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肌张力障碍遗传学发病机制及诊断策略_吴逸雯

肌张力障碍遗传学发病机制及诊断策略_吴逸雯

肌张力障碍遗传学发病机制及诊断策略_吴逸雯
肌张力障碍遗传学发病机制及诊断策略_吴逸雯

DBS 治疗肌张力障碍

DBS 如何治疗肌张力障碍(综述) 丁香园作者:幸福的味道 肌张力障碍是临床一种复杂的运动障碍性疾病,许多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效果仍然不佳。脑深部电刺激术作为功能性外科手术的一种,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药物难治性运动障碍疾病的治疗中。近期 JAMA Neurology 杂志发表了一篇综述,回顾了采用 DBS 治疗肌张力障碍的最新进展。 简介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以持续性或间断性肌肉收缩导致异常运动和/或姿势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目前治疗药物包括抗胆碱能药物、多巴胺、苯二氮卓类、四苯喹嗪、巴氯芬等。针对靶点肌肉的肉毒毒素注射也可缓解症状。外科干预手段包括针对严重颈部肌张力障碍的神经根切断术,针对更广泛性肌张力障碍的丘脑和基底节消融术。 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已经成为药物难治性扭转性肌张力障碍(扭转痉挛)的外科干预方法之一,其优点包括刺激效应可逆,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并且安全性相对较好。2003 年美国 FDA 批准了 DBS 在原发性全身性、节段性或颈部肌张力障碍的治疗。 选择患者 考虑到疾病的异质性,以及不同类型的肌张力障碍对刺激的反应各异,DBS 治疗患者的选择十分复杂。目前 DBS 仅被批准用于原发性全身性、节段性或颈部肌张力障碍,其他类型的肌张力障碍采用 DBS 治疗均为适应证外使用。 对考虑采用 DBS 治疗的患者应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评估:(1)排除对无创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2)明确预测刺激治疗阳性和阴性反应的相关因素。需进行左旋多巴试验排除左旋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对肉毒毒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需再次确认其治疗靶点和剂量是否合适。心因性肌张力障碍患者通常药物治疗反应较差,应转诊进行 DBS 治疗。 评估患者骨骼畸形、痉挛以及是否存在脊髓病变十分重要,这些均可减少其对 DBS 的反应。术前检查还包括核磁共振检查,以排除可能导致继发性肌张力障碍的结构异常。最后,还需要对精神症状或认知功能障碍进行筛选。 进行 DBS 手术治疗的合适时间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一般来说,一旦确定患者对内科治疗无效就可考虑进行 DBS 手术,且需在复杂骨骼畸形或颈部脊髓病变出现之前就进行手术。尽管 2011 年 MDS 不推荐早期进行手术干预,但许多证据显示越早干预,预后越好,尤其是由于 DYT1 基因突变导致的全身性肌张力障碍。 手术过程 DBS 装置包括 3 个主要部分:刺激电极、延长电线以及程控脉冲信号发生器(PG)(图 1)。该装置的植入包括 2 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立体定向引导下,在特定的治疗靶点植入单侧或双侧电极。最常用的靶点为内侧苍白球(GPi),其他靶点还有下丘脑核团。第二个阶段,可能在同一天或几天后进行,即将 PG 植入前胸壁或腹壁皮下,并通过延长电线与刺激电极相连。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并发迟发性运动障碍的临床分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描述迟发型运动障碍(TD)患者异常不自主运动的状况和特征,分析其发生的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共入组患者110例,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定精神症状,采用Simpson迟发性运动障碍专用量表、异常不自主运动评定量表(AIMS)系统评估TD的严重程度及发生频率。结果在110例TD患者的8个不同部位的异常运动中,上、下肢体和舌部的舞蹈样动作发生频率最高(均大于78%),其中上肢的异常不自主运动发生比例高达88%,脸部、下颌异常运动的发生频率只有29%左右。结论在TD患者中,四肢末端和舌部的异常不自主运动最为频发。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物, 迟发型运动障碍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in antipsychotic drug treatment patients with tardive dyskinesia,LI Qingquan Binzhou You-Fu Hospital,Binzhou 256600 ,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nd frequencies of abnormal involuntary movement symptoms in schizophrenic patients with Tardive Dyskinesia(TD). Methods To evaluate severity and frequency of dyskinesia movement in patients with TD (n=110) by the Abnormal Involuntary Movement scale (AIMS) and the Simpson-Angus Extrapyramidal Sign Scale, to assess the psychophathology wi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 (PANSS). Results Among 110 patients with TD recruit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abnormal involuntary movements of extremities (upper limb:86%;lower limb:78.0%) and tongue (88%)were the most significant manifestations in the AIMS, oro-buccal-lingual (orfacial) dyskinesia was not a common manifestation (the rate was 29%). Conclusion Abnormal involuntary movements in the extremities and tongue in patients with TD are the most manifestation 【Key words】antipsychotic drug Tardive dyskinesia 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是由于长期服用较大剂量抗精神病药引起一组肌群不自主的节律性重复运动。发生率因药物种类、剂量、服药期限和个体差异而不同。停用抗精神病药可使迟发性运动障碍更为明显,而加大抗精神病药量可使迟发性运动障碍暂时减轻。本病以异常的舞蹈-手足不自主运动为特征,在服用致病药物数月或数年后起病,通常成年人面部和口周最显著,儿童以肢体更明显[1]。按运动障碍部位分为以下类型①眼肌运动异常:表现眨眼睑痉挛等;②面肌运动异常:面肌抽搐抽搐和愁眉苦脸等;③口部肌肉运动异常:撅嘴咂嘴、咀嚼抽吸及下颌横向运动等;④舌肌运动异常:伸舌缩舌、蠕动和舔唇等;⑤咽肌运动异常:腭部异常运动影响发音及吞咽;⑥颈部运动异常:斜颈颈后仰等;⑦躯干运动异常:全身躯干运动不协调呈古怪姿势,如耸肩缩背、角弓反张、扭转痉挛,膈肌痉挛产生呼噜声及呼吸困难,有时全身左右摇摆、躯干反复屈伸前后扭动称身体摇晃征(body-rocking);⑧四肢运动异常:肢体远端连续屈伸称为弹钢琴指(趾)征近端很少受累,少数表现舞蹈样指划动作、投掷运动、手足徐动样动作、双手反复高举或两腿不停跳跃等;⑨肌张力低下-麻痹型运动障碍:累及头颈和腰部如颈软不能抬头,腰软不能直起和凸腹,行走不能迈步和抬腿足拖地而行[2]。 1 对象与方法↑

