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赤峰二中2013级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无破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孔子一生以维护、恢复“周礼”为己任,他的各项政治主张都是从这一总目标出发而提出的。明“夷狄”、“诸夏”之别,就是其中之一。孔子这方面的言论虽不多,却牵涉到“民族意识自觉”的大问题,对后世的影响也极为深远。

“周礼”成为周王朝建立领主制封建国家政治机构的组织原则之后,其作为周族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的总称的意义不仅依然存在,而且被扩大、推广到整个华夏族的势力范围。在当时,用不用“周礼”,已成为区分“夷狄”与“诸夏”的主要标志。如楚是南方大国,文化发展程度并不低于周族的姬姓各国,只因为不用“周礼”,而被“诸夏”视为“蛮夷”。齐桓公建立霸业时,还专门以“包茅不贡”为借口对楚进行讨伐。可见,“周礼”在区分“夷狄”与“诸夏”时的重要意义。由于当时在“夷狄”与“诸夏”之间还存在着严重的民族斗争,这种区分就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西周到春秋末,尽管华夏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已居主导地位,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华夏诸国与少数民族杂处的局面,如“王畿”附近就有伊雒之戎、陆浑之戎。诸侯大国卫国在卫懿公时,和邢国一起被狄人“残破”。救卫存邢、南伐荆楚、北伐山戎,是管仲辅佐齐桓公所建立的重要霸业。所以,尽管孔子对管仲僭越违礼颇为不满,但对其“相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十分称许,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孔子觉察到当时民族斗争的严重性,从维护周礼到自觉维护“诸夏”的团结统一,充分肯定管仲这方面的功绩,这说明孔子自觉地把维护民族利益作为第一位的大义,把管仲

的贡献提到了“如其仁”的高度。比起“民族大义”来,管仲在其他方面的不足,在孔子看来,都是可以原谅的。这可以说是最早的体现了某种朦胧状态的民族意识的自觉,这种民族意识的自觉的继承和发扬,就成为一种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几千年来绵延不绝,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奇迹,它的出现应当说与孔子所开始的民族意识的自觉有着一定的思想渊源关系。

关于区别“诸夏”与“夷狄”,孔子还有一段议论,即“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意思是说,“夷狄”虽“有君”,却不行“周礼”,君臣上下的名分有等于无;而“诸夏”哪怕无君,但君臣的等级秩序照样存在。可见孔子以明“夷狄”“诸夏”之别表现出来的朦胧的“民族意识”的自觉不是孤立的,而是和他的君臣等级观念纠缠在一起的,因此决不能给以过高的、违反历史真实的估计。

孔子的明“夷狄”、“诸夏”之别的政治主张,到秦汉以后逐渐以“明华夷之辨”的命题为历代儒家所继承和发扬。积极方面,每当民族危亡之际,总有一批民族英雄以此为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柱,挺身而出,伸张民族大义。消极方面,也总有人以此为借口,对内欺压少数民族,变成大汉族主义;对外则以天朝大国自居,流于狭隘的民族主义。

1.下列对“明‘夷狄’、‘诸夏’之别”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夷狄”、“诸夏”之别是孔子的政治主张之一,是在维护、恢复“周礼”这一总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B.明“夷狄”、“诸夏”之别的主要标志是周礼,它当时适用于周族内部的同时已被扩大、推广到整个华夏族。

C.明“夷狄”、“诸夏”之别表现出的强烈的“民族意识”的自觉是和君臣等级观念纠缠在一起的,并不孤立存在。

D.明“夷狄”、“诸夏”之别的政治主张在秦汉后以“明华夷之辨”的命题被继承和发扬,其历史作用具有二重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为周族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总称的“周礼”,是周王朝建立领主制封建国家政治机构的组织原则。

B.华夏诸国与少数民族杂处的局面使得“夷狄”、“诸夏”的矛盾一直存在并愈演愈烈,最终导致民族战争爆发。

C.孔子对管仲僭越违礼的行为颇为不满,但对其“一匡天下”的成就表示称许,这体现了孔子民族意识的自觉。

D.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从未中断,这文明史上的奇迹与始于孔子的民族意识的自觉有着一定的思想

