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考生物专题复习-显微镜

中考生物专题复习-显微镜

中考生物专题复习-显微镜
中考生物专题复习-显微镜

显 微 镜

一、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1)①是 ,②是 ,④是 。 (2)反光镜[ ]:一面是 (光线强时用),一面是 (光线弱时用)。 (3)粗准焦螺旋[ ]:转动它,镜筒的升降范围 ;

细准焦螺旋[ ]:转动它,镜筒的升降范围 。

(4)遮光器[ ]上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做 。

知识总结:

1、光线强时,用 面镜, 光圈;光线弱时,用 面

镜, 光圈。

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 、 。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

3、区分目镜和物镜: 上有螺纹, 上没有

螺纹。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

越 。

二、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与安放: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略偏 的位置。

2、对光:转动 ,使 物镜正对通光孔;将遮光器的一个适合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要 。转动反光镜,目镜内出现一个圆形的光屏,叫 。

3、观察:

(1)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让标本正对 。用压片夹固定后,从侧面看着 ,转动 ,使镜筒下降,直至物镜接近玻片为止。

(2)左眼在 上观察,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至看到物像,物像不清晰,可略微转动 ,使物像清晰。

4、收镜:压片夹转向 ;反光镜移到 方向;转动转换器,将两个物镜偏到载物台的 ;镜筒降至 。 三、显微镜的成像 1、显微镜视野里成的像是 像。 2、物像移动:

3、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光线到达眼睛依次经过的结构:

→ → → → → → →眼睛

视野中的黑点可能存在的三个位置: 、 、 。

标本 视野中的物像 6 b p 69 bpdq

4

、视野中的:一般来说,在显微镜视野中显现为较黑、较宽边缘的图像,形状为

圆形或椭圆形,中央发亮(见下图)。用镊子尖轻轻压一下盖玻片,它就会变形或移动。

5、低倍镜和高倍镜下的视野:

右上图①是下的视野,②是下的视野。

对比可知,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内的3点变化:细胞体积由变,细胞数目由变,视野的明亮程度由变。

四、基础练习

1.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将视野亮度调得暗一些,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结构。此时除调节遮光器(光圈)外,还可以调节()

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D.细准焦螺旋

2.当显微镜视野过暗时,应该怎样调亮()

①选用大光圈②选用小光圈③选用平面反光镜④选用凹面反光镜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用显微镜观察写在载玻片上的英文字母“d”,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A.d B.q C.p D.b

4.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涂片,发现视野内有一淋巴细胞(如右图)。为了进一步

对该细胞进行观察,应将其移到视野正中央。则临时装片的移动方向为()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5.若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一个污点,移动玻片和转动转换器后,污点仍然不动,

则污点在()

A.目镜上B.物镜上C.玻片上D.反光镜上

6.下面有关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内细胞数目增多

B.目镜和物镜都能放大物像

C.对光时光线太暗应选用凹面镜、大光圈

D.如果视野中物像模糊不清,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像清晰

7.右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8.请结合显微镜操作要领,回答下列问题:

(1)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所用显微镜的目镜倍数为10×,物镜倍

数为40×,则物像被放大了倍。

(2)小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找到一个细胞(如右图),如要把它移到视野中央,

应将载物台上的装片向方向移动。

9.有甲、乙、丙三位同学使用不同的显微镜镜头组合(如右表)观察人口腔上皮细

胞装片。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同学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体积最大。 同学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2) 丙同学想要让视野里模糊的细胞图形变得清晰,此时他需要调节显微镜的 。

10.现有一台显微镜,配有两个物镜A(10×)、B(40×)和两个目镜C(5×)、D(lO ×):

(1)对光时,应选用的物镜是 。(填字母)

(2)若要在显微镜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目镜和物镜是 。(填字母)

(3)将写有字母“p ”的透明胶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将会看到的物像是 。(填字母)

11.右图是光学显微镜的4个镜头,甲、乙一端无螺纹,

丙、丁有螺纹。若要在视野内看到最多的细胞,宜选用的

镜头组合是( )

A .甲和丁

B .乙和丁

C .甲和丙

D .乙和丙

提升:

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时的操作:

移动玻片

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即可看到清晰的物像,

不需要转动粗准焦螺旋。

转动反光镜

1.小明观察血涂片时,首先看到了下图中①所示的物像。然后

进行操作观察到图中②所示的物像,小明观察时没有..

