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翻译目的论的局限性研究_湛明娟

翻译目的论的局限性研究_湛明娟

翻译目的论的局限性研究_湛明娟
翻译目的论的局限性研究_湛明娟

第4卷第1期2012年1月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 Vol.4No.1Jan.2012

翻译目的论的局限性研究

湛明娟,张景华

(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摘要:目的论为整个翻译研究提出了新的理论指导、新的研究思路。该理论引入中国后也被广泛地接受和认可。然

而由于其理论本身存在的不严谨性和在实践运用中的局限性也受到不少学者的批评和质疑。国内批评德国功能主义的文章仍屈指可数。论文从理论本身和实践两方面对目的论进行批评性研究。

关键词: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目的论;批判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2)01-0172-03

以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a Reiss )和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 )等4人为代表的德国功能主义的出现,打破了20世纪70年代以前将翻译视为纯语言研究的束缚,使翻译中翻译本质、翻译实践参与者、原文与译文的关系,尤其是翻译中的文化等因素被忽略的现象得以改善。同时德国功能主义解构了传统翻译研究以原文为中心和评价标准的理论,

颠覆了原文与译文的地位,结束了多年来对直译与意译的辩论。20世纪90年代德国功能主义被正式引入中国。目的论在中国的研究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一类是对目的论的介绍,对其形成、发展和具体内容进行描述。如桂乾元的《记联邦德国的三位翻译家》,该文是最早在我国翻译和介绍功能派的文章。张南峰发表在《中国翻译》上的文章再次向国内读者介绍目的论。1999年仲伟合、

钟钰的《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则是我国第一篇系统介绍功能派理论的学术论文。第二类是对目的论在实际运用中的研究,利用它来分析、解释一些翻译现象。我国首篇运用功能派理论进行实践研究的文章是陈小慰的《试论“译文功能理论”在应用文类翻译中的指导作用》,另外还有张梦雅发表在《海外英语》上的《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看商标的零翻译》等。第三类是对目的论的批判性研究。其中较有名气的有陈大亮2007年所写的

《针对翻译目的论的一种批判性反思———兼论文学翻译主题性困境》,从存在的问题出发揭示了目的论的不足,以及周志莲的《从<洛丽塔>译文看目的论的局限性》等。然而,对目的论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对目的论进行批评性研究的为数不多。本文旨在对目的论进行全面、系统的批评,力求为该

理论的研究献微薄之力。

一对目的论理论的批判

(一)法则间的层级、从属导致一元评价标准

诺德在介绍目的论的书中写到:忠实法则要服从于连贯法则,而这2条法则又都必须从属于目的法则。如果翻译目的要求转变文本功能,那么译文的评价标准便不再是连贯法则,而是译文是否充分的满足了目的;或者若翻译目的要求篇内不一致,那么篇内一致法则就不适用

[1]

。也

就是说目的论由3大等级不一、

层次不等的法则组成,这3条法则之间是从属与被从属、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其中目的法则最重要,是3大法则中居于“王位”的法则。正是目的法则占居的这种绝对的“王位”,使另外2个法则徒有其名,

从而导致了翻译过程中目的论指导下的单一评判原则、一元评价标准。彭长江在《翻译标准多,何以断是非》一文中指出,忠实性法则从属于连贯法则,而连贯法则又从属于目的法则的目的论是站不住脚的

[2]

。总之,3条不

同地位的法则,一方面导致了目的法则这一单一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带来了2条处于次要地位的法则可以违背的嫌疑。

(二)法则间相互矛盾

目的论中法则间的矛盾首先体现在“功能加忠诚”原则上。该原则是诺德系统地描写了德国功能派理论后针对非米尔目的论的不足提出的。“功能加忠诚”要求译者

2

71收稿日期:2011-10-12

作者简介:湛明娟(1988-),女,湖南常德人,硕士生,主要从事翻译理论研究。

在翻译活动中对活动的多方参与者负责,并竭力的协调各方关系。功能指那些使译文能在目的语环境下按预定方式进行运作的因素;忠诚指翻译发起人、译者、原文作者和译文接受者之间的人际关系[3]。该原则要求译者必须要同时遵循目的法则和忠诚法则,但显然这种忠诚限制了译文本身的功能。要求译者既要忠诚于发起人和译文接受者,又要忠诚于原文作者,还要满足预定的目的几乎是不可能的,也不具有实际操作性。张美芳在《功能加忠实:介评克里丝汀·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一文中对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提出质疑,张美芳认为功能加忠实理论看起来很完美,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容易做到[4]。

目的与忠实是另一对引起了不少争议、相互矛盾的概念。目的法则即是目的论指导下翻译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宿点。翻译过程中的翻译策略都应由翻译的目的决定。如果译文要求用来满足特定的社会功效,那么是否满足这一社会功效及其满足的程度便被视为译文的评价标准。然而,目的论并不否认译文目的不同于原文目的的情况,即译文需要满足不同于原文的目的,此时目的论强调的目的便与忠实法则背道而驰。忠实原则的丧失,使译文不再忠实于原文,译文与原文本应存在的某种关联不复存在,那么翻译还是翻译吗?因此,目的与忠实这种矛盾的关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究竟如何把握仍然让人深感疑惑。

(三)术语易混淆

翻译活动的发起人(initiator)和委托人(commissioner)就是一对意义含糊的术语。诺德的书中解释,发起人可能是一个人、一个群体或是一个机构,他们发起翻译活动并通过给定译文将要满足的目的来决定翻译过程[1]。功能派认为:发起人是实际需要译文的人,而委托人则是要求译者为了特殊的目的和特定的接受者而进行翻译得出译文。但是读者还是摆脱不了这样的疑问:发起人和委托人都会给出翻译的目的,两者的区别究竟是什么?难道委托人就不能是实际需要译文的人,发起人就不能给译者提供特殊的目的吗?再者,诺德又在书中表明,发起人可以是翻译过程中的任一参与者:原作作者、译文接受者或委托人。这样似乎两者又是可以重合的。读者还是不明白发起人和委托人到底是两个可重叠的概念还是两个必须严格区分的概念。

