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须二段致密砂岩孔隙度演化史_陈冬霞

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须二段致密砂岩孔隙度演化史_陈冬霞

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须二段致密砂岩孔隙度演化史_陈冬霞
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须二段致密砂岩孔隙度演化史_陈冬霞

第42卷增刊12012年03月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 (Earth Science Edition )Vol.42Sup.1Mar.2012

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须二段致密砂岩孔隙度演化史

陈冬霞1,庞雄奇1,杨克明2,杨宇2,叶军

2

1.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2.中石化西南油气公司,成都

610016

摘要:川西坳陷深层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经历的地史时间长,构造期次多,成岩作用改造普遍,储层致密化严重,导致致密砂岩气藏成因机制研究困难,其中孔隙度演化史的研究是该区致密气藏成因类型的判识和天然气勘探的关键。在利用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分析、阴极发光分析等认识了储层成岩作用特征的基础上,

结合自生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和古地温梯度等,建立了须二段储层的成岩作用序列,并确定了成岩矿物形成时间。在充分考虑沉积过程中的粒度、分选性等岩相特征对原生孔隙的影响,及压实作用、

胶结和溶蚀等成岩作用对孔隙度演化的影响前提下,分成岩作用阶段建立了孔隙度演化的定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川西坳陷须二段储层致密化时间较早,一般在晚成岩作用早期,即晚侏罗世的早期已经基本致密化,但不同的气藏由于储层的岩相特征和成岩作用特征存在差异,导致储层致密化时间存在一定差异。

关键词:川西坳陷;致密砂岩;成岩序列;孔隙度演化;成因类型;油气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

5888(2012)Sup.1-042-10收稿日期:2011-08-0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02029,41072100);国家“973”计划项目(2011CB201102)

作者简介:陈冬霞(1974-),女,副教授,主要从事油气藏形成与分布规律的研究,

E-mail :lindachen@cup.edu.cn 。Porosity Evolution of Tight Gas Sand of the Second Member of Xujiahe

Formation of Upper Triassic ,Western Sichuan Depression

Chen Dong-xia 1,Pang Xiong-qi 1,Yang Ke-ming 2,Yang Yu 2,Ye Jun 2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Resource and Prospecting of Chinese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102249,China

2.Southwest Branch of SINOPEC ,Chengdu 610016,China

Abstract :The formation of tight gas sand of the second member of Xujiahe Formation of Upper Triassic ,western Sichuan depression is controlled by multiple-stage structural movements ,strong diagenetic modification ,which leads to the porosity evolution being the key to define the genetic types of gas reservoir and to improve gas exploration.Based on the studying of diagenesis by observing under microscope and analyzing unde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probe and cathodeluminescence ,the diagenetic series and diagenetic stages are constructed by com-bination of measure of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inclusions ,and paleotemperature grades.Porosity evolu-tion models of each diagenetic stage are quantitatively established by fully consideration of the effect of lithofacies like granularity and sorting on the primary porosity in sedimentary process ,and the effect of diagenesis such as compaction ,cementation and corrosion on porosity evolution.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tighten time of the tight gas sand of the second member of Xujiahe Formation is about the early stage of late diagenesis corresponding to the early stage of Late Jurassic.The analysis also indicates that differential lithofacies and dia-genesis of gas reservoir result in the difference of tighten time of sand in gas reservoir.

Key words :western Sichuan depression ;tight gas sand ;diagenetic series ;porosity evolution ;genetic type ;petroleum gas

DOI:10.13278/https://www.wendangku.net/doc/2410629490.html,ki.jjuese.2012.s1.006

0引言

由于储量巨大、分布范围广,致密砂岩气作为非常规天然气中最重要的一种类型,已经成为21世纪最有希望而又最现实的天然气勘探目标。关于致密气藏的成因类型,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模式。Masters[1]提出了深盆气藏的概念,Spencer[2]提出了致密砂岩气藏的概念,Rose、Law[3-4]提出了盆地中心气藏的概念,Schmoker[5]等提出了连续气藏的概念。但实际上,致密砂岩气藏的特征只有2种:一种是流体在剖面上表现为不服从重力分异原理的气、水倒置关系,气藏的形态、大小和边界不受构造等高线的控制,即所谓的深盆气藏[1];另一种是圈闭类型主要为背斜型气藏或地层岩性气藏,气藏的形态和气水分布通常与构造密切相关[6]。造成这2种致密气藏特征的原因,是气藏的成藏动力学机制和成藏过程存在根本差异。姜振学[7]提出了“先成型”和“后成型”2种致密砂岩气藏的概念来解释上述2种特征的差异。先成型是指储层先致密化后才发生大规模的天然气聚集,成藏的根本原因是在致密储层中气藏底部缺少自由流动的地层水,致使储层中缺少对于气的浮力作用,气体在低渗砂岩中上浮受毛细管力的阻碍而导致对气的封闭;后成型是指天然气大规模运移发生在储层致密化之前,而后期构造作用和成岩作用才导致储层致密,气藏的成藏动力来自早期储层物性较好时的浮力作用。因此,判断某一具体气藏的成因类型,关键是研究储层致密化时间和天然气成藏时间的配置关系。

川西坳陷深层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由于经历的地史时间长,导致构造期次多,成岩作用改造普遍,储层致密化严重[8]。前人对该致密气藏的成藏期和成因类型进行过一系列研究,主要有3种观点,包括:“早成藏,后改造”,指印支期(三叠世末期和侏罗世末期)成藏,后期喜山运动天然气藏强烈改造[8-11],该观点强调部署中需同时兼顾古、今构造特征;“早期成藏,后期保存”,指燕山期(早白垩世—晚白垩世中期)为气藏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观点强调成藏的早期性,提出部署中要找古圈闭[12-13];“先致密,后成藏”的深盆气藏成藏模式,指储层致密化发生在喜山运动的早中期,油气在储层致密后成藏,这一观点强调寻找储层的甜点[14-15]。致密砂岩气藏成藏机理与模式不清,气水分布十分复杂,已经成为制约天然气勘探和开发的关键问题。在成藏期和油气成因类型研究中的关键是除了研究烃源岩演化史,还需要研究储层致密化的进程,即孔隙度演化史的问题。

1沉积背景与储层特征

1.1沉积背景

川西坳陷中段指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以东、川中平缓断褶带以西的四川盆地西部坳陷中部地区,总面积约1.0?104km2。该区已发现的须家河组气藏包括:孝泉—新场、合兴场—高庙子、丰谷、大邑、马井、鸭子河、洛带和石泉场气藏。川西前陆盆地内发育地层有上三叠统、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这些沉积地层的厚度巨大,现今最厚达6000m 以上。其中须家河组自下而上表现为一个完整的由海相—海陆过渡相—陆相的正常退覆层序。须一段(马鞍塘—小塘子组)、须三段和须五段为主要的气源岩层位,发育早期的浅海陆棚相的暗色泥页岩及中晚期的三角洲、湖沼相的灰色碳质泥页岩夹砂岩、煤层。须二段和须四段为主要的储集层段,其中须二段发育海相三角洲,形成了巨厚的砂体,自西向东减薄;须四段沉积了一套粗粒的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1.2岩石学特征

通过对研究区须二段大量薄片鉴定和统计分析表明,须二段最主要的岩石类型包括岩屑砂岩(35.9%)、岩屑石英砂岩(24.9%)和长石岩屑石英砂岩(14.1%)。砂岩的碎屑组分中,石英体积分数一般为60% 80%;长石体积分数平均为8.6%,以斜长石和钾长石为主;岩屑体积分数为10% 30%,平均为21%。填隙物包括杂基和胶结物,体积分数为1% 11%,平均为7.2%;杂基体积分数少,平均值小于2%,比其他的致密砂岩储层的杂基体积分数低;胶结物以自生石英为主,部分井段钙质胶结物体积分数较高,在扫描电镜及部分薄片中可见到绿泥石、自生高岭石、伊利石胶结物。川西坳陷须二段砂岩属于能量较强的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和三角洲前缘河口坝沉积的产物,因此,一般以中粒为主,分选较好,颗粒以圆状—次圆状为主。

1.3储层基本特征

统计分析表明:须二段储层孔隙度主要为1% 4%,平均为3.72%;孔隙度极差,渗透率普遍低于0.5?10-3μm2。由于储层致密化严重,面孔率低,大多小于1%。孔隙空间类型以粒内溶孔和微

34

增刊1陈冬霞,庞雄奇,等: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须二段致密砂岩孔隙度演化史

裂缝为主,少量石英压溶孔和残余粒间孔。从孔隙构成占孔隙空间比例分析,须二段原生孔隙多<30%,而次生孔隙多>40%,微裂缝对面孔率有一定的贡献,平均为9.1%。粒内溶孔中被溶蚀的颗粒主要为长石,常见网格状、蜂窝状溶蚀残余。粒间残余孔较小,呈不规则状,粒缘常有较薄的绿泥石薄膜生长。显微镜下观察微裂缝较发育,常沿颗粒边缘发生,形成粒缘缝,在扫描电镜下清晰可见,长度一般<2cm,宽度一般<0.01mm。

2成岩作用特征

2.1主要成岩作用类型

2.1.1压实压溶作用

压实作用是本区砂岩致密化过程中最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在沉积物成岩过程中是原生孔隙减少的主要原因,而压溶作用是成岩晚期孔隙减少的一个原因。研究区储层遭受强烈的压实作用是由于须家河组遭受前陆盆地(龙门山形成)形成过程的强烈挤压和上覆地层的压力所致,埋藏深度大;须二段储层的现今埋深一般>3600m,马深1井现今最大埋深超过5400m。砂岩薄片鉴定可见到明显的云母及长轴碎屑的大致定向排列,软碎屑的拉长、变形,刚性产生裂纹、破碎,颗粒间为线—凹凸接触。

