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作业1人民版必修3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作业1人民版必修3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作业1人民版必修3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作业1人民版必修3

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一、选择题

1.1949年,毛泽东充满激情地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下列促进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文化建设高潮”出现的是( )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B.“大跃进”运动的发展

C.“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展

D.“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提出

解析:选A。把握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即可,B、C两项均不利于文化建设,D项出现于改革开放新时期,故选择A项,“双百”方针促进了新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化建设。

2.毛泽东同志在一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总结发言。他说:“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讲学术,这种学术可以,那种学术也可以,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这一发言应该是在( )

A.《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的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提到的

C.发出“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的口号中提到的

D.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逐步建立时提到的

解析:选D。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逐步建立时间相符。

3.20世纪50年代,郭沫若和范文澜这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中国历史的分期问题看法截然不同,有些学者想提请中央宣传部决定,但中央还是认为应由历史学家自己去讨论决定。这反映了中央积极贯彻( )

A.“一枝独秀”的做法B.“百家争鸣”的方针

C.“百花齐放”的方针D.压制学术争论的政策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历史分期这样的学术问题上中央提倡自由讨论,这是对“百家争鸣”方针的贯彻。

4.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后,我国文艺创作出现了繁荣景象。以下剧照出自这一时期的一部名作,这部名作是( )

A.《窦娥冤》B.《东方红》

C.《蔡文姬》D.《茶馆》

解析:选D。根据题中图片人物形象、图中场景的布置均可判断出这是话剧《茶馆》中的镜头。故正确选项为D项。

5.“文革”时期,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了伤害;而“文革”后文艺创作重现繁荣。这最能说明( )

A.文艺创作有一个兴衰交替的反复过程

B.文艺的繁荣不会持久

C.文艺的兴衰受制于一定时期的政治环境

D.“文革”对文艺有重大的影响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文艺与政治环境关系的理解。一定时期的政治社会环境决定了一定时期文艺的发展方向和程度。题中所述史实证明了这一结论。C项与此观点相符,答案为C。

6.对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文化事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茅盾文学奖”的设立,进一步推动了文学创作的发展

B.提出文艺工作的总方向即“二为”方向

C.文艺百花园“百花齐放”,文艺精品不断出现

D.《上甘岭》、《青春之歌》、《李双双》等电影争奇斗艳

解析:选D。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要寻找不符合这一时间段的成就。D项明显属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双百”方针刚提出时的成就,故D项表述符合题意。

7.著名导演谢晋一生所执导的36部电影,如同一本反映中国社会起落的大事记。下列是他的“反思三部曲”,它们应创作于( )

A.新中国成立之初

B.“双百”方针提出的20世纪50年代

C.改革开放后

D.21世纪初

解析:选C。《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均属于“反思文学”,反映这一主题的文学作品应出现于改革开放以后,故选C项。

8.前提:我国政府推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结论:政府严厉打击“暴

力”“色情”文学和影视作品,下面观点正确的是( )

A.前提正确,结论错误B.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C.前提、结论都正确D.前提、结论都错误

解析:选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容易理解为所有的花都可以开,或者只允许一百种花开。“百花齐放”是允许多数花开,对于毒花,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的花是禁止的,而且也是必须禁止的。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1964年3月1日,第三届“百花奖”开始征集选票。原拟定于6月下旬发奖。但这时文艺界的整风、思想大批判如火如荼。有的获奖者正在作检查、接受批判,有的作品被诬陷。如按评选结果发奖,定会招致对“百花奖”的围攻和批判,也将连累获奖的创作人员。无奈,影协不得不于1964年底,违心地自诬获奖影片不符合当前的革命形势,呈请撤销了这次评奖。至此,第三届“百花奖”,黯然隐入了历史深处,停办了17年之久。

材料2:

材料3:……从1966年6月到1972年,整整7年中国影坛没有拍摄过一部故事片。……当时,虽然拍出八个样板戏电影,可充其量还是让八亿人民看八个样板戏,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中国电影史》材料4:样板戏电影中充满了“左”的教条和模式,是被扭曲了的畸形儿。至于江青将“京剧革命”成果和文艺工作者的劳动攫为己有,借此吹嘘自己,自诩为文化革命的旗手,八个样板戏统治天下,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更是别有用心的,应予以彻底否定和批判。

——《中国电影史》

(1)请根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第三届“百花奖”黯然撤销的原因。

(2)根据材料2,请简单分析“文革”期间电影创作的情况。

(3)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的中国只放映样板戏合适吗?为什么?为什么江青要全力推广样板戏?

(4)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工作曲折的发展历程,你有何重要的认识?

