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胸痛中心救治流程图(最终版)

胸痛中心救治流程图(最终版)

胸痛中心救治流程图(最终版)
胸痛中心救治流程图(最终版)

拯救生命的快速反应团队

无症状者

症状复发者随时复查

胸痛中心NSTEMI/UA救治流程图

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治流程

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治流程

肺栓塞严重指数(PESI )及其简化版本

sPESI

指标 原始版本 简化版本 年龄

以年龄为分数

1分(若年龄>80

岁)

男性

+10分

-

肿瘤

+30分 1分 慢性心力衰竭 +10分

1分

慢性肺部疾病 +10分

脉搏≥110bpm

+20分

1分

收缩压<100mmHg +30分 1分 呼吸频率>30次/分

+20分

-

患者诉突发撕裂样或刀割样剧烈胸痛和(或)背痛、腰腹痛,

可疑主动脉夹层患者

1.平车推入抢救室或监护室,请相关科室会诊

2.监测维持生命征,评估患者意识状况

3.吸氧、建立双静脉通道(选择上肢粗大静脉)

4.心电监护

5.测量患者四肢血压及动脉搏动情况

病房处理情况: 1.吸氧 2.降压、控制心率: 1) 血压控制在100-120mmhg/60-70mmhg 2) 心率控制在60-80次/min 。

3.镇痛:可应用哌替啶50-100mg 肌肉注射或吗啡5-10mg 皮下注射等镇痛处理

1. 密切观察患者疼痛性质、部位、

程度缓解或加重情况 2. 积极与病人沟通,使病人生理、心理处于最佳状态,配合抢救及护理 联系CT 室值班人员

30分钟内急诊胸腹主动脉CTA

主动脉夹层

进一步查找其他胸痛疾病 否 A 型主动脉夹层

B 型主动脉夹层

收心胸外科监护室

收心内科CCU

紧急外科手术治疗 临床情况

是否稳定 尽早介入

紧急介入

具备以下任一项即为临床不稳

定:

● 持续或间断疼痛 ● 难以控制的高血压 ● 进行性肾功能不全

● 胃肠缺血表现 ● 肢体缺血表现 ● 偏瘫或截瘫

● 中量或者逐渐增加的胸腔积液

单阳性或双阴性

双阳性 否

胸痛患者

PE 的高危人群

1. D VT 高危人群

2. 症状:呼吸困难、胸痛、先兆晕

厥、晕厥和/或咯血

3. 体征:呼吸频率增加(超过20次/分)、心率加快(超过90次/分)、血压下降及发绀;肺部听诊湿啰

音及哮鸣音,胸腔积液;肺动脉瓣区可出现第2心音亢进或分裂,三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颈静脉怒张、体循环淤血;低血压和休克。

否 高度怀疑PE 实验室检查: 1. 血气分析:可表现为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肺泡-动脉血氧梯度[P(A-a)O2]增大及呼吸性碱中毒 2. 血浆D 二聚体: 血浆D 二聚体测定的主要价值在于能排除急性PE ,尤其是低度可疑患者,而对确诊PE 无益。

肺动脉CTA 危险分层

是否确诊PE ? 进一步查找其他胸痛疾病 高危

评估临床风险

肺栓塞严重指数(PESI )

休克或者低血压 PESI 分级III-IV PESI 分级I-II

中危

右心室形态与功能 生物标志物

1. 心电图:V1呈QR 型, S ⅠQ ⅢT Ⅲ(即Ⅰ导联S 波加深,Ⅲ导联出现Q/q 波及T 波倒置),不完全性或完全性右束支传导

阻滞。 2. UCG :右心室壁局部运动幅度下降,右

心室和(或)右心房扩大,三尖瓣反流速度

增快以及室间隔左移运动异常,肺动脉干增宽等 3. X 线:出现肺缺血征象,右下肺动脉干增

宽或伴截断征,右心室扩大征。也可出现

肺野局部浸润阴影、尖端指向肺门的楔形阴影、盘状肺不张、患侧膈肌抬高、少量

胸腔积液、胸膜增厚粘连等 中高危

中低危 抗凝;监测;