2.1.2胶结作用

川西上三叠统砂岩中胶结物成分多样,其中以硅质和碳酸盐为主,其次为绿泥石、白云石和少量菱铁矿。砂岩中石英碎屑加大现象极为普遍,从弱加大到强加大,加大边宽0.05 0.3mm为常见。硅质胶结作用是导致岩石致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石英具2次到3次加大现象,石英的次生加大边充填孔隙,减少了储集空间。川西坳陷须二段碳酸盐胶结物中,早期方解石含量相对较低,且不含铁,多以粗—巨晶、巨连晶的形式存在。晚期碳酸盐胶结物主要为亮晶方解石、铁方解石及白云石和铁白云石,因其对早期碳酸盐胶结物和碎屑颗粒的强烈交代,晶形可见较好的自形。

2.1.3溶蚀作用

本区须二段砂岩的下伏煤系地层中有机质产生的大量有机酸形成偏酸性溶液进入砂岩中,造成储层中不稳定组分溶解从而形成次生孔隙,改善了砂岩的孔渗性,其中长石类骨架颗粒溶解及不稳定岩屑的溶解是本区次生孔隙形成的主要途径。填隙物中能见到杂基、高岭石被溶形成贴粒溶缝、粒间微孔和杂基内微孔;碳酸盐胶结物一般被弱溶,形成少量次生粒间及粒内孔,主要原因可能是须二段的后期碳酸盐胶结物是在相对深埋条件下沉淀的;在须二段砂岩中,有时见到石英颗粒内部发生微弱溶蚀[16-17]。

2.2成岩作用序列

2.2.1成岩系列

通过大量镜下薄片和阴极发光及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研究区须二段储层的成岩矿物具有一定的序列。部分井区镜下观察到自生绿泥石以孔隙衬里或环边的形式存在,如在川高561井的4992.67 4993.29m,分别发现绿泥石包膜抑制早期颗粒的点、线接触(图1a),一般无石英次生加大的存在,且抑制后期石英次生加大的生长,局部可能有自生石英和自生绿泥石竞争生长的现象(图1b)。这些现象说明自生绿泥石形成时间较早,属于早成岩作用阶段的产物。自生高岭石形成时间也相对较早,川绵39井须二段自生高岭石充填粒间孔,石英次生加大伸向晶间孔,说明自生高岭石形成时间早于次生加大石英的时间(图1c)。由于早期绿泥石作为衬里的存在,抑制了石英次生加大的生长,造成部分井区须二段自生石英不发育,但大部分井区发育,生长却较晚,从早成岩作用的晚期(图1d)一直持续到晚成岩作用阶段(图1e),是砂体严重致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须二段储层的溶解作用包括长石的溶解和岩屑的溶解(图1d),但发生时间较晚。部分薄片中显示有石英的次生加大明显,却未见长石的溶解(图1d)。须二段的碳酸盐胶结物主要为晚成岩作用阶段的产物,这一点可以从方解石胶结物和溶解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的共生关系来证明。大量薄片均见到长石溶解空间内充填的自生铁白云石、铁方解石、黄铁矿(图1f)。在不少镜下薄片(图1g、i)和岩心观察中均看到裂缝发育,其中有次生加大石英的存在,且目前仍有部分裂缝处于开启状态,裂缝中不仅有石英加大现象,也富含有机质,主要为残留的沥青,这也说明裂缝形成时间早于油气大量成藏期,部分裂缝中甚至有碳酸盐胶结物(主要为方解石胶结)。研究区须二段目前总体处于晚成岩作用的中期,主要依据除了颗粒的强烈压实变形外,薄片中见到颗粒间石英的自形体相互拼接,加大边厚且宽,多呈镶嵌状接触,在镜下见到压溶现象,有裂缝发育(图1h)。

44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第42卷

a.有绿泥石包膜的地方泥岩屑的变形较小(红色箭头)其余地方变形较大(白色剪头),川高561井,铸体薄片,4994.67m,单偏光,对角线长0.28mm;b.自生泥绿石的存在限制自生石英的生长,使石英存在侵蚀边缘(黄箭头),有自生石英和自生绿泥石共同竞争生长的现象(红箭头),川高561井,4993.29m;c.自生高岭石充填在粒间孔隙,孔隙四周的石英颗粒次生加大部分伸向高岭石晶体之间的空隙中,并交代了部分高岭石,川绵39井,4061.5 4063.5m,单偏光?360;d.发育石英次生加大,砂岩中长石多,但几乎没溶解,川罗562井,4924.76m,铸体薄片,单偏光,对角线长1.5mm;e.发育石英次生加大作用,有微裂缝穿过石英次生加大边,川高561井,4714.19m,铸体薄片,单偏光,对角线长3.75mm;f.分布于长石溶解空间的自形铁白云石晶体,川孝565井,5050.05m,单偏光,对角线长3.75mm;g.次生孔隙中有自形的白云石沉淀,川孝565井,4898.31m,铸体薄片,单偏光,对角线长0.75mm;h.有垂直裂缝,其中生长自形自生石英,川孝565井,5058.26m,岩心照片;i.砂岩和碎屑颗粒间缝合线关系,川高561井,4926.65m,铸体薄片,单偏光,对角线长1.5mm。

图1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二段储层岩石薄片、扫描电镜与岩心照片

Fig.1Thin section,SEM and core images of the reservoir in the second mumber of Xujiahe Formation,Upper Triassic,western Sichuan depression

2.2.2成岩矿物形成时间

研究区大量的流体包裹体分析测试资料显示了自生石英矿物(包括石英加大边和充填在粒间残余孔和溶蚀孔中的石英)的均一化温度。其中须二段自生石英形成的温度范围广,平均均一化温度从63?变化到299.5?,形成时间长,由表1显示出具有多期次的特点。形成时间跨度大,结合埋藏史的研究,现有包裹体资料表明从T3x4末期到K2中期均有发育。流体包裹体分析测试资料显示了方解石胶结的均一化温度存在较大差异,明显为不同时期胶结的产物(表1)。早期方解石和白云石胶结物形成时间早,在T3x4早期即形成,晚期胶结物形成的时间主要在J3中期以后,方解石脉和裂缝中充填的方解石形成时间更晚,为K2末期以后,可能一直持续到E3。由表1可见,充填粒间溶蚀孔的半自形石英的均一化温度较高,平均达到165.2?,表明形成时间较晚,为J3晚期—K1时期的产物,显示出须二储层的溶蚀时间较晚。

2.3成岩作用阶段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现今低地温梯度区,一般小于3?/hm,平均2.05?/hm,但古地温梯度较高,平均为3.5?/hm。由于成岩演化主要受埋深和地温变化影响,依据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碎屑岩成岩作用阶段划分规范》[18],结合

54

增刊1陈冬霞,庞雄奇,等: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须二段致密砂岩孔隙度演化史

表1川西坳陷须二段成岩矿物均一化温度

Table1Homogeneous temperature of the diagentic mineral in the second mumber of Xujiahe Formation,Upper Trias-sic,western Sichuan depression

井号成岩作用均一温度/?平均温度/?井深/m形成时间成岩序列大邑2早期方解石胶结物1051054958.6T3x4早期早期方解石、白云石川鸭92早期白云石胶结物89894859.1T3x4早期

川孝93次生边石英105,117,70,58,81,85,62834548T3x4早期石英加大川合127次生边石英74,77,78,71,75,77,80,85,87,90,72784584.94T3x4

新851次生边石英77,75,75,83,103,54,64,74754796T3x4

川合139次生边石英67,72,77,75,78744541T3x4

川鸭92次生边石英64,75,66,67,80704520T3x4

大邑2次生边石英118,119,120,112,113,108,109,110,

96,97,98

1094958.6J1早期中期石英

加大川合127次生边石英68,83,72,87,78,91,108,125,171,157,

113,127,176,162,117,165

1184579.83J3早期川孝560充填孔隙石英164.5,120.3,117.61344926J3中期中晚期溶解川孝560粒间半自形细晶石英165.2165.24860.8K1中期

川合137晚期方解石胶结物120,110,108,125,114,0001154618.4J3中期中晚期方解石川合127晚期方解石胶结物150,200,141,152,182,156,119,105,

138,196

153.94563.3J3晚期

川合137次生边石英91,88,148,93,93,154,97,97,159,101,

170,180

1284621.09J3晚期中晚期石英加大

新851次生边石英169,88,67,76,90,144,105,151,95,

152,114,154,104,162,119,180,184,

200,168,186,199,197,200,201

1484843J3末期

新851晚期方解石胶结物171,125,135,153,147,170,117.6,135,

154,161,153

147.34834K1早期晚期方解石川孝565次生边石英299.5299.55049K2早期晚期石英加大川合137裂缝中充填的方解石121,121,138,138129.54618.4K2末期晚期裂缝川鸭95方解石脉124,132,133,121,126,127,130,1311274474E3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成岩作用特点和成岩演化序列、自生矿物类型、成岩温度、黏土矿物特征以及有机质热成熟度等标志,对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的成岩阶段进行了划分(图2)。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早成岩作用A期,成岩作用以压实作用为主,早期的绿泥石环边抑制了石英次生加大,并部分影响了地层的压实,还有少量早期方解石的胶结物。早成岩作用B期,仍以压实作用为主,原生孔隙继续减少,发育少量的次生孔,储层石英次生加大逐渐发育,以I级石英次生加大边为主,长石和岩屑的溶解作用开始发生,压实作用导致颗粒呈点—线接触,但压实作用对孔隙度的影响继续存在。晚成岩作用A期,石英次生加大以II级为主,长石和岩屑的溶解作用继续,晚期方解石和白云石胶结物发育。晚成岩作用B期,压实作用减弱,并导致压实压溶微裂缝出现,成岩作用主要以石英次生加大为主。

64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第42卷

图2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二段储层成岩作用阶段的划分

Fig.2Diagentic stage of the reservior in the second mumber of Xujiahe Formation,Upper Triassic,western Sichuan depression

