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古代文论(精华)

中国古代文论(精华)

中国古代文论(精华)
中国古代文论(精华)

中国古代文论讲义(提纲)

第一讲绪论:中国文论概况

一、文论(文学理论)的产生

人用文学和艺术来表现,用批评和理论来解释。

刘若愚说:“所有文学和艺术试图表现不可表现者,所有的文学和艺术理论也试图解释不可解释者。”(《中国文学理论》5页)

文学先于文论产生和发展。

文学产生并且有了相当的发展以后,要整理,于是出现了文论,就是对于文学的评论、批评。整理,一面可以看出文学和其他学术(非文学)的不同,一面可以看出文学作品本身的“本同而末异”。

批评就得有眼光,有标准。于是为批评的批评——批评的理论产生了。批评的理论可以指导批评,同时对作家也有借鉴。于是,批评变得有力量、有价值、有意义。

二、文论的演变

中国古代文论的发生演变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一是文学观念演进期(从先秦到南北朝,上古期,约2600年);

一是文学观念复古期(从隋唐到宋,中古期,约700年);

一是文学观念完成期(从元到清,近古期,约700年)。

上古期,论文的风气偏于“文”,重在从形式上去认识文学;

中古期论文的风气偏于“质”,重在从内容上去认识文学;

后一时期,是批评家试图建立一种完善的批评理论,使得批评言之有据,所以谓之完成期。这是一个大概的轮廓。可以再说详细一些。

1、文学观念演进期又可分为三个时期:

先秦为一期,

两汉为一期,

魏晋南北朝为一期。

先秦时所谓“文学”,是广义的文学观念,也是最初期的文学观念。当时的“文学”是和学术不分的,文学兼有“文章”和“博学”两重含义。

孔子讲“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莫(大约)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论语》1-6、7-33)文,文献。

到了两汉,“文”和“学”分开来讲了。

人们把属于词章一类的作品(讲究形式与修辞)称之为“文”或“文章”,把含有学术意义的作品,称为“学”或“文学”。

班固批评屈原“露才扬己”“以离(罹,遭受)谗贼”,但“其文弘博丽雅,为辞赋宗”。(《汉书艺文志》)虽说“文学”一词与今天的含义不同,但毕竟汉人对“文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到魏晋南北朝,人们对“文学”认识得更清了。

他们把学术分为“经学”、“史学”、“玄学”和“文学”数种。文学的含义与今相同。

更进一步,他们把文学再细分为“文”与“笔”两类;

“文”是指情感的、美感的文学,

“笔”是指理智的、应用的文学。

即今人的纯文学与杂文学之分。可以看出文学观念的演进。

2、文学观念复古期也分为两个阶段:

隋唐五代为第一期,

宋(主要是北宋)为第二期。

第一期尤其是唐人,批评六朝的“浮靡”文风,取消“文”、“笔”之分,反对骈俪,看轻讲藻饰、音节而言之无物的文章,以“笔”为“文”,重在内容,主张文以明道,标榜他们所作是以古圣贤为法的“古文”。所以态度是复古的。

如陈子昂“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李白《古风其一》:“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唐人主张明道,结果还是偏于学文;

到了北宋道学家那里,才完全重道轻文,主张文以载道,为道而作文,不是以“笔”为“文”,简直是以“学”为“文”。

所以到第二期又取消了汉代“学(文学)”与“文(文章)”的分别,“文章”和“博学”又合而为一了。这两个时期为文学观念复古期。

3、完成期分三个时期:

第一期,南宋元金,是“明而未融”的时期。

第二期,明代,学风偏于文艺,批评偏于纯艺术,“空疏不学”成为时代病。

第三期,清代,学风与明代相反,不是偏胜,而是集大成。

清代学术的特殊在于,没有自己一代的特点,而兼有以前各代的特点。如文学上,周秦以子称,楚人以骚称,汉人以赋称,魏晋六朝以骈文称,唐人以诗称,宋人以词称,元人以曲称,明人以小说、戏曲称,清人没有此外的特殊文学,却也没有一种不成为清代的文学。清代的文学批评也是如此。以前所有论诗论文的种种主张,清人没有不加以演绎而申述之的。清代可谓文论极为发达的时代。

再之,清代学术有它特殊的风气,就是不喜空论,犹重实验。实事求是,无征不信,是一般学者持守的信条。

三、中国古代文论的特点

1、批评文本的文学化

中国古代文论从先秦的子书,到汉代的序跋、书信等都具有文学化倾向。魏晋南北朝更是批评文本的彻底文学化,刘勰的《文心雕龙》是骈体文、陆机的《文赋》是赋体。唐代流行的是以诗论诗,杜甫《戏为六绝句》、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宋代诗话大盛,欧阳修《六一诗话》开其风、严羽《沧浪诗话》收其尾。明清流行小说、戏曲的点评,李贽、金圣叹、毛宗岗、张竹坡是代表人物。

2、批评方式(话语)的诗性化

如比兴的方式。人类最基本的思维方式。《诗经》中常用的创作方法。古人论理时也常用此法。

如《论语》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君子不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老子》中“上善若水”、“三十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11)。

《孟子》中“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庄子》中“庄周梦蝶”、河伯与海若的对话等。

骈偶的形式。由自然之道启发的思维形式。

刘勰说,“造化赋形,支(肢)体必双”、“高下相须,自然成对”(《丽辞》)。

皋陶:“罪疑惟轻,功疑惟重”。

益:“满招损,谦受益。”所以,骈偶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自然精神的美学体现。刘勰《文心雕龙》、陆机《文赋》、曹丕《典论论文》是这方面的代表。

3、批评文体的泛体化

即先秦的序、跋,汉代的书信,唐的以诗论诗,宋的诗话,明清的点评等。无定体,而无所不体。

四、中国古代文论史的研究及著作

最早的文论史著作应是1925年出版(东京弘文堂)的日本汉学家铃木虎雄的《支那诗论史》(包括《周汉诸家的诗说》、《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论》、《格调、神韵、性灵三诗说》三篇长篇论文)。此书主要集中在诗论方面,很不完备。

1927年,陈中凡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出版。时任(1921—1924)东南大学国文系教授的陈中凡主张“用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

所谓科学的方法即由西方接受的现代科学研究方法。

七年后,1934年,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册)》(商务印书馆)、方孝岳的《中国文学批评》(世界书局)、罗根泽的《周秦两汉文学批评史》(人文书店)相继出版。

1943年,罗根泽的《魏晋六朝文学批评史》、《隋唐文学批评史》、《晚唐五代文学批评史》出版。1944年,朱东润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开明书店)、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下册)》出版。

这几部著作为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奠定了基础和基本构架。

尤其是郭绍虞的治学方法特别值得研究与借鉴。首先,把材料的搜集与观念的确立结合起来;其次,把文论现象与特定的思想文化环境结合起来;再次,特别注重汉语言文字的特性与中国文学之关系。

参考教材:

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张少康主编《中国历代文论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李建中主编《中国古代文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刘若愚(美)《中国文学理论》(杜国清译)(1975年出版,1980年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2007年9月2日

2009年5月6日

2011年2月21日

第二讲先秦文论概况

一、先秦文化思想对文论的影响。

先秦指夏(前2070—1600)到秦(前221—206)统一二千年的时间。

先秦文化思想指周初到战国末期(前11世纪到前3世纪)近800多年形成的文化思想。周代的礼乐思想和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思想。

先秦的“文学”概念还属于广义的文学范畴,没有从文化、艺术里分离出来;这时的文论思想散见于经书和子书中,呈片段、零星状,不成系统。

周代的文化思想主要指礼和乐。礼乐作为一种文化思想和礼仪制度,强调秩序与友爱,是用来调和不同阶级以及阶级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维护社会稳定,加强阶级统治的。《周礼》:“以乐礼教和,则民不乖。”这种关于乐礼功能的认识就属于文艺批评的范畴。上古时期,乐的概念并不单指音乐,还包括诗和舞,诗、乐、舞三位一体。最初,乐占主导地位。后来,诗逐渐取代乐占据了中心地位。

《左传》记载的季札(吴王诸樊的弟弟)观乐(鲁襄公29年,公元前544年,孔子7岁),对于乐与政治关系的评论(乐是现实政治的反映)是中国批评史上第一篇比较完整的文学评论。听了《周南》、《召南》,说:“美哉!始基(教化开始奠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郑》:“美哉!其细(音节琐碎)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观《大武》:“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

后来,周室式微,礼乐崩坏,引起后世诸子对以乐为主的文艺的不同评价。

孔子是周文化的继承者。他的理想是“克己复礼”。但是,孔子的“礼”与周礼略有不同。后者主张“礼不下庶人”,前者强调“齐之以礼”。孔子对礼、乐、诗都非常重视,认为是培养君子的人格(“文质彬彬”),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他对诗的特性与作用(“兴、观、群、怨”)有生动的论述,对后世文艺观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孟子继孔子之后,提出“与民同乐”的思想,阐述了文艺审美性质的心理基础。

老子虽然没有直接谈乐,但基于“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社会现实,主张剔除“文化”,使人“复归于婴儿”。他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墨家主张“非乐”。认为统治者喜好音乐,浪费财物,加重人民的负担,导致国家的灭亡。这是对的。但是墨子把文艺活动仅仅看作娱乐,所谓“乐以为乐也”,显然太狭隘。他不了解文艺活动在社会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所以,荀子批评他“蔽于用而不知文”。