肌张力障碍的发病机理是什么

肌张力障碍的发病机理是什么 看到有很多人在网上打听及张力障碍的发病机理,我恰好知道一些,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肌张力障碍(dystonia)是主动肌与拮抗肌收缩不协调或过度收缩引起的以肌张力异常的动作和 姿势为特征的运动障碍综合征,具有不自主性和持续性的特点。依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肌张力障碍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呢? 原发性肌张力障碍多为散发,少数有家族史,呈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或X染色体连锁遗传,最多见于7~15岁儿童或少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原发性扭转痉挛绝大部分是由定位在9q32-34的DYTl基因突变所致,外显率为30%~50%。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也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三磷酸鸟苷环化水解酶-1(GCH-1)基因突变所致。有研究证实,外周创伤可诱发原发性肌张力障碍基因携带者发生肌张力障碍,如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病前有发生面部或牙损伤史。另外,过度作用一侧肢体也可诱发肌张力障碍。如各种职业性的肌张力障碍,书写痉挛、打字员痉挛、乐器演奏家和运动员肢体痉挛等,其外周因素常被认为是主要作用。故推测其病因是由于脊髓运动环路的重组或脊髓水平以

上运动感觉联系的改变导致基底节功能改变所致。 继发性(症状性)肌张力障碍指凡是累及新纹状体、旧纹状体、丘脑、蓝斑、脑干网状结构等处的病变,均可引发肌张力障碍的症状出现,如肝豆状核变性、核黄疸、神经节苷脂沉积症、苍白球黑质色素变性、进行性核上性眼肌麻痹、双侧基底节钙化、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中毒、脑血管病变、脑外伤、脑炎、脑裂畸形、药物诱发(L-DOPA、酚噻嗪类、丁酰苯类、胃复安、化疗药物)等。 肌张力障碍这是一种危害性比较大的疾病,所以还是要做好疾病的预防。有遗传背景的疾病,预防措施包括避免近亲结婚,推行遗传咨询、携带者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等。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加强临床护理,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运动诱发性肌张力障碍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aroxysmal Kinesigenit Dyskinesia,PKD)又称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手足徐动症,由Kertesz(1967)首先报道并命名,是发作性运动障碍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以静止状态下突然随意运动诱发短暂、多变的运动异常为特征。PKD可为遗传性或散发性,有遗传家族史的病例约占60%,遗传方式大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外显不全现象。致病基因定位于 16p11.2-q12.1、16p11.2-q11.2和16q13-q22.1,这种基因定位的不重叠,提示PKD可能存在遗传异质性。PKD虽已有初步的基因定位,但迄今为止PKD的致病基因尚未知。具发病机制不明,Menkes(1995)认为PKD是介于运动障碍与癫痢之间的一类疾病,目前倾向于是—种离子通道病,认为本病与癫痫可能有共同的生物学基础和离子通道缺陷,其病理生理机制之一很可能与Na+通道缺陷有关。 PKD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期,发病年龄从4个月至57岁,多在6~16岁,以男性多见,男女之比为(2~4):1。发作前少数患者可有感觉先兆,如受累部位肢体发麻、发凉、发紧等。发作常由突然的动作触发,如起立、转身、迈步、举手等,也可由惊吓、恐惧、精神紧张、过度换气等诱发。发作时患者表现为肢体和躯干的肌张力不全、舞蹈、手足徐动、投掷样动作等多种锥体外系症状。症状可累及单肢、偏身,也可为双侧交替或同时出现,当面部和下颁肌肉受累时,可出现构音障碍。发作时间短暂,一般持续数秒,80%以上的病例发作持续时间短于1min,很少超过5min。发作时无意识障碍,停止动作或减慢动作常可终止发作。发作次数不定,1年数次,1个月数次或1日数次,呈病初发作次数少,至青春期发作次数增多,再随年龄增长而发作逐渐减少或停止。 发作可以使患者丧失活动能力,干扰其行走、学习、工作和日常活动。发作间期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发作时脑电图检查80%未见痫样放电。SPECT检查在发作时可见基底节区血流灌注增强,说明本病在阵发性发作时有基底节区功能增强现象。Bmno等在综合分析121例PKD后,提出PKD新的诊断标准为:特定的触发因素(如突然的运动),短暂的发作持续时间(<1min),发作时无意识障碍和疼痛,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起病年龄为1~20岁(有家族史的病例不受此限)。本病虽非癫痫,但绝大部分患者服用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钠、丙戊酸、托吡酯、拉莫三嗪等抗癫痫药物均能控制发作,缘于阻滞钠离子通道作用。 Familial paroxysmal kinesigenic dyskinesia 家族性运动诱发运动障碍疾病特征 Familial paroxysmal kinesigenic dyskinesia (referred to as familial PKD in this entry) is characterized by unilateral or bilateral involuntary movements precipitated by other sudden movements such as standing up from a sitting position, being startled, or changes in velocity; attacks include combinations of dystonia, choreoathetosis, and ballism, are

