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科版思想政治八年级上第八课一念之差教案课件

教科版思想政治八年级上第八课一念之差教案课件

教科版思想政治八年级上第八课一念之差教案课件
教科版思想政治八年级上第八课一念之差教案课件

第八课一念之差

第一课时危险的诱惑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黄、赌、毒”,“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的危害。

二、能力目标

能分辨身边的不良诱惑,面对不良诱惑时能做出正确选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自觉抵制“黄、赌、毒”,“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追求科学、健康、高雅的生活。

●教学重点

认清“黄、赌、毒”等不良诱惑的危害。

●教学难点

能自觉拒绝“黄、赌、毒”等不良诱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潘多拉”魔盒的故事导入主题。

(从前,有个人捡到了一个精美的盒子,上面写着:“记住,无论何时,都不要打开这个盒子。否则,人类将要遭到灭顶之灾。”)

如果是你捡到了这个盒子,你会打开吗?会打开的请举手。

学生发言后教师继续讲故事。

(这人开始吓了一跳,没敢打开盒子。可不久就恢复了勇气,并产生了好奇:这盒子里面究竟装的是什么东西呢?什么东西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呢?最终他没

能经受住诱惑,打开了盒子。结果,这盒子里的东西跑出来了。从此,人类就有了洪水、瘟疫、疾病、犯罪等等的灾难。原来这是“潘多拉”魔盒,里面装的都是邪恶。)

讲完故事后请学生自由谈体会。

教师总结:人生活在社会中,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有精神的、物质的,有积极的、消极的。如果经受不住不良诱惑,往往会因一念之差,带来不良后果,甚至带来像打开“潘多拉”魔盒一样难以挽回的恶果。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课一念之差,请大家打开课本76页(板书)

(二)进行新课

教师:诱惑是神秘的,它往往利用人们的好奇心引诱人、俘虏人。让我们来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是否有这种用神秘来引诱我们的诱惑呢?(出示课件)提问学生自己身边的诱惑。

小结:这是老师认为在大家身边的诱惑,和大家的答案一样吗?(出示课件)

大千世界,充满了诱惑,但诱惑有分美好的诱惑和邪恶的诱惑,美好的诱惑激励人们去追寻、探索和创造。邪恶的诱惑,驱使人们去追逐名利,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出示课件)(P76,请大家把它划出来)课本中火星的诱惑和相机的诱惑分别属于哪种诱惑呢?

学生回答

对于美好的诱惑我们要积极的提倡,对于邪恶的诱惑,我们要坚决的拒绝。现在我们大家来一起探讨我们身边存在的危险的诱惑以及对危险诱惑的预防,请同学们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读一遍,然后带着自学指导的问题阅读课本P77—P84页的内容。(出示课件)

给学生自己看书学习,并在教室

好,现在我来检查一下大家自学的效果,我们一起逐一来解决这8个问题

1、产生危险诱惑的原因是什么?

(1)、青春期的青少年充满好奇,喜欢模仿,对许多事情都感兴趣,碰到新鲜的事

物总想问个“为什么”,而且喜欢亲自去试一试

(2)、面对周围世界的诱惑,缺乏辨别是非和自控力(比较容易冲动,不理智,容易感情用事)P77

小结:面对周围世界的诱惑,我们往往会因一念之差,酿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剧。因此,我们有必要来了解我们身边那些危险的诱惑,那么我们身

边的危险诱惑有哪些呢?结合我们刚才所列出来的诱惑,你认为那些诱惑是危险的?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来源:学,科,网]

2、身边的危险诱惑有哪些?

?游戏机

?电脑网络游戏

?黄色书刊、音像制品(黄毒)

?赌博

?吸烟、吸毒

?封建迷信

?邪教“法轮功”

?…………

在近几年的全国刑事作案人员中,青少年竟占总数的60℅以上,而其中未成年人犯罪比率更是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在管教所服刑的少年犯就达1万余人,在劳教所的则更多。而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诱因就是低估了我们身边这些危险的诱惑。

其实,我们身边的大部分诱惑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问题在于我们对待这些诱惑的态度以及我们的行动。下面,我们主要来了解红色字体的危险的诱惑。

课文P77页“黄色”陷阱这个案例里面,小敏原本是个优秀的少年,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走上违法的道路呢?

对,这就是“黄毒”带来的危害,哪个同学来说一下“黄毒”有什么危害?P77

3、“黄毒”有什么危害?P77(出示课件)

一旦涉“黄”,轻者会精神萎靡、纪律涣散、不思进取,重者极易诱发性犯罪及与之相关的暴力犯罪和经济犯罪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容易受“黄毒”的引诱,对青少年的危害极大,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把“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列为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之一。青少年切不可为满足好奇心而观看色情书刊、音像制品或涉足不健康的场所。

这是第一种危险的诱惑,我们接着来看第二种危险的诱惑,请同学们看课本P78页的案例,分析赌博的危害性。

4、赌博有什么危害?P78

赌博是一种不正当的娱乐,容易形成贪婪、好逸恶劳、尔虞我诈、投机取巧等不良品质。未成年人染上赌瘾后,会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赌博的危害极大,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参与赌博,屡教不改”是未成年人的严重不良行为之一,看到别人赌博时,青少年切莫被从众心理和好奇心驱使,掉入赌博的陷阱。

请同学们看“只吸一次”的代价这个案例,回答课本讨论的问题

5、毒品有什么危害?

1、对个人来说,危害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生命的枯萎;

2、对家庭来说,造成家庭经济造成损失,破坏家庭和睦和幸福;

3、对社会来说,破坏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由此可见,毒品的危害极大,所以我们国家法律规定:吸毒违法,贩毒有罪。《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把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列为严重不量行为。大家把课本的禁毒格言读一遍。读完了有什么体会??为了你和家人的幸福,为了家人好社会的安定,请珍爱自己的生命、远离毒品。

教师小结吸毒的危害:摧残身心健康;消耗巨额财富;破坏家庭幸福;引发犯罪,危害社会稳定。

6、邪教“法轮功”的危害和性质?P80

具有极强的欺骗性,可以使人丧失正常的思维和理智,甚至失去人性。它已经导致一些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破坏了社会的安定。事实证明,“法轮功”是反人类、反社会和反科学的邪教。

不知道大家对这几张图片是否有印象?这是几幅从电视新闻上截取的图片。小女孩叫刘思颖,跟随母亲痴迷上了法轮功,点火自焚后,严重烧伤,经抢救无效,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仅12岁。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黄、赌、毒”、邪教这些危险的诱惑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很大,那么“黄、赌、毒”、邪教能引诱人和迷惑人的原因是什

么?

7、“黄、赌、毒”、邪教能引诱人和迷惑人的原因是什么?

