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谈文学性与绘画性的统一

谈文学性与绘画性的统一

谈文学性与绘画性的统一
谈文学性与绘画性的统一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811575501.html,

谈文学性与绘画性的统一

作者:李传英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年第02期

摘要:《蛙声十里出山泉》是齐白石九十一岁时,由老舍出题,画的一幅水墨画。齐白

石经过几天的认真思考,凭借自己几十年的艺术修养,经过深思熟虑创作出来的。它是一个文学家和一个书画家在艺术领域的共同探讨,是文学性与绘画性统一的典范。本文通过研究诗句与画作的艺术背景以及分析这两者的艺术技巧(形象提炼、空间美感、节奏韵律、留白意味等)的共同性与差异性,来研究这幅兼具“诗情”与“画意”的优秀作品。

关键词:文学性;绘画性;留白;统一;音律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5-0181-01

“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幅水墨画是齐白石根据老舍所出的一句诗句所创作出来的。老舍先生到齐白石老人家里做客,看见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一句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就意味深长的对齐白石说,能否以此题目作一副水墨画创作。齐白石理解了老舍的用意,老舍是想要他用画去表现听觉器官所感受到的东西。白石老人凭借自己几十年的艺术修养,经过深思熟虑,终于完成了这幅命题创作,把“蛙声”这个抽象的听觉感受通过酣畅的笔墨表现出来。

一、形象提炼

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是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次实君溪边步月韵》,“萤火一星沿岸草,蛙声十里出山泉。新诗未必能谐俗,解事人稀莫浪传”。

首先分析下查慎行的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在众多的自然景物中,他选择了这几处事物来表达他内心想要抒发的情感。而齐白石作品的画面,简练的笔墨画了一座远山,在远山的映衬下,从山涧的乱石中飞泻出一道激流,六只活生生的小蝌蚪在激流中摇着尾巴顺流而下。

其中“蛙声”是一种声音,它不能像文字那样,可以准确的在画面中表现出来。“十里”是一个概念的空间问题,在二维的纸面上表现空间,“出山泉”是一个动势,关键在“出”。首先如何表现一个抽象的声音呢?这一可闻而不可视的特定现象,如何通过笔墨表现出来呢。

“蛙声十里出山泉”里面最关键的词就是“蛙声”,“蛙声”——在文字上已经是一个特定的符号,只要学习过文字的都会知道,蛙声就是代表蛙的叫声。但是在视觉性的绘画中是如何表现的?

“十里”这个在诗中表示概念的空间,齐用了几笔温润有力,虚实相间、块面感强烈的石头来表示远山,和诗句中想要表达的空间感非常贴切。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对比赏析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对比赏析》 ——泼墨仙人和吹笛少年 会计专科1105班万毅指导老师李雅娟 【内容摘要】美术即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西方的绘画艺术也在逐步完善,各自都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代表作品。由于中西方的地域环境、文化、历史等等人文环境的不同,因此,中西方绘画艺术在观念和表现上有着差异和趋同性,通过中西方绘画作品内容、形式的对比,以及中西方艺术观念差别的简单描述,最终认识到中西方在差异和区别之上的共同目标。中国非常强调人与自然的调和,认为自然先于人类而存在,人是自然中后生的一部分;而西方则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自然为人类而存在。这种观念的差异,表现在艺术中,就形成了不同的艺术主张,也使的艺术形式和表现的多样化。在艺术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传统和风格。中西方世界观、艺术观等方面虽然有着差异,但毕竟是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人类,必然存在着相似或共同点。本篇论文就是通过分别介绍一幅中西方的代表作品,来认识中西方绘画的差异。通过分析和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做到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更好的去发展和弘扬中方文化艺术。 对比作品为梁楷的《泼墨仙人》和马奈的《吹笛少年》 【关键词】梁楷;泼墨仙人;马奈;印象派 【正文】 (1)梁楷——《泼墨仙人》 梁楷是南宋画坛上独树一帜的大画家,擅长画人物、鬼神和道教佛教中的神佛,同时亦画山水、花鸟,水平也很高,晚年曾被任命为南宋画院的待诏,并赐佩金带,由于厌恶画院中的种种清规戒律,毅然将金带挂在院中,悄然离职而去。他这种豪放不羁的性格也生动地体现在作品中。《泼墨仙人》是梁楷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人物画泼墨人物代表性作品。 《泼墨仙人》中的仙人形象,并不象古代壁画中的神佛,头上画着光环,神情庄重玄妙,不可一世,竭力表现出某种崇高感、神秘感。这个形象似乎来之于生活,正如后人题款上写道:“大似高阳一酒徒”,象喝醉的和尚,长襟宽袖上洒满了酒渍,醉意朦胧,漫步街头,自得其乐,有着人间的真实和亲切感。然而,他又绝对不是人间可以寻找到的形象,前额和秃头是那样出奇地高耸宽大;眉眼口鼻又是那样出奇地挤在一堆,似醒未醒,似笑非笑,一脸怪相,似乎有着无限的智慧,看透了宇宙的一切,他袒露胸腹,无拘无束,精神在自由自在的天地中飞翔。这种极度夸张了的形象,是人,也是神,或者说是人化的神。 在这幅画中,画家梁楷对画中人物以简化和夸张、变形等处理使之“传神”。相比于西方人物画,中国人物画除了在手法上不最求科学真实外,中国作品留下的印象却一时难以找到恰当的现代词汇来概括,这时还是觉得“气韵”二字比较符