(四)概念含糊不清

目的论始终未对这个将决定翻译策略、翻译手段的“目的”下明确的定义。究竟什么是翻译目的?翻译目的便成了一个意义含糊不清的术语。弗米尔认为,翻译目的由译文预期接受者决定。换言之,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策略,而决定翻译目的最重要的因素是预期目标读者。译者应根据预期接受者的期望来推断翻译目的。但是目的论也并未对预期目标读者、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的描述和探讨。而且在翻译操作中,难道译者真的能凭借想象中预期接受者的期望得出翻译目的?译者免不了会出现推断的目的不真实的情况,因为译文的实际读者往往也不一定就是译文的预期读者。就算预期读者就是译文的实际读者,此时预期读者也是一个动态的、难以硬性规定的概念。现实生活中,预期读者对源语的了解程度不可能一致。他们极可能是来自不同社会背景,具有不同社会地位,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因此,预期读者本身就携带着诸多不确定的因素,所以它不可能明确的投射译文的目的。

忠诚原则是一个形同虚设、无法实现的原则。诺德认为,原文与译文功能完全相同的情况是很少的。译者该忠诚于翻译发起人,还是忠诚于原作者或读者呢[5]?纽马克曾说,翻译权威性文本时,如经学翻译、经典翻译,译者应该尽量忠实模仿原文[6]。而忠诚原则依然允许不忠实于原文,权威文本也不例外。该原则将协调参与者间的关系置于高于原文忠实的地位。翻译过程中译者自然是要忠诚于抱有良好交际意图的翻译参与者,但译者是否也应毫无条件的忠诚于图谋不轨的参与者呢?此外,如果翻译活动的参与者间发生了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那么对一方忠诚就会导致对另一方的不忠诚。所以这种全面兼顾的忠诚是不可能的。

二对实践中目的论的批判

(一)译文评价标准不稳定

目的论认为译文评价标准是译文是否充分满足了翻译目的。经过翻译实践表明,这一标准是不妥当的。首先,目的论忽视了译文可能面向多类型读者,需要满足多种目的需求的事实,导致翻译目的被简单化、狭窄化,是不负责任的行为[7]。其次,无视源文本意义的丰富性和译文的多功能性,损害了翻译一词本质性的含义。其三,译文是否成功满足了翻译目的这一标准含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换句话说,该标准无信度可言[8],有时难以判断译文是否充分满足了翻译目的。目的论认为,译文的目的涉及译文接受者、译语文化等相关因素。在实践中,当我们去评价一篇译文的好坏时,不同的个人或群体由于其价值观、受教育程度不同,他们的评判结果也会大不相同,或是同一人、同组织在不同时期对同一译文的评价结果也会不同。同一译文在一公司看来也许是成功的,但在另一公司看来也可能是不成功的。同一译文某一公司在一定时期内认为是成功的,在另一时期却认为是失败的。因此,将是否成功达到了翻译目的作为评价标准是不恰当的,是不具有可信度的。

(二)未正确认识译者

译者在翻译活动的多方参与者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目的论却未能正确的认识译者。目的论高估了译者的能力,还忽视了译者本身客观存在的主体差异。忠诚原则要求译者同时忠诚于翻译发起人、读者、译文接受者、译文使用者等,且当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冲突时,译

371

者要竭力协调各方的关系,以求达到共识。实际操作中,译者根本就不可能了解参与者各方的利益,也不可能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这无异于高估了译者的专业水准。目的论片面的强调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时,忽视了译者本身持有的具有差异的翻译观对整个翻译过程的影响。换言之,目的论将不同译者持有的翻译观、译者在不同时期的翻译观都视为一个稳定的常量。但是不同的译者、处于不同时期的同一译者的翻译观都是存在差异的。因此,我们应该对这种未正确认识译者身份的理论进行深入的批评性反思。

(三)导致金钱至上的功利主义

皮姆说,目的论制造出了“唯利是图的专家,能在任何以获得报酬为目的的旗帜下战斗”[1]。目的论过分的强调译文的目的和读者的接受,在这种强烈的目的性的驱使下,译者会不择手段。尤其是在将翻译作为谋生职业的领域里,翻译这一跨文化行为、人际交流行为就变成了一种商业交易行为。译者活动在目的指导下,目的则是由该商业服务的客户决定。译者满足客户提出的不一定都合理、都正确的要求,这使译者丧失了职业道德,使翻译也带有了明显的功利性。陈大亮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由于目的论过分强调译文目的和译文接受者的评价,所以目的论带有严重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色彩[9]。因此,不能任意地夸大该理论的应用范围和作用。以文学翻译为例,目的论指导文学翻译,将读者视为消费者,导致金钱至上,最后会使该理论陷入种种困境。

(四)文化帝国主义倾向

弗米尔主要强调文化在社会中扮演准则规范及习俗惯例的角色。在整个复杂的价值系统中,每种文化现象都居于指定的位置,他们是可以“让人评判的”。那么所有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就必然具有文化差异,同时是可被评价的[10]。因此,在一种文化中被其成员认可的,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不被认可。在一种文化中的普遍现象,在另一文化中可能是个别现象。翻译意味着文化间的比较,译者根据自己对源语文化专属性的了解来解释源语文化现象。目的论是典型的注重译语文化的代表,将译语文化视为中心,其他文化尤其是其他文化的特有现象被看做处于边缘的“他者”,本族文化也就成为了理解和判断他者的试金石。在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不利于译文接受者了解异域文化,对译语文化的过分重视会导致文化帝国主义。目的论中的翻译目的不可能完全客观,因为翻译目的由带有一定文化属性的翻译发起人或委托人决定,而且目的都要服从于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在某翻译原则指导下,译文若与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发生冲突,那么做出妥协和让步的都是指导翻译过程的翻译原则。为了服务于不同的意识形态,就需要不同的译文。因此,原文的文化属性完全有可能发生变化。此时,译者要尽量让译文接近目标语文化还是应保持原文文化,具有不同翻译目的的译者、委托人会做出不同的抉择。所以,当译语文化与源语文化处于明显不同地位时,便会产生翻译中的文化帝国主义。

三结语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较之于传统的翻译理论,在文本类型、原文与译文的关系、翻译过程的参与者、翻译中的文化因素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它开辟了翻译研究的新途径、新思路。然而,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清醒的意识到了目的论在理论本身的原则、原则间的关系、核心概念的界定,以及实践中翻译评价标准、译者身份的认识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局限和不足,甚至还可能导致在目的论指导下的功利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的产生。因此,任何片面夸大目的论的应用范围,认为目的论是可以解释其他所有翻译理论的说法都是不正确的。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更好地把握其使用范围,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Christiane Nord.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2]彭长江.翻译标准多,何以断是非[J].外国语,2000(5).

[3]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4]张美芳.功能加忠诚———介评克里丝汀·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J].外国语,2005(1).

[5]张沉香.功能目的理论与应用翻译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Newmark 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New York:Pergmon Press,1982.

