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幼儿教育心理学》(林泳海著)

《幼儿教育心理学》(林泳海著)

《幼儿教育心理学》(林泳海著)
《幼儿教育心理学》(林泳海著)

《幼儿教育心理学》

(林泳海/著)

儿童学习障碍的特性及其表现

一、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特点

1.智力正常,IQ一般在70至100之间;

2.多有认知障碍,如表现为对位置、顺序、方向、图形等方面障碍;3.读、写、算等能力表现为某方面能力或某几方面能力拙劣;

4.能完成简单的读、写、算,但对意思、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拙劣;5.描画、写字的能力拙劣;

6.对部分事物的看法固执;

7.难以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

8.行为多动,情绪易冲动。

二、学习障碍的语言特性

1.多数在2至3岁才被发现语言发育迟缓;

2.多有发音合成障碍,不能正确发出某个字母音;

3.日常生活中绘画几乎无障碍;

4.即使到了学龄期,对文章内容理解和作文能力也表现较差。

三、学习障碍的情绪特点

1.偏向对某一事物的关心和兴趣;

2.注意力散漫,精神不集中;

3.在婴幼儿期明显表现为多动;

4.固执倾向(自闭倾向);

5.行为不成熟、幼稚;

6.情绪淡漠或缠人;

7.为一点小事就引起发怒,产生粗暴行为;

8.情绪波动大。

四、学习障碍的社会特性

1.与朋友关系不能持久,常发生纠纷;

2.易被人欺侮,经常逃学;

3.有些LD儿童与自闭儿童有类似的表现,在幼儿期易误诊为自闭性障碍。

五、学习障碍的身体运动能力、生活习惯特点

1.粗大动作,动作接近普通儿童;

2.精细动作,感觉协调运动如手眼协调动作发育迟缓,表现在蹬三轮车、过平衡木、荡秋千、描画、写字有困难;

3.手指不灵巧,不能很好解、扣纽扣,用剪刀等;

4.一般都有行为散漫倾向,不遵守规则;

5.条理性差,易丢失东西。

LD儿童分类教育指导

LD儿童分类教育指导

一、听、说、读、写、算有障碍儿童的教育指导

1.听障碍

听有障碍的LD儿童,表现为语言接受有困难;对别人的讲话理解有困难;听后不能理解语意。在指导时,要注意唤起他们的注意力,尽可能地提示与听的内容有关的动作和文字信息,将听到的内容与动作和文字联系起来。

2.说障碍

说有障碍的LD儿童,表现为对自己想说的话不能很好地表达;不能将自己的想法用语言合乎逻辑地表达;说话不得要领,对方难以理解。对这类幼儿进行指导时,首先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的说话环境,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可为他们提供图表和文字说明,给予视觉性的援助,帮助他们理清说话的逻辑顺序。

3.读障碍

读有障碍的LD儿童,表现为,会读错形状相似的文字;读文章时跳行等。在指导时,指出形状相似的文字在读音上的区别,对表现为跳行阅读的儿童,让他们用手指逐行阅读。

1.写障碍

写有障碍的LD儿童,表现为:不能正确地辨别汉字、字母的形状和线条方向;写字时,眼-手运动不协调,常常写镜像文字(反字),如将p写成q;不能记忆起汉字的笔画结构;有的表现为描画、绘画有困难。在指导时,让儿童多辨别形状和线条的方向,利用电脑对他们进行眼-手协调运动的训练;用语言提示,帮助他们回忆起汉字的笔画顺序;用游戏棒让他们进行结构简单的汉字制作练习,也可让他们进行涂色彩和简单的绘画练习以及视-写和听-写练习。

5.算障碍

计算有障碍的LD儿童表现为:量的概念、抽象思考能力、对图形的理解和定位有困难;心算能力差、进位的数不能记忆;不能理解题意、逻辑思考差和推理判断有困难。对这类儿童进行指导时,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数字问题,让他们算算和数数,帮助他们分析理解图形和应用题的题意,让他们学会思考的方法。给予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练习,提高计算能力。要尽可能地从易到难,分步骤,循序渐进,给予耐心细致的指导。

二、运动与社会适应性LD儿童的教育指导

1.运动障碍

这类儿童,有的表现为不能很好地使用剪刀、系鞋带;有的表现为对球类运动、跳绳、跳箱等全身运动协调有困难。在进行指导时,要注意提高他们眼和手协调运动能力和手指精细运动能力,同时为了增强运动协调能力,让他们多参加玩沙、玩球、磨擦皮肤等触觉形式的刺激活动,或让其躺在滑行板上,从斜坡上向下滑等本体感觉刺激活动,或让其躺、坐在吊床上,以外力加以推动、旋转或摇晃、荡秋千等前庭刺激活动。也可以使用镜子,让他们一边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一边动作。

2.社会适应障碍

社会适应障碍的LD儿童,有的表现为行为的自我控制有问题;有的表现为不能适应学校生活,被伙伴排斥,不能融于集体,不能遵守集体生活规则;有的表现为极少话语。对这类儿童进行指导,首先需要提供一个宽容的、和谐的、使儿童安心的人际环境,使其有一种安全感,改变对自己以及他人的看法,减少过激行为,让他们有规律地去做每次规定的事情。给予理解和关心,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对不安定、多动、突如其来的行动等,可配合药物治疗。根据他们适应社会的现有能力,设定具体任务,进行切实可行地教育指导和援助。如果指导者采用强制的方法,使他们的行动得不到自由,其后果为儿童的行为障碍不但得不到改善,反而会使他们产生冲动反应。

三、认知、语言障碍LD儿童的教育指导

有计划地安排每天1至2次游戏,重视采用以下指导内容和方法:

1.稳定情感和情绪:要根据生理年龄和发育水平,还要理解儿童现在的兴趣、要求和能力。

2.身体运动功能(粗大运动)的训练:如进行全身性运动游戏。

3.感觉运动功能(精细动作、手眼协调运动)训练:在生活和游戏中,使用手指运动。

4.视觉认知功能训练:在各种游戏和活动中训练儿童的视觉功能,培养其对周围事物和事物基本性质的熟悉和识别的基本能力,注意、辨别各种各样的颜色、形状;判断大小、多少等。

5.听觉认知功能训练:培养对周围声音的认知、识别的基础能力。注意辨别各种各样的音;注意辨别并表现各种各样的鸣叫声;注意理解语言(声音)。

6.发音、构音功能训练:有的孩子只会发单个声母或韵母,但不能把二者合起来读出整个音凶,因此在生活和游戏中,应促进他们发声、发音和语言的表达,不是勉强地反复让其表现,而是在自然的扭转中自发表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7.语言理解和表现能力训练:培养儿童用语言来表现身边事物的能力。

8.呼吸功能调节训练:在生活中,培养儿童深呼吸和有意识地呼吸能力,这是发声、发音的基础之一。

四、注意力集中障碍LD儿童的教育指导

1.加强集中注意力的训练:如让玩具汽车从窗帘里开出来,要求儿童注意这一瞬间,并按下信号按纽。还有让汽车通过隧道的方法,让儿童注意连续声音,在这个声音转换瞬间,按下按纽,提高其注意力。

2.延长注意力持续时间训练:如把窗帘拉向左、右两端,开始中间留出10厘米的空间,让玩具汽车从左端的窗帘里开出,仅在这10厘米的空间出现,再让汽车隐藏到右端的窗帘里,让儿童追视汽车,使注意力持续时间延长下去。还要逐渐地延长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训练他们听取两种声音的方法,再进一步将几种音程不同的声音进行组合,让儿童听下去。这些不同声音之间能够构成一种子关系,以训练儿童能够理解不同声音之间的关系。

3.扩大注意范围训练:为了让儿童看画的一部分,开始把画遮盖起来,然后不断地扩大露出的部分;还有使儿童想象虚线画、不完整画到完整画。

4.数字或图形划消训练:随机排列一组数字(0——9)或图形(8——10种),要求儿童依照顺序按指令画出某一数字或图形,如“3”或“小鸭”,时限2分钟,其结果有个数量问题和正误问题。每天训练一次,记录成绩,让儿童明白自己的进步,树立上进心。这是属于注意基本品质,即指向和集中的训练。

让儿童画出某一数字或图形前的一个符号,如画出“3”之前或“小鸭”之前的符号,这是注意转移训练。指令儿童画出某一数字或图形前一个确定的符号,如“3”之前的“5”,由于“3”前面的数字符号有可能是“5”,也可能不是“5”,这就要求在注意到“3”的同时,能辨认“3”前面的符号,以此来培养儿童注意力分配能力。

五、知觉障碍LD儿童的教育指导

1.视知觉训练法:运用隐蔽图形画册,让儿童在杂乱无章的各种形象中认出某一特定的形象,以培养“形象——背景知觉作用”。这项训练包括:

·哑剧表演一些连续动作。如:以动作表示“拿书,一页一页翻书、看书、合书、背书、再看书”等。令其观看后说明情节,培养儿童理解视觉动作或视觉符号的意义。

·把一张主体图片分割3至8片,让儿童拼图,培养儿童视觉构图能力。也可以用两套碎图混在一起,如:一是苹果,一是橘子,让儿童拼图。对于一些形近易错的汉字,可以用分割笔画拼字,如“八”、“人”、“入”等,从中间竖切为两部分来拼字。

·用“三个绕乱的线团,通向一个织毛衣的人”的图片,让儿童辨认何者是闲置的线团,进行视觉追踪训练。

2.听知觉训练:区别困难字组成绕口令,如“十个四,四个十,加四十四个四,再加一个四,四个十,最后等于多少”;用录音机录下自然界的一些声响,让儿童辨听,如“听到汽车声招手”;发出连续性动作指令,让儿童倾听后行动,如“把前面红色的球滚到我身边来”;指出听到的错误话,例如:“冰是热泪盈眶的”、“小狗会飞”;教儿童学习谐音记忆,如电话号码为7744581,可以视为“吃吃试试我不要”。

3.触知觉训练:让儿童闭起眼睛触摸各种不同形状、不同质地的物体,说出物体名称;用砂纸剪出字形,让儿童用手指沿着笔画顺序慢慢地触写,并念出声音来。需要指出的是,指导者不能局限于一种方法,应因人施教,采用柔和态度去教育指导LD儿童。

六、对LD儿童的其他教育指导

1.触觉刺激训练

·触觉刺激训练

用软毛刷、干毛巾或丝绸等柔软的布类,轻擦儿童的背部、腹部、腕部、颜面部、手、脚等部位的皮肤。而身体的腹侧部、面部、足部等对刺激敏感的部位,可使用绕上骆驼毛的电动旋转轴辅助进行摩擦,产生轻快而舒适的刺激。另外,摩擦口腔周围的皮肤对儿童发音器官发育起重要作用。还可以让儿童进行皮肤刺激游戏,如水中游戏,黏土游戏,沙、草坪上裸足游戏等。一般来说,触觉刺激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的时间约在刺激30分钟以后,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但要根据儿童的耐受程度加以确定。

·前庭刺激训练

让儿童接受下列各种运动的训练:旋转运动、摇晃运动、平衡运动、踊跃性运动、姿势反应性运动、速度感、位置感、距离感的体验等。在训练中,被动性的旋转、摇晃的速度一分钟以25至30次频率为宜。LD儿童对前庭刺激持久力个体差异较大,有的儿童表现为惶恐不安,要特别注意。

·本体感觉刺激训练

如果本体感觉有障碍,就不能很好地解纽扣、取物、抓物,常常将东西弄坏、弄碎。可以让LD儿童接受下列训练,如游泳、摔跤、拔河、爬绳、搬运货物、踩童板车以及其他肌肉紧张、收缩的运动。

·感觉统合游戏

让儿童在“小兔找家”、“顶沙包”等游戏中协调感觉统合功能,但应注意:刺激时间的长短、刺激的强弱、使用工具等要充分尊重儿童意愿,由其自己选择。儿童感到舒适、愉快,才能达到感觉统合训练的目的,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2.音乐疗法

音乐具有调节生理、心理功能,能改善人体功能,促进身心障碍恢复,提高学习效率。需要注意的是,要经常了角训练对象的心情,听取他们的意见,随时进行调整。对学习障碍儿童用语言不能表现的感情和需求,要能及时觉察,并对其采取措施,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3.个别化指导教育

对不同类型LD儿童应采取不同的个别化教育指导,以便使每一个LD儿童在教育指导中取得明显的效果。

以上对LD儿童的教育指导方法,年龄越小效果越好,5至10岁是教育指导的关键期。指导者不必局限于一种方法,应因人施教,使LD儿童的内在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心灵教育的基础一一一肯定、赞扬和爱1