渊源关系。

3.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待周礼,诸侯国有的拒之不用,有的将其作为称霸的借口,表明周礼的权威性已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动摇。

B.周王朝时“夷狄”、“诸夏”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民族斗争,孔子区分二者有自觉维护“诸夏”团结统一的考虑。

C.民族意识自觉的继承和发扬形成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民族危亡之际表现为一批民族英雄为民族大义挺身而出。

D.明夷夏之别这一主张在历史上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还应当辩证的看待这一主张。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进士第一。万历五年,由札部右侍郎改吏部。时行以文字受知张居正,蕴藉不立崖异,居正安之。

六年三月,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遂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张居正揽权久,操群下如束湿,异己者率逐去之。及居正卒,张四维、时行相继柄政,务为宽大。以次收召老成,布列庶位,朝论多称之。四维忧归,时行为首辅。十二年三月,御史张文熙尝言前阁臣专恣者四事,请帝永禁革之,时行疏争,帝深以为然,绌文熙议不用。初,御史魏允贞、郎中李三才以科场事论及时行子用懋,贬官。给事中邹元标劾罢时行姻徐学谟,时行假他疏逐之去。已而占物情,稍稍擢三人官,三冬得毋废。世以此称时行长者。评事雒于仁进《酒色财气四箴》,帝大怒,召时行等条分析之,将重谴。时行请毋下其章,而讽于仁自引去,于仁赖以免。十四年正月,光宗年五岁,而郑贵妃有宠,生皇三子常洵,颇萌夺嫡意。时行率同列再请建储,不听。廷臣以贵妃故,多指斥宫闱,触帝怒,被严谴。十八年,帝召皇长子、皇三子,令时行入见毓德宫。时行拜贺,请亟定大计。帝犹豫久之,下诏日:“朕不喜激聒。若明岁廷臣不复渎扰,当以后年册立,否则俟皇长子十五岁举行。”时行因戒延臣毋激扰。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言:“臣方在告,初不预知。册立之事,圣意已定。有德不谙大计,惟宸断亲裁,勿因小臣妨大典。”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中书黄正宾复论时行排陷同官,巧避首事之罪。二人皆被黜责。御史邹德泳疏复上,时行力求罢。诏驰驿归。四十二年,时行年八十,帝遣行人存问。诏书至门而卒。诏赠太师,谥文定。

(节选自《明史?申时行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广:扩充

B. 异己者率.逐去之率:统率

C.有德不谙.大计谙:懂得

D.帝遣行人存.问存:慰问

5.以下各句,停顿正确的一组是()(3分)

A.臣方在告/初不预知/册立之事/圣意已定/有德不谙大计/惟宸断亲裁/勿因小臣妨大典

B. 臣方在告初/不预知册立之事/圣意已定/有德不谙/大计惟宸断/亲裁勿因小臣/妨大典

C. 臣方在/告初不预知册立之事/圣意已定有德不谙/大计惟宸断亲裁/勿因小臣妨大典

D. 臣方在告初/不预知册立之事圣意已定/有德不谙大计/惟宸断亲裁/勿因小臣妨大典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申时行因为文采与书法受到张居正赏识,又因为为人含蓄宽容不标新立异,让张居正很放心,但申时行的为政风格却与张居正有很大的不同。

B.张四维、申时行相继执政后,依次召回被张居正贬黜的有经验的臣子,让他们担任各种适宜的

职位,这样的做法得到了朝廷上下舆论的称赞。

C.给事中邹元标弹劾请求罢免申时行,罪名是他和徐学谟结为儿女亲家。后来申时行还是借其他的奏章罢免驱逐了邹元标。

D.为了向万历皇帝施加压力,次辅许国在建议立太子的奏章中把当时休假的申时行的名字列在最前面。申时行密上奏章说明实情,这种明哲保身的做法造成他最终被弹劾罢免。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时行疏争,帝深以为然,绌文熙议不用。 (5分)

(2) 时行请毋下其章,而讽于仁自引去,于仁赖以免。(5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题武关①

