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克思的_世界交往_观及实践意义

马克思的_世界交往_观及实践意义

马克思的_世界交往_观及实践意义
马克思的_世界交往_观及实践意义

马克思的”世界交往“观是马克思国际政治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和国际关系思想的基本出发点之一,它是马克思对以往各种”交往“概念的发展,是马克思从社会哲学和历史哲学的高度研究世界前景的理论的创新。随着新技术革命手段的现代化,以及地域性交往向世界普遍交往的迅速转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认识马克思的”世界交往“观对于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的”世界交往“的特点

随着地理大发现与机器大工业的发明应用,”世界交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形式,并已取得了现代意义,世界交往具有与以往交往形式不同的特征和内涵,主要表现在:

第一,世界交往是普遍的交往。其普遍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参加的主体广泛,其交往不再局限于以往的个人、城邦和民族之间的交往,国家成为交往的主体,不仅包括资本主义国家,而且也包括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其它国家;其次是影响广泛,每一个国家的变动,都将影响其它国家。”由国际交往所引起的同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之间的竞争,都足以使工业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内产生相似的矛盾(如,英国工业的竞争使德国潜在的无产阶级矛盾暴露出来)。“[1]再次是范围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等方面的交往。第二,它的基础是机器大工业。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促进了工业革命的蓬勃兴起,它不仅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分工的进一步扩大,也促进了一场交通运输的动力革命,这些新的因素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外扩张奠定了基础,而资本主义对利润的

追求则把其它国家也纳入它的体系,国家之间的交往形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世界交往的发展。第三,资本主义向外扩张的过程,世界交往表现出一种不平等、殖民掠夺的特点。殖民掠夺不但给殖民地人民造成深重灾难,而且还破坏了当地的整个社会结构,比如英国对印度的掠夺,英国凭借大机器工业和产品的低廉价格,”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2]大工业革命不仅造成了国家之间在经济上的不平等,而且也造成了资本主义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政治及文化各方面的不平等,造成了整个世界体系的不平衡,并影响至今。

二、马克思的”世界交往“观的内涵

马克思”世界交往“观的内涵非常丰富,我们应当全面地从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来理解马克思主义”世界交往“观所包含的真正涵义,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际分工。世界交往的扩大首先表现在世界范围内

国际分工的形成和扩展。在大工业时期到来之前,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国际分工的深度和广度还很有限,它主要是建立在自然条件不同的基础上,并具有明显的地域局限性。到了大工业时期,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和推广应用,世界进入了机器生产的时代。机器与交通工具的发明对国际分工的扩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种和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3]”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4]。随着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最终确立。社会分工的发展超出了国家和民族的范围,形成了以世界市场为纽带的国际分工。大机器工业把一切国家都卷入国际分工

收稿日期:2010-7-10

作者简介:刘卫儒(1971-),男,娄底市委党校基础理论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马克思的”世界交往“观及实践意义

刘卫儒

(娄底市委党校湖南娄底

417000)

要:马克思”世界交往“观是马克思国际政治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和国际关系思想的基本出发点之一,是马克思从社会

哲学和历史哲学的高度研究世界前景的理论创新。马克思的”世界交往“观告诉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坚持科学发展、依靠科技创新,共产主义在世界交往中实现。

关键词:世界交往;马克思;共产主义中图分类号:B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7-0011-03

2010年第7期

(总第337期)

湘潮(下半月)

2010年7月

11

中。国际分工加强了世界各国间的依赖关系,并促进了资本主义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

(二)对外贸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社会化的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对外贸易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提供了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大量有人身自由但丧失任何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二是要有为资本主义生产所必需的大量的货币资本;三是要有不断扩大的商品销售市场。这些条件在资本主义的初期是通过对资本的原始积累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对外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对外贸易的直接影响下建立起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以后,由于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要求,对外贸易又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产物。马克思曾经指出:”对外贸易的扩大,虽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幼年时期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基础,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中,由于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必然性,由于这种生产方式要求不断扩大市场,它成为这种方式本身的产物。“[5]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对外贸易的发展,就没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存在。对外贸易的发展提高了资本的利润率,使商品货币关系在世界范围内扩大,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超出国家范围而向世界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三)世界市场。大机器工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不断扩大的市场,它只有在经常扩大生产、不断夺取新市场的条件下才能存在。而资本家受高额利润的驱动,也需要超越本国的范围而向外发展,寻求并开辟新的市场。所以”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6]另一方面,在进入大工业时期,本国的资源已经不能满足资本主义生产的需要,这就使资本主义必须向外扩张寻找原料供应的来源。资本主义在扩张的过程中把其它国家卷入其中,成为它们廉价商品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推动,使世界市场迅速发展并得以最终形成。”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7]可见,世界市场把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把各个国家的生产和消费联系在一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随着这种交往的扩大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得到巩固和加强。

