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汉语与中国文化

汉语与中国文化

汉语与中国文化
汉语与中国文化

看《汉语与中国文化》有感

专业:古代文学学号:20101104051 姓名:赵明俊林宝卿先生在这本书之中从汉语与中国文化研究的对象、性质、意义和方法,以及汉字、词语、语法、熟语与中国文化等方面分八章对汉语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解读。本着“从汉语看中国文化,从中国文化看汉语”的研究模式,通过引证大量生动的语言事实,反映了当代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最新成果,其论点和材料不仅能进一步证明“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相行的,它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而且对文化语言学的研究补充了新血液、完善了新观点。

在第一章引论中,作者分三节对汉语与中国文化的研究对象,汉语与中国文化研究的性质、意义、方法,中国汉语与文化研究简况进行了概述,对一些宏观上的概念和关系作了说明。首先汉语作为一门语言,我们必须要从大的方面了解语言到底和文化存在什么关系。在文章中,作者对语言的定义进行了阐述,将语言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而将文化的定义也总结为广义上的和狭义上的意义。如美国著名学者萨姆瓦对文化的阐释是:“文化史一种沉淀物,是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处世态度、社会阶层的结构、时间观念、空间关系观念、宇宙以及物质财富等等的积淀,是一个大的群体通过若干代的个人和群体努力而获取的。文化史持续的、恒久的和无所不在的,它包括了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所接受的一切习惯性行为。”简单来说即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这种阐释无疑是从广义上给文化作的定义。但是我认为对于文化的含义我们应该以

一种广义的视角去给定一个狭义的定义,这不仅可以在研究的时候不因概念过大而论述不清,同时也避免论述工作卷帙浩繁而劳而无功无用。了解了语言和文化的定义,作者接下来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语言是最重要的文化信息载体,一种社会现象,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又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所以它们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但我认为语言和文化并不是简单的部分与整体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得以传承的媒介,它本身不仅仅作为一种文化因子共同构成了文化这个庞大的及机器,同时它也是这种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润滑油,它调理这这个机器,使它能持续的运行而不断层。从这个层面,可以说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但是我们将时针拨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文化必然是人创造的,它必然与自然相对,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人类从灵长类动物进化成人,无疑经过了漫长年代,甚至远远长于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那么在这个无记录的空白年代,我们连人的界定都无法确定,那怎么谈文化,而且早期的语言无疑只是一些代表了特定意义的符号,还无法形成一种有规律的,成系统的语言,那么这时候的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分析,如何界定,也是我疑惑的地方。

在文中作者从两个方面分析了文化和语言的关系,一是语言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关键,又是文化存在的重要标志,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二是文化是语言的“底座”,没有文化,语言也就不可能存在。到底语言的存在是不是以文化的存在为转移,这点我觉得还值得商榷。我觉得语言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随着生产的发展和聚居的扩大自

然产生的,语言的产生为文化内容的扩大、外延的扩展和本身的传承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更便捷的通道,语言的存在的根本要件不是文化的存在,只能说文化的存在为语言的加速形成或者是推广产生了有利的因素。同时从逻辑上讲,不能因为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而推得没有文化就没有语言,这也是讲不通的。

在汉语与中国文化研究特点这一小节中,作者讲到了汉语中古文化、地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保留和影响,我觉得这是我们汉语中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地方,汉语的语言文字以其独特的构造,诠释了一种语言在稳定性方面的巨大作用和风采,它不仅可以以内容作为记录同时它的音形意都在发挥着这种功能,它让中华几千年的文明一气呵成,散发着经久弥香的甘醇,为我们后世了解前贤遗策,了解前代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提供了条件。正如作者所说“这些旧事物虽已消失,但反映这旧事物的词语仍沿用下来,从这词语课看出古代的物质文化。”而且中国文化也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化,这一点也可以从汉语这个语言系统中得到体现。俗语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文化在向世界传播的时候也广泛吸收着世界文化的果实,比如一些音译词如胭脂(又作“燕支”、“焉支”)、琵琶、葡萄等就可以体现。

从第二章到第八章,作者从汉字、词语、语法、熟语、姓名、地名与中国文化,以及汉语与佛教文化作了详细的论述和分析,其中我对于汉语与佛教文化的关系比较有感触。佛教虽然不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但是它在传入中国之后迅速本土化,最终成为我国最大的宗教系统。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十分广泛,特别是在语言学上,佛教的“转

读”、“转唱”等对汉语音韵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创立了四声法,四声法的创立又对古体诗向以声韵格律为基础的近体诗的转变提供了条件,为唐诗宋诗的繁荣打下了基础。除此之外,正如作者所说,佛教文化的传入对汉语发展起着深刻的影响,它丰富了汉语词汇,引进了一些新的概念,并由此产生出一些代表这些概念的新词新义,另方面在原有汉语词义上产生佛教文化引申义。此外佛教思想也也在本土化过程中迅速深入到中国人民思想之中,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共同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和哲学体系。可以说佛教的传入不仅对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文学在音韵,语词以及发展方向起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它也是对整个中国文化的构成添砖加瓦,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当然,以上的内容只是我对文章的几个印象比较深刻的方面的一些感触,同时因为知识储备,资料收集,结构文章的能力等一些方面存在欠缺,所以对这本书的一些观点和看法难免不全面或考虑欠妥,请老师指正。