最新肌张力异常的判断方法

家长如何发现早产宝宝姿势异常 早产儿,尤其是低体重早产儿往往都会被医生扣上一顶“高危儿”的帽子,这里所谓的高危儿就是可能存在脑部后遗症危险的儿童,因为绝大多数早产儿或者低体重儿都会在出生前后发生过缺氧的状况,所以,这类儿童更要引起各位家长的重视。我家Cathy就是一个36周出生的超低体重儿(1.1KG),从没有出生的时候,我们就一直在关注如何对高危儿宝宝进行早期干预,防止出现严重的脑部后遗症(如脑瘫等)。 所谓的脑瘫其实是一种脑部损伤造成的残疾类疾病,如果一旦确诊为脑瘫(特指一岁以后),那么从理论上来说,很难康复到正常人,只能是无限制的减轻,因为一岁以后的儿童大脑神经发育已经比较稳定,代偿功能已经越来越弱,所以说起来很吓人的脑瘫,只要及早的发现,及早的进行干预,完全可以消除脑瘫症状,通过大脑发育过程中的代偿功能,绕过损伤区域,从而达到正常人的水平。曾经有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早产儿的大脑发育异常,出生后只剩下不到1/2的脑质,其他区域甚至都是空洞,但是通过良好的早期干预,同样也达到了正常人的运动、行为、智力标准,所以,最关键的还是在于第一步:如何早期发现出异常,从而进行有效的干预行为。 总结一下常见的家庭内测方法,希望能起到一个借鉴的作用,让更多的父母们尽快的发现宝宝是否出现了异常,以便及时就诊,这样才不会耽误,还是那句话,宝宝喂养上,很多事情不要过分的自信,尤其是对高危儿来说,有时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思维是一定需要的。 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方法还是基于鲍秀兰等专家推广的专门适用于中国宝宝使用的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技术。 另外一项可以在更早期检测是否异常的方法就是上海复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科杨红博士引入的GMs(全身运动评估)技术。这两种技术,第一种是被动引出异常现象,第二种是让宝宝自己在安静的条件下做主动运动,两种检测过程截然相反,但结果是一致的,GMs可以在三个月内甚至更早期做出异常评估。所以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在所在城市找一下是否有GMs检测技术。(而第一种由80年代开始推广,几乎所有妇幼、儿童医院康复科或儿保科都能做测定)。 因为检测方法很多,家长们很难掌握,所以我这里整理并总结一下最基本的,家长们可以自己在家就掌握测定的方法,如果宝宝有任何几项是异常的,请尽快到所在医院确诊,不要耽误。

迟发性运动障碍疾病研究报告

迟发性运动障碍疾病研究报告 疾病别名:迟发性多动症,持续性运动障碍 所属部位:全身 就诊科室:内科,神经内科 病症体征:捕蝇舌征,呼吸困难,身体摇晃征,角弓反张 疾病介绍: 什么是迟发性运动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是怎么回事? 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又称迟发性多动症,持续性 运动障碍,由抗精神病药物诱发,为一种持久的刻板重复的不自主运动,CRANE(1968)首先提出,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引起的最严重和棘手的锥体外系 反应,发生率相当高,最常见者为由吩噻嗪类及丁酰苯类(BUTYROPHENONES)药物所引起,口服普通抗精神病药发生率为20%~40%,使用长效抗精神病药发生率约50% 多见于长期(1年以上)大剂量服用阻滞多巴胺能受体,或与之结合的抗精神病药,尤其吩噻嗪类如氯丙嗪,奋乃静,丁酰苯类如氟哌啶醇等,可引起TD , 某些多巴胺药物如左旋多巴,美多巴,帕金宁,安定剂也可引起类似TD不自 主运动,偶见于长期服用抗抑郁药,抗PD药,抗癫痫药和抗组胺药患者,减 量或停药易发生 相关因素包括: ①年龄,性别因素:年老者易发生,不易恢复,女性多于男性; ②脑病变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易发生,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TD发病年 龄早,发生率高; ③药物因素:药物剂量及治疗持续时间与TD发生有关,多见于治疗早期发 生PARKINSON综合征患者 症状体征: 迟发性运动障碍有什么症状?以下就是关于迟发性运动障碍有哪些症状的详 细介绍: 1.多发生于老年患者,尤其女性,伴脑器质性病变者居多,症状重,恢复慢,各种抗精神病药均可引起,氟奋乃静,三氟拉嗪和氟哌啶醇等含氟元素抗精神 病药常见,大多发生在服用抗精神病药1~2年以上,最短3~6个月可出现, 最长者13年。

肌张力障碍的分类和分型

【肌张力障碍的分类和分型】 目前肌张力障碍可根据发病年龄、临床表现、病因、遗传基础、药物反应等因素综合分类,临床最常用如下分型。 (一)根据发病年龄分型 1. 早发型 ≤26岁,一般先出现下肢或上肢的症状,常常进展累及身体其他部位。 2. 晚发型 >26岁,症状常先累及颜面、咽颈或上肢肌肉,倾向于保持其局灶性或有限地累及邻近肌肉。 (二)根据症状分布分型 1. 局灶型肌张力障碍(focal dystonia) 单一部位肌群受累,如眼睑痉挛、书写痉挛、痉挛性构音障碍、痉挛性斜颈等。 2. 节段型肌张力障碍(segmental dystonia) 2个或2个以上相邻部位肌群受累,如颅颈肌张力障碍(Meige综合征)、轴性肌张力障碍等。

