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学(自己整理)

心理学(自己整理)

心理学(自己整理)
心理学(自己整理)

医学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过程

1.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任何心理活动都产生于脑,即心理活动是脑的高级机能

的表现;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即所有心理活动的内容都来源于外界环境;心理是外界事物在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2.社会化: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一个自然人形成适应于社会文化的人格,掌握该

社会认同的方式,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3.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sensitivity):各种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敏感程度和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强度。差别阈限:能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感受性的高低与感觉阈限的大小呈反比关系

感受性变化的一般规律:⑴感觉的适应⑵感觉的相互作用⑶感受性的补偿与发展4.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基本特征:⒈选择性⒉整体性⒊理解性⒋恒常性⒌定势,即心向

5.错觉(illusion)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是不正

确的知觉。

6.记忆(memory)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是通过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

等方式在人脑中积累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7.识记(memorization)个体获取知识经验,记住事物的过程。也是外界信息输入大脑并

进行编码的过程。

8.再认是指对于过去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可以识别出来的心理过程。再现:过去经历

过的事物不在主体面前出现,由其他刺激作用而在大脑中重现的过程。

9.遗忘(amnesia)是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再现,或是错误地再认或再现,称为遗

忘。

10.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艾宾浩斯曲线)

11.遗忘的影响因素:(1)材料的性质。(2)材料的长度。(3)个体的心理状态。(4)个体

的学习程度。(5)个体的学习方式。

12.思维:人的思维是借助抽象、表象和动作,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认识事物的乙苯和本质

特征及规律性联系的心理过程,是人脑间接地概括的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间接性、概括性//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

13.想象:对大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14.情绪和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虽然是由客观事物

刺激而产生,但不是任何刺激都能引起,只有那些与需要有密切关系的刺激才能引起。

虽然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不是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而是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15.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情绪和情感的联系:1.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2.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发生的过程中,常常蕴涵着情感。

16.情绪与情感的功能:(一)社会适应的功能(二)服务人际交往的功能(三)动机激发

的功能(四)心理活动组织的功能

17.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㈠、基本的情绪形式快乐------愿望得以实现悲哀------失去心爱事物

愤怒------目标行为受挫恐惧------临危无力应对㈡、情绪状态的分类

1.心境(mood)是一种渲染性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2.激情(intense emotion)是一种爆发性的、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

3.应激(stress)当人们遇到某种危险或面临某种突然事变时,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为应激状态。

㈢、情感的分类

1.道德感(moral feeling)是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时产生的情感。

2.理智感(rational feeling)是在认识和评价事物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

3.美感(aesthetic feeling)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

18.意志(will)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

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首要特征是目的性

19.意志行动的基本过程:㈠、采取决定阶段(初始阶段)——确定行动的目标,选择行动

的方法,做出行动的决定。㈡、执行决定阶段(完成阶段)——1.坚持执行预定的目标和行为程序;2.制止和修改那些不利于达到预定目标的行动。

20.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⑴、意志行动具有自觉的目的性(意志活动的前提)⑵、意志行

动的基础是随意运动⑶、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意志活动的核心)。

21.意志品质:1.自觉性主动地支配行动,使其能达到既定目标。

2.果断性明辨是非,决断迅速合理,实现目的。

3.坚韧性保持精力,不屈不挠实现既定目的。

4.自制性自觉控制情绪动机,约束行动和语言。

第二章.人格

1.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人格的特征:1.独特性与共同性2.社会性与生物性3.稳定性与可塑性4.整体性

3.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因素,教育因素。

4.人格心理结构:

人格倾向性——决定人态度行为的基本动力: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人格特征——反映人心理活动的独特性:气质,性格,能力

自我调节系统——核心是自我意识。

5.需要:是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它反映了个体对内在环境和外部生活

条件的客观要求,它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需要是个体对生理的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的反映,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基本动力。)

6.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的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就是人的潜能或基本需要,人

的需要应该得到满足,潜能应该得到释放。他按需要出现先后和力量强弱顺序,将人类的主要需要划分为一个层次:生理的需要(最基本的,也是最有力量的),安全的需要(指对生活在无威胁、能预测、有秩序的环境中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基本满足后才会出现高一层次的需要;只有所有的需要相继满足后,才会出现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一时刻最占优势的需要支配一个人的意识,成为组织行为的核心力量。只有人类中的少数人才能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的曲线关系。具体体现在:动机处于适宜强度时,工作效率最佳;动机强度过低时,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工作效率不可能提高;动机强度超过顶峰时,工作效率会随强度增加而不断下降,因为过强的动机使个体处于过度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干扰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正常活动。

7.动机(motivation): 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

两个条件:内部需要和外部诱因。三个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

8.在同一时间内人们常常存在着两种或多种非常相似或相互矛盾的动机,这就是动机斗

争,也称为动机冲突。四种基本形式: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双重趋避式冲突9.挫折(frustration):动机受到干扰阻滞、被迫暂时放弃或完全受阻所导致的需要不能满

足的情绪状态。(在实现目标中受到阻碍时,可产生以下几种情况:1. 加倍努力,克服障碍,达到目标;2.改变行为,绕过障碍,达到目标;3.如果障碍难以逾越,寻求替代目标;4.如果障碍难以逾越,又无法寻求替代目标,走投无路,不能实现目标。

只有第四种情况时才会产生挫折感。)

10.能力(ability)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1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能力是人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

结和概括;技能则是通过练习而巩固了的已经“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①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②能力表现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从掌握的速度和质量中,可评定出一个人能力的高低③能力是在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发展的。

12.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因素:1.遗传素质2.营养状况3.教育4.社会实践

13.能力分类:①一般能力:智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②特

殊能力:音乐,身体,空间,语言,逻辑(数算),个人,人际等。

14.智力(intelligence)属于一般能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其核心是抽象逻

辑思维能力。

15.智力三要素:速度,知识,动手。

16.气质(temperament)是指人生来具有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是不以活动

的目的和内容而转移的。气质比性格、能力更具有稳定性,相当于日常所说的性情、脾气、秉性。

17.动力特征影响心理活动的速度,稳定性,强度,指向性。如情绪体验的强弱,情绪的稳

定性,思维和动作速度的快慢,灵活或不灵活,思想、情感外露的程度等。

18.巴甫洛夫提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认为高等动物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兴奋和抑制过程。具有三种基本特性:强度,灵活性,平衡性

19.气质类型的特征:①感受性②耐受性③反应的敏捷性④可塑性⑤情绪兴奋性⑥外倾性与

内倾性。

20.气质类型的构成: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多血质:注意力容易转移,志趣容易变化,灵活好动,有较生动的面部表情和语言表达能力,感染力较强,直爽热情,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活动中行动敏捷,精力充沛。缺乏耐心,毅力,稳定性差,见异思迁。

胆汁质:动作迅速,情绪易于冲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心境变化大。活动中缺乏耐心,可塑性差。思维粗糙,不求甚解,感情用事,刚愎自用。

粘液质:安静稳重,注意力稳定但难以转移,喜怒不形于色。动作反应慢,不灵活,对工作有条理,易于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精神,忍耐力强。