进行的操作是( )

A.转动转换器

B.转动细准焦螺旋

C.转动粗准焦螺旋

D.调节反光镜

2.右下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

象,从视野A 转换到视野B 时,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⑤

C .⑤→④→③→②

D .④→⑤→①→②

目镜 物镜 甲 10× 40× 乙 5× 40× 丙 5× 10×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普通光学显微镜使用方法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普通光学显微镜使用 方法 【】查字典生物网为大家带来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普通光学显微镜使用方法,希望大家喜欢下文! (一)显微镜的主要构造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1.机械部分 (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6)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

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7)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①粗调节器(粗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辐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②细调节器(细螺旋):小螺旋称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并借以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结构。 2.照明部分 装在镜台下方,包括反光镜,集光器。 (1)反光镜:装在镜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它有平、凹两面,其作用是将光源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经通光孔照明标本,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 (2)集光器(聚光器)位于镜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镜和光圈组成,其作用是把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 ①聚光镜:由一片或数片透镜组成,起汇聚光线的作用,加强对标本的照明,并使光线射入物镜内,镜柱旁有一调节螺旋,转动它可升降聚光器,以调节视野中光亮度的强弱。 ②光圈(虹彩光圈):在聚光镜下方,由十几张金属薄片组成,

高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doc

2017高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高中生物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结构: 2、显微镜的使用过程: (1)显微镜的取送: ①右手握镜臂; ②左手托镜座; ③置于胸前。 (2)显微镜的旋转: ①镜筒朝前,镜臂朝后; ②置于观察者座位前的桌子上,偏向身体左侧,便于左眼向目镜内观察; ③置于桌子内侧,距桌沿5cm左右。 (3)对光: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然后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用手指转动遮光器(或片状光圈),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向目镜内注视,同时转动反光镜,使其朝向光源,使视野内亮度均匀合适。 (4)低倍物镜的使用: ①用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下降,同时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镜头,当物镜镜头与载物台的玻片相距2~3mm时停止。

②用左眼向目镜内注视(注意右眼应该同时睁着),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如果不清楚,可调节细准焦螺旋,至清楚为止。 (5)高倍物镜的使用:使用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的物象,并调到视野的正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再换高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观看的物体数目变少,但是体积变大。 (6)反光镜的使用:反光镜通常与遮光器(或光圈)配合使用,以调节视野内的亮度。反光镜有平面和凹面。对光时,如果视野光线太强,则使用反光镜的平面,如果光线仍旧太强,则同时使用较小的光圈;反之,如果视野内光线较弱,则使用较大的光圈或使用反光镜的凹面。 知识点拨: (1)进行显微镜对光时,应转动反光镜或是光圈,使视野明亮,便于使用高倍镜观察。 (2)制作临时装片时,如果观察的是植物细胞,在载玻片上滴加清水;如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需要滴加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高二。 (3)无论选取动物组织细胞还是植物组织细胞,一定要量少,并且要在载玻片上将观察材料展开,以便于观察。 (4)观察时,要遵循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转换高倍镜进行观察的顺序。在使用高倍镜进行观察时,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 高中生物显微镜使用原则 1、低倍镜换高倍镜后细胞数目的计算: (1)放大倍数问题放大倍数是指物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的比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放大倍数指的是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生物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专题训练试题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生物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专题训练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写有“P”字的透明纸片时,她所看到的物像是() A.d B.p C.b D.q 2 . 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范围内只能看到一直行相连细胞中的8个,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沿这行细胞的方向所能看到的细胞个数是() A.少于8个B.多于8个C.8个D.32个 3 . 下列有关实验探究活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A.观察人血涂片时,视野中看到最多的细胞是红细胞 B.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撕取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C.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种子萌芽放出的气体 D.在验证“不同时段,空气的湿度不同”实验时,可在早、中、晚三个时段分别测量一次环境的湿度 4 . 使用显微镜对光的时候,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 A.物镜B.目镜C.镜筒D.反光镜 5 . 在用低倍显微镜观察人的空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四位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分别如下图所示。你认为观察效果最好的是() A.B.C.D. 6 . 在“观察植物细胞”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制作临时装片时用于染色的是() A.生理盐水B.清水C.稀碘液D.酒精 7 . 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时要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B.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为在视野中看到更多的细胞应转换高倍镜

C.“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可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存在 D.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8 . 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分别滴加的液体和它们染色共用的液体依次是() A.碘液、清水、清水B.生理盐水、清水、碘液 C.清水、生理盐水、碘液D.碘液、生理盐水、碘液 9 . (2015秋?阜宁县校级期末)在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要将物像从视野的左方移到正中,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A.向右方B.向上方C.向左方D.向下方 10 . 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移动物镜和玻片标本,污点都不移动。则污点在() A.目镜上B.物镜上C.反光镜上D.载玻片上 11 . 显微镜的目镜是10X,要观察放大150倍的物象,应选用的物镜是 A.5X B.10X C.15X D.20X 12 . 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是生理盐水而不是清水,其原因是()A.保持细胞形态,防止细胞吸水涨破B.防止细菌在装片上繁殖 C.迅速杀死细胞D.生理盐水有黏性,有利于黏附细胞 13 . 对光时,要使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和的光圈,要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应略微转动准焦螺旋。() A.低大粗B.低大细C.高小粗D.高大细 14 . 蘑菇与绿色植物的根本区别是() A.营养方式不同B.有无成形的细胞核C.呼吸方式不同D.都是单细胞 15 . 使用显微镜时,应把显微镜摆在实验者前的实验台①处,以便用②观察,用③看着画图其中①②③依次是()。 A.正前方、右眼、左眼B.正前偏左、右眼、左眼