“黄、赌、毒”、邪教能引诱人和迷惑人的原因是:他们能够暂时满足人的某些低级的需求。P81

教师引导归纳“黄毒”的危害:轻者会精神萎靡、纪律涣散、不思进取,重者极易诱发性犯罪及与之相关的暴力犯罪和经济犯罪。

分析归纳出赌博的危害:容易形成贪婪、好逸恶劳、尔虞我诈、投机取巧等不良品质;会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甚至会使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面对这些危险的诱惑,你是否思考过,危险诱惑能不能拒绝?能的话我们又该怎么去拒绝危险的诱惑呢?是我们下一节的内容。

(三)课堂回顾与感悟

教师归纳小结:通过本节课的的学习,我们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既有美好的诱惑,也有危险的诱惑,美好的诱惑催人上进,而危险的诱惑,包括吸毒、“黄毒”、毒品、“法轮功”邪教等等不良诱惑,则使人堕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老师和同学们一样,也收获了许多,感悟了许多,因此老师准备了一段寄语,与大家共勉:大千世界,充满诱惑。“黄毒”赌博,使人堕落;毒品邪教,危害你我。理智面对,战胜诱惑。

最后,布置一道特殊的课后作业:请同学们以生活为题,以行动作笔,直面人生诱惑,作出理智选择,书写辉煌人生!

●教学反思

通过讲授新课,使学生们懂得了自己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诱惑,哪些是美好的诱惑,在美好的诱惑下,能激励自己现在就认真刻苦地学习,为以后去追寻、探索和创造美好诱惑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也知道了哪些是危险的,通过讲解危险诱惑的危害性,使学生们懂得了要远离危险的诱惑,并能想到怎样才能远离,为下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

●板书

第二课时 拒绝诱惑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各种不良诱惑的危害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初步掌握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和途径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

二、能力目标

能够辨别身边的各种不良诱惑及其危害,自觉约束和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拒绝不良诱惑。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不良诱惑的危害,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过健康而有意义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

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们大家来听一个故事《奥德赛船长》,也许会对你有启发。 传说古希腊有一个海峡女巫,她用自己的歌声诱惑所有经过这里的船只,使它们触礁沉没。智勇双全的奥德赛船长勇敢地接受了横渡海峡的任务。为了抵御女巫的歌声,他想出了一个办法:让船员把自己紧紧地绑在桅杆上,这样,即使他听到歌声也无法指挥水手;并让所有的船员把耳朵堵上,使他们听不到女巫危

诱惑

不良诱惑的危害及其能引诱人的原因P 77-P 81 重点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P 77-P 79

青少年易受不良诱惑 P 77 害 能引诱人原因P 81

的歌声。结果,船只顺利地渡过了海峡。

设问:○奥德赛船长如何使船只顺利通过了海峡?

○从这个事例中,你能否找出自觉抵制不良诱惑需要的条件?

(二)进行新课

故事续接:一头强大的驴子在吃草,一只小小的邪蝙蝠落在驴子的后蹄上,用它细小的舌尖轻轻地舔驴子的踝处……强大的驴子和小小的蝙蝠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学生发挥想象,编续此故事

预测:

A:驴子甩了一下腿,它跑了

B:驴子甩了一下腿,将它踩死了

C:像老鼠和大象似的,蝙蝠战胜了驴子……

每一种猜测都不错,现实中会是什么样呢?

不良诱惑有时就是一只小小的“吸血”蝙蝠,让你舒舒服服的上当,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它的俘虏。

情境:快乐仙境

A画面:一支烟吸烟是成熟男人的标志

B画面:一瓶酒这样更容易融入朋友之中

你认同这些观点吗?为什么?

如果让我们比喻不良诱惑,我们除了可把它比作吸血蝙蝠还会把它比作什么?(学生活动:不良诱惑像……)

所以为了防止掉入不良诱惑的温柔陷阱,我们应该向它们大声说“不”。

虽说如此,有的同学也知道有些诱惑是对自己不利,但是还是向诱惑给他们设置的陷阱一步步走去,所以接下来请大家自己来测试一下你自己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到底有多强?

测测你的抵制诱惑的能力(要求:要认真对待,选择最符合自己实际的答案)

1、期末快到了,同学们都在紧张复习,这时电视台播出你喜欢的电视剧,你()

A、对电视剧忍痛割爱

B、看完电视再复习

C、放弃学习,看电视

2、在寒冷的冬天,你()

A、每天都能按时起床

B、偶尔睡一睡懒觉

C、经常留恋温暖的被窝

3、自习课上,同学们都在随心所欲地谈天、看小说,你()

A、一心学习

B、一边看书,一边和同桌聊天

C、随心所欲地玩

4、正做作业时,朋友们喊你去玩,你()

A、委婉地拒绝

B、匆匆忙忙赶完作业,再去玩

C、立即丢下作业去玩

5、当你心情烦躁,什么事也懒得做的时候,你()

A、也能坚持当日事当日毕

B、勉勉强强应付

C、把今天的任务推到明天

6、晚上,你做作业,有人在打扑克、玩游戏,你()

A、专心致志地学习

B、心猿意马地做作业

C、不做作业,跑出去玩

7、教师在上课,但你还有一本小说未看完,你()

A、聚精会神地听课

B、边听课边看小说

C、聚精会神地看小说

8、你通常()

A、不管老师在不在都认真学习

B、只有老师守着你,才学习

C、老师盯着我,我也只装装样子,不认真学习

9、上课时,你的同桌热情地想和你聊天,你()

A、不理他(她)

B、漫不经心地应付他(她)

C、和他(她)聊天

10、当学习和娱乐发生冲突时,你()

A、马上决定去学习

B、先娱乐,再学习

C、尽情娱乐、忘了学习

计分方法:选A计5分,选B计3分,选C计0分。全部得分之和与自控能力的关系如下:

45~50分为能力很强; 35~44分为能力较强; 25~34分为能力一般; 15~24分为能力较差;15分以下为能力很差.。

通过这一测试我们可以大致的了解自己抵制诱惑的能力有多强,但是在我们的一生之中要面对的诱惑还远不止这些,而且每个人受到的诱惑都是不同的,

每一个同学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诱惑的天空”。

如何拒绝危险的诱惑?

