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猩红热试题

猩红热试题

猩红热试题
猩红热试题

猩红热培训试题

姓名:科室:成绩:

一、填空题

1.链球菌产生的与致病相关因素包括()、()、()和()。

2.链球菌感染所致变态反应常引起()、()、()并发症。

3.病原体侵入机体产生()、()、()三种病变。

二、选择题

⑴、引起猩红热的病原体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表皮葡萄球菌

C.A组α溶血性链球菌 D.A组β溶血性链球菌

E.B组溶血性链球菌

⑵、猩红热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消化道传播 B.呼吸道传播C.产道 D.皮肤伤口 E.血液

⑶、猩红热的特征性表现是指:【】

A.发热、中毒症状、第二日出现皮疹

B.发热、咽峡炎、第二日出现猩红皮疹

C.发热、第二日出现猩红皮疹、杨梅舌

D.发热、咽峡炎、口周苍白圈

E.发热、第二日出现猩红皮疹、口周苍白圈

⑷、猩红热潜伏期一般为:【】

A.1~2d B.2~3d C.3~4d D.7~9d E.7~14d

⑸、确诊猩红热的检查是:【】

A.咽拭子或脓液中分离出B组溶血性链球菌

B.咽拭子或脓液中分离出A组溶血性链球菌

C.咽拭子或脓液中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D.咽拭子或脓液中分离出表皮葡萄球菌

E.锡克试验阳性

⑹、猩红热病原治疗首选:【】

A.红霉素B.四环素C.青霉素D.头孢菌素 E.氯霉素

⑺、关于猩红热的皮疹错误的是:【】

A.发热后第二日出疹B.皮肤弥漫性充血基础上针尖大小丘疹

C.于耳后、颈及上胸开始出疹D.皮疹于48h达高峰

E.脱痟少见

⑻、有关猩红热临床表现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A.发热多为持续性B.发热程度及热程与皮疹多少及消长无关

C.咽峡炎明显 D.腭部粘膜疹或出血疹可先于皮疹出现

E.可见“草莓舌”或“杨梅舌”

9、猩红热的特殊临床表现是【】

A.口腔粘膜斑

B.咽部充血,咳嗽

C.口周苍白圈,草莓舌

D.发热,全身淋巴结肿大

E.耳后及枕骨下淋巴结肿大

10、与猩红热有关的主要致病物质是【】

A.M蛋白

B.透明质酸酶

C.链激酶

D.链道酶

E.致热外毒素

最新猩红热试卷及答案

猩红热培训试题 姓名:科室: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猩红热是由()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和()。 2、猩红热的主要传染源是()和()。 3、猩红热病人的隔离期的医学观察期为()天,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期为()天。 4、猩红热除典型表现外,尚有其他临床类型,包括()、()、()、()。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引起猩红热的病原体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表皮葡萄球菌 C、A组a溶血性链球菌 D、A组β溶血性链球菌 2、猩红热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 、消化道传播B、呼吸道传播C、产道D、皮肤伤口 3、猩红热的特征性表现是指() A、发热、咽峡炎,发热后第2天出现弥漫性皮疹 B、发热、咽峡炎、杨梅舌 C、发热、第二日出现猩红皮疹、杨梅舌 D、发热、咽峡炎、口周苍白圈 4、猩红热潜伏期一般为() A、1-2d B、2-3d C、3-4天 D、7-9天 E、7-14天 5、确诊猩红热的检查是:() A、咽拭子或脓液中分离出B组溶血性链球菌

B、咽拭子或脓液中分离出A组溶血性链球菌 C、咽拭子或脓液中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D、咽拭子或脓液中分离出表皮葡萄球菌 E、锡克试验阳性 6、猩红热病原治疗首选() A、红霉素 B、四环素 C、青霉素 D、头孢菌素 E、氯霉素 7、关于猩红热的皮疹错误的是: A 、发病后第二日出疹B、皮肤弥漫性充血基础上针尖大小丘疹 C、于耳后、颈及上胸开始出疹 D、皮疹于48小时达高峰 E、脱屑少见 8、有关猩红热临床表现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A 、发热多呈持续性 B、发热程度及热程与皮疹多少及消长无关 C、咽峡炎明显 D、腭部粘膜疹或出血疹可先于皮疹出现 E、可见“草莓舌”或“杨梅舌” 9、猩红热的特征性临床表现() A、咽峡炎 B、咽部充血,咳嗽 C、口腔苍白圈,草莓舌 D、发热,咽峡炎、弥漫性皮肤充血的基础上出现针尖大小丘疹 10、猩红热的发病年龄高峰:() A、5-15岁 B、20-30岁 C、30-40岁 D、40-50岁 三、判断题. (每题2分,共12分) 1、猩红热全年均可发病,以温带冬春季节发病较多。() 2、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咽峡炎,排菌量大且不易被隔离及发现,