3. 多灶型肌张力障碍(multifocal dystonia) 2个以上非相邻部位肌群受累。 4. 全身型肌张力障碍(generalized dystonia) 下肢与其他任何节段型肌张力障碍的组合,如扭转痉挛。 5. 偏身型肌张力障碍(hemi-dystonia) 半侧身体受累,一般都是继发性肌张力障碍,常为对侧半球、尤其是基底节损害所致。 (三)根据病因分型 1. 原发性或特发性肌张力障碍是临床上仅有的异常表现,没有已知病因或其他遗传变性病,如DYT-1、DYT-2、DYT-4、DYT-6、DYT-7、DYT-13型肌张力障碍。 2. 肌张力障碍叠加肌张力障碍是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但与其他的运动障碍疾病有关,没有神经变性病的证据,如DYT-3、DYT-5、DYT-11、DYT-12、DYT-14、DYT-15型肌张力障碍。 3. 遗传变性病肌张力障碍是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伴有一种遗传变性病的其他特征,如Wilson病、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亨廷顿舞蹈病、帕金森综合征等。 4. 发作性肌张力障碍表现为突然出现且反复发作的运动障碍,发作间期表现正常。

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锁定 本词条由好大夫在线提供内容并参与编辑。 王玉平(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卫华(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肌张力障碍(dystonia)是主动肌与拮抗肌收缩不协调或过度收缩引起的以肌张力异常的动作和姿势为特征的运动障碍综合征,具有不自主性和持续性的特点。依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肌张力障碍与遗传有关。继发性肌张力障碍包括一大组疾病,有的是遗传性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亨廷顿舞蹈病,神经节苷脂病等),有的是由外源性因素引起的(如围生期损伤、感染、神经安定药物)。 西医学名肌张力障碍英文名称dystonia 所属科室内科- 神经内科主要病因遗传因素 目录 1 疾病分类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3 临床表现 ?扭转痉挛 ?痉挛性斜颈 ?Meige综合征 ?手足徐动症 ?书写痉挛 4 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 ?鉴别诊断 5 疾病治疗 ?药物治疗 ?注射A型肉毒毒素 ?手术 6 疾病预后 7 疾病预防 疾病分类 依据肌张力障碍的发生部位,可分为局限性、节段性、偏身性和全身性。一般而言,发病年龄越早,症状可能越严重,波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可能性也越大。发病年龄越大,肌张力障碍越可能保持其局灶性。局限性肌张力障碍指肌张力障碍只影响到躯体的一部分,如痉挛性斜颈、书写痉挛、眼睑痉挛、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等。节段性肌张力障碍累及一个以上相邻部位,如Meige综合征(眼、口和下颌),一侧上肢加颈部,双侧下肢等。累及一侧身体时称偏侧肌张力障碍,一般由对侧大脑半球病变所致。全身性肌张力障碍,累及至少一个节段,加上一个以上其他部位。 病因及发病机制 原发性肌张力障碍多为散发,少数有家族史,呈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或X染色体连锁遗传,最多见于7~15岁儿童或少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原发性扭转痉挛绝大部分是由定位在9q32-34的DYTl基因突变所致,外显率为30%~50%。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也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三磷酸鸟苷环化水解酶-1(GCH-1)基因突变所致。在菲律宾Paray岛,有一种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综合征,呈X-连锁隐性遗传。家族性局限性肌张力障碍,通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不完全。 有研究证实,外周创伤可诱发原发性肌张力障碍基因携带者发生肌张力障碍,如口-下颌肌