[7]周莲志.从《洛丽搭》译本看目的论的局限性[J].怀化学院学报,2007(8).

[8]卞建华.传承与超越: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9]陈大亮.针对翻译目的论的一种批判性反思———兼论文学翻译主题性困境[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3).

[10]Christiane Nord.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M].张美芳,王克菲,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社,2005.

(责任编校龙四清)

471

翻译目的论汇总

第五讲翻译目的论简介 即就是Skopos theory skopos是希腊语,意为“目的”。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skopos这一术语通常用来指译文的目的。除了Skopos,弗米尔还使用了相关的“目标(aim)”、“目的(purpose)”、“意图(intention)”和“功能(function)”等词。为了避免概念混淆,诺德提议对意图和功能作基本的区分:“意图”是从发送者的角度定义的,而“功能”指文本功能,它是由接受者的期望、需求、已知知识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 在弗米尔的目的论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译文所意指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生产的语篇”。弗米尔认为原文只是为目标受众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可见原文在目的论中的地位明显低于其在对等论中的地位。 一、翻译目的论的产生与发展 功能派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 Reiss)、汉斯?费米尔(HansVermeer)、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 Manta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等提出的翻译理论。它的形成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其颇具里程碑意义的理论是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费米尔的目的论及其延伸理论(Skopos theorie and beyond),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 1. 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 Reiss)的翻译标准的功能分类说(the 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1971年凯瑟林娜?赖斯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ssibilities and

翻译目的论简介

翻译目的论简介 即就是skopostheory Skopos是希腊语,意为“目的”。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Skopos这一术语通常用来指译文的目的。除了Skopos,弗米尔还使用了相关的“目标(aim)”、“目的(purpose)”、“意图(intention)”和“功能(function)”等词。为了避免概念混淆,诺德提议对意图和功能作基本的区分:“意图”是从发送者的角度定义的,而“功能”指文本功能,它是由接受者的期望、需求、已知知识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在弗米尔的目的论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译文所意指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生产的语篇”。弗米尔认为原文只是为目标受众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可见原文在目的论中的地位明显低于其在对等论中的地位。 编辑本段翻译目的论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其发展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 凯瑟琳娜·莱斯首次把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将语言功能,语篇类型和翻译策略相联系,发展了以源文与译文功能关系为基础的翻译批评模式,从而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莱斯认为理想的翻译应该是综合性交际翻译,即在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方面都与原文对等,但在实践中应该优先考虑的是译本的功能特征。第二阶段: 汉斯·弗米尔(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也就是说,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此外,翻译还须遵循“语内连贯法则”和“语际连贯法则”。前者指译文必须内部连贯,在译文接受者看来是可理解的,后者指译文与原文之间也应该有连贯性。这三条原则提出后,评判翻译的标准不再是“对等”,而是译本实现预期目标的充分性。弗米尔还提出了翻译委任的概念,即应该由译者来决定是否,何时,怎样完成翻译任务。也就是说,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而且有权根据翻译目的决定原文的哪些内容可以保留,哪些需要调整或修改。费米尔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应该是“目的法则”。也就是说,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换言之,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对于中西翻译史上的归化、异化之争,乃至近二三十年译界广泛讨论的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目的论”都做出了很好的解释。翻译中到底是采取归化还是异化,都取决于翻译的目的。由于功能翻译理论就是以“目的原则”为最高准则,而任何翻译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行为,片名翻译的最终目标和主要功能是帮助人们了解影片的主要内容,并激发观众的观看欲望。因此我们需要对功能翻译理论尤其是“目的论”流派做简单了解。第三阶段: 贾斯塔·霍茨—曼塔里借鉴交际和行为理论,提出翻译行为理论,进一步发展了功能派翻译理论该理论将翻译视作受目的驱使的,以翻译结果为导向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该理论和目的论有颇多共同之处,弗米尔后来也将二者融合。第四阶段: 克里斯汀娜·诺德全面总结和完善功能派理论。克里斯汀娜·诺德首次用英语系统阐述了翻译中的文本分析所需考虑的内外因素,以及如何在原文功能的基础上制定切合翻译目的的翻译策略。克里斯汀娜·诺德对功能派各学说进行了梳理,并且提出译者应该遵循“功能加忠诚”的指导原则,从而完善了该理论。 翻译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Skopos这一术语通常用来指译文的目的。除了Skopos,弗米尔还使用了相关的“目标(aim)”、“目的(purpose)”、“意图(intention)”和“功能(function)”等词。为了避免概念混淆,诺德提议对意图和功能作基本的区分:“意图”是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限 2 页,不能加页) (一)理论价值 ( 1)自译活动是一个特殊而显著的翻译现象。由于学术体制与政策的原因,中外翻译史的研 究通常只关注单语作家和译他译者,而且自译本身的相关概念很难做出科学界定,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以来自译没有引起翻译理论界应有的重视。通过对自译理论基础、本质特性、运作机制、标准 策略等分析研究,有利于人们认识和关注自译活动,确立自译研究的学术地位,从而推进自译理论 与实践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翻译理论。 (2)研究文学自译现状,探究文学自译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廓清自译的概念和内涵。借助 对自译作家及其作品的分析研究,并通过梳理自译理论,旨在分析出自译这种翻译方式存在的特殊性, 以及发现其对翻译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启示,并希望能指导翻译实践,揭示文学自译在翻译研究 中的实际价值和理论意义。 (3)译者的创作与翻译思想决定着翻译的过程。自译作家的创作与翻译思想在其自译作品中 有着明显体现。自译作家的创作在语汇、句式、节奏等语言形式上对翻译有促进。其创作为翻译提 供了丰富的语汇,特别是在翻译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以前的创作可以为其带来灵感。 (4)自译者的翻译与创作相互影响,相互调和。主要表现为译中有作、亦译亦作和作中有译 等三种情况。由于翻译与创作存有互动,所以译作与创作之间存在巨大相似性。 (二)实际应用价值 (1)研究自译者的自译行为及其自译作品,目的在于分析出自译这种翻译方式存在的特殊性 并揭示其本质属性,不仅能丰富翻译研究内涵,还能揭示自译在翻译理论中的价值和意义。 (2)本项目以文学自译研究为主题,并选取我国著名自译作家林语堂、白先勇、张爱玲、萧 乾等四位自译作家为例,通过考察其个人创作观与翻译观,对比分析其自译作品是如何在各自创作观 与翻译观的引导下得以实现的,试图解释翻译过程即译者是如何进行自译的?自译和译他究竟有何不同? 进而试图揭示同为“环境性转换语者”的自译家们的自译活动有何“共性”与“个性”。 这对推动文学自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对翻译理论建设有一定的意义。 (3)在国内翻译领域中,对自译研究较少。通过本项目研究,可以启发更多学者从理论上对 自译这一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述评 在国外,自译活动历史悠久,国外学者主要在三方面进行了研究: (1)关于自译定义。对自译下过定义的主要有 Grutman( 2004)、Popovic( 1976)、Whyte( 2002)等学者。其中 Grutman 的定义不仅“准确” ,还超出关于自译是否是真正翻译的讨论,深入到自译 更为广泛的层面。他不仅认为自译是“翻译自己作品的行为或者是这样一种行为的结果” ,指出了自译可指翻译过程也可是翻译结果,并暗示自译常常用于文学翻译,还将自译分为即时自译和延时自译两种状态,并强调自译文本的内部互文关系。更具参考价值。 ( 2)双语写作视域的自译理论。西方自译研究一个显著特点是立足双语写作视角,如Fitch (1988)、 Beaujour ( 1995)、 Beatson ( 1999)、 Scheiner ( 2000 )、 Liberman ( 2005)、 Trzeciak ( 2005)、 Hokenson & Munson ( 2007)等。最值一提,Hokenson & Munson ( 2007)将自译文本和 自译者同时并置于西方中世纪以来的社会和学术发展史中,从自译实践活动描述和自译理论分析两 个角度,详述了西方翻译史上自译现象:①首次清晰梳理了西方自译史并科学划分为中世纪与文艺 复兴时期( 1100-1600 )、近代时期(1600-1800 )和现当代时期(1800-2000 )等三个发展阶段。 ②对自译与双语写作进行平行研究,认为自译文本的关系可以视作在一个转化性语者的共同带中,以 文化间代表的方式展现了两个文本间的策略性关系。如果把自然双语者称为自然性双语习得者,那么 自译者则可称作策略性双语习得者。这一视角为双语和自译研究提供了新思路。③从“作者中