(四)国际战争。在马克思的“世界交往”观里,“战争本身还是一种经常的交往形式。”[8]到了资本主义大工业革命阶段,对世界市场的争夺、对资本利润的追求和转嫁国内危机以及对世界霸权的争夺等的目的,使战争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之问频繁使用的一种手段,并且范围逐渐扩大并发展为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每一次战争都会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很大的损害,它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民流离失所,成千上万的人为此而成为资本主义的炮灰,殖民地的人民的命运则更加悲惨。虽然战争意味着破坏、倒退,但是从后果上看它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客观上加强了国家之间的交往,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传播和交流,并且促进科技和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五)现代外交。当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向世界扩张的时候,“资本追求利润与市场的欲望使外交也成为它们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也要适应它追求利润的需要。”[9]所以,资本主义“炮舰外交”应运而生。此时,“炮舰外交”是资本主义强国的专利,他们是以牺牲别的国家的利益为代价而换取自己的国家利益。他们利用“炮舰外交”,把世界其它国家纳入它的世界体系。随着弱国经济、政治、军事的强大,特别是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灾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避免世界战争带来的利益毁灭,现代外交产生了,现代外交是强国之间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政治手段和平台,他们之间达成的国际条约和形成的国际机制,成为指导国家外交的基本原则。

(六)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世界无产阶级日益联合起来,形成了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政党。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整合趋势:一种为思想上的整合,就是保证无产阶级政党有一个健康的队伍。这是因为在工人运动的过程中,由于社会主义者所处的历史环境和政治立场的不同,必然会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思想及流派。因此就需要对此进行坚决的斗争,使工人运动能够健康发展。马克思所建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正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想进行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二是行动整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由于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资本的剥削超出了一国的范围,所以,必须联合各国无产阶级共同斗争,才能取得共产主义的胜利。为此,他们力求把英、法、德、比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工人和社会主义团体中的先进分子联合起来,建立国际性的共产主义政党,领导各国工人运动走上正确的道路。他们在1846年组织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7年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1848年,他们发表了《共产党宣言》作为“同盟”的纲领,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从此,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

(七)文化交往。“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0]在马克思看来,随着国家之间交往的加强,国家闭关自守的状态被打破,本国的文化也突破了民族和国家的局限性而向世界传播,一方面,这种扩张使这些国家古老形式的文明遭到破坏和丧失,被迫接受资产阶级所开创的资本主义的文明,并造成了各种文明之问的发展的不平等。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其它落后国家(地区)的征服,客观上起到传播文明的作用,英国入侵印度,使印度“第一次接受文明的熏陶。”[11]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使中国:“这个1000多年来一直抗拒任何发展和历史运动的国家中,随着英国人及其机器的出现,一切都变了样,被卷入了文明中。”[12]

三、马克思的“世界交往”观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世界交往”观对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一)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新中国成立以后29年,由于过分强调意识形态,中国只对苏联、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开放,使中国仍然处于一种半封闭状态,所以当中苏关系恶化的时候,中国几乎是在全封闭状态下进行建设,造成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缓慢。印证了“地域性的共产主义,不扩大内外的交往,不发展普遍的生产力,就只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他认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要发展,就不可能闭关自守,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因此,对外开放实质上就是要打破以往的封闭、加入世界性交往的过程,所以说,邓小平的开放观与马克思的“世界交往”观思想是一致的,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交往”的进一步深化和充实。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积极参加和扩大同世界和各国的联系和往来,参与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分工和对外贸易,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和对话,改革开放32年来,我国的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使社会主义在全球的影响不断扩大,这些巨大成就是积极参与世界交往的结果。

(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综观资本主义的强大历程,首先就是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立足与本国的经济强大,再寻求世界贸易、世界市场,最后以世界战争、战争外交以实现资本主义利益的最大化。借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的道路,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就是要在和谐的理念下,在内避免动乱,在外避免战争,把人民的利益的最大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调动人的积极性,积极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地理大发现使欧洲与世界各大洲航路得到开通,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随后,机器大工业的发明应用及其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生产力迅速发展,使得交换日益频繁,“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放,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13]这样,国际分工、对外贸易、世界市场等世界交往产生了,为了维护资本利益的最大化,以科技为核心的国际战争,也催生了现代外交,国际经济形式由控制资本资源转向控制知(识)资源,传统产业经济转移到资源丰富、科技不发达、军事不强大的地区(国家)。当前的形势依然是经济不强无外交,军事力量不强无安全,科技不强无发展,而现在的中国就是依靠资源、依靠制造发展的、依靠高科技的军事战略威胁保持独立的,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国际形势,我们必须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改变由中国一船粮换取外国一张光盘的状况。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的能力,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这样,才能保证中国经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化,由军事大国向军事强国转化。

(四)共产主义在世界交往中实现

在实现共产主义的过程中,世界交往为世界性的社会变革提供了一项必要条件和基础。资本主义不但把每一个民族都融进新的历史进程之中,而且在此基础上还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一方面,“其中每一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变革都有依存关系。”[14]世界交往的加强使各个国家、民族的解放相互影响、彼此促进。另一方面,以普遍交换(交往)为基础的资本全球化必然导致普遍异化,从而为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客体的和主体的条件。前者是资本主义全球性矛盾体系的总爆发,后者是全世界资产阶级和无产者各自联合起来,成为两大全球性阶级,并成为全球性对抗的力量。“所以,资本主义全球性扩展的结果必然是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斗争的全球化,这就导致了两个结果:第一种结果:无产阶级的反抗促使资产阶级统治者考虑无产阶级的要求,在利益上作出让步,如欧洲产生了许多高福利国家,另一种结果: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获得解放,如:苏维埃十月革命的成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等。前苏联因为长期处于半封闭状态,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怀疑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解体;新中国、朝鲜等因为长期处于半封闭状态,导致生产力低下,从1978年开始,中国在世界交往的道路中,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综合国力、国际影响了迅速提升,有力推动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世界交往为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人类科学技术、理性与文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资本主义在世界交往中强大,也将在世界交往消亡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M].人民出版社,1996:11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人民出版社1998:14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1958:494~4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16.

