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汉字形体的演变

汉字形体的演变

汉字形体的演变
汉字形体的演变

(一)古代文字

字体[大][中][小]汉字形体的演变,一般分为古文字阶段和近代文字阶段(有人称为隶楷阶段),先后出现了形态迥异的多种字体,甲骨文、金文、籀文、篆文称为古文字,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称为近代文字。秦末汉初是汉字发展两阶段的过渡时期。

甲骨文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主要是牛的肩胛骨)上的文字,是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成批的汉字。甲骨文应用的年代主要是商代后期和周代前期,距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至今为止,出土的带字甲骨有十六万片,除少量属于西周时期的以外,都是商代后期的。当时是奴隶社会,科学文化还很不发达。人们不理解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原因,认为一切都是鬼神操纵着,祖先的灵魂可以预知未来,可以决定人们的命运,所以当时盛行占卜。商代统治者每遇田猎、征伐、年景、生育、疾病等都要进行占卜,并把占卜结果记录下来。占卜的方法是在龟甲或兽骨的背面钻凿出一些小坑或小槽,然后用火烧灼小坑或小槽,使甲骨因受热而出现裂纹。这种裂纹就是兆,占卜者就根据兆来判断吉凶。管理占卜事物的人员,往往把占卜者、占卜事由、卜兆吉凶以至事后应验与否的情况,刻记在卜甲卜骨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甲骨文。(图一、图二)因为甲骨文绝大部分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县小屯村,那里是商代后期都城的遗址,所以人们又称之为“殷虚(墟)文字”。又因为这种文字是用于占卜的,所以有人叫它“卜辞”。此外,它又被叫作“契文”、“殷契”、“殷虚书契”,这是由于它多数是刀刻,少数是书写的缘故。

殷墟甲骨文大部分是卜辞。每片完整的甲骨卜辞大都包括占卜日期、贞人的名字、占卜的事项、占卜的结果及应验与否的情况。不过,很多卜辞是不完整的,往往只有几项。

例如有一片甲骨上刻着这样的内容:“癸丑卜,贞,勿隹王征方,上下弗若,不我其受佑。”这里,“癸丑”是占卜日期,“”是贞人即占卜者的名字,“勿隹王征方”是占卜的事情,“不我其受佑”是占卜的结果。这片卜辞的意思是,癸丑这天,由占卜,王要征伐方,大臣们不同意,问征伐到底吉利不吉利?占卜的结果是神不保佑我。

周代甲骨文主要发现于陕西省岐山县周原地区,那里是周人早期建都之地。七十年代以来,陆续出土西周甲骨一千七百多片,经初步整理,已清理出有字卜甲一百九十多片。这批甲骨字体纤细,需用五倍放大镜才能辨识清楚,记日不用“干支法”,而用“月象法”(即把一个月根据月象分为“初吉”、“既生霸”、“既望”、“既死霸”四个阶段,说明周文化与殷商文化既有很多一致的方面,又有不少自己的特色)。

虽然甲骨文大部分是卜辞,记载的内容多为占卜吉凶,表面看来价值并不很大,但它是迄今能见到的最早的成批的古文字,是商代和西周遗物中最丰富的部分,所以它在历史学和古汉语、古文字学的研究上,都有重要价值。两千四百多年前,孔子曾为殷礼无徵而慨叹;而现在,由于甲骨文的发现,我们对商代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却都有了相当的了解。郭沫若关于商代是奴隶社会的科学论断,很多证据来源于甲骨文。他在《读了<殷周殉人之史实>》、《申述一下关于殷代殉人的问题》、《奴隶制时代》等论文里,特别是

在他主编的《中国史稿》里,通过对大量甲骨文资料和其他考古资料的分析,论述了商朝奴

隶制国家的建立和发展。他指出,卜辞里面的众字作日下三人形(即作),说明他们是在田野里从事集体耕作的奴隶。有的卜辞问:“王大令众人曰:…田?,其受年?十一月。”(《殷契粹编》866)这是商王强迫“众人”从事集体生产的记录,字就象征用三把(或多把)木耒

用力并耕的情景。“众人”除了主要担负农业生产劳动外,还被迫从事狩猎、修路、建筑等各项繁重的苦役。在频繁的战争中,“众人”常被征发来当徒兵,服军事劳役。在交战或戍守中,“众人”往往有大量的死伤或逃亡,所以商代有关征伐的卜辞里经常提到“丧众”“不丧众”的问

题。郭沫若还根据“臣”、“妾”(也作“ ”)的字形,指出“臣”是家用奴隶,“妾”是女性奴隶,他们都要对主人俯首屈从。他们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可以由奴隶主拿去赏赐、赠送或交换,就是杀死“臣”、“妾”,也不算犯罪。在祭祀祖先和神灵时,奴隶主常常要杀掉数十个到数百个战俘和奴隶。如一次祭祀先王的“多妣”,就用了“小臣卅,小妾卅”,男女奴隶共死了六十人。奴隶主对奴隶们的残酷剥削和野蛮杀戮,自然会激起奴隶们的反抗。在商代后期,许多奴隶逃亡的事件屡有发生。又,《甲骨文合集》第109有如下记载:“癸酉卜,亘贞,臣得?

王固曰:…其得,惟甲、乙。?甲戌臣涉,舟,弗告。旬又五日丁亥执。”这是说,武丁时代,王室的奴隶曾成批逃走,武丁下令追捕,在占卜时还预言三天就能抓回来。然而由于逃亡的奴隶们很快渡过了河,追击的船只未能赶上,直到第十五天才捕捉回来。于省吾

在《甲骨文字释林》中,也通过对係( )、轨( )、 ()、伐()等字的训释,深刻揭露了奴隶主对奴隶们的践踏和刑杀。另外,许多学者通过甲骨文所提供的资料,研究了商代的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情况,研究了当时的天文和历法,并都取得了重要成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甲骨文的研究不仅可以弥补原来历史研究的某些空白,还可以纠正史书中的某些错误。例如王国维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和《续考》,就是利用甲骨文提供的资料,纠正了《史记·殷本纪》和《三代世表》关于商王个别世次的排列错误。

由于陶文数量太少,其中有些是否就是文字,目前学术界还有歧议,所以甲骨文便是最古的成批汉字,对研究古汉语和古文字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对此,裘锡圭在《殷虚甲骨文研究概说》(载《中学语文教学》1979年第6期)曾经作过很好的说明。他指出,《说文》“追”、“逐”互训,在古籍里也看不出两字的用法有什么明显区别。但是杨树达研究甲骨卜辞里“追”、“逐”二字的用法,发现“追”的对象一定是人,如“追羌”、“追龙”(羌、龙都是方国名);“逐”

的对象一定是兽。再联系字形,“逐”甲骨文作,象是追豕;“追”甲骨文作,

即,在甲骨文中经常当“師”字用,“追”字从,大概既取其声,又取其义;可见“追”的本

义是追人,“逐”的本义是追兽,后来才混而不分。《说文》说“自”的本义是鼻,从字形看是可信的,但是在古书里,连一个当鼻子讲的“自”也找不出来。甲骨卜辞里有“疾自”之语,意

思是鼻子有病,这就给“自”的本义提供了实例。使动和意动在古汉语中常见,不少学者把它们看成是使语言精炼的一种方法,或说是修辞上的一种手段,认为相当于化递系式和“以……为……”式为简单形式,有人甚至认为使动和意动的普遍应用,在春秋末期或战国初期。但是在甲骨卜辞里,根本看不到意义较虚的“使”的递系式和“以……为……”一类结构,却可以看到使动和意动的用法,例如:“戊寅,子卜:丁归(歸)在川人”(《殷虚书契》8—6—3),“归在川人”是使在川之人归,“归”为使动用法;“已亥卜,王:余弗其子妇(婦)侄子”(《殷虚书契》1—25—3),“子妇侄子”即以妇侄所生之子为子,第一个“子”为意动用法。可见在古汉语发展过程里,是先有所谓“使动”和“意动”用法,后来才出现用意义较虚的“使”的递系式和“以……为……”一类结构。裘锡圭还指出:依靠甲骨文研究的成果,传统文字学解释

字形的许多错误,已经得到纠正。例如,甲骨文“至”字作,象(矢)射到一个地方,

以此表示到的意思,可见《说文》释“至”字象“鸟飞从高下至地”是错误的。甲骨文“老”字作

,象一个长发拄杖的老人,《说文》释为“老”字“从人、毛、七(化)会意” 。甲骨文“行”

字作,象交叉的十字路,《说文》认为“行”的本义是“人之步趋”。甲骨文“伐”字作,

象用戈砍人头,《说文》认为“伐”字“从人持戈会意”。甲骨文“卩”字作,象席地而跪坐

的人,从卩的字大都与人有关;《说文》认为“卩”的本义是“瑞信”,字“象相合之形”,对从“卩”

