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合和几何公差试题(答案)

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合和几何公差试题(答案)

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合和几何公差试题(答案)
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合和几何公差试题(答案)

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合和几何公差试题

(答案)

一、填空题

1.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上具有的间距很小(小于1mm)的微小峰谷所形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

2.评定长度是指为了合理且较全面地反映整个表面的粗糙度特征,在测量和评定表面粗糙度时所必需的一段最小长度,它可以包含几个(一般取5个取样长度)。

3.测量或评价表面粗糙度时,规定评定长度的目的在于为了合理且较全面地反映整个表面的粗糙度特征。

4.表面粗糙度与高度特性有关的评定参数是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轮廓最大高度Rz 与间距和形状特性有关的参数是轮廓单元的平均宽度RSm、轮廓支承长度率Rmr(c)。

5.要求车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算数平均偏差值不得大于12.5μm,则在图样上标注为

Ra12.5。

6.测量误差按其特性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三类。

7.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可归纳为计量器具的误差、方法误差、环境误差和人员误差。

8.被测量的真值一般是不知道的,在实际测量中,常用测得值的算术平均值代替。

9.某次测量测得值是x=30.002.标准偏差σ=0.0002,置信概率取99.73%,测量结果是x±3σ = 30.003±0.0006 。

10.尺寸公差标准(GB/T1800-1999)规定的公差等级有20 级,其中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为H ,基本偏差为0 偏差,且偏差值为正公差值。基准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h ,基本偏差为0 ,且偏差值为负公差值。

11.常用尺寸段的标准公差的大小,随基本尺寸的增大而增大,随公差等级的提高而减小。

12.公差等级的选择原则是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低的公差等级。

13.公差是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实际偏差是指实际尺寸-基本尺寸,极限偏差是指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14.基本偏差一般为一般为靠近零线或位于零线的那个极限偏差。

15.孔和轴的公差带由上偏差和下偏差决定大小,由基本偏差决定位置。

16.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17.选择孔、轴配合的基准制时,应优先选用基孔制,原因是采用基孔制可大大缩减定值刀、量具的规格和数量。

18.尺寸公差标准规定有间隙、过渡、过盈三大类配合,当孔轴无相对运动,要求有良好定心精度,且易于拆卸时,应选用过渡配合。

19.φ60JS9的公差为0.074mm,上偏差为0.037mm,其最大实体尺寸为59.963 mm,最小实体尺寸为60.037mm。

20.φ20的轴,上偏差为+0.006mm,下偏差为-0.015mm,则轴的基本偏差为+0.006 mm,轴的公差为0.021 mm。

21.配合公差是指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它表示配合精度的高低。

22.利用同一加工方法,加工φ50H7的孔和φ100H7的孔,两孔加工的难易程度φ50H7的孔比φ100H7的孔难加工。

23.国家标准规定的优先、常用配合在孔、轴公差等级的选用上,采用“工艺等价原则”,高于IT 8的孔均与高一级的轴相配:低于IT 8的孔均和同一级的轴相配。

24.φ50mm的基孔制孔、轴配合,已知其最小间隙为0.05,则轴的上偏差是-0.05

25.某孔、轴配合的最大过盈为-60μm,配合公差为40μm,可以判断该配合属于过盈配合。

26.某孔、轴配合,最大间隙X max=+23μm,配合公差为30μm,则该配合为过渡配合。

27.的孔与的轴配合,属于基孔制间隙配合。

28.的孔与的轴配合,属于基轴制过渡配合。

29.孔、轴的ES<ei的配合属于过盈配合,EI>es的配合属于间隙配合。

30.基本尺寸相同的轴上有几处配合,当两端的配合要求紧固而中间的配合要求较松时,宜采用基轴制配合。

31.某配合部位比相应典型实例的旋转速度增高时,若为过盈配合,则过盈量应增大;若为间隙配合,则间隙量应增大。

32.在装配图上,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应标注轴的公差带代号,若内圈相对与负荷方向旋转,则内圈与轴颈的配合应紧一些。由于内圈孔的公差带在零线之下,若轴颈选用k6公差带代号,则它们的配合是过盈配合。

