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SARS非典型肺炎的临床和治疗进展

SARS非典型肺炎的临床和治疗进展

SARS非典型肺炎的临床和治疗进展
SARS非典型肺炎的临床和治疗进展

SARS非典型肺炎的临床和治疗进展

李黔李鹏飞张鹏 卢铭张其鹏

(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生物信息组) 

 http://cmbi.bjmu.edu.cn 

自2002年11月中国广东省报道首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以来,截至到2003年5月14日SARS已经波及到32个国家和地区,总发病7548例,死亡573例(图1),其中疫情以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为重[1]。其传染性强,死亡率高,影响了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的发展。但在全球各界人士的合作努力下,目前多处疫情已经得到了控制。笔者收集整理分析了目前全球对SARS防治研究的成果,对其从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诊断、治疗、预防和转归等六个方面进行阐述,力图为有关人士提供一幅比较全面、清晰和前沿的草图,为战斗在抗击SARS前线的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以表达我们的崇高的敬意。

图1 SARS感染病例全球分布图(May 14, 2003. available at

http://www.who.int/csr/sars/map2003_05_14.gif)

1流行病学

SARS的首发病例于2002年11月出现在中国的广东,随后于当地引起一定规模的局部流行,受感染的人员主要集中在与患者有接触的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家属。到2003年2

月,SARS已经呈现出全球流行的态势:香港、越南、加拿大、新加坡、台湾等32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出现感染病例,中国大陆的疫情亦迅速蔓延至25个省份,截至到5月14日,中国大陆总发病已达5013例,死亡252例(图2)。WHO于2003年4月16日正式宣布引起SARS的病源为冠状病毒属中新出现的一种新的病毒,并命名为SARS Virus[2]。

图2中国SARS确证人数态势图。(https://www.wendangku.net/doc/2f10824013.html,)

由于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措施,香港地区、加拿大、新加坡等地发病人数已经经过最初的指数增加期而稳定下来。通过迅速掌握SARS患者的行踪、有效隔离医院SARS患者、合理保护与SARS接触的医护人员、最大限度隔离疑似病例和筛排国际旅游者、及时准确报道并与其它机构共享医疗信息,目前加拿大、越南已经成功控制SARS疫情,香港、新加坡和广州疫情也逐步得到控制。

1.传播途径

尽管目前对于SARS的流行病学特征尚未完全清楚,但可以确定其传播途径以近距离飞沫传播为主,同时可以通过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经口、鼻、眼传播,不排除存在粪—口传播等其他途径传播的可能性。该病在密闭的环境中易于传播,目前该病大多发生于大、中城市,在家庭和医院中具有明显的聚集现象[3](图3)。

图3 SARS传播的聚集现象。(from Kenneth W.Tsang,2003)[3]

2.发病病例年龄分布

从现在掌握的数据看,相对于青少年和成人而言,儿童感染SARS的几率相对较小。

该病患者以青壮年人为主,30岁-39岁、40岁-49岁发病率较高,其中20岁-29岁发病率最高,达29.2%。19岁以下青少年发病率低,9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更低;专家认为这个年龄组发病率低的原因可能有接触传染源少、预防措施到位、有对病毒的交叉免疫力等诸多原因。医院内传播是此次疫情扩散的重要原因,Christopher M. Boot等对多伦多144名SARS患者的统计结果表明[4],大多数患者(77%)有医护环境接触史(表1)。而从职业分布来看,医护人员发病率为57.6%,是我国平均发病率的38倍。离退休人员为8.1%,离退休人员发病率较高的原因可能因他们年老体弱,去医院的机会多,从而被交叉感染;学生发病率低,只有

0.9%,SARS病死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70岁-79岁高达28%,其原因是老年人

抵抗力差,多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其他疾病,Christopher M. Booth等人调查结果也表明合并有糖尿病及其它病理条件下SARS患者死亡率较高(图4),在8名死亡病例中,有6例合并有糖尿病。一般患者的死亡率较低。

表2 加拿大多伦多SARS病人的统计学资料(from Booth C M. 2003)[4]

图4 SARS患者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From Booth C M. 2003)[4]

3.病情进展速度

Christl A Donnelly等[5]调查了香港1425名SARS病人的发病情况。调查内容包括感染到发病,发病到住院,住院到出院的时间以及年龄与死亡率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SARS的平均潜服期是6.4天,从发病到住院的平均时间是3到5天,住院平均时间是23.5天(图5)。60岁以下患者死亡率是13.2%,60岁以上患者的死亡率是43.3%。

图5香港SARS病人的潜伏期,发病到住院时间,从住院到死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from

Donnelly C A. 2003)[5]

4.病毒存活时间

根据WHO多中心SARS协作组的研究显示,室温下病毒在大小便里至少能存活1到2天,在腹泻病人的大便里(它的pH值比正常大便高)能存活到4天以上,在

塑料的表面可以存活24小时。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病毒置于4℃和-80℃ 21天后,

病毒滴度只有轻微下降。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病毒在室温放置两天后滴度只下降了一

个数量级,在加热到56℃后,病毒滴度每15分钟下降大约10000个单位。日常用

的消毒剂如75%的酒精5分钟就能使病毒失去感染活力,含氯的消毒剂5分钟可

以灭活该病毒。根据我国非典防治攻关小组最近的报告表明,病毒在痰、粪便、尿

液和血液中能长时间保持活力。在24℃条件下,在痰中和粪便中存活约5天,在

尿液中存活约10天,血液中可存活15天,在室内条件下,滤纸、棉布、木块、土

壤、金属、塑料、玻璃等表面可存活3天。应用含氯消毒剂和过氧乙酸,按照卫生

部推荐的浓度,在几分钟内,完全可以杀死粪便和尿液中的非典型肺炎病毒。应用

紫外线照射的方法,在距离为80-90厘米、强度大于90μw/cm2条件下,30分钟

可杀灭体外非典型肺炎病毒;在自然条件,紫外线强度为4-5μw/cm2,3小时可杀

灭体外非典型肺炎病毒。病毒对温度敏感,随着温度的升高,病毒存活显著下降。

无血清培养条件下,37℃可以存活4天,56℃加热90分钟、75℃加热30分钟能够

灭活。潜伏期非典型肺炎患者传染可能性很小,已出院的非典型肺炎患者,没有排

毒现象,不存在传染性。

5.病毒来源

最近,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深圳动物防疫监督所、深

圳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联合组成攻关小组研究发现,果子狸冠状病毒与人类SARS

病毒有99%以上的同源性,他们认为动物的冠状病毒是人类SARS病毒的前体。

此外,根据农业部动物冠状病毒疫源联合调查组工作研究发现,蝙蝠、猴子、鼯鼠、

果子狸、蛇等数种野生动物体内存在“四种类SARS状基因信号”。但是,关于

人类SARS病毒确切的来源和动物宿主还不能完全确定,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研

究和证实。

6.“超级传播者”

根据WHO报道,确认在感染人群中存在“超级传播者”,即传染了10以上的患者。

而“超级传播者”的年龄构成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特别是合并有糖尿病或

肾病的老年患者,究其原因可能与老年患者免疫力低下,导致体内“病毒负荷”大

于其他患者有关。

2临床特点

1.病理改变

通过对SARS病人的肺活检发现[6][19],病人肺部呈典型的ARDS改变,.包括弥漫

性肺泡损害、透明膜形成和单核细胞浸润等。两例尸检显示肺整体固缩[7],各肺叶

组织形态变异很大。疾病早期和病变形成期各肺叶均可见弥漫性肺泡损害。这一疾

病的早期就伴有透明膜形成的肺水肿暗示此时已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征兆。肺

泡内含纤维性粘性细胞渗出液表明肺泡损害期的形成,但未见到淋巴性炎症细胞渗

出,同时还能见到空泡性和多核性肺细胞(图6)。在大多数尸体标本中,还可以

检测到SARS病毒颗粒(图7)。早期研究中,还有人发现在一些组织样品中,可见

衣原体颗粒,曾怀疑衣原体是其病原体,但与临床表现不符合,可能是SARS继发

的或伴发的感染所引起。

 

图6. SARS病人的肺部病变。

A图显示弥漫性肺泡损害伴有肺充血水肿和透明膜形成(HE染色×100)

B图显示弥漫性肺泡损害的组织形成期不伴有炎症细胞浸润(HE染色×200)

C和D图显示空泡性和多核性肺细胞(HE染色×400)(from Lee N.2003) [7]

 

图7.SARS患者肺泡灌洗液中SARS-CoV感染的细胞,A箭头所示为病毒颗粒,B为A图箭头

所指部位的放大。(from Thomas G.Ksiazek,2003)

2.临床表现 

目前认为SARS发病可能经过病毒侵入、复制阶段,过度免疫应答阶段和急性肺损

伤三个阶段(图8)。 

 