汉语与中华文化学习心得

汉语与中华文化学习心得 这学期选修了汉语与中国文化,起初只是怀着对汉字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奇才去的,还以为这门课程的学习会枯燥乏味,但是通过这几周的学习和大家在课堂上的讨论,我发现汉语与中国文化的课堂氛围不仅和谐而且活跃。王彤伟老师的授课方式也使我眼前一亮。没有单调的播放幻灯片或者是朗读书上的文字,而是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使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最后再耐心细致的讲评总结、因循善诱的指点下使我们学习和积累了不少经验和知识。 汉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更是传承着五千年中国文化的载体。我们从汉语中看中国文化,从中国文化里看汉语,明显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而在汉语中,方言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说汉语体现了中国文化,那么方言就是体现的地方文化。我们第一节课就此展开了。那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学习过程。 我们学习了方言的概念,方言形成的过程以及方言的分类。然后在方言的分类里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课堂上,老师叫来自不同省份的同学分别起来秀一段自己的地方方言,有个福建同学的闽南话得到大家的广泛赞许。那节课上我们不仅对不同地方的方言有了初步的了解,从他们的发音和停顿上进行了比较,使我对中国的传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为一个浙江人自然迫不及待的想秀一下我的绍兴话。回去以后更是自己研究了很久。对官话,吴语,客家话,闽语以及粤语都有了稍稍的了解。作为浙江人,我知道我们浙江使用最广泛的是吴语以及少数的客家话和闽语。 我觉得学习这门课程不仅仅是在课堂的参与就足够的,如果真的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在课上我们是打开了学习的大门,那么想要深入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了。 一学期的<汉语与中国文化>的学习都是在轻松愉悦的课题氛围中完成的,在这一学期里我学习了很多关于汉语以及中国文化的知识,虽然不过是浩瀚的中国文化宇宙里的一点皮毛,但是还是很满足,感谢老师这学期得辛苦教学。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洪方园 1043094073

从古汉字造字法及其演变使用看中国文化

从古汉字造字法及其演变使用看中国文化 ——以“吃”为例 内同摘要:中国是一个极其善于吃且也把吃看得很重的国度,尤其是在古代,这种吃的观念更为浓厚。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他吃什么,怎么吃基本上就代表了他的身份地位和价值观念追求。伴随着这种吃的文化,我们当代的人寻根也就相应能找到一些古代文化的蛛丝马迹。本篇就旨在通过一系列古代关于吃的的用法来探讨吃与中国文化观念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吃的字形演变、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吃的字义流变、吃与中国文化、吃与中西文化的关系 说明:本篇讨论的不仅仅只是“吃”这个字,也不仅仅是包含“吃”字在内的有关吃的古今文化,还包括一系列的有趣的饮食文化和古今观念文化。 中国有句古话叫“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近来发现有网友在讨论说这句话本身就有问题,他们的观点是既然人是铁饭是钢,那为什么铁要吃刚?有网友则用科学的观点指出刚化后也会变成铁,而铁是一种化学元素,是最常用的金属,从化学和物理的观点来看,铁相比钢要复杂的多,某种程度上铁则和饭一样,铁这种化学元素同时还是生命之需,因此刚也就相应和铁扯在了一起。其实网友的讨论显得多此一举,这句话本来就没什么深意,就是将铁与钢来对比说明吃饭的重要性,将铁与钢放到此句中给人于鲜明印象。然而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将这句古话理解为:吃是非常重要的,即使人是铁(相对钢比较柔软)饭是钢(相对铁较强硬)我们也不得不吃它,明知道是拿鸡蛋碰石头的结果但也还是不能不去吃,估计也是可以的,古话主要目的就是突出吃的重要性。 一.“吃”字的由来 据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里记载:吃字的古字形是“”,音“彳”chī,言蹇難也。从口。气聲。 居乙切。[1]由此也可以发现“”字初为一张口和一个人的会意字,表示用嘴巴吃东西。而随 着时间的推移,“”的字形和字意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演变。先是繁体的“喫”音chī彳,【动词】(形声。从口,契声。本义:吃东西。按:吃在古代一般不当“吃东西”讲。“吃东西”的意义古代写作“喫”。汉字简化后“喫”写作吃)。 二,“吃”字字义的发展演变 汉字的演变不仅是表现在字形上,也表现在字义的演变上,吃字也是如此。后来的吃已由最初的“吃东西”的意思逐渐延伸出以下几种新意:①消灭(多用于军事、棋奕):吃掉敌人一个连。 ②吸:吃烟。③感受:吃惊。吃紧。吃一堑,长一智。④挨:吃官司。吃板子⑤承受,支持:吃不消。吃苦。吃亏。⑥船深入水的深度:吃水深浅。⑦被:吃那厮砍了一刀。⑧说话结巴:口吃等。吃还有一些其他灵活用法,如吃大碗,指用大碗吃)。吃食堂,指在食堂吃。吃公饭,指帮公家做事,拿公家的工资。吃软饭,专用来形容男人靠女人吃饭,自己不做事。 三、“吃”与中国文化 一个民族的字往往代表着这个民族的文化形态追求。古代把一些大户人家称作“钟鸣鼎食之家”,

