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区域经济学第一章导论

区域经济学第一章导论

区域经济学第一章导论
区域经济学第一章导论

第一章导论

教学目的:本章是全课程的总纲,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区域、区域经济、经济区域的基本概念,熟悉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掌握经济区域构成要素与发展要素。

教学重点:重点是掌握区域的概念、区域分异基础和研究对象容。

教学难点:区分区域、区域经济与经济区域几个概念。

课、学时:3课时

教学容:

第一节区域及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

一、区域概念的界定

(一)概念界定

区域,是一个客观上存在的,又是抽象的人们观念上的空间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几个国家均可称为一个区域。

地理学定义区域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

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主要是按行政权力覆盖面而划分。

社会学把区域看做为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区域可以超过国界和行政边界,也包括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

目前,在经济学中关于区域的概念迄今尚未明确定义。

1922年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直属经济区划问题委员会定义:所谓区域应该是国家的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这种地区由于自然特点、以往的文化积累和居民及其生产活动能力的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认为:区域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它可以按照部的同质性或功能一体化原则划分。

我国学者认为:所谓区域,乃为有聚力的地区。它是通过选择与特定问题相关的特征并排除不相关的特征而制定的。也就是说,区域包含的地区具有同质性。

区域乃为有聚力的地区。区域所包含的地区具有同质性,经济上有密切的相关性、协调运转的整体性、相互交叉的渗透性。

区域概念所包含的基本涵:

首先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同时也是有限的空间围。

第二,区域一般来说包括于某一主权国家的疆域(有时可能相等),中央政府对它拥有政治、经济方面的控制权,或中央政府的代表代理中央政府行驶控制权。

第三,区域在经济上尽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地区。这种完整,是指区域能够独立地生存和发展,具有比较完整的经济结构,能够独立地组织与其他区域的经济联系。

第四,任一区域在全国或更高一级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连续的、不间断的经济联系是区域划分的首要条件)

每一个标准的地区必须包含至少有一个“中心城市”构成具有高级循环系统的核心。

(二)区域的类型

区域的类型: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同质区域是根据区某些重要因素特征上的一致性和相似性进行划分的。区域各部分之间的状态较之区域以外部分更为相似。

目的:进行区域间对比研究

极化区(也叫集聚区域、结节区域、功能区域)是由若干异质部分构成的、在功能上联系很紧密的区域。

(强调的是各种异质部分相互紧密联系所蕴藏的生的增长潜力)

特殊类型区:计划区域、经济区

二、区域与经济区域

(一)区域

区域,是指便于组织、计划、协调、控制经济活动而以整体加以考虑的,并考虑行政区划基础上的一定的空间围,它具有组织区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能力,常由一个以上以高级循环占重要比重的重心城市、一定数量的中小城镇以及广大乡村地区所组成。

1、与地理学中的区域相比,经济区域具有如下特点:

(1)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的产物。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以人为本”这是一切活动的归宿。

(2)经济区域不能无限划分。

(3)经济区域不是固定不变的。动态的,小城市可以发展成为大中城市,农村也可以发展成为工业区等。

(4)经济区域是开放的,其界限是模糊的。

2、经济区域系统是一个非平衡、非线性的开放系统。

非平衡性是指组成经济区域系统的子系统及其单元的功能、作用不是同等的、均匀的,这就导致经济单元之间及各子系统之间互补、重组的协作及势差的动态作用。

非线性是指经济区域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增长不成比例、系统的整体功能不可加性和与之相关的放大作用。

开放性一方面指经济区域系统从外部环境获得物质、能量和信息,同时又向外界耗散物质、能量,并传递信息;另一方面指各子系统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孤立、封闭的

三、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

(1)自然禀赋差异即要素分布的非均衡性

(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的原因:一是有些要素,如自然资源,对地表的附着力很强,在常态下无法自行流动。二是有些流动性很强的生产要素的流动也常受

到限制。限制因素主要是制度因素、区域之间的利益关系和不同民族、生活方式以及不同风俗、信仰的影响。

(3)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4)创新能力的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

创新和知识积累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连续的创新过程时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创新能力的巨大差异,而这种差异又影响区域间发展速度的差异,这种发展速度的差异是区域分异的主要条件。

(5)商品和劳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不完全流动性是指商品的交换和劳务的提供不能瞬间完成,也不是免费的。

首先,只要存在空间距离,则各种货物的运输和劳务的提供,必须付出运输成本。其次,这种运输不能瞬间完成,因此必须付出货物储藏所需成本,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第三,当空间上生产地和消费市场相互分离时,要完成交易不仅要付出运输成本和正常交易成本,还要付出空间成本(因空间距离而付出的额外成本)。

四、区域经济

(一)区域经济的含义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核心——区域经济,是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国民经济,亦是指在经济上有密切相关性的一定空间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称。它是以客观存在的经济地域单元为基础,按照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点的地域经济。

(二)区域经济与经济区域的比较

1、经济区域比较注重如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发展条件的类似性;

二是发展方向的相对一致性;

三是经济结构的开放性;

四是经济联系的合理性。

2、区域经济比较注重如下六个方面的特征:区域性、差异性、开放性、综合性和系统性、权益性、社会性

3、顾朝林认为区域经济其容主要包括:①经济地带和经济区划分;②形成区域经济的最重要因素——劳动资料;③区域可扩大利用自然资源的可能性;④国民经济发展的地域比例;⑤生产力合理布局的客观规律;⑥区域经济发展过程;