肌张力障碍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展望

384 ?继续教育? 肌张力障碍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展望 陈生弟“周海燕‘ 在运动障碍性疾病中,肌张力障碍(dystonia)是仅次于帕金森病(Parkinson’8disease,PD)的第二大常见病。然而与帕金森病相比,无论是发病机制的阐述还是治疗策略的应对,在现阶段肌张力障碍都望尘莫及。肌张力障碍的临床表现变幻多端,病因纷繁复杂,病理生理机制迷雾重重,诊断犹如深宫探密,而治疗却往往令人感叹“黔驴技穷”。 肌张力障碍一词由Oppenheim于1911年首创,用于强调疾病导致的变化的肌张力和反复发生的肌肉痉挛,因此这一疾病最初的命名为变形性肌张力障碍(dystoniamu¥culorumdefor-roans)。后随着对疾病表征的进一步认识,改称为原发性扭转性肌张力障碍(primarytorsiondystonia)。1984年国际肌张力障碍医学研究基金会顾问委员会提出了现今被广泛认同的肌张力障碍的定义:一种不自主、持续性肌肉收缩引起的扭曲、重复运动或姿势异常的综合征。 由于疾病临床表现的多样性,识别肌张力障碍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许多普通内科医生不熟悉肌张力障碍,他们经常将它与痉挛或强直相混淆,有时甚至误诊为心理性疾病。患者通常几经波折,咨询数位医生后才能得到正确诊断。即使是神经科专科医生,如果没有足够的临床经验,也容易出现误诊。例如将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opa.responsivedystonia。DRD)误诊为脑性瘫痪,将眼睑痉挛误诊为千眼症、重症肌无力,将痉挛性斜颈误诊为颈肌劳损、颈椎病。而经验丰富的神经科医生。有时也需要借助电生理辅助手段来鉴别肌张力障碍与肌阵挛或震颤。 对这一疾病临床识别的困难自然影响了该病的研究进展,而且与帕金森病不同,肌张力障碍由于症状变幻多端,其严重程度极难用合适的指标来衡量,至今没有一个普遍认同的评分量表来评价它的严重程度。而这不仅妨碍了临床医生之间有效的交流。还妨碍了药物临床试验的有效性评估,成为治疗进展的一大障碍。 肌张力障碍研究进展的相对迟缓,还在于其病因的复杂性。根据病因分型,肌张力障碍通常分为原发性或特发性、肌张力障碍叠加综合征、遗传变性病、发作性肌张力障碍、继发性或症状性这五大类。目前为止,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基因型已定位6种,包括DYT1、DYT2、DYT4、DYT6、DYT7和DYT13。肌张力障碍叠加综合征的基因型已定位5种,包括DYT5、DYTll、DYT12、DYT14和DYT15。发作性肌张力障碍的基因型已定位3种,包括DYT8、DYT9和DYTl0。此外DYT3基因型导致x性连锁隐性遗传性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综合征(dystoniaparkinson-ism)。因此仅就与遗传有关的肌张力障碍而言,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已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家族。这15种基因型中,目前已经被克隆出的致病基因也就6种,分别为DYTl的TorsinA基因,DYT3的TAFI基因,DYT5的GCHl和TH基因,DYT8的MR-I基因,DYTlI的SGCE基因和DYT12的ATPlA3基因。而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上海200025) ?通讯作者(E-mail:chen_sd@medmail.corn.cn)这6种致病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功能的解析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3。 借鉴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规律,我们可以设想这些不同的致病基因在功能上极有可能存在殊途同归的契合点,各种不同表型的肌张力障碍也存在病理生理机制上的共通之路。而最近又有证据提示,不仅家族性肌张力障碍具有遗传基础,很可能许多明显散发性的病例也有一个遗传基础¨j。从这点上讲,继续开拓遗传因素的研究和深入探讨已知致病基因的功能对整个庞大的肌张力障碍家族的病理生理机制的阐明和实现新的治疗靶点都具有莫大的意义,尽管这确实是个浩瀚的工程。 病因的繁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病理生理机制的复杂性。目前为止主要存在3种颇有说服力的假说H1。第一种说法认为,肌张力障碍是由于不同层次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抑制导致机体的过度运动,包括脑干、基底节、运动皮层、运动辅助区、小脑等。苍白球切除术和深部脑刺激(DBS)对肌张力障碍的有效治疗证实了基底节存在输出异常。PET和功能MRI(fM.RI)也显示在DYTl基因携带者中,其运动皮层、运动辅助区、小脑、基底节都存在异常。经颅磁刺激研究显示肌张力障碍患者皮层运动神经元的异常兴奋,导致其皮层抑制减弱。以E这些异常环节都会导致对抗肌群的反向抑制减弱,从而使主动肌和拮抗肌同时收缩,造成肌张力障碍的发生。但对于基底节传出如何影响皮层抑制功能目前还不清楚。基底节传出的异常可能是结构性病灶,也可能是多巴胺(dopamine,DA)缺陷、DA传递异常造成呤1。另一种说法认为,肌张力障碍患者的丘系感觉传导路径存在错误的加工过程,导致感觉运动整合异常。这种假说可以从许多临床表现上寻得证据:例如在一些肌张力障碍患者,如果轻触受累躯体就可以减轻症状,这被称为“感觉诡计”(sen—sorytrick)。又如一些外周神经的损伤造成感觉传人改变而导致肌张力障碍。最后一种说法认为,肌张力障碍患者的神经塑造(neuroplasticity)机制存在异常。在这种易感状态下。一些环境因素如重复训练或外周神经系统损伤会触发异常的错误适应的可塑性(abnormalmaladaptiveplasticity),从而导致明显的肌张力障碍。 尽管这3种说法各有依据,但真正细节的机制还未阐明;而它们之间究竟是各自为政,还是藕断丝连、相互关联,或者以哪种为主导,目前为止还都是未知。但对它们的阐述和探讨必然会为肌张力障碍的治疗确椤新的靶点,推进肌张力障碍的治疗进展。 目前肌张力障碍的治疗有多种方法,包括口服药物治疗、肉毒毒素(botulinumtoxin,BTX)治疗、鞘内注射巴氯芬以及神经外科治疗。但大部分治疗都是对症不对因,其根本原冈还在于绝大部分肌张力障碍的病因尚未明确。而且尽管口服药物种类较多,既有左旋多巴制剂的多巴胺能治疗,安坦等抗胆碱能治疗,也有氟哌啶醇、丁苯那嗪等抗多巴胺能治疗,巴氯芬等肌松剂治疗和卡马西平、苯二氮卓类等治疗,但除了DRD,目前还未有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各种药物对其他类型肌张力障碍治疗的有效性‘6。7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BTX的应用,肌张力障碍的症状性治疗尤其是局灶性肌张力障碍得到大幅度的改善¨1。在强大的临床试验证据支持下,美国FDA已批准BTX治疗眼睑痉挛、偏侧面肌痉挛和颈部肌张力障碍。尽管BTX已经获得了广泛的临床应用,但目前大量的研究还是集中在颈部肌张力障碍……’,而其他形式的局灶性肌张力障碍研究资料甚少。人群中的患病率较低町能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但肌张力障碍严重程度的评估困难显然是最大的研究障碍。例如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症状的个 万方数据

