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环境监测》第四版考试所有重点复习资料

《环境监测》第四版考试所有重点复习资料

《环境监测》第四版考试所有重点复习资料
《环境监测》第四版考试所有重点复习资料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综合指标和类别指标

(一)化学需氧量(COD)

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以mg/L为单位)表示。

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标准方法是重铬酸钾法

(1)重铬酸钾法(K2Cr2O7法)(GB)CODCr

(2)恒电流库仑滴定法

(3)KMnO4法(高锰酸钾指数)CODMn。

在强酸溶液中,用一定量的重铬酸钾在有催化剂(Ag2SO4)存在条件下氧化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至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红棕色即为终点,记录标准溶液消耗量;再以蒸馏水作空白溶液,按同法测定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量,根据水样实际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量计算化学需氧量。

重铬酸钾氧化性很强,可将大部分有机物氧化,但吡啶不被氧化,芳香族有机物不易被氧化,挥发性直链脂肪族化合物、苯等存在于蒸气相,不能与氧化剂液体接触,氧化不明显。氯离子干扰可加入适量硫酸汞络合。

(二)高锰酸盐指数(I Mn)CODMn

以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测定的化学需氧量,称为高锰酸盐指数,以氧的质量浓度(单位为mg/L)表示。其中碱性高锰酸钾法用于测定氯离子浓度较高的水样,酸性高锰酸钾法适用于氯离子质量浓度不超过300mg/L的水样。

(三)生化需氧量(BOD)

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好氧分解氛围含碳物质氧化阶段和硝化阶段。硝化阶段在5~7d,甚至10d以后才显著进行,一般水质检验所测BOD只包括含碳物质的耗氧量和无机还原性物质的耗氧量,因此五日培养法能减少硝化阶段对耗氧量的影响。

(四)总有机碳(TOC)

(1)测定意义

1.定义: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以C的mg/L 表示。

2.意义:比BOD、COD更能直接表示有机物的含量,所以,更能用来评价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的程度。

测定方法:燃烧氧化-非色散红外吸收法

(五)挥发酚

(1)定义:沸点在230 ℃以下,能随着水蒸气蒸出的酚类为挥发酚。

水样保存:加酸(H3PO4 pH<2),硫酸铜

预处理:氧化剂如Cl2加入硫酸亚铁还原;

硫化物加入硫酸铜,或酸化;

油类加NaOH后有机溶剂萃取除去等。

蒸馏:分离挥发酚;消除色度、浑浊和金属离子等的干扰。

(2)测定方法

1、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510nm)

2、溴化滴定法

(六)石油类

来源: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水中状态:漂浮、乳化、溶解

危害:影响空气与水体界面间的氧交换;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含有毒性大的芳烃类。

测定方法:(1)重量法(2)红外分光光度法(3)非色散红外法

二、特定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特定有机污染物特点:毒性大、蓄积性强、难降解、优先监测的有机污染物

特定有机污染物:

1、苯系物

2、挥发性卤代烃

3、氯苯类化合物

4、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 S)

测定方法:

气相色谱法GC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检测器:将载气里被分离组分的量转变为测量的信号

(1)热导检测器TCD:无机有机气体、较高浓度组分分析

(2)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低浓度有机组分分析

选择性检测器:(3)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4)火焰光度检测器EPD

对检测器的要求是:灵敏度高、检测度(反映噪音大小和灵敏度的综合指标)低、响应快、线性范围宽。

第三章空气和废气监测

第一节空气污染基本知识

一、大气和空气

大气系指包围在地球周围的气体,其厚度达1000~1400km,其中,对人类及生物生存起着重要作用的是近地面约10km内的空气层(对流层)。空气层厚度虽然比大气层厚度小得多,但空气质量却占大气总质量的95%左右。

二、空气中的污染物及其存在状态

一次污染物:直接从各种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常见的有:SO2 , CO, NOX (NO, NO2),CH化合物、颗粒物等。其中包括毒重金属,3,4-苯并芘(BaP),有机、无机化合物等。

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之间以及它们与大气正常组分之间的反应产生的新的污染物。常见的有:硫酸盐、硝酸盐、臭氧、醛类(乙醛和丙烯醛等)过氧乙酰硝酸酯(PAN)。

空气中污染物的存在状态是由其自身的理化性质及形成过程决定的,气象条件也起一定的作用,一般将空气中的污染物分为分子状态污染物和粒子状态污染物两类。

(一)分子状态污染物

包括在常温常压下以气体分子形式分散于空气中,和常温常压下挥发性强的液体或固体。无论是气体分子还是蒸气分子,都具有运动速度较大、扩散快、在空气中分布比较均匀的特点。

(二)粒子状态污染物

粒子状态污染物(或颗粒物)是分散在空气中的微小液体或固体颗粒,粒径多为0.01~100μm,是一个复杂的非均相体系。通常根据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的沉降特性将其分为降尘(dustfall)和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s, TSP)。将较粗的、靠重力即可较快沉降到地面上的颗粒物称为降尘,其粒径一般大于100μm;粒径小于100μm的颗粒物则称为总悬浮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是空气污染常规监测项目。根据粒径的不同,将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物用PM10表示,称为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定

监测目的:

1通过对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质进行定期或连续地监测,判断空气质量是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或环境规划目标的要求,为空气质量状况评价提供依据。

2为研究空气质量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开展空气污染的预测预报以及研究污染物迁移转化情况提供基础资料。

3为政府环保部门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开展空气质量管理及修订空气质量标准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

三、空气中污染物浓度表示方法

空气中污染物浓度有两种表示方法,即质量浓度和体积分数,根据污染物存在状态选择使用。

(一)质量浓度

质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质量,常用mg/m3或μg/m3为单位表示。这种方法

对任何污染物都适用。

(二)体积分数

体积分数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污染气体或蒸汽的体积,常用mL/m3或μL/m3为单位表示。显然这种表示方法仅适用于气态或蒸气态物质,它不受空气温度和压力的变化。

四、布设监测站(点)和采样点的方法

(一)功能区布点法

功能区布点法多用于区域性常规监测。先将监测区域划分为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工业和居民混合区、交通稠密去、清洁区等,再根据具体污染情况和人力、物力条件,在各功能区设置一定数量的采样点。

(二)网格布点法

这种布点法是将监测区域划分成若干个均匀网状方格,采样点设在两条直线的交点处或网格中心。对于有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较均匀的地区,常采用这种布点方法。

(三)同心圆布点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多个污染源构成污染群,且大污染源较集中的地区。先找出污染群的中心,以此为圆心作若干个同心圆,再从圆心作若干条放射线,将放射线与圆周的交点作为采样点。

(四)扇形布点法

扇形布点法适用于孤立的高架点源,且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以点源所在位置为顶点,主导风向为轴线,在下风向区域作出一个扇形区作为布点范围。