(推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专题

必修一实验专题 一、细胞的观察和测量 (一)实验目的: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掌握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二)仪器用品:显微镜、玻片标本、擦镜纸、物镜测微尺、目镜测微尺 (三)实验步骤: 1.认识显微镜 (1)机械部分:镜座、镜柱、镜臂、镜筒、粗调节器 (粗准焦螺旋)、细调节器(细准焦螺旋)、转换器、 载物台、通光孔、弹簧夹片 (2)照明部分:反光镜(平面镜和凹面镜)、聚光器、 光圈 (3)光学部分:目镜、物镜(低倍镜、高倍镜、油镜) 2.显微镜的使用: (1)准备:主要是显微镜的安放、用擦镜纸擦拭目、 物镜,两眼同时睁开,左眼观察、右眼看着画图。 (2)对光:用低倍物镜对光。升镜筒→转动转换器(低) →开大光圈→转动反光镜→白色圆形光斑 (3)低倍镜观察:放玻片→降镜筒→升镜筒→转动粗调节器→调节细调节器→观察 (4)高倍镜观察:移玻片(低倍镜)→转动转换器(高)→调光圈→调节细调节器→观察 3、保卫细胞大小的测量 (四)实验结果: 1、放大倍数:也称放大率。物象的大小对物体大小的比例叫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显微镜总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该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和体积。 2、视野及镜像亮度:视野是指一次所能观察到的被检标本的范围。视野的大小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即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看到的标本范围就越小。镜像亮度是指视野里所看到的像的光亮程度,它与放大倍数成反比,所以在用高倍镜或油镜观察标本时,须移动标本才能看清其他部位,并使用凹面反光镜、大光圈或增强光源,以改善视野亮度,而使物象明亮清晰。 3、任何需要观察的标本都要先用低倍镜观察,原因是:a.低倍镜视野相对大,便于找目标;b.易调节防止镜头与镜片相撞。 4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物镜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目镜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5、视野中物象移动与标本移动的关系:如视野中某观察对象位于左下方如何移到中央,应将装片或切片向左下方移动,也就是同向移动。原因是视野中物象移动的方向与装片或切片移动的方向相反。 6、放大倍数的扩大或缩小与视野里细胞数量的变化,例:目镜5X,物镜4X,视野中央有一排细胞共15个,若把物镜换成10X,则细胞数目为6个。因为视野中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成反比;若目镜5X,物镜4X,视野中共有50个细胞,再把物镜换成10X,则视野中有8个细胞。因为视野中看到的事物的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 (六)知识迁移: 1、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部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64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若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当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些细胞中的( ) A.2个 B.4个 C.8个 D.16个 2、如要观察人血涂片中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形态结构,就选用下列哪种组合及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 );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③⑤

显微镜的使用专题练习及答案

, 显微镜使用专题训练及答案 1、取一滴鱼的血液,滴在洁净的载玻片上,然后另取一块载玻片把血液推成薄膜,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这种玻片标本属于 A.切片 B.涂片 C.装片D.磨片 2、小明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视野中的物像不是很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 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反光镜 D.光圈 3、下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④③②① 4、下图表示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视野中物像的位置及运动方向(箭头所指),若要让草履虫不从视野中消失,载玻片的移动方向应 是() A.左下方 B.右下方 C.右下方 D.左上方 5、下图表示目镜为5×,物镜为10×时显微镜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当把目镜改为l5×,视野中 细胞数目 为 () ;

A、5个 B、3个 C、7 个 D、9个 6、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中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②转动粗准焦螺旋;③移动装片;④调节光圈;⑤转动转换器 A.③—⑤—②—① B.④—③—②—⑤ C.③—①—④—⑤ D.③—⑤—④—① 7、制作临时装片加盖盖玻片时,为防止气泡产生,正确的方法是图中的:() 、 8、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观察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 少 ( ) 9、下图是张明同学在l0倍物镜下观察到的影像,若他想看到更完整的字母d影像,应该() A.用4倍物镜 B.将标本往上移 C.用40倍物镜 D.将标本向下移 10、下图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步骤图,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重点高中生物。显微镜知识点精析

重点高中生物。显微镜知识点精析

————————————————————————————————作者:————————————————————————————————日期:

一、显微镜的构造 很多老师对于显微镜的构造的介绍可能只是把显微镜从镜箱拿出来放在讲台上让同学们看各部分的构造。在这里我个人觉得在介绍显微镜构造时应着重介绍以下几点: ①从目镜筒中抽出目镜,从转换器上拧下物镜,这样使学生知道目镜无螺纹,而物镜有螺纹。 ②把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和物镜放在同一桌面上,能让学生直观看到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并且可以比较一下物镜的通光孔径,放大倍数越大的,通光孔径越小。 ③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调节范围的大小。 ④遮光器的位置及怎样调节。 二、显微镜成像的原理 很多老师在讲课时只给学生强调出显微镜成像的结论,对于成像的原理很少介绍,这样很多同学对于这点就比较模糊,因此,应把显微镜成像的原理图直观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知道显微镜成像的具体过程。下图是显微镜成像原理示意图。

