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过万重山漫想-教学教案

过万重山漫想-教学教案

过万重山漫想-教学教案
过万重山漫想-教学教案

过万重山漫想【教学目标及重点】 1.字词:要求做到读音准确,会解释。应掌握的字词有:以敝帚画西施、毫发间、不盈不溢、摧山诉他、端脱、翎毛、隧、单路蓝缕,以启山林。 2.重点了解本文想象丰富。思路开阔的特色。 3.体会文中哲理性极强的议论语句,领会文章的主旨,学习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教学设想】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理清课文的总体思路。 2、采用朗读品味与讨论分析的方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大自然的景象千姿百态,面对神奇的大自然,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往往有不同的感受。如果你到过三峡,会有什么感受呢?(问学生,并请他说说自己的感受。)那么在刘征同志的笔下,展现了三峡怎样的风貌,抒发自己怎样的感受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一起学习《过万重山漫想》这篇课文。(本文写于1980年,选自《刘征十年集》)二、教学新课(一)感情朗读全文,可由教师示范读部分段落,而后请学生朗读,正音。(二)分析课文1~久自然段,设计问题: 1.船出了驻门,作者看到了什么奇景?(空间变小,江流变狂,充满神奇的色彩) 2.一个古怪的念头缘和跳出来?(面对奇景,惊叹之余,引起联想,“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三)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总体思路。以学生自读5一18自然段为主,画出文中说明思路展开的句子,教师检查,使自读效果当堂反馈。(于是,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的延展开去……再想下去……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我的思路被隆隆的爆破声打断……) 1.教师抓住“无边无际的延展开去”这一句,举例描述作者局部的思绪。(由“他穿过三峡是在什么时候?到“那个时候,过三峡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呢?”再想到舆论的阻力,再想象“他站在独木船上,拿起竹篱的时候会想起什么呢?”) 2.作者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有很有据,表现在什么地方?(以历史知识推导,考诸文献,从(禹贡)到(巴部下峡图),引科学家的考证,借(庄子·逍遥游)“水击三千里,持扶造而上者九万里”来形容自己的思想活动。) 3.作者想象展翅,神思飞越,如何思古论今,展望未来?(由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追溯到远古,想到许许多多“第一个”,再回归现实,由眼前的葛洲坝工地想到新长征需要无数“第一个”,时间再往未来推移,想到千百年后人们也将崇敬我们的精神。

最新《过万重山漫想》教学设计

《过万重山漫想》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一、感受第一个穿过三峡者的英雄气概。 二、学习运用联想、想象开阔思路,活跃思维。 教学重点:文章的思路。 教学难点:文中的联想和想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文章的思路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刘征即刘国正,1926年出生,北京人,诗人、杂文家、语文教育家,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多年从事教材编写和教学研究工作。 二、题解 关于“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关于“三峡” 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包括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全长193公里,最窄处仅百米左右。群山夹峙,水流湍急,风光绮丽,气象万千。 课题“过万重山(长江三峡)漫想”,“漫想”指没有限制的、不拘形式地随意想。“漫想”二字已清晰地告诉我们文章的组材方式。“过”体现的是空间,线索。 三、介绍创作背景 本文写于1980年12月,当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刚刚提出,很多人心里没底,有一种求稳求实的情绪,作者凭借着自己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自身深厚的诗文功底写下了这篇鼓励大胆创新、大胆尝试的文章。 四、正音: 夔门kuí耸峙zhì攲侧qī无恙yàng 篙工gā o 抟tuán 坼chè燧suì翎lí ng 端倪nì 五、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细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说明作者产生联想的句子(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体现作者思路的句子)。 讨论、明确: “船出了夔门,忽然落进另一个天地” “头脑里一无所有。就在这原始状态的空白中,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

(完整word版)作文课《人物动作描写》教学设计

人物动作描写 (建议:抓住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 福州市魁岐小学陈维美教学目标: 1、以名家片段为例,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了解)人物动作描写的方法。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培养动作描写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细致观察,用上准确的动词,写出把当时的情景具体、形象地表达出来。 (建议:指导学生细致观察,运用准确的动词,写出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游戏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游戏------看动作猜动词: 推,举,压,拍,扔 2)请一个同学上来与老师配合着演一演,同学们一起来猜一猜。 2、谢谢你,请回。同学们真不错,看得细,猜得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动作有关的习作------人物动作描写。(板书课题)。 (建议:同学们猜得很准,可见大家观察得都很仔细。板书:观察仔细) 3、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描写动作,人物才能站起来”,可见人物的动作对于表现人物的特点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如何才能把人物动作写具体,写生动呢?板书:具体 (建议: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描写动作,人物才能站起来”,可见人物的动作对于表现人物的特点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抓住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 二、指导写作 (一)、例句引路,教给方法