⑦新区经济开发战略;⑧发达地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⑨区域国民经济综合体和地域生产综合体组织;⑩科技进步对生产布局和劳动地域分工体系的影响等。(三)研究区域经济的现实意义

1、我国是一个自然、人文条件差异大、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

2、西方国家都曾经出现过萧条区、衰落区,我国某些老矿区集中的地区,人口超载地区等不同类型与成因的“问题区域”至今还没有针对性强,具体可操作的区域政策。

3、任何资源空间优化配置方案的实现,必须以各利益主体合理权益得到保证为前提。

?具体将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对各种不同类型区域的认识和了解;

2、有利于指导人们对自然资源正确的开发利用;

3、有利于主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确保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4、有利于正确选择经济发展道路,发挥区域优势,优化结构和布局;

5、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区域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区域经济学的形成背景

1、二次大战以前(早期的发展)

(1)早在19世纪,殖民地的贫困落后问题,特别是富裕的国家也存在一些贫困落后问题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但主要是从社会角度研究如何加以救济。(2)真正受到关注的是20世纪20年代,当时在经济高度发达国家中,一些本来经济繁荣或比较发达的地区,如英国的北英格兰、爱尔兰、威尔士与格兰地区,美国的新英格兰地区等陷入了结构性经济危机、萧条,到30年代更加严重,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

2、二战以后至6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12年(1945-1957年)是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

缪尔达尔于1957年提出了累积因果论。

赫希曼于1958年在《经济发展》

艾萨尔德于1960年在他的《区域分析方法》

3、20世纪60年代以后

美国政府于1961年制定了区域再开发法,1965年又制定了公共工程与经济开发法和阿巴拉契亚区域再开发法;日本从1962年开始制定国土综合开发计划,提出了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划分各种类型的城市经济圈的构想;法国也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进行区域规划,1963年正式成立全国区域发展委员会,实行领土整治计划地区化,并以9大城市或城市群体为核心,将全国划分为9个经济区;英国于1945年制定战后第一个门业布局法。

二、西方国际区域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1.区位论研究

(1)古典的区位论

代表人物:杜能、韦伯、克里斯·泰勒、廖什

核心问题:如何确定最佳位置就是区位理论

杜能:最早注意到运输费用的影响,指出距消费市场的远近对农作物的布局有重大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把假设的孤立国划分成6个同心农业圈。

韦伯:继承了杜能的思想,增加了劳动力费用因素与集聚因素,认为原有根据运输费用所选择的区位将发生变化。他第一次把工业区位理论系统化,综合分析运费、劳动力费用和集聚效应。

韦伯以后的区位论学者:克里斯·塔勒、廖什

生产成本最低点不一定意味着利润最大,并不是厂商最优区位的选择点;而市场对生产活动起越来越大的作用,提出了以市场为中心的、以取得最大限度利润为目的的区位理论。

(2)二战后区位论的发展

?特点:

①从单个厂商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地区总体经济结构及其模型的研究;

②从抽象的纯理论模型的推导,变为力求构造接近区域实际的、具有应用性的区域模型;

③区位决策客体除工业、农业、市场外,又加进了包括运输、商业、服务业、银行、保险、旅游等第三产业;

④区位决策不仅考虑节约生产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考虑人们居住、出行等行为的效用最大化目标。

?做出贡献学者:

以伊萨德、贝里、伯顿、D.M.史密斯、C.A.史密斯等为代表的美国学者;以巴兰德尔、加里森、哈里斯为代表的挪威、瑞典学者;以奥特伦巴、博芬特尔为代表的德国学者和以哈格特、哈米尔顿为代表的英国学者。

发展方向:1)区域科学方向:创始人是伊萨德,主要以区域经济综合开发和组织为研究对象。

2)人文地理学的区域分析方向:美国贝里、瑞典赫格尔斯特兰、德国的巴尔特尔斯、英国哈格特等,考察区域系统的结构和部机制,模拟和预测区域的发展过程。

2、区域经济学的形成

(1)区域经济问题的出现和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

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老工业区结构性的衰退现象,30年代:爆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1936年,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承认经济运行存在大量的问题,必须运用市场机制以外的力量进行调节和干预,才能恢复经济的均衡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12年(1945—1957年)

①缪尔达尔,提出了累积因果论,指出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扩区之间的差距,一旦差距出现,则发达地区获得累积的竞争优势。

②赫希曼,在《经济发展》中提出类似观点,认为增长在区域之间不均衡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核心部分的发展会通过“涓滴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带动外围地区发展。

(2)新兴区域经济学的形成

原有理论(具体企业微观区位选择)的缺点:

①以完全竞争的价格理论为基础,这是微观经济学的畴

②部门最优与整体最优并不一定时时刻刻完全一致;

③自由竞争下的自由放任往往会导致区际发展的不平衡;

④研究方法是静态的、局部均衡的方法;

⑤研究的是纯粹的经济因素,忽略了创新环境、制度变迁、不确定的政治因素、社会文化背景等对经济活动的巨大影响。

新方法:用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区域问题

代表著作: E.M.胡佛的《区域经济学导论》(1970年)

N.W.理查森的《区域经济学概论》(1969年)

3、区域经济学的新发展

(1)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可以定义为区域经济集团之间不断增长的相互依赖性和经济活动的跨界功能性一体化,是一个经济活动的地理围不断扩大的国际联系不断加深的过程。

