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级财务会计之合并会计报表

高级财务会计之合并会计报表

高级财务会计之合并会计报表
高级财务会计之合并会计报表

《高级财务会计》第三章教学辅导

第三章合并会计报表——股权取得日的合并会计报表

第一节合并会计报表概述

合并会计报表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会计主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单独编制的会计报表(以后均称其为个不会计报表)为基础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淌情况的会计报表。

一、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目的

合并会计报表能够弥补母公司个不会计报表的不足,为有关方面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从而满足报表使用者了解集团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需要。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目的在于:

(一)为母公司的股东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二)为母公司债权人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三)为母公司治理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四)为有关政府治理机关提供有用的信息二、合并会计报表的构成

合并会计报表要紧包括以下几种:

(一)合并资产负债表

(二)合并利润表

(三)合并利润分配表

(四)合并现金流量表

(五)合并会计报表附注

三、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理论

几个差不多概念:

操纵和权益性资本:

操纵指统驭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籍此从该企业的活动中猎取利益的权利。

如何理解操纵:

A.操纵不同于阻碍。掌握操纵权的公司能够统驭被操纵公司的财务政策和经营政策,它有足够的把握可能对方公司会按本公司的意图从事各项经营活动,能够使对方公司的经营活动像本公司的经营活动一样展开。而一个公司对另一个公司施加阻碍,能够是各种各样的情况,一般来讲,其力度要小于操纵。

B.操纵是一种权利。推断操纵是否存在的标准,在因此否有操纵的权利,而不在因此否实际施加了操纵。一个公司实施对另一个公司的操纵,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既能够是主动的,也能够是被动的。这种操纵的权利,在股份公司中表现为在股东大会上的“表决权”。

C.操纵是与猎取利益这一全然目的相联系的。没有利益,则操纵就失去了意义。假如一个公司不能通过操纵另一个公司从其资产中猎取利益,那么就不能将这种被操纵公司视为子公司,就不能将其资产视为集团的资产,就不应将其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范围。不仅如此,假如猎取的利益微小,也不能认为存在真正的操纵。猎取的利益应该与取得操纵而付出的代价相适应。

D.从操纵中猎取的利益不一定要以金额来表示。因为从操纵中猎取的利益能够是多种多样的,它既能够是现金流入量的增加,也能够是为实现企业集团的整体目标而分担风险,减少损失,幸免竞争等。

权益性资本指对企业有投票权、能够据此参与企业经营治理决策的资本,如股份制企业中的一般股,有限责任公司中的投资者出资额等。

母公司和子公司:

母公司指对其他企业拥有操纵权的企业。

子公司指被另一企业所操纵的企业。

母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和非全资子公司:

在控股合并方式下,假如母公司购入子公司全部有投票权的股份,如此的子公司称为母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假如母公司购入子公司50%以上但不足100%有投票权的股份,如此的子公司称为非全资子公司。

少数股权、少数股东损益:

少数股权:指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不属于母公司拥有的份额。少数股东损益:指子公司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实现的损益中不属于母公司的份额。

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如何看待少数股权的性质,以及如何对其进行会计处理,国际会计界形成了三种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理论,即所有权理论、经济实体理论和母公司理论。

(一)所有权理论

依据所有权理论,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是拥有与被拥有的关系,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目的,是为了向母公司的股东报告其所拥有的资源。合并会计报表只是为了满足母公司股东的信息需求,而不是为了满足子公司少数股东的信息需求,后者的信息需求应当通过子公司的个不报表予以满足。

依照这一观点,当母公司合并非全资子公司的会计报表时,应当按母公司实际拥有的股权比例,合并子公司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同样地,非全资子公司的收入、成本费用及净收益,也只能按母公司的持股比例予以合并。总而言之,所有权理论主张采纳比例合并法,其要紧特点是:(1)在组建母子公司联合体

过程中因收购兼并而形成的资产、负债升(贬)值及商誉,按母公司的持股比例合并和摊销;(2)母子公司之间的交易及其未实现损益,按母公司的持股比例抵消;(3)合并会计报表上既可不能出现“少数股东权益”,也可不能存在“少数股东损益”。

由此可见,所有权理论是一种着眼于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持有的所有权的合并理论。采纳所有权理论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要将其拥有所有权的企业的所有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及利润,均按母公司持有股权的份额计入合并会计报表中。

所有权理论所依据的会计差不多恒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它突出体现了确认、计量和报告所有者权益是财务会计的核心目标,因此,所有权理论又称“所有者权益中心论”。此外,依照所有权理论,会计主体没有必要特不强调资本保全,应当同意其终极所有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抽回资本。

依据所有权理论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强调的是合并母公司所实

际拥有的,而不是母公司所实际操纵的资源。这种做法当然稳健,但显然违背了操纵的实质。操纵一个主体实际上是操纵该主体的资产,即按照操纵者的意愿和利益运用或指导被操纵主体全部资产的运用。由于操纵具有排它性(共同操纵除外),当母公司操纵了子公司时,它不仅有权直接统驭其所实际拥有资产的运用,而且能够统驭子公司全部资产的运用。因此,按所有权理论采纳比例合并法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忽略了企业并购中的财务杠杆作用,即母公司通过操纵略高于50%(在股权分散的情况下,甚至不需要50%的股权,便可统驭子公司100%资产的运用并使母公司从中获益)。此外,子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全部资产、资产与负债的组合等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子公司的资产和负债、收入、成本费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比例合并法将子公司的报表要素按母公司的持股比例人为地分割

成两部分(合并部分与非合并部分),所形成会计信息的经济意

义令人生疑。正是基于上述局限性,按照所有权理论设计的比例合并法在实务工作中的应用受到大多数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限制。目前,比例合并法只在欧洲大陆少数国家如荷兰、法国运用。(二)经济实体理论