解析:本题以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文革”时期文艺工作的曲折历程及其经验教训为主题,考查了学生对“双百”方针的内涵及历史价值的准确理解与判断能力。第(1)问要结合材料1提到的政治运动扩大化思考。第(2)问从材料2中不难分析“文革”期间电影创作数量减少。第(3)问可从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要的角度加以分析。第(4)问要从“双百”方针的角度分析认识。

答案:(1)政治运动扩大化,知识分子及其作品受到错误批判。

(2)“文革”期间,电影创作数量大幅度减少。

(3)不适合。八个样板戏根本满足不了广大人民群众多样的文化需要。借样板戏满足其文化专制的政治目的。

(4)凡是受“左”倾思想的影响和干扰,就会扼杀文艺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凡是遵循“双百”方针、坚持创作自由、提倡艺术民主,文艺创作就会出现“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_教材答疑·名师指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学习思考

1.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学艺术作品创作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教材P83)

提示:在内容上,提倡“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热情讴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在文艺创作方针上,中共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学艺术作品创作出现第一次高峰。

2.“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文艺事业遭到怎样的摧残?原因是什么?(教材P84)

提示:“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文艺事业出现万马齐喑的局面,文艺工作者被下放到农场劳动,遭到政治批判,有的甚至被迫害致死。文艺作品遭到封杀,仅留下八个“样板戏”,文化园地百花凋零。文艺事业遭到摧残的主要原因在于“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发动及林彪、江青一伙推行文化专制主义。

二、自我测评(教材P86)

1.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哪两个高峰期?简析产生这两个高峰期的主要原因。

提示:两个高峰:一个是指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一个是指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文学艺术创作取得丰硕成果。

主要原因:(1)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开始,党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促进了文学艺术创作的繁荣。(2)20世纪七八十年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行改革开放,党中央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总方向,概括了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化艺术发展的根本目的,推动了文学艺术创作的又一高峰。(3)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

2.结合史实,说明“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摧残。

提示:“文革”中,文化艺术成就被一笔抹杀,大批文化界知名人士被划入“文艺黑线”的圈子,受到严酷的政治批判,有的甚至被迫害致死。许多中外优秀文艺作品被贴上了“封、资、修”的标签,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剧种、剧目和文学形式被勒令停止上演。文艺工作者被下放到农场、干校“改造”,接受“再教育”。

三、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P86)

以上是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节选。结合材料,探讨新中国文学艺术事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提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这一方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新中国的文艺事业就会繁荣发展。相反,如果背离“二为”方向,文艺事业就要受到摧残,如“文革”期间。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教育 Word版含解析

第40讲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教育考点一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考点二现代中国的文化教育

[自主学习答案] 考点一①原子弹②原子弹③“东方红一号”④“神舟五号”⑤“南优2号”⑥“银河-Ⅰ号”⑦结晶牛胰岛素 考点二①“百花齐放”②“百家争鸣”③《茶馆》④阶级斗争⑤社会主义⑥“伤痕文学”⑦广大工农⑧全面发展⑨国民教育⑩“工农兵学员”?高考制度?“三个面向”?科教兴国 考法1“两弹一星”的历史影响 【考题1】(2016·湖南四大名校联考)美国总统约翰逊在讨论赫鲁晓夫下台后的苏联局势时,得知一突发消息。为此,美国方面称“这一天是整个自由世界最黑暗和最悲哀的一天”,同时表示了美国保卫自己和盟国的强大力量和无比决心。这一“突发消息”是() A.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B.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 C.欧洲共同体宣告成立 D.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答案 A 『方法突破』赫鲁晓夫下台是在1964年,而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也是在1964年,因此A项正确。B、C、D三项均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可以排除。 『史论链接』“两弹一星”的历史影响

(1)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 (2)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3)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4)带动了中国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 (5)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考法2新时期的教育成就 【考题2】(2016·山西太原模拟)“1978年春天,27万多青年学子白日放歌、青春作伴,跨入大学校门,心情拥抱‘科学的春天’。”能够与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 B.邓小平复出,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C.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实施“211工程”计划,发展高等教育 答案 B 『方法突破』由“1978年春天”“科学的春天”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邓小平复出后,恢复了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使众多青年学子跨入大学校门的情形。『史论链接』新时期的教育成就 (1)1977年底,恢复高考制度。 (2)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3)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立法,先后制订《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逐步加强基础教育,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4)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5)2006年,重新修订《义务教育法》。 考法3正确认识“双百”方针 史料一这一政策就是要我们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也把一切积极因素都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重点知识整理

