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三部分古代诗文阅读

第三部分古代诗文阅读

第三部分:古代诗文阅读

一、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教学建议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从1995年开始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不再设专门小题,而是放在文言文阅读中进行,材料都来自课外。1995年至2003年高考所考实词共54个,其中在课文中出现过的仅有46个,占86%。考查侧重于实词意义的理解,而且偏重于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对其词性和在句子中的成分一般不涉及。这样的考查充分体现了“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的思想,这种趋向估计会长期保持。

本专题复习的目标,一是让学生明确文中哪些是常见实词,促使学生平时加强积累,形成实词知识系列以备用;二是使学生明确在高考考查中经常涉及到的是哪些类型的实词,以便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解答这几种类型题目的能力。

要提醒学生特别注意以下几类实词:①古今异义的实词,②一词多义现象,③偏义复词,④常见通假字,⑤单音词和复音词,⑥异读词,⑦活用词。

问题磁场使用指导

一、使用指导

本栏目所选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根据考点涉及的知识设题,意在让学生经过思考了解本专题的内容,同时能在思考中引出问题,为后面的探究作铺垫。使用时要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并思考,暴露出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教师也可根据需要再补充几个思考题加以拓展,教师在点拨中可初步引出相关的知识和解题要领。

二、问题磁场

1、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回答下列问题:孔子对晏子的观点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景公问于晏子曰:“为政何患?”晏子对曰:“患善恶之不分。”公曰:“何以察之?”对曰:“审择左右。左右善,则百僚各得其所宜,而善恶分。”孔子闻之曰:“此言也信矣!善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善进,则善无由入矣。”

【点拨】此题看起来是考查人物的态度,实际上是考查古今异义,即考查“信”和“进”这两个实词,这两个实词在中学教材中已涉及到,可以先通过回忆课文中的用法,再结合语境明确其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信”在文中应解释为“确实、实在”,这说明孔子是赞同晏子的观点的,认为他说的符合事实。“进”在此处应解释为“进用、采纳”。孔子也认为善言被采纳,那么谗言就无从谈起,一旦谗言被采纳,那么善言就无从谈起,所以分清善恶是为政的关键。

2、将下面的文言文中加点的实词译成现代汉语,并说说是不是儿子做了坏事。

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

..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丈人:____苦:_____道:_____责:____

【点拨】“丈人”古今意义差距较大,古文中解释为“老年人”,下文有“吾为汝父也”一句,学生更容易误解。“苦”为形容词,而后面却带上了宾语“之”和“我”,由此推断“苦”一定活用为动词,结合语境是“使我苦”之意。“道”是名词,在句中活用作“苦”的状语,译成“在路上”为妥。“责”如果简单地译成“责怪”显然不合乎语境,可考虑是否为通假字,通“债”即“讨债”之意。很显然,他的儿子到东邑去讨债了,根本不在丈人回家的途中,全是奇鬼所为。

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楚王面有忧色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臣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注]不谷:古代君王自称的谦词。

【点拨】此题实际上是考查了实词的异读及古今异义。“王”在此处作动词,第四声,释为“称王”。楚王面有忧色的根本原因是担心自己不能称王称霸,成就霸业,直接原因是他与群臣议政,而群臣由于害怕不敢多言,没人能比得上他。此处是考查了“逮”,在现代汉语中“逮”是“捉住、逮捕”之意,在古文中却有“比得上”的意思。

4、将下面文言文中加点的实词译成现代汉语。

有子问于曾子①曰:“问丧于夫子乎②?”曰:“闻之矣。‘丧欲①速.贫,死于②速.朽’。”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闻诸夫子也。”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与子游闻之。”有子曰:“然。然则夫子有为

..言之也。”

[注]①有子,名若;曾子,名参;二人与子游都是孔子的弟子。②丧,这里指丧失禄位;夫子,即孔子。

①速:____②速:_____有为:_______

【点拨】此题考查了一词多义现象及实词在特殊语境中的意译。“①速”应理解为“招致”,“②速”应理解为“快速、迅速”。“有为”在文中意思比较特别,不能简单地译成“有作为”,从文中看来,夫子是说过“丧欲速贫,死于速朽”之言,而此话又是不合乎君子之道的,所以只能理解为是孔子在特殊的环境中“有所指”而说的话。

案例探究使用指导

一、使用指导

本栏目围绕重点设置了三个案例,承接前一个栏目引出的问题进行探讨,解答部分着重从对易失分处的分析引出规范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使用时应重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讨论,加深理解,开拓思路,归纳方法,培养能力,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情况补充案例。

二、案例探究

【案例1】2003年全国高考卷第11题(引文见附录)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讽:劝告B.咸私哂.其矫饰焉哂:讥笑

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遇:优待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务:致力

【解题思路】解释实词在文中的意思,一定要联系语境,结合平时课本中所学过的常见意思,逐项排除,最后作出合理的推断。A项中的“讽”为“委婉地劝告”。B项中“哂”可能是学生相对陌生的了,它在古文中最常见的意思就是“讥笑、嘲笑”,在此句子中解释得通。C项中的“遇”出现概率较高,本句很好翻译,后半句“遇人尽礼”是“以周全的礼节对待别人”之意,显然应解释为“对待”。D项这句是说到了唐太宗刚刚即位的时候,他(采取措施)坚决制止作奸犯科的官吏。“务”此处很明显作“致力”解释,

【参考答案】D

【评点与探究】此题主要考查对全文内容理解比较重要的实词在文中的意思。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一是对四个选项中的加点实词不明意思,或是对其中绝大多数的实词意思不明,于是乱选;二是对几个实词的常用意思有所了解,但对实词所在句子的句意不了解,当然也只有乱选瞎猜了。其实,此题考查的“讽”“哂”“遇”“务”四个实词,高中语文课本或读本中都有涉及,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夫子何哂由也?”(《子路、曾皙、冉由、公西华侍坐》);“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荆轲刺秦王》);“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所以“功夫在课内”,要学好课文;在解题时可以回忆这个词在哪篇课文中出现过,是怎样解释的,然后结合语境进行推断。

【案例2】2002年北京春季高考卷第12题(引文见附录)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与现代汉语的相同的一项是

A.或.共帐而寐 B.拜受而已

..