33.平键联结中,键与键槽宽度的配合应采用基轴制,为避免装配困难,应规定轴键槽对轴线、轮毂键槽对中心孔线的对称度公差。

34.被侧要素遵循独立原则是指其尺寸公差和几何公差各自独立,应分别满足要求。

35.独立原则是指图样上对被测要素给出的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各自独立,彼此无关。这时,尺寸公差只控制尺寸误差,不控制要素本身的几何误差。

36.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之间应用相关要求时,该要求包含了包容要求: 、

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可逆要求。

37.包容要求适用于单一要素如圆柱表面或两平行表面,其在图样中标注位置和符号为在尺寸公差带代号或极限偏差后面标注符号E 。

38.包容要求采用的理想边界是最大实体边界,主要用于保证配合性质不变。

39.最大实体要求采用的理想边界是最大实体实效边界,主要用于保证_自由装配__。

40.延伸公差带在图样上的表示线是细双点划线。

41.最大实体要求只适用于导出要素(中心要素)。

42.标注形位公差时,若被测要素是导出要素(中心要素),则指引箭头应与尺寸线对齐。若被测要素是组成要素(轮廓要素),则指引箭头应与尺寸线明显错开。

43.圆度的公差带形状是在给定横截面内、半径差等于公差值t 的两同心圆所限定的区域,圆柱度的公差带形状是半径差等于公差值t 的两同轴圆柱面所限定的区域。

44.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相同点是均为半径差等于公差值t 的两同轴圆柱面所限定的区域,不同点是径向全跳动公差带是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两圆柱面所限定的区(有基准要求)。

45.轴线对基准平面的垂直度公差带形状在给定两个互相垂直方向时是轴线垂直于基准平面的四棱柱面所限定的区域。

46.在平行度公差标注中,如果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结构功能要求相同可使用任选基准的标注方式。

47.在任意方向上,线对面倾斜度公差带的形状是间距等于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该两平行平面按给定角度倾斜于基准平面。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对称于线的理论正确位置的两平行直线所限定的区域。

48.某轴的实际被测轴线上,各点距基准轴线的距离最近为2μm,最远为4μm,则同轴度误差值为__8_μm。

49.径向圆跳动公差带与圆度公差带在形状方面相同,但前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基准轴线上而后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在给定横截面上。

50.某轴尺寸为

041

.0

030

.0

40+

+

φmm,轴线直线度公差为φ0.005 mm,实测得其局部尺寸为

φ40.031 mm,轴线直线度误差为φ0.003 mm,则轴的最大实体尺寸是φ40.041mm,最大实体实效尺寸是φ40.046mm,体外作用尺寸是φ40.033mm。

51.某孔尺寸为

119

.0

030

.0

40+

+

φmm E ,实测得其尺寸为φ40.09 mm,则其允许的形位误差

数值是0.029 mm,当孔的尺寸是φ40.03mm时,允许达到的形位误差数值为最大。

52.某轴尺寸为

041

.0

030

.0

40+

+

φmm E ,实测得其尺寸为φ40.03 mm,则允许的形位误差数

值是0.011mm,该轴允许的形位误差最大值为0.011mm。

53.某轴尺寸为

018

.0

028

.0

10-

-

φ,被测要素给定的直线度公差为0.005,并采用最大实体要求。

当轴实际尺寸为φ9.972mm时,允许的直线度误差达最大,可达0.015 mm。

54.在建立尺寸链时,应遵循最短尺寸链原则。

55.尺寸链中的增环是指它的变动引起封闭环同向变动的组成环。

56.尺寸链中的减环是指它的变动引起封闭环反向变动的组成环。

57.“偏差入体原则”布置,即当组成环的外尺寸按基轴制h轴的公差带,内尺寸按基孔制H孔的公带,阶梯尺寸按“偏差对称原则”配置,即按js或JS配置。

二、单项选择题

1.本公司的一般(未注)公差执行原则为按()标准的要求。

A、企业标准

B、国家标准

C、机械行业标准

2.一般(未注)公差不适用于(D)。

A、线性尺寸

B、角度尺寸

C、形状和位置要求

D、矩形框格内的理论尺寸

3.测量表面粗糙度时,取表面轮廓最大高度作为评定参数,记为:(Rz)