绘画里的中国;走进大师与经典1-6章答案

1.1 1. [单选题] 从哪个年代开始,葡萄牙人就到澳门安家落户?(A) A.1550年代 B.1560年代 C.1540年代 D.1570年代 我的答案:A 2. [单选题] ()哪一个不属于课程中提到的早期外销画。(C) A.制茶 B.陶艺 C.中国风情 D.制丝 我的答案:C 3. [单选题] 传教士罗明坚、利玛窦将欧洲的()带到了中国。(A) A.圣像画 B.静物 C.风景画 D.世界地图 我的答案:A 4. [单选题] ()不属于课程中提到的清朝时期广东流行的绘画风格。D A.英国 B.荷兰 C.意大利 D.法国 我的答案:D 5. [多选题] 一开始的清代外销画有哪些不同的题材?(ABC) A.茶叶的制作过程 B.陶艺的制作课程 C.制丝的过程 D.农作的过程 我的答案:ABC 6. [判断题] 外销画出现在1680年代。 我的答案:错 7. [判断题] 郎世宁减弱了绘画中的光影、透视和结构。 我的答案:对 1.2 1. [单选题] 徐悲鸿曾说:“()习画之所,盖中国西洋画之摇篮也。” A.董家渡 B.土山湾 C.广东 D.上海 我的答案:B 2. [单选题] 用西洋红画国画,可以说始于()。 A.周慕桥 B.郑曼陀 C.杭稺英 D.吴友如 我的答案:B 3. [单选题] ()不是课程中提到的对冯钢百产生影响的艺术。 A.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B.美国的艺术 C.日本的艺术 D.古典艺术 我的答案:C 4. [判断题] 《点石斋画报》里的很多图像,都使用了西方绘画的技法,表现了日常发生在大街小巷里的事件。 我的答案:对

5. [判断题] 土山湾的绘画题材包括宗教画和日常风俗,以日常风俗为主。 我的答案:错 2.1 1. [单选题] ()不是课程中提到的“海派”画家产生的背景。 A.金石趣味的流行,大大削弱了传统文人的淡泊、柔弱的气质,为人们摆脱传统,接受西方新艺术提供了帮助。 B.全国的书画家纷至上海,使上海的绘画社团和组织得到了延伸,市场经济的规则开始进入书画领域。 C.《南京条约》的签订后,五口通商,使得大量西洋商品进入中国,带来的图像和符号对中国画家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D.清政府宫廷绘画中,西洋画风的流行。 我的答案:D 2. [判断题] 从趣味、形式、思想、理念方面来说,“金石入画”都可以被称为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我的答案:错 2.2 1. [单选题] ()不是课程中提到的“海派”画家。 A.任熊 B.赵之谦 C.虚谷 D.陈老莲 我的答案:D 2. [单选题] ()不是课程中提到的,任伯年作画的特点。 A.强调都市趣味 B.强调金石入画 C.用传统的国画材料,表现写实手法 D.能够准确表现人物对象 我的答案:B 3. [判断题] 任伯年绘画题材丰富,包括历史、神话、民间生活、文人故事等。 我的答案:对 4. [判断题] 在上海兴起的绘画社团和组织,是为了通过一种组织,来保证画家的创作次序和他们的生产,保证他们的利益。 我的答案:对 3.1 1. [单选题] ()的思想,对蔡元培的艺术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A.卢梭 B.康德 C.黑格尔 D.尼采 我的答案:B 2. [单选题] ()不属于课程中提到的蔡元培“美育”思想的特征。 A.超越性 B.无目的性 C.无功利性 D.宗教信仰 我的答案:D 3. [单选题] 世界范围内,“美术”一词最早出现在()。 A.日本建立的工部美术学校校名中

论中西绘画的不同抽象方式

论中西绘画的不同抽象方式 沈亚丹 内容提要 本文论述了中西绘画中的不同抽象方式,并将它们分别界定为感性抽象和抽象的 感性,同时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别的中西方的不同思维方式、哲学背景、宇宙观,以及由这两种抽象 方式形成的中西绘画传统———造型和写意。 关键词 感性抽象 抽象的感性 造型 写意 作者简介 沈亚丹,女,1967年生,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绘画中的抽象和抽象绘画 十九世纪末西方绘画由具象走向抽象,由空间走向平面,“抽象”也从一个哲学概念演变成美学概念,并进一步转化为艺术理论范畴。在绘画创作中抽象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一个现实图景的类型化、概念化、符号化;也可以是分离、抽取或归纳和分离的综合运用。艺术抽象的过程可以是逻辑的、理性的,也可以是直觉的、感性的、隐喻的。本文将着重讨论造型艺术中的抽象,严格说来是讨论西方绘画中的“造型传统”与中国绘画中“写意传统”的不同抽象方式。 相对于中国绘画而言,西方绘画对感性形式的观察与处理一向具体而微,但在理论上明确把绘画与抽象联系起来却始于西方。早在古希腊时代柏拉图就提出“艺术是自然的影像”,康德的“艺术只涉及形式”这一命题是柏拉图艺术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苏珊?朗格与康德一脉相承,提出“一切艺术都是抽象的”①,把西方艺术的抽象理论推向极端。近现代西方有关抽象绘画的理论层出不穷,正如哈马德?奥斯本指出的:“过去一百年中,艺术运动最重要的特征是抽象和许多不同的抽象方式。”②由于对艺术中的抽象以及抽象艺术的讨论越来越热烈,抽象这个概念的内涵变得越来越丰富,同时它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因此在讨论中西方绘画的不同抽象方式之前必须澄清一下“艺术抽象”和“抽象艺术”等等概念上的混杂。 首先为抽象艺术立言并成为其决定性理论著作的要算20世纪初沃林格的《抽象与移情》以及稍后康定斯基的《论现代艺术的精神》。前者一反黑格尔以来的美学传统,把古希腊艺术传统以外的古代东方造型艺术提高到一个令人瞩目的地位。并提出“抽象冲动”作为艺术创作的心理机制,与当时流行的“移情”说相抗衡,为抽象艺术划出自己的安身之地。沃林格所认为的抽象形式就是符合规律的形式,也就是消除了生命痕迹的无机形式,类似于黑格尔美学体系中自然界的抽象美。他指出:“简单的线条,以及它按照纯粹几何规律的延伸,必然向那些被物的变动不居和不确定性搅得内心不安的人们呈现出获取最大幸福的可能。因而,在此这种线条消除了 — 5 2 1 —