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资料

汉字与中国文化王蒙 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基,是解决许多麻烦问题,实现持续发展、和平崛起与国家整合的依托。没有中华文化的人类文化,将是多么残缺的文化! 历史是一个粗线条的大师,它勾勒了全球化的进程,却忽略了人们为这个发展和进步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幸好,历史又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大师,当今世界的趋势并不是单向度的。 中国的长项在于文化。中国文化近二百年来遭受了严峻的考验,已经和正在获得新生。近代以降,中华文化不但暴露了它的封闭愚昧落后挨打的一面,更显示了它的坚韧性、包容性、吸纳性,自省能力、应变能力与自我更新能力。 中国的目标应该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建设文化大国。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基,是我们中国的形象,是解决许多麻烦问题,实现持续发展、和平崛起与国家整合的依托。中华文化是全体华人的骄傲和共同资源。中华文化是当今世界上的强势文化的最重要的比照与补充系统之一,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没有中华文化的人类文化,将是多么残缺的文化! 这里,我着重就一些个人的感受、经验谈一谈汉语汉字(海外习惯通称为华文华语)与我们的人文文化传统与现状的某些关系。 对于大多数民族来说,她们的独特的语言与文字是她们的文化的基石。尤其是使用人数最多,延续传统最久,语音语词语法文字最为独特的汉语汉字更是我们的命脉,我们的灵魂,我们的根基。 汉语属于词根语,汉藏语系。我的小说《夜的眼》译成了英、德、俄等印欧语系许多文字。所有的译者都向我提出过一个问题:“眼”是单数还是复数,是“eye”还是“eyes”? 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汉语是字本位的,“眼”是一个有着自己的独立性的字,它的单数和复数决定于它与其他字的搭配。汉字“眼”给了我以比“eye”或者“eyes”更高的概括性与灵活性:它可以代表主人公的双眼,它可以象征黑夜的或有的某个无法区分单数与复数的神性的形而上的而非此岸的形而下的眼睛,它可以指向文本里写到的孤独的电灯泡。 汉语培养了这样一种追本溯源、层层推演的思想方法。眼是本,第二位的问题才是一只眼或多只眼的考量——那是关于眼的数量认知。眼派生出来眼神、眼球、眼界、眼力、眼光等概念,再转用或发挥作心眼、慧眼、开眼、天眼、钉子眼、打眼(放炮)、眼皮子底下等意思。 动词与系动词也是如此,华文里的“是”字,既是“tobe”也是“am”,又是“was”,还是“were”,包括了“havebeen”、“hasbeen”和“usedtobe”等。 组词造词也是如此,有了牛的概念,再分乳牛母牛公牛,黄牛水牛牦牛野牛,牛奶牛肉牛油牛皮牛角。这与例如英语里的cattle——牛、calf——小牛、beef——牛肉、veal ——小牛肉、cow——母牛、bull或者ox——公牛、buffalo——水牛、milk——牛奶、butter ——牛油……大异其趣。这些与牛有关的词,在华文里,是以牛字为本位,为本质,为纲,其余则是派生出来的“目”。这样的牛字本位,则难以从英语中看出来。 所以中华传统典籍注重最根本的概念,多半也是字本位的:如哲学里的天、地、乾、坤、有、无、阴、阳、道、理、器、一、元、真、否、泰……伦理里的仁、义、德、道、

[汉语,传统文化,中国]论古代汉语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论古代汉语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古代汉语课程必须也像其他课程一样进行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求,我们对古代汉语教学的反思是必不可少的。在高等院校古代汉语课程改革与研究下,我们发挥了古代汉语的语言交流与传播的工具特性,在高校教学中把人文教育特性、审美情操培养两方面融合在古代汉语传统文化中去,所以,本人写这篇论文来全面地分析古代汉语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及古代汉语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诺干问题。 一、从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的谈起 通过对古代汉语课程教材的研究发现,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各个高校在不同的时期内,在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上体现不同。根据研究发现,一部分内容是按照历代文选来讲授,一部分是把古代汉语作为文言文来传授,有的是把它当做古训和韵律诗和文字来讲授,所体现的教学目的不一致。我们在首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育者从新角度重新分析了古代汉语这门课程,把古代汉语的教学重点放在看待效果上。因此,古代汉语的教学改革就像潮水一般出现,王力在1962年编著的第一套古代汉语教材,适用于全国高等院校的文科专业的学生,古代汉语在文章选取、常用词、古代汉语通论等等内容上较为确定,并且原则一致,以这三个方面作为古代汉语的主要教学内容。所以,古代汉语算是初次确定了教学目标,发展和培养大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大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知识并发扬光大。因此,我们所讲授古代汉语课程本质在于传承我国的文化知识。 二、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自身体现诸多的传统文化内容 古代汉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是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传承,古代汉语所包含的文化丰富多彩并且包含许多有教育意义的哲理,能够传承我国的良好的道德,体现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讲述的是我国语言文字文化,以及优秀的古典文化著作。古代汉语课程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内容,古代汉语内容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出来了。我国高等院校大多古代汉语教材的编写,都是参照王力编著的《古代汉语》,大部分学者都采用文选、常用词、通论三个编排理论原则,例如郭锡良和朱振家两位学者编著的《古代汉语》,集中体现了文选和通论两大方面,学者易国杰编著的《古代汉语》完全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我们下文主要讨论的内容是以王力的《古代汉语》为范本,根据这一范本文选部分的传统文化内容加以详细探讨。这一范本《古代汉语》分别收集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左传》《战国策》《史记》《汉书》等优秀文化典籍,此外,这一范本还收集了《诗经》《骚》、唐诗宋词和古文等经典文学作品,同时收集了我国儒家思想很多哲学作品,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充分体现了我国儒家教育思想和道德观。一部分古文文选凸显出个人修养文化美德。例如《论语学而》中完全体现出来我国古代人在交往中非常注重自身道德文化的修养,把这一篇古文作为我国高等院校中文专业教学内容,使当代大学生能够从古人中学到一定的文化教育;选取的一部分古文中也有反映教与学的,譬如《礼记教学相长》反映的是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讲授寻找自己的困惑,只有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困惑才能不断进步,这一观点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人的教与学观念;同时也有个人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观点,例如《论语微子》和《岳阳楼记》两篇古文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第一篇文章主要讲授的是孔子所讲过的话语。孔子说个人应该对社会负有一定责任,个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生活;第二篇教材所选取的范文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诗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其中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出当时人民关心天下大事的传统美德。以上的文章名句都反映出我国人民的优良品质,把