猩红热的护理常规

猩红热患者的护理常规 【概念】 猩红热是一种较常见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由于病中发有鲜红皮疹,密集处可以连成红一片,一望猩红,故有猩红热之称。又因为易在咽偌位出现红肿溃烂,故中医刘叫它“烂喉痧”或“烂喉丹痧”。本病流行季节多在春冬,受染以儿童为多,但成人亦有染病。 【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与感染、毒血症有关。 2.皮肤粘膜完整性受损:与皮疹、脱皮有关。 3.潜在并发症:急性肾小球肾炎,与变态反应有关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消毒隔离 按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处理,呼吸道隔离。隔离期限为症状消退后1周或每天1次连续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有化脓性并发症者,应隔离至治愈为止。病房通风换气,每日3?4次,或紫外线照射进行空气消毒,餐具、水杯煮沸15分钟可达消毒目的。病人鼻咽分泌物须以2%洗消净浸泡消毒。接触及护理病人应戴口罩。 2.饮食护理 急性期给予高热能饮食,并发肾炎者应进低盐饮食。红霉素应饭后服,或服前食用饼干、点心,可减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服送抗生素,不宜用茶水。给营养丰富的含大量维生素且易消化的流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质、半流质饮食,恢复期给软食,鼓励病人进食。供给充足的水分, 以利散热及排泄毒素。 二、 症状护理 发热护理:发热期卧床休息,并发心肌炎应绝对卧床休息。 避免接触其他传染病人,并做好一切生活护理,给予适当物理降温, 可头部冷敷、温水擦浴或遵医嘱服用解热镇痛剂,忌用冷水或酒精擦 浴。 口腔护理:口腔用温水或朵贝尔液含漱,每日4次。 皮肤护理:出疹期禁用肥皂水擦洗,大块脱皮不宜用手撕剥, 应让其自然脱落,或用消毒剪修剪,以免撕破发生感染。 三、 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有无心肌炎及肾炎等并发症。病程中,注意观察心率、 心律、血压变化及有无眼睑水肿、尿量减少、血尿等。 四、 健康宣教 1?居室应通风,尽量让患儿隔离独居,避免传染给别人,也可 防止其他感染。在急性期 要卧床休息,以免产生并发症。 要给予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且要易消化, 发热出疹时应让患儿多饮水。 注意口腔卫生,可用淡盐水漱口,一日3~4次 清除口鼻腔分泌 物,用青霉素软膏涂口唇和鼻腔。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 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 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由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原虫、蠕等所引起的疾病均可称为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 感染的概念 感染由微生物入侵繁殖或机体自身菌群的异位,比例失调对机体所造成的损害而发生的一种炎症反应叫做感染。 感染发生中的微生物因素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致病取决于病原体的数量、致病力、入侵门户等。单以数量而言,其致病数量经口途径,伤寒杆菌为105个菌体,志贺菌属则10个菌体即可,霍乱弧菌为108个菌体;吸入1~10个结核杆菌可使人受到感染,一般来说,病原体的数量愈大,引起感染的可能性愈大,一旦大量病原体侵袭人体时,潜伏期一般较短,病情较重,反之则潜伏期长而病情较轻,或不发病。 致病力是指病原体能引起疾病的能力,这种能力时病原体粘附于宿主体表、侵袭组织、产生毒性物质和抗拒、逃避宿主防御的各种能力总和。现分叙如下: 1、粘附病原体能否粘附于表皮细胞,能否引起感染的第一环节,如导致尿路感染的大肠杆菌菌株带有P-1菌毛,可与泌尿道上皮细胞的糖脂结合。 2、侵袭组织和在体内繁殖扩散某些病原体对组织侵袭力弱,附于粘膜后并不侵袭粘膜上皮细胞,仅在局部生长反之,产生毒素致病,如霍乱弧菌、产毒素大肠杆菌。某些病原体侵入粘膜,孳生反之,产生毒素,破坏粘膜和粘膜下层组织,形成病灶或溃疡,但不进入血流,如志贺菌属、非伤寒沙门菌属、侵袭性大肠杆菌、白喉杆菌等。金葡菌、化脓性链球菌等可产生透明质酸酶、溶纤维、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等多种酶,有利于其进入表层下组织后进一步蔓延,并侵犯附近入血流向全身扩散。 3、抗拒宿主防御机能肺炎球菌、肺炎克雷白菌(肺炎杆菌)的荚膜、链球菌属胞壁成分M-蛋白质、革兰氏阴性菌“O”抗原均有抗吞噬作用。 4、毒素一般可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前者是细菌繁殖时分泌的蛋白质或多肽,可直接损伤组织。内毒素革兰氏阴性杆菌胞壁的脂多糖。 有病原体虽然是感染性疾病必备的条件,但是否致病,取决于人体的免疫力,只有在病原体数量大、毒力强、人体免疫力低下时才会致病,也受外界干预因素影响,如抗菌治疗,侵入操作,气候变化等。 感染类型:分四类 1、病原体被清除 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如胃酸)或特异性免疫使病原体不能定植而被清除,如给志愿者口服铜绿假单胞菌后,部分被胃酸杀灭,部分成为过路菌而被排出体外。 2、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 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停留在入侵部位或侵入较远的脏器,继续省长、繁殖,而人体不出现任何疾病状态,但能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称为病原携带状态(如带菌状态、带病毒状态、带虫状态)。 慢性携带﹥3m 急性携带﹤3m 病原携带共同特征:能排出病原体,而无临床表现及免疫应答。 病原携带,常不易为人们识别,在HAI中具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 3、隐形感染(covert infection) 又称亚临床感染。病原体仅引起宿主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度组织损伤。无明显的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测才能发现,但宿主能排出病原体。 感染的结果,一部分人的病原体被消除,另一部分人转变为病原携带者,甚至持续携带

疾控知识试卷含答案

疾控知识(含健康教育及控烟)汇编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以下需要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的为:( B ) A.乙肝携带者 B.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患者 C.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D.医院复诊的慢性乙肝病例 2、传染病报告卡中病例现住址的定义为:( A ) A.指病人发病时的居住地 B.指病人户籍所在地址 C.指病人单位所在地址 D.指病人就诊医院所在地址 3、新调整的肺结核报告分类中,原分类中的“仅培阳”和“结核性胸膜炎”在新分类中分别属于:( C ) A.利福平耐药、无病原学结果 B.病原学阳性、病原学阳性 C.病原学阳性、无病原学结果 D.病原学阳性、利福平耐药 4、下列哪项不是癌症早期危险信号?( C ) A.身体出现异常肿块 B.不明原因便血 C.体重增加 D.体重突然下降 5、法定传染病报告中,要求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为:( B ) A.伤寒、霍乱

B.霍乱、脊髓灰质炎 C.霍乱、乙肝、丙肝 D.霍乱、伤寒、乙肝 6、传染病报告卡中,病例“诊断时间”必须精确到( C ) A.秒 B.分钟 C.小时 D.日 7、传染病报告卡填写病例的现住址应详细到( C ) A.县区 B.街道 C.门牌号 D.社区 8、临床医生诊疗发现(C),应在2小时内报告传染病卡片。 A.霍乱携带者 B.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C.鼠疫 D.猩红热 9、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 C )岁以下的儿童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A.8 B.10 C.14 D.16 10、关于梅毒转诊病例的报告要求,以下哪项是正确的?(B) A.由原转诊医生报告 B.由接转诊的医生在明确为首诊病例后报告 C.原转诊医生和接转诊医生均要报告 D.均不报告 11、关于梅毒会诊病例的报告要求,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A.会诊时明确为首诊病例后,由原接诊医生报告 B.会诊时明确为首诊病例后,由会诊医生报告 C.原接诊医生和会诊医生均要报告 D.均不报告 12、在您医院住院分娩的一名孕产妇,经检测两类梅毒血清抗体(TP-ELISA和RPR方法检测)均阳性,经询问病史,该孕产妇在1年

