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圆锥曲线中的蝴蝶定理及其应用

圆锥曲线中的蝴蝶定理及其应用

圆锥曲线中的蝴蝶定理及其应用
圆锥曲线中的蝴蝶定理及其应用

圆锥曲线中的蝴蝶定理及其应用

金荣生(上海市市北中学 200071)

2003年北京高考数学卷第18(III )题考查了椭圆内的蝴蝶定理的证明,本文给出了一般圆锥曲线的蝴蝶定理的两种形式,并由它们得到圆锥曲线的若干性质.

定理1:在圆锥曲线中,过弦AB 中点M 任作两条弦CD 和EF ,直线CE 与DF 交直线AB 于P ,Q ,则有MQ MP =. 证明:如图1,以M 为原点,AB 所在的直线为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设圆锥曲线的方程为022=+++++F Ey Dx Cy Bxy Ax (*),设A (0,t ),B (0,-t ),知t ,-t 是02=++F Ey Cy 的两个根,所以0=E .

若CD ,EF 有一条斜率不存在,则P ,Q 与A ,B 重合,结论成立.

若CD ,EF 斜率都存在,设C (x 1,k 1x 1), D (x 2,k 1x 2),E (x 3,k 2x 3), F (x 4,k 2x 4),P (0,p ),Q

q

111131132)(:

x k x x x x x k x k y CE +-?--=,1321

31

111131132)

()0(x x k k x x x k x x x x k x k p --=+-?--=,同理242142)

(x x k k x x q --=

, 所以)

()()]()()[(1324432121432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k k q p -?-+-+-=+

x k y 1=代入(*)得0

)()(122

11=+++++F x Ek D x Ck Bk A ,又0=E 得2

1

121Ck Bk A D x x ++-=

+,

2

1

121Ck Bk A F x x ++=

, 同理 22243Ck Bk A D

x x ++-=

+, 2

2

243Ck Bk A F x x ++=,所以0=+q p ,即MQ MP =. 注:2003年高考数学北京卷第18(III )题,就是定理1中取圆锥曲线为椭圆,AB 为平行长轴的弦的特殊情形.

定理2:在圆锥曲线中,过弦AB 端点的切线交于点M ,过M 的直线l ∥AB ,过M 任作两条弦CD 和EF ,直线CE 与DF 交直线l 于P ,Q ,则有MQ MP =.

证明:如图2,以M 为原点,AB 所在的直线为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设圆锥曲线的方程为02

2

=+++++F Ey Dx Cy Bxy Ax (*),设A (11,y x ),

B (21,y x ),则切线MA 的方程是02

211=++F y E

x D ,切线MB 的方程是02

221=++F y E

x D ,得0)(21=-y y E ,所以0=E .(下面与定理1的证明相同,略)

特别的,当弦AB 垂直圆锥曲线的对称轴时,点M 在圆锥曲线的该对称轴上.

性质1:过点M (m ,0)做椭圆、双曲线12222=±b

y a x 的弦CD ,EF 是其焦点轴,则直线CE 、DF 的连线交点G 在直线l :m a x 2

=

上.特别的,当M 为焦点时,l 就是准线.当M 为准线与焦点轴所在直线的交点时,l 就是过

焦点的直线.

证明:如图3,过M 做直线AB 垂直焦点轴

所在的直线,直线CE 与DF 交直线AB

于P ,Q ,则根据定理1,定理2得MQ MP =.

过G 做GH 垂直焦点轴所在直线于H ,得

FH

FM HG

MQ HG

MP HE

EM =

=

=

,设M (m ,0),H (n ,0),焦点轴长为2a ,则有

n

a m a n a m a --=--+,得2

a mn =.

注:性质1就是文[1]中的性质1,文[2]中的推论2.

若圆锥曲线为抛物线,把无穷远点作为其虚拟顶点,把图3中的DF 看作与焦点轴平行的直线,于是得到性质2.

性质2:过点M (m ,0)做抛物线px y 22=的弦CD ,E 是抛物线的顶点,直线DF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平行,则直线CE 、DF 的连线交点在直线l :m x -=上.特别的,当M 为焦点时,l 就是准线.当M 为准线与焦点轴的交点时,l 就是过焦点的直线.

注:2001年全国高考数学卷第18题,就是性质2中

2,文[2]中的推论1.

性质3:直线l :m a x 2=,过点M (m ,0

l 与CD 交于点I ,则DI DM CI CM =. DI

DM IG

MQ IG

MP CI

CM

=

=

=

.

证明:如图4,由定理1,定理2及性质1得:

12

2

22=±b y a x 的弦CD 、EF ,则直线CE 、性质4:过点M (m ,0)做椭圆、双曲线

DF 的连线交点G 在直线l :m

a x 2

=上.

证明:如图5,过G 做GH 垂直焦点轴所在的直

线,由定理1,定理2得:

直线l :m

a x 2

=上,所以点G 在直线l :

DI

DM IG

MQ IG

MP CI

CM =

=

=

,由性质3得,点I 在

m

a x 2=上.

类似性质3、性质4得到性质5、性质6.

性质5:直线l :m x -=,过点M (m ,0交于点I ,则

DI

DM CI

CM =

.

性质6:过点M (m ,0)做抛物线px y 22

=的弦CD 、EF ,则直线CE 、DF 的连线交点G 注: 文[3]中的定理是性质4、性质6的特殊情形,即取M 为焦点时,直线CE 、DF 性质7:过点M (m ,0)做椭圆、双曲线122

22=±b y a x 的弦CD ,则以C ,D 为切点的圆锥

曲线的切线的交点G 在直线l :m

a x 2

=上.

证明:如图6,设切线CG 交直线l 于G 1,连接G 1D ,若G 1D 与圆锥曲线有除D 点外的公共点F ,做直线FM 交圆锥曲线于E ,由性质4知CE 与DF 的交点在直线l 上,所以C 、E 、G 1

三点共线,与CG 1是圆锥曲线的切线矛盾,所以G 1D 与圆锥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D ,G 1D

直线l 上.

性质8:过点M (m ,0)做抛物线px y 22=的弦CD ,则以C ,D 为切点的圆锥曲线的切线的交点G 在直线l : m x -=上. 注:性质7、性质8也是性质4、性质6的一种极端情形,就是文[4]中的定理1.