字的解释也有不少问题。甲骨文“止”作,象人的脚掌,在用作偏旁的时候,或

可以象征往前、往外或往上走,或可以象征往里或往下走。所以

(步)表示走路,(涉)表示走过一条小河,(出)表示从居穴里出去,(各)

表示从外面来,(之,本义为往、到)表示离开一个地方到他处去,(陟)表示

登高,(降)表示由高而下。《说文》认为“止”字“象草木出有址”,《说文》对从“止”字的分析也大都有问题。如果没有甲骨文,《说文》中的不正确释义就难以发现。

图二甲骨卜辞

至今所见的甲骨片上不同的字大约有四千五百多个,已识的有三分之一左右。从已识的甲骨文来看,它已经脱离了图画阶段而成为比较成熟的文字(少数甲骨上有文字与图画混用的情况),它不仅可以记录名词,还可以记录动词、形容词、数词;不仅可以记录一个个单词,还可以记录一句句完整的话;它不仅有大量的象形字和会意字,而且也有了一批形声字,假借字用得也很多;不仅可以记录具体事物,而且可以记录抽象事物、表示语法关系。行文成行,使得语意能够正确理解。总之,它已是能够成功地记录汉语的成系统的文字了。不过,它还存在原始阶段的某些特点,如:

①象形程度高:甲骨文中的许多字很像一幅简化了的图画,虽然有些笔道已变为象征

性的符号。如:

②字形不稳定:甲骨文中的每个字,虽然都有基本的形态,但又有多种写法,笔道的多

少和方向往往很不固定。例如:

③繁简不一。甲骨文中的许多字,繁体简体并存,有的差别还比较大。例如:

④合文很多:在甲骨文中,一字一体、逐字排列的体制已基本形成,但也有不少例外。有时两三个字挤在一起,有时两个字共用一个笔道,这就是合文。例如:

⑤行文款式不定,每行从上到下,但行与行之间,或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

商代后期的甲骨文有二百七十多年的历史,其间字形也有所不同。专家们一般把它分为早晚两期。早期比晚期更象形,晚期比早期更简化。

金文

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铭文。据地下考古资料证明,我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在商代晚期和周代已经十分发达,到战国末期才被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造所取代。青铜时代铸造的铜器数量一定很多,仅后世出上的就有上万件,其中很多青铜器铸刻了文字。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一千二百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第四版载,已识的字共2420个,未识的字1352个,共计3722个。这个数字虽然不一定准确,但与实际情况相差不会太远。

铜器上的铭文,字数多少不等,内容也很不相同,商代的铜器,特别是商代早期的铜器,铭文字数很少,有的只有一个字,就是族徽,有的有两三个字,族徽再加上“祖某”、“父某”、“妣某”等字。这些被称为“族名金文”或“记名金文”。由于铜器是“重器”,可以永久保存,又是当时最先进的工艺品,奴隶主用它来显示自己的地位和财富,用它来祭祀自己的祖先。如司母戊鼎(图三)就是商代晚期某王祭其母“戊”的。到了西周,青铜器的使用范围更广了,种类也更多了,除了酒器和烹煮器外,还有盥洗用的盘、匜,盛食物用的簋、盨,祭祀用的鼎,奏乐用的钟、镈,以及各种兵器和生产工具。铭文的内容由单纯记名发展为记事,字数也由几个字发展为几百个字,著名的大盂鼎(图四)有二百九十一个字,毛公鼎(图五)有四百九十七个字,简直是长篇大作了。这类记事金文涉及面广,诸如祭祀、赏赐、册命、

旌功、训诰、战事等,都在记录范围,其主要内容大多是颂扬祖先及王侯们的功绩,同时也记录重大历史事件。由于铜器制造业已十分发达,制工精美,受人喜爱而又便于保存,有时还要把重要文件也铸在铜器上。例如西周的《墙盘》就记录了从文王、武王到当时在世的共王等人的功绩。春秋时期的郑国和晋国,还把刑法铸在鼎上,这就是史书上有名的铸刑鼎。

图三司母戊鼎铭文

金文在考古研究上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一个古墓的年代往往难于断定,但只要其中有一件铜器的铭文上有明确的年代记录,这个问题便迎刃而解。铜器上的铭文自然没有后人窜改的嫌疑,比起《诗经》、《尚书》、《左传》、《史记》这些不知经过多少人传抄的古籍来,当然更加可信,是历史研究的最珍贵的资料。记事金文所记载的历史事件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往往可以印证或纠正史书的记载,甚至可以弥补史书的某些重大空白、郭沫若在《青铜时代》、《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金文丛考》等书里,以金文为根据,以古籍为佐证,在商、周史的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例如在很长的时间里,学者们认为周代是封建社会,但郭氏却从周代的铜器里,发现了畜养、使用、赐予、买卖奴隶的大量证据:《大盂鼎》:“锡汝鬯一卣,冕衣市舃车马。锡乃祖南公旂用兽。锡汝邦司四伯,人鬲自驭至于庶人六百又五十又九夫,锡夷司王臣十又三伯,人鬲千又五十夫。”《舀鼎》(即《曶鼎》):

“買()兹五夫,用百寽(锊)……受兹五夫,曰陪,曰恒,曰(耦),,曰。”他

指出,既然奴隶和器物车马一样可以赐人、买卖、抵债,动辄几个、几十个,甚至成百上千个,而且奴隶之赐予是以家数计,可知奴隶是家传世袭,他们就决不是农奴或自由民,西周社会只能是奴隶社会。再例如关于周恭王在位时间,过去有四种说法。有二十年说(《太平御览》卷八五引帝王本纪),有十年说(《通鉴外纪》),有二十五年说(《通鉴外纪》引皇甫谧说),更有十二年说(邵雍《皇极经世》中所推算)。后世史家多根据十二年说,作《金文历朔长表》的人也多按照这个年代来安排。但存世有《趞曹鼎》二具,其一有如下记载:“佳十又五年五月,既生霸壬午,龚王在周新宫,王射于射庐。”这是龚王在世之器。龚王即共王。可见周共王在位至少十五年。

图四大高鼎铭文

图五毛公鼎铭文

从武王灭商到秦始皇统一天下,是我国社会飞跃发展的时期,其间语言文字必然也会发生巨大变化。金文便是研究这一时期语言文字的绝好资料。管燮初的《西周金文语法研究》,虽然描述的是西周金文的语法,但事实上反映了西周时期汉语语法的某些面貌。把甲骨文的语法和金文的语法加以比较,则不难发现商周时期汉语的发展规律。例如甲骨文中各种句子成分虽已基本齐备,但句子结构一般比较简单,修饰成分少,充当定语和状语的词类和词组还不多。可在金文中,这种情况便有了明显的变化。结构助词在甲骨文中尚未发现,金文中在西周便出现了。《中方鼎》:“唯王令南宫伐虎方之年。”《虢季子白盘》:“搏伐狁,

子洛之阳。”这类“之”字在典籍中常见。甲骨文中介宾结构作定语用得不多,而在金文中就

很明显了。《敔》:“易田,于!五十田,于早五十田。”意思是赏赐在!处的土地五十田,在早处的土地五十田。其中“于!”、“于早”为介宾结构作定语。《大盂鼎》:“易汝邦

嗣四伯,人鬲自至于庶人六百又五十又九夫。”意思是赏赐你邦四伯,六百五十九个

自驭至于庶人的人鬲。其中“自至于庶人六百又五十又九夫”是人鬲的后置定语。这种

复杂的词组作定语而又后置的现象,在后世典籍中未见。甲骨文的复杂谓语大多是单一的双宾语,连动、兼语等结构形式,很少有几种结构混合使用的情况。金文则大量使用几种结构混合套用的办法,使谓语更加复杂化。《明公尊》:“唯王明令公道三族伐东或(域)。”这是

兼语套连动式《貉子卣》:“王令士術归貉子鹿。”这是兼语套双宾语式。《大鼎》:“王乎善夫召大以厥友入。”这是兼语套兼语再套连动式。

由于商代的青铜器并不比甲骨文晚,而且制作铜器的范模质地松软,在上面写字笔道的粗细形态可随意掌握,所以金文中的有些字体要比甲骨文更象形,更像事物的图画。金文中的族徽文字可能是,或者可能更接近最早的原始汉字(对此目前学术界还有不同意见),这对研究汉字的产生过程不无帮助。由于金文应用的年代长达一千二百多年,其间汉字的形体发生了不小变化,所以它是研究西周、春秋、战国文字的主要资料,是研究汉字早期形体演变的重要依据。