第一章天文 1、五星:太白(金星)、岁星(木星)、辰星(水星)、荧惑(火星)、镇星(土星) 2、古人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人们将它们人格化,并赋予一定的名字,例如:风师飞廉、雨师屏翳、云师丰隆、日御羲和、月御望舒 3、七政(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 4、五纬:金、木、水、火、土 ①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因其光色银白。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 ②木星:古曰岁星,迳称为岁。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 ③水星:一名辰星,并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 ④火星:古名荧惑,指恒星中的大火(心宿) ⑤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 5、二十八星宿: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分别是: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6、四象:东方苍龙、北方玄武(龟蛇)、西方白虎、南方朱雀 7、有关天象的词: “月离于毕”:月亮附丽于毕宿 “荧惑守心”:火星居于心宿 “太白食昴”:金星遮蔽住昴宿 8、参商:指参宿和心宿,后世把兄弟不和睦比喻为参辰或参商。又因参宿居于西方,心宿居于东方,出没两不相见,所以后世把亲朋久别不能重逢也比喻为参商 9、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古人在黄河流域常见的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他各星,合为一区,名曰紫微垣。在紫微垣外,在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在房心尾箕斗以北的星区是天市垣 10、北斗: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前四组成斗身,古曰魁;后三组成斗柄,古曰杓。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 北斗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 英国学者泰勒认为,文化具有非强制性的影响力,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中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承载着引导社会进步与提升文明程度的重要功能。 科学技术是人类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知识体系及其实践。科学技术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地推动了人类进步。 文化与科技作为人化自然取得的最具影响和成效的成果,人类文明的共有结晶,二者相伴始终,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领域,成为影响社会发展演变重要而关键的力量。文化与科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包含着不同的内容,经历了同生共长、互相影响、休戚与共的漫长发展演变过程。(1)在古代,科技与文化具有初级人类文明的共同特点,还保留着朴素、直观、简单等特性,自身发展还不完善,还没有具体的分化与显著的界限。文字的发明与广泛使用,是古代科技对于文化发展最具有直接意义和最具决定性的明证。(2)在近代,科技的发展得益于思想的解放、文化的繁荣。文艺复兴作为人类进入近代社会的标志,不仅代表着古典文化的复兴,也意味着近代科技的兴起。自18 世纪以来,科技成为影响文化的重要因素,一系列的近代产业革命风暴不断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产生着重要影响,彰显了科技在近代社会进程中的主导地位。(3)在现代,科技迅速超越文化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

。从最初马克思论证的“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到邓小平指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最后成为江泽民强调的“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充分说明科技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最具影响力和支配力的根本力量。 科技与文化作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伟大力量,二者不仅紧密联系、相互依存,而且还彼此交融、相需互动。(1)科技成为推动现代文化建设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成果与工具,不仅为现代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思维模式与技术手段,而且还充实了现代文化的内涵,不断创造着新的文化形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推动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进步,成为推动现代文化建设发展的第一动力。(2)文化使科技更具人性。文化是科技进步的引导因素,为科技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的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氛围,是科技进步创新的思想基础,成为主导科学家的价值取向、激发他们创新力、提高他们思维水平的关键力量。尽管任何一项科技在其开发过程本身只是一个科技问题,但在其开发的背景、目的和过程背后,又是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实际上,“高技术”更需要靠“高文化”来支撑。“高技术”人才必须通过“高文化”凝聚起来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科技与文化是相互联系与辩证统一的,不仅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关系,而且要驾驭它们实现结合并在结合中发挥各自积极作用。文化与科技融合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传播载体,增强文化的现代传播力与表现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程度,体现着一个国家的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练《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到1956年初……党内对知识分子仍然存在比较严重的宗派主义,学术研究存在‘舆论一律’的严重制约,学习苏联经验存在严重的教条主义倾向……迫切需要制定一个正确领导科学和文艺工作、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的总方针。”对此,毛泽东提出(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C.文艺工作者到农场“改造”,接受“再教育” D.“坚决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 解析:B 依据题干中关键信息“1956年初”“科学和文艺工作……的总方针”可知B项正确。 2.如图为毛泽东关于“双百”方针的题词。该方针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是( ) A.中共“七大”召开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解析:C 结合史实可知“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逐步展开,C项正确。 3.“双百”方针的一个很大的特点是自由,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文学艺术在形式风格上可自由发展 B.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自由争论 C.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 D.可以把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看待 解析:D “双百”方针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把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看待是“左”倾错误的表现。 4.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 ) A.“百家争鸣”的方针 B.“百花齐放”的主张

江阴历史文化概况分解

江阴历史文化概况 2009-03-12 19:22 江阴,简称澄,古名暨阳。位于长江三角洲苏南板块,东经120°16’,北纬31°53’,南望太湖,北滨长江,是自吴淞口溯江而上的第一座滨江港口古城。江阴,有着7000年人文史、5000年文明史、3800年筑城史和2500年的文字记载史;文物遗存丰富,历史建筑成片,街区风貌依旧,古城布局完好;是著名的江防要塞、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古代吴文化重要发源地、一代“游圣”徐霞客故里、中国民乐之乡和崇文重教之地。2000年获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突出贡献奖”。2001年被公布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江阴尊重历史原貌,注重整体保护,依法规范管理,加大投入力度,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已基本具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条件。 (一)历史沿革 江阴历史源远流长。其人文史可追溯至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早期。史上先后设立乡、县、郡、国、州、军、路等行政建置,沿用暨阳、暨州、连洋、江阴等名称。上古时代,江阴地属九州之扬州,商末周初为吴国北境。春秋战国时地属延陵,先后为吴国公子季札封地和楚相春申君黄歇采邑,故有“延陵古邑”、“春申旧封”之称。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秦灭楚,江阴属会稽郡延陵乡。汉高祖五年(前202),改置延陵乡为毗陵县,并划出县境东部为其属乡,因地处暨湖以北,乃名暨阳乡,此为江阴设行政建置元始。西晋太康二年(281)置毗陵郡。暨阳乡升为暨阳县,建县治于莫城,江阴始有县级建置。梁景帝绍泰元年(555)废暨阳县,置江阴郡,并迁城于君山之阳、