主要表现:

1)贸易扩:即国际贸易增长和贸易自由化过程(最直接表现)

2)资本流动:资本流动的载体最初是跨国公司

3)新技术浪潮:首先,技术进步为国际贸易创造出一系列新机会;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跨国公司的发展;第三,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金融市场全球化过程,全球金融中心的形成影响了全球市场体系的重建。

4)生产要素全球配置

5)社会价值、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的全球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是互动、互促的过程。一方面,区域化是全球化的一个阶梯;另一方面,区域化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表现,也是新经济与传统经济之间深刻矛盾的一种显露。

(2)区域经济的新发展

信息技术革命使空间的可达性发生变化,企业跨越空间能力大大增强,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时空观,这对区域经济研究提出新课题。

以贸易全球化、技术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为特征的全球化过程,对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加剧了区域间的竞争,增加了区域管理的复杂性;使得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必须以全球化为视角。

为了获得区域的竞争优势,各国政府都放松了管制,从而推进了经济自由。市场经济的全球推进,打破了资源全球流动的体制障碍。

经济全球化增加了经济活动的弹性。

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改变并正在改变世界上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这就迫使经济学家更多地关心空间问题、区域问题,这将推动区域经济学的新发展。

三、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传统的生产力布局研究

生产力布局研究是为制定国家的宏观计划以及实施这种计划提供理论依据的。

(1)生产力分布状况对生产的影响:一是影响生产的发展速度及社会经济效益;二是影响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势发挥以及区际间协作;三是影响生产要素本身的发展,包括自然资源的保护盒再生资源的再生能力、生态评价以及人本身的发展。

(2)生产力布局研究的任务:从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生产分布过程中,解释生产力分布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并以此来研究解决生产的再分布或生产布局问题。

第一,在特定时间下,国民经济总投资的地区分配以及重大建设项目分布地区、地点的选择。

第二,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各生产部门、各生产要素、空间组合的安排,包括各地区的投资结构的确定。

第三,各经济区域之间、各经济中心之间、城乡之间、城市与地区之间的分工协作及其发展比例关系的确定。

2、社会主义生产布局原则:通过生产要素有计划按比例的分配,使地区之间以及地区部各部门之间协调发展,促进各地区和全国国民经济的普遍高涨以及各生产要素的保持或发展。

投资的地区分配和建设项目地点的选择、地区部投资结构的安排以及区域间分工协作关系的确定所依据的原则:(1)有计划地抓起全国围均衡地布局生产力;(2)把地区专业化和综合发展结合起来;(3)工业尽可能接近原料地、燃料地和消费地;(4)合理集中于适当分散相结合;(5)有利于提高国家的战略防御

能力和国防的巩固。

3、改革开放后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我国区域经济出现了空前发展和从未有过的建设高潮,地方政府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登场。

(2)区域经济的自我组织、自我发展能力得到增强。

(3)由于地方政府关心区域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优化,并采取各种手段干预地区的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各地区不同程度地实现了资源的优化组合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4)地区间出现了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与合作。

(5)形成了多层次的全方位开放格局,利用国、国外市场和资源,有利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4、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不足:

首先,理论研究严重滞后,常变现为研究的结果只有“对策”之功,没有“指导”之力。

其次,研究的局限性,表现为研究方向上的局限性和研究领域的狭隘性。

最后,研究方法上,偏重规研究,忽略实证研究,定性多,定量少。

四、改革开放的深入与中国区域经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

区际分工弱化,区域结构趋同严重

区域间摩擦加剧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行为失控

第三节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容

一、研究对象及其含义

1.传统的的观点

①从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来定义区域经济学,强调经济学家长期视而不见的空间维,如诺斯(H.O.Nourse)、H.W.理查森、胡佛。

②区域经济学研究容的罗列,如周起业、伊萨德。

③研究对象界定为区际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如杜贝

④“从宏观角度研究国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决策性科学”,尤其强调区域经济政策,如栋生主编的《区域经济学》。

2.本书观点: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①强调了区域各组成部分之间在经济上相互依赖

②强调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问题

③研究区域经济的自组织问题

1.

2、.

区域经济活动自组织

传统理论:强调资本积累

经济增长要素

经济总量的增长

新增长理论:突出知识积累的作用

区域发展表现

产业结构的演进和升级

本章作业

(1)什么是经济区域与区域经济

(2)如何从空间差异与历史演进的统一去理解区域经济存在的基础

(3)区域经济学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4)区域经济为什么需要管理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 答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区域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 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 二、简答题 1.区域的特征 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 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 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