图 8 SARS 发病的可能病理过程

我国广州钟南山院士[8]最早总结了广州呼吸病研究所2003年1-3月诊治83例较重的

SARS患者的临床情况。发现SARS非典型肺炎100%的患者都有发热,59%的患者发冷、

寒战,38.6%的患者有肌痛,74.4%的患者有呼吸困难,81.3%的患者有咳嗽,55.4%的患者有咳痰,2.2%的患者有腹泻(图9)。在早期咳嗽并不明显。

 图9. 广州SARS患者临床症状特点[8]。

他们发现患者白细胞计数降低<4×109/L者有12例(14.5%),正常者51例(61.4%),升高者20例(24.1%)。低淋巴细胞血症有53例(63.9%),低血小板血症者7例(8.4%),心肌酶CK-MB升高者9例(10.8%),LDH-1升高2倍者5例(6%)。 

Peiris [9]等追踪了75例SARS病人三周时间,并总结了其病例特点。病人经过利巴伟林和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后发热消退,但85%病人平均8.9天后可再次发热,73%病人7.5天后出现水样腹泻。80%病人平均7.4天后胸片表现加重。45%的病人8.6天后呼吸道症状加重。45%的病人肺部病变好转的同时,肺部的其他部位又出现新的病变。约有20%的病人出现了ARDS(图10)。 

 

图10. SARS病人住院治疗过程中病情出现反复(from Peiris J S M ,2003)[9] 

用定量RT-PCR检测病人体内的SARS-CoV。结果显示,发病后第十天病人体内的病毒量达到高峰,在病人的鼻咽分泌物里达到每毫升1.7×107个病毒。发病15天后体内病毒量下降,并且低于入院时,每毫升鼻咽分泌物里有9.8×104个病毒(图11)。68%的病人从鼻咽分泌物里检测到了病毒,97%的病人从大便里检测到了病毒,42%的病人从小便里检测到了病毒。其他研究者用RT-PCR的方法也从SARS病人的样品中检测到了SARS-CoV[10](图12)。 

 

图11.定量RT-PCR检测患者体内SRAS-CoV的变化(from Peiris J S M,2003) [9]

 图12. 不同试剂盒检测SRAS-CoV的结果。(from Christin Drosten,2003)[10] 

Christopher M. Booth等人[4]研究了多伦多144例病人的发病特点。他们发现,99%的病人主诉发热,85%病人的病历记录有发热。69%的病人有咳嗽,49%的病人有

肌痛,42%的病人有呼吸困难,只有2%的病人有鼻粘膜的卡他症状(图13)。87%的病人LDH升高,60%的病人有低钙血症(图14),54%的病人有低淋巴细胞血症。入院时25%病人胸片正常,46%病人胸片肺部单侧病变,29%的病人胸片肺部双侧病变。31%的病人住院时胸部病变继续进展。有10%的病人一直没有出现胸片的肺部浸润表现。有3例病人出现了气胸。约有10%的病人病情出现反复,有20%的病人需要进入ICU进行治疗。有21%的病人预后不佳。高龄,男性,白细胞数增高,CK和尿素增高,合并有基础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道阻塞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是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图15)。在死亡的8例病人中,有6例都合并有糖尿病。 

据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报道,该医院从2003月2月2日开始,对21例SARS患者进行了血清中IgM和IgG浓度的跟踪检查,历时3个多月。他们发现:患者发病1周内两种抗体均未产生;10~14天,IgM开始出现并很快达到高峰;60天时,约有1/3的患者可以检测到IgM,90天时该抗体基本消失。IgG抗体也在10~14天开始出现,60天达高峰,90天仍持续高水平。故可以推断SARS的保护性抗体很有可能是IgG。这一点不仅可以为恢复期病人血清用于重症SARS肺炎的治疗提供了可能的依据,亦提示恢复期可能不具备传染性。但是,最近WHO提醒在病人血清样本的收集以及进行血清疗法时应注意安全性问题。 

 图13 多伦多SARS病人的临床症状。(from Booth C M. 2003)[4]

 

 图14. 多伦多SARS病人的实验室检查。(from Booth C M. 2003)[4]

 

 图15. 多伦多SARS病人死亡危险因素分析(from Booth C M. 2003) [4]

 

Hon K L E等人[11]观察了10例少年儿童病人的SARS的发病特点。10例病人中5例

为13岁到16岁,为少年组;另外5例1岁到8岁,为儿童组。他们发现,少年组的

病人发病和成年人相似,而儿童组主要以咳嗽为主,没有寒战,肌痛(图16)。而

且他们的病情轻,病程短,胸片表现也轻,而且阴影吸收的快。儿童组淋巴细胞减少

比少年组轻。 

 图16 未成年人SARS发病的特点。(from Hon K L E.2003)[11]

3诊断

由于缺乏特异的检测方法,目前对SARS的诊断主要根据其临床表现以及排除性诊断。

密切接触史,有流感样症状呼吸道症状,肺部浸润病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减少,抗生素治疗无效是其主要诊断依据。目前具体诊断依据请参见卫生部和WHO颁布的诊断标准(https://www.wendangku.net/doc/2f10824013.html,)。

1.影像学检查

当前胸片表现在SARS的诊断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Lee N报道[7],138个病人

中有108个在发热之初就有胸部影像学的异常表现。108个病人中59个(54.6%)

发现肺的单个病变,49个(45.4%)发现单侧肺多个病变或双侧肺病变。本病最初

的胸片表现为片状浸润阴影和间质性炎症改变,大部分发展为双肺多发性病变,病

变部位多分布在肺的外带。未见到胸腔积液、空洞和肺门淋巴结肿大等胸片改变。

对临床恶化的病人进行连续的胸部拍片后显示大约在发病后7到10天肺部浸润呈

持续性发展。但多数患者经过治疗后肺部阴影逐渐吸收(图17)。图18所示为新

加坡Changi General Hospital所报道的一例患者的胸片,患者为以24岁菲律宾女性,

职业女佣,主述发热一周,并出现干咳、肌肉酸痛入院,图中所示为其住院期1

日、5日、7日所拍胸片。图19为香港威尔士亲王医院提供的患者CT结果(症状

出现后2、3、5日表现)。

图17. SARS患者病程中胸片变化。

A: 发病初左肺箭头所示病变;B: 患者肺部病变进展,双侧肺出现多处病变; C: 患者经治疗后病

情好转,肺部病变消散。(from Lee N.2003) [7]

图18 Changi General Hospital所报道患者的胸片(依次为Day1, Day5, Day7)[18]

图19香港威尔士亲王医院提供的患者CT结果(依次为Day2, Day3, Day5)[18]

2.病毒学检查

病毒学诊断对SARS的确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目前检测SARS-CoV的方法正在

研制开发中。WHO发布的检测手段包括:

3.2.1PCR

PCR能够检测血液,大便,呼吸道分泌物,体液里存在的病毒。但在解释得到

的结果时一定要谨慎。缺乏质控的实验室由于污染了别的样品,可能会出来假阳

性的结果。另外,阳性的PCR结果也不能表明有活病毒的存在,或者存在足够

感染他人剂量的活病毒。阴性的PCR结果也不能除外SARS,这可能是由于实

验条件,或没有在病毒存在时采集样品,或病毒在所采集的一些样品中存在的时

间比较短。由于SARS病毒是RNA病毒,与DNA病毒不同,PCR检测需要足

够样品、一定时间以及存在一些技术上的困难。此外SARS-CoV与多种冠状病

毒结构上有许多同源性,可能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其确诊率只有60%-

80%。因此技术上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改进,进一步提高准确性。目前正在开发

快速、简便、准确的PCR检测方法和芯片技术。

3.2.2抗体检测

ELISA能在发病21天后检测到机体对病毒产生的抗体,免疫荧光能在发病10

天后检测到机体对病毒产生的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抗体滴度增加4倍提示近

期感染,发病21天后抗体仍为阴性提示可能没有感染SARS。但对于疾病的早

期诊断没有帮助。

3.2.3细胞培养

可以将病毒接种到Vero E6猴肾细胞里来扩增和培养,分离得到的病毒可以进一

步验证是否为SARS-CoV。关于SARS-Cov感染动物实验模型,目前尚未建立。

最近Fouchier R A.等人应用SARS病毒感染短尾猿,在肺组织中可见到病毒的复

制和肺的严重炎症损伤[20]。

基于目前对于是否感染冠状病毒仍缺乏有效的、通用的和符合性高的检测手段,

WHO建议仍采用流行病学和临床定义。但目前还难以诊断潜伏期的病人,对有临

床症状的病人的快速诊断及诊断准确率还有待提高。在SARS症状出现后三周或更

久病毒抗体的检测可能不会呈阳性,而且我们不知道是否所有的病人都会有阳性反

应。分子生物学的检测必须应用合适的试剂和严格控制条件,但在发病早期以我们

目前的水平还达不到这一要求。在疾病的特定时期我们还不能采集到最佳的样本进

行检测。由于SARS-CoV在传播过程中存在变异,研究者们正研制开发基因芯片

来检测不同株的病毒。随着更多的检测方法应用于诊断,这方面的资料会丰富起来,

同时也会有更丰富的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我们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会诞生一种简便