A、RSm

B、Rmr

C、Rz

D、Ra

4、基孔制配合φ52H7/t6的配合性质为:(C)

A、间隙

B、过渡

C、过盈

D、不确定

5.φ50f6、φ50f7、φ50f8的(B )相同。

A、下偏差

B、上偏差

C、实际偏差

D、公差

6.当孔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时,则孔、轴配合是(C )。

A、间隙配合

B、过盈配合

C、过渡配合

D、过渡或过盈配合

7.某配合的最大间隙为+30μm,孔的下偏差为-11μm,轴的下偏差为-16μm,轴的公差为16μm,则配合公差为:(C )

A、14μm

B、27μm

C、41μm

D、46μm

8.利用同一加工方法加工φ30f6轴与φ25h7轴,应理解为(B )。

A、难易相当

B、前者加工困难

C、后者加工困难

D、无从比较

9.滚动轴承工作时,由于摩擦发热,内圈的热膨胀会引起(B )。

A、内圆与轴颈的配合变紧

B、内圈与轴颈的配合变松

C、内圈所受的负荷增大

D、径向游隙增大

10.一换挡齿轮与轴配合采用平键联结,需要变换齿轮的轴向位置,应采用(A)。

A、松联结

B、正常联结

C、紧密联结

D、过盈联结

11.轴的最大实际尺寸是其(C )尺寸。

A、最小极限

B、体内作用

C、最大极限

D、基本

12.孔的最大实体尺寸是其(A)尺寸。

A、最小极限

B、体内作用

C、最大极限

D、基本

13.孔的体外作用尺寸与其实际尺寸比较,结论为:(C)

A、等于孔的实际尺寸

B、不小于孔的实际尺寸

C、不大于孔的实际尺寸

D、与孔的实际尺寸无关

14、孔采用最大实体要求时,其体外作用尺寸不得超越哪个尺寸?(B)

A、最大极限

B、最大实体实效

C、最小极限

D、最小实体实效

15.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之间的没有关系时使用的是(B)。

A、相关要求

B、独立原则

C、可逆要求

D、包容要求

16.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和形状公差按独立原则标注,则尺寸公差(D )。

A、控制形状误差

B、控制作用尺寸

C、控制基本尺寸

D、控制实际尺寸

17.形位公差的被测要素是中心要素时应将被测要素的指引线置于:(D)

A、尺寸线上

B、图样的中心轴线上

C、图样的中心平面上

D、与尺寸线的延长线重合位置上

18.设计时,为了保证孔、轴的配合性质稳定,常采用(C)。

A、独立原则

B、最大实体要求

C、包容要求

D、最小实体要求

19、设计时,仅为了保证孔、轴间能自由装配,常采用(B)。

A、独立原则

B、最大实体要求

C、包容要求

D、最小实体要求

20.定向(方向)公差带具有控制被测要素的(A )。

A、形状误差的职能

B、定位误差的职能

C、位置度误差的职能

D、跳动的职能

21.在最大实体要求后面同时标注可逆要求符号后,表示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之间(C)

A、允许尺寸公差补偿给形位公差

B、允许形位公差补偿给尺寸公差

C、允许尺寸公差、形位公差互相补偿

D、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相互之间没有关系

22.被测要素遵循最大实体要求是指用(B )来控制被测要素的实体。

A、最大实体边界

B、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C、最大尺寸边界

D、尺寸极限偏差

23.被测要素案包容要求标注时,尺寸公差不能控制下列哪项?(C)