艺术的真实性

艺术的真实性 艺术是美学的技术性,艺术直接产生于创造它的主体——人。通过艺术的手段表达美学的精神和内容,目的就是通过表现和展示传播等程序触动、激发欣赏者的情绪,引导欣赏者的欣赏行为。它是人们为了更好地满足自己对主观缺憾的慰藉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为需求而创造出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娱乐游戏的一种特殊方式,又是人们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属于娱乐游戏文化的范畴。 艺术的真实性--- 一个永恒的不容回避的话题,自古以来就被人津津乐道。 艺术形象作为艺术家对社会生活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成果,就存在着一个认识的正确与否活真实与否的问题。那么艺术到底是不是真实存在的,什么是艺术真实性。 艺术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社会,任何创造艺术品的人也都是社会的人,离开社会,就没有现实的人,也就不会有艺术,所以,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艺术真实就是文学作品通过艺术形象所显示的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和规律性。作为艺术,真实是基础、是生命。离开了“真实”,就失去了读者,也就失去了作品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艺术真实是以实际生活为基础,他的真实必须来自实际生活。因为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也是艺术真实的唯一源泉。反过来,实际生活又是检验艺术真实的唯一尺度。艺术真实是观念形态的东西,它是否正确地反映了社会生活,还要用实际生活来检验。只有作品既真实地再现了实际生活的基本面貌和本质的某些方面、作家的主观感情色彩和评价,又同生活的客观实际相一致或大体一致,才算具有艺术真实。 艺术的真实来自生活的真实。实际生活的人和事,主要是指实际上已经存在和发生的人和事。而艺术作品一旦产生就必须回到社会去实现其价值。它不是也不可能是静止和孤立的现象。作为观念形态的艺术,它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

中西方绘画作品比较赏析

中西方绘画作品比较赏析 ——绘画的两大体系赏析 内容摘要:中西方艺术文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不断演变的同时,既继承先辈留下来的风格,也加入每个时代赋予的新元素。 这篇文章中将中西方艺术中两大体系的主要代表绘画作品进行各个角度的分析和研究,从中找出共性和各自特色为今后的艺术学习研究创作夯实基础。 中西方绘画注重表现与写意,既强调感性;而西方绘画注重再现与写实,既强调理性。这就决定了中西方绘画的表现手法不同。中国画不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作画,也不受固定视野的局限,而是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的到的和见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自己的画面,即运用了散点透视法。西方画家则是理智地进行构图,采用科学的透视学和色彩学来表示近大远小焦点透视和色彩的空间变化,形象的立体感很强,逼真肖似,具有典型性。 所以中西方传统绘画让人感觉是两个不同的体系,给人的感觉不同。 关键词:绘画的两大体系赏析;中国画;壁画;水彩、水粉画;版画;素描;新画种。 绘画的两大体系:欧洲油画和中国水墨画。 油画艺术可以说是世界绘画艺术中最有影响的画种。油画是以油为调和剂调和颜料在经过制作的不吸油的平面上描绘而成的绘画。其特点是颜料色彩丰富鲜艳,能够充分表现物体的质感、量感,能够传达物象所处空间的光线、色调和气氛,使描绘对象显得逼真可信,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统称。从广义上说,中国画包括中国传统绘画的各种 类别,但我们所说的中国画通常是指以水为调和 剂,以墨为主要颜料的一类,又称“水墨画”、“彩 墨画”。中国画表现出变化无穷的线条情趣,以墨 代色则表现了中国画独具特色的丰富的艺术表现 力。

绘画里的中国;走进大师与经典1-6章答案

1.1 1. [ 单选题] 从哪个年代开始,葡萄牙人就到澳门安家落户?( A) A. 1550 年代 B.1560 年代 C.1540 年代 D.1570 年代我的答案: A 2. [ 单选题] () 哪一个不属于课程中提到的早期外销画。(C) A. 制茶 B. 陶艺 C. 中国风情 D.制丝我的答案:C 3. [ 单选题] 传教士罗明坚、利玛窦将欧洲的() 带到了中国。(A) A. 圣像画 B. 静物 C.风景画 D.世界地图我的答案:A 4. [ 单选题] () 不属于课程中提到的清朝时期广东流行的绘画风格。D A. 英国 B. 荷兰 C. 意大利 D. 法国 我的答案:D 5. [ 多选题] 一开始的清代外销画有哪些不同的题材?( ABC) A. 茶叶的制作过程 B. 陶艺的制作课程 C. 制丝的过程 D. 农作的过程我的答案:ABC 6. [ 判断题] 外销画出现在1680年代。我的答案:错 7. [ 判断题] 郎世宁减弱了绘画中的光影、透视和结构。我的答案:对 1.2 1. [单选题] 徐悲鸿曾说:“() 习画之所,盖中国西洋画之摇篮也。” A. 董家渡 B. 土山湾 C.广东 D.上海 我的答案:B 2. [ 单选题] 用西洋红画国画, 可以说始于() 。 A. 周慕桥 B.郑曼陀 C.杭稺英 D. 吴友如我的答案:B 3. [单选题] () 不是课程中提到的对冯钢百产生影响的艺术。 A.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B. 美国的艺术 C. 日本的艺术 D. 古典艺术我的答案:C 4. [判断题] 《点石斋画报》里的很多图像,都使用了西方绘画的技法 , 表现了日常发生在大街小巷里的事件。 我的答案:对 5. [判断题]土山湾的绘画题材包括宗教画和日常风俗,以日常风俗为主。我的答案:错2.1 1. [单选题] () 不是课程中提到的“海派”画家产生的背景。 A. 金石趣味的流行,大大削弱了传统文人的淡泊、柔弱的气质,为人们摆脱传统, 接受西方新艺术提供了帮助。 B. 全国的书画家纷至上海, 使上海的绘画社团和组织得到了延伸, 市场经济的规则开始进入书画领域。 C. 《南京条约》的签订后, 五口通商, 使得大量西洋商品进入中国, 带来的图像和符号对中国

