床设在露地,采用一次播种育成苗的方法,床宽1-1.2米。每66.7平方米地苗床施腐熟厩肥200千克、火土灰100千克、复合肥4千克、石灰10千克,浅翻入土,倒匀,灌透水。 3.播种:种子用10%磷酸三钠或1%高锰酸钾浸泡消毒15分钟,多次冲洗干净后播种。如不分苗,每平方米苗床播约1.5克种子,播种要力求均匀,如分苗每平方米可播10-15克。 4.苗期管理:前期温度低可采用小拱棚覆盖保温避雨,

温度高时可在苗床上搭设1.2米高的遮阳棚,大雨前棚上加盖农膜防雨。有条件的也可使用穴盘基质育苗。 5.施基肥:上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灭茬施肥,每亩施优质农家肥3500-4000千克、三元复合肥5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有机肥施用时,一半全田撒施,一半沟施;三元复合肥、过磷酸钙全部沟施。 6.整地:耕翻整地,起高垄或做成高畦。定植前15天整地,耙平后做垄或做畦,沟深20-30厘米。 7.定植 (1)定植期间:露地辣椒轮作栽培,待前茬作物腾空后即可定植,露地夏秋茬辣椒栽培通常在6月中下旬定植。 (2)定植规格:采用大小行种植,大行距60-70厘米,小行距40-50厘米。穴距30-35厘米,每穴一株,每亩2500穴左右。 注意:适度密植,有利于早封垄,降低地温,保持畦面湿润。 (3)定植方法:选阴天或晴天的傍晚定植,移栽前5-7天施肥,起苗前的一天给苗床浇水并喷药,起苗时尽量多带宿根土,随栽随覆土并浇定根水。 8.浇缓苗水:缓苗期还需浇两次水。缓苗后,立即进行一次追肥浇水,每亩追施腐熟人粪尿1000千克,或尿素8-10千克,顺水冲施。 9.遮阴:七、八月温度高,最好覆盖遮阳网,在田间搭建若干1.6米左右高的杆,将遮阳网固定在杆上(也可中耕

红干椒高产栽培技术

红干椒高产栽培技术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意普拉斯新品种高产栽培技 术 红干椒作为干制品,市场需求量大,特别是它主要销往韩国、日本和东南亚,部分销往我国港、澳地区和欧美。红干椒作为高效经济作物,已成为全市农牧业十大支信产业之一。尤其是开鲁县年种植面积30万亩左右,已成为全县的主导产业。目前全市栽培的主要红干椒品种有道德红、益都红、桃南椒、天鹰椒、京椒2号,公司最新引进意普拉斯新品种。 一、红干椒的特征、特性 (一)特征 红干椒根系不发达,根量少,入土浅,茎基部不易生不定根。为获丰收,必须重视根系培育与保护。 意普拉斯品种分枝能力强,株冠较大适宜稀植,一般每亩保苗4500株,土壤肥力一般的地块亩保苗5000株。辣椒基部主茎各节叶腋均可抽生侧枝,但开花结果较晚,应及时摘除,减少养分的消耗,增加单果重。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 (1)发芽时的适宜湿度25℃,温度高于30℃,低于15℃,不容易发芽。 (2)幼苗出土后,最适温度15℃-22℃,茎叶生长期适宜温度20℃-27℃。 (3)开花授粉期,适宜温度20℃-27℃,低于15℃植生长缓慢,难以授粉,容易引起落花落果,高于35℃,花粉变态不孕,不能授粉而落花。 2、光照 日照过强易引起日烧病,可在红干椒地内少量间作玉米,对红干椒适当遮阳,可获高产。