C.出身

..治体

..忧国 D.通达

【解题思路】B项中“而已”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皆意为“罢了”。从语境来看,孙登心中尊敬徐夫人,徐夫人送来衣服,他一定要沐浴后(极表恭敬)穿上;对徐氏所赐衣服,出于礼

节,不能不接受,但只是接受罢了。A项中“或”意为“有时”,与今义不同。C项中“出身忧国”意指全身心为国分忧。D项中“通达”意为“通晓”,此句意为:通晓治理国家的方略。【参考答案】B

【评点与探究】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与现代汉语同形词语的含义理解是近年文言实词考查的一个热点。此类词语中有一部分较显生僻,大量的则需要从语境中去辨析和推测其含义。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绝不可单独、孤立来,特别是有的实词迷惑性很强,更要注意辨别。本题很容易错选为A,主要是未从上下文的联系中去分析。

解答此类题目的方法是:首先要把握加点字所在语句的大意,其次用加点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去试作解释,看是否语意通畅,通畅的即为与现代汉语相同,不通畅的即与现代汉语不同。平时同学们要重视积累课本上、复习材料中出现的古今同形词语,要注意归纳整理,适当识记。值得注意的是,此题考查对古今词义异同的辨别,既包括实词(出身、通达),又包括虚词(或、而已),而且各占一半,这和近几年全考实词是不同的。

【案例3】2002年全国高考题第11题(原文见附录)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

..,乏绝之处,见水将兵:将领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

..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解题思路】A项中的“竟”,是完毕,终了的意思,“竟死”表示一直到死,犹如“竟日”表示从早到晚一样,与上下文文章十分切合。《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学过“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竟”即完毕的意思。B项中的“将兵”,试题将它解释为并列短语,显然是不妥的。联系后文,既然说到“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可见是指李广对待部下的关爱,当然是李广领兵的情况,而不是指李广手下的将领和士兵。C项中“曲折”是古今异义词,联系前文看,这是在李广迷路以至部队落在卫青之后,卫青要向皇帝汇报事情经过时说的,当然不可能是指弯曲的道路,而是指事情的复杂经过。D项中的“结发”在中学课文《孔雀东南飞》中有:“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句,这里的结发是指到了一定年龄(男20岁,女15岁),开始把头发结起来表示成年了。

【参考答案】D

【评点与探究】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词义的理解。对文言实词词义的理解是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要能顺利地读懂浅易的文言文,就必须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有关文言实词的知识。并应具备从同一实词的若干义项中选择它在上下文语境中应取义项的能力。这道题挑选了4个包含有较为常见的文言实词的词语,同时也给出它们的释义的正与误。从解题方法考虑,最简单的莫过于将各个解释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这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

知识归纳与思维拓展使用指导

一、使用指导

本栏目是在“案例探究”的基础上围绕本专题涉及到的知识进行的系统总结与拓展。侧重拓展在文中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教师使用时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类型考题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思考和解题方法,而且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总结归纳。

二、知识归纳与思维拓展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这条要求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条件。综合这两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具体要求,既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知识的情况,也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所

谓“常见实词”,应当主要是常用词与次常用词,这是从词在运用中出现频率的角度来讲的。而从词义上看,这里所说的常见实词又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

这个专题的知识大致包括下面几个小点:

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偏义复词和词类活用。

高中各册语文课本后的《文言常用实词表》所收340个,连同初中所学的200多个实词,是我们阅读文言文最基本的词汇库存,应切实掌握。但是,通常成为阅读难点的有一种情况是文言实词是我们初见的,但我们也会发现陌生的词常常有我们熟识的意义;另一种情况正好相反,熟识的字词在文中,表现出特殊的使用意义,即临时意义;还有一种情况是语句中的深层含义及某种修辞格产生的特殊意义,也不易辨析。总之,作为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供测试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在选材上一定会设置必要的障碍点,这就要求我们有较强的实词处理能力——推断的能力。

推断文言实词的一些基本方法如下:

一、联想推断

试卷上常出现一些难理解的文言实词,我们可以联想课文有关语句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例如:“不以外夷见忽”。要理解此句,关键是“见”。我们可以联想到《孔雀东南飞》中学过的“兰芝初来时,府吏见叮咛”来推断。“见”是动作所偏指的一方,句中是“我”的意思,“不以外夷见忽”中的“见”据此可推断,此句句意为:不因为我是外夷而轻视我。

也可以联想成语推断。不少成语源自文言文,可借助这些成语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例如:

①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②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③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

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①句中的“薄”字,可借助成语“日薄西山”中的“薄”字来推断,“日薄西山”中的“薄”为“接近”之意,那么①句中的薄字也可用“接近”试解。②句中的“速”字,可借助成语“不速之客”很容易推断出是“招致,招引”的意思。③句中的“疾”字可用“疾风知劲草”中的“疾”字推断出是“强”的意思。④句中的“责”字可由成语“求全责备”推知是“寻求,寻找”之意。