(关键词:问题行为、缺乏了解、衡量角度、自己的标准)

儿童的问题行为有程度上的轻重之分,也有很多种表现形式,如经常哭、不听话、任性、欺负小朋友、敲打东西、咬人、不爱学习、不听大人讲图画书、不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等等。母亲在育儿过程中所遇到的一切问题,都可以认为是儿童的问题行为。

如果不能在孩子的幼年时期改正这些问题行为,以后就很难对其产生积极影响。这一问题的解决,首先要把重点放在儿童心理上。

可是,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发现,家长们总是不愿意把精力投向孩子的心理,往往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是针对孩子的问题行为,希望孩子直接改掉坏习惯。家长们试图通过体罚、训斥,让孩子听从自己的教导,改变孩子的问题行为。但结果往往是,这些做法对孩子没有任何作用。

不仅如此,孩子的这些问题行为还可能恶化,家长自己则陷人一种自责的情绪中。家长很难认识到这种结果的出现是由于长期以来家长过于专注对孩子的教育,才使孩子出现这些不正常的举动。

一切都源于母亲对孩子的心理缺乏了解。因此,母亲们应该做的不是去试图改变孩子,而是要改变自己对孩子的看孩子的接触方法。如果做到了这些,孩子就会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所以,重要的不是去如何改变孩子,而是母亲自己的变化。

为此,母亲必须扔掉原来为孩子设定的一系列的标准,丢掉那些负面的衡量尺度,找回当初孩子刚出生时那种喜悦的感觉。这样,就能回到当初的那种心理状态,回到那种“只要有你,妈妈、爸爸就很幸福”的状态之中。

同时,母亲还应该改变看待自己的标准。“这样怕来不及了,必须做那件事,不这样不行”,母亲应该从这种义务感中解脱出来,解放自己。如果孩子不愿听讲故事,做母亲的也没有必要念给他听;如果孩子不想去背单词,母亲也不必勉强他,不要硬逼着孩子背单词、单词。

再重复一遍,家长心中都有自己育儿的标准。由于受到这个标准的束缚,家长自然会用一种负面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孩子,从而造成家长无视儿童心理,一味地向其灌输的填鸭式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家长和孩子感到无比沉重的压力。这种教育,不能称为心灵教育,它对家长和孩子共同培育梦想没有任何积极作用。因此要放弃这种灌输式的、用分数来评价的、压力多多的做法,回到教育的原点二一用肯定、赞扬和爱来对待孩子,这才是“心灵教育”首先要达到的目标。

依赖型的话语——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2

(关键词:责骂型的语言、紧销心扉、关心孩子、依赖型语气)

在母亲的语言中,与责骂型的语言同样频繁出现的是“给我去做好……”、“把这个弄好”、“不许”等命令性的、禁止性的语言。而这些语言与训斥的语言具有同样的作用,会使孩子紧锁心扉。如果孩子每天听到的都是这样的语言,渐渐地他们就会将自己的心灵之门紧紧地关闭起来。

另一方面,有些语言能让孩子紧闭的心灵之门重新开启,这就是依赖型的语言。只要家长在和孩子的交往中不使用命令型语言,而使用依赖型的语言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例如,一个孩子在玩爸爸的打火机,他可能会被烧伤或者造成家里的火灾。通常在这种场合,母亲脱口而出的话是这样的“不是跟你说过不要玩打火机吗?要是把自己烧伤了,或者把家给点着了,看你怎么办!快给我把打火机放好!”全部是命令语气和禁止语气。

当孩子接收到这种具有强烈的禁止语气、命令语气的语言时,他们会头脑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想,把自己的心灵之门紧紧关上。

那么让我们来尝试一下和孩子这样说,看看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口“很烫,对吧?要是烧伤了或是起火了,多可怕呀!还是把打火机放好吧。”

首先,母亲要用关心孩子身心的话语。其次,母亲要注意在说话时运用平稳的依赖型语气。这样才能帮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才不会让孩子关起自己的心灵之门。

孩子本以为会被家长批评,没想到却得到如此细致的关心,还听到家长温柔的依赖型语气,这样母亲的话语就会一下子钻进孩子的心灵深处。

孩子会认识到,自己玩打火机的行为真的可能会使自己烧伤,还可能会造成火灾,就会认真反省自己的行为可能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麻烦。同时,他们也学会了为他人的考虑。

命令语气、禁止语气会让孩子紧锁心灵,产生反抗心理,而依赖语气则能打开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学会为他人着想。

在让孩子帮忙做事的时候,妈妈也可以用依赖语气,“乖乖,来给妈妈帮个忙,好吗?”这种依赖语气会使平日里命令语气都指挥不动的孩子作出让人欣喜的表现。由于这种语气出于对对方的尊敬,所以在成年人的世界中,具有同样的效果。

当孩子对这些请求有所回应的时候,妈妈也应该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孩子所做的事情表示感谢。妈妈可以抱住孩,这样对他说“谢谢你来帮妈妈,妈妈真喜欢懂事的宝宝。”

这样,即使是曾经存在问题的母子关系,也会在这一刻修复如新。从这个角度来看,妈妈可以让孩子帮忙做更多的事,而且不要忘记在孩子帮忙后,表示谢意,可以用语言,也可以用一个拥抱来表达妈妈的感谢和爱。孩子会感受到“自己得到了认可”,在“妈妈的爱和感谢中“感到很充实。通过帮妈妈做事,孩子对自己存在的价值得到确认。

成功育儿的六大要点

(关键词:孩子的缺点、变化、完美主义、发展自己的特长、心灵的教育、教育的重点)

采取表扬教育还是批评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永远的论题。在某些情况下绝不纵容孩子,这是可以肯定的。要采取孩子易于接受的方法来教育孩子,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总结出以下六大要点,涉及到“心灵教育”的方方面面。记住这六大要点,可以使母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得心应手,以得良好的效果。

不要盯着孩子的缺点

如果能对孩子的优点给予很好的表扬和赞许,缺点就会自然消失。

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变化

不要认为孩子现在的表现已经定型。现在的表现,只是他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他们会不断地成长。

不要完美主义

有的家长给孩子设定了极高的标准,从一开始就要求孩子做到十全十美。对于孩子来说,很多事情都是人生的头一回,可能会做得不好;而在这么多做不好的可能中,孩子漂亮地完成了一件事,是多么的了不起,家长一定要进行表扬。这样,家长也不会太在意那些做不好的事情。

不要和别的孩子作比较

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作比较。自家的孩只要按照自己的个性发展就非常令人满意了。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家长要相信,只要孩子能发展自己的特长,在自己专长的领域具有一技之长,就可以成长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

不要把培养学习能力作为教育的重心

学习能力固然是重要的,但如果一味地以此作为教育的重心会使整个教育出现倾斜。必须把对心灵的教育作为教育的重点,以培养孩子的EQ作为重点,重视心灵教育,学习能力自然会大大提高。

现在就是最好

不要盯着孩子的缺点不放,只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长处,对他们小小的进步给以肯定和赞扬,就可以让那些缺点消失。家长越是努力想去纠正孩子的缺点,就越有可能适得其反,缺点会越固执地留在孩子身上。与其这样,不如把现在的孩子当做最好,肯定他的优点,表扬他的长处,孩子会自然地变得优秀起来。

寻求解答阶段

1.算法式和启发式

要寻求问题解决,就要在问题空间中搜索算子,这里有两种途径:

(1)算法式,是为达到某一个目标或解决某个问题而采取的一步一步程序。它通过与某一个特定的课题领域相联系。

(2)启发式,是使用一般的策略试图去解决问题。

启发式方法包括手段:

一是目的分析法,即将目标分成许多子目标,将问题划分为许多问题,寻找解决每一个子问题的手段。

二是逆向反推法,应用反推法,从目标开始,退回到未解决的最初问题,这种方法对解决几何证明题有时非常有效。

三是爬山法,爬山法的基本思想是设立一个目标,然后选取与起始点邻近的示被访问的任一节点,向目标方向运动,逐步逼近目标。

四是类比解决问题法,指解决问题者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尝试将某一问题的解决结构用于指导解决另一问题。

常用的启发式方法比较

2.问题解决的内部指导策略

(1)目标递归策略

目标递归策略,其特点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必用眼睛看具体的东西,只要把内部目标记在脑子里,就可以一步一步循环,最后解决问题。这种策略使短时记忆承受着相当重的负担,因为必须记住最终的目的是什么,下一步应该移动什么,现在走到哪一步等等。

(2)模式策略

模式策略也是一种内部指导的策略。这个策略没有目标问题,只有几种可能的动作。

(3)机械记忆策略

这种策略是把做正确的一系列步骤死记硬背下来,以此来解决相同的或者相似的问题,这也是一种内部指导策略。

(4)知觉策略

知觉策略依赖于外界刺激,是刺激指导的策略。

影响幼儿问题解决的因素及教育指导

一、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一)问题因素

1.问题的刺激特点

问题中的事件在空间、位置、距离、时间等及表现出的特定功能,将影响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和表征。在解决问题时,问题的具体性是很重要的。

2.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指一个人看到某个制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其他新用途。如果初次看到的物品用途越重要也就越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这会影响问题的解决。

3.反应定势

反应定势,指以最熟悉的方式做出反应的倾向。定势有时有助于问题解决,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4.酝酿反应

当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答而无结果时,就会把问题暂时搁置一边,经过几个小时、几天或几星期,然后再回过头来解决,这样可以很快找到解决方法。许多科学家在研究工作中都报告过许多类似的经历,这种现象被称为酝酿效应。

(二)个人因素

1.有关的背景知识

问题解决者具备有关背景知识,能促进对问题的表征和解答。探索技能在解决问题中不能替代实质性的知识。

2.智慧水平

智慧水平高的儿童有助于其对问题的解决。

3.认知特性

个体对问题的敏感性、好奇心和综合能力都明显一影响到问题解决。

4.动机的强度

一般来说,中等强度动机有助于对问题的解决。

5.气质性格等个性特征

气质、性格等个性差异也影响着解决问题的效率。理想远大、意志坚强、情绪稳定、谦虚勤奋、富有创造精神等优良个性品质都会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二、幼儿问题解决的教育指导

(一)首先要求幼儿主动质疑,激发幼儿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

(二)给幼儿提供的问题难度要适当,过难的题目会使幼儿丢掉自信心;而过易的题目则不能给幼儿以挑战性。

(三)帮助幼儿对问题形成正确表征,如: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问题,用草图、列表等回忆有关的信息。

(四)帮助幼儿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对问题情景、问题的目标要很好地把握。

(五)辅导幼儿善于从记忆中提取信息,鼓励幼儿从不同角度去看问题,要突破原来的事实和原则限制。

(六)训练幼儿陈述自己的假设及其步骤的能力。

教师要给幼儿以充分的时间进行解答,实践证明,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让幼儿做难题,这种使幼儿草率了事的效果是不好的。教师也要鼓励幼儿验证解答,防止以偏概全。

思考题

1.在夏天开始时,水塘里有一株水莲花,这株水莲花每24小时增加一倍,在第60天时,这个水塘充满了莲花。请愿书问哪一天这个水塘是半满着水莲花的?

2.约翰家有5个兄弟,每个兄弟都有一个姐姐,假如把约翰太太也算在内的话,这个家庭有几位女性?

3.一个农夫有17只羊,除了9只以外,其余都从篱笆破洞里跑出去了,请问还剩几只羊?