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 疾病概述 肌张力障碍是肌肉过度收缩导致身体一部分或全部出现持续性扭转或姿势 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其特点是主动肌和拮抗肌同时收缩,运动时症状加剧,严重的病人安静时也出现肌肉的异常活动。 疾病病因 特发性扭转性肌张力障碍迄今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有关,可为常染色体显性(30%-40%外显率)、常染色体隐性或X连锁隐蔽形成遗传,显性遗传的缺损基因DYT1已定位于9号常染色体长臂9q32-34,编码一种ATP结合蛋白扭转蛋白A,有些病例可发生在散发基础上。环境因素如创伤或高劳等可诱发特发性肌张力障碍基因携带者发病,如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病前有面部或牙损伤史,一侧肢体过劳可诱发肌张力障碍如书写痉挛、打字员痉挛和运动员肢体痉挛等。继发性肌张力障碍是纹状体、丘脑、蓝斑、脑干网状结构等病变所致,如肝豆状核变性、核黄疸、神经节苷脂沉积症、苍白球黑质红核色素变性、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特发性基底节钙化、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中毒、脑血管病变、脑外伤、脑炎、药物(左旋多巴、酚噻嗪类、丁酰苯类、胃复安)诱发等。 病理生理 特发性扭转痉挛可见非特异性病理改变,包括壳核、丘脑及尾状核小神经元变性,基底节脂质及脂色素增多。继发性扭转痉挛病理学特征随原发病不同而异;痉挛性斜颈、Meige综合征、书写痉挛和职业性痉挛等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病理上无特意性改变。 临床分型 临床上肌张力障碍可以表现为全身性或局灶性,后者包括眼睑痉挛、Meige综合征、口舌综合征、痉挛性斜颈、书写痉挛以及其他节段性肌张力障碍。根据原因可以分为: (1)原发性肌张力障碍:该类病人没有明确的中枢神经系统构造异常,表现为全身性异常如特发性扭转痉挛或局灶性异常如书写痉挛、眼睑痉挛和痉挛性

肌张力障碍诊断及鉴别诊断

肌张力障碍诊断 根据病史、不自主运动和(或)异常姿势的特征性表现和部位等,症状诊断通常不难,但需与其他类似不自主运动症状鉴别。 肌张力障碍鉴别诊断 (1) 扭转痉挛应与舞蹈症、僵人综合征(stiff-man syndrome)鉴别:扭转痉挛与舞蹈症的鉴别要点是舞蹈症的不自主运动速度快、运动模式变幻莫测、无持续性姿势异常,并伴肌张力降低,而扭转痉挛的不自主运动速度慢、运动模式相对固定、有持续性姿势异常,并伴肌张力增高。僵人综合征表现为发作性躯干肌(颈脊旁肌和腹肌)和四肢近端肌紧张、僵硬和强直,而面肌和肢体远端肌常不受累,僵硬可明显限制患者的主动运动,且常伴有疼痛,肌电图检查在休息和肌肉放松时均可出现持续运动单位电活动,易与肌张力障碍区别。 (2) 痉挛性斜颈需与头部震颤、先天性斜颈相鉴别:先天性斜颈发病年龄早,可因胸锁乳突肌血肿后纤维化,颈椎的先天缺如或融合,颈肌肌炎、颈淋巴结炎及眼肌麻痹(如上斜肌麻痹)等所引起。因痉挛性斜颈常会出现阵发性不自主痉挛,类似头部震颤,需与原发性震颤、帕金森病相鉴别。 (3) Meige综合征应与颞下关节综合征、下颌错位咬合、面肌痉挛、神经症相鉴别:面肌痉挛表现为一侧面肌和眼睑的抽搐样表现,不伴有口-下颌的不随意运动。 (4) 在明确肌张力障碍诊断后要尽量寻找病因:原发性肌张力障碍除可伴有震颤外,一般无其他阳性神经症状和体征。起病时即为静止性肌张力障碍、较早出现持续的姿势异常、语言功能早期受累、起病突然、进展迅速以及偏侧肌张力障碍均提示为继发性,应积极寻找病因。若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如肌痉挛、痴呆、小脑症状、视网膜改变、肌萎缩和感觉症状等,也提示继发性肌张力障碍。 继发性肌张力障碍的筛查手段包括:头颅CT或MRI(排除脑部器质性损害)、颈部MRI(排除脊髓病变所致颈部肌张力障碍)、血细胞涂片(排除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代谢筛查(排