韩非子认为文艺对社会秩序有破坏作用。他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文学非所用,用之则乱法”。又说,只要统治者以法治国,也可以“毕弋驰骋,撞钟舞女”。又不否认文艺的娱乐功能。

可以看出,先秦诸子对于文艺的大致态度。儒家对诗乐格外重视,尤其看重文艺的教化作用;墨、道从社会下层利益出发,否定文艺的积极意义,主张取消文艺;法家站在服务并取悦于统治者的立场,只承认文艺的娱乐功能。

二、先秦文论成就

1、文学观念的萌芽

2、以儒家诗论为核心的文论思想的初步形成

3、诗言志——中国古代文论的开山纲领

三、《尚书·尧典》中的文学观

1、《尚书》简介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史书,主要是记言的(《春秋》是记事的),是虞、夏、商、周几个王朝(2000多年)的历史文献汇编。尚书,就是上古的史书。

汉代以前,《尚书》称为《书》,汉代今文学家始称为《尚书》(也称为书经,始于《荀子》)。《尚书》有《今文尚书》与《古文尚书》之分。

《今文尚书》是由秦代博士伏生传下来的。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共28篇;最早用秦通行的小篆书写,后改用汉通行的隶书,到汉中后期古文(早于小篆的先秦和六国所用的大篆或籀文等字体)本出现后,被称为“今文三家”(伏生所传,西汉形成的欧阳氏学、大夏侯氏学、小夏侯氏学三家《尚书》)。但经过历代学者考证,由孔子十一世孙孔安国家传本等七个《古文尚书》本均为伪造本。只有西汉所传的28篇今文本内容是真的。

但据近人考证,《虞书》、《夏书》多是战国末年人托古之作;《商书》究竟是当时史官所记,还是周史官追记,然疑未可;《周书》多为当时史官所记。所以,《今文尚书》也有真伪之分了。

2、《尚书》的论文思想(见教材27页)

《尧典》是舜帝给主管音乐的夔下的一道命令。其中表达了先秦人的文学观念。有两点最为重要,对后世文学观影响很大:

(1)诗的性质。《尚书》的作者提出“诗言志”的命题。强调诗是人的主观情志的抒发。这里的“志”与情同,或者说,前者包含后者。孔颖达在《礼记正义》里说,“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诗言志”这种观点,反映了周人的文艺观。

司马迁说,“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也。”(《史记·太公自序》)《诗经》中已经有作品明确谈到作诗的目的。

如《陈风·墓门》讽刺陈国公子陈佗杀死桓公太子,自立为君:“墓门有棘,斧以斯(砍)之。夫也不良,国人知之。知而不已,谁(唯)昔然矣。墓门有梅,有鴞(猫头鹰)萃止。夫也不良,歌以讯(指责)之。讯予(子)不顾,颠倒(跌倒)思予。”

《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莑莑(蓬)萋萋,雝雝喈喈。君子之车,既庶且多。君子之马,既闲(熟练)且弛。矢诗不多,维以遂多。”(陈诗歌颂周王的)

战国时诗人屈原也表达了这种观点。《抽思》(抒写悲怨之情):“道思作颂(一路把哀思写成诗),聊以自救(自解悲伤)兮。忧心不遂(不畅快),斯言谁告兮。”

朱自清认为,“诗言志”是中国古文论“开山的纲领”(《诗言志辩序》),对后来的文学理影响深远。

汉代刘安《淮南子》里说“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举重劝力”就是劳动者的“心志”。

后汉何休在《春秋公羊传》中说“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爱、恨、情、愁,都是人内心的情志,而人的情志与人的生活状态有关。

后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引了《尚书》“诗言志,歌永言”后,解释说,“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诗言志”的“志”是人心所感发的“哀”与“乐”。

汉《毛诗序》阐述得更详备:“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2)诗的效用,诗乐可以用来协和人神(神人以和),教育青年(教胄子),培养年轻人正直而温和、宽容而庄重、刚强而不苛刻,简易而不傲慢的品性。后来儒家强调的温、良、恭、俭、让的品质,与此相同。强调诗的教育作用这一点,对后来的文论影响颇大。由于言志的诗能从思想感情上影响人并促进人的道德品性的形成,所以,中国传统“诗教”非常重视诗所言志的内涵与性质。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到后来的“发乎情,止乎礼义”,到儒家提

倡的温柔敦厚的诗教,把“诗言志”的“志”规定了一个严格的范围。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诗与歌的区别与联系。“诗言志”是说,诗是表达人的情志的;“歌永言”则表明,歌是用拖长的声音,把“诗”唱出来。当然这并不表明,诗与歌在这个时候是分离的。但是,人们已经认识到诗与歌的区别,是毫无疑问的。如上引班固的“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就是对“诗言志,歌永言”很好的阐释。先秦时,诗与歌、舞、乐是不分的。所以夔在教育贵族子弟时,是诗、歌、舞、乐并用的。伴随着舞(百兽率舞)乐(击石拊石),人们有说(诗言志)有唱(歌永言),载歌载舞。

4、东西诗学比较。

与《尚书》时代略同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德谟克里特(约前460——370)都认为诗歌创作是靠灵感和天才。如德谟克里特在《著作残篇》里说:“一位诗人以热情并在神圣的灵感下所作的一切诗句,当然是美的。”灵感和天才是创作诗歌的重要而神秘的因素,但又不同于“诗言志”的“志”。

2009年5月7日

第三讲孔、孟的文论观(上)

一、孔子的文论观

孔子的文学观大部分表现在《论语》中。《论语》是孔门弟子记录的孔子与他的弟子的对话。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信而好古”,开门设教。他教学生什么呢?《论语》:“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先进》:“文学(熟悉古代文献),子游、子夏。”这里的“文”、“文学”是指古代的典籍,还没有把文学与学术(文章与博学)区别开来。但是,从孔子对于《诗》、《书》等古代典籍的谈论中,大概可以看出他的主要的文学观念来。

1、兴、观、群、怨:文学的审美与社会作用

《阳货》(17):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一般认为,孔子在这里谈的是诗的社会作用,如“事父”“事君”,增长知识;但是,还应该看到兴、观、群、怨这组概念所涉及的诗歌欣赏的美感心理特点。

“兴”,孔安国注:“引譬连类”(刘宝楠《论语集解》);朱熹注:“感发意志”、“托物兴辞”(《论语集注》)。把这些解释联系起来,可以对兴有全面的了解。“兴”有譬喻、类比,借物达意的意思,譬喻、类比、借用物象就是创造诗歌形象;其目的是使读者的精神感动奋发。这种精神的感发,是和读者的想象与联想活动分不开的。所以,孔子说的“兴”与后来作为创作手法之赋、比、兴的“兴”不同。它是就诗的欣赏而言的。

“观”,郑玄的解释是“观风俗之盛衰”(刘宝楠《论语集解》),朱熹的解释是“考见得失”(《论语集注》)。是说通过诗歌可以了解社会生活和政治风俗的情况。也就是说诗歌的欣赏活动包含了人的认识活动。如《左传》襄公29年关于季札观乐(诗)的记载,就是很好的例证。他听了《郑》乐,说:“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听了《陈》乐,说:“国无主,其能久乎?”听了《齐》乐,说:“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这些评论,表明他在诗乐欣赏中,看到了社会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观”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观志”。从诗中看出诗人之志,以及诵诗人之志。

“群”,孔安国的解释是“群居相切磋”(刘宝楠《论语集解》),朱熹的解释是“和而不流”。就是说,通过诗,可以使社会人群的思想得以沟通和交流,从而使社会保持和谐。“切磋”,表明不同观点的商榷、交流,“和”是融和,“不流”是不同。“群”的最终含义是“君子和而不同”。

“怨”,孔安国的解释是“怨刺上政”(刘宝楠《论语集解》),朱熹的解释是“怨而不怒”。其实,怨并不限于“刺上政”,凡是对现实生活(政治风俗等)表示一种带有否定性情感的都属于“怨”。清人黄宗羲已指出这一点。“怨而不怒”是强调情感的控制,不要过分,要把握一个尺度。这一点符合儒家“中庸”的哲学观和美学观。

孔子提出“兴”、“观”、“群”、“怨”的诗歌观,对于诗歌欣赏的心理特点作了深刻的分析。其深刻性表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孔子认识到艺术欣赏活动的复杂性,它是多种因素、多种内容的统一。

“兴”、“观”、“群”、“怨”这四点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清代王夫之说:“于所兴而可观,其兴也深;于所观而可兴,其观也审。以其群者而怨,怨愈不忘;以其怨者而群,群乃益挚。”(《草僵斋诗话》)在孔子看来,艺术鉴赏活动不单纯是感性活动,同时包含着理性活动的内容;艺术欣赏活动不单纯是认识活动,同时是情感活动;艺术欣赏活动不单纯是被动的接受,同时是主动的抒发;艺术欣赏活动不单纯是个人的活动,它在本质上社会性的活动。这样联系起来理解孔子关于诗歌欣赏活动的观点,是比较全面而深刻的。第二、孔子强调诗对人的精神的感发作用,从而把握住了艺术欣赏活动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在“兴”、“观”、“群”、“怨”中,孔子把“兴”放在首位不是偶然的。这表明孔子对“兴”