1、我们来看这两句话(出示): 猪八戒到河边喝水。 猪八戒急急忙忙跑到河边,也不管水黑不黑,脏不脏,趴下身子,撅起屁股,张开大嘴,咕噜咕噜地喝起来。 1)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人物猪八戒。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2)谁来说一说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指名说(生动)第一句和第二句最大的区别他说出来了。第二句非常生动,为什么给我们这样的感觉了? 3)同学们找找第二句当中描写猪八戒喝水用了哪些动词? 4)指名说(趴、撅、张、喝)这些都是猪八戒喝水的动作词,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猪八戒?(极度口渴的猪八戒)看看用词怎么样?(建议:这句可以省略。) 5)想想如果我把这些动词换成:(师指屏幕读)“猪八戒急急忙忙跑(走)到河边,也不管水黑不黑,脏不脏,趴(蹲)下身子,撅(抬)起屁股,张开大嘴,咕噜咕噜地喝起来”可以吗?(不可以)为什么?(建议:不要问可不可以,这是无效的的提问。可以问:与原句相比,哪句用词更准确,为什么?)引导:与原句的动词对比,哪个速度更快? 6)指名说。(原句的动词更准确表现了猪八戒极度口渴。) 7)小结:所以,我们在动作描写的时候,要结合当时的情形选用恰当的动词,只有用词准确,才能表现人物的特点。板书:用词准确 2同学们,我们再来看这两句话:同样写猪八戒喝水,你看,第一句“猪八戒到河边喝水。猪八戒是如何去做有没具体描写出来?( 没有),那第二句呢?(有)。 1)到河边喝水,这是一个大动作,所以我们要学会把一个大动作分解成像第二句这样一个个连贯的小动作。我们的动作描写才能够生动、具体,猪八戒喝

过万重山漫想教案(上课非常好用)

《过万重山漫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清作者思路,领会文章主旨。 2、能力目标:学会理清文章思路的方法之一—寻找关键语句。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欣赏本文纵横古今的气韵之美。学习文中讴歌的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文章漫想的思路。 2、结合课文,体会关键语句的意思。 教法 点拨式教学 学法 问题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内容与过程 导入并讲授新棵 一、导语:由李白的《朝发白帝城》导入,“轻舟已过万重山”说明船过三峡时速度之 快。课题“过万重山(长江三峡)漫想”,“漫想”指没有限制的、不拘形式地随意想。“漫想”二字已清晰地告诉我们文章的组材方式。“过”体现的是空间,线索;“漫想”反映的是时间,组材。 人们一旦面对奇景,惊叹之余,总喜欢追根溯源,遥想当年。这是很自然的联想。 看长城,会想秦始皇时代人们是怎么造长城的。同样,过三峡,也会想到很多很多。 想象力的丰富奇幻,思路的活泼开阔,是与一个人的渊博的学识是分不开的。刘征(原名:刘国正,是当代著名的诗人、作家和教育家、中华诗词学会的副会长、全国中语会名誉理事长)的想象是依据历史知识的推理,有根有据地想象的。我们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确是思路开阔的重要条件。 二、展示《过万重山漫想》课件介绍三峡概况。让学生回忆与三峡有关的诗词。 三、学生快速阅读,作记号,查字典 四、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 1.问:漫想的起点在何处?终点又在何处?作者是在什么情形 下开始漫想的? 起点——夔门;终点——船过三峡。 带着神往之情的作者在穿过三峡时面对奇景感慨之极,头脑出现了空白,然后跳出了古怪的念头。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触景生情”。写景部分请同学朗读(第

三年级语文作文动作描写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作文动作描 写教学设计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老井小学三年级语文导学稿 陈利 教学目标: 1、弄清楚什么是动作描写。 2、学会运用动作描写修改作文和写作文片段。 教学重点: 目标2 教学过程: 一、导语:同学们都爱吃桌吗为什么对语文上来说,作文就是语 文学习中的“吃桌”,因为作文就是把我们平时在学习中、生活 中所学到的有价值的东西。那么,什么是动作描写呢 二、重难点导学 1、什么是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就是对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就是通过描写人物做什么和怎样做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凸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思想的、品格的、性格的、心理的以及习惯的。 2、了解动作描写的内容 头颈、眼耳、嘴巴、手肩、腰身、脚腿等动作都可以作为笔下的描写材料。这些描写可以使描写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个性特征更加鲜明。 3、出示范例找动词

妈妈从挎包里拿了一瓶桔汁,拧开盖,倒进茶杯里,又拿起暖壶往杯里兑了些开水,用勺子搅了搅,然后舀起满满的一大勺,慢慢地放到嘴边吹了吹,又把一滴桔汁水滴到手背上,试了试凉热,接着,把勺送到我嘴边,我喝着这酸中带甜的水,感到一股暖流注入了我的心田。——《我的妈妈》 4、如何进行进行动作描写 方法一: 把人物的动作细致入微地描摹出来 例《放学回家》 a.放学了,他把书包往肩上一撂,蹦跳着回家去。 b.放学了,他把书本练习簿什么的一古脑儿往书包里一塞,书包扣带只扣了一个,就把书包往肩上一撂。蹦跳着,还哼着小调。到了校门口,他左右一望,正是车流空隙,就窜过了马路。他拐过一条小街,这才慢慢走着,因前面就是他的家。 出示学生例文 合作交流并提出修改意见 方法二:选用准确的动词描写 例《雪地捕鸟》 a.那天,他在雪地里罩住了一只小鸟。 b.他扫开一大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出示学生例文合作交流并让学生帮忙修改