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3.从布局层次上看,区位论属于宏观范围,区域经济学则属于微观范围。()4.强调经济活动区位以及空间组织是区域经济研究对象之一。() 5.自然禀赋的差异和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是区域差异的基础。() 1.ד缩小”改为“扩大” 2.ד是”改为“不是” 3.ד宏观”改为“微观”,“微观”改为“宏观” 4.√ 5.√ 四、论述题(要点) 1.目前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哪些 2.有关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观点主要有哪几种 3.论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 1.(1)研究区域经济演变规律,尤其是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变化规律。(2)研究在国家范围内建立多层经济区域体系,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整体经济效益最佳的途径。(3)研究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区域政策和效应规律。(4)研究区际经济关系发展变动规律,主要包括区际间的均衡与国民经济总效率的关系,区域分工与经济技术协作、区域差异与区际关系的调整等。(5)研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相关学科成果,完成区域经济研究方法和开拓区域经济研究领域。(6)引进国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加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交流。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 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 二、简答题 1.区域的特征 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 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 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区域经济学》复试科目考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区域经济学》复试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 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区域经济学基础知识约80% 区域经济分析方法约20%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各计5%,共计30% 简答题:4小题,各计10%,共计40% 分析论述题:2小题,各计15%,共计30% 二、考试目标、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考试目标: 1、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基本概念; 2、掌握区域经济学理论,并能用理论解释区域经济现实问题; 3、掌握区域分析方法,能用定量模型分析区域经济问题 考试内容: 一、区域经济学基础知识 (一)区域经济学概论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区域的含义和区域的划分标准、区域经济中的行为主体及其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若干主要问题、区域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企业区位选择理论 区位分析的基本原理:新古典学派(其基本假设和主要观点、对新古典学派的批评);行为科学学派(其主要分析方法和主要内容、启迪式过程、对行为科学派的批评);结构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 区位选择因素:潜在的重要区位因素、区位因素的重要性、区位因素的差别、区位因素的历史发展过程。 新古典区位理论:运输费用的作用、运输费用紧小的区位、区域垄断的形成及其稳定性。 (三)区位模式和区位结构理论 分散和集中的区位模式、中心地理论(市场区边界、最佳市场区的形成、中心地体系、中心地结构的变化、廖什的解释、局限性)、勃温特对区位结构理论的整合。 聚集效应的经济学分析:内部效应、外部效应、局部化效应和城市化效应、外部效应与帕累托效率、最佳城市规模。 (四)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定义的基础(贝恩的观点:需求的可替代性)、产业的分类、产业集中度的测度方法和指标、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配第—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关于产业结构变动的观点、霍夫曼的工业化阶段理论、赤松要的“雁行原理”、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诱因和机制。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筱原三代平提出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法、区位商的计

区域经济学-课堂笔记-全书梳理---课程整理概要

区域经济学 1 学科特性 年轻性(60年代在世界范围兴起,直至90年代才在中国范围内兴起,一方面说明其“体系不完善”,另一方面则说明其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即“包容性”) 应用性 前沿性 第一章 区域和区域经济学 一 区域的概念: ¥ 1 内涵 区域是一个有限的空间范围 (空间范围的大小不同决定了其空间具有“层次性”) 在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尽可能完整:表明其具有较强的“自组织能力”) # 承担特殊的专业化职能(在全国或者较高系统) 二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于发展 (一)| (二)在西方: 1 从经济问题的产生于矛盾的激化: ) 自组织能力 衍生为内生增长机制 较为完善的地域结构,包含三要素: 腹地 … 核心(中心城市群)网络体系 较为完善的产业结构:合理、协调、弹性(能够很快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外部变化) 1956年, 瑞典 , 缪尔达尔,《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 循环积累因果论,(市场经济的结果不是有效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而是扩大,若要有效缩小差距,则需要政府作有效调控) 1960年,艾萨德, 1957年, 赫希曼, 核心与边缘区理论(极化效应,涓滴效应)

^ 2 从学科渊源:(由古典区位论发展而来) 1826年,杜能,《农业区位论》,市场距离为核心影响因素; 1909年,韦伯,《工业区位论》,劳动力、运输为影响因素; 1932年,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 1940年,廖什,《消费中心理论》 1960年,艾萨德,《区位分析法》 (三)在中国: 1 改革开放之前:以“生产力布局学”为前身 — 2 改革开放之后:放权、让利 【※】中国改革30年中引发的突出的区域经济问题: (1)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基尼系数) :国际区域经济不平衡警戒线 中国省域基尼系数:1978年: 2004年: 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中,东部地区省域之间的差距最大,而且在同一省内,县域之间的差异比省域之间的差异更大。 (2)低水平重复建设,区域产业结构趋同 | “五小企业遍地开花”——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3)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4)地区之间的分工协作效益丧失 (5)资源两覅额和环境污染 三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研究对象 从宏观角度研究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及其相互联系的决策性科学。 (二)^ (三)研究内容 1 区域机构(产业结构) 区域的本质是一种结构,这种结构的形成过程就是区域的形成过程,区域结构的完善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 2 区域经济自组织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3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与优化 - 4 区域分工与联系

高洪深《区域经济学》第4版教学大纲

《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Regional Economics 课程编号:131507013 学时:48学分:2.0 适用对象: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区域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区域经济的形成发展规律和区域经济联系以及与此有关的政府决策的科学。区域经济学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尚未完全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但其理论与方法发展十分迅速,在各国解决区域问题,缩小区际差异,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现代区域经济学尤其强调企业、产业和区域经济有机融合的全新理念。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国家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与方法以及区域经济案例等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区域经济学这一新兴应用经济学科,使学生掌握,学会区域经济研究现实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实际解决区域经济问题的思想和能力。通过区域经济学的学习,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区域观,掌握简单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一是掌握区位论、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生产布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区际分工协作发展,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等基础理论知识;二是学会运用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现实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 1. 基本内容: 第一节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西方国家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区域经济学的发展 第二节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一、研究对象及其内涵 二、主要研究内容 第三节建立新区域经济观 一、新区域经济观的基本内涵 二、拓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建立新区域经济观 2. 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使学生对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主要研究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要求学生了解区域经济学形成发展的过程。重点掌握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 3.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新区域经济观 教学难点: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新区域经济观 4. 教学建议: 第二章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1. 基本内容 第一节区位概念 一、经济区位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课后习题总结