经济实体理论的差不多立论是:会计主体与其终极所有者是相互分离、独立存在的个体。从产权理论的角度看,经济实体理论强调的是法人财产权,而不是终极财产权。法人财产权指法人有独立于其最终所有者的权利和义务,所有者投人资本后,与之相关的资产和负债的产权差不多过户至法人主体,任何所有者都不能对法人主体的财产提出要求权,法人主体对财产的占用、使用、处置和分享收益的权力不是绝对的,而是受到其所有者意志的支配。依照经济实体理论,债权人与所有者差不多上会计主体的资源提供者,只只是债权人的利益索偿权优先于所有者。同样,收入代表会计主体的经营成果,费用代表会计主体为了获得收入而付出的代价,净收益则代表会计主体的经营净成果。关于所有者

来讲,会计主体的净收益并可不能自动归于所有者,只有会计主体宣布发放现金股利,净收益才成为所有者的财宝来源。会计主体向其终极所有者派发觉金股利,既减少了会计主体的财宝存量,也部分地解除了会计主体对其所有者所承担的义务。

为了体现经济实体理论的上述观点,会计的差不多恒等式应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依照这一恒等式,所有者不再是财务会计的唯一中心,而是与债权人居于同等地位。由于将债权人与所有者都视为同等重要的利益当事人,经济实体理论十分强调"资本保全",不同意所有者在会计主体存续期间抽回资本,以免侵害债权人的正当权益。

经济实体理论认为,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关系是操纵与被操纵的关系,而不是拥有与被拥有的关系。这意味着母公司有权支配子公司的全部资产的运用,有权统驭子公司的经营决策和财务分配决策。因此,母子公司在资产运用、经营和财务决策上便成为独立于其终极所有者的统一体,那个统一体就应是编制合并会计

报表的主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目的在于满足合并主体所有股东的信息需求,而不仅仅是满足母公司的信息需求,具体讲,是为了满足合并主体所操纵的资源。实体理论是将合并会计报表作为企业集团各成员企业构成的经济联合体的会计报表,从经济联合体的角度来考虑合并会计报表合并的范围和合并的技术方法问题。实体理论强调的是企业集团中所有成员企业所构成的经济实体,按照经济实体理论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是为整个经济实体服务的。在运用经济实体理论的情况下,关于构成企业集团的拥有多数股权的股东和拥有少数股权的股东同等对待,因此,通常将少数股东权益视为股东权益的一部分。

依照这一观点,当合并非全资子公司的会计报表时,应当采纳全部合并法,将子公司的全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及净收益予以合并。要紧特点是:(1)在组建母子公司联合体过程中因收购兼并形成的资产、负债升(贬)值及商誉,应全部予以合并和摊销;(2)母子公司之间的交易及未实现损益,

应全部予以抵销;(3)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上,母公司未实际拥有的所有者权益反映为少数股东权益,作为合并所有者权益的一个项目单独列示;(4)少数股东在子公司应分享的损益,视为合并净收益在不同股东之间的分配,通过利润分配表予以反映,而不作为合并净收益的一个减项。

在经济实体理论下,按完全合并法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合并的是母公司所操纵的资源,而不是所拥有的资源,与操纵的经济实质一致。另外,在完全合并法下,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不需要对子公司的资产、负债进行人为分割,对子公司的全部资产、负债升贬值及商誉进行合并,事实上采纳了单一属性(相当于公允价值)对子公司的全部资产、负债进行计价,克服了比例合并法的弊端。

(三)母公司理论

长期股权投资与合并财务报表例题

1?因追加投资等原因导致的转换 (1)金融工具模式T权益法 例1: 2014年1月4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00 000 000元取得乙公司股票10 000 000股, 占乙公司10%的股权,准备长期持有,因其取得该项投资时甲公司对乙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乙公司股票在活跃市场中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因此甲公司取得时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2014年6月30日,甲公司持有的乙公司 的该项股票投资公允价值为125 000 000元。2014年7月1日,甲公司又以银行存款250 000 000取得乙公司股票20 000 000股。此时甲公司共计持有乙公司的股票占乙公司股权的30%,对乙公司具有重大影响。此时,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1 000 000 000元, 公允价值为1 100 000 000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贷:银行存款——成本 100 000 000 100 000 000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5 000 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5 000 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375 000 000 贷:银行存款250 000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100 000 000 ——公允价值变动25 000 0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5 000 000 贷:投资收益25 000 000 (2)金融工具模式-成本法 例2 : 2014年1月4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00 000 000元取得乙公司股票10 000 000股,占乙公司10%的股权,准备长期持有,因其取得该项投资时甲公司对乙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乙公司股票在活跃市场中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因此甲公司取得时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2014年7月1日,甲公司持有的乙公司的该项股票投资公允价值为125 000 000元。2014年7月1日,甲公司又以银行存款750 000 000取得乙公司股票60000 000股。此时甲公司共计持有乙公司的股票占乙公司股权的70%, 对乙公司具有控制权。此时,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1 000 000 000 元,公允价 值为1100 000 000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个别财务报表: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贷:银行存款——成本 100 000 000 100 000 000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5 000 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5 000 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875 000 000 贷:银行存款750 000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100 000 000 ——公允价值变动25 000 0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5 000 000 贷:投资收益25 000 000 合并财务报表:仅需按照正常抵销和调整处理。

金蝶K3WISE合并报表系统

金蝶K/3 WISE合并报表系统 系统简介 金蝶K/3 WISE合并报表系统面向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而设计,系统提供基础数据维护、数据采集、报表审核调整、合并与分析等功能,帮助各类企业集团建立起基于组织架构的财务与管理报告平台,实现集团内各级公司管理信息的快速收集,同时通过对内部交易事项的调整和自动抵销,完成集团合并报表、汇总报表的编制,保证集团企业报告及时、真实和准确的反映集团整体运营状况,以便准确衡量各公司的业绩和绩效。该系统完全符合2006年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报表合并的各项要求,既可独立运行,又可与资金管理、预算管理、企业绩效等其他管理系统结合使用,提供更完整、全面的集团财务管理解决方案。 主要业务流程

