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梁家河》心得体会12篇

《梁家河》心得体会12篇

《梁家河》心得体会12篇

篇一

读罢《梁家河》,穿越时空,跟随青年习近平一起走过七年知青岁月。从解决吃饭问题、打坝问题、沼气问题,到后来创建铁业社、代销店,创办扫盲班……跟随习近平从一名知识青年成长为共青团员、党员、党支部书记,最终树立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作为改革开放的同龄人,知青生活对我不再神秘和遥远,通过《梁家河》,自己也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思想磨砺。

脚踏大地之上,置身人民之中,实事求是,真抓实干,通过不懈奋斗,日子就会越过越红火。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带领乡亲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光辉实践,为我们揭示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朴素真理,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

难题要一个一个解决,实干就是解决办法。事实是最好的辩手,发展的事实“会说话”。梁家河这个小村庄的变化,就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而这一切都是通过奋斗和实干创造出来的,奋斗和实干也是共产党员最鲜明的红色基因。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党员,要有新的担当,要从人民

领袖伟大思想的历史源头,汲取为人民群众拼搏奋斗的

不竭动力。青年习近平在当年极度艰苦困难的条件下,

还可以为梁家河干大事、干好事,我们更要珍惜时代的

机遇和良好的条件,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今天的我们,既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见证者、受

益者,也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者、探索者、传播者。在建

筑业,我们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学习总书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吃透《梁家河》里的“大学问”,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专注敬业,

不断学习超越,努力创造出不平凡的价值,为打造最具

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成为实施国家“走出去”

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的重要力量继续拼

搏奋斗。

新时代属于奋斗者和实干者,是每一个人都大有可

为的黄金时代。当曾经的梦想逐一照进现实,今天的我

们也充满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的指引下,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

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我们的新时代,同样激情燃烧。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梁家河,我的梁家河就在我的

岗位上。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以奋斗者的标准要

求自己,以实干者的标准推进工作,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与时俱进,在追求知与行、能与为的统一中,努力建设发展我的梁家河。相信我们未来的美好梦想,在奋斗和实干中,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够成功!

篇二

“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的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

近日,全国上下掀起学习梁家河精神的热潮。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刻学习当代纪实文学——《梁家河》,深刻体会习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插队七年的知青岁月,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领导情怀!

从《梁家河》中得知,当年习近平等15名北京知青响应毛主席号召上山下乡,来到延川县梁家河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村民打坝淤地、发展沼气、修筑梯田、植树造林,在村里建立磨坊、裁缝铺、铁业社、代销店等,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梁家河村历届村“两委”会贯彻党的富民政策,带领村民艰苦创业,建设美丽乡村的艰难历程和巨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x年2月13日重回梁家河村看望乡亲们的感人细节更使大家深受感动。

梁家河这个小村庄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

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村的岁月,我们在实际

工作中要立足本职,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

做干部一定要为群众多办事、办好事。梁家河村山

高坡陡,可耕种的田地较少,而在当年那种自给自足的

小农经济条件下,群众的最大生活来源就是农田,农田

稀少就意味着农民吃不饱肚子,养活不了妻儿老小。为

了解决这个问题,时任党支部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带领其

他知青与梁家河村村民打淤地坝,修筑梯田,打坝大部

分都在冬季农闲时节,乡亲们都怕冷不想下水,每次他

都带头赤脚站在冰中凿冰清理坝基,在他的带领下梁家

河村建成了1x座淤地坝,这么多年一直是梁家河村旱涝保收的聚宝盆。同时,为了解决村民的吃水、照明、打铁、穿衣等生产生活问题,习近平同志还带领知青和村

民在村里建立了磨坊、裁缝铺、铁业社、代销店等,不

断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是一个心向

群众、为民着想,为民办事的人,他在短暂的七年当中

用心与群众交往,用生命在劳动,努力改变山村的面貌。

做人、当干部一定要善于贴近群众,懂得感恩。习

近平同志在梁家河村待了七年,这x年他与当地群众一

起吃玉米团子,住窑洞,睡土炕,打坝挑粪,建沼气,

相互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也许是艰难的生活使他们

的心贴的更紧。“19x5年10月x日,我要上清华大学,走的前一天晚上,村上杀了一头羊,家家户户来代表和

我话别,并送我临别纪念——笔记本,第二天早上,我

睡起来推开门,外边站满了乡亲们,那一刻我哭了。”