(1)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和健康的娱乐上,不涉足营业性歌舞厅、不健康的录像厅、游戏厅和网吧等容易滋生黄赌毒和其他不良现象的场所;P82 拒绝危险诱惑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远离那些不良的场所,不接触,把心思都放在学习上,而且网吧、游戏厅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对青少年的成长不利,国家明确规定:中小学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不得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不得在可能干扰教学秩序的地方设立经营性娱乐场所。

(2)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P83

诱惑可以成为一种动力,也可以让我们失去生活的方向。如果很清楚自己陷入了不良诱惑中,就是我们应该努力抵制的时候了。我们要坚决抵制不良的诱惑,而要克服诱惑,最主要的是要有较强的意志力或自制力。

(3)遵守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P84

拒绝危险的诱惑,还要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在学校要遵守校规校纪,在社会要遵守法律,遵守道德规范。

小结:不良诱惑往往都是以美丽开始,以危险结尾,如果我们被这样的美丽俘虏,就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所以,坚决地抵御不良诱惑才是我们的选择。

教师:我们要经得起考验,战胜敌人的前提是要战胜自己,要严于自律。

教师总结拒绝不良诱惑应具备的条件:拒绝不良诱惑要用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法。

●课时反思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明白了要远离那些危险的诱惑,但对于怎样远离却不太清楚,因此,对于这节课的学习,能使学生们能顺理成章的知道要讲解的内容。并且对于学生们来说不是太难懂的问题,当然掌握本堂课的内容也就显得非常简单了。

●板书设计

难点 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 拒绝诱惑 认识不良诱惑的后果——远离不良诱惑,远离容易滋生不良现象的场所P 81-82 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 P 83 学会拒绝不良诱惑,并与不良诱惑做斗争

遵守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等P 84 重点

最新思品: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一课第一框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教案 (人教版)

回民中学法制教育课教案 课题:课型:新授课学时安排: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国家性质和人民的范畴,懂得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知道人民和公民的区别,知道公民权利受法律确认,理解我国公民权利得以实现的法律保障体制的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分辨人民和公民的能力、认清公民可以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牢固树立人民是我国国家的主人的观念,增强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我们是中国公民的自豪感。使学生树立认真学法、守法,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教学重点: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体制。 教学难点:公民和人民的区别与联系。 学法指导:情感激励法;讨论法。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学生齐唱歌曲《走进新时代》:“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在我国谁在当家作主呢?(人民群众)广大人民群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国家主人的? (新中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后,倍受压迫剥削的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新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二.完成以下内容。 (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活动一:了解在哪些地方能看见我国的国徽,国徽各部分图案的寓意是什么?你知道整个国徽图案体现了什么吗?(学生讨论、畅所欲言) 1.我们国家的性质: 2.人民包括哪些人? 3.我国人民的地位: 4.哪些人不属于人民? (二)法律确认、保障权利 活动二:阅读相关材料,上述情景表明了什么?(生讨论回答,师总结归纳) 我国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其具体途径是人民选举自己的代表即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代会,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1.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 2.公民权利的含义(例如:受教育的权利、人身自由权

八年级政治上:第四单元《一念之差与一步之遥》复习教案(教科版)

一念之差与一步之遥 1.教材分析 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青少年有限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青少年常常面临着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各种诱惑和不法侵害。尽管我国为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从家庭、学校、社会、法律等不同方面制定了保护措施,但由于环境和条件的限制,使得这些保护措施有时难以落到实处。本单元分为两课,第八课《一念之差》引导青少年识别身边的诱惑,形成抵御诱惑的意识。第九课《一步之遥》通过青少年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的对比,引导青少年认识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再到违法乃至严重违法犯罪的过程。区分了一般违法和犯罪的不同,介绍了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以及对违法犯罪的制裁。但是,区分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违法、犯罪不是本课的最终目标,区分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引导学生领悟“不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培养自律的意识。对于青少年而言,防微杜渐是最好的方法,有错即改,远离违法和犯罪。 教材知识结构如下: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 (2)学习运用抗拒诱惑的方法,逐步形成自我控制和抵抗诱惑的能力。 (3)了解违法和犯罪的区别,了解犯罪的三个特征以及我国的刑法体系,认清犯罪的危害,加强自我防范。

过程与方法: 运用案例分析、学生小组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生活态度,鼓起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 (2)学会依靠家长、老师和朋友的帮助,抵制不良诱惑。加强自我防范意识,为做知法、用法、守法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3.学生情况分析 中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抵御诱惑的能力比较弱,容易受到不良的诱惑,而诱惑和犯罪密切相关。对于违法犯罪,他们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但是对于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的关系、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联系的认识却很模糊,尤其是中学生比较容易冲动,容易受到不良诱惑,很多的青少年犯罪都是在一时冲动之下酿成严重后果,有的甚至在上囚车后还不知道自己究竟有什么错。无知是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和预防犯罪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供多样的案例和尽量多的讨论、辨析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在讨论身边的诱惑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不良的诱惑。有条件的地方,教师可以组织模拟法庭,通过实践,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学习处理违法和犯罪问题。还可以通过辩论及演讲的方式让学生深刻体会抵制不良行为和预防违法犯罪的关系,懂得防微杜渐、知错必改。本单元教学最终的落脚点是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因此帮助学生掌握抵制不良诱惑、防微杜渐预防犯罪的必要技巧,应该成为教学的重点 危险的诱惑

八年级下学期政治全套教案〖人教版〗 (88页)(全套)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 (人教版) 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 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课标要求: 本单元两课内容对应的课标依据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 课程目标是“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能够正确行使权利, 履行义务。”, 具体的内容标准是:“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 履行自己的义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国家性质和人民的范畴, 懂得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知道人民和公民的区别, 知道公民权利受法律确认, 理解我国公民权利得以实现的法律保障体制的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对人民、公民、我国国体等概念的理解、辨别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牢固树立人民是我国国家的主人的观念, 增强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作为国家小主人的自豪感。使学生树立认真学法、守法, 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体制。 2、教学难点:公民和人民的区别与联系。 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国家性质、公民、人民、公民基本权利及其保障体制等概念和内容比较抽象, 学生平时虽有所接触, 但非常有限, 往往是一知半解, 特别是从法律角度的理解 更是非常缺乏, 另外, 初中生是弱势群体, 又缺乏法律知识, 当权利受到侵害时, 不知 道如何去保护。有的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了, 但顾虑到对方是成年人, 甚至是家长和老师, 所以只好忍气吞声, 用法律维权的意识比较淡漠。 2、学生的需要:作为当代中学生了解自己国家的国家性质、能区分公民与人民的不同, 树立起公民权利受法律保障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是一个合格公民所必需的常识。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翻阅宪法第二章, 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请学生搜集不正确行使权利的案例, 并指出这样做的后果;学生准备一个一元的硬币, 并仔细观察。 教学方法:情感激励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计划用两课时授完。 (一)导入新课: 1、情景导入: (1) 引导学生忆一忆, 说一说, 在1949年10月1日, 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情景。(毛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 引导思考回答: 听到毛主席这铿锵有力的声音, 全国人民在欢呼雀跃, 从心底感谢毛主席, 感谢共产党, 为什么?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财产留给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遗产的含义及其必备的条件,被继承人、继承人、继承权的含义及法定继承的顺序、范围、遗产分配原则;遗产继承方式、遗赠。 2、能力目标 学会协商解决遗产继承问题,受到侵权时学会依法维权。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让学生培养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相互尊重、相互宽容,协商解决遗产继承问题的品德。 二、教学重难点 1、“遗产继承权的实现方式”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此部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遗产继承法律制度,学会依法继承遗产。 2、“当继承权发生争议的时候”是本课的又一教学重点,此部分的主旨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继承问题,学会依法维护继承权,同时又要发扬传统美德。只有提高继承人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才能减少争议,化解矛盾。 三、教法学法的选择 1、多媒体手段协助教学:我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手段协助教学,在教学中发挥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具体的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法:通过讨论,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问题式教学法:以"问题"为核心,通过情景设置条件的变化和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提出,促使学生不断思考、讨论、归纳以获得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制作、请同学收集实例 五、教学时间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美丽的自然中,冬去春来、花开花落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们人也一样。从懵懂少年到白发老者。我们在上节共同讨论了公民对自己的合法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那么,在公