汉语与中国文化

看《汉语与中国文化》有感 专业:古代文学学号:20101104051 姓名:赵明俊林宝卿先生在这本书之中从汉语与中国文化研究的对象、性质、意义和方法,以及汉字、词语、语法、熟语与中国文化等方面分八章对汉语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解读。本着“从汉语看中国文化,从中国文化看汉语”的研究模式,通过引证大量生动的语言事实,反映了当代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最新成果,其论点和材料不仅能进一步证明“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相行的,它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而且对文化语言学的研究补充了新血液、完善了新观点。 在第一章引论中,作者分三节对汉语与中国文化的研究对象,汉语与中国文化研究的性质、意义、方法,中国汉语与文化研究简况进行了概述,对一些宏观上的概念和关系作了说明。首先汉语作为一门语言,我们必须要从大的方面了解语言到底和文化存在什么关系。在文章中,作者对语言的定义进行了阐述,将语言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而将文化的定义也总结为广义上的和狭义上的意义。如美国著名学者萨姆瓦对文化的阐释是:“文化史一种沉淀物,是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处世态度、社会阶层的结构、时间观念、空间关系观念、宇宙以及物质财富等等的积淀,是一个大的群体通过若干代的个人和群体努力而获取的。文化史持续的、恒久的和无所不在的,它包括了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所接受的一切习惯性行为。”简单来说即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这种阐释无疑是从广义上给文化作的定义。但是我认为对于文化的含义我们应该以

一种广义的视角去给定一个狭义的定义,这不仅可以在研究的时候不因概念过大而论述不清,同时也避免论述工作卷帙浩繁而劳而无功无用。了解了语言和文化的定义,作者接下来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语言是最重要的文化信息载体,一种社会现象,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又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所以它们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但我认为语言和文化并不是简单的部分与整体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得以传承的媒介,它本身不仅仅作为一种文化因子共同构成了文化这个庞大的及机器,同时它也是这种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润滑油,它调理这这个机器,使它能持续的运行而不断层。从这个层面,可以说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但是我们将时针拨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文化必然是人创造的,它必然与自然相对,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人类从灵长类动物进化成人,无疑经过了漫长年代,甚至远远长于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那么在这个无记录的空白年代,我们连人的界定都无法确定,那怎么谈文化,而且早期的语言无疑只是一些代表了特定意义的符号,还无法形成一种有规律的,成系统的语言,那么这时候的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分析,如何界定,也是我疑惑的地方。 在文中作者从两个方面分析了文化和语言的关系,一是语言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关键,又是文化存在的重要标志,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二是文化是语言的“底座”,没有文化,语言也就不可能存在。到底语言的存在是不是以文化的存在为转移,这点我觉得还值得商榷。我觉得语言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随着生产的发展和聚居的扩大自

汉语与中国文化

汉语不仅是一种语言,而且是一种能够深刻地体现中国色彩的文化。它着重于意义,语言表意之“神”控制着“形”,稳定着“形”,解释着“形”,即“以神统形”。 从汉语看中国文化,从中国文化看汉语,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相行的,它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中文是世界上最悠久、最优美、最优秀的语言,是滋养中华民族生存、思维和发展的语言根基。语言的同一性、优越性,中文所蕴涵的无限丰富的智慧、信息和能量,成为全体华人交流、交往和情感的基础。中国文化,是我们5000年文明古国的古老文化,同时又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满活力的现代文化,是我们世世代代华夏子孙、龙的传人共同高举的信仰基础和精神财富。 方言又是汉语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大方向来说汉语体现了中国文化,那么从小方向来说方言又是体现了地方文化。

汉语_Chinese 中国文化_Chinese culture 方言_dialect 关系_relationship

汉语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方言与中国文化 (一)概念界定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汉语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透过文字了解文化,透过文化了解文字,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相行的,它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方言是汉语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大方向来说汉语体现了中国文化,那么从小方向来说方言又是体现了地方文化。地方语言常简称为方言,最简单的定义就是指一个特定地理区域中某种语言的变体。 (二)方言的形成 方言的形成跟移民以及种族融合有很大的关系。实际上,当代所有汉语方言,皆于西周时深受古夏言的巨大影响,这正是语音迥异甚至互相不能通话的中国各种方言统一称为汉语的缘故。实际上,各种汉语方言的语法规则也高度相似。中国汉族地区也存在一些受近代中原语言影响较小而使古汉语特点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譬如重传承之客家群体所用之客家话及多数广东人所用之粤语较多数汉语(特别是晋语外之北方汉语)保存更多唐朝之中原汉语。 (三)方言的分类 中国的语言学家对于汉语方言的划分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有人把汉语划分为七大方言,有人划分为五大方言,也有人分为六大方言、八大方言,甚至九大方言。但是大家比较认同的是,无论采取哪种划分方式,这些“大方言”内部的使用者有时也不能相互理解。在不同的方言区,人们的语言意识也有一定的差别。然而西方学者认为,从语言学角度出发,凡是互相之间不能通话的,均应列为不同的语言。所以他们并不认可中国学者对于汉语方言的划分,至少其中的粤语、闽南话、客家话以及以北方官话为基础的普通话大部分不能互相通话,所以应把它们列为不同的语言。汉语各方言还可以分为许多次方言,次方言之下又可再细分成若干土语。 (四)主要的几种方言 ①官话 官话,或称官话方言等:指华北、东北及西北地区、湖北大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南北部、江西沿江地区、安徽中北部、江苏中北部所使用的母语

论汉字与中国文化

1101201 包涵 论汉字与中国文化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从古至今便有着“多元”社会,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 汉字的存在,深刻地讲述出了中国的漫长崎岖凤凰涅槃般的历史,承载了我们中华儿女自豪而痛心的反思。然而,汉字便是贯穿了古今风雨中的一件独有的珍宝,汉字的命运恰巧折射出了中国的兴盛衰败。汉字极具生命力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汉字所孕育的中华文化极为深厚,每一个汉字都有其背后的意义与故事。 文字属于文化的范畴,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文字对文化的从属地位。文化是一个系统,文字也是一个系统,文字系统是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无论是文字的产生、发展、演变,还是具体使用,都要受到文化的其他子系统的影响和制约。这种制约,在某种意义上对文字起着关键性和决定性的作用。然而文字毕竟属于文化范畴,文字和文化的其他子系统毕竟会互相影响,一者发生变化,往往会影响另一者,所以文化的其他子系统也会受到文字的影响和制约。 关于文化的定义历来都是众说纷纭,但是我们从其实质来看,基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