抑郁质:对事物体验深刻,善于觉察他人难以发现的细小环节,对事物和他人羞怯,孤僻内向。动作迟钝,多愁善感。自制力强,细腻持久,软弱胆小,不善交往。

21.性格(character)是个体在生活中形成,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

化的行为方式。

22.性格的特征:1.性格的态度特征(1)对现实的态度。包括①对社会、集体、他人的

态度,如爱集体、善交际、有礼貌;②对工作、学习、生活的态度,如勤劳、认真、创造精神;③对自己的态度,如自信或自卑,羞怯或大方等。 2.性格的情绪特征(1)情绪活动的强度(2)情绪的稳定性(3)情绪的持久性(4)主导心境 3.性格的意志特征表现在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力4.性格的理智特征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

23.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㈠、气质与性格的区别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而性格则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和行为方式。

①从概念内涵看,性格的好与坏取决于心理活动的方向和内容,但气质不依据心理活动

的目的和内容转移

②气质表现的范围狭窄,局限于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等方面,而性格表现范围广泛,几乎概括了人的社会方面的心理特点

③从形成、发展上看,气质受先天因素的影响较大,取决于个体神经类型的特点,比较稳定;而性格受后天因素的影响较大,是在环境、教育、家庭和自身实践活动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因此,可塑性较大,较之于气质,易改变。

④气质无好坏之分,与行为内容无关,不能说某种气质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气质类型不能决定个体的社会活动价值和成就大小;而性格主要表现为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因而性格明显地有好坏之分,人们都希望能养成良好的性格。

㈡、气质与性格的联系⑴气质对性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①气质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②气质可以按照人自己的动力方式渲染性格特征,从而使人的性格特征具有独特的色彩③个体行为中表现出的气质特点,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被当成性格的特点⑵性格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会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

第三章.心理应激

1.应激:个体面临或察觉到环境变化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的时候所作出的适应性或者应对

性的反应的过程。

2.心理应激的理解:1.应激是一种刺激物(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紧张、拥挤、迁居等)。2.

应激是一种反应(是个体对刺激或应激情境所作的应答反应)3.应激是察觉到的威胁(对环境的需求及个体处理这些需求的能力的评价)。4.应激是机体对内在和外在环境变化的应对过程。

3.心理应激的理论模型:①加拿大病理生理学家塞里提出应激是“全身性适应综合征”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警戒期(alarm stage) 抵抗期(resistance stage)衰竭期(exhaustion stage) ——应激的生理生化理论。②心理应激模型,个体察知的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均衡时所产生的心身紧张状态。个体面临或觉察环境变化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做出的适应性和应对性反应过程。③心理应激过程模型,姜乾金教授等将心理应激看作是由应激源(生活事件)到应激反应的多因素作用过程,即“应激过程模型”。④社会应激理论⑤整体健康模型⑥心理应激系统模型

4.应激系统模型的基本特征:1.应激是多因素的系统;2.各因素互相影响互为因果;3.各因

素之间动态的平衡或失衡决定个体的健康或疾病;4.认知因素在平衡和失衡中起关键作用;5.人格因素起核心作用。

5.应激源(stressors):就是引起应激的刺激(应激过程模型),是各种生活事件(应激系统模型)

6.应激反应:是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各种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变化。也称应激的

心身反应。

7.应激事件的分类:

1、工作事件、家庭事件、人际关系事件、经济事件、社会和环境事件、个人健康事件、自我实现和自尊方面的事件喜庆事件。

2. 正性生活事件、负性生活事件

3.客观事件、主观事件。

8.应激对健康的影响(应激的心理、生理的反应):

㈠、应激的心理反应

Ⅰ、应激的认知反应——①感知觉功能的降低②回忆和提取功能的下降③思维迟钝④视觉运动反应时间的延长。

Ⅱ、应激的情绪反应——焦虑(预期将要发生危险和不良后果时的心境);恐惧(面对伤害和威胁时的激情状态);愤怒(有目的的动机行为受阻时的激情状态);抑郁

(伴随丧失感的悲哀、孤独心境)

Ⅲ、应激的行为反应——逃避与回避,退化与依赖,敌对与攻击,无助与自怜,物质滥用。

㈡、应激的生理反应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及由这些系统所调节、控制的全部器官和组织共同参与完成,从而使个体每一功能都得到动员,以消除、减弱或适应应激源的影响

应激相关的生理基础:1、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2、自主神经系统;3、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4、内源性阿片系统;5、性腺轴;6、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7、免疫系统。

9.应对(coping)又称应付,是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稳状态

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

10.认知评价(evaluation or appraisal):是指个体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可能

的危害情况作出估计。

11.认知评价可分为初级评价和次级评价。初级评价是个体在某一事件发生时立即通过认

知活动判断其是否与自己有利害关系。次级评价是个体对事件的是否可以改变即对个

人能力做出估计。(次级评价可以改变——问题关注应对;次级评价不可以改变——情绪关注应对)

第四章.心身疾病

1.广义的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order):心理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疾病和

躯体功能障碍的总称,也称作“心身障碍”

2.心身疾病的特点

①以躯体症状为主,有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

②某种个性特征是疾病发生的易患素质。

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心理社会应激和情绪反应有关。

④生物或躯体因素是某些心身疾病的发病基础,心理社会因素往往起“扳机”作用。

⑤心身疾病通常发生在自主神经支配的系统或器官。

⑥心身综合治疗比单用生物学治疗效果好。

3.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一、心理动力学途径注重潜意识心理冲突的作用。心身疾病

发病的三个要素:①未解决的心理冲突;(心理冲突多出现于童年时代,常常被压抑到潜意识之中。在后来所遇到的许多生活变故或社会因素的激发下,早期压抑的冲突会重新出现。如果复现的心理冲突找不到恰当的出口疏泄,就会通过过度活动的自主神经系统而释放,从而损伤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脆弱器官)②身体器官的脆弱易感倾向;③自主神经系统的过度活动性。

二、心理生理学途径途径注重通过心理生理学的实验,探讨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同身体

的生理生化变化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心理因素导致心身疾病的心理生理机制。心身疾病发病三途径:①心理-神经中介途径。②心理-神经-内分泌途径。③心理-神经-免疫学途径。

三、行为途径行为途径的基础是条件反射学说或行为学习理论。某些社会环境刺激引

发的个体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为情绪紧张、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等。由于个体素质的差异,或特殊环境因素的强化,或通过条件反射的泛化作用,使得这些习得性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被固定下来,最终演变成为症状或疾病。

4.心身疾病诊断原则:

(1)诊断要点

①疾病的发生包括心理社会因素,其与躯体症状有明确的时间关系。

②躯体症状有明确的器质性病理改变。

③排除神经症性障碍或精神病。

(2)诊断程序

①病史采集②体格检查③心理行为检查④综合分析

5.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心、身同治原则。1.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改变认知和评价)

2.消除心理学病因(改变行为方式,即改变性格)

3.消除生物学症状(心理干预三目标)6.心身疾病的预防:心身同时,从早做起,健全人格,矫正行为,消除刺激,积极疏导

第五章.异常心理问题

1.正常心理:正常的心理活动是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它具有三大功能:

(1)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2)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

(3)能使人类正常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

2.心理异常:是指个体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发生异常改变,是大脑的结构或机能失调;

或是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紊乱和歪曲。(分类是很困难的)

3.