3储层孔隙度演化模型

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孔隙演化的预测方法和模型:Athy[19]最早提出根据储层埋藏深度来预测孔隙度的关系式;Maxwell等[20]根据实验数据推导了温度和时间对孔隙度演化的影响;Scherer[21]考虑了储层的埋藏深度、石英颗粒的体积分数、颗粒分选性、地温梯度和沉积物年龄。但他们提出的孔隙度预测方法均只考虑了压实作用的影响,对于溶解作用、胶结作用和自生矿物的生长引起的孔隙度的变化在定量与储层的孔隙度变化模型中均没有加以讨论。寿建峰、吕正祥、孟元林、蒙启安、朱建伟等[17,22-25]在孔隙度演化模型的建立过程中,考虑了其他成岩作用对孔隙度演化的影响。笔者在建立川西坳陷须二段储层孔隙度演化模型时,充分考虑了影响储层物性的因素。本区主要包括沉积过程中的粒度、分选性等岩相特征对原生孔隙的影响,成岩作用过程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造成孔隙度的损失,成岩作用过程中溶蚀作用引起孔隙度增加等。

3.1储层初始孔隙度

在砂岩的压实实验中,砂岩的原始孔隙度主要与砂岩的分选有关,原始孔隙度的大小只能通过其分选系数近似恢复其值,Scherer[21]建立了如下关系:

Ф0=20.91+22.9/S0。(1)式中:Ф0为原始孔隙度,%;S0为Trask分选系数。据经验可知,砂岩的分选系数为1 2.5,故由式(1)可求出砂岩沉积时的原始孔隙度一般为30% 44%。对川西地区新5、新10、新11、新101、丰谷21、大邑1和大邑2等150个样品的薄片鉴定结果进行统计,显示出岩石的粒度、岩性对其分选性有较大的影响(表2)。

表2川西须家河组岩石分选性统计表

Table2Sort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ervior in the sec-ond mumber of Xujiahe Formation,Upper Trias-

sic,western Sichuan depression

粒度分选性分选系数岩性分选性分选系数粗粒中等—好 1.41石英砂岩好 1.12

中粒中等—好 1.09岩屑砂岩中等—好 1.25细—中粒好—中等 1.45岩屑石英砂岩好—中等 1.33

细粒好 1.03长石岩屑砂岩好—中等 1.41

74

增刊1陈冬霞,庞雄奇,等: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须二段致密砂岩孔隙度演化史

3.2成岩过程中孔隙度损失模型

本区成岩作用过程中孔隙度损失主要由于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压实作用对孔隙度造成的损失可以用损失率来表示,为压损孔隙度与Φ0的比值。砂岩经历压实作用后,压损孔隙度可由下式计算:

ΦC*=Φ0–Φ·Φri/Φrt。(2)式中:ΦC*为压损孔隙度,%;Φri为粒间孔面孔率,%;Φ

rt

为总面孔率,%;Φ为实测孔隙度,%。

某一埋深条件下,储层压实后剩余孔隙度ΦC 为Ф0减去ФC*之差。由于压实作用导致的孔隙度变化可以用深度与孔隙度的指数关系[22]来表达,则剩余孔隙度可表示为

ΦC=Ф0·e-C·Z。(3)式中:C为压实因子,粉砂岩和中细砂岩的压实因子分别为0.00033 0.00040[26];Z为埋藏深度,m。

胶结作用引起的孔隙度的损失率为胶结作用的损失量与Φ0之比。因此,胶结作用损失的孔隙度大体与胶结物的含量相当。

3.3成岩过程中孔隙度增加模型

成岩过程中增加的孔隙度主要为溶蚀作用造成了次生孔隙的形成。次生溶蚀孔隙度是指总储集空间中溶蚀孔所占据的那部分储集空间:

Φd=Φ·Φrr/Φrt。(4)式中:Φd为次生溶蚀孔隙度,%;Φrr为溶蚀孔面孔率,%。

3.4储层孔隙演化模型

历史时期孔隙度演化模型包括以上3个方面,即综合以上3个模型,历史时期储层的孔隙度变化模型如下:

Ф=Ф0e-C·Z-ΦCe+Φd。(5)式中:ΦCe为胶结作用损失的孔隙度,%。

将式(1)代入式(5),则孔隙度演化模型也可写为

Ф=(20.91+22.9/S0)·e-C·Z-ΦCe+Φd。(6)4储层孔隙度演化史

4.1主要历史时期储层孔隙度

早成岩作用的A期对应的埋藏深度大致小于1500m,温度小于65?,对应的地质历史时期约在三叠纪须四段沉积末期。在此阶段有机质未达到成熟阶段,根据有关自生绿泥石的含量及其与储层面孔率的关系统计显示,须二段绿泥石体积分数部分井区为0 8%,平均达4%,导致面孔率增加8%。本期压实作用是导致储层物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原生孔隙度由45%左右降低至22%(以分选好的细砂岩储层计算,初始孔隙度45%,压实因子0.004)(图3)。具体计算模型如下:

Ф=Ф0·e-C·Z+C C·1500Z/1500,

(Z:0 1500m)。(7

图3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二段储层孔隙度演化史Fig.3Porosity evolution of the reservior in the second mumber of Xujiahe Formation,Upper Triassic,

western Sichuan depression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早成岩作用的B期,对应的埋藏深度>1500 2500m,温度为65 85?,对应的地质历史时期约在三叠纪末。在此阶段有机质处于成熟的临界点,R o为0.4% 0.5%,成岩作用仍以压实作用为主,原生孔隙继续减少,发育少量的次生孔。须二段储层石英次生加大逐渐发育,以I级石英次生加大边为主,晶面窄、不完整,长石和岩屑的溶解作用开始发生。由式(8)计算得知,具体计算模型如下:

Ф=Ф0·e-C·Z+C C-C Q(Z-1500)/(4800-1500)+C

d

(Z-1500)/(4800-1500),

(Z:>1500 2500m)。(8)经历了早成岩作用的A期和B期后,储层孔隙度大约为18% 22%(图3)。晚成岩作用的A期,对应的埋藏深度为2500 4800m,对应的温度为85 125?,对应的地质历史时期约在晚侏罗世末。

84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第42卷

在此阶段有机质处于成熟到高成熟,R o为0.5% 1.5%,压实作用导致颗粒呈点-线接触,但压实作用对孔隙度的影响继续存在。石英次生加大以II级为主,长石和岩屑的溶解作用继续,晚期方解石和白云石胶结物发育。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自生矿物的生长导致储层开始致密化。由于本阶段压实作用持续(仍是导致储层孔隙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再加上较强烈的石英次生加大和晚期含铁的方解石和白云石,使得储层致密,石英次生加大导致硅质胶结物体积分数为2% 4%;晚期方解石和白云石体积分数一般为5% 8%。尽管本期有长石和岩屑的溶解作用继续发生,但对储层的改造并不显著,须二段可增加平均2%的面孔率,在晚成岩作用A期结束时,须二段储层孔隙度为6% 10%(图3)。具体计算模型如下:

Ф=Ф0·e-C·Z+C C-C Q(Z-1500)/(4800-

1500)+C

d (Z-1500)/(4800-1500)-C

A

(Z-

1500)/(4800-2500),

(Z:2500 4800m)(9)晚成岩作用的B期,对应的埋藏深度大于4800m,对应温度大于125?,部分地区达到160? 180?,时间为白垩世至今。在此阶段有机质处于高成熟到过成熟阶段,R o>1.5%,岩石呈固结状态,压实作用减弱,并导致压实压溶微裂缝出现。本阶段的成岩主要以石英次生加大和自生长石为主。压实作用和自生矿物的生长导致储层变得更加致密。研究区须家河组的须二段目前普遍已经进入晚成岩作用B期,须二段储层的孔隙度降低幅度减少,在埋深达5000m时,储层的孔隙度一般为2% 5%(图3)。

Ф=Ф0·e-C·Z+C C-C Q+C d-C A,

(Z:>4800m)。(10)式(7)—(10)中:C C为岩石中绿泥石含量导致的储层的孔隙度变化,一般为0 8%;C Q为岩石中石英次生加大和自生石英的含量导致的孔隙度的减低量,一般为2% 12%;C d为岩石中长石和岩屑溶解作用导致的次生孔隙度的增加量,一般为2% 5%;C

A

为岩石中晚期碳酸盐胶结物的含量,一般为3% 8%。

4.2储层致密化时间

考虑到沉积和成岩对储层孔隙度的影响,分别建立了不同的孔隙度演化模型:以孔隙度12%为界,小于该值为致密化;并结合各地区地层埋藏史分析,将致密化时的深度对应的时间认为是开始致密化的时间,针对不同地区模拟了历史时期储层孔隙度演化史。孝泉—新场—合兴场须二气藏和大邑须二气藏均以中粒的岩屑石英砂岩为主,储层分选中等—较好;选择初始孔隙度为40%进行计算,压实系数选0.0004;鸭子河须二气藏以中粒岩屑石英砂岩为主,储层相对较粗,发育部分粗砂岩,分选中等—好。须二段初始孔隙度选择37.5%,压实系数选0.0004进行计算。孝泉—新场—合兴场气藏除了正常的压实作用外,还存在早期的绿泥石胶结抑制石英加大和压实作用,早期含铁方解石胶结物不发育。与孝泉—新场—合兴场相比,大邑气藏不存在早期的绿泥石胶结抑制石英加大和压实作用的现象,其中储层的杂基统计体积分数为1% 8%,石英硅质胶结物体积分数为0 3%,方解石体积分数为0 8%,铁白云石体积分数为0 4%;与孝泉—新场—合兴场须二段相比,鸭子河气藏填隙物中,泥质体积分数较高,须二段平均为3.7%,早期方解石胶结物体积分数较高,常以连晶胶结物形式出现,平均为3.6%。模拟结果表明,孝泉—新场—合兴场地区须二段储层开始致密化的时间为J3早期,鸭子河地区开始致密化的时间为J1—J2早期,大邑地区开始致密化的时间为J3早期(图3)。

5结论

1)在对须二段储层成岩作用特征、成岩作用序列、成岩矿物形成时间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沉积过程的研究,建立了须二段储层孔隙度演化的模型;该模型能有效地预测地史过程中孔隙度演化特征。

2)早成岩作用A期由于压实作用主导下原生孔隙度急剧降低;早成岩作用B期储层孔隙度降低趋势放慢;晚成岩作用A期持续的压实作用和较强烈的石英次生加大和晚期碳酸岩胶结,使得储层致密;至晚成岩作用B期,压实作用和自生矿物的生长导致储层更加致密。

3)川西坳陷须二段储层致密化时间较早,一般在晚成岩作用早期即晚侏罗世早期已经基本致密化。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Masters J A.Deep Basin Gas Trap,Western Canada [J].AAPG Bulletin,1979,63(2):152-181.