在看到这一段时我的眼眶都湿润了,我感受到了乡亲们

对习近平总书记的依依惜别之情,感受到了他们的厚重

的情谊,这也让我们大家更加的敬佩和喜欢这个人——

习近平总书记。习近平总书记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1993年、x年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回到延安看望梁家河

村的村民,挨家挨户看望乡亲,为他们送去了慰问品,

还把患有腿疾的村民吕侯生接到x,自己掏钱为其看病,他支持建设了梁家河小学、学校过水桥和延川中学教学楼,还给经济困难的群众寄来了钱,解决他们的生活困

难问题。x年延安遭受了持续降雨灾害,习近平总书记

写信给村干部,说“你们在灾害中积极抢险自救,我很

欣慰,让村里的乡亲们过生小康生活一直是我的心愿,

希望你们真抓实干,努力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习

近平总书记的话句句体现出他的群众意识,饱含大爱深情。

从你我做起,自觉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感恩是幸

福的源泉,不懂得感恩,就等于没有一颗善于感知幸福

的心灵。我们每个人都曾遇到过很多好人,在困境中帮

助我们,让我们心存感激,但是扪心自问又有几个做到

了回报和答谢呢,说到这里也许我们都会感到很惭愧。所以,从今天做起,我们都要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努力

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从容和充满爱心地与人相处,收

获更温暖的情感回报。

回顾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岁月,对比梁家河

的今昔变化,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人们时时感受到,梁

家河这个坐落在陕西北部的小村庄,深深包含着为民造

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

难的意志,是无数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共产党人的精

神高地。

篇三

这次梁家河村的学习考察之旅,可谓不虚此行。习

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心系群众、不等不靠、苦干实干、敢为人先、一身正气”的品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身

为一名社区党支部书记,当年习总书记的很多做法,引

起我的共鸣。梁家河之行给了我深刻的启示。

上世纪六十年代,习总书记在陕北延安梁家河那样

一个艰苦的山沟沟里,和村民情同手足、同甘共苦,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精神战天斗地,一干就是七年。

我们今天的工作环境条件,远远好于过去梁家河的

那个条件。党组织让我担任一个社区的党委书记,这是

一个很重要的岗位,是一个为民做实事的机会。我一定

会坚持理想信念,在有限的服务时间里,为人民做更多

的实事好事。

结合自身谈感受,我于x年x月来到理工大社区担任理工大社区居委会主任,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我以党建

为引领,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及居民群众抓住机遇,共同

努力,不怕苦不怕累,将理工大社区打造成了一个美丽、宜居、文明的文化社区,给社区居民创造了更加和谐的

社区环境,社区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区居民的业

余生活也越来越丰富。

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对你就有多亲。这次学习考察,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习总书记与群众之间淳朴深厚

的感情。看了习总书记与百姓的交情后,我明白了不是

群众不愿与你交朋友,而是你有没有真心跟他交朋友;不是群众不跟你讲感情,而是你首先有没有倾入真感情。

还好,自从我上任以来,我组织社区人员和居民积极响

应党的号召,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送政策、送温暖、

送服务”工作,干群关系紧张的局面得到根本扭转,干

群更和谐,鱼水情更深,老百姓得了实惠,老百姓生活

更加的和谐和安定。

你的干劲有多足,取得的成绩就有多大。习总书记

从“一个什么都不会做的十五六岁孩子”锻炼成为群众

眼里“能吃苦、干实事、好读书的好后生”,在这段艰

苦的岁月里,他养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敢做敢为的可贵品格。在由衷地赞叹和敬佩的同时,不

由地想到我任职的社区,以前的社区,事情多,工作人

员少,居民办事难,国家福利也很难执行下去,如今,

社区居民告别了脏、乱、差的居住环境,在社区带领下

大力开展文娱活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老人们的业余生活。在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下,居民们自发组织了各种

娱乐团体并代表理工大社区经常性的参加街道举办的各

种文艺团体展示......我在思考,是什么让社区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党的好政策、是政府的关心、是社

区人员的齐心协力的精神及痛定思痛,痛下决心的气魄。

你的公心有多强,你得民心就有多深。在梁家河人

的眼里,总书记一直为人耿直,处事公道。公道正派,

廉洁奉公,我认为这是为人处世的基石。通过这次梁家

河学习参观,我可以更加深刻、直观地领会习总书记系

列讲话的精神所在,更加全面、历史地认识到确立以习

近平总书记为全党核心的重大意义,也更能让年轻一代

明白一个道理:人生需要磨砺,磨砺使人成长。而这偏僻、贫瘠的梁家河,更似一条清凉甘洌的源头活水,启

迪着我们的智慧,洗刷着我们的灵魂,使我们的精神得

到了洗礼!

