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理察、折纸、交流等活动,探索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

2、掌握用折纸等方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的方法。

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同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対称图形及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难点: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

多媒体操件、一些简単的几何图形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1、激情引趣:

电脑出示轴对称图形:花瓶、木板花纹、行船的人、中国结。

初步感知:

(1)教师:这些图形好看吗?你能说说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吗?

(2)学生观察,回答问题;

(3)教师:通过观察,大家发现这些图形的左右两部分是完全一样的。

电脑显示结论:这些图形的两部分都是完全一样的。

2、揭示课题

(1)同学想一想,给这些图形起一个共同的名称,叫什么呢?(学生回答)

(2)师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3、出示学习目标:

能正确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及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师:目标清楚,让我们向着目标出发!

二、学习指导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1页,我们请学习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请看学习指导(投影出示:师读)。

认真看课本第1页及第2页的内容,边看书边动手操作,思考并完成:

1、通过观察第1页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图形?它们有什么样的特点?

2、什么叫轴对称图形?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3、观察例1的图形,哪些是抽对称图形?分别有几条对称轴?(独学--交流--讨论--汇报)

预设时间:6分钟

三、自研共探

1、教材例1

观察下面各图,说一说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用折纸的方法判断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生认真地看书自研,分析并解决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

2、议一议(合作交流)

针对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先对子交流,再小组讨论,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巡视,观察小组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组给予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组及组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交流活动中。

3、说一说(汇报展示)

师:下面我们比一比看每个小组展示的精彩,能为自己的小组增光添彩。展示方式可以多样化,由各组组长进行分工。(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各组展示后,其他小组给予评价。)

4、知识小结:

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四、学情展示

课本第2页练一练的第3题要求:

1、独立完成、互相讨论。学法指导: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向对方示意,待对方完成后小声讨论。

2、组内交流、整合答案。学法指导: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

理由,最终形成统一答案。

3、分工合作、板演展示。

4、汇报讲解、补充评价。

学法指导:可出各组呼号争抢主讲展示机会,也可出教师根据板演情况指定某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做补充、解释或质疑。展示后,其它组或教师给给予评价。

五、归纳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自己今天学的怎么样?或你认为自己还有哪些不足之处?或你觉得你们的因队表现得怎么样?

六、巩固提升

1、画出下列轴对称图形的一条对称轴。

2、填空: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图形,这条直线就是()。

(2)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3)近似抽对称图形的数字有:0、()()();

近似轴对称图形的汉字有:()、()、();

3游戏:大家一起来: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游戏规则:每人轮流按顺序报一个字母。如果,你认为你所字母的形状是一个轴对称图形,你就迅速站起来报出;如果,你认为你报的字母形状不是轴对称图形,那么,你只需坐在座位上报就可以了。其他同学仔细听,如果这位同学报对了,就随后击掌一次;如果这位同学报错了,就击掌三次。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正方形:4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3条对称轴

等腰梯形:1条对称轴长方形:2条对称轴

圆:无数条对称轴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第二课时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交流等活动,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能有方格纸上根据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它的另一半。

3、主动参与画图形的活动,感受图形的对称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难点:能根据给出的轴对称图形的-半画出它的另一半。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平面图形的纸片

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观察下面画在方格纸上的轴对称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2、板书课题: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出示学习目标:

过渡语:请看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

能在方格纸上根据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它的另一半。

师:要想达到目标,得靠大家自学,你们有信心达到目标吗?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完成信心目标,请看学习指导。

二、学习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4页的内容,重点看例2,思考并完成:

1、观察例2,点A和点A'、点B和点B'、点C和点C'到对称轴的距离分别是多少?由此我们一可以得出: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西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2、看例3,先想象一下:这个图形像什么?观察画出的图形,试着说一说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是什么?(独学一一交流一一讨论一一汇报)

预设时间:6分钟.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自研探究)

生认真地看书自研,分析并解决自学指号中的问题,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

2、针对自学指.学中的问题先对子交流,再小组讨论,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

时巡视,观察小组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组给予帮動和提醒,促使每个组及组员都能积极參与到合作交流活动中。

3、说一说(汇报展示)

师:下面我们比一比哪个个小组展示的精彩,能为自己的小组増光添彩!(学生汇报时有不是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各组展示后,其他小组给予评价。)

4、知识小结

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在方格纸上画抽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有四步:

(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如线段的相交点、端点等。

(2)数出或量出图形的关键点到対称轴的距离。

(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4)按所给图形的顺序连接各点,画出所给图形的另一半。

四、学情展示:课本第5页练一练的第1题要求:

1、独立完成后互相讨论

学法指导: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举手示意对方,待对方完成后小声讨论。

2、组内交流,整合答案

学法指导: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理出,最终形成统一答案。

3、分工合作,板演展示

学法指导:由组长分工、板演、检査、预展。

4、汇报讲解,补充评价。

学法指导:由一个小组作讲解展示,讲解时可以组内补充,也可其他组成员补充或质疑,展示后,其他组或教师给予评价。

五、归纳总结

同学们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借助小组的力量找到了画对称图形的技巧,真了不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或你认为白己今天学的怎么样?或你认为自己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六、巩固提升

1、课本第5页练一练的第2题。

2、画出下面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板书设计:

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1、找关键点

2、数格

3、描对应点

4、连线成形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图形的平移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利用已有的对平移的认识和经验,通过自主学习和互相交流,掌握综合应用按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到指定的位置。

2、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比较和沟通,使学生在已有基础上有新的收获。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平移时位置变化而方向不变的特点。

难点:画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1、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以前已经初步学习了平移的有关内容,那么你已经知道了哪些内容?你能举出些这方面的生活实例吗?(生举出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今天我们就要来继续研究这方面的知识。

2、板书课题:图形的平移

3、出示学习目标过渡语:请看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

我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师:要想达到目标,得靠大家自学,你们有信心达到目标吗?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完成信心目标,请看学习指导。

二、学习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6页的内容,重点看例4的图形,思考:

1、方格纸上的图形A平移后可以得到哪个图形?是怎样平移的?

2、方格纸上的图形B平移后可以得到哪个图形?是怎样平移的?