杜牧

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

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山樯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

今日圣神家四海②,戍旗长卷夕阳中。

[注]①武关,在今陕西省丹凤县东南,战国时秦置。楚怀王绝齐亲秦,入武关为秦伏兵所执,客死秦国。②圣神:神圣天子;四海:天下统一。

8.诗人“笑”怀王什么?为什么“笑”?请简要分析。(5分)

9.诗中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任选两种加以赏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

(2)引壶觞以自酌,,,审容膝之易。

(3)鹏之徙于南冥也,,,去以六月相息者。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千秋一寸心,红楼无限情

2012年5月31日凌晨,95岁高龄的红学家周汝昌先生逝世。或许一生的喧嚣太多了,他选择安静地离开。“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安安静静地走。”他留下这样的遗愿。

进入红学研究,多少是个偶然。那是1947年,在燕京大学读书的周汝昌收到兄长周祜昌寄至燕园的信函说,他看到胡适新近一篇谈《红楼梦》的文章,其中有敦诚与敦敏皆系曹雪芹生前挚友的新论说,嘱咐周汝昌帮忙查证。周汝昌遍查燕京大学图书馆,果然在敦敏诗集中发现了一首《咏芹诗》。周汝昌将这一发现撰写成文,发表在1947年12月5日《天津国民日报》上。没想到几天后,胡适就托人转交了一封给周汝昌的信,肯定鼓励这位在校大学生的研究。胡适此时已是学界“大拿”,又是“新红学”的开创者,他的信让周汝昌“欣幸无已”。1948年,正埋头撰写《红楼梦新证》的周汝昌特意跑到胡适家中拜访。令周汝昌激动的是,胡适竟将珍藏多年的孤本《甲戍本石头记》慷慨地借给他翻阅。正因为这一段渊源,周汝昌常常被看做是胡适“红学”研究的关门弟子。

1953年,《红楼梦新证》出版。这部40多万字的“红学”研究著作引起轩然大波,因为在当时很少有人敢将《红楼梦》拔到那么高的地位——周汝昌将《红楼梦》与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但丁的《神曲》等世界名著相提并论,并大加赞赏。周汝昌把胡适、顾颉刚、俞平伯的“曹、贾互证”方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发挥出。由于崇尚实证,他的每一个论点的提出都以充分丰富的文

献资料为基础。又因为崇奉实录,他把全部实证工作都作为论证实录的手段。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乃至后来的“曹学”,其基本的方法论就是以历史上的曹家与小说中的贾府双向互证,在以历史材料推证小说本事的同时,又以小说情节反推历史,史学与文学合而为一。正是从《红楼梦新证》开始,“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后来它被称作“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此年周汝昌35岁,因为这部书,他得以调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成了学界“红人”。也由于这部书,他在后的政治运动中变成了“资产阶级胡适派唯心主义”的“烦琐考证”的典型代表,被关进“牛棚”下放。由于周恩来的特殊关照,1970年9月周汝昌重返北京。

周汝昌将“红学”构建为四大范畴,即曹学、版本学、脂学、探佚学。其晚年在探佚学发力颇多,在他数十部“红学”著作中,曾先后提出一系列探佚成果,观点令人耳目一新,但也招致不少异议。如他提出林黛玉系“沉湖而死”;“金玉奇缘”说的不是贾宝玉和薛宝钗,而是贾宝玉与史湘云等等。

1982年,周汝昌发表了《什么是红学》一文,在把人们呼吁的文学批评方法描述为“十六字真言”之后,干脆把文学性研究剔出“红学”的范围,他说:“红学显然是关于《红楼梦》的学问,然而我说研究《红楼梦》的学问却不一定都是红学,不能用一般研究小说的方式、方法、眼光、态度研究《红楼梦》。如果研究《红楼梦》同研究《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以及《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小说全然一样,那就无需红学这门学问了。”在把文学性研究剔出“红学”之外的同时,他也把自己剔出了主流“红学”的研究队伍。此后,他被喻为红学界的独行侠。他关于“红学”之界定、对红学史的回顾、对曹雪芹画像的考证等等,一次次地掀起了“红学”研究的争议。