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②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③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4.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1)经验标准病人主观体验,主动寻求他人帮助;观察者根据自身

经验作出判断。(2)统计学标准将个人心理与大多数人心理活动比较和对照,偏离平均值愈大愈不正常。(3)医学标准将症状数量化,包括生理和组织的检查指标,以及心理的检查指标。(4)社会适应标准个人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导致与社会不相适应的行为后果,则认为有心理异常。

5.异常心理的分类:1、轻度心理障碍2、严重心理障碍3、心理生理障碍4、躯体气质性疾

病伴发的心理障碍5、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6、影响健康的行为习惯(如网瘾、厌食)7、特殊条件下产生的心理障碍。

6.心境障碍:也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

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可有幻觉尧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7. 双相障碍:是心境(情感)障碍的一种类型,也称双相心境(情感)障碍指发病以来,

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种心境障碍。

8.常见的异常心理:焦虑障碍、抑郁障碍、躯体形式障碍()、人格障碍、睡眠障碍、进食障碍、

自杀行为。

9.焦虑:一种源于内心紧张压力感表现为心烦意乱,内心不安、莫名其妙的恐惧感和对未来不

良的预期感。焦虑症:一种以焦虑紧张恐惧情绪为主,伴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不安等为特征的神经症。

10.抑郁:也称为情绪低落表现为心情异常低落、心境抑郁,自我感觉不良。兴趣减退和愉快感

降低。抑郁症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

11.人格障碍: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得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

异常行为模式(分为偏执型分裂样反社会性冲动型表演性强迫性焦虑性依赖性等)12.自杀的基本特点:1是有意识导致的死亡2.是故意的3.自我采取针对自我的伤害行为4.可以是

间或被动的

第六章.心理评估

1.心理评估(psychological assessment)是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特征等)及水平所作出的鉴定。

2.心理评估方法:A.观察法:对被评估者的行为进行直接和间接的观察和监测。依据是人的行为是他的基本心理特征所决定的。B.会谈法(自由式会谈和结构式会谈)C.调查法 D.心理测验法及临床评定量表

3.心理评估的一般过程:

(1)确定评估的目的

(2)明确评估问题与方法(主要应用调查法、观察法、会谈法)

(3)了解特殊问题(除上述方法外,还借助于心理测验)

(4)结果描述与报告

4.1905年第一个智力量表——比奈-西蒙量表。美国斯坦福大学Terman在量表修订本中提出了智商的概念。

5.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条件(误差来源):

(1)施测条件环境影响一个人的舒适度心情注意力等(2)主试者因素(主试者的情绪态度预期疲劳与否对比效应) (3)受试者因素(应试动机、测验焦虑、生理状态)

6.标准化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

(1)信度:一个测验工具在对同一对象的几次测量中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反映工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反应了测量工具的稳定型可靠性。

(2)效度:一个测量工具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东西的真实程度,反映工具的有效性、正确性。反应工具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3)常模:某种测验在某种人群中测查结果的标准量数,即可比标准。目前大多数都采用标准分常模。

7.心理测验的基本原则:(1)标准化原则(标准化的工具、测量方法)(2)保密原则(伦理道德标准、涉及隐私权)(3)客观性原则(对于结果的解释要符合受试者的真实情况)8.心理测验的类型及应用:

(1)根据功能:

智力测验:比奈-西蒙智力量表,韦克斯勒成人和儿童智力量表,丹佛发育筛选测验等

人格测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洛夏墨迹测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主题统觉测验TAT

神经心理学测验:感知运动测验、记忆测验、联想思维测验、H-R神经心理学测验

评定量表:抑郁量表,焦虑量表,生活事件量表,认知功能量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2)根据方法:

问卷法:如MMPI、EPQ

作业法:非文字式的,让受试者进行实际操作。适用于孩童文盲和语言障碍者等。

投射法:测验材料无严谨结构,如意义不明的图像、墨迹等。如洛夏测验,TAT等。

9.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是由三个人格维度量表和一个效度量表组成。神经质维度N(情绪的稳定性)内外向维度E 精神质维度P 掩饰量表L ,结果推向出外向稳定的多血质外向不稳定的胆汁质内向稳定的粘液质内向不稳定的抑郁质

第七章.心理干预

1.心理干预:在心理学理论知道下有计划按步骤的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行

为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朝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

2.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

1.信赖性原则在心理治疗中,治疗者要以真诚一致、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通情与患者建立彼此接纳、相互信任的工作联盟。这既是技术层面的原则,也是伦理方面的原则。

2.保密原则要求治疗者尊重患者的权利和隐私。前提是以患者利益为重的同时保护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3.“中立”原则要求治疗者在心理治疗过程中保持中立的态度和立场,不得把个人的观点强加于患者,不替患者做任何选择。

4.整体性原则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治疗者要有整体观念,要对患者的心理问题作全面的考察和系统的分析。

5. 发展性原则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治疗者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患者的问题,无论是问题

的分析和本质的把握,或是问题的解决和效果的预测,都要捕捉患者的细微变化。

6. 个性化原则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治疗者既要注意患者与同类问题的人的共同表现和一

般规律,又不能忽视每个患者自身的具体情况。即每个治疗方案都应有它的特殊性。

3.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

初期阶段:建立医疗关系、收集信息、评估和确认问题及制订治疗方案。

中期阶段依据治疗方案采取事宜的治疗措施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达到预期的治疗目标。

结束阶段:粗粒结束治疗所产生的问题,并帮助患者迁移和巩固治疗的效果。

4.移情:是来访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会太多投射到咨询者身上的过程。表现为病人对于治疗者有着强烈的情绪反应。

行为疗法:系统脱敏疗法:Wolpe J创立,结合“交互抑制法”和肌肉松弛技术与想象暴露。用于治疗焦虑病人,是第一个可供临床医生使用的并具有逻辑程序的行为疗法。

基本思想;治疗师帮助患者建立与不良行为反应相对抗的松弛条件反射,然后在接触引起这种行为的条件刺激中,将习得的放松状态用于抑制焦虑反应,使不良行为逐渐消退(脱敏),最终使不良行为得到矫正。

治疗程序:1、设计和评定主观不适等级表(让患者懂得评分标准并据此衡量主观感觉并给分)2、松弛训练(让患者体会紧张与放松)3、系统脱敏

行为疗法可用于恐惧症、强迫症、焦虑症等。

松弛疗法:通过机体的主动放松使人体验到身心的舒适,以调节因紧张反应所造成的心理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种行为疗法。方法:渐进性松弛疗法,自主训练。

此外还有冲击疗法、厌恶疗法、行为塑造疗法、生物反馈疗法

以人为中心的疗法由以人为中心治疗(person-centered therapy)是由罗杰斯于上世纪50年代创立的。被视为心理治疗理论中的“第三股势力”

治疗的条件与氛围:1.真诚一致2.无条件的积极关注3.共情:指治疗者能够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理解来访者,正确体验到来访者的情绪感受并与其交流,十来分钟感受到有另外一个人不带成见、偏见和评价的进入他的世界