3、观察图形A、B和平移后的图形,你发现了什么?(独学一一交流一一讨论一一汇报)

预设时问:6分钟.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自研探究)

生认真地看书自研,分析并解决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

2、议一议(合作交流)

针对指导中的问题先互相交流,再小组讨论,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时巡视、观察小组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组给手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组及组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交流活动中。

3、说一说(汇报展示)

师:下面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展示的精彩,能为自己的小组增光添彩。(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各组展示后,其他小组给予评价。)

4、知识小结: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大小、形状、方向相同,位置不同。

四、学情展示:课本第6页试一试的内容。要求:

l、独立完成、然后互相讨论。

学法指导: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举手示意,待对方完成后小声讨论。

2、组内交流、整合答案。

学法指导: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最终形成统一答案。

3、分工合作、预演展示。

4、汇报讲解、补充评价。

学法指导:由一个小组做讲解展示,讲解时可以组内补充,也可其它组补充或质疑。展示后,其它组或数师给予评价。

五、归纳总结

同学们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借助小组的力量找到画平移后的图形的技巧,真了不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或你认为自己今天学的怎么样?或你认为自己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六、巩固提升

1、是平移现象的打“√”,不是的打“x”。

(1)汽车在公路上沿直线行驶。()

(2)表针走到。()

(3)左右推拉窗帘。()

(4)平移就是沿水平方向移动。()

2、课本第7页练一练的第1、2、3题。

七、板书设计:

图形的平移

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大小、形状、方向相同,位置不同。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图形的旋转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1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l、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化,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质。

2、了解顺时针、逆时针旋转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単的图形旋转90°。教学重难点:

重点: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难点: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方向旋转90°。

教学准备:

多煤体课件、相关情境图、圆形钟表。

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1、情境导入

出示图片: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等。问: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什么现象?(生回答:旋转)

师:旋转有什么样的特性呢?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旋转”。

2、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

3、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果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是:

我能理解旋转的特性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単的图形90°。

师:要想达到目标,得靠大家自学,你们有信心达到目标吗?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完成信心目标,请看学习指导。

二、学习指导(一)

认真看课本第8页的内容,重点观察水龙头旋转的变化,思考:

1、喷水龙头的旋转有什么规律?钟表的表针转动又有什么规律?

2、什么叫顺时针旋转?什么叫逆时针旋转?

3、找出例5中上面的图形和下面的图形是怎样变化的?(独学一一交流一一対论一一一汇报)

预设时间:3分钟

三、自研共探(一)

1、看一看(自研探究)生认真地看书自研,分析并解决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

2、议一议(合作交流)

针对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先互相交流,再小组讨论,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时巡视,观观察小组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组给予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组及组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交流活动中。

3、说一说(汇报展示)

师:下一面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展示的精彩,能为自已的小组增光添彩。(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及时始予补充,在各组展示后,其他小组给予评价。)

4、知识小结:

旋转方向和表针旋转的方向一致的旋转叫“顺时针旋转”;和表针旋转的方向相反的旋转叫“逆时针旋转”。

四、学情展示(一)

课本第9页练一练的第2、3题。要求:

1、先独立完成、然后互相讨论。

学法指导: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举手示意,待对方完成后小声讨论。

2、组内交流、整合答案。

学法指导:待小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理由,最终形成统一答案。

3、分工合作、预演展示。

4、汇报讲解、补充评价。

学法指导:由一个小组做讲解展示,讲解时可以组内补充,也可其它组补充或质疑,展示后,其它组或教师给予评价平价。

五、学习指导(二)

认真看课本第11页的例6,重点看画图的过程,思考:

1、观察三角形绕点A旋转前后的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2、怎样画旋转后的图形?

3、画图时应注意旋转的哪三个要点?

4、旋转的特性是什么?

(独学一交流一讨论一汇报)

预设时间:5分钟

六、自研共探(二)

1、看一看(自研探究)

生认真地看书自研,分析并解决白学指导中的问题,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

2、议一议(合作交流)

针对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先互相交流,再小组讨论,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时巡视,观察小组交流情況,对合作太好的小组给子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组及组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交流活动中。

3、说一说(汇报展示)

师:下面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展示的精彩,能为自己的小组増光添彩,(学生汇报时有不是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及时给子补充,在各组展示后,其他小组给评价。)

4、知识小结

物体在旋转过程中,大小、形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方向发生了变化。

画旋转图形的三要素:

(1)找旋转点

(2)(2)确定旋转方向

(3)(3)确实旋转角度

七、学情展示(二):课本第11页练一练的第1、2题。要求:

1、先独立完成、然后互相讨论

学法指导: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举手示意对方,待对方完成后小声讨论。

2、组内交流、整合答案。

学法指导: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理出,最终形成统一答案。

3、分工合作、预演展示。

4、汇报讲解,补充评价。

学法指导:选出一个小组做讲解展示,讲解时可以组内补充,也可其它组补充或质疑,展示后,其它组或教师给予评价。

八、归纳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或你认为自己今天学的怎么样?或你认为自己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九、巩固提升

1、这些现象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

(1)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运是()现象。

(2)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现象。

(3)自行车的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是()现象、

2、画出三角形AOB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板书设计:

图形的旋转

简单图形旋转90°的画法:

(1)找准旋转点;

(2)确定旋转角度和旋转方向;

(3)根据确定的旋转角度和旋转方向,确定与原图形相对应的各对应点;

(4)顺次连接各对应点。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设计图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l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欣赏图案,综合送用图形的变换知识在方絡纸上设计图案。

2、能灵活通用图形的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学生感受图形的美,进而培养学生的空同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灵活运图形的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紙上设计图案。

难点:综合运用图形的变换的知识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掲题示标

1、问题导入

利用课件欣赏几幅精美的图案,问:你知道这些图片是怎样设计出来的吗?这就是我们今大这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

2、板书课题:欣赏并设计图案

3、出示学习目标: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是:

我能灵活地运用图形的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师:要想达到目标,需要同学们认真自学,下面情大家带者目标在学习指导的帮助下开始今天的学习之旅吧!

二、学习指导

认真看课本12页的例7。重点看图形设计的过程,想:

1、观察例7上面的图案,你能发现什么?