的作用的重视,所以特别加以强调。后世许多思想家、文论家都看到了这一点。如王夫之说:“诗言志,歌永言,非志即为诗,言即为歌也。或可以兴,或不可以兴,其枢机在此。”(《唐诗评论》)他把可不可以“兴”,看作是区别诗与非诗的根本的标准。为什么?他说:“能兴即谓之豪杰。兴者,性之生乎气者也。拖沓委顺,当世之然而然,不然而不然,终日劳而不能度越于禄位田宅妻子之中,数米计薪,日益挫其志气,仰视天而不知其高,俯视地而不知其厚,虽觉如梦,虽视如盲,虽勤动其四体而心不灵,惟不兴故也。圣人以诗教以荡涤其浊心,震其暮气,纳之于豪杰而后期之于圣贤,此救人道于乱世之大权也。”(《俟解》)朱熹笼统的说“兴”是“感发意志”,王夫之对“兴”的心理内容、心理特点(即社会功能)作了进一步的说明。指出“兴”就是诗歌对人的灵魂起一种净化的作用(荡涤浊心),使人摆脱世俗物欲的羁绊,产生精神上的跃动、飞升,达到豪杰、圣贤的境界。

理解孔子这一文艺思想,就是在艺术欣赏时,首先要强调人的精神从总体上产生的感发、激励、净化和升华,而不是只指出某一局部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功能。这在中国美学史上是一个优良的传统。其开创者是孔子。

2、文质彬彬: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雍也》(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讲人的修养的。“质”是指人内在的道德品质,“文”是指人的外在的修饰。孔子认为,一个人缺乏文饰就显得粗野;一个人单有文饰而缺乏内在道德就显得虚浮。只有“文”和“质”统一起来,才是一个君子。

“文”和“质”统一,也就是“美”和“善”的统一。历代美学家、文艺批评家,把它引申为对于文艺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的理解,即要求文艺作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反对“质胜文”(内容高于形式),“文胜质”(形式高于内容)这两种偏向。根据这种“文”“质”(美善)统一的观点,孔子提出了他的文艺批评的标准。

3、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文学批评的标准

《八佾》(3):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意思是说,艺术的情感必须是一种有节制的、有限度的情感。它只引起人的心理、精神的活动,不能挑动人的生理的反应。当然,这是从创作的角度说的(读者阅读是另一个角度)。这种情感符合“礼”的规范,是审美情感。孔子主张“放郑声”(《卫灵公》15),为什么?因为“郑声淫”,即情感过分强烈,超过了一定限度,不合“礼”,不美了。

《为政》(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刘宝楠《论语正义》认为是“归于正”。“正”就是不过、不偏、不倚,就是“中”。“思无邪”就是说,《诗》的情感符合“中和”之美。

“和”这个概念在孔子之前就有。史伯(前806—前770)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国语郑语》)。“和”就是把性质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同”是把性质相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史伯认为,只有不同的声、色、味的统一,才产生美。否则,就没有美。后来,齐国的晏婴(?—前500)也区分过这两个概念。他说:“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须气以动),二体(舞者有文、武),三类(风、雅、颂),四物(四方之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八方之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左传》昭公20年)

孔子继承了春秋时期“和”的美学思想,把它用之于文艺批评。孔子的这一思想为后来的荀子所继承和发挥,对后世影响极大。

中国历史年表:

五帝:前30世纪——前21世纪(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夏:前21世纪——前17世纪(400年)

商:前17世纪——前11世纪(600年)

周:前11世纪——前8世纪(西)——前5世纪(春秋)——前3世纪(战国)(800年)秦:前3世纪前221年——前206年(15年)

汉:前3世纪末——后3世纪初前206年——公元25年(西)——220年(东)(446年)三国:3世纪初——3世纪末220年——280年(60年)

晋:3世纪中——5世纪初265年——317年(西)——420年(155年)

南北朝:5世纪初——6世纪末420年——589年(169年)

隋:6世纪末——7世纪初581年——618年(37年)

唐:7世纪初——10世纪初618年——907年(289年)

五代:10世纪初——10世纪中后907年——960年(53年)

宋:10世纪中后——13世纪后960年——1127年(北)——1279年(319年)

元:13世纪初——14世纪中后1260年——1368年(108年)

明:14世纪中后——17世纪中1368年——1644年(276年)

清:17世纪初——20世纪初1616年——1911年(295年)

第三讲孔孟的文论观(提纲下)

二、孟子的文论观

孟子(前372—前289)是孔子之后儒家重要的思想家。名轲,战国时邹(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曾周游齐、魏、鲁、藤、薛、宋等国,任齐宣王客卿,晚年回家受业著述,有《孟子》一书。

“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193)

孟子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学思想有“美感共同性”说,“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说,“知言养气”说。

1、“与民同乐”——文艺欣赏的美感共同性说

其一、《孟子梁惠王下》之《庄暴见孟子》:孟子与齐宣王谈音乐。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毛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毛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26)

其二、《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3)

孟子“与民同乐”思想的意义。从文艺欣赏入手,启发统治者“以民为本”,获得民心,实现“王道”的政治策略。

“与民同乐”只是孟子的一个政治策略。就文学理论的研究来讲,讨论“与民同乐”的思想,引申为文艺作品的欣赏,具有“美感共同性”。

其三、《孟子告子上》:“口之于味,有同嗜也;易牙(齐宣王的宠臣)先得我口之所嗜者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惟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惟目亦然。至于子都(《诗经·郑风》:山有扶苏,隰有荷花。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相同的美感)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独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者,犹刍豢(猪狗牛羊肉)之悦我口。(260)

孟子有两层意思:

其一、人有共同的感觉器官,也即共同的美感基础;

其二、人心也是相同的,所以人对理义有相同的爱好。孟子这段话是对他的人性善的一种论证。

人的共同的感觉器官构成了人的共同美感的生理基础。孟子的论述有其合理性。但是人的感觉器官也是历史和文化的产物,这一点孟子不谈。所以美感不仅有共同性,还有差异性。

人的文化修养、个性的不同必然导致审美的不同。这是孟子文艺思想不够全面的地方。

2、“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说——文学批评的方法与原则

其四、《孟子万章上》咸丘蒙曰:

“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鼓瞍(舜父)之非臣,如何?”曰:“是诗(指《小雅·北山》)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文字)害辞(词句),不以辞害志(指作者原意)。以意(读者切身的体会)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大雅》周宣王作)之诗曰,‘周余黎民,糜有孑遗(没有一个存留)。’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215)

其五、《孟子万章下》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优秀人物)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追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就是追溯历史与古人交朋友)。”(251)

孟子主张理解作品(批评)的方法,是“以意逆志”。所谓“以意逆志”,是说批评作品时不能拘泥于文字表面的意思,而应从诗本身出发,整体把握和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志”是诗歌所传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问题在于对“意”的理解。

汉人、宋人都将其理解为说诗者之意。那么“以意逆志”,就是根据读者自己的体会理解作者的原意了,这样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其实孟子也是以自己的意思(他的儒家伦理道德、王道思想)理解诗的;汉以来的儒都沿袭了孟子的方法。郭绍虞先生讲,孟子从主观主义的逻辑出发,说诗随便比附,常常牵引到王道上去。(郭批评史31)他自己解诗先不符合“知人论世”的原则。后来《诗序》对诗的解读全是以己之意逆古人之志了。

清人吴淇在《六朝选诗定论缘起》(34)指出,“以意逆志”应该是“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那么,“古人之意”如何得知?就是“知人论世”。

孟子本意谈的是与古人交友,是修身的问题。

孟子并没有在一个地方,为批评文学提出这个观点。把这两个观点联系起来的是后人。《孟子正义》(清人焦循)引顾镇《虞东学诗》:“夫不论其世,欲知其人,不得也。不知其人,欲逆其志,亦不得也;故论世知人,而后逆志之说可用之。”(34)所以,“知人论世”是批评的原则,“以意逆志”是批评的具体方法。

这种批评方法成为传统文学批评主流,强调批评的科学性、客观性;但是它的弊端在于限制了批评者的主体参与性,忽视了批评者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3、“知言养气”说——文学创作的原理

“养气”是孟子提出的一种人格修养的方法。文如其人。韩愈的“气盛言宜”——“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

《公孙丑上》:(公孙丑曰:)“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辞),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用正义培养)而无害(伤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没有力量)。是集义(正义的经常积累)之所生者,非义袭(偶然的正义行为)而取之也。行有不慊(音谴)于心(做一件有愧于心的事),则馁矣。”(62)

这种“浩然之气”不是《管子》所讲的宇宙万物本源的物质性的“精气”,而是一种主观的精神力量,一种心理状态。孟子认为这种“浩然之气”要靠养才能获得。养气的方法是“配义与道”。“道”是指儒家的仁义之道;“义”是符合仁义之道的行为,即人的善性的行为。经过道德的修养,孟子认为,道与义在人身上凝聚成“塞于天地之间”的凛然正气(“浩然之气”),人便具有了博大而崇高的精神境界。

“知言”是指通过分析言辞,了解别人思想的能力。

(公孙丑曰:)“何谓知言?”曰:“詖(音必)辞(偏颇的言辞)知其所蔽(病在闭塞),淫辞(浮夸的言辞)知其所陷(失实),邪辞(邪僻)知其所离(偏离正道),遁辞(搪塞的言辞)知其所穷(理屈词穷)。(这四种言辞)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危害施政);发于其政(体现于政治措施),害于其事(危害社会的具体工作)。”(62)