森田疗法原则与方法:顺其自然的治疗原则和为所当为的治疗原则。

第八章.患者心理

1.患者的求医行为,是指在人们感到某种躯体不适或产生病感时寻求医疗帮助的行为,是

人类进行防病、治病和保持身体健康的一种重要行为,可分为主动求医行为、被动求医行为、强身性求医行为。

2.患者的遵医行为,是指患者遵从医务人员所开的处方和遵照医嘱进行检查、治疗和预防

疾病复发的行为。

3.患者的心理需要:①身心康复的需要②安全需要③刺激需要④爱与归属的需要⑤尊重的

需要⑥自我成就的需要

4.患者的心理反应,在患病状态下,患者会由于疾病、医疗活动的影响,出现一些和健康

人有所不同的心理现象。

5.患者的情绪反应:对于患者而言,最为普遍存在的情绪特征就是心境不佳,其次是情感

脆弱、情绪不稳定,容易激惹,容易接受消极语言的暗示和诱导。临床上常见的情绪问题有焦虑(人们面对即将发生的重要事件或危险时出现的紧张不安的情绪状态);抑郁(以

情绪低落为特点,是由现实丧失或预期丧失而引起的消极情绪);孤独感;被动依赖心理第九章.医患关系

1.医患关系,是医疗情境中的人际关系形式,是以医务人员为一方,患者为另一方的人际

关系。其中,医生与患者间的关系是医患关系的核心。

2.医患关系的特点:1.目的指向性2.职业性

3.时限性

4.动态性

3.医患关系的功能:医患关系是医疗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基础,医患关系造就的心理氛围

和情绪反应可以影响治疗效果。

4.医患关系模式:“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

5.医生角色,指在医疗、保健系统中掌握卫生知识和医疗技能,进行疾病防治,具有医师

执业资格的专业人员。

6.医生工作的职业特点:①知识性②技术性③风险性④奉献性

7.影响病人求医行为的因素:动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经济因素、求医条件、心理

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8.不遵医行为的原因:医患关系不良、病人不能很好理解医嘱、病人对治疗失去信心、病

人对不遵医行为的后果认识不足、以往不良经验或对治疗的偏见、因病人继发获益、医疗费用等原因

9.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

㈠、医护人员方面的因素①医生的沟通技巧②医务人员的个人应激性事件③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反移情④医生的职业素养和人格

㈡、患者方面的因素①患者的知识水平②患者对医生的移情作用③患者的疾病因素

4.患者的人格因素。

10.交谈的原则:尊重病人有针对性及时反馈(让人听得明白听得进去心平气和有面子)6C原则:Clear清楚Concise简明Complete完整Courteous礼貌Correct正确Concrete具体

医生要注意的方面:语言面部表情服饰行为举止人际距离沟通环境

主要理论流派

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创立

一、潜意识理论

1.意识:是指任何时刻都能被知觉到的心理要素,包括感觉系统所提供的对外界环境的感受、知觉、以及各种情绪体验。

2.前意识: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包括所有当意识不到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意识到的那些心理因素,主要起到警戒作用。

3.潜意识:在人心理结构的深层,那些我们意识不到的但可以激发我们大多数的语言和情感行为的原始冲动或本能欲望。

二、人格结构理论

1.本我:位于人格的核心,是人的心理经验中最原始的部分。是潜意识的包括了性本能冲动和原始的欲望,它遵循快乐原则;

2.自我:作用在于处理本我与超我、个体与环境的关系。遵循现实原则;

3.超我:是由自我发展而来的,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的。遵循至善原则。

三、心理发展理论人类的心理发展是由两种本能的驱动力推动的:生的本能(力比多性本能)和死的本能

分期: 1.口欲期(1岁); 2.肛欲期(2—4岁); 3.性器期(4—6岁)——俄狄浦斯情节; 4.潜伏期(6—10岁); 5.生殖期(10-20)

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为了对抗来自本能的冲动及其所有发的焦虑,保护自身不受潜意识冲突的困扰而形成的那一些无意识可以自动起作用的心理手段。

病理性机制包括:

1、压抑

2、反向作用

3、置换作用

4、退行

5、投射

6、升华

7、抵消和隔离

8、固着

评述:1.开辟了无意识的研究领域2.开辟了新的心理学的学科领域3.对现代西方社会思潮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该理论过分强调性本能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性本能的满足与否直接影响着人格的发展。其次,弗洛伊德提出人格发展理论的依据主要来自他个人的诊断经验和自我分析,很难重复验证。

行为学习的理论

狭义的行为:个体活动中可以直接观察并进行科学研究的对象。

广义的行为:个体内在的和外在的各种形式的运动,也包括主观体验、意识等心理活动和内脏活动。

来源: 1.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2.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3.社会学习理论。

A经典条件反射,又叫反应性条件反射,它是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形成的。是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发现的。

B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桑代克)正强化:当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喜爱刺激出现时的事件。负强化:当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消极刺激的减少和解除时的事件。惩罚:行为结果导致消极刺激增加的事件为惩罚。

C社会学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 A)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建者。三、认知理论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Neisser综合了许多不同领域内相互渗透的观点撰写了《认知心理学》一书,该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成为心理学领域的又一个理论学派,正式登上了心理学的历史舞台。 1.Ellis的ABC理论 A代表诱发事件 B代表个体对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 C代表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评价:1.认知心理学采用信息加工观点来解释人的认知过程,为心理学研究和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对心理学的发展功不可没。 2.认知理论借用了计算机科学的模型,揭示了人们在环境中是如何获得信息,如何再现和转换,如何被贮存,以及如何指导人的行为。

人本主义理论

A马斯洛自我实现与需要的理论

人的需要分为两类七层。一类是匮乏性需要,具有似本能的性质,是人基本生存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第二类是成长性需要,可以激发人的成长是人类所特有的。包括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B心理健康和心理治疗观

马斯洛认为精神患疾是病人没有能力认识并满足自己的需要,没有能力达到心理健康的状态,是匮乏性疾病。治疗条件:1.患者基本需要的满足。2.患者自我认识的改善。3.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

C罗杰斯主要理论

1.人有主观性,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主观世界,都存在于以他自己为中心的不断改变的体验世界中。人所感觉到的世界对于该个体来说就是现实,所以每一个个体对于现实的理解都具有独特性和主观性。

2.人是善良向上诚实的,是与生俱来的;恶是由于防御的结果而非出自于本性,。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3.实现倾向:存在于说有生命身上,趋向于完善或完美的潜能,具有引导、调整、控制自我能力的作用。

4.自我概念出现后,自我分为自我概念和理想自我。一旦自我结构建立,自我实现的倾向就开始发展起来

5.条件价值化

评价:掀起了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运动。在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和心理治疗诸方面独树一帜,建构了一个新的心理学理论体系。促进了以人为本的心理治疗的发展,将治疗的着眼点放在成长和自我实现上

