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词的艺术手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欣赏、感悟诗词语言的能力。

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3、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三、思想教育目标

根据本诗借景抒情,善用典故的特点,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

四、根据诗歌学习的要求、诗歌的体裁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韵味。

2、明确诗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诗人悲苦心情。

3、通过比较,加深对诗词艺术特色的理解。

【教学难点】

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教学方法】

倾情诵读——整体感知,体会情感——感受形象,咀嚼涵咏—品味语言的方法。【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名诗对接

师:有些诗句,人们也许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的名诗对接。

青山遮不住,毕竟动流去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师:你们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辛弃疾的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接触作品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作者的有关情况。

二、作者简介,知人论世

三、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要求学生正确注音)

2、听读(要求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3、抽读(要求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

4、译读(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词意思)

5、质疑(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四、体会感情,感受形象,

师:是的,我和同学们一样,读完这首词心里涌动着太多的感动和感慨。让我们一起深入词人内心最深处,去触摸他的情感脉搏吧。

一)分析词的上片

师:我们先来看词的上片。上片中词人用了我们常见的表现手法,你们发现了吗?

——借景抒情

1、那么词中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他们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

——江月、山景、落日、断鸿、游子

2、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

教师提示:请大家抓住关键词(学生讨论完成)

二)分析词的下片

1、全体男生朗读

八、小结

九、课后作业

九、板书:

上片:江月山景落日断鸿

动作:看、拍、会、登

下片:张翰——乐于归隐

许汜——谋取私利运用典故

刘备——雄才大略

桓温——叹时光流逝

相关文档
  • 辛弃疾词两首

  • 辛弃疾词两首ppt

  • 6辛弃疾词两首

  •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 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