人格特质在创造性中的作用

儿童的一些重要的人格特质与其创造性有较高关系。

(一)冒险性

这是创造性的关键所在。不盲从别人,但最后使自己变成笑柄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要想成为一个有创意的人,就一定要冒这个险。一般来说,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研究表明,在绘画领域,冒风险与绘画创意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教育中教师很少鼓励儿童去冒险,不论是安全方面,还是价值观念方面。

(二)面对障碍时的坚持

一个有创意的人需要有勇气站出来,一般来说,越是聪慧的想法越是不容易为大家所接受的。19世纪匈牙利医生西蒙威斯,认为产褥热是产妇接触到外科医生未洗之手的细菌感染而导致死亡的,结果受到同行的强烈抵制,最后自杀身亡。

(三)对含糊不明的容忍

对含糊不明的容忍是指,在一个问题还未界定或还未形成解决方法时,就会遇到这种情况。但如果想使创造潜能发挥到最高点就需要容忍含糊不明状态的不舒服感,直到你的产品达到最满意的效果。

(四)接受新经验

人本主义代表罗杰斯认为,开诚布公地接受是创造性的关键。科斯塔研究认为,开放的人是对自己的内在自我及其所生存的世界都感到好奇的人,愿意体验别人不愿意体验的经验。开放儿童的六种形态是:1,对幻想的开放,指愿意探索自己内在心灵世界,使他们心智游荡。2,对美学的开放,指愿意欣赏、重视各种艺术表达方式。3,对感觉的开放,指愿意接受自己的情绪,无论是正面或负面的。4,对行动的开放指愿意尝试新的活动。5,想法的开放,指有学术好奇心,愿意去尝试新想法。6,对价值的开放,指的是人愿意并且可以重新审视他们最基本的生活价值观。

(五)对自己的信心

有创意的儿童相信自己,信任自己的判断,不相信别人。自信心的表现:1,情绪独立:即内心稳重、有意见不随便出口、态度保留。2,智慧独立:思考问题时自信十足,不依赖于别人。3,社会标准独立,不为世俗习惯所束缚,不附和别人。

总之,自信心是唯一使自己不气馁的精神支柱。假如儿童有信心、有勇气为理想而奋斗,就有机会为自己的创意打出一片天下。

幼儿创造性学习的教育指导

(一)影响幼儿创造性学习的因素

1.幼儿创造性的发展特点

研究者用图画、不完全物体图片和墨迹图考察儿童创造想像,结果发现:4岁儿童创造想像到达最高水平;5岁以后逐渐下降。同样,托兰期研究也表明,5岁是幼儿创造性发展的下降时期。

2.幼儿创造性学习的特点

创造性学习是指,保护和培养幼儿创造性学习方式,强调儿童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强调自我构建、自我发现。幼儿创造性学习具有以下特点:

(1)幼儿创造性学习主要体现在创造性游戏中。游戏的不确定性给幼儿带来了问题,从而使他们获得解决问题和做出决定的能力。

(2)幼儿的创造性学习主要借助于想像来实现。在创造性学习过程中,创造性想像的作用和地位很突出。

(3)幼儿创造性学习受情绪影响大。在创造过程中始终是充满明显积极情绪的,鲜明的情绪是激发幼儿强烈创造需要的基础。

3.教师的态度

幼儿园能够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和富有刺激的教育活动环境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在这里,教师的态度最重要。教师应具备的特点是:

(1)教师本身具有创造性;

(2)教师有强烈的求知欲;

(3)创设宽容、理解、温暖的班集体;

(4)具有与幼儿一起共同学习的态度;

(5)注重对创造活动过程的评价以激发幼儿的创造渴望。

传统教育思想中的教师表现出的消极因素包括:

(1)过分追求成功。这使得儿童过多寻求优异成绩,以获得教师与同伴的承认,削弱了个人的创新。

(2)以同龄人的行为作为楷模,其后果使儿童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使自己与榜样行为一样,削弱了创造的主动性。

(3)禁止儿童怀疑和提问。

(4)教师不能容忍儿童嬉戏的态度,把儿童的幽默与诙谐看成是对学校纪律与秩序的违反。

(5)对创造行为抱有偏见,把它看成是一种变态行为并进行讽刺和讥笑。

4.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指课堂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状态。开放式的课堂,包括在空间上的灵活性、儿童对活动选择的主动性、学习材料的丰富性、开展小组活动等。这种气氛有助于儿童进行批判性探究,发展儿童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

5.同伴关系

在同伴团体中,儿童处于一种平等、非权威的气氛中,儿童之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有助于儿童互相模仿、学习对方的创造方法和技巧。

6.幼儿个人的内在特点

(1)注意的持久性,在创造性学习中,幼儿注意稳定的时间较为持久。

(2)喜欢对事物加以组织、条理化,不能忍受事物间的不协调。

(3)能从不同角度了解事物。

(4)游戏活动前对教师的指导很感兴趣。

(5)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有暂时的沉默与犹豫。

(6)对观察、探寻和操纵物体有一种不可遏止的倾向,这种倾向可能就是成人的好奇心,创造发明的萌芽。

(7)喜欢以幻想作为学习与解决问题的方式。

(8)喜欢编故事和作曲。

相反,幼儿不适合创造性的人格特点有:

(1)胆怯,会场导致儿童害怕失败、放弃努力。

(2)过分自我批评,消极的自我概念、自我无能使儿童的思想过于呆板,缺乏想像力。

(3)懒惰,天才来自勤奋,懒惰使儿童无所作为。

(4)从众,害怕与众不同,易受外界影响,因而倾向于不独立思考,不相信自己独立思考,最后变得惟命是从、人云亦云。

(5)狭隘,人格结构不和谐,难以有所创造。

(6)刻板,固执和偏见使儿童目光短浅、思想僵化,往往不易接受新事物、新观点。

(7)骄傲,使儿童观察力的敏感度与思维紧张度降低,缺乏好奇心和上进心。

(二)幼儿创造性教育途径

1.提供给幼儿自我表现的材料

自我表现的材料是指教师为发展创造性而给幼儿提供的绘画、描图、泥工、绣花、舞蹈等活动材料。开展这方面的活动教师应注意:

(1)教师在自我表现材料的活动加上应尽量不干预。

(2)教师应给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并给予正确的评价。

(3)教师应理解和尊重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以重视幼儿操作活动的过程为主,而不是结果。

(4)教师应给有疑虑的幼儿不参与活动的权利。

(5)教师要对自我表现本身进行评价。

2.创造性思维训练

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模式有很多种,如威廉斯的创造与精致教学模式、吉尔福特创造思维模式、泰勒发展多元智能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模式等。这类教学和训练强调儿童的自由和创造过程。

对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具体说来,一方面在幼儿园教学中采用创造性教学形式,如在美术教学时让幼儿填补图形。另一方面每天给幼儿训练题目,促进幼儿在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方面的发展。

3.教师的有效教育

(1)教育者必须确信每个幼儿都有创造性

幼儿的创新创造就在于他用自己的眼睛、大脑去发现自己不曾知晓的一切。因此,教师应将工作的重点放在激发幼儿自主观察、想像、表达和动手操作上,并以此培养幼儿对生活、对自然以及社会的探索欲望和精神,为未来创造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

在以往的实践中,教师对幼儿活动过程的价值重视不够,对幼儿活动结果评价过严,缺少宽容与鼓励,对幼儿活动过程控制程度过高,常常以自己的主导作用替代幼儿的主体地位,成了幼儿创造性萌发的羁绊,因此解放幼儿,让其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想,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双手去感受自然和社会是最重要的。这样成长的幼儿就会具有创造性。

(3)坚持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意识

幼儿学习的是生活经验而不是系统的知识,生活本身就是幼儿园的课程。幼儿园活动、游戏和教育活动都是幼儿创造性教育的途径和载体,不能单纯依赖某一领域教育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幼儿情商的发展特点

幼儿情商的发展特点

幼儿出生后两年间,各种情绪会在不同时间陆续出现。早期的婴儿就会表达兴趣、悲伤、厌恶和满足等最初的情绪。而后2岁半到6岁则出现其他的情绪,如生气、哀伤、惊讶、害怕,其中如尴尬、害羞、内疚和骄傲等复杂情绪则在出生后第二年或第三年出现,而且与认知发展是紧密相联系的。雷威斯等人认为,自我意识的情绪(如尴尬)要一直到儿童能从镜中或照片中认出自己时才会出现;而自我评价的情绪(如害羞、内疚和骄傲),则需要在儿童评估其行为是否可接受的,需要对自我认知及行为规范有确切了解。幼儿情绪发展的另一个表现就是,许多较大的幼儿开始隐藏某些情绪(如哭泣和焦躁),以操纵同伴的情绪和保持自己的面子。

一、幼儿情绪自我认知的发展特点

婴儿期的自我知觉能力还是相当薄弱的,他们把自我与外界混沌一体,把其他婴儿哭泣当成自己的行为并跟着啼哭起来。婴儿是依靠情绪方式与外界建立联系的。在教育的影响下,幼儿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是随着年龄而发展的,如:情绪自我体验在3岁儿童身上还不明显,其转折期在4至6岁,儿童大多数表现出情绪的自我体验。

幼儿自我情绪体验,由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体验(愉快、愤怒)逐渐向社会性情感体验(委曲、自尊、羞愧感)过渡并向前发展,又表现出易受暗示性。在幼儿情绪体验中最值得重视的是自尊感。自尊需要得到满足将会使人感到自信,体验到自我的价值,从而产生积极的自我的肯定。

二、幼儿情绪自我处境认知的发展特点

初生婴儿的情绪表现形式较为单调,个体差异较小。入学前幼儿其情绪表达是很外露的,喜怒哀乐毫不掩饰,高兴了就笑,害怕了就哭,不太懂得掩饰自己的真实情绪。

随着儿童年纪的增长,由于父母的塑造和指导,儿童就形成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所期望的情绪表现形式。儿童慢慢懂得什么样的情绪表现不受他人欢迎,于是就会避开引起自己某种情绪的情境或掩饰自己的情绪。比如,在幼儿经常发脾气是不受教师和同伴欢迎的,而胆怯也可能被别人耻笑,动不动就哭就更没面子。

三、幼儿情绪表达的发展特点

麦克尔森认为,情感表达伴随被感觉到情感,而出现脸部、声音和身体活动的可观察到的变化,其性质和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一个人驱力水平、动机状态、价值观念以及其家庭和社会成员的行为和情感所决定。幼儿情绪表达已不同于更小的儿童,不再是单纯的个体情绪反应,而是综合了社会文化和他人因素的结果。幼儿的情感表达呈现这样的趋势:表达内容是由生物性需要转向社会性需要;表达方式则由表情动作转向言语报告。

卢格认为,儿童的情绪表达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情况。幼儿的积极情感源于爱的体验在家庭中得到充分的发展,然后逐渐延伸到外部世界,诸如玩具、同龄伙伴、陌生人等。霍夫曼等研究表明,学会关心和爱护他人的幼儿,显示出较强的情感能力和社会能力,高兴、愉快和幽默等其他积极性情感也会随之发生。幼儿的消极情绪,即防御型情感,作为不愉快的表达方式,通常会引起忧虑以及随之引发的个体行为的改变。防御性情感是令人不愉快的,经常被照料者压制着不让表达,诸如哭泣、愤怒、恐惧和焦虑等,容易引发精神疾患等更严重的问题。

四、幼儿情绪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特点

(一)出生到2岁半

婴儿是没有多少耐心的。对婴儿来说,忍耐意味着等待2至3分钟,如果此后他的需要还不能得到满足,他的哭声会越来越大,然后会把刚学到的一点点耐心都忘了。如果成人的反应是及时的、一致的、坚持的,让幼儿相信他的需要将会得到满足。这样幼儿就会信任成人,下次可以等待更长的时间。

(二)幼儿2岁到3岁

这个阶段幼儿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缺乏耐心和忍受挫折的能力,习惯于把自己的需要放在第一位。

(三)幼儿3岁到6岁

这个阶段幼儿已经具有初步为等待长远目标而抑制即时满足的能力。当孩子成为群体中的一员时,他自己的需要不论多么紧急也得考虑到其他孩子的需要。幼儿的延迟满足能力在发展,但还不老练,不能持续。

五、幼儿移情能力的发展特点

幼儿移情能力是情绪、认知和道德判断等综合因素发展的结果。国外研究表明,幼儿移情能力表现为:

(一)幼儿能够判断他人的情感并指出相应的情感性质,比如快乐、恐惧和忧伤等情感的认知。

(二)幼儿能够从他人的情感角度出发预测自己的思考和行动,例如幼儿知道小朋友的玩具摔坏了就可能会难过、会哭。

(三)幼儿具有情绪的反应性,能够体验和分享他人的情感,比如幼儿会因为同伴的哭泣而跟着伤心。研究表明,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移情能力,特别是对于基础情感之一的“快乐”所产生的移情,而对于诸如“悲伤”“愤怒”等较为复杂、较高级的情绪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

