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理气剂

理气剂

理气剂
理气剂

1

一 单项选择题

1. 旋覆代赭汤中用量最重的药物是()

A .旋覆花

B .代赭石

C .生姜

D .半夏

E .甘草

2除何方外,用药皆体现“上下并治”()

A .龙胆泻肝汤

B .地黄饮子

C .苏子降气汤

D .导赤散

E .定喘汤.

3. 苏子降气汤组成中不含有()

A .苏叶

B .苏子

C .生姜

D .干姜

E .甘草

4. 以下不属于半夏厚朴汤主治证候的是()

A .咽中如有物阻

B .咯吐不出

C .吞咽不下

D .胸膈疼痛

E .或咳或呕

5. 除下列何项外,皆为枳实薤白桂枝汤的主治证候()

A .胸满

B .或胸痛

C .喘息

D .咳唾

E .苔黄腻

6. 越鞠丸的主治不包括()

A .饮食不消

B .嗳腐吞酸

C .脘腹胀痛

D .恶心呕吐

E .心胸烦热

7. 旋覆代赭汤的主治不包括()

A .呃逆

B .呕吐

C .脘腹痞闷

D .腹痛喜按

E .嗳气

8. 旋覆代赭汤的药物组成中不含有()

A .甘草、大枣

B .生姜、半夏

C .人参、大枣

D .半夏、干姜

E .人参、甘草

9. 定喘汤中清泻肺热的药物是()

A .石膏、知母

B .桑白皮、地骨皮

C .桑白皮、黄芩

D .地骨皮、黄芩

E .黄芩、黄连

10. 苏子降气汤的功用是()

A .降气定喘,清热平喘

B .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C .降气平喘,化痰润肺

D .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E .补肺益肾,止咳平喘

11. 患者喘咳短气,胸膈满闷,腰疼脚弱,肢体浮肿,舌苔白滑,脉弦滑。治宜选用()

A .小青龙汤

B .苏子降气汤

C .定喘汤

D .麻黄汤

E .止嗽散

12. 暖肝煎的组成中不含有()

A .乌药、小茴香

B .肉桂、沉香

C .当归、枸杞

D .茯苓、生姜

E .甘草、大枣

13. 暖肝煎的功用是()

A .温脾

B .温肾

C .温肺

D .温经

E .温胃

14. 半夏厚朴汤的功用是()

A .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B .行气散结,降逆止呕

C .行气散结,化痰止咳

D .行气散结,宽胸利膈

E .行气散结,止咳平喘

15. 半夏厚朴汤配伍苏叶的意义不包括()

A .行气

B .理肺

C .舒肝

D .散郁

E .散寒

16. 越鞠丸所治“六郁”证不包括()

A .湿郁

B .火郁

C .寒郁

D .痰郁

E .食郁

二 不定项选择题

1. 定喘汤的主治证候包括()

A .咳喘

B .痰多

C .痰黄稠

D .苔黄腻

E .脉滑数

2. 以下属于苏子降气汤组成的是()

A .当归

B .半夏

C .甘草

D .厚朴

E ,桂枝

3. 苏子降气汤的功用包括()

A .降气

B .清肺

C .平喘

D .止咳

E .祛痰

4. 半夏厚朴汤的组成中含有()

A .生姜

B .干姜

C .苏子

D .苏叶

E .茯苓

5. 半夏厚朴汤的主治证候为()

A .咽中如有物阻

B .吞咽不下

C .咯吐不出

D .或咳

E .或呕

6. 枳实薤白桂枝汤的功用包括()

A .通阳

B .散结

C .散寒

D .祛痰

E .下气

7. 以下属于行气剂的是()

A.橘皮竹茹汤B.枳实薤白桂枝汤C.小半夏汤D.厚朴温中汤E.暖肝煎

8. 六郁证的临床表现有()

A.恶寒发热B.恶心呕吐C.脘腹胀痛D.饮食不消E.胸膈痞闷

9. 越鞠丸的组成中含有()

A.木香B.栀子C.神曲D.川芎E.苍术

一单项选择题

1.C

2.E

3.D

4.D

5.E

6.E

7.D

8.D

9.C 10.D 11.B 12.E 13.B 14.A 15.E 16.C

二不定项选择题

1.ABCDE

2.ABCD

3.ACDE

4.ADE

5.ABCDE

6.ABDE

7.BDE

8.BCDE

9.BCDE

2

中医(专长)-方剂学-理气剂练习题

第十二单元理气剂 一、A1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苏子降气汤组成药物的是 A、前胡、甘草 B、生姜、苏叶 C、杏仁、白前 D、半夏、厚朴 E、当归、肉桂 2、苏子降气汤中配伍肉桂的主要用意是 A、温阳散寒 B、温肾纳气 C、温通经脉 D、鼓舞气血 E、散寒止痛 3、以降逆化痰,益气和胃为主要功用的方剂是 A、旋覆代赭汤 B、半夏厚朴汤 C、半夏泻心汤 D、橘皮竹茹汤 E、丁香柿蒂汤 4、越鞠丸的君药是 A、栀子 B、苍术 C、川芎 D、神曲 E、香附 5、半夏厚朴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包括 A、厚朴 B、白术 C、生姜 D、半夏 E、茯苓 6、越鞠丸的功用是 A、行气散结 B、行气和血 C、行气解郁 D、行气止痛 E、行气消痞 7、下列各项中,除哪项外均属半夏厚朴汤主治证的临床表现 A、胸膈满闷 B、恶心呕吐

C、舌苔白润 D、脉弦细微数 E、咽中如有物阻 二、B 1、A.干姜、茯苓 B.当归、大黄 C.半夏、生姜 D.柴胡、苏叶 E.干姜、半夏 <1> 、旋覆代赭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 B C D E <2> 、苏子降气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 B C D E 2、A.降逆止呃,益气清热 B.温中益气,降逆止呃 C.降气化痰,益气和胃 D.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E.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1> 、苏子降气汤的功用是 A B C D E <2> 、旋覆代赭汤的功用是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苏子降气汤的组成是紫苏子、半夏、川当归、炙甘草、前胡、厚朴、肉桂、生姜、枣子、苏叶。 方歌:苏子降气半夏归,前胡桂朴草姜随;上实下虚痰嗽喘,或加沉香去肉桂。 【该题针对“理气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苏子降气汤中,肉桂辛甘大热,温肾,纳气平喘,以治下虚,同时配合当归增强温养下元之效。 【该题针对“理气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旋覆代赭汤擅长降逆化痰、益气和胃,主治胃虚痰阻气逆证。 【该题针对“理气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越鞠丸行气解郁,主治六郁证。方中香附辛香,主入肝经,行气解郁为君药,解气郁。【该题针对“理气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 B