主要功能 一.集团报表数据集中存放管理 针对企业集团中各成员企业跨地域分布,以及网络环境复杂的特点,系统既支持在线编制报表,通过网络传递数据,也支持离线编制报表,通过文件传递数据,两种方式传递的报表数据则集中存放在集团进行管理。同时针对企业集团中各成员企业应用系统不完全统一的实际情况,系统既可与金蝶K/3 ERP系统紧密集成应用,又可独立于K/3 ERP系统应用。 二.合并方案管理 系统提供灵活选择公司清单中的公司,组合成不同合并方案的功能。支持按不同分析口径(例如:法定、行业、区域、事业部)编制不同管理需求的合并报表,同时支持合并方案的变动、归档与版本管理,满足企业集团的管理变化和长期发展的需要。 三.动态统计表功能 系统提供动态统计报表的数据收集和汇总功能,专门用于各类管理统计报表的统计、汇总和分析,帮助集团企业更加快速、准确地获取集团内运营统计数据,从而为管理决策提供更有效的依据。

合并会计报表抵销事项

合并会计报表合并方案 一、确定合并范围内企业的名单 1、企业根据企业合并的确认条件,确认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 2、合并范围的变更的处理。 二、汇总数据 对于系统内合并范围内的单位,直接进行报表数据汇总;对于系统外合并范围内的单位,通过报表导入的方式,进行数据的汇总; 在对合并范围内各单位的报表进行汇总的基础上,编制抵消分录; 三、合并抵消分录 (一)权益抵消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1)正常情况下的权益抵消 1)对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权益法进行模拟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损益调整)(=本分录贷方的年初未分配利润+投资收益) 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本分录贷方的资本公积)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首次合并,手工输入;次年合并,等于上年合并时模拟调整确认的“投资收益”+“年初未分配利润”) 投资收益(=首次合并时,手工输入;以后年度合并时,等于合并年度子公司的净利润×持股比例) 资本公积(=首次合并时,手工输入;以后年度合并时,等于上一

年度合并时确认的资本公积+合并年度期子公司资本公积的二级明细科目“其他资本公积”本期贷方发生额×持股比例) 2)子公司权益与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抵消对权益进行调整 借:实收资本(=合并年度期末子公司资产负债表实收资本项目的金额)资本公积(=合并年度期末子公司资产负债表资本公积项目的金额) 盈余公积(=合并年度期末子公司资产负债表盈余公积项目的金额) 未分配利润(=合并年度期末子公司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的金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合并年度期末母公司账面长期股权投资余额+上一分录权益法模拟调整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及(股权投资准备)) 少数股东权益(=(借方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合计金额)×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2)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合并期初的权益抵消分录 借:实收资本(=合并增加子公司合并期初资产负债表的实收资本项目金额)资本公积(=合并增加子公司合并期初资产负债表的资本公积项目金额) 盈余公积(=合并增加子公司合并期初资产负债表的盈余公积项目金额) 未分配利润(=合并增加子公司合并期初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项目金额) 贷:资本公积(=(借方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合计金额)×企业持股比例) 少数股东权益(=借方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合计金额-贷方的资本公积)

合并会计报表附注讲课讲稿

合并会计报表附注 一、公司概况 二、不符合会计核算前提的说明 本公司不存在不符合会计前提的情况 三、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1、会计制度:本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2、会计年度: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 3、记账本位币及外币的核算: (1)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2)外商投入的外币资本,按合同约定的汇率折合人民币记账; (3)外商投资企业发生外币业务时,采用当日的市场汇率折合人民币记账。期末,对外币账户的外币余额按月末的市场汇率调整,差额确认为汇兑损益。 4、记账基础和计价原则:公司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会计核算,资产计价以历史成本为计价基础。 5、合并会计报表编制方法: (1)合并范围的确认的原则:本公司对被投资单位的投资占有表决权资本总额50%以上的,以及虽在50%以下但有实际控制权的,采用权益法核算,并将该单位纳入合并报表的范围。若被投资单位符合财政部财会工字(1996)2号《关于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请示的复函》文件规定,不在合并范围内,不予合并。 (2)合并所采用的会计方法:根据财政部财会字[1995]11号《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编制合并报表,以母公司和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的会计报表以及其他有关资料为依据,合并各项目数额编制而成,合并时,公司的重大内部交易、资金往来、母公司权益性资本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所持份额等均相互抵消。 6、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标准: 本公司持有的期限短(一般指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流动

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确定为现金等价物。 7、坏账核算方法: (1)坏账的确认标准:凡因债务人破产,依据法律清偿后确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债务人死亡,既无遗产可供清偿,又无义务承担人,确定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债务人逾期三年未能履行偿债义务,经股东会或董事会批准列作坏账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 (2)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采用备抵法。 其中:①因债务人财务状况恶化等原因未能履行偿债义务,经股东会或董事会批准对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金额计提坏账准备;②按剩余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5‰计提坏帐准备。 8、存货的计价方法:按实际成本计价。 9、长期投资的核算方法: 本公司长期投资包括长期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及其他投资。长期投资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核算计价。 本公司对拥有被投资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以下,没有实际控制权的长期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对拥有被投资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以上(含20%),有实际控制权的长期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10、固定资产及其折旧计提方法: (1)固定资产计价标准: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等,以及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两年的,均属固定资产。 (2)固定资产原价按购建时的实际成本计价。 (3)固定资产折旧采用直线法。 11、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 采用应付税款法。 12、收入确认原则 A、销售商品: (1)公司已将商品所有权上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

