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纪录片《敦煌》解读

纪录片《敦煌》解读

纪录片《敦煌》解读
纪录片《敦煌》解读

中国历史文化类题材纪录片的发展

纪录片《敦煌》解读

2010年3月,央视传媒和敦煌研究院联合出品的十集大型纪录片登上中央电视台,该记录片播出以后很快的得到了广大观众和一些敦煌研究学者的肯定,可以说,敦煌的制作播出,是关于中国纪录片领域一段喧嚣历史的真正转折点,无论就其立意、制作,乃至播出,虽不说是开始了一个新的局面,但却象征着中国电视从专业角度而言的一种真正的成熟面貌。[1]

近几年学者和业内人士对于纪录片《敦煌》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探究纪录片《敦煌》可以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二、对纪录片《敦煌》将历史性和艺术性完美融合的表现形式进行研究,看其是如何通过它的表现方式起到一个提炼,延伸,并通过这种对生活的提炼和延伸给人以启示的教育作用;三、通过对纪录片《敦煌》的研究,吸取其中的优秀经验,为以后中国纪录片的拍摄提供宝贵的经验。

在结构上,文章将分为四个部分来对纪录片《敦煌》进行解读。第一个部分将重点从中国历史文化纪录片的整体状况和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需求状况这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第二个部分以我国现今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为背景进行分析,结合纪录片《敦煌》的内容和特色去分析其引起广大学者和观众关注的原因;第三部分将就纪录片《敦煌》表现形式来进行研究,从纪录片的故事化表现形式及情景再现的表现这两个方面来进行论证;在第四部分,将以纪录片《敦煌》为我国的纪录片所带来的启示来进行叙述,虽然这些宝贵经验现在还停留在一个创新试用的阶段,希望这些研究可以为我国纪录片的发展作出一定贡献。

一、中国历史文化类题材纪录片的发展

(一)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纪录片创作繁荣时期,在这一时期,纪录片的创作标榜着人文关怀精神,高举纪实主义大旗,成功的把我国纪录片的发展推入了一个巅峰。而自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至今,中国的纪录片开始走下坡路,观众们对纪录片的热情慢慢消退,各种电影电视、综艺娱乐和新闻节目成为电视上最受关注的三大板块,纪录片却在这些节目的不断发展壮大中日益受到冷落,这使得纪录片在创作上也逐渐进入一种萎缩的状态。

纪录片《敦煌》解读

近年来在一些重大事件中,我国的电视从业人员不辱使命在纪录片风格和形式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尤其是叙事情节化表现手法的恰当应用,用镜头语言讲故事,成就了一批纪录片佳作。[2]例如获得第2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的纪录片《颍州的孩子》;在第10届国际电视节上获得了“最佳人文类纪录片创意奖”的纪录片《幼儿园》,获得第三届中国国际纪录片大会“大会最佳纪录片”奖的纪录片《大家庭》,但从整体的看待我国纪录片的发展,那就明显存在很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我国,有很多纪录片的创作者是带着功利性的目的去创作纪录片,他们将纪录片看成是自己获得成功的工具,这就很容易去迎合国际上的期待而陷入“老少边穷”题材的怪圈。[3]而这种功利思想是会使整个纪录片失掉一种人文关怀的价值;二是纪录片在制作中把真实反映生活作为纪录片的唯一追求,这就导致纪录片在制作中大量的使用长镜头,使得整个纪录片在观众的眼中显得琐碎和杂乱无章,虽然坚持了纪录片的真实性,但是却丧失掉了整个纪录片的艺术感。

在中国,电视纪录片基本上是属于精英文化的范畴。而世纪末的中国人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以及文化态度上的世俗化特征开始逐渐明朗化起来,这就导致中国纪录片在大众文化的挤压下彻底走向边缘,使得一些具有精英意识的纪录片在发展上举步维艰。尤其是现在,中国电视走上了产业化的道路,市场成为电视栏目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先天就缺乏市场意识的纪录片生存空间越发狭小。[4](二)国内纪录片的需求状况

需求是指人体内部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对维持发展生命所必须的客观条件的反应,在营销学中,需求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需求=购买欲望+购买力,而欲望则是人类某种需要的具体体现。对于一部纪录片来说,也是存在一定的内在需求的,我国文化消费者对于纪录片的需求量越大,就越是可以为我国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市场环境和发展前景,反之亦然,毕竟,在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任何东西的发展都是根据它是否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来决定的。

对于我国现今的纪录片来说,纵观全局,海外纪录片市场对中国纪录片需求量大,但国内很少有纪录片可以走入国际市场,尽管有一些发达地区相继成立了纪录片频道,如:央视的纪录片频道、上海的纪实频道,但有些地方的纪录片栏目却处于一个萎缩的状态,开始逐渐退出黄金时段。现今,我国的电视纪录片和电视太还存在着这样一种矛盾:即电视台需要用纪录片来填充栏目和频道,但纪录片的创作者却找不到

《敦煌》内容题材的选择

栏目和频道来播出自己的纪录片,而这一矛盾的形成,主要也是源于现如今在中国,纪录片的创作者在纪录片的创作中注重强调个人风格在纪录片的体现,而这种纪录片的独立风格是与电视台栏目所寻求的统一风格和工业化生产相矛盾的,这也间接的反应出了,现今,中国的纪录片处于一个供需达不到平衡的状态:有需求,但是需求和供给不能保持一致。

美国探索频道亚洲公司制作部总监维克兰?夏纳曾说道:在过去的一些年里,他们制作的纪录片25%与中国有关。[5]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世界对于中国的纪录片是有着很大需求的,毕竟,中国的纪录片可以给世界提供一个他们了解我们的窗口。但是为何中国的纪录片还是不能很好的发展起来,最终原因还是国内市场对于纪录片的需求不大,因此,要想推动我国记录片的发展,必须要从扩大内需入手。我们要相信,中国的民众对于纪录片的需求还是大量存在的,毕竟,现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后就需要大量的文化消费来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这使得民众对于未知事物的兴趣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这一点来看,只要创作者能够多去挖掘一些民众所不知和想去了解的的纪录片题材,在纪录片的表现形式上多一些创造性,充分激发中国文化消费者对于纪录片的兴趣,中国的纪录片市场还是有着很大的潜在需求。另外,为了推动我国纪录片产业的发展,政府在对纪录片这一块的工作也应该加强,主要是加强创造引导、扩大播出平台、培养交易市场、加强引进监管、完善配套政策这方面的工作,只有如此,中国的纪录片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敦煌》的内容题材选择

(一)背景分析

社会越发达,展现在人类面前的文化系统就更大、范围更广、内容也更丰富了,这就要求有更多的文化资源提供,让人类吸纳,以适应社会的要求,而在不断吸纳的过程中,人类又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并不断创新文化,正是在这个反复的吸收、运行、创新的文化进化过程中,文化需求变得空前旺盛。[6]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仅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思想,注入了新的活力,更重要的是在社会稳定的大前提下,经济繁荣、科技进步,国际交往加强,可以说,在这样的大环境的刺激下极大地激发了我国文化发展的创造力。

纪录片《敦煌》解读

在新春伊始,大型记录片《敦煌》以其独具的魅力,引领风骚,随机带来文化纪录片的观看热潮。虽然观看敦煌的记录片已不是第一次了,但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自2008年北京迎奥运的敦煌展以来,走进敦煌,走进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长廊,已成为许多人的梦想。这次十集大型记录片《敦煌》的隆重推出,无疑更是锦上添花。

[7]可以说,北京迎奥运的敦煌展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一次很好的融合,就正如电视纪录片《敦煌》,也是古代的传统文化与现今的传媒技术手段的一次完美融合。而现如今,许多的“主流节目”也越发不能满足观众对于文化的需求,毕竟,观众需要的并不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喧闹氛围,而是需要一种具有内在气质的电视节目,因此纪录片《敦煌》恰恰在某种程度弥补了当前人们对于这种文化需求的遗憾。对于社会上的文化消费者来说,由于接触了各式各样的文化消费,很多只为博取受众眼球的而没有深度的文化消费已经很难满足受众的胃口,而纪录片《敦煌》作为一部内涵丰富的纪录片,对于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让人们获得更加高级的精神享受来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这是十分有利于我国社会文化的健康繁荣发展的。

除此之外,在文化日益繁荣的情况下,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并通过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好的去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敦煌文化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反映出了我国古代的宗教和社会生活情况,同时也表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和非凡的成就,而电视纪录片《敦煌》正是通过对敦煌遗书的流散历史以及敦煌文化现今的保护和研究现状进行介绍来展示敦煌文化的风采及内涵,以此来加深公众对敦煌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这对于人们有效的保护和认识敦煌文化遗产、推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及激发社会公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部大型的文化历史类纪录片,《敦煌》在传播千年文化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其中最重要的意义之一就是可以加强社会大众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关注,毕竟,早期敦煌遗书的流失,敦煌遗物遭到破坏始终与当时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漠视有关,所以,现如今,调动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不仅对于保护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尊重当代的文化内涵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题材选择

“纪录片应当充满强烈的感情色彩,它的目的不在于一般地表现事实和事件,而将焦点定在最能感动人的事例之上。”[8]因此,对于一部电视纪录片来说,题材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变现手法好的纪录片可以吸引观众的眼球,而题材好的纪录片才