理气剂

方剂学——第十二单元理气剂 细目一概述 要点一理气剂的适用范围 理气剂适用于气滞或气逆证。 要点二理气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注意辨别气滞与气逆。理气剂多辛燥伤津耗气,勿使过剂。年老体弱、阴虚火旺、孕妇或素有崩漏吐衄者,更应慎之。 细目二行气 要点一越鞠丸(芎术丸)《丹溪心法》 【组成】香附川芎苍术栀子神曲各等分 【功用】行气解郁。 【主治】六郁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 【组方原理】 香附治气郁,川芎治血郁,栀子治火郁, 苍术治湿郁,神曲治食郁。 因痰郁由气滞湿聚而成,若气行湿化,则痰郁得解,故不另用治痰之品。 方歌:越鞠丸治六般郁,气血痰火食湿因, 芎苍香附兼栀曲,气畅郁舒痛闷伸 趣记:越鞠神父治凶猪。 越鞠神附栀芎术。

要点二枳实薤白桂枝汤《金匮要略》 【组成】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升桂枝一两瓜蒌一枚 【功用】通阳散结,祛痰下气。 【主治】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胸满而痛,甚或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气从胁下冲逆,上攻心胸,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组方原理】 君:瓜蒌—涤痰散结,开胸通痹; 薤白—通阳散结,化痰散寒。 臣:枳实—下气破结,消痞除满; 厚朴—燥湿化痰,下气除满。 佐:桂枝—通阳散寒,降逆平冲。 【鉴别】枳实薤白桂枝汤与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均有通阳散结、行气祛痰之功。 瓜蒌薤白白酒汤以通阳散结,行气祛痰为主,适于胸痹而痰浊较轻者; 瓜蒌薤白半夏汤祛痰散结之力较大,适于胸痹而痰浊较盛者; 枳实薤白桂枝汤通阳散结之力尤大,并能下气祛痰,消痞除满,用以治胸痹而痰气互结较甚,胸中痞满,并有逆气从胁下上冲心胸者。 要点三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组成】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苏叶二两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痰气互结之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滑,脉弦缓或弦滑。 【组方原理】

【精选】方剂学理气剂练习题

1. 越鞠丸的组成药物中无: A.苍术 B.香附 C.山栀子 D.川芎 E.半夏 2. 半夏厚朴汤组成药物中无: A.陈皮 B.厚朴 C.苏叶 D.茯苓 E.生姜 3. 苏子降气汤组成药物中无: A.苏子 B.当归 C.半夏 D.白前 E.厚朴 4. 定喘汤组成药物中无: A.麻黄 B.白果 C.黄柏 D.苏子 E.半夏 5. 旋覆代赭汤组成药物中无: A.人参 B.大枣 C.生姜 D.半夏 E.陈皮 6. 柴胡疏肝散组成药物中无: A.柴胡 B.白芍 C.枳实 D.甘草 E.香附 7. 枳实消痞丸组成药物中无: A.厚朴 B.干姜 C.黄芩 D.人参 E.白术 8. 厚朴温中汤组成药物中无: A.陈皮 B.茯苓 C.半夏 D.甘草 E.木香 9. 加味乌药汤组成药物中无: A.砂仁 B.元胡 C.木香 D.香附 E.郁金 10.天台乌药散组成药物中无: A.小茴香 B.青皮 C.木香 D.元胡 E.槟榔 11. 暖肝煎组成药物中无 A.当归 B.枸杞子 C.茴香 D.桂枝 E.沉香

12. 橘皮竹茹汤组成药物中无: A.人参 B.麦冬 C.生姜 D.大枣 E.甘草 13. 组成药物中无厚朴的方是: A.半夏厚朴汤 B.枳实消痞丸 C.苏子降气汤 D.厚朴温中汤 E.定喘汤 14. 组成药物中无茯苓的方是: A.半夏厚朴汤 B.枳实消痞丸 C.厚朴温中汤 D.苏子降气汤 E.逍遥散 15. 组成药物中无半夏的方是: A.越鞠丸 B.半夏厚朴汤 C.苏子降气汤 D.定喘汤 E.旋覆代赭汤 16. 组成药物中无生姜的方是: A. 半夏厚朴汤 B.枳实消痞丸 C. 苏子降气汤 D. 旋覆代赭汤 E.橘皮竹茹汤 17. 越鞠丸和柴胡疏肝散共有的药物是: A.柴胡 B.白芍 C.枳壳 D.香附 E.栀子 18. 柴胡疏肝散与逍遥散共有的药物是: A.当归 B.白芍 C.白术 D.香附 E.川芎 19. 枳实消痞丸与半夏泻心汤共有的药物: A.枳实、厚朴 B.黄连、干姜 C.半夏曲、生姜 D.白术、伏苓 E.黄芩、麦芽 20. 厚朴温中汤与理中丸共有的药物: A.厚朴、木香 B.陈皮、茯苓 C.人参、白术 D.干姜、炙甘草 E.草豆蔻、生姜 21. 苏子降气汤与定喘汤共有的药物是: A.当归、肉桂 B.苏子、半夏 C.厚朴、前胡 D.白果、麻黄 E.桑白皮、黄芩 22. 苏子降气汤与小青龙汤共有的药物是: A.苏子 B.麻黄 C.厚朴 D.前胡 E.半夏

中药学-理气药

第十一单元理气药 概述 理气药的性能特点、主治病证 本类药味多辛苦芳香,性多温,主归脾、胃、肝、肺经,善于行散或泄降。理气药的功效 能理气健脾、疏肝解郁、理气宽胸、行气止痛、破气散结。 理气药的配伍方法 理气药的适应范围 适用于: 1.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嗳气吞酸、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 2.肝气郁滞之胁肋胀痛、抑郁不乐、疝气疼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 3.肺气壅滞之胸闷胸痛、咳嗽气喘等证。 理气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本类药性多辛温香燥,易耗气伤阴,故气阴不足者慎用。 具体药物 陈皮 性能:辛、苦,温。归脾、肺经。 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应用: 1.脾胃气滞证。 2.呕吐、呃逆证。 3.湿痰、寒痰咳嗽。 4.胸痹。能行气通痹止痛。 青皮 功效: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主治病证: 1.肝郁气滞证。尤宜于治肝郁气滞之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房肿痛。 2.气滞脘腹疼痛。入胃而行气止痛。 3.食积腹痛。有消积化滞、和降胃气、行气止痛之功。 4.癥瘕积聚、久疟痞块。 用法用量:煎服,3~9g。醋炙疏肝止痛力强。 枳实 性能:苦、辛、酸,温。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破气除痞,化痰消积。 应用: 1.胃肠积滞,湿热泻痢。 2.胸痹、结胸。 3.气滞胸胁疼痛。 4.产后腹痛。 5.胃扩张、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脏器下垂病证。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木香 性能:辛、苦,温。归脾、胃、大肠、胆、三焦经。 功效: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应用: 1.脾胃气滞证。 2.泻痢里急后重。 3.腹痛胁痛,黄疸,疝气疼痛。 4.胸痹。 用法用量:生用行气力强,煨用行气力缓而实肠止泻,用于泄泻腹痛。 沉香 功效: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主治病证: 1.胸腹胀痛。 2.胃寒呕吐。 3.虚喘证。 用法用量:煎服,宜后下;或磨汁冲服,或入丸散剂。 川楝子 功效:行气止痛,杀虫。 主治病证: 1.肝郁化火所致诸痛证。 2.虫积腹痛。 3.头癣、秃疮。 使用注意:不宜过量或持续服用,以免中毒。 乌药 功效: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主治病证: 1.寒凝气滞胸腹诸痛证。能行气散寒止痛。 2.尿频,遗尿。 荔枝核 功效:行气散结,散寒止痛。 主治病证: 1.疝气痛,睾丸肿痛。 2.胃脘久痛,痛经,产后腹痛。 香附 性能: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 功效: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 应用: 1.肝郁气滞胁痛、腹痛。 2.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 3.气滞腹痛。 薤白 功效: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主治病证: 1.胸痹证。善散阴寒之凝滞,通胸阳之痹结,为治胸痹之要药。 2.脘腹痞满胀痛,泻痢里急后重。 使用注意:气虚无滞及胃弱纳呆者不宜用。 陈皮与青皮,木香、乌药与香附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陈皮性较平和,归脾、肺经,主理脾肺气滞,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滞、湿痰、寒痰壅肺之咳嗽、胸