合并会计报表

第一节合并会计报表概述 企业合并情况有 创立合并在合并时编制合并时的会计报表以后无需编制 吸收合并 控股合并形成母、子公司关系每年均应编制合并报表 母子公司条件一是有投资关系二是要能控制 子公司被另一企业控制的企业。 控制能够统驭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以此取得收益的权利。 一、合并报表特点 合并会计报表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一会计主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单独编制的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 一与个别会计报表相比 1会计主体是企业集团画母、子公司框架图 区分会计主体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 法律主体能在法院独立地起诉和应诉、在税务机关有独立的税务登记、有独立完整的账簿体系和报表体系企业集团都不具备 2反映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 3以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编制不是母、子公司的日常核算资料。 4由集团中有控制权的母公司编制不是集团中的所有企业。 5编制有独特的方法数据简单加总编制抵销分录。 二与汇总会计报表相比 汇总报表行政管理部门下属的若干企业要编制汇总报表 1编制目的不同合并投资者、债权人 汇总上级领导 2确定编制范围的依据不同合并控制 汇总隶属关系 3编制方法不同合并独特的方法 汇总数字简单加总 三、作用 反映企业集团的会计信息 避免人为粉饰会计报表利用控股关系转移利润或亏损 二、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确定 我国《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中指出凡是能够为母公司所控制的被投资企业都属于合并范围所有子公司纳入。 一母公司拥有其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被投资企业定量50%以上 1母公司直接拥有 例如A公司直接拥有B公司发行的普通股总数的51% 2母公司间接拥有 间接拥有母公司通过子公司而对子公司的子公司拥有半数以上的权益性资本都有控制权。 例如 A 80% A公司拥有B公司80%的股份

高级财务会计之合并会计报表

《高级财务会计》第三章教学辅导 第三章合并会计报表——股权取得日的合并会计报表 第一节合并会计报表概述 合并会计报表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会计主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单独编制的会计报表(以后均称其为个不会计报表)为基础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淌情况的会计报表。 一、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目的 合并会计报表能够弥补母公司个不会计报表的不足,为有关方面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从而满足报表使用者了解集团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需要。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目的在于: (一)为母公司的股东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二)为母公司债权人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三)为母公司治理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四)为有关政府治理机关提供有用的信息二、合并会计报表的构成 合并会计报表要紧包括以下几种: (一)合并资产负债表 (二)合并利润表 (三)合并利润分配表 (四)合并现金流量表 (五)合并会计报表附注 三、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理论 几个差不多概念: 操纵和权益性资本:

操纵指统驭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籍此从该企业的活动中猎取利益的权利。 如何理解操纵: A.操纵不同于阻碍。掌握操纵权的公司能够统驭被操纵公司的财务政策和经营政策,它有足够的把握可能对方公司会按本公司的意图从事各项经营活动,能够使对方公司的经营活动像本公司的经营活动一样展开。而一个公司对另一个公司施加阻碍,能够是各种各样的情况,一般来讲,其力度要小于操纵。 B.操纵是一种权利。推断操纵是否存在的标准,在因此否有操纵的权利,而不在因此否实际施加了操纵。一个公司实施对另一个公司的操纵,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既能够是主动的,也能够是被动的。这种操纵的权利,在股份公司中表现为在股东大会上的“表决权”。

会计合并财务报表实操技巧

老会计抢破头的,合并财务报表实务技巧总结! 柠檬云财税 2018-04-17 编制合并报表,首先你得有单家报表。取得所有纳入合并范围的单体报表包括单独子公司、控制的特殊目的实体,合伙企业。拿到单家报表后,编制抵消分录之前,首先要做的是以下几步。 1、统一母子公司的会计政策。 母公司应当统一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使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母公司一致,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母公司不一致的,应当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对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必要的调整;或者要求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另行编制财务报表。 同时,母公司应当统一子公司的会计期间,使子公司的会计期间与母公司保持一致。子公司的会计期间与母公司不一致的,应当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期间对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调整;或者要求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期间另行编报财务报表。 2、汇总母子公司报表。 今天重点分享的是汇总母子公司报表的方法。可能有人会觉得,汇总报表有什么难的,简单相加就可以。但是各种书上介绍的都是我们如何合并资产负债表,如何合并利润表,一直是把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看做两个独立的报表进行处理。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破坏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整体逻辑,而且容易顾此失彼,导致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利润表的勾稽关系错误。

所以实务中,我们会选择打通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方式,将两张表在一张表中列示,这张表我们通常称之为试算平衡表-TB表。这个打通的逻辑在哪呢?就是会计恒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是初始状态,如果这个企业开始运营了,就会出现当期利润,变化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期初)+本年利润 进一步把本年利润拆分,变化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期初)+收入-费用 收入-费用再进一步细化,就变成了利润表。也就是说资产负债表中天然包含了一个利润表,只是平时我们并没有仔细去识别。把上面公式右侧的项目统统移到左侧来,得到以下一个公式