抽象—美的境界

抽象性绘画同样是通过形象、色彩去表现有声美的境界 关于抽象性绘画有无形象的问题,我在《中国画观念更新与技法新探》中曾有过论述。这里就不重复了,形象是一切艺术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作为视觉三恒要素之一与色彩、声音构成美的整体,任何否定艺术形象的说法和做法,都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能的。蒙德里安的几个色块,也同样构成了视觉形象。因为几个色彩方块也是自然界中形象之所在。记得有一年夏天我来到一片高低不平的山丘,我一眼望去,远方出现几个红、黄、蓝、绿所组成的块状图案,我感到很神奇,走近一看,原来是由开着同样颜色的花家族所组成的几片色块。当然,蒙德里安创作“红、黄、蓝”色块的目的,可能并不在于把审美者的思维带到具象的世界。但是,任何抽象的绘画,任何视觉的反映,都不能脱离人们现实视觉立体空间的具体形象,无论现实的直接表现,还是抽象的,超现实的或潜在意识的表现,形象都是绘画艺术的主体。任何否定形象的说法和做法都是极端错误的。 抽象性绘画既然不排除形象、色彩、那么也就不排除对现实有声空间的表现。抽象性绘画同样是通过抽象的色彩、形象去表现带有抽象性声音的空间。那么,抽象性绘画的声又是如何体现的呢?我们说抽象性绘画的声,可以分为有声的抽象和“无声”的抽象两种。 所谓抽象性绘画,其定义是相对的。关于抽象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种是对抽象的哲学理解。它是指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叫抽象。这里讲的抽象是形成概念的必要的手段。如关于对“人”这一概念的抽象,不管黄种人,还是黑种人、白种人,也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更不管是大人还是小人,凡是有思维,并能够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就是人。同样我们在绘画中,用一个红色的圆形来表示太阳,用一个黄色的月牙表示月亮,这种形式的本身也是一种抽象。通过绘画的形式,刻画出一种具有女性特征的人体画,来表现生命也叫抽象,用几条线描给出山的特征也叫抽象。这种抽象是我们平时讲的,正常的哲学抽象。这种抽象适合于写实性绘画,因为写实性绘画就是要求人们去抓住眼前景物的特征,并把它画在画面上。这一具体的创作过程,就是抽象的过程。那么抽象性绘画如何解释呢?前面讲的抽象性绘画一般不是指哲学抽象或写实性抽象。所谓抽象性绘画是指心理的抽象,这种心理性抽象,是根据画家心理的感受来创作。如果说写实性抽象是面对对象特进行哲学性抽象性造型,那么心理抽象性绘画,往往不是直接取材于客观对象物,我们可以说是间接地反映自然的客观,间接地反映于自然,间接地反映形象。不是直观地取材于具体的对象物,而是直接取材于审美的心理。因而在绘画艺术中我们应把抽象分为写实性抽象和心理性抽象两种,不能混为一谈。 心理抽象性绘画,又可以分为有形的心理抽象和“无形”的心理抽象或纯抽象两种。有形的心理抽象性绘画,是指在绘画作品中,我们尚可以看到或找到一些与所画的形象有直接联系的部分。只是从整体说来,已不合自然的逻辑,而倾向于心理的逻辑。如马蒂斯、凡?高、毕加索、达利等人的作品,在他们的作品中,尽管已失去了完全写实性,但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或联想到一些与画面有关的原型。只是就整体说来,已失去了对象物的本来。这样的作品,在正常人看来,还能给人一种雅俗共赏,似懂非懂,似明非明之感。

浅谈原始艺术对现代绘画艺术的影响

浅谈原始艺术对现代绘画艺术的影响 摘要:原始艺术是艺术史的开端,它的造型语言古老,朴拙,抽象,充满神秘的魅力,让人们好奇和向往,尤其对现当代绘画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不论从形式语言还是精神内涵上,原始艺术都给我们现当代艺术创作与发展提供了灵感和启发,包括野兽派、立体主义,中国画艺术等,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演绎原始艺术精神。 关键词:原始艺术;现代艺术;岩画;水墨画 随着考古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原始艺术呈现在人们眼前,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原始艺术是人类最初的思维活动,经过漫长的发展,它的艺术特色鲜明,形成了独有的原始语言,不论从形式还是精神上,对各个时期的艺术影响都非常巨大。本文将从原始艺术的特点,对现当代艺术的影响,艺术创作应怎样融入原始艺术精神为切入点进行探讨。 一.原始艺术的特点 “原始”这个词最早出现于19世纪的一个术语,是19世纪初至二十世纪末流行的一种艺术趋势。原始艺术形成于人类早期发展阶段,它最大的特点是史前艺术与现代社会文明程度平行发展,对西方传统艺术的创新起到了革命性的颠

覆作用。原始艺术普遍具有粗犷,质朴,单纯的特点,充满了野性和生命力,有着极其简洁的线条和浑然天成的色彩,不讲究构图和立体,无论哪一个事物,他们都从它最具有特性的角度去表现,感性的积淀是原始艺术最本质的东西。由于感性大于理性,精神盖过物质,它便古拙,纯粹。古代和现代的各种艺术都是在原始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的特点,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其最大的共性。 二.原始艺术对现当代艺术的影响 原始艺术可以称得上是西方现代艺术的“范本”。西方的艺术自古希腊到19世纪上半叶,基本上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模仿论”占统治地位,一直到20世纪初,人们开始把直接表现自然形态转化为通过艺术家的大脑展现艺术形态。一方面,从各个民族,各种艺术类型相互借鉴;另一方面,回归历史,学习研究艺术的起源――人类童年的艺术。原始岩画带给艺术家们新的造型形式语言,打破了传统的三维空间,抛弃了理性的焦点透视,把富有立体感的画面变成了一种平面装饰。法国19世纪末出现的“野兽派”就是深受原始艺术影响的结果。西方现代艺术的奠基人塞尚、高更、梵高、马蒂斯等均受原始艺术的影响,从中吸取营养,激发创作灵感。 马蒂斯是19世纪法国野兽主义绘画的杰出代表,他对