五、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

采集空气样品的方法可归纳为直接采样法和富集(浓缩)采样法两类。

(一)直接采样法包括注射器采样、塑料袋采样、采气管采样和真空瓶采样。

(二)富集(浓缩)采样法包括溶液吸收法、填充柱阻留法、滤料阻留法、低温冷凝法、静电沉降法、扩散(或渗透)法及自然积集法等。

1、溶液吸收法是采集空气中气态、蒸气态及某些气溶胶态污染物的常用方法。常用的气体吸收管(瓶)有气泡吸收管、冲击式吸收管、多空筛板吸收管(瓶)。

2、填充柱阻留法:根据填充剂阻留作用的原理,可分为吸附型、分配型和反应型三种类型。

3、滤料阻留法中常用的滤料有纤维状滤料和筛孔状滤料。

(1)纤维状滤料:滤纸适用于金属尘粒的采集;玻璃纤维滤膜常用于采集悬浮颗粒物;聚氯乙烯或聚苯乙烯等合成纤维膜便于进行颗粒物分散度及颗粒物中化学组分的分析。

(2)筛孔状滤料:微孔滤膜适用于采集分析金属的气溶胶;核孔滤膜适用于精密的重量法分析;银薄膜适用于采集酸、碱气溶胶及含煤焦油、沥青等挥发性有机物的气样。

采样仪器:收集器、流量计、采样动力、

六、采集颗粒物效率的评价方法

对颗粒物的采集效率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用颗粒数采样效率表示,即所采集到的颗粒物颗粒数占总颗粒物颗粒数的百分数;另一种是质量采样效率,即所采集到的颗粒物质量占颗粒物总质量的百分数。只有全部颗粒物的大小和质量相同时,这两种采样效率才相等,但是,实际上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粒径几微米以下的小颗粒物按颗粒数计算总是占大部分,而按质量计算却只占很小部分,故质量采样效率总是大于颗粒物采样效率。在空气监测中,评价采集颗粒物方法的采样效率多用质量采样效率表示。

七、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质的测定。

(一)二氧化硫的测定

测定空气中SO2常用的方法有分光光度法、紫外荧光光谱法等。(四氯汞盐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实验室采用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1、原理:空气中的SO2被甲醛缓冲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羟基甲基磺酸加成化合物,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加成化合物分解,释放出SO2与盐酸副玫瑰苯胺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77nm,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2、测定要点:洗液加入0.5mL氨基磺酸钠溶液,混匀,放置10min以除去氮氧化物的干扰。

(二)氮氧化物的测定(原理细节及与SO2测定有什么区别)

空气中NO、NO2实验室常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该方法采样与显色同时进行,操作简便,灵敏度高。

1、原理:用无水乙酸、对氨基苯磺酸和盐酸萘乙二胺配成吸收液采样,空气中的NO2被吸收转变为亚硝酸和硝酸。在无水乙酸存在的条件下,亚硝酸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然后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玫瑰红色偶氮染料,其颜色深浅与气样中NO2浓度成正比,因此,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2、细节(不全):吸收液吸收空气中的NO2后,并不是全部地生成亚硝酸,还有一部分生成硝酸,计算结果时需要用Saltzman实验系数f进行换算。

八、颗粒物的测定

(一)总悬浮颗粒物

粒子状态污染物中粒径小于100μm的颗粒物称为总悬浮颗粒物(TSP),国内外广泛采用滤膜捕集—重量法。原理为用采样动力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已恒重的滤膜,则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质量之差及采样体积,即可计算TSP。实验室中采用滤膜校正法校正质量差。

(二)可吸入颗粒物的测定

可吸入颗粒物(PM10)主要是指透过人的咽喉进入肺部的气管、支气管和肺泡的那部分颗粒物,

具有d50(质量中值直径)=10μm和上截止点30μm的粒径范围,常用PM10符号表示。PM10与TSP测定方法的区别是要采用切割器将大颗粒物分离。

苯并[a]芘测定方法:(1)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光谱法(2)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

九、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 API)是指将空气中污染物的质量浓度依据适当的分级质量浓度限制进行等标化,计算得到简单的量纲为一的指数,可以直观、简明、定量地描述和比较环境污染的程度。

十、固定污染源监测

(一)采样点的布设

1、采样位置

采样位置应选在气流分布均匀稳定的平直管道上,避开弯头、变径管、三通管及阀门等易产生涡流的阻力构件。一般原则是按照废气流向,将采样断面设在阻力构件下游方向大于6倍管道直径处或上游方向大于3倍管道直径处。

2、采样点数目

采样点的位置和数目主要依据烟道断面的形状、尺寸大小和流速分布情况确定。

(1)圆形烟道:在选定的采样断面上设两个相互垂直的采样孔。将烟道断面分成一定数量的同心等面积圆环,沿着两个采样孔中心线设四个采样点。若采样断面上气流流速较均匀,可设一个采样孔,采样点数减半。当烟道直径小于0.3m,且气流流速均匀时,可在烟道中心设一个采样点。

(二)基本状态参数的测量

1、温度的测量

对于直径小、温度不高的烟道,可使用长杆水银温度计。对于直径大、温度高的烟道,要用热电偶测温毫伏计测量。

2、压力的测量

测量烟气压力常用测压管和压力计。

(1)测压管:常用的测压管有标准皮托管和S形皮托管。

标准皮托管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但测孔很小,当烟气中颗粒物浓度较大时,易被堵塞,适用于测量含尘量小的烟气。

S形皮托管开口较大,适用于测量颗粒物含量较高的烟气。

(2)压力计:常用的压力计有U形压力计和斜管式微压计。

U形压力计用于测量烟气的全压和静压。

斜管式微压计用于测量烟气动压。

(三)烟尘浓度的测定

测定烟尘浓度必须采用等速采样法,即采样速度(烟气进入采样嘴的流速)应与采样点烟气流速相等。当采样速度大于采样点烟气流速时,由于气体分子的惯性小,容易改变方向,而烟尘惯性大,不容易改变方向,所以采样嘴边缘意外的部分气流被抽入采样嘴,而其中的烟尘按原方向前进,不进入采样嘴,从而导致测定结果偏低;当采样速度小于采样点烟气流速时,情况正好相反,测定结果偏高。

十一、标准气体配制

一.静态配气法

1.注射器配气法:配制少量标准气

2.配气瓶配气法:

(1)常压配气:标准气压力与大气压相等

(2)正压配气:配制略高大气压的标准气

3.高压钢瓶配气法:重量法,较高压力标准气配制

优点:设备简单,操作容易;小量+大量

缺点:(1)容器壁吸附、化学反应问题(2)配气不准、浓度随时间变化(3)不适合低浓度标准气体配制

适用于:活泼性较差且用量不大的标准气

二.动态配气法

1.连续稀释法

2.负压喷射法

3.渗透管法

4.气体扩散法:控制扩散速度与稀释气流量配置不同浓度标准气(三聚甲醛晶体制备甲醛标准气体)

5.电解法:电解草酸溶液制备二氧化碳标准气体

原理:已知浓度原料气、稀释气、混合器、恒定比例混合、在线配制供给

优点:配制大量、低浓度标准气、长时间供气;调节原料气和稀释气的流量比获所需浓度的标准气;可配置多组分混合气。

缺点:设备复杂,不适合配制高浓度标准气

实验室名词解释

(一)准确度

准确度是一个特定分析程序所获得的分析结果(单次测量值和重复测量值的平均值)与假定的或公认的真值之间符合程度的量度。准确度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表示。