动作描写教案资料

动作描写教案

精品资料 《人物的动作描写》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动词,运用动词。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3.通过恰当的修饰更加生动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4.掌握动作描写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动作描写的一些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展现人物的性格。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汇报课前积累动词 (一)说一说 (二)说收集到的动词 (三)1.老师昨天布置同学们收集表示动作的词语,你们都按要求去做了吗?(四)2.说出你收集到的动词有哪些?) (五)请四、五个同学说,交流。 (六)(二)演一演 (七)看来同学们都是爱动脑,善于积累的孩子,为了奖励大家,我们现在做一个游戏。 (八) 1.根据动词演动作。 (九)推举压喝跳拍 (十)2.演一个表示动作的四字词语。 (十一)东张西望挤眉弄眼又蹦又跳 (十二)东倒西歪拳打脚踢大摇大摆 (十三)二.动作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1.概念: 过渡:同学们,人物的动作我们可以用动词把他描述出来。像这种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状态等,这就叫做动作描写。 2.作用: 3.我们在写人物的时候,个性的语言描写,如听其声;真实的心理描写,如露其思,传神的外貌描写,如现其人;精确的动作描写,如见其事。在作文中,我们必须学会准确捕捉人物的动作,通过这些动作描写,使人物在文章中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哑巴卖刀的一个故事是否需要讲。) ) 4.内容: 人物的哪些部位会发生动作呢? 头颈、眼耳、嘴巴、手肩、腰身、脚腿等做出的动作都可以作为笔下的描写材料。同一个器官也可以做出不同的动作。 过渡:在写作时,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动作描写呢? 三.品析片段,体会动作描写方法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过万重山漫想》教案

《过万重山漫想》教案 一、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准确领悟主体。 2、突破语言层面,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文章深蕴的文化魅力和思维深度。 3、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懂得“过万重山”与“第一个”的联系,正确领悟“三峡”的真正涵义,进行生命美育熏陶,提升生命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整体感知第一个,准确把握文章主题。 2、教学难点:思考由“第一个”到“无数个”探险者,由“现实——历史——未来”三个漫想空间是如何的。 三、教学步骤 (一)美文诗话导入 播出李白诗歌《早发白帝城》,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中一段话——在国外,曾有一个外国朋友问我:“中国最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一个,请只说一个。”这样的提问我遇到过许多次了,常常随口吐出的回答是“三峡!” (二)专题情境实践 1、作者是怎样描述三峡风景的? 2、“漫想”是“不加拘束地想”,“三峡”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能让作者产生绵绵的“漫想”呢?请同学们结合第二段中的关键语句来作回答。 3、“漫想”又不能不受拘束,它得紧紧立足于眼前的景物。课文是怎样将眼前的实境与心中的漫想恰到好处的交织在一起的?大家能找出文中有关漫想的语句吗? 4、“漫想”随着行程展开,作者首先想到的是——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是谁?既然是第一个,总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挑战者会遇到哪些困难?主旨讨论。 5、如果回到那个时代,如果大家就是旁观的、嘲笑的、反对的人,而我就是那位挑战者,请同学们作个情境模拟,想象一下你们对我会有什么样的言语举止呢? 6、挑战者前行的路上,他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地形条件呢?你觉得文中哪些词语写得很精彩? 7、文中一再强调同一句话:“他不知道,也没有想”,你认为第一个挑战者到底又没有想过这些困难呢?请大家发表看法。 8、为了更好的体会挑战者当时的心情,谁愿意扮演挑战者作一番《登独木船宣言》? 9、“只是想走出去,扩大生活的世界。”这是支撑挑战者的理想。于是“他用竹篙一点,船开动了”。这里用了“一点”,而不用“一撑”、“一拨”、“一划”等词语,对刻画人物的精神有什么帮助呢? 10、当勇士在我们面前时,我们除了崇敬和赞叹还能说什么呢?此时此刻,作者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时间和空间飞去”,让我们齐11自然段、男女轮读12自然段并思考他又想到了什么? 四、课堂小结、深化主旨 课堂小结:学生欣赏图片治疗“历史上的第一”,教师适当小结。“第一个”就是历史的创造者。在改革开放继续深入的今天,我们同样需要这种勇做“第一个”,敢为“天下先”的民族创新精神。“当年惊心今见惯,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们中华民族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敢为天下先的创业热情,塑造着一个又一个民族的“脊梁”,他们如星星点灯,感动着我们,鼓舞着我们,也喜悦着我们。

动作描写----微课教案

《人物描写——动作描写》微课教案 八岭山小学:欧宏娟黄俊玲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片段,体会动作描写对于表现人物心理、性格等方面的作用。 2、指导学生进行人物动作的描写。 教学重点: 体会动作描写的准确连贯和对于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重点讲解人物动作的描写。一篇优秀的写人文章里,以动作描写来折射人物性格,是大家常用的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段文字 播放幻灯片1 这段文字写了人物的一系列动作:(重点词语)蹦来蹦去、塌、合、三抓两挠、揪、推拉拽顶、扳、钩、别、推。这段文字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了嘎子争强好胜、机灵、顽皮、富有心机的特点,也刻画了胖墩儿沉稳、憨厚、老实的特点。那么,在作文中如何进行动作描写呢? 播放幻灯片2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准确、细致、生动的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体状况、身份、地位、心理、习惯、情感等的描写方法。 懂得运用这种方法,能使描写文段中的人物更加形象生动,会让文字动起来。