结合中西方绘画作品,比较中西方绘画艺术之间的区别与联系_百度重点

结合中西方绘画作品,比较中西方绘画艺术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中西艺术内在本质的差异。中国绘画注重表现与写意,即强调感性;而西方绘画注重再现与写实,即强调理性。这就决定了中西方绘画的表现手法不同。中国画不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作画,也不受固定视域的局限,而是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的到的和见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自己的画面,即运用了散点透视法。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它们虽不能准确地再现现实景象,但却气韵生动,能带给人一种意境之美。西方画家则是理智地进行构图,采用科学的透视学和色彩学来表现近大远小焦点透视和色彩的空间变化,形象的立体感很强,逼真肖似,具有典型性。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和西班牙的著名画家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像》等。所以中西方传统绘画让人感觉是两个不同的体系,给人的感觉不同。中国的山水画充分表现了自然之美,表现的是人格化的自然,能让人融入山水之中,怡情自然。如展子虔的《游春图》是一幅描绘自然景色为主的青绿山水画卷,表现人们春天出游的情景。画家在不大的绢幅上以妥善的经营、细劲的笔法和绚丽的色彩,画出了青山叠翠,花木葱茏,波光粼粼的春光佳境,图中山青水秀,水天弥漫,在波光潋滟的湖面上,一艘华丽的高篷游艇随波荡漾。船中三位女子纵目四望,陶醉于明丽的湖光山色,流连忘返。湖边数人或骑马或漫步于山间小道,或袖手仁立岸边,兴致盎然。画家通过对各种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成功地体现了《游春》这一主题。中国花鸟画既形似 又神似,不仅表现了花鸟之美,而且花鸟都被赋予了画家的思想感情,形象生动。《鸡雏待饲图》描绘的是两只卧立各一、茸茸可爱的雏鸡,通过它们张开的小嘴以及向同一方向张望企盼的情态,我们似乎可以听到它们对画外母鸡迫不及待地“叽叽”呼唤,这呼唤可能是它们表达见到母鸡的喜悦之情,也可能是诉说它们饥饿难耐之苦。画中两只雏鸡虽然向同一方向张望,但它们的动态却完全不同,一只是欲立前瞻,一只为侧身回顾,给人以静中寓动之感。这幅画没有任何配景,显得非常单纯,但却笔墨无多意更浓。中国的人物画虽不能明确表现出人的相貌,但人物的动作神情却非常真实。《洛神赋图》是以曹植的文学作品《洛神赋》为脚本加以

绘画艺术治疗的10种情绪表达技术

京师博仁 中国一迫" 绘画艺术治疗的10种情绪表达技术 1思考与感受模式 治疗师要求来访者将生活中的五件大事分别写在五张白纸上,然后再让他们将所有的纸翻过来,在纸的背面将这件事给人的感受或体验用颜色画出来,不用强调绘画技术,只选择能代表体验的颜色或简单的图形即可。这个技术帮助人认识到对事件的认识与对事件的感受是不同的,其间的差异也是相当大的。缩短这个差距就意味着学会处理内心困扰的能力。 2情绪的表露 在团体中有的成员在自我情感表露方面会有困难,这时,团体带领者将事先准备好的有各种面部表情的人像图片呈现出来,要求团体成员注视这幅图片刻,然后对这幅图作出非言语性的反馈,比如用体态语言、面部表情、手势作出反应。这个技术可以帮助性格内向羞怯的成员尝试表达情感,增强交流能力。如仍有困难,可以请这位成员独自练习,或请带领者或其他成员作示范。也可以在个体咨询中使用,可起到同样的作用。 3体验个人情绪 治疗师或团体带领者要求每个人面对自己的纸和画笔,不要关注其他人在干什么。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颜色,尽可能地将颜色涂满整个纸面,对着这种颜色或画出来的团静静观察片刻,就会体验到这种颜色引发了某种心情,而这种心情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不要急于命名这种情绪,静静地停留在这种情绪中,试着体验它,再体验它。这个技术可以用于个体咨询,帮助查找情绪的缘起,也可以用在团体中,加深个体自我体察的能力。用同样的方式,换一种不喜欢的颜色,可以探索负向情绪体验。但这时如果是在团体中,指导者的控制力就很重要了,如果控制不住,负向情绪泛滥开来打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就会带来不良影响,对团体目标形成障碍。负向情绪引发的问题来不及处理,就会使个案面临受伤的风险。在个体咨询中情形也是一样的。 4让画中人说话 治疗师或团体带领者要求来访者或团体成员思考以为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及对自己的影响,想想这个人的样子,将大概的形象画出来,然后想想自己就是这个人物。这时,治疗师

论中国画表现方法的抽象性

何为“抽象”?“沃林格(德国艺术家)指出‘抽象’的形式……与写实性的形象移情之不同在于‘抽象’表现的是对生命和现实世界的隔离、否定,是为了消灭具体时空以求超越有限,是对永恒的追求……并不是模拟自然的动植物,不是知性的象征符号,而是直接与心灵对应的抽离,这种‘抽离’在对于挣脱现实世界及自然事物的变动不已和有死有生的生命,以得到宁静、永恒、幸福的绝对、必然和法则,这就是‘抽象’的形式美的根源”。① “抽象是指艺术中不可辨识的,与外在世界无直接关系的内容,它虽然也属于一种反映,可是这种反映并不是像镜子似的忠实的反映而是一种主观化,情绪化的反映,它没有具体的形象,它只是点、线、面色彩的一种有意味的组合”。②由以上解释我们可以从中对“抽象”的含义有所了解,抽象是以特定的方式对现实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从哲学角度来解释,是指思想活动的一种特性,即在思想中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撇开非本质的属性。由具体的形式变为抽象的形式,要经历一个不断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经由这样一个积淀过程,抽象的表现较之于具体的再现所表达的感情内容、想像内容、理解内容更加复杂,更加深刻,其目的是“得到宁静、永恒、幸福的绝对、必然和法则”。中国画作为华夏民族文化传统和人文品格的集中体现,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其中蕴涵着一定的“抽象”因素。 一、笔墨表现方式所具有的抽象性 线条、笔墨是中国画的主要表现语言,董其昌云:“以境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巧论,则山水决不如画。”③注重笔墨,追求笔墨的精妙在传统中国文人画中居于首要地位,在这里笔和墨已具备了独立的审美意义,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以“笔”而论,正所谓:“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同来。”书画同源使得书法的用笔和线条引注于绘画,通过流动有律的线条来表达生命的节奏,表现物象的“骨”和“神”,从而使画面物象的构成和用笔更加丰富多彩,使绘画的线条更富于力度、美感和文化的素养。作为书法的用笔、线条本身是一种非文字的、非辨识的形式知觉,是对线条及其相关形式表现的审美感知。它不是具体的再现某一事物,而是在一切具体事物之上进行高屋建瓴的概括、抽象的结果。造型心理学讲,大自然并不存在线条,它反映的是人类对世界的抽象意识,中国画以线条作为造型最主要的手段并赋予线条一种内在的生命力和个性特征,这就使中国画的线条更具有一种独立于象外的审美价值和情趣,它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形成的被人们的审美意识所肯定的独特的表现形式,是具有一定稳固性的表现形态,是作者审美情感、精神修养、人性品格的抽象表现,这种表现深刻、概括并且具有广阔的涵盖力, 是一种抽象性的表现形式。 再来看中国画的表现语言“墨”。王维《画学秘诀》中说:“夫画道之中,水墨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草木敷荣,不待丹绿之采,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⑤中国传统水墨画略去光线,独钟水墨,利用墨色的浓淡干湿形成的韵味来表现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从“墨”本身来看,作为净化升华