方剂-12理气剂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基础知识 方剂学——第十二单元理气剂 一、概述 理气剂的适用范围 理气剂适用于气滞或气逆证。气滞以脾胃气滞和肝气郁滞为多见,症见胃脘、胁肋疼痛,或疝气痛,或月经不调,或痛经等。气逆以肺胃气逆为主,主要表现为咳喘、呕吐、嗳气、呃逆等症。 理气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注意辨别气滞与气逆。理气剂多辛燥伤津耗气,勿使过剂。年老体弱、阴虚火旺、孕妇或素有崩漏吐衄者,更应慎之。 二、行气 越鞠丸 【组成】香附川芎苍术栀子神曲各等分 【功用】行气解郁 【主治】六郁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 【配伍意义】本方主治气、血、痰、火、湿、食六郁证。方中香附辛香入肝脏,调气疏肝解郁,用为君药。 半夏厚朴汤 【组成药物】 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苏叶二两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梅核气。 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滑,脉弦缓或弦滑。 枳实薤白桂枝汤《金匮要略》 【组成】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升桂枝一两瓜蒌一枚 【用法】水煎服。 【功用】通阳散结,祛痰下气。 【主治】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胸满而痛,甚或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气从胁下冲逆,上攻心胸,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鉴别】枳实薤白桂枝汤与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均有通阳散结、行气祛痰之功。 瓜蒌薤白白酒汤以通阳散结,行气祛痰为主,适于胸痹而痰浊较轻者;瓜蒌薤白半夏汤祛痰散结之力较大,适于胸痹而痰浊较盛者;枳实薤白桂枝汤通阳散结之力尤大,并能下气祛痰,消痞除满,用以治胸痹而痰气互结较甚,胸中痞满,并有逆气从胁下上冲心胸者。 厚朴温中汤《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厚朴陈皮各一两甘草(炙)茯苓草豆蔻仁木香各五钱干姜七分 【用法】加姜水煎。 【功用】行气除满,温中燥湿。 【主治】脾胃寒湿气滞证。脘腹胀满或疼痛,不思饮食,四肢倦怠,舌苔白腻,脉沉弦。 【鉴别】 厚朴温中汤与理中丸均有温中散寒之功。但厚朴温中汤以行气燥湿为主,主治脾胃寒湿气滞之证;理中丸则温中补虚并重,而无行气之功,主治中焦虚寒证。 天台乌药散 【组成药物】天台乌药半两木香半两小茴香半两青皮半两高良姜半两槟榔二个川楝子十个巴豆 第1页

理气剂

1 一 单项选择题 1. 旋覆代赭汤中用量最重的药物是() A .旋覆花 B .代赭石 C .生姜 D .半夏 E .甘草 2除何方外,用药皆体现“上下并治”() A .龙胆泻肝汤 B .地黄饮子 C .苏子降气汤 D .导赤散 E .定喘汤. 3. 苏子降气汤组成中不含有() A .苏叶 B .苏子 C .生姜 D .干姜 E .甘草 4. 以下不属于半夏厚朴汤主治证候的是() A .咽中如有物阻 B .咯吐不出 C .吞咽不下 D .胸膈疼痛 E .或咳或呕 5. 除下列何项外,皆为枳实薤白桂枝汤的主治证候() A .胸满 B .或胸痛 C .喘息 D .咳唾 E .苔黄腻 6. 越鞠丸的主治不包括() A .饮食不消 B .嗳腐吞酸 C .脘腹胀痛 D .恶心呕吐 E .心胸烦热 7. 旋覆代赭汤的主治不包括() A .呃逆 B .呕吐 C .脘腹痞闷 D .腹痛喜按 E .嗳气 8. 旋覆代赭汤的药物组成中不含有() A .甘草、大枣 B .生姜、半夏 C .人参、大枣 D .半夏、干姜 E .人参、甘草 9. 定喘汤中清泻肺热的药物是() A .石膏、知母 B .桑白皮、地骨皮 C .桑白皮、黄芩 D .地骨皮、黄芩 E .黄芩、黄连 10. 苏子降气汤的功用是() A .降气定喘,清热平喘 B .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C .降气平喘,化痰润肺 D .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E .补肺益肾,止咳平喘 11. 患者喘咳短气,胸膈满闷,腰疼脚弱,肢体浮肿,舌苔白滑,脉弦滑。治宜选用() A .小青龙汤 B .苏子降气汤 C .定喘汤 D .麻黄汤 E .止嗽散 12. 暖肝煎的组成中不含有() A .乌药、小茴香 B .肉桂、沉香 C .当归、枸杞 D .茯苓、生姜 E .甘草、大枣 13. 暖肝煎的功用是() A .温脾 B .温肾 C .温肺 D .温经 E .温胃 14. 半夏厚朴汤的功用是() A .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B .行气散结,降逆止呕 C .行气散结,化痰止咳 D .行气散结,宽胸利膈 E .行气散结,止咳平喘 15. 半夏厚朴汤配伍苏叶的意义不包括() A .行气 B .理肺 C .舒肝 D .散郁 E .散寒 16. 越鞠丸所治“六郁”证不包括() A .湿郁 B .火郁 C .寒郁 D .痰郁 E .食郁 二 不定项选择题 1. 定喘汤的主治证候包括() A .咳喘 B .痰多 C .痰黄稠 D .苔黄腻 E .脉滑数 2. 以下属于苏子降气汤组成的是() A .当归 B .半夏 C .甘草 D .厚朴 E ,桂枝 3. 苏子降气汤的功用包括() A .降气 B .清肺 C .平喘 D .止咳 E .祛痰 4. 半夏厚朴汤的组成中含有() A .生姜 B .干姜 C .苏子 D .苏叶 E .茯苓 5. 半夏厚朴汤的主治证候为() A .咽中如有物阻 B .吞咽不下 C .咯吐不出 D .或咳 E .或呕 6. 枳实薤白桂枝汤的功用包括() A .通阳 B .散结 C .散寒 D .祛痰 E .下气