性质9:直线l :m a x 2=,过点M (m ,0)做椭圆、双曲线

2

2y x 的弦CD ,C 、D 在l 上的射影为C 1、D 1,在焦点轴所

在直线上的射影为C 2、D 2,则

2

12

1DD DD CC CC =

.

2

2CC DD DI

CI DM

CM =

=

=

,所以

证明:如图7,由性质3

得:2

12

1DD DD CC CC =

.

px 2=的弦CD ,C 、D 在l 上的射

性质10:直线l :m x -=,过点M (m ,0)做抛2

1DD DD =

.

影为C 1、D 1,在对称轴上的射影为C 2、D 2,则

注:性质9、10即文[5]中的定理1、2、3,文[5]性质11:在圆锥曲线中,过弦AB 中点M 任作两CD 和EF ,直线CE 与DF 交于点G ,

过G 做GI ∥AB ,直线GI 交FE 于I ,则

FI

FM EI

EM =

.

1得:MQ MP =, 所以

证明:如图8,直线CE 与DF 交直线AB 于P ,

FI

FM IG

MQ IG

MP EI

EM =

=

=

.

性质12:在圆锥曲线中,过弦AB 端点的切线交

于点M ,过M 任作两条弦CD 和EF ,直

线CE 与DF 交于点G ,过G 做GI ∥AB ,直线GI 交FE 于I ,则

FI

FM EI

EM =

.

性质11,12可认为是性质1,2,3,5的推广,从性质11,12出发可以得到类似性质4,6,7,8,9,10的结论,限于篇幅,本文不再给出。

参考文献

1 金美琴.二次曲线的定点弦.数学通报,2003,7

2 陈天雄.一道高考解析几何试题的引申和推广.数学通报,2002,6

3 廖应春.圆锥曲线焦点弦的一个性质.数学通报,2003,

4 4李笛淼.圆锥曲线的两个性质.数学通报,1999,2

5姜坤崇.姜男.圆锥曲线的一个有趣性质极其推论.数学通报,2003,7

圆锥曲线定义的运用

圆锥曲线定义的运用》案例分析 双鸭山31 中郭秀涛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人教版)高二(上),第八章(圆锥曲线方程复习课) 圆锥曲线的定义反映了圆锥曲线的本质属性, 它是无数次实践后的高度抽象. 恰当地利用定义解题, 许多时候能以简驭繁. 因此, 在学习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几何性质后,我认为有必要再一次回到定义, 熟悉“利用圆锥曲线定义解题”这一重要的解题策略.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是初中开始“课程改革”后的第一届毕业生,他们在初中三年的学习中,接受的是“新课改”的理念,学习的是“新课标”下的课程、教材,由于05 年高中“课改”还未全面推行,因此如今他们面对的高中教材还是旧教材。 与以往的学生比较,这届学生的特点是: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更强,思维敏捷,敢于在课堂上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但计算能力较差,字母推理能力较弱,使用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也略显不足。 三、设计思想 由于这部分知识较为抽象, 难以理解. 如果离开感性认识, 容易使学生陷入困境,降低学习热情. 在教学时, 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波利亚的一般解题方法处理习题, 针对学生练习中产生的问题, 进行点评, 强调“双主作用”的发挥. 借助多媒体动画, 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主动参与教学,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发现、获取新知, 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目标 1.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圆锥曲线的定义,能灵活应用定义解决问题;熟练掌握焦点坐标、顶点坐标、焦距、离心率、准线方程、渐近线、焦半径等概念和求法;能结合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求解圆锥曲线的方程。 2.通过对练习,强化对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性、科学性和批判性, 提高空间想象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不断引申, 精心设问, 引导学生学习解题的一般方法及联想、类比、猜测、证明等合情推理方法. 3.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中, 培养学生敢想、敢说、勇于探索、发现、创新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椭圆中的蝴蝶定理及其应用

2003年北京高考数学卷第18(III)题考查了椭圆内的蝴蝶定理的证明,本文给出了一般圆锥曲线的蝴蝶定理的两种形式,并由它们得到 圆锥曲线的若干性质. 定理1:在圆锥曲线中,过弦AB中点M任作两条弦CD和EF,直线CE与DF 交直线AB于P,Q,则有. 证明:如图1,以M为原点,AB所在的直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设圆锥曲线的方程为(*),设A(0,t),B(0,-t),知t,-t是的两个根,所以. 若CD,EF有一条斜率不存在,则P,Q与A,B重合,结论成立. 若CD,EF斜率都存在,设C(x1,k1x1), D(x2,k1x2),E(x3,k2x3), F(x4,k2x4),P(0,p),Q(0, q),, ,同理, 所以 将代入(*)得,又得 , , 同理 , ,所以,即 .

注:2003年高考 数学北京卷第18 (III)题,就是定理1中取圆锥曲线为椭圆,AB为平行长轴的弦的特殊情形. 定理2:在圆锥曲线中,过弦AB端点的切线交于点M,过M的直线l∥AB,过M任作两条弦CD和EF,直线CE与DF交直线l于P,Q,则有. 证明:如图2,以M为原点,AB所在的直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设圆锥曲线的方程为(*),设A(),B(),则切线MA的方程是,切线MB的方程是 ,得,所以.(下面与定理1的证明相同,略) 特别的,当弦AB垂直圆锥曲线的对称轴时,点M在圆锥曲线的该对称轴上. 性质1:过点M(m,0)做椭圆、双曲线的弦CD,EF是其焦点轴, 则直线CE、DF的连线交点G在直线l:上.特别的,当M为焦点时,l就是准线.当M为准线与焦点轴所在直线的交点时,l就是过焦点的直线. 证明:如图3,过M做直线AB垂直焦点轴所在的直线,直线CE与DF交直线AB于P,Q,则根据定理1,定理2得.