功能翻译理论述评

功能翻译理论述评 摘要:本文对功能翻译理论的来龙去脉及其发展进行了介绍,对功能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核心思想进行阐述,目的在于说明,功能翻译理论以翻译目的为总则,把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都纳入了研究的范畴,从而为文学翻译批评提供了一个多角度、动态的视野。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目的论 一、引言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主要是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翻译,特别是结构主义语言学,把语言看成了语码,翻译则成了语言操作。七十年代,功能翻译理论开始兴起,领军人物有K.赖斯、H.J.费米尔、C.诺德、J.H.曼塔利等。 何为功能翻译理论,诺德的解释是:“功能主义,指的是功能或者是文本和翻译的功能的研究。”它涵盖了多种理论方法,主要以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主,还包括其他国家理论家的观点。如英国学者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类型和美国学者奈达的功能对等论。 以功能方法来研究翻译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圣经翻译。当时不少译者发现在不同的情况下需要采取不同的翻译。但那时“适当的翻译”强调“字对字”翻译和对原文的忠实,即使译文与想要达到的意图不一致。当时的圣经翻译者认为翻译应包含两个过程:一是对原文本的忠实再现,二是使译文适应于目标读者。马丁?路德主张在翻译圣经时在部分文章采取“字对字”翻译,其他部分文章应使译文与读者的需要和期望一致。同样,尤金?奈达区分了两种翻译中的对等: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奈达特别强调翻译目的、译者和接收者的作用以及翻译过程的文化含意。但奈达的翻译仍是关注原文,与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的观点不完全一致。

二、功能翻译理论概述 功能翻译理论的提出得益于交际理论、行为理论、话语语言学、语篇学说以及文学研究中趋向于接受理论的一系列研究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它的出现反映了翻译的全面转向,即由原先占主导地位的语言学及侧重形式、强调等值的翻译理 论转向更加注重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翻译观。功能派认为翻译是一种行为。其理论的重点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1)对翻译实质的阐释(2)对翻译过程参与者的角 色分析(3)功能翻译原则的提出。 K.赖斯是功能翻译理论的奠基人,她首次将语言功能与翻译结合,将文本按不同功能分类,使译者对交际功能的语言标记和功能翻译的组成单位感觉更敏锐,帮助译者为特定的翻译目的将对等标准明确为恰当的形式。. 之后,费米尔和诺德等提出“目的论”(Skopos theory),成为了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即翻译策略必须根据翻译要达到的目的决定,原文只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为适应新交际环境和目标读者的需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理论中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而是译文在目标语环境中所期望达到的交际功能。 J.H.曼塔利借鉴交际理论与行为理论中的概念,提出“翻译行为”(Translatio nal Action),把翻译看成目标驱动、结果导向的人们间的互动,关注翻译的过程,将翻译过程看作信息传送的过程。翻译行为及翻译的实质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 功能翻译理论不再在等值理论的基础之上,进行直译与意译的无休止的争辩,而是从翻译的功能和目的出发,强调某一具体翻译目的要求相应的翻译策略、翻 译方法。即不同的翻译目的对应不同的翻译方法;为达到某一翻译目的可以采取多种翻译方法,从而回避了诸如直译和意译的两难处境。 三、功能翻译理论观点