通过此图学生很清晰的看到物体被放大了两次,这样就很容易得出: 结论一: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 结论二:显微镜成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像的上下、左右和实物都相反。 例1、如果一个细小的物体被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 A、体积 B、表面积 C、面积 D、长度或宽度 解析:显微镜放大的物体的实质为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面积大约被放大了2500倍左右。所以,答案为D。 例2、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那么在视野中看到的是() A、b B、d C、p D、q 解析:答案为D。 方法1:根据显微镜放大的为上下、左右和实物都相反的虚像,先把“b”左右相反得到“d”,再把“d”上下相反得到“q”。 方法2:最快捷的方法,把“b”旋转180°即可得到答案。 三、低、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生物中考考点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4: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考点04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中考频度:★★★★☆难易程度:★★★★☆ 一、显微镜的构造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步骤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4.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睛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睛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7.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三、镜头的区别和使用 1.目镜:上端扁平,没有螺纹,长度和放大倍数成反比。 2.物镜:上端有螺纹,一般有3~4个物镜,长度和放大倍数成正比。 四、对光和亮度的调节 显微镜下视野亮度的调节主要与反光镜、遮光器有关。光圈和反光镜配合使用,以确保所需要的最佳光线。 视野亮度光圈反光镜 亮大凹面镜 暗小平面镜

五、关于物像的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细胞数量的变化 1.显微镜物像放大倍数的计算 物像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2.视野中细胞数目的变化 (1)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2)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六、关于视野成像的特点与玻片的移动 1.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成倒立、放大的像。 2.将显微镜视野中较偏的物象移动到视野中央的方法:物像偏向哪一方,装片就应向哪一方移动。 七、视野中污点的判断(污点可能存在于目镜、物镜和玻片标本) 1.移动目镜,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目镜上,不动则不在目镜上。 2.移动玻片,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玻片上,不动则不在玻片上。 3.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学!科网 考向一显微镜的结构 1.如图是显微镜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有放大作用的是

(新)高中生物3_1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导学案无答案必修1

第三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 【课标解读】 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 1.概述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概述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 3.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并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并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知识点一、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 活动一:阅读书本P28--P29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完成表格内容填空。 时间科学家重要发现 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并命名_______(实质上是________)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植物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聚合体 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整个动物和植物都是________的集合物 1858年德国病理学家魏尔肖 细胞是先前的细胞通过_______产生的,细胞是 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________。 1.建立者: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主要内容:动物和植物都是由_________构成的,________是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3.细胞学说的意义:使动物和植物统一到__________的基础上,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 ________,对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知识点二、显微镜的结构 活动二:观察书本P29图3-1显微镜结构并通过观 察实物完成下图填空 (1)光学显微镜的结构①___________ ②镜筒(2)放大倍数 ①观察到的物体的放大倍数= 的放大倍数×

【观察比较】观察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填写下表 【合作探究】 1.若观察的直尺中数字“2”,则在显微 镜下呈现形状如何?这说明光学显微镜的成像有何特点? 2.若在显微镜下看到一个细胞在视野的右上方,那么实际该细胞在装片的哪个方向?若想将该细胞移至视野的正中央应向哪个方向移动? 3.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亮,反之则应适当调暗;若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则可能是反光的调节角度不对。那么,调节显微镜视野亮度的方法有哪些呢? 4.如果在视野中发现有个污物,如何来判断该污物是在物镜、目镜上,还是在装片上? 知识点三、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的操作步骤 活动三:阅读教材P30-P31正确使用光学显微镜内容思考以下问题的答案 1.如何使用低倍镜观察标本装片?描述操作程序,并说明其操作要领。(对光、低倍观察) 镜头 有无螺纹 长度和放大倍数关系 目镜 物镜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知识点梳理 新人教版

第二部分高中生物教材实验知识点梳理 高中考纲规定教材的19个实验可分为: (1)显微镜观察类实验:一、三、四、六、十、十二; (2)探究性实验:七、九、十三、十五、十七、十九; (3)验证性实验:二、八; (4)模拟实验:五、十一、十六; (5)调查类实验:十四、十八。 实验一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必修一P26) 1、原理、步骤、结论 2、实验注意事项 (1)选材:口腔上皮细胞或洋葱内表皮细胞(无色)【不能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或叶肉细胞,防止颜色的干扰】 (2)缓水流冲洗目的:防止玻片上的细胞被冲走。 (3)几种试剂在实验中的作用 ①0.9%NaCl溶液(生理盐水):保持口腔上皮细胞正常形态。 ②8%盐酸:a.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b.使染色体中DNA与蛋白质分开,有利于染色。 ③甲基绿吡罗红染液:混合使用且需现配现用。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必修一P18) 1、实验原理及步骤