大江之阴,故名江阴。自此,江阴之名沿用至今,城址亦未再迁移,已有1450余年。 陈永定元年(557)陈霸先夺梁王位,封梁王萧方智为江阴王,于江阴郡建江阴国,隋开皇九年(589),陈灭,江阴国除;唐,武德三年(620),置暨州,领江阴、利城、暨阳三县,武德九年(626),废暨州,复江阴县。会昌四年(844),升为望县。 五代十国之南唐升元年间(937-942),置江阴军,领江阴一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江阴军为江阴路,置总管府。二十八年(1291)秋,改江阴路为江阴州,属常州路,旋升上州,属江浙路中书省。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即吴王位,将江阴州改名连洋州,未几复称江阴州;至元二十七年(1367)四月,降州为县,属常州府。及至民国元年(1912)废府存县,属江苏省。 1949年4月22日,江阴解放。1987年4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江阴县,设立江阴市(县级)。 (二)城址变迁 江阴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江南滨江古城。位于江阴城郊的佘城古遗址,距今3800余年,至今四周城墙清晰,尤以南城墙保存最好,高出地面近8米。考古专家通过实地考察论证后认为:“佘城代表了真正意义上的城的出现,是青铜时代长江下游第一古城。”其后江阴城址随行政建置变化而变迁。据宋《太平寰宇记》载:汉高祖五年(前202)汉将莫宠为抵御海寇筑暨阳城,又名莫城,为江阴县城之始,现莫城旧址尚存于江阴周庄镇境内。五代梁绍泰元年(555)置江阴郡,在长江南岸君山南麓筑新城,占地约600余亩,即今老城区中山公园周围,为现江阴城之始。随后历代都有扩

第一章 中国历史文化

第一章中国历史文化 第一节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及特征 一、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一)原始社会概况 中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已知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距今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距今70—20万年的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天然火,已有简单的语言。距今1.8万年的北京山顶洞人进入了氏族公社阶段,已经能够制造石器和骨器,最重大的发明是他们已经学会人工取火。 距今约五六千年,进入母系氏族公社阶段,黄河流域以仰韶文化为代表,长江流域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仰韶文化以西安半坡遗址最为典型,尤其以在陶器上绘制彩色图案而异于其他文化遗存,所以,仰韶文化又被称为“彩陶文化”。河姆渡遗址发现的稻种,是世界目前确认的已知年代最早的栽培稻,证实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人还最先建造了中国南方特有的干栏式房屋,最先发明打井技术。 距今约四五千年,人类过渡到父系氏族阶段,以山东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为代表,此时父权确立,手工业已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在贫富分化加剧的情况下,阶级对立出现,由此进一步导致原始社会解体,国家开始产生。 在我国古代传说中,有一些堪称时代代表的人物。有巢氏构木为巢,反映了先人构筑自己居所的状况。燧人氏“钻木取火”,说明人类进入了人工取火的时代。女娲和伏羲传说是“蛇身人首”,兄妹互为夫妻的,这是“龙的传人”的源头,也表明我们先辈经历了辈行婚的血缘家庭阶段。伏羲又称“庖牺氏”,反映的是原始畜牧业的产生,伏羲还画八卦,刻文字代替“结绳记事”,说明了中华文字、文明的萌芽。神农氏(炎帝)教人种植五谷、尝百草发明医药等等,成为远古中国农耕文明的代表和中医的滥觞。黄帝、炎帝战蚩尤的传说,反映了华夏远古部落争战、融合的过程。传说黄帝还作兵器,造舟车弓矢,同时缧祖养蚕,仓颉造文字,大挠作干支,伶伦制乐器等,说明中华远古文明达到全盛阶段。黄帝(轩辕氏)被誉为中华“文明之祖”,中华儿女亦称为炎黄子孙。所谓“中国五千年文明史”通常是从黄帝时代开始的。此后,尧、舜、禹的时代,处于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他们都是通过部落联盟民族推选(“禅让制”)的方式担任首领的。 (二)夏商周时期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随后是商和周,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与战国两个阶段。这一时期是我国原始公社解体,奴隶制由产生到全盛的时代,也是我国社会由部落联盟到统一国家体制形成并逐步走向完备的时代。 夏商周三代,青铜冶炼铸造业十分发达,因而被称为“青铜时代”。相传大禹曾用青铜铸造九个大鼎,象征他统治下的九州。商代的司母戊大方鼎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商代的文字已经基本定型,因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故叫甲骨文,它对推动社会交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开创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书法艺术的先河。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很多领域的科学技术达到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水平,如《甘石星经》上记明120颗恒星的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战国已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之分,《黄帝内经》、《扁鹊内经》全面总结了当时的医学成就;都江堰等一系列水利工程的修建,说明中国的工程技术已处于当时世界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三)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三) (五)天文历法 【星宿】宿(xiù),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 【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南方朱雀七宿。 【四象】见“二十八宿”条。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 【参商】参宿在西,商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因此常用来喻人分离不得相见。 【流火】流,下行;火,指大火星。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北斗】又称“北斗七星“北斗”。根据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极星,故又称“指极星”。 【彗星袭月】彗星俗称扫帚星,彗星袭月即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按迷信的说法是重大灾难的征兆。 【白虹贯日】“虹”实际上是“晕”,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 月亮的别称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它的别称可分为: (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 (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7)因传说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 (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 (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银河】又名银汉、天河、天汉、星汉、云汉,是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由一千亿颗以上的恒星组成。 【云气】古代迷信说法,龙起生云,虎啸生风,即所谓“云龙风虎”。又说真龙天子所产生的地方,天空有异样云气,占卜测望的人能够看出。 【农历】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又叫中历、夏历,俗称阴历(实际上农历为阴阳合历)。 【初阳】约在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此时阳气初动,故称“初阳”。【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 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习题岳麓版必修3