中药药理——理气药

凡具有疏畅气机、调整脏腑功能、消除气滞的药物,称为理气药。中医理论认为气运行于全身,贵在流通疏畅,如果某些脏腑、经络发生病变,使气的流通发生障碍,则出现气滞。气滞的临床表现以胀闷、疼痛为主。由于气机阻滞部位的不同,又可表现出不同证候。如脾胃气滞可致脘腹胀痛、嗳气、呃逆、大小便失常;肝郁气滞常表现为胸闷胁痛、食欲不振,以及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肺气壅滞出现咳喘等。气滞的症状在慢性胃炎、溃疡病、胆道疾病、慢性肝炎等许多消化系统疾病以及支气管哮喘、妇女痛经等疾病中皆可见到。气滞的治疗原则是理气或行气。临床常用的理气药有陈皮、青皮、厚朴、枳实、枳壳、木香、乌药、香附、大腹皮、薤白、沉香等。现将理气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归纳如下:(1)对胃肠平滑肌的作用: ①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本类药物中的大多数有抑制胃肠平滑肌的作用。如陈皮、青皮、枳实、枳壳、乌药、厚朴、香附、木香等,此等药物均可降低实验动物离体肠管的紧张性,对抗乙酰胆碱引起的肠平滑肌痉挛性收缩。其中以青皮、陈皮、枳实、枳壳的作用最为显著。青皮又强于陈皮,枳实强于枳壳。此与中医文献中所述破气药的作用比理气药强的论述是吻合的。以理气药为主制成的复方木香注射液(含广木香、乌药、枳实、黄荆子)对多种动物的离体肠管亦有抑制作用。根据陈皮、青皮、厚朴皆可对抗毛果芸香碱和氯化钡引起的肠管痉挛性收缩,而且在阿托品使肠管紧张性降低的基础上,枳实、青皮、陈皮仍能进一步表现抑制效应,以及从酚妥拉明能阻断复方木香注射液的抑制作用等实验资料分析,药物的解痉作用可能与α受体、胆碱受体及对肠管平滑肌的直接抑制有关。青皮、陈皮、枳实、枳壳中皆含有对羟福林,为一种α受体兴奋剂。有人认为对羟福林可能是这些药物松弛平滑肌的作用物质。《本草概要》中记述“青皮、陈皮有止气冲胸中,疗呕哕、反胃吐清水之效;枳实、枳壳能治心下痞急、气逆胁痛、呕吐、塘泄;厚朴主客寒犯脾胃,腹内雷鸣虚吼,具止呕吐、泻利、吐酸水之功;木香治壅气上冲,呕逆反胃、肠鸣、泄泻;乌药与香附均有止反胃、呕吐、泻利的作用。”从这些理气药的共同主证分析,均似反映着不同程度的胃肠道运动亢进的现象:或为蠕动增加,或出现逆蠕动,或为张力过高,舒张不全等。本类药物具有的抑制胃肠平滑肌收缩,缓解肠管痉挛的效应,为上述的降逆、止吐、止泻痢、除痛等治疗作用,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②增强胃肠运动。已证明部分理气药能兴奋胃肠平滑肌,增强肠管蠕动。枳实、枳壳、乌药对在位肠管(胃瘘、肠瘘或麻醉动物在位肠)表现出兴奋效应,使胃肠运动节律增加,收缩加强。复方木香注射液灌胃给药亦能明显增强胃肠道蠕动,促进肠内容物的推进。大腹皮与多数理气药抑制离体肠管的作用不同,能使肠管收缩加强,提高其紧张性。特别是采用分析肠鸣音的方法及在X线下直接观察药物对人体肠运动的影响,发现在临床用药剂量下,枳实可使肠蠕动波加深,蠕动节律有力。理气药的这种兴奋胃肠道的作用,有利于抑制的肠运动恢复,增强蠕动,排出肠腔积气积物。临床应用枳实治疗胃下垂,用木香注射液及理气方药治疗胃肠胀气已取得一定效果,治疗后多数患者的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缓解。对腹部手术后患者恢复肠蠕动的效果亦佳。外科临床就以行气法作为急性肠梗阻的治则之一。枳壳等药或协同攻里通下药用于增强梗阻近端肠管蠕动,或解除痉挛性肠梗阻的平滑肌痉挛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对消化液分泌的影响: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的作用,木香健胃消食,厚朴治宿食不消。皆为治脾不健运,不饥食少,消化不良的常用药;理气药具有的这种健胃、助消化作用,可能与药物中含有的挥发油有关。有人认为陈皮挥发油能促进胃液分泌,有助于消化。佛手、厚朴、木香、乌药、沉香等所含挥发油口服后对胃肠亦具有局部作用。实验中观察到乌药有增加消化液分泌的作用。但对病理性胃酸增加,如大鼠结扎幽门所引起的实验性胃溃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的理气开郁方(木香、枳壳、陈皮、郁金、柴胡、白芍、甘草)可降低溃疡发病率,使胃液分泌减少,游离酸与总酸度降低。厚朴酚也有抗大鼠应激性溃疡和拮抗中枢性胃酸,分泌的作用。(3)利胆作用:实验证明,不少理气药如沉香、香附、陈皮、青皮、枳壳有不同程度提高大鼠分泌胆汁的能力,使胆汁流量明显增加。青皮、枳壳并能增加胆汁中胆酸盐的含量,沉香则使胆汁中胆固醇含量降低。这些作用对维持机体正常消化功能,防止胆固醇结石发生,可产生有利影响。胆道手术后病人,服用理气方(白芍、陈皮、木香、枳壳)能显著松弛奥狄氏括约肌和降低胆囊压力。本类药物增强利胆功能的作用有助于对其治疗胸胁胀满、黄疸等肝郁症状的疗效,做出解释。(4)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木香、青皮、

