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唐代状元苑论事迹考

唐代状元苑论事迹考

唐代状元苑论事迹考

杜成辉

(山西大同大学辽金文化研究所,山西大同,037009)

摘要:唐代马邑(今山西朔州)苑氏为有名的文学世家,其中苑论为唐德宗贞元九年(793)进士科状元,然而由于资料缺乏,人们对其生平事迹知之甚少。近年新出土的文献资料,可以揭开其家庭出身及仕宦生涯的诸多谜团,并一睹其文学风采。

关键词:苑论马邑状元殿中侍御史内供奉

唐代马邑(今山西朔州)苑氏为有名的文学世家,其中苑咸、苑论和苑讠由俱由科举出身,苑论更为唐德宗贞元九年(793)癸酉科状元,为塞北地区有史可稽的首位状元。然而由于资料缺乏,人们对其生平事迹知之甚少。近年新出土的文献资料,可以揭开其家庭出身及仕宦生涯的诸多谜团,并一睹其文学风采。

一苑论家世

苑论,字言扬,马邑(今山西朔州)人,后迁居荆衡(今湖北、湖南一带)。苑氏为春秋时齐国大夫苑何忌[1]之后裔。苑何忌即苑子。苑姓之得姓,除以爵号为氏外,还有一说乃是因封于苑,为侯爵,世称苑侯,以地为氏而来。苑地在今河南新郑一带,殷商都城在今河南商丘,苑姓应起源于河南。苑姓后来逐渐播迁异乡,在今河北涿州、湖北荆门、山西朔州三地形成大的聚落,历两汉魏晋,昌盛为苑姓范阳郡望、永宁郡望和马邑郡望,据说后世广布各地的苑姓皆由此三郡分衍而出。

苑论七代祖苑礼,仕北周为振威将军,镇守边徼,因家马邑善阳(今朔州市朔城区)。六代祖苑君璋,本为马邑土豪,娶鹰扬府校尉刘武周(?—622)之妹。隋大业十三年(617),刘武周趁隋末天下大乱之机起兵马邑,被突厥册封为“定杨可汗”,自称皇帝,苑君璋被任命为内史令(宰相)。刘武周败死后,他统其旧兵,受突厥委任为大行台。后见颉利政乱,乃于贞观元年(627)率所部万余人降唐,受封上柱国、芮国公。累迁左金吾卫大将军、安抚等州诸军事、安州(今湖北安陆)刺史(都督),食实封三千户,谥曰忠。五代祖苑孝文,仕至左武卫大将军,汾、代、甘等州刺史,封武威郡公。高祖苑问,官洺州司法参军。曾祖苑操,赠济阳郡太守。祖父苑咸(710—758),早慧有大志,由名相张九龄表荐,开元中获制举出身(一说进士),起家太子校书,官至中书舍人、集贤院学士、安陆郡太守。《新唐书·百官志二》载:“中书舍人六人,正五品上。掌侍进奏,参议表章。凡诏旨制敕、玺书册命,皆起草进画。”唐代中书舍人掌起草诏令、侍从、宣旨、劳问、接纳上奏文表,兼管中书省事务。父苑籍,大历中,授河南府伊阳县(今河南汝阳)尉,不幸早世,苑论早孤。

苑氏家族在唐代的显赫地位由苑君璋奠定。苑咸则是关联唐朝开元、天宝之际政治思想与文化学术的重要人物,也是盛唐时颇负盛名的散文家。《新唐书?李林甫传》称:“林甫无学术,发言陋鄙,闻者窃笑。善苑咸、郭慎微,使主书记。”[2]苑咸先受张九龄推荐并任用,后又得到李林甫的任用与器重,既有干练之才,精于政事,故能辅佐李林甫以处理政事,同时还是精于文学的文人。他不仅有诗文传世,更常代张九龄与李林甫作文。颜真卿称“唐人推咸为文诰之最”[3]《唐六典》是一部关于唐代官制的行政法典,虽由李林甫领首衔,然而成书之功,苑咸居多。