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现代汉语词典》“文化”义项第三:“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这个意义上的“文化”就是文字问题,从有文字开始,不会“运用文字”就是“文盲”,就是没有文化。罗常培先生说过:“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首先汉字不是落后的。有人认为汉字是落后的。汉字是汉文化的一部分,其形成与发展都要受到汉文化的制约和影响,甚至可以说什么样的文化决定什么样的文字。如果弃之不用,人们就不能通过研究汉字来考察远古已逝的文化。其次,汉字不是万能的。汉字负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但并不是所有的汉字都与汉文化有关,二者并不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汉字是反映一定的历史文化,人文信息,但绝不是每个字“都是一页恢宏的历史”。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跟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一样,汉字从产生的时开始,就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汉语的发展。汉字是中华民族自古至今所传承下来的一种不可多得的文化。它记载着我国历史发展的全部过程。在它发展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有上古原始社会的象形文字-甲骨文-钟鼎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印证了中国的全部发展过程。文化,从广义上讲,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从狭义上说,它只着眼于精神方面,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民族心态、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等。还有一种说法是文化是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自从有了文字开始,就流行了一种说法:识字的那叫有文化、不识字的那叫没文化,似乎从那时候开始,文字就成了文化的一个标志。

汉语与中国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汉语与中国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700142042 课程英文名称:Chinese and Chinese Culture 课程总学时:56 讲课:56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汉语与中国文化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本科四年级的一门选修课,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从文化的视角考察汉语,扩大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汉语的性质特点,了解汉语发生发展的历史概况及其文化原因。该门课程的开设,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汉语、汉民族文化的热爱,了解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提高文化修养。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汉语与中国文化这门课程,力图使学生能获得关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各方面的大量知识,从而增进对中国的了解,激发对中国文化知识的热爱,同时在阅读和听力上也得到明显提高。 (三)实施说明 1.大纲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四年级第一学期使用。本门课程总计56学时。 2.汉语与中国文化课程作为一门知识文化课程,与汉语课相比,内容更加广泛,词汇量更大。考虑到外国留学生的接受能力,讲解时应尽量做到条理清晰、平实、自然、通俗易懂。同时,为了帮助留学生学习,教师可将学生不认识的字词注音,并完成每章后面列出的思考题。 3.由于本门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本科四年级的学生,所以尽量使用汉语进行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四)对选修课的要求 学习完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三年级课程的学生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采取教师讲授,同时适当安排看录像、课堂讨论、参观访问等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使留学生更全面、系统地了解汉语与中国文化方面的知识,同时提高阅读和听说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七)参考书目 《中国概况》,王顺洪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 二、中文摘要 汉语与中国文化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本科四年级的一门选修课。开设本门课程在于使学生对汉语的各个方面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能够全面了解汉语的词汇、语法、熟语、人名、地名等方面中蕴含的中国文化、中国宗教文化、中国民俗文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饮食文化

从汉字瞧中国古代饮食文化 摘要:记录古代饮食器具的汉字,在几千年的发展演进中,记载与传承这中国的饮食理念与饮食文化,研究这些汉字,可以瞧到古代饮食制作的方法与食器的形与意,体味饮食文化的深远隽永。 关键字:汉字;饮食;食器;文化 饮食就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不吃不喝人类将无法生存下去。《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然而饮食又就是人与禽兽所共有的习性。人类的饮食不同于禽兽,在于它有社会属性,具有文化内涵。这个社会属性与文化内涵性唯一标志就就是人类主动对饮物进行加工烹饪。所以,对食物就是否进行烹饪加工就是人类与禽兽在饮食上区别点,所以烹饪的出现,标示了饮食文化的产生。恩格斯曾说,用火对食物加工就是“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与动物分开”。远在2000多年前,《周礼·含文嘉》中就记载了人类烹饪方法:“燧人氏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古史考》曰:“燧人氏钻火,始裹肉而燔之,曰炮”。燔即就是烤。燔就是我国烹饪的起源的先导。记录下了饮食文化最早的对食物加工的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丰富,人类对物质饮食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烹饪的技术逐渐多样化了。《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后圣有作,然后脩火之利……以炮、以燔、以烹、以炙、以为醴酪。”这里说的炮、燔、烹、炙等都就是烹饪的技艺。 而随着烹饪方式的变化,也相继产生了各种形态各异功能不同的有关饮食的器具。下面,通过对古代饮食器具的简要分析来了解古代的饮食文化。 一、炊具。《说文》中对炊字的解释就是这样的:炊,爨也。从火,吹省聲。昌垂切。欠,既就是声旁也就是形旁,就是“吹”的省略,表示吐气。它的本义就是撮口吹气,鼓风烧火,烹煮饭菜。 早在新时期时代,古代先民就已会用土垒砌形成最简易的灶。灶,在金文里的字形就是由上面的洞穴加上下面像多足的蟋蟀组成的,造字本义就是有开口、有烟洞、可以架锅烧煮的台子。因为一日三餐烧火煮饭,台子内部保持一定的温度,秋冬季节的蟋蟀等昆虫喜欢寄居其中。篆文将秋虫形象写成“黾”。俗体楷书另造会义字,灶=火(火,烧煮)+土(土,有洞窟的土台),明确了“烧火煮饭的土台”含义。 鼎,在《说文》中被称为三足两耳,与五味之宝器也。相传古昔朝代的夏禹,收集中华九州之长贡献的金属,在荆山山下铸鼎。进入山林、江河、湖泽,其间的螭魅蝄蜽,没有什么能遇见她,她凭借铸鼎与谐地接受苍天的恩赐。《易经》的卦象,用“木”进入火下, 就是鼎卦。像剖开木头用以烧火煮饭。籀文中的“鼎”字借用的就是“贞”字。所有与鼎相关的字,都采用“鼎”作边旁。鼎也就是一种煮具,盛行于商周时期,最早用于皇宫祭祀时熬制美食。 釜,形声。从金省,父声。它的本义就是指古代的一种锅,敛口圜底,或有二耳。其用于鬲,置于灶,上置甑以蒸煮。曹植《七步诗》中说:“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又如:釜中生鱼(釜鱼甑尘,釜中已生出鱼来。谓生活清贫,断炊已久);釜鱼假息(比喻不能久存);釜底游魂(比喻行将灭亡、苟延残喘的人)。 二、进食具。说的便就是在饮食活动中,将烹饪好的食物从炊具中取出放入盛食器,再从盛食器中取出放入口腔,其间的中介工具就就是进食器。