六、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的特点

同伴交往对于儿童的社会适应性及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

(一)6个月的婴儿

婴儿可以相互触摸和观望,以哭泣来对其他婴儿的哭泣做出反应。

(二)6个月至2岁的儿童

儿童交往的社会性逐渐加强。儿童同伴交往可分为:一是物质中心阶段,即儿童之间虽有相互作用,但大部分注意都指向玩具或物体而很少指向其他儿童;二是简单相互作用阶段,此时儿童对同伴的行为能做出反应并常常试图支配其他儿童的行为;三是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出现一些更复杂的社会性互动行为,对他人行为的模仿更为觉,出现了互动的或互补角色关系,如:“追赶者”、“躲藏者”和“寻找者”之类的游戏。

(三)3岁后的儿童

在游戏中儿童互借玩具,彼此间语言交流及共同合作逐渐增多。幼儿沟通能力受到社会性发展和语言发展等方面的制约。儿童敢开始与同伴之间进行会话交往。幼儿之间交往也很容易产生冲突,这是沟通不畅的最激烈的表现形式,多发生在物品的分配或活动机会寻求时

幼儿情商的教育指导

幼儿情商的教育指导

一、家庭教育指导

弗洛伊德认为,早期的经验不但影响着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决定着幼儿一生的发展。童年对安全感和不安全感的体验可能影响到成年后的情感状态。家庭教育是奠定幼儿情感智力的基础。

(一)重视与幼儿的情感交流

父母与幼儿每一次小小的感情交流都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机会。幼儿出生后的几周,就会盯着父母的脸看好长时间,然后泛出一个甜甜的微笑,如果你回应一个笑脸,他会笑得更加灿烂。要抓紧机会向婴幼儿输入高级情感,并引导他输出高级情感。早期的交流主要是靠表情、目光、姿势和语气,而不是语言本身。数月的幼儿就会用凝视和头的姿势与成人交流,告诉成人他是否满足、不愉快或害怕。如果幼儿对某件事情失去兴趣,便会把头转开;如果他不想让你干某件事,便会把头低下。

(二)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

幼儿情绪苦恼,有的父母认为只不过是件小事,会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而不是利用这个机会增进同幼儿的情感,或帮助幼儿学会处理情绪问题。父母有时也会安抚幼儿的情绪,但用的办法是小恩小惠,只要幼儿不再伤心或生气就行了。然而,高明的父母首先是认真对待幼儿的情绪,努力了解幼儿苦恼的原因。例如,幼儿生气时,引导幼儿冷静,然后努力帮助幼儿用积极的办法安抚自己的情绪。

(三)善良仁爱地对待幼儿

在幼儿闹情绪时,有些父母通常都是声色俱厉地批评指责或予以惩罚。这种肉体和情感虐待,有可能使幼儿泯灭最基本的移情之一心。他们长大后,就会产生抗拒和消极的情感和态度。与此相反,父母如果抓住各种机会鼓励子女关心他人,理解其他幼儿的痛苦,天长日久,在善良仁爱的教育下,幼儿自然也具有移情心。

(四)富有积极意义地“约束”

1.对幼儿的限制和约束应当合理、清楚。如果可能,应写下并公布这些规定。

2.幼儿开始调皮时要先警告或提醒,以培养幼儿自控能力。

3.用表扬和欣赏来肯定好的行为,鼓励幼儿持之以恒。

4.防患于未然,及时发现并排除影响幼儿的不良因素。

5.对于幼儿违反规定和限制,不管其是否故意,应有尽有立即给予适当的、恰如其分的“批评”。

二、幼儿园教育指导

幼儿园是否单独开设一门情绪教育课并不是唯一重要的,关键是怎样进行情绪教育以打动幼儿的内心。教师只有对幼儿的各种情绪有清楚的认识才能控制孩子,才能有意地对幼儿情商发展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常见情商的教育模式

1.情知教育模式

情知教育模式认为,把“情”与“知”两个客观过程有意识地统一于教学活动中,会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2.情境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模式是运用教师言语、情感、教学内容以及课堂气氛和环境,造就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从而促使幼儿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达到和谐发展的目标。通过生活情境、实物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图画再现情境、扮演体会情境等途径,创设与教材有关的环境,促使幼儿从感受美到热爱美、理解美。

3.爱的系列教育模式

该模式把爱国之情的培养在幼儿园阶段具体化,即爱幼儿园、爱小伙伴、爱小动物和爱玩具。这一模式把德育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与情感智力结合起来,具有理论上和操作上的推广价值。

4.艺术教育模式

艺术教育模式包括审美化课程、审美化教学过程、审美创造活动和审美化教育环境等四个方面。运用艺术手段影响幼儿感情的发展,强调艺术与科学教育有互补作用。

5.“赏识——成功”教育模式

赏识教育的具体内容是“八个学会”:

学会信任:看到幼儿的长处,欣赏他,以他为自豪;

学会尊重:倾听幼儿说话,并向他请教;

学会理解:和幼儿做朋友,进行心灵沟通,真正理解幼儿的行为;

学会宽容:幼儿出现问题时,成人要进行反思,幼儿有错误时要耐心等待;

学会暗示:利用“比喻”手法,对幼儿悟性进行开导,启发幼儿进行自我教育;

学会提醒:对幼儿的缺点要对事不对人,不能看到缺点就把整个人给否定了,要在不伤幼儿自尊的情况下鼓励他自己改正;

学会激励:每个幼儿都有优缺点,要看到幼儿的闪光点,满腔热情地激励他,使他的闪光点更加扩大。

学会督促:督促不是监视,不是管制,而是在尊重和信任之下的陪伴,要学会陪伴。

(二)幼儿园情商教育的要点

1.借鉴西方情绪智力教育的理论

在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中,情感教育融于传统的道德教育,强调对幼儿毫无保留地关怀,高度重视伦理道德教育。西方国家重视在交往过程中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我国幼儿伦理价值观念教育实施较早、要求较全、标准较高,对基本情绪的认知教育和对自己情绪状态的认识的研究,与西方有较大差距。英国的夏山学校快乐教育、体谅教育等值得我们借鉴。对于幼儿情绪能力的培养应学习西方先进的理论,重视幼儿自我情绪的认知管理、自我情绪表达及对他人的情绪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

2.借鉴西方情绪智力的课程

在美国有专门的幼儿情商教育课程,所谓“自我科学”的课程。在日常教学中、在幼儿解决有争议的问题中训练幼儿的情绪智力。如,上课的一例:大班的阅读课上有青蛙与蟾蜍的一个故事:青蛙急于想找正在冬眠的朋友蟾蜍玩,就搞了

个恶作剧想让蟾蜍早点醒过来。老师以这个故事引导幼儿讨论,什么是友谊?什么是被人捉弄的感觉?进一步在一系列活动中引入有关自我意识、关心朋友的需要、遭到戏弄的感受、与朋友分享情绪等。

幼儿计数技能的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

1.幼儿计数技能发展的特点

(1)3岁幼儿计数技能尚未形成

吕静等研究了幼小儿童掌握计数的过程。幼儿早期学习计数一般要经过如下过程:“口头说数——按物点数(点数实物)——说出总数。”这个过程,既是掌握计数活动的过程,又是掌握最初数概念的过程:

一是口头说数,俗称“顺口溜”,是口头按顺序说出自然数的能力。它仅是口头上的唱数,没有手与实物的对应。

二是按物点数,即用手逐一指点物体,同时有顺序地说出数词,使说出的一个数词与手点的一个物体一一对应。按物点数要求儿童做到手口一致,既不重复也不漏数。

三是说出总数,指按物点数后,特别说出的最后一个数词代表所数过的物体的总数量,即回答“一共是几个”的问题。会按物点数不是计数活动的终结,只有说出总数才是计数过程的完结,才能称之学会了计数。说出总数具有重要的意义。

(2)4至5岁幼儿计数技能初步形成

这个年龄幼儿计数能力基本上得到了巩固,主要表现为:

一是较好地掌握计数活动。在学会计数的基础上反复练习,幼儿的计数能力逐渐得到巩固,克服了手口不一致的现象,能正确地计数并说出总数。

二是计数范围扩大到20。4至5岁儿童大部分能正确地点数20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而且能按指定的数正确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

(3)5至6岁幼儿按群计数

按群计数就是计数时不以单个物体为单位,而是以数群(物体群)为单位,如:以2为单位计数(双数)就是2、4、6、8、10。以10为单位计数就是10、20、30、40、50……。按群计数是数群概念初步发展的标志之一,因为数群概念是指能将代表一个物体群的数作为一个整体去把握,而无需用实物和逐一计数确定物体群的数量。这种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数抽象水平,才能在没有实物的情况下,理解和运用口头说出的相应数目。可以说,幼儿能按群计数标志其数概念有了飞跃发展。

2.幼儿计数技能的因素分析

(1)教育及文化背景

幼儿计数技能的发展是环境及教育影响的结果,不同地区和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幼儿计数能力的个别差异或地区差异。

(2)计数的对象和计数方式

计数的对象和方式也影响到幼儿的计数活动,表现为:

一是在空间分布相同的情况下,点数物体的大小对儿童计数活动产生影响。例如:以体积约为10立方厘米的玩具动物排成一行让幼儿点数,比点围棋子效果好。

二是物体的空间排列形式对幼儿计数也会产生影响。有规则的空间排列有助于计数的正确。

三是计数活动方式也会影响幼儿计数的水平。例如,幼儿一边从容器中一个一个地取出物体,一边计数,较为困难。

四是同时呈现并继续保持不变的计数对象,较有利于儿童的计数活动;而相继呈现并先后更替计数对象则较难计数。例如,让儿童计数有节奏的敲击声(相继呈现计数对象),成绩不如通过目视点数实物(不变的计数对象)。如果让儿童自己一面击鼓(铃)一面计数,则计数成绩更低。

幼儿道德心理及教育指导

一、幼儿道德认知特点及教育指导

(一)幼儿道德认知的特点

1,道德认知发展是一个长期教育、不断积累的过程。幼儿道德认知水平较低,道德认识较肤浅,概括能力较差。

2,幼儿道德是非观念处不稳定状态,缺乏道德认识的一致性。

3,幼儿道德评价带有很强的情绪性和受暗示性,常以自己情绪或成人标准来进行评价。

(二)幼儿道德认知的教育指导

1,要教给幼儿相应的道德知识。只有具备一定的经验,掌握了社会行为规范,懂得待人接物的要求,集体生活中的规则,才能明是非、有良知。

2,要选择符合幼儿心理特点的、能感染人的、生动的德育内容,渗透到有趣的故事、童话、图片等文学艺术、作品中,弄清是非,明白道理,以此来影响和塑造儿童的心灵。

3,教育者对幼儿道德行为应及时提出要求并进行评价。在幼儿道德行为之前提要求,在行为之后进行评价,有助于幼儿将道德认知与行为结合起来。

二、幼儿移情、内疚发展及道德情感教育指导

(一)移情与内疚的发展

1,幼儿移情的发展

移情是个体对另一个人产生同感的情绪反应,是对另一个人内在状态的认知觉察。内在状态指思想、感受、知觉和意图。移情的作用不仅能促进助人行为,而且会阻止攻击行为和控制他人能力。有研究者认为,移情的发展表现为:

(1)最初的移情反应。当几个月的婴儿听见另一婴儿哭泣时,他就开始哭泣,这种反应性哭泣并不是毫无感情成分的简单的声音模仿反应。另外,6个月婴儿A哭泣,开始忧伤时,另一个婴儿B通常观看但很少哭泣。但积累的效果是,当A几次出现忧伤,婴儿B也开始变得忧伤并开始哭泣。在哭泣之前,B先把嘴唇噘起来,隐约感到自己的身体与他人的不是一个,他人变成一个真正的他人。

(2)自我中心的移情忧伤。当一个10个月女孩看到一个小朋友跌倒并哭泣时,她开始注视她的朋友并开始哭起来,然后把大拇指放进她的嘴里,把头埋进母亲的衣服里,就像她自己受伤时所做的那样。婴儿表现出强烈的移情反应,但她混淆了谁在真正忧伤。婴儿对另一个人的忧伤和他对自己的忧伤做出反应相同时,就称之为“自我中心”移情忧伤。

(3)准自我中心的移情忧伤。1岁后,婴儿的移情哭泣和注视他人经常出现了,从移情忧伤到同情忧伤发生了质变。他开始向受害者走去,做出援助的移动。在一个追踪研究中这样描述:“玛丽看到一个来访的女孩在哭泣。她小心翼翼地观看着她。在她旁边转来转去,不断地把认为很有价值的玩具娃娃以及其他东西递给她,如她喜欢的瓶子或带线的珠子。”