梁家河,一个有“大学问”的地方,一个把心留住

的地方,一个让人向往的地方。

篇四

在一口气读完《梁家河》这本书时,我深深感受到领袖的不平凡是从青年时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对比自己

在那个年龄的表现,真的是自惭形秽,相差甚远。

书中“难忘梁家河”这一篇目中讲到,200x年8月

1x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接受延安广播

电视台《我是延安人》栏目记者专访,回忆起在延安的插队岁月,他说:“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

是注定了我人生以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

正如梁家河村党支部原书记石春阳所说,“能跟老

百姓打成一片,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当年的

北京知青,从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一桩桩实事做起,

为当地百姓谋幸福、谋发展,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中国共

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也成为他后来一以贯之的人民

立场。

在陕北那艰苦的七年岁月里,青年习近平从一个十

五六岁的不谙世事的少年,逐步成长为一名沉稳自信、

奋发有为的共产党员和大队支部书记,梁家河的知青岁

月是习近平总书记成长的力量源泉。基层是大舞台、大

课堂,群众是好老师。习总书记用自己青年时代在基层

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在基层锤炼,就要做到心随党旗

在基层,情系群众共生长,为民服务敢干事,在基层磨

炼中不断升华精神、检验作风、提高能力。对于干广大

青年干部而言,基层的广阔天地是我们奋发有为、增长

本领、干事成才的好地方,我们要勇于扎根基层这片沃土,在基层中汲取养分,努力干事创业,打好坚实基础,才能成长为遮风避雨的“大树”。

《梁家河》这本纪实文学,我们广大青年不仅要阅读它,更要用心去感受、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真正系好人

生的第一粒扣子,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在为民干实事中努力成才、在青春奋斗中砥砺前行!

篇五

纪实文学《梁家河》以《树高千尺忘不了根》、《窑洞里长满了故事》、《一声声喊我小名》、《我们走在阳光路上》四个章节34篇文章,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村插队时的工作、生活,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由一

名知青成长为大队党支部书记的历程。

历经困苦磨炼铁一般的意志。在梁家河时,习近平

吃的是窝窝头,穿的是破衣服,住的是土窑洞,白天受

风吹日晒,晚上有跳蚤为伴。习近平总书记说:“那个

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也没有难到那个程度”。对比我们现在丰衣足食

的生活,作为新时代的组工干部,我们更应直面艰苦,

经受磨练,迎接挑战,最终成就自己。

积极学习铸就成就一身才华。习近平总书记在知青

下乡的七年中,炕头枕边桌上从未少过一样东西——书。在梁家河,虽然物质条件十分艰苦,但习近平的精神生

活无比丰富。他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一物不知,深

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他涉猎广泛,有政治、经济、

军事、历史等等。去上山放羊时看书,上工干活休息间

歇看书,晚上回窑洞依然点着煤油灯看书,他对知识的

渴求在陕北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更加突出。作为新时代的

组工干部,要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

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

真正使读书学习成为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努力奋斗成就幸福的人生。种地放羊,温饱难以解决,思想受到压迫,使得年仅15岁的少年开始了一个人的艰苦奋斗。七年知青岁月中,从低落到崛起体现的是

一个人强大的精神。在接受了梁家河人的温暖后,他立

下为人民谋实事的坚定信念。在艰苦的环境中带领梁家

河的群众闯出了一条宽阔的光明之路。2018年开年时习

总书记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只有奋斗的人生才是

幸福的人生”。作为新时代的组工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精通业务,勇于拼搏、实干巧干、大胆创新,以饱满

的热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篇六

《梁家河》出版发行以来,全国上下掀起了学习浪潮。自己读后深受教育启迪,习近平总书记出生于上世纪五

十年代初,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从北京到生活条件

极其艰苦的梁家河插队,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知识专年

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磨练自己的意志,增

长自己知识才干,我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

代刚十来岁,亲身经历了当时的农村现状,耳闻目睹了

当时本大队知青生活现状,那时全国都很落后贫困,何

况当时的陕北,生活之艰辛可想而知,而习总书记坚持

下来了,是人民的支持,无穷知识支撑,理想信念是他

获得了无穷的力量,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中,不是悲观而

是安下心,扎下根,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齐心协力苦干

实干,打坝建沼气修村道办实事,既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增长了知识,为主政一方担任县市省领导干部,从而为