汉字与文化论文

汉字与文化论文 理学院 工程力学0901 刘英芝 2011年5月14日 汉字与文化 汉字是中华民族自古至今所传承下来的一种不可多得的文化。它记载着我国历史发展的全部过程。在它发展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有上古原始社会的象形文字-甲骨文-钟鼎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印证了中国的全部发展过程。 汉字与文化的关系 关于文化的定义历来都是众说纷纭,但是我们从其实质来看,基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现代汉语词典》“文化”义项第三:“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这个意义上的“文化”就是文字问题,从有文字开始,不会“运用文字”就是“文盲”,就是没有文化。罗常培先生说过:“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 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①在文字产生之前,人类的各项活动和一切社会交流,都是依靠语言传授,有了文字以后,人类的观念活动、言语活动可以借助文字这样的物质形式表现出来,成为肉眼看得见的生动形象,巩固了人类一代又一代创造出来的思维成果。可以说各种民族文字都是该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汉字也不例外,它是汉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古老的汉字之所以能够沿用至今,就是因为它与汉语、汉文化紧密联系,建立了一套系统科学的文字体系。在古人心目中文字的创造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关于汉字创造流传着很多种说法,其中仓颉造字的传说流传最广,在古代的着述中有多处记载。如《荀子·解蔽》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领独传者,一也。”《淮南子·本经训》说:“昔者仓颇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说:“黄帝之史仓颇,

汉字与文化汉字是中华民族自古至今所传承下来的一种不可多得的文化

汉字与文化 汉字是中华民族自古至今所传承下来的一种不可多得的文化。它记载着我国历史发展的全部过程。在它发展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有上古原始社会的象形文字-甲骨文-钟鼎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印证了中国的全部发展过程。 汉字与文化的关系 关于文化的定义历来都是众说纷纭,但是我们从其实质来看,基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现代汉语词典》“文化”义项第三:“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这个意义上的“文化”就是文字问题,从有文字开始,不会“运用文字”就是“文盲”,就是没有文化。罗常培先生说过:“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 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①在文字产生之前,人类的各项活动和一切社会交流,都是依靠语言传授,有了文字以后,人类的观念活动、言语活动可以借助文字这样的物质形式表现出来,成为肉眼看得见的生动形象,巩固了人类一代又一代创造出来的思维成果。可以说各种民族文字都是该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汉字也不例外,它是汉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古老的汉字之所以能够沿用至今,就是因为它与汉语、汉文化紧密联系,建立了一套系统科学的文字体系。在古人心目中文字的创造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关于汉字创造流传着很多种说法,其中仓颉造字的传说流传最广,在古代的著述中有多处记载。如《荀子·解蔽》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领独传者,一也。”《淮南子·本经训》说:“昔者仓颇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说:“黄帝之史仓颇,见鸟兽蹄远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意思是黄帝的史官仓颇,看见地上的鸟兽脚印斑驳,这些纹理可以区别事物,从中得到启发,创造了汉字。这个行动可以说是惊天地泣鬼神,连老天也感动得投下了大米白面。可见在老百姓眼里汉字的创造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也给汉字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这可能就是一种民族心理的反映吧。关于这点,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Cours de Linguistique Generale)中也表达了这样的看法:对汉人

汉语与中国文化二

方言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方言除了自身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俗文化现象,它还是民俗文化的载体,与其他门类的民俗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状况所带来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在研究方言的民俗文化现象时,还要研究其它民俗文化。比如在研究方言中上述避讳的现象时,同时还需要研究禁忌民俗,礼仪组织民俗等。我们以民俗事象所归属的生活形态为依据来进行逻辑划分,将民俗文化划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三大类。下面我们从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三个方面来论述方言与其他门类民俗文化的关系。 一.物质民俗在方言中的表现 物质民俗包括生产民俗、工商业民俗、生活民俗。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物质消费方面都属于生活民俗的范畴。在饮食习俗方面,南方与北方就有很大的差异。由于气候的不同,南方种水稻,而北方则麦类为主。水稻的籽儿去掉壳就能吃,因此叫“米”,米就是“去皮后作物的子实”,如稻米、花生米等。小麦磨成粉以后才能吃,因此叫“面”,粉状的东西都叫面,如豆面、药面等。在南方方言中,麦子磨成的粉不能直接叫“面”,而应该叫做“面粉”。与此相似,在北方方言中,大米做成的主食不叫“饭”,而应该叫做“米饭”。虽然是细微的差别,但是却很容易产生歧义。在北方方言中所说的洗澡,到南方却成为洗浴了,到粤语区则成冲凉了。南方不见冰雪,管冰叫霜(厦门),或叫雪(广州),哪怕是后起的新词也要按照原来的套路创造,广州话还说雪条(冰棍儿)、雪糕(冰淇淋)、雪柜(冰箱)、雪藏(冰镇)、雪屐(冰鞋)、雪茸(刨冰);而在哈尔滨,各种不同形状的冰雪的名称不下数十种:冰渣儿、冰脑子、冰流子、冰层,雪糁子、鹅毛雪、冒烟儿雪、大片雪、小清雪等等。[5]在客赣方言区的住房叫“屋”,而屋子则叫“房”、“间”或“房间”。这与北方方言区的说法是恰恰相反的。 二.社会民俗在方言中的表现 我国作为一个重视名分和宗法的礼仪之邦,有着庞大而琐细的亲属称谓系统。亲属称谓是民间亲属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民俗的一种。民间亲属制度是关于民众的亲属关系、亲属观念和亲属称谓的社会规范。称谓可分为面称和背称,自称和他称,谦称和敬称等。方言中的称谓系统能够反映出该方言使用区独特的风俗文化和人文底蕴,这个称谓本身就蕴含着传统的民俗风情、价值观和伦理观念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我国亲属称谓能够折射出民俗文化中浓厚的宗族伦理观念,因而特别注重人家关系的亲疏长幼。 亲属称谓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时代性。同样的人际关系,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称谓。南方方言中的亲属称谓与北方方言亲属称谓有着很大的区别。南方方言区的亲属称谓五花八门,各有一套系统的称谓体系,但是北方方言区则比较统一。例如,普通话中的祖母,在大部分的北方方言区几乎都称“奶奶”,而南方的称呼就千奇百怪了,同一方言区也有不同的称呼。[7]如下表所示: 地区北方温州南昌厦门广州福州岳阳长沙 称呼奶奶娘娘婆婆妈仔阿嬷依嬷细爹娭姆 称呼儿子儿崽仔仔仔崽崽 我们从表中可以看出,统一亲属称谓在不同方言区的差异,这也体现了南北社会民俗的差异。在有的方言称谓中,还可以窥测出该地区的性别态度。比如在湘方言中,有些地区就没有女性称谓,他们把祖父和祖母都称作“爹”,只是分别在前面加上“大”和“细”,以示区分。