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1.“在他的心中,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其中的“两弹”是指( ) A.原子弹、氢弹B.原子弹、导弹 C.氢弹、导弹D.原子弹、核弹 解析:“两弹一星”应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答案:B 2.从人文精神角度来看,下列科技成就中最有价值的是( ) A.网络技术B.籼型杂交水稻 C.“两弹一星” D.火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杂交水稻有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体现了人文精神。 答案:B 3.法国《费加罗报》1970年4月27日发表时事评论:“人们可以说,并且人们在说:中国是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五个空间大国。不,中国是第三个空间大国,实际上,凭时间的排列没有根据技术能力排列重要。”该评论可以佐证当时中国(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卫星发射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C.载人航天技术成功实践 D.“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 解析:题干中“1970年”是关键。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的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故B项正确。 答案:B 4.在“世界因你而美丽——2007影响世界华人盛典”颁奖典礼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成为本年度“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得主。获得如此殊荣主要是因为袁隆平( ) A.航天技术领域的贡献 B.农业科技领域的贡献 C.人类基因研究领域的贡献 D.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贡献 解析:袁隆平是著名的水稻专家,他的最大贡献是在农业科技领域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 答案:B 5.美国著名太空学者迪安说:“美国人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在太空中面对的将不仅仅是白蓝红旗帜(俄罗斯国旗),一条红色巨龙正在太空轨道中升起!”这条“红色巨龙”

我国历史文化常识大全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大全 【十大名河】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黑龙江、淮河、汉江、湘江、鸭绿江、嘉 陵江 【十大名酒】茅台、五粮液、洋河大曲、泸州老窖、汾酒、郎酒、古井贡酒、西凤酒、董酒、剑南春 【十大火炉】吐鲁番、重庆、长沙、武汉、南京、福州、成都、合肥、广州、南昌 【五大瑞兽】龙、凤凰、龟、貔貅、麒麟 【十大避暑胜地】贵阳、昆明、承德、哈尔滨、长春、伊春、丽江、吉林、呼伦贝尔、大连 【十大名花】兰花、梅花、牡丹、菊花、月季、杜鹃、荷花、茶花、桂花、水仙 【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五贡】恩贡、拔贡、岁贡、副贡、优贡 WORD格式整理

【六家】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 【六部】礼部、户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 【六历】《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六法】规、矩、权、衡、准、绳 【四礼】冠、婚、丧、祭 【五行】金、木、水、火、土 【十大宗教名山】 1、湖北武当山 2、四川峨眉山 3、山西五台山 4、浙江普陀山 5、浙江天台山 6、江西龙虎山 7、安微九华山 8、甘肃崆峒山 WORD格式整理