下面,老师就给你们讲讲人物动作描写的要点吧! 播放幻灯片3 我们来看一张图片,发挥自己的想象,这个叫小丽的女孩在干什么? 播放幻灯片4 你能接着写下去吗? 同学们,运用动作描写,首先要注意人物的每一个动作,你能想象出小丽的动作吗?一共有八个,你们看。 播放幻灯片5 进行动作描写的第一要是:细观察,。接着你再看,原来,每个行为都可以选用几个动词的,要注意每个人物特点不同,情境不同,要表达的感情也不同,所以动作描写的第二个要点是善选词,那就是选择合适的词语进行描写,才能突出人物特征。 刚才小丽捉蝴蝶的动作片段为: 播放幻灯片6 同学们,你也是这样想的吗?细观察,善选词,是进行动作描写的两个要点,注意这两个要点,然后把动作按顺序描写出来,就可以把文段叙述清楚了。 播放幻灯片7 师:同学们,看完这段文字,你们觉得还缺少些什么呢? 生:老师,这段文字把小丽捉蝴蝶的动作都写出来了,但是捉的时候那种沉稳、紧张的情感没有体现出来哦! 师:没错,如果要把人物的情感表现出来,除了(播放幻灯片8)细致观察,善于选词,还要注意第三要点:用修饰,就是在动作的前面加上合适的修饰词,使人物形象更具活力,你们看,老师给这段文字加上这些修饰词。(继续播放幻灯片8),加上去之后,小丽捉蝴蝶的情境就更生动了,文字仿佛也动起来了。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6课《过万重山漫想》教案

过万重山漫想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认知过度句、段及文中丰富的联想,从而理清作者的“漫想”思路。 2.结合思路,深入领会文章的写作意图和中心思想。 3.学习我们祖先勇于探索,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思路,提高文章贯通、语言连贯的能力 教学难点 1.理解文章中意义含蓄的句子。 2.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中心思想。 教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自读指导] 一、导语(同时出示投影《三峡》图) 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江河,耸峙的山峦,给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笔意与灵感!郦道元说:“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阴天蔽日”,李白说:“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那么作家刘征过三峡时又有什么新的感想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过万重山漫想》。 二、解题

提问:从课题来看,本文时一篇散文,谁能解释一下“漫想”呢? 明确:“漫想”从字面上理解时“不受约束地想”“随便地想”之意,但是从课题来看,它不等于“乱想”“瞎想”。它受着“过万重山”的限制,是作者过万重山时,超越时空的遐想。 三、把握课题思路,整体理解内容 1.放录音。 2.学生思考:作者是在什么情形下开始漫想的?又是在什么时候中断“漫想”,拉回现实的? 明确:带着神往之情的作者在穿过三峡时,看到了狂暴的江流,连绵起伏的高山,以及高山缺口处伸出几道光束所营造的神气境界。面对奇景,作者神经受到强烈的触动。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头脑里一片空白,也就恰在此时,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开始了对三峡的“漫想”。直到船过三峡,作者才收住“漫想”的野马,回到了现实。 3.学生通览全文,找出文中说明作者产生联想的句子。 明确:(1)头脑里一无所有。就在这原始状态的空白中,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2)于是,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地延展开去;(3)再想下去;(4)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 4.学生通读全文,画出“漫想”内容,理清全文思路。 明确:全文思路紧扣课题,以船出夔门为起点,由万重山(三峡)的奇险,先想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再“延展”到“他穿过三峡是在什么时候”以及“使用什么交通工具”;然后再想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绝然不是第一个”。甚至他会“想些什么呢?”;接着“思想向着更遥远空间和时间飞去”,想到历史上的无数第一个;再接着时间再往未来推移,想到千百年后人们也将崇敬我们的精神;最

人物描写教案

人物描写 〖教学目标〗 1.学习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以及细节描写。 2.掌握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来突出人物的个性。 〖教学重点〗 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来体现人物的个性。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承接上节课人物描写的肖像描写导入课题。 展示目标:展示人物描写的动作、语言、心理以及细节描写。 二、回顾人物肖像描写是什么? 所谓外貌描写就是用精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的形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外貌描写不仅能真实地表现人物的面貌长相,还能反映出人物的年龄、身体、穿戴、性格、经历、处境与思想感情。 三、回顾人物肖像描写的四种方法 1、要有一定的顺序 2、抓住特征 3、突显性格和情感 4、善用修辞 四、行动描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来描写,揭示人物性格,反映内心情感。 五、行动描写是要注意什么? 1、要具体,抓住特征。 2、要选择准确的动词,写出动作的连贯性,彰显人物性格。

3、要善于抓住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性格,最能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动作进行概要的或细致的描写。 导入案例一【扑蝴蝶】:观察、思考 1、请同学来找出案例中的动作描写。 2、揭示了人物的什么性格? 导入案例二【背影】选段:观察、思考 1、请同学来找出案例中的动作描写。 2、反映了什么内心情感? 解析:写他平地走路,就用“蹒跚”,可见他肥胖体衰,步履艰难。“攀”、“缩”、“倾”三个动词,细腻而又简练地写出父亲爬月台的整个动态过程,写出了父亲爬上月台的艰难,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力。儿子看到这一情景,想到父亲这样做完全是为了他,当然要感动得流下眼泪了。 教师总结:有什么样的性格就会有什么样行为动作。同时,内心情感也会影响人物的行为动作。反之,通过动作的描写也能反映出人物的性格以及内心情感。 六、什么是语言描写?作用是什么? 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准确生动,突出人物个性。 导入案例原文:思考 1、要使原文更出色,要如何修改? 导入原文修改后文段:分角色阅读、思考 1、请同学们分角色有感情的阅读选段。 2、思考各个角色的人物性格。 解析:捣乱鬼无事生非,油嘴滑舌; 张小勇油嘴滑舌,调皮捣蛋; 高芳芳正义、勇敢,不留情面; 李星性格软弱,胆小怕事; 教师总结:通过修改,使人物具有符合自己性格的语言。人物各自的思想境界以及性格特点活灵活现。 七、什么是心理描写?作用是什么? 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 八、心理描写四大技巧 第一种:内心独白。 (内心独白是人物心灵中自我对话的过程,它能使人物酣畅淋漓地倾吐肺腑之言。)