(4)真实的移情忧伤。1岁半后,儿童开始觉察别人具有的内在状态(思想、情感要求),另一个人的内在状态可能不同于自己的内在状态。莎拉2岁3个月时,她正和表弟坐在汽车里。当表弟找不到他的玩具时就哭起来。有人说,玩具在汽车车尾行李箱里,回到家就可取出。10至15分钟后,汽车回到房子前,莎拉说:“现在你可以拿到玩具了。”当莎拉3岁时,她把唐老鸭帽子送给朋友作永久纪念,用这顶帽子来取代她朋友几天前丢失的帽子。可见,这个阶段儿童,不仅对他人忧伤确实产生移情,还能选取受伤者的角色,并知道受伤者在这种情景中的独特需要。

(5)学龄前儿童已认识到,同一件事在不同人身上产生不同的情感。

(6)6至7岁儿童对自己情感和他人情感之间联系,表现出相当复杂的理解。

(7)大一点的儿童有了成熟的移情。这种里程碑式的进步是:一是获得了认知感,把自己和他人看做是具有超越当前情景的独立内在状态,把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事件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区分开来。如果受害者痛苦或不幸归咎于自然原因,或者超出受害者的控制,移情忧伤可能转变为同情忧伤。二是了解大多数人处在他人情境中的感受。三是知道他人的外部行为所反映的内心感受。如移情愤怒,受害者对施虐者感到愤怒,而观察者通过移情唤起机制发现了那种愤怒,并且感受到移情愤怒。

2,内疚的发展

内疚是个体对想像到的过错行为应该受到责备的感受。堆夫曼认为,内疚是对自己的一种痛苦的厌恶感,通常伴随紧迫感、紧张感和悔恨感。内疚往往会产生一种行为上的补偿。如,一个2岁儿童拽住了她表姐的头发,母亲告诉她不要这样做。于是她爬到表姐跟前说:“我拽了你的头发,请不要哭,”并且吻了表姐一下,以表达自己的内疚。

有研究者对内疚发展的文献进行概括:

(1)8到9个月儿童对于有目的打人使某个人哭起来,就会产生移情忧伤。到1岁半后,就表现出内疚感的迹象。有个成人抱起21个月的儿童,高高举起,又轻轻放下,后来累了就不举了。但这个儿童还想让他举,就跑过来,当时他正弯着腰,刚好儿童的头碰到了成人下巴和嘴唇。儿童哭了,而成人当时嘴在流血。当儿童看到流血的情景,马上就停止了哭,说:“叔叔,妮妮把你的嘴给弄破了。妮妮给你吹吹。”一边吹还一边说:“妮妮对不起。”

(2)4至5岁儿童开始构建更复杂的表象,包括社会互惠性要求。有时儿童会对没有进行互惠感到内疚,如:马克给了小丽一块糖吃,而马克向小丽要一片饼干吃,小丽没有给他。此时小丽感到一种互惠的内疚。

(3)6至8岁儿童对违背道德规则感到内疚。如:违背了朋友要兑现的协议而感到内疚。在道义上应陪一个心里痛苦的朋友去吃饭,但却以种种借口推辞而感到内疚。

3,道义情感教育的移情唤醒方法

(1)模仿状态

模仿状态是指一个观察到另一个人表情并会自动模仿他的表情,然后大脑开始发挥作用,使一个人感受到另一个人所感受到的东西。詹姆士假定,反馈是所有情绪体验的关键,“我们因为哭才感到悲哀,因为打才感到愤怒,因为发抖才感到害怕”。一个世纪前的观点,今天才得到了证实,特别对幼小儿童。当婴儿看到母亲微笑会感觉很好。沙利文把移情定义为母亲与婴儿之间的“非言语的感染与交流”。

有研究者认为,以自我为焦点的角色选取比以他人为焦点的角色选取会产生更强烈的移情。前者是想像自己处在他人的位置;后者是把关注焦点集中在他人的感受上。

(2)给儿童更多情感呵护

关注儿童的情感,有利于其更好感受自我,也有利于了解他人需要,而不是只顾自己,情感淡漠。另外,让儿童多接触榜样有助于形成亲社会行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及处于忧伤中的人,《圣经》上说:“我们必须给饥饿的人以食物,给没有衣服的人以衣裳,给无家可归者以住处。”

(3)诱导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频繁诱导、适时压制和提供亲社会典范在教育情境中会发挥作用。母亲的压制力对儿童移情无效。另外,成人也要为儿童树立榜样。有心理学家说过:“儿童种种复杂的情感、情绪、态度和观点,从中可看到成人价值观的影子;而且我发现,儿童价值观的模棱两可、变幻莫测、自相矛盾也都是从成人世界继承而来。”

(二)幼儿道德情感的教育指导

1,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气氛与环境

幼儿园应创设一个充满关爱、信任、同情以及民主的人际交往环境。教师要积极地、适时地给幼儿情感回应。幼儿没有成熟的自我评价能力,因此为幼儿创设一个具有是非善恶的评价标准、情感态度以及由此构成的道德情感氛围,以作为幼儿道德情感发展的参照系。

2,道德认知教育与情感教育相结合

要不断丰富幼儿有关的道德认识,将认识和各种情感体验结合起来。要防止移情过度被唤醒,因为忧伤线索越强烈突出,观察者的移情就越强烈。如果移情过于强烈,观察者的移情忧伤就会变成厌恶。

3,注意调节幼儿的情感

让幼儿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自由抒发感情。成人要珍惜和尊重儿童的情感,疏导幼儿的消极情感。幼儿控制情感的能力较弱,自制力发展要依靠成人引导。要防止幼儿同情疲劳,因为同情疲劳是一种习惯化积累效应,个人移情忧伤减弱会对受害者变得漠不关心。如社会感化摄影有效性降低的例子:观察穷人、洪水、地震、灾民、儿童悲惨生活等图片能激发人们的亲社会行为,但这些图片随处可见、司空见惯,会使观察者变得无动于衷。

三、幼儿道德行为的发展特点

道德行为是符合一定道德标准的行为表现,反映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效果水平,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有研究者认为,儿童的道德行为包括:主动的道德,阻止伤害他人的行为,如阻止打人;公平分配的道德,如打扫花园,分发给每个小朋友报酬;亲社会性道德,做帮助他人的事,帮助老人提东西;禁止的道德,禁止对他人有伤害的行为,如偷窃。根据研究,儿童道德行为发展大致分以下阶段:

1,前道德时期或适应性社会行为发展阶段

1岁半以前的婴儿,不可能有道德认知,不可能有意地做出任何道德行为,当然他们会与照料者之间产生亲密的感情联系,接触到像“好”“不好”等词汇,婴儿就产生相应的一些行为。

2,萌芽性道德行为发展阶段

1至2岁儿童“好”“坏”观念从模糊向逐步明确发展。这个阶段儿童能理解一些“好”“坏”行为的简单要求,并做出一些合乎成人要求的道德行为。

3,情境性道德行为发展阶段

3至4岁的儿童容易受到期情境的暗示,因此其道德情感带有偶发性、情境性、不稳定性。由于好动好奇又缺乏社会经验和技能,这个阶段儿童过失行为特别多,冲动和模仿使他们言行经常违犯规则。

4,服从性道德行为发展阶段

5至7岁儿童对“好”“坏”的理解逐渐观念化、明朗化、复杂化,但自我控制能力有限,其道德行为常受在场的权威人物和人际关系的影响。关于儿童的道德行为的表现,有研究者认为,儿童是“高兴的侵犯者”,即学前儿童倾向于认为道德违背行为的犯罪者能体验到积极的情绪。他研究了4至8岁儿童的道德行为:给儿童展示一幅画,画的是一个儿童正琢磨是否从另一个儿童的衣服口袋里偷糖果的场面,衣服挂在没有人照看的衣帽间。一个场面的儿童拒绝诱惑没有去偷;另一个场面的儿童偷了糖果。被试回答的问题是:在某种情况下,你会怎么想?为什么这么想?结果:幼小儿童的推理解释集中于行为的结果,说故事中的儿童得到糖果会高兴或者没有拿到糖果心里有一点难过,因为没有拿到糖果。只有较大的8岁儿童,集中于道德的结果,认为偷了朋友的糖果而感到难过,或者没有去拿糖果他会感到高兴。

(二)幼儿道德行为的教育指导

长期以来,学校承担着社会文化价值维持与传递的功能,教师依据社会要求和教育大纲代表着社会,将文化价值有计划有系统地传递给儿童。儿童似乎就是一个“生物受体”,被动地接受由教师灌输的社会文化价值。似乎这样就能发展儿童的社会性人格,就能使他们成为一个懂得真、善、美的人,就能教会他们在社会生活中采取正确的道德行为。实际上儿童道德行为的形成,单靠说教是不够的,必须进行适时的道德行为培养。

1,要进行道德行为训练

可为儿童提供榜样,通过练习形成其良好的道德行为。遇到冲突的情况,让幼儿有锻炼行为的机会。如有的儿童玩秋千,占据秋千不让别人玩,不讲道理,就让幼儿尝试去处理这样的问题。

2,要激发幼儿良好的行为动机

对儿童所表现出的亲道德行为要及时强化和鼓励。

3,要培养幼儿言行一致的品质

注意培养幼儿在实际行为中克服挫折,抗拒诱惑,言行一致,具有一定的意志力。

4,制定纪律

制定纪律,通过惩罚不良的行为使幼儿分清是非,通过鼓励支持积极的行为,对表现更多“美德”的儿童奖小红旗。

5,成人要控制自己的行为

幼儿容易接受成人的关心,也易受到成人愤怒的负面影响,因此幼儿成长过程中,成人要调节自己的脾气、控制情绪的爆发,避免对儿童喊叫。一个古老而恒久的命题:身教远远胜于言传。

6,记住名言的启示

奥古斯汀说过,让我们再来高歌一曲,不是用双唇,而是用整个生命。康德说过,人类永远对两件事深感敬畏,一个是灿烂的星空,另一个是人心中的道德体验。无名氏说过:幼儿道德教育的心理研究应切近儿童之生活。理论是苍白的,而生活之树是长青的。

总之,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道德水平的发展。只有遵守儿童道德自然发展规律,给予符合其道德认知的指导、教育,培养儿童公正团体概念,促进儿童道德水平发展,才能实现儿童行为的道德化。

中国民间神话传说故事

中国民间神话传说故事 【中国古代四大神兽】 在中国古代最令妖邪胆战心惊并且法力无边的四大神兽就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兽了。青龙为东方之神;白虎为西方之神;朱雀 为南方之神;玄武为北方之神,龟蛇合体。故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 在上古时代,古人把天分为东西南北四宫,分别以青龙(苍龙)、白虎、朱雀、玄武(一种龟形之神)为名。实际上是把天空分为四部,以每部分中的七个主要星宿连线成形,以其形状命名。 东方的角、亢、氏、房、心、尾、箕形状如龙,所以称东宫为青龙; 西方七星奎、娄、胃、昂、毕、角、参形状如虎,称西宫为白虎; 南方的井、鬼、柳、星、张、翼、轸联为鸟形,称朱雀; 北方七星斗、牛、女、虚、危、室、壁,其形如龟,称玄武。 于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又成为镇守天官的四神,辟邪恶、调阴阳。四神之中,青龙与白虎因为体相勇武,主要地被人们当作镇 邪的神灵,其形象多出现在宫阙、殿门、城门或墓葬建筑及其器物上,在最后一种场合里,龙已不是助墓主升天,而是镇慑邪魔,保卫墓主 的灵魂安静。 青龙白虎掌四方,朱雀玄武顺阴阳,四灵圣兽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虽然在欧美奇幻中很少出现,但是在中国和日本的神 话传奇中,它们却以尊贵无比的四圣兽身份出现。 青龙,亦作“苍龙”,古代神话中的东方之神。龙是中华民族的 图腾,自黄帝授命于天,威泽四方,龙就成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中国