二、语言结构推断

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常常采用互文的修辞格,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词义。例如: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②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①句从句式结构来看,属于对仗,“忠”和“贤”相对,“用”和“以”相对;“忠”和“贤”同义,那么“用”和“以”同义,故“以”的意义就是“重用,任用”的意思。②句从句式结构来看,也属于对仗句,“六国”与“秦”相对,“灭”与“族”相对,由此可推知,“族”就是“族灭”的意思。

三、辨析词性推断

根据词语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知它的实词词义。例如:

①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②带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①句为对仗句,“据”与“拥”相对,“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之意,名词,那么“固”也是名词,据此推断“固”为险固的地方之意。②句也为对仗句,“帽”与“环”相对,“带”与“腰”相对,“带”为动词,“腰”也为动词,“腰佩”之意。

四、语法分析推断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例如:

①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②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③信义著于四海

④怀信宅傺

①句“信”处在谓语动词“知”之前,作状语;既作状语,那么一定是副词,进而推断它为“确实”之意。②句“犹”是副词,作状语,“信”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是动词,为“相信”之意。③句“著”为谓语动词,“信义”处在主语的位置上,为名词,故“信”为“信誉”之意。

④句“怀”为动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信”处于宾语的位置,所以“信”为“忠诚”之意。

五、语境分析推断

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有些句子中的实词义我们可以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例如:

①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②(屈原)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①的“应”搭配对象为节拍之“节”,“应节拍”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可释为“随着,和着”。②句中的“应”和“对”连用,都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上,而“对”为“回答”之意,故“应”为“应答”。

有些句子的实词还需借助句子外部语境来推断,才能上下贯通。例如:

①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②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两句话同出苏轼的《石钟山记》,大多数同学把两个“言”,都理解为“说”。①句根据前文语境可知,郦道元对石钟山的命名有自己的看法,只是在观点表述上说得不够详细,由此推知此“言”为“叙述”之意。②句我们联系整篇文章的语言环境及历史背景来看,渔工水师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所以渔工水师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实原因,不是不能说,而是不能用文字记载下来。故此处的“言”应理解为“记载”较为准确。

备考创新训练使用指导

一、使用指导

本栏目按文中多义实词的含义、古今异义、实词活用、通假字及偏义复词的判断,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归类编排的,其中前两为重点。力求覆盖全面而又重点突出,使用时最好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同时教师在讲解分析时,要按类来分析,归纳和补充,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务必通过训练和教师的指点,使学生形成语境意识。

1.选出对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名望、名声)

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说出、说明白)

C.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著名、闻名)

D.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字)

【解析】此题是多义实词在句子中含义的理解。通过将提供的意项分别代入原句中判断分析,只有D项“名”解释成“名字”这一名词意义不行,因为原句中“名”的后面有宾语“之”,所以D项的“名”应释为“命名”。

【答案】D

2.阅读下列文段,比较文后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以此人为不知黑白之辨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别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辨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辨义与不义之乱也。(《墨子·非攻》)

①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②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

③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辨.乎④是以知天下之君子辨.义与不义之乱也

A.两个“非”字不同,两个“辨”字相同。

B.两个“非”字相同,两个“辨”字不同。

C.两个“非”字相同,两个“辨”字也相同。

D.两个“非”字不同,两个“辨”字也不同。

【解析】此题考查一词多义,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看该词在句子中是什么性质,与什么词搭配。第一、二句中涉及到四个“非”,未加点的两个是形容词义,解释为“不对的、不合理的”,如《荀子》中“是非不乱,则国家治”。加点的两个“非”都是“指责、批评”之意,第二个“非”后省略了代词宾语“之”。第一个“辨”意为“区别”,名词性,第二个“辨”意为“分辨”,动词性。

【答案】B

3、选出对加点的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

A.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B.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C.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

D.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解析】此题考查古今异义。做这类题最忌望文生义,以今义代古义而曲解文意。绝对不能从字面来猜测,应该根据不同语境来推断词义。A项“亲戚”古义:父母、兄弟及亲人,今义:指旁系亲属;B项“具体”古义:形体具备,今义:细节等方面很明确;D项“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牛、羊和猪等牲口,今义:为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C项“邂逅”都是“不期而遇、偶然遇见”之意。

【答案】C

4.从下列句子中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否

B.至莫夜月明

C.植其杖而芸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解析】此题考查实词的通假现象。A项中“不”通“否”;B项中“莫”通“暮”;C项中“芸”通“耘”;D项无通假字

【答案】D

5.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选出与例句中加点的“众寡”用法相同的一项()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化,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例句:而某不量敌之众寡。

A.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C.山东豪杰遂并起。

D.诚宜开张圣听。

【解析】此题考查实词的偏义现象。例句中的“众寡”是偏义复词,词义偏在“众”字上,B项中“口舌”、C项中“豪杰”、D项中“开张”均是并列式合成词,意思分别为“说话”、“英雄人物”、“广泛”,只有A项中“国家”是偏义复词,词义偏在“国”字上。特别注意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答案】A

阅读下文,完成6-8题。

青州有谋反者,州县逮捕支党,收系满狱,诏殿中侍御史安喜崔仁师覆按之。仁师至,悉脱去杻械,与饮食汤沐,宽慰之,止坐其魁首十余人,余皆释之。还报,敕使将往决之。大理少卿孙伏加谓仁师曰:“足下平反者多,人情谁不贪生,恐见徒侣得免,未肯甘心,深为足下忧之。”仁师曰:“凡治狱当以平恕为本,岂可自规免罪,知其冤而不为伸邪!万一短,误有所纵,以一身易十囚之死,亦所愿也。”伏加惭而退。及赦使至,更讯诸囚,皆曰:“崔公平恕,事无枉滥,请速就死。”无一人异辞者。