合并差额报表方法探析

上海城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王尚敢朱亭亭随着企业投资和购并活动越来越频繁,企业报表合并也越来越复杂。目前普遍采用的报表合并业务处理方法,已无法满足合并事项的连续记录和后续管理要求。本文提出采用编制“合并差额报表”方法进行会计报表合并,解决目前“编制合并工作底稿”方法所带来的不足。一、合并报表处理现状目前编制合并抵消分录和底稿存在如下不足:1. 不能完整地反映合并业务的经济实质。目前企业对合并抵消分录的编制千差万别。不少企业把合并调整分录只是简单地写在合并工作底稿中,缺少对合并事项的调整依据、数据的计算过程记录。当会计人员把所有的合并抵消分录汇总,并填入合并工作底稿中,仅依托工作底稿中的合并调整分录来记录合并层面产生的越来越复杂的交易事项,其实很难清晰地反映合并业务的经济内容、逻辑和勾稽关系,尤其不便于复核人员的稽核和期后的查询。2. 缺乏对合并事项的连续性记录和持续性管理。在报表合并中,如对内部交易形成固定资产等所有涉及损益表事项的合并抵消,对以购买方式取得的子公司在合并时对个别报表资产负债项目由成本计量调整为公允价值计量等,都需要在期后会计期间进行持续性复核、后续计量和会计处理。目前的合并报表方法,很难做到对合并事项进行连续的会计记录和复核,影响了合并报表的准确性。 3. 审计师审定合并报表和企业合并工作底稿存在差异。年报审计时企业会编制审计前的合并会计报表,以提供给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时使用。由于年报审计结束时点多在会计期后,如果审计师有新的合并调整事项,有不少企业也不会及时更新自己财务系统留存的合并工作底稿。也有企业把报表合并的工作连同审计一起交给审计师,当企业更换审计师的时候,导致企业合并工作底稿缺失,给后续报表编制带来麻烦。 4. 经办会计人员的变动影响合并事项的持续性管理。由于目前合并报表业务所采用的处理方法,缺少对合并事项的连续性记录,加上合并调整分录缺少充分的原始依据记录,如出现会计人员流动,后任会计人员仅通过阅读简单的合并工作底稿和合并抵消分录,很难对历史的合并事项进行完整、准确地理解,给后任对合并事项的处理造成困难。二、“合并差额报表”方法概述“合并差额报表”原理是,比照单一会计主体会计核算的规范要求,在集团合并节点设立一个模拟会计主体,并以该模拟会计主体设置一个账套,用于核算此合并节点所有报表合并业务的合并调整事项,通过对合并业务的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后,依次编制记帐凭证、记帐、结帐和编制合并差额报表。然后,将生成的合并差额报表与其他个别报表简单汇总相加,生成公司所需要的合并会计报表。采用编制“合并差额报表”方法进行报表合并业务处理,较好地解决了“编制合并工作底稿”方法所带来的弊端,有明显的优势: 1. 报表合并业务环节会计处理体系严谨。借鉴单个会计主体的账簿体系设置要求,通过对合并节点所有合并调整事项进行会计处理,形成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一个完整的核算系统,可以将公司合并层面的会计信息进行完整、系统的记录,形成对历史交易轨迹的持续性刻录,通过凭证载体详细记录合并交易的形成原因以及来龙去脉。无论是企业自行对报表合并业务的处理,还是审计师在审计阶段所作的调整,都必须通过会计核算系统进行处理,能有效避免原人工操作有可能发生的遗漏,更加保证了合并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能够对合并调整事项进行明细核算和连续记录。依托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完整的核算系统,可以连续地记录和反映报表合并调整事项的依据、过程和结果。合并业务既包括时点上会计事项的抵消,如集团内部的应收应付余额合并抵消;但更多地是涉及损益事项的调整,如内部交易、企业收购交易价与标的公司账面价值差额的处理、股权处置导致失去控制在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时的不同处理等,后一部分更为复杂,并且将涉及多个或较长的会计期间。在实务工作中,如果不能对每一项具体的合并事项进行明细核算和连续记录,对后续处理将会带来极大的困难。 3. 有利于对合并调整事项的期后管理。由于每一项合并调整事项都能在会计核算系统进行记录并得到连续反映,在会计期末,会计人员可以对各会计科目的余额进行检查和复核,并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后续计量,同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4. 能加强对报表合并业务的复核。目前大部分企业的报表合并业务处理都是由一个岗位完成,

长期股权投资与合并财务报表

第九章长期股权投资与合并财务报表 案例1 资料: (1)某投资基金(投资性主体)有三家子公司甲、乙、丙,其中甲公司为其投资活动提供相关服务,乙公司、丙公司为该投资性主体控制的实业公司。该投资基金对三家子公司的投资均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采用成本法进行后续计量,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将三家公司纳入合并范围。 要求: 1.判断资料(1)中是否存在不当,如存在不当之处,请指出不当之处并说明正确处理。 【解析】资料(1)中存在不当之处。 不当之处:该投资基金对三家子公司的投资均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采用成本法进行后续计量,并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将三家公司纳入合并范围。 正确处理:该投资基金对乙公司、丙公司的投资应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乙公司、丙公司不应予以合并。 (2)某主体X作为资产管理人发起设立一项投资计划,为多个投资者提供投资机会。主体X在投资授权设定的范围内,以全体投资者的利益最大化为前提作出决策,其拥有广泛的决策权以主导投资计划的相关活动,包括具体资产配置、买入卖出时点以及投资资产出现风险时(如信用违约等)的后续管理等。主体X 按照计划资产净值的1%加上达到特定盈利水平后投资计划利润的20%获取管理费,该管理费符合市场和行业惯例,与主体X提供的服务相称。在主体X违反合同的情况下,投资者有权罢免主体X。主体X自身持有该投资计划20%的份额,主体X没有为该计划的其他投资者提供保证收回初始投资及最低收益率的承诺,主体X没有对超过该20%的投资承担任何额外损失的义务。 要求: 2.根据资料(2),判断: ①投资者有权在主体X违约时罢免主体X是保护性权利还是实质性权利,说明理由; ②主体X是主要责任人还是代理人,说明理由。

合并财务报表实务讲解

Peter以前断断续续零零散散的写过几篇关于合并财务报表的,本次准备梳理一下合并报表的编制实务,与大家交流。 一、合并报表编制准备工作 编制合并报表,首先你得有单家报表。取得所有纳入合并范围的单体报表包括单独子公司、控制的特殊目的实体,合伙企业。拿到单家报表后,编制抵消分录之前,首先要做的是以下几步。 1、统一母子公司的会计政策。 母公司应当统一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使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母公司一致,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母公司不一致的,应当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对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必要的调整;或者要求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另行编制财务报表。同时,母公司应当统一子公司的会计期间,使子公司的会计期间与母公司保持一致。子公司的会计期间与母公司不一致的,应当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期间对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调整;或者要求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期间另行编报财务报表。 2、汇总母子公司报表。 今天重点分享的是汇总母子公司报表的方法。可能有人会觉得,汇总报表有什么难的,简单相加就可以。但是各种书上介绍的都是我们如何合并资产负债表,如何合并利润表,一直是把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看做两个独立的报表进行处理。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破坏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整体逻辑,而且容易顾此失彼,导致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利润表的勾稽关系错误。所以实务中,我们会选择打通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方式,将两张表在一张表中列示,这张表我们通常称之为试算平衡表-TB表。这个打通的逻辑在哪呢?就是会计恒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是初始状态,如果这个企业开始运营了,就会出现当期利润,上表变化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期初)+本年利润 进一步把本年利润拆分,上表变化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期初)+收入-费用 收入-费用再进一步细化,就变成了利润表。也就是说资产负债表中天然包含了一个利润表,只是平时我们并没有仔细去识别。把上面公式右侧的项目统统移到左侧来,得到以下一个公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0,