3、水份 由于种子种皮厚,吸水慢,所以催芽或播种前浸泡种子。红干椒既不耐旱,也不耐涝。因此,在花芽分化、开花、座果期对土壤水份的要求,田间持水量为50-60%最好,座果率最高。 4、土壤 要求中性土壤,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疏松、通透性好的土壤。 二、高产栽培技术 红干椒栽培以育苗移栽地膜覆盖栽培才能获得高产、优持、高效。 地膜覆盖的优点:提高地温,一般提高3℃-6℃,植株生长快同,在高温干旱季节来到之前,植株已经封垅,阳光不能直射地面,可降温℃-,保护根系,防止早衰,延长生长期,提高产量,尤其是意普拉斯因生长期长,必须育苗移栽,增加成品果数量,通过地膜覆盖解决无霜期短,少雨干旱,风大灾害多,产量低的难题。地膜覆盖比露地幅度约在30-50%。 (一)育苗 1、大棚的准备 3月20日扣棚,大棚跨度6米,高米,根据移栽面积确定大棚长度。一般要求苗间距(4-6cm)×(4-6cm),亩用苗床11-12平方米。 2、种子的准备 (1)晒种 大棚育苗移栽红干椒亩用种子即可,在播种前7-10天,选晴天连晒4-5天,中午翻晒5-6小时,作用是:杀灭椒种表面细菌,减少病害,促进种子后熟,打破休眠,提高发芽势。 (2)浸种催芽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一、概述 辣椒为茄果类蔬菜.为”辣椒”和”甜辣”,人们习惯以有无辣味将辣椒分又根据辣味的轻重分为“辛辣椒”和“微辣椒”。 辣椒是我国人民喜食的蔬菜和调味品,甚至已成为部分省(区)人民的特殊嗜好,井逐步遍及全国城乡.辣椒营养丰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据测定,辣椒果实中含有的增生素A、B高于黄瓜、番茄、茄子等果莱类.特别是维生索C的含量比以上菜类高4-7倍,每100克鲜辣椒含维生素C170-360毫克,最高可达460毫克.辣椒作为调味品,是因为辣椒中含辣椒素,少量食用,能健脾开胃,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而且还有驱寒除湿、舒血活络等药用功能,对关节炎、冻疮、青蛇咬伤、腋臭等也有一定疗效,因此被誉为“健康食品”。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我县辣椒种植面积呈逐年增加趋势。在种植模式上,以地膜辣椒为基础向大棚辣椒发展,并且还打破了原来单一的以菜椒为主,逐步规模发展三樱椒.为了配合我县辣椒生产,满足广大农民对技术的需要,重点介绍地膜辣椒,秋延后大棚辣椒及三樱椒的栽培技术. 二、辣椒的形态特征及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辣椒的形态特征 1、根:辣椒主根不很发达,根量少,入土浅,根群一般分布在25~30cm深的表土层中,在育苗移栽条件下,由于主根被切断,主要根群仅分布在10~15cm厚的土层内。根系的再生能力弱,茎基部不易发生不定根。为此,在育苗移栽时应尽量采取护根育苗。 2、茎:辣椒的茎木质化,较坚韧,可直立生长,在栽培中不需支架。根据辣椒的分枝结果习性可分为无限分枝与有限分枝两种类型。目前我县生产中的辣椒大都是无限分枝类,即当主茎长到7—15片真叶时,茎端开始形成花蕾,以后逐渐长出侧枝和二杈分枝。习惯上把主茎上结的第一个果称为“门

辣椒种植技术(大全)