《敦煌》内容题材的选择

能真正的吸引观众的心,毕竟,生活中有太多的人物和事物,而因此,对于纪录片的创作者来说,题材选好了,那么这个纪录片就可以算得上成功了一半。

纪录片界里有一句话:今天的记录就是明天的历史。可见,纪录片是在用影像书写历史,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记录,因此,对一个纪录片题材是否有价值去进行判断,首先要从纪录片是否具有历史性意义和知识性含量去判断,从这两个方面去评价的话,纪录片《敦煌》无疑是符合标准的。纪录片《敦煌》,它真实的反应了一段五千年中华历史以及在这一段历史中所孕育的古老文化,这些对于我们认识历史、检验当下、展望未来都有着相当的历史价值,在记录片的创作中,创作者也十分注重纪录片的知识含量,通过对敦煌所遗留下来的艺术作品进行生动的描述,再加上对敦煌历史故事的呈现,使得整部影片在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同时也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时下,作为可以很好表现人文意识的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以大量的历史文献为基础,利用创新的表现方式真实的再现历史场景,具有很强烈的历史感,由于其打破了传统的时空结构,却又不露痕迹,所以在无形中可以很自然的引领观众去深入的了解,因此,历史文化类纪录片能够很好的作为观众了解历史文化,加深对其理解的重要手段。电视纪录片《敦煌》以敦煌所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为表现对象,用庄严宏大的风格进行记录,在缓缓的语速中,向观众们讲述着很久以前的故事以及每个故事里面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这样的表现方式可以让观众可以更好的去接受。现今,反映民族历史文化的作品敏锐地以人文意识作为主题支撑,叙事风格坚持以宏大叙事为主,市场意识增强,开发后续衍生品,使得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9]这样看来,历史文化类题材的纪录片在一方面为反映社会人文意识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这种社会人文意识的增强反之也更好推动了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的发展。

(三)内容特色

关于敦煌的历史,我们能够触摸到的是洞窟、彩塑、壁画和散落在世界各地的藏经洞写卷和文书,另外还有孜孜以求默默耕耘的学者的研究成果,如何将这些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碎片拼接起来,给那些怀揣敦煌梦想的人们提供一个了解它的窗口,纪录片《敦煌》首先要考虑的问题。[10]历时六年的《敦煌》,跨越了从汉朝、唐代至今两千多年的历史,全面的记录这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以及这些历史中的辉煌文化。在纪录片的内容选择上,创作者以人物为线索,将这个纪录片分为十个篇幅,描述了十个人物的命运和故事,有命运多舛的舞女程佛儿,寡妇阿龙,无名的小画匠,商人沙

纪录片《敦煌》解读

拉,探险者斯坦因,敦煌守护者常书鸿等,通过镜头,在这些或显赫或平凡的人身上,感受到了他们细腻的情感和复杂的人性,对敦煌两千多年的历史和生活有了一个形象的了解。在《敦煌》里,创作者给我们营造了一个长河落日、大漠孤烟、波澜壮阔的场景,给观众缓缓的展示了敦煌所遗留下来的精美壁画、雕塑以及罕见的历史藏品,使整个纪录片《敦煌》的内容在真实中变得立体和生动起来。

在纪录片《敦煌》中,创作者采取一种自上而下看历史的方式,将历史分解为片段,在内容上注重从线索人物出发,去挖掘人物背后的历史空间,在内容上,纪录片《敦煌》具有以下几个特色:

第一个内容特色是纪录片《敦煌》的在内容上将古代和现代完美的穿插在一起了,比如在第二集《历史的营造》里面,在公元336年五胡十六国时期,有一位叫乐僔的出家人在鸣沙山看到了千佛真容出现的场景,于是他停止了漫游,在石壁上开凿了敦煌的第一个石窟,乐遵当时看到的究竟是什么,也许我们无法理解,但导演在这一集的最后将拍摄到的“佛光真容”(一个五颜六色的光环笼罩着一个模糊的身影,其实就是彩虹现象)这一奇异的情景展现给了观众,这样在无形中就会给人一种感觉,仿佛千年的时光在这一刻被重叠起来了,在内容上拉近了观众和敦煌的距离感;第二个内容特色是表现在纪录片《敦煌》的内容风格上,它凭着一种不紧不慢,堂皇大气的中国风格,用缓缓的语速来进行叙述,纪录片《故宫》就是这一种宏大叙事风格,在历史事件中描写历史的细节和其中的人物,整个片子的风格追求一种大气、厚重、端正的态度,而《敦煌》力求将这一种大气的风格表现的更加精致。[11]比如在《无名的大师》这一集中,创作者向观众展示敦煌壁画这一集里面,通过再现敦煌画师史小玉的故事,反转委婉的向观众进行讲述,所有与敦煌壁画艺术有关的历史文化和知识信息,都在这种徐徐的讲述中被带出;第三个内容特色是纪录片《敦煌》在内容上的多细节性,它采用双线的叙事结构,使得整个纪录片在古代和现代、虚拟和真实中穿插往复,收放自如,既让整个纪录片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纪实,给观众的感觉更像是在看一部电影故事,有着很强的情节性,可以在内容上更好的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加深观众对纪录片《敦煌》的兴趣。

三、《敦煌》对纪录片表现形式的突破

(一)故事化的表现形式

《敦煌》对纪录片表现形式的突破

历史文化纪录片的本质在于其历史文献性,但作为一种媒介表现手段,其历史精神是与其艺术表现紧密联系的。[12]对于一部纪录片来说,作为一种艺术创作的产物,其构成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叙述和表述是纪录片创作尤其是纪实型纪录片创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种手段。正确理解和处理好这两种概念之间的辩证关系,在纪录片创作中找准它们各自的定位,发挥出各自最佳功能,是纪录片作者应该解决的最重要问题之一,也是影响一部纪录片成败的主要因素之一。[13]在电视纪录片的表现形式中,有一些创作者喜欢用故事化的形态来表现纪录片的真实内容,而这种将故事形态作为纪录片表现形式也是主要是依靠悬念、细节、铺垫、重复、冲突、高潮为方法对纪录片进行表述,由于故事化是作为文艺作品中用以表现主题的情节,在表现上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对于电视纪录片来说,故事化并不是意味着该纪录片有失真实,是虚构的,其创作者只是在以故事化作为一种手段,并通过这种手段使纪录片可以达到记实的目的。例如在《话说长江》、《望长城》、《英与白》中,创作者就是把故事化作为纪录片的重要元素,将说故事转变为看故事,在缓缓推进的故事情节中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在纪录片《敦煌》中,创作者采取了故事化的表现形式,甚至有些人物是根据史料来进行虚构的,关于虚构历史人物是否会有悖纪录片的真实性,关键还是要看纪录片中所虚构的人物是不是以史料文献为基础,观众能不能通过这一虚构人物尽可能的靠近历史触摸历史,去还原历史的真相,只有如此,纪录片才可以在纪实的基础上去为观众营造一种浓厚的艺术氛围。比如在纪录片《敦煌》的第八集《舞梦敦煌》中,创作者根据史料的记载和敦煌研究学家的指导,虚构出了一个叫程拂儿的舞女,根据史料记载,这个女子是唐代宫殿里曾经与唐明皇和杨贵妃共舞的一个舞女,后来由于战乱而流落到了大漠,在整个第八集里面,创作者通过她的故事、她灵动的舞姿,来讲述敦煌壁画中的舞蹈,一方面,这是对敦煌壁画的一个纪实介绍,但通过程拂儿这个虚构出来的人物角色,观众就并没有一种单纯是在了解敦煌壁画的感觉,而是在了解一个人,了解一个朝代,通过程拂儿的故事,创作者给观众展现了一个以敦煌音乐和舞蹈为代表的盛唐时代以及当时人们通过音乐和舞蹈来供奉赴佛祖的信仰。可见,纪录片《敦煌》的创作者虚构人物并意味着他在虚构历史,而是历史虚构出来的这一个灵魂人物更好、更全面的给观众展现历史、展现盛唐时代的敦煌文化。因此,对于一部历史文化题材类的纪录片来说,虚构并不意味着否定纪录片的真实性,而是要看

纪录片《敦煌》解读

纪录片的创作者虚构的目的是为什么,若是为更好的表现历史,再现历史,通过形成观众同虚构人物之间的感知来达到更好的表现历史的目的,那么人物虚构是可以成为纪录片创作者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以拉近纪录片同受众的距离,可以说,纪录片《敦煌》在人物虚构这一点上是做的十分成功的,既成功的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也很好的表现出了敦煌历史文化的内在价值。

(二)情境再现的表现形式

真实是纪录片最本质的特征,尤其是对于历史文化类题材的纪录片,其史料的真实性对于纪录片的创作是十分关键的,“情景再现”作为当今纪录片创作的一种新的形式,由于创作出来的纪录片形式新颖,所以颇得一些纪录片创作者的青睐,但是在其能否表现纪录片的真实性上面也是备受一争议的,因此,如何把握“情景再现”这种表现形式在纪录片中的比重,尤其是在历史文化类题材纪录片的创作中,如何将尊重史实同创造性的表现历史二者更好的结合起来是纪录片的创作者在创作前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情景再现”有时也被称为真实重现、现场模拟、扮演、搬演等等,指的是对于确实发生或存在过的事件、人物或场景,运用演员来表演,或者运用光影、声效造型进行重现的一种手段。[14]近年对于历史文化类题材的纪录片来说,“情景再现”这一表现方式使得创作者如何运用手上有限的史实资料来真实的反应一段绚丽的历史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总结起来,情景再现的形式多运用在表现历史事件的文献性纪录片中,它可以将呆板的历史解说形象化,最大化地让观众亲眼体会当时历史时期的“真实”风貌。[15]对于纪录片的创作者来说,“情景再现”只是使枯燥的历史资料通过影像这一媒介而变得生动起来,主要突出的即是对于一种历史氛围的营造。

从纪录片《敦煌》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创作者在拍摄上面所进行的一些大胆尝试,主要是利用一种真实再现的感觉空间来营造舞台的戏剧效果,例如让演员置身在一个舞台空间,利用投影仪打出敦煌洞窟的影响,利用灯光造型和景别的变化,让观众可以通过镜头感受到古人在参观莫高窟的场景,这就是在通过演员出演来营造一种氛围,对这部由真人出演的纪录片,周兵还是十分慎重的,他强调演员在形象、气质、外形等方面差距不能太大,强调《敦煌》不是电视剧、电影。事实证明,有演员出演的《敦煌》,不仅没有破坏纪录片的真实感,反而使这部鸿篇巨制大大增色。[16]归根到底,这也是由于现今影像传播技术的日趋成熟,使得影像所表现的内容越来越