[5][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人民出版社1974:264,254.

[7][8][10][13][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 255,27,255,253,40.

[9]鲁毅、黄金祺等.外交学概论[M].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41.

[11][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2:472.

责任编辑:黄玉谨

刘卫儒>>>马克思的”世界交往“观及实践意义

13

马克思主义实践报告

马克思主义实践报告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所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其明确的指出要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自然界规律和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之中,涵盖面非常广泛。比如,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观点;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关于社会形态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基本观点;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基本观点;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观点;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观点,等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基础上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其主要有实事求是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以及走广大人民群众路线的方法,等等。最近,我们就马克思主义展开了一些实践调查和实践,如下: (一)调查——网络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小组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广大技术师范学院的大学生进行了一个有关大学生网络道德的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

卷和网上的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我们一共发放纸质调查问卷100份,回收纸质问卷90份,网上调查问卷收到472份,有效问卷557份。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在网络中应该完全遵守显示道德的占有41.8%,87.3%的同学认为提倡网络道德势在必行,赞同和觉得应该进行网络规范的占95.2%。道德观念隐藏在染指结构的黑箱里面,难以直接评价、判断。具体在青年大学生的网络上生活中,存在诸多的不道德行为,主要表现有: 一,青年大学生对网络中的非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缺乏健康的认识。大学生精力旺盛,接受新事物快,而网路作为一种无国际、开放性的媒体工具,传播信息快捷便利,非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文化思想充斥其间,对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没有成熟的青年学生,长期接触互联网,很容易收到网上想异思想的冲击和影响。同时,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使得“母语”文化遭受强烈的冲击。互联网的基础语言是英语,占90%以上的信息时英文文化在网络上取得霸权的地位,从而导致西方的意识形态畅通无阻,长期沉溺于互联网的青年学生由此对传统文化逐渐淡漠甚至产生排斥。 二,青年大学生网络不文明的行为普遍。调查显示:86.3%的同学看过不文明的网络信息,93.2%的同学见过网络不文明的现象比如谩骂和恐吓。35%的大学生曾经在QQ或论坛上对别人的进行恶意的攻击和散步虚假的信息。 大学生是掌握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知识群体,是中国新世纪的希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概念的科学规定和实践观点的确立,是实现哲学上伟大变革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即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它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着重大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提出了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的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离开了实践观点,就不可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思想体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持的是实践的生产力观,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在现实实践 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本质力量或实践能力, 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则存在于人们不 断发展的物质利益需要及其丰富的社会关系之中。 马克思认为: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对于生产力的研究不能只从客体方面去理解, 而应从实践去理解。就是说, 生产力本身已内在地包括了客体、主体和实践, 而对于实践, 不仅要从“客观的活动”去理解, 而且要从“主体的方面”去理解, 把“主体”和实践联系起来。实践就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这就肯定了主体的能动性; 同时, 实践又是真正现实的感性 的活动, 这又否定了抽象能动性, 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等关系在实践基础上统一了起来。这也就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双重统一过程中去理解和诠释生产力。由此, 马克思进一步从实践思维方式的高度加以概括,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矛盾的实践能力, 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使其适应人类需要的实践力量。马克思研究生产力的出发点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生产力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 的人的活动能力。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要维持自己的生活、创造自己的历史。从事物质和精神生产活动, 既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物质和信息的变换过程, 又是主客体之间的物质与观念的变换过程。这样, 马克思从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中找到了把客观性、自主性、创造性和现实性统一起来的基础, 从而解决了先前生产力理论无法解决的矛盾, 实现了生产力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它使马克思在生产力理论研 究中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实践的生产力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使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这里我想谈一下实践的生产力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持的是实践的生产力观,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在现实实践中所体现出来

人生观在大学生人生实践的重要意义1

人生观在大学生人生实践的重要意 何谓人生观?人生观就是对人生的目的、意义和道路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他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人生观主要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一方面,人生目的规定了人生活动的大方向,对人们所从事的具体活动起着定向作用;令一方面,人生目的是人生行为的动力源泉,为实现人努力生目的,人生会注重培养能力、磨练意志、奋发进取、努力拼搏。人生道路崎岖不平,面对各种的矛盾和斗争,不同的人生目的会使人采取不同的人生态度。而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决定人生价值标准。二是人生态度,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端正人生态度要认真、务实、乐观、进取。三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人名服务的价值观,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这样我们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走正确的人生道路。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我们才能有明晰的人生目的。 从而即早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生道路。古今中外众多创 造了辉煌壮丽人生的志士仁人,多在青年时期就确定了正确 的人生目的,从而在解决的人生目的一系列重大课题时,能 作出正确的选择,始终朝着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前进。其中

