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巧妙设问--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巧妙设问--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巧妙设问--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巧妙设问--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巧妙"设问"--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疑能促思,疑能激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恰当的设疑就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激情,就能启迪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地创新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和发展学生的素质奠定基础。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注重从问题的设计着手,精心"设疑" 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把握设疑时机,发挥设疑功效。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疑时机的选择,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效果,把握设疑的时机是发挥设疑功效的关键。课堂上我尝试在这样几个地方设疑:

1、在新课的导入处设疑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新课导入时进行巧妙的设疑,能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吊"起学生的"胃口",这样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自主探究学习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和学生全面理解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

例如:我在教"圆的认识"时,导入设疑:同学们,我们所看到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车轮总是圆的?车轴又装在什么位置上?让学生看出、分组讨论。这样,从课的一开始,学生就被巧妙的设问所深深地吸引,纷纷开动脑筋,结合课本上的所讲的内容进行热烈而富有成效的讨论,这节课学生学的特别开心。学生对这节课的所学知识掌握的也特别好。

2、在课堂教学的重点处设疑

知识的重点是教学的核心,是落实完成教学目标的关键,在此处设疑能让学生抓住学习的重点,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使落实"双基"与培养能力有机结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如:教"比较分数大小"时,先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再学习同分子的分数大小的比较。接着设疑:那么,要是分子分母都不同,这样的分数怎样比较呢?如:比较和哪个分数大呢?我先让学生进行讨论。这样,在教学的重点处设疑,诱导学生由联想产生新的问题,不断产生新的学习欲望,使思维的大门绐终开着,从而有效地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3、在课堂教学的难点处设疑

难点是学生学习掌握知识比较困难的地点,突破难点是教学追求的目标,在难点处设疑,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集中精力克服难点,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教"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调商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出示例题:430÷62,提问:计算时我们可以把除数62看作几十来试商?应商几?学生试算,你发现了什么?这时设疑:为什么不能商7,而要改商6?让学生对学习的难点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分析,让学生充分理解除法试商的原理和操作结构,使难点在不知不觉中就得到有效的突破。

4、在教学中易产生混淆处设疑

由于学生理解能力的不同,对有些知识易混淆从而产生知识的模糊认识,对形成知识系统构成障碍,把设疑的着力点放在此处,能帮助学生弄清知识间的关联,为学生顺利地接受知识创造条件。

如:教"垂直"时,学生往往对"垂直"、"直角""90?"混淆不清,多数学生看作同一概念,于是我设问:"垂直"、"直角"、"90?"是同一概念吗?有区别吗?这样,唤起学生对这一知识的注意,并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辨清三者之间的异同,深化了概念,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巧用设疑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科学的方法是解决问题、提高教学功效的根本保证。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的设疑功效,就必须掌握科学的设疑方法。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教学内容,灵活地使用设疑技法。

1、比较设疑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设疑,是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一种设疑方法,有处于培养学

生的探究能力,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发展和深化,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教"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先出示:24×3= 24×10= 为新课搭桥启思。再出示例题:每盒彩色笔24枝,13盒共有多少枝?学生讨论解答。学生把13盒分成了10盒和3盒,分别算出枝数,再算出一共的枝数。此时,引导学生看书,对照比较,并设问:书上的竖式与自己的算法有什么异同?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用哪种方法计算好?4为什么写在十位上?书写的格式怎样?这样的比较设疑,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在自学中弄清了算理,掌握了计算方法,品味到了自学成功的喜悦,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激起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纠错设疑把一些学生易搞错的问题,以错题形式展示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对错题进行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克服此类错误的发生,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效率。

如:教"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学生掌握了计算方法后,我出示这样一个题目:一天,张大爷遇到了一道题,不知怎么做,便找到了小马虎。小马虎拿到题很快就算出来了,他是这样做的: 280 36 7488 72 288 288 0 我借机提问:同学们,小马虎计算对吗?为什么?学生有的用乘法进行验算,有的重新计算,非常活跃。同学之间还进行了讨论,找出了错误原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乘法的计算方法,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3、拓展设疑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适度拓宽延伸,有利于开放学生的思维,培养探究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造潜能的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如:教"周长与面积关系"时,先出示:分别计算下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①长18,宽2;②长15,宽5;③长12,宽8;④长10,宽10;⑤长16,宽

4.学生解答后,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讨论,归纳小结规律,作适当的练习后拓展。李大伯用100米长的篱笆围一个羊圈,怎样围面积最大呢?让学生在讨论中拿出方案。这样对规律进行了一般性的推广拓展,使学生了解掌握了更多的新知识,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数学是问题堆砌而成的思维之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无处不在,疑问无处不在。注重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疑,把握有效的设疑时机,采用合理的设疑方法,灵活应用设疑技巧,数学课堂的形式一定能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也一定会活泼多样,学生也乐学、会学。从而为全面实施新课标,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开辟一条提高数学创新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