蝴蝶定理的证明及推广

一 蝴蝶定理的证明 (一)运用简单的初中高中几何知识的巧妙证明 蝴蝶定理经常在初中和高中的试卷中出现,于是涌现了很多利用中学简单几何 方法完成蝴蝶定理的方法。 1 带有辅助线的常见蝴蝶定理证明 在蝴蝶定理的证明中有各种奇妙的辅助线,同时诞生了各种美妙的思想,蝴蝶定理在这些辅助线的帮助下,翩翩起舞! 证法1 如图2,作OU AD OV BC ⊥⊥,,则垂足U V ,分别为AD BC 、的中点,且由于 EUO EMO 90∠=∠=? FVO FMO 90∠=∠=? 得M E U O 、、、共圆;M F V O 、、、共圆。 则AUM=EOM MOF MVC ∠∠∠=∠, 又MAD MCB ,U V 、为AD BC 、的中点,从而M U A M V ?? , AUM MVC ∠=∠ 则 EOM MOF ∠=∠,于是ME=MF 。[1] 证法2 过D 作关于直线OM 的对称点D',如图3所示,则 FMD'EMD MD=MD'∠=∠, ○1 联结D'M 交圆O 于C',则C 与C'关于OM 对称,即 PC'CQ =。又 111CFP=QB+PC =QB+CC'+CQ =BC'=BD'C'222 ∠∠()() 故M F B D'、、、四点共圆,即MBF MD'F ∠=∠ 而 M B F E D M ∠=∠ ○2 由○1、○2知,DME D'MF ???,故ME=MF 。 证法3 如图4,设直线DA 与BC 交于点N 。对NEF ?及截线AMB ,NEF ?及截线CMD 分别应用梅涅劳斯定理,有 F M E A N B 1M E A N B F ??=,FM ED NC 1ME DN CF ??= 由上述两式相乘,并注意到

圆锥曲线的定义及其应用

圆锥曲线的定义及其应用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明确圆锥曲线定义,并用定义解决有关问题; 2.通过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圆锥曲线定义的灵活应用. 三、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启发与学生自主探索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问题1:平面内到定点12(3,0),(3,0)F F -的距离之和为8的点P 的轨迹是什么? 121286PF PF F F +=>= ∴P 的轨迹是以12(3,0),(3,0)F F -为焦点的椭圆,方程是22 1167 x y + = 问:(1)若到两定点距离之和为改为6,则点P 的轨迹是什么? ( 以12,F F 为端点的线段) (2)若改为到两定点距离之差为2,则P 点的轨迹是什么? (以12,F F 为焦点的双曲线的一支) (3)若改为到两定点距离之差为6,则P 点的轨迹是什么? (以12,F F 为端点的射线) (通过提问,让学生对圆锥曲线的第一定义进行回顾,并且进一步明确定义中所含的限制条件) 由学生总结椭圆和双曲线的定义 问题2:已知定点F (1,0),定直线:1l x =-,设一动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若有PF d =,则P 点的轨迹是什么? (F l ?,∴P 点的轨迹是以F (1,0)为焦点,以直线:1l x =-为准线的抛物线。) 问:(1)若点F 改为(-1,0),则点P 的轨迹是什么? (2)当 PF d 为何值时,所求轨迹是椭圆? (3)当PF d 为何值时,所求轨迹是双曲线? (通过提问,让学生对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进行回顾和巩固,注意圆锥曲线第二定义的联系和区别) 由学生总结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

圆锥曲线中的四种经典模型

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问题的四种经典模型 定点问题是常见的出题形式,化解这类问题的关键就是引进变的参数表示直线方程、数量积、比例关系等,根据等式的恒成立、数式变换等寻找不受参数影响的量。直线过定点问题通法,是设出直线方程,通过韦达定理和已知条件找出k 和m 的一次函数关系式,代入直线方程即可。技巧在于:设哪一条直线?如何转化题目条件?圆锥曲线是一种很有趣的载体,自身存在很多性质,这些性质往往成为出题老师的参考。如果大家能够熟识这些常见的结论,那么解题必然会事半功倍。下面总结圆锥曲线中几种常见的几种定点模型: 模型一:“手电筒”模型 例题、已知椭圆C :13 42 2=+y x 若直线m kx y l +=:与椭圆C 相交于A ,B 两点(A ,B 不是左右顶点),且以AB 为直径的圆过椭圆C 的右顶点。求证:直线l 过定点,并求出该定点的坐标。 解:设1122(,),(,)A x y B x y ,由22 3412 y kx m x y =+??+=?得222 (34)84(3)0k x mkx m +++-=, 22226416(34)(3)0m k k m ?=-+->,22340k m +-> 2121222 84(3) ,3434mk m x x x x k k -+=-?=++ 222 2 121212122 3(4) ()()()34m k y y kx m kx m k x x mk x x m k -?=+?+=+++=+ 以AB 为直径的圆过椭圆的右顶点(2,0),D 且1AD BD k k ?=-, 1212122 y y x x ∴?=---,1212122()40y y x x x x +-++=, 222222 3(4)4(3)1640343434m k m mk k k k --+++=+++, 整理得:2 2 71640m mk k ++=,解得:1222,7 k m k m =-=- ,且满足22 340k m +-> 当2m k =-时,:(2)l y k x =-,直线过定点(2,0),与已知矛盾; 当27k m =- 时,2 :()7 l y k x =-,直线过定点2(,0)7 综上可知,直线l 过定点,定点坐标为2 (,0).7 ◆方法总结:本题为“弦对定点张直角”的一个例子:圆锥曲线如椭圆上任意一点P 做相互垂直的直 线交圆锥曲线于AB ,则AB 必过定点)) (,)((2 222022220b a b a y b a b a x +-+-。(参考百度文库文章:“圆锥曲线的弦对定点张直角的一组性质”) ◆模型拓展:本题还可以拓展为“手电筒”模型:只要任意一个限定AP 与BP 条件(如=?BP AP k k 定值,=+BP AP k k 定值),直线AB 依然会过定点(因为三条直线形似手电筒,固名曰手电筒模型)。(参考优酷视频资料尼尔森数学第一季第13节) 此模型解题步骤: Step1:设AB 直线m kx y +=,联立曲线方程得根与系数关系,?求出参数范围; Step2:由AP 与BP 关系(如1-=?BP AP k k ),得一次函数)()(k f m m f k ==或者; Step3:将)()(k f m m f k ==或者代入m kx y +=,得定定y x x k y +-=)(。 ◆迁移训练 练习1:过抛物线M:px y 22 =上一点P (1,2)作倾斜角互补的直线PA 与PB ,交M 于A 、B 两点,求证:直线AB 过定点。(注:本题结论也适用于抛物线与双曲线) 练习2:过抛物线M:x y 42=的顶点任意作两条互相垂直的弦OA 、OB ,求证:直线AB 过定点。(经典例题,多种解法)