A、实际尺寸

B、作用尺寸

C、位置误差

D、形状误差

24.属于形状公差的有(A、B )。多选

A、圆柱度

B、平面度

C、同轴度

D、圆跳动

E、平行度

25.属于位置公差(新标准方向公差、位置公差、跳动公差)有(新标C、端面(轴向)全跳动)。(旧标A、C、D)

A、平行度

B、平面度

C、端面(轴向)全跳动D.倾斜度E、圆度

26.径向圆跳动的公差带与(A)的公差带一样。

A、圆度

B、圆柱度

C、直线度

D、平面度

27.被测轴线的直线度公差值与该轴线对基准轴线的同轴度公差值的关系是(D )。

A、前者一定等于后者

B、前者一定大于后者

C、前者不得小于后者

D、前者不得大于后者

28.如果某轴的实际圆柱面由直径分别为φ30.05mm和φ30.03mm的两个同轴圆柱面包容而成的最小包容区域,则该实际圆柱面的圆柱度误差值为(A )。

A、0.02mm

B、0.01mm

C、0.04mm

D、0.015mm

29.当测量的实际孔心偏离理想孔心的距离为2μm时,其同轴度误差值为:(C)

A、16μm

B、8μm

C、4μm

D、2μm

30.如果某孔的实际圆柱面由直径分别为Φ30.06mm和Φ30.02mm的两个同轴圆柱面包容而成的最小包容区域,则该实际圆柱面的圆柱度误差值为:(B )

A、0.01mm

B、0.02mm

C、0.03mm

D、0.04mm

31.被测轴线的直线度公差值与该轴线对基准轴线的同轴度公差值的关系是:(A )

A、后者一定等于前者

B、后者不得小于前者

C、后者不得大于前者

D、后者一定小于前者

32.非刚性零件的几何公差要求是在自由状态下给出的,那么应在公差数值后面用什么表示(A )

A、F

B、R

C、M

D、E

33.应用位置度公差时,如果基准使用三基面体系,其基准字母在公差框格中的排序(A)。

A、按重要性从左到右排列

B、按重要性从右到左排列

C、排序与基准的重要性无关

35.对于尺寸链封闭环的确定,下列论述正确的有(D )。

A、图样中未注尺寸的那一环

B、在装配过程中最后形成的一环

C、精度最高的那一环

D、在零件加工过程中最后形成的一环

36.尺寸链中在装配过程或加工过程最后自然形成的一个环叫做(C )。

A、增环

B、减环

C、封闭环

D、组成环

37.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什么为准确依据(C )。

A、图形的大小

B、绘图准确度

C、尺寸数值

D、绘图比例

38.限定粗糙度、形位公差等范围的表示线是:(C )

A、细虚线

B、细点画线

C、粗点画线

D、粗实线

39.在一般情况下,螺纹轴线作为被测要素或基准要素时,不需另加标注字母的指的是下列哪一个要素的轴线?(D )

A、公称直径

B、小径

C、大径

D、中径

三、判断对错题

1.当基准要素是轴线或中心平面时,则基准符号可置于轴线或中心平面上。(×)2.下图中基准的标注表示A基准为所指轮廓形成的中心要素做基准。(×)该基准表示

的是圆点所在的实际表面为基准要素。

3.可逆要求的符号为R ,必须与最大实体要求和最小实体要求同时标注才有意义。

(√)

4.基准要素用大写字母表示。为不引起误解,字母E、I、J、M、O、P、L、R、F均不采用。(√)

5.可逆要求与最大实体要求同时标注,表示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之间可以互相补偿。(√)

四、问答题

五、标注题

1.改正图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2.改正图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3.改正图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4.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上。