2、运用对称、旋特和平移设计图案的方法是什么?(独学---交流---讨论---汇报)预设时间:6分钟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自研探究)

生认真地看书自研,分析并解决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着书。

2、议一议(合作交流)

针对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先互相交流,再小组讨论,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时巡视,观察小组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组给予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组及组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交流活动中。

3、说一说(汇报展示)

师:下面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展示的精彩,能为自己的小组增光添彩。(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各组展示后,其他小组给予评价。)

4、知识小结

运用对称、旋转和平移设计图案的方法:

(1)先选好图案;

(2)依描基本图案的特点定好对称轴;

(3)画出基本图案关子対称轴.对称的图形;

(4)将基本图形旋转一定角度或平移一定距离,画出美丽的图案。

四、学情展示:展示内容:课本第12页的练一练

1、先独立完成、然后互相讨论。

学法指导: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举手示意对方,待对方完成后,小声讨

论。

2、组内交流、整合答案

学法指导: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理由,最终形成统一答案。

3、分工合作、预演展示。

4、汇报讲解、补充评价。

学法指导:由一个小组做讲解展示,讲解时可以组内补充,也可其它组补充或质疑。展示后,它组或教师给子评价。

五、归纳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或你认为自己今天学的怎么样?或你认为自己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六、巩固提升

1、利用平移变换设计美丽的图案。

2、利用旋转变换设计美丽的图案。

板书设计:

设计图案

运用对称、旋转和平移设计图案的方法:

(1)先选好图案;

(2)依据基本图案的特点定好对称轴;

(3)画出基本图案关于对称轴对称的图形;

(4)将基本图形旋转一定角度或平移一定距离,画出美丽的图案。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第一课时真分数与假分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区分真分数和假分数。

2、理解带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带分数、真分数、假分数。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对分数知识的好奇心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

教学难点: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什么是分数?分数的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

2、说出下列分数的分数单位,包括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5

3/10

8/9

11/100

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4=(

)

8÷11=(

)

( )÷( )=11/13

二、探索新知

1、认识真分数、假分数 出示例题1:(电脑出示课件)

(1)要求学生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2)比较两组分数,说说你有什么发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分数的分子与分母,以及与1的大小)

学生回答:

第一组: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并且这些分数都比1小。

第二组: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大或者相等,分数值都比1大或者等于1。 (3)说明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

在学生认清真分数、假分数的区别后,可以由教师明确告知学生真分数、假分数的定义。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比1小。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者等于1。

(4)请学生说出几个真分数和假分数。 (5)找出下面的真分数和假分数

2、认识带分数。(出示例题2)(电脑课件) (1)提出问题。

把5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 (2)猜一猜:每人大约分到多少? (3)分一分,并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借助学具分一分。

请4位学生上台演示:每人先分一个,把剩下的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人再分1/4个。这样每人一共分到一个苹果和1/4个苹果。

(4)怎样用算式表示呢?用算式5÷4=5/4对吗? 一般结果都写成带分数形式,所以可以这样表示:

)(4

1

145个=÷

(5)说明带分数的意义和读法。

一个整数(0除外)和一个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

读作:一又三分之一。(教师强调带分数都比1大)

3、试一试。

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1)学生观察图形,说说图1和图2的不同。

(2)分别用带分数和假分数表示。

(3)说一说用图表示“1”和“3/3”时,有什么区别。

三、课堂小结

1、说一说:什么是真分数?什么是假分数?什么是带分数?它们的值与1比较,有什么不同?

2、带分数与假分数在画图表示时要注意什么?

四、布置作业

课后练一练1~4题。

板书设计

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

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大于等于1。

带分数大于1。

第二课时分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1.在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活动中,经历认识最小公倍数的过程,经历求有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过程。

2.了解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求有特殊关系的数的最小公倍数。

3.体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能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会用列举法找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能根据两个数的特点,迅速判断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难点:集合图的填写。能快速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都会打字,对不对?咱们班谁打字打得比较快?有多快?知道自己一分钟能打多少个字呢?

师:你们知道吗?我们书中的小伙伴红红和聪聪都是打字的能手,他们两个人进行了一次打字比赛。大家来看,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

生1:他们打同样的一份稿子,聪聪用了5/6小时,红红用了3/4小时。 生2:问题是看谁打得快。 二、解决问题 1、比较异分母分数

师:今天我们就来当当裁判,看看到底谁打得快。大家想想,同样的一篇稿子,要想知道谁打得快,就看谁用的时间少。各位裁判,怎么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呢?请拿出1号纸条,动笔试试吧。

教师巡视了解通分的方法和结果。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谁打得快呢?

展台展示,学生交流。 生1:我先把5/6和3/44=24,都化成分母是24的分数,

然后再进行比较。

4

36543,242065?=所以 红红用的时间少,她打得快。

师:你是怎么想到用24做同分母的呢?(24是4和6的公倍数)同学们觉得他的做法对不对?他用了4和6的一个公倍数作同分母。(板书课题:公倍数) 对于公倍数,你们是怎么理解的?(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

生2:我也认为红红打得快。但是我把5/6和3/4进行通分时,都化成分母是12的分数,然后再进行比较。

4

365,1291210,12943,121065??==所以 怎么想到用12的呢?(12是4和6的公倍数)

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师:通过比较,我们知道,红红用的时间少,还是红红打得快。条条大路通罗马,其实这个问题有很多种比较的方法。今天我们重点来关注一下通分的这几种方法。

2、议一议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种方法,你发现有什么相同点? 相同:

生1:这两种方法都是先把5/6和3/4进行通分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后,再

比较大小的。

生2:两种方法通分时用的分母12和24都是6和4的公倍数。

师:那有什么不同点呢?

生1:一种化成的同分母小,另一种化成的同分母大。

生2:方法一是通分是用两个分数分母的积24作分母,第二种方法通分时用4和6的公倍数12作分母。

师:哪种比较简便?

生1:用12作同分母,数小好算。

生2:用24好想。

3、填集合图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两种通分方法中,12和24都是6和4的公倍数。那么4和6的公倍数还有哪些呢?怎么找出4和6的公倍数呢?

学生可能出现的想法:

①先找出4和6各自的倍数,再找出它们的公倍数。

②写出4的倍数,在其中找出6的倍数就是它们的公倍数。

③写出6的倍数,在其中找出4的倍数就是它们的公倍数。

师:请同学们拿出2号纸条。比如4的倍数怎么写呢?

生:有顺序地写,4的1倍、2倍、3倍……

师:好,试着写写吧。

学生试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展台展示: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成果。4和6的公倍数都有哪些呢?大家仔细听听和你写的一样吗?

我们把4和6公有的倍数圈出来。

除了12、24、36,4和6的公倍数还有没有?有多少个?

师(板书:……):这个“……”包含了若干个4和6的公倍数。

师:我们先用列举的方法,找出两个数各自的倍数,进而找出了它们的公倍数。4和6的倍数和公倍数也可以用集合图来表示(点击课件),我们用红色圈表示4的倍数的集合,用灰色圈表示6的倍数的集合,重叠部分表示什么?(4和6的公倍数)左边部分表示什么(4独有的倍数)?右边部分表示什么?(是6独有的倍数)。会填吗?我们一起来填一下。

师生一起填集合图(点击课件)。先填4的倍数,重点关注:“12”该填到哪部分?再填6的倍数,“12”还用不用再填一次?