有效的并能用于疾病的早期确诊的技术和方法。

4预防

SARS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除了飞沫传播外,还可通过粪-口途径及鼻和眼的粘膜传播。因而预防SARS的措施包括通风,戴口罩,戴手套,洗手,穿隔离衣,戴眼罩等。W H Seto等[12]调查了香港五家医院里接触SARS病人的医务人员所采取的预防措施。这些预防措施包括戴口罩,穿隔离衣,戴手套及洗手。被调查者包括13名感染了SARS的医务人员以及241名未被感染SARS的医务人员。在四种预防措施都使用的69名医务人员中,无一人被感染。而13名感染了SARS的医务人员中,至少有一项预防措施被忽略。

ICU里面SARS病人的管理对于预防SARS非常重要[13]。应该避免一些容易引起病人飞沫传播的操作。如咽拭子容易诱发病人咳嗽而传播飞沫,可改为鼻拭子。气管插管时也容易诱发病人咳嗽,预先使用镇静药和肌松剂。吸痰时也容易诱发病人咳嗽,可使用嵌入式吸痰装置。吸痰前不要滴入生理盐水。药物喷雾吸入时会增加飞沫传播,应避免使用。Bag-valve-mask通气和无创通气时病人呼出的气体没有经过过滤,也增加飞沫传播的可能性,应在呼出口加滤膜。

由于绝大多数患者的大小便和鼻咽分泌物中都可见有SARS病毒,并可较长时间存活,

因此应特别注意水,排泄物,和分泌物的消毒和防污染。最近WHO公布香港淘大花园调查结果提到就是由于大楼的排水系统出现问题,使得疫情大规模爆发。目前我国卫生部、WHO和美国CDC都已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实践证明是可行和有效的(具体防治技术方案见http://cmbi.bjmu.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f10824013.html,)。

最近,有专家指出干扰素(α1b/ω)可能具有非特异性免疫作用,可以激活和提高体内淋巴细胞的抵御和杀灭病毒的能力。国内现已制成喷雾剂,正在进行临床试用,其效用尚待数据反馈证实。更有效的预防,还有待于SARS特异性疫苗的研制和开发。

5治疗

目前SARS还缺乏特效的治疗,目前的治疗包括抗病毒治疗如利巴伟林,奥司他伟,血清疗法等;用激素降低免疫系统对肺的损伤;用抗生素治疗潜在的细菌感染;辨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机的应用以及应激和ARDS的对症支持治疗等。我国钟南山院士提出四条有效的临床治疗经验[8]:1.在起病初期病人出现类似流感症状时,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清热解毒治疗有效;2.肺纹理或病理改变酷似纤维化病程时,及时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3.病人出现缺氧,呼吸困难时,及早采用无创通气;4.对中后期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关注患者的继发感染。广州的经验证明,在当前这是十分有效的。

在广州地区,SARS的平均死亡率只有3.7%,远低于WHO估计的10%的死亡率水平。

最近卫生部的推荐治疗方案就是主要依据广州的防治经验制定的。

此外,香港地区报告利巴伟林和激素是最常用的药物。在对30个病人的联合应用这两种药物的治疗过程中[14],17例病人的病情很快好转,13例病人的病情也逐渐好转。只有4例病人接受了短期的无创通气,没有病人需要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没有病人死亡。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与利巴伟林和激素有关的副作用。因而他们推荐将利巴伟林和激素的联合治疗作为SARS的标准疗法。

利巴伟林是一种嘌呤类似物,结构上和鸟嘌呤相似,能够拮抗多种RNA病毒。根据香港的经验,利巴伟林和激素用法如下:

1) 适应症

胸片上广泛的或双侧的肺部病变;或者持续的肺部病变及持续发热两天以上;或者有恶化的迹象;或吸空气时血氧饱和度低于95%。

2) 利巴伟林用法

利巴伟林的用量为400毫克静脉注射,8小时一次。至少连用三天(或直到病情稳定),停用静点后继续口服,每12小时1.2克,疗程为10到14天。

3) 激素用法

激素的疗程为21天。甲基泼尼松龙的用量为每公斤体重1毫克,8小时静脉注射一次,连用5天。然后每公斤体重1毫克,12小时静脉注射一次,连用5天。然后泼尼松龙口服,每公斤体重0.5毫克,每日两次。口服5天后激素用量减半,3天后激素用量再减半,服用3天后停用。

重症病人(临床症状,胸片,血氧饱和度三项中至少两项恶化,有持续的淋巴细胞减少)

给予甲基泼尼松龙冲击疗法。用法为甲基泼尼松龙500毫克静脉注射,每天两次,连用2天。然后继续上述激素用法。

随着对SARS疾病过程的了解加深,利巴伟林和激素的用法也在不断的调整中。新华网报道,最近在香港进行的研究发现,SARS病情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约为期一周。研究显示,患者会首先经过病毒繁殖期,即在这段时期病毒在体内大量繁殖;继而进入免疫系统异常活跃期,即身体的防御系统攻击病毒;随后为肺部破坏期,此时患者肺部遭受严重损伤并需要额外支援。因而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内科学系沈祖尧教授指出利巴伟林和激素的用法需要稍作调整。在第一阶段,应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伟林和另一种名为Kaletra的药物,根据实验显示,这种抗病毒药物有助于抑制冠状病毒的增长。病情进入第二阶段时,从第8天至21天才施用类固醇激素,以减低免疫系统的反应和降低对肺部造成的损伤。而抗病毒药物应在14天后停止使用。

在加拿大的一项研究中[4],144例病人中有126例使用了利巴伟林。大部分病人第一次静点2克,然后每6小时静点1克,连续4天。停用静点后继续口服,500毫克,每8小时一次,连用3天。治疗中发现利巴伟林出现了明显的副作用。有49%的病人血红蛋白下降了至少2克/分升,其中76%的病人发生了溶血。有40%的病人转氨酶升高,14%的病人心动过缓,4%的病人咽痛。由于副作用18%的病人中断了治疗。该研究中利巴伟林副作用明显可能与所用剂量大有关。

重症病人会出现ARDS,因而ARDS的救治对于降低病人的死亡率是很关键的。机械通气是ARDS的主要治疗措施,钟南山院士提出机械通气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允许存在高碳酸血症,即采取肺保护策略。ARDS时的肺部病变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实变的肺组织和仍能交换气体的肺组织交错分布。机械通气时采用生理情况下的潮气量就会使仍能交换气体的肺组织过度扩张,而实变的肺组织仍不能通气。其结果是造成有功能的肺组织的损伤。另外,机械通气时的高氧流量造成的氧中毒,高通气造成肺组织损伤后的继发感染,以及炎症因子的增加都会造成机械通气时的肺损伤。因而ARDS治疗时既要维持机体所需的通气,又要避免机械通气造成的肺损伤。J J Cordingley[15]回顾了ARDS 的机械通气治疗,并提出了一些建议。①给氧一般不超过60%,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左右就可以了。②允许高碳酸血症,CO2升高到正常的2到3倍是可以接受的,几天后肾脏会产生代偿作用以缓解高碳酸血症引起的酸中毒。有些医院在病人血pH值降到7.2以下时经静脉缓慢的给予碳酸氢钠。③潮气量6ml/kg, 吸气峰压30-35 cmH20,用相对高的PEEP,如15 cmH20。④在压力控制通气模式下,设定I:E在1:1或2:1,并密切检测PEEPi和血流动力学。

血清疗法是目前正在实验中的一种治疗方法。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把40名SARS肺炎病人分成两组,甲组20名病人经静脉输入康复者的血清,乙组不使用血清。经过一个多月的临床试验,结果发现两组疗效有很显著的差别:乙组有3名病人不治,甲组则没有死亡个案。但到目前为止,以血清治疗非典型肺炎的成效,仍有待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主任沈祖尧说,SARS病人如果在发病两星期内使用血清,病人的住院时间和发烧期会较短,死亡率会较低。但因为血清需由康复者捐出,且会使初愈病人感觉难受,并还得选择合适的血型配合才行。目前,血清治疗将主要应用于病情发展较快、有生命危险的病人,及有基础病(例如糖尿病等)的老年病人以及患病孕妇。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目前还没有通过血液传播SARS的临床报道,但是由于在临床