6、对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收系.满狱系:拘囚

B.覆按.之按:审察

C.止坐.其魁首十余人坐:因为

D.自规.免罪规:打算

【解析】此题考查实词的语境意。“坐”在文言中常见的义项是两个,一是“入罪,定罪”,二是“因为”。语境中是说崔仁师只把谋反者中的十多个为首的判罪,其他人放了回去。所以此处的“坐”理解为“定罪”更妥。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放入语境中。

【答案】C

7、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青州有谋反.者②足下平反.者多③收系满狱.④凡治狱.当以平恕为本

A.两个“反”字相同,两个“狱”字不同。

B.两个“反”字不相同,两个“狱”字相同。

C.两个“反”字相同,两个“狱”字也相同。

D.两个“反”字不相同,两个“狱”字也不相同。

【解析】此题考查一词多义现象。第一个“反”解释为“反叛、造反”,第二个“反”解释为“不正的”,第一个“狱”解释为“监狱、牢房”,第二个“狱”解释为“案件”。

【答案】D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

A.悉脱去杻械杻械:刑具

B.敕使将往决之敕使:宦官

C.万一短短:愚昧短浅

D.事无枉滥枉滥:冤屈失实

【解析】此题考查语境中实词意义的推断能力,调动原有知识积累是关键,同时借助语法分析。B项的“敕”是“告诫、嘱咐”之意,我们在教材中学过“敕造荣国府”,对“敕”的大致意思应该有数。“敕使”是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解释成“命令下官”。

【答案】B

阅读下文,完成9-10题

邓攸,字伯道。永嘉末,没于石勒。石勒过泗水,攸乃斫坏车,以牛马负妻子而逃。又遇贼,掠其牛马,步走,担其兒及其弟子绥。度不能两全,乃谓其妻曰:“吾弟早亡,唯有一息,理不可绝,止应自弃我兒耳。幸而得存,我后当有子。”妻泣而从之,乃弃之。其子朝弃而暮及。明日,攸系之于树而去。时吴郡阙守,人多欲之,帝以授攸。攸载米之郡,俸禄无所受,唯饮吴水而已。时郡中大饥,攸表振贷,未报,乃辄开仓救之。台遣散骑常侍桓彝、虞斐慰劳饥人,观听善不,乃劾攸以擅出谷。俄而有诏原之。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①止.应自弃我儿耳②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B ①吴郡阙.守②去年米贵阙.军粮,今年米贱大伤农

C ①攸表振.贷未报②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D ①其子朝.弃而暮归②只争朝.夕

【解析】此题考查了通假现象,且每项中有一句为教材中出现过,因此难度不大。A项中两个“止”都为“只”的意思;B项中“阙”同“缺”,缺少,空缺;C项中“振贷”的“振”同“赈”,赈济;“振救”是“挽救”之意;D项中“朝”都同“早”。

【答案】C

10、下面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不同的一项()

A ①以牛马负妻子

..从街上回来

..而逃②妻子

B 度不能两全

..”

..古人说:“忠孝不能两全

C 唯饮吴水而矣

..

..我只不过是问问而矣

D 台遣散骑常侍桓彝慰劳

..我们的战士

..饥人特此慰劳

【解析】此题考查古今异义。B项中“两全”是保全两个方面,C项中“而矣”指罢了,D 项中“慰劳”即慰问,只有A项中的“妻子”两句意义不同,①句中“妻子”是妻与子两人,②句中“妻子”是丈夫的媳妇,指一个人。

【答案】A

备课资料汇编

一、近年高考题分析

◆2003年北京高考题11题(原文见附录)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哀:悲伤 B.崧辞曰辞:推托

C.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强识识:见识 D.君乃舍之乃:就

【解析】A项“哀”解为“同情”,C项“志”是“记”,D项“乃”是“才”的意思。

答案:B

◆2003年北京春季高考题第7题(原文见附录)

下列各句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夫子将焉适.。 B.吾说.晏子之义。

C.盛.吾头于笥中。D.晏子见疑于景公,出奔.。

【解析】A项“适”古义是“到”,B项“说”是“悦服”,C项“盛”古今都是“放置”之意,D项“奔”是“逃亡”之意。答案:C

◆2001年全国高考第11题(原文见附录)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之不拔.者二耳。拔:被攻取。

B、齐人未附.。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北:指败逃者。

【解析】C项“使老弱女子乘.城”中的“乘”是“登上”之意。答案:C

二、解题思路归纳

文言实词,词多量大,用法复杂,但如果把一个实词放到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它的意义便固定了下来,分析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方法较多,但最为有效的迅速的方法仍是结合上下文文意,优先分析词性,注意相关动词前后搭配至关重要,如2000年第11题中“樵”作“打柴”来解释不正确,实际上只要看一下“樵”在句中的词性便知。“取樵”之“樵”是名词,“打柴”则是动词,词义与词性明显不符合。与此同时,对那些逐词单看只知其词,不知其意的实词,也可以采用这种“词性优先,动词为重”的分析思路来检验,既可以防止优柔寡断,不敢留或弃,也避免了全凭感觉作判断。如2001年第11题中的“乘:巡视”。

三、注意积累一些特殊的实词,如古今同形异义词语。现将常见同形异义词语精编如下:不好是女子不好(《西门豹治邺》) 不美(指相貌)