4、最小公倍数

师:观察我们找到的6和4的这几个公倍数,想一想:如果继续找下去,后面一个公倍数是几?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生:继续找下去,48后面一个公倍数是60.因为每两个公倍数之间都相差12,48加12等于60。

再往后一个呢?还有没有?

师:观察出规律来了。现在来看4和6的这些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是几?(12)

师: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板书课题:最小公倍数)

师:谁来说说什么是最小公倍数?

师:4和6的最小公倍数就是12。刚才在将5/6和3/4进行通分时,有同学认为12好算,24好想。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算6和4的乘积的确好想,如果是比较36和48这两个分数呢?也要算出36和48的乘积吗?所以通分时还是选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比较简便。

5、想一想

师:既然有最小公倍数,那老师有个问题,想一想,两个数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为什么?

学生:没有最大的公倍数,因为两个数的公倍数有无数个,所以没有最大公倍数。

师:你们很善于思考,两个数只有最小公倍数。

6、介绍史料

师:同学们知道吗?(点击课件)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最小公倍数概念的国家。《九章算术》中就提出了求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的问题。而在西方,到13世纪时意大利数学家裴波那契才第一个论述了这一概念,比中国至少要迟1200多年。

师:瞧,我们的祖先多聪明啊。

5、试一试:

师:同学们也挺聪明的。我们了解了最小公倍数,老师这有几组数,请你们求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7和5 8和32 12和24

师:算好的同学和同桌交流一下结果。

全班交流。

师: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有什么特点?

生:7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35。因为7和5的最大公因数只有1,所以不用

短除法就可以知道,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7×5=35.

8和32的最小公倍数是32。因为32是8的倍数。

师小结: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遇到一些有特殊关系的数时,可以根据这些数的特点直接口算出最小公倍数。如果两个数除了1以外没有其他的公因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如果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较大数。学会了吗?试试。

三、巩固练习:

1、师:老师写了几组数,请直接说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说说理由。

7和8 8和16 100和25

2和13 49和7 12和36

四、拓展应用:

1、一批作业本,能正好分给8人,也能正好分给10人,这批作业本至少有多少本?

2、古代有一本数学专著《孙子算经》中记载有“物不知数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老师将其进行了改编。我们先假设不剩呢?

小结:学到这里,我想请问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了什么收获?(知识的、情感的)

第三课时分数和小数互化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探索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并概括归纳成法则。

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归纳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掌握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1、复习导入(课件出示)

有两位同学进行登山比赛,从山下到山顶,甲用了3/4时,乙用了0.8时,聪明的小朋友你们知道哪位同学登的快吗?

师: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就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分数化小数(板书课题)

师:首先来了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出示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并掌握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2)我能正确地把分数化成小数。

过渡语:有了明确的目标就有了前进的方向,为了更好地完成目标,老师请来了学习小帮手,瞧,它来了!

二、学习指导

认真看课本24页例1里面的内容,看图看文字,重点看黄底色和绿泡泡的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

1、怎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小数?

2、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怎样化成小数呢?

3、带分数怎么化成小数?(独立自学3分钟,相互交流2分钟,组内讨论2分钟,然后汇报展示。)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自研探究)

生认真地看书自研,分析并解决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

2、议一议(合作交流)

针对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先互相交流,再小组讨论,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时巡视,观察小组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组给予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组及组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交流活动中。

3、说一说(汇报展示)

师:下面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展示的精彩,能为自己的小组增光添彩,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你们组所展示的问题,老师提前准备好签,由各组组长抽出自己组要展示的问题,展示方式可以多样化,由各组组长进行分工。(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各组展示后,其他小组给予评价。)

4、归纳小结: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化成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得数一般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

四、学情展示

教材25页的练一练。要求:

1、先独立完成,然后互相讨论

学法指导: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举手示意对方,待对方完成后小声讨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本单元的教育目标是: 1、经历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认识负数的过程,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整数,会比较简单负整数的大小。 2、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负数的数学信息做出合理解释。 3、能用负数描述并解决一些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4、对现实生活中与负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感受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借助负数来表达和交流。 (一)了解天气预报中的负数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天气预报中理解信息、表达信息并回答有关问题的过程。 2、了解天气预报图中数字信息的实际意义,会用数学符号表示气温。 3、对天气预报中的数学信息有好奇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了解天气预报图中数字信息的实际意义,会用数学符号表示气温。 教学准备: 提前看气象预报模仿预报员播报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学生模仿预报员播报天气预报 (1)有的学生可能播报1℃~5℃(2)有的可能报出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抓住这两种播报方法让学生谈谈这两种记法有什么不同? 二、教学新知: 1、我们就用这两种方法来现场播报以下四个城市的天气预报,多媒体出示图片 2、交流~表示的意思,让学生用语言描绘一下哈尔滨和海口的景色,感受一下两个地区的差异和冷热程度。 3、提问: 4、教师介绍有关温度、零摄氏度的有关知识:温度表示冷热诚度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科学家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结冰时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定为100℃,-3℃表示比0℃低3℃读作零下3摄氏度。提问:-5℃表示什么意思?9℃标是什么意思? 5、发给学生表格,让学生记录这四个城市的天气预报数据 6、投影出示资料表 让学生观察资料表,提问:“你了解到那些信息?”或者说你发现的问题? (1)这四个城市最高气温低的是哈尔滨,最低气温的得也是哈尔滨因此哈尔滨这个城市很冷。xKb1.C om (2)-10℃与-15℃相差5℃说到这的时候可以顺便告诉学生这叫温差。北京的温差是多少? (3)-10℃与5℃相差15摄氏度。要提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做几个练习-3摄氏度与2摄氏度相差多少?你怎么想的?17摄氏度与4摄氏度相差多少 (4)让学生从高到地排列着四个城市的最高温度。按从低到高排列最低温度 (5)还可能说通过气温知道哈尔滨在我国的北方。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简单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解习题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解习题 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P180 1、看图填空。 室内温度变化情况统计图 1)横轴表示( ) 纵轴表示( )。 2)纵轴上1个单位长度表示( )。 3)室内温度从( )时到( )时每隔( )小时测量一次。 4)室内温度从( )时到( )时是上升的。 2、下面是张老师测量刘鹏跑400米前后的心跳情况统计表。 测量 时间 起跑前 跑到100米时 跑到300米时 跑到400米时 跑完后1分钟 跑完后2分钟 跑完后3分钟 心跳 (次) 75 90 130 120 90 88 78 心跳(次) 140 测试时间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起跑前 跑到100米时 跑到300米时 跑到400米时 跑完后1分钟 跑完后2分钟 跑完后3分钟 跟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刘鹏心跳最多是多少次? 2)刘鹏心跳在哪个阶段上升的最快?在哪个阶段下降的最快? 3)跑完后每隔几分钟测量一次? 3、下面的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小刚8时到10时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的路程。 跟据统计表完成折线统计图 小刚骑自行车行驶的路程情况统计图