苑氏自苑君璋之后,因仕宦而徙居各地,但一直以马邑为其郡望(籍贯)。隋唐时期,朔州也称马邑郡,为北方重镇,是唐代最早设置节镇(后为节度使)的地方,人才辈出。苑氏虽以武功起家,但后来在文学方面也卓有成就。

二礼部应考高居榜首

唐代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是生徒,一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合格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唐初省试由吏部主管,至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起转归礼部主管,故也称礼部试。州府试一般在秋季举行,省试都在翌年的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贞元八年(792)冬,苑论在通过乡试后,贡入京师长安。第二年春,参加了礼部考试。当时户部侍郎顾少连权礼部侍郎,知贡举。唐朝后期尚书成为加衔,侍郎实际成为各部首长,顾少连后位至宰相。礼部试分为三场,即帖经、杂文(赋、诗)和策问。本年的赋题为《平权衡赋》,以“昼夜平分,铢钧取则”为韵,诗题为《风光草际浮诗》。考试揭榜后,苑论独占鳌头,为该科状元,同时及第的还有著名文学家和哲学家柳宗元与刘禹锡。柳宗元在《送苑论登第后归觐诗序》中回忆苑论在考试中的表现时说:“观其掉鞅于术艺之场,游刃乎文翰之林,风雨生于笔札,云霞发于简牍,左右圜视,朋侪拱手,甚可壮也。”

进士及第是士子们一生中最风光的时刻。及第时有金榜题名,有红花金帖子报喜,有参见主司谢恩,有宰相接见“过堂”,有座主、同年互相庆贺。书肆在进士及第之后,立即刊出《登科记》、《文场盛事》等书,刊登及第进士姓名、籍贯、行第,父祖的官职、名讳,主司的姓氏及进士所试的诗赋文章。故进士及第,不数十日便闻名天下。元人辛文房的《唐才子传》为唐五代诗人评传汇集,在卷五《柳宗元》条云:“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贞元九年苑论榜第进士。又试博学宏词,授校书郎”[4],以苑论为癸酉科省试冠名,因其为该科状元。清人徐松的《登科记考》,记载了历代科举考试中的金榜题名者,在卷十三《(贞元)九年癸酉》条中记载,本年省试共录取进士32人,状元为苑论。[5]

三与柳宗元的情谊

苑论与柳宗元(773—819)联贡入京,又一起参加了礼部考试,二人为同年进士,柳宗元时年二十一岁。贞元九年(793)夏四月,苑论在高中状元后回家省亲,众多好友到霸陵为他饯行。他们置办酒席,写诗作赋,记此盛事,并由柳宗元作《送苑论登第后归觐诗序》。其文云:

八年冬,(贞元八年。)余与马邑苑言扬(论字言扬,齐大夫苑何忌之后。)联贡于京师。自时而后,车必挂轊,席必交衽。量其志,知其达于昭代;究其文,辩其胜于太常。探而讨之,则明韬于朴厚之质,行浮于休显之闻。游公卿之间,质直而不犯,恪谨而不慑。交同列之群,以诚信闻。余拜而兄之,以为执谊而固。临节不夺,在兄而已。

是岁,小司徒顾公守春官之缺,而权择士之柄。(户部侍郎顾少连权礼部侍郎,知贡举。)明年春,(贞元九年。)同趋权衡之下,并就重轻之试。观其掉鞅于术艺之场,(掉鞅字,出《左传》宣十二年,公凡两用之。)游刃乎文翰之林,风雨生于笔札,云霞发于简牍,左右圜视,朋侪拱手,甚可壮也。二月丙子,有司题甲乙之科,揭于南宫,(南宫,礼部。)余与兄又联登焉。余不厚颜怀愧而陪其游久矣。

夏四月,告归荆、衡,拜手行迈,轮移都门之辙,辕指秦岭之路。方将高堂称庆,里闬更贺,曳裾峨冠,荣南诸侯之邦,遐登王粲之楼,高视刘表之榻,桂枝片玉,(《晋书》:郄诜为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光生于家。是宜砥商、雒之阻艰,带江、汉之浩荡,以谈笑顾眄,超越千里而无倦极也。然而景炽气燠,往即南方,乘陵炎云,呼吸温风。可无敬乎?慎进药石,保安其躬,是亦非兄之所宜私也。群公追饯于霸陵,列筵而觞,送远之赋,圭璋交映。或授首简于余曰:“子得非知言扬者乎。安得而默耶?”