圆锥曲线定义的应用

圆锥曲线定义的应用 一、复习提问:(写成学案的形式由学生填写) 先由学生讨论回答定义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及定义的作用 教师总结: (1)注意将定义中的常数a 2与|F 1F 2|进行比较 (2)注意双曲线定义中的绝对值对轨迹的影响 (3)第一定义给出了圆锥曲线上的点与两焦点间距离的和(或差)的关系; 第二定义是圆锥曲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与到相应准线的距离之间进 行转化的依据 一、 思维点拨 1、涉及到圆锥曲线上的点与两焦点问题可考虑利用第一定义解决 2、涉及焦点、准线、离心率及圆锥曲线上的点中的三者,常用第二定义解决 二、 基础练习 1、已知21,F F 是椭圆)0(122 22>>=+b a b y a x 的两个焦点,A 、B 时过焦点的弦,则2ABF ?的周长为( ) (A ) 2 a (B) 4 a (C) 8 a (D) 2 a + 2 b 2、已知两定点)0,5(1-F ,)0,5(2F ,动点P 满足-||1PF ,2||2a PF =当3=a 和 5=a 时,点P 的轨迹分别为( ) (A )两个双曲线 (B) 两条射线 (C) 双曲线的一支和一条射线 (D) 双曲线的两支

3、P 是双曲线136 642 2=-y x 上一点,21,F F 是它的两个焦点,且,17||1=PF 则=||2PF ____________ 4、椭圆116 252 2=+y x 上一点P 到椭圆左焦点的距离为3,则点P 到椭圆右准线的距离为_________,点P 到左右准线的距离比为_________。 评注:(1)第3题学生往往忽视||1PF ≥a c -导致得出错误结论 (2) 第4题可利用第二定义将点P 到左右准线的距离比转化为到相应的 两焦点的距离比 三、 典例解析 例1、相距2000m 的两个哨所A 、B 听到远出传来的炮弹爆炸声。已知当时声 速是330m/s ,在A 哨所听到爆炸声的时间比在B 哨所听到的时间相差4s , 试判断爆炸点P 在什么样的曲线上,并求出曲线方程。 思路分析:(1)什么原因导致在在A 哨所和在B 哨所听到爆炸声的时间不同 ? (2)应如何理解时间“相差”4s ? 解答:(略) 学生思考:如何改变条件轨迹变为双曲线的一支? 评注:1、有关动点与两定点的距离和(或差)为定值的轨迹问题,应利用定 义法求轨迹,并注意将定值与两定点间的距离进行比较 2、求轨迹的题目中若没有建系,则应建系设点,写出对应的轨迹方程, 若轨迹为双曲线则更应注意绝对值对轨迹的影响 练习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三角形ABC 中BC 边长为4,且三边AC 、 BC 、AB 长依次成等差数列,求顶点A 的轨迹方程。 思考:若增加条件∣AC ∣>∣BC ∣>∣AB ∣顶点A 的轨迹方程会如何改变 ? 练习2、已知定圆9)3(:,1)3(:222221=++=+-y x C y x C ,动圆C 与C 1、C 2 都相内切,求动圆圆心C 的轨迹方程。 思考:若将条件改为与C 2相切,动圆圆心C 的轨迹方程回如何改变 ?

小学几何之蝴蝶定理大全精编版

小学几何之蝴蝶定理大全 一、 基本知识点 定理1:同一三角形中,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则面积之比 等于对应底边之比。 S 1 : S 2 = a : b 定理2:等分点结论( 鸟头定理) 如图,三角形△AED 的面积占三角形△ABC 的面积的 20 3 4153= ? 定理3:任意四边形中的比例关系( 蝴蝶定理) 1) S 1∶S 2 =S 4∶S 3 或 S 1×S 3 = S 2×S 4 上、下部分的面积之积等于左、右部分的面积之积 2)AO ∶OC = (S 1+S 2)∶(S 4+S 3) 梯形中的比例关系( 梯形蝴蝶定理) 1)S 1∶S 3 =a 2∶b 2 上、下部分的面积比等于上、下边的平方比 2)左、右部分的面积相等 3)S 1∶S 3∶S 2∶S 4 =a 2∶b 2 ∶ab ∶ab 4)S 的对应份数为(a+b )2

定理4:相似三角形性质 1) H h C c B b A a = = = 2)S1∶S2 = a2 ∶A2 定理5:燕尾定理 S△ABG ∶S△AGC = S△BGE ∶S△GEC = BE∶EC S△BGA ∶S△BGC = S△AGF ∶S△GFC = AF∶FC S△AGC ∶S△BCG = S△ADG ∶S△DGB = AD∶DB 二、例题分析 例1、如图,AD DB =,AE EF FC ==,已知阴影部分面积为5平方厘米,ABC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C F E A C B E F D A 例2、有一个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1,如图,且12AD AB =,13BE BC =,1 4 CF CA =,求三角形DEF 的面积. 例3、如图,在三角形ABC 中,,D 为BC 的中点,E 为AB 上的一点,且BE=1 3 AB,已知四边形EDCA 的面积是35,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 例4、例1 如图,ABCD 是直角梯形,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和。(单位:厘米) 例5、两条对角线把梯形ABCD 分割成四个三角形。已知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如图所示),求另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单位:平方厘米) 例6、如下图,图中BO=2DO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求梯形ABCD 的面积是多少平