[2]Spencer C W.Review of Characteristics of Low-Permea-

94

增刊1陈冬霞,庞雄奇,等: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须二段致密砂岩孔隙度演化史

bility Gas Reservoirs in Western United States[J].

AAPG Bulletin,1989,73(5):613-629.

[3]Rose P R,Everett J R,Merin I S.Possible Basin Cen-tered Gas Accumulation,Roton Basin,Southern Colorado

[J].Oil&Gas Journal,1984,82(10):190-197.[4]Law B E.Basin-Centered Gas Systems[J].AAPG Bul-letin,2002,86(11):1891-1919.

[5]Schmoker J W,Fouch T D,Charpentier R R.Gas in the Uinta Basin,Utah-Resources in Continuous Accumula-

tions[J].The Mountain Geologist,1996,33(4):95-

104.

[6]Shanley K W,Robert M C,John W R.Factors Control-ling Prolific Gas Production For Low-Permeability Sand-

stone Reservoirs:Implications for Resource Assessment,

Prospect Development,and Risk Analysis[J].AAPG

Bulletin,2004,88(8):1083-1122.

[7]姜振学,林世国,庞雄奇,等.两种类型致密砂岩气藏对比[J].石油实验地质,2006,28(3):210-214.

Jiang Zhen-xue,Lin Shi-guo,Pang Xiong-qi,et al.The

Comparison of Two Types of Tight Sand Gas Reservoir

[J].Petroleum Geology and Experiment.2006,28(3):

210-214.

[8]王金琪.早聚晚藏:川西坳陷天然气基本特征[J].天然气工业,2001,21(1):5-12.

Wang Jin-qi.Early Accumulation and Late Seal:The

Basic Characters of Gas Reservoir in West Sichuan De-

pression[J].Natural Gas Industry,2001,21(1):5-

12.

[9]杨克明.川西坳陷油气资源现状及勘探潜力[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3,24(4):322-326.

Yang Ke-ming.Status of Oil and Gas Resources and

Prospecting Potential in West Sichuan Depression[J].

Oil and Gas Geology,2003,24(4):322-326.

[10]叶军.川西坳陷的天然气是深盆气吗?[J].天然气工业,2004,24(增刊):1-5.

Ye Jun.Reservoir Mechanism of Natural Gas in West

Sichuan Depression[J].Natural Gas Industry,2004,

24(Sup.):1-5.

[11]秦胜飞,陶士振,涂涛,等.川西坳陷天然气地球化学及成藏特征[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7,34(1):34-

38.

Qin Sheng-fei,Tao Shi-zhen,Tu Tao,et al.Characteris-

tics of Natural Gas Geochemistry and Accumulation in

Western Sichuan Depression[J].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2007,34(1):34-38.

[12]曹烈,徐殿桂,黄川.川西坳陷上三叠统—侏罗系烃源岩生烃史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5,25(12):22

-24.

Cao Lie,Xu Dian-gui,Huang Chuan.Research on the

Hydrocarbon Generation History of the Source Rocks in

Upper Triassic Series and Jurassic Series in Western Si-

chuan Depression[J].Natural Gas Industry,2005,25

(12):22-24.

[13]张金亮,常象春,王世谦.四川盆地上三叠统深盆气藏研究[J].石油学报,2002,23(5):27-33.

Zhang Jin-liang,Chang Xiang-chun,Wang Shi-qian.

Gas Trap in Deep Basin of the Upper Triassic in Sichuan

Basin[J].Acta Petrolei Sinica,2002,23(5):27-33.[14]宋岩,洪峰.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深盆气地质条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1,28(2):11-14.

Song Yan,Hong Feng.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Deep Basin Gas in Western Depression Sichuan Basin

[J].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2001,28

(2):11-14.

[15]张金川,刘丽芳,唐玄,等.川西坳陷根缘气藏异常地层压力[J].地学前缘,2008,15(2):147-155.

Zhang Jin-chuan,Liu Li-fang,Tang Xuan,et al.Ab-

normal Pressure in the Source-Contacting Gas Reservoir

in Western Sichuan Basin[J].Earth Science Frontiers,

2008,15(2):147-155.

[16]吕正祥.川西孝泉构造上三叠统超致密储层演化特征[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5,32(1):23-26.

LüZheng-xiang.Evolutionary Characteristics of Upper

Triassic Reservoir in Xiaoquan Sructure in West Si-

chuan,China[J].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5,32(1):23-26.

[17]徐樟有,吴胜和,张小青,等.川西坳陷新场气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四段和须二段储集层成岩-储集相及

其成岩演化序列[J].古地理学报,2008,10(5):447

-458.

Xu Zhang-you,Wu Sheng-he,Zhang Xiao-qing.Diage-

netic-Reservoir Facies and Their Evolutionary Sequences

of the Members4and2of Upper Triassic Xujiahe For-

mation in Xinchang Gasfield,Western Sichuan Depres-

sion[J].Journal of Paleography,2008,10(5):447-

458.

[18]裘亦楠.油气储层评价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Qiu Yi-nan.Reservoir Evaluation Technology[M].

Beijing:Petroleum Industry Press,1994.

[19]Athy L F.Density,Porosity and Compaction of Sedimen-tary Rocks[J].AAPG Bulletin,1930,4:1-24.[20]Maxwell J C.Influence of Depth,Temperature,and Geologic Age on Porosity of Quartzose Sandstone[J].

05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第42卷

AAPG Bulletin,1964,48(5):697-709.

[21]Scherer M.Parameters Influencing Porosity in Sand-stones:A Model for Sandstone Porosity Prediction[J].

AAPG Bulletin,1987,71(5):485-491.

[22]寿建峰,朱国华.砂岩储层孔隙保存的定量预测研究[J].地质科学,1998,33(2):244-250.

Shou Jian-feng,Zhu Guo-hua.Study on Quantitative

Predication of Porosity Preservation in Sandstone Reser-

voirs[J].Scientia Geologica Sinica,1998,33(2):244

-250.

[23]孟元林,姜文亚,刘德来.储层孔隙度预测与孔隙演化史模拟方法探讨:以辽河拗陷双清地区为例[J].

沉积学报,2008,26(5):780-788.

Meng Yuan-lin,Jiang Wen-ya,Liu De-lai.Reservoir

Porosity Prediction and Its Evolving History Modeling:A

Case of Shuangqing Region in the Liaohe West Depres-

sion[J].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2008,26(5):

780-788.

[24]蒙启安,刘立,曲希玉,等.贝尔凹陷与塔南凹陷下白垩统铜钵庙组—南屯组油气储层特征及孔隙度控制

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0,40(6):

1222-1240.

Meng Qi-an,Liu Li,Qu Xi-yu,et al.Reservoir Char-

acteristics and Processes Controlling Porosity in Tongbo-

miao-Nantun Formation from Beier Depression,China

and from Tanan Depression,Mongolia[J].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 of Earth Science edition.2010,40(6):

1222-1240.

[25]朱建伟,蒋黎,郭殿军,等.松辽盆地北部常家围子地区姚一段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吉林大学学

报:地球科学版,2009,39(2):205-210.

Zhu Jian-wei,Jiang Li,Guo Dian-jun,et al.Properties

and Influence Factors Analysis of Reservoir in the First

Member of Yaojia Formation of the Changjiaweizi Re-

gion,Northern Songliao Basin[J].Journal of Jilin Uni-

versity:Earth Science Edition.2009,39(2):205-

210.

[26]Hegarty K A.Subsidence History of Australia's Southern Margin:Constraints on Basin Models[J].AAPG Blle-

tin,1988,72(5):614-633.

15

增刊1陈冬霞,庞雄奇,等: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须二段致密砂岩孔隙度演化史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划分对比研究倡-天然气工业

倡本文系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点项目的部分成果(编号:西油勘研课2003‐11)。 作者简介:张健,1960年生,高级工程师;1982年毕业于原成都地质学院石油系,现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工作。地址:(610051)四川省成都市府青路一段3号。电话:(028)86012038。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划分对比研究 倡 张健1 李国辉2 谢继容2 邱健2 魏小薇2 唐大海2 (1.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处 2.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张健等.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划分对比研究.天然气工业,2006,26(1):12‐15. 摘 要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对比长期存在混乱,给盆地整体评价带来困难。通过岩石地层、地震地层、事件地层及高分辨率旋回地层等多种方法讨论了须家河组与香溪群各岩性段的对比关系,得出了全盆地上三叠统的对比关系;指出须四段底可近似看成等时界面;须家河组下部地层自西向东、向南逐层超覆在雷口坡组之上,上部地层在盆地西北部自东南向西北方向剥蚀层位渐次变老。文章建议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废除“香溪群”,统一使用“须家河组”,以利于对全盆地上三叠统进行油气资源整体评价与深化研究。 主题词 高分辨率旋回地层 事件地层 地震地层 岩石地层 对比 晚三叠世 四川盆地 长期以来,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陆相地层的岩石 地层单位一直存在川西“须家河组”与盆地中东部的“香溪群”,二者的对比关系长期争论不休,给后续研究带来了困难。四川盆地原“香溪群”是引自湖北秭 归香溪剖面的“香溪群”[1,2] ,而湖北秭归“香溪群”在20世纪70年代已被“肢解”为两个岩石地层单位,“香溪群”已被废除。四川盆地“香溪群”不仅一直沿用至今,而且不同的地质家建立了不同的“香溪群”和“须家河组”的对比关系,多种地层对比关系制约了对上三叠统整体评价及油气勘探。 笔者认为四川盆地应废除“香溪群”,对上三叠统建议统一使用“须家河组”这一名称,并通过对来自岩石地层、地震地层、事件地层、高分辨率旋回地层等多方面的综合研究,建立了四川盆地上三叠统的划分对比方案。 一、地层对比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陆相地层的对比首先要解决 的问题是“香溪群”与“须家河组”的对比关系,其次是岩组内部“段”一级地层单元的对比。 1.岩性地层 川西“须家河组”相区的须家河组可划分出5~6个岩性段,其中须一(指四川盆地雷口坡组之上须二段砂岩之下的一套地层,主要分布在川西及川中局部,为海相及海陆过渡相地层,相当于马鞍塘组、垮 洪洞组及小塘子组)、须三、五段以泥质岩为主,须 二、四、六段以砂岩为主,纵向分段性清晰。盆地中、东部“香溪群”相区的香溪群也可分出6个岩性段,其香一、三、五段以泥页岩为主,香二、四、六段以砂岩为主。无论是须家河组,还是香溪群,其一、三、五段均以泥页岩为主,二、四、六段均以砂岩为主。而两者的对比关系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 须一段主要以一套海相沉积的碳酸盐岩、砂泥岩为主,在川西及川中的露头及井下均发现有海相化石(邓康龄、罗启后等)。川西地区的须一段与川中地区的香一段对比,目前的认识较统一。 川西地区的须二段砂岩岩屑成分复杂,砂岩以高长石含量及含少量花岗岩、喷出岩、千枚岩岩屑为特征,川中地区的香二段砂岩与川西地区须二段岩石特征相似。 川西、川中地区的重矿物资料也表明,川西地区(如关基井)须一—须二段及川中地区(如蓬基井)香一—香二段均以锆石、电气石含量高为特征,其平均值为全井段最高。 川西北地区自须三段开始,大量出现碳酸盐岩岩屑,并见同沉积砾石,局部地区分布有碳酸盐岩,靠近山前的露头剖面发现有海相化石的分布(邓康龄),川中地区香三段砂岩也以碳酸盐岩岩屑为主,在八角场、遂南、磨溪等地见厚度不等的灰岩、泥灰岩分布,反映了须三段时水侵规模较大。岩屑类型 ? 1?