担任“党的核心”领导人打下坚实基础,又赢得人民群

众的衷心支持及拥护。因他心中装着人民,始终不忘入

党的誓言,不忘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之初心。无论是主持一方,还是成为核心的领导者,始终不

忘人民群众,始终怀有为民情怀,担任总书记后与中外记者见面庄重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巨变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从而赢得了中外高度赞誉,赢得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忠心拥护,无愧党的核心人民领袖,军队的统帅。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环境不同,但为民服务,实现中国富强,中华民族振兴的目标任务是一致的,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干部,应以习总书记为楷模,要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严实党的纪律,坚定政治方向,时刻牢记入党誓言,在平凡的工作上尽心尽力做好所承担的帮扶工作和县委局领导安排工作任务,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干部,要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坚持不懈抓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学习党的现行政策理论,学习中国历史及中共党史和中国决定纪律规定,自己知识不断更新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2.有吃苦奉献精神,耐得住寂寞,常常想想当年习总书记七年知识理论,也不忘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生活工作经历,更不能忘记革命先辈打江山所付出的一切,吃点苦又算得了什么,不计较个人得失,乐于奉献,勤奋工作。

3.牢记宗旨,不忘初心,心中始终装着人民,尽力

为其排忧解难,做好事,办实事,树立人民公仆良好形象。

4.注重实干,不图虚名,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讲求实效踏实做事,老实做人,不计名利得失,不

与群众争利,体现一名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

篇七

一个偏远村庄,牵挂着一个人40多年的记忆;一群质朴村民,见证着苦难交织着辉煌的青春岁月;一份厚

重乡情,承载着不能忘却的赤子情怀,这个小村庄就是

梁家河。近日,仔细研读了《梁家河》一书,系统了解了总书记在梁家河村插队七年的岁月经历,深刻感悟到习

近平总书记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

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和复兴民族的梦想。

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1968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主动申请到陕北农村插队,为总书记认识中国农村、了解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所思所想以及确立共产主

义远大理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梁家河插队时,他并没有因为父亲的问题对自己失去信心,而是以立足

于实际、立足于群众、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宏大视野,通过与农村、农民的接触,更为深切地意识到中国社会

发展的出路在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更加坚

定了对党的忠诚和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作

为一名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要注重通过日常社会实践锻炼,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保持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

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要有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梁家河是习近平总书记

挥洒了七年青春的地方,通过在基层与乡亲们同甘共苦,经受了磨难,锻造了意志,砥砺出坚强。面对梁家河艰

难的生存条件,总书记没有选择退缩,而是继承延安时

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带领梁家河父老乡亲改产生产

生活条件,培育出苦干实干、拼搏奋斗的崇高精神。在《沼气专业户》章节,为建好沼气池,总书记跑了四川5个地区的17个县,为了查看沼气池哪里漏气,用手一遍一遍的摸满是大粪的沼气池,为了能够让沼气池排气,

被大粪喷了一脸,最终建成陕西首个沼气池,打破了

“沼气不过秦岭”的谬言。基层虽然苦、虽然累,但能

磨炼意志、增强才干,也大有可为。对于我来讲,要学

习总书记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真正沉在基层、服务基层、造福基层。在思想上,要保持旺盛斗志,奋斗不息;在工作上,要不避困难,勇挑重担;在生活上,要吃苦

耐劳,克勤克俭。

要有扎根基层的为民情怀。每一个人都是有情怀的,一心为民的情怀最无私,最受人尊重。在《泪别梁家河》章节,总书记说,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

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习总书记带领村民打

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等发展生产的为民情怀,

也充分体现为民造福的初心。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政

法工作的根本立场,也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作为全区

政法工作的带头人,我将扎实开展大调研,全面了解群

众对政法工作及平安最真切的需求,发挥民智、借助民力,坚决打赢扫黑除恶和政法综治助力脱贫攻坚战,让

群众带着满满的安全感迈入小康社会。

要苦干实干、担当有为。梁家河是习近平总书记挥

洒了七年青春的地方,通过在基层与乡亲们同甘共苦,

经受了磨难,锻造了意志,砥砺出坚强。面对梁家河艰

难的生存条件,总书记没有选择退缩,而是继承延安时

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带领梁家河父老乡亲改产生产

生活条件,培育出苦干实干、拼搏奋斗的崇高精神。作

为司法行政干部,我们要学习总书记不畏艰难、百折不

挠的顽强意志和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赤子情怀,把党

赋予的各项工作完成好,以苦干实干成就事业。同时,

有意识地把年轻干部选派到急难险重的实践中去淬炼、

去升华,让他们在攻坚克难中完善自身、成就人生。

篇八

近日,我仔细研读了《梁家河》这本书,感触颇深,对习总书记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书中讲述了习总书记知