猩红热试题

猩红热培训试题 姓名:科室:成绩: 一、填空题 1.链球菌产生的与致病相关因素包括()、()、()和()。 2.链球菌感染所致变态反应常引起()、()、()并发症。 3.病原体侵入机体产生()、()、()三种病变。 二、选择题 ⑴、引起猩红热的病原体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表皮葡萄球菌 C.A组α溶血性链球菌 D.A组β溶血性链球菌 E.B组溶血性链球菌 ⑵、猩红热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消化道传播 B.呼吸道传播C.产道 D.皮肤伤口 E.血液 ⑶、猩红热的特征性表现是指:【】 A.发热、中毒症状、第二日出现皮疹 B.发热、咽峡炎、第二日出现猩红皮疹 C.发热、第二日出现猩红皮疹、杨梅舌 D.发热、咽峡炎、口周苍白圈 E.发热、第二日出现猩红皮疹、口周苍白圈 ⑷、猩红热潜伏期一般为:【】 A.1~2d B.2~3d C.3~4d D.7~9d E.7~14d

⑸、确诊猩红热的检查是:【】 A.咽拭子或脓液中分离出B组溶血性链球菌 B.咽拭子或脓液中分离出A组溶血性链球菌 C.咽拭子或脓液中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D.咽拭子或脓液中分离出表皮葡萄球菌 E.锡克试验阳性 ⑹、猩红热病原治疗首选:【】 A.红霉素B.四环素C.青霉素D.头孢菌素 E.氯霉素 ⑺、关于猩红热的皮疹错误的是:【】 A.发热后第二日出疹B.皮肤弥漫性充血基础上针尖大小丘疹 C.于耳后、颈及上胸开始出疹D.皮疹于48h达高峰 E.脱痟少见 ⑻、有关猩红热临床表现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A.发热多为持续性B.发热程度及热程与皮疹多少及消长无关 C.咽峡炎明显 D.腭部粘膜疹或出血疹可先于皮疹出现 E.可见“草莓舌”或“杨梅舌” 9、猩红热的特殊临床表现是【】 A.口腔粘膜斑 B.咽部充血,咳嗽 C.口周苍白圈,草莓舌 D.发热,全身淋巴结肿大 E.耳后及枕骨下淋巴结肿大 10、与猩红热有关的主要致病物质是【】 A.M蛋白 B.透明质酸酶 C.链激酶 D.链道酶 E.致热外毒素

猩红热的预防和护理

猩红热的预防和护理 一、什么是猩红热? 猩红热是一种由 A 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学龄儿童多发病。其临床特点为突然发热, 咽峡炎, 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后期明显的脱屑等。 二、患猩红热时有些什么表现? 猩红热潜伏期通常 2~ 4d, 潜伏期可无任何临床表现, 也可能有轻微乏力、精神萎靡、全身不适、咽喉不适等。典型临床表现包括: 急性咽峡炎(或扁桃体炎) , 猩红热皮疹。 临床表现过程分三个期: 1、前驱期:由于病原体已经在咽峡、扁桃体开始大量繁殖和毒素入血, 因而临床表现有发热、畏寒、全身不适、咽喉痛。部分患儿可有呕吐、腹痛, 甚至腹泻。此时患儿咽、扁桃体充血水肿, 甚至脓性渗出。舌苔增厚、舌乳突增生隆起(呈白杨梅舌) 。前驱期短,通常只有 1~ 2d,很快进入出疹期。 2、出疹期,:除前驱期症状和咽、扁桃体、舌面的体征更加突出严重外, 由于大量红疹毒素入血, 导致皮肤毛细血管中毒扩张,致使皮肤真皮层广泛充血发红, 患儿皮肤表现为: 广泛的弥漫性充血性斑疹, 疹间无正常皮肤,皮疹不高出皮面。发生皮疹的同时出现猩红热的典型体征: 杨梅舌、口周苍白圈、帕氏线、皮肤划痕征阳性。皮肤出现弥漫性充血性红斑疹同时, 由于有炎症细胞浸润和上皮细胞沿毛囊周围堆积, 高出皮面、红色、坚实像粟粒子样散布于充血性皮肤上称之为粟粒疹。猩红热皮疹出现后患儿感到皮肤剧烈瘙痒。 3、恢复期:经 3~ 5d 出疹期后, 咽部感染逐渐控制, 全身中毒症状逐渐好转,皮疹变暗, 体温渐正常,最后发生脱皮或脱屑。先出疹的地方,先退疹。病情越

重, 皮疹越重,最后的脱皮亦越重。由于躯干、四肢皮疹相对较多、较重, 这些部位又容易角化, 因此其脱皮较其他部位重。严重病例呈大块脱皮, 甚至出现手套样、袜套样脱皮。恢复期大约 1 周左右, 但脱皮或脱屑过程可持续 2~ 4 周。 三、孩子患病期间注意事项 1、出诊期皮肤瘙痒:不用肥皂等刺激皮肤, 可用温水轻轻擦洗, 不可抓挠; 疹退后, 皮肤脱屑, 可涂抹凡士林或液体石蜡,大片脱皮时用消毒剪刀剪去, 不可强行撕剥, 以免引起感染。同时注意口腔的清洁, 餐前餐后用生理盐水漱口, 口唇干裂者可涂些甘油。 2、给予营养丰富的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如咽痛时给予流质和半流质食物(稀饭、少油食物如粥、蛋汤、牛奶、碎菜等。发热时给予清淡饮食,并鼓励孩子多饮水, 以加速毒素的排出, 减少中毒性并发症的发生。 3、定时测量体温,注意小孩的尿量, 观察咽部有无肿痛,耳道有无流脓,孩子有无浮肿, 血尿,关节肿痛等。患儿在家休息 ,不要与其他儿童接近、隔离期限自发病之日起 ,不少于7 天。如有化脓性并发症者 ,应隔至炎症痊愈。 4、患儿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每天不少于 3 次 ,每次 1 5 分钟。患儿的痰、弃涕要吐或移在纸里烧掉。用过的脏手绢要用开水煮烫。日常用具可以暴晒 ,至少 3 0 分钟。食具煮沸消毒。患儿痊愈后 ,要进行一次彻底消毒,玩具、家具要用消毒水擦洗一通 ,不能擦洗的,可在户外暴晒 1 小时 ~ 2 小时。