民死亡后如何来处理他们遗留在世上的财产呢?这就涉及到财产的继承问题,本节课就来共同学习《财产留给谁》 (二)讲解新课 二、财产留给谁(板书)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今天和同学们共同讨论一个案例。(多媒体展示) 案例:不久,晓军的父亲因病去世,晓军的家人召开了家庭会议,准备继承遗产,可是在谁能继承,继承多少这些问题上争执不下。爷爷、奶奶认为遗产应该由五人平分,但母亲不同意,认为姑姑不能继承。 晓军的父亲尚未过世,其财产能继承吗?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先来了解一下,几个有关继承的基本概念,请同学们看课本,把这些概念找出来: 1、我们享有继承权(板书) (1)有关继承的基本概念(板书) (学生阅读课本,回答,多媒体展示) 死者被称为被继承人 接受遗产的人为继承人, 死者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称为遗产, 继承权是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教师:明白了这几个关于继承问题的概念后,让我们再来看晓军家的事。 晓军父亲尚未辞世,财产能继承吗?是否所有的财产都可以继承?(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分析的非常好。我请一位同学来回答遗产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学生答,) 遗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 2,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 3,必须是合法的财产 (2)作为遗产必须具备的条件(板书) (学生分组讨论) 不久,晓军的父亲因病去世,晓军的家人召开了家庭会议,准备

【教案】第八课第2课时(拒绝诱惑)

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一念之差与一步之遥 第八课一念之差 第二课时拒绝诱惑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拒绝诱惑的方法,激发学生战胜不良诱惑的信心。 能力目标: 初步掌握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 知识目标: 懂得应该拒绝不良诱惑,学会拒绝不良诱惑的各种方法。 【教学重难点】 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青蛙实验的感悟 19 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实验研究人员精心策划了一次有名的实验。他们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丢进煮沸的油锅里,这只反应灵敏的青蛙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用尽全力跃出滚滚的油锅,安然逃生。隔了半小时,实验人员使用一个同样大小的铁锅,里面放满冷水,然后把那只死里逃生的青蛙放到锅里,慢慢加热,青蛙在水里享受温暖。等到它开始感到锅中的水温已经熬受不住,必须奋力跳出才能活命时,为时已晚,它全身瘫软,欲跃无力,最终葬身锅中。 教师:实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实验告诉我们,我们生活的外界环境就像沸腾的油和水,我们就像温水里的青蛙,慢慢地、偷偷地加温水,就像我们身边的种种不良诱惑。我们不能执迷不悟,不然,就会陷人不良诱惑之中。 教师:说得好。由蛙之误,反悟人生之误,如同一记警钟,发人深省。温水不就像我们生存的环境吗?这说明不良诱惑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所以我们要增强识别能力,抵制不良诱惑,否则就会深陷其中。我们行走于世间,每个人都应有接纳和宽容之心,但也要学会拒绝。我们拒绝丑恶,接纳善良;拒绝虚假,接纳真诚;拒绝肤浅,接纳深沉;拒绝诱惑,接纳现实。路就在你脚下,学会拒绝不良诱惑才能避免步人歧途。 教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相信同学们和我一样对“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是深恶痛绝的。潘多拉魔盒放出来的诱惑似乎再也无法回收了,但是,潘多拉在打开魔盒以后就非常后悔,立即将魔盒关上,把唯一的一样东西关在了里面, 那就是“希望”。现代生活多姿多彩,我们虽然没有办法将所有的不良诱惑清除干净,但是我们仍然要带着“希望”与那些不良诱惑作斗争,同时必须掌握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这样才能战胜不良诱惑。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 环节一: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 多媒体显示: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怎么办? ( l )上课前,好友小丁邀你去游戏厅打游戏。 ( 2 )朋友请你抽烟(实际是软性毒品),并帮他贩卖。 ( 3 )有人向你出售黄色书刊。 ( 4 )为了上网,朋友要你帮忙向低年级同学勒索。 ( 5 )星期六,朋友邀你搓麻将赌博。 ( 6 )有人向你散发“法轮功”材料,并邀你加入。 学生针对上述情况,讨论自己抵御不良诱惑的方法。

拒绝诱惑教案

第四单元一念之差与一步之遥 第八课一念之差 第2课时拒绝诱惑 一、课堂教学要求 【教材分析】 本部分内容包括四个层次,介绍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第一层次:使学生认识远离不良诱惑的重要性,做到理性思考,远离滋生不良诱惑或违法犯罪行为的场所。第二层次:要做到远离不良诱惑,最重要的就是珍惜美好的青春时光,把主要精力放到学习和健康的娱乐上。第三层次:要控制自己的欲望、冲动和需要,严于自律。引导学生归纳抵制不良诱惑、拒绝不良诱惑的具体措施和方法。第四层次:借助道德准则、法律法规、校纪校规抵制不良诱惑。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拒绝诱惑的方法,激发学生战胜不良诱惑的信心。 能力目标:初步掌握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 知识目标:懂得应该拒绝不良诱惑,学会拒绝不良诱惑的各种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是教学重点和难点。首先,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青少年在面对不良诱惑时,由于抵制力不强,社会经验不足,自控能力差,极易在诱惑面前束手就擒,走上邪路。因此,引导学生抵制不良诱惑,对他们端正人生方向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其次,抵制不良诱惑是远离违法犯罪的必要条件。如今青少年犯罪率急剧增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青少年受到社会中不良诱惑的影响,因此,帮助青少年树立抵制不良诱惑的意识,有利于控制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教学建议】