补救性再灌

住院;抗凝

低危

早期出院 院外抗凝

直接再灌注治疗 否 是

胸痛中心救治流程图(最终版)

拯救生命的快速反应团队 首次医疗接触急性胸痛患者 10min 内完成首份心电图 胸痛持续20min 以上者且距发 病时间3hr 以上者查Tnl /T 明确的缺血证据再次评估症状及心电图持续胸痛者15-30min 复查无症状者4-6小时复查症状复发者随时复查 4-6h 后复查Tnl /T 心电图ST 段抬高或压低≥(胸导抬 高≥) Tnl /T 升高 症状体征是否提示AD 明确的缺血依据 进入AD 筛查流程进入ACS 诊治流程非ACS 胸痛鉴别诊断流程 否 是 是否否 是珠江医院 胸痛中心 胸痛中心诊治流程

胸痛中心STEMI 救治流程图 STEMI 症状 EMS 系统自行到达网络医院 胸痛中心 快速诊断、评估 90min 内可完成PCI 直接PCI 手术成功 FMC 后的3-24hCAG 根据需要 行延迟PCI 失败 补救性PCI 手术 立即溶栓2小时内可行转运PCI 是否 院际绿色通道溶栓成功 是 否

中危组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糖尿病;肾功能不全; 左室射血分数<40%或心衰; 早期梗死后心绞痛; 近期PCI 治疗史; 已往心脏搭桥史; 低危组具备以下条件之一:无症状、无ECG 改变、Tnl (-)、无血流动力学紊乱及心CAG 否72h 内负荷试验 胸痛中心NSTEMI/UA 救治流程图病人(自行到急诊科,院前救护车接入,其他途径送入) 怀疑NSTEMI/UA 生命体征稳定 72h 内PCI CCU EICU 抢救治疗危险分层 24h 内PCI 极高危组 具备下列特征之一: 血流动力学紊乱或心源性休 克; 复发或持续性胸痛且药物治疗 无效; 致死性心脏骤停或心律失常;心梗机械性并发症;急性心衰, 伴难治性心绞痛或ST 段偏移;复发动力性ST 段或T 波改变,特别是短暂性ST 段抬高。 (+)2h 内紧急PCI 高危组具备以下条件之一:与心梗相关的肌钙蛋白改变;复发动力性ST 段或T 波改变;(-)出院一级预防 危险因素: Tnl (+)动态性ST 或T 波改变 DM 肾功能不全(eGFR<60) 心功能不全(EF<40%) 早期梗死后心绞痛 心肌梗死病史 6个月内PCI 史 CABG 史 是

胸痛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

胸痛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 (试行) 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胸痛患者救治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胸痛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有关医疗机构可以参照《指导原则》进行建设和管理。 一、三级医院胸痛中心 (一)基本条件。 1. 三级综合医院或相关专科医院。 2. 设置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或胸外科、急诊医学科、医学影像科等与胸痛救治相关的诊疗科目。 3. 配备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 4. 设置重症监护室(ICU)或收治危重胸痛患者的病床。 5. 具备开展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溶栓 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溶栓治疗、张力性气胸紧急持续性引流及外科手术治疗的相关条件。 6. 具备开展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急诊介入治疗和外科手 术的相关条件,或与具备条件的医院建立转诊机制。 7. 具备胸痛患者的综合抢救能力。 (二)组织管理。 1. 成立由院长或分管医疗业务的副院长负责、相关科室和管理部门