牺牲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祭祀的牛羊等

烈士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有志节操守的男子

无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更不用说

绝境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与世隔绝的地方

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出身低微,行为鄙鲁

感激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感动奋激

有意将军岂有意乎(《隆中对》) 有某种打算

鞠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恭敬,谨慎

无赖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村居》)活泼玩皮

于是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在此,在这上

以为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把……看作

作文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写文章

不避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论贵粟疏》) 不亚于、不次于

人情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论贵粟疏》) 人的通常情况

县官今募天下人入县官,得以拜爵(《论贵粟疏》) 朝廷

或者或者曰:……(《封建论》) 有的人,有些人

指示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指出来给……看

约束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信约

前进于是相如前进缶(《廉颇蔺相如列传》)前,上前;进,进献

以往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从这里到那里

宣言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扬言

亲戚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父母兄弟

地方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地方方圆

其实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赤壁之战》)他实际上

北面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面朝北,指臣服

中国率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赤壁之战》)指现在中原地区

不过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矣(《赤壁之战》)不超过

形成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形势形成

妻子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妻子儿女

初一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赤壁之战》)刚刚开始

非常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名词,重大的变故

学者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求学的人

从而吾从而师之(《师说》) 从,跟从;而,而且

行为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五人墓碑记》) 行,品德;为,做

首领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五人墓碑记》)头颅

所以入叩所以(《狱中杂记》) 缘故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原因的虚词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用来,靠它来……

风流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杰出、英俊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繁华景象,流风余韵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咏怀古迹》) 学问才华,雍容风度

具体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形体齐备

故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旧例

慷慨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指南录〉后序》) 理直气壮,意气激昂

山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崤山以东

祖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六国论》)祖辈与父辈

自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孔雀东南飞》)自作主张

处分处分适兄意,哪得自专由(《孔雀东南飞》)安排,处置

交通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交接相连

可怜东家有贤女,可怜体无比(《孔雀东南飞》)可爱

可怜身上衣正单(《卖炭翁》) 可叹

因为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因此写作

突出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行》)骤然冲出

老大老大嫁作商人妇(《琵琶行》) 年龄大

颜色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容貌

颜色憔悴,(《屈原列传》)脸色

形容形容枯槁(《屈原列传》)形体容貌

反复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也(《琵琶行》)恢复,扭转形势

从容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琵琶行》) 文采华丽的言辞

特征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特地征召

四、掌握通假字的一些知识。

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中,“要”是通假字,而其本字是“邀”。另有一些古今字,在课本中也列入通假字的范围,这是由于在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后来就在原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原来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今字。如“莫”和“暮”:“莫”是古字,“暮”是今字。从意义上看,通假字与本字是无关的,而古字与今字则是有关的。

复习通假字,千万不要离开课文去死记硬背,而要把它们放在句子当中去记忆,这样记忆才牢靠。

五、重视一词多义现象。

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随时总结,不断深化。如“发”字,在“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中作“发射”,在“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荆轲刺秦王》)中作“出发”;在“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赤壁之战》)中作“点燃”;在“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中作“打开”;在“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中作“发动”;在“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中作“抒发”;在“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君后援”(《赤壁之战》)中作“派遣”;在“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中作“征发,征调”;在“即道意中事,无毫发爽”(《促织》)中作“极短的长度单位,十毫为一发”;在“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中作“开放”等。

以下都是课内所见的,平时不断积累实词在语境中的意义,掌握得越来越多,就会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阅读能力自然会不断提高。

书:①书信:使人遗赵王书(《廉》)②书写、书法:凭几学书(《项》)③字④书籍

请:①请求②邀请:乃请宾客(《信》)③拜访:公子闻之,往请(《信》)④表敬副词

幸:①幸运: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论》)②帝王到某处: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

③宠爱、宠幸:如姬最幸(《信》)④侥幸:幸复得此妇(《孔》)⑤表敬副词:大王

亦幸赦臣(《廉》)

许:①答应:宁许以负秦曲(《廉》)②表示不确定的零数:高可二黍许(核)

负:①倚仗:秦贪,负其强(《廉》)②承担:予此行所负之责任(黄)③背弃:决负约不偿城(《廉》)④辜负:吾上恐负朝廷(左)⑤背⑥败

交:①交往:臣以为布衣之交(《廉》)②交互:叶叶相交通(《孔》)③接触:交头接耳

引:①导引:左右引相如至(《廉》)②牵、拉:见人方引婴儿欲投之江中(《察》)③引退:引次江北(《赤》)

毕:①完、尽:录毕,走送之(《送》)②都,全:靡不毕现(《屈》)

卒:①步兵②死③终于:卒相与欢(《廉》)④通“猝”:卒然边境有急(《论》)

将:①将领②带领:使将将其军归魏(《信》)

走:①快跑:持剑盾步走(《鸿》)②趋向: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

事:①事情②侍奉:以地事秦(《六》)

礼:①礼仪:毕礼而归之(《廉》)②礼貌:秦则无礼《廉》

难:①(nán)困难②(nàn)灾难:奉命于危难之时(《出》)③反驳:所谓交相问难(《问》)

案:①几案②察看:召有司案图(《廉》)

语:(yǘ)谈论:越人语天姥(《梦游》)(yù)告诉:不可不语(《鸿》)

名:①名字,名称: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芙》)②取名、命名:而此独以钟名(《石》)

文:①文字:其文漫灭(《游》)②文章:其文约(《屈》)

好:(hǎo)美好(hào)喜好: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

观:(guān)①看、观赏:因得观所谓石钟者(《石》)②观察:古人之观于天地(《游》)③景象:非常之观(《游》)(guàn)宫廷建筑:大王见臣列观(《廉》)

险:①地势不平坦:险以远,则至者少(游)②险要,险阻:此为长江险已与我共之矣(赤)

鼓:①击鼓:百姓闻王钟鼓之声(孟)②动,鼓动,挥动:臣乃市井鼓刀屠者(信)③弹奏:赵王鼓瑟(廉)④古代夜间计时:戊申晦,五鼓(《登泰山记》)