跟据上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1)小刚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一共用了多长时间?甲、乙两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2)小刚在途中停留了吗?停留了多长时间? 3)小刚在最后30分钟行驶了多少千米?这一段路程小刚骑车的速度是多少? 4、跟据统计表绘制折线统计图。 某地区2015年降水量情况统计图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0 80 90 100 130 150 140 160 220 200 100 80 降水量 (mm) 某地区2015年降水量情况统计图 降水量(mm) 230 210 190 170 150 130 110 90 70 5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份 解读单式折线统计图P185 1、下面是某地区2016年下半年小汽车销售量情况统计图。 某地区2016年下半年小汽车销售情况统计图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比一比 第1课时比较高矮和长短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学习方式: 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板书设计: 高、矮、长、短 教学反思: 在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联系较为紧密,而且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高矮的经验,一般他们都会进行直接判断。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了一个个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主要体现如下: 放手探索,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中,我把探索比长短、比高矮方法的“任务”交给各组来完成,充分相信学生,做到完全放手。孩子们积极动手操作、讨论。然后,向全班同学介绍,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虽然有的孩子的语言还很稚嫩,还有点结巴,但是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刚才直观的活动,说出比高矮(长短)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方式

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各组研究成果之中,学生不断体验成功,欣赏自己的发现,感到“我行”,欣赏本组、全班的成果,感到“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聪明”。这样,有助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还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有意识培养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同时还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空间,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方向。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第二单元异分母分数 一、口算卡。(8分) 1-2/9= 2/3-1/6= 4/7+1/3= 1/2+1/4= 3/4+2/3= 6/7-2/3= 1/4-1/6= 4/5+1/2=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假分数比真分数大。() 2.两个分数相比较,只要分母大的这个分数就大。() 3.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 4.一根电线长4米,剪去它的1/2,还剩下3又1/2。() 5.一条水渠8天修完,平均每天修1/8千米。() 三、选择。(18分) 1.3又2/5里有()个1/5。 A.3 B.15 C.2 D.17 2.15和20的最小公倍数是()。 A.5 B.15 C.20 D.60 3.在反映数据变化方面,能清楚地反映数据变化的是()。 A.条形统计图 B.统计表 C.折线统计图 4.下面各数中()比1/2多1/8。 A.5/8 B.7/8 C.3/8 5.53表示()。 A.3个5相乘 B.3个5相加 C.3和5相乘 6.甲数是250,乙数比甲数多2/5,求乙数是()。 A.250+2/5 B.250*(1+2/5) C.250*(1-2/5) D.250*2/5 7.足球28个,比篮球的个数少1/7,求篮球X个的正确列式()。 A.28*1/7+28 B.28-28*1/7 C.X-1/7X=28 D.X+1/7X=28 8.小明用所带钱的1/4买一个本,又用剩下钱的1/3买一本书,下列()的说法正确。 A.本比书贵 B.书比本贵 C.书与本价钱相等 D.无法比较 9、把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3/5米,,第二段占全长的3/5,两段相比较()。 A、第一段长 B、第二段长 C .一样长 D. 无法比较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方程(优质教案)

第1课时方程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9、80页方程。 教学提示: 方程的意义对学生来说是一节全新的概念课,让学生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是数学思想方法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方程的意义是学生学了四年的算术知识,及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也是学习"解方程"的基础,是渗透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式的一个突破口,是今后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块奠基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理解方程的概念和等式性质,感受方程思想。使学生经历从生活情景到方程概念的建立过程,体会方程及等式性质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 2、过程与方法:会用方程表示生活中的等量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成就感以及合作交流的团队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从现实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方程的过程,理解方程的本质。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天平,实物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跷跷板吗? 生:玩过。 师:那么今天我们就利用跷跷板的原理来学习新知识—方程。 (揭示并板书课题:方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经常玩跷跷板这件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初步感知方程的含 义】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看图列式。 师:其实在我们的学习中还有一种仪器,它和跷跷板很相似是什么? 生:天平。 师:关于天平,你知道些什么? 生:可以看出哪个物体重哪个物体轻。 生:天平的指针如果指向中间,说明天平平衡。 师:天平平衡说明什么? 生:说明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相等。师:(出示课件)请同学们逐个观察天平示意图,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数量关系。说一说这些式子可以怎样分类。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2、认识方程。 师:大家是怎样分的?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比一比 第一课时比高矮、长短 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5页。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铅笔、粉笔、线绳。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 1、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 比高矮,谁想来? 2、教师指一名同学与老师比高矮。 3、提问:老师和这位同学比谁高 谁矮? 二比一比 1、师:刚才老师和一位同学比了高矮,那么你想和其他同学比一比高矮吗?注意比完后一定要把结果告诉老师。 2、请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与教师的粉笔比较一下,说说哪个长,哪个短。 3、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拿什么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三做一做 1、实践活动。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比较高矮,现在,我想请几位学生进行从矮到高的排队活动。 2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 四练一练 第1题:出示第1题图,提问:哪座房高?哪座房矮?还可以拿什么进行比较? 第2题:出示图,提问:哪条绳长?哪条绳短? 第3题:(1)出示图,提问:哪 学生观察并进行判断、交流。 全班学生互相比高矮,全然汇报交流,比较结果。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指名学生排队。 学生独立回答问题。