辣椒高产种植技术 辣椒品种繁多,在全国各地广泛种植,各地区气候差异较大,栽培作型较多。本文着重介绍常规通用的管理方法和注意要点,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确定品种 种植辣椒之前要想好种植什么样的品种。牛角椒、羊角椒、线椒、泡椒、朝天椒等这些品种都不错。可根据市场和种植经验选择。 种子消毒 没有包衣的种子,在催芽之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不然的话,容易感染病菌、病毒。 处理方法:50%多菌灵500倍,70%甲基托布津800倍,8%农林风2号2000倍,0.5%氨基寡糖素1500倍或者60~70摄氏度的热水浸泡20分钟(边浸泡边搅拌,防止烫伤种子),一般浸泡30~60分钟左右,然后冲洗催芽。 培育壮苗 俗话说:苗壮三分收。培育壮苗是高产的关键。壮苗的标准是:茎杆粗壮、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苗龄一般在30~40天左右,3~5叶期容易成活,缓苗快;超过7个叶,苗龄过大,缓苗慢,影响生长。辣椒一般三叶期就进行花芽分化了,所以说,培育壮苗是辣椒高产的关键。 肥水管理 辣椒属于浅根系作物,根系不发达,既怕旱又怕涝,所以在肥水管理上要格外注意。 1、配方施肥

生产1000公斤鲜辣椒需要吸收氮约5公斤,五氧化二磷1公斤,氧化钾6公斤。 2、施肥方案 根据辣椒的吸肥规律和需肥特性,以省工、省力、高产、高效为目的,以防病、抗重茬、改良土壤、节约成本为目标,安排以下施肥方案: 底肥:每亩用每克2亿酵素菌剂50~200公斤(代替鸡粪、猪粪及各种生物菌有机肥),15-15-15的农富天下平衡复合肥40~50公斤。栽培沟或栽培穴均可,最好用垄上覆膜栽培法,高产,好管理。 第一批花坐果后:每隔15天左右结合浇水,追施20-10-20水溶肥4公斤+普通矿物腐殖酸钾3~5公斤。 中后期:每隔15天追施20-10-30的冲施肥5公斤+精品矿物黄腐酸钾300~400克。 缓苗后:每隔10~15天喷施“植物疫苗”叶面喷施剂一次,防病、防虫、调节生长、增产提质。按要求使用,基本不受病虫的危害。 水分管理 辣椒旱了落花落果,涝了呕根死棵,也是落花落果,所以辣椒怕旱也怕涝。因此,要小水勤浇,最好是渗灌或滴灌。 栽培管理 辣椒根系不发达,为使根系发达,抗旱抗涝,改变过去的栽培方式,改垄下栽培为垄上栽培,可增产20%以上。垄上栽培与滴灌配合更好。 病虫害防治 辣椒病害最主要的就是炭疽病、疫病、病毒病、软腐病、根腐病、青枯病,茎基腐病、枯萎病、根结线虫,虫害主要有白粉虱、灰粉虱、甜菜夜蛾、菜青虫等。 1、炭疽病

水稻各生育期及病害综合防治

1水稻概况 水稻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 1/3,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 45% 水稻分布 国内 水稻生长的最北限是中国的黑龙江省,中国北方沿河地区也种植稻,但主要的生长区域是中国南方和中国台湾。分为三个稻作区: 华南双季稻稻作区:位于南岭以南,我国最南部。包括闽、粤、桂、滇的南部以及台湾省、海南省和南海诸岛全部。 华中双季稻稻作区:东起东海之滨,西至成都平原西缘,南接南岭,北毗秦岭、淮河,是我国最大的稻作区。 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地处云贵和青藏高原,黔东湘西高原。 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南亚、地中海沿岸、美国东南部、中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区。 也就是说,除了南极洲之外,几乎大部分地方都有稻米生长。 水稻的适宜生长环境 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 幼苗发芽最低温度10~12℃,最适28~32℃。 分蘖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适温30℃左右;低温使枝梗和颖花分化延长。 抽穗适温25~35℃。 开花最适温30℃左右,低于20℃或高于40℃,授粉受严重影响。 相对湿度50~90%为宜。 每形成1千克稻谷约需水500~800千克。 水稻的各生育时期 水稻生长周期大体分两个阶段: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 营养生长阶段 从水稻种子发芽至幼苗拔节期,大约需要90天。这个时期又分4个时期: a.幼苗期,是从水稻种子萌芽到移栽插秧前,一共大约需要35天时间; b.插秧期,是从开始插秧到定植开始生长的这段时间,大约需要7~10天; c.分蘖期,是从插秧开始生长拔节前这段时间,大约需要30天; d.拔节期是从开始拔节到孕穗前这段时间,大约需要15天。 生殖生长阶段 从孕穗到成熟这段时间称为生殖生长阶段,大约需要经过70天时间,共分四个时期: a. 孕穗期,是从开始孕穗到抽穗始时,这段时间大约15天。 b. 抽穗期,从开始破口抽穗起到开始破壳扬花止,大约需要15天。 c.扬花授粉期,从开始扬花到开始籽粒灌浆时止,大约15~20天。 d.灌浆期,从开始灌浆到成熟收获止,大约需要20天时间。 水稻的主要病虫害 水稻苗期主要病虫害 水稻的苗期在五月中旬到六月上旬 病害主要有立枯病,青枯病,苗稻瘟,恶苗病,其中立枯病多是发生在旱育的秧田; 虫害主要有灰飞虱,灰飞虱会传播病毒病。 水稻分蘖期主要病虫害 分蘖期时间为六月下旬到七月上旬,稻瘟病,稻飞虱,螟虫,胡麻斑病,纹枯病,水稻纵卷叶螟,其中的纹枯病与稻飞虱在这个时期是特别易发生的病虫害。