局限:过分强调人性自然因素的作用,忽视社会环境和实践人性中的决定性意义,具有个人本位主义倾向。过分强调主观经验的重要性,缺乏有力的实验分析与佐证。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章志光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现场实验:在现场背景中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实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现场研究: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一般是非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也可以进行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群体的成员参与活动。 优点: a.所获材料比较真实且有深度,有助于新事实的发现。 b.不排除甚至相当重视晤谈,但更集中注意力于人们的行为、群体情境及相互作用的活动上。克服了许多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c.采用参与观察法时;研究者的本来身份不易被觉察,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常有的人为紧张感或唐突感,从而保证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d.所得到的结果来自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活动,因而其成果或结论能直接运用于被考察的环境。如果考察的群体较典型,其结论甚至可以推广或应用于类似的群体或 环境。 缺点: a.要考察的有关现象往往要等待其自发出现,而不能靠研究者的意愿去引发,有时还会遇到意外的干扰不能完成考察任务,所以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花费较多。 b.导致社会现象发生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多种类的,考察者所把握的因素是否全面或是否为主要原因,常常有赖于其分析素养,更取决于相关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基本思想: 1.基本观点 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1)人的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 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 的外化过程。

完整word版,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 详细整理版

第一章绪论 1、发展心理学(背):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到衰老、死亡的生命全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1)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他的研究多集中在人格方面。 弗洛伊德修订了自己早期把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和无意识的这种二分法而引入了自我、本我、超我的人格结构。 ①本我 本我:本我是原始本能的自然表现,在人格中最难接近而又最有力的部分,类似于“无意识”的概念,遵守“快乐原则” 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本我可能闯入梦境。 ②自我 自我:从本我中发展出来的本我与现实世界的中介,遵守“现实原则”,属于意识结构部分, 随着儿童长大,他们发现不能凭冲动随心所欲,要考虑后果和现实经验,这种合理的思维方式就是自我。 ③超我 超我: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超我遵守“道德原则”,部分属于潜意识部分属于意识 前者是超我中惩罚性、消极性和批判性的部分,告诉个体不能违背良心;后者是由积极的雄心、理想构成的,是抽象的东西,使个体为之奋斗。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超我和自我都是人格的控制系统,但自我控制的是本我的盲目的激情以保持机体免受损害;而超我则有是非标准,它不仅力图使本我延迟得到满足,而且可能使本我完全不能获得满足。超我与本我有其对立的一面。 (2)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师承于安娜·弗洛伊德的艾里克森,提出了人的八个发展阶段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自我的过程在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 名词解释: 积极强化作用: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增进了一个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的作用 消极强化作用:由于一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操作反应的概率的作用 (3)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①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结果而进行学习(名词解释) 观察学习的强化可以是三种,即: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观察学习过程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注意、保持、复现、动机 2.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苏联的维果斯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的实质: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质变的过程) 心理发展与教学:①最近发展区思想 最近发展区:(名解) 维果茨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儿童独立活动时所要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是在指导的情况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②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 种,是心理学与应用学的交叉学科。 2、研究内容:五要素三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的研究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 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 6、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总结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 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7、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 变化。 8、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9、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初中阶段,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2)青年初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10、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11、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12、2岁时口头语言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关键期。 1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发展理论: 感知运动(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具备了可逆思维 14、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5、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6、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自主敢对羞耻感与怀疑(2-3)主动敢对内疚感(4-5)勤奋敢对自卑感(6-11)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17、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18、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9、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3岁)到社会自我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2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21、学生间的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威特金)、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性。 22、世界上著名的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23、性格:指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24、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性与顺存性)。 25、学习的实质:(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26、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区别:(1)人类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

2017山香教育理论基础整理笔记(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2、战国时荀子——“以善人者谓之教” 3、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4、最早将“教育”一词连用的则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5、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中把教育定义区分为三种: 规定性定义:作者自己认为的定义,即不管他人使用的“教育”的定义是什么,我认为“教育”就是这个意思。运用规定性定义虽然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要求作业在后面的论述和讨论中,前后一贯地遵守自己的规定。 描述性定义:回答“教育实际上是什么”的定义。尽量不夹杂自己的主观看法,适当地对术语或者使用该术语的方法进行界定。 纲领性定义: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的定义。即通过明确或隐含的方式告诉人们教育应该是什么或者教育应该怎么样。 6、教育是一种活动。“教育”是以一种“事”的状态存在,而不是以一种“物”的状态出现。因而。我们就把“活动”作为界定教育的起点。 7、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8、“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 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变》中指出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以外的,在动物界中就存在的。 沛西·能在《教育原理》中也认为教育是一个生物学过程,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9、“终身教育”概念的提出,指明人在生理成熟后仍继续接受教育。 10、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11、教育的本质: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2、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1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4、学校教育自出现以来就一直处于教育活动的核心。 15、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6、学校教育的特征:①可控性②专门性③稳定性 17、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18、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教科文组织应赞同“终身教育”的原则。 19、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20、“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 从时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保证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连续性的教育过程; 从空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利用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 从方式上看,终身教育要求灵活运用集体教育、个别教育、面授或远距离教育; 从教育性质上看,终身教育即要求有正规的教育与训练,也要求有非正规的学习和提高,既要求人人当先生,也要求人人当学生。 21、教育的形态,是指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22、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变。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好的)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杨路楚 考试题型 1.填空题(15%); 2.名词解释(15%,5个);3.判断题(10%); 4.简答题(25%,5个); 5.分析题(15%); 6.论述题(20%) 考试时间:1月14日18:30,地点:26-301 课程序号:思政(0410) 第一章绪论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研究领域 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了解定义须注意的三点: (1)社会心理是指互有影响的心理现象 (2)社会心理的形成条件是社会生活状况 (3)社会心理是在“社会互动”下产生的 研究领域:(老师说社会学和心理学) 研究领域粗可分为三个领域:个体心理与行为、人与人的互动作用的领域、群体心理(资料)2、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著作) (一)社会心理学的准备时期(19世纪) 1、德国民族心理学 (1)拉扎劳斯、施坦泰尔1859年,《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 (2)冯特(1832-1921)《民族心理学》 2、法国群体心理学 (1)塔尔德(1843-1904):暗示——模仿 (2)迪尔凯姆(1858-1917):集合表象 (3)勒朋:群集性兴奋的社会控制 (二)以学科名义登场(20世纪初—20年代) 1908年,英、美出版了两本社会心理学专著 1、(英)麦独孤:用本能论解释人的行为。 2、(美)罗斯:从人际关系过程,比如模仿和暗示来解释社会对人和人类行为影响。(三)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20世纪20-30年代)

1、Allport与实验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证明了实验方法能够为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重要的手段。除了个人心理没有群体心理。 2、乔治·米德的社会学传统 将社会行为看成是两个或两个人以上的社会互动。 (四)社会心理学近70年的发展 1、起步(1935年-1945年)美国的经济危机和“二战”,德国的种族主义。 2、发展时期(1946-1969年)“二战”后美国的迅速发展。人才的迁移。 3、危机时期(70年代后)女性问题,种族问题、解放运动等等。 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特点 1、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 2、无关变量不易控制 3、期望效应 4、测量工具的误差不易控制 5、社会心理学研究要注意的问题 1、样本的代表性。随机抽样,异质化(被试中要尽量包括各个层次的人) 2、实验者偏差(单盲和双盲)。(研究者的暗示、期望会影响被试)采用单盲、双盲。 3、被试偏差。揣摩实验者的研究意图,尽量表现的正确、出色,从而影响结果的有效性。 4、伦理问题(保护被试者身心安全,尊重被试者的隐私,保证研究对所有参与者都没有伤 害作用。) 第二章社会知觉 1.社会认知、自我知觉、自我概念、自尊的含义 社会知觉(也称社会认知)研究个体如何感知、认识自己、他人与群体及如何解释推断社会行为与事件的。根据社会认知和知觉的对象,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对自我的知觉;二是