1.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答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2.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 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应该与其他地区建立什么样的技术经济联系如何建立这样的联系。这是区域经济学必须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任何区域经济发展起码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别的学科不能替代的研究领域。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对象的而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区域经济学必须研究在各种经济现象的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整体的一般发展规律。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需要熟悉其他相关的经济学知识研究它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方式和作用特征。同时区域经济学是以一定的地理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必须要熟悉地理学。实际上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2.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现的答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深入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在中国跨世纪的发展中中国区域经济学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第一是中国在新世纪发展中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伴随着进入2l 世纪的钟声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发达国家及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都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信息高速公路缩短了空间距离把世界密切地联为一体。这无疑使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新的经济发展空间、扩张其经济统治变得更为容易借助于知识经济的东风发达国家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世界经济的发展给中国提出了极其严峻的挑战。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中既要完成传统的工业化过程又要追赶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中国已经多次错过参与世界发展的机会并因此受到太重的历史惩罚。中国没有理由再次错过历史的发展机遇也没有时间再次走经济发展的弯路。为此必须深入研究中国作为一个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人们利用规律驾御经济活动、提高发展效率的基本途径。这正是中国区域经济学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第二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与环境千差万别。全国资源有效利用必须落实到各个地区需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利用各地区的资源条件使处于传统工业化不同阶段的地区根据各自的区情加速工业化进程缩小与世界发展的差距在工业化已经达到较高程度的发达地区及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某些城市则需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发展信息产业和知识经济、追赶世界发展步伐的历史重任。因此中国区域经济学者有义务回答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要求及人们有效作用于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途径与措施。第三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各级政府将在很长时期内承担区域经济发展第一主体的重任它们将负责制定各自区域的开发与发展规划并采取各项政策措施参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政府官员需要一种系统阐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的理论该理论应能够回答区域发展各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基本使命。 3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答本书是从广义的角度去构筑区域经济学框架并且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每一章的分析都包括理论和实证分析两大部分。理论分析部分阐述相关的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揭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实证研究部分以大量的具体资料揭示半个世纪以来区域经济的运行轨迹产生的主要问题及其历史根源针对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全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包括第一章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状况。第二部分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包括第二章至第五章。主要研究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所依托的资源环境的主要内容和评价方法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

《区域经济学》主要参考书目

《区域经济学》主要参考书目 中文部分 [美]埃德加?M?胡佛,王翼龙译,区域经济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美]艾伯特?赫希曼,潘照东等译,区域经济学导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白雪梅,中国区域发展的比较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陈栋生主编,区域经济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陈鸿宇主编,区域经济学新论,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 陈秀山、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崔功豪、魏清泉等编著,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方创林,区域发展规划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费洪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郝寿义、安虎森主编,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黎鹏,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厉以宁主编,区域发展新思路,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刘树成等主编,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 刘再兴主编,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4 刘再兴主编,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中国物价出版社,1996 刘再兴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数量分析与对比研究,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3 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陆大道、刘毅等,1999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陆大道、刘毅等,2000中国区域发展报告—西部开发的基础、政策与态势分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陆大道、薛凤旋等,199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孟庆红,区域经济学概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任保平,区域经济理论、方法与政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实证研究——结构转变与发展战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孙久文主编,区域经济学,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王一鸣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 魏后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 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吴传钧、刘建一等,现代经济地理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吴传钧主编,中国经济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吴殿廷等,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理论?方法?实践,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吴殿廷主编,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吴殿廷主编:区域经济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杨开忠,中国区域发展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1989

区域经济学第一章导论

第一章导论 教学目的:本章是全课程的总纲,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区域、区域经济、经济区域的基本概念,熟悉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掌握经济区域构成要素与发展要素。 教学重点:重点是掌握区域的概念、区域分异基础和研究对象容。 教学难点:区分区域、区域经济与经济区域几个概念。 课、学时:3课时 教学容: 第一节区域及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 一、区域概念的界定 (一)概念界定 区域,是一个客观上存在的,又是抽象的人们观念上的空间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几个国家均可称为一个区域。 地理学定义区域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 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主要是按行政权力覆盖面而划分。 社会学把区域看做为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区域可以超过国界和行政边界,也包括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 目前,在经济学中关于区域的概念迄今尚未明确定义。 1922年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直属经济区划问题委员会定义:所谓区域应该是国家的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这种地区由于自然特点、以往的文化积累和居民及其生产活动能力的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认为:区域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它可以按照部的同质性或功能一体化原则划分。 我国学者认为:所谓区域,乃为有聚力的地区。它是通过选择与特定问题相关的特征并排除不相关的特征而制定的。也就是说,区域包含的地区具有同质性。 区域乃为有聚力的地区。区域所包含的地区具有同质性,经济上有密切的相关性、协调运转的整体性、相互交叉的渗透性。 区域概念所包含的基本涵: 首先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同时也是有限的空间围。 第二,区域一般来说包括于某一主权国家的疆域(有时可能相等),中央政府对它拥有政治、经济方面的控制权,或中央政府的代表代理中央政府行驶控制权。