《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方法》微课教学设计

小细节成就好文章 灵璧县实验小学彭慧慧 一、微课题目: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方法 二、教学思想: 《背影》《慈母情深》是著名的记事抒情散文,文字凝练优美,感情饱满深 沉,从而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情,因此,无论从写作技巧方面,还是从思想道德 方面,我们都可以从中挖掘非常宝贵的东西,这个微课,我从人物动作、外貌及 语言等细节描写入手,来领悟深沉的亲情。其一,写作技法之巧;其二,传统美 德之善。 三、教学特色: 从人物刻画的细微之处:人物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挖掘寓意深刻的父(母) 爱主题,是这个微课的教学特色。微课分析了《背影》中感人至深的背影:望父 买橘。从父亲的动作细节描写切入,让学生深刻领悟父爱这个主题。 四、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通过望父买橘中父亲动作细节的分析,《慈母情深》中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学习人物动作、外貌及语言等细节描写的方法,体会深沉的父(母) 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感受父子情深,慈母情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五、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学习人物动作、外貌及语言等细节描写的方法,体会深沉的父(母) 爱。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ppt课件 七、课时分配:8分钟 八、教学方法:录屏型 九、教学类型:讲授型 十、适用对象:七年级学生 十一、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大家好,这个微课重点讲解人物细节描写让文章更感人。我们知道人物的细节描 写方法主要有动作、外貌、语言及心理等。我们以《背影》《慈母情深》为例来 学习人物的细节描写让文章更生动感人。

21.过万重山漫想优秀教案

21.《过万重山漫想》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漫想”的思路。 2.理解想象与联想在文中的作用。 3.领悟文章蕴含的哲理,学习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思路,体会文意,品读语言,领悟感情。 2.学习本文,了解和体会文章结构的技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有人说,长江是条母亲河,它养育了华夏子民;有人说长江是文化长廊,三峡是这条长廊中的一朵奇葩自古以来,三峡一直倍受文人墨客的青睐,留下了不少壮美的篇章,其中就有我们非常熟悉的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遇赦,从白帝城乘船回江陵时所作的,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李白遇赦东归的欣喜欢快之情诗中提及的“万重山”,实际上指的就是今天的三峡一千两百多年过去了,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又有一位文人乘船经过了万重山,面对三峡的奇景,作者漫想连连,有了深刻的感受,而他的这种深刻感受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刘征的《过万重山漫想》。 二、文化常识 1、作者简介 刘征,原名刘国正,是北京人,著名的语文教育家、诗人、杂文家,全国中学语文教学

研究会会长,刘征是他从事文学活动的专用笔名。 2、解题 “万重山”就是三峡,这三字体现三峡山势险峻,万山重重的特点。 “漫想”就是随意的,不受约束的畅想托物而言他。 “过万重山漫想”就是作者过三峡时而产生的,超越时空的畅想。 3、三峡简介 三峡是翟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3公里它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峡谷,被誉为山水画廊,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三、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1980年12月,当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刚刚提出,很多人心里没底,有一种求稳求实的情绪,作者凭借着自己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自身深厚的诗文功底写下了这篇鼓励大胆创新、大胆尝试的文章。 四、文本研习 (一)注音 夔门(kuí)耸峙(zhì)篙工(gāo)攲侧(qī)啃噬(shì) 催山坼地(chè)端倪(ní)翎毛(líng)抟(tuán) 燧(suì)混沌(hùndùn)追溯(sù) (二)解释 唠叨;说起来没完没了 步履:(书)行走 泯灭:(形迹,印象等)消灭 词藻:辞藻,诗文中蓄意加工的华丽辞语 连绵:形容山脉、河流等不间断,连为一体 耸峙:高耸矗立 追溯:溯,逆水而行;后引申为追求根源比喻回首往事、探寻渊源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公开课教学设计——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学习资料

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 目标:学习并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这一方法。 活动一:《人物描写一组——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片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这学期我们结识了不少作家笔下的人物。有机智聪慧的杨氏之子,有能言善辩的晏子,有舍己为人的老班长,他们都有鲜明的个性,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要走进第七组课文,继续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学习中运用。让我们先到22课《人物描写一组》中去认识一个新朋友。 2、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剧《小兵张嘎》吗?(出示课件:电视剧片头题字,渗透“根据徐光耀的同名小说改编”。) 3、(出示嘎子图片)认识他吗?他的本名叫张嘎,嘎子是他的绰号。知不知道嘎子一般是指什么样的人?(嘎子是北方方言,一般用来称呼那些调皮捣蛋却不让人讨厌的人。) 4、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徐光耀的儿童小说《小兵张嘎》中的一个片段,去感受文字中的小嘎子形象。(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默读、大声朗读、同位互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做个记号。 读完想想:小嘎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预设:小嘎子:机智、富有心计、争强好胜。 三、深入研读,感悟形象 这些特点你是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分别画出最能体现小嘎子和胖墩儿特点的一处词句,在旁边写写批注。 1、学生默读。 2、交流反馈。 下面请同学们选取最能体现小嘎子性格特点的一处描写,具体谈谈这处描写是如何体现小嘎子的性格特点的。 预设一: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我通过(动词蹦来蹦去)体会到(小嘎子的身手敏捷)” 1、“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是嘎子摔跤时的经典动作,你从“猴儿似的蹦来蹦去”体会到什么? (小嘎子身手敏捷。) 2、同学们,小嘎子围着胖墩儿猴儿似的蹦来蹦去的过程中,他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嘎子在想:我得利用我身手敏捷的优势,采用转动把胖墩儿给转晕再说。) (他会想:胖墩儿膀大腰粗的,力气很大,我不能和他硬拼,我得想计策——) 你和小嘎子想到一块儿去了。