2016传染病试卷及答案

2016年下高职高护《传染病护理》期终试卷A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名词解释:(5*5’=25’) 1、显性感染: 2、隔离: 3、感染后免疫: 4、病毒性肝炎: 5、草莓舌: 二、填空题:(15*1’=15’) 1、预防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采取的措施是、 、。 2、影响病原体致病能力的因素有病原体的、、和变异性。 3、甲型和戊型肝炎主要通过传播。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和。 4、麻疹是由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唯一的传染源,病程前驱期,在患者口腔两侧颊粘膜近第一磨牙处可见,该斑对麻疹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5、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所致,是以侵犯为主的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死亡率几乎100%,本病主要通过传播,也可由带病毒的唾液经伤口、抓伤、添伤的粘膜和皮肤侵入感染。 三、单项选择题(20*1’=20’)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法》规定,目前法定传染病分为:() A. 三类35种 B. 三类39种 C.两类28种 D. 两类35种 2、确定传染病检疫期限的重要依据是:() A. 病程的长短 B.潜伏期的长短 C.病情的严重程度 D.该病的传染性的大小 3、城市发生甲类传染病要求上报时间:( ) A.2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4、HIV主要感染下列哪种细胞:( ) A、B淋巴细胞 B、单核细胞 C、CD4+淋巴细胞 D、神经胶质细胞 5、某2岁患儿发热后从耳后、颈部出现皮疹,呈红色,稍隆起于皮面,压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该患儿皮疹属于:() A.斑丘疹 B.出血疹 C.脓疱疹 D.荨麻疹 6、狂犬病毒在体内主要侵犯:() A. 肌肉组织 B.淋巴组织 C.内分泌组织 D.神经系统 7、典型的急性菌痢患者粪便呈:() A.米汤水样便 B.柏油样便 C.粘液脓血便 D.果酱样腥臭便

猩红热的并发症

猩红热可并发肾炎和心肌炎,这不是链球菌引起的化脓性心肌炎和肾炎,而是毒素引起的。所以,可以称为中毒性心肌炎和中毒性肾炎。一般体温可正常,也可无全身中毒症状。多在急性期发生。中毒性肾炎较轻,血压不增高,浮肿不明显,常在检尿时发现,多为蛋白尿及镜下血和血尿消失,多不会引起慢性肾炎。心肌炎也较轻,心脏可轻度增大,主要是心电图有明显异常,常见者为心率失常。一般不引起心功能不全,所以如不做x线及心电图检查,常不易发现。在猩红热时,无论有无肾炎和心肌炎表现,均应常规查尿,做心电图检查。 猩红热时,还可发生变态反应性病变。确切地说,应该是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病变。在猩红热的恢复期,约在病后3周左右尚可引起肾炎和心肌炎。与链球菌有关,但不是链球菌直接引起的,而是链球菌引起的变态反应疾病。学龄前儿童常见的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就是这种变态反应引起的。此外,类似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还有风湿热,也是学龄前儿童常见病,当然现在典型的风湿热已少见。风湿热有多方面的表现,最常见的有关节炎和心脏病。而儿童风湿热则以心脏病为常见,可为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包炎,但是以心肌炎多见,其次是可同时有心肌炎和心内膜炎的心脏病。偶尔尚有同时存在心包炎的全心炎。 孩子是怎么得猩红热的 猩红热是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由a组b溶血性链球菌引起。链球菌是个大家族,有不少个组,好多个型。引起猩红热的是a组(甲组)b(乙型)溶血性链菌。在a组中只有b型链球菌可使红细胞发生溶血,其原因是该链球菌排出溶血素;还可排出外毒素红斑毒素,皮疹就是红斑毒素引起的。 溶血性链球菌在年长儿可引起猩红热,在年幼儿则可以引起咽炎、扁桃体炎、皮肤化脓病灶,实际上这些都是没有皮疹的猩红热。病菌存在于病孩或带菌者的咽喉部,是通过带有病菌的唾液飞沫传播的。此外,也可以通过病孩接触过的用具间接传递给其他孩子。少数情况,病菌尚可通过皮肤伤口而进入体内,引起外科性猩红热。所以,虽然没有与病孩直接接触,似乎没有明确的传染源,也不可能排除猩红热。病菌进入人体后,病菌和毒素均起着治病作用。 有一点必须说情楚。有不少传染病一生中只得一次,因体内可以产生持久的免疫力,可以部发生第二次。但猩红热得过一次后,还可以得第二次、甚至第三次。这其中有多种原因,原因之一是得病后体内产生的免疫力不持久,消失后还可以得第二次。另外,溶血性链球菌型较多,各型间无交叉免疫性,因感染了某一型得病后,对其他型毫无预防作用,另外的型还可照常让孩子得病。还有一种原因是用药过早,病菌被控制,反而影响免疫力的水平。因免疫力水平低而不持久,因而可再次得猩红热。