区域经济学教材

区域经济学 Seminar in Regional Economics 32学时2学分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理论经济学科,作为专题课程,它以区域经济为对象,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变化一般规律。主要任务是探讨经济区位决策与产业结构理论;区域内部经济结构与变动规律和区际分工协作理论与应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基本框架和政策体系;运用区域经济有关理论方法分析我国国情和区情,为研究生从事区域经济问题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本课程先修课程主要有:经济学、农村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本课程面向我校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课,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之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应着重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变化规律。了解经济区位决策与产业结构理论;掌握区域内部经济结构与变动规律和区际分工协作理论与应用;了解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基本框架和政策体系;学会运用区域经济有关理论方法分析我国国情和区情。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第一讲导论 教学目与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其内容;本章难点是经济区域概念。 教学时数:2 教学参考书: 1.艾德加.M.胡佛、弗兰克.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中译本),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年版。 2.方伦:《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载《区域经济研究》1988年第1期。 3.林德全:《区域经济规划理论与实用方法》,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资料》1986年专辑。 4.周起业等:《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5.陈栋生主编:《区域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刘再兴等编:《生产布局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第一节区域及区域分异客观基础 一、区域概念界定 二、区域分异客观基础 第二节区域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学形成与发展 一、西方国家区域经济学形成与发展 二、中国区域经济学形成与发展 三、改革开放深入与中国区域经济所面临主要问题 第三节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其内容 一、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其含义 二、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讲经济活动区位 教学目与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经济区位含义;本章难点是区位决策。 教学时数:3 教学参考书: 1.艾德加.M.胡佛、弗兰克.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中译本),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年版。 2.陆大道:《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经济区位 二、区位单位 三、区位因素 四、区位决策

区域经济学重点

区域经济学重点 第一章: 1、区位论的概念、发展: 1)以单个厂商区选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区位理论 2)研究 ①古典区位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韦伯、克里斯、廖什 区位:厂商生产活动的位置; 如何确定最佳位置就是区位理论的核心问题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位理论的发展: ; 单个厂商发展为地区总体经济结构;理论推导转向区域模型;从第一、二产业扩展到第三产业;不仅考虑生产成本最低、利润最大化到人们更高层次的需求。 2、区域经济学的发展: 以人地关系的区域差异作为研究对象的地理科学; 从古典的单个厂商生产组织研究扩展到产业区位分析的空间经济学; 城市和区域经济配置。 3、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 1)区域结构 2)区域经济活动组织 3)区域地域结构及其组成单元 ! 4)区际分工与联系 5)区域经济政策 4、新区域经济观的基本内涵: 1)突破了传统区域经济学的概念; 2)新的区域经济学不仅扩大了研究范围和层次,丰富和修正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3)科技工业园区是人类进入21世纪之后选择最佳区域经济模式,提供了最好的区域经济环境; 4)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济特区的设立。 区域经济学(新区域经济观):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域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5、区域经济(名词):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 ; 第二章 1、基本概念: 区位:某一主体或事物所占据的场所,具体可标志为一定的空间坐标;