的象征,而比较明确的定形是在汉代,从大汉朝开始,龙就被确定为 皇帝的象征与代表。在东方传奇中,青龙身似长蛇、麒麟首、鲤鱼尾、面有长须、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而在西方神话里,龙更像 是长翅膀的蜥蜴。 白虎,古代神话中的西方之神。形体似虎,白色,凶猛无比,因 此成为尊贵的象征。同时白虎也象征着威武和军队,所以古代许多以 白虎冠名的地方都与兵家之事相关,例如古代军队里的白虎旗和兵符 上的白虎像。 朱雀,亦称“朱鸟”,形体似凤凰,古代神话中的南方之神。因 其形似鸟状,位在南方,火属性,所以在游戏中经常以凤凰的形状出现。但其实朱雀和凤凰是两种不同的生物,凤凰是百鸟,而朱雀却是 天之灵兽,比凤凰更稀有尊贵,破坏力也更强。在日本的漫画和游戏里,朱雀都是作为强力呼唤兽或者妖兽出现的,比如漫画《幽游白书》和依据漫画改编的同名游戏。 玄武,也叫“真武”,俗称“真武大帝”,是道教所奉的神。相 传古净乐国王的太子,生而神猛,越东海来游,遇天神授以宝剑,入 湖北武当山修炼,经四十二年而功成,白日飞升,威镇北方,号玄武君。但宋朝忌讳玄字,因而改称真武。玄武又相传本身是北海一只大龟,此龟以前被当作柱子支撑整个蓬莱仙山,因其灵性深觉,历经多 年的听道闻道,终于修得正果。所以帝王陵寝多有驮碑之龟,正是以 此暗寓玄武。另外玄武又叫玄冥,故又称北冥,听到这个名字估计许 多读者又联想起北冥归海,还有金庸老先生笔下人物逍遥子的《北冥 归海》。 【神女峰的神话故事】 人人都知道,世界上的山峰是喜玛拉雅山脉的珠穆朗玛峰。可是 你知道吗?很久很久以前,那里是一片浩瀚的大海,终年四季如春, 是一片富足漂亮的乐土。

学前教育心理学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2017年4月 课程代码: 00882 -、单项选择題(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蒙台梭利认为,幼儿精神的某种能力在某个时期里对某种环境能敏感地反应和发展,并 称之为42 A.关键期 B.准备期 c.发展期 D.敏感期 2.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学习模式,一种是派生下位学习,另一种是162 A.相关下位学习 B.变式下位学习 C.同化下位学习 D.推理下位学习 3.我们如果口渴了就找水喝,出汗了就需要毛巾,这类决策的知识表征方式是149 A.概念 B.表象 c.图式 D.产生式 4.幼儿可以说出笔是用来写字的,这是145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信息类知识 D.数据类知识 5 .在知识系统化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一个155 A.具体目标 B.网络系统 C.变式 D.核心经验 6.感觉与统合障碍称为 A.感觉统合下降 B.感觉统合误差 c.感觉统合失调 D.感觉统合失误 7.按照内部和外部动作将技能分为动作技能与173 A.知觉技能 B.运动技能 c.操作技能 D.智力技能 8 .幼儿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社会性经验并改变其行为的过程就是 A.幼儿社会性 B.幼儿社会性学习 c.幼儿社会化 D.幼儿社会学习 9 .学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幼儿学习心理和幼儿 A.教学心理 B.游戏心理 C.认知心理 D.发展心理 1 o. 幼儿园情结智力教育模式包括赏识教育模式和222 A.情境教学模式 B.活动教学模式 c.暗示教学模式 D.角色扮演教学模式 1 1 .儿童的发展是一种服从自然规律按照成熟类型进行的过程,它并不依赖于教学。这是下列哪位心理学家的观点? A.皮亚杰 C.桑代克 B.维果茨基 D.考夫卡 12.学前教育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 A.实验法C.观察法 B.调査法D.测量法

中国传统文化答案

一、名词解释 01、崇龙尚玉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玉代表高贵的身份和修养。 02、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思想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以研究阴阳、五行等矛盾关系为特征的原始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 五行是水、火、木、金、土。阴阳家邹衍继承了前代学说,并进一步认为五行“相生”、“相胜(克)”,并提出了“五德始终”的历史循环论,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03、王夫之 王夫之,又称王船山,汉族,湖南衡阳人。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王夫之晚年居南岳衡山下的石船山,著书立说,故世称其为“船山先生”。王夫之一生主张经世致用的思想,坚决反对程朱理学,自谓:“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 04、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内圣外王”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篇》。但这并不妨碍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因为自宋以来,随着儒道释三教合流,理学出现,随之开始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 05、禅宗 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汉传佛教宗派多来自于印度,但唯独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是由中国独立发展出的三个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禅宗最具独特的性格。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06、居士 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 07、三清四御 “三清”既指天神所居之三处圣境,即玉清圣境(在清微天)、上清真境(在禹余天)、太清仙境(在大赤天),合称三清境;又指分别居住在上述三清境的三位至高神,即元始天尊(也称玉清大帝)、灵宝天尊(也称太上大道君、上清大帝等)、道德天尊(也称太上老君、混元老君、降生大帝、太清大帝等)。 四御是仅次于三清尊神的主宰天地万物的四位天帝。即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和后土皇地祇。四御中最受崇拜的是玉皇大帝,又称玄穹高上玉皇大帝,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为道教所奉的总执天道的大神,位居三清之后的四御之首。 四御又有另一不同解释,称之为“四极大帝”,北方曰北极紫微大帝总御万星,南方曰南极长生大帝总御万灵,西方曰太极天皇大帝总御万神,东方曰东极青华大帝总御万类。 08、慎独 慎独是一种情操;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这是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 09、冠笄之礼 中国古代的成年礼仪。冠礼是男子的成年礼,一般二十而冠。加冠多在宗庙举行,由家长主持,并取字。笄礼是是女子的成年礼,一般十五而笄,由女性家长主持,将头发挽成发髻,盘在头顶,然后著髻。冠笄之礼作为人生的一件大事,庄严肃穆,标志着一个人从此开始承担责任。 10、合卺 古代婚礼仪式之一。即新夫妇在新房内共饮合欢酒。举行于新郎亲迎新妇进入家门以后。起于上古。本用匏(葫芦)一剖为二,以七将两器(瓢)之柄相连,以之盛酒,夫妇共饮,表示从此成为一体,名为“合卺”。 11、五服 古代王畿外围,以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分为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服,服事天子之意。 12、幞头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试卷(含答案)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阅读检测题 学校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 1.孟姜女出生在长城一带。 2.孟姜女的丈夫名叫。 3.传说孟姜女是一户姓人家的瓜长到了姓人家,瓜熟自裂,出来个小姑娘,取名叫。 4.范喜良死后被埋在。 5.孟姜女看到长城根下满是。 6.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反映了劳动人民对自由幸福生活 的。 7.牛郎从小与相依为命,他对照顾得很周到。 8.织女是被抓走的,她和牛郎以及孩子是被王母娘娘的玉簪划的隔开的。 9.每年的,牛郎织女会在相会,这一天又称为。 1 0."法海是的和尚。 二、选择题: 1.孟姜女第一次遇到范喜良的地点是()。 A、花园 B、菜园 C、果园

2.范喜良躲在孟姜女家花园的原因是()。 A、逃婚 B、躲抓壮丁 C、躲仇家 3.孟姜女喜欢范喜良的理由是范喜良()。 A、拥有财富 B、眉清目秀 C、读书好,勤快能干 4.范喜良被抓壮丁是在和孟姜女结婚的()。 A、要入洞房之时 B、三个月后 C、有了一个孩子后 5.秦始皇听说孟姜女哭倒了长城,最终是如何对她的?()。 A、杀了她 B、囚禁了她 C、要娶她为妃 6.修筑长城是历代封建王朝各种劳役中()的一项劳役。 A、最为残酷 B、最为轻松 C、最为省钱 7.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反映了人民对封建暴政的()。

A、痛恨 B、喜爱 C、赞美 8.祝英台是在()游学时,结识梁山伯并成为好友的。 A、长沙 B、绍兴 C、西湖边 9.梁山伯和祝英台最终化作一对()吃光了双双飞去。 A、蜻蜓 B、蜜蜂 C、蝴蝶 1 0."法海因为()一心要把许仙和白娘子夫妇拆散。 A、看上了白娘子 B、嫉妒白娘子 C、替天行道 三、判断题 1.孟姜女来到长城脚下看到范喜良被衙役殴打。() 2.孟姜女哭倒长城,露出范喜良的尸体。() 3.牵牛星和织女星分别是织女和牛郎变的。() 4.牛郎带着孩子骑着老牛追赶织女。()

幼儿教育心理学(全套教案)

第一篇导论 第一章幼儿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学目的 1、明确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任务及研究内容。 2、理解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 3、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原则。 难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什么是幼儿幼儿一般指的是3—6、7岁的儿童 二、什么是教育 广义:教育是造就、培养人才的经验传递系统。 Eg:①你父亲教你怎样做人。 ②看了这场电影对你有什么意义。 狭义:指的是学校教育 △教育的本质:“3个人” 人教育人成人人 (教师)(学生)(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人;体现做人的人;使他懂得有尊严的人)(家长)(子女) 三、学校教育的分类: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教育等等 1、幼儿教育:幼儿园教育∕非幼儿园教育 2、幼儿教育的最典型的形式——幼儿园教育 3、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教师主导幼儿反馈教师 四、什么是心理学 心:心思、思想、感情 理:规则、规律 心理学——psychology Psychology=psyche(灵魂)+logos(科学) 1、心理学——研究人的心里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 3、心理现象包括的内容 心理现象:<1>心理过程(共性)①认识过程(感、知、记、思、想) ②情感过程 ③意志过程 注:注意伴随整个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个性差异):①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 ②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4、心理学的分类(把它形象的比喻成一棵大树) 普通心理学:感觉心理学 知觉心理学 记忆思维言语情感等心理学 意志心理学 个性心理学等等 发展心理学:1、比较心理学:①动物与人比较心理学 ②动物之间比较心理学 2、年龄及发展心理学:①婴儿、幼儿(婴幼儿)心理学 ②儿童心理学 ③青年心理学 ④成年心理学 ⑤老年心理学等等 应用心理学:①教育心理学 ②工业心理学 ③医学心理学 ④护理心理学 ⑤司法心理学 ⑥艺术心理学 ⑦体育心理学 ⑧军事,商业心理学等等 五、什么是幼儿教育心理学 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一门科学。 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①研究幼儿(3——6、7岁)心理的形成规律。 ②如何应用规律。 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①揭示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的心理形成和发展规律,从而心理科学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得以 向纵深发展。 ②研究如何应用幼儿的心理规律来提交教育效能,加速幼儿健康成长的心理原则。 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即本书的知识体系) 简单来说,本书由四部分组成:①导论 ②幼儿心理形成规律与教育 ③幼儿的心理健康 ④幼儿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题答案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

中国古代民间故事论文 (精选)

中国古代传奇故事----孟姜女哭长城 关键词:传奇孟姜女哭长城爱情历史 摘要:在中国古代传奇故事中,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家喻户晓,它反映了秦代徭役对百姓所带来的深重痛苦。从故事中我们解读到孟姜女对爱情的忠贞和秦政的暴虐,从而更深的了解中国历史。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奇人、奇事、奇景、奇物、奇技、奇艺、奇趣、奇迹??凡此代代相传,这就成了一篇篇使人好奇、令人惊奇的传奇故事。读这些曲折离奇、美妙感人的故事,不仅可以了解在民间传说中不同地方名胜的由来,还可以领略各地的自然风光,增进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故事内容 孟姜女的故事,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奇之一(其他三个是《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千百年来一直广为流传。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秦始皇正徵发八十万民工修筑万里长城。官府到处抓人去当民工,被抓去的人不分白天黑夜地修筑长城,不知累死了多少。 苏州有个书生叫范杞梁,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他不得不四处躲藏。有一天,他逃到了孟家花园,无意中遇到了孟姜女。孟姜女是一个聪明美丽的姑娘,她和父母一起把万喜良藏了起来。两位老人很喜欢万喜良,就把孟姜女许配给他作了妻子。

新婚不到三天,范杞梁就被公差抓去修长城了。孟姜女哭得象泪人似的,苦苦地等待丈夫归来。半年过去了,万喜良一点消息也没有。这时已是深秋季节,北风四起,芦花泛白,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孟姜女想起丈夫远在北方修长城,一定十分寒冷,就亲手缝制了寒衣,启程上路,要到万里长城去寻找万喜良。 一路上,孟姜女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吃了多少苦,才来到了长城脚下。谁知修长城的民工告诉她,万喜良已经死了,尸骨被填进了城墙里。听到这个令人心碎的消息,孟姜女只觉得天昏地暗,一下子昏倒在地,醒来后,她伤心地痛哭起来,只哭得天愁地惨,日月无光。不知哭了多久,忽听得天摇地动般地一声巨响,长城崩塌了几十里,露出了数不清的尸骨。孟姜女咬破手指,把血滴在一具具的尸骨上,她心里暗暗祷告:如果是丈夫的尸骨,血就会渗进骨头,如果不是,血就会流向四方。终于,孟姜女用这种方法找到了范杞梁的尸骨。她抱着这堆白骨,又伤心地痛哭起来。 秦始皇看到孟姜女很美丽,想逼她做妃子。孟姜女假意答应了他,但要求秦始皇先办三件事:请和尚给范喜良念四十九天经,然后把他好好地埋葬;秦始皇要亲自率文武大臣哭祭范杞梁;埋葬范杞梁后,孟姜女要去游山玩水,三天以后才能成亲。秦始皇只得答应了孟姜女的要求。三件事办完以后,孟姜女把秦始皇痛骂了一顿,然后纵身跳进了波涛滚滚的大海。 故事发展 孟姜女的传说一直以口头传承的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直到20世纪初,在“五四”精神的推动下,她才被纳入到研究者的视野中。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顾颉刚将孟