2、实验注意事项 (1)还原糖鉴定实验材料要求:需为白色或浅色,且还原糖含量高。 【不能用绿色叶片、西瓜、血液等材料,防止颜色的干扰;不能用马铃薯(含淀粉)、甘蔗、甜菜(含蔗糖)。】 (2)唯一需要加热:还原糖鉴定,且必需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若不加热则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3)非还原糖(如蔗糖)+斐林试剂(水浴加热),现象不是无色而是浅蓝色[Cu(OH)2的颜色]。 (4)唯一需要显微镜——脂肪鉴定,实验用50%酒精的作用——洗掉浮色。 (5)斐林试剂:需混合加入,且现配现用;双缩脲试剂:需分别加入(先加A液,后加B液)。 实验三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必修一P7) 1、显微镜的使用 2、显微镜使用的注意事项: 先低后高:先低倍镜后高倍镜。 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的放大倍数。 镜头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目镜越短,物镜越长,物镜距离玻片越近,放大倍数越大。 3 实验四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必修一P47) 1、实验原理 ①叶绿体呈绿色,不需染色,制片后直接观察。 ②线粒体需用健那绿(专一性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染成蓝绿色后制片观察。 2、实验材料:①观察叶绿体用藓类或菠菜叶片;②观察线粒体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3、注意问题 ①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 ②选鲜类、黑藻类叶:因为叶子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可取小叶直接制片; 实验五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必修一P60) 1.渗透系统的组成(如图)及条件 (1)半透膜:可以是具选择透过性膜的生物膜,也可以是物理性的过滤膜。 (2)膜两侧的溶液具浓度差:是指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 2、注意事项 ①水分子的移动方向:可双向移动,但整体上水分子是从低浓度→高浓度。

显微镜专题训练

显微镜专题训练 一、考点汇总: 1、显微镜的结构(目镜和物镜是主要部件) 2、放大倍数(目镜倍数与物镜倍数的乘积) 低倍(低倍目镜×低倍物镜)镜下:看到细胞数目多,细胞体积小,视野较亮,物镜离玻(镜头长)(镜头短)片标本远,约1~2厘米。 高倍(高倍目镜×高倍物镜)镜下:看到细胞数目少,细胞体积大,视野较暗,物镜离玻(镜头短)(镜头长)片标本近,约1~2毫米。 3、光线强时,用小光圈或平面镜(反光镜) 光线弱时,用大光圈或凹面镜(反光镜) 4、分析视野中的污点: 转动目镜,若污点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若不动,再移动玻片标本,若污点动,说明污点在标本上;若不动,说明污点在物镜上,(也可用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若污点消失,说明污点在物镜上,若污点还在,说明污点在目镜或玻片标本上,还需进一步确定,)注意:污点决不会在反光镜上。 5、显微镜成像 ①显微镜下成倒像(上下左右同时颠倒):举例标本中有一“b”字母,视野中看到“q”字母 ②视野中的物象移动:举例物像在视野右下方,仍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6、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10×10时视野中有8个细胞 10×40时视野中有2个细胞 7、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①取②放③装④对光⑤放标本⑥调焦⑦观察⑧整理 二、专项训练 I考点: 1、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能调节视野亮度的部件是() A.目镜和物镜 B.镜筒和转换器 C.载物台和镜筒 D.遮光器和反光镜 2、显微镜上最主要的部件是,可分为 和。 3、镜筒的上端是安装的地方,调节镜筒升降的结 构是,载物台中间的圆孔叫,遮光 器上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孔叫。 4、右图所示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填出该部分在图 中的位置和名称。[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1)握镜的部件是[ ] ,稳定镜身的部件是 [ ] 。 (2)调节光线强弱的部件是[ ] 和[ ] 上的。