条绳长?哪条绳短? (2)教师拿出3根线绳照图的样 子演示一下,验证学生的答案 第4题:出示图,提问:谁个子高? 谁个子矮?为什么? 第5题:出示图,提问:图上的事 物你可以怎样进行比较? 五总结 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再 说一说。 板书设计:比一比比高矮、长短 老师高,学生矮 铅笔长,粉笔短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比轻重、大小 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7页。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亲自体验,感受物体的大小和轻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初步的数学思考和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能比较具体物品的大小。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天平、苹果、羽毛球、饮料和面包实物。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 1、呈现情景图。 2、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比较。 二比一比 1、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说出谁 比谁大、谁比谁轻等。 2、呈现大象和松鼠的情景图,先 进行谁大谁小的比较,再启发学生说一 说哪个轻、哪个重。学生回答谁轻谁重。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五年级期中检测卷及答案 一、填空。(每题1分,共23分)。 1.在括号里填上“平移”或“旋转”。 ――→( )――→ ( )――→ ( )――→ ( ) 2.在 里填上“>”“<”或“=”。 89 32 31 5 134 5 153 3.32×( )=31 5×( )=1 4.25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5.5 9与0.5的和再减去它们的差,结果是( )。 6.一批化肥,第一天运走它的13,第二天运走它的2 5,还剩这批化肥 的( )没有运走。 7.一个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棱长总和是( )分米,它的 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 8.一个正方体木箱的表面积是72平方分米,这个木箱占地面积是 ( )平方分米。 9.比30多16的数是( ),比36少3 4的数是( )。 10.在32、23、72、79、 312、234中,真分数有( ),假分数有( ),带分数有( ),其中( )=( )。 二、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5倍,它的表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 A .5倍 B .10倍 C .25倍 2.用一根长( )的铁丝正好可以做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3 厘米的长方体框架。 A .28厘米 B .126厘米 C .56厘米 3.下面各图中,( )不是轴对称图形。 4.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相差1,这个分数一定是( )。 A .真分数 B .假分数 C .最简分数 5.一桶油重10千克,先用去全部的25,再用去25千克,一共用去了( ) 千克。 A .4 5 B .225 C .4 三、按要求做一做。(每题6分,共12分) 1.计算下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单位:厘米) (1) (2)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理察、折纸、交流等活动,探索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 2、掌握用折纸等方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的方法。 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同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対称图形及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难点: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 多媒体操件、一些简単的几何图形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1、激情引趣: 电脑出示轴对称图形:花瓶、木板花纹、行船的人、中国结。 初步感知: (1)教师:这些图形好看吗?你能说说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吗? (2)学生观察,回答问题; (3)教师:通过观察,大家发现这些图形的左右两部分是完全一样的。 电脑显示结论:这些图形的两部分都是完全一样的。 2、揭示课题 (1)同学想一想,给这些图形起一个共同的名称,叫什么呢?(学生回答) (2)师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3、出示学习目标: 能正确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及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师:目标清楚,让我们向着目标出发! 二、学习指导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1页,我们请学习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请看学习指导(投影出示:师读)。 认真看课本第1页及第2页的内容,边看书边动手操作,思考并完成: 1、通过观察第1页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图形?它们有什么样的特点? 2、什么叫轴对称图形?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3、观察例1的图形,哪些是抽对称图形?分别有几条对称轴?(独学--交流--讨论--汇报) 预设时间:6分钟 三、自研共探 1、教材例1 观察下面各图,说一说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用折纸的方法判断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生认真地看书自研,分析并解决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 2、议一议(合作交流) 针对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先对子交流,再小组讨论,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巡视,观察小组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组给予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组及组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交流活动中。 3、说一说(汇报展示) 师:下面我们比一比看每个小组展示的精彩,能为自己的小组增光添彩。展示方式可以多样化,由各组组长进行分工。(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各组展示后,其他小组给予评价。) 4、知识小结: 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四、学情展示 课本第2页练一练的第3题要求: 1、独立完成、互相讨论。学法指导: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向对方示意,待对方完成后小声讨论。 2、组内交流、整合答案。学法指导: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整理er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本单元的教育目标是: 1、经历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认识负数的过程,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整数,会比较简单负整数的大小。 2、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负数的数学信息做出合理解释。 3、能用负数描述并解决一些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4、对现实生活中与负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感受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借助负数来表达和交流。 (一)了解天气预报中的负数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天气预报中理解信息、表达信息并回答有关问题的过程。 2、了解天气预报图中数字信息的实际意义,会用数学符号表示气温。 3、对天气预报中的数学信息有好奇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了解天气预报图中数字信息的实际意义,会用数学符号表示气温。 教学准备: 提前看气象预报模仿预报员播报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学生模仿预报员播报天气预报

(1)有的学生可能播报1℃~5℃(2)有的可能报出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抓住这两种播报方法让学生谈谈这两种记法有什么不同? 二、教学新知: 1、我们就用这两种方法来现场播报以下四个城市的天气预报,多媒体出示图片 2、交流~表示的意思,让学生用语言描绘一下哈尔滨和海口的景色,感受一下两个地区的差异和冷热程度。 3、提问: 4、教师介绍有关温度、零摄氏度的有关知识:温度表示冷热诚度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科学家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结冰时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定为100℃,-3℃表示比0℃低3℃读作零下3摄氏度。提问:-5℃表示什么意思?9℃标是什么意思? 5、发给学生表格,让学生记录这四个城市的天气预报数据 6、投影出示资料表 让学生观察资料表,提问:“你了解到那些信息?”或者说你发现的问题? (1)这四个城市最高气温低的是哈尔滨,最低气温的得也是哈尔滨因此哈尔滨这个城市很冷。 (2)-10℃与-15℃相差5℃说到这的时候可以顺便告诉学生这叫温差。北京的温差是多少?(3)-10℃与5℃相差15摄氏度。要提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做几个练习-3摄氏度与2摄氏度相差多少?你怎么想的?17摄氏度与4摄氏度相差多少 (4)让学生从高到地排列着四个城市的最高温度。按从低到高排列最低温度(5)还可能说通过气温知道哈尔滨在我国的北方。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简单的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提问海口在我国那边呢? (6)还可能说-15℃与-3℃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小学数学冀教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教 学 设 计

第一单元比一比 第1课时比较高矮和长短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学习方式】 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比高矮,谁想来? 2、教师指一名同学与老师比高矮。 3、提问:老师和这位同学比谁高谁矮?学生观察并进行判断、交流。师生比高矮这一活动,即贴进生活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探究与体验 1、师:刚才老师和一位同学比了高矮,那么你想和其他同学比一比高矮吗?注意比完后一定要把结果告诉老师。 2、请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与教师的粉笔比较一下,说说哪个长,哪个短。 3、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拿什么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全班学生互相比高矮,全然汇报交流,比较结果。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让学生亲自比较,广泛交流,认识高矮,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 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认识长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比较,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三、实践与应用 1、实践活动 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比较高矮,现在,我想请几位学生进行从矮到高的排队活动。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