经济区位: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决策:决策主体的区位决策过程 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2、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1)地域分工理论(区域结构变动的理论):相对优势理论; $ 要素禀赋理论; 2)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大国经济的区域发展规律): ①无时间变量的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增长极理论 ②有时间变量的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 3)经济增长理论 4)现代区域经济理论 ①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体系: 关税同盟理论 ) 自由贸易区理论 共同市场理论 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 综合发展战略理论 ②总部经济的理论体系 ③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④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与增长极理论 ⑤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循环经济 第三章: 1、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 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合作,相互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部逐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 2、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类型(判断): 1)特惠关税区:远低于第三国的关税; 2)自由贸易区:取消了各国之间的贸易限制,组织内部实现商品免税流通,保持成员国以外的独立关税壁垒; 3)关税同盟:相互取消外贸限制,规定统一的外贸税率,和实行共同的外贸政策,超国家调节; 4)共同市场:关税同盟+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区域经济学》硕士复试考试大纲_湖南师范大学考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区域经济学》硕士复试考试大纲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 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区域经济学基础知识约80% 区域经济分析方法约20%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各计5%,共计30% 简答题:4小题,各计10%,共计40% 分析论述题:2小题,各计15%,共计30% 二、考试目标、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考试目标: 1、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基本概念; 2、掌握区域经济学理论,并能用理论解释区域经济现实问题; 3、掌握区域分析方法,能用定量模型分析区域经济问题 考试内容: 一、区域经济学基础知识 (一)区域经济学概论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区域的含义和区域的划分标准、区域经济中的行为主体及其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若干主要问题、区域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企业区位选择理论 区位分析的基本原理:新古典学派(其基本假设和主要观点、对新古典学派的批评);行为科学学派(其主要分析方法和主要内容、启迪式过程、对行为科学派的批评);结构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 区位选择因素:潜在的重要区位因素、区位因素的重要性、区位因素的差别、区位因素的历史发展过程。 新古典区位理论:运输费用的作用、运输费用紧小的区位、区域垄断的形成及其稳定性。 (三)区位模式和区位结构理论 分散和集中的区位模式、中心地理论(市场区边界、最佳市场区的形成、中心地体系、中心地结构的变化、廖什的解释、局限性)、勃温特对区位结构理论的整合。 聚集效应的经济学分析:内部效应、外部效应、局部化效应和城市化效应、外部效应与帕累托效率、最佳城市规模。 (四)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定义的基础(贝恩的观点:需求的可替代性)、产业的分类、产业集中度的测度方法和指标、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配第—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关于产业结构变动的观点、霍夫曼的工业化阶段理论、赤松要的“雁行原理”、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诱因和机制。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筱原三代平提出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法、区位商的计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部分) 1,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和区域经济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2,经济区位:产业、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经济活动最适合的空间位置,是关于经济过程的一种相对区位。是资本、技术和其他经济要素高度积聚的地区,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 3,经济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地区与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之间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的流动和转移,以及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替代与现代化相悖的旧习惯势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 4,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和聚集的过程,包括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以及城市经济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5,二元产业结构:就是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断层同时并存的现象。 6,区域:区域是按一定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的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性或异质相关联的地域单位。 7,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即指向周围区域的为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8,极化效应:指伴随主导产业或推动型产业在一定地域形成,从而使其它产业在周围地域集中的现象,也是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中的过程。 9,均质区域:根据区域内某些重要因素特征的一致性或相似性进行划分的区域。 10,极化区域:根据若干异质部分在功能上紧密联系进行划分的区域。 11,计划区域:指实际存在的管理区域。 12,区位:是资本、技术和其他经济要素高度积聚的地区,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 13,区域经济发展: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演进过程。 第一章导论 1.简述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1)自然禀赋的差异性: ①自然条件的不同:区域差异可以理解为“级差收益” ②资源的稀缺性:要求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生产要素的不均衡分布和不完全流动性 (2)经济活动的极化性; ①规模经济 ②聚集经济 (3)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运输成本、储藏成本和空间成本 (4)创新能力的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 2.区域有什么特征?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特征:地域性;独立性;开放性;综合性。 影响: (1)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点,它的发展可以借鉴其他区域的经验,但必须与当地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区域具有独立性。区域从地理位置上看是一个独立的整体,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区域的特征。所以应区别对待每个区域,找到针对不同区域发展的政策、方法,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 (3)区域之间在许多方面没有根本差别,人为的限制性较少。区域之间的互补性强,则开放程度越高,因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4)区域是一个整天、体,是各因素的综合,只有处理好各利益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第一章 1、区域结构: 区域并非是杂乱无章的众多事物和现象的聚集,而是由一种网络结构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区域的本质是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并不是先无就有的,而是逐渐形成并不断演进而来的。这种结构的过程也就是某一区域的形成过程。当然对不同区域而言,这种结构的完善程度是千差万别的,如何把握该区域的结构特征是构建区域经济的关键所在。 2、区位论: 研究如何为各个厂商寻找最佳的生产区位,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的理论。 3、区域经济: 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 4、新区域经济观: 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域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 第二章 1、经济区位 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2、经济区域 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区域经济 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 4、区域经济学 是研究经济活动在一定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中变化或运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是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产物 第三章 % 1、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 指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 2、理论体系: 包括关税同盟理论、自由贸易区理论、共同市场理论、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综合发展战略理论等。以关税同盟理论为核心。 3、发展趋势及模式: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为: 1.由一体化的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不断发展的模式。如:欧盟。 2.一体化覆盖的内容由少到多。 3.针对各国关注的共同的战略性资源或物资产品,为协调其生产和出口而建立单个商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如:欧佩克。 } 4.地理位置上相邻的国家或地区由于相互经济、政治关系发展需要建立一体化。如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西非国家共同体、南非发展共同体和东南非共同市场等。 5.地理位置上不相邻国家之间根据某种目的而建立一体化。如美国与中东国家建立中东自由贸易区。 6.单个国家间建立的双边经济一体化组织。如美国与约旦达成的自由贸易协定等。 7.单个国家与一个国家集团之间建立一体化组织。如墨西哥与欧盟达成了FTA。 8.集团与集团之间签订一体化协定进行合并。如欧共体。 9.已有的一体化集团与一个国家形成一体化。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谈判。

区域经济学课件——第一章 区域经济形成与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一章区域经济形成与发展的一般规律 对区域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进行探讨,是研究区域经济的开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形成过程中,微观主体的自主选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经济微观主体在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下进行自己的区位选择,从而形成了区域经济。在区域经济形成之后,其发展过程必将遵循一定的规律,必将经过一定的阶段。 在区域经济的形成过程中,微观主体的区位选择具有决定性作用。 区域经济的微观主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企业和居民。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二者进行区位选择的动机都是自身利益最大化。 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之企业作用 企业发展过程中,随着经营范围和规模的增大,其内部结构也发生变化。多厂(部门)企业(公司)逐渐代替单厂(部门)企业。 单部门企业(工厂)区位作用机制; 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具有与单部门企业不同的特点。 一、企业增长的空间轨迹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不断增大,大型公司在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一)企业增长动因及战略 1、企业增长动因 (1)实现规模效益。 (2)实现交易内部化。 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即规模效益,或规模经济。企业经营中存在着两种成本,即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由于市场的不完善,导致了企业之间交易成本的增加。为了减少市场交易成本,企业可通过扩大经营范围,实现内部交易。从而实现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 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不同,它是指由于企业经营范围扩大而获得的效率。实现内部交易的战略意义表现为减少市场风险,提高供应和市场的确定性。