《敦煌》对纪录片表现形式的突破

丰富,也是可以间接的丰富整个纪录片的内容和内涵。

纪录片《敦煌》与BBC的《古文明系列》都是就国家的历史事件为内容来传播历史文化,虽然在表现手法上,二者都采用了真实再现的表现方式来展现历史,包括演员扮演、在纪录片中大胆运用电影和戏剧的元素,使得纪录片的镜头在现实与再现之间穿梭反复,通过以人物的扮演再现历史,拉近了观众同历史在时间空间上的距离感,让那些已经消逝在前年以前的历史重新生动起来,随之给观众带来那些历史文化后面的深刻涵义,这是纪录片《敦煌》和《古文明系列》在情景再现上的相同点。但是,纪录片《敦煌》相比于《古文明系列》来说,纪实性更加强一些,主要是由于这两部纪录片虽然在人物上都存在虚构,但是在表现形式上《古文明系列》更加大胆,通篇使用情景再现的表现方式,例如在《庞贝最后的一天中》创作者创造出了一系列的情节、人物关系、台词,整个片子几乎全部采用了演员扮演,用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给观众们呈现了庞贝城最后的二十四个小时,虽然在纪录片中,创作者会经常在纪实拍摄的庞贝城遗迹中和情景在现中切换,用以说明故事情节的真实性,但是给观众的感觉更像是在看一部电影故事片。而《敦煌》在情景再现上的表现是片断式的,并没有通篇采用这种方式,这使得观众自己就可以分辨出来,哪些是属于纪实拍摄,哪些是属于情景扮演,尤其是纪录片《敦煌》,为了使得纪录片的拍摄不造成对洞窟的损坏,采用了在拍摄上演员与洞窟实景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灯光去营造效果,虽然观众可以分辨出来,但是整个纪录片通过结合一些敦煌学专家和学者采访的同期声,这样在无形中就加强了整个纪录片的纪实性。比如,在第四集《无名的大师》中,创作者虽然虚构了史小玉这个人物、对其采用了演员扮演,但是在整个纪录片中插入了对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金维诺采访的一段同期声,这样就加强了整个纪录片的真实感和可信度,强化了整个纪录片的纪实性。

(三)人物叙事的叙事策略

在一部以历史文化为题材的纪录片里,用哪一种方式将一段富有内涵,绚丽多彩的历史传达给观众是十分关键的,因为这不仅关系着这段历史信息是否能被正确的传达给观众,还关系着这一部纪录片的自身的真实与否。对于我们来说,历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这是无法改变的,但已经结束了的历史应该运用何种策略进行表述,使其以生动活泼的影像表现在观众眼中,这是值得创作者去思考的。毕竟,一种叙事策略的选择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创作者对于存在的历史事实的一个选择和筛选的过程,

纪录片《敦煌》解读

而纪录片《敦煌》在叙事策略上的选择也是其创作者在一次又一次对敦煌的研究和探索中所得出的最适合、最贴切该纪录片的表现方式。纪录片的叙事主要有人物叙事、事件叙事、主题叙事三种。在一部作品中三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共存于一部作品之中。就《敦煌》而言,主要叙事框架为人物叙事,但人物又始终置身于事件之中,通过人物叙事完成一集作品主题的表达。[17]可以说,纪录片《敦煌》是在用人物来搭建十集纪录片的结构框架,例如第一集《探险者来了》里面盗取敦煌宝物的斯坦因、第二集《千年的营造》里面醉心于敦煌学研究的彭金章以及后面所出现的郑炳林、史小玉、赵僧子等人,可以说,纪录片《敦煌》正是由于这些人物而变得生动和立体起来,对于观众来说,纪录片《敦煌》不再是一段段枯燥且毫无生气的历史,而是一群有血有肉有故事的人们将其串联了起来。不仅如此,在纪录片中,创作者对于不同类型的人物也是采用了不一样的叙事策略,比如说像彭金章、樊锦诗这样的当代人物就采纪实的方式来进行拍摄,力求将人物的真实形象、真实生活展现在观众的眼中,而对于纪录片中另一类型的一群人,其创作者采取的是演员扮演,虽然是扮演,但在演员形象和气质方面都是以接近历史为标准,如此一来,虽然是角色扮演,但在人物叙事上会给观众一种更加真实的感觉,这种感觉与纪录片中的一些纪实的影像结合起来,使得整个纪录片在表现上可以更加和谐。

《敦煌》分为10集,通过10个人物全面记录了敦煌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深入揭示了敦煌文化内涵。[18]例如在《探险者来了》中对探险者斯坦因的描述;在《藏经洞之谜》里面致力于敦煌学研究的彭金章的纪实拍摄;《无名的大师》里的热衷于敦煌壁画的画师史小玉,对于如何表现这些人物,在叙述上创作者采取的是第三者的者视角,使用旁观者的角度来进行叙述的方式进行叙述,并在每一集里面对于这些人物的表现配以庄严而稳重的解说词,使人在缓缓的讲述中对几千年的敦煌文化产生一种共鸣。

尤其是在《敦煌彩塑》这一集里面,导演对于如何表述敦煌彩塑的制作流程这方面的历史,采用的是对虚拟的敦煌彩塑制作工匠来进行描述,通过对这些工匠的描述将敦煌的一些有代表意义的彩塑展示给观众们。在表现敦煌研究院雕塑家的时候,导演把她对敦煌艺术的情感融入在了整个纪录片之中,由于整个片子在节奏上采取的是缓缓推进的方式来进行叙述,所以可以更好的表现出敦煌给人的源远流长之感。由于

《敦煌》对我国纪录片创作的启示

整个片子采取的是第三人称的角度来进行叙述,所以整个纪录片在叙述时最大特点在于能够将敦煌所表现出的艺术感和它的历史感进行集中体现,让观众通过一个一个的人物,用他们的视角穿越于敦煌的历史长河中,这种叙事方法在审美形态并不是属于猜测编造,而是符合客观的。

四、《敦煌》对我国纪录片创作的启示

(一)思想性——纪录片的价值基础

对于一部真正优秀的纪录片来说,除了原汁原味表现生活之外,还应当可以带给观众以启示,引发观众的思考,这样的纪录片才能够被称为是有思想的纪录片。纪录片人陈虻曾经指出:纪录片首先应该是思想的记录,是思想的记录才会是个性的记录,是个性的记录才会是艺术记录,是艺术才会有生命力——我们应该把纪录片的创作态度向一个新的阶段转移。现在应该提口号:内容大于一切。这个内容当然是指思想性。

[19]

在纪录片《敦煌》中,创作者是在通过一些有故事的敦煌艺术品和人来表现敦煌深厚的思想内涵,观众通过这些艺术品和代表性人物背后的故事去了解敦煌,通过这种了解去渐渐的感受敦煌精神,也许纪录片《敦煌》只有十集,但是整个纪录片所表现出的敦煌历史文化精神却是可以通过整个纪录片来进行传承的。敦煌作为中国的世界文明古迹,它需要有一批学者致力于敦煌文化的研究,它更需要大批的民众去关心它,保护它,去弘扬它的文化和精神,而纪录片《敦煌》通过展现敦煌的悠久历史文明,以及敦煌人们世代相传的,对艺术执着的创新精神,将这种敦煌思想贯穿到了整个纪录片的叙述中去。

敦煌作为古代中西文化的交汇点,可以说,敦煌文化有着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而纪录片《敦煌》便是在古代背景下中西进行交流的缩影,创作者们将敦煌的一个个故事通过徐徐的讲述慢慢展开,把那些深沉的历史情怀和民族情感跃然于屏幕之上。通过《敦煌》,让观众看到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而更好的了解先人的高度智慧和民族文化,曾经的我们,读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对于命运多舛的敦煌文化,除了心痛,还是心痛。可在看了纪录片《敦煌》之后,那种愤怒的情感被抑制了下来,理智的思考重新回归。

现在,还有许多中国人对文化的保护意识不强,所以我们很需要一些强有力的民

纪录片《敦煌》解读

族情感来唤起观众内心对于敦煌的眷恋,在这种情况下,《敦煌》的创作者以敦煌文化作为一个大背景,赋予敦煌新的涵义,使观众对敦煌产生新的理解,加深他们对敦煌文化的独特感受,从而加深人们对文化保护的意识,而这种文化保护意识并不是仅仅针对于敦煌,更是以此带动对其他的中国文化的保护意识。对于观众来说,《敦煌》使他们重新获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对中华古老悠久的艺术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其意义在于,它不仅对电视表现题材有大的拓展,也对当代中国电视观念进行了具有开拓性的探索,为历史文化题材电视节目的制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

(二)艺术性——纪录片的永恒追求

一部优秀的纪录片,真实是作为它的灵魂存在的,而纪录片的艺术性则是在为一部纪录片赋予活力。对于一部纪录片来说,观众既希望可以看到它是在进行真实的记录,更希望它的记录手法可以更加新颖步和丰富,以至于整个纪录片在不失实的大前提下也不至于枯燥乏味。一部好的纪录片,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电视市场中占据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培育自己的观众群体。这是一个长期困扰纪录片理论界和创作者的重大问题。《敦煌》的创作经验值得借鉴,那就是在尊重纪录片真实的基础上,大胆借鉴故事片等其他艺术形式的手法,实现纪录片真实与艺术的完美结合。[21]因此,纪录片敦煌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便是:在纪录片的创作中,我们不仅要真实的反应生活,还更应该更好的采用一些艺术手法,将艺术感寓于纪录片的真实记录中,对于纪录片的创作者来说,他们需要用艺术感的表现方式去吸引观众的眼睛,然后才能用富有内涵意义的真实去打动人心。

纪录片《敦煌》的总导演周兵说过:“从学术的角度来讲,真实再现是没有办法的办法。”[22]对于纪录片的创作者来说,有大量真实且丰富的素材来进行创作是很幸运、很美好的,但如果面对一些素材并不丰富的题材,其创作者应该如何去如何通过现有的素材区表达纪录片题材背后的思想和理念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一些存留影音素材较少,但在内容上有着较高文化内涵的历史文化类题材的纪录片来说,创作者应当如何在表现形式上去弥补素材的不足呢?通过对纪录片《敦煌》的研究,可以发现,情境再现作为纪录片的表现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为一些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创作者提供一个启发,这就好比与在古代,如何让一些不识字老百姓去了解佛教和佛教的故事,而壁画就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手段去让不识字的老百姓去接受,至少不识字可以通过壁画去了解佛教的思想,就好比纪录片《敦煌》中运用情景再现不仅