SARS感染者中极少数有出现病毒血症(viraemia)的症状,因此从理论上讲仍不能排除血液传染的可能性。依据WHO和我们卫生部的建议,病人恢复期的血清应在三个月后采集和应用,所以一定要特别注意血液样品的安全性问题[21]。

另外,国际知名艾滋病防治专家何大一近日指出:阻断SARS病毒与宿主细胞的融合,将可能有效地防治SARS感染。他的研究组与Roche制药公司合作,模仿SARS表面蛋白,人工合成十几种短肽,已证明其中有5种可以明显抑制SARS病毒的活力。该工作将有可能为SARS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6转归

SARS病毒造成的呼吸系统损伤的康复状况,是SARS临床研究的另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目前,由于发病时间和临床标本的局限性,对该问题尚处于调查、分析、研讨阶段,仅有少部分非文献性的报道。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及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5月10日报道[17],他们根据对香港淘大花园最初入院的七十五名病人的跟踪报道结果,分析认为SARS病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病毒复制期(Viral replicative phase)、超敏反应期(immune hyperactive phase )和肺损伤期(pulmonary destruction phase),每个阶段时程约为一周。百分之八十的病人在前两个阶段,经过及时有效的器械辅助及药物治疗之后,即可出现好转,并最终痊愈(fully recovery)。另外百分之二十则出现第三阶段症状,需要接受更进一步的治疗。而且,有百分之十作用的病人需要接受特别的康复治疗,以恢复正常的呼吸功能。

7结语

SARS是由一种新出现的病毒引起的疾病,它的传染性很强。目前我们只是初步了解了这个疾病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彻底的控制和防治SARS非典型肺炎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这些问题包括:

1.SARS病毒来源、变异、生活周期和传播途径与规律的深入研究。

2.病毒在体内复制、扩增和入侵细胞机制的研究。

3.病毒免疫和继发反应与细胞凋亡和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

4.快速诊断和疫苗的研制。

5.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包括核酸药物等生物工程药物的开发。

我们相信SARS和其他传染病一样是可防可治的,其中防更重于治,人类一定能战胜SARS。但是我们亦应清楚的认知到,SARS是一种新型的烈性传染病,彻底防治SARS 还需要一个过程。任务是长期的亦是艰巨的,我们坚信依靠科学,依靠世界和全国的合作,依靠党和政府,群防群治,我们一定能战胜SARS。

参考文献:

1.Cumulative Number of Reported Probable Cases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May 14, 2003, available at http://www.who.int/csr/sars/country/2003_05_13/en/. 2.Coronavirus never before seen in humans is the cause of SARS. Apri1 16, 2003, available at

http://www.who.int/csr/sarsarchive/2003_04_16/en/

3.Donnelly C A, Ghani A C, Leung G M, et al. Epidemiological determinants of spread of

causal agent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in Hong Kong. THE LANCET. Published online. 2003, May 7

4.Booth C M, Matukas L M, Tomlinson G A, et al.Clinical Features and Short-term Outcomes

of 144 Patients With SARS in the Greater Toronto Area. JAMA. 2003; 289:1-9

5.Donnelly C A, Ghani A C, Leung G M, et al. Epidemiological determinants of spread of

causal agent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in Hong Kong. THE LANCET. Published online. 2003, May 7

6.Yeung M C, Yu W C .Outbreak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in Hong Kong special

adeministrative region: case report.BMJ 2003 ;326:850

7.Lee N, Hui D, Wu A, et al. A major outbreak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in

HongKong.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03;April 7: SUNG1-9

8.Zhong N S, Zeng G Q. Our Strategies for Fighting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Published online 2003, May 28田晓清。SARS临床诊治现状-钟南山。中国医学论坛报。 April 29, 2003

9.Peiris J S M, Chu C M, Cheng V C C, et al. Clinical progression and viral load in a

community outbreak of coronavirus-associated SARS pneumonia: a prospective study. The Lancet. Published online. 2003, May 9

10.Drosten C, Gunther S, Preiser W,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coronaviru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Published online.2003;April 10

11.Hon K L E, Leung C W, Cheng W T F, et al. Clinical presentations and outcome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The Lancet. Published online. 2003; April 29

12.Seto W H, Tsang D, Yung R W H. et al. Effectiveness of precautions against droplets and

contact in prevention of nosocomial transmission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eome(SARS). THE LANCET. 2003; 361:1519-1520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f10824013.html,pinsky S E, Hawryluck L. ICU mamagement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Intensice Care Medicine. Published online.2003,May 9

14.So L K Y, Lau A C W, Yam L Y C, et al. Development of a standard treatment protocol for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f10824013.html,ncet. 2003;361:1615-1618

15.Cordingley J J, Keogh B F. The pulmonary physician in critical care 8: ventilatory

management of ALI/ARDS. Thorax 2002;57:729-734

16.Ruan Y J, Wei C L, Ee L A, et al. Comparative full-lenth genome sequence analysis of 14

SARS coronavirus isolates and common mutations associated with putative origins of infection. The Lancet. Published online. 2003, May 9

17.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临床治疗经验记者会谈话内容香港卫生署 May 10,2003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f10824013.html,.hk/gb/https://www.wendangku.net/doc/2f10824013.html,.hk/gia/general/200305/10/0510213.htm

18.Radiological Appearances of Recent Cases of Atypical Pneumonia in Hong Kong. May 15,

2003. available at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f10824013.html,.hk/web/atypical_pneumonia/atypical_pneumonia.htm

19.Nicholls J M, Poon L M, Lee K C, et al.Lung pathology of fatal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The Lancet Published online. 2003, May 16

20.Fouchier RA, Kuiken T, Schutten M, et al. Koch's postulates fulfilled for SARS virus. Nature

2003;423:240

21.WHO Recommendations on SARS and Blood Safety.May 15, 2003, available at

http://www.who.int/csr/sars/guidelines/bloodsafety/en/

非典型性肺炎的防治措施(等12则)

非典型性肺炎的防治措施(等12则) 非典型性肺炎的防治措施 卫生部日前公布了非典型性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的防治措施(试行)。 对于如何防治非典型性肺炎,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在今年4月2日答记者问时讲道:专家们已经摸索出了该疾病传播的基本规律,非典型性肺炎是可以预防的,专家提出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一、预防措施 1.培养良好个人健康生活习惯。如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和纸巾擦干;不要共用毛巾;注意均衡饮食、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定期运动、充足休息。减轻压力和避免吸烟,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2.确保室内空气流通。经常打开所有窗户,使空气流通;保持空调设备的良好性能,并经常清洗隔尘网;在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前往空气疏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3.出现症状要及时就医。 4.不要去探访已明确诊断为非典型肺炎的病人。 5.家长要教育儿童注意防护。 二、治疗方案 (一)一般性治疗:休息,适当补充液体及维生素,避免用力和剧烈咳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多数病人在发病后14天内都可能属于进展期)。定期复查胸片(早期复查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心、肝、肾功能等。每天检测体表血氧饱和度。 (二)对症治疗:

1.有发热超过38.5℃者,全身酸痛明显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高热者给予冰敷、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措施。 2.咳嗽、咳痰者给予镇咳、祛痰药。 3.有心、肝、肾等器官功能损害,应该作相应的处理。 4.气促明显、轻度低氧血症者应早给予持续鼻导管吸氧。 儿童忌用阿司匹林,因该药有可能引起Reye综合征。 (三)治疗上早期选用大环内脂类、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等,如果痰培养或临床上提示有耐药球菌感染,可选用(去甲)万古霉素等。 (四)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建议应用激素的指征为:①有严重中毒症状;② 达到重症病例标准者。应有规律使用,具体剂量根据病情来调整。儿童慎用。 (五)可选用中药辅助治疗,治疗原则为:温病,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 (六)可选用抗病毒药物。 (七)可选用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 (八)重症病人的处理和治疗: 1.有明显呼吸困难或达到重症病例诊断标准要进行监护。 2.可使用无创正压通气首选鼻罩CPAP的方法。常用的压力水平为4~10cmH2O。应选择适当的罩,并应持续应用(包括睡眠时间),暂停时间不超过30分钟,直到病情缓解。推荐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标准:呼吸次数>30次/分;吸氧3~5升/ 分条件下,SaO2 3.严重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吸氧5升/分条件下SaO2 4.一旦出现休克或MODS,应及时作相应的处理。如果处理有困难或条件不足,应及时请有关专家会诊。 五分钟快速检测艾滋病 天津市医药集团控股企业科炬生物医学技术有限公司研制出的艾滋病(HIV1+2)体外诊断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复习题 一.单选题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什么时间施行的( ) .5.4 C.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列入哪类传染病管理( )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法定传染病 3.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管理中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 A.监督管理 B.监测管理 C.防治管理 D.医疗救治 4.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管理中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 A.监督管理 B.监测管理 C.防治管理 D.医疗救治 5.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管理中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 A.监督管理 B.监测管理 C.防治管理 D.医疗救治 6.对参加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应当给予何种政策倾斜( ) A.适当补助和抚恤 B.适当补助和保健津贴 C.表彰和奖励 D.补助和抚恤 7.对参加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应当给予何种政策倾斜( ) A.适当补助和抚恤 B.适当补助和保健津贴 C.表彰和奖励 D.补助和抚恤 8.对因参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发生疾病、残疾、死亡的人员应当给予何种政策倾斜( ) A.适当补助和抚恤 B.适当补助和保健津贴 C.表彰和奖励 D.补助和抚恤 9.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接受以下机构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以及预防控制措施等行为。() A.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 C.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0.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人员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或者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必须立即向以下什么部门报告() A.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B.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C.当地政府 D.社会通报 1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疫情或者接到疫情报告,应当立即向以下什么部门报告() A.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B.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C.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D.当地政府