和甲骨文相比,金文的时间跨度要长得多,所以形体和结构的变化也大得多。甲骨文的象形性强、繁简不一等特点,金文在不同程度上也都存在,不过金文还有自己的特点,早期金文和晚期金文也有明显不同。

①早期金文比甲骨文更象形、更保守:

②早期金文笔道圆转肥粗,多团块:

③后期金文的笔道由圆转肥粗变为线条化:

④后期金文出现了美术化的倾向:合体字基本消失,字形大小趋于一致,形态趋向美化,行列趋向整齐,给人以美感。(见图六)

图六后期金文

从春秋中叶到战国末年,铜器制造术更加成熟,器物更加精巧,花纹亦更加精细。与此相应的是,字体刻求美化,笔道或故作波磔,或多加点饰,使字的笔画多变为鸟形,实在无法演变者则径直加上鸟形为装饰,故被称为鸟虫书。(见图七)

图七鸟虫书

很明显,早期金文与甲骨文的不同,主要是由书写工具造成的。甲骨文是用刀在质地坚硬的甲骨上刻出来的,所以笔道细,直笔多,转折处多为方形;而金文大部分是在模具上刻好铸成的,模具质地松软,笔道粗细直弯可随意掌握,所以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后期金文的特点则是由应用范围的扩大和应用目的改变造成的。

图八石鼓文(据明拓本)

籀文

籀文又称大篆,出自《史籀篇》。《汉书·艺文志》载《史籀十五篇》,自注说:“周宣王(前827—前781)太史作大篆十五篇,建武时(公元25至27)亡六篇矣。”魏晋以后此书全部亡佚,幸亏《说文解字》保存了二百二十多个籀文,作为异体附在正文之后,使我们至今还能看到籀文的大概面貌。对《史籀篇》,段玉裁推测“其书必四言成文,教学童诵之,《仓颉》、《爰历》、《博学》实仿其体”。王国维把《说文》中所收籀文辑出加以解释,作《史籀篇疏证》,认为籀文“作法大抵左右均一,稍涉繁复,象形象事之意少,而规旋矩折之意多。”这与西周晚期铜器铭文出现的字体方正、行款整齐、偏旁结构固定的新书体相近,而被秦国长期使用。

图九诅楚文

隋唐之际,在天兴县(今陕西凤翔县)发现了十个石碣,样子像高脚馒头,又有些像鼓,遂名“石鼓”。每个石鼓上都刻着一首六七十字的四言诗,记载秦君打猎游玩的情形,风格与《诗经》中同类题材的作品十分相似。据专家考证,这些石鼓是春秋末年到战国初年的东西,其诗是歌颂秦王的,石鼓文是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由于年代久远,很多文字已残泐不清,能辨认的大约只有三百来个。这些石鼓现在保存在故宫博物院里。(见图八)

北宋时发现了三块刻字石头,文字内容是秦王诅咒楚王,后称“诅楚文”。这些原石和拓片都已亡佚,现在能见到的只有摹刻本。对“诅楚文”的具体年代,专家们认识还不统一,但都认为是战国晚期的秦国文字。(见图九)

籀文、石鼓文、诅楚文和部分秦国金文,都属同一字体,统称籀文或大篆。籀文笔道匀称,字体整齐,说明它是官定的标准文字。籀文里有些字结构繁复,在一个字里,同一偏旁往往重复出现。例如雷、败、副、塵、涉、吾等字.在籀文里是这样写的:

如果把这几个字的每一部分转换成现在的写法,再组成字,就是这样的:

“雷”字里的田和巳,“败”字里的“贝”,“副”字里的“畐”,“涉”字里的水,“塵”字里的鹿和土,

“吾”字里的五,都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吾”字还多出了一个“辵”(辶)和“ ”(午)。

六国古文

汉武帝(前140—前87)末年,鲁恭王要扩大他的宅第,在拆毁孔子的故宅时,于夹壁墙中发现了一批古书,有《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这些书的用字与当时通用的隶书大不相同,汉朝人就认为这是最古的文字,称之为“古文”。将这批典籍称之为“古文经”。其实,这些书是战国时期抄录的,所用的字是战国时期齐鲁地区的文字。战国时代是我国的封建社会急剧取代奴隶社会的时期。生产力的急速发展,阶级斗争的尖锐复杂,科学文化的异常繁荣,使文字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使用文字的人数越来越多,文字的变化就十分突出。由于地理的和政治的原因,当时关东六国使用的文字与秦国使用的文字有差别,文字学界便称前者为“六国古文”。现在保留六国古文较多的有《说文解字》,《三体石经》残石的摹本,湖南、湖北、河南出土的大批战国竹简。《说文解字》保留六国古文五百多个。《三体石经》是曹魏正始年间由政府下令竖立的石碑,它把《老子》、《春秋》两本经书用古文、小篆、隶书三种字体刻在碑上,供人们学习。(见图一○)由于《说文解字》经过近两千年的辗转传抄,字体难免失真;《三体石经》保存的文字不多,刻写时离战国已四百多年,字体难免走样;所以最可靠的还是后世出土的战国陶器、兵器、钱币、印玺、缯帛和竹简,其中以竹简因数量大文字多,尤为重要。六国古文最显著的特点是俗体的流行,其中最常见的便是简体。六国古文不但与当时秦国使用的文字不同,而且彼此之间也不相同。例如:

(转引自裘锡圭《文字学概要》,部分“者”取于字的偏旁)

图一○魏三体石经

由于六国古文中文字异形的现象十分严重,不利于各国的交流,因此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便实行“书同文”的政策,把六国古文中“不与秦文合者”统统罢掉。这样,六国古文对后世影响不大,只是某些简体被后世采用。

篆文

篆文本是大篆、小篆的合称,因为习惯上把籀文称作大篆,故后世常用篆文专指小篆。小篆又称秦篆,是由大篆省改而来的一种字体。它产生于战国后期的秦国,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说文解字·叙》说:“至孔子书六经,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说。其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根据这种说法,似乎小篆是由李斯(统一文字时只是廷尉,还不是丞相)等少数人直接从大篆省改出来的一种字体。从出土的秦国文物来看,小篆是由大篆逐渐演变而来的,两者之间并无截然分明的时代界限。大篆有些字比较繁复,书写不便,不符合社会发展对文字的要求,所以从春秋起就开始简化,到战国就明显加快,李斯等人不过是把社会上已经通行的小篆字体加以搜集整理,把它作为标

准字体,向全社会推广而已。钱玄同曾经指出:“许叔重(许慎)谓李斯诸人取大篆省改为小

篆,实则战国时秦文已如此,可见李斯诸人但取固有的省改之体来统一推行,并非创自他们也。”这是符合事实的。

对籀文大篆的省改主要是省略偏旁和简化笔画。例如:

汉字发展到篆文,已经实现了线条化、符号化和规律化。所谓线条化,就是把甲骨文、金文里的圆点、团块、尖笔和粗细不同的笔道改为粗细一样的线条。这种变化在籀文里已经很普遍,而在篆文里可以说是完成了。所谓符号化,就是把结构复杂的图形简化为简单的符号。所谓规律化,就是确定某个字由哪些偏旁组成,确定它们在字中的位置,因而确定了一个字的基本写法。例如:

籀文发展为篆文,是一大进步。作为书面交际的工具,它已经便于应用了。作为统一全国文字的字体,篆文的历史地位是十分重要的。从文字学看,篆文是古文字阶段的最后一种字体,是古文字通向近代文字的桥梁。要研究古文字,要追究汉字的渊源,必须利用篆文。有许多字,隶书以后的形体与籀文以前的形体差别较大,没有篆文便很难联系起来。

图一一泰山刻石

现在能见到的篆文,除《说文解字》保留的9353个外,还有秦代的刻石(如泰山刻石、琅玡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秦量、秦权、诏版、玺印以及《三体石经》中的文字,资料相当丰富。(图一一、一二)由于汉代人能见到的古文字资料太少,影响到他们对字形

的理解,加上后世传抄中的错误,今本《说文解字》所载篆文字体,难免失真。如“戎”字,

西周金文作、等形,峄山刻石作,而《说文解字》却作,并分析为“从戈从甲”。这说明,查阅小篆应把几种资料互相比较,不可只迷信《说文解字》。

篆文的特点是很多笔道圆转弯曲,不仅转折的地方要写成工整的弧形,而且很多斜笔也

要写成工整的弧形。例如:

这样的字形固然规整匀称,但写起来费时间,不够方便。

图一二秦始皇诏版

因此,篆文作为标准字体统一了全国的文字,但作为通用文字在社会上应用的时间并不长,

不久便被隶书取代了。

第一节 汉字形体的演变

第一章文字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讲解汉字的知识和基础理论,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汉字的性质,了解汉字演变的历史,了解正统“六书说”以及“三书说”,掌握汉字的形体结构理论,认识分析汉字形体构造的目的和意义。掌握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等含义,并能够正确分析古书中的常见的用字现象 教学方法:讲授与实践讨论相结合 教学安排:9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汉字形体的演变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创造并使用文字,是人类从荒蛮走向文明的象征。当地球上的许多人群还处于原始、蒙昧时期的时候,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早已发明了文字并用以记载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进入“有册有典”的文明时代了。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在世界表意和表音的两大文字体系中,汉字属于表意文字系统。由于汉字最适合汉语的特点,又与本民族的文化特质及民族心理、习惯以至思维方式相一致,所以当世界其他民族的表意文字相继消亡之后,唯有我们的汉字依旧保持旺盛的青春,得以继续发展、完善,一直延用数千年,至今仍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汉字和汉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华历史和文化的书面记录。无论是要研究中华文化还是要研究汉语言文字的本身,都应该了解汉字的发展、变化,具有传统的文字学知识。

跟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一样,汉字从产生的时候开始,就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汉语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汉字是形、音、义统一于一体的文字。因而汉字的发展变化也同时表现在字形、字音和字义三个方面。虽说这三者各自有其相对的独立变化规律,但也彼此相关联。字形是字义和字音赖以寄存的躯壳,要了解不同时代(特别是上古)汉字的音与义,总离不开对汉字形体的分析;而不同阶段上的汉字形体又往往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要想全面地、历史地掌握汉字,并借助它来释读古代文献或研究有关问题,首先就要对汉字形体的演变有个明确的了解。 汉字的形体是其构形、笔道形态和书写体势三个方面的综合体现。所谓演变,就是演化和变革。演化,是指汉字形体的细微渐变,是量的积累;变革,是演化的阶段性总结,是汉字形体的部分质变。汉字形体的演变,是人们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不断对它进行改造、改进而约定俗成的结果。其中有一脉相承、变化轨迹较为清晰的一面(主要方面),也有中途断裂而纷繁复杂的一面,涉及的问题很多。我们这里只介绍一些基本的情况与古代汉语学习至为相关的问题。 一、汉字形体演变的几个阶段及其代表字体 从有系统可寻的商代甲骨文到现在所使用的楷书字,汉字的形体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为描述不同历史时期的汉字的大体形貌,我们以各个时代官方的正式字体为主干,人为地将汉字形体的演变化划分为六个阶段。这六个阶段及其代表字体分别是:商代的甲骨文、周代的金文、战国时代的金石竹帛文(统称战国文字)、秦代的

汉字的形体演变规律

汉字的形体演变规律 汉字的起源有多种传说,最为人所知的,是仓颉造字说。相传,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易经》:“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随着文明发展,事情繁杂,结绳记事之法,远远不能适应需要。传说中有一种说法是仓颉通过对自然世界的观察,“观奎星圜曲之式,察鸟兽蹄爪之迹”,整理得到各种素材,创造了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代替结绳记事。他给这些符号起了个名字,叫做字。许慎《说文解字》中言:“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字之創,實非一時一地一人之事,乃經長時間,不同地域,多人的集體創造。”总的来说,汉字是人们根据自然生活的要求,联系身边各种事物,进行想象和创造而成。 如今,经过大量的考古发掘研究,已发现的甲骨文被认为是最早的汉字。纵观历史,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主要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个阶段。古文字包括小篆在内的之前的文字。汉字形体演变主要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由繁到简,趋于规范性。 甲骨文多为甲骨卜辞,是殷商时期的主要文字。其文字笔画、结构不一,为书写方便,一个字在不同场合甚至有多种写法。图画形较强,象形字,会意字居多。 商周时期主要文字为金文。金文是指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用以记录祭祀活动或歌功颂德,吉祥,庆功之语。此时的文字虽仍是以殷商文字为基础,但较之殷商卜辭的任意繁簡,结构不定,笔画已渐趋稳定。青铜鐘鼎為傳國重器,故而刻鑄講究,刻其之上的铭文字體较为匀称,筆勢慎重,粗壮,圆转。 大篆据传为周朝史籀所创,故又称籀文、籀篆、籀书等。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大篆是古字向小篆过渡的一种汉字字体。 春秋战国时期,汉字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一时期,汉字处于甲骨文,金文向秦汉时代的篆书、隶书过度的重要阶段,形体内容丰富,呈现区域性的风格特点。主要分为三个区域:南方诸国,山东齐鲁诸国,秦与中原诸国。共分为五个大系:齐系、燕系、晋系、楚系和秦系文字。依据文字材料,又可分为石鼓文,盟书文字,简帛文字,玺印文字,货币文字五种。总的来说,除秦系文字外,春秋早期各系文字大体继承和发展了西周晚期方正朴茂的风格,从春秋中期到战国早期的各系文字,则逐渐表现为颀长秀美,并出现装饰性较强的鸟虫篆,到战国中晚期各系文字总体走向简率。 在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次改革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推行小篆,对文字进行了一种系统的整理。这是第一次大规模的文字规范化运动。小篆是由大篆简化而成。相对于大篆而言,小篆的形体结构简明、规正、协调,笔画横平竖直,粗细基本一致,偏旁也发生一定的变异和合并。小篆的图画性大大减弱,每个字的结构已经比较固定。在秦朝时期,小篆是“秦书八体”之一。所谓“秦书八体”,《说文解字》记载:“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这八种字体分为两类,一以汉字发展为类:大篆,小篆,隶书。二以不同用途为类::刻符、虫书、摹印、属书、殳书。 这里着重提一下隶书。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隶书分秦隶与汉隶。秦隶的出现,是中国汉字发展和书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结束了古文字时代,开始了今文字的发展。“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隶书是以篆书为基础,将篆书圆转的笔法改为方折的笔法,在字体结构上更加简明,使书写速度更快。在东汉时期隶书有了较大的变化。结构向扁平发展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变画为点,变连为断,变无规则的线条为有规则的笔画,字体庄重端正。隶书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 楷书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隋唐五代时繁荣发展,是在隶书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

汉字的发展史

汉字的发展史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商)(周)(秦)(汉)(魏晋)(草书) 汉字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虽然是所公认的最早的汉字见于安阳小屯村出土的甲骨卜辞,但汉字的产生肯定远早于殷商时期。山东大汉口文化遗址的陶器上,有许多不同形体的图形符号和刻画符号。它们都能按照古文字的规律释读,因而被多数古文字学家定为文字。大泣口文化的陶器符号,大约出现于公元前2500到前2000年,依文献记载推算,大致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相当。另外,近年来在山西襄汾陶寺附近,也出土一些4000年前的带文字的陶片。当然,这些文字与汉字的关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仓颉造字的传说可能曲折地反映了汉字草创的某些情况,但文字起源于结绳、契刻和图画,乃是后世学者公认的定论。《周易·系辞》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这些“书契”和图画,一旦有了比较固定的意义、读音和形体,并且能够被使用这一语言的人群所理解时,就具有了文字的性质,而成为最早的文字。汉字是表意文字,其起源当然不会例外。 相传,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在此以前,人们结绳记事,即大事打一大结,小事打一小结,相连的事打一连环结。后又发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号作为记事。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渐进,事情繁杂,名物繁多,用结和刻木的方法,远不能适应需要,这就有创造文字的迫切要求。黄帝时是上古发明创造较多的时期,那时不仅发明了养蚕,还发明了舟、车、弓弩、镜子和煮 饭的锅与甑等,在这些发明创造影响下,仓颉也决心创造出一种文字来。 有一年,仓颉到南方巡狩,以“羊马蹄印”为源灵感。 仓颉日思夜想,到处观察,看尽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况、地上山川脉络的样子、鸟兽虫鱼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状,描摹绘写,造出种种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号拼凑成几段,拿给人看,经他解说,倒也看得明白。仓颉把这种符号叫做"字"。

汉字的产生、特点及演变过程

一、汉字的产生及特点 (一)汉字的产生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书写符号系统。它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远古人民不满足于口头交际,于是开始画画、结绳记事,后来在画画、结绳记事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文字。 (二)汉字的特点 世界上的文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表音文字,例如英文、俄文;另一类是表意文字。汉字是表意文字,也就是说汉字是用表意体系的符号(由不同笔画构成)来记录汉语的。一个汉字通常表示汉语里的一个词或一个语素,这就形成了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的特点。 二、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 (一)汉字形体的演变 汉字在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种正式字体,以及草书行书等辅助字体。被称为“汉字七体”。甲骨文是指通行于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金文主要是指通行于西周,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篆书有大篆、小篆的区别。小篆又名“秦篆”,是由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逐渐演变而成的,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隶书有秦隶、汉隶两种。秦隶是产生于秦代的隶书。汉隶是在秦隶的基础上演变来的,是汉代通行的字体。楷书是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的一种字体。草书包括章草、今草和狂草三种。章草是隶书的草写体,东汉章帝时盛行。今草产生于东汉末。狂草产生于唐代。行书产生于东汉末,一直运用至今。 汉字七体: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草书行书 (商)(周)(秦)(汉)(汉末) 七种字体对照及演变过程示意图:

(二)现行汉字的形体 现行汉字经常运用的是楷书、行书,在文物古迹、印章、对联、匾额及文章的标题等特殊场合,有时也运用草书、隶书、篆书或金文、甲骨文,至于书法艺术作品,各种形体都可能运用。 从形成的手段来看,现行汉字有印刷体和手写体的区别。 1.印刷体,其常用的有下列几种变体:宋体,仿宋体,楷体,黑体。 2.手写体,指用手执笔直接写成的汉字。根据运用的工具的不同,手写体可以分成软笔字和硬笔字两类。软笔字指传统的毛笔字,硬笔字指钢笔字、铅笔字、圆珠笔字、中性笔字等。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中国汉字形体的演变汉字7体

中国汉字形体的演变——汉字七体 汉字的七体是指汉字经过6000 多年的变化,发展成七种不同的结体方式——"甲金篆隶草楷行"称为" 汉字七体"。中国汉字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 金→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草书 商)(周)(秦)(汉)(魏晋)(唐) 整体趋向是简化,然则简化后少了汉字的文化内在 汉字的演变重要履历以下几个进程: 甲骨文甲骨文首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朝前期(前14—前11 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期最早、系统较为完好的笔墨。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现代文字,被以为是当代汉字的初

期情势,有时刻也被以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 最古的一种成生文字。 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是一种很主要 的古汉字资料。尽大部门甲骨文发明于殷墟。这些甲骨根基 上皆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记载。占卜所用的质料主如果黑 龟的背甲、背甲战牛的肩胛骨。凡是先在筹办用来占卜的甲 骨的后背挖出或钻出一些小坑,这类小坑甲骨学家称之为 钻凿 " 。占卜的时辰就在这些小坑上加热是甲骨概况发生裂 汉字已开展成为可以或许完全及在汉语的文字系统了。在已 收现的殷墟甲骨文里,呈现的单字数目已达 4000 摆布 中既有年夜量指事字、象形字、会心字,也有许多形声字。 这些文字和我们此刻利用的文字,在形状上有庞大的区分。 可是从构字办法来看,两者根本上是分歧的。甲骨文献的内 容触及那时天文、历法、景象形象、天文、方国、世系、家 属、人物、职民、挞伐、刑狱、农业、畜牧、野猎、交通、 宗教、祭奠、徐病、生养、灾难等,是研讨中国古代出格是 商朝社会汗青、文明、说话文字的极为贵重的第一脚材料。 缝。这类裂缝叫做 " 兆" 。 文里占卜的 "卜" 字,就像 模样。处置占卜的人就按 兆的各类外形去判定休 从殷商的甲骨文看来,其 甲骨 兆的 照卜 咎。 时的 此

汉字字形演变史

第一章汉字的起源 第一节起源说 一、仓颉造字说 古籍中有关仓颉作书的记载颇多。从目前 所见到的数以千计的古汉字形体来看,其众多 异体字的存在,充分说明它们不是一人所独创。 但凡是较有系统的文字总是要经过一定的专业 人物的整理,然后由一定的群体力量来推广应 用,才能成为社会额一种交际工具。传说仓颉 是黄帝时期的史官,所以不能排除在上古时代 有仓颉那样的与文字交道的史官,对汉字体系 的初步形成作出过特殊的贡献。 二、结绳说 从一些人类学、民俗学的材料,可以证明在文字被发明之前, 人类采取结绳之类的原始记事方法来帮助记忆,提示事情,交流 情况。秘鲁的土著用不同颜色的绳子平行地系在一条主绳上,以 不同颜色、打结的位置、打结的大小和数目来分别表示不同性别、 年龄的族人的人口数。古籍记载,我国上古社会亦有结绳记事的 风俗。《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但是,结绳和文字毕竟是两回事情。结绳只能帮助记忆,只能充当备忘的记号,还不能用来直接记录语言,所以它不是文字。结绳与汉字的联系,也只是在汉字产生前,曾有一段漫长的,用结绳的办法来记事的时期。后来这种简单的办法越来越难以适应复杂的实际需要,文字才被发明出来。 汉朝人郑玄,在其《周易注》中也说:“古者无文字,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九家易》中也说:“古者无文

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这是讲结绳为约,说得已相当明白、具体了。 神秘的绳结被印加人称为奇普,是用棉线、骆驼或羊驼毛线制成的。它是在一根主绳上串着上千根副绳,每根副绳上都结有一串令人眼花缭乱的绳结。在目前所发现的600多个奇普中,大多数都是公元前1400年到1500年间结成的。不过,其中还有一部分只有1000年左右的历史。 在某些奇普的副绳声的绳结能够结合起来正好和另一个更为复杂的奇普上的数字相同。每一个当地的会计师都会将从下级得来的账目总和通过绳结的形式表现在奇普上,并将这些数据汇总在一根主绳上,然后层层上递。这种交流可能曾被用在国家最重要的信息记录上。其中包括账目以及其他与人口、财政和军事相关的数据。 三、八卦说 汉字由卦爻符号演化而来。 爻,组成八卦的长短横道,一横道 为阳爻,断开的横道为阴爻。阳爻 “”为一字,两个阳爻作二,乾卦 为三,坎演化为水,离为火,坤为 巛。甚至有人认为六十四卦本身便 是一种文字体系。 第二节汉字起源共识,文字源于图画至今为止世界上所见的古文字都起源于图画文字。 古埃及文字。在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和神庙的石壁上,绘写着一排排图画般的字符,这就是古埃及文。古埃及文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创始于公元前3000年的埃及第一王朝,距今已经有5000年的历史。 苏美尔文。前4500年,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象形文字,图画性很强,但仍属意音结合文字。后发展为契形字,又称钉头字。古巴比伦人、亚述人、波斯人使用。

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一

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一) 汉字的形体,即字体,指汉字的书写体态。汉字从产生到现在,虽没有跳出表意文字的圈子,但文字的形体一直按从鳘到简的规律发展演变。主要出现了八种字体: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再到现在的印刷字体。 一、甲骨文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主要是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它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旱的成体系的相当成熟的汉字材料。这种文字是清末光绪年间(公元1889年)在县城西北五里路小屯村以北洹水以南发现的。 1、产生 这个地方曾是殷商王朝都城的遗址,是从盘庚迁到殷地(即小屯)。一直到纣王灭亡的年间的都城。所以,我们知道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距今约有3000年的历史。殷商社会,科学文化很不发达,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不能解释,认为是鬼神操纵,掌握着自然的变化,而死去的祖宗的灵魂得以预知未来的事情,可以决定人们的命运。因此,殷王朝统治者十分迷信,非常崇拜神,从国家大事到日常生活,如祭祀,征战,畋猎,天气,安危疾病,男女生育等,都要事先占卜,问神以知吉凶,再决定行止。占卜的方法,先将龟甲或兽骨剖开,然后在背面凿出椭圆形的小槽或钻成小孔,再用火烧烤。甲骨片受热后自然在正面裂出各种条纹。史官便按照条纹的不同形状来判断吉凶祸

福,占卜后由占卜人在甲骨上刻下占卜的月日,贞人,占卜的容,结果(即兆头,所示吉凶),以及事后的应验的情况。作为档案保存。 这些记录就是甲骨文字,由于多是占卜的记录,就容说叫“卜辞,贞卜文字”又由于用尖锐的东西刻的,又叫“契文”,又由于是在殷商的故都废墟发现的,又叫“殷墟文字”。2、发现 卜辞的发现,完全是偶然的。1898年与此同时1899年之交,农民犁田时,时常发现刻有图文的甲骨,农民不知道这些甲骨的来历,但以为年代久远,可以治病,就收集起来卖给药商,称“龙骨”。据说,1899年,当时北大校长,金石专家王懿荣因生病吃药,首先发现甲骨上刻的是古代文字,才开始收集。 从发现起,经过80年的不断收集整理,挖掘,到目前为止已发现了十六,七万片。从甲骨记录来看,当时的统治者几乎天天在占卜。根据上面提到的帝王和占卜人的名字,结合所刻的文字容。我们知道了这些甲骨刻载了从盘庚到纣王的12个帝王的273年间的大小事情。据统计,甲骨文单字总数在4500左右,但已认识的还不到1/3。不认识的大多是族名,人名,地名等专用的字。大量的甲骨片的发现,是研究汉字发展与古代汉字文化的珍贵史料。 3、特点 a 瘦弱纤细的风格。由于这种文字受到书写工具的限制,所以笔道都是直的,有时与圆转相同。故而字形瘦长,线条细而硬,瘦且直,呈平直,瘦劲的风格。b形体结构还没有完全定型。一个字刻怎样去写,还没有完全固定下来,并保留着浓重的描画物象的色彩。如字形