汉语与中国文化---申小龙2008 复旦大学出版社

前言:语言的人文性与汉语的人文性 1、20世纪80年代中期,申小龙提出“汉语人文性”理论,并把它作为中国文化语言学的理论核心。 可参考书目:《中国语言的结构与人文精神》、《中国句型文化》、《人文精神,还是科学主义》、《汉语人文精神论》、《申小龙文化语言论文集》(高一虹) 2、什么是“汉语人文性”?(两层涵义) A、人类各民族的语言,不仅仅是一个符号体系或交际工具,而是该民族认识、阐释世界的一个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语言都是一个民族看待世界的一种样式,都是“所有人类活动中最足以表现人的特点的,”“是打开人们心灵深处的钥匙”。因此,人文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B、与西方语言相比较,汉语的人文性尤为突出。(ps:从什么方面提出此种论点,是否有充分语料能够证明确实如此?)汉民族从不把语言仅仅看做一个客观、静止、孤立、在形式上自足的形象,而把语言看做一个人参与其中,与人文环境互为观照、动态的、内容上自给自足的表达与阐释过程。(ps:从什么角度又能说明这点,又是什么理由能够说明西方语言不是动态的,内容上自给自足的呢?) 西方语言----思维的客体化产物(法治语言) 汉语----思维的主体化产物(人治语言) 3、汉语人文性思想的前提是语言结构和文化结构(主要指思维方式之间存在着同构关系,因而对语言结构的认识有必要“文化认同”,而对文化结构的认识也有必要“语言认同”。 Ps:我们从小学开始的学习科目----“语文”,即“语言的人文”或“语言与人文”。台湾此科目叫“国文”,也即“中国文化”或者精确来说是指“中国语言文化”。 4、申小龙认为“汉语与中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内在形式格局的一致性。” Ps:汉语的内在形式格局是什么样的?中国文化的内在形式格局又是什么样的?在什么基础上说它们之间存在着一致性呢? 5、汉语的句子思维是采用散点透视的方法,不受视域的局限,在同一个画面上画出不同视域的景物。由于视线是流动的,转折的,便形成了节奏感。(P7) 西方文化注重的是自然时空,偏重空间的自然真实性;中国文化注重的心里时空,偏重于时间。 Ps:长达几个世纪,中国语言学一直笼罩在西方语言学的阴霾之下。一方面,西方语言学者的话语中心权威,排斥文化语言学的存在,认为英语才是universal,这是非常狭隘的。中国也不应该将自己的文化语言学说成“中国特色”,这个字眼一看就是对自我语言文化不自信的表现。因为中国文化本身就是一门独特的文化,有其自身的特色,没必要再次强调“特色”二字。刘宓庆也提出了“中国译学的文化战略观”,正好契合了“翻译的文化转向”这个时机点。那么,国人应当致力于建立一套完整的“中国语言学”的事业上。语言是有共性的,肯定也是有个性的。西方的语言理论百花齐放,但是肯定有不适合汉语的理论规则。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汉语的一套特有的,别的语言并不适用的理论或规则,亦即“中国语言学”。 第一章欧洲文化的语言世界观 1、欧洲语言人文主义是同哲学联系在一起的,带有很强的思辨性;美洲语言人文主义是跟 人类学联系在一起的,带有很强的实践性;中国语言人文主义是同经学联系在一起的,

汉字与中国文化

汉字与中国文化 汉字时刻在冷静地叙述中国漫长崎岖凤凰涅槃的历史,记录着令中华儿女自豪而又痛心的反思历程。汉字是贯穿古今风雨中的一件中国独有的国宝。它的命运折射出中国的起伏兴衰,它顽强的生命力则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汉字所承载的中华文化太深厚了,可以说一个汉字就是一个中华的故事。千百年的风俗礼仪,伦理道德,哲学思考,审美意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几乎都隐藏在了一个个汉字对所要反映事物的摩画、概括和美化之中。 汉字的起源是非常漫长的,专家认为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事实上,殷商时代的甲骨文是已成系统的文字,但它停留在图画上,在汉字之前,人类记录事件是通过“结绳”、“八卦”、“图画”、“书契”,汉字是中国古代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汉字的出现大大增加了人类记录事件的可能性,使人类进入了文字文明的时代,这大概是在虞夏时期。 汉字揭示了人生奥秘、宇宙规律,解读民族意识、感悟民族和谐都离不开汉字;表明人与人、人与自然(天地、动物、植物、矿物)以及人与暗物质之间的关系,也需要智慧的符号来表达。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构造原理。 汉字是华夏文明的根,是数千年历史文化的载体。我们现在写的汉字是已经被大大简化了的字体,汉字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经过秦统一中国后,连续对汉字进行简化、整理,使汉字逐渐走向规范化,中国汉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四个阶