猩红热护理

猩红热 主讲:杨尚艳 猩红热是由A组和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脱卸。少数病人后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关节损害。本病潜伏期1-7日,一般2-3日。起病急骤,临床表现差别较大,分为普通型、中毒型、脓毒型、外科型(或产科型)4个类型,以普通型最多见。本病目前重症者较少见,死亡率以下降到1%以下。 本病多见于温带地区,寒带和热带少见。猩红热病人和带菌者是主要的传染源,猩红热自发病前24小时至疾病高峰期传染性最强;本病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皮肤创伤处或产道而引起“外科型猩红热”或“产科型猩红热”偶尔经污染的用具、书籍、饮料等间接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产生抗菌免疫和抗毒素免疫。全年均可发病,冬春季多,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儿童最多见,特别易发生于托幼单位及学校。 猩红热的临床表现主要由化脓性、中毒性和变态反应性病变综合而成。链球菌从咽部和扁桃体侵入后通过M抗原黏附于咽部黏膜,使局部产生化脓性炎症,引起咽峡炎和扁桃体炎,在透明质酸酶、链激酶及溶血素作用下使炎症扩散和组织坏死;链球菌产生的红疹毒素使皮肤和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增生和白细胞侵润,以毛囊周围最明显,形成典型的猩红热皮疹,恢复期表皮细胞死亡,形成脱屑;在病程第2-3周,少数病人可在心、肾、关节滑膜等组织出现变态反应性病变。 【护理评估】 1、了解病人一般情况,仔细询问所处环境中是否有类似病例出现,10日内是否有与猩红热病人或咽峡炎病人接触史。 2、评估病人体温的变化,注意热型、热程及伴随症状等。本病病人发热多为持续性,可达39℃左右,伴有头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中毒症状。发热的高低及热程与皮疹的消长相一致。。自然病程约1周。 3、评估病人咽部、扁桃体及腭部是否有充血并覆有脓性渗出物,腭部可见充血或出血性黏膜疹。脓毒型病人主要表现为咽部严重的化脓性炎症。 4、评估出疹情况及伴随症状猩红热常在发热24小时内开始发疹,始于耳后、颈部及上胸部,然后迅速蔓及全身。典型的猩红热样皮疹为在皮肤上出现均匀分布的弥漫充血性针尖大小的丘疹,压制退色,伴有痒感。部分病人可见带黄白色脓头且不易破溃的皮疹,称“粟粒疹”。严重的出现出血性皮疹。在皮肤皱褶,皮疹密集或由于摩擦出血呈紫色线状,称“线状疹”,又称pastia线。如颜面部仅有充血而无皮疹,口鼻充血不明显,相比之下显得发白,称“口周苍白圈”。多数情况下,猩红热皮疹于48小时达高峰,然后按出疹顺序开始消退,2-3日退尽,但重者可持续1周左右。疹退后开始皮肤脱屑,皮疹越多越密则脱屑越明显多呈片状脱皮,手掌、足底可见大片脱皮,甚至呈手套、袜套状。面部虽无皮疹,但可有糠屑样脱皮。 5、评估病人舌的大小、形状、颜色猩红热病人在发疹的同时常出现舌乳头肿胀,舌被白苔,红肿的舌乳头突出之外,程“草莓舌”;2-3日后,舌苔脱落,舌面光滑呈肉红色,舌乳头突起,称“杨梅舌”。

传染病诊断标准大全

传染病诊断标准 规定管理的35种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 丙类传染病: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 甲类传染病 鼠疫 一、疑似病例: 起病前10日内,曾到过鼠疫动物病流行区或有接触鼠疫疫源动物及其制品,鼠疫病人或鼠疫菌培养物的历史。突然发病,病情迅速恶化的高热病人,具有下列症候群之一者,应考虑为疑似病例。 1.急性淋巴结肿胀,剧烈疼痛、出现被迫性体位; 2.呼吸困难,咳血性痰; 3.具有毒血症候、迅速虚脱; 4.伴有重度中毒症候的其他症候群; 5.在没有接种过鼠疫菌苗的病人血清中,被动血凝试验1∶20以上滴度的抗鼠疫杆菌EI抗体,或用其他经国家级单位认可(确定)的试验方法检测达到诊断标准的,亦应做出疑似病例的追溯诊断。 二、确诊病例: 1.在疑似病人或尸体材料中检出具有毒力的鼠疫杆菌,是确诊首例鼠疫病人的唯一依据。 2.当一起人间鼠疫已经确诊后,在病人或尸体材料中检出鼠疫杆菌的FI抗原或血清FI抗体升高4倍以上,亦可对续发病例做出确诊。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1或2

霍乱 一、疑似病例: 具有下列项目之一者: 1.凡有典型临床症状:如剧烈腹泄,水样便(黄水样、清水样、米泔样或血水样),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的首发病例,在病原学检查尚未肯定前; 2.霍乱流行期间有明确接触史(如同餐、同住或护理者等),并发生泻吐症状,而无其他原因可查者; 二、确诊病例: 1.凡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阳性; 2.霍乱流行期间的疫区内,凡有霍乱典型症状,(见疑似病例项目之一)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阴性,但无其他原因可查; 3.在流行期间的疫区内有腹泻症状,作双份血清抗体效价测定,如血清凝集试验呈4倍以上或杀弧菌抗体测定呈8倍以上增长者; 4.在疫源检查中,首次粪便培养阳性前后各5天内,有腹泻症状者可诊断为轻型患者。 临床诊断:具备2 实验确诊:具备1或3或4 乙类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 一、疑似病例: 1.最近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厌油、乏力、巩膜黄染、茶色尿、肝脏肿大、肝区痛、乏力等,不能排除其他疾病者。 2.血清ALT反复升高而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者。 (一)甲型肝炎(HA): 1.病人发病前1个月左右(2-6)周,曾接触过甲型肝炎病人,或到过甲型肝炎暴发点工作,旅行,并进食,或直接来自流行点。

猩红热症状治疗预防及图片

猩红热症状,猩红热图片,猩红热预防和治疗猩红热(Scarlet Fever)为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多见于小儿,尤以5—15岁居多。 猩红热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经呼吸道感染而引起。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能引起很多疾病,在这些病人的鼻咽部存在大量的这种细菌,所以有很强的传染性,这类病人和带菌者都是猩红热的传染源。尤其是那些没有皮疹的感染者或病人,在猩红热的传播上比猩红热病人更危险,因为他们不易被发现。 猩红热皮疹

猩红热的线状疹症状与类型 猩红热“草莓舌”

猩红热“口周苍白圈” 猩红热“杨梅舌”

猩红热皮疹(手) 全身弥漫性发红,可见点状红色皮疹 本病潜伏期2~5天,起病急剧,突然高热、头痛、咽痛、恶心、呕吐等。若细菌是从咽部侵入的,则扁桃体红肿,可有灰白色易被擦去的渗出性膜,软腭粘膜充血,有点状红斑及散至性瘀点。发病初期,出疹之前即可见舌乳头红肿肥大,突出于白色舌苔之中,称为“白色