理气剂

第一章 理气剂 理气法,是用辛温香窜的药物为主而组成,具有疏畅气机,调整脏腑功能以治疗气病的方剂,如气机郁滞,气不通顺,气逆不降,气滞作痛,气滞胀满,肝胃气滞,肝气郁结和气腹痛等,均系本方治疗范围。 一、含义 凡是用行气或降气药物为主,具有疏畅气机,调整脏腑功能,用以治疗气病的方剂,统称理气剂。 气病有气滞、气逆、气虚,前二者是本章讲的内容,气虚在补益剂里已讲过。 中医认为“气”是非常宝贵的,《疏五过论》“治病之道,气内为宝”,即治病要人体之正气,元气为主要宝贵的东西,治病配方一定要注意治病不伤人,邪去不伤正,中医认为“气聚则生,气散则亡”,所以气是维持人体生命的主要东西,《难经·八难》指出:气者,人之根本也。气机流通无病可生,一有郁滞,则变生诸证,所以丹溪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所谓郁,正如戴元礼云“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当升者不升,当降者不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也”《金匮钩玄》,因此《素问》逸者行之,结者散之,高者抑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达之”,及《本经经疏》“降可去升”,沈金鏊“气升当降,气逆当调”等原则为本章立法依据。 二、作用 三、运用 适用由气机逆乱或阻滞而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病证如肝胃气滞,肝气郁滞,肺气上逆,胃气上逆等。 四、注意事项 1. 理气剂主要用于气机郁滞之实证,如兼见气虚,而应酌加补气药,虚实并调,纯属气虚之证 不宜使用本方剂。 2. 本章所用药物多属辛温香燥之品,易耗气伤津,对于阴津亏损,阴虚火旺,孕妇等应慎用。 五、类型 《素问·举痛论》云: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说明气的病变较多,但总不外气滞,气逆,气虚三个方面。本章主要讨论气滞、气逆的治法与方剂,所以本章分为行气、降气两法。 行气 行气剂,具有行气解郁的作用,适用于气机郁滞的病证。主要用于:(1)脾胃气滞而出现脘腹胀满,嗳气吞酸,大便失常等证,多见于消化不良,胃肠神经官能证、慢性胃炎、溃疡病等。(2)肝气郁滞而此起的胁肋胀痛,征气,妇女月经不调,慢性肝炎等。 中焦脾胃气滞常用药物:陈皮、厚朴、木香、砂仁等 行气止痛 和中宽胸 行气消满 降逆平喘 行气化痰 疏畅气机调整脏腑功能

中药学习题理气药

中药学习题理气药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中药学》习题:理气药(二) 二、A2型题 (1)男,26岁,胃脘疼痛时作,进热食时疼痛加剧,心烦口干,舌红苔黄,最宜选用的药物是: A.木香 B.香附 C.川楝子 D.高良姜 E.佛手 答案C (2)患者女28岁,肋胀痛腹胀痛,攻窜不定,时轻时重,郁闷加重,苔白脉弦。宜选: A.茯苓 B.猪苓 C.青木香 D.陈皮 E.川楝子 答案C (3)患者女32岁胁腹胀痛,攻窜不定,时轻时重,苔薄脉弦。宜选: A.猪苓配青木香 B.茯苓配青木香 C.川楝子配延胡索 D.川楝子配车前子 E.延胡索配伏苓 答案C (4)患者女40岁,脘腹胀痛,得温则减,乏力少尿,喜热饮,舌淡苔白,脉细弦。宜选: A.延胡索配青木香 B.木香配茯苓 C.川楝子配延胡索 D.苓配青木香 E.茯苓配青木香 答案B (5)患者女,17岁,小便频数,遗尿不止,舌淡,脉沉弱,宜选: A益智仁配莲子 B益智仁配乌药 C益智仁配山楂 D益智仁配五味子 E益智仁配五倍子 答案B (6)患者,女,45岁,胃脘冷痛,轻时绵绵不止,重时拘急剧痛,得温则减,

口淡不渴,泛吐清水,呃逆呕吐,舌淡苔白腻,脉弦迟,宜选: A生姜 B香附 C茯苓 D延胡索 E威灵仙 答案B (7)患者,女28岁,胁肋疼痛,往来寒热,嗳气太息,食欲不振,苔薄脉弦, 宜选用:B A煨姜 B香附 C川芎 D猪苓 E延胡索 答案B (8)患者,男,25岁,胃脘冷痛,得温则减,时轻时重,口淡不渴,泛吐清水,舌淡苔白腻,脉弦迟,宜选: A生姜配茯苓 B生姜配延胡索 C茯苓配香附 D香附配高良姜 E煨姜配香附 答案D (9)患者,女,32岁,胁肋疼痛,善太息,食欲不振,月经不调,苔薄脉弦, 宜选用: A香附配柴胡 B柴胡配茯苓 C香附配木通 D香附配木香 E香附配通草 答案A (10)患者男,26岁。胃皖疼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用消积导滞法治疗,应首选: A.麦芽 B.陈皮 C.木香 D.枳实 E.谷芽 答案D (11)患者女,41岁。精神抑郁、情绪不宁、时常太息,胸胁胀痛、痛无定处,脘闷暧气,月事不行,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用疏肝理气,解郁法治疗,应首选:

汤头歌全解之理气之剂

汤头歌全解之理气之剂 理气之剂,即理气剂。能调理气机,治疗各种气病的方剂。气为一身之主,升降出入,周行全身,温养内外,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若因情志失常,或寒温不适,或饮食失调,或劳役过度等因素,均可使气机升降失常,而产生各种气病。概括归纳常见的有气虚、气滞、气逆、气陷、气闭等证。其治疗分别运用补气、行气、降气、升陷、开闭等方法。气虚证的治法与方剂,已见于补益剂中,理气之剂多以理气药为主组成,治疗气滞、气逆等证。因此,理气剂主要分行气和降气两大类。 1.理气之剂之补中益气汤(李杲)补气升阳 (《脾胃论》) 【歌诀】 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 虚劳内伤①功独擅亦治阳虚外感因 木香苍术易归术调中益气畅脾神 【注释】①内伤:伤于饮食劳役、七情六欲为内伤。 【组成】黄芪病甚,劳倦热甚者一钱炙甘草各五分人参白术各三分橘皮升麻柴胡各二分或三分当归身二分 【用法】上8味药切碎,水煎一次,去渣,空腹稍热服。亦可照本方做成蜜丸或水丸,即“补中益气丸”,每次服6~ 9g,每日二次,温开水送下。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①脾胃气虚证。症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白,大便稀溏,脉大而虚软。 ②气虚发热证。症见身热,自汗,渴喜温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等。尚可见头痛恶寒,动即气喘。③气虚下陷证。症见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便血崩漏等。 【方析】脾胃气虚、气虚发热及气虚下陷均为本方的主证。头痛恶寒,气喘为本方次要症状。故方中用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止汗为君药。人参、白术益气健脾,助君药补脾益肺固表,共为臣药。当归身补血;陈皮理气健脾,且使补气不壅,共为佐药。使以升麻、柴胡升举下陷之清阳;炙甘草益气调药。诸药合用,使脾胃强健,中气充足,诸症自除。 按:本方在《方剂学》教材中归属于补益剂。为补气升阳的代表方剂,治疗饮食劳倦,损伤脾胃,气虚弱而致发热,食少便溏,四肢乏力,少气懒言,口渴多汗及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证均有较好的疗效。如果是阳气虚弱的人感受了外邪,可以在本方中加入适当的解表药,乃有益气解表之功。方歌中言:“虚劳内伤功独擅,亦治阳虚外感因。”即是此意。 本方为李杲“甘温除热”之代表方,此热就是气虚发热,时发时止,通过甘温益气可解除。 【附方】调中益气汤(《脾胃论》)即本方去白术、当归身,加木香6g,苍术9g,水煎服。 功用:益气健脾,调中祛湿。 主治:脾胃不调,胸满短气,饮食减少,四肢倦怠,口不知味,以及食后呕吐等