儿童绘画分为涂鸦期.象征期.图示期和观察期

儿童绘画分为涂鸦期、象征期、图示期和观察期,看看你家的宝宝处于哪个阶段? 图示概括期:随着参加社会活动的增加,知识面得到不断扩大,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明显的进步,此期的儿童感觉敏锐,反映强烈,能够产生整体记忆,并且能凭整体记忆把看见的事情加以概括和重新组合,绘画创作达到高潮,开始进入儿童绘画的黄金时期。 2-3岁幼儿正处于绘画涂鸦期,是幼儿绘画的最初级阶段。 象征期:科学表明:儿童长到3岁时其脑重量已达到1000多克,到成人的60%—70%,4—5岁时,已经占成人的80%。此阶段的孩子喜欢不停地活动、说话,喜欢不停地提问题,虽然他们的思维处于萌芽状态,但有很强的求知欲望,是形象知觉的敏感期,出现了成形的形,而且还会指着图说:“这是爸爸,那是汽车……”物象经常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存在于形里,并且有一定的概括能力,能够自由大胆地运用象征符号表达生活感受。 这个时期绘画方面表现为:能够根据记忆创造象征符号,进行说明性图解,儿童绘画中的房屋,车、动物,人都是用符号来表现的,因而,我们常常称此期为象征期。 图示概括期:随着参加社会活动的增加,知识面得到不断扩大,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明显的进步,此期的儿童感觉敏锐,反映强烈,能够产生整体记忆,并且能凭整体记忆把看见的事情加以概括和重新组合,绘画创作达到高潮,开始进入儿童绘画的黄金时期。 儿童在3 岁以后,便有了观察力,同时也会产生印象最深的特点并把它夸张的很大,这便是儿童特有的感觉的强调与夸张、变形。 图示期的孩子要多让孩子描述自己的画。 意象表现期(5—8岁) 此期绘画形体较为复杂,不再用模式化表现,在绘画中溶入自己的情感,画面出现了表情和动作,开始能够表现空间,在画面上出现地平线和天空。开始考虑比例关系,把夸张画法,拟人画法,透明画法,展开画法及多视点画法等各种画法应用于画面。

具象抽象与象征

具象抽象与象征 ——泛论绘画形式因素及结合 李福岩 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22 [摘要]:具象与抽象,是绘画领域的两个表现形式。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本文就二者不同的特质运用到绘画中进行多方位探讨,包括概念与应用,而象征又是结合二者因素的好办法,并提出了相应的结合方式,以试打破当今绘画领域只运用单一手法进行绘画艺术创作的弊端,从而使绘画艺术呈现多元化的格局。 [关键词]具象、抽象、象征、形式因素、改变、转换、多元化。 正文 绘画艺术,在表现手法上通常分为具象与抽象两大类。或由此分支出其它的绘画手法与形式。 架上绘画走到今天,具象的内涵及其意义,基本上还是以“写实”来体现客观世界为首要的表现形式,但已远不是历史上被狭义地理解为简单的再现“写实”概念所包含的内容与定式。简言之,那种将“写实”奉为绘画艺术唯一正宗的老式教条主义也早已被多元的形式格局所打破,这已被一百年来无数中外艺术家创作的绘画作品所证明。而抽象的意义,顾名思义是具有独立性质和意义的抽象形式符号(如色彩、形、点、线、笔触)所组成的具有巨大精神价值及审美取向的绘画作品。其价值在当今艺术史上也是不可估量的。其方式是与写实相对应的,是在自然物象及写实中抽离出来的一种表现手法。 绘画是一门表现性很强的艺术门类。从中外艺术史上看,一件绘画作品,一个画种,不论它是以何种方式体现,它总是要表现某种内容,表现艺术家对生活,对世界的一种精神寄托,或一个生活场景,或一种创作理念。那么在作品中,一般是将具象与抽象相结合,二者没有截然分开。因为除了创作中心构成是研究创作的因素之外,表现手法也是决定艺术作品优劣