(3)技术优势的发挥。 一些具有某种技术优势的企业,将趋于在本领域内扩张,以发挥其技术优势。 (4)来自竞争的压力。 企业之间的生存与发展竞争十分激烈。为了实现长期生存这一基本目标,企业必须发展。 (5)此外,企业扩张还与管理者和企业的行为有关。 2、企业增长的战略与方法 (1)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 一体化扩张又可分为横向一体化(水平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垂直一体化)。 (2)实现这些扩张的方法包括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合并和合资等)。 A.横向一体化。 B.纵向一体化。 纵向一体化是公司增长到一定阶段的主要扩张战略,如图: 3.多样化。 战后,多样化扩张战略在发达国家发展迅速。 企业增长的各种战略和方法,均可导致企业的多部门、多区位发展。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第一章绪论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区域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节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的新兴应用经济学科。 经济学、应用性、综合性与边缘性。 一、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区位理论就是确定经济活动的最佳区位和最佳空间结构的理论。 区位理论的研究始于19世纪初的德国,发展到20世纪40年代,先后形成了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以及市场区位论。 古典区位理论的发展并没有导致区域经济学这门学科的产生。 二、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酝酿阶段:20世纪20至50年代初 2.兴起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 缪尔达尔的“累积因果论”。

艾尔伯特.赫什曼的“核心与边缘区理论”。 埃德加.胡佛的《区域经济学导论》(1970年)和理查森的《区域经济学概论》(1969年)。 3.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 三、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发展 ●传统计划经济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 ●上世纪90年代后 ●“十一五”规划时期 第二节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区域与区域分异的基础 1.区域与经济区域 (1)经济区域首先是一个地理空间概念,即它总是表现为一定的地理单元,是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且在空间上具有连续性; (2)区域内部具有经济活动的一致性(相似性)或关联性。 同质区 区域内部经济条件一致或相似的区域。 功能区 由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而形成的区域。

区域是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区域分异的基础 (1)自然禀赋的差异性 (2)经济活动的极化性 (3)空间距离 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与空间运行规律的应用经济学。 2.研究内容 一、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运行 1.经济活动的空间运行与空间组织。 2.经济区划理论。 3.城市与区域经济 二、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 1.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一般理论 2.影响区域发展的诸因素 3.区域产业结构与产业的空间布局

区域经济学思考题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1、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应该与其他地区建立什么样的技术经济联系,如何建立这样的联系。这是区域经济学必须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任何区域经济发展起码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别的学科不能替代的研究领域。 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对象的,而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区域经济学必须研究在各种经济现象的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整体的一般发展规律。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需要熟悉其他相关的经济学知识,研究它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方式和作用特征。同时,区域经济学是以一定的地理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必须要熟悉地理学。实际上,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2、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深入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在中国跨世纪的发展中,中国区域经济学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 第一,是中国在新世纪发展中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伴随着进入2l世纪的钟声,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发达国家及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都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信息高速公路缩短了空间距离,把世界密切地联为一体。这无疑使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新的经济发展空间、扩张其经济统治变得更为容易,借助于知识经济的东风,发达国家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世界经济的发展给中国提出了极其严峻的挑战。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中,既要完成传统的工业化过程,又要追赶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中国已经多次错过参与世界发展的机会,并因此受到太重的历史惩罚。中国没有理由再次错过历史的发展机遇,也没有时间再次走经济发展的弯路。为此,必须深入研究中国作为一个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人们利用规律驾御经济活动、提高发展效率的基本途径。这正是中国区域经济学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 第二,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与环境千差万别。全国资源有效利用必须落实到各个地区,需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利用各地区的资源条件,使处于传统工业化不同阶段的地区根据各自的区情加速工业化进程,缩小与世界发展的差距;在工业化已经达到较高程度的发达地区及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某些城市,则需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发展信息产业和知识经济、追赶世界发展步伐的历史重任。因此,中国区域经济学者有义务回答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要求及人们有效作用于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第三,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各级政府将在很长时期内承担区域经济发展第一主体的重任,它们将负责制定各自区域的开发与发展规划,并采取各项政策措施,参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政府官员需要一种系统阐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的理论,该理论应能够回答区域发展各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基本使命。 3、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本书是从广义的角度去构筑区域经济学框架,并且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每一章的分析都包括理论和实证分析两大部分。理论分析部分阐述相关的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揭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实证研究部分,以大量的具体资料揭示半个世纪以来区域经济的运行轨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区域经济学 课程英文名称:Regional Economics 课程学时:56学时 课程学分:3学分 课程性质:专业课 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适用专业:经济学专业四年制本科 开课院(系)及教研室:经济学教研室 考核方式:考试 一、课程简介 区域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区域经济的形成发展规律和区域经济联系以及与此有关的政府决策的科学。区域经济学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尚未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但其理论与方法发展十分迅速,在各国解决区域问题,缩小区际差异,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现代区域经济学尤其强调企业、产业和区域经济有机融合的全新理念。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区位、区位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理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总部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与方法、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及其指标体系等相关知识。 二、课程性质、目的与基本要求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经济学科,属于经济学专业主干专业课,为经济系四年制经济学本科的必修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广泛阅读相关参考书籍和学习材料,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区域观,系统地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区域经济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 一、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了解各个区域经济学家的观点,掌握区域经济思想的发展进程,重点掌握新区域经济观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重点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新区域经济观 三、教学内容 一、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三、建立新区域经济观 第二章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一、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区位、区域、区域经济、经济区域、区域经济学等相关概念,理解并掌握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二、教学重点 区位概念 区域与经济区域的内涵 区域经济的含义 区域经济学的概念 三、教学内容 一、区位概念 1、经济区位 2、区位单位 3、区位因素 4、区位决策 二、区域与经济区域 1、区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