理气剂

方剂学第十二单元理气剂 细目一概述 要点一理气剂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气滞或气逆证。 气滞以脾胃气滞和肝气郁滞为多。 气逆以肺胃气逆为主。 要点二理气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1、注意辨别气滞与气逆。 2、理气剂多辛燥伤津耗气,勿使过剂。 3、年老体弱、阴虚火旺、孕妇或素有崩漏吐衄者,更应慎之。 细目二行气 要点一越鞠丸《丹溪心法》 【组成】香附川芎苍术栀子神曲各等分 【用法】水丸。 【功用】行气解郁。 【主治】六郁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 【组方原理】本方所治气、血、痰、火、湿、食六郁之证,乃由情志失常,或饮食失节、寒温不适所致。 六郁之中以气郁为主,故治宜行气解郁为要,使气行则血行,气行则痰、火、湿、食诸郁自解。 香附——气郁, 川芎——血郁, 栀子——火郁, 苍术——湿郁, 神曲——食郁。 因痰郁由气滞湿聚而成,若气行湿化,则痰郁得解,故不另用治痰之品。 要点二枳实薤白桂枝汤《金匮要略》 【组成】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升桂枝一两瓜蒌一枚 【用法】水煎服。 【功用】通阳散结,祛痰下气。 【主治】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胸满而痛,甚或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气从胁下冲逆,上攻心胸,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组方原理】 君——瓜蒌,涤痰散结,开胸通痹; 薤白,通阳散结,化痰散寒,乃治疗胸痹之要药。 臣——枳实,下气破结,消痞除满; 厚朴,燥湿化痰,下气除满, 二者同用,共助君药宽胸散结、下气除满、通阳化痰之效。 佐——桂枝,通阳散寒,降逆平冲。 【鉴别】枳实薤白桂枝汤与瓜萎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均有通阳散结、行气祛痰之功。 瓜蒌薤白白酒汤——以通阳散结,行气祛痰为主,适于胸痹而痰浊较轻者; 瓜蒌薤白半夏汤——祛痰散结之力较大,适于胸痹而痰浊较盛者; 枳实薤白桂枝汤——通阳散结之力尤大,并能下气祛痰,消痞除满,用以治胸痹而痰气互结较甚,胸中痞满,并有逆气从胁下上冲心胸者。

理气剂用药指南

理气剂用药指南 1、越鞠丸 【组成】香附(6g)川芎(6g)苍术(6g)神曲(6g)栀子(6g) 【功用】行气解郁。 【主治】郁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等。 【临床应用】常用本方治疗上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胆囊炎,肋间神经痛,胃肠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盆腔炎,痛经,小儿消化不良证属六郁者。 【方解】方中香附行气解郁,以治气郁;川芎活血行气,以治血郁;苍术燥湿健脾,以治湿郁;栀子清热除烦,以治火郁;神曲消食和中,以治食郁。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克,一日2次。 2、半夏厚朴汤 【组成】半夏(12g)厚朴(9g)茯苓(12g)生姜(9g)苏叶(6g)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腻,脉弦缓或弦滑。

【临床应用】常用于癔病、胃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食道痉挛等属气滞痰阻者。 【方解】方中半夏辛温人肺胃,化痰散结,降逆和胃,为君药。厚朴苦辛性温,下气除满,助半夏散结降逆,为臣药。茯苓甘淡渗湿健脾,以助半夏化痰;生姜辛温散结,和胃止呕,且制半夏之毒;苏叶芳香行气,理肺舒肝,助厚朴行气宽胸、宣通郁结之气,共为佐药。 【用法用量】水煎服 【禁忌】气郁化火,阴伤津少者不宜使用该方。 3、金铃子散 【组成】金铃子(9g)玄胡索(9g) 【功用】疏肝泄热,活血止痛。 【主治】肝郁化火证。心胸胁肋诸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临床应用】现用于溃疡病,肝炎,胆囊炎、肋间神经痛,胆道蛔虫症等属于肝郁气滞偏热者。 【方解】方中金铃子疏肝气,泄肝火,延胡索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二味相配,一泄气分之热,一行血分之滞,使肝火得清,气机通畅,则诸痛自愈。 【用法用量】水煎服 【禁忌】孕妇慎用。

中医综合-方剂学理气剂模拟题

中医综合-方剂学理气剂 (总分:4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型题(总题数:25,分数:25.00) 1.肝郁有热,心腹胁肋疼痛,时发时止,食热益甚,口苦,舌红苔黄,脉象弦数者,治宜选用 A.逍遥散 B.丹参饮 C.越鞠丸 D.金铃子散√ E.柴胡疏肝散 2.半夏厚朴汤的功用是 A.行气降逆,燥湿化痰 B.疏肝散结,燥湿化痰 C.行气疏肝,温胃散寒 D.行气散满,和胃止呕 E.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3.定喘汤适用的病证是 A.外感温燥,邪在肺卫 B.风寒客表,水饮内停 C.外感风寒,内伤湿滞 D.风寒外束,痰热内蕴√ E.胸阳不振,痰浊中阻 4.脾胃伤于寒湿,症见脘腹胀满疼痛,不思饮食,四肢倦怠者,治宜选用 A.理中丸 B.平胃散 C.实脾散 D.厚朴温中汤√ E.藿香正气散 5.定喘汤的功用是 A.清热解表,止咳平喘 B.宣肺降气,祛痰平喘√ C.解表散寒,化痰定喘 D.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E.解表蠲饮,止咳平喘 6.胃气虚弱,痰浊内阻,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治宜选用 A.三子养亲汤 B.苏子降气汤 C.半夏泻心汤 D.旋役代槠汤√ E.枳实消痞丸 7.肝郁有热,症见心腹胁肋疼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者,治宜选用 A.逍遥散 B.金铃子散√ C.龙胆泻肝汤 D.左金丸 E.一贯煎 8.旋覆代赭石汤与橘皮竹茹汤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人参、生姜√