后来把“知言”与“养气”合起来,引申为文学批评的概念。意指一个人经过修养具备了“浩然之气”,才能够“知言”,即具有正确理解文学作品含义的能力。后世如曹丕提出的“文以气为主”、韩愈的“气盛言宜”等观点都与此有渊源关系。

2009年5月20日

孟子语录: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违。(离娄章句188)

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

仲尼不为已甚者。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189)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189)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取,学习)诸人也。(193)

第四讲老、庄的文论观(提上)

一、老子的文论观

老子(约前580年—前500年),姓李,名耳,字聃。楚国人。与孔子同时,年稍长。《老子》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冯友兰说,“这部书的思想体系不可能是孔子以前或同时的产物”,但“确有一些老子的原话”。(《中国哲学简史》113)

1、道法自然,无为而为——朴素、自然的文学观

“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

老子认为“道”有以下的性质和特点:

其一、“道”是万物的本源。

6章:“谷神(谷,即山谷,就是空虚,就是道;神,即不测的变化,就是永恒)不死,是谓玄牝(玄,即深远微妙、视而不见;牝,产生万物的生殖器)。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宇宙生命的起源,它的不断分裂生长便形成了天地万物。道不离物而自生,物不离道而独存。

其二,“道法自然”。

25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就是道。“道”以自己为法则。道是先天地万物而生的。

25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无声无形),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休息),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4章:“吾不知谁之子,象(似乎)帝之先。”道不是谁创造出来的,它在上帝之先就存在了。庄子讲,道是“自本自根”。

其三、“道”本身不是一物,所以无名、无形。

“道常(永远)无名,朴(即道)虽小,天下莫能臣。”(32章)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摸)之不得”(即无色、无声、无形)的(14章)。道虽然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但却是真实存在的。

将这种“自然之道”用之于社会政治,老子主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2章)即顺应自然规律,不妄为,不强为。

由此出发,老子主张“希言”(不要多说、巧辩)。他说“希言自然”(少发号施令,合乎自然)。老子反对“多言”。他说“多言数(迅速)穷(行不通),不如守中(冲,虚静)”(5章)、“知者不言(智者慎言),言者(妄加说教)不知”(56章)、“信言(真诚的言辞)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多言巧辩),辩者不善”(81章)。这种哲学和人生观,影响了朴素、自然的文学观的形成。

2、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文学批评的审美观照

41章:“大器(贵重的器物)晚成,大音(乐声)希声(没有声响),大象无形(形迹)。”在这里老子本意是讲“道”的。他说,“明道若昧(暗昧),进道若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只不过是个比喻,是说大“道”幽隐未现,不可以形体求见。(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因为谈到了音乐和形象,启发了后来的文艺创作与批评的理论。

“大音”,韩非子认为是“宏大的声音”,王弼认为是“完整的声音”;“希声”,韩非子认为是“不多闻”,王弼认为是“无从闻”。我认为,“大音”是完美、美妙的音乐,“希声”不是“不多闻”,也不是“无从闻”,而是闻似不闻,闻以忘闻,听者完全进入“音”的妙境,而不闻其声。这就是老子讲的“闻道”。“象”是物的形象,“形”是行迹的意思。“大象无形”,是说完美、美妙的形象是没有边际的限制,没有割裂的痕迹。还是对“道”境的参悟。这种观念启发了后世关于文学批评审美观照的理论。比如“意境”理论的提出:“境生于象外”。

对于文学形象的理解不能局限于“象”,而应如司空图所言要“超以象外”;不能仅仅把握物象的形式美,而应直觉事物生命的本体意义,即如司空图所言,体察“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境”近于老子的“道”。

3、有无相生,致虚守静——文艺创作与批评的总原则

5章:“天地之间,其犹橐籥(风箱、笛子)乎?虚而不屈(穷竭),动而愈出(不息)。”老子认为天地之间充满了虚空之气,气的流动、运化,产生生命。

11章:“三十幅共一毂(车轮中心插轴的圆孔),当其无,有车之用。埏(抟,音山)埴(糅合陶土)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提供便利),无之以为用(发挥作用)。”任何事物都是“虚”与“实”、“有”与“无”的结合;失去任何一端,都会丧失事物的本质。所以,虚实结合成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文学创作与批评必须遵循的原则。

10章:“专(即抟,音团)气(聚集精气)致柔(达到柔顺),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清洗杂念,深入观照),能无瑕乎?”

16章:“致虚(心灵空明)极(极度),守静(内心宁静)笃(顶点)”老子于此强调“致虚守静”的工夫。“致虚”是消解心智的作用,不存心机(遮蔽明澈的心灵)与成见(妨碍明晰的认识);“致虚”方能“守静(心灵的本真状态)”。

老子讲的“虚静”是悟道的方法与途径,同样也是艺术家进入艺术创作状态、获得创作灵感的途径与法门。

第四讲老、庄的文论观(下)

二、庄子的文论观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名周,战国中期蒙国(今河南商丘)人,曾任漆园吏。后来隐居,著述立说。《史记》:“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说,“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老子韩非列传》)庄子厌倦人世,亲近自然。他常常出没于山水之间。如“庄子钓于濮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行于山中”。叶朗说,庄子不仅是思想家,而且是个诗人。《庄子》一书共33篇;分为内篇7,外篇15,杂篇11。一般认为,前者为庄子所作,后两者为后学续作。庄子继承老子的学说,为道家重要的思想家。

1、“法天贵真”:——自然、真纯的文学观

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的思想。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道”是循环变动的(“反者道之动”)。所以,人要遵循“道”的运动变化规律,无为而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不加干涉),生(生养万物)而弗有(不具为己有),为(尽力)而不恃(不自恃己能),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2章)庄子说:“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天地》297)“太初(宇宙原始)有无,无有无名;一(道运行的混一状态)之所起,有一而未形(没有成形体)。物得(得道)以生,谓之德。”(《天地》309)

庄子认为“德”是由“道”来的。“德”是物和人由“道”所获有的自然本性、自然能力。物的自然本性、人的自然能力充分而自由地发展了,物就是幸运的,人就是幸福的;否则,就是不幸。庄子发现人总是违“天”背“道”,自呈其能。这是造成人天相分,人与自然对立的根源。庄子特别讨论了“人”与“天”的分裂、对立。

《在宥》:“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

《秋水》:“何谓天?何谓人?北海若曰: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庄子认为,人不要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加之于自然,要顺性无为,自然而然;

《骈拇》:“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而人总是喜欢做那些“断长续短”的事情。

《至乐》:“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音勺)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非以鸟养养鸟也。”这种自然主义的哲学观影响到文艺,必然主张“法天贵真”。

《齐物论》南郭子綦(音旗)与子游对话,讨论“三籁”。

子綦说:“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

子游说:“地籁则众窍(窍孔发出的风声,借助风力)是已,人籁则比竹(竹箫吹出的乐声,借助人力)是已。敢问天籁。”

子綦说:“夫天籁者,吹万(风吹万种窍孔)不同,而使其自己(使它们各自发出不同的声音)也,咸其自取(因其自然状态所致),怒者(发动者)其谁邪!”显然庄子认为,天籁是自然自发的声音,是最美的声音。他反对“人为”,反对人为“文化”和“艺术”。《胠箧》:“擢乱(搅乱)六律,铄绝(销毁)竽瑟,塞瞽旷(春秋时晋国乐师)之耳,而天下始人含(保全)其聪(听觉)矣。灭文章(文采),散五彩(五色),胶离朱(古代明目之人,能看见百步外之秋毫)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折断)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含其巧(技巧)矣。”其实《天运》篇讲的“丑人”“捧心而颦(皱眉头)”的故事,仍然主张自然而然。

“真”也是自然。人的真情是发乎自然的,是“道”的体现。

《渔父》:孔子请教渔父“何谓真”。渔父说:“真者,精诚之至(极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和悦)。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神采)动(表现)于外,是所以贵真(以本真为贵)。”“真者,所以受于天(秉受于自然)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愚者反此。”(陈注823)

2、“言不尽意”、“得意忘言”——语言与言说对象的关系

庄子讲了个故事——轮扁斫轮。轮扁说:“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松滑)而不固,疾则苦(滞涩)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奥妙的技巧)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358)就是老子说的“道可道,非常道。”

《天道》:“世之所贵道者,书也(记载在书里)。书不过语,语有贵(可贵处)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指向);意之所随者(即道),不可以言传也。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事象的实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了解)之哉?”(356)

《外物》:“荃者(鱼笱)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兔网)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忘言。吾安得(遇到)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725)

庄子在这里提出了言和意的关系问题。“言”是用来达“意”的,但是“言不尽意”;所以不能拘泥于“言”,而应体会“言”所传之“意”,忘掉“言”。

这个问题也见于《易传?系辞传》:“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人的思想感情曲折复杂,有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怎么办?用形象来表现。“象”是具体的、贴近的、变化多端的,可以用来表达深远、幽隐的“意”。显然《易传》对于言、意关系的理解比庄子多了一层。庄子说“言不尽意”、“得意忘言”;但是,如何“得意”?没有回答。《易传》说“立象以尽意”。三国魏的哲学家王弼在此基础上,把言、象、意的关系阐述得更清楚,并提出了“得意忘象”的观点。