次生孔隙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1、次生孔隙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答:次生孔隙形成的原因主要有:1)溶解(或溶蚀)作用;2)成岩收缩作用;3)构造应力作用。 2、碎屑岩的成岩作用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标志? 答:碎屑岩的成岩作用可以划分为同生成岩阶段、早成岩阶段、中成岩阶段、晚成岩阶段和表生成岩阶段。 (1)同生成岩阶段的主要标志有:①岩石(沉积物)疏松,原生孔隙发育;②海绿石主要形成于本阶段;③鲕绿泥石的形成;④同生结核的形成。⑤沿层理分布的微晶及斑块状泥晶菱铁矿;⑥分布于粒间及粒表的泥晶碳酸盐,有时呈纤维状及微粒状方解石;⑦有时有新月形及重力胶结;⑧在碱性水介质(盐湖盆地)中析出的自生矿物有粉末状和草莓状黄铁矿、他形粒状方沸石、基底式胶结或斑块状的石膏、钙芒硝,可见石英等硅酸盐矿物的溶蚀现象等。 (2)早成岩阶段可分为A、B两期,下面分别对A期和B期进行阐述。 1)早成岩A期的主要标志有:①古温度范围为古常温小于65℃。②有机质未成熟,其镜质组反射率R o小于0.35%,最大热降解峰温T max小于430℃,孢粉颜色为淡黄色,热变指数TAI小于2.0。③岩石弱固结—半固结,原生粒间孔发育。④淡水—半咸水水介质的泥岩中富含蒙皂石层占70%以上的伊利石/蒙皂石(I/S)无序混层粘土矿物(有序度R=0),统称蒙皂石带;碱性水介质(含煤地层)的砂岩中自生矿物不发育,局部见少量方解石或菱铁矿,颗粒周围还可见少量绿泥石薄膜;碱性水介质的自生矿物有粒状方沸石、泥晶碳酸盐,无石英次生加大。古温度低于42℃是石膏及钙芒硝析出,本期末,泥晶含铁方解石和含铁白云石析出;泥岩中粘土矿物以伊利石—绿泥石(I—C)组合和伊利石—绿泥石—伊利石/蒙皂石混层(I-C-I/S)组合为主,伊利石/蒙皂石(I/S)混层为有序混层,也有无序混层,少见蒙皂石,砂岩中可见高岭石。⑤砂岩中一般未见石英加大,长石溶解较少,可见早期碳酸盐胶结(呈纤维状、栉壳状、微粒状)及绿泥石环边,粘土矿物可见蒙皂石、无序混层矿物及少量自生高岭石。在碱性水介质中可见石英、长石溶蚀现象。 2)早成岩B期的主要标志有:①古温度范围为大于65℃~85℃。②有机质未成熟,镜质组反射率R o为0.35%~0.5%,最大热解峰温T max为43℃~435℃,孢粉颜色为深黄色,热变指数TAI为2.0~2.5。③在淡水—半咸水水介质中,由于压实作用及碳酸盐类等矿物的胶结作用,岩石由半固结到固结,孔隙类型以原生孔隙为主,并可见少量此生孔隙;在酸性水介质(含煤地层)中,由于缺乏早期碳酸盐胶结物,压实强,颗粒可呈点—线状接触,压实作用使原生孔隙明显减少;碱性水介质中颗粒间以点接触为主,部分线接触,此生孔隙发育,形成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共存的局面。④淡水—半咸水水介质的泥岩中蒙皂石明显向伊利石/蒙皂石(I/S)混层粘土矿物转化,蒙皂石层占70%~50%,属无序混层(有序度R=0),称无序混层带;酸性水介质(含煤地层)的砂岩中胶结物少,局部可有少量早期方解石,粘土矿物以伊利石/蒙皂石(I/S)无序混层为主,还可有少量绿泥石和伊利石,在富火山碎屑

川西合兴场地区构造发育史研究

川西合兴场地区构造发育史研究 川西凹陷近南北展布的合兴场构造带的发育史分为四个阶段:安县构造事件时期、中侏罗统千佛崖组时期(早燕山期)、古新世、第四纪,分别形成近EW 向、近SN向、NNE向、NNW向四个方向的断裂带。其中古新世形成的EW向断裂较多,为该区的主期构造,后期形成的断裂对主期构造有一定的破坏或改造,因此该区构造形态是四期构造相互叠加演化的结果。 标签:断裂形成时期延伸方向 1前言 川西坳陷北界为米仑山推覆构造带,南界大致在雅安至乐山一线,北西以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为界,东界为龙泉山断褶构造带[1]。本文研究区地处川西坳陷近南北向展布的合兴场—石泉场构造带。研究区构造线总体呈北东向,与龙门山走向总体一致,南北部为北东东向构造带切截分割[2];在研究区东南部,川西坳陷的构造线受近南北向构造带的影响与上述两区域极不谐调。 该区断裂特别发育,具有多方向、多期次的断裂特征。主要断层均为逆断层。主要断裂的延伸方向可分为四组:即NNE-NE向、近SN向、近EW向、NW向。 2深层与浅层构造的差异性 深层与浅层的断裂系统不一致。深层的断层倾角相对陡,垂向断距大,水平断距较小,延伸长度短,对地层褶皱变形的控制面积小,主要发育近SN向、近EW向断层。 浅层断裂以NNE向为主,同时发育延伸长度较短的NW向断裂。NNE-NE 向断层倾角相对缓,垂向断距小,水平断距较大,延伸长度长,对地层褶皱变形的控制面积大。 3主要延伸方向的断裂形成时期 3.1EW向构造形成时期 须家河组四段时期(安县构造事件),EW向构造带是该区内形成时间较早的构造带[3]。构造运动的早期由于邻区构造运动影响,本区受近SN方向的应力场的挤压,雷口坡组膏岩层这个底滑层发生粘滑运动,其上覆地层发生褶皱、拱曲,形成了EW向的构造带,在这个构造运动时期地层以褶皱、拱曲为主。安县运动由于运动时间较早、构造运动不够强烈或后期构造运动对其覆盖和改造,对于本区内的构造格局影响较小,此期形成的构造主要发育在底滑层附近的构造层,在中、浅层很难发现其痕迹。