参考文献

可以弥补历史资料和文献的不足,还可以让更多的观众去接受敦煌文化的内在涵义,以及整个纪录片背后所要传达的思想和理念。

电视纪录片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将声音和画面进行很好的结合,使得在内容的表现上可以更加的丰富多彩,因此,在纪录片的表现中,我们应当紧紧的抓住电视纪录片的这一优势,将枯燥的历史知识运用丰富的影像传达给观众,在纪录片《敦煌》中,其创作者就采取了搬演的表现形式来彰显人物情感,与此同时,也可以让观众更加接近历史,但对于搬演在纪录片中所占的分量是多少,怎样去选择哪些历史内容需要通过搬演的方式进行表现,这是创作者需要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纪录片总是在有限的空间进行“可为”的艺术创作,如果无限扩张“不可为”的范畴,其也将不能成为历史的记录。[23]因此,对于《敦煌》这部记录片来说,其导演在“可为”与“不可为”之间维持了一个度的平衡,使得整个纪录片在有限的空间中进行不失实的“可为”艺术创作,对于我国以后的历史文化题材专题片的创作,这一点是十分具有启示作用的。

大型纪录片《敦煌》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其成功源于保护传统文化意识高涨的时代背景、所选题材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纪录片故事化和情景再现的表现形式以及人物叙事的叙事策略。《敦煌》的问世为中国纪录片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使人们重新审视纪录片的价值。但是纪录片在中国的现状并不容乐观,一方面,电视纪录片在我国基本上是属于精英文化的范畴,这导致纪录片受众不足,另一方面,中国电视走上了产业化的道路之后,先天就缺乏市场意识的纪录片生存空间更加狭小。因此,如何使我国的纪录片常态化,是我国纪录片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在市场经济时代,纪录片也不能“免俗”,我国纪录片的创作者在追求纪录片个性的同时,必需考虑到观众的兴趣和审美,将纪录片的收视率和节目营销作为参考,同时,通过视觉艺术和画面思维来进行纪录片的创作,我国纪录片才能走下“精英文化”的高台,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常态”,中国的纪录片才能走出“边缘”,打破举步维艰的现状,拓展生存空间,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正荣.敦煌,一种晚来的成熟[J].电视研究,2010,(5)

[2]王俊.浅析纪录片创作中的“场景化”叙事方式——以《敦煌》为例[J].当代电视,2010,(11)

[3]徐虹.中国纪录片现状与发展的思考[J].声频世界,2009,(5)

纪录片《敦煌》解读

[4]王列.电视纪录片创作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5]陈勇. 中国纪录片的栏目化生存与市场化发展探索[J].南方电视学刊,2006,(2)

[6]马海燕,周俊敏.浅谈我国现代文化需求的发展及文化消费与体验[N].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4)

[7]钟书林.千年佛音盛世再现——试论大型记录片《敦煌》[J].新闻知识,2010,(9)

[8]埃德加·E·威利斯、卡米尔·德·艾利恩佐.电视脚本创作[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9]李城,欧阳宏生.纪录片:全球视野与民族审美的多元融合[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1)

[10]薛颖.《敦煌》:用影像诠释历史[J].中国电视,2010,(8)

[11] 周兵.《敦煌》:新的创新和探索[N].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5)

[12] 唐晓莉.新世纪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古典审美[J].电影文学,2010,(22)

[13] 黎亚辉.纪录片创作中的叙述和表述[J]. 采.写.编,2005,(03)

[14]杜颖聪.情景再现——真实和虚构的较量[J].电视研究,2010,(5)

[15]董长青,申思,高苒.浅议纪录片中的“情景再现”[J].新闻传播,2007,(4)

[16]常华.别样的《敦煌》[J].电视研究,2010,(5)

[17] 王庆福.论纪录片《敦煌》的叙事策略[J].电影文学,2010,(15)

[18]毕珍鑫.中外纪录片诠释历史方式的异同——以央视《敦煌》与BBC《古文明系列》为例[J].当代电视,2010,(7)

[19]徐虹.中国纪录片现状与发展的思考[J]. 声屏世界,2009,(5)

[20]赵国庆.《敦煌》:一幅想象和现实的写意画[J].电视研究,2010,(5)

[21]步长磊,徐英.浅谈纪录片《敦煌》的故事化叙事策略[J].电影评介,2010,(15)

[22]周兵.诠释敦煌——《敦煌》创作感悟[J].电视研究,2010, (5)

[23] 俞虹,司达.在艺术中行走的历史——十集电视纪录片《敦煌》印象[J].电视研究,2010,(5)

致谢

致谢

在本次论文的撰写中,我得到了XXX老师的精心指导,XXXXXX

X X X

2015年5月注:正文排版方式参考论文工作手册。

页脚统一采用“第X页(共X页)”。

页眉分奇偶页分别标注:奇数页页眉为一级标题,偶数页页眉为论文题目。

致谢的页眉一律用致谢,无论奇偶页。

数据分析的思维技巧

数据分析的思维技巧 在我对数据分析有限的认识上(因为无知到没有认知),往往会看到一些秀技性的数据分析图表,以及好看的词云等等。年少无知的我,只想啪啪啪鼓掌伴随一声“卧槽,真牛逼”,然后在被秀了一脸后,并没有明白对方想说什么,空有一副好皮囊而没有灵魂。分析是为了给出偏好的,也是洗脑的一种重要手段,洗不洗的成功就要靠本事了。于是问题产生了,你的分析是为了干啥,通过哪几个角度达到哪几方面的目的。以下为我对几个技巧的认识想法: 一、象限法 就是划定几个坐标轴,让每一个数据在象限中找到自己的角色,比如打工这个事吧,就是要让你忙,就是要给你一堆事,于是重点出来了,这么多事孰重孰轻,孰急孰缓,跟打工皇帝学时间管理,事情要按照紧急程度和重要程度进行划分,以此给自己做事排序。 二、多维法 从个人理解来看,多维法和象限法联系紧密,无非就是象限法之间的界限清晰明显,多维法之间的维度不是严格意义的隔开,比如高度、富有、颜值,这到底算象限分类还是维度分类,或者说当象限多了,采用多维来理解效果更好,比如富有的家庭一般孩纸整体相对更高一些,维度与维度之间是有相对联系的,虽然不是那么绝对,但是也不是完全不相关。

但是多维法呢,正是由于维度与维度之间的关系,会导致整体维度情况和细分维度情况来看起来会有失真,最典型的例子是田忌赛马,上中下三个维度的马均是齐王更厉害,那么跑马结果田忌胜了。性别歧视在工作学习中经常会碰到,但是通过男女入取率判断性别歧视合适么,每个学院的女生录取率都高,但是整体入取率女生低的情况也不是不能出现,那么这到底是哪种性别歧视呢,数字不会骗人,但是分析洗脑会骗人,分析思维不对容易骗自己。为了解决辛普森悖论,可以通过切方块的方式,不断缩小分析的维度,不断深入挖掘,可以有效了解真实情况。 三、假设法 数据分析对下是有一系列材料做支撑,对上是为决策或了解情况提供支撑,只有下面有素材,才能为上面提供科学合理研判。那么问题出来了,如果没有材料做支撑,那怎么办。简单,没有条件那就为它创建条件嘛,我先假设一个基础,然后根据这个基础大肆分析,水平体现出来了,偏好结论也体现出来了,其实很多现实问题是没有那么多切实完整的基础资料的,有的就是一个感觉,有的就是一个偏好。这也是咨询圈常见的套路,虽然不是严格意义的1+1=2,但是可以严谨告诉别人1+1>1,而且面对那么多的未知,不将几个未知进行假设,如何区解决更多的未知。 四、指数法 一直觉得,指数法是一个装逼指数最高的方法,首先指数就已经狠专业了,在专业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的分析,还有什么更专业的事情么。但是

纪录片拍摄手法

关于纪录片的拍摄 纪录片是对某一政治、经济、文化、军队生活或历史事件做长篇纪录、报道的电影或录像节目。 纪录片直接拍摄真人真事,不容许虚构事件,它的基本手法是采访摄影,即在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用挑、等、抢的拍摄方法,纪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这里,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正如匈牙利电影美学家贝拉.巴拉兹说的那样,在纪录片里“艺术不在于虚构,而在于发现。艺术家必须在经验世界的广阔天地中发掘出最有特征意义的、最有趣的、最可塑造的、最有表现力的东西,并且把自己的倾向性和思想意图异常鲜明地表现出来”。 1.形象化的政论 苏联于1928年出版的《西方的电影和我们的电影》一书中,卢那恰尔斯基回忆了列宁在1921年关于国际新闻片的口头指示。据卢氏说,列宁讲话内容是“广泛报道消息的新闻片……要有恰当形象,就是说,它应该是形象化的政论”。因此,列宁所说“形象化政论”仅指新闻片。后来,苏联纪录片理论家格黎格里耶夫等人把“形象化的政论”解释为列宁对纪录片的定义。此后,以讹传讹,在很长的时期内影响人们对纪录片的观念,并使纪录片选题、风格越来越刻板、僵化。 2.纪录片的体裁有几种 (1)有一种常见的形式是,通过展开一个广阔的面,通过若干个互相关联的典型的连贯报道,宣传同一个中心主题或表现一种概貌。我们可以称之为“概述片”,如《大连漫游》、《西德印象》等。 (2)集中、突出地介绍一个典型单位,剖析某一个矛盾或解决、克服某一个困难的过程,我们可以称之为“特写片”。如伊文思的《须德海》,及我国的电视纪录片《放鹿》、《成渝铁路》、《深山养路工》、《向青石山要水》等,这是电视纪录片最常用的体裁。 (3)旅游片。是摄影机纪录下来的旅游见闻或地理、风光散记。它常常缺乏中心内容,更多的是即兴拍摄的风土人情和人民生活场景,给观众一个概括的印象。一些优秀的风光片常常寓情于景,通过对风光、物产及人民生活的客观反映,寄托记者的思想、情感,给人以极大的鼓舞教育。比如伊文思的名作《早春》,我国优秀纪录片《在激流中》等。这一类影片对摄影和编辑、剪接技巧要求很高,不然会搞成枯燥无味的“大拼盘”。比较好的风光片还有南斯拉夫的《春》、《夏》,我国电视片《青岛》、《西藏见闻》、《瑶山行》也属这一类。 (4)集锦片。比如体育纪录片、舞台纪录片,以及介绍工艺美术、绘画雕塑等纪录片,其欣赏性、知识性较强,也不一定有鲜明、突出的中心内容。比如《首都节日的舞台》、《体操》、《邯郸陶瓷》等。 (5)专访片。它是对特定对象进行深入访问的摄影纪录。 3.纪录片的主线 主线就是贯穿纪录片的主要线索,它包括揭示矛盾、展示矛盾、形成冲突、解决矛盾的过程。比如《清流满壮乡》、《向青石山要水》等纪录片都是在“水”字上做文章,围绕水利建设这个中心矛盾来展开影片的主题的。作为视觉形象的宣传教育形式,在抓住主线的基础上,还应考虑安排贯穿全片的主要形象。