参与的胸痛中心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明确工作制度并负责胸痛中心的日常管理。 2. 成立针对心源性和非心源性胸痛患者的救治小组,按照相关疾病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路径,制定各类胸痛相关疾病的救治预案和工作协调机制。 3. 与所在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区域内院前急救中心(站)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订胸痛患者协同救治协议,建立分工协作机制。 4. 建立专人负责的胸痛患者信息登记、诊疗数据记录、随访管理、健康宣教制度,并对胸痛患者诊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提升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改进措施。 (三)建设要求。 1. 建立以胸痛中心为基础的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见附件1)。 2. 建立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及时接诊胸痛患者。 3. 急诊科设置胸痛诊室,建立急性胸痛优先就诊机制。对于需要紧急救治的胸痛患者,实施“先救治、后付费”。 4. 按照相关疾病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路径,制定各类胸痛相关疾病的救治和转诊流程。 5. 建立院前院内无缝衔接流程,经院前急救中心(站)救护车转运和基层转诊的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入院后直接送达介入手术室(造影室)。 6. 建立针对本院、院前急救中心(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培训教育体系,提高相关人员的协同救治能力。 (四)服务要求。

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网络建设合作协议书(公签版)

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网络建设合作协议书 甲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乙方: 为深入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提升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能力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5〕189号)文件要求,加强对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以下简称“胸痛患者”)规范化救治,促进院前、院内急救通道的密切合作与无缝隙对接,最大程度挽救患者生命、减轻患者痛苦,有效降低疾病负担。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文件精神,按照“功能互补,区域联动”的思路,双方本着平等自愿、共同发展的原则,经充分、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合作范围 甲乙双方仅在以下内容上开展合作: (一)建设并完善胸痛患者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 (二)建立并优化对胸痛患者规范化救治的长效机制。

(三)搭建胸痛患者院前、院内医疗会诊信息平台。 (四)为胸痛中心科研合作项目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 二、甲方权利和义务 (一)负责为乙方转诊的胸痛患者提供最恰当的医疗支持。 1.依据本院胸痛患者处理流程,负责完成乙方转到本院的胸痛患者的诊治,并协助、指导基层医院对转诊患者进行转运过程中的监护及治疗。 2.双方在经院前诊断后明确需转运至甲方接受进一步的治疗时,甲方负责协调院内资源,必要时直达导管室,先收治后收费,尽快完成患者的接诊,分诊及入院治疗流程,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延误乙方送达的胸痛患者。 3.为乙方在建设、开通院内专家会诊和心电等相关资料的传输系统中,提供技术支持。 4.对乙方转诊后需随访的康复患者,甲方有责任为其制定合理的随访康复方案,尽早转至乙方进行随访及康复治疗。 5.有义务向乙方公开胸痛中心的建设情况,相关设施及胸痛患者管理情况。 (二)负责定期为乙方医务人员提供胸痛患者诊断、抢救、治疗等相关知识的培训。 1.负责在签署协议后三个月之内为乙方医务人员提供胸痛患者诊治知识培训,包括症状的识别、诊断与鉴别诊断、现场急救

胸痛中心建设步骤:

胸痛中心建设步骤: 1)成立胸痛中心委员会:由业务主管院长担任主任委员,相关职能 部门、临床科室、医技和信息部门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胸痛中心委员会,明确各委员职位及职责并制定承诺函。 2)网站注册,成为会员:登录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2410973691.html,(中国胸痛中 心)填写医院信息并上传医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扫描件或照片完成机构注册。 3)制定胸痛中心相关规章制度:如联合例会制度、质量分析会制度、 典型病例讨论制度、数据管理制度等规范胸痛中心的运行。 4)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认证前至少在云平台上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410973691.html,/ 有六个月的数据。认证要求对所有入院的急性胸痛患者录入不低于75%,ACS病例录入为100%。如果数据不足6个月,建议补填。 1. 先对STEMI病例根据病例进行补填,尤其是做了急诊PCI的病 例进行认真填写并进行统计分析,如:急诊PCI手术量、D2B时间、FMC2B时间,首次医疗接触到首份心电图的时间,溶栓人数与比例等。 2. 其次对NSTEMI/UA患者数据进行补录,尤其对做了紧急PCI患 者进行重点补录。