从30岁开始,周汝昌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红学”,是红学界当然的王者。他被誉为“红学泰斗”,也被批作“闭门造车”,可谓毁誉参半。他六十余年间所走过的治红学之路,因偶然而生,又历经政治对学术氛围和学术方向的多次影响,终至晚年,既得到肯定、赞誉,身上罩着光环,亦受到讥嘲与攻击。

说不尽的《红楼梦》,道不尽的人与事。周汝昌梦在其中近七十年。梦未醒,人已去,花落水流红,谁解其中味?还是让老人家安安静静地走吧。

相关链接:

周汝昌,幼少时即醉心欧楷笔法,20岁后又致力于唐人写经,深研《兰亭》后,得右军真脉,其“横逸飞动、作草如真”的周体书法,在众多书家中神采焕然。周汝昌少年时期便热衷于古典诗词的创作,进入南开中学后,即研习宋词。燕大读书时,与顾随、张伯驹、钱钟书等都有唱和,其诗词功底颇得各位先生赏识。

百读红楼百动心,哪知春夜尚寒侵。

每从细笔惊新悟,重向高山愧旧琴。

只有英雄能大勇,恨无才子效微忱。

寻常言语终何济,不把真书换万金。

——周汝昌诗一首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红楼梦新证》一书的创作深得胡适的鼓励和帮助,这本书是周汝昌成为学界“红人”,也使他在政治运动中遭受迫害。

B.周汝昌研究红学的许多观点深受“大拿”的影响,他晚年提出的林黛玉“沉湖而死”等,就是在胡适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

C.周汝昌认为,“红学”中的文学性研究应与《三国演义》等小说的研究要区别开,不能用一般研究的方式、方法、眼光、态度。

D.周汝昌的“红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的“红学”研究方法虽得到一致认可,但他得出的结论却一直饱受争议。

E.周汝昌多才多艺、勤学善思又特立独行。研究红学,他一旦投身期间便矢志不渝,虽毁誉参半,但终难否认其红学泰斗的地位。

(2)结合全文,概括周汝昌先生在红学研究方面的贡献有哪些?请分条概括。(6分)

(3)简析文章结尾“还是让老人家安安静静地走吧”一句在文中的作用。(6分)

(4)周汝昌的一生,给我们哪些启示?请结合全文及相关链接,简要探究。(8分)

第II卷(表达题,共80分)

四、语言表达题(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2013阿姆斯特丹世界室内设计大会”中国代表团出征仪式上,全场嘉宾齐声呐喊“筑梦

大唐合盛,为中国设计发声”,声音气冲霄汉

....,久久回荡在金色大厅中。

B.本书作者采用幽默却又不失严谨的笔调,将伶人的瑰丽而又哀婉的人生轨迹勾勒出来,尤其是

行文皮里阳秋

....,含蕴丰富,使得这部作品更具别样精彩的阅读感受。

C.3月1日,云南省昆明火车站发生一起震古烁今

....的暴力恐怖案件,造成29人遇难,113人受伤。

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救治受伤群众,依法严惩暴恐分子。

D.不步地方官员前仆后继

....地追逐奢华气派的办公场所,超标建楼,铺张浪费,这种现象不仅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个中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1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是()

A.国内近期发生的恶性暴力伤医事件,中科院院士、我国肝脏外科创始人吴孟超呼吁:全社会应共同关心医生的生存处境,通过立法保护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

B.城市发展论坛的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我国城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预测城镇化速度和趋势上,而对城镇化过程中公共政策的负面影响则明显被忽视。

C.“人肉搜索”不再是普通的网络行为,它已经给某些当事人带来了精神和物质的损伤。

D.面对群发短信,人们排斥的不是问候,而是怕这来得太“快”的问候打了折,更怕复制的祝福语和同质化的问候关心降低了“心灵的温度”。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无意颂扬苦难。如果允许选择,,,,,,。而且我相信,当他带着这笔财富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一种深刻的底蕴。