防治非典基本知识

防治非典基本知识 1.什么是非典型肺炎? 非典型肺炎是指近来世界部分国家和我国局部地区发生的,原因不明,主要以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引起本次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冠状病毒科新种,称为SARS病毒,传染性较强,病情重,进展快,危害大。 2.非典型肺炎有哪些症状?与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非典型肺炎临床表现为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高于38摄氏度,偶有畏寒,可伴有头痛、关节酸痛、全身乏力、腹泻等;一般没有上呼吸道其他症状;可有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可有胸闷,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 普通感冒通常是在淋雨、受凉、过度疲劳后,因抵抗力下降,才容易得病。因此,普通感冒往往是个别出现,不会像非典型肺炎那样流行。普通感冒发病时,多数是低热,很少高热,病人鼻塞流涕、咽喉疼痛、头痛、全身酸痛、疲乏无力,症状较轻微,如果没有并发症,一般不会危及生命。 3.非典型肺炎潜伏期有多长? 一般约为2至12天,通常在4到5天。 4.非典型肺炎是怎样传播的? 非典型肺炎的传播方式可能主要是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以及与病人密切接触造成的。密切接触是指:治疗或护理病人、探视病人;与病人共同生活;直接接触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

5.非典型肺炎有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办法? 非典型肺炎目前还没有消灭病毒的特效药物和治疗办法,但经过及时的支持性治疗和对症治疗后,绝大多数病人可以痊愈康复。 6.个人怎样预防非典型肺炎? 主要是培养和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洗手,洗手后,要用清洁的毛巾或纸巾擦干;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不要共用餐具、茶具和毛巾;注意饮食均衡,定期运动,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尽量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所。 7.当家人或朋友被确诊为非典型肺炎患者时,应当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患者家中或近期曾滞留的场所进行消毒处理,包括空气、家具、衣物等;为控制疫情,与患者密切接触者应配合疾病控制机构进行医学观察或隔离,一般为2周;避免探视病人,如必须探视时,一定要戴口罩,并穿防护服;随时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有不适要马上到医院检查。 8.出现发热、咳嗽、全身酸痛等症状时应该怎么办? 如果出现发热,体温达38摄氏度以上,咳嗽、全身酸痛等症状和体征,千万不可麻痹大意,存在侥幸心理,要马上去医院就诊,立即减少与家人、同事和周围人员的接触。 9.在公共场所怎样预防非典型肺炎? 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口鼻,之后要洗手;避免触摸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学必看 试题带详细解析答案)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关于SARS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 ) A.严重者出现呼吸窘迫 B.常伴有呼吸道卡他症状 C.常以发热为首发和主要症状 D.肺部体征不明显 E.部分患者有腹泻 正确答案:B 2.根据传染病防治法,SARS的管理应( ) A.按丙类管理 B.按乙类管理 C.各省级卫生管理机构自行决定 D.各级医疗机构自行决定 E.按甲类管理 正确答案:E 3.SARS的首发症状是( ) A.腹泻 B.咳嗽 C.胸闷 D.发热 E.鼻塞 正确答案:D 4.有关SARS的传播途径正确的是( ) A.间接接触不易传播 B.患者的粪便一般没有传染性 C.隐性感染者也是重要的传染源 D.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 E.呼吸道症状显著的患者传染性低 正确答案:D 5.关于SARS的流行特征不正确的是( ) A.可通过交通工具远距离传播 B.儿童发病率高 C.有明显的居民楼聚集现象 D.农村地区病例少 E.主要发生于人口密度较大的都市 正确答案:B 6.SARS-CoV不常侵染的细胞是( ) A.肺泡上皮细胞 B.血管内皮细胞 C.淋巴细胞 D.神经元细胞 E.支气管上皮细胞 正确答案:D 7.有关SARS进展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多发生在病程的8~14天

B.肺部阴影发展迅速 C.发热及感染中毒症状持续存在 D.多数患者出现ARDS E.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进行性加重 正确答案:D 8.有关SARS患者外周血象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 A.常可见到异型淋巴细胞 B.血小板可减少 C.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 D.常有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E.CD4、CD8细胞计数均降低 正确答案:A 9.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SARS下列哪项不正确( ) A.达到急性肺损伤的诊断标准 B.x线胸片示大片阴影并在48小时之内病灶面积增大>50%且在正位胸片上病灶面积占双肺总面积的1/4以上 C.中毒症状重,持续发热,经对症治疗3天以上,体温仍超过38℃ D.目的在于抑制异常的免疫病理反应,减轻肺的渗出及损伤 E.出现ARDS 正确答案:C 10.对于疑似SARS者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收入双人或多人观察室隔离观察 B.按正常诊疗程序就医 C.安排家庭医学隔离观察,由CDC随访 D.收入单人观察室隔离观察 E.安排家庭医学隔离观察,并随诊 正确答案:D 11.有关SARS病原学检查错误的是( ) A.血清SARS-CoV抗体由阴性转变为阳性提示为近期感染 B.SARS-CoVPcR测定结果阳性可确诊SARS C.SARS-CoVPCR测定结果阴性可除外SARS D.SARS-CoV分离培养阳性结果可确诊SARS E.急性期到恢复期血清SARS-CoV抗体滴度升高4倍及以上,提示为近期感染 正确答案:C 12.SARS的病原体属于( ) A.支原体 B.衣原体 C.原虫 D.病毒 E.细菌 正确答案:D 13.对SARS密切接触者的检疫期一般为( ) A.7天 B.21天 C.3天 D.14天

四合永镇中心卫生院非典型肺炎应急预案

四合永镇中心卫生院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做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型肺炎)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切实有效地防止非典型肺炎疫情反复实现可持续控制,根据县卫生局《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预案》的精神,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非典型肺炎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全面落实“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工作方针,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将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确保社会稳定。 二、工作原则 ㈠预防为主 宣传普及非典型肺炎防治知识,提高公众防护意识和乡镇公共卫生水平,发现病例、疑似病例或有来自疫区人员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传播和蔓延。 ㈡依法管理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非典型肺炎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㈢属地负责

非典型肺炎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 ㈣分级控制 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将非典型肺炎疫情分为四个等级进行预警,并实施分级控制。发生不同等级疫情时,启动相应级别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方案。 ㈤快速反应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五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出现疫情,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本乡镇范围内涉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 第二部分组织管理 一、组织领导 成立疫情报告领导小组、疫情处理领导小组。 见附件。 第三部分疫情预防 一、一般预防 ㈠爱国卫生运动 全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以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为重点,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开展以整治内外环境、街路楼道卫生、清除垃圾污物、消灭卫生死角、做好饮用水源和人、畜粪便卫生管理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培养人民群众讲究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防范非典型肺炎工作通知

防范非典型肺炎工作通知 各零售药店: “非典型肺炎”是本世纪的一种新的疾病,在预防“非典型肺炎”的特殊时期,零售药店是除了医疗机构以外较易出现患者和疑似患者的场所,为了加强防范与控制工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强化对药店的场所管理,有效地防止“非”病在药店的传播,确保药店职工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特提出如下防范预案。一、预防性措施 (一)通风换气,确保空气新鲜。 药店在正式营业后应尽量避免关闭窗门使用空调,在温湿 度允许的条下,店堂及生活区、办公区每天至少2—3次开窗通风,每次至少30分钟。 (二)空气、地面和柜台表面消毒 每天停止营业后用过氧乙酸熏蒸、戊二醛喷雾或紫外线灯 进行空气消毒;店堂及生活区、办公区的地面可用0.1%的过氧 乙酸或1000 G/L—2000G /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湿拖,桌椅、 柜台、电脑及其他设施设备等也可用上述消毒液擦拭,每日不少于2次,并做好消毒记录。 (三)确保营业员个人卫生和健康监控 营业员在饮水、用餐前一定要用流水洗手,不用脏手揉眼 睛、清洁鼻孔,直接在柜台前销售西药和中药饮片的营业员应当佩带口罩和手套,药店要建立营业员每日健康检查制度,店长要对每天上班的营业员进行健康及相关内容的检查,及时掌