余受而书之,编于群玉之右,非不知让,贵传信焉尔。[6]

柳宗元在文中极称其人品、文章,以兄事之,作序赠之。[7]荆衡指今湖北、湖南一带,一说为荆州(今属湖北)。交袵指衣襟交接,比喻亲密。在“联贡”过程中,柳、苑成为至交,以至“车必挂轊,席必交衽”。二人关系如此亲密,说明年龄相若,柳宗元称苑论为兄,则苑论年纪较柳宗元为长,其生年当在唐代宗大历八年(773)之前。早在考试前,柳宗元便觉得“量其志,知其达于昭代(指政治清明的时代,常用以称颂本朝或当今时代);究其文,辨其胜于太常(唐朝礼部和汉代太常的职责相似,这里借指礼部考试)。探而讨之,则明韬于朴厚之质,行浮于休显之闻。游公卿之间,质直而不犯,恪谨而不慑,交同列之群,以

诚信闻。”唐代士子若想得中科第,须有先贤明达的推荐和主司的赏识,否则很难登科及第。苑论志向远大,为人敦厚朴实,深谙处世之道,与权贵交游不卑不亢,非常得体,与朋友交则以诚相待,有良好的声誉,柳宗元预感到他一定会成大器,在科场上展露才华。

柳宗元的《送苑论登第后归觐诗序》,是我们了解苑论文学才能的重要文献。明章懋《送进士还乡序》云:“吾少时读柳子厚《送苑论归觐诗序》,见其有所谓‘风雨笔札,云烟简牍’,与夫‘桂枝片玉,光生于家,曳裾峨冠,荣南诸侯之邦’者,未尝不羡其文章之富,慕其登第之荣也。”[7]

四仕宦生涯

唐代进士及第后,如果要做官,还需到吏部参加选官考试,称为吏部试,又称释褐试。如果这一关未能通过,就不能授官。新进士在通过释褐试后,由吏部授官,初授官多为秘书省校书、正字,调升则多为拾遗、补阙及御史。从苑论的任职情况看,作为新科状元,他应该通过了吏部试。

苑论曾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为其祖父苑咸撰《唐故中书舍人集贤院学士安陆郡太守苑公墓志铭并序》,该墓志于2002年在河南洛阳出土,现藏于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题“遗孙朝议郎前殿中侍御史内供奉赐绯鱼袋论撰”。朝议郎为文散官名,隋文帝开皇六年(586)置,为八郎之首(余七郎为通议、朝请、朝散、给事、承奉、儒林、文林),秩正六品上,唐为文官第十四阶,正六品上。唐代殿中侍御史是御史台所属机构成员。御史台所属机构有台院、殿院和察院,鼎三而立,分别由殿中侍御史、侍御史和监察御史任职。殿中侍御史掌纠察朝仪,兼知库藏出纳及宫门内事,及京畿纠察事宜,位从七品下,较侍御史(从六品下)低。唐设殿中侍御史九人,其中三人为内供奉,掌殿廷供奉之仪,纠察百官之失仪者,见《新唐书·百官志三》。赐绯鱼袋指绯衣与鱼符袋,为旧时朝官的服饰。唐制五品以上佩鱼符袋。可见苑论曾任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官阶为正六品上的朝议郎。