之一就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的一生所取得的成功,是世方向界公认的,他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成绩,和他一生具有明确的人生目的是分不开的。 由于人生目标选得准确,爱因斯坦的个人潜能就得以充分发挥,他在26岁时就发表了科研论文《分子尺度的新测定》,以后几年他又相继发表了四篇重要科学论文,发展了普朗克的量子概念,提出了光量子除了有波的性状外,还具有粒子的特性,圆满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宣告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和人类对宇宙认识的重大变革。取得了前人未有的显著成就。可见,爱因斯坦确立人生目标的重要性。假如他当年把自己的目标确立在文学上或音乐上(他曾是音乐爱好者),恐怕就难于取得像在物理学上那么辉煌的成就。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爱国斯坦不但有可贵的自知之明精神,而且对已确立的目标矢志不移。 1952年以色列国鉴于爱因斯坦科学成就卓越,声望颇高,加上他又是犹太人,当该国第一任总统魏兹曼逝世后,邀请他接受总统职务,他却婉言谢绝了,并坦然承认自己不适合担任这一职务。确实,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这是他终生努力奋斗才实现了这个目标的。

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哲学专业本科学年论文 姓 名: 陕修元 学 号: 0901002 年 级: 09级 院 系: 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专 业: 哲学 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唯物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变革的根本标志。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思维方式的核心是实践,应将实践的观点贯穿到认识社会历史的全过程中。实践思维方式的变革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对以往哲学历史观超越的实质。一、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源于实践观的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哲学的根本标志就是以实践观为其首要和基本观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它使马克思在生产力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实践的生产力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地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以表明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这种唯物主义不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和自然界对人的优先性,它把主体——人的能动性提到首要地位,并从主客体相互作用中来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其显著特征是把实践作为唯物主义哲学思考的一个重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使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生产实践不仅使天然自然发生形态的改变,而且把人的目的性因素注入其中,从而改变物质的自在存在形式,使天然自然这个“自在之物”转化为体现人的目的、满足人的需要的“为我之物”,这就是自然“人化”的过程。人们在从事生产实践改造自然的同时,又形成、改造和创造着自己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就不可能有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自然的“人化”过程同时就是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及其统一,构成了人类世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又具有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实践中,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其次,天然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转化为人化自然,人化自然又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到整个大自然的运动过程中,这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自在世界的运动以其强大的力量强行铲除人化自然的痕迹,使人的活动成果趋于淡化和消失;二是人化自然改变了自然规律起作用的范围和结果,改变了各种自然过程,特别是生物圈内物质、能量的流通与变换,出现生态失衡、全球危机。总之,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不断分化世界,不断使世界二重化,又不断统一世界的活动。 第一,实践是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马克思把整个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看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打开了的“书本”,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深究种感性活动不断改变着外部自然界,同时也不断改变人自身的自然。原始人以最初的感性活动,使用最粗陋的石器工具割断了人与自然母体之间的天然“脐带”。古人在较进步的感性活动基础上,发明了文字符号的形式,将人类生存的经验方式变成为理性的精神产品保留下来。依靠它,人类逐渐由定在走向他在,由自在走向自为,由自发走向自觉。在现代人的感性活动的基础上,创造了高度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人能思考地球以外的生存价值,把人的生命意义提升到从未有过的高度。所有这一切无可辩驳地证明“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第二,实践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任何实践的过程都是人借助一定的手段,不仅改变客观对象的形式,让对象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且在对象中实现了预定目的过程。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 目的 意义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目的意义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在改革开放中走向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锻炼环节, 也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当今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素质的竞争, 随着人才被推向市场, 大学生的自我优越感将逐渐消失, 发展方向更加扑朔迷离。因此要适应时代的要求, 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业务水平, 更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对德智体本身来说是课堂教育的延续。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重要渠道, 使他们按着现代社会的要求健康成长。当代大学生要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就不能闭门读书, 而必须敞开大门, 走向社会, 与工农相结合,积极投身到改革的洪流中去。目前, 相当部分的青年在注重实现自我的同时, 往往忽视和拒绝贡献社会, 从而削弱了社会责任意识, 在自我与社会之间横着一条不浅的鸿沟。社会实践能萌生责任意识, 只有到实践中去, 才能迸发出炽热的社会责任感来, 才能为社会做贡献。 社会实践是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巩固所学知识、吸收新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途径, 它不受教学大纲的限制, 大学生可以在这个课堂里自由驰骋, 发挥自己的才能, 开创自己的基业, 充分利用在校期间的以学习为主、学好和掌握科技知识的有力条件, 在社会实践中磨炼自己, 真正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和适应能力。很多高校多年来一直坚持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专业与非专业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注意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了一大批多面手和全方位人才, 充实了教学内容, 活跃了教学气氛, 拓宽了社会视野, 掌握了实践技能, 使大学生们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掌握了在学校中学不到的技术, 同时也缩短了理论与实践脱离的距离。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为促进大学生尽快成长, 给大学生多创造施展技能和才华的条件和环境, 必须切切实实地把实践活动纳入到教学中去。 人类发展进入21世纪的脚步已经来到, 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给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适应新的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业务水平, 还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 除了要有较深厚的理论基础外, 更需要具有实际工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所以只停留在书本上是远远不够的, 要求学生们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实践活动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必由之路。现在许多在大学校建立的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体系, 越来越成为整个在校学生学习和受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内涵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在校学生利用假期(主要指暑假)及课余时间,深入到工厂、农村、街道、部队、医院等进行考察、了解社会、并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实践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和“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促进教育改革的积极因素;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二、目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高等院校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弥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不足,丰富和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内容,促进青年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健康成长的重要课堂,从而优质成才、全面成才 三、意义 1)可以引导青年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现代大学生,大多是在书本知识中成长起来的,对我国的国情、民情知之甚少,而社会的复杂程度,远不是仅凭读几本书,听几次讲座,看几条新闻就能了解的,社会实践则为他们打开一扇窗口。大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实践,亲身体验生活,看到城乡差别,感受贫富差距;在与人民群众的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地感染和体验,从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发,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加强。 2)引导学生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对自身成长产生紧迫感。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规定 (一)实践是人的对象性活动 每一个商品(产品或生产工具)都等于一定劳动时间的对象化。30/89 货币是对象化的交换价值30/95 货币是作为一般对象的劳动时间,或者说,是一般劳动时间的对象化,是作为一般商品的劳动时间。30/118 对象化——化身 交换价值关系——商品作为彼此相同和彼此可以相等的劳动时间的化身的关系——包含着矛盾,这种矛盾在与劳动时间不同的货币上取得了自己的物的表现。30/118 对象即是自己的他物: 在货币中,交换价值作为某种他物同商品对立。30/139 货币是一种在特殊材料、特有的商品上独立化的存在。30/139 交换价值表现在对象上:交换价值表现在同交换价值相对立的货币的规定性上。表现在货币规定性的交换价值就是价格。在价格上,交换价值表现为一定量的货币。30/139、140 货币与个人的对象化 在货币(交换价值)上,个人的对象化不是个人在其自然规定性上的对象化,而是个人在一种社会规定(关系)上对象化,同时这种规定对个人来说又是外在的。30/178——30/179 动物活动无对象 对象性:主体的本质力量表现为物的形式,或主体的本质力量物化为对象,从而使物具有主体的属性 对象化:对象是主体力量的物的化身,或主体的本质力量物化为对象 因此,对象不是任意的他物,而是与主体对立的他物,是主体自己的他物 因为是自己的他物,所以,主体可以从对象反观自身 1.客体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 2.实践活动指向一定客体即指向一定对象 3.实践活动过程即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过程 4.实践活动的结果具有对象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点