1.导入 方式一:教师讲故事《奥德赛船长》。学生思考“假如你是奥德赛船长,你会用什么办法让船只顺利渡过海峡?”教师讲完故事结局后,启发学生思考“从这个事例中,能否找出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让学生知道不良诱惑虽然有很大的危害,但我们并不是无能为力的,要学会抵御不良诱惑的方法。 方式二:青蛙实验的感悟。思考“实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使学生懂得不良诱惑往往披着美丽的外衣,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我们要增强识别能力、抵制不良诱惑,学会拒绝不良诱惑才能避免步入歧途。 2.第一层次:理智拒绝不良诱惑 方式一:“故事续写或续演”。放学路上,小明受到不良诱惑(如好朋友极力邀请他去网吧玩带有色情内容的网络游戏),学生续写或续演小明的态度、行为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不良诱惑的危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让学生懂得凡事要三思而后行,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学会客观分析不良诱惑的危害,理智地拒绝不良诱惑。分角色表演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续写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方式二:利用上节课资料“毒贩诱骗青少年吸毒的手段”,学生讨论“拒绝毒品诱惑的方式”并分析“自己为什么会拒绝毒品诱惑?”或先播放有关禁毒的宣传片,然后再进行课堂讨论。使学生加深对不良诱惑危害的认识,能够理智拒绝。 3.第二层次:拒绝不良诱惑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和健康的娱乐上。 方式一: 第一步:案例分析法。一则或几则青少年因沉迷网络游戏,严重影响学习、身心健康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案例。设问“案例中主人公沉迷网络游戏,最终导致了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三课教案

备课 时间 主备人 课题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行第一框生命和健康的权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认识人格权的内涵和特性;引导学生明白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身权利,不容侵犯,受法律保护;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生命和健康的权利,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学法用法的能力;并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生命和健康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意义,体会人格权利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作用,自觉尊重生命与健康的权利,增强维护人格权的法律意识,遵纪守法,加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 重点 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 教学 难点 人身权利的涵义及特点;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特殊保护。 教学 方法 情景创设、案例分析、主题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导入语:(见教材第三课引言部分) 二、讲授新课 生命健康权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是我们人身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你们知道什么是人身权利吗? (板书标题) 1、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 情境活动一:(见教材P24页材料) 想一想:以上行为,侵害了人的什么权利?(人身权利权或生命健康权)什么是人身权利呢? (1)人身权利及享有人身权利的重要性

人身权利,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权利,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自然人的生命、身体、健康、自由、姓名、肖像、隐私等,是作为一个“人”所不可缺少的“东西”,我们可以称之为“人格利益”。作为民事主体的自然人,对自己的生命、身体、健康、自由、姓名、肖像、名誉、隐私等“人格利益”所享有的权利,称为人格权。人格权,是与民事主体不可分离的权利,因人的出生而当然享有,因人的死亡而当然消灭。 (2)生命健康权是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命健康权是人格权的一种,分为生命权和健康权,生命权是公民作为人的存在,作为权利主体的前提条件,是每个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基础,生命的存在和生命权的享有是每个人最高的人身利益。因此保全生命不受非法侵害是第一位重要的人身权利。健康权又称身体健康权,它包括精神和身体两个方面。 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刑法、民法以及行政法等法律的共同保护,故意或过失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要根据清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同时承担民事责任,严重伤害他人健康的行为,一般都要受到刑事制裁,并附带民事赔偿,对于轻微的伤害行为或者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任的伤害行为,一般都要承担民事责任。相关链接:(见教材P25页链接材料)(3)人身权利的内容 人身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它包括哪些内容呢? 人格权生命健康权、自由权、姓名权、 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人身权利的内容 身份权亲权、监护权等 (4)人格权的特性 人格权作为人权的一部分,它与生命相伴,从出生起就伴随着我们。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它由每个人单独享有,不得转让、抛弃、继承,也不受他人的非法限制,更不可与人身分离。 (5)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情境活动二:(见教材P26页材料)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全册)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全册) 第三单元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 第一框世界文化之旅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知道对待文化差异存在的不同态度、什么是正确的态度;正确对待不同文化,克服不良情绪的方法;理解世界文化多元的情况下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 对文化不同会导致行为方式差异的理解能力;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能力;对不同文化的批判、鉴赏及学习其他文化优点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价值,能够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拥有开放的胸怀;克服面对文化差异产生的不安和焦虑;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对我们民族的文化产生更强烈的自豪感,立志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促进派。 本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和感受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难点在于帮助学生面对不同文 化应树立平等、尊重、接纳的态度。 导入:播放《欢欢喜喜中国年》,让学生沉浸在喜庆的过年氛围中回忆我国一系列传统节日。活动一:让学生展示收集的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各种传统节日。 简明扼要地填写课本之如下表格,中国的传统节日: 外国传统节日采风活动,展示多彩文化:

即展示和交流学生在课前收集的其他国家和民族传统节日的资料。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节日文化,即使有些看似名称相同的节日,不同的国家又具有本民族的节日特色。如“母亲节”、“圣诞节”等等。 从各国传统节日这一文化可以得出结论: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不同文化的特色。 活动二:设计了评选文化代表人物的活动。( P57 ) 通过系列的探讨、评选活动,明确不同文化的民族背景,引导学生去发现以下结论: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形形色色的文化,将我们的世界装扮得绚丽多彩。展示了世界文化“丰富性”。 学生朗读( P58 )“汉译英”故事。学生讨论。两个问题: 1、古诗翻译上的困难说明了什么? (文化存在差异、差别,不同地区、不同国家民族有不同的文化) 2、你能找出汉语中吸收外来语的例子吗? 学生上讲台书写:[我们的现代用语中,也受到外来语的影响,如“酷”、“巧克力”、sofa(沙发),pudding(布丁),caffee(咖啡),curry(咖喱)、冰激凌、色拉油(Sola)、英特网、坦克等] 结论:文化没有优劣之别;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才能奏出和谐的乐章。

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初中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第一框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一、课标要求: 根据“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具有世界眼光”;“能力”目标中,提到“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知识”目标中,“了解我与社会的道德规范”。结合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学生的现实生活,设计了这一课。 二、设计理念: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淡化学科体系,注重学生的感受、经验、体验、实践、学习、升华的过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因此,教师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学会“用教材教”,既立足于教材,又要深刻挖掘教材的内容,充分利用课内外资源帮助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学习,重视学生的参与和思考;注重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 营造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 三、学情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新的网民。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互联网对中学生的吸引都是强烈的。其中,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网下生活与网络生活的区别,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网络上;而目前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缺乏自制力的中学生由于心理生理的不成熟导致各种违纪违法现象频繁发生,造成很多家庭和社会问题。学校教育必须关注到这一问题。 沉溺于网络的垃圾信息、网络游戏、网络聊天乃至网恋的中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缺少关爱,或缺少朋友,或缺少成