段的演变过程,其中,篆书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隶书则有秦隶、汉隶之别。由此可知,历史上任何一种新的字体,都是经过长期演变逐渐形成的。总体来说,楷书形成后,中国文字已基本定型。 汉字是中华文明之魂、生命的符号,也是先祖以无穷智慧创造的、世间独有的文化传播工具;汉字亦是我们民族的命脉,我们的灵魂。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基,说起中国的文化,不能不说中国汉字,她是不可回避的一大功臣,没有她,就没有中国的文明,就没有中国的文化,她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不同的方言都使用汉字作为共同书写体系,因而汉字在历史上对中华文明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东南亚文化圈形成的内在纽带。在汉字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大量诗词、对联等文化,并形成了独特的汉字书法艺术。 汉字发展到现代社会,虽然经历了“废存问题”和“拼音化问题”的波折坎坷,但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焕发着新的生机,到如今,汉字早已随着社会的发展成为受大众喜欢的现代大众文化,它传承着中国人对生命的理解和意义,并成为受世人瞩目的独特的民族文化。现在汉语已经成为全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中国文化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国家掀起了学汉语的热潮,这对促进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发展具有了非凡的意义。 汉字无疑是神奇而美丽的,它代表着一种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根,是魂牵梦绕的中华魂。正如余光中先生所说:“无论赤县也好神舟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魂不灭美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常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

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 近几年来,我国与各国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或出于对我国当前经济持续发展的看好,或出于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仰慕,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 据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公布的数字, 2006年在华留学生来自184个国家,总人数已超过16万。随着外国留学生规模的迅速发展,对我国的留学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以语言机能训练为核心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各国来华留学生渴望了解中国文化、进行深层交流沟通的需求。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学习语言,掌握语言能力是首要的。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学习者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并培养他们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注重语言教学中蕴含着的文化因素教学。一方面,积极而充分的文化因素教学对语言教学本身十分有利,能起到促进和深化语言能力的作用;另一方面,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为后者提供传播的方式和手段。因此,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完全脱离文化的语言教学几乎是不可能的。以往的语言教学,重视语言结构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忽视文化的教学,尤其是忽视不同文化在语言上的反映。虽然现在的“汉语热”日渐升温,但是从总体上看,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普遍较低。很多教师在汉语教学中,仅仅教给学生最基础的语言文字知识,就汉语讲汉语,重视了语言结构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却忽视了文化的教学。有的学生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虽然没有什么问题,能说比较标准的汉语,但对汉文化知之甚少,在交际中不懂汉民族的风俗习惯,尤其是不懂交际礼节和规则,常常会使用一些不得体以致不正确的话语。对外汉语教学中这种只重表层因素而忽视其他文化因素渗透和拓展的做法影响了留学生对汉语的深入学习和对中国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因此,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应面对这一事实,将汉语教学与汉文化熏陶结合起来,提高外国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语言教学的同时要进行文化教学,选择恰当的文化教学手段,这一点已逐步成为共识。 那么对外汉语的教学与中国文化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又该如何运用呢? 语言是在人类社会生活日渐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观点、交流思想的符号系统,这套符号系统总是代表一定的意义和内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习者利用汉语进行跨文化交际

100个最具中国文化的汉字

100个最具中国文化的汉字 一最小的数字,在正整数中找不到比它更小的数;又是最大的数字,意味着“一切”。始终如一的字形,象征着中华民族统一、稳定与持久。 天时而表示具体的人的头顶,时而表示抽象的“上天”。一身二人根源于古代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在有着深厚农耕文明的中国人心中,“天”“地”“人”三者的关系构成了社会的基本关系。 人肢体站立,反映了人类祖先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精神站立,人的精神要上可达于天,下可立于地,要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生命。人生在世,我们要始终保持一个姿势

“挺身站立为人,顶天立地做人。” 阴本义为山北水南,可指月、地、夜、寒、女、死,与阳相生相克。 阳本义为山南水北,可指日、天、昼、热、男、生,与阴相生相克。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贯通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是阴阳。 日中国历来有日神和火神崇拜。光明、文明,一直为人们所向往。作为自然神,日的地位低于天。作为时间单位,天和日有相似的意义。日在天上运行,因此天日常用在同一词汇中。

月自然界的月亮一圆一缺相隔30天,与日相对应,是人们常见的自然现象。关于月有不少美丽的神话传说,并通过对月变化的观察,产生了月蚀的知识和记载,以及对月的祭祀及礼仪等。 易易为变易,宇宙的本性就是差异、变化,没有两个时刻完全相同,人类的历史也是如此。这是中国儒家世界观的第一信念,古往今来无人能将其颠覆。 化变是外在的,化是内在的。文化、教化,都是内在的,现代的信息化,更是一种科技的大变革。

山地上所突兀者,人间所仰望者,为山。山被中国人赞美成有脊梁的阳刚的代表,所以山就是男子的象征。 水五行之一,构成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要素。水是一种标准,也是一种境界。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体现出道家“无为而求治”的哲学思想。 禅是中国化的佛,是神圣巅峰的封号,是超越言语的世俗智慧,是吾国吾民独有的精神风景。 茶人在草木之间,茶是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圣物,令人身心柔软、宁静和从容。在中国,茶被称为百病之药,陆羽《茶经》将茶文化推向极致;在日本,茶被称为神草,喝茶祛病延年,茶道成为日本人独特的民族文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