实践与历史唯物主义 从目前的许多书目来看,我们可以知道,人们多从认识论的角度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实践思想,而较少深究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意义。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是在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之后才形成的。马克思吧实践的观点引入之后,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根本上克服了旧的唯物主义哲学缺陷。这是第一次把社会历史的理论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从而建造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的思想体系。所以,实践观点跟历史唯物主义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什么是实践观?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并不是“实践”的这种观点的第一个提出者,在马克思之前,亚里士多德、康德等人就已经开始使用了。但是,是马克思第一个真正把实践跟唯物主义结合起来的。实践,从词义上看,就是实行或者行动。他指的是人们实现某种主观目的的活动。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指的是人们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带有人类自主性的一种活动,具有鲜明的主观性。实践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实践指的就是人类的生产实践,即是我们所说的“劳动”,而人类的历史指的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正是人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而我们要了解社会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就必须联系实践的观点。实践作为人的生存方式,使得我们不断地迎合自身所需,并且为之做出改变。而人自身也在不停地往前迈进。 历史唯物主义 从字面上看,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一词就规定了它所属的范畴,是在人类社会当中的。“历史”可以泛指人类的历史,而人类的历史是从“劳动”出现的时候就正式与动物划清界限。在人还是“猿类”的时候,就能够使用简单的一些外物帮助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称其为原始的劳动。而后,劳动是猿类的思维等逐步发生变化,最终使猿类变成了人类。劳动是人最初始的实践形式。劳动,即我们所说的实践,是人之所以成为人,是人类得以成为人类社会。我们可以在一个范围内说,是实践塑造了历史。因而,我们可以知道,实践跟历史,或者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我个人认为,当我们把实践观点跟历史唯物主义摆一起讨论的时候,我们应该强调的是一种社会实践的观点,而不应该单纯地考察实践的观点。社会实践,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把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内涵及其方法论意义 专业:马化姓名:陆剑峰学号:120510020004 摘要:人们在研究和探讨实践的观点的时候,往往都是从实践本身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去分析和探讨,但是这样难免有所偏颇,不能全面理解实践观点的真正内涵,同时与马克思对于实践观点的本意可能有很大的出入。故本文力图从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进一步深化和理解出发,重新解读实践观点的历史意蕴,同时也揭示出其方法论意义和在当代社会所具有的价值。 关键词:实践、方法论意义、当代价值 一、实践的定义 谈论实践的观点,首先我们必须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实践,实践具有哪些基本的属性,实践具有哪些重大的作用,以及实践与认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全面搞清楚实践本身的深刻含义以及它与认识之间的联系,我们才能运用实践的观点去指导我们的现实生产生活。 实践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能动的探索、改造和利用客观实践的物质性的、社会历史性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的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客体、实践的中介三个部分。实践的主体即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即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的中介就是改造客体所利用的工具。 实践具有三方面的特点,即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物质性:就是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客体、手段等,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实