合并报表合并范围如何确定

合并报表合并范围如何确定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加以确定。 (一)控制的定义 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控制通常具有如下特征: 1.控制的主体是唯一的,不是两方或多方。即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的提议不必要征得其他方同意,就可以形成决议并付诸实施。 2.控制的内容主要是被控制方的财务和经营政策,这些财务和经营政策的控制一般是通过表决权来决定的。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法定程序严格限制董事会、受托人或管理层对特殊目的主体经营活动的决策权,如规定除设立者或发起人外,其他人无权决定特殊目的主体经营活动的政策。 3.控制的性质是一种权力或法定权力,也可以是通过公司章程或协议、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授予的权力。 4.控制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包括为了增加经济利益、维持经济利益、保护经济利益,或者降低所分担的损失等。 (二)母公司与予公司

企业集团由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构成。如图1所示,假定P公司能够控制S公司,P公司和S公司构成了企业集团。如图2所示,假定P公司能够同时控制S1公司、S2公司、S3公司和S4公司,P公司和S1公司、S2公司、S3公司、S4 公司构成了企业集团。母公司和子公司是相互依存的,有母公司必然存在子公司,同样,有子公司必然存在母公司。 1.母公司 母公司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子公司的企业(或主体,下同)。从母公司的定义可以看出,母公司要求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必须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子公司,即必须满足控制的要求,能够决定另一个或多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有据以从另一个或多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母公司可以只控制一个子公司,也可以同时控制多个子公司。 如图1所示,假定P公司能够控制S公司,P公司是S公司的母公司。 如图2所示,假定P公司能够同时控制S1公司、S2公司、S3公司和S4公司,P公司为S1公司、S2公司、S3公司和S4公司的母公司。 二是母公司可以是企业,如《公司法》所规范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等;也可以是主体,如非企业形式的、但形成会计主体的其他组织,如基金等。

合并会计报表讲解

合并会计报表 本章是历年来考试的重点章,几乎每年必出大题,大部分情况下为综合题,有时是计算分析题。特别容易与长期投资等结合形成综合题。 重点、难点 合并范围有质和量两个标准 (1)量的标准:母公司拥有其50%以上(50%本身不行)的股权,可以是直接拥有、间接拥有、直接加间接拥有;如A为母公司,拥有B公司70%的股权;B公司拥有C公司21%的股权;A公司直接拥有C公司30%的股权。则C公司应该列入合并范围:因为在决定C公司经营、财务政策的会议上,A公司直接拥有30%的表决权,而通过B公司又拥有21%的表决权(B公司派出的人必定服从A公司的意志),从而在会议上控制了51%的表决权。 (2)质的标准:被母公司控制的其他被投资企业,强调“控制”,有四种表现形式。 无论是量的标准还是质的标准,其实质都是“控制”。只有“控制”才能将资产合并进来(因为资产是企业拥有和控制的经济资源)。正因为如此,对那些表面上是企业的子公司,但实际上没有控制权的企业,就不能合并进来(书中罗列的6种情况)。如果合并进来,合并后的资产就夸大了,就会误导会计报表的使用者。 1.关于合并报表的前期准备事项 (1)统一报表时点:因为不同时点的报表不能汇总; (2)统一会计政策:会计政策包括具体原则和具体方法,不同的会计政策将产生不同的信息。在母子公司内会计政策应该一致,会计信息才有一致性,才是可汇总的和可理解的; (3)对子公司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因为只有采用权益法核算,才能顺利抵销有关项目;(4)外币报表折算:如果子公司报送的是外币报表,不折算成人民币报表是不能汇总的。2.合并报表编制原则 (1)以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编制:直接通过个别会计报表相加得出汇总数后,抵销重复因素,得到合并数;每年编制都是如此。这一点,在理解连续编制时尤为重要。 (2)一体性原则: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必须将母子公司理解为一个整体,这样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内部销售收入的抵销就好理解了。这一原则是理解合并抵销分录的关键。 (3)重要性原则:合并报表并不是反映某一会计主体的具体经济业务过程,而是反映母子公司所组成的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信息,对于不重要的信息,即使不抵销,也不会误导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因此,在编制合并报表时,特别强调重要性原则的运用。 3.合并报表编制程序 (1)编制合并工作底稿:将利润表、利润分配表、资产负债表放到一个工作底稿中,可以互相平衡。要注意三点:按照利润表、利润分配表再到资产负债表的顺序排列是有道理的,因为在年终编表时,就是按照这一顺序进行的;在子公司多于一个时,最好单列子公司汇总表,这样合并底稿清晰,有利于抵销;实际工作中用电子版自动平衡,工作效率高。 (2)计算出母子公司个别报表的汇总数。 (3)编制抵销分录,这是最关键的一步,要将重要的重复因素都抵销。 (4)过入抵销分录,计算出合并数。由此可见,汇总报表是个别报表的简单相加,而合并报表则是在汇总报表的基础上,抵销了重复性的因素而得到的,这就是两者的区别。 (5)将合并数抄到正表中去,就是合并报表。 4.在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主要阐述了合并报表编制的一般原理,要求掌握8笔抵销分录: (1)将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相抵销(P686,例1) 借:实收资本20000 *