最新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精品电子教案

最新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精品电子教案 第一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1) 第二单元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3)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23) 第四单元分数乘法 (30) 第五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39) 第六单元分数除法 (50) 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 (60) 第八单元探索乐园 (63) 第一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理察、折纸、交流等活动,探索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 2、掌握用折纸等方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的方法。 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同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対称图形及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难点: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 多媒体操件、一些简単的几何图形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1、激情引趣: 电脑出示轴对称图形:花瓶、木板花纹、行船的人、中国结。 初步感知: (1)教师:这些图形好看吗?你能说说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吗? (2)学生观察,回答问题; (3)教师:通过观察,大家发现这些图形的左右两部分是完全一样的。 电脑显示结论:这些图形的两部分都是完全一样的。 2、揭示课题 (1)同学想一想,给这些图形起一个共同的名称,叫什么呢?(学生回答) (2)师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3、出示学习目标: 能正确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及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师:目标清楚,让我们向着目标出发! 二、学习指导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1页,我们请学习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请看学习指导(投影出示:师读)。 认真看课本第1页及第2页的内容,边看书边动手操作,思考并完成: 1、通过观察第1页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图形?它们有什么样的特点? 2、什么叫轴对称图形?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3、观察例1的图形,哪些是抽对称图形?分别有几条对称轴?(独学--交流--讨论--汇报) 预设时间:6分钟 三、自研共探 1、教材例1 观察下面各图,说一说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用折纸的方法判断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生认真地看书自研,分析并解决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 2、议一议(合作交流)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第一单元位置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左右、上下、前后等相对位置的过程,会辨认物体的相对位置。 2、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位置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感受位置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左右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教科书第二册1~2页。 【教学目标】 1、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经历认识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通过活动,使学生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语言表达,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3、在活动中感受左、右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经历认识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感受左、右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的类型】 新授课。 【教具准备】 教科书、铅笔盒及练习题挂图。

【教学方法】 合作、演示等。 【教学过程】 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创 设情境 学生按照老师的口令 做动作。(学生笑,有部 分同学弄不清,手忙脚乱 的。) 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做 一个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 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你 的右肩;左手摸左耳,右手 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 摸左耳。 刚才有些小朋友弄错了左 右,没关系。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左右”。 (板书:左右) 从学生的年龄 特点和心理发展 规律而言,这样的 游戏情境设计,最 能吸引他们的注 意力,让他们积极 投入到“左右”的 学习中来。 体验感悟黑板的左边有课程表。 黑板的右边有值日表。 红旗的左边和右边都有 字。 我的左边是小明。 这是我的左耳,这是我的 右手,我的左边有一只 脚,右边有一只脚。 学生按照老师的口令 有条不紊的摆放书桌上 的用品。 1、理解左边与右边。 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我们的 教室,你发现了什么?请你 用左或右说一句话。 那你自己身上有没有“左” 和“右”呢? 请大家每个人把课桌上的 铅笔盒、课本、练习本按照 从左至右依次在课桌的摆 好。 用左右来描述 教室中的物体和 学生自已身上的 各个器官,是学生 乐于参与的数学 活动,交流时可不 必拘泥于坐姿,鼓 励学生用各种方 式表达。 通过学生的亲 自操作活动,让学 生再次体验“左 右”的位置关系。

冀教版五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总结

冀教版五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图形得变换 一、轴对称: ①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得部分能完全重合,这样得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叫做它得对称轴。②找对称轴方法:用对折得方法找对称轴。③正方形4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3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1条对称轴,等腰梯形1条对称轴,长方形2条对称轴,圆无数条对称轴,线段1条对称轴,角1条对称轴。④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得方法:1、找出所给图形得关键点,如图形得顶点、相交得点、端点等。2、数出或量出图形得关键点到对称轴得距离。3、在对称轴得另一侧找出关键点得对称点。4、按所给图形得形状连接各对称点,画出图形另一半。⑤轴对称图形上每对对称点到对称轴得距离相等。 二、平移:①平移就就是将一个物体或图形按一定得方向一动一定得距离。②平移后它们得形状、大小、方向都不改变。③平移2要素:移动得方向与移动得距离。④平移了几格不就是瞧两个图形之间空了几个方格,而就是瞧对应点或对应线段平移了几个方格。④画平移图形方法:一找:找出图形关键点(或关键线段)二数:以关键点(关键线段)为参照点(参照线段),数出平移得格数。三描:按指定方向与格数把参照点(参照线段)平移到新位置,描出各对应点(或画出对应线段)。四连:把各对应点按照原图形顺次连接,就得到平移后得图形。 三、旋转:①物体绕着某一点运动叫做旋转。②旋转得方向:与表针得转动方向一致得叫做顺时针方向,与表针转动方向相反得叫做逆时针方向。③旋转三要素:旋转点:物体旋转时所绕得点(轴)叫做旋转点。旋转方向:顺时针与逆时针。旋转角度:物体旋转前后,物体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得夹角就就是旋转角度。④旋转得性质:图形旋转后,图形得对应点、对应线段都旋转相应得角度,对应点到旋转点得距离相等。⑤旋转得特征:图形旋转后,形状、大小都没有变化,只就是位置与方向变了。⑥在方格纸上画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图形步骤:1、确定旋转角度得大小与旋转方向2、确定每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构成得旋转角3、确定旋转后图形得其她对应点4、顺次连接上述各对应点 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真分数与假分数: ①分数与除法得关系:分数得分子相当于除法里得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里得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法里得除号,分数得大小(分数得值)相当于除法里得商。区别:分数就是一种数,除法就是一种 运算。它得关系用字母表示为: ②分子比分母小得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或相等)得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③分数得基本性质:分数得分子与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得数(0除外),分数得大小不变。 ④最简分数:分子与分母只有公因数1得分数叫最简分数。分数化简包括两步:一就是约分;二就是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⑤同分数加减法得计算法则: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⑥异分母加减法得计算法则: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加减法得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⑦由一个整数(0除外)与一个真分数合成得数叫做带分数。带分数大于1。 ⑧带分数读法:“整数部分”又“分数部分”如一又四分之三。 ⑨带分数写法:先写整数部分在写分数部分,分数线与整数中间对齐。 ⑩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方法:用假分数得分母作带分数得分母,假分数分子除以分母,商就是带分数得整数部分,余数就是分数部分得分子;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方法:用带分数分数部分得分母作假分数得分母,用分母与整数部分得乘积再加上原来得分子作分子。整数化成假分数方法:整数(0除外)都可以化成分母就是任意自然数(0除外)得假分数。用指定得分母作假分数分母,用分母与整数得乘积作假分数得分子。 分数大小得比较: ①把异分母得分数化成与原来分数相等得同分母得分数,叫做通分 ②通分时用两个分数得分母得最小公倍数作同分母进行通分,计算比较简便。③当两个数就是倍数关系时,较大得一个数就就是这组数得最小公倍数如12与24得最小公倍数就是24;当两个数互为质数或相邻得自然数时,这组数得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得乘积、如7与5得最小公倍数就是35;5与6得最小公倍数就是30、 互质:两个数得公因数只有1,这两个数叫做互质。互质得规律:(1)相邻得自然数互质;(2)相邻得奇数都就是互质数;(3)1与任何数互质;(4)两个不同得质数互质(5)2与任何奇数互质。④求两个数得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得异同:都就是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都就是用这两个数得公有得质因数连续去除(一般就是从最小得开始),一直到所得得商互质为止。不同点就是:求最大公因数只把所有除数相乘;求最小公倍数把所有得除数与最后得上连乘起来。 分数与小数得互化: ①分数化成小数: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得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假分数化成小数: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得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带分数化成小数:先把带分数得分数部分化成小数,再加上整数部分;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教材分析