3. 对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病例进行补录。 4. 对其它胸痛患者适当选择录入。 从今天起,应制定数据录入、管理维护的相关规定,对每天入院的急性胸痛患者数据要及时进行填报。 5)流程制定及优化: 1. 根据患者来源分类有四个主要通道,具体包括:自行来院患者, 120转运患者,基层医院或其他非PCI医院转院患者,院内因非心源性疾病住院突发心脏病的患者。每个通道每个重要的病种都有对应的流程。 2. 根据病种分类主要有STEMI,NSTEMI/UA,以及其他非ACS患 者(包括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气胸,以及其他需要转入其他科室的胸痛患者)。 3. 在定义流程的时候要关注不同的角色所做的工作以及他们之 间的协同。 4. 在有主要参与方参加的情况下,根据现有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中 心医院的核心流程图(推荐使用Visio画图工具)。制定流程时应当考虑简化步骤、提高效率,有效控制风险点,优化配置等要素。 制定好的流程应当具有明确性和规范性。 5. 将制定好的核心流程以会议培训、印刷材料、上墙张贴等形式, 对主要参与方进行相关流程培训,尤其对于新入职员工要进行必

胸痛中心救治流程图(最终版)

胸痛中心救治流程图(最终版)

拯 救 生 命 的 快 速 反 应 团 队 首次医疗接触急性胸痛患者 10min 内完成首份心电 图 明确的缺血证 再次评估症状及心电图 持续胸痛者15-30min 复查 无症状者4-6小时复查 心电图ST 段抬高或压低 症状体征是否 明确的缺血依 进入AD 筛查流 进入ACS 诊治 非ACS 胸痛鉴否 是 是 否 否 是 珠江医院 胸痛中心 胸痛中心诊治流程

胸痛中心STEMI 救治流程图 STEMI 症状 EMS 系统 自行到达 网络医 胸痛中心 90min 内可完成 直接PCI 手术 成功 FMC 后的 失败 补救性PCI 手术 立即2小时内可行 是 否 院际绿色 溶栓 是 否

中危组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 糖尿病;肾功能不全; 2. 左室射血分数<40%或心衰; 3. 早期梗死后心绞痛; 4. 近期PCI 治疗史; 5. 已往心脏搭桥史; 低危组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 无症状、 2. 无ECG 改变、 3. Tnl (-)、 4. 无血流动力学紊乱及心 律失常 CAG 否 72h 内负胸痛中心NSTEMI/UA 救治流程图 病人(自行到急诊科,院前救护车接入,其 怀疑生命体征稳 72h 内 CCU EICU 抢救危险 24h 内 极高危组 具备下列特征之一: 1. 血流动力学紊乱或心源性休 克; 2. 复发或持续性胸痛且药物治疗 无效; 3. 致死性心脏骤停或心律失常; 4. 心梗机械性并发症;急性心衰, 伴难治性心绞痛或ST 段偏移; 5. 复发动力性ST 段或T 波改变, 特别是短暂性ST 段抬高。 ( 2h 内高危组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 与心梗相关的肌钙蛋白改变; 2. 复发动力性ST 段或T 波改 变; 3. GRACE 评分>140。 (-出院一 危险因素: Tnl (+) 动态性ST 或T 波改变 DM 是

胸痛中心管理制度

胸痛中心管理制度 一、胸痛中心会诊制度 急诊胸痛患者到门急诊后,首诊医生若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不清、以及病情危重需要会诊者,应及时申请会诊。 一、心血管科内科会诊 由经治医师结合患者病情及心电图表现,疑为心肌梗死或不能明确诊断,需要心血管内科医师会诊时,本人或通知急诊科护士电话急会诊。心血管内科医师接到通知后必须立即前往,在10分钟内到位会诊,并按规定书写会诊记录。 二、重症医学科会诊 对于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本人或通知急诊科护士电话请重症医学科医师急会诊,详细记录病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重症医学科医师接到通知后必须立即前往,并在10分钟内到位会诊并按规定书写会诊记录。 三、其他相关科室会诊 在对急性胸痛患者诊断不清,需要进行鉴别诊断时,需要请呼吸科、胸外科、消化科、皮肤科等其它相关学科时,及时请相应科室会诊。