的主要体现,因为表现手法及手段是艺术作品运用艺术语言的总体风格,如果表现手法不同,那么绘画作品的风格就会有很大差异,所以才产生了绘画上“具象”与“抽象”等表现手法及形式因素。 具象从广义上讲一般是指写实性较强的绘画形式,在世界艺术史上,其占主统地位的历史相当漫长,也是架上绘画的主要风貌。具象的绘画形式,其特点主要是保留了客观世界各个具体物象的直观状态,画面形式与人的直观所见近乎一致,人们根据自己已经习惯的视觉经验可以很容易地识别出具象风格作品所展示的画面物象是什么,然后就可根据具象图象的描绘,审析出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思想、审美等。所以,具象表现的作品在现实生活中,更具有直达性,真实性,更容易为人所接受,正如韦启美先生所讲的那样:“体现了画家的真诚感情和表现了生活真实的现实主义作品总是有打动人的力量和审美价值”。① 具象艺术历史悠久,而且范围也极其宽广,从传统意义上讲它并不说明什么,只是表达一种形式,而且是在抽象艺术尚未兴起的时代是作为绘画最主要的特征之一经久不衰。 抽象是与具象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构成作品抽象形式的符号也很多,但主要是以具有独立性质与意义的结构线、形、色彩及笔触等最为重要,因为抽象是对事物本质,类型及内在真实的认识与表现,是对一切可视形象感知,确定和发现具有一般性和象征意义时所使用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人们在欣赏抽象绘画作品时,不能用看具象作品时的眼光和思维去审视作品中图象与真实生活是否相近,它只能通过那些诸如线条,色彩等符号体系去品味其作品要传达的精神指向和内涵,因为抽象艺术是从具象中抽离出来的精神载体,它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改变了现实客观物象的直观形象,甚至完全改变了它们的本来面目,所有能够按正常视觉所能接受的物象体质,而且是包含了艺术家个性和主体情思的文化含量和精神理念。成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图形和色彩,在人们的直观视觉经验里已找不到那种可以习惯的视觉语言。它要求欣赏者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和方式去解读具有抽象意味的艺术作品。 抽象绘画作品所表现的是不可见的事物形象。绘画形式上的抽象,抽象

绘画从写实到抽象的蜕变

绘画从写实到抽象的蜕变 一、19世纪是写实绘画的发展高峰 新古典主义的代表画家是大卫和安格尔。安格尔确立了19世纪的写实标准,在作画过程中要求人物的造型、色彩搭配都要严格按照新古典主义的规范来画,达到唯美的画面、微妙的细节,符合当时的审美标准。德拉克洛瓦作为浪漫主义的代表画家,注重内心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重感情轻理性,表现出热烈的奔放感情。库尔贝用现实主义的手段描绘当时不太被重视的农民和劳动者,所创作的绘画理念和学院派的作画标准反其道而行,开创了具有革命性的现实主义绘画。 二、抽象绘画的形成与发展 (一)抽象绘画产生的原因 抽象意为人在认识思维活动中舍弃事物表象的因素而抽取本质的因素。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绘画进入全面的探索阶段。两次世界大战摧垮了人 们的精神意志,艺术家们用非具象的图像来诉求心灵上的困惑,用反传统、反理性的手法来打破写实的垄断位置。在美术领域的抽象就是与具象相反的概念,画面辨认不出具体的形象,只用符号、色彩、线条来代替画面的形象,这种纯抽象的画面意在打破对自然的模仿,表达画家的主观感受和内心的情感。追溯源头,西方绘画的裂变始于塞尚,他把物体归结为球体、圆柱体、圆锥体,把复杂的形体用几何形来代替,注重画面各个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形成有秩序的和谐稳定的画面。“通过圆柱、球体、圆锥来表现自然,把一切都放到透视里去,这样,一个物体或一个平面的每一侧都向着一个中心点伸展。”从作品《圣维克多山》、《静物》中就能看出,他强调对结构的研究,在写生中反复推敲,认真思考,组织画面的色调 和结构的协调关系。因此,塞尚的绘画理论对现代绘画产生巨大的影响受塞尚的影响后,艺术家们都热衷于抽象绘画的探索,追求艺术的直接性和抽象化,把绘画当作实验的手段,从形式、色彩、造型上要求标新立异,从模仿客观自然到主观表现,逐渐把精神性的、感情的符号当作绘画的主体,开创了新的绘画领域和视觉的革命。毕加索用立体主义的手法把形体进行分割与重组,把形体破坏得面目全非,从而产生新的视觉图式。从他画牛的抽象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从第一幅写实的牛到第四幅开始变为立体分割的牛图式,到最后一幅牛只剩下外轮廓的线条,以此 来说,从具象到抽象的简化过程就是抽象的过程。 (二)抽象绘画的分类以及发展状况 抽象绘画在艺术手法上分为抒情抽象和几何抽象两种表现风格,即是热

浅谈哲学对当今东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

浅谈哲学对当今东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文:吴玉亮 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艺术是与这个民族、时代、社会的哲学紧密相连的。艺术常常表现出深刻的哲学观。本文侧重于绘画与哲学的关系,尤其是东西方哲学各自对东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及其比较来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哲学,作为人类的自我表现意识,是理性精神的直接表现。一般人认为,西方哲学偏向于“纯粹理性”,中国哲学偏重于“实践理性”。前者强调自然界的必然,后者强调精神领域的自由。在西方文论中常常谈“形象”和“典型”等,偏重于艺术如何反映客观现实;而我们中国讲“意象”、“意境”,则侧重于审美主体对对象的渗透和把握。这些,反映在绘画上就是人们常说的“再现论”和“表现论”。 大家知道,西方绘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比较强调模仿和反映客观的,这与他们西方的哲学传统是有一定关系的。我们都知道在西方美学界占统治地位的是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虽然两者有明显的不同。柏拉图认为在现实世界之上,有一个超感官的理念世界,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艺术又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充其量不过是理念世界的一种仿本。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艺术模仿的物质世界本身具有无可怀疑的真实性,画家可以画出比原型“更美”的物象来。尽管两者有深刻的分歧,然而都认为艺术本质上是生活的再现,模仿。这种强调艺术模仿再现生活的再现美学在欧洲已持续了一两千年。在这种传统中发育成熟起来的绘画,在再现外部世界真实性上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程度。 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有明显的不同。中国绘画是在特定的中国哲学系统中孕育起来的,与西方《诗学》同时出现的《乐记》就指出:“乐者,通伦理者也”,“乐者,德之华也”。这标志着一条与西方模仿论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西方美学强调与“真”统一,而中国美学强调与“善”的统一。总而言之,东方美学更多地把审美价值等同于伦理价值。前者为“纯粹理性”,后者则是“实践理性”。虽然它们都以感情为中介,不过前者更多地导向外在的知识,后者更多地导向内在的意志。二者价值定向、价值标准不同,所以在艺术上要求和表现也不一样。我们看到西洋绘画很重视体积感、质量感、透视感、色感、光感等等,哪怕是想象、虚构的事物,例如拉斐尔的圣母与天使、鲁本斯的精灵与魔鬼等者力求逼真,他们对于透视、色彩、人体结构的解剖比例都可借鉴实用科学来验证。我们知道像达.芬奇画可以用投影几何来证明,色彩可以用光谱分析来检验,人体的结构与比例可以用解剖学来分析。而中国传统绘画就明显地不同于西方写实绘画,因为中国美学把艺术看作一种德行化人格,它不强调艺术同具体客观事物相验证,而要求“以意为主”,“取会风骚之意”,即使是“传移模写”的作品,其目的也是为“达意”。越到后来,这一特点就越明显。清代八大山人的画,“既不杜撰非目所知的‘抽象’,也不甘心写极目所见的‘具体’,只倾心于以意为之的‘意向’”。可以说“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是中国绘画十分明显的特点之一。这在文同的画竹中表现得很突出。他自己也说过,“学道未至,意有所不适,而无以遗之,故一发于墨竹”。《毛诗序》说得更为清楚:“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