(1)圆锥面的圆度公差为0.01 mm,圆锥素线直线度公差为0.02 mm。(2)圆锥轴线对φd1和φd2两圆柱面公共轴线的同轴度为0.05 mm。(3)端面Ⅰ对φd1和φd2两圆柱面公共轴线的轴向圆跳动公差为0.03 mm。(4)φd1和φd2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分别为0.008 mm和0.006 mm。

5.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上。

(1)φ30K7和φ50M7采用包容原则。

(2)底面T的平面度公差为0.02mm;φ30K7孔和φ50M7孔的内端面对它们的公共轴线的圆跳动公差为0.04 mm。

(3)φ30K7孔和φ50M7孔对它们的公共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3mm。

(4)6-φ11H10对φ50M7孔的轴线和T面的位置度公差为0.05mm,基准要素的尺寸和被测要素的位置度公差应用最大实体要求。

六、计算题

1.如图所示曲轴、连杆和衬套等零件装配图,

装配后要求的间隙为X=0.1~0.2 mm,而图样设计

时L1=1500+0。016mm,L2=L3=02.006.0

75--mm,试验算

设计图样给定零件的极限尺寸是否合理?

解:(1)建立尺寸链

封闭环为装配后要求的间隙。

(2)计算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和极限尺寸

L0= L1-L2-L3

= 150-75-75 = 0

L0max = L1max-L2min-L3min

=150.016-74.94-74.94=0.136 mm

L0min = L1min-L2max-L3max

=150-74.98 -74.98=0.04 mm

因L0min<0.1,故设计图样给定零件的极限尺寸不合理。

2.如图所示齿轮内孔,加工工艺过程为:先粗镗孔至

07

.0

8.

84+

φmm,插键槽后,再

精镗孔尺寸至

036

.0

85+

φmm,并同时保证键槽深度尺寸23.0

9.