高中生物显微镜的操作级知识点透析

▲显微镜的操作 一、显微镜的结构 一台显微镜包括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 大部分,注意比较和识别。 (一)机械部分 1.镜筒:为显微镜上部圆形中空的长筒, 上端安装目镜,下端与物镜转换器相连。作 用是保护成像的光路与亮度。 2.转换器:固着在镜筒下端的可转动圆 盘,上有2~3个螺纹圆孔,用来安装不同 倍数的低倍或高倍物镜。转动转换器,,可根 据实验的需要在物镜之间转换。 3.载物台:从镜臂向前方伸出的金属平 台。呈方形或圆形,是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其中央具有通光孔,在通光孔的左右有一个 弹性的金属压片夹,用来压住载玻片。 4.粗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上方,转动时可使镜筒快速上下移动,它的移动范围较大,可以粗调焦距。 5.细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下方,转动时镜筒上下移动不易观察到,它的移动范围 较粗准焦螺旋小,可以细调焦距,是物象达到最清晰。 6.镜座:位于镜臂的下方,显微镜的底部,呈马蹄形的金属座,用以稳固和支持镜身。 7.镜柱:从镜座向上直立的短柱。上连镜臂,下连镜座,可以支持镜臂和载物台。(二) 光学部分 1.目镜:安装在镜筒上端的镜头。它可以使物镜成倍地分辨、放大物像,如5×、10 ×、15×、20×。 2.物镜:安装在转换器的孔上,能够把物体清晰地放大。一般有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如:低倍物镜(8×或10×)、高倍物镜(40×或45×),根据需要可选择一个使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倍数乘以物镜的倍数。 3.反光镜:一个一面平另一面凹的双面圆镜,能作各种方向的翻转,可将来自光源的光线进行反射,使之依次经过:光圈→通光孔→标本→物镜→镜筒→目镜,在进入观察者的眼中。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反之使用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 4.遮光器:位于载物台前下方的一个圆形、多孔、可转动的较薄的板,上面有多个大小不等的孔叫光圈,转动遮光器使光圈对准通光孔,从而调节视野的亮度。 ※要特别注意分清下列几组结构,弄清它们各自的功能 ①转换器和遮光器、②通光孔和光圈、③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④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⑤反光镜的平面和凹面 二、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放大原理) 光线一→反光镜一→遮光器一→通光孔一→标本(一定要薄而透明)一→物镜的透镜(第一次放大成倒立实像)一→镜筒一→目镜(再放大成虚像)一→眼。 三、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安放 取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保持镜体直立(特别要禁止单手提着显微镜走,防止目镜从镜筒中滑脱)。 安放:放置桌边时动作要轻。一般应在身体的前面,略偏左,镜筒向前,镜臂向后,距

实验探究专题训练

期末复习专题训练 实验探究专题训练 专题导引:实验探究题是中考的必考点,在试卷中所占比例较大。常见的题型有实验设计、评价改进或针对探究的某个步骤填空。解答此类题目的方法是:①理清设计思路:从实验目的找到实验探究假设进而确定实验的变量。②注意原则:对照性原则,即要随机分组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单一变量原则,即保持一个实验变量。,最后,预期结果要考虑多种可能。 探究一观察蚯蚓 1.小宝宝问妈妈:“为什么蚂蚁总是排成一队向前爬?”妈妈说:“可能是前面的蚂蚁留下了信号。”妈妈的回答在探究方法中属于() A.观察B.实验C.提出问题D.作出假设 2.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如图Z1-1是在“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时所观察到的部分结构,请据图回答: 图Z1-1 (1)蚯蚓的身体由许多[]________ 构成,这使它的躯体运动灵活。 (2)请判断图中所示是蚯蚓身体的哪一端?________并说出你的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手指触摸蚯蚓身体腹面处,会有________的感觉,这是摸到了________,它具有________的功能。 (4)在实验中要不断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3.小明在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时,对家鸽的活体和标本进行了仔细的观察,请从图Z1-2提取有效信息,帮他把其中的部分记录完成。 图Z1-2 (一)提出问题:鸟有哪些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二)作出假设:鸟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适于飞行。 (三)制订并实施计划:

高中生物实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高中生物实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机械部分 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粗调节器(粗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

速和较大辐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照明部分 装在镜台下方,包括反光镜,集光器。 反光镜:装在镜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它有平、凹两面,其作用是将光源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经通光孔照明标本,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 集光器(聚光器)位于镜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镜和光圈组成,其作用是把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 聚光镜:由一片或数片透镜组成,起汇聚光线的作用,加强对标本的照明,并使光线射入物镜内,镜柱旁有一调节螺旋,转动它可升降聚光器,以调节视野中光亮度的强弱。 光学部分 目镜:装在镜筒的上端,通常备有2-3个,上面刻有5*、10*或15*符号以表示其放大倍数,一般装的是10*的目镜。 物镜:装在镜筒下端的旋转器上,一般有3-4个物镜,其中最短的刻有“10*”符号的为低倍镜,较长的刻有“40*”符号的为高倍镜,最长的刻有“100*”符号的为油镜,此外,在高倍镜和油镜上还常加有一圈不同颜色的线,以示区别。 在物镜上,还有镜口率(N.A.)的标志,它反应该镜头分辨力的大小,其数字越大,表示分辨率越高,各物镜的镜口率如下表:

高中生物实验常用显微镜介绍及使用方法

高中生物实验常用显微镜介绍及使用方法一.显微镜的构造 一般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包括两大部分,即保证成象的光学系统和用以装置光学系统的机械部分。 1、机械部分 (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支持整个镜体,使显微镜放置稳固。(2)镜柱:镜座上面直立的短柱,支持镜体上部的各部分。目镜 镜筒转换器物镜 载物台集光器通光孔压片夹 反光镜底座 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镜臂倾斜关节