过万重山漫想教案

过万重山漫想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思路(总体思路、局部思路); 2、体会文章的主旨; 3、理解重点句段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的思路; 2、最后一段的含义。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以学生的朗读,熟悉课文为主,通过初步的了解课文,激发学生对人生问题的思考。 第二课时:分析课文,欣赏优美的语言,解毒课文的深刻哲理 第三课时:学生讨论,写作,处理课后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有人说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而三峡就是这条长廊中的一朵奇葩。自古以来,它就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留下了不少关于三峡的文字,其中就有一首我们非常熟悉的诗——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师生齐背)“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诗是诗人被贬官后又被调回京城时的愉快心情的写照。那么,现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刘征同志在经过三峡后,又给我们留下什么样的文字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过万重山漫想》(板书) 二、解题 “万重山”就是三峡,(可提问)体现三峡山势险峻,万山重重的特点。漫想就是随意的,不受约束的畅想。“过万重山漫想”就是作者过三峡时而产生的,超越时空的畅想。学习本文,主要是把握作者“漫想”的思路,体会文章的主旨。 三、理清思路: 现在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文章,完成两个任务: 1、课文中找出写作者游踪的句子。 2、课文中找出标志作者漫想展开的句子。 明确:(1)船出夔门凭舷眺望(船行峡中)船过三峡

(2)“头脑里一无所有┉┉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 “我的思绪,如同┉┉┉延展开去” “再想下去┉┉” “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 “千百年后,假如┉┉” 提问:漫想的具体内容又是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明确: 时间 工具 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所听、所想 历史上无数个“第一个” 千百年后的人们对我们的精神的态度 小结:从全文看,本文思路扣住“过万重山漫想”,以三峡的起点——夔门为起点,由三峡的齐险展开想象,先想到“第一个过三峡的是谁”;围绕第一个过三峡展开,想到“他过三峡是在什么时候”“使用什么工具”以及他启程是的“所听”“所想”,接着“思想向着更遥远空间和时间飞去”,想到历史上无数第一个;再接着时间往未来推移,想到千百年后人们也将崇敬我们的精神最后以船过三峡为起点。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四、领会文章的主旨。 (一)提问:第一个过三峡的人会遇到哪些方面的困难?他又是如何面对这些困难的? 明确(1)物质方面精神(舆论)方面知识方面 学生回答(2)“他微微一笑,还是登上了独木船” “他用竹篙一点,独木船开动了” “他不知道,也没有想。” (二)阅读第九段 第九段共出现四次的“他不知道,也没有想。”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九段,其他同学思考两个问题: (1)“他不知道,也没有想。”的是什么? (2)他为什么“不知道,也没有想。”?

《过万重山漫想》教案

《过万重山漫想》教案 刘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朗读全文,掌握“端倪、耸峙、摧山坼地、以敝帚画西施” 等词语的读音及意义 了解作者思路的特点,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运用 能力目标:找关键语句,理清作者“漫想”的思路,提炼文章的主旨 德育目标:学习我们祖先勇于探索,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 教学重点:理清作者“漫想”的思路,提炼文章的主旨 教学难点:体会联想和想象的作用,进行联想和想象的训练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拓展法 时间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整体感知: 1、古往今来,三峡迭出的奇景,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激发了多少文人画家的情思与灵感1980年,作家刘征带着几十年的神往穿越三峡,今天我们也将追随刘征乘船穿越三峡 请同学注意观察和感受,三峡两岸的山有什么特点?水有什么特点?穿越三峡,你的感受是什么? 幻灯片:三峡图片 提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个别思考回答 山:高、险、奇水:急、暴 感受:惊心动魄、摧山坼地 小结:同学都有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老师将同学的观察用三个字来概括:险雄奇惊心动魄摧山坼地 2、正是万重山的险雄奇,激发了作者飞扬的神思,连翩的遐想,触动了作者的思绪,于是,作者放开思想的缰绳,以“过万重山”为前提,以“漫想”为线索,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漫想到了哪些内容?

漫想: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时间、工具、压力) 历史上无数第一个 未来崇敬第一个 幻灯片:思路结构图 小结:稍加梳理,我们就可以发现作者是以联想和想象来展开思路的漫想了众多的第一个,其目的就是要赞扬第一个,赞扬第一个的精神 全文以“漫想”为线索展开思路,思路连贯,环环相扣,结构缜密完美文章形散神聚,形(内容)跨越时空,但神即主旨(第一个)却凝聚不变 3、哪些句子表明作者漫想的思路? 幻灯片显示: 头脑里一无所有就在这原始状态的空白中,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于是,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地延展开去 再想下去 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 提炼关键词(板书):跳出→牵引→延展→飞去 小结:抓住了文中表明作者漫想思路的关键语句,就理清了文章的整体思路 三、局部研读,品味语言,提炼主旨 1、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用的是简陋的独木船想象一下,他会遇到哪些困难?给你一条简陋的独木船,让你去穿越波涛汹涌,山峦耸峙的三峡,你敢尝试吗?讨论后明确:物质:工具——简陋的独木船 舆论:压力——嘲笑反对阻拦 指示:认识有限,前途未卜 有勇气,有毅力,敢尝试,敢闯敢拼,向未知挑战,有首创精神 2、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正是敢于冒险的人,他“为唯一笑,还是登上了独木船”,“于是,他用竹篙一点,独木船开动”想象一下,他这一去,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样的结果,他想过吗? 板书:第一个生残死不知道,没有想三峡 大无畏,乐观,进去,冒险,创新 幻灯片:第10段句子