践的结果引起的客观世界的变化,也是人们可以意识到的客观实在:实践的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也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 自觉能动性:即实践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人具有理性思维,所从事的是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世界的活动,只有这种人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才是真正的实践的意义。 社会历史性:即实践一开始就是在社会中进行的任何人都离不开社会的联系。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历史性,因为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都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都是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因而是具体的、历史的。 实践包括三中形式,即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还有精神生产实践。人类总是通过实践在创造和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环境、自身。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是对实践能动的反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反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正确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或者要想达到对客观世界改造获得成功,总是要经历实践,然后获得认识,通过获得得感性认识去指导实践,然后再获得对于事物更为理性的认识,接着再去实践,如此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以至于不断完善认识,获得真理,并且指导人们不断的取得实践的胜利。二、实践的观点的内涵

阐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走向成功的重要意义。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走向成功的重要意义。 一、首先什么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各种现象和事物总的看法,世界观也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形成的对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和观点。世界观一旦形成,就对人的活动发生支配作用,发挥决定作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每个人的世界观是不一样的。由于人们社会实践水平、历史发展阶段、知识结构以及思维方式不同,认识会有所不同,世界观也有所不同;对社会发展、人生追求的看法和态度有所不同,由此形成不同的世界观。因此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对于自身的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生观是世界观在人生领域的一种延伸、一种体现,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世界观决定的,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体现。人生观的基本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评价,这些就构成了人生观的基本内容。 价值观主要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和评价。在学理上,价值观是指关于价值的理论、知识、学说体系,就像物质观、时空观、历史观等一样;它也是人们对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一种认识和评价标准,它也是人生观的集中体现。它是指人们关于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系统。一个人的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生观,也反映了世界观,直接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二、对于走向成功的重要意义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了世界观,也就会产生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观决定着人们的人生观。怎样做人?人生道路怎么走?面对这些问题,世界观提供了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看法,为确定人生目的和态度提供了根本性观点。再次,世界观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人们对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好恶,体现了在价值问题上的选择和倾向性,世界观为人们在认知事物和现象中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原则,因此可以说,价值观是世界观的体现。人生观的一切问题都于人生的价值评价有关,对人生问题的回答都包含着对于人生的某种判断,因此,一个人的人生观,也就是人生价值观。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人的精神境界,有了高尚的精神境界,就有了坚定的信仰、执著的追求,就能够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就能够形成无私无畏的意志品格。因此想要走向成功,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白怎样做人的道理,明白人生的道路应该如何走,把握争取的的前进方向,坚定不移,勇往直前,不断拼搏奋斗,做对社会主义事业和广大人民群众有利的事业,为之献身和奋斗的,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地进行锻炼、修养和自我改造,不断完善自己,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带领我们实现自我价值走向成功。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论文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概述: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显著、最基本的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最根本的标志,它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的重要创造,他看到了实践作为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所具有的极其丰富的内容,赋予了实践以本体论的意义。本文借鉴前辈观点,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以及发展历程,总结了其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愈益明显,它往往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这实践活动的进程。咋社会历史运动中,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给为显著。当然,理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的作用则恰恰相反。理论的作用只有掌握群众、最终通过群众的实践才能实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需要正确地理解已被实践所证实的理论的作用。已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理论,对于人们的新的认识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并不能把它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它的正确性和适用范围最终都依赖于实践。对于实践来说,它依然是第二位的东西。 实践的本质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实践是人类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和“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把人类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实践是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即它是社会生命的运动形式。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人成为一种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 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范畴的内涵可概括为人的自觉自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对对象化扬弃的活动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创立 实践概念最先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他构建了哲学史上的第一个实践哲学体系,开创了西方实践哲学的传统。亚里士多德把人的活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着必需的,为着他物而被选择的”工具性活动,即创制,这种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人的生存;另一类是“以其白身而被选择的”白由活动,即实践和思辨,这种活动的目的在活动中,人在这种活动中就能够得到快乐。此后至今,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各不相

试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

试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渤海大学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课程考核论文院(系、部): 马克思主义学院年级: 2011 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姓名: 宋艳冰学号: 2011120046 密 封线 任课教师: 一、命题部分 二、评分标准 三、教师评语 请根据您确定的评分标准详细评分,给定成绩,填入“成绩”部分。 注1:本页由学生填写卷头和“任课教师”部分,其余由教师填写。其中蓝色字体部分请教师在命题时删 除。提交试卷时含本页。学生从第二页开始写作,要求见蓝色字体部分。 注2:“阅卷教师评语”部分请教师用红色或黑色碳素笔填写,不可用电子版。无“评语”视为不合规范。注3:试题、评分标准、评语尽量控制在本页。 :不符合规范试卷需修改规范后提交。注4 第 1 页共 8 页 密封线 试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 宋艳冰 提要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特征和理论核心,是对一切传统哲学