苑论的经历与柳宗元有不少相似之处。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不久,父亲柳镇去世,柳宗元在家守丧。三年后,贞元十二年(796年),任秘书省校书郎。两年后,中博学宏词科,调为集贤殿书院正字(官阶从九品上)。贞元十七年(801),调为蓝田尉;贞元十九年(803),又调回长安任监察御史里行,时年31岁,与韩愈同官,官阶虽低,但职权并不下于御史。[8]这个职位使得柳宗元可以结识官场上层人物,如帝师王叔文等,对政治的黑暗腐败有了深入的了解,逐渐萌发了要求改革的愿望,成为王叔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苑论的经历大约与柳宗元类似,其任殿中侍御史内供奉也当在贞元十九年前后,元和六年(811)之前。从职衔中的“前殿中侍御史内供奉赐绯鱼袋”来看,他撰文时已去职,具体情况尚需进一步探究。

五苑论遗作

苑论是中唐时诗、赋与文都擅长的文学家,惜其赋与诗均已不存,《唐故中书舍人集贤院学士安陆郡太守苑公墓志铭并序》为其仅存文献。墓铭为苑论为其祖父苑咸所作,为研究盛唐政治和文学的重要参考文献,文中云:

公以盛德盛才,加之以政事,论琐劣不逮,郯子之言,敢以类举。天宝中,有若韦临汝斌、齐太常浣、杨司空绾数公,颇为之名矣。公与之游,有忘形之深,则德行可知也。每接曲江,论文章体要,亦尝代为之文。洎王维、卢象、崔国辅、郑审,偏相属和,当时文士,望风不暇,则文学可知也。右相李林甫在台座廿余年,百工称职,四海会同。公尝左右,实有补焉,则政事可知也。夫子设四科,第学者,公兼其三,天胡不仁,何盛公之才行,亏公之年寿。若使公当时居卿相间,则羯胡岂敢南向,戎马不复生郊矣。文集十卷,行之于世。呜呼!公于西方教深,入总持秘密之行,齐荣辱是非之观,又不可得而窥也。[9]

郯子为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为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之一。鲁昭公十七年(前525年),郯子第二次朝鲁时,昭公盛宴款待。席间,鲁大夫叔孙昭子问起远古帝王少昊氏以鸟名官之事,郯子数典述祖侃侃而谈,满座人无不佩服他的

学识渊博。孔子当时年二十七岁,在鲁国做小官,在听说了郯子这番话之后,就前去拜见郯子求教。孔子四科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从文中可知,苑咸前期受到名相张九龄的赏识,后期又与李林甫保持密切的关系,还与当时重要的政治人物韦斌、齐浣、杨绾有所过从;他与盛唐大诗人王维、卢象、崔国辅、郑审诗歌酬唱,关系甚为密切;他崇奉佛教,且佛学造诣精深。[10]墓铭行文流畅,叙事简练,颇具唐代大家风范,是研究开元、天宝时期政治思想和文化学术状况的珍贵文献。

六兄弟进士俱以文名

苑论弟苑询、苑讠由也都学有所成。[11]苑讠由行四,亦于贞元时进士及第,在当时颇有名气,[12]《太平广记》卷二四二《苑讠由》引《乾月巽子》曰:“唐尚书裴胄镇江陵,常与苑论有旧。论及第后,更不相见,但书札通问而已。论弟讠由方应举,过江陵,行谒地主之礼。客因见讠由名,曰:‘秀才之名,虽字不同,且难于尚书前为礼,如何?’会讠由怀中有论旧名纸,便谓客将曰:‘某自别有名。’客将见日晚,仓遑遽将名入,胄喜曰:‘苑大来矣,屈入。’讠由至中庭,胄见貌异。及坐,揖曰:‘足下第几?’讠由对曰:‘第四。’胄曰:‘与苑大远近?’讠由曰:‘家兄。’又问曰:‘足下正名何?’对曰:‘名论。’又曰:‘贤兄改名乎?’讠由曰:‘家兄也名论。’公庭将吏,于是皆笑。及引坐,乃陈本名名讠由。既逡巡于便院,俄而远近悉知。”[13]可见苑论与裴胄(729—803)有深交,常有书札往还。裴胄于德宗贞元八年至贞元十九年间(792—803)任荆南节度使,此事发生于裴胄任荆南节度使时,当时苑论应在朝为官,裴胄对苑论十分尊重。唐至德间置方镇名荆南,治荆州(今属湖北),后改荆州为江陵府。许有根《唐代状元研究》云:“按《旧唐书·裴胄传》(卷一二二)载裴胄曾领宣歙、湖南、江西、荆南诸镇,未闻镇江陵事,俟考”[14],属于考证未详。