[生活]纪录片解说词对纪录片的意义和作用

[生活]纪录片解说词对纪录片的意义和作用纪录片作为使用影像记录外在客观世界的一种影视作品,单纯运用镜头画面往往难以达到记录世界的目的,相对于纸质记录方式而言,镜头往往只是从现象上去记叙而无法去使人更深层的理解,通过听觉从外部世界获得信息从来都是不可或缺的在这种情况下,纪录片的文本解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纪录片的解说词,它不仅仅是为了配合纪录片的画面而存在,更是为了使受众更好的理解纪录片所想要表达的内涵,把需要让人理解的方面使用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加强理解,同时纪录片的解说词也成为提升纪录片观赏性的一种手段。纪录片发展到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单纯一种记录文本,它已经开始向娱乐化发展。其实现在的技术手段已经可以达到“情景再现”,它突破了“画面缺失”的历史语境,充分发挥影像表达的魅力,以另一种文字无法表达的意境方式去阐释内容。但是在当下娱乐化的风潮之下,电视纪录片要赢得受众的关注,仅凭镜头和画面是不够的。其解说词的内容表达开始显得愈发重要。以内容为王道的电视纪录片无论的想要走传统记叙客观世界的路线还是更多地走娱乐性的特质,文本的题材选择,主题表现,包括解说词的写作,都对于纪录片有很大意义 在我国纪录片的发展史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虽说解说词在纪录片中的分量明显下降,纪录片更加偏向于事件的影像记录,但这并不意味着纪录片的解说词变得不重要了,相反,解说词变得更加重要,更为精炼,更加恰当,更加有力。它回到了解说词该有的位置上,成为纪录片声画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纪录片是叙事的艺术,但是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所涉及的时间,人物,地点等等基本背景和事实有很多是难以用画面去进行的。为了避免这种画面上解释的偏差,叙事便成为了解说词的基本功能。而在当今纪录片创作走向中,记录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细节化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走向。它可以把一个个镜头串联起来,

分析问题的7种思维方法

史上最全|分析问题的7种思维方法(职场人必备)2018-07-25 21:00 不管是在职场中还是生活里,我们都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没有清 晰全面的思维方式,问题面前,势必难上加难。今天,给大家带来 一些经典好用的思维方式,其中如思维导图、金字塔原理等都是小 培个人力荐的哦~也希望朋友们学起来,用起来,遇到问题时候快 速分析,解决掉它们! 以下信息均整合于网络各处,小培仅做汇编分享。来源:@培训人 社区转载请予以说明 6顶思考帽法 白色思考帽、绿色思考帽、黄色思考帽、黑色思考帽、红色思考帽、蓝色思考帽。英国学者爱德华·德·博诺(Edward de Bono)博士开发。 “6顶思考帽”提供了“平行思维”的工具,避免将时间浪费在互相争执上。强调的是“能够成为什么”,而非“本身是什么”,是寻求一条向前发展的路,而不是争论谁对谁错。 在工作中运用6顶思考帽,将会使混乱的思考变得更清晰,使团体中无意义的争论变成集思广益的创造,使每个人变得富有创造性。但人不能同时戴2顶帽子,所以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让你好几种情绪中进行平行思考。

人的思维是通过提问来引导的,一个人是积极还是消极,取决于他给自己提的问题。同样的下雨天,消极的人在统计因为下雨,给自己带来的损失,积极的人在问自己下雨我可以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 SWOT分析法 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 最早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提出,由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安德鲁斯教授1971年在《公司战略概念》中最终确立。

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对于优势和弱势是内部环境的分析,机会和威胁是对于外部环境的分析。 这个模型可以用于多种方面,任何和商品,贸易,竞争有关系的都适用,而人也是一种商品。在工作中,这个模型同样可以帮助你理清现状,分析问题。 麦肯锡7步分析法 来源:麦肯锡公司 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是缜密而系统化思维的产物,任何一个有才之士都能获得这种能力。有序的思维工作方式并不会扼杀灵感及创造力,反而会助长灵感及创造力的产生。咨询公司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对于解决企业问题非常有效,对于解决任何需要深入思考的复杂问题都值得借鉴。

纪录片影评写作方法

那么,下面我们就详细讲讲。首先,什么叫影评具体概念?有人会说,那不就是看完电影对影片的评价吗?错!你说的观后感,观后感与影评最大的区别:前者是人主观上的感受,而后者是客观专业的分析;前者强调他的思想内容和教育意义,后者是从专业的角度:比如从结构,画面,色彩,表达方式,剪辑是否流畅,拍摄手法,同期声表现等等更加深层次的分析,凸显现实意义和成功之处! 影评通常评什么类型的片子?如果影评是编导的重点的话,那么纪录片就是影评的重中之重。但总体范围归为三类,记录片,专题片,艺术片。前两者可以归为一类,在国外,前两者统称为纪录片,因为他们具有很多共性,真实时间真实环境发生的真人真事。而国内由于诸多原因把它分开,其实没有本质区别。 由上述分析,我们就可以理解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纪实性,纪录片的本性应当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复原。在纪录片的创作中,集中反映不经人为控制的叙事结构,坚持纪录片的纪实本性,并不排斥可以拥有其他属性,如艺术性政论性文学性哲理性等,但他们都服从于纪实性,而且通过纪实性来表现。通俗点说,纪录片就是一部人物形象环境事件真实真实反映生活的新片种,客观反映极少有编导主观色彩。但是无论这部电影反映的一系列属性,前提必须真实。 那么该怎么评纪录片呐?在这里向大家讲一个固定格式套路:结构——真实性——画面——色彩,如果你按这个套路走的话,即使你语言不够华丽,分数也差不到哪去,不会看着很乱,没有条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纪录片的分析中,把握长镜头是非常重要的,长镜头伴随纪录片至始至终,通过长镜头记录特写画面,用中景全景对人物的表情,景物的描述,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烘托气氛,从而阐述现实意义,比较成功之处。 而艺术片因为不是重点(不是重点不代表不会考)在这里不多说了。但在大致套路跟记录片差不多:结构——画面特点——色彩,唯一不同的地方少一个真实性。除了上述,艺术片需语言优美,词汇华丽才能体现其艺术性。 1.评主题。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而我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中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 2.评现实意义。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对你说》的评论重在党员干部的廉政爱民方面,评《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大写的人》重在新时期学雷锋的积极意义。历史影片的评论也要观照现实。 3.写观后感。要联系现实,融进自我,或是褒扬先进,批语落后,针贬时弊;或是进行自我观照,寻找差距,激励鞭策。中小学生的影评文章多属此类。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写成"故事简介+自我对照",二是要紧扣影片,而不是从影片中抽出一个话题,离开对影片的评论。如

读书笔记|《数据分析思维:分析方法和业务知识》

读书笔记|《数据分析思维:分析方法和业务知识》 ● 笔记 ●第1篇方法 ●第1章业务指标 ●如何理解数据 ●弄清楚每一列的含义 ●对数据进行分类 ●用户数据:我是谁 ●性别 ●年龄 ●地区 ●行为数据:我做了什么 ●点击某个菜单的次数 ●分享量 ●收藏数 ●产品数据:卖什么 ●文章标题 ●日期 ●阅读量 ●常用的指标 ●用户数据指标 ●日新增用户数 ●一个产品如果没有用户增长,,用户就会慢慢减少 ●活跃率 ●= 活跃用户数/总用户数 ●日活跃用户数 ●周活跃用户数 ●月活跃用户数 ●注意:统计人数要去掉重复的数据,同一个人在一个区间里面只计算一次 ●留存率

●= 第1天新增用户中,在第N天使用过产品的用户数/第1天使用过产品的用 户数 ●次日留存率(N=2) ●第7日留存率(N=7) ●第30天留存率(N=30) ●为什么关注留存 ●留存可以评估产品功能对用户的粘性 ●留存低 - 粘性小 - 就要找到用户流失的原因 ●行为数据指标 ●PV - Page View 访问次数 ●UV - Unique View 访问人数 ●转发率 ●= 转发某功能的用户数/看到该功能的用户数 ●转化率 ●店铺转化率= 购买产品的人数/到店铺的人数 ●广告转化率= 点击广告的人数/看到广告的人数 ●K因子 - K factor ●平均每个用户向多少人发出邀请*接收到邀请到人转化为新用户的转化率 ●当K>1时 - 新增用户数就会像雪球一样增大 ●当K<1时 - 新增用户数到某个规模时就会停止通过自传播增长 ●产品数据指标 ●总量 ●成交总量 ●成交数量 ●成交总额GMV - Gross merchandise volume - 流水 ●= 销售额+取消订单金额+拒收订单金额+退货订单金额 ●访问时长 ●人均 ●人均付费(ARPU 或客单价)= 总收入/总用户数 ●ARPU - Average revenue per user ●付费用户人均付费(ARPPU) = 总收入/付费人数