是:①与“非”相对:是己而非人(问)②代词:是吾剑之所从坠(刻)

遗:(yí)①丢失:得遗金一饼(乐);②遗漏、忽略:小学而大遗(师)③遗留:始访其遗踪(石)(wai)赠送:先以书遗操(赤)

得:①得到②收获:往往有得(游)

谓:①对……说②叫做,称为:可谓死君乎(崤)③以为:众谓余一行为可以纾祸(指)

察:①细看:徐而察之(石)②考察:察己则可以知人(察)

乐:(l?)高兴,快乐:喜闻乐见(成语)(yua)乐曲:今王鼓乐于此(孟)

师:①军队②老师③学习:不耻相师(师)

传:(zhuàn)①传记: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黄)②注释经义的文字: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

③驿舍:舍相如广成传舍(廉)(chuán)①传送、传递;②传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

惑也(师)③流传: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游)

道:①道路②道理,规律③学说,思想:益慕圣贤之道(送)④说⑤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⑥风尚:师道之不传(师)

受:①接受②遭受:一夫不耕,或受之饥(论)③传授、授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

惑:①迷惑:不亦惑乎(察)②疑惑:惑之不解(师)

贱:①物价低:心忧炭贱愿天寒(卖)②卑贱、地位低:其辱人贱行(五)③谦词:贱妾留空房(孔)

圣:①圣明、贤明:圣人之所以为圣(师)②具有较高智慧和道德的人:是故天下有七十一圣(察)③尊称皇帝:圣旨

愚:①愚昧、愚蠢②谦词(自称):愚谓大计不如迎之(赤)

足:①脚②足够、充足: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③值得:竖子不足与谋(鸿)

经:①经典②经络:技经肯綮之未尝(庖)③经过:备经年裹物之用(芙)

劝:①勉励②劝说:劝学篇

中:zhōng①内、里②不高不下:中述汤武(屈)zh?ng合乎:木直中绳(劝)

致:①达到:而致千里(劝)②招致:以致天下之士(过)

假:①借:人多以书假余(送)②借助,凭借:假舆马者(劝)③宽容:愿大王少假借之(荆)

绝:①断,断绝:楚诚能绝齐(屈)②横渡:而绝江河(劝)③极: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功:①成绩、成效:功在不舍(劝)②功劳:以相如功大(廉)

用:①使用②资财:君子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训)

军:①军队②驻扎:沛公军霸上(鸿)

如:①到,去:至海陵,如高沙(指)②赶得上:固不如也(鸿)

倍:①加倍:尤倍重于三十年前(黄)②背叛: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

谢:①道歉:至鸿门,谢曰(鸿)②辞别:乃谢客就车(信)③拒绝:阿母谢媒人(孔)④告诉、告诫:多谢后世人(孔)⑤凋落:花之既谢(芙)

意:①心意、意图:吾意决矣(赤)②意料: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

坐:①坐②座位③犯罪或错误:何坐?曰坐盗(《晏子使楚》)④因:停车坐爱枫林晚(山)

举:①举起,抬起②成功:莫令事不举(孔)③攻占:戍卒叫,函谷举(阿)④全⑤拿:举以予人(六)⑥发动:举事必循法以动(察)

易:①换取②改变: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③容易④轻视:是以古之易财

顾:①看,回头看②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③但,不过:顾吾念之(廉)

加:①加上,放上:加彘肩上(鸿)②益处:万钟于我何加焉(孟)③更加:则其至又加少矣(游)

遇:①待遇:斯固百世之遇也(五)②相遇: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左传》)③接触: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庖》)

草:①荒野:草行露宿(指)②草稿:文方成草(左)

归:①返回:予不得归矣(指)②归还③旧称女子出嫁:吾妻来归(项)

实:①与“虚”相对:无苗时采,则实而沉(梦)②果实③实际:今以实校之(赤)

长:①与短相对②长处、优点③生长: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梦)④担当:尔翁长铨(记)⑤年长:孰与君少长(鸿)

定:①安定、平安②规定: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梦)③决定:计未定(廉)

守:①太守②守卫:战守迁皆不及施(指)

理:①道理②规律:依乎天理(庖)③条理:称为政理(张)

法:①法令、制度②方法③效法:犹若不可得而法(察)

宜:①应当,应该:理固宜然(六)②适宜,合适

病:①疾病②生病③缺点、毛病: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训)

见:(jiàn)①看见②会见:未得与项羽相见(鸿)③表被动: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xiàn)①显露:图穷而匕首见(荆)②推荐,介绍:胡不见我于王(孟子)

先:①与“后”相对②抢先,走在前面: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五)③祖先④对已死的人的尊称:先君子尝言(左)

列:①分、割:列缺霹雳(梦游)②位次,行列:陈力就列(《论语》)③一般:大王见臣列观(廉)

患:①灾祸,忧患:诸侯之所大患(六)②担忧:不患贫而患不均(《论语》)

游:①游览②游学:游于三辅(张)③游泳④交往:秦时与臣游(鸿)

国:①国家②国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崤)③诸侯王封地

拜:①行礼:拜送书于庭(廉)②授官:公车特征拜郎中(张)

数:(shù)①几个: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②旧指命运:胜负之数(六)(shì)①计算: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②责备: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指)(shu?)屡次:数请魏王……

目:①眼睛②看:不敢以说书目敬亭③递眼色:范增数目项王(鸿)④列:而不在使者之目(指)

分:(fēn)①分开,区分:五谷不分②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fan)名分,职分:予分当引决(指)

间:(jiēn)①中间②量词:安得广厦千万间(茅)(jiàn)①间隔、间或:间以诗记所遭(指)②离间:谗人间之(屈)②抄小路:道芷阳间行(鸿)