阿姆河盆地中-下侏罗统砂岩储层特征

第36卷 第6期 OIL&GASGEOLOGY2015年12月 收稿日期:2015-01-14;修订日期:2015-09-20。 第一作者简介:常海亮(1986—),男,博士生,沉积学.E -mail :hlchang1986@qq.com。 通讯作者简介:郑荣才(1950—),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沉积学和石油地质学.E -mail :zhengrc@cdut.edu.cn。文章编号:0253-9985(2015)06-0985-09doi:10.11743/ogg20150613 阿姆河盆地中-下侏罗统砂岩储层特征 常海亮1,郑荣才1,王 强2 (1.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 2.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51) 摘要:根据铸体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物性、压汞、镜质体反射率及声发射实验等分析,认为阿姆河盆地中-下侏罗统砂岩储层以细-中粒岩屑砂岩为主,控制储层发育的成岩作用有压实、胶结、溶解和破裂作用。以早期占据原始孔隙,晚期充填次生孔隙的多期次碳酸盐、硅质及粘土矿物的胶结作用影响最大,以长石、岩屑和方解石等不稳定组分溶解产生次生孔隙对形成储层的贡献最重要。储集空间为少量剩余原生粒间孔、粒间和粒内溶孔、晶间微孔及少量裂缝组合,储层具特低孔、特低渗性质。储层发育受多种因素控制:沉积微相控制储层发育位置;持续稳定的构造沉降决定了早-中成岩阶段成岩作用的发育程度;压实作用、早期碳酸盐和后期硅质的胶结作用是造成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原因;孔隙流体性质的变化是促使不稳定颗粒组分和胶结物溶解、形成次生孔隙、晚期高岭石及伊利石沉淀的主要因素;破裂作用极大程度地改善储层渗透性,但储层发育程度有限。以物性和孔隙结构参数将储层分为3类,Ⅰ类储层发育弱,Ⅱ类储集性能差,储层开发风险超大。 关键词:成岩作用;砂岩储层;中-下侏罗统;阿姆河盆地 中图分类号:TE122.2 文献标识码:A Characteristics of lower -middle Jurassic sandstone reservoirs in Amu Darya Basin ,Turkmenistan ChangHailiang1,ZhengRongcai1,WangQiang2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il and Gas Reservoir Geology and Exploitation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Chengdu ,Sichuan 610059,China ;2.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 CNPC Chuanqing Drilling Engineering Company Limited ,Chengdu ,Sichuan 610059,China ) Abstract :Analysesbasedondataofcastingthinsections,SEM,porosityandpermeabilityanalysis,mercuryinjectiontest,vitrinitereflectanceandacousticemissiontestrevealthatlithicsandstonewithfinetomediumgrainsizesdominatethesandstonereservoirsintheLower-MiddleJurassicinAmuDaryaBasin.Theirformationwascontrolledbyvariousgen-esisprocessesincludingcompaction,cementation,dissolutionandfracturing,amongwhich,themostpredominantisthemulti-stagecementationofcarbonate,siliceousandclaymineralsthatfilledupprimaryporesfirstandlatersecondarypores.Secondaryporesformedbythedissolutionoftheunstablecomponentssuchasfeldspar,debrisandcalcite,contrib-utedthemosttotheformationofthereservoirs.Reservoirspacewascomposedofremanentintergranularpores,intergran-ularandintragranulardissolvedpores,intercrystallinemicroporesandfractures,causingultra-lowporosityandpermeabili-tyinreservoirs.Thedevelopmentofthereservoirwasinterferedbymanyfactors:sedimentarymicrofaciesdeterminedthelocationofthereservoirs;sustainedsteadytectonicsubsidencecontrolledtheearlyandmiddlestagesofdiagenesis;com-pactionandcementationcausedtightformations;porefluidchangesfacilitateddissolutionofunstablecomponentsandce-mentsandformedsecondarypores,andtheprecipitationoflaterkaoliniteandillite;andfacturingactivitiesimprovedthepermeabilityofthereservoirs.However,developmentofthereservoirswasconfinedtosomeextent.Thereservoirmaybegroupedintothreeclassesbasedonphysicalparametersandporestructures.Amongthem,classesIandIIarepoorinquality,assuminghighdevelopmentrisk.Key words :diagenesis;sandstonereservoir;Lower-MiddleJurassic;AmuDaryaBasin 阿姆河盆地右岸区块是目前中国石油海外投资规模最大的天然气项目区块,也是“西气东输”工程向中

陷落柱的成因、危害及其勘察预测

陷落柱的成因、危害及其勘察预测 钱学溥(国土资源部) 摘要:文章探讨了有关陷落柱成因3种主要的假说,叙述了我国最严重的3起陷落柱突水事故。根据多数地质工作者支持的“膏溶说”及实践的经验,文章论述了陷落柱的勘察和预测。 关键词:陷落柱;成因;危害;勘察预测 一、陷落柱的成因 陷落柱在世界其它各地少有发现,在我国,则是一种比较发育的地质现象。陷落柱分布在煤系地层中,高度可超过500米,直径多在20米至200米,组成陷落柱的块石,是上覆地层的岩石。 陷落柱分布的密度,一般是0.2~2个每平方公里,在阳泉最大密度可达100个每平方公里。陷落柱广泛分布在我国的山西、陕西、内蒙、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辽宁、北京市和重庆市的煤田中,全国发现的陷落柱总数约有6000个。关于陷落柱的成因有许多假说,主要有“溶洞说”、“膏溶说”、“真空说”。 1、1944年,日本小贯义男提出“溶洞说”,认为陷落柱是 奥陶系石灰岩溶洞塌陷形成的产物。这种假说难以接受:首先,在陷落柱最为发育的山西,看不到奥陶系地层发育有大型垂直的溶洞。其次,奥陶系上覆有煤系地层,奥陶系承压水水平流动,不可能形成大型垂直的溶洞。 2、1960年,钱学溥提出“膏溶说”。这种假说认为:奥陶 系中统峰峰组石灰岩中,赋存有厚度大于30米的硬石膏(已被1976

年,山西省沁水盆地石油普查钻探等所证实)。地壳不断地上升,当硬石膏层被抬升至距地面1500米左右,在地下水的作用下,硬石膏(CaSO4)水化形成含水石膏(CaSO4?2H2O)(简称石膏)。硬石膏水化变成石膏(已被1959年,山西省阳泉市供水水文地质详查钻探所证实)体积膨胀了55.6%。体积巨大具有可塑性的石膏,沿着破碎带的交线挤入上覆的岩层。石膏的溶解速度是石灰岩、白云岩的5~10倍。这种柱状的石膏体不断被地下水溶蚀,上覆岩层塌陷充填形成了陷落柱。 四川盆地地下深处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地层中,赋存有厚度大于30米的硬石膏层(已被大量的石油钻探所证实),在重庆市、合川县,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上覆的须家河组煤系地层中,同样也发现了大量的陷落柱。 3、1978年,徐卫国提出“真空说”。这种假说认为:地下水穿过溶洞流动,形成真空,在真空吸附的作用下,上覆地层塌陷形成了陷落柱。这种假说难以成立:第一,地下水可以穿过溶洞,空气当然也可以进入溶洞,难以形成真空的溶洞。第二,即使形成了真空的溶洞,其负压最大也只相当于大气的压力,也就是1.03千克每平方厘米,这样小的负压力,肯定不足以形成几百米高的陷落柱。 4、2005年,贺可强、王滨、杜汝霖著《中国北方岩溶塌陷》, 称陷落柱的形成机制,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其中1960年钱学溥提出的“膏溶说”得到较多地质工作者的支持。

刘家拱桥水库施工期发现的岩溶水文地质问题及处理情况

刘家拱桥水库施工期发现的岩溶水文地质问题及处理情况 二○一三年三月一日

目录 1 刘家拱桥水库岩溶水文地质基本情况简述 (1) 2 施工中发现的主要岩溶现象及水文地质问题 (2) 2.1放空洞施工中岩溶发育情况 (2) 2.2坝址左岸岩溶发育情况 (5) 2.3坝址右岸岩溶发育情况 (7) 2.4坝址右岸勘探平硐岩溶发育情况 (10) 2.5月儿洞泉 (12) 2.5.1月耳洞泉出露特征 (12) 2.5.2流量、水质及动态特征 (12) 2.5.3月耳洞泉成因分析 (13) 2.5.4月耳洞泉对水库影响分析 (16) 3 设计单位采取的应对措施及研究情况 (16) 3.1 对施工新发现的问题展开调查和分析 (16) 3.2月耳洞泉调查、试验和研究 (17) 3.3现场试验 (17) 3.4平洞勘探 (17) 3.5下一步对岩溶研究和出露的计划 (17) 4 施工期研究的认识 (18) 5刘家拱桥水库溶洞工程处理措施 (18) 5.1对已发现的溶洞工程处理措施 (18) 5.1.1导流、放空洞 (18) 5.1.2 坝基 (19) 5.1.3 趾板地基 (19) 5.2 趾板及两岸灌浆平洞防渗措施 (19)

刘家拱桥水库施工期发现的 水文岩溶地质问题及处理情况 渠县刘家拱桥水库于2010年开始施工,到目前为止已完成导流洞开挖,并正在进行放空洞衬砌浇筑;完成大部分左、右岸趾板开挖;河床段趾板已挖至岩基。在导流洞开挖、坝基开挖施工过程中发现一些岩溶现象,主要是规模不同的溶洞、溶蚀裂隙。这些岩溶现象对工程有什么影响,设计、监理、施工各方都非常重视,设计单位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补充调查、现场试验和专家咨询。从2012年6月开始,先后请工程地质勘察单位、岩溶专题论证单位、水电部工程地质勘察大师等有经验的水电地质专家到现场调查、分析。现将施工开挖已揭示的岩溶现象,结合各方专家调查、分析的意见,对刘家拱桥水库岩溶问题阶段性工作及处理措施作汇报。 1 刘家拱桥水库岩溶水文地质基本情况简述 渠县刘家拱桥水库位于渠县以东的琅琊镇金马村境内渠江左岸支流冷水河上,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38.20km2,工程是以灌溉为主并兼有解决人、畜饮水及发电等综观利的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488.00m,水库总库容1497万m3,调节库容1180万m3,调洪库容108万m3,死库容209万m3,最大坝高76.80m,电站装机容量2100kW,为Ⅲ等工程。渠县刘家拱桥水库坝址和库区主要地层为三叠系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岩性主要为灰岩和白云岩,为典型的岩溶区修建水库。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峨眉山工程地质报告

水利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目录 1工程任务及工区自然地理概况 (1) 1.1自然地理位置 (1) 1.2自然地理概况 (1) 2工程区地形地貌、地质概况 (2) 2.1坝区地形地貌 (2) 2.2坝区地层岩性 (2) 2.21峨眉山总体地层岩性 (2) 2.22龙门硐坝址区地层岩性 (4) 2.3坝区地质构造 (4) 2.31峨眉山断层 (4) 2.32牛背山断层 (4) 2.33观心庵断层 (5) 2.34回龙山断层 (5) 2.35峨眉山背斜 (5) 2.36牛背山背斜 (5) 2.37桂花场向斜 (5) 3工程部位岩体结构特征概况 (6) 3.1主要结构面成因及类型 (6) 3.2主要结构面产状、性质简述 (6) 3.3坝址区岩体结构类型 (7)

4专题分析 (7) 4.1坝基的稳定性分析 (7) 4.2坝址区边坡稳定分析 (7) 4.21坝址边坡稳定地质条件分析 (7) 4.22拟建坝区岸坡稳定工程措施及建议 (8) 4.3坝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9) 4.4坝区渗漏问题分析 (10) 4.41坝区渗漏问题地质条件分析 (10) 4.42坝区渗漏防治措施及建议 (10) 5工区建筑材料情况及施工场条件调查 (11) 5.1坝址区建筑材料概况 (11) 5.2坝址区坝型选择 (12) 6最佳坝型选择 (14) 7结论和建议 (14) 7.1结论 (14) 7.2建议 (15)