合并财务报表的条件和时点

合并财务报表的条件和时点 一、并表的基础——以控制为基础 (一)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 33 号一一合并财务报表》(2014 年修订)第七条规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控制,是指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 控制的定义包含三项基本要素: 一是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二是因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三是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在判断投资方是否能够控制被投资方时,当且仅当投资方具备上述三要素时,才能表明投资方能够控制被投资方。 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是判断控制的第一要素,这要求投资方需要识别被投资方并评估其设立目的和设计、识别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以及对相关活动进行决策的机制、确定投资方及涉及被投资方的其他方拥有的与被投资方相关的权利等,以确定投资方当前是否有能力主导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 表决权是对被投资方经营计划、投资方案、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和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聘任或解聘公司经理及确定其报酬、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等事项进行表决而持有的权利。表决权比例通常与其出资比例或持股比例是一致的,但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通常情况下,当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由持有半数以上表决权的投资方决定,或者主导被投资方相关活动的管理层多数成员(管理层决策由多数成员表决通过)由持有半数以上表决权的投资方聘任时,无论该表决权是否行使,持有被投资方过半数表决权的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 母公司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含当期可执行的或可转换的认股权证,可转换公司债券等潜在表决权,下同)。通常情况下,母公司对被投资单位实施了控制,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除外。 当对被投资方的控制是通过持有其一定比例表决权或是潜在表决权的方式时,在不存在其他改变决策的安排的情况下,主要根据通过行使表决权来决定被投资方的财务和经营政策的情况判断控制。例如,在不存在其他因素时,通常持有半数以上表决权的投资方控制被投 1

企业集团合并会计报表系统设计

企业集团合并会计报表系统设计 ---------------------------------------------------------------------------------------------------------------------- 编辑整理: excel视频教程下载编辑:王菲文章来源:新浪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演进,大量的集团内部交易频繁发生。合并报表作为综合反映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经营及现金流动情况的工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有效收集各公司数据,并且对内部交易中未实现利润及重复反映项目进行抵销,使合并报表真实反映企业集团整体情况,因此有必要设计一个实用、高效的合并报表系统。合并报表系统应解决如下问题:①子公司财务数据的收集;②合并报表系统能和财务子系统完全集成;③满足财务和管理会计的各种需求;④描述当代复杂的公司结构和资本关系;⑤自动生成抵销分录;⑥提供流程化、规范化的操作平台。 一、系统设计功能模块说明 文章设计的合并报表系统主要包括五大部分:合并集团结构模块、合并会计科目表模块、数据收集与控制模块、内部交易抵销模块和信息集成系统模块。 1.合并集团结构模块。在合并集团结构模块中,系统要维护整个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既可以是按股权投资关系描述的、用于法定对外会计报表编制的组织结构,也可以是基于内部管理目的定义的组织结构。该组织结构确定后,按合并目的确定层次结构,如按照集团控股关系进行合并,用于向外界提供信息或者按行业合并,如制造业、商业、服务业等,也可以按照集团规模、业务或地区进行合并。不同的划分可以满足集团管理的不同需要。按照不同的层次结构,将不同的集团公司进行分类。 2.合并会计科目表模块。本模块定义的会计科目表与日常会计科目表类似,但出于合并需要会有一些合并专用科目,比如合并价差,少数股东权益,外币报表折算差异等。合并会计科目表的定义十分重要,因为其直接影响到对子公司数据收集的明细程度和集团内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在确定科目明细分类时必须考虑能否满足合并中对账和抵销的需要,能否满足会计报表和管理的需要,以及这样分类在工作量和实际数据收集上是否可行等问题。合并会计科目可以按集团内外交易、币种、资产业务类型、客户、地区等进行分类。如存货科目可以分为集团内和集团外两部分,然后按存货种类归入不同的类别,从而满足存货中未实现内部利润的抵销以及加强存货管理的需要。 3.数据收集与控制模块。在定义集团结构和会计科目表模块后,系统设计将转向具体的合并操作模块。合并操作模块要实现两个任务:首先完成数据对各子公司的收集、验证、补充和标准化,这将在数据收集与控制模块中完成;其次进行集团内交易的对账和抵销,这将通过内部交易抵销模块实现。数据收集与控制模块包括余额结转模块、数据收集模块、本年净利润模块、检查上报数据模块、重分类调整模块、货币换算模块、检查标准数据模块。下文着重说明数据收集模块。