3、“虚而待物”——文艺创作的精神状态(自由)

庄子认为,道是宇宙人生最高、最美的境界。

《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规律)而不议,万物有成理(生成的道理)而不说。圣人者,原(推原)天地之美而达(通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顺任自然),大圣不作(不妄作),观于天地之谓也。”(563)“大美”就是“道”,就是天地的本体。“观于天地”就是观“道”。

如何才能观“道”,达到“道”的境界呢?庄子说要“心斋”、要“坐忘”。

《人间世》:颜回问孔子“何谓心斋”,孔子说:“若一志(心志专一),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用气感应)。耳止于听(聆听外物),心止于符(感应现象)。气也者,虚(空明)而待物(容纳外物)者也。唯道(“道”与你相和)集虚(达到空明的心境)。虚者,心斋也。”(117)“心斋”就是“虚”,就是保持空明的心境。也就是停止人的感官活动,打通主体与客观世界的隔膜,忘掉物、我,进入无知无欲的精神状态,这样才能达到“道”的境界。

不仅是“心斋”,还要“坐忘”。

《大宗师》:颜回说“回益(进步)矣”,孔子说“何谓也”。颜回说“忘礼乐、忘仁义”,孔子都说“可矣,犹未也”。颜回说“回坐忘矣”,孔子才惊异的问“何谓坐忘”。回曰:“堕(忘了)肢体,黜(抛开)聪明,离形(形体)去知(智慧),同于大通(和大道融通为一),此谓坐忘。”(205)“坐忘”就是忘掉自己,“心斋”就是忘掉外物。庄子所讲的“无己”、“无

名”、“无功”、“外物”、“外生”、“外天下”全在这里。这种境界就是没有利害、没有功利目的,高度自由的审美境界。这是文艺创作必须具有的心理和精神状态。

如“佝偻者承蜩”(《达生》471)、“梓庆削木”(同上489)“吕梁者蹈水”(同上486)、“庖丁解牛”(《养生主》95)等故事,都是创作主体排除外界和内心的干扰,进入“虚静”自由的精神状态,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来。

《达生》:子曰“以瓦注者巧(心思灵巧),以钩(带钩)注者惮(恐怖),以黄金注者殙(心志昏乱)。其巧一也,而有所矜(顾虑),则重外也。凡外重者内拙。”(473)

2009年5月21日

第五讲两汉文论概况(提纲)

一、汉代思想文化对文论的影响

汉代思想文化对文论有鲜明影响:

汉初重黄老之学,思想较为自由,文论深受道家思想影响。

汉初,政治、经济政策宽松,与民休养生息,尊黄老之学,提倡“无为而治”。文论思想自然受其影响,主要反映了道家的观点。

刘安《淮南子》说:“求美则不得美,不求美则美矣。求丑则不得丑,求不丑则有丑矣。”贾谊肯定屈原的人格精神,但认为其在遭受打击后,可以出走他国或隐居乡野,不必自沉的观点,都体现了道家“法天贵真,随顺自然”的思想。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与《报任安书》中“发愤著书”的观点与道家愤世嫉俗的思想相一致。

中期由于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文化政策,经学发达,文论思想受其影响。汉武帝为巩固专制统治,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成为统治思想。儒学地位上升,儒家的《诗》《书》《易》《礼》《春秋》被尊为“五经”,政府设立“五经”博士。

经学思想成为时人的基本思想原则,“宗经”、“征圣”,依经立论成为汉代文论的基本准则和最大特色,并影响后世。

如《毛诗序》作为重要的诗学论文,主要阐述儒家的“诗教”观念。

西汉扬雄肯定屈原的人格精神,但由于受经学思想影响,非议其投水沉身和作品的浪漫特征。后汉王逸全面肯定、高度赞扬屈原及其作品,甚至把《离骚》尊之为“经”(《离骚经序》)也是通过以《离骚》比附《诗经》来确立自己的观点的。

其次也应看到,经学的繁荣,对儒家经典的大量阐释,必定推动了文学阐释学和文论思想的发展。如汉代传诗有鲁(申培)、齐(辕固)、韩(韩婴)三家,为官立今文经学(用汉通行的隶书抄写,现仅存《韩诗外传》),另有赵毛苌所传的私学古文经学毛诗(用汉以前的篆书抄写),并流传至今。而《毛诗序》就是汉代经学影响文论的重大成果。最后,由于古、今文经学家对儒经内容的不同阐释,也形成了文论观点的差异。比较而言,今文经学文论表现出神学化倾向。如董仲舒从“天人感应”的神学论出发,提出“以类相动”,文艺能够沟通自然与社会的观点。古文经学的文论就少有神学迷信的成分。如扬雄、《毛诗序》的文论思想即是。

后期儒学的神学化(与谶纬之学合流),使文论思想陷入困境。

东汉时,刘秀靠谶纬(纬,假托天意解释经学)迷信起兵做了皇帝,于是迷信思想发展成谶纬神学,并成正宗(被尊为“秘经”)。于是文论也更具神学色彩。如《诗纬含神雾》:“诗者,天地之心。”纬书论诗,强调神、人与社会的关系。这种状况使文论陷入神秘化的困境。

二、汉代文论的特点与基本内容

1、汉代文论由先秦发展而来。与之相比,其特点是:

其一、出现了如《毛诗序》、《楚辞章句序》等理论性较强的序文;

其二、是文学理论的自觉性增强,先秦主要是诗论,汉代有诗论、文论、赋论等;

其三、是文学的观念增强了。汉人已有了“文学”(一般学术著作)与“文章”(也称“文辞”,文学作品)的区别。

2、汉代文论的基本内容:

一是对《诗经》的研究。如《毛诗序》,后汉郑玄的《毛诗传笺》(对《诗经》各篇疏通说明)、《诗谱序》(对诗的性质、功能、发展和手法都有论述)等;

二是对屈原作品的研究,如刘安的《离骚传》(失传。肯定屈原及其作品)、班固的《离骚序》(批评屈原“露才扬己”)、王逸的《离骚经序》等;

三是对汉赋的研究,如司马相如(从创作者的角度,谈了赋的特点与规律,“赋家之心,包括宇宙,总揽人物”,“得之于内,不可得传与外”)、司马迁(站在批评家的角度,认为汉赋“靡丽多夸”,有形式主义倾向,但也肯定其有一定的“讽谏”作用)、班固(从站在正统的立场,从“润泽鸿业”的高度对赋进行了肯定)等对汉赋的评论。

第六讲司马迁的文论思想

1、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年——约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其文论思想主要表现在:其一、在《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中提出著名的“发愤著书”说;其二、在《史记》中对屈原等文学家的评论。我们主要讨论前一个观点。

2、“发愤著书”说

司马迁在《史记》(130卷)《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见《汉书》《司马迁传》)中有大致相同的一段话:

“盖文王(西伯)拘(差久里)而演《周易》;仲尼厄(陈、蔡)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发愤著书”是司马迁重要的文论思想。其不但有深远的思想渊源,也是他创作《史记》的切身体会。早在《诗经》中就有这样的思想萌芽,如“心之忧矣,我歌且谣”(《魏风园有桃》)、“君子作歌、惟以告哀”(《小雅四月》),孔子的“诗可以怨”(忧、哀、怨,其感情强度不如愤),屈原在《惜颂》有“发愤以抒情”句,刘安《淮南子》有“愤于中而形于外”说等。这些都是司马迁文论观点的思想渊源。

其文论思想与他的创作经验之关系,此处不表。

“发愤著书”的“愤”,即指作家“意有所郁结”的精神状态。因为“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借著书“述往事,思来者”,寻求同情和理解,达到恢复心理平衡的作用。所以,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是对作家从事艺术创作的心理动机的探讨和阐发。对后世的文论思想有很深的影响。从唐代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明代袁宏道的“放意”说,可以看出司马迁这一理论的影响。(《徐文长传》阐述传主诗创作的原因说:“其胸中又有一段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当其放意,平畴千里,偶尔幽峭,鬼语秋坟。”)

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其一、“抒愤”是作家从事艺术创作的心理动力。“愤”这种心理情绪的产生往往是作家强烈的愿望受到压抑而形成的;

其二、“发愤”者往往是精神意志极其坚强、有较为诚恳的思想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人。孔子、屈原、司马迁,后来的李贽、徐文长等都是如此。因而其作品有较高的思想品位和艺术价值;

其三、“发愤著书”说与儒家“温柔敦厚”诗学观点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美学品格。前者具有自觉的反叛意识和强烈的批判精神,对读者具有激励和鼓舞作用。《史记》(84卷)《屈原贾生列传》说:“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怨”是“怨愤”,不是“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中和”相。“屈平疾王(怀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上官大夫)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姑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幽思”是深思,想的很多很深,不是温吞水。所以说,屈原之“志”,可“与日月争光”。2009年5月26日