9、江西三清山 10、山西绵山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义】风、赋、比、兴、雅、颂 【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最有影响力的十大诗歌】 1、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WORD格式整理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科技和文化竞争 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民族存在主体的国家之间的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相互之间角逐,被置于一个比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更广阔和开放的世界历史舞台上,这种竞争和发展的共存使各个国家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会空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从政治、经济到文化软实力、民族精神,各个领域,无时无处不在进行着激烈地碰撞与磨合,在这种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对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巨大作用被凸显出来,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科学技术的实力状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在这个世界历史大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和其所处的地位。 当今的世界大舞台无疑是全球化的,从有形的人口、产品、资本到无形的理念、文化、意识形态,这些介质在世界范围内无比自由的得以流通。这种流通带来了世界范围的物理概念的消失,世界人民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在这里,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受到了冲击,每一个个体与世界整体无比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人类面临着的是全球问题,接触到的是全球资讯。而这样的世界地球村的形成无疑是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伴生物,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指数函数速度的增长,把人类从记忆中的农耕劳作、手工经济、祭天祈福、兵车马行的古代社会带入到了如今的现代化大生产、电子化生活、交通便利的全球社会。 然而,国家仍然是民族的存在主体,仍然是国际活动的主体,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旺仍然是各个国家民族不变的主题。各国在把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武器强大自己的同时,传统文化也同样成了各个民族用作保护自己的特色化发展、抵制全球化浪潮的另一件武器,科学技术和文化成了新的国际形势下各国维护国家主权的两把利器。 传统的国家主权主要是指领土、领海、领空的主权。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肆虐、大国关系的新的变化,国家主权问题更涉及到信息主权、生态主权、文化主权等更广阔的范围。一个国家的稳定发展需要军事实力、经济水平、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共同的保障。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都有其不可抗拒的规律。历史总是有章可寻,回顾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当前的国际竞争形势和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强者生存有着可以比照的相同历史痕迹。达尔文的“物竞天择”、自然界的“丛林法则”在人类社会的历史潮流中仍然具有普适性。 各个国家只有在用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硬实力提升的同时,用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来提升文化软实力,才能在适者生存的国家丛林中立足。 二、不平衡发展下的文化侵略 然而,不可回避的是,目前存在于国际交往中的仍然是不公正的国际旧秩序,各国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以不同的形式依旧存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并没有带来世界的永久和平,“弱肉强食”在经济繁荣、世界大同的面具下悄然进行。 文化帝国主义成了让世人担忧的新的名词,它是在20世纪60年代“新帝国主义”的国际环境下诞生的。所谓“新帝国主义”,指的是在二战后许多殖民地国家获得民族独立的条件下,帝国主义的扩张战略由军事手段和直接的殖民统治为主,转向以经济和文化控制为

中国历史概况

中国历史概况 远古时期(约200万年前-约公元前21世纪) 远古时期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阶段。 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等工具,从事采集、渔猎活动,完成了从直立人、早期智人到晚期智人的进化过程。 新石器时代人们使用磨制石器,制作陶器,建造房屋,发明了农业和养畜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逐步分化,出现了权贵阶层及相应的礼仪制度,在聚落分化的过程中涌现出众多城堡,社会开始向早期国家过渡。 夏商西周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1年) 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早期国家形态的形成与初步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王权政治得以强化,并不断完善。青铜铸造达到鼎盛,辉煌灿烂。丰富的汉字材料,记录了当时政治、经济与文化面貌。西周统治者推行的礼制,重在彰显、维护等级秩序,对此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西周以来的礼制分崩离析,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铁器的广泛使用促进了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术思想百花齐放。民族间相互融合,华夏民族主体形成,整个社会在征战兼并中逐步走向统一。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秦汉时期,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结束,专制主义中央集杈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中国历史进入大一统时代。新工艺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中外文化交流也空前繁荣。我们的祖先在秦汉时期以其卓越的创造力,建树了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史上的无数丰碑。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589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民族融合加强。战争导致大量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发展。瓷器制造成就显著,青瓷制作技术精湛。社会生活形态发生重要变化,家具、服装等出现新形式。社会的变革和中外文化的交融,使思想文化呈现全新面貌。 隋唐五代时期(公元581-960年)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天文历法(整理精校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天文历法 作文辅导 1207 0018 : 【星宿】宿(xiu),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范进中举》:“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古人认为人间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这是迷信说法。 【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kang、氐di、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mao、毕、觜zT、参shen);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en)。唐代温庭筠的《太液池歌》:“夜深银汉通柏梁,二十八宿朝玉堂。”夸饰地描写星光灿烂、照耀宫阙殿堂的景象。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是说物产华美有天然的珍宝,龙泉剑光直射斗宿、牛宿的星区。刘禹锡诗:“鼙鼓夜闻惊朔雁,旌旗晓动拂参星。”形容雄兵出师惊天动地的场面,参星即参宿。 【四象】参见“二十八宿”条。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官苍龙;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官玄武;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官白虎;南方七宿像一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南官朱雀。 【分野】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如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宿是益州(今四川)的分野,井宿是雍州(今陕西、甘肃大部)的分野,蜀道跨益、雍二州。扪参历井是说入蜀之路在益、雍两州极高的山上,人们要仰着头摸着天上的星宿才能过去。 二十八宿与国分野如下 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国郑宋燕越吴齐卫鲁魏赵秦周楚 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州兖州豫州幽州江湖扬州青州并州徐州冀州益州雍州三河荆州 【昴宿】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由七颗星组成,又称旄头(旗头的意思)。唐代李贺诗“秋静见旄头”,旄头指昴宿。唐代卫象诗“辽东老将鬓有

创新设计2015_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单元学习总结岳麓版必修3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单元学 习总结岳麓版必修3 一、20世纪以来的中外科技 1.20世纪,量子论和相对论掀起了科学革命 (1)19世纪,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已经达到高峰,但也暴露出一些局限性,经典物理学面临危机。 (2)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以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为基本原理的相对论,为物理学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3)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之后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的量子理论,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原子的量子理论,形成了物理学的分支——量子力学,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量子理论和相对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2.20世纪以来出现的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1)从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至今已历五代,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网络技术的发明使计算机如虎添翼,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把人们带进了信息时代。