氯氮平致迟发性肌张力障碍伴迟发性运动障碍

氯氮平致迟发性肌张力障碍伴迟发性运动障碍 叶孝俭林榛苠(闽侯县精神病院螺州350019D 陈某男42岁农民未婚住院号:930020 无特殊原因起病逐步懒散自言自语无故发笑疑人迫害行为紊乱3年于1999年1月入院无阳性家庭史躯体及神经系统体检(一D诊断精神症未定型O氯氮平1日100mg递增300mg治疗逐步好转3个月后减量至1日200mg5月初出现头颈向左歪斜胸锁乳突肌紧张性增高呈痉挛性斜颈伴有频频不自主咀嚼动作颈背微向前倾有疼痛感进食时有所缓解睡眠时明显缓解情绪激动时加剧O在谈论要娶亲时高兴得头更歪了拟氯氮所致遂改用舒必利然症状改善不明显持至出院O 讨论:氯氮平属三环二苯氧氮平类非典型神经阻滞剂极少有锥体外系综合征(EPS D因疗效显著而广泛使用精神科临床迄今已有不少氯氮平致EPS~迟发性运动障碍(TD D个案报道本例被认为极其难治~少见的亚型迟发性肌张力障碍(TDT D并伴有TD O TDT累及最重的是颈部肌下肢乃至全身少见与TD相比有发病年龄较早发病前一般用药时间较短常致残伴疼痛等特点多巴胺阻滞剂和耗竭剂可暂缓解抗胆碱能药物对TDT有一定效果然可能加重TD O 丁胺卡那霉素致接触性皮炎1例 李玉桂(安溪县中医院安溪362400D 丁胺卡那霉素为半合成的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其不良反应主要有耳毒性和肾毒性对于肾功能减退患者以及50岁以上的老年人应谨慎使用;个别病人可对本品过敏如荨麻疹O但发生接触性皮炎少见现报告1例O 1病例介绍 患者女35岁因低热~头痛~咳嗽~咳痰而就诊经检查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遵医嘱予维银翘片口服丁胺卡那霉素肌注O用药3d后患者出现皮疹~双侧臀部注射局部出现手掌大水肿性红斑边缘清楚在红斑的基础上可见米粒大丘疱疹~水疱~局部皮温较高自觉有烧灼感及微痒O追问病史即往注射其它药物后均未发生过局部皮肤过敏史O考虑为丁胺卡那霉素引起的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立即停止肌注丁胺那霉素改用其它抗生素药物口服治疗同时给予抗组胺药~强的松~Vit.口服~10%葡萄糖酸钙溶液静注配合中药龙胆泻肝汤口服局部应用0.1%利凡诺溶液冷湿敷O经治疗5d后丘疱疹~水疱均吸收水肿性红斑逐渐消退巩固治疗1周后局部恢复正常痊愈O 2讨论 丁胺卡那霉素常用于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以及绿脓~变形杆菌等所致的败血症O我院所用丁胺卡那霉素~经查无过期~变质等现象O此次发生的接触性皮炎系丁胺卡那霉素引起的变态反应这提示医护人员在用该药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不宜滥用;应加强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及患者用药后症状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O 硫糖铝致过敏反应(麻疹样红斑D1例 吴超斌1钟菊英2(1.武平县中医院武平364300; 2.武平县医院武平364300D 硫糖铝(Ulccrlminclm Sucralfatc D又名骨溃宁O为蔗糖硫酸脂的碱式铝盐此药在胃内能与胃蛋白酶络合抑制此酶分解蛋白质并与骨粘膜的粘蛋白络合形成保护膜覆盖溃疡有利于粘膜再生和溃疡愈合O此药亦有抗酸作用长期服用可发生便秘O 笔者遇到该药所致荨麻疹症状1例现报告如下O 高X X女37岁农民因胃痛(胃溃疡D自购硫糖铝 (安徽某药厂D壹瓶服用1g约1.5h后胃疼痛好转但全身出现红色皮疹瘙痒难忍尤以颈部~腋下为甚其它无不适症状O来我院给予50%葡萄糖液40ml加10%葡萄糖酸钙针10ml静脉推注后并给予口服潘生丁50mg地塞米松0.7mg赛庚啶4mg维生素0.2 1日3次症状逐渐缓解皮疹消失O据了解患者以前服用过雷尼替丁因考虑硫糖铝价格便宜才自购硫糖铝腋用O在服用硫糖铝以前患者未使用其它药物也无特殊饮食O为确认是硫糖铝所致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3d后再次服同量服后约1.5h后重复以上症状按上法处理后症状痊愈O故可考虑:系统糖铝所致的过敏反应O 英太青引起脸部水肿1例 苏志坚李劲松(厦门市中医院厦门361001D 患者女28岁;于2001年3月25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骶伴下肢疼痛晨起时双侧臀部疼痛较重活动后疼痛减轻腰椎MRI片(-D O于2001年5月10日起双侧臀部疼痛加剧以晨起时为显著HLA B27(+D初诊为强直性脊柱炎;2001年6月8日口服英太青(批号010212 中国药科大学制药有限公司产D每次1粒一天2次于次日清晨发现脸部轻度水肿尤以眼睑明显身体无其他明显不适;第二天未停药第三天脸部水肿明显加重随即停药身体无其他不适症状故未加处理O3天后症状自行消失O于6月17日再次使用英太青(患者自行使用D于次日清晨再次出现脸部水肿症状随即停药3天后上述症状消失;在使用该药期间疼痛症状改善明显O 讨论:该药为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其主要成分为双氯芬酸钠为非甾体抗炎药O具有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O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其它风湿性疾病的疼痛和炎症是其主要治疗对象O其机制为选择性切断花生四烯酸代谢系列中环氧合酶的作用环节阻断前列腺素E 2的合成途径O由于前列腺素可扩张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尤 -65 - 海峡药学2002年第14卷第1期

原发性肌张力障碍有哪些病因

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病因迄今不明,认为可能与遗传有关,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或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遗传的原发性扭转痉挛大多由于DYT1基因突变所致,基因定位于9q32~34。另外在6个具有不同单倍体型的患者中均发现有一GAG缺失,不论是否是Ashkenazi犹太人,典型早期起病的ITD大多是由于此种GAG缺失引起。 环境因素如创伤或过度劳累等可诱发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基因携带者发病,如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病可有面部或牙齿损伤史;一侧肢体的过度劳累也可诱发肌张力障碍,如书写痉挛、打字员痉挛、乐器演奏家和运动员肢体痉挛等。ITD的发病机制很可能是由于某种原因引起了脑内一些神经递质的传导及代谢方面的障碍,导致皮质及皮质下结构对运动系统的抑制减弱而致病。几项研究均证明改变了的多巴胺能对基底核的输入可导致肌张力障碍,典型例子为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RD,IDT5),但也有部分ITD患者对多巴胺没有反应,故推测是否由于多巴胺释放缺陷多于多巴的合成障碍。进一步了解DYT1基因新的ATP结合蛋白的作用,将有可能从基底核环路方面来阐明ITD的发病机制。 ITD一般没有明显的病理改变,一些病例研究发现蓝斑、黑质致密层、脑桥脚核和背缝神经核有病理改变,但其他病例并没有发现类似的改变。据McNaught等(2004)的研究,在4个(男3女1,33~86岁)的DYT1‐阳性患者以及4个对照病例的尸检中用泛素‐蛋白结合体等多重抗体作为标记,进行染色,结果发现在中脑的神经元、脑桥网状系统、中脑水管周围灰质等处有蛋白沉积和包涵体,包涵体在核周明显,其内未见‐醩ynuclein。受累均为胆碱能神经元,而多巴胺能、五羟色胺能神经元以及星形细胞均未累及。脑部其他部位如皮质、纹状体、海马、黑质致密带等都未发现有这些改变。4名对照组均未见到这些病理改变。 作者的结论是他们的研究提出了这样的可能性:DYT1型肌张力障碍是一种蛋白结构疾病,在脑干特别是在大脑脚、蓝斑、中脑水管周围灰质等的细胞核内所见表明了这就是DYT1型肌张力障碍的病理改变。这是有关蛋白在肌张力障碍病例聚集的首个报道。然而,Holton 等(2008)对6例肌张力障碍(男2女4,眼睑痉挛2例;轴性肌张力障碍1例;颈肌张力障碍3例)和对照4例,在死后剖检中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和神经病理学检查,在中脑神经元内并未发现上述作者提到的ubiquitin,torsinA,laminA/C或p62阳性包涵体,也无证据表明纹状体间隔内有神经元丢失。作者认为他们的研究进一步肯定以前某些关于成人起病的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病例并无确定的结构异常,大多数病例显示正常的脑结构。