杨梅舌”。3~4天后,白色舌苔脱落,舌色鲜红,舌乳头红肿突出,状似杨梅,称“红色杨梅舌”,同时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 病后1天发疹,依次于颈、胸、躯干、四肢出现细小密集的红斑、压之褪色,约36小时内遍及全身。肘弯、腋窝、腹股沟等皱褶处,皮疹更加密集而形成深红色或紫红色瘀点状线条称“帕氏线”。由于两颊及前额充血潮红,但无皮疹,口鼻周围呈现特征性口周苍白,称“ 环口苍白圈”。 皮疹出现48小时内,疹达高峰,皮疹呈弥漫性猩红色,重者可有出血疹。皮疹持续2~4天后,皮疹按出现顺序消退。起病第7~8天开始脱屑,全身性,尤其后掌、足跖为大片脱皮,像手套、袜套状。重者有脱发。 本病的并发症主要有三种: (1)化脓性并发症有扁桃体周围脓肿、颈淋巴结炎、鼻窦炎、中耳炎、乳突炎等。 (2)中毒性并发症心肌炎、心内膜炎等。 (3)变态反应性并发症,在病后2~3周出现,如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等。

保育员理论测试试题库含答案

保育员理论测试试题库(含答案) 保育员理论测试试题库(含答案) 一、填空题: 1、保教人员应加强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健康的新概念除(身心健康)以外,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3、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不得少于(2)小时,冬季不得少于(1)小时。 4、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餐应(细嚼慢咽),不能说笑、打闹,以防(食物)吸入气道。 5、幼儿园两餐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个半)小时。 6、儿童进餐时间不应少于(20—30)分钟,保证儿童吃饱每餐饭。 7、教职工仪表要整洁,(饭前)、(便后)和给儿童开饭前用(肥皂水)洗手。 8、幼儿园保育员应具备(初中)毕业以上学历,并受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 9、全日制幼儿园平均每班配保育员(1 )人,寄宿制幼园平均每班配(2 )人。 10、幼儿园应(科学、合理)的安排和组织幼儿的一日生活。 11、保育员应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12、幼儿园要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 13、幼儿园应重视幼儿体格锻炼,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开展户外活动。 14、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15、对疾病的防治应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隔离)、早治疗。 16、三浴锻炼是利用自然界的(日光、空气和水)进行的体格锻炼的简称。 17、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18、乳牙最迟(2岁半左右)出齐,乳牙共(20)个,最早萌芽出的恒牙叫(六龄齿) 19、预防佝偻病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是(晒太阳)。 20、进行心脏挤压术,挤压的部位应在(胸骨偏下方)。 21、缺乏维生素A可患(夜盲症)。 22、为了保护牙齿,应少吃(各种甜食)及含糖饮料。 23、幼儿看书绘画时,书本与眼睛距离应保持在(一尺)左右。

猩红热预防知识

猩红热 猩红热(Scarlet Fever)为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多见于小儿,尤以5—15岁居多。 猩红热是由产生红疹毒素的乙型溶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烧,咽疼,全身皮疹为特点。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见,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学龄儿童发病较高,多发生在托幼及小学校集体生活的地方,其传染是患者和健康带菌者,通过呼吸,咳嗽,打喷嚏,说话等方式产生飞沫通过呼吸道而传播细菌,病情轻重不等,潜伏期1-7天,大多数2-4天,起病急骤,发烧,咽痛为早期症状,较重者可有头痛,呕吐,其后有舌乳突肿胀,先是白色舌,而后舌苔变黄,粗糙,有红刺,同时后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大约在发病后24小时有皮疹出现,全身均可是红色栗粒样皮疹,疹与疹之间皮肤发红,无正常皮肤,在皮肤皱折部位皮疹密集呈线状,口唇周围不出皮疹而显苍白,形成一个围绕口周的苍白圈,一般2天达高峰,发后慢慢消退,2-4天退净,体温逐渐下降,疹退后7天左右开始脱皮屑,轻者呈糠屑样脱落物,重者见大片脱皮。 猩红热主要致病菌为B型溶血性链球菌A组菌株,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咽部引起化脓性病变,毒素入血引起毒血症,使皮肤产生病变,严重时肝、脾、肾、心肌、淋巴结也可出现炎症性病变。个别病人于病期2~3周后可在全身多器官组织产生变态反应性病变。病菌一般存在于猩红热病人或带菌者的鼻咽部,通过空气飞沫(说话、咳嗽、打喷嚏)直接传染,也可由带菌的玩具、生活用品等间接传播,偶尔也可通过被污染的牛奶或其他食物传播。流行病学 本病全年可发病,但以冬春为高峰,主要多见于5~15岁儿童。传染源主要是猩红热病人及带菌者,B 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其他感染病人也可视为传染源。猩红热病人自发病前一日至出疹期传染性最强。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由于本病毒不耐热、对干燥抵抗力弱,故间接接触传染可能性小。人群普遍易感,加之红疹毒素有5种血清型,无交叉免疫,故猩红热可再感染。 本病潜伏期2~5天,起病急剧,突然高热、头痛、咽痛、恶心、呕吐猩红热 等。若细菌是从咽部侵入的,则扁桃体红肿,可有灰白色易被擦去的渗出性膜,软腭粘膜充血,有点状红斑及散至性瘀点。发病初期,出疹之前即可见舌乳头红肿肥大,突出于白色舌苔之中,称为“白色杨梅舌”。3~4天后,白色舌苔脱落,舌色鲜红,舌乳头红肿突出,状似杨梅,称“红色杨梅舌”,同时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 病后1天发疹,依次于颈、胸、躯干、四肢出现细小密集的红斑、压之褪色,约36小时内遍及全身。肘弯、腋窝、腹股沟等皱褶处,皮疹更加密集而形成深红色或紫红色瘀点状线条称“帕氏线”。由于两颊及前额充血潮红,但无皮疹,口鼻周围呈现特征性口周苍白,称“环口苍白圈”。 皮疹出现48小时内,疹达高峰,皮疹呈弥漫性猩红色,重者可有出血疹。皮疹持续2~4天后,皮疹按出现顺序消退。起病第7~8天开始脱屑,全身性,尤其后掌、足跖为大片脱皮,像手套、袜套状。重者有脱发。 本病的并发症主要有三种:(1)化脓性并发症有扁桃体周围脓肿、颈淋巴结炎、鼻窦炎、中耳炎、乳突炎等。(2)中毒性并发症心肌炎、心内膜炎等。(3)变态反应性并发症,在病后2~3周出现,如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等。猩红热多见于2~8岁的儿童,病情多较急重,有较强的传染性,而且如果治疗不及时还可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所以,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一旦孩子出现类似的症状应及早诊断和治疗。根据起病急骤、典型皮疹、杨梅舌、帕氏线、环口苍白圈及疹退后脱皮屑,结合全身症状发热、咽痛、扁桃体炎和接触史诊断较易。但应与风疹、麻疹相鉴别。此外应注意有无服药史,以除外猩红热样药疹。 潜伏期2~5天,也可少至1日,多至7日。 猩红热(一)前驱期大多骤起畏寒、发热,重者体温可升到39~40℃,伴头痛、咽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婴儿可有谵妄和惊厥。咽红肿,扁桃体上可见点状或片状分泌物。软腭充血水肿,并可有米粒大的红色斑疹或出血点,即粘膜内疹,一般先于皮疹而出现。(二)出疹期皮疹为猩红热最重要的症候之一。多数自起病第1~2天出现。偶有迟至第5天出疹。从耳后,颈底及上胸部开始,1日内即蔓延及胸、背、上肢,最后及于下肢,少数需经数天才蔓延及全身。典型的皮疹为在全身皮肤充血发红的