①由于它来之不易,绝不会轻易丧失

②人性的某些特质,唯有借此机会才能得到考验和提高

③我宁要平安的生活,得以自由自在地创造和享受

④一旦遭遇,它也的确提供了一种机会

⑤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

⑥但是,我相信苦难的确是人生的必含内容

A.①⑤②④③⑥ B.①⑥④②③⑤ C.③⑥④②⑤① D.③④⑥①②⑤

1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6分)

电影《一代宗师》上映,但导演王家卫肯定想不到,自己的电影上映后,①。不少人狠批,且言辞极端:“巨烂片”,“垃圾片”、“稀奇古怪”……②,甚至还有不少人在网上号召大家“千万不要去看”。③,影片“完美”,“一如既往很王家卫,文艺范十足”……谩骂派斥力挺派为“装文艺”,而力挺派则将谩骂派定位为“土老帽”。双方各执己见,大喷脏词,甚至有老友为此绝交。

16. 阅读下列材料,简析两位大师表达的异同。(5分)

晚年的毕加索为了能够独处,用最后的精力去创作,就把所有的人都拒之千里。他把那些赶来想一睹大师风采的人戏称为?池塘里的青蛙。

一位华裔英籍作家翻译介绍了钱钟书先生的作品,回国时想拜访一下先生,钱先生说:?如果你吃了一只鸡蛋感觉味道还不错的话,有什么必要一定要见下这蛋的母鸡呢?

相同点:

不同点: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是一片落叶,它已走完绿的一生,由荣而枯;这并不只是一片落叶,它曾是鲜活的生命,清新了整个森林。落,是凋零、死亡、衰落、失去,亦是希望、奉献、新生、转机。心惧一片落叶,可以更加珍惜生命;心怀一片落叶,可以更加淡定从容。

你对此有何感想?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现代文阅读

1.【参考答案】(3分)C

【解析】文章第二段结尾和第三段多次表述这个政治主张表现出来的是“朦胧”的民族意识,而不是“强烈”的民族意识。

2.【参考答案】(3分)B

【解析】“一直”一词表述不准确;“杂处的局面最终导致民族战争的爆发”无中生有。

3.【参考答案】(3分)D

【解析】“明夷夏之别这一主张在历史上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表述有误,其作用是双重性的。

二、古诗文阅读

4.(3分)B(率:全、都)

5.A

6.(3分)C(“罪名是他和徐学谟结为儿女亲家”错误,邹元标弹劾罢免的是申时行的亲家徐学谟。) 7.(10分)

(1)(5分) 申时行请求皇帝不要将他的奏章发下去,而(暗示)劝告雒于仁自己辞职,雒于仁由此幸免于惩罚。

(“下”、“讽”、“引”“赖之”补充各1分,大意1分。)

(2) 申时行上奏申辩,皇帝认为很对,摒弃张文熙的提议不采用。

(“疏”“深”“绌”各一分,句意2分)(5分)

【参考译文】

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得进士第一名。万历五年由礼部右侍郎改任吏部职。申时行因为文采与书法而受到张居正赏识,含蓄宽容不标新立异,张居正很放心他。万历六年三月,张居正准备回家安葬父亲,奏请扩竞内阁大臣,(他)便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的身份入阁参与机要事务。张居正揽权很久,操纵部下如同拧去温水,异己之人全部驱除。等到张居正去世,张四维、申时行相继执政,实行宽大政策。依次召收老练成熟之人,安排在各个职位,朝廷的议论大都称赞此举。张四维服丧回乡,申时行任首辅。万历十二年三月,御史张文熙曾谏言以前的内阁大臣的四件专横恣意的事,奏请皇帝永远将其禁革,申时行上奏申辩,皇帝认为很对,摒弃张文熙的提议不采用。当初,御史魏允贞、郎中李三才因为科场的事论及申时行的儿子中用懋,被贬官。给事中邹元标弹劾罢免了申时行的姻亲徐学谟,申时行就借别的奏疏将他驱逐了。不久,他观察众情,稍稍提升了三个人的官职,三个人得以不被废黜。世人因此称赞申时行是宽厚的人。评事雒于仁呈献《酒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