认知心理学考试重点+笔记整理2017.01

第一章绪论 一、信息加工的一般原理 感受器→加工器→记忆系统→加工器→效应器 二、对认知心理学的实质的理解: 实质: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关心的是人脑的心理功能、而不考虑它的物质基础。 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是: 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揭示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 三、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快速的信息加工 观察法:“出声思考”形式的观察法: 较慢的加工 计算机模拟:两者皆宜(适用于快速/慢速的信息加工过程) (一)反应时实验: 1、减法反应时实验:荷兰的生理学家唐德斯(Donders,1868) 实验逻辑:安排两种反应时作业,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应用:确定某个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可以从两种反应时的差数来判断某个心理过程的存在。复杂任务-简单任务=复杂部分的认知过程 减法反应时小结: 1. 前提:认知过程是系列加工的。 2. 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比较广泛。 3. 对于一些复杂的认知过程,要明确区分出不同的加工阶段还存在一些困难。 2、相加因素法实验 该方法是减法反应时实验的延伸,最初由斯腾伯格(Sternberg,1966-1969)发展出来。 斯腾伯格认为:完成一项作业所需要的时间,是每个加工阶段所需要的时间总和, 如果发现可以影响完成作业所需时间的因素,那么单独或成对地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完成作业时间的变化。 实验逻辑: 如果两个不同的实验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某一个特定的加工阶段。 相反,如果两个不同的实验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存在交互作用),那么这两个因素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 应用: 通过对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的分析,分离出不同的加工阶段。 相加因素法实验小结: 1. 如减法反应时的前提,认知过程必须是系列加工的。 2. 能否应用可相加的和相互作用的效应来确认加工阶段的不同,有研究者对此持怀疑态度。 3、开窗实验 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 字母转换实验: 一种比较典型的“开窗”实验方法。它可以较清晰地反应在进行字母转换的信息加工过程中,信息加工所经历的各个阶段,而且计算出该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开窗实验的特点: 1)当前的认知活动包含了不同的认知阶段,这些阶段是系列进行的。 2)每一阶段的开始和结束都可以通过外显的指标显示出来。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 1.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的心理》,标志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3.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类型以研究实践为标准,可以分为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以研究范围为标准,可以分为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以研究课题为标准,可以分为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双生子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说明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如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试验。跨文化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早期隔离或剥夺试验,是研究环境对心理发展作用的方法之一。 4.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日记发或传记法是一种长期而全面地观察。 5.实验室试验法在研究出生头几个月的婴儿时广泛运用,如吉布森为研婴儿的深度知觉设计的视崖实验。 6.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如“绘人测验”。 7.婴儿期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也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先学前期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是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的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期,又有人称作第一个反抗期或危机期。幼儿期是心理活动系统的奠基时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 8.新生儿(0-1个月)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适应新生活而展开的,柔弱、娇嫩是新生儿解剖生理上的特点,他们依靠各种无条件反射来适应新生活。如:吮吸反射、觅食反射、怀抱反射、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眨眼反射等等。9.条件反射的出现就是心理的发生。最早出现的自然条件反射,是对喂奶姿势的吮吸反射。 10.视觉和听觉的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 11.4-5个月,手眼协调动作发生了,它是用手的动作区有目的的认识世界和摆弄物体的萌芽,是儿童的收成为认识器官和劳动器官的开端。眼手(视触)协调的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伸手能够抓住东西。 12.5-6个月的孩子开始认生。6-12个月,五指分工出现。 13.母子之间的交往,是婴儿心理发展的首要条件。新生儿末期,明显的交往行为——“天真活跃反应”出现了。 14.人类特有的语言、想象和思维活动,是在2岁左右形成的。 15.4-5岁是坚持性行为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大约2岁左右,孩子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其突出的表现在独立行动的愿望很强烈。 16.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2岁以前儿童依靠感知觉认识世界。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分析综合水平的提高和感知过程主动性的增强上。 17.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视觉敏度的发展和颜色视觉的发展。新生儿相当于具有20/150的视力,也就是说新生儿在20英尺处才能看到视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心理学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与内容 五要素三内容 五要素:学生(谁);教师(谁);教学内容(讲授什么);教学媒体(通过什么);教学环境(在…下)三要素:学习过程教学内容评价、反思过程 第二单元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史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裴斯泰洛齐(瑞士)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化”之思想。 2、赫尔巴特(德国)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此科学基础即心理学。 3、乌申斯基(俄国) 1868年《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奠基人” 4、卡普捷列夫(俄国)1877年《教育心理学》——世界上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之著作5、桑代克(美国) 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913-1914年,该书扩为三卷本,所以,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二、发展时期(20年代-50年代末) 20年代-30年代: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 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 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 1908年代,房东岳翻译了日本小原又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三、成熟时期(60年代-70年代末) 60年代: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罗杰斯——人体主义思潮,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 70年代:奥苏伯(贝)尔(Ausubel)——有意义学习;加涅——对人类的学习进行了系统分类;计算机辅助学习(CAI)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1994年【美】布鲁纳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成果: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第三单元教育心理学研究原则和方法 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look):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这种方法叫观察法或自然观察法。(例:出水香炉) (二)实验法:在控制的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叫实验法。 实验室试验: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对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进行。 自然实验:又称现场试验,试验在正常情况下进行。 (三)心理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四)调查法:就某个或某些问题要求许多被调查者回答以对某一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书面调查:又称问卷法 口头调查:又称访谈法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单元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Life-span 生命全程发展 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①连续性与阶段性(量变&质变) (1)胎儿期(-10个月~0岁) (2)新生儿(0岁~1个月) (3)乳儿期(1个月~1岁) (4)婴儿期(1-3岁) (5)幼儿期(3-6岁) (6)童年期(6-12岁) (7)少年期(12-15岁) (8)青年期(15-18岁) (9)成年期(18-25/35岁) (10)中年期(25/35-50/60岁) (11)老年期(50/60-入土) ②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可逆&不可逾越) ★③不平衡性(关键期-CP: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康拉德?洛(劳)伦兹(Konrad Lorenz)提出关键期(印刻印象) ④差异性(于予与何诛?) 第二单元心理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论”(常出选择) 维果斯基的“最优发展区”(常出名词解释) 1、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或认知发展阶段论) 同化:质没变,量变 顺应:质变量也变 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嘴的吮吸,手的抚弄】 ②前运算阶段(2~7岁)【泛灵论、不可逆性、我