人物纪录片摄像与剪辑技巧应用

人物纪录片摄像与剪辑技巧应用 人物纪录片以纪录人物为主,是对人的生活场景和真情实感的纪录。它通过人物的喜怒哀乐与生活百态折射社会现实,客观展现人物的生存状态,从而引发观众的思考。文章阐述了人物纪录片创作的原则、创作的类型、创作结构及摄像与剪辑技巧,供与大家分享。 标签:人物纪录片摄像剪辑技巧应用影像语言生活场景 目前新闻媒体中人物纪录片的制作是一项集体创作,它从符号学和语言学的角度上来说,是创作者利用影像符号的排序组合及互动冲突来创造带有一定浓郁风格作品的象征。一般它是由策划、拍摄、采访、撰稿、剪辑、后期制作与包装等多个创作环节构成。其中,摄像和剪辑是人物纪录片制作中最为关键的两个环节,它们在图像基本规律的把握、表达要素的创作及主题挖掘等驾驭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物电视作品的优劣。 一、人物纪录片创作的原则 人物纪录片创作的原则首先是要忠实于现实生活的自然流程,但是,从文本意义上来讲,它是具有物质属性的话语载体及话语的组织结构,在一定意义上来说这就意味着拓展话语的空间及结构话语的技巧具有多样的可能性和能动的创造性。 其次,创作主体应当体现强化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也就说人物纪录片要以注重记录具有时代精神和时代意义的人物或者事迹为主,充分展示他们特有时代中的风貌,抓住时代的脉搏挖掘他们身上的特性。 二、人物纪录片创作的类型 现在人物纪录片的内容还是比较丰富多彩的,如果按照拍摄的主题来分的话可以分为人物命运型,歌颂人物品质型等,按照拍摄对象来分,可以分为艺术家、普通老百姓等,按照表现方式可以分为纯客观记录型或影响加解说词等。但不管哪一種在拍摄中都要发掘他们人物生活中不平凡的生活故事为己任。 三、人物纪录片的创作结构 拍摄人物纪录片时,一般地内容本身是没有结构的,有的是内在的联系和逻辑。所谓的结构就是由段落结构构成的,那么这个段落结构怎样来安排,这就出现了层次安排问题。而层次安排的方法一般也很多,比如说时间顺序,认识人物的过程,时空交叉平行剪辑等。文章拿时间顺序安排层次结构的人物纪录片《嫂子》来说,它是随着人物事件发展过程把故事内容介绍给观众,所以顺序不能颠倒,因为内容顺序的颠倒就是时间的颠倒,这样就会给观众造成视觉上的混乱,故事情节也会被无形的打乱。

西湖十集电视纪录片解说词

十集电视纪录片《西湖》解说词 西湖不是纯自然的美景。 她不像黄山、九寨沟,西湖是千百年来人类治理疏浚、依势造景的山水之湖泊;她不像漓江、张家界,西湖是千百年来人们感怀世事、寄托情绪的精神之湖泊。因此说,西湖的美是天造人设的,《西湖》纪录片亦复如此。 许多第一次来到西湖的人,都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西湖之于中国人,太熟识了。 因为熟识,后来便不大有人愿意说西湖,也不是完全没有,而是怎么也说不好西湖。近代以来,西湖没有足以背诵的文,没有足以传唱的歌,没有足以传世的画,当然也没有足以把玩的影像作品。 影像作品,有出息的影像作品,是挑战观众的视觉经验,你得给人以陌生的东西。西湖,人们还陌生吗?当我们离开西湖的景致,蜷缩在看不见风景的房间,把西湖这盘千年长度的磁带,往回倒的时候,我们发现,西湖,其实人们还是陌生的,陌生正是在于人们的熟识:“熟视无睹”。 西湖是沧海桑田。从海水浸蚀的瀉湖,到可灌溉之湖,鱼虾之湖,饮用之湖,直至审美之湖。是经过几千年的自然造化和巧夺天工。远的不考,拜苏东坡之大名,我们都知道苏堤。其实还有与其比肩的杨公堤、稍逊风骚的赵公堤、早己隐入十万人家的白公堤……仅苏东坡治下的那次疏浚,就动用了二十万民工。 西湖是“户盈罗绮”。南宋在偏安的同时,却也创造了繁荣的经济和灿烂的文明。南宋后期,临安加上流动人口,约有一百四十万。城内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当时欧洲最著名的大城市伦敦,人口不过三万四千。难怪元初马可·波罗惊叹杭州是“天堂之城”。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邓广铭说:“两宋时期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法国汉学家贾克·谢和耐说:“13世纪的中国,其现代化的程度是令人吃惊的……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这个“现代化”还包括精神文明的程度,因此,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西湖是东南佛国。弘一法师《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中说:“杭州这个地方,实堪称为佛地,因为那边寺庙之多,约有两千余所,可想见杭州佛法之盛了。”除了庙宇林立、高僧大德云集之外,更重要的是,佛家义理通过日常生活渗入杭州人的饮食起居,一年一度,历时三个月的声势浩大的“香市”便是足证。不仅东南大地,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皆“认祖归宗”。道家在西湖有著名的“葛洪炼丹处”等十多处道观。马可·波罗之后,传教士们先后来到杭州,于是杭州有了基督教堂、天主教堂二十多座。伊斯兰教在杭州也有相当的传播,建有约五座清真寺。 西湖是唐诗宋词。许多人初来乍到却似曾相识,是因为他们早就熟悉了文学的西湖:宋之问“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文传千古的还有:李清照、林和靖、张元干、张孝祥、辛弃疾、陆游、陈亮、姜夔、梅尧臣、范成大、朱熹、岳飞、文天祥、吴文英……元明清时的马

五种简要分析数据的方法(原创+整理版)

五种简要分析数据的方法无论是负责管理的同事还是销售一线的小伙伴,都会发现数据分析的重要性, 但是在工作中,我发现很多小伙伴们都不太会处理数据,更不会明白数据取经团小伙伴们做的大量“数据清洗”工作,当然中间可能涉及到编程,数据取经团小伙伴们的能力可是杠杠的,我作为外行,是不敢班门弄斧的,如下从管理和销售方面简要讲讲我的数据分析方法。(感谢统计学老师)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叫数据分析。其实从数据到信息的这个过程,就是数据分析。数据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有价值的是我们从数据中提取出来的信息。 然而,我们还要搞清楚数据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解决我们现实中的某个问题或者满足现实中的某个需求。 那么,在这个从数据到信息的过程中,肯定是有一些固定的思路,或者称之为思维方式。下面一一给你一一介绍。(本文用到的指标和维度是同一个意思) 一、【对照】 【对照】俗称对比,单独看一个数据是不会有感觉的,必需跟另一个数据做对比才会有感觉。比如下面的图a和图b。 图a毫无感觉

图b经过跟昨天的成交量对比,就会发现,今天跟昨天实则差了一大截。 这是最基本的思路,也是最重要的思路。在现实中的应用非常广,比如选产品丶监控增量等,这些过程就是在做【对照】,决策BOSS们拿到数据后,如果数据是独立的,无法进行对比的话,就无法判断,等于无法从数据中读取有用的信息。呜呜,虽然法律增量少,好歹还是在涨啊 二、【拆分】 分析这个词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拆分和解析拆分不等于分析,呃,分析包含拆分,拆分能帮助我们找出原因(这简直是终极意义啊)。因此可见,拆分在数据分析中的重要性。很多小伙伴都会用这样的口吻:经过数据拆分后,我们就清晰了……。不过,我相信有很多朋友并没有弄清楚,拆分是怎么用的?

总复习纪录片分析提纲

艺考——纪录片分析 纪录片的意义 纪录片是了解一个国家、社会和民族文化发展的最好渠道和方式。真实的纪录片集纳起来所保留的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史,它的珍贵价值是无法替代的。 纪录片的定义 具有文献资料性质的、以文献资料为基础制作的影片。 ──法国《电影词典》 一种非虚构的影片,具有一个有说服力的主题 ──美国《电影术语汇编 抓住现实的片断,将其有意义地结合起来。 ──维尔托夫 创造性地处理现实。 ──格里尔逊 纪录片就是一种非虚构的,看得见、听得见的传播形式,而被它所纪录的内容则是天文地理、生命非生命无所不包。 ──陈汉元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 ——百度百科 纪录片的特征 1、纪录片独特的人文性 2、纪录片独特的时间性 3、纪录片独特的结构性 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区别(问答题需要记忆) 1、真实原则均不可违背,专题性对纪录片更有主 观色彩。 2、从篇幅上来讲,专题片的长短、结构有一定的 模式,且可以成为“连续的”或“系列的”,但纪录片却基本上只能是一个故事(一个人或一件事),其长短因题材而定,短者几分钟,长者数十分钟甚至几小时。 3、从制作上,纪录片比较考究,它从创意、构思、章节、景别、用光、色彩、音乐、解说、音响和剪辑方面都要有精心的打造,要求把“故事说得生动”。而专题片在以上这些技术技巧上则不那么讲究,他只要求把“道理讲清楚”即可. 4、从时效上讲,专题片跟“新闻片”比较接近。而纪录片,但他往往不须具备较强的新闻性和实效性,它可以任选题材,精心制作,反复播出,永久保存。 5、从投入和产出方面讲,纪录片显然要在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上比较铺张,纪录片讲求“质”,专题片讲求“量” 五、纪录片的分类(写影评前一定要把纪录片归类) 纪录片的分类,没有固定的统一标准,按功能分宣传纪录片、商业纪录片、独立纪录片,依照题材与表现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1、时事报导片:指报导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的纪录像片,它的性质与新闻片相同。《监守自

《华尔街》(央视大型纪录片)解说词(全)