《过万重山漫想》教案

《过万重山漫想》教案 一、课题:高教版中职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四《过万重山漫想》 二、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准确领悟主体。 2、突破语言层面,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文章深蕴的文化魅力和思维深度。 3、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懂得“过万重山”与“第一个”的联系, 正确领悟“三峡”的真正涵义,进行生命美育熏陶,提升生命价值。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主题。 2、教学难点:思考由“第一个”到“无数个”探险者,由“现实——历史 ——未来”三个漫想空间是如何的。 3、解决重、难点的办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灵活运用多 种语文实践活动,开展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学时艺术化的 涉及“音、画”强化朗读、情境模拟表演、即兴演说、系列组图欣赏等 综合实践方法,引导学生用心去欣赏去体味语言文字运用之妙,以学生 的思维激活文本的语言,以文本的语言点燃学生的心灵,开放心灵空间,在民主、和谐、亲切的课堂氛围中提高学生的哲理思辨能力及语言交际 能力。 四、学法指导 本单元学习重点是提炼文章主旨,本文是必选课文,课前可让学生通过网络、图书杂志、音像资料或去“三峡文化”有关信息;课堂上教师要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尽量有机插入与课文主旨有关的新信息,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点拨分析理解一些关键语段,让学生动用各种感觉,发散思维,主动探讨,各抒己见,给“表现”的机会,体验研读文本后的成功的喜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这样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五、课时安排:一教时 六、教具:《过万重山漫想》FLASE课件 七、教学步骤 (一)美文诗话导入 开讲引入相关美文、诗话,营造出“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敲响学生向“新思维”进军的第一个情感音符。 1、先用多媒体跳出一段字幕背景: 三峡,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三峡,华夏文明的一处摇篮! 幕幕精彩历史在这里驻足! 个个盖世英雄于此地流芳! 2、再引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中一段话——在国外,曾有一个外国朋友问 我:“中国最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一个,请只说一个。”这样的提问我遇到过许多次了,常常随口吐出的回答是“三峡!” 3、快速展示《长江三峡》风景导游图,随图播出李白诗歌《早发白帝城》,配乐 《长江之歌》,师生共同朗诵,由末句“轻舟已过万重山”,明确课题《过万重山漫想》,简要释题。 (二)专题情境实践

作文-人物动作描写教案

人物动作细节描写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够理解动作细节描写的作用。 2、掌握动作细节描写的基本要求。 3、能够运用动作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教学重点: 培养动作细节描写的基本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动作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最为重要、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人物正是在言行中站立起来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离不开对动作的传神描绘,回忆学过的作品中有哪些精彩的动作描写。 二. 什么是动作描写(多媒体显示) 动作描写,就是对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就是通过描写人物做什么和怎样做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凸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思想的、品格的、性格的、心理的以及习惯的。 三.给材料分析动作细节描写的问题(多媒体显示) 《学游泳》 今年夏天,爸爸带我到南湖去学游泳。爸爸带着我骑着自行车去南湖。路上瞧见建筑工人在造房子,听到树上的蝉儿在不停地鸣叫。到了南湖,从自行车上面跳下来,放好

自行车,脱下衣服,走到水里,就开始游泳。吃力了,休息一会儿,再游。过了一个小时。我们就回家了。游泳真开心。

四.教师总结动作细节描写的问题(多媒体显示) 与主题相关的动作描写少,描写不能做到具体生动。 五.探寻让动作描写具体生动的步骤(多媒体显示) ? 1.选择所要描写的身体部位 ? 2.选择动词 ? 3.添加修饰词 ? 4.适当加入其它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 六.综合练习 观察下面的图片,为刘翔跨栏进行动作描写。 写作提示: ?写身体部位 ?写动作 ?加修饰语 ?加感受、修辞、想象观众的反应 (学生练习并展示作品) 七.课堂小结 细节描写在文章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跃然纸上、真实可感,个性特征更加鲜明。一个或一处成功的动作细节描写往往胜过千言万语的表白。 八.布置作业

最新《过万重山漫想》教学设计1

《过万重山漫想》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本文,增加文化知识的积累 2.学习本文,了解和体会文章结构的技巧。 3、体会作者所赞美的内在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本文,增加文化知识的积累 2.学习本文,了解和体会文章结构的技巧。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所赞美的内在精神 【教学方法】 启发点拨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三峡是翟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 市南津关,全长193公里。它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峡谷,被誉为山水画廊,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翟塘峡为长江三峡第一峡,又称夔峡。从奉节白帝城至巫山县大溪镇,全长8公里,以雄伟壮丽著称。长江南岸的白盐山与北岸的赤甲山对峙,岩壁如斧劈刀削,恰似一扇屋门,紧锁长江。江水在峡中咆啸奔腾,旋涡四起,山雄水急,气势磅礴,令人叹为止。 巫峡为长江三峡第二峡。从巫山县大宁河口,至湖北省巴东县官渡口,峡长45公里。其特征是峡长谷深,迂回曲折,幽深秀丽,似一条美不胜收的山水画廊。巫峡景区由\'三台八景十二峰\'等景点组成。 西陵峡是三峡中最长的一个峡,长70公里,自宜昌秭归县香溪河至宜昌市南津关,其特点是滩多水急。其中的泄滩、青滩、崆岭滩,为三峡著名的三大险滩。西陵峡中景观甚多,著名的有黄牛峡、黄陵庙、三峡工程、灯影峡、崆岭峡、牛肝马肺峡、兵书宝剑峡、屈原祠等等。 自古以来,写三峡的文字就很多,同学们在初中时也学过不少。如郦道元《水经注·三峡》,李白的《秋浦歌》、《朝辞白帝城》等等。要在众多的名文俊笔中写出脱俗的文字来,不费踌躇是不行的。正是这样,《过万重山漫想》是独辟蹊径的,以三峡为踪,情随景迁,景随情变,\'思接千载,心游万仞\'。通过\'漫想\',表达了作者对那些勇于开拓的志士仁人表示了由衷的赞美。 在写作中,作者打开视野,在现实和想象之间自由驰骋,其思路纵贯古今,气势非凡,表现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驾驭能力。 二、指导阅读