猩红热面容诊断详述

猩红热面容诊断详述 *导读:猩红热面容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面部充血潮红,口鼻周围的肤色明显苍白。 健康者的面容应是两眼有神,眉目清秀,皮肤富有光泽。 猩红热面容的鉴别诊断: 1、急性面容:面色潮红,高兴不安,表情痛苦,是急性热病,如大叶性肺炎、疟疾等的表现。 2、苦笑面容: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毒素所致神经系统综合征。患者局部或全身肌肉阵发或强直性痉挛,因面颌及颈部肌肉常受累,牙关紧闭和"苦笑面容"为特征表现。 3、粘液性水肿面容: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在成人期的特征性面容。中医认为属脾气虚与肾阳虚证;西医认为多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去睾症和垂体功能减退症也可见此类面容。 4、慢性面容:面色灰暗或苍白,面容憔悴,目光暗淡。常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肝硬化、恶性肿瘤、严重结核病等。 5、麻疹面容:两眼微红且怕光,眼中的分泌物增多,鼻阻塞,伴有发热咳嗽等。 6、贫血面容:面色苍白晦暗,眼睑、唇舌色淡,表情疲惫乏力。 7、痴呆面容:头大颈短,眼裂小,鼻深宽平,鼻翼肥大,舌大宽厚且经常伸出口外,常见于呆小症患者。

8、伤寒面容: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呈无欲状态。多为患肠伤寒、脑炎、脑脊髓膜炎等高热衰弱病人的面相。 9、恶病质面容:面容极度消瘦,面色萎黄,皮肤弹性较差,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如结核病、癌症晚期等。 10、面具面容:面部表情呆板,有如戴着面具一样,常见于脑炎、震颤性麻痹症患者。 11、肝病面容:面色灰暗,两颊消瘦,鼻额部与双颊有褐色色素沉着。 12、肢端肥大症面容:头颅增大,面部变长,下颌大且向前突出,两骨隆起,耳鼻增大,唇舌变厚,常见于垂体肿瘤患者。 13、半侧痉挛面容:半侧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规则抽搐,有时仅表现为霎眼痉挛或口角抽搐,常见于面神经瘫痪后遗症及三叉神经痛、中枢神经障碍的患者。 14、甲亢面容:面肌消瘦、眼球突出、目光闪亮具有惊惧的表情,眼裂增大而少眨眼,同时伴有高兴不安、烦躁易怒的表现常见于突眼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表现为面容惊愕,易受外界各种很小的声音刺激而表现出很惊恐的样子;眼球凸出,类似金鱼眼;兴奋不安,烦躁易怒。此为甲状腺功能异常亢进所出现的典型表现。 目前此病没有自动免疫制剂,预防着重于控制感染的散播。隔离患儿,至咽培养连续两次阴性后解除隔离。对体弱及免疫功能低下的密切接触者,应服复方新诺明或注射青霉素预防。带菌者应

扁桃体炎诊断标准

乳蛾(扁桃体发炎) 乳蛾,又称喉蛾,是因邪客喉核(扁桃体),核内血肉腐败所致咽部疾病。以咽痛,喉核红肿或化脓为特征的喉科常见多发病。因为喉核肿胀,形如乳头,状如吞蛾,故以乳蛾称之。 本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尤以冬春二季最为多见。本病男女老少皆可发生,但儿童、青壮年、妇女患者为多,特别是10~40岁之间易于发病。根据临床症状和病情的不同,本病可以分为急性乳蛾、慢性乳蛾。也有讲义将本病分为风热乳蛾和虚火乳蛾。本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扁桃体炎和慢性扁桃体炎。 当代临床 1 诊断标准 1.1 以咽痛,吞咽困难为主要症状。急乳蛾有发热,慢乳蛾不发热或低热。 1.2 急乳蛾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反复发作则转化为慢乳蛾,病程较长。 1.3 咽部检查:急乳蛾:扁桃体充血呈鲜红或深红色,肿大,表面有脓点,严重者有小脓肿。慢乳蛾:扁桃体肿大,充血呈暗红色或不充血,表面有脓点,或挤压后有少许脓液溢出。 1.4 急乳蛾及部分慢乳蛾患者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1.5 应注意与烂喉痞(猩红热)、喉关痈相鉴别。 2 中心证候特证 急性乳蛾初起既蛾体红肿疼痛,状如圆柱,或如蚕蛾,或形如乳头。始多见于一侧,渐涉及对侧。吞咽或咳嗽时疼痛加重,疼痛时常放射至头面部。吞咽困难,口臭流涎。继则蛾体红肿增大,甚则表现出现黄白色点状,或渐连成片而形成白膜。而白膜易于试去而不出血。或有分泌物渗出。咽部渐红。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明显。常伴有发热,恶寒,或高烧不退,咳嗽痰黄而量多,头痛或胀痛并作,口渴,食欲不振,或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等全身证状。小儿患者还常伴有惊厥之证。脉浮数或弦数、滑数,苔薄白或白腻或黄腻。如病情加重,则可能伴有化脓现象,甚则扁桃腺周围脓肿(属喉痈之一种)。 慢性乳蛾:喉核微肿微痛,表面多呈暗红色或紫红色,且凹凸不平,或呈多叶状。微痛,吞咽时加重。或喉核坚韧而小,表面多呈瘫疤,但不会化脓,喉核和舌胯弓表面黏膜有明显的慢性充血现象,有时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有的伴咽喉干燥,或仅觉咽喉不适,有异物感,喉痒,咳嗽。有时可有轻微全身症状如口干舌燥、颜面灼、或潮热盗汗、腰酸软,或头晕目眩等。本病如急性发作,可出现发热38度以上,头痛,全身不适和吞咽疼痛较剧等。常常反复发作,甚至一年多次。 3 病因 3.1 外感风热邪毒:风热邪毒侵犯,首先犯肺。咽喉为肺胃所属,首当其冲,邪毒搏结于喉核,以致脉络受阻,喉核红肿胀痛而发为斯症。 3.2 饮食不节,过食辛热炙煿之物,或吸烟饮酒过多,热积肺胃,或邪热传里,蕴积肺胃,均可导致热毒上蒸咽喉。临床所见,肺胃积热可直接致病,但因感受风热而诱发者为多。内外合邪,为病尤重。 3.3 情志抑郁,气痰交结。谋虑不遂,或恼怒伤肝,肝失条达之职,气机不畅郁结于咽喉;或肝郁日久不解,热、痰、瘀交结所发。