目的论与功能对等理论

翻译目的论简介即就是skopostheory Skopos是希腊语,意为“目的”。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Skopos这一术语通常用来指译文的目的。除了Skopos,弗米尔还使用了相关的“目标(aim)”、“目的(purpose)”、“意图(intention)”和“功能(function)”等词。为了避免概念混淆,诺德提议对意图和功能作基本的区分:“意图”是从发送者的角度定义的,而“功能”指文本功能,它是由接受者的期望、需求、已知知识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 在弗米尔的目的论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译文所意指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手中,因此翻译实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生产的语篇”。弗米尔认为原文只是为目标受众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可见原文在目的论中的地位明显低于其在对等论中的地位。 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其发展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凯瑟琳娜·莱斯首次把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将语言功能,语篇类 型和翻译策略相联系,发展了以源文与译文功能关系为基础的翻译批评模式,从而提 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莱斯认为理想的翻译应该是综合性交际翻译,即在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方面都与原文对等,但在实践中应该优先考虑的是译本 的功能特征。 第二阶段: 汉斯·弗米尔(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 束缚中摆脱出来。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也就是说,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此外,翻译还须遵循“语内连贯法则”和“语际连贯法则”。前者指译文必须内部连贯,在译文接受者看来是可理解的,后者指译文与原文之间也 应该有连贯性。这三条原则提出后,评判翻译的标准不再是“对等”,而是译本实现预期目标的充分性。弗米尔还提出了翻译委任的概念,即应该由译者来决定是否,何时,怎样完成翻译任务。也就是说,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而且有权根据翻译目的决定原文的哪些内容可以保留,哪些需要调整或修改。 费米尔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应该是“目的法则”。也就是说,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换言之,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对于中西翻译史上的归化、异化之争,乃至近二三十年译界广泛讨论的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目的论”都做出了很好的解释。翻译中到底是采取归化还是异化,都取决于翻译的目的。由于功能翻译理论就是以“目的原则”为最高准则,而任何翻译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行为,片名翻译的最终目标和主要功能是帮助人们了解影片的主要内容,并激发观众的观看欲望。因此我们需要对功能翻译理论尤其是“目的论”流派做简单了解。 第三阶段: 贾斯塔·霍茨—曼塔里借鉴交际和行为理论,提出翻译行为理论,进 一步发展了功能派翻译理论该理论将翻译视作受目的驱使的,以翻译结果为导向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该理论和目的论有颇多共同之处,弗米尔后来也将二者融合。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2001:l)认为,西方翻译研究发展史的显着特点之一就是对等,这一曾经至关重要的概念,逐渐淡化,并最终消解。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翻译活动更加频繁,各种文本类型的翻译需求迅速增加,非文学文本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考察对象,德国功能翻译学派应运而生。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贾斯特·赫尔兹-曼塔利(Justa Holz-M?ntt?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其代表理论有: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即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赫尔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由于多元体系翻译观的影响,与原文文本至高无上观念紧密相关的等值标准逐步被侧重目标系统(target system)的观念所取代。 1.2.1功能翻译学派的理论基础 卡尔·布勒于1934年提出了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对功能翻译理论有深远的影响,为赖斯的文本类型学和弗米尔的目的论奠定了基础。 1.2.1.1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 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包含以下组成因素: 语境(context):语言的“表现功能”,涉及符号与世界的关系; 说话者(speaker):语言的“表达功能”,涉及符号和说话者的关系; 受话者(hearer):语言的“感染功能”,涉及符号与受话者的关系; 符号(sign)。 布勒根据语言工具模式中的组成成分及其关系,区分了三种语言功能:信息功能(the information function)、表达功能(the expressive function)、感染功能(the appellative function)。他进而提出依据文本主要功能对文本进行分类(张美芳2005:65)。有一些文本明显试图影响读者的观念,一些文本意在产生某种美学效果,另一些则只是传达信息。布勒据此区分出三大文本类型:意动型文本(conative)、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和信息型文本(representative)(周桥2006:81)。 1.2.1.2雅各布逊的语言功能模式 雅各布逊发展了布勒的语言工具模式,提出了语言功能模式。这个模式有六个组成要素:信息、语境、信息发送者、信息接收者、接触渠道、代码和话语功能。他根据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把话语功能分成五类:信息功能、表情功能、感染功能、寒暄功能和诗学功能(张美芳2005:67)。 1.2.2译功能翻学派的主要理论 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即从原文、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弗米尔则以文本目的(skopos)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发展了功能派最主要的理论:目的论(the skopos theory)。而曼塔利比弗米尔更进一步地拓展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适用的领域。她的理论以行为理论为基础,针对包括文本转换在内的所有跨文化转换形式,而重点放在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三个方面。 1.2.2.1赖斯的文本类型学

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

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 【摘要】:本课题的主体部分共分七章:翻译理论与实践反思;学科研究现状的学理反思;治学态度与学术规范;主体性、主体间性与翻译伦理;翻译政治与意识形态研究;翻译策略与翻译批评;全球化与文化认同。第1章从总体上对翻译研究和翻译现状进行了初步反思。第2章力图澄清译界关于学科名称与体系框架的模糊认识,并从观念和评判力两个方面列举实例,指出学人在当前观念转型时期亟待注意的一些问题。最后,将常见论文写作模式划分为七种,并抽取典型论文做范例分析。第3章详细论述了目前翻译研究中的治学态度和学术规范问题。第4章将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问题与翻译伦理研究结合探讨,还指出了国内译界关于“主体性”、“subjectivity”等关键术语的某些错误认识。第5章详细阐述了翻译政治概念及研究范围和意识形态概念及研究范围,并分别解释了中西观点的差异与分歧。第6章从贴近翻译实践的角度具体探讨了有关翻译策略和翻译批评的问题。第7章先概要评点了全球化背景下的翻译活动所牵涉的文化认同问题,接着又结合博奕论对具体译例进行分析,以为论证。本课题的特色,首先在于剖析中国翻译研究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些重要问题,比如翻译史分期、学科框架、本土传统、新旧观念冲突等等。其次在于覆盖了翻译实践领域的绝大部分关键论题:译者主体性、主体间性、翻译伦理、翻译政治、意识形态、翻译策略、翻译批评、文化认同等。本课题研究以批评性反思为主,触及具体问题。既以学术为

主体,也不回避非学术因素,以期能提醒译者在商业氛围中保持职业信念,提醒同行学者在量化学术评价机制的压力下保持头脑清晰。【关键词】:翻译研究翻译实践反思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H059 【目录】:内容摘要3-4Abstract4-5目次5-8引论8-10第1章翻译理论与实践反思10-401.1翻译理论与实践概论10-131.1.1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内涵10-121.1.2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特质及其关系12-131.2当前翻译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13-281.2.1理论研究的自律13-171.2.2我国翻译史研究的盲点与误区17-211.2.3本土传统21-281.2.3.1古代、近代、现代、当代22-251.2.3.2“忠实”之于传统25-281.3翻译实践现状反思28-401.3.1语言驾驭及知识储备28-311.3.2文化意识31-40第2章学科研究现状的学理反思40-742.1学科名称与体系框架40-462.1.1学科名称40-432.1.2学科建制的体系框架与课程设置43-462.2观念与判断46-742.2.1观念转变中的困顿46-552.2.2评判力55-592.2.3论文写作模式59-74第3章治学态度与学术规范74-1023.1治学态度74-863.1.1构架疏忽74-753.1.2阐释粗疏75-763.1.3措词不慎76-783.1.4言过其