汉字的演变及其意义

评分______ 日期______湘潭大学通识教育课程 专题论文 课程名称:古代汉语知识 论文题目:汉字的演变及其意义 学号: 2011700226 姓名:尹学威 学院:材料与光电物理学院 班级: 11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二班 日期: 2013年5月14日

汉字的演变及其意义 汉字,又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由上古时代的华夏族人所发明创制,后来有作改进。汉字的确切历史可追溯到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然后是金文、六国古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到汉朝时才被取名为“汉字”,唐代时汉字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即楷书。它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字一样,是记录语言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人们交流思想的辅助工具。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有学者认为汉字是维系中国南北长期处于统一状态的关键元素之一,亦有学者将汉字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汉字形体的演变体现了汉字体系的发展变化,不同时代的文字资料中,同一个字的形体都发生了变化,有的甚至变得面目全非。然而,汉字形体的演变一直受到两条规律的约制,一个是简易律,另一个是区别律。 简易律是对汉字形体进行简化。是指将原来结构繁复的字变为相对简单、易写易认的字。即由图绘变为线条、由象形变为不象形、由较繁复的符号变为较简单的符号。它是汉字发展演变的主流。因为人们发明创造文字的目的,就是为了生活实际的使用。 在汉字形体的简化过程中,最重大的变革有两次:一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命李斯等人作小篆,废弃六国异文,这是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第一次规范化运动,也是第一次由政府主持的文字简化运动。二是在汉字完成了隶变之后。隶变是古汉字演变为现代汉字的关键,同时也是汉字的又一次大规模的简化过程。 简化可分为三种情况。1、将原来形体复杂的图形文字线条化、符号化,降低了写实性,增强了抽象性,便于书写。这种简化方式常用在古文字里。一些描绘事物实体形状的字,本来就象那个客体对象的形状,如马、羊、鱼、雀等字,后来也都线条化了,成为纯粹的文字符号了。又如年字,甲骨文从禾人声,象人抱禾回家,正是丰收之象,因而有年成、成熟的意思。

汉字的形体演变及其原因

汉字形体演变及其原因 现行汉字是从古代汉字演变来的。汉字的历史悠久,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以及草书、行书等形体。 (一)甲骨文 指殷商时代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二)金文 指古代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从商、周到秦、汉都有金文,但这里主要指西周青铜器上的文字。 (三)篆书 一般分为大篆和小篆。 大篆只指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的文字,比金文笔画均匀,字形整齐。一般以籀文和石鼓文为典型代表。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体。是在大篆的基础上整理、简化而成的。泰山刻石是小篆的典型代表。 秦朝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行小篆,对汉字有计划地进行整理、简化,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四)隶书 隶书分为秦隶、汉隶两种。 秦隶是秦代运用的隶书。秦代篆、隶并用。小篆是官方运用的标准字体,秦隶是下级人员用于日常书写的辅助性字体。秦隶是从具备象形特点的古文字演变为不象形的今文字的转 折点,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汉隶是在秦隶的基础上演变来的,是汉代通行的字体。 (五)楷书 “楷”是规矩整齐、可为楷模的意思。楷书是从隶书发展演变来的。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一直沿用到今天,是通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 (六)草书 包括章草、今草、狂草。 章草在东汉章帝时盛行,是隶书的草写体。虽有连笔,但字字独立。 今草产生于东汉末,是从章草变化来的。形体连绵,字字顾盼呼应,贯通一气。 狂草是唐代产生的。极难辨认,变成了纯艺术品。 (七)行书 是一种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产生于东汉末,近楷不拘,近草不放,笔面连绵,各自独立。 (八)印刷字体 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尤其是书刊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渐向适于印刷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体—宋体。其发端于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宋朝,定型于明朝,故日本人称其为"明朝体"。由于宋体字适于印刷刻版,又适合人们在阅读时的视觉要求,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体。 (九)电脑字体

汉字的字体演变

汉字的字体演变

汉字的字体演变 汉字的字体长时间处于不断的演变之中。汉字字体的演变大约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商周甲骨文、金文变为小篆,二是从小篆变为隶书,三是从隶书变为楷书。其中小篆变为隶书是最大的一次变化,这次变化标志着由古文字阶段进入了今文字阶段。本章分为甲骨文、金文、秦系文字、六国文字、隶书、草书和楷书等六节,分别讲述各种字体的特点及其演变情况,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字体的特点及演变的基本规律。 ※学习要点 1、秦书八体及其分类方法与各体名称的涵义 2、新莽时代的六书及各书的涵义或用途 3、大篆与小篆 4、汉字字体演变的阶段及其特点 ※学习内容 * 秦书八体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这八种字体是从两个不同角度来分类的: 1、汉字发展不同时期的字体:大篆、小篆、隶书。 2、不同用途的特殊字体(基础均小篆):刻符、虫书、摹印、属书、殳书。 * 汉字字体演变的三个阶段 1、殷商甲骨文、商周金文演变为小篆:由形体随意、接近图画的写实象形变为形体整齐、接近抽象符号。 2、小篆演变为隶书:又称为“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变化,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使汉字从古文字阶段进入今文字阶段,是古今文字的转折点。 隶书打破了以象形为基础的构造方式,形成现代文字笔画的基本格局,象形意味更加淡薄,符号性进一步加强。 3、隶书演变为楷书:字体结构基本没变,用笔有些变化。 第一节甲骨文

1)故意将笔画拉长或作曲折宛转之势。 2)字形之外,加画鸟虫之类装饰物。 第三节秦系文字 1、籀书(大篆):西周末年,周宣王大史籀作《史籀篇》,作为教授学童之书,并用以统一周王朝的文字。所用字体依班固《汉书·艺文志》和许慎《说文叙》说,即为大篆。 2、秦国在春秋及战国初期所用字体为史籀大篆。 3、目前发现的秦国文字: 1)石鼓文:唐初在陕西凤翔发现。是春秋战国之交刻于石碣上,笔法、形体与西周金文有明显继承关系的石刻文字。 2)诅楚文:秦王诅咒楚王而祈求天神保佑的石刻文字。 4、秦系文字中最重要的是小篆。 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保存小篆最丰富,了解小篆最宝贵的资料;解读甲骨文、金文不可或缺的桥梁。 小篆:用于区别于大篆,指秦始皇书同文字,向全国推行的一种字体。是秦代的标准字体。 小篆是秦国文字继承西周晚期金文而一脉相承的字体。二者的共同点:形体规整匀称,笔画宛转流畅,象形程度不断降低。 小篆也是李斯等人作《仓颉篇》整理秦国文字的结果。 5、秦始皇“书同文”政策:用秦国文字小篆统一全国文字,删除六国文字中的奇形异体。 第四节六国文字 1、六国文字:指战国时期除秦国以外的东方六国文字。又称古文,来源于孔壁中的古文经。 2、六国文字的特点:1)草体或俗体流行;2)文字异形。 第五节隶书 1、隶书:战国末期在秦国篆文草体基础上形成的字体。除为篆书的草体在民间通行,逐渐成为正规字体。是汉代的标准字体。 2、隶书分为古隶和汉隶。