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问题的四种模型

2017届高三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之 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问题的四种模型 定点问题是常见的出题形式,化解这类问题的关键就是引进变的参数表示直线方程、数量积、比例关系等,根据等式的恒成立、数式变换等寻找不受参数影响的量。直线过定点问题通法,是设出直线方程,通过韦达定理和已知条件找出k 和m 的一次函数关系式,代入直线方程即可。技巧在于:设哪一条直线?如何转化题目条件?圆锥曲线是一种很有趣的载体,自身存在很多性质,这些性质往往成为出题老师的参考。如果大家能够熟识这些常见的结论,那么解题必然会事半功倍。下面总结圆锥曲线中几种常见的几种定点模型: 模型一:“手电筒”模型 例题、(07山东)已知椭圆C :13 42 2=+y x 若直线m kx y l +=:与椭圆C 相交于A ,B 两点(A ,B 不是左右顶点),且以AB 为直径的圆过椭圆C 的右顶点。求证:直线l 过定点,并求出该定点的坐标。 解:设1122(,),(,)A x y B x y ,由22 3412 y kx m x y =+??+=?得222 (34)84(3)0k x mkx m +++-=, 22226416(34)(3)0m k k m ?=-+->,22340k m +-> 2121222 84(3) ,3434mk m x x x x k k -+=-?=++ 222 2 121212122 3(4) ()()()34m k y y kx m kx m k x x mk x x m k -?=+?+=+++=+ 以AB 为直径的圆过椭圆的右顶点(2,0),D 且1AD BD k k ?=-, 1212122 y y x x ∴?=---,1212122()40y y x x x x +-++=, 222222 3(4)4(3)1640343434m k m mk k k k --+++=+++, 整理得:22 71640m mk k ++=,解得:1222,7 k m k m =-=- ,且满足22 340k m +-> 当2m k =-时,:(2)l y k x =-,直线过定点(2,0),与已知矛盾; 当27k m =- 时,2:()7l y k x =-,直线过定点2(,0)7 综上可知,直线l 过定点,定点坐标为2 (,0).7 ◆方法总结:本题为“弦对定点张直角”的一个例子:圆锥曲线如椭圆上任意一点P 做相互垂直的直 线交圆锥曲线于AB ,则AB 必过定点)) (,)((2 222022220b a b a y b a b a x +-+-。(参考百度文库文章:“圆锥曲线的弦对定点张直角的一组性质”) ◆模型拓展:本题还可以拓展为“手电筒”模型:只要任意一个限定AP 与BP 条件(如=?BP AP k k 定值,=+BP AP k k 定值),直线AB 依然会过定点(因为三条直线形似手电筒,固名曰手电筒模型)。(参考优酷视频资料尼尔森数学第一季第13节) 此模型解题步骤: Step1:设AB 直线m kx y +=,联立曲线方程得根与系数关系,?求出参数范围; Step2:由AP 与BP 关系(如1-=?BP AP k k ),得一次函数)()(k f m m f k ==或者; Step3:将)()(k f m m f k ==或者代入m kx y +=,得定定y x x k y +-=)(。 ◆迁移训练 练习1:过抛物线M:px y 22 =上一点P (1,2)作倾斜角互补的直线PA 与PB ,交M 于A 、B 两点,求证:直线AB 过定点。(注:本题结论也适用于抛物线与双曲线)

圆锥曲线第二定义在一些题目中的应用(供参考)

圆锥曲线第二定义在一些题目中的应用 北京一零一中学数学组 何效员 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平面上到定点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为常数e 的点的轨迹是圆锥曲线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圆锥曲线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圆锥曲线在极坐标系下 具有统一形式的基本保证。利用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在某些情形下,可以更方便的求解一些题目。 但当我们利用第二定义时,有时候会忽略一个条件,即平面上的这个定点不能在定直线上,否则得到的曲线不是圆锥曲线。如:考虑坐标平面上,到定点(1,1)与到定直线1x =的距离之比为常数e 的点的轨迹讨论如下: ① 当1e =时,点的轨迹方程为1,(1)y x =≠, 直线去掉一点; ② 当1e >时,点的轨迹方程为211(1),y e x -=±-- (1)x ≠,两条直线去掉一点; ③ 当1e <时,点的轨迹不存在。 下面我们就一些具体的题目来体会第二定义的妙用。 例1 已知椭圆22 143 x y +=内一点(1,1)P -,F 为右焦点,椭圆上有一点M 使 ||2||MP MF +的值最小,求点M 的坐标。 分析:若按常规思路,设点(,)M x y ,右焦点(1,0)F , 则2222 ||2||(1)(1)2(1)MP MF x y x y +=-+++-+, 求其最小值无疑是困难,观察2||MF ,设M 点到右准线的距离d , ||1 2 MF c e d a ===,2||MF d ∴=,这样 ||2||MP MF +就转化为在椭圆上寻找一点到(1,1)P -的距离与到直线2 4a x c == M P F M x = 4 O y x

的距离和最小,当且仅当MP ⊥直线4x =时,点M 在点P 和直线4x =之间时取得,此时M 的坐标为26 ( ,1)3 -. 例2 已知椭圆方程为22 221(0)y x a b a b +=>>,求与这个椭圆有公共焦点的双曲线,使得 它们的交点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最大,并求出相应的四边形的顶点坐标。 分析:本体若通过椭圆与双曲线方程联立求解交点坐标, 继而讨论四边形面积的表达式,求出使面积最大时 的双曲线方程,计算会十分麻烦,考虑到椭圆和双 曲线有共同的焦点,不妨利用第二定义求解。 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 22 2 21(,0)y x m n m n -=>,其中 22222c a b m n =-=+,设两曲线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111(,)P x y ,12,l l 分别为椭圆,双曲线的上准线,过1P 作11PQ l ⊥于Q ,1 2PR l ⊥于R , 22 1211111||||||||||c a c m PF e PQ e PR y y a c m c === -=-, 2211()()a m m y a y c c ∴-=-,解得 1am y c =,代入椭圆方程22221y x a b +=,得 1bn x c = ,利用双曲线与椭圆的对称性知 22 1122 4422abmn m n S x y ab ab c c +==≤?=,等号当且仅当22m n c ==时取得,故所求双曲线方程为22 2 2 2 a b y x --=,相应的四个顶点坐标为22(,)b a ±±. 例3 已知椭圆()22 2210x y a b a b +=>>的两个焦点分别为()1,0F c -和()2,0F c ,过点

小学的奥数-几何五大模型(蝴蝶模型)