中国古代文论复习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课程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诗缘情 2.发愤著书 3.词别是一家 4.尚巧贵妍 5.文笔 6.文以载道 7.意、趣、神、色 8.义理、考据、词章 9.兴观群怨 10.不平则鸣 11.风骨 12.《南词叙录》 13.诗言志 14.六观 15.以禅喻诗 16.幽情单绪 17.诗大序 18.“文气”说 19.性灵说 20.小说评点 21.以意逆志 22.吟咏情性 23.别裁伪体 24.《花部农谭》 二、简答题: 1.简述先秦儒家的主要文学观念。 2.简述《文心雕龙》中论“通变”的主要内容。 3.简述明代公安派的文学发展论。 4.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发达的原因。 5.简述明代前后七子的文学主张及创作理论。 6.简述桐城派文论的主要观点。 7.试列举汉代批评家的主要赋论观点,要求至少举出三家。 8.简述《文心雕龙》的基本思想。 9.试述孟子文艺观的主要理论主张。 10.简述白居易的诗歌理论主张。 11.简述明代小说批评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 12.试述《文心雕龙》在古代文论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13.简述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对《三国演义》的评点。 14.简述先秦道家的主要文学观念。 15.简述清代浙西派和常州派的词论主张。 16.简述汤沈之争。 三、材料分析题: 1.王国维《人间词话》(节选)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2.叶燮《原诗·内篇》(节选)

中国中国古代文论答案1

《中国古代文论》思考题 第一编思考题 1.试申述“诗言志”。 “诗言志”被视为中国文论的“开山的纲领”,集中体现了儒家的文论的基本主张。对“志”的解释主要有两条路线:其一,将“志”理解为观念、观点,特别是与“礼”相结合的道德观念。这种“志”具有规范人的自然情感的作用。故刘勰《明诗》:“诗者,持也,持人情性”;孔子“思无邪”和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汉《诗大序》“发乎情,止乎礼义”等均由此“开山”开出。其二,将“志”理解为怀抱、情感,与“情”、“意”相等同。《荀子?乐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请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司马迁的“发愤抒情”说是其延伸,《史记?太史公自序》:“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对“志”的两种解释,一个突出诗歌的“应然”之用,一个则关注诗歌的“本然”之性,实为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即使是前者,也并不否认诗歌的抒情本质。(补充:来源课件—1、“言”的内涵:最初的宗教情感→世俗情感:在儒家诗学里,表现为“仁”的思想;其后进一步引申为涵括佛道在内人生体验或个人志向情感。2、作为接受理论如“赋诗言志”提出来的。3、影响:理论方面,“文以明道”、“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等均为其发展,被朱自清《诗言志辨》赞为中国诗学“开山纲领”;创作方面,古代文人作品均以发抒个人理想为中心,把国家、个人、社会负责融汇于个人人生经验之中。) 2.简要分析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兴:主要是指文学的审美功能。观:文学的认识功能。“群”指文学的社会交际功能。人们借 助诗歌交流思想感情,彼此互相团结、亲近,实现团结合群。怨:主要指文学的社会批判功 能。 3.如何理解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 孟子认为,“以意逆志”是正确解读原文本的方法。此外还有以下四种,一为:“以说诗者意 逆作诗人之志。”二为:以古人之“意”逆古人之“志”。三为:“意”为作品之意,“志” 乃“作者”思想。四为:“以诗艺本体特点为意”去逆“诗之志”。 知人论世意义:1、提出了“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观点。2、“知人论世”可与“以意逆志”这种文学阐释法相联系。3、“知人论世”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传记”式批评方法。 4.简要评述荀子的文艺功能观和情志论。 ⑴对人生修养方面的作用: ①礼乐(诗)是人生修养的必须项目。儒家注重礼乐修养,其目的是达于“仁”,只有具有这样的人格境界,才能称之为君子人格。 ②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表明:在人生境界修养中,具有由幼儿到成人、由外部的行为世界到内部的精神世界的这样一个渐进原则。 ⑵外交方面的作用: “赋《诗》以言志”,断章取义的特征。 ⑶认识方面的作用: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⑷社会政治伦理方面的作用: ①兴、观、群、怨。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论语·阳货》记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可以观,可以群,可以”。 2.《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而·”这一言论揭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 3.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一文里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了“”说,这一文学影响了唐代韩愈的“”说。 4.汉代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提出了它的诗歌讽刺观。 5,教材认为,曹丕在《典论·论文》里首先提出的重要问题是作家的与的性质特点之关系,认为“文非一体,鲜能备善”,不应“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6.陆机在《文赋,中论文体风格特征时,提出了“诗而绮靡,赋而浏亮”的说法,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最重要的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7.“文章合而著,歌诗合而作”的著名论断是出自白居易的《与元九书》。 8.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里提出了诗“”说;李清照在《论词》里提出了词“”说。 9.明代诗论家谢榛主张情与景应该互相融合,二者的融合取决寸:“情景;而清代诗论家王夫之认为情景结合的方式有三:其一是“”,结合得天衣无缝,其:是“景中情”,在写景中蕴涵有情,其三是“情中景”,在抒情过程中能让人见到形象。 10.当沈德潜的“”说的诗歌理论盛行之时,袁枚则提出了“”说与之相抗。 二、名词解释题 1.(孟子的)“养气”说 2.(袁宏道的)“性灵”说 三、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 洎周衰秦兴,采诗官废,上不以诗补察时政,下不以歌泄导人情,乃至于谄成之风动,救失之道缺。于时六义始刷焉。……至于梁、陈间,串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噫!风雪花草之物,《三百篇》中岂舍之乎?顾所用何如耳。设如“北风其凉”,假风以刺威虐也;“雨雪霏霏”.因雪以愍征役也;“棠棣之花”,感花以讽兄弟也,“采采苯苜”,美草以乐有子也。皆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反是者,可乎哉!然则“馀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离花先委露,S,j叶乍辞风”之什,丽则丽矣,吾不知其所讽焉。故仆所谓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于是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含答案,自考过关必备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含答案,自考过关必备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一(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 、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知人论世”与“ 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2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 _发愤著书__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 3 、《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 4 、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 __缘情_ 而绮靡”,“赋__体物_ 而浏亮”。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5 、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 _诗经_ 》和《_楚辞_ 》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 6 、韩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 _气盛言宜_ ”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提出了“ _不平则鸣”论。 7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著名论断出自唐代的大诗人、文学理论批评家 __白居易_ 的著名书信体论文《与元九书》。 8 、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提出了词“ __别是一家_”的著名观点,这是比较符合诗词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9 、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定了“雅正”的审美标准,又提出了“ _清空_ ”和“ 意趣_ ”的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行了论述。 10 、袁宏道为了抨击七子派的模拟复古之风,提出了“ 独抒性灵_ ,不拘格套”的口号,因而提出了“ _性灵”说的诗学主张。 11 、诗歌创作都面临如何表现其对象的问题,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主张对审美对象的表现应做到“不着 _一字,尽得 _风流”。 12 、王国维继承了唐代以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的有关理论观点,并受到康德、叔本华的理论影响,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贯穿其文学思想的理论核心“境界”说,使有关意境的理论达到了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中国古代文论(精华)

中国古代文论讲义(提纲) 第一讲绪论:中国文论概况 一、文论(文学理论)的产生 人用文学和艺术来表现,用批评和理论来解释。 刘若愚说:“所有文学和艺术试图表现不可表现者,所有的文学和艺术理论也试图解释不可解释者。”(《中国文学理论》5页) 文学先于文论产生和发展。 文学产生并且有了相当的发展以后,要整理,于是出现了文论,就是对于文学的评论、批评。整理,一面可以看出文学和其他学术(非文学)的不同,一面可以看出文学作品本身的“本同而末异”。 批评就得有眼光,有标准。于是为批评的批评——批评的理论产生了。批评的理论可以指导批评,同时对作家也有借鉴。于是,批评变得有力量、有价值、有意义。 二、文论的演变 中国古代文论的发生演变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一是文学观念演进期(从先秦到南北朝,上古期,约2600年); 一是文学观念复古期(从隋唐到宋,中古期,约700年); 一是文学观念完成期(从元到清,近古期,约700年)。 上古期,论文的风气偏于“文”,重在从形式上去认识文学; 中古期论文的风气偏于“质”,重在从内容上去认识文学; 后一时期,是批评家试图建立一种完善的批评理论,使得批评言之有据,所以谓之完成期。这是一个大概的轮廓。可以再说详细一些。 1、文学观念演进期又可分为三个时期: 先秦为一期, 两汉为一期, 魏晋南北朝为一期。 先秦时所谓“文学”,是广义的文学观念,也是最初期的文学观念。当时的“文学”是和学术不分的,文学兼有“文章”和“博学”两重含义。 孔子讲“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莫(大约)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论语》1-6、7-33)文,文献。 到了两汉,“文”和“学”分开来讲了。 人们把属于词章一类的作品(讲究形式与修辞)称之为“文”或“文章”,把含有学术意义的作品,称为“学”或“文学”。 班固批评屈原“露才扬己”“以离(罹,遭受)谗贼”,但“其文弘博丽雅,为辞赋宗”。(《汉书艺文志》)虽说“文学”一词与今天的含义不同,但毕竟汉人对“文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到魏晋南北朝,人们对“文学”认识得更清了。 他们把学术分为“经学”、“史学”、“玄学”和“文学”数种。文学的含义与今相同。 更进一步,他们把文学再细分为“文”与“笔”两类; “文”是指情感的、美感的文学, “笔”是指理智的、应用的文学。