握员工和其家属的外出史和其亲属的来沪探亲情况,发现可疑病症及早采取措施,杜绝带病上岗。 (四)加强“非典”预防知识宣传 在营业员中普及对该病的预防知识,提高职工个人卫生和疾病防护意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对营业人员和购药者防病、消毒知识的宣传,尤其要指导和劝告发烧病人去医院进行正规就诊。二、应急性措施 (一)对员工与购药者 发现员工或购药者有发烧、咳嗽、肌肉酸痛等症状或自述接触了疑似或确诊病人及从疫区来沪的亲友,应立即进行登记, 详细记录住址和联系电话,并劝其到医院就诊。症状严重的,药店可以直接电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99799),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门接收病人。 (二)对店堂、设施设备及药品、直接接触与间接接触者本药店员工或购药者被诊断为疑似或确诊病人,店堂、设施设备及药品应按照区疾病控制中心有关预案处置。药店应积极配合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现场调查人员,追查其他密切接触者的名单,调查其外岀史以及与其他人员的接触史,必要时进行追踪、随访或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求采取医学观察,解除隔离观察的时间要服从有关部门的规定。 (三)对社区居民 对周围的群众作好正面的宣传和解释工作,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恐慌。在停业期间,药店不得以任何理由向顾客销售店内商品(含药品)。 (四)其他有效控制传播扩散的手段和急救手段 各零售药店,我们的国家正面临着防治非典型肺炎的严峻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答案

一. 单选题 1.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属于哪类法定传染病,发生流行时按哪类传染病管理 A.属于乙类传染病,流行是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B.属于乙类传染病,流行是按乙类传染病管理 C.属于甲类传染病,流行是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D.属于丙类传染病,流行是按乙类传染病管 2.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主要传染源是 A.隐性感染者 B.患者 C.无症状携带者 D.不典型感染者 3. 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必须坚持做到哪“四早” A.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 B.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C.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D.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 4.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A.呼吸道飞沫传播 B.垂直传播 C.血液传播 D.蚊虫叮咬 5. 以下哪种药物可用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预防 A.胸腺素

B.板蓝根 C.人血免疫球蛋白 D.都不是 6. 医院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必须向哪一个部门报告 A.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B.人民政府 C.公安部门 D.卫生行政部门 7.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潜伏期通常是: 天 天 天 天 8. 以下哪项不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典型表现 A.发热,体温超过38℃ B.干咳、少痰 C.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D.乏力、头痛、关节肌肉酸痛 9.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冠状病毒是冠状病毒科的新成员 B.冠状病毒科的病毒与人和动物的疾病有关 C.病毒排泄物在空气中存活6小时,在血液中可存活15天,粪便中 可存活10天

摄氏度加热90分钟,75摄氏度加热30分钟可灭活SARS病毒;75%乙醇5分钟病毒失去活力 10.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A.大部分患者无潜伏期 B.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乏力 C.咳嗽、多痰,呼吸窘迫综合征 D.早期白细胞数升高,肺部影像学显示肺炎改变

非典型肺炎防治技术方案

非典型肺炎防治技术方案 非典型肺炎是指目前病原尚不明确,在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的,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肺炎,在家庭和医院有显著的聚集现象。 为指导各级卫生部门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有效的治疗、预防和控制措施,防止疫情蔓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组织专家在总结前一阶段防治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非典型肺炎防治技术方案,供各地在工作中参考执行。 该病为一种新发传染病,其技术方案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修改、完善。各地在实际工作中,对非典型肺炎防治技术方案有何建议和修改意见。 附件1 请及时与卫生部疾病控制司联系。 非典型肺炎病例的临床诊断标准(试行) 1.流行病学史 1.1发病前2周曾密切接触过同类病人或者有明确的传染给他人的证据 1.2生活在流行区或发病前2周到过非典型肺炎正在流行的地区 2.症状与体征 发热(>38℃)和咳嗽、呼吸加速,气促,或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罗音或有肺实变体征之一以上。 3.实验室检查 早期血WBC计数不升高,或降低。 4.肺部影像学检查 肺部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样改变 5.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 非典型肺炎的临床诊断 根据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验、肺部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进行临床诊断,一旦病原确定,检测方法特异,即建立确诊病例的定义。 疑似病例:1.1+2+3或1.2+2+3+4 临床诊断病例:1.1+2+3+4或1.2+2+3+4+5 非典型肺炎重症病例诊断标准 非典型肺炎病例符合下列标准的其中1条可诊断为非典型肺炎的重症病例: 1.多叶病变或X线胸片48小时内病灶进展>50% 2.呼吸困难,呼吸频率>30次/分; 3.低氧血症,吸氧3-5升/分条件下,SaO2< 93%,或氧合指数<300mmHg。 4.出现休克、ARDS或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备注: 1.密切接触是指护理或探视非典型肺炎病例、与病例曾居住在一起(包括住院)或直接接触过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和体液。 2.非典型肺炎流行区是指有原发非典型肺炎病例,并造成传播的地区,不包括已明确为输入性病例,并由该输入性病例造成一定传播的地区。 3.病人可伴有头痛、关节酸痛、全身酸痛、乏力、胸痛、腹泻。 4.排除疾病:在诊断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排除原发细菌性或真菌性肺炎、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临床表现类似的肺部疾患。 附件2 非典型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的推荐治疗方案和出院诊断参考标准(试行) 一、推荐治疗方案 (一)一般性治疗:休息,适当补充液体及维生素,避免用力和剧烈咳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多数病人在发病后14天内都可能属于进展期)。定期复查胸片(早期复查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心、肝、肾功能等。每天检测体表血氧饱和度。 (二)对症治疗: 1、有发热超过38.5℃者,全身酸痛明显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高热者给予冰敷、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措施。 2、咳嗽、咳痰者给予镇咳、祛痰药。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 一、医务人员防护的原则 医务人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防护采取标准预防的原则,并根据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接触隔离和空气隔离。医院应当根据医务人员在工作时接触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或临床确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和导致感染的危险性程度采取分级防护,防护措施应当适宜。 (一)医院内所有区域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标准预防的核心内容包括: 1、所有的病人均被视为具有潜在感染性病人,即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要防止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又要防止非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 3、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病人。 (二)标准预防的聚体措施包括: 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 2、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3、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立即洗手; 4、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严禁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5、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 6、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 二、防护用品的标准及使用 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医级标准。 (一)防护服:应当符合《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GB19082-2003,可为联体或者分体式结构,穿脱方便,结合部严密。袖口、脚踝口应当为弹性收口,具有良好的防水性、抗静电性、过滤效率和无皮肤刺激性。 (二)防护口罩:应当符合《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19083-2003,口罩可氛围长方形和密合型,应当配有鼻夹,具有良好的表面抗湿性,对皮肤无刺激,气流阻力在空气流量为85L/min的情况下,吸气阻力不得超过35mmH2O,滤料的颗粒过滤效率应当不小于95%。也可以选用符合N95或者FFP2标准的防护口罩。 (三)防护眼镜或面罩:使用弹性佩戴法,视野宽阔、透亮度好,有较好的防溅性能。 (四)隔离衣:材料易于清洗和消毒,长袖、拉链或者纽扣位于背部。