应邀会诊科室医师接到会诊通知后10分钟内到位会诊并按规定 书写会诊记录。 上述各项会诊,均应由申请会诊医师做好会诊前的准备工作, 详尽病史及诊治经过,并全程陪同,做好会诊记录。应邀会诊医师要 深入了解病史、详细体格检查,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会诊意见。申 请会诊医师认真实施会诊意见。 二、胸痛中心时钟统一管理制度 为贯切“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保证胸痛中心时钟统一管理规范、有效,特制定珲春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时钟统一管理制度。 1、时钟统一由卫星时间确定。 2、时钟统一由专人定期校对,由信息科负责,每2周校对一次,并有校对记录。 3、胸痛中心的总监每月对时钟统一进行监督检查,并进行总结、反馈。 4、时钟统一的校对人员绩效考评与检查结果挂钩。 三、胸痛中心培训制度 胸痛中心要想建立高效的救治体系,其相关部门对胸痛中心的工作细则、体系、流程等必须完全了解,因此胸痛中心所涉及的各部门人员必须经过反复的教育及培训,知晓胸痛中心的主要目标和运作

胸痛中心救治流程图(最终版)

拯救生命的快速反应团队 胸痛中心诊治流程 心电图 ST段抬高或压低≥0.10mV (胸导抬高≥0.20mV ) Tnl /T 升高首次医疗接触急性胸痛患者 10min 内完成首份心电图 胸痛持续 20min 以上者且 距发 病时间 3hr 以上者查 Tnl /T 明确的缺血证 据? 症状体征是否提示 AD? 是否 进入 AD 筛查流程进入 ACS诊治流 程 再次评估症状及心电图 持续胸痛者 15-30min 复查 无症状者 4-6 小时 复查 症状复发者随时 复查 4-6h 后复查 Tnl /T 否 明确的缺血依据? 否 非 ACS 胸痛鉴别诊断流程

胸痛中心 STEMI 救治流 程图 否 是 STEMI 症 状 直接 PCI 手术 行延迟 PCI FMC 后的 3-24hCAG 根据需 要 补救性 PCI 手术 90min 内可完成 PCI ? 2 小时内可行转运 PCI ? 院际绿色通道 EMS 系 统 自行到达 成功 失败 网络医院 立即溶栓 溶栓成功? 胸痛中心 快速诊断、评估

1 . 2 . 3 . 4 . 5. 胸痛中心NSTEMI/UA救治流 程图 CCU 病人(自行到急诊科,院前救护车接入,其他途径送入) 怀疑 NSTEMI/UA 生命体征稳 定 危险因 素: Tnl(+) 动态性 ST或 T 波 改变 抢救治疗 DM 肾功能不全 ( eGFR<60) 心功能不全 ( EF<40%) 早期梗死后心绞痛 心肌梗死病史 6 个月内 PCI 史 CABG 史 危险分层 极高危组具备 下列特征之一:血流动 力学紊乱或心源性休 克;复发或持续性胸痛 且药物治疗无效 ; 致 死性心脏骤停或心律失 常; 心梗机械性并发症 ;急 性心衰,伴难治性心绞 痛或 ST 段偏移 ; 复发动力性 ST 段或 T 波改变,特别是短暂性 ST 段抬高。 2h 内紧急 PCI 1 . 2 . 3 . 高危组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与心梗相关的肌钙蛋白 改变; 复发动力性 ST段或 T 波改变; GRACE评分 >140。 中危 组 1 . 2 . 3 . 4 . 具备以下条件之 一: 糖尿病 ;肾功能不 全 ; 左室射血分数 <40%或心 衰 ; 早期梗死后心绞 痛 ; 1 . 23 . 4 . 24h 内 PCI 近期 PCI治疗 史 ; . 已往心脏搭桥 史 ; 72h 内 PCI 低危组具 备以下条件之一: 无症状、无 ECG 改变、 Tnl (-)、无血流动 力学紊乱及心律 失常 72h 内负荷试 验 +)- ) 出院一级预防