(2)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兴起,探索生命奥秘的步伐加快。生物工程技术应用于实践,遗传工程取得突破。 (3)苏联发射的“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实现了人类飞天梦想,之后美国登月成功,航天飞机遨游太空,中国载人航天成功,航天事业的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开辟了新天地。3.新中国建立以来取得的科技成就 (1)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反映了我国的高科技发展水平,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为我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 (3)我国“银河”系列计算机的研制成功实现了科技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4)“神舟”号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使我国的航天科技步入先进国家行列。 二、现代中国的教育文化 1.新中国教育取得的重大进展和经历的曲折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各项举措开展扫盲教育,摘掉了世界头号“文盲大国”的帽子。 (2)国家通过教育立法、“科教兴国”战略、“希望工程”等措施加强普及义务教育,改变了中国命运。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曲折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和民办高校获得较大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双百”方针成为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涌现出了像《青春之歌》等一大批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2)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后,文艺发展遭遇曲折,随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使文艺界出现“百花凋零”的局面。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双百”方针的指导地位,文学、戏剧、小说、影视等呈现出繁荣景象,中国科学文化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 【例题】(2011·安徽文综·T21)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关注。反思近代科技发展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面临的核威胁最初源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B.原子弹的使用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C.科技发明是近百年间众多人为灾难的主要原因

南京历史文化概况介绍

南京历史文化概况介绍 从公元3世纪初到6世纪末的300多年间,中国南方先后有孙吴、东晋和宋、齐、梁、陈6个汉族政权在南京(孙吴时称建业,东晋、南朝称建康)建都,史家称为“六朝”。 这六朝的文化,虽然大约过去1500年了,但在南京一直到今天还有踪迹可寻。 范蠡筑越城 公元前472年,越王句践命范蠡在南京秦淮河之南约830米处筑城,城周长约1.2公里,面积约0.94平方公里。后称越城,又名范蠡城。它是南京历史上第一座有确切年代可考的军事性质的古城,被公认为南京城市的开端。 孙权定都建业 汉献帝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孙权在楚国金陵邑城址修建石头城,以资守御,并取“建功立业{”之意改称秣陵为建业。黄龙元年(229)四月,孙权在武昌称帝。同年九月迁都建业,开创了南京建都的历史。 南唐立国金陵 五代十国时期,群雄割据。金陵最初隶属建都广陵的杨吴政权的势力范围。金陵府尹徐知诰,操纵杨吴朝政。937年,徐知诰废杨吴皇帝自立,建立齐国,改金陵府为江宁府,以府治为宫,以城为都。939年,南唐建立。南唐都城周长约19.35公里,贯秦淮河于城中。南唐历3代共39年,975 年南唐国亡。 明初建都南京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奠都南京。在此之前,朱元璋自立为吴王,吴王府便设在应天。洪武元年(1368)秋八月,正式下诏,以应天府 为南京,大梁(开封)为北京,实行南北两京制。洪武十一年(1378),朱元璋以南京为京师,正式定都南京。永乐十九年(1421)明成祖迁都北京,改京师为南京,为留都。 太平天国定鼎天京 1853年1月12日,太平军决定挥戈金陵。3月19日,攻陷金陵城,从而完成了据金陵为根本、进而完成进军江南的战略任务。3月29日,洪秀全在杨秀清和文武百官、黎民百姓的跪迎欢呼声中,进入金陵城,暂住藩习衙署,不久修缮两江总督衙门,改作天王府,并宣布定都金陵,改名天京,正式建立太平天国农民政权。1864年7月9日,清军攻破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孙中山创建民国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孙中山回到南京,当选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总统府内举行了庄严简朴的就职典礼,告中华民国成立。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的覆灭与延续2000余年帝制的终结。但政权遭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联合进攻,很快夭折。袁世凯于2月12日迫使清帝退位,要挟孙中山于13日提出辞呈,并迫使临时参议院于15日选举他为大总统。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职,许多同盟会领导人"下野",政权落入军阀袁世凯手中。 近代风云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代表在静海寺议和,在下关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了中国 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第一章皇帝与皇权 一、“皇帝”称谓的由来及其至高无上的地位 (一)三皇:天皇、地皇、泰皇 五帝:黄帝、颛(zhuan)顼(xu)、帝喾、尧、舜 (二)君主世袭制度的产生: 禹生前,曾遵循禅让的原则选皋陶为继承人。后因皋陶早逝而改立伯益。但禹死后,禹的儿子启却将伯益杀死,夺取了王位,从此,君位从“传贤”改为“传子”(或传弟、传侄),君位世袭制度得到确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政权:夏王朝 (三)皇帝的由来: 秦统一全国后,秦王赢政决定兼采三皇之“皇”与五帝之“帝”,号称“皇帝”。赢政自称“始皇帝”,其后世依次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从此,君主专制制度得以确立,秦始皇遂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代专制帝王,他所建立的秦朝则成为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四)皇帝的饮食起居 1、宫室、山陵 宫殿:皇帝居住的地方称为“宫殿” “宫”最早原为普通房屋的通称,“殿”则指高大的房屋。秦汉以后,一般用来指称帝王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中国古代的宫殿建筑一般皆遵循:坐北朝南、“前朝后寝”的规制。 “前朝”:皇帝举行朝会典礼之所,多称“殿”。 “后寝”:则为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皇帝与后妃居住的地方多称“宫”。 “行宫”:皇帝出外巡游所居之处则称。 另外,为满足皇帝及其后妃游玩、享乐需要、历代王朝建有大量“苑囿”,风光绮丽,极尽奢华。 山陵为皇帝死后的葬所,犹如民间的坟墓。 皇帝的陵寝一般包括地下墓室、封土和陵园建筑三部分。皇帝的陵寝一般皆依山而建。主要建筑一般由神道,宫墙,殿宇,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地宫等组成。 2、饮食、服饰 早在周代,就有了膳夫、庖人、内瓮等专司天子饮食的执事人员十几种。 秦汉以后,历代皆设有负责皇帝及宫中饮食的专门机构,如秦奉常、汉太常及南北朝以后的光禄寺等。 皇帝及其后妃的饮食,每日皆有一定的分例。每顿正餐包括各类山珍海味、时鲜蔬菜等上百种,另有名目繁多的各种小吃。每逢年节、寿辰及其它喜庆之事,宫中照例要举行盛大筵宴,名目繁多,其耗费之巨。 天子的服饰,早在周朝就已形成定制,包括六种冕服和弁服。汉代皇帝以五色长袍作朝服,魏晋时期改用绛纱长袍,唐代出现赭黄色圆领朝服,明清时期则以明黄作为皇帝龙袍的专用颜色,不同的场合,皇帝的着装有明确的区别。如祭祀或盛大典礼,皇帝穿衮冕服,包括冕、玄色上衣、绛色围裳、革带、蔽膝、白袜青舄等;平时及一般朝会则穿公服或常服。 3、车马、仪仗 古代皇帝出外巡幸、游历所用车驾称为“卤簿,包括御辂、御辇、御轿等。 自周朝以来,天子出行一般皆备五辂。卤簿以外,尚有仪仗。历代皇帝出巡所用的仪仗队规模都非常庞大,如宋神宗时多达22200人,清康熙帝崇尚节俭,但也有3000人。