预防新型非典型肺炎的几点建议

新型非典型肺炎疫情,可防可控,大家无需恐慌 ——带您了解两次非典型性肺炎疫情并补充几点防护技巧 目前中国正在面临一场挑战,一面是中国传统新春佳节的临近和春运大军的人员流动,一面却是突如其来的新型非典型肺炎疫情。在华夏各族人民最重大的节日——春节面前,新型非典型肺炎疫情的爆发并不能减少华夏子孙回“家”与父母、子女、亲人团聚的期盼和喜悦,只是心里对疫情的害怕与这份喜悦共存,一些人受外媒过分报道的影响,内心甚至产生了恐惧。传染病疫情最害怕的就是人员的密集流动,这是疫情的大敌,面对几十亿人次的人流大军,我们伟大的祖国没有就此结束春节假期,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我们伟大的国家有足够的能力面对这次挑战,我们要相信我们国家,有足够的能力应对这次疫情,这是国家对新型传染病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的又一次考验,但胜利依旧属于我们,只是这个春节注定比往年更不平静。 ?第一次非典型肺炎(SARS病毒)疫情回顾 先来回顾一下2003年的第一场雪,哦,不是!是第一次非典疫情,因为只有了解第一次疫情爆发、控制、最后消灭,才有助于正确了解和认识现在面前的这场新型非典疫情。 回想起2003年SARS疫情初次爆发的时候,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真正处于恐慌之中,这是细菌?这是病毒?不知道。就因为对产生疾病的病原体一无所知,所以,大家都很恐慌,也应该恐慌。全世界首次出现。无论是医务人员或是科研工作者都没人知道导致疫情爆发的是个什么来头,更别说如何诊断和治疗。医务医务人员最初能做的,就是凡有发热体征的病人都高规格对待,凡有无法确定的病人都统一隔离观察或治疗,这是为了防范疫情的进一步扩散,有点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架势。并且治疗方案简单粗暴,凡是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和抗病毒的药一起上,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为的是控制疫情并且更多的保住患者的性命,因而治疗效果非常差,甚至有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在同时服用大量的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后,反而产生了副作用引发并发症,最终甚至导致死亡。在疫情爆发的前几个月,死亡人数激增,人们在这场不知道对手的战场上输的很惨。牺牲了太多的性命,医院的医护人员也倒下了一个又一个……。 全球的医务工作者和诊疗产品的科研工作者都投入了对这个疾病以及病原体的研究工作,在当时中国基因检测技术稍许落后于美国的历史背景下,最终由美国的研究人员确定了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类型以及全基因序列甚至致病机理,并共享给我国科学家研制诊断和治疗的方案。这期间仍不断有人失去宝贵的生命。 我很幸运,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作为一个基因诊断试剂盒的研发工作者,我同全国的基因诊断研究人员一起站在了对抗“非典”的第二战场上。在医务工作者全力抢救病人生命、在国家疾控防疫部门在国家各部委的高度配合下组织动员全国人民开展环境消毒、亲密接触者居家隔离、加强患者和疑似病人的筛查和管理、减少人员流动的同时,全国的诊断产品研发机构和单位在美国共享给我国SARS病毒全基因序列之后,不约而同的投入了基因诊断技术和产品研发的第二战场。据我所知国内所有的大型基因诊断公司都开始了SARS病毒的基因诊断产品的研发,都把这个项目的研发放在了最最首要的位置,这个任务很艰巨,但必须完成,因为只有明确的确诊病毒,才能准确的确诊疾病,才能有的放矢的治疗疾病,疫情才可能真正的被控制住。 考虑到项目的艰巨性和危险性,我独立承担了我们公司这个项目,但公司的研发总监、总经理、甚至集团公司的各级领导都是我坚强的后盾,我压力重大,也信心十足。 在项目开始以后的连续两个月内,我没有假期,只有3天是在晚上10点之前回家的,大多数日子都在次日的凌晨12点-1点才能回家,早上9点又要开始新一天的工作。我们的研发总监无论多晚,每天都陪我一起打车回家。总经理要求,每次实验结果出来,无论多晚,都要提前电话通知他,他都会从家里赶来公司一起看实验结果一起听我汇报结果并讨论下一步实验方案……!啊!对了,那段时间我有幸吃遍了当时全上海有名的川菜馆,研发总监最主要的任务是帮订餐馆,帮我付车费和饭钱,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知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A型题]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多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 A.<37.5℃ B.>37℃ C.>38.5℃ D.>38℃ E.>36.5℃ 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潜伏期为() A.2~21天,多为14天 B.12天 C.14~25天 D.10天 E.21天 3.医院如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应在多长时间内自有关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12小时内 B.6小时内 C.24小时 D.9小时 E.<10小时 4.接触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和临床诊断患者的医务人员,脱离隔离区后需进行医学观察的天数为() A.1周 B.8天 C.15天 D. 10—14天 E.6天 5.轻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用普通鼻导管上氧,流量为1~3 L/min,如面罩高流 量给氧,流量应为() A.2—6L/min B.3—9L/min C.4—9L/min D.10—15 L/min E.16—18 L/min 6.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微生物可能性最大的是() A.衣原体 B.冠状病毒 C.支原体 D.军团菌属 E.立克次体 7.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期限为() A.2天 B.10天 C.12天 D.14天 E.21天 8.进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区,应戴多少层的棉纱口罩() A.4 B.6 C.2 D.10 E.12 9.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房患者所在的病区用空气乳酸加热熏蒸进行空气消毒,下列哪项正确() A.面积为40m2的房间乳酸用量为6mL B.面积为50m2 的房间乳酸用量为10mL C.面积为60m2 的房间乳酸用量为8mL D.面积为70m2的房间乳酸用量为12mL E.面积为100m2 房间乳酸用量为18mL

什么叫非典型肺炎

什么叫非典型肺炎? 非典型肺炎(Atypical pneumonias)是指由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立克次体、腺病毒以及其他一些不明微生物引起的肺炎。而典型肺炎是指由肺炎链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 非典型肺炎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一种呼吸道急性传染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肺炎,在家庭和医院有聚集感染现象 非典型肺炎病毒可能源于动物 新华社广州4月5日电正在广东调查非典型肺炎情况的世界卫生组织专家5日对新华社记者说,非典型肺炎可能并不是在中国境内起源的。5名专家5日上午前往中山大学医学院,与近期一直致力于研究治疗非典型肺炎的中方病毒学和传染病学专家进行了座谈,并参观了中大医学院的微生物实验室。世卫组织的专家们认真听取了中大医学院微生物研究室主任、广东省治疗非典型肺炎的专家组成员之一郭辉玉教授的介绍,并就广东地区首例发病病人的症状、发病和死亡人数、中国医学人员如何有效治疗病患、控制发病率和传染率等问题进行了仔细询问。会后,世卫组织代表团成员之一、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及预防中心流行病学部门主任詹姆斯·麦格尔对新华社记者表示,目前他们对

非典型肺炎有一些初步的猜测,但并没有最后得到证实。科学家们怀疑这种由衣原体、冠状病毒及混合病毒共同组成的非典型肺炎病毒最初起源于某种动物体内,可能并不是在中国境内起源的。詹姆斯·麦格尔说,现在使他们感到困惑和正在致力研究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这种非典型肺炎病毒在不同的患者身上具有不同的特征,有些具有强大的传染性,有些并没有传染性。另一代表团成员、国际健康与人口调查中心传染病和疫苗科学项目负责人罗伯特·F·布雷曼说,在他们为期3天的调查参观和资料搜集过程中,虽然没有什么令人惊喜的新发现,但由于中方提供的数据、资料以及对病毒样本的分析非常全面和真实,对非典型肺炎病患者的治疗也十分行之有效,这使他们预先的一些假设得到了进一步证实。这已经是非常重要的成果了。专家组5日下午将前往广东省人民医院进行调查。“非典型肺炎”发病原因是什么?答:此次非典型肺炎疫情的病原目前尚未最终确定,国内专家在5例非典型肺炎患者身上所取的标本中发现有衣原体样颗粒,而境外有专家认为可能是一种病毒,主要集中在冠状病毒或副粘液病毒。国内专家已排除了鼠疫、肺炭疽、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军团病等病原,现正集中研究确证是否属于冠状病毒、衣原体等几个重点病原。 不少群众反映,非典型肺炎来得突然,给人的感觉好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预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预案 为了进一步做好广西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切实有效地防止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在广西的发生和流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卫生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广西实际,制定本预案。 第一部分总则 一、总体要求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以下简称“四早”)的工作要求,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将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广西经济发展,确保社会稳定。 二、工作原则 (一)依法管理,依法行政。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二)预防为主。 宣传普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和卫生防病知识,提高公众防护意识,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城乡公共卫生状况。加强日常监测,及时发现病例,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传播和蔓延。 (三)属地负责。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辖区内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负总责。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全区范围内的医疗卫生资源和防控物资实行统一指挥、调度。

(四)分级预警。 根据疫情发生、发展情况,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划分为三个等级进行预警,并实施分级控制。不同的预警级别将启动相应级别的工作预案(响应)。 (五)快速反应,科学防治。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的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坚持科学防治策略,加强相关科学研究,规范防控措施与操作流程,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做到统一、有序、快速、有效,实现防治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三、病例诊断 首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例由自治区级诊断救治专家组进行确认,首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由国家专家组进行确认。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都必须由自治区、市、县诊断救治专家组(诊断小组)诊断。 四、疫情预警分级 依据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发生数、疫情播散速度和范围及流行趋势,将疫情划分为三个预警等级: 一般疫情(三级)预警:国内出现疫情,或本自治区出现1例临床诊断病例,且有增加趋势。 重大疫情(二级)预警:本自治区出现6例以上(含6例)临床诊断病例,且出现3个以上(含3个)疫点,有在本自治区传播的趋势。 特大疫情(一级)预警:本自治区出现30例(含30例)以上临床诊断病例,或者30例以下且有5个以上(含5个)疫点暴发,有较明显的流行趋势。 五、应急响应 自治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专家咨询委员会根据疫情预警,提出启动应急响应报告,由自治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请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部分组织机构及部门职责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属于中医“温病”的范畴。病因为感受风温之邪或疫毒时邪,病位主要在肺。基本病机特点为:风温、疫毒,或挟湿或挟瘀,壅阻肺络,耗气伤阴,甚则出现气急、喘脱危象。本病来势迅猛,证型变化多端。 一、预防: 在实施“社区综合性预防措施(试行)”的基础上,为提高健康人群对温病时邪的抵抗力,建议参考使用扶正祛邪方为预防处方: 黄芪15克,白术15克,防风10克,贯众9克,银花9克,陈皮6克 以上为成人一日量,煎水代茶,或制成颗粒冲服,儿童减半。服法:日服2次,连服7—10日。 二、中医辨证论治 在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制定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的推荐治疗方案和出院诊断参考标准(试行)”等防治技术方案基础上,建议中医师或中西医结合医师参考中医“风温”“疫毒时邪”的理论和辨证论治方案,根据病人的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 常见临床证型 1. 风温热(疫)毒袭肺证 主症:疾病初起,发热较明显,微恶风寒,咳嗽,口微渴,头痛,舌边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浮洪。