急性胸痛诊治流程图

目录 一.急性胸痛的分诊流程 二.针对不同来院途径STEMI患者的救治流程图 三.STEMI先诊治后收费流程图 四.急性胸痛患者就诊床位安排方案 五.急性胸痛网络医院调度流程 六.ACS诊治流程图 七.院前院内无缝连接救治STEMI流程 八.STEMI患者救治流程图 九.流程改进的方法 十.疑似ACS患者初始评估流程图 十一.运动负荷试验流程图 十二.STEMI患者急救治疗流程图 十三.心导管室启动流程图 十四.远程会诊及转运流程图 十五.区域协同救治STEMI患者流程图 十六.低危ACS及无法确定病因病人的评估流程图 十七.NSTEMI-ACS治疗流程图 十八.低危ACS发生病性变化时重新评估流程图 十九.心脏生化标志物和心电图阴性的胸痛患者出院随访流程图二十.胸痛院前急救模式流程图改进版 二十一. 急性胸痛鉴别诊断流程图 二十二. 急性肺栓塞的筛查流程图

二十三.院内发生ACS 的诊治流程图 一.急性胸痛的分诊流程 分诊护士询问确定为胸痛患者 危重 12导联ECG 测量心率、血压 急诊医师判读 心电图为STEMI 、 新发LBBB 、ST 段压低 5min 内完成 10min 内完成 是 是 否 快速评估生命体征 A .意识状态

STEMI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LBBB :左束支传导阻滞; PCI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二.针对不同来院途径STEMI 患者的救治流程图 STEMI 的症状<12h 入院前诊断紧急救治 救护车送至导管室 立即转运于导管室 DIDO<30min 自行到达太和医院 STEMI :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CAG :冠状动脉造影术;EMS :医疗急救直接PCI EMS 系统 就诊于基层医院 有急诊PCI 能力的中心 立即溶栓90min 内可完成转运时间<120min 是 立即溶栓 是 否 溶栓成功与否 成功 失败 FMC 后3-24h CAG 补救PCI 否

胸痛中心建设工作周总结

胸痛中心建设工作周总结 (2019.2.23—2019.3.01) 基层胸痛中心建设评审标准主要包括五个要素。其中要素一:基本条件与资质。共34个条款,已完成18个条款;要素二:对急性胸痛患者的评估及救治。共34个条款,已完成23个条款;要素三: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共6个条款,已完成2个条款;要素四:培训与教育。共10个条款,其中包含9大类培训,1项义诊,目前已完成2项培训;要素五:持续改进。共6个条款,已完成2个条款。现将上周的工作内容汇报如下: 一、与区域内医疗机构建立协作关系,共同开展胸痛救治工作 1.与120急救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内容包括急性胸痛患者的联合救治计划、培训机制、共同制定改进质量的机制。 2.与中心医院签订了胸痛联合救治协议,内容包括双向转诊机制、一键启动机制、绕行急诊直达导管室的机制,确保所有STEMI 患者在120分钟内完成转运。 3、制定了与基层医疗机构合作协议,筛选出区域内具有胸痛患者诊断能力的基层医疗机构,推动开展胸痛患者联合救治工作。 二、组织STEMI院内发病救治应急演练 1.为熟练掌握院内发病STEMI患者救治流程,把握关键时间节点,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制定了STEMI院内发病演练方案。组织心血管病科、急诊科、导管室、宣传科、胸痛中心医疗总监、行政总监、协调员多部门共同准备、分工协作,应急演练取得圆满成功。