无:①没②无论:士无贤不肖(信)③不要:使天下无以古非今(《史记》)

就:①靠近,趋向:金就砺则利(劝)②完成:然嬴欲就公子之名(信)

过:①经过②拜访:愿枉车骑过之(信)

辞:①告辞②推辞,拒绝:于是辞相印不拜(指)③言辞④文辞:皆好辞(屈)

存:①生存,存在②问候,思念:公子亲数存之(信)

厚:①与“薄”相对②厚度③看重: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孔)④厚道:宽厚而爱人(信)⑤丰厚:欲厚遗之(信)

通:①通行,通过②精通:通五经,贯六艺(张)③畅通:政治未毕通也(论)④全部:通计一舟(《核舟记》)

制:①构造:其牙机巧制(张)②控制:履至尊而制六合(过)③制服: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

兵:①武器②兵士③军队:而秦兵又至矣(六)

余:①剩余②整数后零头③第一人称代词

亡:①死亡②灭亡:此亡秦之续耳(鸿)③丢失: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过)④逃跑:追亡逐北(过)⑤通“无”:亡何,国变(柳)

信:①确实、实在:烟涛微茫信难求(梦)②信物:今行而无信(荆)③信用④信任:怀王贪而信张仪(屈)

破:①残破:亡国破家相随属(屈)②战败:六国破灭(六)

起:①站起,起来②兴起,发动:将军起兵江东(赤)

与:①给予②结交,亲附: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

(yù)参加:蹇叔之子与师

速:①迅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②招致:始速祸焉(六)

败:①与“胜”相对②衰落,凋残:霜中败叶(芙)③残破:于败堵丛草处(促)

使:①使者②出促③派遣

爱:①爱护,爱惜②吝惜

君:①对对方尊称:今为君计(赤)②道德高尚的人,做官的人: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劝)③君主

适:①适合②女子出嫁:始适还家门(孔)

穷:①贫穷②阻塞交通:日暮途穷③穷尽:欲穷千里目(《登鹳雀楼》)④不得志:穷则独善其身(《孟子》)⑤处境困难:人穷则反本(屈)

乱:①无秩序,与“治”相对:悖乱不可以治国(察)②乐章的尾声:乱曰(屈)

遣:①派遣②送走:遣去慎莫留(孔)

岁:①年:不终岁(促)②年龄:成有子九岁(促)③年成:岁恶不入(论)

令:①命令,法令②县令③时令:群葩当令时(芙)

报:①回复:求人可使报秦者(廉)②报答,报复:将军之仇报(荆)③上报: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

靡:①没有,无②倒下,后退(mí)浪费

纳(内):①接纳,接受:距关勿内诸侯(鸿)②放入:内所著披袄中(记)

善:①好②友好③擅长:衡善机巧(张)④通“缮”,修治:善刀而藏之(庖)

轻:①与“重”相对②轻视:北亦未敢遽轻吾国(指)③轻佻:秦师轻而无礼

谋:①商议,谋划: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廉)②计谋:管仲之谋也(《史记》)

脱:①脱身②疏漏:入险而脱(崤)

及:①赶上:号呼靡及(指)②到:自古及今③趁着:及时相遣归(孔)

具:①准备:居则具一日之积(崤)②完全: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③器械:修守战之具(过)

奉:①两手捧着:赵王于是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廉)②进献,送给:天奉我也,奉不可失(崤)

③供给: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④接受: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赤)

辱:①侮辱: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毛)②受辱: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崤)③可耻:其辱人贱行(五)

治:①治理: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察)②太平:治平既久(治)

视:①看②比较: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③看待:子孙视之不甚惜(阿)

世:①父子相继:世以清白相承(训)②时代③天下、世间:此子贤者,世莫能知(信)

辟:(bì)①躲避: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崤)②征召:连辟公府不就(张)(pì)开辟

约:①套:约车骑百余乘(信)②盟约,订约: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③简要:其文约(屈)

④节俭:以约失之者解矣(训)

拔:①攻占:秦伐赵,拔石城(廉)②拔出:项庄拔剑起舞(鸿)③超出: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

从:(c?ng)①跟随②由:从此以往十五郡予赵(廉)(z?ng)合纵:从散约败(过)

(c?ng)次于最亲近的亲属: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

解:①分割:始臣之解牛之时(庖)②消除:可以解燕国之危(荆)

资:①财物②凭借:此帝王之资也(赤)③蓄积:如姬资之三年(信)

被:(bai)①遭受:禹汤被之矣(论)②表被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pī)通“披”,如被冰雪(促)

属:(shū)一类: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zhū)①通“嘱”: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②连接:亡国破家相随属《屈》③写文章:衡少善属文(张)

伐:①攻打②砍伐:后因伐木,始见此山(梦)③功业:此五霸之伐也(信)④夸耀: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屈)

疏:①奏疏:论积贮疏(论)②疏远:王怒而疏屈平(屈)

指:①指向:名曰《指南录》②通“旨”,意图: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屈)

迁:①迁移:战守迁,皆不及施(指)②流放:顷襄王怒而迁之(屈)③官职调动:再迁为太史令(张)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教学建议

综观近几年高考题,可以看出对文言虚词的考查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考查范围与内容上,均严格遵循当年大纲和说明中的有关规定,不同年份考查的虚词个数不同,可以是集中辨析一个,也可以是比较不同的多个虚词,近两年趋向后者,同时对极其常见的虚词作多次重复的考查,如“以”字;其二,所选阅读材料以外的例句几乎全出自中学教材;其三,考查角度上要求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解题,即解释虚词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和语法功能,包括词性和成分;其四,题型设置上多为四个选一,题干要求判断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的异同;其五,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历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还会发现不少句子的翻译也涉及到虚词,足见其重要性。2003年高考第12题中的四个文言虚词更都是在考纲要求的18个文言虚词之内,像“以”、“因”等字平时在练习中出现的频率就较高,至于本题四个选项中涉及到的课文语句,更是高考试题重视基础、重视课内知识的体现。