中西方美术比较的总结

以下是对此次研究中对中西方美术比较的总结 1.中国画讲究"气韵生动",西方绘画主要讲究形的要求. 2.作画方法,中国画讲究"默写"即获取素材之后回房作画,西方讲究写生. 3.观察方法,中国画讲究在游玩中无意中获取素材,而西方讲究刻意的取景. 4.构图,中国画讲究留白,而西方绘画出现留白则视为画面不完整. 5.透视,中国画为散点透视,西方绘画为焦点透视. 6.诗书画印的利用,中国画里诗书画印为一体,是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西方绘画没有此论. 7.西方美术以注重实际,光影效果要求严格为主,形似神不似创意抽象留出想想空间为辅; 中国美术以中国画为代表,注重意境,注重人的情感,神似形不似。以画家的意志为转移。 中西方美术的最主要差异就在于透视,这是最根本的,中国绘画在创作上重视构思,讲求意在笔先和形象思维,注重艺术形象的主客观统一。造型上不拘于表面的肖似,而讲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在透视上将焦点(一点)透视与散点(多点)透视结合;而西方绘画着重于焦点透视,比较客观科学地体现了物体的外观,真实客观是其特点。

绘画风格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同时整个社会所形成的文化底蕴也同时反哺给了绘画。举例来说,从建筑上来说,人文,天气和建筑材料以及建筑工艺都对其有很大的影响,同样是巴洛克风格,每个地方都有些细微的变化。西方人文在文艺复兴时期,思想波澜起伏,海纳百川形成了众多的艺术风格,功不在风格多少,而在于这一风气带动了人们的思想,不段的创新;反观中国古代,由于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思想统治,迫使人们在一定框架中,不对君王,只对青山绿水,千年时间造就了中国画的辉煌,但也限制了中国绘画新时代的发展。当然在明清两代发展起来的工笔绘画,在一定意义上也偏重了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工笔建筑要稍少一些)。 绘画工具的不同也造就了中西方绘画的差异。毛笔,纸张,绘画颜料可谓独树一帜,更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当然整个当时西方社会的工艺水平也是很高的。 总的来说,中国绘画讲究的是意境,画面的构图可以北地之山,南河之水,成竹在胸,山林水楼,人物花鸟,增减不在话下,而西方绘画造型严谨,焦点透视决定了其在构图上有所限制,但也更体现了西方绘画方寸之间的精工细 做,用现今意义上来说就是中国画在于细细品味,西方画细部则更加耐看。

浅析绘画中的符号化形式语言

浅析绘画中的符号化形式语言 内容摘要:如今我国的艺术作品逐渐侧重于超常化形式语言的创造,绘画语言不断倾向于个体的表达,注重感受和情绪的表现。艺术家从流行文化中抽取表面化的符号进行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创造,这种现象催生了符号化形式语言。绘画中的符号化形式语言具有个性化、独特性、不可复制性和象征性的形式风格,可以说,它是艺术家被广为人知的个人标签,它不能简单地等同于风格化,它是风格化跟随时代发展的结果。如何使自己的艺术语言更符号化,并且不断创新,是艺术家在当今纷杂的视觉环境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关键词:当代绘画符号化标签创新 近年来,在中国现当代艺术中,“符号化”日趋成为一个流行词语,尤其是在绘画创作的形式语言中,更是常被提及。 那么,何谓符号化形式语言?概括来说,符号化形式语言是具有独创性、不可复制性、较强的识别性以及象征性等特征的视觉形象。它是艺术家独特的个人标识。它借助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和时空错位的结构方式,营造出一种超常的情境与气氛,或者说,符号化的形式语言是一种超常形式的艺术语言。 从一定程度上说,符号化绘画形式语言背离了传统绘画技巧和审美法则。与追求和迷恋传统绘画语言技巧的具象写实性画家们不同,极具符号化形式语言的艺术家们在创作时抛开了构图、光影是

否合理,造型是否准确符合比例,色彩是否采用厚或薄等技法因素,着力从传统的造型体系中脱出、突破以往的视觉方式,在形的变幻与图式的重构中体现出有别于传统绘画的新锐的创意。 艺术家在确定其不同于他人的个人符号化形式语言时,都不同程度地带有自己的个人主观意识,这种主观意识可以换言之为每个创作者的个人偏爱,主要来源于对生活的不同体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说,艺术家通过添加主观意识而获得的这种个性化的形式语言必然是具有独创性的。艺术作品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独创性。 独创性决定了这种极具个性的符号化形式语言也一定是唯一的,是不可被复制的。“求新”是一切艺术创作得以发展的前提,符号化形式语言作为现当代艺术表现语言的一种类型,它之所以能够被广泛认可,正在于它不断地追求材料之新、形式之新、风格之新、视觉之新。一味地重复某一具体视觉符号而不具创新的艺术语言不能算是真正的符号化形式语言。 另一方面,一个艺术家根据个人的情感体悟确定了其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的“个人符号”,并且这种符号被大众所认可和熟知,那么这个符号便成为这个艺术家用以区别于他人的“标签”,是其他任何人都不能复制和替代的。即便成功复制,也只能说是模仿,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抄袭。这也是符号化形式语言的另一个特征——强烈的识别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