评价准确度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用某一方法分析标准物质,据其结果确定准确度;第二种时“加标回收”法,即在样品中加入标准物质,测定其加标回收率,以确定准确度,多次回收试验

还可以发现方法的系统误差,这是目前常用而方便的方法,其计算式为:%100-?=加标量样品测量值加标样品测量值加标回收率

(二)精密度

精密度是指用一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量值的一致程度,它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所存在随机误差的大小,常用标准偏差表示。

(三)灵敏度

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是指该方法对单位浓度或单位含量的待测物质的变化所引起的响应量变化的程度,它可以用仪器的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与对应的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之比来描述,因此常用标准曲线的斜率来度量灵敏度。

(四)空白试验(比较各次试验中的参比和名称)

空白试验又叫空白测量,是指用蒸馏水代替样品的测量。

空白试验应与样品测量同时进行,样品分析时一起的响应值不仅是样品中待测物质的分析响应值,还包括所有其他因素,如试剂中杂质,环境及操作过程的玷污等的响应值,这些因素是经常变化的,为了了解他们对样品测量的综合影响,在每次测量时,均做空白试验,空白试验所得的响应值称为空白试验值。对空白试验用水有一定的要求,即其中待测物质浓度应低于方法的检出限。

(五)校准曲线

校准曲线是用于描述待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与相应的测量仪器的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之间定量关系的曲线。校准曲线包括“工作曲线”(绘制校准曲线的标准溶液的分析步骤与样品的分析步骤完全相同)和“标准曲线”(绘制校准曲线的标准溶液的分析步骤与样品的分析步骤相比有所省略,如省略样品的预处理)。

(六)检出限

某一分析方法在给定的可靠程度内可以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含量。所谓检出是指定性检测,即断定样品中存在有浓度高于空白的待测物质。

(七)测定限

测定限分测定下限和测定上限。测定下限是指在测量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含量;测定上限是指在测定误差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大浓度和含量。

最佳测定范围又叫有效测定范围,系指在测定误差能满足预订要求的前提下,特定方法的测定下限到测定上限之间的浓度范围。

方法使用范围是指某一特定方法测定下限至测定上限之间的浓度范围。显然,最佳测定范围小于方法使用范围。

三、质量控制图的绘制和使用

(一)会绘制

(二)均质质量控制图(x图)的使用

因为空白试验值越小越好,所以空白试验的均质质量控制图没有下控制限、下警告限和下辅助

x的空白试验值的空间。

线,但仍留有小于b

四、基体和基体效应

在环境样品中,各种污染物的含量一般在10-6或10-9甚至10-12数量级水平,而大量存在的其他物质则称为基体。

由于基体组成不同,因物理、化学性质差异而给实际测定带来的误差,叫作基体效应。

消除基体效应(P567)

五、环境标准物质

实验中使用过的标准物质是碳酸钠。

美国是最早研制环境标准物质的国家。

我国的标准物质以GBW为代号,国家标准物质应具备以下条件:

1、用绝对测量法或两种以上不同原理的准确、可靠的测量方法进行定值。此外,亦可在多个实验室中分别使用准确、可靠的方法进行协作定值。

2、定值的准确度应具有国内最高水平

3、应具有国家统一编号的标准物质证书

4、稳定时间应在一年以上

5、应保证其均匀度在定值的精密度范围内

6、应具有规定的合格的包装形式

选择环境标准物质时应考虑原则:

1、对环境标准物质基本组成的选择:环境标准物质的基本组成与被测样品的组成越接近越好,这样可以消除方法基本效应引入的系统误差

2、环境标准物质准确度水平的选择:环境标准物质的准确度应比别测样品预期达到的准确度高3~10倍。

3、环境标准物质浓度水平的选择:分析方法的精密度是被测样品浓度的函数,所以要选择浓度水平适当的环境标准物质。

4、去样量的考虑:取样量不得小于标准物质证书中规定的最小取样量。

环境质量图分类:按所表示的环境质量批国家项目可分为单项环境质量图、单要素环境质量图和综合环境质量图等;按区域可分为城市环境质量图、工矿区环境质量图、农业区域环境质量图、

旅游区域环境质量图和自然区域环境质量图;按时间可分为历史环境质量图、现状环境质量图和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图等;按编制环境质量图的方法不同,有分为定位图、等值线图、分级统计图和网格图等。

操作系统期末试卷(含答案)