中国的社会与文化

一、单选题(题数:50,共分) 1.以下人物不属于“立言”的楷模的是? 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2.唐山大地震发生在哪一年? 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3.将“和谐社会”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方向而提出的是什么时候?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4.“和谐世界”的理念是由哪位领导人提出的? 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5.扬仁凤宽是多少? 分 ?A、 ?B、 ?C、 ?D、 ?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哪一学派的处事原则?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7.“学而优则仕”思想形成的始源是? 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8.“重本抑末”中的本指的是什么? 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9.“扬仁风”是在北京皇家园林()中。 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0.科举制度在什么时候结束的? 分 ?A、 ?B、 ?C、 ?D、

11.英国著名的研究中国科技史的人是谁? 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12.以下属于中国思维特征的是? 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3.《黄帝内经》中认为人的食道和肠道的比例为?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4.叶落归根的观念产生于? 分 ?A、 ?B、 ?C、 ?D、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5.与中国相比,西方的科技思维特征属于以下哪种?分 ?A、 ?B、 ?C、 ?D、

中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

清明时分,西湖岸边,上面游人如梭,真是好一幅的美丽画面。突然,从西湖底悄悄升上来两个的姑娘,怎么回事?人怎么会从水里升出来呢?原来,她们是两条修炼成了人形的,虽然如此,但她们并无害人之心,只因羡慕世间的,才一个化名叫,一个化名叫小青,来到西湖边游玩。 偏偏忽然发起脾气来,霎时间下起了倾盆大雨,和小青被淋得,正发愁呢,突然只觉头顶多了一把伞,转身一看,只见一位、白净秀气的年轻书生撑着伞在为她们遮雨。和这小书生四目相交,都地红了,相互产生了爱慕之情。小青看在眼里,忙说:“多谢!请问客官尊姓大名。”那小书生道:“我叫许仙,就住在这边。”白素贞和小青也赶忙作了自我介绍。从此,他们三人常常见面,白素贞和许仙的感情,过了不久,他们就结为夫妻,并开了一间“”药店,过得可美了! 由于“”治好了很多很多症,而且给穷人看病配药还分文不收,所以药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远近来找白素贞治病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将白素贞亲切地称为。可是,“”的兴隆、的幸福生活却惹恼了一个人,谁呢?那就是的法。因为人们的病都被治好了,到烧香求菩萨的人就少多了,不旺,法自然就高兴不起来了。这天,他又来到“保和堂”前,看到正在给病,不禁心内妒火中烧,再定睛一瞧,哎呀!原来这白娘子不是凡人,而是条白蛇变的! 虽有点小法术,但他的却不正。看出了白娘子的身份后,他就整日想拆散许仙白娘子夫妇、搞垮“保和堂”。于是,他偷偷把许仙叫到寺中,对他说:“你娘子是变的,你快点和她分手吧,不然,她会吃掉你的!”许仙一听,非常气愤,他想:我娘子心地善良,对我的情意比海还深。就算她是,也不会害我,何况她如今已有了身孕,我怎能离弃她呢!见许仙不上他的当,,便把许仙关在了寺里。 “保和堂”里,白娘子正焦急地等待许仙回来。一天、两天,左等、右等,白娘子心急如焚。终于打听到原来许仙被的法给“留”住了,白娘子赶紧带着小青来到金山寺,苦苦哀求,请放回许仙。法海见了白娘子,一阵冷笑,说道:“大胆妖蛇,我劝你还是快点离开人间,否则别怪我了!”白娘子见法海拒不放人,无奈,只得拔下头上的,迎风一摇,掀起滔滔大浪,向金山寺直逼过去。法见,连忙脱下,变成一道长堤,拦在寺门外。大水涨一尺,长堤就高一尺,大水涨,长堤就,任凭波浪再大,也漫不过去。再加上白娘子有孕在身,实在斗不过法海,后来,法海使出欺诈的手法,将白娘子收进金钵,压在了下,把这对活生生地拆散了。 小青逃离金山寺后,数十载深山练功,最终打败了法海,将他逼进了腹中,救出了白娘子,从此,她和许仙以及他们的孩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再也不分离了。 从前有个姓祝的地主,人称祝员外,他的女儿不仅美丽大方,而且非常的聪明好学。但由于古时候女子不能进学堂读书,只好日日倚在窗栏上,望着大街上身背着书箱的读书人,

幼儿教育心理学

1.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应用感官或借助科学的观察仪器(如录音笔,照相机,摄像机等),有计划有目的的对研究对象的言行表现进行考察,然后分析处理,从而了解,判断被观察者心理和行为活动的一种方法。 (2)作品分析法:幼儿通过自己的亲身活动可以产生多种不同形式的结果,即作品。作品分析法是指通过对儿童的活动作品,如绘画、日记、积木造型、玩具拼装或其他作品等,进行分析研究,以了解、评定儿童身心发展的状况与特点的一种方法。 2.幼儿教师的角色 (1)国民素质教育的奠基人 (2)幼儿人格的塑造者 (3)幼儿心理卫生的保健者 (4)幼儿教育科学的研究者 3.幼儿教师的个性特征 (1)广泛而浓厚的求职兴趣 (2)积极而稳定的情绪 (3)坚强的意志 (4)健全的性格 4.踢猫效应:当一个人的消极情绪未能得到及时控制或合理宣泄时,就很容易波及或迁怒他人,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形成恶性循环。 5.幼儿教师的教育能力(简答或填空) (1)观察能力 (2)与幼儿沟通的能力 (3)创设教育活动的能力 (4)教育科研能力 6.心理活动从无意向有意发展 7.心理发展的性质:连续性与阶段性 8.对于幼儿来说辨别左右是相当困难的 9.所谓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和教育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10.幼儿掌握概念的最佳年龄是5---5.5岁。 11.气质的类型(名词解释) (1)胆汁质其特点是“情感发生迅速、强烈、持久,动作的发生也是迅速、强烈、有力。属于这一类型的人都热情,直爽,精力旺盛,脾气急躁,心境变化剧烈,易动感情,具有外倾性。 (2)多血质:容易形成有朝气、热情、活泼、爱交际、有同情心、思想灵活等品质;也容易出现变化无常、粗枝大叶、浮躁、缺乏一贯性等特点。这种人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和情感易变换等等。 (3)粘液质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低;外部表现少;情绪具有稳定性;反应速度慢且不灵活 (4)抑郁质抑郁质的人神经类型属于弱型,他们体验情绪的方式较少,稳定的情感产生也很慢,但对情感的体验深刻、有力、持久,而且具有高度的情绪易感性。 12.按学习方式来划分学习的种类,可分为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 (1)发现学习:是幼儿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独立思考、独立探索,去发现

学前教育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2019西南大学(9059)学前教育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 以下哪一项不是幼儿多动症产生的原因。 .与遗传有关 .与大脑发育有关 .与人格特征有关?? .与脑损伤有关 2、 婴儿将养育者作为工具使用是其使用工具发展的哪一个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3、发生在两个或多个环境之间的作用过程与联系,属于布朗芬布伦纳环境生态模式的。 .大环境 .外环境?? .中环境 .小环境 4、 将学习迁移分为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的标准是。 .迁移的效果 .迁移的对象 .迁移的向度 .迁移的发生方式??

5、 对课堂节奏的掌握、教学机制的运用等方面的知识属于。 .教学知识?? .理论知识 .技能知识 .交流传递 6、对于被拒绝者,幼儿教师需要 .多赞美其优点,加强其信心?? .多给他发言的机会 .加强行为管束 .引导较活泼的同伴带他一起活动 7、 ?提出采用"随机通达教学方式”的是。 .认知主义 .行为主义 .人本主义 .建构主义?? 8、 将学习评价分为诊断性、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的分类标准是。.评价目的?? .评价过程 .评价参照物 .评价指标 9、 提出"替代强化”观点的是。 .斯金纳 .班杜拉?? .华生 .罗杰斯 10、产生不寻常的反应和打破常规的能力属于创造性思维的。 .流畅性 .独特性??

.灵活性 .丰富性 11、 ?“早期开端计划”属于适宜性教学方式中的 .资源利用模式 .以强补弱模式 .个别开发模式 .治疗教学模式?? 12、韦纳归因理论三维度不包括。 .内外部来源 .稳定性 .操作性?? .可控性 13、“价值澄清”教学法属于。 .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4、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中,"只按行为后果是否带来需求满足以判断行为好坏”属于。 .避免惩罚、服从取向 .相对功利取向?? .寻求认可取向 .遵守法规取向 15、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不包括。 .幼儿的养护者 .幼儿的榜样 .幼儿与社会的中介 .幼儿的观察者?? 16、“直接教学方案”的提出是在幼儿教育心理学发展的。 .萌芽期 .初创期?? .发展期 .新时期

中国传统文化课后习题答案

章一 1.为什么说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P14 炎帝发展了原始农业,和最早的农耕用具。培植出最早的谷物粟,发明陶器,创立日市,发明医药等。黄帝发明几乎遍及社会生活一切方面,例如文字、衣冠和社会制度等。这些发明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有了文明教化的意义,在物质、精神、制度文明上作出重大贡献,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奠定了最早的基础。 上古各族的迁徙流动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导致不同氏族、部落之间的频繁接触,促进了文化发展。在炎黄部落迁徙的沿途,留下了很多文化遗迹,与当地的氏族部落发生了文化交流。炎黄部落把当时先进的农业带给了东方,黄河下游的一些生活习俗也向西传播到中游地区。古史有记载说周人即是黄帝的子孙,与炎帝也有血缘关系。虽然在当时不同部落的军事冲突中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但是都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继续耕耘,创造古老的中华文明,炎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炎黄时代是中国5000年文明源头,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与自然和谐统一,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早在炎帝时代就有了萌芽。炎帝发明弄个认识自然的综合成就,对天文气候等的粗浅认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也发端于炎黄时代。在较早的文献中,认得历史就是炎黄的历史,他们的成功得力于人的积极进取,这种相信人的力量依靠人的努力,问题、为社会为人民的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1、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P21 中国史前农业在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两个中心地区有自身的特点,形成了自成体系地的中国史前农耕文化,这些在谷物种类、家畜品种、农耕工具、聚落形态方面都有表现。 1)谷物种类北粟南稻粟和稻是中国史前农耕文化的主要品种。粟有野生狗尾巴草培育而来,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稻是野生稻培育出来,起源于长江流域。 2)家畜品种中国史前农业附属生产部门的家畜饲养业,到了新石器时代末有很大发展,有猪狗鸡牛羊。 3)农耕工具主要农具铲、耒和锄,刀和镰,磨盘磨棒。 4)聚落形态农业的发展促使大规模聚落的形成 2、试简述中国古代文字的发明过程P44.3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具有形音义三个要素。神农氏结绳为治,刻画符号是文字的直接来源之一,是文字的先驱,刻画在史前的骨器、玉器、陶器上,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陶器刻画符号都是单个出现,尚未连缀成书面语言,很难或不可能释读,基本用于记事。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刻画符号更接近事物形象。龙山文化发明了文字诞生可靠证据,笔画比较流畅,个个独立成字,显然脱离了刻画符号和文字画的阶段。文字中除有象形字还有会意字。黄帝之史官仓颉“初造书契”。商周时的巫师们也会以已出现的文字作为垄断神权的手段。 3、关于龙的起源,目前学术界有哪些说法。P41 红山文化玉龙和相关玉器做的研究认为:猪是龙形象的来源之一,表明龙的起源与原始农业发展有密切关系。身如蟒蛇是先民对蛇的恐惧而崇拜,以它作为龙形象的一部分,表达了期望避免危害和获得农业丰收的愿望。最初作为氏族部落的标志出现,是先民崇拜的对象。濮阳西水坡蚌壳龙图案做的研究认为所有迹象都可用天文学观点加以解释。最初作为氏族部落的标志出现,是先民崇拜的对象。 章二 1、试简述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天人关系的认识。 天人关系的中心问题是把天看做有意志的至上神还是把天看做无意志的、无目的的大自然。一、重人事轻天道的观点P49 二、天道自然的观点三、天人相分的观点四、天人交相胜 2、试简述中国古代变易之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中国古代四大名间传说是