功能翻译理论目的论

方梦之主编:《译学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29页 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ist translation theory 又称“功能目的论”(Skopos theory)。1971年,德国的莱斯(K. Reiss)首先提出“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评价的新模式。1984年她在与费米尔(H. J. Vermeer)合写的General Foundation of Translation Theory一书中声称: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一种或若钟交际功能。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学者克利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进一步拓展了译文功能理论。她强调译文与原文的联系,但这种联系的质量与数量由译文的预期功能确定。这就是说,根据译文语境,原文中的哪些内容或成分可以保留,哪些需调整或改写,该由译文的预期功能确定。 功能目的理论的两项基本原则是:1. 翻译各方面的交互作用受翻译目的所决定;2. 目的随接受对象的不同而变化。按照这两项原则,译者可以为了达到目的而采用任何他自己认为适当的翻译策略。换句话说,目的决定方式(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 作为受文化制约的语言符号,原文语篇和译文语篇受到各自交际环境的影响,译文功能与原文功能可相似或保持一致,也可能完全不同。根据不同的语境因素和预期功能,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法,这是功能翻译理论比以对等为基础的翻译理论或极端功能主义的翻译理论更为优越之处。翻译功能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方法表现出较大的灵活性,较高的科学性和易操作性。Toury 把“功能目的论”看作是“译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

综上所述,文学自译研究似有以下不足:( 1)文学自译定义和范畴界定,尚需深入和统一; (2 )以某位自译家的某部自译作品为个案的研究(作者为中心的研究和单文本自译作品研究)屡见不鲜,但对同类或跨类双语作家和自译家及其自译作品的共性和个性比较研究似未涉及或甚为罕见;(3)研究者或注重自译实践,或理论与实践并重,但其理论的哲学思辩演绎受到一定局限,研究视角稍显单一,理论探讨的连续性和深入性有待加强,跨学科意识尚显不足,因而自译理论研究的系统性、普遍性和开放性也就难免欠缺。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计划进度、前期研究基础及资料准备情况(限2页,不能加页) (一)研究思路 首先,我们根据Hokenson和Munson (2007)关于自译性双语研究的翻译分析范畴,即将双语 者划分为“环境性转换语者” 、“口语性双语混用者”、“书面语双语使用者”、“称职性双语者”、“地道双语者”和“多语者”等六类,选择其中最为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一类文学自译作家一一“环境性转换语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这些自译家具体限定在林语堂、白先勇、张爱玲、萧乾等四位我国著名自译作家上;然后,通过采用定性定量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对自译及其范畴界、文学自译研究现状与趋势、文学自译的理论基础、文学自译的运作机制以及文学自译者所持的标准和自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进行考察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二)研究方法 本项目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二: (1)对比分析法。一方面,对国内外就该选题的研究动态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和对此,充分了 解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后,再探索前人研究的不足。我们主要发现目前学界对自译研究主要在自译 的概念和领域厘定以及对同类或跨类自译家及其自译作品的共性和个性研究方面存有不足。因此, 本项目努力通过对比分析,探索新的研究内容,希望有所突破和创新,以期对翻译研究有所启示。 (2)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分析法。该选题将对林语堂、白先勇、张爱玲、萧乾等四位“环境性转换语者”自译作品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为了充分说明问题,我们对相关部分(如原作与译作的个人用词倾向、高频词语、句法等)进行定量分析,或是借鉴已有的数据资料,或是自行收集语料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对其它部分所涉的问题进行定性分析。 (三)计划进度 计划发表论文3篇。预期研究成果及其出版计划如下: (1)2010年6月之前完成撰写并发表《文学自译研究:现状与趋势》(约6000字)(2)2010年10月前完成撰写并发表《文学自译:理论基础与运作机制》(约7500字)(3)2011年4月前完成撰写并发表《文学自译:标准与策略》(约6000字) (四)前期研究基础 课题组对此课题酝酿和积累已久,现已完成阶段成果论文1篇(《文学自译研究:现状与趋势》,约6000字)。本课题最终成果一一论文(3篇)的撰写提纲已定稿,有望于2009年12月底前完成初稿。课题申请人研究基础好,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1] 王佐良翻译风格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2] 从词语标记看王佐良戏剧翻译风格一一以《雷雨》为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4). [3] 汉语析字及其英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6 (3). [4] 英语同源修辞格及其翻译[J].外语教学,2004 (1). [5] 务实〃致知〃致用[J].中国翻译,2006 (5).

从功能目的论看字幕翻译

从功能目的论看字幕翻译_以美剧_绝望的主妇_为例下载本文 导读:Vol.25No.1从功能目的论看字幕翻译,——以美剧《绝望的主妇》为例,首先简述我国字幕翻译的现状,然后浅析字幕翻译的特点,以美剧《绝望主妇》为,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浅析影视字幕的相关问题及其策略,详细阐述了译者以译本功能及目的作为根本原则来指导其翻译策略选择的过程,有字幕的属性,影视屏幕上的英文字幕文字是一闪而过的,这种实现信息功能的特定方式,对字幕翻译形成了另一个制约,在进行字幕翻译的时 第25卷第1期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Changchu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Vol.25No.1从功能目的论看字幕翻译 ——以美剧《绝望的主妇》为例 杨成青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语言系,浙江杭州,310023) [摘 要] 首先简述我国字幕翻译的现状,及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浅析字幕翻译的特点,以美剧《绝望主妇》为 例,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浅析影视字幕的相关问题及其策略,详细阐述了译者以译本功能及目的作为根本原则来指导其翻译策略选择的过程。[关键词][作者简介] 字幕翻译;功能目的论;翻译策略;绝望的主妇 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杨成青(1970-),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化。 有字幕的属性。将两者综合,则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一)时间限制性 影视屏幕上的英文字幕文字是一闪而过的,平均的停留时间在一到两秒之间,并不像文学作品上的文字,读者可以前后反复地阅读欣赏,在没有理解的地方可以回读。这种实现信息功能的特定方式,对字幕翻译形成了另一个制约。译者必须保证这种递进式的信息

浅析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状况

浅析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状况 摘要:本文先简述当前中国翻译理论的大概内容,然后从翻译研究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当前国内翻译理论研究的不足等本体因素和翻译人才的培养机制、翻译领域的功利主义等影响翻译发展的外部因素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当前中国翻译理论沉 寂的原因。认为要结束沉寂期不仅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融合中西译论、翻译本体研究与相关学科相结合,而且要改革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字:翻译理论沉寂期内因外因 纵观中国翻译理论,我们很容易找到这些熟悉的字眼“信”、“达”、“雅”、“神似”,还有“化境”等。 “信”“达”“雅” 清末新兴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在《天演论》中的“译例言”讲到:“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信”指意义不背原文,即是译文要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则指译文时要文言化。如今“信”“达”“雅”三个字已经被我们说滥了,近代翻译理论近百年,长久被当做翻译界的金科玉律。当然,内容也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适当的做了延伸、关联和改变。如:“信”即产生了后来的“忠实”,“达”对应着“通顺”,而“雅”一词被赋予了新的翻译内涵,不是起初所指的译文要文言化,而指在选用词语时要得体,简明优雅。 “神似”