操作系统复习题1 一、判断题 1.分时系统中,时间片设置得越小,则平均响应时间越短。() 2.多个进程可以对应于同一个程序,且一个进程也可能会执行多个程序。() 3.一个进程的状态发生变化总会引起其他一些进程的状态发生变化。() 4.在引入线程的OS中,线程是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 5.信号量的初值不能为负数。() 6.最佳适应算法比首次适应算法具有更好的内存利用率。() 7.为提高对换空间的利用率,一般对其使用离散的分配方式。() 8.设备独立性是指系统具有使用不同设备的能力。() 9.隐式链接结构可以提高文件存储空间的利用率,但不适合文件的随即存取。() 10.访问控制矩阵比访问控制表更节约空间。() 二、选择题 1.在设计分时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A);在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B);在设计批处理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C)。 A,B,C :(1)灵活性和适应性;(2)交互性和响应时间;(3)周转时间和系统吞吐量;(4)实时性和可靠性。 2.对一个正在执行的进程:如果因时间片完而被暂停执行,此时它应从执行状态转变为(D)状态;如果由于终端用户的请求而暂停下来,则它的状态应转变为(E)状态;如果由于得不到所申请的资源而暂停时下来,则它的状态应转变为(F)状态。D,E,F:(1);静止阻塞(2);活动阻塞(3);静止就绪(4);活动就绪(5)执行。 3.我们如果为每一个作业只建立一个进程,则为了照顾短作业用户,应采用(G);为照顾紧急作业用户,应采用(H);为能实现人机交互,应采用(I);而能使短作业、长作业和交互作业用户满意时,应采用(J)。 G,H,I,J:(1);FCFS调度算法(2);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3)时间片轮转算法;(4)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5)基于优先权的剥夺调度算法。 4.由固定分区发展为分页存储管理方式的主要推动力是(K);由分页系统发展为分段系统,进而发展为段页式系统的主要动力分别是(L)和(M)。 K,L,M:(1)提高内存利用率;(2)提高系统吞吐量;(3)满足用户需要;(4)更好地满足多道程序进行的需要;(5)既满足用户需求,又提高内存利用率。 5.在存储管理中,不会产生内部碎片的存储管理方式是(N);支持虚拟存储器,但不能以自然的方式提供存储器的共享和存取保护机制的存储管理方式是(O)。 N:(1)分页式存储管理;(2)分段式存储管理;(3)固定分区式存储管理;(4)段页式存储管理。 O:(1)段页式存储管理;(2)请求分区页式存储管理;(3)请求分段式存储管理;(4)可变分区存储管理;(5)固定分区存储管理;(6)单一连续分区式存储管理。 6.磁盘调度主要是为了优化(P),下列算法中能避免磁盘粘着的现象的是(Q)。P:(1)寻道时间;(2)旋转延迟时间;(3)传输时间。 Q:(1)SSTF;(2)FCFS;(3)SCAN;(4)CSCAN;(5)FSCAN。 7.文件系统中,目录管理最基本的功能是(R),位示图的主要功能是(S),FAT表的主要功能是(T)。 R,S,T:(1)实现按名存取;(2)提高文件存储空间利用率;(3)管理文件存储器的空闲空间;(4)指出分配给文件的盘块(首个盘块除外)的地址;(5)管理文件存储器的空闲空间,并指出分配给文件的盘块(首个盘块除外)的地址。8.文件系统采用多级目录结构,可以(U)和(V)。 U,V:(1)缩短访问文件存储器时间;(2)节省主存空间;(3)解决不同用户文件的命名冲突;(4)方便用户读写文件;(5)提高检索目录的速度。 9.计算机系统中信息资源的安全包括(W)、(X)和(Y)三个方面,其中程序被删除属于(W)方面的威胁,数据被非法截取属于(X)方面的威胁,消息被更改属于(Y)方面的威胁。W,X,Y:(1)保密性;(2)完整性;(3)可用性;(4)方便性。 三、填空题 1.操作系统最基本的特征是(1)和(2),最主要的任务是(3)。 2.引入进程的主要目的是(4),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是(5)。 3.(6)是指通过破坏死锁产生的必要条件来防止死锁的发生。引起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中,(7)是不应该被破坏的,但对某些特殊的资源(如打印机),该条可通过(8)来破坏;而其他能被破坏的三个必要条件分别是(9)、(10)和(11)。 4.虚拟存储器管理的基础是(12)原理,在请求分页管理方式中,页表中的状态位用来只是对应页(13)修改位用来只是对应页(14),引用位则是供(15)使用;而在请求分段系统还增加了增补位,它用来指示(16)。 5.设备驱动程序是(17)与(18)之间的通信程序如果系统中有3台相同的单显和2台相同的彩显则必须为它们配置(19)种设备驱动程序 6.廉价磁盘冗余阵列可组成一个大容量磁盘系统,它利用(20)技术来提高磁盘系统的存取进度,而利用(21)技术来增加磁盘系统的可靠性 7.包过滤防火墙工作在(22)层,采用代理服务技术的防火墙则工作在(23)层 文件系统对文件存储空间采用(23)分配方式,它通过(24)来管理空闲的文件存储空间。 四、问答题 1.假设某多道程序设计系统中有供用户使用的内存100k,打印机1台。系统采用可变分区管理内存:对打印机采用静态分配,并假设输入输出操作的时间忽略不计:采用最短剩余时间优先的进程调度算法,进程剩余执行时间相同时采用先来先服务算法;进程调度时机在执行进程结束时或有新进程到达时。现有一进程序列如下: 假设系统优先分配内存的低地址区域,且不需移动已在主存中的进程,请: (1)给出进度调度算法选中进程的次序,并说明理由。 (2)全部进程执行结束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请用信号量解决以下的过独木桥问题:同一方向的行人可连续过桥,当某一方向的行人必须等待:另一方向的行人必须等待:当某一方向无人过桥是,另一方向的行人可以过桥。 3.提高内存利用率的途径有哪些 4.何谓脱机输入/输出技术 5. 将目录文件当作一般数据文件来处理有什么优缺点 操作系统复习题1答案 一、判断题 1、错 2、对 3、错 4、对 5、对 6、错 7、错 8、错 9、对10、错 二、选择题 1、A :(2);B:(4);C:(3)。 2、D:(4);E:(3);F:(2)。 3、G:(2);H:(5);I:(3);J:(4)。 4、K:(1);L:(3);M:(5)。 5、N:(2);O:(2)。 6、P:(1)寻道时间;Q:(5)。 7、R:(1);S:(3);T:(5)。8、U:(3);V:(5)。9、W:(3);X:(1);Y:(2)。 三、填空题 (1)并发;(2)资源共享;(3)管理资源;(4)使程序能够正确地并发执行;(5)进程控制快PCB;(6)预防死锁;(7)互斥条件;(8)SPOOLing技术;(9)

环境监测第四版复习资料_完整版教材

第一张绪论 1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3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4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分类有三种 监视性检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 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检测) 根据特定目的环境监测可分为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 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监测数据的五性:(P498) 1)、准确度:测量值与真实值的一致程度; 2)、精密度:均一样品重复测定多次的符合程度; 3)、完整性:取得有效监测数据的总数满足预期计划要求的程度; 4)、代表性:检测样品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代表程度;5)、可比性:检测方法、环境条件、数据表达方式等可比条件下所得数据的一致程度。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可疑数据的取舍方法及适用条件: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考虑,五后非零则进一,五后皆零视奇偶,五前为偶应舍去。五前为奇则进一。 (二)、可疑数据的取舍 1.Dixion 检验法 步骤: ①将一组测量数据由小到大顺序排列 ②根据测定次数计算Q 值 ③查表Q α(n ) ④判断Q ≦Q0。05 正常;Qo 。05Q0.01离群值,舍去. 2.Qrubbs 检验法 步骤: ①将一组测量数据由小到大有序排列,求x ,s ②计算统计量 s x x T min -= 或s x x T -=max ③查表)(n T α ④判断:若T ≦T0。05正常离群值;T0。05T0.01离群值,应舍去; ⑤在第一异常数据剔除后,可重新检验新的离群数据。 t 检验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四)均数置信区间和“t ”值,置信区间表示以样本均数代表总体均数的可靠程度。t 值是

(完整word版)信息资源管理(第三版)张凯 主编 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信息资源管理 期末考试模拟试卷(一)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总分人分值15 20 30 24 11 100 得分 得分评阅人一、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1.5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 错选均无分。) 1.信息采集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A.需求分析B.确定采集途径和策略 C.采集实施D.结果评价 E.整理数据和编写报告 2.按照主体的认识层次,可将信息划分为:()A.资料B.知识 C.语法信息D.语义信息 E.语用信息 3.信息职业包括以下哪些类型:( ) A.知识生产与发明者B.知识分配与传播者 C.市场调查、管理及咨询人员D.信息处理与传输人员 E.信息设备劳动者 4.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作用包括:( ) A.保护著作权人的权益B.鼓励开发 C.扩大计算机销售D.促进计算机应用事业的发展 E.调整开发者、销售者、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5.下面正确的描述是:( ) A.强制性国家标准代号为“GB”。推荐性国家标准代号为“GB/T”。 B.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 C.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D.只有国有企业才有权利和义务按照《标准化法》的规定制定企业标准。 E.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 6.制定项目计划常用的方法有:( )