(3)镜臂:弯曲如臂,下连镜柱,上连镜筒,这取放镜体时手握的部位。镜臂的下端与镜柱连接处有一活动关节,可使镜体在一定范围内后倾,便于观察。 (4)镜筒:为显微镜上部圆形中空的长筒,其上端放置目镜,下端与物镜转换器相连。(5)物镜转换器:接于镜筒下端的圆盘,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螺旋圆孔,为安装物镜的部位,当旋动转换器时,物镜即可固定在使用的位置上,保证物镜与目镜的光线合轴。(6)载物台:为放置玻片标本的平台,中央有一圆孔,以通过光线。两旁装有压片夹,可固定玻片标本。 (7)调焦装置:为了得到清晰的物像,必须调节物镜与标本之间的距离,使它与物镜的工作距离相等。这种操作叫调焦。在镜臂两侧有粗、细调焦螺旋各一对,旋转时可使镜筒上升或下降。大的一对是粗准焦螺旋,调动镜筒升降距离大,旋转一周可使镜筒移动2毫米左右。小的一对是细焦螺旋,调动镜筒的升降距离很小,旋转一周可使镜筒移动约0.1毫米。在用低倍物镜观察时,使用粗调焦螺旋;用高倍物镜观察时,用细调焦螺旋。 (8)聚光器:以调节光线。 2、光学部分 由成像系统和照明系统组成,成像系统包括物镜和目镜,照明系统包括反光镜和聚光器。(1)目镜:直插式:长度和放大倍数成反比 规格:5倍、10倍、16倍和40倍 (2)物镜:螺旋式:长度和放大倍数成正比 规格:10倍和40倍 (3)特别说明:放大倍数和与盖玻片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低倍镜:放大倍数小,凹度小,直径大,通光量多,视野亮;

高中生物 显微镜知识点精析

一、显微镜的构造 很多老师对于显微镜的构造的介绍可能只是把显微镜从镜箱拿出来放在讲台上让同学们看各部分的构造。在这里我个人觉得在介绍显微镜构造时应着重介绍以下几点: ①从目镜筒中抽出目镜,从转换器上拧下物镜,这样使学生知道目镜无螺纹,而物镜有螺纹。 ②把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和物镜放在同一桌面上,能让学生直观看到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并且可以比较一下物镜的通光孔径,放大倍数越大的,通光孔径越小。 ③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调节范围的大小。 ④遮光器的位置及怎样调节。 二、显微镜成像的原理 很多老师在讲课时只给学生强调出显微镜成像的结论,对于成像的原理很少介绍,这样很多同学对于这点就比较模糊,因此,应把显微镜成像的原理图直观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知道显微镜成像的具体过程。下图是显微镜成像原理示意图。

通过此图学生很清晰的看到物体被放大了两次,这样就很容易得出: 结论一: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 结论二:显微镜成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像的上下、左右和实物都相反。 例1、如果一个细小的物体被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 A、体积 B、表面积 C、面积 D、长度或宽度 解析:显微镜放大的物体的实质为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面积大约被放大了2500倍左右。所以,答案为D。 例2、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那么在视野中看到的是() A、b B、d C、p D、q 解析:答案为D。 方法1:根据显微镜放大的为上下、左右和实物都相反的虚像,先把“b”左右相反得到“d”,再把“d”上下相反得到“q”。 方法2:最快捷的方法,把“b”旋转180°即可得到答案。 三、低、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第一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知识点总结 一、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 原理: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血红蛋白和无机盐等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 选材: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鸟类,两栖类的不能做为实验材料) 原因:因为材料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提纯方法:差速离心法 细节: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 本实验只是通过观察红细胞形态变化来理解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和原理,不能直接观察和获得细胞膜。若想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得在试管中离心和过滤 二、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 ①脂质(50%):以磷脂为主,是细胞膜的骨架,含两层; ②蛋白质(40%):细胞膜功能的体现者,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功能越复杂; ③糖类: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也叫糖被,和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血型决定等有直接联系; 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粘滞性下降,使得癌细胞易分散和转移 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 ...举例:(变形虫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 3、细胞膜功能: 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控制具有相对性)(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举例:(腌制糖醋蒜,红墨水测定种子 ..和数量 .....(取决于载体蛋白 ....的种类 发芽率,判断种子胚、胚乳是否成活) 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三种)(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紧密相关) 四、细胞壁 植物:纤维素和果胶(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以在不损伤细胞内部结构的前提下出去细胞壁) 原核生物:肽聚糖 结构特点:不具有选择透过性。作用:支持和保护 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重点内容,需要会看细胞结构示意图) 一.细胞质基质 定义:细胞质中除细胞器以外的液体部分 功能:1.细胞质基质中有多种酶,是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 2.为新陈代谢提供所需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如提供ATP、核苷酸、氨基酸等)。成分:水、无机离子、脂类、糖类、氨基酸、核苷酸等,还有很多种酶。 二、细胞器结构和功能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普通光学显微镜使用方法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普通光学显微镜使用方法【】查字典生物网为大家带来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普通光学显微镜使用方法,希望大家喜欢下文! (一)显微镜的主要构造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1.机械部分 (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6)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7)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①粗调节器(粗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辐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②细调节器(细螺旋):小螺旋称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并借以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结构。 2.照明部分 装在镜台下方,包括反光镜,集光器。 (1)反光镜:装在镜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它有平、凹两面,其作用是将光源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经通光孔照明标本,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 (2)集光器(聚光器)位于镜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镜和光圈组成,其作用是把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 ①聚光镜:由一片或数片透镜组成,起汇聚光线的作用,加强对标本的照明,并使光线射入物镜内,镜柱旁有一调节螺旋,转动它可升降聚光器,以调节视野中光亮度的强弱。 ②光圈(虹彩光圈):在聚光镜下方,由十几张金属薄片组成,其外侧伸出一柄,推动它可调节其开孔的大小,以调节光量。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实验汇总复习考试