就感。现实生活对他们而言,是失意或失败的,是痛苦与烦恼的。这类学生容易沉溺网络,寻找寄托和慰藉。对此,必须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一方面,网络环境不干净,学生没有一定的自制力,很容易迷失自己; 另一方面,处于各种情感饥渴状态的学生不少,他们一旦上网,容易陷进去不能自拔。因此,针对学生的现实成长问题,教材设计了这一课。 四、教学目标: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中“力求把学会交往作为主题,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是培养的重点”的宗旨,本框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网络交往的一般特点:无限性和两面性;了解网络交往对象的特点:虚拟性、间接性、隐蔽性;通过感受网络有益的特点,初步具备发挥网络交往的优势,通过感受网络有弊的特点,初步具备避免网络交往的陷阱;能够正确使用网络,使之为学习和生活服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创设、现场采访、讲述自己的故事、辩论赛等形式,融合师生互动、小组合作,让学生初步了解网络的无限性,认识到网络虽然丰富多彩,但也有利有蔽的特点,,做到如何发挥网络交往的优势和避免网络交往的负面影响。结合课本中的例子和学生自己的亲身体会,通过学生个别介绍与分组相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学。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感受网络生活与传统生活的不同,了解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才能享受多彩的生活。通过了解网络的无限性,激发学生对网络的向往与探索的兴趣。并能有效的避免不良网站的诱惑,合理的利用使用网络资源,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引导学生既不回避也不沉迷于网络交往,恰当运用网络与网络交往。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科版思想政治八年级上第八课一念之差教案课件

第八课一念之差 第一课时危险的诱惑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黄、赌、毒”,“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的危害。 二、能力目标 能分辨身边的不良诱惑,面对不良诱惑时能做出正确选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自觉抵制“黄、赌、毒”,“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追求科学、健康、高雅的生活。 ●教学重点 认清“黄、赌、毒”等不良诱惑的危害。 ●教学难点 能自觉拒绝“黄、赌、毒”等不良诱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潘多拉”魔盒的故事导入主题。 (从前,有个人捡到了一个精美的盒子,上面写着:“记住,无论何时,都不要打开这个盒子。否则,人类将要遭到灭顶之灾。”) 如果是你捡到了这个盒子,你会打开吗?会打开的请举手。 学生发言后教师继续讲故事。 (这人开始吓了一跳,没敢打开盒子。可不久就恢复了勇气,并产生了好奇:这盒子里面究竟装的是什么东西呢?什么东西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呢?最终他没 能经受住诱惑,打开了盒子。结果,这盒子里的东西跑出来了。从此,人类就有了洪水、瘟疫、疾病、犯罪等等的灾难。原来这是“潘多拉”魔盒,里面装的都是邪恶。) 讲完故事后请学生自由谈体会。

教师总结:人生活在社会中,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有精神的、物质的,有积极的、消极的。如果经受不住不良诱惑,往往会因一念之差,带来不良后果,甚至带来像打开“潘多拉”魔盒一样难以挽回的恶果。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课一念之差,请大家打开课本76页(板书) (二)进行新课 教师:诱惑是神秘的,它往往利用人们的好奇心引诱人、俘虏人。让我们来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是否有这种用神秘来引诱我们的诱惑呢?(出示课件)提问学生自己身边的诱惑。 小结:这是老师认为在大家身边的诱惑,和大家的答案一样吗?(出示课件) 大千世界,充满了诱惑,但诱惑有分美好的诱惑和邪恶的诱惑,美好的诱惑激励人们去追寻、探索和创造。邪恶的诱惑,驱使人们去追逐名利,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出示课件)(P76,请大家把它划出来)课本中火星的诱惑和相机的诱惑分别属于哪种诱惑呢? 学生回答 对于美好的诱惑我们要积极的提倡,对于邪恶的诱惑,我们要坚决的拒绝。现在我们大家来一起探讨我们身边存在的危险的诱惑以及对危险诱惑的预防,请同学们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读一遍,然后带着自学指导的问题阅读课本P77—P84页的内容。(出示课件) 给学生自己看书学习,并在教室 好,现在我来检查一下大家自学的效果,我们一起逐一来解决这8个问题 1、产生危险诱惑的原因是什么? (1)、青春期的青少年充满好奇,喜欢模仿,对许多事情都感兴趣,碰到新鲜的事 物总想问个“为什么”,而且喜欢亲自去试一试 (2)、面对周围世界的诱惑,缺乏辨别是非和自控力(比较容易冲动,不理智,容易感情用事)P77 小结:面对周围世界的诱惑,我们往往会因一念之差,酿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剧。因此,我们有必要来了解我们身边那些危险的诱惑,那么我们身

(完整版)第六课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教案(修订版)

课次课时 2 执行 日期班级 周次课型日期 课 题第六课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1)识记:通过教学,使学 生了解“矛盾”、“对立”、 “统一”的基本含义。 (2)理解:矛盾的基本属性, 内外因的辩证关系。(3)运 用:用矛盾双方互相转化的道 理,正确认识和处理成功与失 败;用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正 确认识和处理自身努力和外 部条件的关系 着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 力,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分析 事物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 际的能力。正视矛盾,不怕挫 折,积极向上。 学会用矛盾的观点分析 解决问题,正确处理自己人生 中的问题,在解决人生矛盾的 过程中促进自身进步和发展。 教学要求 知识点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矛盾的概念及基本 属性 √ 学会用矛盾的观点 看问题 √√√ 正确对待人生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 的动力和源泉,也是 人生发展的动力 √√ 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坚持内外因相结合, 促进人生发展 √√√ 教学 方法 设计 案例教学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然后辅以一定的讲授。 作 业 内 容 教材p78材料分析题学习指导上选择题

教学步骤及过程 教学过程内容说明【组织教学】 【复习】 1 、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求我们怎么做呢? 学生回答(略)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瞧这一家子 想一想: 这张图片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简单讨论回答,教师点评:生活中充满着矛盾。 那什么是哲学上讲的矛盾呢? 【讲授新课】 第六课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请学生看书思考:p69谈谈社会需求与自身现状之间的矛盾? 引导学生得出: (一)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 1、人生发展中的矛盾不能回避 想一想: 生活中我们还能找到哪些这样的事例和现象? 学生简单讨论回答,教师点评: 生活中具有两面性的事例与现象: 足球比赛中的 --攻与守 学习过程中的 --苦与乐、成功与失败 自身存在的 --缺点与优点 社会生活中的 --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福与祸、正气与歪风、 自由和纪律、先进与落后、 战争与和平 自然界中的 ---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阴电与阳电、作用力 与反作用力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矛盾是事物对立统一的关系。 首先,教师分析矛盾是事物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 同一性和斗争性。 在分析同一性时,又通过分析漫画“你敢吗?”分别论证了同一性的两 个特点: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②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各向 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解释斗争性的特点时,训练同学们找反义词。 设计意图:通过漫画的分析提问,使学生能更形象地理解概念,避免抽 象认识不能理解清楚。通过寻找反义词的活动,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 兴趣,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落实。 幻灯片展示图片:自相矛盾 意图在于让学生认识到:这里的“矛盾”是逻辑矛盾,而不是唯物辩证法 所说的辩证矛盾。