模型三 蝴蝶模型(任意四边形模型) 任意四边形中的比例关系(“蝴蝶定理”): S 4 S 3 S 2 S 1O D C B A ①1243::S S S S =或者1324S S S S ?=? ②()()1243::AO OC S S S S =++ 蝴蝶定理为我们提供了解决不规则四边形的面积问题的一个途径。通过构造模型,一方面可以使不规则四边形的面积关系与四边形内的三角形相联系;另一方面,也可以得到与面积对应的对角线的比例关系。 【例 1】 (小数报竞赛活动试题)如图,某公园的外轮廓是四边形ABCD ,被对角线AC 、BD 分成四个部分,△ AOB 面积为1平方千米,△BOC 面积为2平方千米,△COD 的面积为3平方千米,公园由陆地面积 是6.92平方千米和人工湖组成,求人工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 O D C B A 【分析】 根据蝴蝶定理求得312 1.5AOD S =?÷=△平方千米,公园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123 1.57.5+++=平 方千米,所以人工湖的面积是7.5 6.920.58-=平方千米 【巩固】如图,四边形被两条对角线分成4个三角形,其中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已知, 求:⑴三角形BGC 的面积;⑵:AG GC =? 任意四边形、梯形与相似模型

B 【解析】 ⑴根据蝴蝶定理,123BGC S ?=?V ,那么6BGC S =V ; ⑵根据蝴蝶定理,()():12:361:3AG GC =++=. (???) 【例 2】 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交于点O (如图所示)。如果三角形ABD 的面积等于三角形BCD 的 面积的1 3 ,且2AO =,3DO =,那么CO 的长度是DO 的长度的_________倍。 A B C D O H G A B C D O 【解析】 在本题中,四边形ABCD 为任意四边形,对于这种”不良四边形”,无外乎两种处理方法:⑴利用已 知条件,向已有模型靠拢,从而快速解决;⑵通过画辅助线来改造不良四边形。看到题目中给出条件:1:3ABD BCD S S =V V ,这可以向模型一蝴蝶定理靠拢,于是得出一种解法。又观察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是面积的关系,转化为边的关系,可以得到第二种解法,但是第二种解法需要一个中介来改造这个”不良四边形”,于是可以作AH 垂直BD 于H ,CG 垂直BD 于G ,面积比转化为高之比。再应用结论:三角形高相同,则面积之比等于底边之比,得出结果。请老师注意比较两种解法,使学生体会到蝴蝶定理的优势,从而主观上愿意掌握并使用蝴蝶定理解决问题。 解法一:∵::1:3ABD BDC AO OC S S ??==, ∴236OC =?=, ∴:6:32:1OC OD ==. 解法二:作AH BD ⊥于H ,CG BD ⊥于G . ∵1 3ABD BCD S S ??=, ∴1 3AH CG =, ∴1 3AOD DOC S S ??=, ∴1 3 AO CO =, ∴236OC =?=, ∴:6:32:1OC OD ==. 【例 3】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交于O 点,CEF △、OEF △、ODF △、BOE △的面积依次是2、 4、4和6。求:⑴求OCF △的面积;⑵求GCE △的面积。

圆锥曲线中的蝴蝶定理及其应用

圆锥曲线中的蝴蝶定理及其应用 金荣生(上海市市北中学 200071) 2003年北京高考数学卷第18(III )题考查了椭圆内的蝴蝶定理的证明,本文给出了一般圆锥曲线的蝴蝶定理的两种形式,并由它们得到圆锥曲线的若干性质. 定理1:在圆锥曲线中,过弦AB 中点M 任作两条弦CD 和EF ,直线CE 与DF 交直线AB 于P ,Q ,则有MQ MP =. 证明:如图1,以M 为原点,AB 所在的直线为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设圆锥曲线的方程为022=+++++F Ey Dx Cy Bxy Ax (*),设A (0,t ),B (0,-t ),知t ,-t 是02=++F Ey Cy 的两个根,所以0=E . 若CD ,EF 有一条斜率不存在,则P ,Q 与A ,B 重合,结论成立. 若CD ,EF 斜率都存在,设C (x 1,k 1x 1), D (x 2,k 1x 2),E (x 3,k 2x 3), F (x 4,k 2x 4),P (0,p ),Q (0,q ), 1 111 31132)(:x k x x x x x k x k y CE +-?--=, 1 321 31111131132) ()0(x x k k x x x k x x x x k x k p --=+-?--= ,同理242142)(x x k k x x q --=, 所以) ()()] ()()[(1324432121432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k k q p -?-+-+-= + 将x k y 1=代入(*)得0 )()(122 11=+++++F x Ek D x Ck Bk A ,又0=E 得 2 1 121Ck Bk A D x x ++-= +, 2 1 121Ck Bk A F x x ++= , 同理 2 2 243Ck Bk A D x x ++-= +, 22 243Ck Bk A F x x ++= ,所以0=+q p ,即MQ MP =. 注:2003年高考数学北京卷第18(III )题,就是定理1中取圆锥曲线为椭圆,AB 为平行长轴的弦的特殊情形. 定理2:在圆锥曲线中,过弦AB 端点的切线交于点M ,过M 的直线l ∥AB ,过M 任作两条弦CD 和EF ,直线CE 与DF 交直线l 于P ,Q ,则有MQ MP =.

蝴蝶定理的证明

图 5 蝴蝶定理的证明 定理:设M 为圆内弦PQ 的中点,过M 作弦AB 和CD 。设AD 和BC 各相交PQ 于点E 和F ,则M 是EF 的中点。 在蝴蝶定理的证明中有各种奇妙的辅助线,同时诞生了各种美妙的思想,蝴蝶定理在这些辅助线的帮助下,翩翩起舞! 证法1 如图2,作OU AD OV BC ⊥⊥,,则垂足U V ,分别为AD BC 、的中点,且由于 EUO EMO 90∠=∠=? FVO FMO 90∠=∠=? 得M E U O 、、、共圆;M F V O 、、、共圆。 则AUM=EOM MOF MVC ∠∠∠=∠, 又MAD MCB ,U V 、为AD BC 、的中点,从而MUA MVC ??,AUM MVC ∠=∠ 则 EOM MOF ∠=∠,于是ME=MF 。 证法2 过D 作关于直线OM 的对称点D',如图3所示,则 FMD'EMD MD=MD'∠=∠, ○ 1 联结D'M 交圆O 于C',则C 与C'关于OM 对称,即 PC'CQ =。又 111CFP=QB+PC =QB+CC'+CQ =BC'=BD'C'222 ∠∠()() 故M F B D'、、、四点共圆,即MBF MD'F ∠=∠ 而 MBF EDM ∠=∠ ○2 由○1、○2知,DME D'MF ???,故ME=MF 。 证法 3 如图4,设直线DA 与BC 交于点N 。对NEF ?及截线AMB ,NEF ?及截线CMD 分别应用梅涅劳斯定理,有 FM EA NB 1ME AN BF ??=,FM ED NC 1ME DN CF ??= 由上述两式相乘,并注意到 NA ND NC NB ?=? 得 2 2 FM AN ND BF CF BF CF ME AE ED BN CN AE ED ?=???=? ()()()()2 2 22 PM MF MQ MF PM MF PM ME MQ+ME PM ME -= =-+-- 化简上式后得ME=MF 。 [2] 2 不使用辅助线的证明方法 单纯的利用三角函数也可以完成蝴蝶定理的证明。 证法 4 (Steven 给出)如图5,并令 图 2 图 3 图 4