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展现了习总书记青年时

期崇高的理想追求、深切的为民情怀、强烈的进取精神、优良的品德作风和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的成长历程。

总书记在黄土高原腹地的小村庄——梁家河一呆就

是七年,在这片黄土地上成长、劳动、生活、奋斗过,

在艰难困苦中磨砺,在不断成长中服务群众。总书记一

直对基层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后来明确提出以人民为

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以人

民为中心的立场,与他这七年的知青岁月密不可分。在

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所树立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初心,

奠定了他治国理政思想的立足点,形成了他以人民为中

心发展思想的出发点。后来又事两次回到梁家河,见到

梁家河村民,关心的都是老百姓收入、养老和医疗等最

基本的生活问题。正是这种源自内心深处的“人民立场”,使得总书记把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作为治国理政的

目标。

作为一名普通干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牢固树立群

众观念、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习总书记在梁家河插

队的七年里,与当地父老乡亲打成一片、融为一体,真正了解到了人民疾苦,建立了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身体力行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心中、落在实处,善于接触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做到倾听民声、广聚民智、汇集民力,扎扎实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而不懈努力。

七年的艰苦岁月,习近平总书记坚守梁家河,始终坚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从来没有对党产生过怀疑和动摇。我们要深入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习总书记的为民情怀、担当意识、奋斗精神,以习总书记为榜样,更加自觉地向习总书记看齐,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更加自觉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和坚强捍卫者。

篇九

上班之余,我用了两天多的时间,满怀深情地读完了10万余字的《梁家河》,创造了我精心阅读的新速度。

这本书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知青生活和梁家河几十年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掩卷深思,感触良多。“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

大学问的地方”。梁家河让习近平一直牵挂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追寻人民领袖的初心,激发了我砥砺前

行的信心。

只有扎根人民,才能了解人民疾苦

1969年1月13日,不满16岁的习近平响应中央号召,随下乡插队的知青大军投身延安,扎根梁家河,一

呆就是7年。

2458个日日夜夜,习近平与知青们同吃“抿节”、“团子”;住窑洞,过着“山顶洞人”的生活,被跳蚤、虱子叮咬;点煤油灯夜读,吐出来的痰都是黑的;蹲令

人窒息的坑厕;用石磨和碾子加工粮食,隐忍着三个月

没见过一滴油星子的滋味;用“老镢头”刨土;用扁担

挑100多斤重的柴和粮;亲历着流着血、含着泪打柴的

艰辛。身先士卒与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劳作,打坝、修梯田。

7年的时间里,习近平一直拼命干,从不“撒奸儿”,没有一点书生架子,是个“好后生”,他感受着

人间的冷暖,体味着人民的疾苦。乡亲们也从心底里接

纳了这个“北京娃”,习近平成了乡亲们了解外部世界

的一个通道、一双眼睛。

正如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在美国西雅图出席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宴会时

讲的那样:“乡亲们生活十分贫困,经常是几个月吃不

到一块肉,我了解乡亲们最需要什么……我了解老百姓

需要什么……”

正如2018年8月4日,习近平在接受《我是延安人》栏目记者专访时,他说的:“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注定了我人生过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人

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

世界上任何一件事,只有亲身经历才有切身感受。

恶劣的生活环境,自然的重重磨难,让习近平深深地了

解到基层劳动人民的疾苦,扎根在人民群众中,更坚定

了他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理想和信念。

在当代,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更应该扑下身子,

放下架子,扎根一线,服务基层,了解企业的第一手资料,倾听员工的真实心声,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在以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新中国建

设的大潮中,披荆斩棘,奋勇向前。

只有心系人民,才能不忘奉献人民

习近平说:“1969年1月,我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在这里一呆就是七年。当年,我走了,

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

他将这一段时间视为人生的一个转折,陕西是根,

延安是魂,为人民奉献的信念来源于梁家河,习近平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