“ 神似”,亦即“传神”,“传神达意”,“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 其外”,顾名思义,就是传达原文的精神,通过文字把字里行间的意蕴曲达以出。不同语言各有特色,有许多难以互译的地方,而翻译绝不是坐标似的“字当句对”,而是多层次的传神达意。文学翻译尤其如此。傅雷,一位毕生从事文学翻译创作的著名翻译家。他视文学工作为崇高神圣的事业,不但把损害文学精品看作像歪曲真理一样严重,并且将介绍一部文学作品不能还原它本身,也认为难以容忍。他深明文学翻译的甘苦,始终持着严谨、认真负责的翻译态度,他以自己的大量译作为印证,在严复的“信,达,雅”之外,另树一帜,标举“神似”,可谓我国 翻译理论界的一个重大突破。他切中了文学翻译的关键所在,把翻译从字句的推敲提到艺术的锤炼。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把我国传统美学中“传神”这个重要观点,引入翻译理论,把对翻译理论的认识提到美学范畴,从而拓宽了翻译理论的研究领域,为后来翻译美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所以“神似”翻译观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翻译事业的巨大进步,翻译理论由一般化、抽象化走向专业化、具体化的开始。 “化境” 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开篇即引许慎《说文解字》有关翻译的训诂:《说文解字》卷十二部第二十六字:“囮,译也。从‘口’,‘化’声。率鸟者系生鸟以来之,名曰‘囮’,读若‘讹’。”南唐以来,小说家都申说“译” 就是“传四夷及鸟兽之语”,好比“鸟媒”对“禽鸟”的“引诱”,“讹”、“化”、和“囮”是同一个字。“译”、“诱”、“媒”、“讹”、“化”这些一脉通连、彼此呼应的意义,组成了研究诗歌语言的人所谓“虚涵数意”

功能目的论与关联理论对翻译的阐释

功能目的论与关联理论对翻译的阐释 齐亚丽赵洁 (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功能翻译理论和关联翻译理论都打破了传统的翻译观念,从认知角度对翻译过程进行了全新的阐释,为翻译研究开启了新视角。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关联翻译理论;认知角度 一、引言 翻译是一种语言使用和交际活动,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交际语言不同的是它涉及到两种语言(源语和译语),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如何进行翻译,以及哪种翻译原则更为合适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翻译研究开始兴盛,新的翻译理论不断涌现。从语言学派到文化学派,译者们开创了翻译研究的新时代。超越语言层面、突破学科界限、从规范化翻译转向描写式翻译的飞跃是这一时期翻译研究的特点(薄振杰,孙迎春,2007)。而伴随着人们对交际活动认知心理层面的进一步探索,译者们也开始从这一角度审视翻译研究。其中兴起于德国功能学派的翻译目的论(Nord,2001)和Earnst-August Gutt结合关联原则提出的关联翻译论(Gutt,2004)为其开启了全新的视角。 二、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学派的翻译目的论的核心是目的准则,即“翻译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活动。这种目的性在翻译实践中对翻译策略的选择起着重要作用。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Nord,2001:29)。其核心理念即翻译行为的总体目的是翻译过程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它将翻译作为一种基于原文的文本处理过程,译者可以根据翻译的目的决定原文哪些内容可以保留,哪些需要调整。“原文仅仅是译者使用的多个信息来源的一种”(Nord,2001:25)。而“目的”可分为基本的两类,即“意图”和“功能”。“意图”是指信息发送者希望译文在译语语境中取得某种效果,这是从发送者的角度出发的;“功能”则是说从信息接受者根据自身的需求、已有知识和环境来理解译文,这是从接受者角度出发的。“意图”和“功能”之间最理想的状态是两种效果都能实现并且达到一个平衡。这样,译文的交际功能才得以实现。 然而目的论这种“目的决定一切”的标准却把原文作者的意图排斥在翻译过程以外,使翻译似乎没有了原文的限制。因此Nord进一步完善了目的论,提出了“功能加忠诚”的翻译观。“功能”就是使译文在译语语境中按预设的方式运作;“忠诚”即平衡译者、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及翻译发起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忠诚原则”有助于在源语与译语之间取得一定的平衡;限制了译文可能的功能范围。译者首先必须是原文的读者(信息接收者),必须先清楚了解原文作者(信息发送者)的意图,然后再将这种意图明确地传达给译文读者(最终的信息接收者)。如果只是以单纯的目的随意进行翻译,译文读者必定无法明确了解到原文作者要传达的信息,给跨文化交流这一过程留下缺憾。 三、关联翻译理论 Sperber和Wilson(1986)提出的关联理论提出了交际的推理模式,指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推理的明示过程,对话语的理解就是一种认知活动。根据关联理论,每一个明示交际的行为都具有最佳关联性。最佳关联性指的就是受话者在理解话语时用恰当的认知努力来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每一个交际的过程就是一个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 翻译既然是一种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的交际活动,我们也就完全有理由把翻译看作是一种明示-推理性质的交际行为,不同之处仅在于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明示-推理过程或行为(张新红,何自然,2001)。因此,关联翻译论把翻译看作一种认知-推理活动,一种涉及大脑机制的交际行为。这一交际行为包含两个明示-推理过程:一是原文作者向译者明示其交际意图,译者则根据原文的信息、逻辑以及自己脑海中的百科知识,以读者的身份经认知获得最佳关联。二是译者以交际者的身份在译文中向译文读者转达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而译文读者则要根据译文所提供的信息、逻辑以及大脑中的百科知识等进行推理,以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最佳关联(薄振杰,孙迎春,2007)。所谓最小的认知努力,也要考虑到原文作者的目的和读者欣赏不同文化的需求。所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文学作品还是需要译文读者花费一定的努力以得到其中的美感,才能达到原文作者所期待的效果。尽管没有使读者花费最小的认知努力,却达到了文学翻译促进不同语言文化交流的目的。这样,使一种文化在另一种文化中得到价值上的实现,满足读者对异域文化的审美需求,也是获得了最佳关联。 四、两种理论的比较 经过以上两种理论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尽管功能翻译理论和关联翻译理论建立在不同的理论基础上,它们为翻译策略提出的指导方向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1、翻译过程及其参与者的角色 根据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Nord,2001),翻译是一种目的性的行为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活动;参与者相互 123