央视大型纪录片——《华尔街》1~10解说词 第一集资本无眠 华尔街是美国资本市场和经济实力的象征,它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名词。现在,绝大多数金融机构与这条500米长的街道不再发生直接的物理关联,华尔街人也完全成为了一种精神归属,资本已经进入无眠时代。不仅是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贪婪与疯狂似乎是上天专门为华尔街设下的魔咒,它始终弥漫在华尔街的每一处空间。华尔街在不断为他人创造着财富,但又在不断地剥夺着他人的财富,华尔街在固守着自己的生存法则,但又在不断冲破传统的束缚。华尔街是矛盾的结合体,它在自身双面性的较量中,不断遭到毁灭,又不断得到重生。 【主题】 华尔街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到底意味着什么,它如何影响着世界?13万亿的日交易量是一个怎样的概念,这些钱是属于哪些国家、机构和个人,谁在操纵着这些钱?华尔街这张300年编织的“网”,有多广,多深?有多大的力量,又有多么地脆弱? 【序】 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带着西班牙国王给中国皇帝和印度君主的国书,率领船队经过70昼夜的艰苦航行,终于发现了陆地,这块被哥伦布坚持认为是印度的大陆,现在被称为亚美利加洲。 1609年,荷兰商人继续寻找通往富庶中国的航海道路,但犯了与哥伦布同样的错误,他们的商船几经展转,最终驶入了现在的纽约港。 荷兰人给当地印第安人送上了他们不曾见过礼物——美酒,荷兰人也因此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曼哈顿。“曼哈顿”在特拉华印第安人的语言中就是“与君同醉的地方”。 华尔街街口的石碑上,刻着这样一个看上去像是“与君同醉”后的算术公式:24美元x 370年=300亿美元,它记载了曼哈顿发生的第一笔大交易。荷兰人当年用了24美元的饰物,从印第安人那里买下了整个曼哈顿地区,现在仅曼哈顿的华尔街土地价值就达到300 亿美元以上。 其实不仅是土地,这个算术公式在今天的华尔街到处都行得通,华尔街所能聚集的财富甚至是这样的计算方式都无法满足。370年间,曼哈顿从一片荒芜变成了现在的金融森林,它主人也从最初的荷兰人,变成了英国人,又变成了美国人,现在成了来自世界各个国家的人。 有人说华尔街成就了美国的崛起,从传统农业到传统工业,从现代科技到网络信息,华尔街一直在为美国的强盛铺平道路。也有人把华尔街称作“人类本性堕落的大阴沟”,因为它刺激了人类本性的贪婪和丑陋,以至于整个世界都要为此付出代价。 这就是华尔街,一直充满是非争议,一直被世人所关注。 【正文】 凌晨,华尔街街道上空无一人,但在迷宫一样的纽交所交易大厅里,150名技术人员正在小心翼翼的检查和测试各种各样的电脑交易系统。 离开市还有7个小时,纽交所第一批技术人员已经开始了新的一天,确保每一台机器都能正常运转,每一个程序都不会对交易系统有任何影响是他们每天都要做的工作。仅在纽交所的一个交易大厅里,就有5000台以上的显示器,1万多个电脑终端,1000多种电子系统。 采访:技术人员A 大致内容:只要纽交所存在,我们不会丢掉这份工作,只是在这个时期,我们必须要检测的更仔细些,因为那些交易员们经常会把他们的郁闷发泄到我们的工作上。

电视纪录片分析

电视纪录片分析《再说长江》——审美的诗意栖居 美学境界的追求,是纪录片创作的灵魂,也是纪录片发展生生不息的原动力。作为集合了多种艺术语言表现手法的电视艺术形态,电视纪录片已经在多个层面上拓展和延伸了其美学范畴。我国近几年制作的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多种视听语言的综合运用,更加体现出此点。《再说长江》、《大国崛起》、《新丝绸之路》等就是最好的代表。 作为一种艺术,美学上的价值一直是纪录片追求的目标。不管是崇尚“真实就是力量”的纪实美学,还是信奉唯美的超现实主义美学,都体现了纪录片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这里,我们仅以《再说长江》为例,从音响和画面等角度切入,对其美学价值的内外在表现做一分析。正是在整合了传统的人文理念和先进的电视技术之后,《再说长江》才将审美的意境得以延伸、拓展,从而在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上使观众体验了千变万化的审美感受。 音响——拓展审美空间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生动地描述了声音世界:“在空气中总是不乏轻微地运动,这种运动为我们的听觉给自然界添上新的生命;树叶萧飒作声——这种微风几乎使人觉察不出,树木好像活了起来,……于是大自然变得气象万千,生动活泼,到处都是轻快的嚅嚅之声,到处都是活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这番描述为我们展现了大自然音响当中的一个侧面,而在《再说长江》中为我们勾勒的是更为宏大更为震撼的“活动着的声音”,是大自然与人类社会完美结合的统一体。 一、传承经典营造历史归依感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长江之歌》,一首大气磅礴的赞歌,一首浓浓深情的颂歌,正是这首歌使人们催生出无限的奋斗豪情,正是这首歌使神州书写出绚丽的诗篇。经过20年的积淀,经过20年的升华,《长江之歌》可以说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符号,因而《再说长江》的主题曲仍然沿用这首歌,从创作的角度看,这是它与《话说长江》的延续性承接,这不仅为观众营造出回归历史、情感归依的意境,也是在声音元素上渲染、突出长江源源不断的生命本质,是在表现手法上将有形的线谱形式转化为无形的鼓舞形态,从而成功地实现了20 年艺术的承接,影像的延续。 从观众的感知层面来分析,《长江之歌》再次拉近了观众与长江的距离,仿佛长江就在你我心中流淌,奔腾不息的江水与跃动的音符一起演绎着历史的沧桑巨变,一起将观众的接受心理、审美需求转化为对长江的深深眷恋、对祖国的热情歌颂。这样在无形中唤起观众的亲近心理,在20年前《话说长江》影像的回忆中对20年后的长江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 二、编织旋律制造多项和谐感 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情感,运用不同旋律的音乐配合镜头的节奏,契合观众的审美心理。在《再说长江》第20集《江湖武汉》中,追溯久远、神秘的历史时,运用稳健、有力的音响加以烘托,从而达到对历史的再梳理。在介绍汉口形成的一段中,交响乐沉稳、厚重,寓意着500年前汉水从秦岭走来,带着对长江的皈依感走来,脚步和缓而奔放。在介绍1954年武汉人民战胜大洪水,1956年毛泽东畅游长江,兴然题写“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时,伴着《长江之歌》交响乐的明快、雅致,为观众展现了武汉人民战胜自然灾害,建设崭新大武汉,乃至全国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豪情壮志。 在《再说长江》第30集《时速上海》中,轻快、跃动的旋律勾勒出上海充满青春、激情的都市风貌,南京路、人民广场、新天地是上海时代变迁的标志,在这几部分的介绍中,音响运用集中体现出上海发展的高起点、高速度和高效率;起伏有致、自然流畅的钢琴曲,将“精彩上海”的绚丽华采、“超越3号”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实验开发和商运磁悬浮列车的高速行驶演绎成上海发展交响曲中最为高

纪录片-结构分析

[内容提要]结构是电视纪录片的存在方式与意义体现,而不同的创作主体对电视纪录片会有不同结构建构。平行结构思维与渐进结构思维是电视纪录片叙事结构的两种基本思维方式,也为电视纪录片结构建构提供了框架与路径。而电视纪录片结构构建的美学追求,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实现电视纪录片的表现效果。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叙事结构;平行结构思维;渐进结构思维 电视纪录片,是以美学和社会学意义的视听语言,真实地记录和表现人或者事物的历史或者社会现实存在状态的一种影视艺术形式。电视纪录片,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叙事,是叙述者通过某种叙述行为或者技巧,运用叙述话语向受众叙述故事或者事件的一种动态的双向交流过程。电视纪录片要有效实现信息的传播,离不开一定的叙事方法和技巧,而叙事结构则是电视纪录片形成和存在的前提条件。 叙事结构:电视纪录片的存在方式与意义体现 现代意义上的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不仅是电视纪录片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外在秩序的统一,同时也是创作者根据生活规律和主观体验感受,以各种手段有主次、有层次地安排纪录片内容,并使之成为严密的有机整体的行为过程。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可以分为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内部结构是体现文气的内部因素,如思路、线索、情感、气韵、逻辑等,它使作品上下连贯,过渡自然;外部结构则是表现电视纪录片外部形式的因素,如层次、照应、开头、结尾等,是对作品整体形式的把握,它使作品层次分明,结构完整。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是一种支配与被支配的相互依存关系。 叙事结构是电视纪录片形成和存在的一种方式。电视纪录片叙事结构的任务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将材料、观点、体验等内在要素,有步骤、有主次地加以安排,形成聚合和支撑电视纪录片各个部件的框架。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是一种形式存在,但它的存在意义并不仅仅是装载内容,还是一种价值和意义的体现。电视纪录片的记录并非事无巨细地一一记载,而是创作者“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是承载并体现了某种“意义”的,既是创作者思想观念的体现,同时也是其观照自我、观照人生、观照世界的体现。结构,作为对内容有主动表现力的形式呈现,关系到作品的整体形态,影响到作品整体的表现意义,因此,从此种意义上说,结构是衡量电视纪录片艺术质量的标志,是体现创作者思想能力和艺术能力的重要标志。 一般来说,电视纪录片内容的固有存在方式以及各种联系和秩序,直接制约着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以生活的流程来建构,这也使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具有浓厚的客观规定性;但是创作主体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映射客观事物,而是有所选择的主观能动行为。而创作主体的审美观、价值观等的差异性,直接导致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呈现出丰富性与复杂性。 平行与渐进:电视纪录片的两种结构思维 在电视纪录片中,结构是叙事的具体化和意义化,叙事要通过结构才能流畅地表达作者的审美感知。不过,任何结构都是人们思维的结果。结构思维是行文思维阶段将生成的时间性、空间性材料转化为一维的、线性的语言链和语言流的思维过程。结构思维的目的在于通过语言和材料的叙述创造一个拟自然的时空结构和逻辑结