辣椒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99731824.html, 辣椒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作者:韦永忠 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16年第09期 摘要对于任何植物的种植都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栽培和管理技术。以辣椒栽培技术为例,通过提升辣椒栽培技术以及加强田间管理、有效预防病虫害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旨在提高辣椒的产量,使农民增产丰收。 关键词辣椒;栽培技术;田间管理 中图分类号:S64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https://www.wendangku.net/doc/299731824.html,ki.1673-890x.2016.27.020 辣椒的栽培应该因地制宜,在栽培前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情况、土壤环境等,这样才能为辣椒地生长提供先天保障。辣椒品种的选择,栽培技术以及田间管理效果都会直接影响辣椒的成活率及最后产量。所以要加强对各方面技术的改进,为辣椒的高产增收提供支持。 1 辣椒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辣椒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居蔬菜第一位,不仅可以预防感冒,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肥、预防胆结石及降血糖等功效,所以备受消费者的喜爱。在市面上经常会见到各种不同品种的辣椒,不仅有大小、颜色区别连辣椒的口味辛辣轻重都有区别,这些都取决于对辣椒栽培技术以及田间管理的不同,从而满足广大消费者多样化的选择。 加强对辣椒栽培技术的研究不仅可以保证辣椒地产量还可以从很大程度上节省辣椒种植投入成本,让农民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加强对辣椒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的研究,可以通过有效的田间管理技术动态的了解辣椒各个阶段的生长情况,将辣椒生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特殊情况提前避免和预防,一旦发生病虫害等情况,方便及时做出处理,这样就可以保证辣椒拥有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种植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提高辣椒的产量和价值[1]。此外,加强对辣 椒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的研究也有利于辣椒种植人员自身种植技术的提高,让他们在实践中通过亲身观察辣椒的生长过程,从而获得更加专业的辣椒种植管理技术,进一步为提高辣椒的产量打基础。对辣椒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的研究是相当必要的,它将会提高辣椒种植行业的整体水平,使它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带来经济效益的增长。 2 如何提升辣椒栽培技术 在辣椒播种前,要做好很多相应的准备工作,如大到对辣椒品种的选择,小到对苗床的处理,播种前做好苗床的翻晒、平整等,然后对整块辣椒种植土壤进行消毒、杀菌。选择空气清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有良好植被的生态环境,以及远离城区、疫病区和工业区等,这样种植出来的辣椒才可能符合市场需求。辣椒喜欢生长在温暖的环境中一般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30 ℃,温度太低会严重阻碍它的生长发育,且整个生长阶段都离不开充足的光照,一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