云南开放《中国古代文论专题》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云南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试卷 学年度学期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论专题套别:A套(√) B套()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的流行前期为主的是( ) A.般若学 B.涅盘学 C.禅宗 D.密宗 2.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基础是( ) A.血缘 B.地缘 C.亲亲 D.同门 3.中国古代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是( ) A.什伍里甲制度 B.郡县制度 C.户籍制度 D.宗法制 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规模的封建法典为( ) A.《刑书》 B.《法经》 C.《秦律》 D.《汤刑》 5."以物比德"属于( ) A.整体思维 B.伦理思维 C.辨证思维 D.类比思维 6.佛教的创始人是( ) A.张道陵 B.葛洪 C.释迦牟尼 D.孔子 7.中国封建伦理规范的最高法则为( ) A.三纲 B.五常 C.五伦 D.十教 8.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代表自己语言文字的民族有( ) A.24个 B.25个 C.26个 D.27个 9.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是( ) A.炎帝 B.黄帝 C.仓颉 D.孔子 10.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是秦代的( ) A.《说文解字》 B."书同文" C."文字神赐" D."圣人造字"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在商代,宗教崇拜的对象大体有( ) A.佛 B.上帝 C.超自然神 D.天地神祗 E.祖先神 2.察举是一种由下向上选拔官吏人才的制度,其中最著名的三科为( ) A.孝廉 B.茂才 C.秀才 D.贤良方正文学 E.探花 3.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 ) A.嫡长子继承制 B.宗族祭祀 C.军事讨伐 D.宗法体系 E.家族血缘 4.下列属于庶族平民礼俗的有( ) A.三月三 B.七月七 C.春节 D.清明 E.端午 5.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观点有( ) A."天人合一" B."天人感应" C."天人交胜" D."天人之分" E."重天轻人"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 1.文化现象 2.《神灭论》 3.本草之学 4.中体西用论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大势。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试题答案及资料

【引用】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试题答案及轻松过关资料 自考专业资料2011-05-09 21:22:22 阅读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本文引用自自考通关王《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试题答案及轻松过关资料》 中国古代文论 历年考题(汇编) 最新模拟考题(汇编) 课本重点资料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珍贵复习资料A、作者之意B、作品之意C、读者之意D、古人之意 20、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里的“其人”是指(D) A、圣人 B、今人 C、读者 D、作者 21、教材指出,孟子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正是在其“仁政”与“民本”思想的前提下形成的。其哲学基础是孟子的(A) A、“仁政”理论 B、人性无善恶理论 C、人性恶理论 D、人性善理论 22、孟子“知言养气”说中的“养气”应该是指作家应该(B) A、静心修养,达到“虚静”的精神状态 B、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 C、通过修炼,达到阴阳二气和谐一致 D、通过修炼,培养自己的阳刚之气 23、《庄子》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教材认为是(C) A、“仁政”和人性论 B、“虚静”和“物化” C、崇尚自然,反对人为 D、“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 24、《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C) A、文学作品只要思想正确,不必追求语言美 B、读者懂得作品主题思想即可,不必欣赏语言 C、文学作品要含蓄,有回味,追求意在言外 D、文学作品意思与语言并重,不能偏废 25、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与理论偏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这是受到(B) A、《孟子》“知言养气”说的影响 B、《庄子》较深的影响 C、孔子关于“诗可兴”、“可以怨”的影响 D、孔子“思无邪”说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

绪论 基本知识 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一般而言,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和范畴主要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因素的影响. 4.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 6.何文焕的《历代诗话》,丁福保的《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郭绍虞等的《清诗话续编》是重要的诗话资料的汇编。 7.《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 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和脂砚斋的《红楼梦》评点。 思考题 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 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中国古代具有系统性的文论专著不多,主要的表现形态为: (1)散见于子书中的某些章节和片段的文论。 (2)笔记体的诗话和词话. (3)文人间来往的书信和各种文集的序跋。 (4)小说和戏曲评点. (5)散见于诗词、笔记、小说、戏曲、经传训诂、艺人谚语中有关文学的言论。 (6)古代一些选集和总集的编撰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倾向。

自考中国古代文论历年试题答案汇编

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马列文论》《民间文学》《现代修辞学》《中国近现代史纲》《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现代教育技术与当代科学》等自考资料,自考试题以及答案哪里找?最近在一网站发现资料,如获至宝,自考的朋友若正在寻求《教师能力学》《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马列文论》《民间文学》等自考资料,可以与大家分享一处——可参阅自考通关星的博客:进入网站务必在“谷歌”栏目 输入:“自考通关星新浪博客”找到资料试题答案汇编。《马列文论》《中国古代文论》《现代修辞学》《文艺心理学》《中国近现代史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一、二》、《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西方文论》《教师能力学》、《现代教学设计与组织》、湖南自考《比较文学研究》《论文写作研究》《现代汉语修辞学》比较文学原理教程、赵炎秋、;论文写作概论、(论文写作研究)陈果安;汉语构件语法语篇学(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研究)、《古代文论名篇选读》韩湖初、陈良运,中国书籍出版社,《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冯特君主编;现代教学设计与组织、罗明东、高翔主编;《古代文论名篇详注》历年试题答案、霍松林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试题答案汇编\胡经之主编、政治学原理、杨光斌、主编。加入QQ群号85783362 ,或联系上面的电话或15087电话004348。进入网站务必在“谷歌”栏目输入:“自考通关星新浪博客”找到资料试题答案汇编。 自考通关星更新资料如下: 中国古代文论(包括张少康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皮朝纲、蒲友俊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韩湖初、陈良运,中国书籍出版社;中国古代文论选读《中国古代文论名篇讲解》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张伟;<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中国古代文论读本李壮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李铎。) 教师能力学(李洪珍版)、《现代教学设计与组织》2000年版罗明东、高翔主编云南教育出版社 西方文艺理论(包含胡经之版本北大出版社版本、华东师大出版社版本、西北大学出版社版本、高等教育出版社版本)、 比较文学原理教程试题及答案、(比较文学研究)、赵炎秋、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论文写作概论试题及答案、(论文写作研究)陈果安、中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汉语构件语法语篇学试题及答案(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研究)吴启主、岳麓书社、2002年版 语言学概论、外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古代汉语、文艺心理学等资料。自考通关星的博客:进入网站务必在“谷歌”栏目输入:“自考通关星新浪博客”找到资料试题答案汇编。《马列文论》《中国古代文论》《现代修辞学》《文艺心理学》《中国近现代史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文论》期末考试核心必考复习资料精简版

《中国古代文论》期末考试核心必考复习资料精简版 整理人:王宰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一.填空题:(25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1.孔子论语 "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孔子的文质说,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种美学观念。 4.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5.《毛诗大序》中说:"诗有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6.曹丕提出四科八体说的文体论:“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7.西晋陆机《文赋》进一步把文体分为诗、赋、碑、诔、铭、箴、颂、论、奏、说十类。 8.陆机《文赋》:陆机,西晋文学家。 9.刘勰,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 10.陆机在《文赋》中论文体风格特征时,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和“赋体物而浏亮”。 11.《典论?论文》强调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意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观点。 12.曹丕《典论?论文》研究了不同类型文体的特点,指出“文本同而末异”。 13.钟嵘对诗歌理论的贡献,诗论专著《诗品》,其文论思想的核心,认为是“直寻”。 14.钟嵘把诗经分为:小雅和国风。 15.钟嵘的《诗品》和刘勰的《文心雕龙》,代表了齐梁时期文学批评的最高成就。 16.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提出“兴寄”和“风骨”说,这是他诗歌革新主张。 17.陈子昂心目中的理想作品是:“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18.韩愈在《答李朔书》中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气盛言宜”之论。 19.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他的“不平则鸣”论。 20.白居易《与元九书》中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主张诗歌功利目的。 21.白居易主张诗歌达到功利目的,即“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 22.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说:“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之致耳。” 23.李清照著《论词》篇,主张严格区分词与诗的界限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著名观点。 24.严羽在《沧浪诗话》里提出了“妙悟”说,这是他以禅喻诗的核心内容。 25.杜甫的组诗《戏为六绝句》. 26.王土禛是清初的诗人和诗论家,《带经堂诗话》其诗歌理论的核心是“神韵”说。 27.《红楼梦》的开卷诗.“满纸谎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28.王士禛认为清和远是具有神韵的诗歌境界的审美特征。 29.金圣叹说:“圣人之作书也以德,古人之作书也以才。”这是把作家从道德家中分离. 30.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里说:“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31.司空图在《与王驾评诗书》中提出“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是讲意境性质。 32.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 33.风骨:“风”当是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骨”当是一种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 34.刘勰认为文学的本质是: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 35.陆机对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美,提出了五条标准,这就是应、和、悲、雅、艳。 36.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37.曹丕在《典论,论文》里首先提出的重要问题是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的性质特点之关系。 38.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的境界,《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 39.《庄子》祟尚自然、反对人为,是其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 40.孔子关于“文”和“质”的论述,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论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论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文论专题》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括号内) 1.后世文论家在“兴观群怨”说基本精神的影响下,不断提出一些新的有关文艺社会作用的命题,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梁启超的“熏浸刺提”说等是“兴观群怨”中“( )”的丰富和完善。 A. 诗可以兴 B.诗可以观 C.诗可以群 D.诗可以怨 2.庄子的“言不尽意”说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巨大。其西晋陆机的“( )”就是例证。 A.文已尽而意有余 B.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 C.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D.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3.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其间曾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第一部诗话——曹丕的《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 B.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 C.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钟嵘的《文赋》,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 D.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 4.《沧浪诗话》最大特色便是以( )喻诗。 A.禅 B.儒 C.释 D.道 5.在克罗齐看来,人的心智活动有四种不同类型:( )、概念的、经济的和道德的。 A.想象的 B.诗意的 C.意象的 D.直觉的 6.“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 )的地位。 A. 配合和中介 B.核心和主宰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题型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最先提出“养气”说的先秦思想家是(A )。 A.孟子 B.老子 C.孔子 D.庄子 2、从《史记》对汉高祖和汉武帝的记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司马迁的(C ) A.“究天人之际”的精神 B.“发愤著书”的精神 C.“实录”精神 D.“主文而谲谏”的精神 3、最早批评“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一看法的古代文论家是(A ) A.曹丕 B.钟嵘 C.刘勰 D.陆机 4、陈子昂在《修竹篇序》提出了(A ) A.“兴寄”和“风骨”说 B.“美刺”、“讽谏”说 C.“为时”、“为事而作”论 D.“意境深远”说 5、欧阳修提出“诗穷而后工”说,这里的“穷”应该诗指诗人(A ) A.困厄的人生境遇 B.经济贫穷只能自食其力的困境 C.写不出诗的困境 D.经济贫穷和身体有病的状况 6、对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美,陆机提出了应、和、悲、雅、艳的五条标准。这五条标准都是用音乐来比喻,其中的“悲”是指(C ) A.文章要充分运用比兴手法,引起声音悲壮的艺术效果。 B.文学作品要有悲天悯人的同情心 C.文学创作要能充分体现鲜明的爱憎感情,能真正感动人 D.文学作品要引起读者的感动,必须描写悲剧性的题材内容 7、把创作客体(“在物者”)分为理、事、情三个方面,把创作主体(“在我者”)分为才、胆、识、力四个要素的清代诗论家是(C ) A.王夫之 B.袁枚 C.叶燮 D.沈德潜 8、“《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的著名观点的文论家是(C ) A.金圣叹 B.袁宏道 C.李贽 D.李渔 9、“《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这段文字是指出,《水浒传》的人物性格 (A ) A.有共性和典型性 B.分散而不够集中 C.有鲜明的个性 D.有典型性但缺乏共性 10、“故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这段话的作者是(A ) A.梁启超 B.李渔 C.金圣叹 D.刘熙载 11、“《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这几句话,据教材注释是出自(A ) A.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B.《毛诗大序》 C.刘安《离骚传》 D.司马迁《报任安书》 12、教材认为:曹丕提出的“文以气为主”中的“气”是指(A ) A.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 B.作家为了写出优秀的作品,而加强自己的修养所培养形成的高尚的精神品格之美。 C.一个作家在文章中所特有的阳刚之气 D.一个作家的作品所特有的气象。 13、教材认为:《文赋》探讨的重点问题是如何(A ) A.进行艺术构思 B.确立中心思想 C.铸造文章语言 D.驰骋艺术想象 14、韩愈的“不平则鸣”论.影响了后世(B )