A.工作分析结构表(WBS) B.甘特图 C.ER图D.PERT图 E.CPM图 7.影响信息系统安全的隐患具体可分为数据和信息安全隐患、软件系统安全隐患、网络安全隐患和设备安全隐患。产生这些隐患的原因中,哪些属于信息系统本身的缺陷:() A.系统开发过程中,程序调试和检验不严格,很多错误没有被发现,造成了系统运行时遇到特定情况造成系统混乱; B.设备的故障(如机器发生故障,网络发生故障,电源发生故障等等)对系统所产生的危害; C.系统设计没有考虑防止误操作和严格的输入校验措施,以至某些随机的误操作或关键性输入错误发生时,弄乱了整个系统内部的数据; D.突发性灾难(如火灾、水灾、地震、雷电等)对系统设备和数据产生的危害; E.系统开发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系统保护、系统备份等安全性措施,当外界环境或技术故障发生时,整个系统陷于瘫痪; 8.以下哪些属于知识产权:( ) A.商标权B.名称标记权 C.著作权D.版权 E.专利权 9.维护即对系统进行修改,由此可能对系统带来一定的副作用,主要因为:( ) A.对数据结构的修改B.源代码修改可能产生新的错误 C.系统中文档删除D.数据维护 E.源代码修改,而不对相应文档更新造成源代码与文档不一致 10.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过程中应编制的主要技术文档包括:( ) A.可行性研究报告 B.总体设计说明书 C.测试计划 D.操作手册 E.项目开发总结 得分评阅人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1.信息资源管理---- 12.知识产权---- 13.标准化---- 14.项目管理---- 15.政府信息化----

N套_操作系统期末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在现代操作系统中引入了(),从而使并发和共享成为可能。 A.单道程序 B. 磁盘 C. 对象 D.多道程序 2、( )操作系统允许在一台主机上同时连接多台终端,多个用户可以通过各自的终端同时交互地使用计算机。 A.网络 B.分布式 C.分时 D.实时 3、从用户的观点看,操作系统是()。 A. 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 B.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资源的软件 C. 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的软件 D.计算机资源的的管理者 4、当CPU处于管态时,它可以执行的指令是()。 A. 计算机系统中的全部指令 B. 仅限于非特权指令 C. 仅限于访管指令 D. 仅限于特权指令 5、用户在程序中试图读取某文件的第100个逻辑块时,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 A. 系统调用 B.图形用户接口 C.原语 D.键盘命令 6、下列几种关于进程的叙述,()最不符合操作系统对进程的理解 A.进程是在多程序并行环境中的完整的程序。 B.进程可以由程序、数据和进程控制块描述。 C.线程是一种特殊的进程。 D.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运行的过程,它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7、当一个进程处于()状态时,称其为等待(或阻塞)状态。 A. 它正等待中央处理机 B. 它正等待合作进程的一个消息 C. 它正等待分给它一个时间片 D. 它正等待进入内存 8、一个进程释放一种资源将有可能导致一个或几个进程()。 A.由就绪变运行 B.由运行变就绪 C.由阻塞变运行 D.由阻塞变就绪 9、下面关于线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不论是系统支持线程还是用户级线程,其切换都需要内核的支持。 B.线程是资源的分配单位,进程是调度和分配的单位。 C.不管系统中是否有线程,进程都是拥有资源的独立单位。 D.在引入线程的系统中,进程仍是资源分配和调度分派的基本单位。 10、设有3个作业,它们同时到达,运行时间分别为T1、T2和T3,且T1≤T2≤T3,若它们在单处理机系统中按单道运行,采用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则平均周转时间为()。 A. T1+T2+T3 B. (T1+T2+T3)/3 C. T1+T2/3+2*T3/3 3+2*T2/3+T1 11、在下面的I/O控制方式中,需要CPU干预最少的方式是()。 A.程序I/O方式 B.中断驱动I/O控制方式 C.直接存储器访问DMA控制方式D.I/O通道控制方式 12、有m个进程共享同一临界资源,若使用信号量机制实现对一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则信号量的变

(完整版)信息资源管理(马费成赖茂生)复习重点整理

信息资源管理 第1章绪论 小题 1、信息:在认识论层次上,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 和运动状态。 2、信息资源:就是指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 (信息技术、设备、设施、信息生产者等)的集合。 3、依据信息源的层次及其加工和集约程度,信息源可分为一次信息源,二次信息源,三次 信息源,四次信息源。 4、依据信息源的内容类别,信息源可分为五类信息源:1. 自然信息源;2. 社会信息源; 3. 经济信息源; 4. 科技信息源; 5. 控制信息源。 5、依据信息源的运动方式,信息源还可分为静态信息源和动态信息源两大类。 6、信息资源作为经济资源的一般特征:1. 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2. 稀缺性3. 使用方 向的可选择性 7、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相比较特殊性:1. 共享性2. 时效性3. 生产和使用中的 不可分性4. 不同一性5. 驾驭性6. 累积性与再生性 8、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一起,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 9、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简称IRM),是指管理者(如中央或 地方政府部门、企业或事业单位)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来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中利用的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规划、协调、配置和控制的活动。 10、信息资源管理的总目标可以确定为:保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有领导、有组织的统一 规划和管理下,协调一致、有条不紊地进行,使各类信息资源以更高的效率、效能和更低的成本在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11、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也可相应地划分为宏观管理、中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三个层次。 简答 1、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手段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 从其性质来划分,信息资源管理的手段主要有技术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四大类。

操作系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精选

四、解答题(共20分) 1.什么是操作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共8分) 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内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运行的系统软件(或程序集合),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存储器管理、处理机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以及用户接口管理。 2.操作系统中存储器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什么叫虚拟存储器(共8分) 存储器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内存分配,地址映射,内存保护,内存扩充。(4分) 虚拟存储器是用户能作为可编址内存对待的存储空间,在这种计算机系统中虚地址被映象成实地址。或者:简单地说,虚拟存储器是由操作系统提供的一个假想的特大存储器。(4分) 3.什么是文件的逻辑组织和物理组织(共4分) 文件的逻辑组织——用户对文件的观察和使用是从自身处理文件中数据时 采用的组织方式来看待文件组织形式。这种从用户观点出发所见到的文件组织形式称为文件的逻辑组织。 文件的物理组织——文件在存储设备上的存储组织形式称为文件的物理组织。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通常,进程实体是由程序段,相关的数据段和PCB 这三部分组成,其中PCB 是进程存在的惟一标志。 2.从用户的源程序进入系统到相应程序在机器上运行,所经历的主要处理阶段有编辑阶段,编译阶段,连接阶段,装入阶段和运行阶段。 3.在UNIX系统中,文件的类型主要包括普通文件,目录文件,特别文件。 4.虚拟设备是通过 SPOOLing 技术把独占设备变成能为若干用户共享的设备。 5. Windows NT是采用微内核结构的操作系统,它的进程的功能发