猩红热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猩红热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β型溶血性链球菌直径0.6~1.0μm,呈链状排列。在血蝶上呈乙型溶血反应,故也称其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该菌革兰氏染色阳性,球形或卵圆形,无芽胞,无鞭毛,在有血或血清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β型溶血性链球菌按其细胞壁上所含多糖抗原的不同,又分为18个组,A组链球菌约有80多种血清型。任何一种血清型的A组菌,只要能产生足够的红疹毒素,都可以引起猩红热。M蛋白是链球菌有致病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抵抗机体白细胞对它的吞噬作用。机体感染后可获得对M蛋白的特异性免疫力,且可保持数年,但只对同型菌株免疫。 A组链球菌大多可数可产生毒素和酶类,构成此菌的致病力。如红疹毒素(Erythrogenic toxin),该毒素至少有三种不同的抗原性,可使易感者数次患猩红热。溶血素O和S能破坏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并能引起组织坏死。透明质酸酶,链激酶(溶纤维蛋白酶)可溶解组织间质的透明质酸,使细菌易于在组织中扩散。链激酶,使血液中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溶酶,从而阻止血液凝固或可溶解已凝固的血块。链道酶又称脱氧核糖核酸酶,能溶解具有高度粘性的DNA。菸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酶,能分解相应的组织成分,从而破坏机体的某些防卫能力。 该菌体外抵抗力强,加热60℃30分钟即被杀死,在0.2~0.5%升汞或0.5%石炭酸溶液中15分钟即死亡。 (二)发病机制 细菌进入人体后,主要产生3种病变。 1.中毒性病变 链球菌产生红疹毒素,红疹毒素可使皮肤血管充血、水肿,上皮细胞增生,白细胞浸润,以毛囊周围最为明显,形成典型的猩红热样皮疹。最终表皮死亡脱落。红疹毒素经咽部血管进入血液循环后,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头晕、头痛、食欲缺乏、纳差等。 黏膜也可有点状出血;肝、脾、淋巴结等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及脂肪变性,同时有单核细胞浸润;心肌可有混浊肿胀和变性,严重者可坏死;肾脏呈间质性炎症;中毒型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可见营养不良变化。 2.感染性病变细菌自呼吸道侵入并黏附于咽峡部,并引起炎症,使咽部和扁桃体红肿,产生浆液性纤维蛋白性渗出物,有时可有溃疡形成。细菌由局部经淋巴间隙进入附近组织,引起扁桃体周围脓肿、鼻窦炎(nasosinusitis)、中耳炎、乳突炎、颈淋巴结炎、蜂窝织炎等,少数重症患者可出现败血症和迁徙性化脓病灶。

猩红热的护理常规说课讲解

猩红热的护理常规

猩红热患者的护理常规 【概念】 猩红热是一种较常见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由于病中发有鲜红皮疹,密集处可以连成红色一片,一望猩红,故有猩红热之称。又因为易在咽喉部位出现红肿溃烂,故中医又叫它“烂喉痧”或“烂喉丹痧”。本病流行季节多在春冬,受染以儿童为多,但成人亦有染病。 【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与感染、毒血症有关。 2.皮肤粘膜完整性受损:与皮疹、脱皮有关。 3.潜在并发症:急性肾小球肾炎,与变态反应有关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消毒隔离 按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处理,呼吸道隔离。隔离期限为症状消退后1周或每天1次连续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有化脓性并发症者,应隔离至治愈为止。病房通风换气,每日3?4次,或紫外线照射进行空气消毒,餐具、水杯煮沸15分钟可达消毒目的。病人鼻咽分泌物须以2%洗消净浸泡消毒。接触及护理病人应戴口罩。 2.饮食护理 急性期给予高热能饮食,并发肾炎者应进低盐饮食。红霉素应饭后服,或服前食用饼干、点心,可减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服送抗生

素,不宜用茶水。给营养丰富的含大量维生素且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恢复期给软食,鼓励病人进食。供给充足的水分,以利散热及排泄毒素。 二、症状护理 1.发热护理:发热期卧床休息,并发心肌炎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接触其他传染病人,并做好一切生活护理,给予适当物理降温,可头部冷敷、温水擦浴或遵医嘱服用解热镇痛剂,忌用冷水或酒精擦浴。 2.口腔护理:口腔用温水或朵贝尔液含漱,每日4次。 3.皮肤护理:出疹期禁用肥皂水擦洗,大块脱皮不宜用手撕剥,应让其自然脱落,或用消毒剪修剪,以免撕破发生感染。 三、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有无心肌炎及肾炎等并发症。病程中,注意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变化及有无眼睑水肿、尿量减少、血尿等。 四、健康宣教 1?居室应通风,尽量让患儿隔离独居,避免传染给别人,也可防止其他感染。在急性期要卧床休息,以免产生并发症。 2.要给予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且要易消化,发热出疹时应让患儿多饮水。 3.注意口腔卫生,可用淡盐水漱口,一日3~4次,清除口鼻腔分泌物,用青霉素软膏涂口唇和鼻腔。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