拟建龙门硐水库坝型论证 1工程任务及工程区自然地理概况 1.1 自然地理位置 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南隅,地处四川省峨眉山市,地处长江上游,屹立于大渡河与青衣江之间,在峨眉山市西南7公里,东距乐山市37公里,是著名的佛教名山和旅游胜地,有“峨眉天下秀”之称,是一个集佛教文化与自然风光为一体的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1.2 自然地理概况 峨眉山最大相对高差达2600m 。按其高程与高差,大峨山应属于强烈切割中山;龙门硐一代属于中等切割中山;山麓地带的龙马山、红珠山等则是具有残丘特征的低山,峨眉平原以西南高、东北低为特点。3098.8m 的高海拔使得山区内热带、亚热带、寒带三种气候带兼备,且雨量充沛;山区内年均温按海拔分布大致为3.1℃~17℃;土壤中有中、酸、碱性土壤,非常适合各类植物的生长,植物种类繁多复杂,全山森林面积约667k ㎡,森林覆盖率为87%。区内水系属大渡河水系。受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形控制,河流流向均自西南向东北,并在归入大渡河后继续东流至乐山注入岷江。峨眉山地区公路交通较为发达,成乐高速连接成都至乐山,还有成昆铁路在东南侧南北穿越,往来十分方便。 N 0102030 km 峨眉山峨眉河峨眉乐山峨边大 渡河犍为眉山江岷江衣临江河青区内水系属大渡河水系,受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形控制,河流流向均自西向东,并在归入大渡河后继续东流至乐山并注入岷江。

成岩作用对孔隙演化的作用

成岩作用对孔隙演化的作用 碳酸盐岩孔隙分类 Choquette和Pray(1970)的碳酸盐岩孔隙分类的主要特征见图。组构选择性是该分类的主要参数。组构指的是沉积物或岩石中牢固的沉积和成岩组分,这些坚固的组构由各种类型的原生颗粒(如鲕粒和生物碎屑)、后期形成的成岩组构(如方解石、白云石和硫酸盐胶结物)及重结晶和交代组构(如白云石和硫酸盐品体)构成。如果孔隙和组构之间有明确的依赖关系,则称该孔隙为组构选择性的。如果孔隙和组构之间没有明确的依赖关系,则称该孔隙为非组构选择性的。 孔隙基本类型 修饰词 每种孔隙类型用一个缩写符号(如MO)表示、修饰词包括成因修饰词、大小修饰词和丰度修饰词,每个修饰词也同样用一个缩写符号表示。

原生孔隙指的是沉积作用结束后留在沉积物和岩石中的所有孔隙。原生孔隙主要形成于两个阶段,分别为沉积前阶段和沉积阶段。沉积前阶段以单体沉积颗粒的形成为起始,包括了在有孔虫、球粒、鲕粒和其他非骨骼颗粒中所见到的粒内孔。 沉积阶段指的是沉积物在埋藏地点或者生物格架生长地点最终被沉积下来的时间段。该阶段形成的孔隙称沉积孔隙,它对碳酸盐岩及沉积物中所见到的总孔隙体积有重要的贡献。 次生孔隙可以形成于沉积之后的任何时问。相对于原生孔隙而言,次生孔隙形成的时间是相对漫长的。根据发生在表生浅成岩环境及埋藏深成岩环境中孔隙改造作用的差异,次生孔隙的发育时间又可细分为三个阶段:早成岩阶段、中成岩阶段和晚成岩阶段。 早成岩阶段指的是从沉积物初始沉积到沉积物被埋藏到表生成岩作用不能影响到的深度之前的这段时间。早成岩阶段的上限一般是沉积分界面,该分界面可以位于地表,也可以位于水下。在本书中,早成岩阶段的下限是表层补给的大气淡水、正常(或蒸发)海水通过重力和对流作用也无法活跃或循环的临界深度。 孔隙改造通过溶解作用、胶结作用和白云化作用得以快速完成。就其孔隙改造的体积而言,该阶段是非常重要的。早成岩阶段活跃的成岩环境包括大气淡水潜流带、大气淡水渗流带及浅海、深海和蒸发海水成岩环境。 中成岩阶段指沉积物被埋藏到表生成岩作用影响深度以下的时间段。总的来说,中成岩阶段以孔隙改造十分缓慢的成岩作用为特征,压实及与压实相关的成岩作用是主要的。尽管成岩改造的速率缓慢,但其所经历的成岩改造的时间却是十分漫长的。 晚成岩阶段指的是经历过中成岩阶段的碳酸盐岩地层暴露于地表再次受到表生成岩作用影响的时间段,往往与不整合面相关。晚成岩阶段特指古老岩石的侵蚀,而不是沉积旋回中较小的沉积间断(层序界面)而导致的新沉积物遭受侵蚀。正因如此,晚成岩阶段受影响的碳酸盐岩地层是不易受表生成岩作用影响的矿物相稳定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很多表生成岩环境均可出现在晚成岩阶段,大气淡水渗流带和大气淡水潜流带成岩环境最为常见。 一、有利孔隙形成和演化的成岩作用 (1)白云石化作用 准同生白云石化是在干燥气候条件下,沉积物尚未完全脱离沉积水体时,即被富镁水体交代而形成的,常伴生膏盐化。此类白云岩多具晶间孔,孔径5—10μm,通道多为晶间缝隙。准同生后白云石化是沉积物脱离沉积水体或经历早期成岩作用之后所发生的一种交代作用。 在白云化地层序列中,旋回顶部过量方解石和文石在暴露期受大气淡水作用而发生溶解可能是与成岩环境相关的白云化作用中最为重要的使孔隙度增加的作用。 (2)溶解作用和次生孔隙的形成 溶解事件的发生(随之增加了孔隙体积)通常是由于孔隙中流体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盐度、湿度、CO2分压的改变。 溶解作用可以发生在埋藏历史的任何时间。早期(早成岩阶段)组构选择性次生孔隙是最为常见的,次生孔隙的形态受单个颗粒的矿物相所控制。而晚期(中成岩阶段和晚成岩阶段)次生孔隙一般为非组构选择性的,其分布通常受溶解事件发生时已经存在的孔隙的分布所控制。 非组构选择性的角砾岩和裂缝孔隙是地下极其重要的孔隙类型。角砾岩化可明显增加储层总孔隙度,而裂隙总体是增加储层渗透率,而不是总孔隙度。

四川中部地区磨溪雷口坡组气藏成藏特征综述

油气勘探 化 工 设 计 通 讯 Petroleum Exploration 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Communications ·240· 第45卷第9期 2019年9月 1 油气成藏概述 1.1 气藏概述 磨溪气田位于川中平缓褶皱带内部向川南低陡褶皱带的过渡区内,属于“川中台隆”的斜坡地带,距遂宁市南约25km 处。在加里东构造运动时期,磨溪气田位于印支泸州~开江古隆起西北斜坡、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南斜坡和喜山期北倾单斜南部等交汇处。磨溪气田具有产油气层系多的特点。雷一1构造是一个近东西向分布的短轴背斜,所以其顶面构造短轴约为6.5km ,长轴约为43.8km ,闭合度与闭合面积分别为103.1o 和223.2km 2;背斜两翼倾角在1o 左右,主要高点有1个,海拔在-2 343m 左右,次级高点11个,地震解释小规模断层约18条,断层主要发育在中上三叠统,以逆断层为主,走向与局部构造大体一致,断层落差小,一般纵向上穿层少,延伸不远,裂缝不发育,圈闭形成于喜山中期。磨溪雷口坡组雷一1气藏特征为具有统一水动力系统和基本统一气水界面并受构造圈闭控制,同样也是层状孔隙型边水背斜气藏,属于构造气藏中的一种。 1.2 烃源条件 在磨溪构造的西部雷一1段的沉积环境为潮坪环境,在此环境之下沉积了一套碳酸盐岩和蒸发盐沉积物,其埋深在2 750m 左右,地层厚度变化不大,底以绿豆岩与下伏嘉陵江膏岩分界,顶与上伏雷一2段泥质白云岩分界。 有关磨溪雷一1气藏天然气来源的问题,前人已作了大量的研究,得出了丰富的成果。王廷栋等(1994)根据磨溪雷一1气藏甲烷碳同位素较重,乙烷碳同位素接近煤成气乙烷碳同位素标淮(-26‰~-28‰,戴金星等,1987),但轻于典型煤成气乙烷碳同位素,认为该气藏气源来自龙潭组煤系。王顺玉等(1998)从天然气的组成、碳同位案和储集层沥青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的综合研究,并根据烃类运移相态原理,特别指出磨溪气田雷一1气藏的储集层沥青甾烷分布除C 29甾烷丰富外,C 28甾烷也较丰富,C 27甾烷相对较贫乏,具有丰度较高的C 29βα20R 重排甾烷,倍半萜的含量较丰富,且以 8β(H )-升锥满烷为主峰,这些与上二叠统龙潭组煤有较好的对比关系。故认为磨溪气田雷一1气藏主要来源为上二叠统煤系源岩。 海陆交互环境中所沉积的煤层和暗色泥岩是磨溪雷一1 气藏的主要烃源岩。海相碳酸盐岩与煤层互层并且与典型腐殖质(如须家河组有机质类型)不同,因为成油母质中有很 多藻类及水生生物成分,暗色泥岩有机质丰富,有机质含量1.0%~5.5%,以腐殖质(镜质组和半镜质组)为主,干酪根芳烃率高达77%~80%,属II 2~III 型干酪根δ13C 大于-26‰,成熟度R o 值为1.9%~2.5%,其成烃高峰为中侏罗纪,生气高峰为晚侏罗纪到白垩纪之后,磨溪雷口坡组雷一1气藏即位于生气中心附近。 1.3 储层特征 磨溪气田雷口坡组雷一1气藏储集体的岩石类型主要有颗粒白云岩、晶粒白云岩和藻白云岩。颗粒以砂砾屑、鲕粒、藻屑为主,生屑较少;晶粒以粉晶为主,其次为泥晶和细晶;藻白云岩主要是藻叠层白云岩和绵层状藻白云岩。这些具有较好储集性能的岩类在雷口坡期末岩溶作用的改造后,部分转变为 “针孔”状白云岩,“针孔”状白云岩集中分布于磨溪 气田雷一1 亚段的中层。 通过铸体薄片、电镜扫描等实验资料进行分析,磨溪地区的雷一1段储集空间以各种原生及次生作用产生的溶蚀孔为主,主要发育粒间孔、晶间孔、生物骨架孔和粒内孔等。 雷一1储层的物性以中孔低渗为其特征,储层物性变化较大,具有多样的储集空间类型,以溶蚀孔隙为主,裂缝与孔隙搭配关系较差,喉道与孔隙的连通性更差,孔隙既是储集空间,也是渗滤通道。储层类型为粗孔细-中喉型。 裂缝发育段主要分布在针孔状储层的顶底部,在针孔状储层内部相对不发育,裂缝密度与基质孔隙度呈互为消长趋势,表明裂缝发育段与针孔状储层的搭配关系差。裂缝在储层流体渗流中无法发挥其主导作用,再者,对气体渗流起主导作用的垂直裂缝在气层内极其少见,因此对雷一1储层而言,裂缝的发育指标不具普遍意义。 雷一1储集层纵向上集中分布于上亚段中下部和中亚段,且具层状分布特点。上亚段储层较薄,储层厚度变化较大。中亚段储层分布较为稳定,储层纵向上3~5层分布,以上部储层厚度大,分布最为稳定。以完钻井试气资料证实,中亚段是主要的产能贡献者,因而中亚段是气藏的主力产层。1.4 圈闭特征磨溪雷口坡雷一1气藏为一NE-SW 向延伸的构造平缓的短轴低平背斜,其两端呈“S ”型展布。上三叠统~侏罗系的泥岩和致密砂质泥岩,单层厚度与总厚度都相当大,岩性致密,封盖能力较好,并且不发育裂缝,构成了良好的陆相区域性盖层,同时也是雷口坡组雷一1气藏的间接盖层。紧邻磨溪雷口坡组雷一1气藏储层的上部地层,以石膏、膏质云岩、泥晶泥质白云岩为主,下部地层以厚层石膏为主夹泥晶云岩及菱 摘 要:从油气成藏过程中的生成、储集、封盖、圈闭、运移、保存这六个方面分别对磨溪气田进行简要分析,在每个方面使用不同的研究手段与方法,便于更加简明地了解磨溪气田的成藏过程,及这类气藏的成藏条件,方便以后能科学准确地判断气田的经济开采价值,对以后这类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磨溪气田;成藏过程;成藏特征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6490(2019)09–0240–02 Summary of Reservoir-forming Characteristics of Moxi Leikoupo Formation Gas Reservoir in Central Sichuan Jin Hong-xiang ,Dai Hong-ming ,Wen Huan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Moxi gas field is briefly analyzed from six aspects :generation ,reservoir ,capping ,trap ,migration and preservation in the process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In each aspect ,we will use different research methods and methods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Moxi gas field and the formation of such gas reservoirs more concisely.Conditions are convenient for us to judge the economic exploitation value of gas fields scientifically and accurately in the future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uch field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Moxi gas field ;reservoir-forming process ;reservoir-forming characteristics 四川中部地区磨溪雷口坡组气藏成藏特征综述 靳洪祥,戴鸿鸣,文?欢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油气成藏实验室,四川成都?610500) 收稿日期:2019–07–05作者简介: 靳洪祥(1994—),男,重庆人,硕士在读,主要从事油 气成藏综合方面的研究工作。