圆锥曲线定义的运用(精)

圆锥曲线定义的运用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 数学》(人教版)高二 (上),第八章(圆锥曲线方程复习课) 圆锥曲线的定义反映了圆锥曲线的本质属性,它是无数次实践后的高度抽象.恰当地利用定义解题,许多时候能以简驭繁.因此,在学习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几何性质后,我认为有必要再一次回到定义,熟悉“利用圆锥曲线定义解题”这一重要的解题策略.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是初中开始“课程改革”后的第一届毕业生,他们在初中三年的学习中,接受的是“新课改”的理念,学习的是“新课标”下的课程、教材,由于05年高中“课改”还未全面推行,因此如今他们面对的高中教材还是旧教材。 与以往的学生比较,这届学生的特点是: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更强,思维敏捷,敢于在课堂上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但计算能力较差,字母推理能力较弱,使用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也略显不足。 三、设计思想 由于这部分知识较为抽象,难以理解.如果离开感性认识,容易使学生陷入困境,降低学习热情.在教学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波利亚的一般解题方法处理习题, 针对学生练习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点评,强调“双主作用”的发挥.借助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参与教学,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发现、获取新知,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目标 1.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圆锥曲线的定义,能灵活应用定义解决问题;熟练掌握焦点坐标、顶点坐标、焦距、离心率、准线方程、渐近线、焦半径等概念和求法;能结合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求解圆锥曲线的方程。 2.通过对练习,强化对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性、科学性和批判性,提高空间想象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不断引申,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学习解题的一般方法及联想、类比、猜测、证明等合情推理方法. 3.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中,培养学生敢想、敢说、勇于探索、发现、创新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对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 2.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求“最值” 3.“定义法”求轨迹方程 教学难点:

小学奥数-几何五大模型(蝴蝶模型)知识讲解

小学奥数-几何五大模型(蝴蝶模型)

模型三 蝴蝶模型(任意四边形模型) 任意四边形中的比例关系(“蝴蝶定理”): S 4 S 3 S 2 S 1O D C B A ①1243::S S S S =或者1324S S S S ?=? ②()()1243::AO OC S S S S =++ 蝴蝶定理为我们提供了解决不规则四边形的面积问题的一个途径。通过构造模型,一方面可以使不规则四边形的面积关系与四边形内的三角形相联系;另一方面,也可以得到与面积对应的对角线的比例关系。 【例 1】 (小数报竞赛活动试题)如图,某公园的外轮廓是四边形ABCD ,被对角线AC 、BD 分成四 个部分,△AOB 面积为1平方千米,△BOC 面积为2平方千米,△COD 的面积为3平方千米,公园由陆地面积是6.92平方千米和人工湖组成,求人工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 O D C B A 【分析】 根据蝴蝶定理求得312 1.5AOD S =?÷=△平方千米,公园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 123 1.57.5+++=平方千米,所以人工湖的面积是7.5 6.920.58-=平方千米 【巩固】如图,四边形被两条对角线分成4个三角形,其中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已知, 求:⑴三角形BGC 的面积;⑵:AG GC =? 任意四边形、梯形与相似模 型

B 【解析】 ⑴根据蝴蝶定理,123BGC S ?=?V ,那么6BGC S =V ; ⑵根据蝴蝶定理,()():12:361:3AG GC =++=. (???) 【例 2】 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交于点O (如图所示)。如果三角形ABD 的面积等于三角 形BCD 的面积的1 3 ,且2AO =,3DO =,那么CO 的长度是DO 的长度的_________倍。 A B C D O H G A B C D O 【解析】 在本题中,四边形ABCD 为任意四边形,对于这种”不良四边形”,无外乎两种处理方 法:⑴利用已知条件,向已有模型靠拢,从而快速解决;⑵通过画辅助线来改造不良四边形。看到题目中给出条件:1:3ABD BCD S S =V V ,这可以向模型一蝴蝶定理靠拢,于是得出一种解法。又观察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是面积的关系,转化为边的关系,可以得到第二种解法,但是第二种解法需要一个中介来改造这个”不良四边形”,于是可以作AH 垂直BD 于H ,CG 垂直BD 于G ,面积比转化为高之比。再应用结论:三角形高相同,则面积之比等于底边之比,得出结果。请老师注意比较两种解法,使学生体会到蝴蝶定理的优势,从而主观上愿意掌握并使用蝴蝶定理解决问题。 解法一:∵::1:3ABD BDC AO OC S S ??==, ∴236OC =?=, ∴:6:32:1OC OD ==. 解法二:作AH BD ⊥于H ,CG BD ⊥于G . ∵1 3 ABD BCD S S ??=, ∴13 AH CG =, ∴13 AOD DOC S S ??=, ∴13 AO CO =, ∴236OC =?=, ∴:6:32:1OC OD ==. 【例 3】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交于O 点,CEF △、OEF △、ODF △、BOE △的面积 依次是2、4、4和6。求:⑴求OCF △的面积;⑵求GCE △的面积。

小学几何之蝴蝶定理大全

小学几何之蝴蝶定理大全 一、基本知识点 定理1:同一三角形中,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则面积之比 等于对应底边之比。 定理2:等分点结论(鸟头定理) 如图,三角形△AED 的面积占三角形△ABC 的面积的 3 1 3 5 4 20 定理3:任意四边形中的比例关系(蝴蝶定理) 1)S1∶S2 =S4∶S3 或S1×S3 = S 2× S4 上、下部分的面积之积等于左、右部分的面积之 积 2 )AO∶OC = (S1+S2)∶(S4+S3) 梯形中的比例关系(梯形蝴蝶定 理) 1)S1∶S3 =a2∶b2 上、下部分的面积比等于上、下边 的 平方比 2)左、右部分的面积相 等 3)S1∶S3∶S2∶S4 =a 2∶b2 ab∶ab S1 : S2 = a : b 4)S 的对应份数为(a+b)2