心理学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5

心理学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5) 第四节冲突与合作 最基本的人际作用方式:冲突和合作。 人际冲突:指两个或更多社会成员间由于反应或希望的互不相容性而产生的紧张状态。 “竞争”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冲突——目标的互不相容。 人际冲突有两种主要的形式:“零-总和”冲突和“非零-总和”冲突。 “零-总和”冲突:指的是一方的收益是对方的损失。(这种形式的冲突完全是竞争性的。) “非零-总和”冲突:这种冲突又称“混合动机情景”,指的是一方的收益不一定是对方损失。 决定使用威胁的因素:人格特性、挽回面子、冲突的强度、沟通。 如何运用协商减少冲突?答:(1)在协商中最有利的是最初立场,采取极端的立场比较好。在协商中较佳的策略是开始时就提出有很大差距或非常强硬的要求,这样能使他从对方那儿获得更大的让步。但是,最初的强硬立场未必总是有利。它有时会激起对方的愤怒,使对方也采取相应的强硬立场,从而使协商中止。(2)让步。协商的最佳策略是开头采取强硬立场,然后只做出小小的让步,对让步的研究表明,回报对方合作行为的最佳策略是作出小小的让步,无条件地合作或让步往往使对方得寸进尺,而使自己蒙受巨大损失。(3)逐渐回报策略。奥斯古德提出了一种协商的逐渐回报策略,这种协商策略由以下几步组成:①首先协商一方公开声明自己希望缓和紧张,并明确宣布自己为了减少紧张所采取的单方面的让步措施,并向对方发出呼吁。②逐步建立起“信任和真诚”的形象,作出让步的实际行动,这些行动是明确的,可作公开检验。(4)中间人调解。协商对解决人际冲突是重要的。 合作:相对软弱的个体或群体通过与其他个体或群体的结盟,从而使自己争锝权利或处于有利地位的现象就是合作。 *合作的理论主要有两种:权力理论和协商理论。 *合作的权力理论:由卡普罗提出。这个理论涉及到了三个小组的合作问题。这三个小组之间的权力关系是:①权力均等;②一方的权力大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③一方的权力小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该理论还认为,如果一方的权力比其余任何一方的权力要大,但又小于它们的权力之和,则较弱的两方有可能合作。合作遵循着这一样一个原则:最大限度地扩充自己的权力。

最新心理学考试知识点整理

1、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况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 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 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定势,也叫心向,指的是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 这种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对于学习迁移既 有可能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起阻碍作用。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缺乏 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 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 和怎么做的问题,因此也称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 2、社会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的社会属 性的意识,包括对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 中角色、地位、权利、人际距离等方面的意识。 3、形式训练说,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 人的心灵由意志、记忆、思维、推理等官 能组成。心灵的各种官能是各自分开的实体, 分别从事不同的活动,各种官能可以像肌肉 一样通过练习来增强力量。 4、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对学生期望、期待、 热情关注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人格品质的 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发生变化, 产生了偏爱的心理和情感,从而使学生心理与 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促进了预期期望效果的达成。 5、自我效能感,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 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6、遗忘的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在学习 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 一旦排除了干扰,记忆就可以恢复。 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 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7、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 个人具备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 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 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8、消极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 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9、理想自我,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 发对将来的我的希望,也即对想象中的 我的认识。理想自我是个体想要达到的 完善的形象,是个人追求的目标。 10、社会助长,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 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 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大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_(完整版)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因为是A、B卷随机抽来考,所以知识点超级多) 第一章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的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 2.桑代克在1903年著《教育心理学》一书,标志着当代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3.教育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 (1)相关研究:主要用于探讨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根据这种关系就研究对象的特征和行为作出解释和预测。 (2)因果研究:主要用于探讨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一般通过实验法来进行因果研究。 第二章(整章都是重点,有关联的知识点都有,避免遇到灵活运用的题目,所以容较多) 第一节:学习概述 1.学习的概念: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A,学习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普遍现象。B,学习是有机体后天习得经验的过程。C,学习表现为个体行为由于经验而发生的较稳定的变化。 2.学习的类别: A,按学习结果划分:(加涅)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的学习、动作技能。B,按学习性质划分:(奥苏贝尔)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详见第三节:认知派学习理论) 第二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桑代克(试误—联结) 学习遵循三条重要的学习原则: A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 B.练习律:指联结的频率决定联结的强度。 C.效果律:指的是动作在情境中跟随满意的变化,则动作的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反之,动作在情境中跟随不满意的变化,则动作的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与斯金纳的强化与惩罚有一定联系) 2.巴普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狗分泌唾液实验:无条件刺激——无条件作用 条件刺激——条件作用 3.华生(经典性条件学习理论) ——有机体的学习就是通过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建立,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提出S—R模式。 “恐惧形成”实验 学习的消退律和学习的泛化和分化律。(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泛化和分化进行区别)

第八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讲课讲稿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1、事后聪明式偏见(后视偏差) 也被称为“我早知道了现象”即个体面临不确定性事件新的信息时,往往对先前获得的信息有过高的估价,进而在决策上发生偏差。 2、我们如何从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假设的形成与验证 相关研究:探寻自然关系 实验研究:探寻因果关系 第二章社会中的自我 1、焦点效应 是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 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2、社会自我的发展的影响 我们扮演的角色 我们形成的社会同一性 我们和别人的比较 我们的成功与失败 其他人如何评价我们 3、直觉到的自我控制 ①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 ②控制点 个体在周围环境(包括心理环境)作用的过程中,认识到控制自己生活的力量,也就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责任的认识和定向 ③习得性无助: 当动物或人经历无法控制的有害事件时,他们就会习得一种被动和无助感 自我服务偏见 当我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一种潜在的偏见 自我服务偏见有关的结论 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 每个人都高于平均水平吗? ③盲目乐观 ④虚假普遍性和虚假独特性 虚假独特性效应:在能力方面,我们过高的估计自己的才智与品德 ⑤对自我服务偏见的解释 ⑥自我效能和自我服务偏见的反思 5.自我展示 ①虚伪的谦逊:一种表面化的感谢只是为了表现谦虚,而在道谢者自己内心里,荣誉还是归于自己的 ②自我妨碍:有时人们通过设置障碍物来阻扰自己获得成功。这种行为决不是一种故意破坏自我的行为,而恰恰是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我并没有失败- 要不是因为这个我肯定能干好) 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知识点

心理学 一、填空题(有15空,共15分) 1、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P22 2、高等教育心理学史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P27 3、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这是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客观性)原则。P35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避免违背教育的原则和规律,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这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教育性)原则。P35 5、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必须来源于高等教育实践,它的研究成果也必须能够付诸于高等教育实践,这是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P35 6、典型的教学风格有两种形式,即(学生中心的教学风格)和(教师中心的教学风格)的教学风格。P46 7、教师的领导方式包括强硬专断(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民主型)四种类型。P46 8、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可以分为(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方面。P51 9、反思包括对于活动的反思、(活动中的反思)和(为活动的反思)三种类型。P58 10、教学反思分为具体经验阶段、(观察与分析阶段)、(重新概括阶段)和(积极的验证阶段)四个环节。P59 11、研究者提出了四种反思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实际讨论)和(行动研究)。P61 12、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P82 13、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这是(负强化),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这是(惩罚)。P97 14、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多用(正强化)手段来塑造学生的良性行为,用(不予强化)的方法来消除消极行为,而应慎重地对待惩罚。P97 15、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P101 16、奥苏伯尔认为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P103 17、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P112 18、动机具有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P112 19、成就动机的三个组成部分通常随着年龄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而到了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P113 20、根据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把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两种类型。这是唯一得到心理学家公认的动机分类反思。P116 21、阿特金森将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两个部分。P122 22、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和(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三个维度。P123 23、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需要。P124 24、最早有关学习迁移现象的系统假说是(形式训练说),它的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P142 25、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对学习迁移会产生直接影响,它们是认知结构的(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实质性的内容特征)(学生个人的知识的组织特征)和(它的巩固性)。P145 26、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现)三个环节。P178 27、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贮)和(提取)的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一、心理活动 1.心理学定义: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2.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2)情感过程: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3)意志过程:动机、目的、行动等。 ○2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兴趣与爱好、需要与动机、信念与理想、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指性格、能力等。 心理学是研究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3.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理论意义:○1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 ○2对邻近的社会科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的开展心理影厂的调试工作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二心理的实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 (1) 神经系统的结构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脑的反射活动是人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 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2)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即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为 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即所谓有意识学习才能得到的知识技能、经验