中国汉字形体的演变

中国汉字形体的演变 [摘要]:2008年8月8日晚,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文字"一章的演出,精彩绝伦。897块字模在897位演员的操控下,通过字模道具的无数次升降,组成不同字体的"和",用图案展现了中国汉字五千年演变的缩影。中国汉字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先后经历了符号、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8种字体的演变. 关键词:汉字;形体;演变 汉字发展至今,经历了五六千年的历史。几千年来,汉字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商代的甲骨文,西周的金文,秦代的小篆,汉代的隶书,汉以后的楷书,行书和草书等。各自有其鲜明的特征。它们相互间的明显差别,就是汉字形体变化发展阶段性的最好说明。 一、商代的甲骨文 商代的甲骨文是我们目前所见到的形成体系的汉字中最古老的一种。它是以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而得名,也称契文;又由于它出土地是河南安阳市郊区的小屯村一带,历史上叫“殷墟”的地方,因此也称“殷墟文字”;其内容多“卜辞”,也有少数“记事辞”,所以还有“卜辞”或“殷墟卜辞”的名称。甲骨文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形声字只占20%。因文字多为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的,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 甲骨文的特点:首先它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体系。甲骨文是离原始文字较近的字体,保留不少早期文字的特征.:(1)象形成分重,会意字主要是靠部件的图画式组合起来的偏旁观念还较薄弱;(2)构字方式多样,字形很不固定:形符随意增减变换。如:凤;(3)书写形式十分自由,有反书和倒书。如:帝;(4)由于刀刻难于填实,遇有肥笔,多以钩外廓表示,且多以横直线条代弧曲线。如:王。(5)假借字大量使用。形声字已产生,整体上为象形字,会意字占绝大多数。 除甲骨文外,商代尚有金文,陶文和石刻文。不过,后两者留下来的不多。所以谈商代文字,一般以甲骨文为代表。 二、西周的金文 谈西周文字,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代表性上讲,都比不上金文的价值。金文是“吉金文字”的简称,主要铸或刻在铜器上。因为古代称铜为金,所以把这样的文字称金文。由于古铜器中乐器的钟体型最大,乐器中的鼎数量最多,因此也称金文为“钟鼎文”。人们对金文的认识水平比甲骨文高出许多。 (1)图绘成分减少,方块结构趋于稳定,偏旁意识增强。如弧曲线拉直,如:车;(2)构字方式日趋成统一,字形日益固定,倒书大大减少。如:望;(3)偏旁的调整。主要表现为扩大近似形符,和同化近似形符;加强主观选择,夸张区别特征,增加区别特征,规定区别方向;直接同化,有标记的同化。如:龙;(4)金文形符的增减与变换。例如:哲。 虽然金文比甲骨文又前进了一步,但比起后世文字还不算十分进步的文字。 四、秦代的小篆和大篆 六国地域差异,给人们的交往带来不便,对政治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汉字形体发展演变过程中的规律

汉字形体发展演变过程中的规律 汉字的形体最早可追溯到商代后期的甲骨文、金文。在此后的三千多年中历尽沧桑而沿用至今。其间汉字形体虽然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汉字的性质,汉字的形体变化是一脉相承的。从总体上来看,汉字的形体演变分为字形体态的变化和字形结构的变化。汉字字形体态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笔势和笔意的走向、呈现的状态,。字形结构的变化,则表现为结构的繁复和简化、分化和同化以及讹变等。 汉字的字体演变,总的来说可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两大阶段。从古至今汉字的形体发展有几次大的变化,即篆变、隶变、楷化、简化。正体、俗体之分,始终伴随着汉字发展的全过程。 甲骨文:甲骨文是商代和西周早期的代表文字,从字形方面说:甲骨文是块体文字,以象形字为基础,带有较强的图画性;笔划的线条细瘦,直画居多;存在不少异字同形现象。从构形特点上说:甲骨文构形存在着上下、左右等多种构形方式,并且字形的相对位置也体现一定的意义;存在大量异体字,尤其是象形字中,字无定格,存在相当数量的合文。 金文:从字形特点上说:其一,早期金文中有明显的块体,后来这些块体逐渐线条化;其二,象形性弱化,符号性增强;其三,注重字形美化。从构形特点上说:其一,部分构件趋于统一定型,相对于甲骨文减汉字形体演变概述少了异体字;其二,后期的金文合文现象不再像早期那样常见。 籀文:这些大篆由于采用凿刻的方法,在石头表面点击而成,因此可以避免刀具或者铸造的“书写”限制,基本反映了当时实际使用的汉字形体特点:笔划粗细均匀一致;大小接近方形,形体相对统一;结构工整,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混用的异体字得到统一。 六国古文:从文字形体看,简帛文以毛笔书写,笔画圆转流畅,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从文字构形来看,笔画的简化与繁化并存。简帛文字一般认为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通行的文字。另外一种说法是,六国文字,又称东方六国文字,简称古文,是战国时代东方齐、楚、燕、韩、赵、魏等国文字的合称。六国文字最可靠的资料是解放后出土的战国文物,主要有五种:战国金文、玺印文字、货币文字、陶器文字、简帛文字。 小篆至此,汉字在其发展史上发生了第一次巨大的整改。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采用丞相李斯的意见,作了“书同文”的工作,将社会上使用的纷繁的文字统一为小篆,这就是中国文字史上第一次政府行为,姑且称之为“篆变”。统一后的小篆保存在《说文解字》中。以《说文解字》为代表的小篆字系是对整个战国文字进行整理规范的结果。篆变的总体规律:简化和繁化;循化和讹化;分化和整化。因此可以说,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本着“书同文字”的思想强制推行的一种规范字体,和大篆并称“秦篆”,其中小篆是为正体。小篆的特点:从字形上看,其笔道线条化,字形匀圆齐整。 隶书:汉字发生的第二次重大变化是在汉代,此时汉字的形体由小篆变为隶书。隶书上承篆书,下启楷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隶书的特点有:用方折、平直的笔法改变篆书圆转的笔道;用点、画结构取代篆书的线条结构;书法上有挑法、波势、和波磔。 关于隶变规律。一般可将“隶变”的特点归纳为形变、省变和讹变三种。隶书大大提高了汉字书写的速度,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一次变革。隶书使汉字的象形

汉字的演变

汉字的字体演变 汉字的字体长时间处于不断的演变之中。汉字字体的演变大约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商周甲骨文、金文变为小篆,二是从小篆变为隶书,三是从隶书变为楷书。其中小篆变为隶书是最大的一次变化,这次变化标志着由古文字阶段进入了今文字阶段。本章分为甲骨文、金文、秦系文字、六国文字、隶书、草书和楷书等六节,分别讲述各种字体的特点及其演变情况,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字体的特点及演变的基本规律。 学习要点 1、秦书八体及其分类方法与各体名称的涵义 2、新莽时代的六书及各书的涵义或用途 3、大篆与小篆 4、汉字字体演变的阶段及其特点 学习内容 秦书八体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这八种字体是从两个不同角度来分类的: 1、汉字发展不同时期的字体:大篆、小篆、隶书。 2、不同用途的特殊字体(基础均小篆):刻符、虫书、摹印、属书、殳书。 * 汉字字体演变的三个阶段 1、殷商甲骨文、商周金文演变为小篆:由形体随意、接近图画的写实象形变为形体整齐、接近抽象符号。 2、小篆演变为隶书:又称为“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变化,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使汉字从古文字阶段进入今文字阶段,是古今文字的转折点。 隶书打破了以象形为基础的构造方式,形成现代文字笔画的基本格局,象形意味更加淡薄,符号性进一步加强。 3、隶书演变为楷书:字体结构基本没变,用笔有些变化。 第一节甲骨文 1、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汉字体系。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偶然发现。主要出现于河南安阳殷墟。其内容大多为当时占卜的卜辞,又称“甲骨卜辞”。 2、甲骨文是成熟的成体系的文字: 基本字形是象形字。 也有相当数量的假借字,借用象形字的字形表示一个同音词,与词的关系是借音。 有近五分之一表意又表音的形声字。 3、从形体看,甲骨文的主要特点: 1)象形程度较高,接近图画文字。 2)字体不规范:有的字方位可以颠倒;一个字可以有若干不同形体;偏旁可以不同。 4、甲骨文研究: 1)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书:刘鄂的《铁云藏龟》。 2)第一部考释甲骨文的书:孙诒让的《契文举例》。 3)考释方面集大成的:于省吾的《甲骨文字诂林》。 4)资料最丰富的: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

汉字的演变

汉字的演变 1.总论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为上古时代的华夏族人所 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经过了6000多年的演变,形成了独有的七种结体方式:甲金篆隶楷草行,简谓“七体”。后人根据汉字的形成整理出六种构造条例(非造字法则):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史称“六书”。 汉字是造物对中华民族的偏爱,它不仅在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而且有别于拼音文字,它是表意文字,是一种智慧的符号。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与文化能够绵延不绝而没有中断,汉字在其中起到的承传作用功不可没。中华上下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辐射影响了周边国家与地区,甚至全球寰宇。 缅怀过去,当感恩,展望未来,怀信心。

语言的产生——口头交流 语言和文字关系密切,在文字产生之前,人类为了交流的便捷,也许在劳动中喊出第一声号子,也许模仿大自然发出一个声音,也许无缘无故自然而然产生了口头交流的方式——语言。

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 结绳记事是文字发明前,人们所使用的一种记事方法,在《易.系辞下》中有记载,结绳即在一条绳子上打结,其意图是用来计数或者记录事件发生点,以便通过结绳数来提醒记忆,该方法在上古时期的中国、秘鲁、印地安皆有用过,在现代一些没有文字的民族中依然沿用。