合并会计报表合并方法谈

合并会计报表合并方法谈 发表时间:2013-08-30T10:50:44.577Z 来源:《中国商界》2013年第6期供稿作者:李永合 [导读] 就合并方法而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 李永合/焦作市总工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方法共有三种:购买法、权益结合法和比例合并法。国际上对于这三种方法的认识和使用各有不同认识。【关键词】会计报表;合并会计报表;方法 合并会计报表视企业集团为一个会计主体,反映其所控制的资产、承担的负债、实现的收入、及发生的费用等信息。中国企业集团不是纳税主体,合并会计报表也不是企业进行利润分配,包括缴纳所得税、分派股利的依据,它仅仅具有提供企业集团整体经营情况信息的作用。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方法共有三种:购买法、权益结合法和比例合并法。国际上对于这三种方法的认识和使用各有不同认识。购买法下,企业合并是一家企业购买另一家净资产的交易行为,与企业从外界购入其他资产没有区别。购买方在获得被购买方现金、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的同时,也要承担别购买方的负债,用这种方式来获得被购买方的净资产。 购买方用公允价值来计量被购买方的净资产,将购买成本超过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列为商誉。购买法的特点:第一,根据购买法的购买方式,购买方拥有了被购买方的资产,且被购买方不能控制其原有经济资源,因此,购买法是以被购买方非持续经营为前提条件的。 第二,购买法下,购买方商誉的账面价值为购买方的购买成本减去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剩下的部分;第三,资产负债表日利润表中反映的是合并日后被购买方的收益;购买方并不是按照历史成本对被购买方的可辨认净资产进行确认和计量,而是按照公允价值对被购买方的资产和负债进行确认和计量。权益结合法下,企业合并是企业所有者的权益联合,并不是购买法下资产的购买。权益结合法下的企业合并方式主要是一家企业发行新的股票与其他参与合并的企业股东的股票相互交换来实现合并。 从这种合并方式的经济实质来看,企业合并是参与合并的各方共同出资来组建一个新的企业,没有购买的发生,没有现金的流入流出,因此,参与合并的各方分辨不出谁是购买方、谁是被购买方。权益结合法只适用于通过股权交换方式形成的合并。权益结合法的特点有:(一)权益结合法下,参与合并的双方并没有失去对原有经济资源的控制,因此,持续经营和历史成本是权益结合法的理论前提。 (二)权益结合法下,对于被合并方的资产,合并方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合并成本与被合并方净资产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的,调整留存收益。因此,在权益合并法中没有商誉。 (三)资产负债表日,合并方合并利润表“净利润”中包含了是被合并企业整个年度的利润收入,而不是从合并日开始到资产负债表日的利润。与购买法相比,权益结合法有很大不同,由于各方面的差异,使得采用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进行会计处理后的财务后果由很大的差异。对从被合并方取得净资产,在权益结合法下采用历史成本进行核算,而在购买法下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可是,公允价值一般情况下都高于历史成本,这就导致购买法下取得净资产高于权益结合法的。另外,合并利润表中“净利润”包含被合并方的净利润不同,权益结合法下包含的是整个会计年度的,而购买法下包含的是从购买日到资产负债表日的,因此,同一经济事项,权益结合法下合并利润表中的“净利润”就比购买法下的高。资产类项目公允价值一般都高于历史成本,而负债类项目的历史成本一般与公允价值相差不大,这就又导致了资产负债率的差异。正是因为这诸多的差异,对于合并方法的选择才应该更加谨慎。比例合并法出现的很少,仅在合并企业中使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在有关合并财务报表的会计规范中只要求采用权益法,还没有要求运用比例合并法。从国际、国内合并会计准则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国际和美国合并会计准则的研究最早,也相对比较成熟,其他国家跟随美国和国际准则的步伐也没有停止。但是,美国会计准则毕竟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结合美国经济现状和美国国情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就缺少了一些权威性。这也是我国选择国际趋同,而不是向美国趋同的原因之一。“合并理论是关于合并会计主体内母子公司关系、少数股东地位的看法,并由此决定是否及如何确认少数股东享有的资产与负债、少数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损益”。所有权理论不能满足每个信息需求者的信息需求,使得所有权理论只被少数国家采用;经济实体理论采用完全合并法,对商誉和抵消分录的编制都很完美,也正是由于这份完美使得实体理论过于理论化,很难在实际中运用执行;母公司理论则是对所有权理论观点和经济实体理论观点的折中,很难有明确的界限来界定。因此,我国合并会计准则以“控制”为依据对合并范围进行界定,选择修订后经济实体理论作为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理论基础。少数股权“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与负债和母公司股东权益分开列示”,少数股权享有收益权,应“对集团的净收益进行调整,以得出可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收益”,由此可见,国际会计准则主要采用的是母公司理论,并结合使用经济实体理论。就合并方法而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 仅从合并理论和合并方法的选择就可以看出,我国合并会计准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向国际趋同,但仍然是存在一些差异。找出差异,并对这些差异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是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不可或缺的一步。合并财务会计报告目标理论主要包括“谁是合并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合并财务会计报告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信息”。对于前者主要有母公司理论、实体理论和所有权理论。从国际上看,实体理论成为合并财务会计报告主流理论已是大势所趋,美国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立场尤其明显。从我国现阶段经济环境的特色及变化趋势看,采用实体理论也较为合理。实体理论认为合并财务会计报告是为企业集团的所有资源提供者编制的。随之而来的是应向合并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哪些信息,他们关心的不是某个单一企业,而是整个企业集团,要掌握企业集团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的信息。而提供这些信息的合并会计报表,其编制依据、编制方法及主要项目等相对个别会计报表而言都有其特殊性。

国际会计准则第合并财务报表和对附属公司投资的会计

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对附属公司投资的会计 (1989年4月公布,1994年11月格式重排) 范围 1.本号准则适用于编制与呈报受母公司控制的企业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 2.本号准则亦适用于母公司单独编制的财务报表中对附属公司投资的会计处理。 3.本号准则替代国际会计准则第3号“合并财务报表”,但不替代该准则中对联营企业投资的会计处理的部分(见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对联营企业投资的会计”)。 4.国际会计准则前言中所称的“财务报表”一词包括了合并财务报表。因此,合并财务报表应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编制。 5.本准则不涉及: (1)关于企业合并及其对合并的影响,包括对企业合并所产生的商誉在内的会计处理方法(见国际会计准则第22号“企业合并”);

(2)对联营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见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对联营企业投资的会计”); (3)对合营企业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见国际会计准则第对号“合营中权益的财务报告”)。 定义 6.本号准则所使用的下列术语,具有特定的含义: 控制(在本号准则中),是指具有支配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以便从其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能力。 附属公司,是指被另一个企业(称为母公司)控制的企业。 母公司,是指拥有一个或多个附属公司的企业。 集团,是指母公司及其所有附属公司。 合并财务报表,是指将集团视作单个企业呈报的财务报表。

少数股权,是指附属公司的净经营成果和净资产中不直接归属,亦不通过附属公司间接归属母公司的部分。 合并财务报表的呈报 7.除第8段所提到的母公司之外,母公司均应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8.一个本身完全被其他企业拥有的母公司,不需要呈报合并财务报表。在母公司几乎被其他企业完全拥有的情况下,如取得少数权益所有者的同意,也不需要呈报合并财务报表。这类母公司应说明不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理由,以及在其单独编制的财务报表中关于附属公司会计处理的基础。公布合并的财务报表的名称和注册办事处也应予以揭示。 9.母公司财务报表的使用者通常关心并需要获知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合并财务报表满足了使用者的这种需要,它以揭示单个企业的财务信息的方式来揭示集团的财务信息,而不考虑各个经济实体之间的法律界限。 10.一个本身完全被其他企业拥有的母公司,可以不呈报合共财务报表。因为其母公司不一定有这样的要求,而其他使用者的需要又完全可以通过其母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得到满足。在有些国家,一个几乎被另一企业完全拥有的母公司,如已取得少数权益所有者的同意,也可以免予呈报合并财务报表。几乎完全拥有通常是指母公司拥有90%或以上的表决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