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大全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鸦片战争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英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将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2】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的原因: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出超地位,为了改变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3】鸦片泛滥的危害:(1)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

(2)严重摧残了吸食者的体质;(3)政治腐败;(4)军队战斗力削弱。

2、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1】背景: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2】原因:意识到鸦片输入严重威胁了清政府统治。【3】经过:林则徐到广州后,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贩。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

【4】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时间:1840.6-184

2.8

2.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英军封锁珠江口。

3.清政府以“办理不善”为名,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和英军谈判。

4.重大事件:(1)1841年英军抢占香港岛(香港的一部分,不是香港);(2)虎门炮台——关天培战死(殉国);(3)广州——三里元人民抗英;(4)广州——英军占领四方炮台;(5)1841年英军再次北上,先后攻占厦门、定海、宁波;(6)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门户吴淞,陈化成殉国。

5.失败的标志:1842年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

6.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1)清朝大多数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再加上经济落后,就是的刀、弓箭、抬枪等武器,抵挡不住英军新式的步枪和大炮,战争终以中国的失败结束;(2)失败的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与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抗衡。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1.签订时间:1842年8月。

2.签订双方:中、英。

3.签订条约:《南京条约》。

4.意义: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国辱权不平等条约。

5.签订内容:(1)五口通商: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最能体现鸦片战争的目的,便于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有利于对中国进行直接经济掠夺,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2)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3)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是近代史上唯一一个以银元为单位赔款的条约);(4)议税: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破坏了中国贸易主权和关税主权)。

6、1843年中英签订《虎门条约》。内容:英国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7、其他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除享受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8.《南京条约》的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9、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860年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一.英法再次发动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借口:“亚罗号事件”(英),“马神甫事件”(法)。

3、开始标志: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意义: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影响),沙俄占领中国东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二.各项条约的签订

(1)签订条约:《天津条约》

1.《天津条约》签订时间:1858年

2.参加《天津条约》签订的人员: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分别签订)

3.条约内容:(1)外国公示进驻北京;(2)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3)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2)签订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1.参加条约签订的人员:清政府与英、法、美。

2.条约内容:使清政府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3)签订条约:《北京条约》

1.签订时间:1860年。

2.参加条约签订的人员:清政府与英、法

3.条约内容:(1)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2)增开天津为商埠;(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4)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

1.第二次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的罪行:(1)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2)沙俄趁火打劫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瑷珲条约》割占领土最多60多万平方千米,在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南)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864年)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大风暴即将来临。

2、创立“拜上帝会”:洪秀全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并和同学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

3、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标志)

4、永安建制:【1】概况: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西

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所有诸王均受东王节制。【2】意义: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二、定都天京

1、定都天京

【1】背景:1852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先后围困桂林,长沙,攻克武昌。虽然冯云山,萧朝贵牺牲,但队伍发展至50万人。次年春,太平军放弃武昌,分水陆两路,沿长江东下。

【2】定都: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2、巩固政权颁布的措施:

【1】(对内)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2】(对外)北伐和西征

①时间;1853年

②目的: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③进程(结果):北伐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西征则重大胜利。经过三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控制了从湖北武昌到江苏镇江的长江沿岸城镇,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

④意义(影响):标志着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三、天京陷落

1、天京事变

【1】背景(原因):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在军事征战和制度建设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2】时间:1856年秋

【3】过程(表现):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

【4】影响: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巩固政权:

【1】《资政新篇》:①作者:洪任玕。②内容: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受③结果: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实践。

【2】军事方面: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3、天京陷落

【1】背景: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率部救援失败,安庆陷落,李秀成率太平军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到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

【2】过程: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太平军与敌军激战40多天,最终未能解除威胁。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

【3】影响: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4】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客观原因:1.曾国藩的湘君包围安庆。2.华尔率领的洋枪队抵抗,反扑。3.李鸿章率领的淮军抵抗,反扑。

【5】意义: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性质)。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四、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重任,仅依靠农民阶级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洋务运动

(师夷长技地主阶级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6洋务派代表(身份: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官员)

中央——恭亲王奕?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自强”——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

2.创办近代民用企业【目的:以辅助军事工业】:“求富”——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开平煤矿、汉阳铁厂(张之洞)、湖北织布局(张之洞)

3.兴办文化教育:①兴办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②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③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如:詹天佑)。

4.创办新式海陆军:

陆军——组建新式洋枪队,采用西式兵操练兵;

海军——筹建新式海军,有南洋、北洋(规模最大)、福建三支海军。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三、结果

1.失败标志: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2.失败的原因:①根本原因:没有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②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

四、评价

1.性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影响:①积极性(进步性):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②消极性(局限性):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注:近代化的特征: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

思想——科学化)

五、启示

不改变封建制度,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是不能成功的。地主阶级洋务派不能挽救中国。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一、甲午中日战争

3.战役:

丰岛海战——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平壤战役——左宝贵(殉国)、叶志超(逃跑)

黄海大战——邓世昌(致远舰管带,殉国);此次海战,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

辽东半岛战役——徐邦道(奋力抵抗)随后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丁汝昌(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1.时间:1895年

2.双方代表:李鸿章和伊藤博文

3.地点:日本马关

4.《马关条约》的内容:

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损害领土主权】

②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加重清政府与人民的负担】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掠夺从沿海深入内部】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严重阻碍民族工业发展,反映了列强的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5.《马关条约》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