[19个教材实验分类汇总]

(4)模拟尿糖的检测 (5)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3.掌握对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发病率和种群丰富度等实验结果和数据的分析、处理的技能 探究设计类(1)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2)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3)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4)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 生根的作用 (5)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 变化 (6)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 1.学会从实验目的中寻找相关的实验变量 2.学会依据原理来制定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的方案设计 3.学会分析实验中设置的对照实验,以及设 置的目的和要求 4.学会分析每个实验中的单一变量以及无关 变量 5.学会预测相应的实验结果和对实验结果进 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第1讲扎牢实验基础——4大类教材实验汇总让你“以不变应万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点一显微观察类实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抓牢主干知识——学什么 列表比较六个显微观察类实验(填表) 实验名称观察方式观察对象细胞状态染色剂常用实验材料 观察DNA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染色观察核酸死 甲基绿、吡 罗红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观察线粒体线粒体活健那绿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染色体死 龙胆紫溶 液(或醋酸 洋红液) 洋葱根尖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染色体死 改良苯酚 品红染液 洋葱根尖 观察叶绿体 原色观察叶绿体活 无 菠菜叶(稍带叶肉的下 表皮)、藓类的叶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紫色大液 泡 活 成熟植物细胞,如紫 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三、掌握方法技巧——怎么办 1.观察类实验操作流程 直接观察类应选有颜色的材料;染色观察类应选取无色的材料 ①滴水或染液→取材→盖片 ②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细胞分裂) ①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②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始终用低倍镜 依据原理和所观察到的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 2.盐酸在实验中的应用 实验名称盐酸的作用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①改变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②使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显微镜”专题复习

“显微镜”专题复习 一、基础知识 1、显微镜的构造 (1)目镜、(2)镜筒、(3)物镜、(4)转换器、(5)物镜、(6)载物台、(7)压片夹、(8)通光孔、 (9)遮光器、(10)反光镜、(11)镜座、(12)镜柱、(13)镜臂、(14)粗准焦螺旋、(15)细准焦螺旋 2、显微镜的使用 (1)取出右手抓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桌上离桌边约10厘米左右(2)对光使目镜——镜筒——物镜——通光孔——遮光器上的孔——反光镜调节在一直线上,反光镜对准光源,可看到有一个明亮的视野。 (3)放置装片 (4)观察先用低倍镜:成像距离(1.5cm—2cm);后用高倍镜:成像距离(挨近装片)二、试题练习 (一)历年高考试题 1.(98·上海)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落花生子叶的切片,当转动细调节器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 B ) A.反光镜未调节好B.标本切得厚薄不均C.细调节器未调节好D.显微镜物镜损坏2.(01·上海)某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见视野中有甲、乙、丙三异物。为判断异物的位置,他先转动目镜,见甲异物动,然后转换物镜,三异物仍存在。据此,三异物可能在(AD) A.目镜B.物镜C.反光镜D.装片 3.(04·广东)取生长健壮的小麦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C) A.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 B.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物镜继续观察 C.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 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 4.(2005·江苏·26)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并计数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A.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B.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减少进光最.调焦观察 C.低倍镜对焦,转用高倍镜,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 D.高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增加进光量,绸焦观察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显微镜的正确使用的方法。 解析: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是:安放、对光、观察。观察时先使用低倍镜对焦,因为低倍镜下观察的范围大,便于寻找观察目标,找到观察目标后,应将目标移到视野的中央,然后转用高倍镜观察,转用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因此需要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选A。5.(2005·上海·28)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A.2个B.4个C.8个D.16个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显微镜的有关知识。 解析:物镜由10×换为40×,放大的倍数扩大了4倍,横竖均放大4倍,则视野不变的情况下,细胞数目变少16倍,所以的检测到的细胞数目为64/16=4个。选B。6.(2005·广东·14)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A.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B.只有脂肪的鉴定需要使用显微镜 C.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D.使用斐林试剂和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