最全中国古代文论试题

《中国古代文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2.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即《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发愤著书”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 3.《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 4.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5.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诗经》和《楚辞》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 6.韩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气盛言宜”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提出了“不平则鸣”论。 7.“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著名的论断出自唐代的大诗人、文学理论批评家白居易的著名书信体论文《与元九书》。 8.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提出了词“别是—家”的著名观点,这是比较符合诗词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9.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立了“雅正”的审美标准(见《词源序》),又提出了“清空”和“意趣”的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行了论述。 10.袁宏道为了抨击七子派的摹拟复古之风,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口号,因而提出了“性灵”说的诗学主张。 11.诗歌创作都面临如何表现其对象的问题,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主张对审美对象的表现应该做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12.王国维继承了唐代以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的有关理论观点,并受到康德、叔本华的理论影响,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贯穿其文学思想的理论核心“境界”说,使有关意境的理论达到了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古代文论考研复习题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古代文论考研复习题 (感谢凯程罗老师对本文的有益指导.) 绪论部分: 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 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中国古代具有系统性的文论专著不多,主要的表现形态为: (1)散见于子书中的某些章节和片段的文论。 (2)笔记体的诗话和词话。 (3)文人间来往的书信和各种文集的序跋。 (4)小说和戏曲评点。 (5)散见于诗词、笔记、小说、戏曲、经传训诂、艺人谚语中有关文学的言论。 (6)古代一些选集和总集的编撰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倾向。 第一章先秦两汉文学理论: 1.为什么说先秦两汉的文论尚未成为独立和专门的学科? (1)这一时期文论与其它学术尚处于浑沌未分的状态。 (2)这一时期的文论与其它艺术论相互杂糅,难分彼此。 (3)文论的未能独立与此时文学观念的尚未净化互为因果。 2.简述荀子文论的特色。 (1)强调文艺源于情感,并对文艺的情感特征作了多方面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倡“中和”之美。 (2)认为大道由圣人表述于经典,因此圣人经典是文艺的最高典范,一切文艺应以儒家之道为指归。开后世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文学观的先河。 3.名词解释:“三表法”。 (1)三表法是在《墨子·非命上》中提出的。 (2)三表法原意是说“言有三表”,即“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上本之于古者圣王

中国古代文论期末复习资料不背会死系列

1、孔子以“仁”为基础的文艺观包含哪些内容?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也就是“爱人”和怎样立人成人,即培养理想的人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要做到这一点,固然有现实的途径,离不开道德行为方面的努力,但同时也需要借助艺术与审美。孔子之所以重视艺术与审美,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为了实现“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培养理想的人格。这一文艺观念主要通过以下几个命题体现出来:(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2)“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文之以礼乐” 总之,“仁”构成了孔子美学和文艺观的基础,所谓“成于乐”、“游于艺”、“吾与点”、“文之以礼乐”等重要命题都必须在“仁”的哲学基础上才能理解。孔子文艺观的核心,不是去解答某些具体的艺术审美问题,而是要以“仁”的心理情感去影响人、感化人、培养人,从而使人类生活真正能立于一个很高的精神层面上,具有美的价值和意蕴。孔子的美学和文艺观对后世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这一方面。 2、对孔子的“兴观群怨”说,你如何理解? “兴”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故朱熹解释为“感发志意”,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这种美学作用可以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艺术联想,所以孔安国注说“兴”是指“引譬连类”。 孔子提出“诗可以兴”的命题,不仅是因为“诗”可以让人学会运用象征性语言的艺术,学会用譬喻、“告诸往而知来者”的语言方式来解释世界,学会用举一反三的方法进行类比联想,而且还在于这些方法和手段的最终目的都是在于提升人的精神,以达到礼仪教化和人格的完成。 “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侧重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郑玄注说:“观风俗之盛衰”,朱熹说“考见得失”。 “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孔安国云“群居相切磋”,朱熹说是“和而不流”。 “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怨”的主体是指对现实不良政治的批判,孔安国说“怨刺上政”。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自考必备-必过)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综合练习题 说明:现在给大家提供的参考答案,做好了填空和选择。名词解释虽然做好,但是希望大家不要拘于这里的答案,不要死背,尽量做到理解性的记忆。回答出是什么人在什么书里提出的,内涵是什么,影响有什么等等,如果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就可以不写。至于问答题,我提供的仅仅是提示,真正答题还要靠大家自己去发挥、联系、拓展、深入。 第一讲先秦 一、填空题 1、孔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文艺观主要见诸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记录他言行的著作《论语》。 2、教材指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大体上表现在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 3、《论语?为政》篇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就确立了儒家文艺批评的标准。 4、《论语?阳货》篇记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5、教材指出:孔子关于“文”和“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 6、教材认为: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其"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7.教材指出: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精神品格之美,培养作者高尚的人格和道德品质,然后才可能写出好作品,因此提出了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较大的“知言养气”说。 8.孟子在《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9.孟子的“知言养气”说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运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 10.孟子在《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1.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12.教材指出:《庄子》祟尚自然、反对人为,是其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 13.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的境界,《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 14.《庄子?外物》篇中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望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提出了“得意而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此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15.《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名词解释题 1.(孔子的)“思无邪”说 《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提出了"思无邪"说。"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里提出来的,文中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用现代的话简单地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3.(孔子的)“辞达”说与“文质”说 孔子说的“辞达而已矣”,从字面上说,当是说,写文章只要文辞能表达清楚意思就行了,不要片面地离开内容去追求形式的华丽。但并不是说文学作品不要文饰,孔子还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可以说明孔子认为一定的文饰还是必要的,其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内容,并使它起到更大的作用。 《论语?雍也》记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主张文采和内容要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4. (孟子的)“以意逆志”说 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提出了"以意逆志"说。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说说诗者(即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 5. (孟子的)“知人论世”说 "知人论世"说是孟子在《孟子?万章下》中提出来的说法:"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其意思是说,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知人论世"说 "以意逆志"说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 6. (孟子的)“养气”说 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提出了"知言养气"说。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写出美而正的言辞。这里的"养气"当是指培养自己的高尚思想情操和道德品格。"养气"了,才能"知言",即知道如何写出好作品。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崇高的道德品格。"知言养气"说的"气"抓住了人的内在最本质的蕴涵,因而被后人广泛地引入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并引导作家从"养气"入手去指导创作,其影响都是积极的。 7. (庄子的)“虚静”和“物化”说 "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 "虚静"的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庄子?大宗师》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的"坐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