生了变化,它只是资源分配的单位,不是调度运行的单位,后者的功能由线程完成。 五、应用题(共20分) 5.进程所请求的一次打印输出结束后,将使进程状态从( D) A、运行态变为就绪态 B、运行态变为等待态 C、就绪态变为运行态 D、等待态变为就绪态 6.采用动态重定位方式装入的作业,在执行中允许(C )将其移动。 A、用户有条件地 B、用户无条件地 C、操作系统有条件地 D、操作系统无条件地 7.分页式存储管理中,地址转换工作是由(A )完成的。 A、硬件 B、地址转换程序 C、用户程序 D、装入程序 9.对记录式文件,操作系统为用户存取文件信息的最小单位是(C )。 、文件 D 、记录 C 、数据项 B 、字符A. 10.为了提高设备分配的灵活性,用户申请设备时应指定(A )号。 A、设备类相对 B、设备类绝对 C、相对 D、绝对 11.通常把通道程序的执行情况记录在(D )中。 A、PSW B、PCB C、CAW D、CSW 14.共享变量是指(D )访问的变量。 A、只能被系统进程 B、只能被多个进程互斥 C、只能被用户进程 D、可被多个进程 15.临界区是指并发进程中访问共享变量的( D)段。 A、管理信息 B、信息存储 C、数据 D、程序 16.若系统中有五台绘图仪,有多个进程均需要使用两台,规定每个进程一次仅允许申请一台,则至多允许( D)个进程参于竞争,而不会发生死锁。 A、5 B、2 C、3 D、4 17.产生系统死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C )。 A、进程释放资源 B、一个进程进入死循环 C、多个进程竞争,资源出现了循环等待 D、多个进程竞争共享型设备 21.引入多道程序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BD ) A、提高实时响应速度 B、充分利用处理机,减少处理机空闲时间 、有利于代码共享C.

《环境监测》第四版--复习资料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 及其变化趋势。 二、环境监测目的:(习题1) 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2.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污染源,研究和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 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3.收集环境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 报环境质量提供依据。 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三、环境监测过程 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 四、环境监测的分类 (一)按监测目的的分类 1、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 对指定的有关项目进行定期的、长时间的监测,以确定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状况,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衡量环境标准实施情况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这是监测工作中量最大、面最广的工作,包括对污染源的监督监测和环境质量监测。 2、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监测) 根据特定的目的,环境监测可分为: (1)污染事故监测:在发生污染事故,特别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时进行的应急监测。 (2)仲裁监测:主要针对污染事故纠纷、环境法律执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进行监测。 (3)考核验证监测:包括对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和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的业务考核,环境监测方法验证和污染治理项目竣工时的验收监测等。 (4)咨询服务监测: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生产单位所提供的服务型监测 3、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研究性监测是针对特定目的的科学研究而进行的监测。 (二)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 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环境监测可分为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物监测、生物监测等。

环境监测讲义:第一章 引言

环境监测(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教材:奚旦立等著《环境监测》,高等教育出版社 黄秀莲等编《环境监测与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学时安排:讲课54学时;实验48学时。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在逐渐增强,同时也意味着人们对自然的破坏能力也极大地增加了。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1.臭氧空洞问题 当人们向大气中排放的氟氯烃的等一系列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的量超过了大气的自净能力时,大气上空氯代烃等物质的增加,同臭氧发生化学反应,消除了臭氧,使大气层上方臭氧层的臭氧浓度降低,臭氧层变薄或出现了空洞,导致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被吸收的量大大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强度增加,结果会引起人类皮肤癌的发病率上升,也会引起农作物的减产或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等。 2.大气污染问题 随着工业废气和汽车废气排放量的增加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面临空气污染问题。 3.环境污染事故 由于油轮、化学药品运输轮船的海难事故,大量的原油、或有毒化学药品被排放到大海,引起海洋生物和海水养殖生物的大量死亡。 4.赤潮 目前在我国海洋赤潮和淡水湖库水花的出现越来越频繁,这主要是因为工业和生活污水中营养盐向自然水体的过量排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所致。 综上所述:目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严重的问题之一。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进行环境污染物的防治工作,进行有效的环境管理。要做到这一点,人们首先要了解目前我们所处的环境的质量状况。 如:环境中目前有那些污染物?它们的含量或强度是多少?对人类和生态环境有没有毒害作用?这些污染物的来源是那里?怎样控制这些污染源对污染物的排放?等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进行环境分析或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起源于环境分析 环境分析是环境分析化学的简称,其主要任务是用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对自然的水体、空气、土壤、生物等环境要素中的化学污染物作定性检测(detection)和定量测定(determination)。 环境分析是环境化学的一个分支,环境化学中的很多研究性专题(如酸雨、大气光化学烟雾等)都需要环境分析技术提供准确的分析数据。成为人们鉴别环境是否污染,并判断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手段。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复杂,对环境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一是:污染物除了化学因子之外还有各种物理参数(如:噪声、震动、电磁波、

信息资源管理(马费成,第三版)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1信息与信息资源 1.1.1信息的概念及其发展 本体论层次的信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即使根本不存在主体,信息也仍然存在) 认识论层次: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没有主体就不能认识信息,也就没有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 同时考虑语法,语义,语用的全信息 1.1.2信息资源的内涵 狭义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信息集合 广义 人类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1.1.3信息资源的特征 作为经济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稀缺性(是经济资源最基本特征)、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 与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行比较:共享性、时效性、生产和使用中的不可分性、驾驭性(信息资源的这一特征意义最为重要)、累积性和再生性

1.1.4信息成为资源的背景和条件 信息成为资源,既有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也是随意而来的人类认识演变和深化的结果 1.2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1.2.1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目标不仅是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预期结果,而且是指导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行动纲领,所以首先确立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十分重要 总目标 信息资源管理要达到最终目的和最根本的行动纲领,也是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 系统和被管理的客观系统相互作用的最后结果 在有领导,有组织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下,确保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协调一 致,有条不絮得进行,使各类信息资源以更高的效率,效能和更低的成本 在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充分发挥应 有的作用 分目标 信息资源管理体系中,子系统的独立和具体的目标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分目标 信息资源开发分目标 信息资源利用分目标 信息资源管理机制分目标 任务 制定信息资源的开发战略,规划,方针和政策 制定信息资源管理的法律,规章和条例,建立信息资源管理的监督和保障体系 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协调各部门,各地区和各企业之间的关

操作系统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 1、在存储管理方案中,__D_____ 可与覆盖技术配合. A、页式管理 B、段式管理 C、段页式管理 D、可变分区管理 2、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___A______。 A、节省主存空间 B、物理上扩充准存容量 C、提高CPU效率 D、实现主存共享 3、动态重定位技术依赖于___B______。 A、重定位装入程序 B、重定位寄存器 C、地址机构 D、目标程序 4、虚拟存储器的最大容量____A______。 A、为内外存容量之和 B、由计算机的地址结构决定 C、是任意的 D、有作业的地址空间决定 5、在虚拟存储系统中,若进程在内存中占3块(开始时为空),采用先进先出页面淘汰算法,但执行访问页号序列为1、2、3、4、1、2、5、1、、2、3、4、5、6时,将产生___D___次缺页中断。 A、7 B、8 C、9 D、10 6、设内存的分配情况如下图所示。若要申请一块40K字节的内存空间,若采用最佳适应算法,则所得到的分区首址为____C___。 A、100K B、190K C、330K D、410K 7、很好地解决了“零头”问题的存储管理方法是____A____。 A、页式存储管理 B、段式存储管理 C、多重分区管理 D、可变分区管理 8、系统“抖动”现象的发生是由___A___引起的。 A、置换算法选择不当 B、交换的信息量过大 C、内存容量不足 D、请求页式管理方案 9、在可变式分区存储管理中的拼接技术可以_____A___。 A、集中空闲区 B、增加主存容量 C、缩短访问周期 D、加速地址转换 10、分区管理中采用“最佳适应”分配算法时,宜把空闲区按____A__次序等记在空闲区表中。 A、长度递增 B、长度递减 C、地址递增 D、地址递减 11、在固定分区分配中,每个分区的大小是_C__。 A、相同 B、可以不同但根据作业长度固定 C、可以不同但预先固定 D、所作业长度变化