2.经过演练患者从发病到首次心电图时间2min,首份心电图到确诊时间2min,电话通知心内科到会诊医师到达时间2min,从确诊到取得患者知情同意时间5min,患者发病到送入导管室时间21min。 3.演练结束后在导管室召开质量分析会,发现不足,解决问题。 ①患者确诊后,所在科室可以立即抽血,用药,不必等待会诊医师到达,能大大缩短患者化验回报时间和给药时间; ②可以准备一个应急药箱,常备必须的抢救药物和知情同意书模板,可以大大减少会诊到达时间和患者知情同意时间; ③应对全院进行培训,电梯管理员等后勤人员也应熟悉胸痛急救相关流程,运送病人时提前开通电梯绿色通道,减少等待时间,可以缩短送达导管室时间; ④发挥微信群的作用,首次心电图后马上拍照发在群里,所有参与者在群内随时回复,实现信息共享且留下时间记录,可以作为原始材料,为后续填写时间管理表提供依据。 三、胸痛中心云平台数据填报 急诊科成功上报1例不稳定心绞痛病人,按照规定流程进行,规范记录了时间节点,为胸痛中心工作的全面开展打开了局面。目前病人已转入心内科,后续治疗过程的数据填报由心内科继续完善。 本周工作计划: 1.与5家基层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微信平台的心电图传输方式,实现信息共享,为基层医院的急性胸痛患者提供心电图诊断等支持。

急性胸痛急诊救治流程

急诊胸痛中心规划及胸痛救治流程 为规范急诊胸痛诊疗,提高急诊对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救治成功率,避免医疗差错,今申请成立急诊胸痛中心,规划如下; 一、组织机构 急诊科主任为科内第一责任人,负责急诊科胸痛中心的日常工作管理、部门协调、业务培训和对外宣传,急诊科所有医务人员均为急诊胸痛中心成员。 二、急诊胸痛中心功能区域设置和器械配备 1.急诊科设置急诊分诊区、胸痛门诊、急诊抢救室、胸痛观察区,其中胸痛门诊要有醒目标示并设立路标。 2.急诊科内分诊区域配备固定的胸痛专线电话,配备轮椅和担架车方便胸痛患者转运。 3.急诊胸痛中心各区域均可直接获得胸痛患者抢救所需要的设施:例如心电图机、氧气、监护仪、除颤器、呼吸机等以及急救药品。 4.院前急救车内除配备胸痛患者抢救设施外,还需配备心肌标志物、D-二聚体、BNP快速检测仪器,车内配备院前心电图、监护图像传输途径(无线传输或手机照片)。 三、合作相关专业科室 1.心内科和介入科为主要合作科室,科内存有胸痛中心

心内科和介入科主要负责人的电话联系方式。 2.心胸外科、呼吸科、消化科、肝胆外科、皮肤科为相关合作科室,科内存有主要负责人的联系电话方式。 3.心电图室、检验科、超声科、CT室为合作辅助科室,科内存有主要负责人和值班人员的联系电话方式。 4.急诊科建立胸痛中心微信群,急诊科全体医务人员、相关合作科室主要负责人加入群内,以保证第一时间能获取胸痛患者的第一手病历资料。 四、相关科室要求和必备辅助检查条件 1.急诊科医务人员具备快速诊断和鉴别胸痛的能力,并熟练掌握胸痛患者的抢救技术。 2.心内科具备开展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能力,值班医生需在接到急诊会诊要求10分钟内到达,二线医生需在半小时内到达。介入科医生需在接到电话急诊电话后30分钟内到达。 3. 心胸外科、呼吸科、消化科、肝胆外科值班医生需在接到急诊会诊要求10分钟内到达急诊科,二线医生需在半小时内到达。 4.心电图室、超声科值班医生需在接到急诊床旁检查要求10分钟内到达急诊,超声科二线医生需在20分钟内到达急诊,并在半小时内出具检查结果。 5. CT室具备多排螺旋CT及全天候开放能力,能随时接