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马克思第一次将实践贯彻社会历史领域,并以此为基础建 立了崭新的哲学体系,揭示了革命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通过我国改 革开放这个大实践,我们更加深切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并在实践中深化了认识, 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体现了科学实践观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实践马克思主义价值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物质性活动,是主体通过中介(手段、方法和思想等)探索和改造客体并以实现主体目的的对象性物质活动,是人类特有的本质活动。其根本含义是指“人的活动、实践的观念活动、实践思维方式、实践逻辑”[1],其特征是“人类现实的感性活动,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活动,是人类的社会历史活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构成了人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促进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所以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就是实践”。人类社会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发展,人的社会关系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形成、丰富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的实践观思想初步诞生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神圣家族》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最终形成。马克思实践观的核心是把实践作为马克思理论体系的整体思维方式,是理解人、人的社会生活、人与客观世界关系一般规律的基础,而不能片面地理解为人与客观世界的物质改造关系,或者是人类思维认识活动的基础。正如马克思在《提纲》中所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

社会实践的意义和目的

《社会实践的意义和目的》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在校学生利用假期(主要指暑假)及课余时间,深入到工厂、农村、街道、部队、医院等进行考察、了解社会、并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实践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和“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促进教育改革的积极因素;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目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高等院校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弥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不足,丰富和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内容,促进青年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健康成长的重要课堂,从而优质成才、全面成才 意义 1)可以引导青年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2)引导学生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充分发挥学生的知识和智力优势,为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基本需求服务,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奉献精神。 4)合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投身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就业做好准备。 参与暑期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来说有以下目的: 1、深入社会、了解国情、体验社情,积累对社会认识的阅历和对增进社会工作的理解。 2、在实践过程中增长才干,锻炼能力,开拓视野,为以后的工作打好扎实的基矗 3、在实践过程中培养职业素养,增加工作经验,便于更好地投入真实的工作当中。 高校团组织在组织社会实践的几大原则: 1、明确目的,把握方向-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为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而精心组织社会实践,学校的育人目标三型二能一高,其中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政治经济建设能力,应用型人才就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慢慢达到。 2、疏通渠道,整合资源-通过各种方式把学生的所需和工农生产建设部门联系起来,建立对口的实践项目,由合作项目到实践基地,让学生能够真正在参与中有所收获。

中国传统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中国传统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摘要:中国传统知行关系的最大特点就是认识的伦理化,两千多年争论不休的“知行之辩”虽然各家的观点都是莫衷一是,但却在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即不管是“知”还是“行”都是在道德范畴内进行探讨的,“知”是对伦理道德的认识,“行”是对伦理道德的实践。因此,传统的道德观是一种在知行关系的探讨中不断提升的带有实践智慧的道德观。中国哲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它的存在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日常政治伦理生活紧密相关。中国知行观非常强调“知”与“行”的不可分割,并特别突出的落到了“行”上。而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但是,中国传统知行关系所透露出的实践智慧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有着明显的不同,但是,却在两千多年前就预见了“实践”重要性,足以显示其智慧。 关键词:传统知行关系;实践观;实践;道德观 中国传统知行观是一个争论了两千多年的认识论问题,在此期间形成了各种不同知行观,尽管各家在争辩中难以达成共识,但是在指向道德这个基点时却是不约而同的“不同而合”。因此,传统知行观探讨下的知也好行也好都只是在伦理道德的范畴之内的。因而,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多了一些在知与行的矛盾冲突下不断提升的实践智慧。 一、知行关系中的道德内涵 纵观中国哲学发展史,从先秦到近代,几乎所有的中国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论说过知行关系的问题,无论是从知行的先后、轻重、难易,还是知行的合一或分离、知行的相资或相离。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1、知先行后,如《国语·周语(上)》记载邵公见厉王时说:“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是持“知先行后”的观点。后世程朱理学是这种观点的集大成者。2、行先知后,孔子有“不知而作之者”是持行先知后的观点。3、知易行难,如《左传·昭公十年》记载“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尚书》:“非知之艰难,行之惟艰”是持知易行难的观点。4、知难行易。孙中山是持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5、知行分离。孙中山在进行革命屡次失败之后,得出了知难行易的观点,同时也将知与行割裂开来理解,把人类认识过程按“行先知后”划分为:“不知而行”,“行而后知”,“知而后更进于行”三个各自为政的分割阶段。6、知行合一。王守仁持这种观点,他是认为“知”与“行”一个功夫的两个方面,“知是行的注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行是知的归宿和结果,是知行合一的典型论说。其他的“知行观”还有很多,难以细致归类总结。理学家之所以重视知行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知行观”一出现,就以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封建伦理道德为其根本讨论范畴,因此知行关系的讨论自来就带着伦理道德的内涵。二程把知行关系归结为道德原则和道德践履之间的关系,朱熹继承二程知行观的道德说,肯定了知与行即道德理想与道德践履相结合的重要性。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做了进一步发挥,提出“致良知”的心学独创,他将道德要求和道德实践合二为一,认为知行分离不利于道德的最终完成,使他的“致良知”有了可行性的保证。总之,传统知行关系的探讨总是以道德为其根本内容的,自来就带着以道德为底色的浓厚伦理色彩。 二、实践的智慧 中国哲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它的存在与发展很大程度上与日常政治伦理生活紧密相关,以知行观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认识论也不例外,中国传统知行观非常强调“知”与“行”的不可分割,并特别突出最终落在“行”上,尽管这里的“行”只是内涵狭隘的道德伦理范畴,但却处处体现了重“行”的实用精神。中国文化充满了这种精神。孔子虽然认为有生而知之的人,但他更注重学而知之,孔子这里所说的学实质上是行或做的意思,即他更强调的是行而知之。朱熹一方面认为“论先后,知为先”,但又认为“论轻重,行为重”,强调必须在行上