环境监测第四版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 环境监测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环境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特定目的的环境监测:特定目的的环境监测又称为特例监测,是具有某些特定目的或用途的环境监测。 3、环境标准:为了保证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根据环境保护法和相关规定,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所做的相关规定。 4、环境优先监测:对环境优先污染物(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这一过程就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环境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环境监测,称为环境优先监测。 ¥ 二、简答思考 1、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①、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②、根据污染物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污染源,研究和提供污染变化 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③、收集环境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 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④、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 等服务。 2、环境监测技术有哪些并简述其发展趋势。 | 答:(1)环境监测技术包括采样技术、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以下以测试技术为主说明其类型。 环境监测的测试技术包括以下两种: ①、化学物理技术:对环境样品中污染物的成分分析及其结构与状态的分析多 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仪器分析则是以物理和物理化学方法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②、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利用动植物在污染环境中所产生的各种反应信息来 判断环境质量的方法。生物监测技术包括测定生物体内污染物含量,观察生物在环境中受伤害所表现的症状,通过测定生物的生理化学反应,生物群落结构和种类变化等,来判断环境质量。 (2)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①、新技术不断应用到监测技术中,新技术的应用使环境监测的精确度、覆盖面积、监测能力得以提升。 ②、连续自动检测,数据传送与处理的计算机化的研究应用发展很快,使得环境

环境监测实验讲义

实验1 水样色度的测定 纯水是无色透明的,当水中含有某些物质时,如:有机物、某些无机离子和有色悬浮微粒均可使水体着色。水的色度标准测定为铂钴比色法,如果没有氯铂酸钾时,也可改用铬钴标准比色法。但当水源污染时,水体往往产生不正常的颜色,用标准法很难测定,此时可改用稀释倍数法。即天然和轻度污染水的色度可用标准比色法测定,对各类工业有色废水用稀释倍数法测定,并辅以文字描述。 Ⅰ、铂钴比色法* 一、实验目的 1. 明确水体中色度的测定对水质评价的意义; 2. 掌握铂钴比色法测定色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用氯铂酸钾与氯化钴配成标准色列,与水样进行目视比色。规定相当于1L 水中含有1mg铂和0.5mg钴时所具有的颜色,称为1度,作为标准色度单位。 三、仪器与试剂 1.50mL具塞比色管。 2.500度铂钴标准溶液称取1.246g化学纯氯铂酸钾(K2PtCl6)(相当于500mg铂) 及1.000g化学纯氯化钴(CoC12·6H2O)(相当于250mg钴),溶于l00mL水中,加100mL浓盐酸,用水定容至1L。此溶液色度为500度,保存在密塞玻璃瓶中,存放暗处。 四、测定步骤 1.标准色列的配制:向12支50mL比色管中分别加入0、0.50、1.00、1.50、 2.00、 2.50、 3.00、 4.00、 5.00、 6.00、 7.00、9.00及10.00mL色度为500度的铂钴 标准溶液,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各管的色度依次为0、5、10、15、20、 25、30、40、50、60、70、90和100度,密封管口,可长期保存。 2.水样的测定 *本方法与GB11903~89等效。

信息资源管理考试内容

第一章: 信息的表现形式:数据,文本,声音,图像。 狭义的信息资源:是信息内容本事所构成的信息有序化集合,是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信息的集合。 广义的信息资源:既包括信息内容本身,又包括有关提供信息的设施、设备、组织、人员和资金等,即信息资源及它有关的各种资源的总和。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信息及其载体。 2.信息采集、传输、加工、存储的各类硬件设备和软件。 3.制造上述硬件和软件的关键设施。 4.信息采集、传输、加工、存储、利用的各种方法、技术、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政策、法规。 5.从事信息收集、传输、加工、存储、利用的技术与管理人员。 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手工管理阶段;技术管理阶段;资源管理阶段;知识管理阶段。 信息资源管理: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和信息成为重要的社会发展资源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信息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 信息化建设内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开发信息资源,发展信息系统;发展信息产业;信息环境建设。 第二章: 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管理决策。 数据仓库的四个特征:面向主题、集成的,相对稳定、随时间不断变化的。 数据仓库三层结构:数据源层;数据仓库管理系统层;前端工具层。 数据挖掘过程:问题定义;数据准备和预处理;数据挖掘;评估与表示模式。 商务智能的作用: 1.整合数据,充分利用信息资源。 2.处理数据,充分发挥数据价值。 3.决策支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商务智能的过程:数据获取;数据整合;数据处理;数据应用。 商务智能系统的主要功能:数据管理;数据分析;数据呈现;知识发现;业务优化;决策支持。 第三章: 文献资源分类:传统文献信息源,电子文献信息源,网络文献信息源。 文献信息采集途径:采购;交换;征集和接收;索取或申请;调查;检索;开放存取;其他。 文献信息检索(文献检索):是指根据特定用户在特定时间和条件下的需求,运用某种检索工具,按照一定的过程、方法和技术,从各种各样的文献信息资源中查出所需的信息,以形成用户所需要的信息资源的过程。 计算机检索系统通常包括:硬件,软件,数据库。 文献检索方法:根据现有的检索工具,能够省时、省力获取最佳检索效果而采用的检索顺序和途径。对传统文献检索时,一般来说有直接法,引文法,综合法。 检索效率评价: 1.系统的收录范围; 2.时滞; 3.输出形式; 4.用户参与程度; 5.系统检全率; 6.系统检准率。 共词分析:当两个能够表达某一学科领域研究主题或研究方向的专业术语(一般为主题词或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时,表明这两个词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关系,并且出现的次数越多,表明它们的关系越密切、距离越近。 共词分析原理:对某一组词分别两两统计它们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的次数,在此基础上利用现代统计技术如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进一步按这种“距离”将一个学科内的重要主题词或关键词加以分类,从而归纳出该学科的研究热点、结构与范式。 共引分析原理: 共引(同引):是指两篇文献同时被后来的其他文献所引用,其基本原理主要是以具有一定学科代表性的一批文献为分析对象,利用聚类分析,多维尺度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借助计算机,把众多的分析对象之间错综复杂的共引网状关系简化为数目相对较少的若干类群之间的关系并直观地表示出来,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分析对象所代表的学科及文献的结构和特点。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讲义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1. 概述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环境监测过程中的全面质量管理,包含了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全部活动,也是科学管理实验室和监测系统的有效措施 . 其内容包括:采样,样品的储存、运输和预处理,实验室供应,仪器设备、器皿的选择和校准,试剂、溶剂和基准物质的选用,统一测量方法,质量控制程序,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各类人员的要求和技术培训,实验室的清洁和安全,以及编写有关的文件,指南和手册等。 2.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基础要求 2.1实验用水的质量: 对每次提来的去离子水应进行pH值、电导率测定,并记录。 配制基准溶液、标准溶液、稀释标准工作溶液以及分析μg/L级含量的样品所用水,其电导率<0.5μs/cm,对于特殊要求的实验用水,如无氯水、无氨水、无二氧化碳水、无铅水、无砷水、无酚水、不含有机物的蒸馏水等应按照第四版的方法进行处理和检验。一般分析或洗涤用水其电导率<3.0μs/cm。 2.2 标准样品和化学试剂 监测过程中使用的环境标准样品和化学试剂应是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分析时应采用符合分析方法所规定的等级的化学试剂。配制一般试液,应不低于分析纯级,取用时,应遵循“量用为出,只出不进”的原则,取用后及时密塞,分类保存,严格防止试剂被玷污。不应将固体试剂与液体试液混合存放。经常检查试剂质量,一经发现变质、失效的试剂应及时废弃。