胸痛中心制度

1加强组织建设,明确分工分责1.1设立中心委员会。由主管副院长为组长,医务部一名副职为副组长,由机关相关职能科室,以及急诊科、心血管内外科、呼吸科、放射科、超声影像科、信息科等十个科室主任组成。主要负责对中心医疗质量进行定期评议,提出持续改进意见,制订规划和提出发展建议,体现专项管理专人负责的特点。 1加强组织建设,明确分工分责 1.1设立中心委员会。 由主管副院长为组长,医务部一名副职为副组长,由机关相关职能科室,以及急诊科、心血管内外科、呼吸科、放射科、超声影像科、信息科等十个科室主任组成。 主要负责对中心医疗质量进行定期评议,提出持续改进意见,制订规划和提出发展建议,体现专项管理专人负责的特点。 1.2设立会诊制度。 制订院内会诊流程,共设三个组:干部会诊组、网点医院会诊组和心电监护组,按照日常医疗会诊程序由值班医生、住院总医生和科室主任三级会诊过程完成会诊;按照广东省物价局规定远程会诊每小时收费500元来计费,并按6﹕4比例与会诊单位分配。 1.3设立专责小组。 小组包括讲师组:负责培训教育;外联组:负责对外市场拓展;信息技术组:负责信息技术维护与开发;会诊组负责会诊工作;协调组负责综合协调.各组由专人负责,成员各自组合。 2优化医疗流程,强化质量评估。 2.1临床路径的优化。 急性胸痛传统诊治从院外到急诊科、心内科导管室,涉及环节多、流程多、时间长,严重影响了救治效率,通过十二导联传输系统将院内外无缝连接,在病人到达医院之前病人的信息已送到医院专家手中,实现了快速诊断,及时治疗的目的,一旦诊断明确,病人就可直接到达心内科导管室或备用导管室进行手术治疗,大大缩短流程,节约时间。 2.2实行时间轴管理。 按照中心认证的要求,对每个病人的诊治经过通过时间轴管理来记录,对每一个环节都

胸痛中心建设方案

安康市中心医院安康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关于印发《安康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 总院各科室、各分院: 现将《安康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建设方案(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落实。 安康市中心医院安康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 日1年月7 2016 安康市中心医院安康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 胸痛中心建设方案(试行) 安康市卫生局同意在我院建设安康市10102015年月日,胸

痛中心。为做好此项工作,按照中国胸痛中心认证评分细则要求,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医院通过胸痛中心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诊疗通道。采用快速、标准化的诊断方案对胸痛患者提供更快和更准确的评估和诊疗,显著降)再段抬高心肌梗死(STSTEMI低胸痛确诊时间、降低急性再次就 诊次数和再住院次数,缩短住院时间、灌注治疗时间、减少不必要检查费用,改善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就诊满意度。 二、建设目标 年底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到2016 三、组织管理 (一)成立安康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委员会,具体人员组成及职责如下: 文尚玉鲁海顾问:袁建国 茹甫毅员:主任委 真副主任委员:张军康许 员:(排名不分先后)委 詹先王小梅韩正文郭紫康吴双有 力李萍 汪显张小康谢召峰杨晓翠

沈桂冬晖琪任 荆成陈进业周和平吴荣鹏江李宝杨帆(皮肤) 杨永明张赵德随李永琴湘张健冯军 方晓鄢邦仲朱亚男 涛蕾武芳李 主任委员职责:主持胸痛中心委员会的建设和重大决策,可调动医院所有资源保证胸痛中心正常有效运行。 委员会职责如下: 制定胸痛中心建设方案和管理办法。1. 设立专项资金,纳入医院预算。2. 制定急性胸痛救治流程,并监督实施。3. 制定培训方案、计划,并监督实施。4. 定期评估建设效果,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和管理办法。5. 确定考核指标,制定考核标准,定期组织考核,建立6.奖惩制度并监督奖惩兑现。 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科技大楼三楼,办公室主任由张晓林兼任、副主任由陈进业同志担任,负责胸痛中心组织实施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设立胸痛中心医疗总监、协调员以及各专业组,具体人员安排和分组如下: 医疗总监:沈桂冬1. 郭紫陈进业 2.医疗副总监:任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