传说仓颉造字——草创文字 在文字没有产生之前,人类的学习和继承主要以口耳相传为主,由于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急需要一种能用于书面使用的工具。 仓颉造字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之一。仓颉,称苍颉,复姓侯刚,号史皇氏,轩辕黄帝史官,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他根据野兽的脚印研究出了汉字,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绩。但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被后人尊为"造字圣人"。

简答题1、简述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

简答题 1、简述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 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隶变:从篆书到隶书的演变,习称隶变。隶变对汉字结构的影响:隶变彻底摆脱了篆书中遗存的图画意味,使汉字完全革除象形性,成为由笔画写成的文字。 2、什么是隶变,简述隶变对汉字结构的影响。 隶变将篆文形体由长圆形改造成为扁方形。、将篆文笔画由线条化改造成为笔画化。同时许多形体由于省简、合并、讹变,以至于破坏了原来的结构。如:“香”小篆从“黍”从“甘”,隶书变成从“禾”、“甘”也与“日”相混。隶变也把篆书中的几个偏旁合并成了新的偏旁。如:“肠”小篆从“肉”,“朗” 小篆从“月”、“服”小篆从“舟”、“胄”小篆从“ ”,隶书都变成了“月”。隶变也将篆书中的偏旁由于所处位置不同而写成了不同的形体。如:“手”旁作“扌”。隶变为楷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隶书奠定今天汉字的笔画系统和结构系统。在汉字发展史上,隶变是最重要的一次变革,被称作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3、什么是六书,它有哪些缺陷? 六书是关于汉字构造法的传统理论。具体指的是: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淖,日、月是也;指事: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会意:比类合宜,以见指,武、信是也;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假借:本无其字,以声托字,会、长是也。六书的缺陷:首先,象形、指事、会意三类界限不明确。如“高、大”和“日、月”一样,所用的符号也是象实物之形的,可它们所代表的词,并不是所象之物的名称,而是跟所象之物有关的“事”的名称。从不同的角度着眼,有人把它归为指事字,有人把它归为象形字。其次,六书中转注的问题最大,立说如林。关于假借的例字,没能够把借字表音同词义引申区别开来,因此后来研究六书的学者,不再区别假借和词义引申,这也是六书的缺陷。最后,六书不能概括所有汉字的造字方法。六书是分析近古文字亦即小篆的结果, 它既不能全部解释古文字,也不能全部解释今文字。如凰,受凤的影响,偏旁类化,凤是形声字,但几在皇外,既不表音也不表意,六书中无法归类。 4、六书中的假借和古音通假有何区别与联系?举例说明。 六书中的假借:指的是语言中有一个词,原来没有为它造出专用的字,依据读音,把它的意义寄托于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懂得已有的字上。六书中的假借指的是本无其字的假借。如北方的“北”无形可像,就借语音相同的,本义是二人相背的“北”来表示北方的意思。古音通假: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古音通假是本有其字的假借。如:植其杖而芸,“芸”假借“耘”。二者间的联系:都是同音代替。二者间的区别:①假借是本无其字,多数长借不还;通假是本有其字,初为临时借用。例如“我”,本为一种兵器,借为第一人称代词,借而不还;而通假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临时的借用。②假借字使字产生新义;通假字不产生新义。如“花”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一、文字起源 文字产生之前人们为了帮助记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采用了各种和各样的记事方法,最原始得计亊方法是: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 不论用一根绳子打结,还是用多根绳子横竖交叉,归根结底,它只是一种表示和记录数字或其他方位的一些简单概念。如大事记大疙瘩,小事记小疙瘩。疙瘩的多少也代表东西的多少。它只能帮助人们记忆某些事情,却不能进行思想交流。所以不可能产生文字,只能说它是文字产生前的孕育阶段。 契刻记事 人们用契刻的方法,将数目用一定的线条做符号,刻在木片或竹片上,作为双方的契约。后来人们把契从中间分开,作为两半,双方各持一半。以两者吻合为凭据。古代契上刻的数目主要适用来做债务凭证的。 图画文字 由于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的不足。人们不得不采用其它的,比如图画的方法,来帮助记忆表达思想,用文字的线条或笔划把要表达的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的勾画出来,绘画导致了文字的产生。 “文字的产生,本是很自然的,几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有很好的绘画,这些画大抵是动物和人像,这是文字的前驱。”然而图画发挥文字的作用,转变成文字,只有在语言被广泛使用之后才有可能。 譬如,画了一头象,大家见了才会叫它为“象”。久而久之,大家约定俗成,类似于“象”这样的图画,就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久而用之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图画越来越多,画得也就不那么逼真了。这样的图画逐渐向文字方向偏移。最终导致文字从图画中分离出来。这样,图画就分了家,分成原有的逼真的图画和变成为文字符号的图画文字。文字不再是图画

的,而是书写的。而书写的技术不需要逼真的描绘,只要把特点写出来,大致不错,使人能认识就够了。”这就是原始的文字。 甲骨文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就是用写或刻的方式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来占卜,也有的是用来记事。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因为这个时候的文字多是从图画文字中演变过来的,所以它的象形程度比较高,因为是刻在兽骨上,所以笔画比较细,直笔比较多。 甲骨文字(男):这个字是“男”,左为“田”,右为“力”。“力”是表示古代的一种农具“犁”的一种形状。在田里劳动是古代男子的主要职责,因此用“男”这个符号来表示男人。 甲骨文字,帚(妇):这个字是“帚”像一把用植物做的笤帚,上部为帚苗,下部为帚把,有的中间还有绳索捆扎的样子,如图(二)甲骨文中,有时帚苗方向朝左,有时帚苗方向朝右。至今中国北方还在用高粱,黍子杆做笤帚,与字形很为想象。“妇”的繁体字为(婦),因为过去的女 人在家里主要是做家务的。 这是甲骨文的“车,”你们看看,像不像一辆你们在博物馆或历史书里看见的古时候的车。

汉字形体演变

汉字形体演变、部首、用字现象 一、汉字的形体演变 1.甲骨文——→金文——→大篆、六国古文→小篆——→隶书—→楷、草、行书 (殷、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朝)(汉朝) 2.由小篆演变为隶书叫做隶变,这是汉字形体演变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此前的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叫古文字,字形具有象形性,此后的隶书、楷书、行书叫今文字,字形具有象征性。 二、利用楷书形旁推求字的本义范畴 1.部首 (1)把有相同意符的字放在一起,成为一部,其共有的偏旁排在该部之首,叫部首。如:札、李、椅、核、树等,其部首是“木”。 (2)以义定部与以形定部 ①《说文解字》等工具书以义类来确定部首,叫以义定部。如,甥、舅均为“男”部,施、旗“※”部。 ②《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为方便检字,不再考虑字的意义,纯粹从字形出发确定部首,叫以形定部。如,施、旗均为方部;到(从至,刀声)刀部。 2.分析古字形,探求字的本义 (1)根据字形与词义之间的关系的不同,可以把字(词)义分为本义、引申义、假借义。字形与词义之间有直接联系的是本义,由本义引申出的意义叫引申义,字形与词义之间没有联系的叫假借义。 如:戎:本义指兵器,引申为士兵、军队、战争、征伐,假借义指你(们)。 (2)造字法四书在探求字的本义中的地位和作用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的表意性由强到弱递减。象形字、指事字直接表意,会意字间接表意,形声字要把意符、声符、口语读音联系起来才表意。 3.掌握以下意符所表示的义类:

亻儿:人冫(仌):冰、寒冷刂(刀):刀、切割 力:力量、用力匚:盛物的器皿口:嘴、口 囗:围墙、包围土:土、土地女:妇女 子:子女宀:宫室、房屋山:山岳 巾:布帛广(yǎn):宫室弓:弓箭 彡:修饰彳:行走忄(心):心情、心理活动 扌(手):手、手的动作斤:斧子日:太阳、季节、时辰月:月亮木:树木、木材欠:张口、出气 殳:打击毛:毛发氵(水):水 灬(火):火牛:牛、牲畜犭(犬):狗、野兽 王(玉):玉石瓦:陶器田:田地 疒:疾病皿:盆类器皿目:眼睛、看 石:石头礻(示):鬼神祭祀禾:禾类植物 穴:洞穴立:战立 (竹):竹子 糹(糸):丝麻绳索缶:陶器罒(网):罗网 羽:羽毛、翅膀耂:老人耒:农事、农具 耳:耳朵、听月(肉);肉、肉体舟:舟船 艹(艸):植物、草木虫:蛇行:道路 衣:衣服见:看角:兽角 讠(言):言语豕:猪贝:钱财 走:行走、奔跑足:脚、行走车:车辆 辶(辵):行走阝右(邑):城邑酉:酒、酒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