87+

φmm,试求插键槽工序

中的工序尺寸L及其极限偏差。

解:(1)建立尺寸链

从加工过程可知,键槽深度 L 0 是加工后自然形成的尺寸,是封闭环。建立尺寸链时,以轴横截面的中心线作为查找组成环的连接线。因此,

L 1 、L 3取半值。

(2)计算组成环插键槽工序中的工序尺寸L 2及其极限偏差

L 2max = L 0max -L 3max / 2 +L 1min / 2

=(87.9+0.23)-(85+0.036)/2+84.8/2

=88.012mm

L 2min = L 0min -L 3min / 2 +L 1max / 2

= 87.9-85/2+(84.8+0.07)/2

=87.835mm

工序尺寸采用入体原则,故工序尺寸取为835.87φ

工序尺寸为 177.00835.87+φ

L 0 = L 2 + L 3/ 2 -L 1/ 2

L 2 = L 0-L 3/ 2 +L 1/ 2

=87.9-85/2+84.8/2

=87.8 mm

L 2的基本尺寸为87.8 mm

上偏差=88.012-87.8=0.212 mm

下偏差=87.835-87.8=0.035 mm

3.如图所示花键套筒,其加工工艺过程为:先粗,精车外圆至尺寸φ240

-0.060 mm ,再按

工序尺寸L 2铣键槽,热处理,最后粗、精磨外圆至尺寸φ240

-0。013 mm ,加工后要求健槽深度

21.50

-0.100 mm ,试画出尺寸链简图,计算工序尺寸L 2及其极限偏差。

解:(1)建立尺寸链

从加工过程可知,键槽深度 L 0 是加工后自然形成的尺寸,是封闭环。建立尺寸链时,以轴横截面的中心线作为查找组成环的连接线。因此,L 1 、L 3取半值。

(2)计算组成环插键槽工序中的工序尺寸L 2及其极限偏差

L 2max = L 0max -L 3max / 2 +L 1min / 2

= 21.5-24/2+(24.4-0.06)/2

=21.67mm

L 2min = L 0min -L 3min / 2 +L 1max / 2

=(21.5-0.1)-(24-0.013)/2+24.4/2

=21.607mm

工序尺寸采用入体原则,故工序尺寸取为67.21φ

工序尺寸为 0064.067.21-φ

L 0 = L 2 + L 3/ 2 -L 1/ 2

L 2 = L 0-L 3/ 2 +L 1/ 2 =21.5-24/2+24.4/2

=21.7 mm

L 2的基本尺寸为21.7 mm

上偏差=21.67-21.7=-0.03 mm

下偏差=21.607-21.7=-0.093 mm

4.加工如图所示钻套,先按尺寸041.0020.030++φ mm 磨内孔,再按033

.0017.042++φmm 磨外圆,外圆对内孔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12mm ,试计算钻套壁厚尺寸的变化范围。

解:(1)建立尺寸链

由于钻套具有对称性,L 1、L 2可取半值,封闭环为壁厚L 0,组成换环L 2/2=0205

.0010.015++mm ,

L 1/2=0165.00085.021++mm , L 3=0±0.006mm 。 (2)计算封闭环(钻套壁厚)的基本尺寸、极限尺寸

L 0=(L 1/2 +L 3)-L 2/2 = 21+0-15= 6mm

L 0max =(L 1max /2 +L 3max )-L 2min /2

L 0

L 3

L 1/ 2L 2/ 2

= 21.0165+0.006-15.010 =6.0125mm

L 0min =(L 1min /2 +L 3min )- L 2max /2

= 21.0085-0.006-15.0205= 5.982mm

钻套壁厚尺寸的变化范围为0125.0018.06+-

5.某一轴装配前需要镀铬、镀铬层的厚度为10±0.002mm ,镀铬后尺寸为φ80mm ,问没有镀铬前的尺寸应是多少?

解:(1)建立尺寸链

封闭环为镀铬层的厚度,由于轴具有对称性,L 1、L 2可取

半值,L 2=40。

(2)计算组成环(电镀前)L 1的基本尺寸、极限尺寸

L 0=(L 2/2-L 1/2)

L 1= 2×(L 2/2-L 0)= 2×(40-10)=30mm

L 0max = L 2max /2-L 1min /2

L 1min =2×(L 2max /2-L 0max )

= 2×(40-10.002)=59.996mm

L 0min =L 2min /2-L 1max /2

L 1max =2×(L 2min /2-L 0min )

= 2×(40-9.998)=60.004mm

工序尺寸采用入体原则,故工序尺寸取为60.004mm

电镀前工序尺寸L 1为0008.0004.60-φ

电镀前基本尺寸L 1为60mm

上偏差=60.004-60=+0.004 mm

下偏差=60-59.996=-0.004mm

6.要求某孔电镀后直径为)(9H 30052.00+φ mm ,电镀层的厚度为0.02±0.005mm ,试计算孔在电镀前的尺寸加工范围,并确定其工序尺寸和极限偏差。

解:(1)建立尺寸链

封闭环为电镀后的尺寸,由于孔具有对称性,L 1、L 0

可取半值,L 0/2=026

.0015+组成换环L 2=0.02±0.005mm 。

(2)计算组成环(电镀前)L 1的基本尺寸、极限尺寸

L 0/2=(L 1/2-L 2)

L 1= 2×(L 0/2+L 2)= 2×(15+0.02)=30.04mm

L 0max /2=L 1max /2-L 2min

L 1max =2×(L 0max /2 +L 2min )

= 2×(15.026+0.015)=30.082mm

L 0min /2=L 1min /2 - L 2max

L 1min =2×(L 0min /2 +L 2max )

= 2×(15+0.025)=30.05mm

工序尺寸采用入体原则,故工序尺寸取为30.05mm

电镀前工序尺寸L 1为032.0005.30+φ

电镀前基本尺寸L 1为30.04mm

上偏差=30.082-30.04=+0.042 mm

下偏差=30.05-30.04=+0.01mm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