初二思想政治课教案

初二思想政治课教案 第一单元法与家庭学校生活 第一课依法保护家庭生活 第一框家庭生活受法律保护 执教者:周昕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家庭和婚姻受法律保护,了解婚姻法的基本原则, ●过程和方法: 通过一些事例的分析和讨论,增强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法制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意识到家庭的幸福要靠所有家庭成员的努力,遵循法律规范是全家每个成员应尽的法律义务,而不只是父母长辈的事。 【教学重点和难点】依法正确处理婚姻家庭关系是本框的重点,涉及《婚姻法》关于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等法律知识,学生在理解上有点难度。 【教材分析】本框节是第一单元的开始课,为以后的内容打下基础,因此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概念,家庭生活是离不开法的。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归纳法。 【媒体技术的运用】使用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初二思想政治课教案 第一单元法与家庭学校生活 第一课依法保护家庭生活 第二框依法调整家庭关系 执教者:周昕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家庭关系的含义,了解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学会依法正确处理家庭关系。 ●过程和方法: 通过一系列观点的判断和分析,使学生增强在家庭生活中的法制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激发他们尊重父母的感情,体谅父母并配合他们的教育。明确自己将来要承担的义务,懂得现在也可以对父母尽到扶助的义务,自觉的关心体贴父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履行自己的义务。 【教学重点和难点】使学生懂得未成年子女也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是本框节的教学重点,初中生是未成年人,受到父母的宠爱,对于自己对父母有什么法律义务,可能是一无所知。因此,要着重教育他们在家庭中自觉履行子女的义务,扶助父母。 【教材分析】本框节的教学关键是要对初二学生加以行为上的引导,认识到权利义务是会相互转换的,这部分内容是上一框内容的延续,进一步说明家庭生活离不开法。 【教学方法】讨论法,情景教育法,归纳法。 【媒体技术的运用】用录音机播放歌曲。 【教学过程】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 第一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和公民的区别;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能力目标: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分辨公民和人民的能力;认清公民可以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能力;提高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自觉遵纪守法,学会寻求法律保护。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我们是中国公民的自豪感。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我行我素,要重视他人的权利,要维护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要遵循法定程序和法律规定。 ★重点和难点国家的性质;人民和公民的区别 ★教学手段:多媒体

★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布置学生翻阅宪法第二,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请学生搜集不正确行使权利的案例,并指出这样做的后果;编排书本中的案例小品。 ★教学方法:情感激励法;讨论法;小品表演法; ★授过程导入新:播放flash《灰色的震撼》,可能在新年,新的学期看了这样的片子,心情会比较伤感,但这就是社会的现实,会这样有很多的原因,从自身看,无论是孩子还是民工、农民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权利,所以没有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举例:比如学生有受教育的权利,它可以得到国家社会的帮助;而民工他有劳动义务,也有获得报酬的权利等等。我们未成年人的权利问题已是当代一个世界性问题。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青少年作为中国公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第一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的知识。新授:板书第一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一)大家了解我们的国家吗?我们先谈谈我们的国徽。1、大家看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第六课从众与自主:剖析从众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从众现象的含义,了解从众的主要表现,明确从众心理行为的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现象到领悟知识的能力,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辨别是否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把握从众心理,学会独立思考,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思路: 首先通过设置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感悟从众现象的含义,然后通过例举身边从众现象的事例,找出从众现象的主要表现,最后通过对小品与材料的分析,让学生理解从众的作用。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师:上课 值日生:起立 (老师忽然抬头看天花板,并持续半分钟,然后再请学生坐下) 师:刚才我看天花板时,不少同学也跟着看,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什么也没看见。 师:那你们为什么抬头看? 生:因为你一直盯着天花板看,我们觉得好奇,所以也跟着看。 师: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怎么做的现象叫什么现象? 生:这种现象叫从众现象。 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六课“从众与自主”第一节内容“剖析从众” 【讲授新课】

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体会什么是从众现象,老师再给你们讲两则笑话。 (笑话二则) 笑话一:一天,某人去买菜,看见街上有好长一条队伍,以为有便宜可以捞,便排在后面,一个多小时后,队伍转了一个弯,他发现前面有四个字:公共厕所! 笑话二:某人走在街上,鼻子忽然出血了,于是仰起头来,旁边的人看见他仰着头,以为在找什么东西,于是就跟着仰头,又过了一会儿,更多的人仰着头往天上看,越来越多的人跟着仰头…… 师:透过现象看本质,究竟什么是从众现象? 生:大家怎么认为,自己就怎么认为,大家怎么做,自己跟着怎么做。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从众现象。 师:请你们列举在我们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有哪些从众现象? 生:…… 师:刚才同学们列举的都是消极的、盲目的从众现象,难道从众现象就没有积极的一面吗? 生:有。 师:请你们说说看。 生:…… 师:下面有两组材料,请同学们找一找这两种从众现象有什么共同点? 材料一:开始我坚持,后来看到大家讲的与我不一样,就怀疑自己的眼睛有问题,有点害怕自己是错的,最终放弃了自己的观 点。 材料二:刚开始认为这首歌曲不好听,后来听见大家都在唱也觉得好听。 生:都是多数人怎么想,自己就跟着怎么想,这两种现象都属于心理从众师:我们再看两组材料,下面这两种现象又有什么共同点? 材料一:开始我相信自己做的是对的,后来发现只有我一个人做的与别人不同,我就照他们的做了。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9课 一步之遥教案 教科版