高二历史《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知识点归纳

高二历史《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知 识点归纳 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二十五:现代科学技术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很大程度上解决了19世纪出现的经典物理学的危机。为人们提供了辩证看待世界的途径。两个基本原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 2、量子理论是现代物理学的另一支柱——德国普朗克提出来。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3、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二十六: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正式诞生。互联网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开放性,产生了巨大影响。 2、遗传工程是生物工程的核心技术。1990年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登月计划”正式启动,我国于1999年加入。已完成人类基因组的框架图和对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初步分析。 3、1997年人类第一次一用哺乳动物已分化的体细胞进行克隆成功。。 4、人类飞向太空的梦想在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得到实现。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5、1961年苏联发射“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加加林成为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人。 6、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 7、1981年,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试飞成功。 二十七: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中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 2、1964年中国发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 3、1966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中国从此拥有导弹和原子弹“两弹”结合的战略核导弹。 4、1970年“长征—1”号航天运载火箭顺利将“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轨道。 5、1975年中国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 6、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被西方媒体称为“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 7、1983年我国第一台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型机诞生。1997年“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我国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取得新的突破。 8、XX年中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二十八: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XX年1月1日中国政府宣布:“中国如期实现了基本

中国文化概况

中国文化概况: 《中国文化概况》是一部书籍,是从文化角度架起一座沟通中西的桥梁,用英文将中国文化的概貌展现给读者,简要概括了中国的地理、历史、传统节日、少数民族、烹饪、茶酒文化、服饰、表演艺术、建筑以及中药、武术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分析了某些表象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展示了祖国灿烂丰富的文化。 图书导语: 本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课文的内容有充分的扩展空间,练习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展开讨论和思考。通过学习本教材可以使学生更加了解中国的文化底蕴,并学习到如何用英文表达,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在对外交流时的自信心 《高等学校英语拓展系列教程:中国文化概况》分为国家概况、文教科技、民俗风情和旅游览胜四大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的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每个章节后也增设了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练习,有助于师生展开更深入的讨论和思考。 《高等学校英语拓展系列教程:中国文化概况》图文并茂,信息量大,适用于大中专院校的英语专业低年级选修课,大学英语公共课等。 图书目录: PartI Introduction chapter1 An Overview PartII Chinese Culture,Education,Sciencd and Technology

Chapter2 Philosophy and Religions Chapter3 Literature Chapter4 Arts Chapter5 Education Chapter6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pter7 Sports PartIII Folk Customs Chapter 8 Traditional Festival Chapter 9 Culinary Culture Chapter 10 Dress and Adornments Chapter 11 Architecture Part IV Tourism Chapter 12 Major Tourist Cities Chapter 13 World Heritage Sites Chapter 14 Travel Tips Key to Exercises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