---------------------------------------------------------------最新资料推荐------------------------------------------------------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实验教科书(冀教版)辅导讲座(五年级下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冀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是供义务教育阶段五年级下学期使用的。 为使教师们能够理解教材、使用好教材,下面分三个部分对教材进行简单介绍。 一、主要内容安排本册教科书共安排八个单元。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 (一)数与代数(共 4 个单元)●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结合气温认识正、负数,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认识整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整数。 ●第三单元方程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方程,列方程解决一步、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和稍复杂的相遇问题,探索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等。 ●第四单元分数乘法分数乘法计算,简单分数乘法问题,认识倒数。 ●第六单元分数除法分数除法计算,简单分数除法问题,分数混合运算。 (二)空间与图形(共 3 个单元)●第二单元方向与路线看平面示意图,用方向和角度描述物体的位置,描述稍复杂的线路 1 / 17

图。 ●第五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它们的展开图,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体积体积概念,体积单位,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探索,生活中的体积计算问题(包括容积)。 (三)统计与概率(1 个单元)●第八单元统计认识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用统计图表示数据,收集生活中的统计图并进行分析。 (四)综合应用(安排 4 个活动)●记录天气(一)结合生活中的负数单元设计通过记录 10 天天气情况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从许多途径都可以获得天气信息,并在记录中了解一些关于天气预报的符号,利用数据进行有关负数的学习。 ●包装磁带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设计 8 通过包装 6 盒、盒磁带,探索怎样包装磁带,用的包装纸最少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设计包装箱结合体积单元设计结合香皂装箱问题,给学生创造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原因,自主设计包装箱解决问题的活动素材,使学生了解数学计算与实际应用的关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记录天气(二)结合统计单元设计记录 15 天的天气情况,用统计图表示出有关数据信息,与其他年月同期气温情况比较,培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方向与路线 教材分析 “方向与路线”是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图形与位置”部分的内容,本单元让学生在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向,并认识包含八个方向的简单的路线图,并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在具体情景中,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这些知识内容,既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常识和经验,又是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首先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和理解自己生存的空间。同时学会描述并确定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人们进行交流,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必备知识。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获得必备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看懂路线图更是需要学生不仅能用方向和角度描述和确定物体的位置,更要具有判定该物体位置的大体走向的空间感知能力。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呈现以下特点: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 2.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数学循序渐进的构建思想,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 本单元在学生已有认识平面图,会用八个方向描述物体位置的基础上,学习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描述简单的线路图。这样有序的讲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加强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感知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近感。 教学目标 1.根据平面图,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线。 3.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 4.能解决现实生活中有关方向和路线的简单实际问题。 5.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可以借助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全

第一单元比一比 第1课时比较高矮和长短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学习方式: 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板书设计: 高、矮、长、短 教学反思: 在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联系较为紧密,而且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高矮的经验,一般他们都会进行直接判断。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了一个个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主要体现如下: 放手探索,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中,我把探索比长短、比高矮方法的“任务”交给各组来完成,充分相信学生,做到完全放手。孩子们积极动手操作、讨论。然后,向全班同学介绍,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虽然有的孩子的语言还很稚嫩,还有点结巴,但是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刚才直观的活动,说出比高矮(长短)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方式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各组研究成果之中,学生不断体验成功,欣赏自己的发现,感到“我行”,欣赏本组、全班的成果,感到“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聪明”。这样,有助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还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有意识培养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同时还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空间,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方向。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介绍归纳.doc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实验教科书(冀教版) 辅导讲座 (五年级下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冀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是供义务教育阶段五年级下学期使用的。为使教师们能够理解教材、使用好教材,下面分三个部分对教材进行简单介绍。 一、主要内容安排 本册教科书共安排八个单元。“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 (一)数与代数(共4个单元)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结合气温认识正、负数,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认识整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整数。 ●第三单元——方程 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方程,列方程解决一步、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和稍复杂的相遇问题,探索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等。 ●第四单元——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计算,简单分数乘法问题,认识倒数。 ●第六单元——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计算,简单分数除法问题,分数混合运算。 (二)空间与图形(共3个单元) ●第二单元——方向与路线 看平面示意图,用方向和角度描述物体的位置,描述稍复杂的线路图。 ●第五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它们的展开图,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体积 体积概念,体积单位,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探索,生活中的体积计算问题(包括容积)。

(三)统计与概率(1个单元) ●第八单元——统计 认识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用统计图表示数据,收集生活中的统计图并进行分析。 (四)综合应用(安排4个活动) ●记录天气(一)——结合“生活中的负数”单元设计 通过记录10天天气情况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从许多途径都可以获得天气信息,并在记录中了解一些关于天气预报的符号,利用数据进行有关负数的学习。 ●包装磁带——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设计 通过包装6盒、8盒磁带,探索怎样包装磁带,用的包装纸最少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设计包装箱——结合“体积”单元设计 结合香皂装箱问题,给学生创造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原因,自主设计包装箱解决问题的活动素材,使学生了解数学计算与实际应用的关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记录天气(二)——结合“统计”单元设计 记录15天的天气情况,用统计图表示出有关数据信息,与其他年月同期气温情况比较,培养学生善于关注生活的习惯,体会数据统计的作用,进行画统计图的练习。 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在《大纲》版教材中,小学数学的认数范围只限于正数,如,自然数、正分数、正小数等,负数的教学一般安排在中学教学的起始阶段进行。《数学标准》将其提前到小学阶段教学。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负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如,冬天人们每天看的天气预报、包装袋上的容量范围、电梯楼层显示牌上地下室的表示等。这些内容都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学生也经常接触到这些内容,负数对学生来说已经不再陌生。第二,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经验,选择学生身边的、有趣的生活情景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初步了解负数的意义,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学生是能够理解的,不会增加学习的负担。第三,在利用学生熟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图形旋转90°教学设计 石家庄市正东路小学王文卿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8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在观察、判断、操作的活动中,经历认识简单图形旋转的过程。2.了解顺时针、逆时针旋转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 3.在探索图形旋转并用语言描述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圆形钟表、课件、有三角形的小方格纸、转椅。 教学方案:

教学随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 承德市竹林寺小学王慧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4、5页。 教学目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