B.人参、半夏 C.陈皮、半夏 D.桔梗、半夏 E.茯苓、枇杷叶 9.天台乌药散的组成药物是 A.乌药、术香、青皮、小茴香、干姜、槟榔、川楝子 B.乌药、术香、青皮、小茴香、煨姜、槟榔、川楝子 C.乌药、木香、青皮、小茴香、炮姜、香附、川楝子 D.乌药、木香、青皮、小茴香、生姜、香附、川楝子 E.以上都不是√ 10.原方特别注明“不用姜”的方剂是 A.平胃敞 B.二陈汤 C.定喘汤√ D.苏子降气汤 E.半夏白术天麻汤 11.半夏厚朴汤属于 A.祛痰剂 B.消导剂 C.治风剂 D.理气剂√ E.和解剂 12.组成药物中不含有黄芩的方剂是 A.枳实导滞丸 B.普济消毒饮 C.黄连解毒汤 D.半夏泻心汤 E.枳实消痞丸√ 13.胃气虚弱,痰浊内阻,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治宜选用 A.三子养亲汤 B.苏子降气汤 C.半夏泻心汤 D.四磨汤 E.旋覆代赭汤√ 14.旋覆代赭汤主治 A.肝郁气结之痞 B.寒热互结之痞 C.水与热结之痞 D.湿浊困阻之痞 E.胃虚痰阻之痞√ 15.枳术丸原方要求枳实、白术“同为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意在 A.健脾和胃化湿 B.养脾胃生清气√ C.健脾升清止泻 D.健脾消食开胃 E.解暑化湿和中 16.旋覆代赭汤原方中用量最轻的药物是 A.旋覆花 B.代赭石√

中医(专长)-方剂学-理气剂

第十二单元理气剂 (一)概述 1.理气剂的适用范围 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的功用,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的方剂,统称为理气剂。 气滞一般以脾胃气滞和肝气郁滞为多见,脾胃气滞常见脘腹胀痛,嗳气吞酸,呕恶食少,大便失常等症;肝郁气滞常见胸胁胀痛,或疝气痛,或月经不调,或痛经等症。 气逆以肺胃气逆为主,肺气上逆主要表现为咳喘,胃气上逆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嗳气、呃逆等症。 2.理气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1)首先应辨清气病的虚实,勿犯虚虚实实之戒。 (2)临证应注意辨别气滞与气逆,气滞当行气,气逆当降气。 (3)理气药多属芳香辛燥之品,容易伤津耗气,应适可而止,勿使过剂,尤其是年老体弱、阴虚火旺、孕妇或素有崩漏吐衄者,更应慎之。 (二)行气剂 越鞠丸(芎术丸) 《丹溪心法》 【组成】香附川芎苍术栀子神曲各等分 【功用】行气解郁。 【主治】六郁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 【配伍意义】本方所治气、血、痰、火、湿、食六郁之证乃因喜怒无常、忧思过度,或饮食失节、寒温不适所致。六郁之中以气郁为主,故治宜行气解郁为要,使气行则血行,气行则痰、火、湿、食诸郁自解。方中香附行气解郁为君,以治气郁;配伍血中之气药川芎,既可活血祛瘀治血郁,又可助香附行气解郁;栀子清热泻火,以治火郁;苍术燥湿运脾,以治湿郁;神曲消食导滞,以治食郁。因痰郁乃气滞湿聚而成,若气行湿化,则痰郁随之而解,故方中不另用治痰之品,此亦治病求本之意。 枳实薤白桂枝汤 《金匮要略》 【组成】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升桂枝一两瓜蒌一枚 【功用】通阳散结,祛痰下气。 【主治】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胸满而痛,甚或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气从胁下冲逆,上攻心胸,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配伍意义】本证因胸阳不振,痰浊中阻,气结于胸所致。治当通阳散结,祛痰下气。方中瓜蒌涤痰散结,开胸通痹,薤白通阳散结,化痰散寒,乃治胸痹之要药,共为君药。枳实下气破结,消痞除满,厚朴燥湿化痰,下气除满,二者同用,助君药宽胸散结、下气除满、通阳化痰之效,均为臣药。佐以桂枝通阳散寒,降逆平冲。诸药配伍,共奏通阳散结、祛痰下气之功。 半夏厚朴汤 《金匮要略》 【组成】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苏叶二两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滑,脉弦缓或弦滑。 【配伍意义】本证乃因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肺胃失于宣降,津液不布,聚而为痰,痰气郁结于咽喉所致。治宜行气散结,化痰降逆。方中半夏辛温入肺胃,化痰散结,降逆和胃,为君药。厚朴苦辛性温,下气除满,助半夏散结降逆,为臣药。二者配伍,半夏散痰结,厚朴行气结,主治痰气互结之证。茯苓渗湿健脾,以助半夏化痰,符合“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之说。生姜辛温散结,和胃止呕,且可以制半夏

理气剂

第十六章理气剂 一、填空题 1.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___或___作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的方剂,统称理气剂。 2.气逆主要是以___气上逆和______气上逆为主。 3.越鞠丸出自《丹溪心法》,又名___。 4.越鞠丸的功用为_____。 5.柴胡疏肝散的药物组成是由四逆散去____,加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成。 6.四磨汤所治之病证,其标在___,其本在______。 7.半夏厚朴汤主治____。 8.枳实消痞丸主治______。 9.良附丸主治气滞寒凝证,其药物组成为______。 10.金铃子散的药物组成为______。 11.暖肝煎的君药为______。 12.苏子降气汤所治之“上实”是指______。 13.治风寒外束,痰热内蕴之哮喘,宜选用______。 14.治心下痞鞕,噫气不除,或反胃呕逆,吐涎沫,舌淡,苔白滑,脉弦而虚,宜用______。 15.橘皮竹茹汤的病机为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越鞠丸所治郁证的成因包括( ) A.风、寒、暑、湿、燥、火 B.风、寒、痰、湿、燥、食 C.气、血、痰、火、食、湿 D.气、血、痰、热、食、湿 E.气、血、痰、火、暑、燥 2.柴胡疏肝散的治法在《内经》中可以称为( ) A.扶土抑木 B.木郁达之 C.滋水涵木 D.佐金平木 E.泻南补北 3.证见胸膈满闷,上气喘急,心下痞满,不思饮食,治宜选用( ) A.越鞠丸 B.柴胡疏肝散 C.四磨汤 D.枳实消痞丸 E.厚朴温中汤 4.瓜蒌薤白白酒汤的功用为( ) A.通阳散结,祛痰宽胸 B.通阳散结,下气祛痰 C.通阳散结,行气祛痰 D.温通心阳,下气祛痰 E.温通心阳,行气宽胸 5.胸中满痛彻背,背痛彻胸,不能安卧者,宜用( ) A.丹参饮 B.瓜蒌薤白白酒汤 C.瓜蒌薤白半夏汤 D.枳实薤白桂枝汤 E.血府逐瘀汤 6.主治梅核气的方剂为() A.柴胡疏肝散 B.越鞠丸 C.四磨汤 D.半夏厚朴汤 E.枳实消痞丸 7.半夏厚朴汤中的使药为() A.半夏 B.厚朴 C.苏叶 D.茯苓 E.生姜 8.半夏厚朴汤的功用为( D D D D D D D D B.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C.行气祛痰,降逆散结 D.行气解郁,理气化痰 E.行气消痞,健脾化痰 9.枳实消痞丸的功用为() A.行气祛痰,健脾和胃 B.行气温中,燥湿除满 C.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D.行气消痞,健脾和胃 E.行气降逆,化痰散结