2.3 监测仪器与设备 2.3.1仪器与设备的检定和校准 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的仪器与设备,应依法送检,并在检定合格有效期内使用;属于非强制检定的仪器与设备应按照相关校准规程自行校准或核查,或送有资质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校准,校准合格并在有有效期内使用。每年应对仪器与设备检定与校准情况进行核查,未按规定检定或校准的仪器与设备不得使用。 2.3.2 仪器设备的运行和维护 制定仪器与设备年度核查计划,并按计划执行,保证在用仪器与设备运行正常。 监测仪器与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应制定仪器与设备管理程序和操作规程,使用时做好仪器与设备使用记录,保证仪器与设备处于完好状态。每台仪器与设备均有责任人负责日常管理。责任人应有监督仪器与设备使用操作规范性的权利和义务 2.3.3 质控检查 每季度现场抽查仪器与设备使用记录。检查仪器与设备运行状况是否正常,仪器与设备使用是否按操作规程要求执行,检查仪器与设备使用记录是否真实规范。抽查仪器与设备年度核查执行情况,确认仪器与设备核查使用的标准样品有效。仪器与设备年度核查方法应符合相关标准或检验规程的要求。 2.4 监测人员 具备扎实的环境监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正确熟练地账务环境监测中

信息资源管理复习资料全

1、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对象 对象是:人类的信息资源管理活动(具有客观性和独特性) 依据:(1)信息资源管理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职业化和产业化又是当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时我们认识和研究的客体。 (2)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能够使信息资源管理学区别于其他学科,也就是说,迄今为止其他学科没有将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如何理解:(1)信息资源管理活动首先是一个过程。作为过程,它是由若干相关而有序的环节组成的。(2)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也是一种网络活动。作为网络活动,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是实现资源共享。(3)信息资源管理活动还是一种宏观调控行为。从宏观的角度考虑,无论是协调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关系,还是对所有信息资源管理活动实施集中统一的管理,都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统一规划和组织落实。 2、信息资源配置(布局)的含义、特征及影响因素 含义:是指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和数量三个方面的有效配置。 特征:(1)层次性:信息资源本身的层次性和用户需求的层次性决定了信息资源配置的层次性。(2)动态性:信息资源的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尽管他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总的趋势是不断变化的、发展的。(3)渐进性:信息资源的配置有一个从不合理逐步趋向合理的过程。 影响因素:(1)市场竞争和价格体系: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2)信息资源管理立法:信息资源税是一种经济财产,是一个组织或机构得以有效运行所不可或缺的资产、运行媒介和支持工具。(3)管理体制:科学的管理是进行信息资源有效配置不可缺少的手段。(4)信息资源使用者情况:信息资源使用者的偏好倾向、接受教育的程度、职业状况和工资水平以及国民文化的传统都会影响信息资源的配置。(5)技术条件:信息资源越丰富,信息技术越发达,信息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也越趋于合理和有效。 3、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化四种模式 外在化:通过隐性知识的编码使之成为显性知识,使组织成员可以识别、共享和利用; 结合化:是一种知识扩散的过程,把相关的外显知识按一定方式联系、组合起来,从中开发或推导新知识;通过结合化,个人知识就上升为了组织知识、从而能更方便地为更多人共享; 隐化:意味着显性的组织知识转化为组织中其他成员的隐性知识。组织中成员接收了结合化知识后,可以通过团体工作、干中学和工作中培训将其用到工作中去,并创造出新的隐性知识,以实现人力资源的质量改进; 社会化:个人间分享隐性知识的过程,主要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等形式使隐性知识得以传递;把个人拥有的隐性知识转化为集体共有的隐性知识。 4、大数据的特点、技术 特点:(1)大量化(2)多样化(3)快速化(4)价值密度低 技术:(1)与传统相关技术的比较:它是在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但有两个主要的不同点,一是结构化程度不同:传统数据库保存的是结构化或者半结构化的数据,而大数据面向的是一切计算机可以存储的数据格式。二是对异常数据的处理理念不同:传统数据库通常把异常数据先剔除,应用在需要高精确度的领域,而大数据则允许异常数据存在,更多应用在预测方面,找出大量数据中隐藏的关联关系,少量异常数据不会对总体结果产生影响。(2)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如果数据是财富,那么大数据就是宝藏,

环境监测第四版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环境监测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环境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特定目的的环境监测:特定目的的环境监测又称为特例监测,是具有某些特定目的或用途的环境监测。 3、环境标准:为了保证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根据环境保护法和相关规定,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所做的相关规定。 4、环境优先监测:对环境优先污染物(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这一过程就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环境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环境监测,称为环境优先监测。 二、简答思考 1、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①、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②、根据污染物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污染源,研究和提供污染变化 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③、收集环境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 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④、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 等服务。 2、环境监测技术有哪些并简述其发展趋势。 答:(1)环境监测技术包括采样技术、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以下以测试技术为主说明其类型。 环境监测的测试技术包括以下两种: ①、化学物理技术:对环境样品中污染物的成分分析及其结构与状态的分析多 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仪器分析则是以物理和物理化学方法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②、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利用动植物在污染环境中所产生的各种反应信息来 判断环境质量的方法。生物监测技术包括测定生物体内污染物含量,观察生物在环境中受伤害所表现的症状,通过测定生物的生理化学反应,生物群落结构和种类变化等,来判断环境质量。 (2)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①、新技术不断应用到监测技术中,新技术的应用使环境监测的精确度、覆盖面积、监测能力得以提升。 ②、连续自动检测,数据传送与处理的计算机化的研究应用发展很快,使得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提高。 ③、小型便携式、简易快捷式的监测技术发展,使得环境监测能快速适应各种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