教育心理学整理必背内容62643

教育心理学内容整理第一章绪论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①增加理解:学校教育过程&学生学习过程 ②是所有教师专业基础 ③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⑤ 安德森:《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坚持行为主义观点。 现状和趋势20C80Y 以来,现代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特点: ① 中心问题:学与教的问题 ② 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深入教学过程 ③ 重视课堂教学&因材施教 ④ 重视认识、情感和动作技能等的统一&增加情感、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研究 ⑤ 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增加(罗杰斯、马斯洛)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由低到高:1、生存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爱与归属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⑤ 实验室实验法(在实验室) ⑥ 临床个案法:对教育过程中的个案(超常、智能不足、情绪困扰、贫困儿童等)观察,测量与操纵。 第二章 现代心理学的教育观 教育:广义上,只有系统的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一切方面 狭义上,指学校教育:在课堂情境....中,通过上课完成的教育 学校教育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影响: ① 影响学生的个体的社会化。(社会化指人从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 ② 影响学生个体心理的发展。“学会学习”就是“学会生存”。 教学:引诱..学习的一种活动系统或工作制度

课:(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单位,)指在一定时间..内,教师和学生.....以及师生的相互作用....达到教学目的 学生群体

③ 教员(中心角色) ④ 学生模仿的榜样 ⑤ 学者与学习者 ⑥ 权威人物 ⑦ 父母 ⑧ 课堂的管理者 ⑨ 团队活动领导者 ⑩ 公关人员 11 办事员 12 社会心理工作者和临床心理学家 教师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易影响年龄较小的学生。 ④ 思维灵活,注意客观分析 ⑤ 观察敏锐,善于了解学生 ③ 与学生的有效交际 ④ 理解自己

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1.社会层面2.个人层面 3.人际层面。 3.印象形成:对他人印象形成的过程叫印象形成,指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人格特 征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 4.心理学家阿什最早对印象形成做了最早的研究。在研究中,阿什把人格特性分成中心特 征和边缘特征。结果发现人们对他人的印象形成主要是依照中心特征,边缘特征起的作用不大。 5.个体知觉中的偏差有晕轮效应和正性偏差。 6.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 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体对周围事物有照明作用一样。与其相对的是负晕轮效应。 7.正性偏差:也称慈悲效应,是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们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影 响。 8.自我提升:也叫做自我美化。它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出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 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从某种意义上看,自我提升实际上是一种自利偏差。 9.自我确认:指个体寻找和解释情景,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 10.自我表演:也叫自我展示,指人们在他人对自己印象形成事所做的显露。 11.自我知觉障碍:是指人们提前准备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使用这种策略 如果失败了就可以使得他们不把我们的失败归结于我们缺乏能力。而如果成功了就更可能做出能力的归因。 12.分类:在认知他人的时候,人们并不是把某个人当成独立的的个体,而总是立即并自动 的降至轨道某一类当中,这个过程就是分类。 13.图式:是指一套由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包括对所认知物体的知识、有关该物体各 种认知之间的关系及一些特殊的事例。 14.Weiner的归因理论:该理论要说明的是归因的维度及归因对成功与失败行为的影响。他 认为内因和外因的区分只是归因的维度之一,在归因时人们还从另外一个角度及稳定与不稳定的角度看待问题。这两个维度相互独立。其归因理论最引人注目的归隐结果对个体以后成就行为的影响,把成功与失败归因内部-外部或稳定-不稳定的原因会引起个体不同的情感和认知反应。把成功归因为内部会引起个体的自豪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会引起个体产生羞耻感。 15.基本归因错误: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制上,而忽视他们所 处情境的重要性。犯这种错误的原因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1.人们总有一种对自己活动结果负责的信念是,所以更多的去从内部评价。2.情境中的行动者比其他因素突出。 16.侵犯行为:使之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对侵犯的界定要考虑三个方面1.强调 它必须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意图,尽管这种行为伴随有意图。2.从效果上看,侵犯行为可能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亲社会行为。3.侵犯行为必须伴有侵犯情绪。 17.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1.利用惩罚减少侵犯行为,2.降低挫折和学会抑制自己的侵犯行 为。3.替代性攻击和宣泄。4示范非侵犯行为。5.培养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巧。 18.暴力媒体对人们产生影响的原因:去抑制、形成侵犯剧本、认知启动。 19.利他行为: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 20.助人行为:使之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 21.利他与助人行为的理论解释:社会生物学、社会进化论、学习理论、社会交换论、移情 与利他主义。 22.影响利他行为与助人相违的因素:一、情境因素1,他人的存在(责任扩散、情景的不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 2、教育心理学研究范围: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包括五要素:学生(学习主体)、教师(指导地位)、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教学媒体(载体,表现形式)、教学环境(物质和社会)三过程:学习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3、作用: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发展状况: 初创时期(20 世纪20 年代以前)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后又发展为《教育心理大纲》:奠定了教心发展的基础,西方教心的名称和体系确立。 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 年代末)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成熟时期(20 世纪60 年代到70 年代末)正在形成 完善时期(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廖世承《教育心理学》:我国第一本、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2、阶段特征 少年期(11、12 岁到14、15岁)初中阶段,半成熟、半幼稚。 青年期(14、15 岁到17、18岁)高中阶段 3、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关键期:2岁—口头语言发展;4岁- 形状知觉形成;4-5 岁- 学习书面语言 5、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皮亚杰) 感知运动阶段(0-2 岁):感觉和动作分化前运算阶段(2-7 ):语言出现和发展 具体运算阶段(7-11):抽象概念,逻辑推理 形式运算阶段(11-15):命题之间关系,假设- 演绎推理,抽象逻辑思维,可逆与补偿,思维的灵活性。 5、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关于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现有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过渡状态) 6、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7、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 8、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专制型、放纵型、民主型);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9、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是让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10、自我意识的发展:生理自我(最原始,3 岁);社会自我(少年期);心理自我 11、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12、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 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差异表现:场独立(自己内部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与场依存(外部参照)沉思型与冲动型(反应时间与精确性)辐合型(辐合思维,唯一正解)与发散型(发散思维,非唯一正解) 13、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斯坦福- 比纳量表(S-B 量表)比纳,西蒙,推孟 14、韦克斯勒量表 15、智力:个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