定理 4:相似三角形性质 2) S 1 ∶S 2 = a 2 ∶A 2 定理 5:燕尾定理 S △ ABG ∶ S △AGC = S △ BGE ∶ S △GEC = BE ∶ EC S △ BGA ∶ S △BGC = S △ AGF ∶ S △GFC = AF ∶ FC S △ AGC ∶ S △BCG = S △ ADG ∶ S △DGB = AD ∶ DB 二、 例题分析 例 1、如图, AD DB , AE EF FC ,已知阴影部分面积为 5 平方厘米, 多少平方厘米? 1) BCH ABC 的面积是

例2、有一个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1,如图,且AD 1 AB,2 1 ABC中,,D为BC的中点, E 为AB上的一点,且BE= AB,已知四 边3 形EDCA的面积是35 ,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例4、例 1 如图,ABCD 是直角梯形,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和。(单位:厘米) 例5、两条对角线把梯形ABCD分割成四个三角形。已知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如图所示),求另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单位:平方厘米) 例6、如下图,图中BO=2DO,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4 平方厘米,求梯形ABCD的面积是多少平 B 三角形DEF 的面积. BE 1BC , 3 1 CF CA ,求 4 例3、如图,在三角形

圆锥曲线定义及其应用

圆锥曲线定义及其应用 授课人:杨海芳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能掌握圆锥曲线的二种定义及熟练灵活地应用定义求轨迹方程,距离,最值等问题。 2、 能力目标:能够准确地运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难点 圆锥曲线定义的灵活应用 三、教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经典回顾 圆锥曲线的定义:第一定义。第二定义。 第二环节:定义的应用 1.距离问题 例1、椭圆 上一点P 到右焦点F2的距离为7,求P 到左焦点的距离 思考: 变式1:求点P 到左准线的距离? 变式2:求点P 到右准线的距离? 2.坐标问题 例2.求抛物线y2=12x 上与焦点的距离等于9的点的坐标 由例2请大家在椭圆或双曲线上设计一道题目??? 注意:1、涉及椭圆双曲线上的点与两个焦点构成的三角形问题,常用第一定义来解决; 116252 2=+y x y F2 P X O F1 L1 L2 P2 P1 · · F M l N x o y

2、涉及焦点、准线、离心率、圆锥曲线上的点中的三者,常用统一定义解决问题. 第三环节:探究引申 1.轨迹问题 例3、已知动圆A 和圆B :(x+3)2+y2=81内切,并和圆C :(x-3)2+y2=1外切,求动圆圆心A 的轨迹方程。 分析:圆内外切时圆心与切点有何关系? 变式1:求三角形ABC 面积的最大值; 2.最值问题 变式2已知椭圆 中B 、C 分 别为其 左、右焦点和点M (2,2) ,试在椭圆上找一点A ,使: (1) 取得最小值; 点评: 1、在求轨迹方程时先利用定义判断曲线形状,可避免繁琐的计算; 2、一般,设A 为曲线含焦点F 的区域内一点在曲线上求一点P ,使|PF|+1/e|PA| 的值最小,都可以过点A 作与焦点F 相应准线的垂线,则垂线段与曲线的交点即为所求之点。 四、小结反思: 1、本节的重点是掌握圆锥曲线的定义在解题中的应用,要注意两个定义的区别和联系。 2、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解题时,要注意曲线之间的共性和个性 3、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解题时,要用数形结合、化归思想,以得到解题的最佳途径 4、有些最值问题要灵活地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将折线段和的问题化归为平面几何中的直线段最短来解决。 y B C O x A AB AM 35+1162522=+y x 变式3:已知椭圆 中B 、C 分别为其 左、右焦点;又点 M ,试在椭圆上找一点 A,使: 取得最小值. 1162522=+y x )2,2(AC AM +

蝴蝶定理

一、蝴蝶定理的发展历程简介:。 蝴蝶定理最先是作为一个征求证明的问题,刊载于1815年的一份通俗杂志《男士日记》上。由于其几何图形形象奇特、貌似蝴蝶,便以此命名,定理内容:圆O中的弦PQ的中点M,过点M任作两弦AB,CD,弦AD与BC分别交PQ于X,Y,则M为XY之中点。 如图,过圆中弦AB的中点作M引任意两弦CD和EF,连结CF和ED,分别交AB于P、Q,则PM=QM 由于此图形似只蝴蝶飞舞,故此定理因此而得名:蝴蝶定理。此定理早在1815年在英国杂志《男士日记》上见刊,征求证明,有意思的是,迟到1972年以前,人们的证明都并非初等,且十分繁琐。然近些年来,证明者不乏其人,使得这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栖止不定,变化多端。笔者结合自己的证明和收集别人的研究,整理证法十种,以飨读者。 证法1 (证∠POM=∠QOM) 作CF、DE的弦心距OG、OH,连OM,则OM⊥AB且OGPM四点共圆。 ∴∠POM=∠PGM…①。同理,∠QOM=∠QHM…② ∵△MFC∽MDE,∴MF﹕FC=MD﹕DE ∴MF﹕2FG=MD﹕2DH,∴MF﹕FG=MD﹕DH ∠F=∠D ∴△MFG∽△MDH,∴∠MGF=∠MHD…③

由①②③得:∠POM=∠QOM ∴PM=QM 证法2 (作△PMD′≌△QM D) 作C关于直线OM的对称点C'连C'M交⊙O于D',则AC弧=BC'弧,MD'=MD,∠PMD'=∠QMD ∠CPM=0.5AF弧+0.5BC'C弧=0.5AF弧+0.5AC弧+0.5CC'弧=0.5FCC'弧=∠FD'M 从而PFD’M四点共圆。 ∴∠PD’M=∠PFM=∠D ∴在△PD’M与△QDM中 ∠PD’M=∠D MD’=MD ∠PMD’=∠QMD ∴△PMD’≌△QMD ∴PM=QM 证法3 (利用梅氏定理) 延长CF、ED相交于G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