第四单元一念之差与一步之遥 第九课一步之遥 第1课时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一、课堂教学要求 【教材分析】 本部分内容是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明示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之间的区分。运用案例说明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从一般违法到犯罪,只有“一步之遥”。 第二层次:通过案例对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概念、特征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以及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在社会危害性、违法性和应受处罚性三个方面的区别和联系。 第三层次:着重对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在处罚方法上的不同进行对比说明,让学生了解违法犯罪行为所应受到的法律制裁,理解法律责任的性质不同,法律制裁就不同。理解惩处犯罪分子的意义。 第四层次:让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或“少年法庭”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法律程序意识,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意识。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树立正确、健康的生活态度。 能力目标:掌握预防不良行为的方法,培养明辨是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违法犯罪行为的发展过程;知道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的概念,认识犯罪的危害性;了解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认识四种不同的法律制裁以及法律惩处犯罪分子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之间的联系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行为如果把握不好可能会演化为犯罪行为。学生对于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的关系、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联系的认识很模糊。无知是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很多学生对不良行为抱有无所谓的态度,因此学好这部分内容对预防违法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之间的区别是教学难点。一般违法和犯罪在所违反的法律、对社会的危害、应受到的惩罚等方面有着严格的界限。很多学生认为违法行为就是犯罪行为,并不了解违法行为的分类,本部分是比较抽象的法律常识,学生较难理解。 【教学建议】 1.导入 方式一:名言导入法。“小洞不补,大洞难堵”“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什么道理。 方式二:flash导入法。播放flash《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认识到小错小恶的危险性,大错大恶的危害性,懂得大错大恶往往都是由小错小恶逐步发展而来的。小错与大错、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行为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之间只有一步之遥。 2.第一层次: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只有一步之遥 方式一: 第一步:案例分析法。展示某少年因受到不良诱惑,从不良行为发展到违法犯罪的真实案例,或选取教材上的案例、漫画。让学生找出“哪些是不良行为?哪些是严重不良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思考“从该少年一步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过程中能得出什么结论?”说明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犯罪三者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懂得一个人走向犯罪道路,往往有一个从染上坏思想、坏习气开始,逐步发展到违法犯罪的演变过程。从而远离不良行为和不良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全册教案 篇一: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全套) 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我知我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爱自己的家、热爱父母的情感和厌恶不 孝行经的情感。能力目标:认识自己家庭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家庭的一般概况;家庭关系的确立;子女与父母的 关系不可选择;了解父母的特点;家人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准备: 1、和父母一起回忆在你们的家庭生活经历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如生病、惹祸、比赛成功等)是什么?父母当时是怎么做的? 三、教学过程: 1、【导语】:有了泥土,嫩芽才会长大;有了阳光,春芽才会开花;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我们的家。当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爱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开始为我们绘制宏伟的蓝图,编制美丽的理想甚至为我们早早起好了名字。 有没有同学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名字的含义呀?(请2—3名同 学介绍。)

简简单单的名字,寄予了家长深切的爱。我们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被家的温暖所包围。“什么是家呢?” 2、【情景故事】:教材P4两则故事说:“那??不是我的房子” “我又有家了”。那么“家到底是什么?” 3、体验活动一:我眼中到的家。(并请说明理由) 【小结】:家是温暖的避风港;是一片蓝天;是一把伞?? 4、【我说我家】: ——我们有不同的家庭结构:大致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等。 【知识拓展】:家庭是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庭关系的确立也有多种情形,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结婚组成的新家庭;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的家庭;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随父母再婚组成的新家庭。不同的家庭关系,促成了不同的家庭结构。 ——父母赚钱不容易:为了撑起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爸爸妈妈努力工作。你知道爸爸妈妈具体从事的工作吗?他们工作中有什么困难和委屈吗?他们回家后还要干什么? ——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爸爸妈妈为了我们,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对我们的成长无时不刻倾注着他们对儿女的爱。你能说说爸爸妈妈在你成长道路上付出的爱吗?

八上思品第四单元《一念之差与一步之遥》测试题教科版带答案

八上思品第四单元《一念之差与一步之遥》测试题(教科版带答案)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你选出并将它的代号字 母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内,每小题2分,共48分) 1.当我们发现身边的同学不能抵制不良诱惑时,我们应该…………………() A.尽力帮助他们远离不良诱惑,同时提高自制力 B.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C.躲得远一点,不要接触他们 D.鄙视他们,甚至幸灾乐祸 2.下列属于不良诱惑的是………………………………………………………() ①成功与荣誉的诱惑;②金钱的诱惑;③游戏机的诱惑;④黄、赌、毒的诱惑 ⑤邪教的诱惑;⑥壮美的山川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③④⑥ 3.当前有些赌博现象向校园渗透,个别同学也会赌一把,对此你的观点是() A.只要不赌大,不常赌,小赌无害 B.学生参与赌博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C.学习太紧张,赌一把放松没什么 D.赌博输赢与他人无关,不属于违法行为 4.期末考试就要到来了,老师说期末考试后学校要评出“学习标兵”。李明同学想: 要是评不上“学习标兵”多没面子啊!但他又害怕自己考不出好成绩。作为李明 的同学,请你告诉他应该这样做……………………………………………() A.考试的时候,遇到不懂的问题,偷看课本 B.考试前多与老师沟通,打探出老师出题的范围 C.努力学习,认真完成作业,考前充分复习 D.讨好老师,让老师在评卷时多加分数 5.学生小王为了战胜武侠小说的诱惑,决定把这些书藏起来,并积极参加班集体活 1

动,多与同学交流,这种战胜诱惑的方法是………………………………() A.婉言谢绝法 B.专时专用法 C.避开诱因法 D.理智控制法 6.某天你来得早,到了班里,看见几个同学在偷偷看一本杂志,你也好奇,过去一 看,原来是不健康书刊,你该怎么办。……………………………………() A.赶快离开,通知老师 B.很感兴趣,和他们一起看 C.和他们一起看,过后告诉老师 D.这很正常,别人能看我也能看 7.与一般违法相比,犯罪具有的特点是………………………………………() A.违反了宪法 B.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要受到行政制裁 D.触犯刑法以外的法律 8.下列属于行政违法行为的是…………………………………………………() A.闯红灯被罚款 B.借钱不完 C.殴打他人致重伤 D.损害他人的名誉 9.在我们的身边,有些同龄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是………………() ①法律知识缺乏②法律意识淡薄③道德素质低④不能抵制社会上各种不良诱惑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根据不同的违法行为,我国法律规定了四种不同的法律制裁。它们是…() ①违宪制裁②行政制裁③罚款④民事制裁⑤刑事制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11.某中学生不思学习,迷恋网吧,常常夜不归宿,屡教不改,后发展到持刀抢劫,致人重 伤,结果受到刑罚处罚,这案例说明……………………………() ①只有犯罪才有社会危害性②靠教育不能减少违法③青少年要依法律己 ④违法可能发展成为犯罪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12.“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两句古语告诉我们…() ①必须依法制裁犯罪行为②许多犯罪行为是从犯小错开始的 ③有错不改可以发展成大错④青少年要依法律己 A.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下列不属于违法行为的是…………………………………………………() 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