中国翻译研究现状及论文选题

中国翻译研究现状及论文选题 一、根据 1.学术会议 2.学术期刊论文 3.论著 4.自己的研究和研究生指导 二、文化转向中的翻译研究 1.后现代主义理论 2.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 3.改写/操控/多元系统 4.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库 5.国外翻译研究丛书 三、中国传统译论的重新建构 1.一种反拨 2.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王阳明) 3.严复“信、达、雅” 4.钱锺书“化境” 四、翻译研究的美学层面 1.译学新论丛书(上海译文出版社) 2.文学翻译研究 五、翻译研究的哲学层面 1.解释学(视域融合) 2.交往理论 3.语言哲学 六、翻译研究的语言学层面 1.对比语言学 2.系统功能语法 3.认知语言学 4.语用学 七、中国典籍翻译研究 1.《论语》、《道德经》、《庄子》等哲学经典的翻译 2.《红楼梦》、《水浒传》等文学经典的翻译研究 3.与汉学研究相结合 八、诗歌翻译研究 1.汉诗英译 2.英诗汉译 3.比较诗学与诗歌翻译(刘若愚、叶威廉、叶嘉莹、宇文所安) 九、中西翻译史研究 1.佛经典籍翻译 2.耶稣会士/传教士的中国典籍翻译 3.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翻译活动 4.新时期的翻译活动研究 十、中外翻译家/翻译理论家研究 理雅各, 严复, 鲁迅, 钱锺书, 傅雷, 朱生豪, 许渊冲, 奈达

十一、翻译研究与新技术的结合 1.机助翻译 2.语料库翻译学 十二、翻译的专业性研究 1.口译(交替传译、同声传译) 2.笔译 3.翻译课程设置 4.翻译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 5.翻译研究论文的选题 一、翻译研究的金字塔 1.塔顶:哲学研究 2.中间:美学研究 3.塔底:语言学研究 二、论文选题中的研究意识 2.1 问题意识 ●价值 ●前人研究 ●研究空间 2.2 理论意识 ●Theoretical familiarization ●Theoretical authorization ●Theoretical application ●理论与研究对象的贴合度 2.3 双向意识 ●纵向(翻译史) ●横向(翻译过程) 2.4 方法意识 ●思辨 ●实证 ●思辨+实证 2.5 创新意识 ●理论话语的沿袭 ●理论话语的创新 2.6 规范意识 ●学术规范 ●写作规范 2.7 专业意识 ●体现翻译专业的独特性

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 仲伟合

?国外翻译理论? 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 仲伟合 钟 钰 翻译早在公元前就已成为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从公元前罗马帝国的翻译学家们对“词对词”翻译与“意义对意义”翻译展开辩论至今,翻译理论领域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特别是近代,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新的翻译理论不断涌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就出现一派翻译理论———功能派翻译理论。功能派认为翻译(包括口、笔译)是一种行为。其理论的重点表现在如下三方面:(1)对翻译实质的阐释(2)对翻译过程参与者的角色分析(3)功能翻译原则的提出。本文拟从这三方面入手,介绍功能派翻译理论。1.功能派的形成及重要理论谈到功能派,就不得不提及三位功能派翻译理论杰出的贡献者凯瑟林娜?雷斯(K atharina Reiss )、汉斯?威密尔(Hans.Vermeer )、贾斯塔?赫滋?曼塔利(Justa H olz Manttari )。雷斯首先于1971年在她的著作《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 ssibilities and L imitation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一书中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即从原文、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当时,雷斯的理论建立在对等理论基础之上。因此,这种关系实际上指的是原文与译文的功能对等。雷斯的学生威密尔则突破了对等理论的限制,以文本目的(skopos )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发展了功能派的主要理论:目的论(skopostheory )。威密尔所提出的目的论(sko 2postheory )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skopos 是希腊词,意思是“目的”。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这个目的有三种解释:译者的目的(如赚钱);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和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了说明某种语言中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而采用按其结构直译的方法)。通常情况下,“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那么目的从何而来?“目的论”认为翻译过程的发起者(initiator )决定译文的交际目的。发起者出于某个特殊原因需要译文。在理想状况下,他会给出需要译文的原因,译文接受者、使用译文的环境、译文应具有的功能以及与原因有关的细节等。所有这些构成了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 )。翻译要求向译者指明了需要何种类型的译文,而译者并非被动接受一切。他可以参与决定译文的目的,特别是当发起者因专业知识不足或其它原因对译文目的不甚明了的时候,译者可 以与发起者协商,从特殊的翻译情况中得出译文目的。除了目的法则之外,目的论还有两个法则:连贯性法则(coher 2ence rule )和忠实性法则(fidelity rule )。连贯性法则指的是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 )的标准。所谓语内连贯是指译文必须能让接受 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忠实性法则指原文与译文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intertextual coherence )。语际连贯类似于通常所说的忠实于原文,而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则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 的理解决定。而曼塔利比威密尔更进一步地拓展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适用的领域。她的理论以行为理论为基础。针对包括文本转换在内的所有跨文化转换形式,而重点放在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三个方面。2.翻译的基本概念与实质在以上对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形成、主要人物和目的论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功能派将目的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这一点也体现在功能派对翻译概念的定义和对翻译实质的阐释中。 功能派认为翻译行为(translational action )和翻译(translation )是两个不同概念。翻译行为这个概念是由曼塔利提出的。功能派赋予行为(action )以特殊的涵义:行为具有目的性。功能派沿用了学者莱特(G eory Henrik Von Wright )对行为的定义:“行为是有目的地把事物的一种状态改变或转化到另一种状态。如果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行为也可被称为相互行为(interaction )。曼塔利将“翻译行为”定义为“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而设计的复杂行为。”“而翻译只是以原语文本为基础的一种翻译行为。”具体一点说,翻译是一种转换,在这种转换中,交际性的语言符号或非语言符号(或两者兼有)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如果说翻译行为指译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可做的工作,那么翻译就是他转换文本时所做的工作。例如,一名译者建议他的德国顾客不要把寄给新加坡一家小公司的信翻译成英文,而是译成中文,因为该译者知道新加坡虽然是个双语国家,但小公司里的人不一定熟识英文。他的行为属于翻译行为,而当他具体把这封信转换成中文时,他的行为就称为翻译。 7 4《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 C hines e T r anslato rs Jo u rnal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