人物动作描写(教案)

人物动作描写 按板中学吴敏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动作描写的作用。 2、掌握动作描写的基本方法。 3、能够运用动作描写刻画人物。 教学重点:掌握动作描写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动作描写将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表达了什么主旨? 生:歌颂了深挚的母爱。 师:谁能用一句话概括诗中所描写的场景? 生:诗中描写慈母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的场景。 师:最能具体形象地表现慈母之爱的诗句是什么? 生: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师:这两句诗中哪一个动作细节最能体现这种慈母之爱? 生:密密缝。 师: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描绘一下这一场景。 学生畅所欲言。 师小结:“密密缝”三个字,虽然描写的是母亲普通的动作细节,却让人想到在昏黄的油灯下,白发苍苍的老母专注地穿针引线,针脚那么细密、结实,仿佛她把对儿子的祝福和担忧都融入到了一针一线之中。笃深的母爱,就是通过“密密缝”这个动作细节具体生动地传达出来的。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种写作技巧——人物动作细节。 二、明概念,教技法: (一)什么是动作描写? 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

地位、处境、状态叫做动作描写。简单的说,动作描写即描写人物的行为、动作。老舍说过:“行动描写可以使人物站起来”成功的动作描写能使读者感到作者笔下一个一个栩栩如生的活人,人物的精神世界才能充分展示,人物的形象才能真正站起来。 (二)教技法 那么,如何才能把人物的动作描写细致、生动呢?今天我来教大家三种写作技法: 方法一:综合法 1、出示例文: A句:王敏每次听课都十分认真,非常专心。她从来不做小动作,也不和旁边的同学说话,把老师讲的知识都记住了。 B句:上课时,王敏总是很认真的听讲。她面对黑板,腰板直直地挺着,双脚成90度平踏在地上,眼睛睁着圆圆的盯着黑板和老师。有时还眨着眼睛思考,有时边听边点着头记。 师:上面两个片断都是人物如何听课的动作描写。比较哪一句描写的精彩,为什么? 2、学生讨论 3、集体交流:B句写的精彩,写出了王敏在听课时身子怎么坐,双手怎么放,眼睛怎么看,从而把王敏认真听讲的样子写的细致辞、具体。 4、教师要点归纳:这就是动作描写技法的第一招:描写细致、具体。为了做到这一点,可将人物的动作描写与人物的神态、心理、语言等有机结合,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因此这种方法叫综合法。 5、实战演练之一: 阅读下面语段,结合动作描写技法一进行赏析。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头靠墙壁着,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6、生赏析,教师评价。 方法二:细化分解动作法 师:传统的武打动作、电视镜头,往往把一种行为分解成若干个小部分,把一个人动作细化为几个小动作,然后分别对每一部分,每一个小动作按一定层次展示或描写,使整个动作行为栩栩如生。

《过万重山漫想》教案

过万重山漫想 2010年10月29日 一、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所体现的作者的思路,即思路“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怎样“达到这条路的终点”。 (二)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理解中心意思。作者讴歌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期望人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扬首创精神,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三)联系思路理解语句的含义和作用,为揣摩语言、概括要点、筛选信息、分析文意和质疑解难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点: 理清思路,从作者的思路中领悟怎样使思维条理化。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把握文章思路的方法。 四、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字词正音: 圭guī⑴古代帝王诸侯举行礼仪时所用的玉器,上尖下方⑵古代容量单位 篙gāo 用竹竿或杉木等做成的撑船的器具 欹qī倾斜

嘁嘁嚓嚓qīqīchāchā象声词,形容细碎的说话声音,也作嘁嘁喳喳 噬shì咬、吞 坼chè裂开 胯kuà腰的两侧和大腿之间的部分 抟túun 盘旋 睨nì看 翎líng 鸟翅上和尾上的羽毛 燧suì上古时候取火的器具 履lǚ⑴鞋⑵脚步⑶履行 筚bì柴车瞩zhǔ注视 词语注释: *连绵:(山脉、河流、雨雪等)接连不断。 *耸峙:形容山峰耸立对峙。 *啃噬:慢慢地咬、吞。 *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P79注②*摧山坼地:摧塌山脉,裂开大地。坼:裂开。P78注④ *转瞬即逝:转眼就过去了。 神注: 心里向往。 黯然失色:阴暗失去了色彩。 惊心动魄:形容使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嘁嘁嚓嚓qīqīchāchā象声词,形容细碎的说话声音,也作嘁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