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

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 万新年 关键词:张力失调;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1.0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2963(2010)02—0167-03 作者单位: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通讯作者:万新年 肌张力障碍(dystonia)是一种病理生理复杂、 机制未明的运动障碍病,既往因缺乏有效治疗手段 而常被忽视。国外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原发性肌张 力障碍的患病率约为370/100万,据此推算,世界 约有超过300万人罹患该病,同时存在认识不足造 成的漏诊、误诊,实际患病人数可能更多。继发性 肌张力障碍患者人数更难统计,如约1/3的脑瘫儿 童可有肌张力障碍,且某些患儿肌张力障碍是运动 障碍的主要表现;约i/3的帕金森病可在病程中伴 有或某个阶段(早期或治疗后)出现肌张力障碍。 原发性肌张力障碍与诸多遗传变异有关。痉 挛性斜颈和眼睑痉挛的发病可能与多巴胺转运体 和/或D5受体的基因多态性有关,关于遗传易感 性或保护性机制的研究近来颇受关注。一般认为,

皮质一纹状体一苍白球一皮质运动环路的功能失调可能在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病理生理中起主要作用,至少部分肌张力障碍是易感者神经元对某些刺激 或负荷诱发的蛋白结构变化不能适时反应的结果。目前应用电生理、生化、人类基因和脑功能显 像技术对肌张力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有了更多认识,拓展了肌张力障碍系基底节功能异常所致的传统观念,有助于阐明肌张力障碍神经功能紊乱的病理机制,为研究肌张力障碍治疗的新方法提供了基础。 l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特点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不自主、持续性肌肉收缩引 起的扭曲、重复运动或姿势异常的综合征。如仅从中文名称字面理解容易产生歧义,可将此病误解为一般意义上的肌张力异常,如肌张力增高(如锥体 束损害时出现的痉挛状态)或减低。实际上dystonia 用于疾病诊断的术语是特指一种具有特殊表现 形式的不自主运动,患者多以异常的表情、姿势或不自主的变换动作为突出表现。 肌张力障碍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受累肌肉的部 位、收缩强度和不同肌肉的组合。轻度的肌张力障碍可能仅表现为基本正常的动作而略有夸张;稍重

肌张力障碍分为哪些类型

目前肌张力障碍可根据发病年龄、临床表现、病因、遗传基础、药物反应等因素综合分类,临床最常用如下分型。 (一)根据发病年龄分型 1. 早发型 ≤26岁,一般先出现下肢或上肢的症状,常常进展累及身体其他部位。 2. 晚发型 >26岁,症状常先累及颜面、咽颈或上肢肌肉,倾向于保持其局灶性或有限地累及邻近肌肉。 (二)根据症状分布分型 1. 局灶型肌张力障碍(focal dystonia) 单一部位肌群受累,如眼睑痉挛、书写痉挛、痉挛性构音障碍、痉挛性斜颈等。 2. 节段型肌张力障碍(segmental dystonia) 2个或2个以上相邻部位肌群受累,如颅颈肌张力障碍(Meige综合征)、轴性肌张力障碍等。 3. 多灶型肌张力障碍(multifocal dystonia)

2个以上非相邻部位肌群受累。 4. 全身型肌张力障碍(generalized dystonia) 下肢与其他任何节段型肌张力障碍的组合,如扭转痉挛。 5. 偏身型肌张力障碍(hemi-dystonia) 半侧身体受累,一般都是继发性肌张力障碍,常为对侧半球、尤其是基底节损害所致。 (三)根据病因分型 1. 原发性或特发性肌张力障碍是临床上仅有的异常表现,没有已知病因或其他遗传变性病,如DYT-1、DYT-2、DYT-4、DYT-6、DYT-7、DYT-13型肌张力障碍。 2. 肌张力障碍叠加肌张力障碍是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但与其他的运动障碍疾病有关,没有神经变性病的证据,如DYT-3、DYT-5、DYT-11、DYT-12、DYT-14、DYT-15型肌张力障碍。 3. 遗传变性病肌张力障碍是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伴有一种遗传变性病的其他特征,如Wilson病、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亨廷顿舞蹈病、帕金森综合征等。 4. 发作性肌张力障碍表现为突然出现且反复发作的运动障碍,发作间期表现正常。根据诱发因素的不同分为3种主要形式:①发作性起动诱发的运动障碍 (PKD、DYT-9),由突然的动作诱发;②发作性过度运动诱发的运动障碍(PED、DYT-10),由跑步、游泳等持续运动诱发;③发作性非运动诱发的运动障碍(PNKD、DYT-8),可因饮用酒、茶、咖啡或饥饿、疲劳等诱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