治则:发散风热,清肺解毒 处方:银翘散加大青叶、板蓝根、青蒿、野荞麦根、葶苈子;热盛,高热不退,可选用鱼腥草、清开灵等中药制剂静脉滴注。 2. 热(疫)毒壅肺证 主症:身热汗出,烦渴,咳嗽,胸闷,气促,痰粘不爽,舌质红,舌苔黄,脉数;或见喘促不宁,便秘,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清热化痰,泻肺通下 处方:桑白皮散合《千金》苇茎汤或合宣白承气汤。 热盛伤络,症见干咳,咯血丝痰,可加用茅根、栀仁、玄参、丹皮、赤芍、黛蛤散等 3. 湿热蕴毒证 主症:发热,口渴,胸痞腹胀,咽痛,尿赤,苔黄腻,脉濡数。 治则:化浊利湿,清热解毒 处方:甘露消毒丹加减。 若身热退,口不渴,脉不数,苔白腻,此为湿重于热,应改用三仁汤或藿朴夏苓汤;腹泻加用葛根芩连汤。 凡有湿邪应加用苍术、葶苈子,必要时可用玉枢丹。 4. 湿热郁阻少阳证 主症:寒热起伏,寒轻热重,身热午后或入暮加重,胸腹灼热,脘痞呕恶,心烦口渴,舌苔黄白而腻,脉弦数。 治则:清泄少阳,辟秽化浊 处方:蒿芩清胆汤或达原饮加减。

预防非典型肺炎工作方案

王卜庄中学预防甲肝、肺结核工作方案 为做好甲肝、肺结核防治工作,结合我王卜庄中学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 在上级教委的正确领导下,我校领导带领广大师生积极贯彻执行市、区教委下发的文件精神。加强对甲肝、肺结核预防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对校内的预防和监控工作制定并采取严密而有效的措施。建立快速的反应机制,做好“甲肝、肺结核”控制的各个环节的工作。阻断甲肝、肺结核在学校的传播途径。全力以赴保证师生的健康和安全。维护好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二.成立组织明确职责 学校成立“甲肝、肺结核”防止工作领导小组。高文广校长任组长,许俊生,赵宝和副校长任副组长。张山河,张有存,王永全,张长河四位主任和36名班主任为小组成员。明确任务,各负其责。定时调查、研究、统计、总结、汇报。真正做到万无一失,无一疏漏。确保预防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 三.具体措施 1.宣传到位 ①.召开全体教师会议,传达上级文件精神。明确我校“甲肝、肺结核”预防工作的具体措施。 ②.利用全校宣传“甲肝、肺结核”对人民生命安全和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危害。充分认识做好“甲肝、肺结核”预防的重 5

要性和紧迫性,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③.利用印发卫生疫站的宣传资料和其他宣传教育方式,向师生传授甲肝、肺结核性肺炎的特征和预防知识。增强其卫生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④.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向家长讲解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知识和要求。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2.卫生防疫 ①.卫生环境,坚持每天清理两遍,责任到人,由副校长许俊生和政教主任张山河负责学校卫生的总体情况,年级组长和班主任做好具体工作。 ②.师生个人卫生,学校要求全体师生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衣服,勤晒衣服和被褥:打喷嚏,咳嗽,清洁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或纸巾擦干,不要共用毛巾。 ③.食堂卫生,炊事员要保证持证上岗,按要求着装,坚持每天清洗帽子和服装。使用的炊具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购进蔬菜要认真清洗后方可食用,并保证食堂的环境符合食堂卫生标准。 ④.注意均衡饮食,保持体内充足的营养素,比如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抗氧化维生素,矿物质,生物活性物质,提高人体免疫力。这些是可以在鸡蛋、牛奶,瘦肉,蔬菜,水果中得到。同时还要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坚持户外锻炼,充足休息,增强体质,减轻压力,避免吸烟、喝酒、食辛辣食物。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多喝水,保持鼻黏膜湿润,提高抗菌效果。 3.保持生活工作环境空气流通。室内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提高空气质量,呼吸新鲜空气。 5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知识试题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知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中均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该题内的横线上,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 1.我国第一例非典病例______发现。 A.2002年11月在台湾B.2002年11月在广东C.2003年3月在北京D.2003年2月在河北 2.引起本次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_____。 A.冠状病毒的新变种B.肺炎双球菌的新变种C.立克次氏体的新变种D.衣原体的新变种3.非典型肺炎病原体简称SARS,它主要通过_____传播。 A.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B.吃饭和喝水C.血液D.乘车、吃饭、住宿 4.胡锦涛总书记4月17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时指出:防治非典工作的总体要求是_____。 A.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 B.再接再厉、坚定信心,发扬爱国奉献、勇攀高峰、为民造福的精神 C.沉着应对、措施果断,依靠科学、有效防治,加强合作、完善机制 D.高度重视、通力协作、统筹兼顾、注重实效 5.非典型肺炎的潜伏期_____。 A.一般约为2-12天,通常在4-5天B.一般约为1-8天,通常在3-6天C.一般约为4-16天,通常在8-12天D.一般约为10天,通常在半个月 6.下面关于非典型肺炎疫苗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一些发达国家都在使用疫苗防治B.该疫苗早已有之,现已停产C.全世界都还未研制出该疫苗D.说不清 7.非典型肺炎在____有显著的聚集现象。 A.电影院和舞厅 B.家庭和医院 C.建筑工地和交通工具中 D.机关、事业单位和学校 8.卫生部等国家四部委5月初发出通知,规定发热病人入院就诊____。 A.农村患者医疗费用全免,城市患者医疗费用减半收取 B.费用标准及手续均不变 C.没有类似规定 D.免办挂号手续,初诊为非典患者或疑似病人后,不再由患者缴纳检查、检验等费用,实行记账制。

“三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知识试卷

“三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知识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A型题]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多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 A.<37.5℃ B.>37℃ C.>38.5℃ D.>38℃ E.>36.5℃ 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潜伏期为() A.2~21天,多为14天 B.12天 C.14~25天 D.10天 E.21天 3.医院如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应在多长时间内自有关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12小时内 B.6小时内 C.24小时 D.9小时 E.<10小时 4.接触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和临床诊断患者的医务人员,脱离隔离区后需进行医学观察的天数为() A.1周 B.8天 C.15天 D. 10—14天 E.6天 5.轻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用普通鼻导管上氧,流量为1~3 L/min,如面罩高流量给氧,流量应为() A.2—6L/min B.3—9L/min C.4—9L/min D.10—15 L/min E.16—18 L/min 6.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微生物可能性最大的是() A.衣原体 B.冠状病毒 C.支原体 D.军团菌属 E.立克次体 7.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期限为()A.2天 B.10天 C.12天 D.14天 E.21天 8.进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区,应戴多少层的棉纱口罩()A.4 B.6 C.2 D.10 E.12 9.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房患者所在的病区用空气乳酸加热熏蒸进行空气消毒,下列哪项正确() A.面积为40m2的房间乳酸用量为6mL B.面积为50m2的房间乳酸用量为10mL C.面积为60m2的房间乳酸用量为8mL D.面积为70m2的房间乳酸用量为12mL E.面积为100m2房间乳酸用量为18mL 10.多数SARS病毒感染者,可检出SARS病毒特异性抗体,一般在发病后() A.2天左右 B.10天左右 C.12天左右 D.14天左右 E.21天左右 1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进行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胸片,间隔时间不应超过() A.2天 B.3天 C.10天 D.12天 E.14天 12.医护人员进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区必须戴棉纱口罩,每隔多长时间应更换口罩() A.2小时 B.4小时 C.8小时 D.12小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