中药学理气药

请使用IE7或IE8预览本页,个别文件很大超过5M,请等几分钟后再下载!谢谢! 中药学第5讲理气药.txt 白豆蔻 白豆蔻味辛,性温。是常用的行气、化湿、健胃、止呕药。能宣散肺中滞气,温行胃中寒气,燥化脾经湿气。 适用于脾胃虚寒、湿郁或气滞而导致的消化不良,呕吐反胃,胸脘满闷,腹部胀痛等症。常配合藿香、半夏、陈皮、生姜、丁香等同用。 本品有芳香行气温燥化湿的特长,可用于治疗夏秋之交发生的湿温病(身热不扬、有汗而热不退、头痛身重胸脘堵闷、食欲不振、口不渴或口甜、小便不利、舌苔白厚滑腻、脉象濡滑缓)。常配合杏仁、苡仁、厚朴、半夏、滑石、通草、竹叶(三仁汤)等同用,而收到辛开、苦降、淡渗的功效,是治疗湿温最常用的方药。白豆蔻配陈皮、生麦芽、香稻芽等,可用于食欲不振;配高良姜、香附、干姜、吴萸等,可用于胃寒疼痛。 白蔻衣(即白蔻皮)长于理气宽胸消胀,温性较白蔻小,可应证选用。 用量一般1.5~6克。若去皮使用,名白蔻仁。入汤药“后下”药效较好。 肺胃火盛正气虚者忌用。 处方上如果只写“蔻仁”药房即给紫蔻仁(白豆蔻的上等品,个儿大、味浓、药力足)。紫蔻仁生用为芳香行气,温中调胃药。功效介于砂仁与白蔻之间,芳香温燥之性,比砂仁较小,但比白蔻稍强。故在调胃药中,有时可以紫蔻仁代替砂仁。 槟榔 槟榔味辛,性温。降气破滞是它的特长,兼能行痰下水,消积杀虫。 本品长于降气,前人经验认为“性如铁石之降”,能把人体最高部位之滞气,降泻至极下之处。所以对于因气逆、气滞所造成的胸腹胀闷、嗳气呕逆、腹满便难、痢疾后重、脚气水肿等症,都可使用。例如:对胸腹胀闷,常配合枳壳、苏梗、藿香梗、厚朴花等同用。对嗳气呕逆,常配合生赭石(先下)、旋复花(布包)、苏子、丁香、半夏、竹茹等同用。对腹满便难,常配合厚朴、枳实、生大黄等同用。对痢疾后重(前人认为调气则后重可除),常配合木香、厚朴等同用。对脚气水肿,常配合紫苏、陈皮、木瓜、防己等同用。 对由于气滞不运而致痰食积聚,痃癖癥瘕(肝脾大及良性肿物、囊肿、以及某条肌肉紧张等)、虫积疳积、腹水胀满等症。可借本品降气破滞、行痰下水、杀虫消积之力,配合消食、化痰、活血祛瘀、利尿、消积等品,随证加减治疗。例如:对痰食积聚、痃癖(“痃”与“癖”是两种症候,但习惯上通称痃癖。“痃”是形容脐两边有条状筋块扛起,状如弓弦,大小不一,攻痛或不痛;“癖”是指潜匿于两胁之间的积块,痛时摸之才觉有物)癥瘕等症,可配合焦三仙、莱菔子、黑白丑、桃仁、红花、三棱、莪术、生牡蛎、香附、郁金、皂角子、山楂核、苍

《中药方剂学基础》

《中药方剂学基础》 第四阶段练习 说明:第四阶段练习共60题,主要包括祛湿、理气、活血、平肝熄风、补虚、化痰等类别方剂的内容。题型涉及单项选择题、多选题、填空题、简答题、判断对错题、论述题等。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治疗湿滞脾胃的基础方是: A. 桂枝汤 B.小柴胡汤 C.大承气汤 D.平胃散 E. 二陈汤 2.平胃散的君药是: A.苍术 B.甘草 C.厚朴 D.陈皮 E.藿香 3.茵陈蒿汤主治: A.黄疸 B.石淋 C.风湿 D.痰饮 E.水肿 4.半夏厚朴汤主治: A.黄疸 B.石淋 C.胸痹 D.梅核气 E.水肿 5. 越鞠丸的功用是: A.疏肝解郁 B.行气止痛C.行气解郁 D.疏肝理气 E行气活血 6.补阳还五汤重用为君药的是: A.地龙 B.川芎 C.赤芍 D.生黄芪 E.当归尾 7.补气活血的代表方是: A.补阳还五汤 B.四物汤 C.当归补血汤 D.归脾汤 E.八珍汤 8.川芎茶调散主治: A.头痛 B.腰痛 C.胸痛 D.牙痛 E.腹痛 9.血府逐瘀汤出自: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 C.《医林改错》 D.《温病条辨》 E.《黄帝内经》10.川芎茶调散用量最重的是: A.薄荷 B.川芎 C.防风 D.甘草 E.白芷 11. 当归补血汤重用黄芪的意义是:

A.补气生血 B.补气活血 C.培土生金 D.阴中求阳 E.升阳举陷 12. 四君子汤的功用是: A.补气健脾 B.理气健脾 C.温中祛寒 D.温中益气 E.气血双补 13. 地黄饮子主治: A.头痛 B.眩晕 C.痿证 D. 痹证 E. 喑痱 14.肾气丸的君药是: A. 附子 B.桂枝 C. 熟地 D. 山药 E. 茯苓 15. 下列方剂中何方为“培土生金”法中的常用方剂: A.补中益气汤 B.参苓白术散 C.四君子汤 D.归脾汤 E.四物汤 16.二陈汤中的二陈是指: A.陈皮、陈仓米 B.陈皮、陈半夏 C.陈半夏、陈仓米 D.陈皮、茯苓 E.半夏茯苓 17. 炙甘草汤的脉象特点是: A.脉细数 B.脉沉迟 C.脉结代 D.脉弦数 E.脉浮数 18.治痰基础方指: A. 二陈汤 B. 大承气汤 C. 小柴胡汤 D. 白虎汤 E. 川芎茶调散 19.半夏白术天麻汤主治: A. 湿痰证 B. 风痰证 C. 热痰证 D. 燥痰证 E. 寒痰证 20.半夏白术天麻汤组成中含有: A. 平胃散 B. 二陈汤 C. 四君子汤 D.四物汤 E. 当归补血汤 二、多选题(每道题有五个备选答。正确答为2~5个,必须将其全部选中,少选、多选或错选者,均不得分。) 1.平胃散的组成有: A.苍术 B.甘草 C.厚朴 D.陈皮 E.藿香 2. 藿香正气散治疗的病证包括: A.外感风热 B.外感风寒 C.内伤湿滞 D.内停水饮 E.表虚不固 3. 茵陈蒿汤的组成中含有: A. 茵陈蒿 B. 黄柏 C. 黄连 D. 大黄 E. 栀子 4. 补中益气汤中具有升阳举陷作用的药物是: A.升麻 B. 黄芪 C. 柴胡 D. 人参 E.甘草 5.四物汤的组成包括: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