马克思关于实践的观点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关于实践的观点及其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关于实践的观点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并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他指出,实践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现实的感性活动,是能动的革命批判的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提纲》论述的中心内容是实践问题,其全部内容都是围绕对实践的关系和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展开的。马克思把实践引进唯物史观和认识论,并把它作为认识论的基础。《提纲》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之一,在于是否认识人的实践活动的意义。马克思认为,以往的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结果人的能动性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观点引入唯物论,从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对于能动性的片面夸大,萌发出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的观点。 1.实践观点的理论来源: (1)黑格尔 黑格尔在其在认识论中提出了实践高于理论,理论要与实践相统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等合理思想。马克思在创立自己的实践观时,批判地吸取并唯物主义地改造了黑格尔的这些思想。 (2)费尔巴哈 马克思在建立自己的实践观时,一方面批判地吸取了费尔巴哈哲学中朴素的实践观点,另一方面也对费尔巴哈的实践观进行了辩证的革命的改造。 费尔巴哈曾经用朴素的实践观点批判过唯心主义,曾经把生活实践当作检验真理的尺度。他认为,唯心主义的主要缺点就在于,它只是从理论上提出问题,而不知道“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有时,费尔巴哈也把实践理解为一种物质活动,不过他所说的这种物质活动并不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实践,而是指人们日常生活的饮食起居及经商牟利等庸俗的活动,把实践看作是犹太人的利己主义活动。因此,费尔巴哈极力贬低实践活动的地位,抬高理论活动的意义。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费尔巴哈只是把理论的活动才看作真正人的活动,而把实践只是从它的卑污的小商人活动的表现形式上去加以理解和确定。”看不到实践的能动性。正因为费尔巴哈鄙视实践,所以,马克思说: “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费尔巴哈不能把认识和实践联系起来,因而在真理标准问题上也存在着错误的看法。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的问题,不能在思想领域内而只能在社会实践中才能予以解决。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就是说,人们应当通过社会实践来证明自己认识的正确性,证明自己的思维具有正确认识客观现实世界的能力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在马克思看来,如果离开实践去争论思维能否反映现实,就如同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一样,是繁琐而无意义的。可见,《提纲》具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思想。对于人的本质费尔巴哈是怎样论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摘要: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它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离开了实践,就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哲学史上实现的伟大变革,就不能科学地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能动的探索、改造和利用客观实践的物质性的、社会历史性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的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客体、实践的中介三个部分。实践的主体即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即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的中介就是改造客体所利用的工具。实践具有三方面的特点,即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人类总是通过实践在创造和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环境、自身。 实践的基本形式是生产实践、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实验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成为一种新的实践基本形式。科学实验包括自然科学实验活动和人文社会科学实验活动。科学实验一经产生,就具有生产实践和处理社会关系实践所不具备甚至是不能代替的特点,科学实验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探索和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为目的,以实验仪器和装备为手段,是为改造世界而进行的一种探索性活动,因而也是一种准备性活动。因此,科学实验一经产生,就成为其他实践形式的指导者,甚至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领跑者。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认为: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对于生产力的研究不能只从客体方面去理解, 而应从实践去理解。就是说, 生产力本身已内在地包括了客体、主体和实践, 而对于实践, 不仅要从“客观的活动”去理解, 而且要从“主体的方面”去理解, 把“主体”和实践联系起来。实践就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这就肯定了主体的能动性; 同时, 实践又是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 这又否定了抽象 能动性, 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等关系在实践基础上统一了起来。这也就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双重统一过程中去理解和诠释生产力。由此, 马克思进一步从实践思维方式的高度加以概括,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矛盾的实践能力, 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使其适应人类需要的实践力量。马克思研究生产力的出发点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生产力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能力。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要维持自己的生活、创造自己的历史。从事物质和精神生产活动, 既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物质和信息的变换过程, 又是主客体之间的物质与观念的变换过程。这样, 马克思从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中找到了把客观性、自主性、创造性和现实性统一起来的基础, 从而解决了先前生产力理论无法解决的矛盾, 实现了生产力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纵观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我们可以看到, 实践在人类社会历史中的重要作用, 可以说实践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方式, 也是人类从事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和动力, 没有实践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实践的历史和实践造成的结果, 即现存世界,既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 也是人的认识论, 马克思实践 哲学就是感性的认识论。认识论不是什么主体对不依赖于人的活动的客体的镜式反映和摄影 , 认识活动不是脱离生活得客体在人脑中的投影, 它直接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实践, 也正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更深入的认识, 用我们的所想所思去付诸于实践活动中。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实践观, 列宁和毛泽东则立足于现实的人类实践, 进一步阐明了实践的哲学方法论意义和基础地位, 为科学实践观的发展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地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以表明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