苑讠由今存《暗投明珠》诗一首,见《全唐诗》卷七百八十:

至宝欣怀日,良兹岂可俦。

神光非易鉴,夜色信难投。

错落珍寰宇,圆明隔浅流。

精灵辞合浦,素彩耀神州。

抱影希人识,承时望帝求。

谁言按剑者,猜忌却生雠。

素彩指白色的光彩。“谁言按剑者,猜忌却生雠”借用了西汉文学家邹衍的《狱中上书自明》典故,原文是:“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众莫不按剑相眄者”。西晋赵至《与嵇茂齐书》:“又北土之性,难以托根,投人夜光,鲜不按剑。今将殖橘柚于玄朔,蒂华藕于修陵,表龙章于裸壤,奏《韶》《武》于聋俗,固难以取贵矣。”诗中描写明珠在夜里煜煜生辉,天下稀有,希望得到帝王的赏识,却遭猜忌的境况,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感慨,寓意深远。在群星璀璨的唐代文坛上,苑氏祖孙为后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篇章。

参考文献:

[1]春秋时齐国大夫,即苑子。齐景公曾以公孙青使卫知礼,遍赐诸大夫酒,他辞而不受,说参与了对公孙青的赏赐,日后必然并受其责罚,自己不敢贪受君王赏赐以干犯先王。齐景公三十二年(前516),曾率兵与鲁战于炊鼻(今山东宁阳境内).

[2]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二三上?李林甫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347页.

[3]颜真卿.尚书刑部侍郎赠尚书右仆射逊逖文公集序[A]. 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一七[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58页.

[4]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M].中华书局1989年,第461页.

[5]徐松.登科记考[M].中华书局1984年,第478页.

[6]柳宗元.柳宗元集[M],卷二十二?序,中华书局,1979年,第599—601页.

[7]陶易.唐代进士录[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176页.

[8]章懋:《枫山集》卷四[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254册,第101页.

[8]资历浅的官员任御史,加“里行”,称殿中侍御史里行、监察御史里行.

[9]杨作龙,赵水森. 洛阳新出土墓志释录[M].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第361页.

[10]胡可先.新出土《苑咸墓志》及相关问题研究[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57—67页.

[11]周腊生.再谈历代状元知多少[J]. 大学教育科学,2008年第6期,第61页.

[12]周祖譔.中国文学家大辞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483—484页.

[13]李昉.《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二[M],中华书局1961年,第1869页.

[14]许有根.唐代状元研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55页.

作者简介:杜成辉(1965——),男,山西朔州人,山西大同大学辽金文学研究所,编审,博士,主要从事历史学和民族学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08BZW082);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项目编号:201132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社科司函[2013]67号)。

联系电话:151********,158********

Email:chenghui135@https://www.wendangku.net/doc/2610454386.html,

On the Champion of Tang Dynasty Yuan Lun’sLife Story

DU Cheng-hui

(Research Institute of Liao and Jin Dynasties’ Culture,Shanxi Datong University, Datong Shanxi, 037009)

Abstract: Yuans of Mayicounty is famous literary family inTang Dynasty, Among which Yuan Lun is the Champion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in 793 A.D..However, due to the lack of material, people know little about his life story. Newly unearthed literature in recent years can uncover his family background, official career and many mysteries, meanwhile to see his literary style.

Key words: Yuan Lun; Mayicounty; champion; censor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