川西坳陷三叠系雷口坡组顶部白云岩储层分布预测_甯蒙

2015年5月 第20卷 第3期 中国石油勘探 CHINA PETROLEUM EXPLORATION DOI : 10.3969/j.issn.1672-7703.2015.03.004 川西坳陷三叠系雷口坡组顶部白云岩储层分布预测 甯 濛1 刘 殊2 龚文平1 (1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2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摘 要:川西坳陷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顶部发育古风化壳型储层,近期PZ1井在该风化壳层再次获得高产工业气流,显示雷口坡组具有较大油气潜力,但TS1井的失利又显示了气藏的复杂性。川西坳陷雷口坡组顶部雷四上亚段具溶孔的颗粒白云岩是主要储层,优质储层以白云岩坪相为基础,后期发生白云岩化成岩改造。但由于断层及膏岩夹层的干扰,难以根据地震反射结构预测储层。研究发现,川西坳陷雷口坡组顶部表现出独特的断层相特征:坳陷内发育两个弧形小断层带,表现为强断裂变形白云岩相;断层带后方为断层不发育的完整背斜,表现为弱断裂变形白云岩相;坳陷东坡为揉皱膏岩相。利用这一特殊的断层相特征,依据地质力学原理,预测两弧形小断层带为刚性、单层厚度较薄的地层,为白云岩坪边缘相带,储层厚度较薄但裂缝发育;断层带后方完整地块为刚性、单层厚度较大的地层,为白云岩坪中心相带,储层厚度大;小断层带东侧的揉皱带为膏岩发育区。 关键词:川西坳陷;三叠系;雷口坡组;地质力学特征;白云岩坪;断层相中图分类号:TE112 文献标识码:A Prediction of Dolomite Reservoir Distribution on Top of Triassic Leikoupo Formation in Chuanxi Depression Ning Meng 1, Liu Shu 2, Gong Wenping 1 (1 School of Geosciences of Yangtze University; 2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Southwest Oil and Gas Company) Abstract: The weathering crust reservoir developed on the top of Triassic Leikoupo Formation in Chuanxi depression. Recently, a high-yield industrial gas ? ow was acquired from Well PZ1 drilled at this weathering crust, indicating a great oil and gas potential of Leikoupo Formation, but the failure of Well TS1 also shows complexity of the gas reservoir. The grained dolomite with dissolved pores is the main reservoir in the 4th member of Leikoupo Formation in Chuanxi depression. Based on the dolomite ? at, the high-quality reservoir came under dolomite diagenetic transformation in the later period. However, thanks to interferences of faults and gypsum in Leikoupo Formation, it is dif ? cult to predict reservoirs by means of seismic re ? ection structure. 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top of Leikoupo Formation in Chuanxi depression is characterized with unique fault facies. Two small arc-shaped fault belts developed in the depression, which are dolomite with strong fault deformation facies. The complete anticline with the faults undeveloped was behind the fault belt and in the form of dolomite with weak fault deformation facies. The eastern slope of the depression is crumpled gypsum facies. Based on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fault and geo-mechanical principles, the two small arc-shaped fault belts are predicted as rigid formations with the single layers being thin and dolomite ? at marginal facies. The layers of reservoir are relatively thin but with development of fractures. The complete block behind the fault belts is the rigid formation with the single layers being thick and dolomite ? at central facies. Thickness of the reservoir is large. The crumpled zone east of the small fault belts is gypsum development zone. Key words: Chuanxi depression, Triassic, Leikoupo Formation, ge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dolomite ? at, fault facies 第一作者简介:甯濛(1991-),女,四川德阳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石油构造。地址: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大学路特1号长江大学武汉校区,邮政编码:430100。E-mail:342850128@https://www.wendangku.net/doc/2410629490.html, 收稿日期:2014-10-22;修改日期:2015-04-10 四川盆地位于扬子板块北缘,为一个大型含油气叠合盆地,主要经历了两个构造演化阶段:震旦纪—中三叠世的被动大陆边缘构造演化阶段,沉积巨厚的海相碳酸盐岩;晚三叠世—始新世的前陆盆地演化阶 段,沉积陆源碎屑岩。中三叠统雷口坡组(T 2l)是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演化阶段的最后层系,主要沉积相为局限台地、蒸发台地,发育云坪、膏岩盆、砂屑滩等微相[1,2]。

成岩序列和孔隙演化

6成岩序列和孔隙演化 6.1成岩序列 长兴组成岩序列中(反映出,礁复合体的成岩-孔隙的演化是一个原生孔隙减少至消失,次生孔隙形成和减少的过程。强烈的胶结作用和充填作用造成架间孔、体腔孔等原生孔隙几乎完全丧失,是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进入埋藏成岩环境的主要建设性成岩事件是浅埋至中埋藏白云岩化,埋藏溶蚀作用决定了次生孔隙(晶间溶孔、铸模孔)的时空分布特征,强烈的白云岩化造成岩石中出现斑状、块状及层状白云岩化作用。白云岩化对礁复合体岩石孔隙度和渗透率具有重要的影响,埋藏白云岩化及晚期溶蚀作用等建设性成岩作用对形成有利储集空间具有重要的贡献。白云岩化越彻底,所形成块状,层状白云岩化的孔渗性越好好。而骨架岩的结构不均一,原生孔隙多被海底胶结物充填满,这时的白云岩化则较弱,对储层形成不利。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演变中,生物礁、滩复合体的岩石类型经历多期次胶结作用、压实作用、压溶作用、溶解和充填作用、再压实和再充填作用、构造破裂作用,次生矿物的充填作用等复杂的成岩演化过程,形成了现今长兴组以礁、滩相白云岩复合体为主的储集岩面貌。 破裂缝和溶缝 8口井镜下观察的裂缝类型按照成因可分为成岩破裂缝、构造破裂缝和沿裂缝发育的溶缝。成岩破裂缝在各类岩石中较为常见,较早期裂缝受压溶作用呈缝合线状或粒缘缝状分布,内充填富有机质泥质。另一类成岩破裂缝表现为切割颗粒或沿裂缝发生溶蚀形成串珠状溶孔,该类裂缝较细。岩石中构造裂缝则往往平直,缝内充填晚期矿物,充填物以晚期自生矿物,见有铁方解石、石英、萤石、黄铁矿等。溶蚀缝大多数是在破裂缝的基础上溶蚀发展而成,通常呈弯曲不规则状,后期也被充填。铸体和非铸体薄片观察结果表明,早期裂缝可为溶蚀作用提供重要的渗流通道条件,溶蚀缝及各类溶孔的形成与生烃过程排出的有机酸液溶解作用有 9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