浅谈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与拍摄技巧

浅谈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与拍摄技巧 作者:桂云涛 来源:《记者摇篮》2020年第11期 【摘要】纪录片的制作主要包括创作和拍摄技巧的运用,想要提高电视纪录片的质量,必须从这两个角度入手。本文结合电视纪录片的制作过程进行深入探究,希望能够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 ;创作; ;拍摄技巧 电视纪录片来源于生活的真实情景,以真人真事作为艺术的创作对象,目的在于向观众展现独具特色的真实生活情境,让人们认识到生活中的艺术。随着社会生活的快速发展,人们更多地将目光投放在娱乐节目上,而忽视了电视纪录片的重要性。这是因为电视纪录片很多进展缓慢、娱乐性不强,只能让小部分人欣赏,很难融入到大范围的社会生活中。为促进电视纪录片的快速发展,必须从其创作和拍摄技巧出发,不断开拓创新。 一、电视纪录片的创作 1.确定立意 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首先的一点就是确定立意,立意的准确鲜明,能够給纪录片的制作带来更为明确的方向。在确定电视纪录片的立意时,一定要考虑到观众所关注的热点内容,基于正确价值观的弘扬来找到纪录片创作的中心内容,从而带动观众的思维情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弘扬。纪录片的立意多以文化为基础,加入对具体细节的描述。 2.科学选材 电视纪录片的主题内容以及人文情怀的展现,必须依靠材料的科学选取。所以选材是纪录片制作的重点。纪录片材料传递着更为鲜明的情感特色和任务思想,并必须和主要立意相配合,选取符合主题内容的材料。不仅要关注纪录片的表现形式,同时还要贴合主要构思,让纪录片所传递的思想情感与观众的内心相结合,引起观众共鸣。例如在纪录片《人与自然》的选材过程中,更加贴近动物与人相似的情感表达,选择与人完全不同的猛兽,但却能够表达出与人类类似的亲情。这种反差较大的艺术形象能够更加吸引观众的注意,让整体的立意更为鲜明,从更为深层次的角度触发人们的内心情感共鸣。 3.文稿与画面处理

经典纪录片解说词范文

经典纪录片解说词范文 纪录片发展到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单纯一种记录文本?它已经开始向娱乐化发 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经典纪录片解说词范文范文?欢迎参阅。 经典纪录片解说词范文1 【开篇镜头的字幕】 选择从这里开始…… 幸福也从这里开始…… 那年我大学毕业?从七月流火的南方来到清爽大连工作。当时只为了心里的足球情结?和苏小明《军港之夜》中轻轻摇动的战舰。当然?看不到年轻的水兵在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却一路看到了许多悠长而空旷的上坡路?梧桐树影下不高不低的小洋楼?以及晃悠晃悠从旅顺开往大连的古老列车…… 有谁能忍心拒绝这座美丽的城市呢? 劳动公园春天的玉兰?海之韵清晨的日出?深夜里东港驳船的倒影?北大桥下午比蜜糖还甜美的海风?星海广场尚未曾被围合起来的辽阔气场。万岁街?不老街?七七街?一德街?五四路?高尔基路?长春路……不知从哪个瞬间开始?我便知道自己离不开了。 离不开的还有这个给了我生计和梦想的地方。我如此热爱这里?为她感动?为她心安?为她向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反复而细致地描述每一个关于她的故事。斗转星移?数年过 1 / 12 去了。好像是在一瞬之间?我突然疲惫了起来。疲惫不是因为忙碌?或许是因为岁月的流转?许多东西模糊了?不只是西岗区的老体育场?不只是龙王塘的掩映亭阁?不只是老虎滩渔人码头上的轻轻海风……模糊了的?还有我们内心的宁静、笃定以及对个人理想的深情厚谊 是我们的梦想变大了?还是我们的心胸变小了?是我们的社会现实了?还是我

们的情感褪色了?是我们眼里的欲望拥挤了?还是别人的议论终于让我们变得纠结 了? 然而?你可曾忘了?每当我们搭乘雨后清晨的BR卜从人民路到延安路?从星 海湾到小窑湾?从中山广场到星海广场?透过车窗的一幕幕都是我们一起走过的足迹。 我们不要忘了?这些足迹带给了我们生活的城市多少美丽。如果你在清晨漫步一方公馆的小路?你可以听见自己最真实的心跳声?还可以触摸到在那晨曦中掠过国际游艇港的温润海风; 如果你在沈阳理工大学校园听上一堂课?然后向高高的白杨树唤醒大学的美好时光?让曾经的记忆浸满书香; 如果你在午后来到龙德广场?看一出王家卫的电影?你会不会想到临近的starbucks 坐一坐?发发呆; 如果你在阳光冬日来到长白山国际度假区?把自己完全融入滑雪圣地的狂欢?你又会不会有一种超越自我的快感 我们更加不要忘了?那一年?当我们风尘仆仆?穿越城市的万家灯火?终于盼来了这个家园开始在北京孕育新的希 2 / 12 望?那份心头洋溢的喜悦和自豪又抚平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在我们额头上刻下的 皱纹……是啊?如果有一天卫星城建好了?城堡酒店竣工了?通州北苑项目落成了……如果城市每一个正在经历变迁的角落又遍布了我们新的足迹?这些城市会生出怎样的一种发展灵感。 如果我们不是坐在原地等待?观望?抱怨?而是伸出双手来建设?交出真心来热爱?洒下青春和汗水来浇灌?我们所坚守并期许着的美好家园?会否又让你更加无法割舍与离开

纪录片拍摄技巧

纪录片的拍摄技巧 在我们生活中,纪录片是很常见的,那么怎么制作纪录片呢?传媒配音网给大 家总结了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在制作一部记录片之前,摄像师必须要了解这部纪录片所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只要先确定了所要表达的中心,我们才可以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要表现这个主题需要哪些内容,拍摄时要突出哪些重点,只有知道了这些我们心中有数,才能去等待细节、发现细节,才能去“挑”真正需要的细节,才能更明确的去寻找和主题相关的材料。纪录片最重要的是细节,只有让细节更多、更生动细节是纪录片的灵魂,一部纪录片给人最深印象的,往往就是那些细节,一个好的细节,效果远远超过一大堆平淡的镜头。而一部纪录片要有更多、更生动的细节,关键就在摄像师。在纪录片拍摄中,很多摄像师常常感到细节很难拍到,也很难拍好,细节拍摄确实很难,但只要你认真去拍,就一定会拍到更多、更生动的细节。 那么我们如何去寻找细节呢,只有细心的去发现,我们才能把握住细节,细节的拍摄需要等,更需要发现,一个摄像师必须要有发现细节的能力。要发现细节,就要求摄像师要时刻观察,也要勤动脑筋,因为很多细节就在摄像师的身边。这些细节主要有两种,一种存在于拍摄对象的生活环境中,它往往是一个很细小的东西,但却能生动地表达主题,经过特写拍摄后,它往往会给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像《日子》中两只小狗状的热水袋、两位老人靠在一起的两头白发,另一种则存在于拍摄对象的日常生活中,它一般经常会出现,但你如果不留意就不会去拍,像《日子》中老太凝视老伴的眼神,两位老人坐在一起时偶尔拉着的手。要注意拍细节之后的细节,细节之后,往往还会有细节,甚至更好的细节,摄像师在拍好一个细节后,最好再拍一段,一个更生动的细节,也许就在这时被你拍到了。《日子》中,笔者在老伯老太吃饭时拍到了老伯给老太夹菜的细节,但笔者没有关机,在7、8秒钟后,又拍到老太给老伯夹菜的镜头,这两个连续的细节,生动表现了两位老人的恩爱,而另一次,笔者拍到了老伯给老太弹灰尘的细节。 一般细节的发现,纪录片作者运用主观镜头观照被写事物,主观镜头虽是基于作者本人的视角,但首先要符合受众的观赏心理,简单地说就是要满足受众探究的需求,合理地替代观众的眼睛,这才是成功的视觉引导,比如在《走进南沙》前期拍摄中,画面中的小艇剧烈地摇曳、海水沿面扑向镜头、晕船呕吐的痛苦的表情,这些是摆拍所不能达到的,画面充分展现了南中国海的“凶险”。这以细节被展现出来了,能有如此强烈感染力的镜头段落,这是拍摄之前所没有想到的。这段运动构图的长镜头为纪录片增色许多,它把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融为一体,构建了真正的完美。这总细节往往能触动观众的共鸣。 纪录片走上商业化道路 纪录片走商业化道路,在国际上早已形成气候。欧洲的一些商业电视台通常 设有专门的纪录片频道,或者有专门的纪录片播出时间,而且大多是黄金时间段。纪录片不像新闻节目制作纪录片收回成本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但是随着时间的

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叙述特点汇总

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叙述特点 ——以纪录片《台北故宫》为例 ● 刘红平胡明华 解说词是对人物、画面、展品或旅游景观进行讲解、说明、介绍的一种应用性文体。而本文研究的是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从 1958年至今,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经历了 5个阶段。上世纪 90年代后,业界对纪录片这种艺术形式展开了全新的思考和实践, 其中就包含了对其解说词的应用、作用和特点等方面进行的探索。下面笔者就纪录片《台北故宫》中的解说词来分析新时期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叙述特点。 非独立性 纪录片的解说词不具有独立性, 它与画面、文字和其他元素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从上世纪 50年代末我国第一部电视纪录片《英雄的信阳人民》(1958年, 另有一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九周年》到 80年代的《话说长江》(1983年 , 我国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都具有这样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脱离具体的电视画面, 解说词可以独立成篇, 画面是根据事先已经写好的、自成一体的解说词硬套进去的, 成了解说词的附属品。而影视实际上是偏向视觉的, 以动态画面为最主要的表现元素。但是, 那时中国纪录片由于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控制, 思想先行,忽视了纪实性和艺术性的本质特征以及电视媒体的物理优势等。 到上世纪 80年代末期,我国电视纪录片经历了转型,在很多方面都实现了突破。技术上, ENG 设备的采用使声画合一成了普遍的方式;观念上,纪录片的 纪实本质得到了回归,①对“真实”的理解不断深入。 ENG 设备是一种使拍摄的画面能拾取现场人物声音和自然音响的技术,它改变了从前纪录片主要靠解说词、组织拍摄和补拍的局面,更突出了画面的主体性,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同时也有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