在复习时,要求学生对照《考试说明》,将必须掌握的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进行归类,如一词多类异用、同类异用、兼词、时间副词、句首虚词、句末虚词、关联虚词等,以便掌握;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学好课本中的虚词,熟记常见用法。

问题磁场使用指导

一、使用指导

本栏目列举一些学生平时易错又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虚词练习题,按照考点要求安排,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独立钻研,暴露出思维及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再点拨引导。

二、问题磁场

1、某年清华大学的保送生入学后,为了检测这些理科尖子生的语文素质,学校组织了一次特殊的语文考试,考题绝大数是生活中来的趣题。考试题中就有一题是对对子,其上联是:“孙行者”,要求对出下联,然而竟无一个考生悟出题意,对出下联。假如你参加了那次考试,你会怎么对?

【点拨】出题者本意是:“孙行者”是人名,“孙”既是姓又是辈分,“者”是文言虚词,下联也应一一对应。此题的难点实际上落在“孙行者”的“者”上。“者”是一个虚词,下联第三个字也必须是虚词,这个难点解决了,其它两个字容易对上。正确答案是:祖冲之。

2、《北齐书﹒邢邵传》有这么一行文字:“士无贤愚,皆能顾接,对客或解衣览虱,且与剧谈”。对“解衣览虱”者是谁,似乎存有两种意见。一是“对客人中解衣捉虱的人”;一是“对着客人有时解衣捉虱”。你认为哪种理解比较正确?为什么?

【点拨】两种译法关涉到古汉语的语法和虚词用法,也关涉到古代社会的文化常识(礼义习俗)。如果把“对客或解衣览虱”译为“对客人中解衣捉虱的人”,显然是将“解衣览虱”处理为“客”的后置定语,这样一来,虚词“或”“且”无法解释。这个句子译为“(邵)有时一边对着客人解衣捉虱,一边与他们畅谈”方觉通顺合理。在中国古代社会那习俗却截然不同,当众捉虱非但不是失体面,反而被视为一份放达,一种风雅。看来虚词理解正误事关句意。

3、取名是一种学问,许多名人的名字很值得研究,比如茅以升、卞之琳、钱其琛、冯乃超、

林则徐、谢觉哉等等,请你选择几个说说其中的妙处。

【点拨】这些名人的名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姓名中都有一个虚词,这个虚词用在姓名中有什么作用呢?当然不可小看。由于有了这个虚词,既使这个姓名中的姓和名有机结合,又富于这个名字一定的寓意,同时还有一种音韵美。茅以升:让茅家得到升迁、发展。这里的“以”是虚词,它的作用微妙。如果不存在这个虚词,那么前后两个实词就可能主谓、动宾、偏正、联合四种关系之一种。它的存在使前者成为“主体”,后者成为“要求”,名字要表达的使“主体”达到或实现某种“要求”的意思。钱其琛:这里的“其”是虚词,为后面的实词表示领属关系或指示方向,“其琛”即那些珍宝,“钱其琛”意为财源就在那些珍宝之中。冯乃超:这里的“乃”是虚词,有“于是”、“就”的意思,表示前有因而后有果。前因省略,“超”是后果,冯某立志超越前人。

案例探究使用指导

一、使用指导

本栏目围绕重点设置了三个案例,承接前一个栏目引出的问题进行探讨,解答部分着重以易失误点的分析引出规范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使用时应重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讨论,加深理解,开拓思路,引出方法,培养能力。可根据学生的情况补充案例。

【案例1】2003年全国高考卷第12题(引文见附录)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为.伯父让之所鞠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①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②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C.①咸私哂其矫饰焉.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D.①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②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解题思路】这四个文言虚词全出自《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8个虚词中。A项两个“为”皆是表被动的介词;B项的“以”则都是表目的的连词“来”;D项的“因”都是连词“于是”的意思。C项第一句“咸私哂其矫饰焉”中的“焉”很明显是语气词,第二句“犹且从师而问焉”中的“焉”则是代词“之”。此题依然沿袭高考考查虚词题的一贯风格,即一半句子出自课本。

【参考答案】C

【评点与探究】此题是分四组比较各组两句中虚词用法的异同,其中每组第二句出自高中教材,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这是从1999年开始出现的一种新题型,2000年至2003年连续重现这一题型。它不仅考查的范围广,涉及的信息量大,更重要的是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体现了文言文考查往教材靠近的趋向,这是我们尤其要加以重视的。所以,今后文言文教学一定要立足课本,重视课本。要有针对性地熟记一批典范的文言例句,以典型带动一般。

本题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一是不明出自教材的四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由于平时没有很好掌握,带来一系列问题。二是对试卷中的原文大意把握不透,因此不能推断出加点虚词在句中的用法和意义。归根结缔,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必须到位。

【案例2】2002年全国高考试卷第13题(引文见附录)

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称代前文的(广军)“解鞍”、“士皆纵马卧”。

B.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称代前文的“(李)广”。

C.饮食与士共之称代前文的“赏赐”。

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称代前文的(李)广“遂引刀自刭”。

【解题思路】A项“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中的“怪”是意动用法,从上文来看,使胡兵感到“惊怪”的是大敌当前,李广军队却“解鞍”、“士皆纵马卧”的情况。所以A项的指代义并没有错。B项“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从上下文来看指的是胡人慑于“飞将军”李广的威仪,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