1.中国古代四大名间传说是() A.《孟姜女》 B.《梁山泊与祝英台》 C.《天仙配》 D.《白蛇传》 2.多项选择题:将下列文学家与朝代对应起来 李白()屈原()龚自珍()李煜()苏轼()施耐庵() A、南唐 B、战国 C、清 D、唐 E、明 F、宋 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被称为诗三百,分为风,雅,颂 4.三国演义中的蜀国的军师____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了智慧的象征,请写出关于他的一个故事名称:____。在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还有一部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师这个人物是______,他的绰号是_____,这部作品是______。 5.我国的“春城”(),“泉城”指(),“羊城”指(),“山城”指(),“石头城”指( ) 6.我国文学史上的唐宋八大家是谁 7.新闻信息应具备五要素,新闻界称为"五W","五W"的内容是(用英文书写) 它源自于19世纪中叶美国新闻界. 8.下列作家、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都德——《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屠格涅夫 B. 施耐庵——《智取生辰纲》——杨修 C. 司马光——《陈涉世家》——吴广 D. 曹文轩——《草房子》——杜小康 9.“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名著《》的开篇词。作者是罗贯中,你喜欢作品中的哪个人物理由是什 么 (4分) 10.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 A.王维 B.孟浩然 C.李商隐 D.王昌龄 11.下面哪个故事不是三国故事 A :卧薪尝胆 B :赤壁之战 C :三顾茅庐 D :草船借箭 12.《林黛玉进贾府》选自《》,作者()名(),字(),号()。《红楼梦》是我

幼儿教育心理学重点(全)

幼儿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幼儿教学与幼儿心理学的交叉学科。(重点)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在幼儿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 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选择) 揭示幼儿是如何学习的,即幼儿学习的特征、水平与规律;研究如何更科学、合理、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即如何开展适宜的教学,特别是要关注在教学环境和幼儿学习特征的交互作用下,幼儿是如何学习与发展的,以及研究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 幼儿教育心理学也必然涉及一下三大变量? 1.幼儿学习者 2.幼儿教育者 3.环境与教学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①科学地研究与阐释幼儿学习与教学的特征与规律;②预期幼儿学习发展的规律和变化,预测教育教学的效果;③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手段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并元有效控制干预幼儿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建立与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一、萌芽期二、初创期三、发展期 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他的划时代著作《爱弥儿》被誉为“儿童宪章和儿童权利宣言”。(选择填空) 福禄培尔是最早研究幼儿游戏心理的先驱者之一。1840年,福禄培尔创立了第一所幼儿园,形成了第一个相对独立的幼儿教育体系。福禄培尔认为儿童发展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逐渐上升的过程。为此,他强调幼儿期在人生发展过程中的独立地位,并为幼儿专门设计了一套玩具—他称为“恩物”。 蒙台梭利以所从事的医学心理学北京研究幼儿发展与教育,并于1907年创办了“儿童之家”。 儿童发展:吸收率敏感率 幼儿教育初创期有哪些教育方案? 1.直接教学方案 2.认知主义教育方案 3.建构主义教育方案 建构主义有多种流派,如个人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批判建构主义、激进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延伸出来的三条主要原则? ①能动性原则②充实性远侧③结构化原则 对幼儿学习特点有哪些新发现? ⑴什么样的学习者(Who)⑵学习的方式(Way)⑶学习的条件(Condition) ⑷学习的环境(Where) 第二章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1913年作了题为《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的演讲,并发表了以该讲稿为基础的一系列违章,这标志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正事诞生。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将学习过程看做是个体在外部刺激下的反应过程,研究刺激一反应之间联结的学习过程成为行为主义的最主要特征。 斯金纳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他在巴普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和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平时作业(1) 一、名词解释 物质文化: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生产活动本身,这些产品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房屋、生产工具以 及乡村、城市等。 制度文化:是人类为了生存发展需要创造出来的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 行为文化:是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等,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主要是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价值观、审美观、伦理观、思维方式等。 起一成文说:创造这种浅说法的人是宋代的郑樵,他认为所有的汉字都是由“一”字演变来的,他的唯一根据是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五百四 十个部首“始一终亥”的排列顺序,即第一个部首是“一”字,第 个五百四十个部首是“亥”字。因此,郑樵在《通志—六书略》中 提出“一”字可做五种变化,用以概括汉字形体的各种结构。 二、简答题 1:简述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生存、繁衍、发展和社会实践的历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它是人类在生活、生产、生存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各种形态的事物所组成的有机复合体,它标志着一定社会区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特定的组织结构和生活方式。狭义的“文化”指社会意识形态(即政治、法律、知识、信仰、艺术、道德等)及与之相适应的各种社会制度和组织结构(如政府、政党、社团、法庭和学校等)。2:简述汉语的特点 (1)形态变化不发达、不普遍,汉语中,形态变化的现象是存在的,但是很少。有的词类虽然具有某种形态上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是所有的同类词都具有,也不是所有的场合都通用。 (2)汉语十分重视词序和虚词 (3)繁多的量词 (4)庞杂的补语 (5)单双音节对组词造句也有相当的影响 3:分析汉语成语“四字格”形式的文化内涵 答:构成四字成语的“字”绝大多数是单音节语素。它们集形、音、义于一体,具有独立的较完整的含义,可以自由或较自由地运用,参与构成各种词语,信息容量较大。例如“实事求是”由四个语素构成,各个相对独立的语素意义有机联系起来,表达一个丰富完整的含义。特别是象“黔驴技穷”、“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成语,由四个语素记述一个生动的寓言故事,再由此作比喻引申,使成语在字面意义之外蕴含更丰富更深刻的寓意。这无疑是凭借了汉语单音节语素表义容量大这一有利条件。 汉语是非形态语言,语言单位的构成主要依靠语序和虚词来组合。其中以语序为手段的直接组合,与四字格成语言简意赅特点有密切关系。凡是进入成语的各个语素,只要在语义上能相互搭配,同时又符合逻辑事理和语言习惯,就可以不借助其它语言成分而直接依靠语序来灵活组合,构成并列、主谓、偏正、述宾、述补等复杂多样的语法关系,并以此表达丰富的意思。汉民族传统审美心理的一

古代民间传奇故事大全三篇

古代民间传奇故事大全三篇 【张道一写寿联】 清朝进士张道一,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可谓一代才子,可谓莱 芜的文化名人。 话说弃官回乡后的张道一以前有一天来到章丘地界游玩,当路过 一村庄的一深宅大院时,听到里面喧闹非凡,喜好喧闹的他不假思索,立即跨门槛进深院,直朝人声鼎沸的正北方向的厅房走去。他很快就 来到众人面前,一打听,原来这天是这家老太太的六十寿辰,许多达 观贵人文人雅士纷纷前来祝寿,来祝寿嘛,就想写副寿联,这不,他 们正在为这事是你谦我让,因此闹的气氛才这样热烈。 “要说这个深宅大院里的母子可不一般,可以称得上母尊子贵。 儿子从小丧父,母亲既当妈又当爹冬去春来寒来暑往拉巴儿子长大且 供儿子读书。争气的儿子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科试、乡试、会试、 殿试,一路走来,试试及第,最后皇帝钦点成为官到三品的京城大员。”看着张道一站在众人面前且丝毫没有离开这里的意思,或者是 怕他坏了大家的雅兴而不可收拾,或者是怕他闹出什么洋相而自寻没趣,身边一雅士还这般这般地详细介绍了这家母子的“来龙去脉”。 “不知好歹”的张道一还会管这一套,把自己背上的褡子取下来 就地一放,在没人让座的情况之下,一屁股就坐在了八仙桌后面“上首”空位上。这时紧邻的一达观贵人看到这么一个寒酸庄户老头不知 好歹地坐在了不知别人推让了他多少次他都没能接受的显要位置,实 在是气不过,就开始对他进行戏弄。 “喂,我说你这老头,你凑的这样急,难道你要写不成”。 话音刚落,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竟发生了,只见这张道一老先生 轻轻笑了一下,“顺水推舟”拿起毛笔饱蘸汁墨唰唰唰真的写了起来。

“他娘不是人”。 “她儿是个贼”。 红纸黑字,一挥而就。 “啊,你怎么能写如此寿联?”在大家的惊奇和责备声中张道一 却一走了之。 “这如何是好,老太太的好日子写出这样的寿联实在是不雅之事,罪过罪过啊”。惊奇过后,一雅士唉声叹气说出了大家想要说的话。 话一出口,此雅士突然又惊叫起来:“这仅仅一副残联,看,下 面还留着空纸,这里面一定还有什么‘悬念’。” “这人到底是谁呢?故弄玄虚,如此胆大妄为。”最后他把话一转,像是问别人又像是问自己。 只见他一个机智,“对了,看这字龙飞凤舞,这句寓意不凡。再 看看这人虽然不修边幅,身穿破马褂,肩背旧褡子,腰系烂草绳,但 坐立举止间透露出风趣滑稽。这不正是如雷贯容的当朝丞相陈廷敬之 师莱芜张道一张老先生吗?” “没错,正是张道一张老先生,你这样一说我也想起来了”向张 道一详细介绍这家母子“来龙去脉”的那雅士接着说:“他老人家幽 默诙谐,喜好‘闹玄’,这可是我们平常请也请不来的先生啊,今天 凑巧了,我们快快去请吧。” 大家急匆匆来到村外,看到张道一正在大树下面没事人似的坐在 那里,便快步迎了上去。还好,在众达观贵人文人雅士相求下,最后 张道一总算回到大员家中。 回到大员家中的张道一还是坐在原来的那个位置,还是用那支毛笔,不紧不慢,继续写了下去。 “他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 陈帼眉 姜勇(1-7章)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 1、明确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任务及研究内容。 2、理解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 3、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原则。 难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什么是幼儿幼儿一般指的是3—6、7岁的儿童 二、什么是教育 广义:教育是造就、培养人才的经验传递系统。 Eg:①你父亲教你怎样做人。 ②看了这场电影对你有什么意义。 狭义:指的是学校教育 △教育的本质:“3个人” 人教育人成人人 (教师)(学生)(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人;体现做人的人;使他懂得有尊严的人)(家长)(子女) 三、学校教育的分类: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教育等等 1、幼儿教育:幼儿园教育∕非幼儿园教育 2、幼儿教育的最典型的形式——幼儿园教育 3、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教师主导幼儿反馈教师 四、什么是心理学 心:心思、思想、感情 理:规则、规律 心理学——psychology Psychology=psyche(灵魂)+logos(科学) 1、心理学——研究人的心里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 3、心理现象包括的内容 心理现象:<1>心理过程(共性)①认识过程(感、知、记、思、想) ②情感过程 ③意志过程 注:注意伴随整个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个性差异):①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 ②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4、心理学的分类(把它形象的比喻成一棵大树) 普通心理学:感觉心理学 知觉心理学 记忆思维言语情感等心理学 意志心理学 个性心理学等等 发展心理学:1、比较心理学:①动物与人比较心理学 ②动物之间比较心理学 2、年龄及发展心理学:①婴儿、幼儿(婴幼儿)心理学 ②儿童心理学 ③青年心理学 ④成年心理学 ⑤老年心理学等等 应用心理学:①教育心理学 ②工业心理学 ③医学心理学 ④护理心理学 ⑤司法心理学 ⑥艺术心理学 ⑦体育心理学 ⑧军事,商业心理学等等 五、什么是幼儿教育心理学 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一门科学。 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①研究幼儿(3——6、7岁)心理的形成规律。 ②如何应用规律。 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①揭示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的心理形成和发展规律,从而心理科学在幼儿教育领域 中得以向纵深发展。 ②研究如何应用幼儿的心理规律来提交教育效能,加速幼儿健康成长的心理原则。 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即本书的知识体系) 简单来说,本书由四部分组成:①导论 ②幼儿心理形成规律与教育 ③幼儿的心理健康 ④幼儿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 第二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