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3高中数学奥数培训资料之直线和圆

2013高中数学奥数培训资料之直线和圆

2013高中数学奥数培训资料之直线和圆
2013高中数学奥数培训资料之直线和圆

兰州成功私立中学高中奥数辅导资料

(内部资料)

§18直线和圆,圆锥曲线

一.直线与圆

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设111222(,),(,)P x y P x y ,

则12P P =

;

2,线段的定比分点坐标公式:设111222(,),(,)P x y P x y ,点(,)P x y 分12P P 的比为λ,则 121x x x λλ

+=+,121y y y λλ

+=

+(1)λ≠-

3,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

(1),点斜式:00()y y k x x -=-; (2),斜截式:y kx b =+; (3),两点式:

1121

21

y y x x y y x x --=

--

(4),截距式: 1(,0)x y a b a

b

+=≠;(5),一般式:0(,Ax By C A B ++=不同为零);

(6)参数方程:00cos (sin x x t t y y t α

α=+??

=+?

为参数,α为倾斜角,t 表示点(,)x y 与00(,)x y 之间的距离) 4,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设11112222:0,:0l A x B y C l A x B y C ++=++=(或111222:,:l y k x b l y k x b =+=+).则 (1),121221//0l l A B A B ?-=且12210A C A C -≠(或12k k =且12b b ≠); (2),1212120l l A A B B ⊥?+=(或121k k ?=-). 5,两直线的到角公式与夹角公式: (1),到角公式:1l 到2l 的到角为θ,则2112

tan 1k k k k θ-=

+,(00

0180θ≤≤);

(2),夹角公式:1l 与2l 的夹角为θ,则2112

tan 1k k k k θ-=

+,(00

090θ≤≤).

6,点000(,)P x y 到直线:0l Ax By C ++=的距离

:d =.

7,圆的方程

(1),标准方程:222

()()x a y b R -+-=,其中(,)a b 为圆心坐标,R 为圆半径; (2),一般方程:2

2

0x y Dx Ey F ++++=,其中22

40D E F +->,圆心为(,)2

2

D E -

-

,

.

(3),参数方程: cos sin x a R y b R θθ

=+??=+?,其中圆心为(,)a b ,半径为R.

二.圆锥曲线 椭圆

双曲线

抛物线 定义 与两个定点的距离的 和等于常数

与两个定点的距离的 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

与一个定点和一条定 直线的距离相等

标准方程

222

2

1x y a

b

+

= (或

222

2

1x y b

a

+

=), 222

2

1x y a

b

-

=

(或

222

2

1y x a

b

-

=)

2

2y px =

(或22x py =)

参数方程

cos sin x a y b θ

θ=??

=? (或sin cos x b y a θθ=??=?

)

sec tan x a y b θ

θ=??

=? (或tan sec x b y a θθ=??=?

)

2

22x pt y pt ?=?

=? (或2

22x pt y pt

=??=?) 焦点 (,0)c ±或(0,)c ± (,0)c ±或(0,)c ± (,0)2

p 或(0,

)2

p

正数a,b,c, p 的关系 2

2

2

c a b =-

(0a b >>)

2

2

2

c a b =+

(0,0a b >>)

离心率 1c e a

=<

1c e a =

>

1e = 准线 2

a

x c

(或2

a

y c

) 2

a

x c

(或2

a

y c

)

2

p x =-(或2

p y =-)

渐近线

b y x a

=±(或b x y a

=±)

焦半径

10PF a ex =+ 20PF a ex =-

(或10PF a ey =+

20PF a ey =-)

10PF ex a =-- 20PF ex a =-+

(10PF ey a =--, 20PF ey a =-+),

(点P 在左或下支)

02p PF x =+

(或02

p P F y =+

)

统一定义

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 ,(注:焦点要与对应

直线的距离之比等于定值 的点的集合 准线配对使用)

三.解题思想与方法导引.

1,函数与方程思想 2,数形结合思想. 3,分类讨论思想. 4,参数法. 5,整体处理

例题讲解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方程

1(,22x y x y a b a

b

+-+=为相异正数),所表示的曲线是( )

A,三角形 B,正方形 C,非正方形的长方形 D,非正方形的菱形 2.平面上整点(坐标为整数的点)到直线5435y x =

+

的距离中的最小值是( )

A,170

85

C,120

D,130

3.过抛物线28(2)y x =+的焦点F 作倾斜角为060的直线,若此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B 两点,弦AB 的中垂线与x 轴交于P 点,则线段PF 的长等于( )

A,163

B,

83

D,

4.若椭圆2

2

136

20

x

y

+

=上一点P 到左焦点的距离等于它到右焦点距离的2倍,则P 点坐标为

( )

A,(3, B,(3,- C,(3, D,(3,-

5.过椭圆222

2

1x y a

b

+

=(0)a b >>中心的弦AB,(,0)F c 是右焦点,则A F B ?的最大面积为

( )

A,bc B,a b C,ac D,2

b

6.已知P 为双曲线222

2

1x y a

b

-

=上的任意一点,12,F F 为焦点,若12F PF θ∠=,则12F PF S ?=

( ) A,2

cot 2

b θ

B,

1sin 2

ab θ C,22

tan

2

b a

θ

- D,22

()sin a b θ+

7.给定点(2,3),(3,2)P Q -,已知直线20ax y ++=与线段PQ(包括P,Q 在内)有公共点,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8.过定点(,0)F a (0)a >作直线l 交y 轴于Q 点,过Q 点作QT FQ ⊥交x 轴于T 点, 延长TQ 至P 点,使QP TQ =,则P 点的轨迹方程是 .

9.已知椭圆

222

2

1(0)x y a b a

b

+

=>>与直线1x y +=交于M,N 两点,且O M O N ⊥,(O 为

原点),当椭圆的离心率3

2

e ∈时,椭圆长轴长的取值范围是 .

10.已知12,F F 是椭圆

2

2

116

12

x

y

+

=的两个焦点,M 是椭圆上一点,M 到y 轴的距离为

M N ,且M N 是1M F 和2M F 的等比中项,则M N 的值等于 .

11.已知点A 为双曲线221x y -=的左顶点,点B 和点C 在双曲线的右分支上,A B C ?是 等边三角形,则A B C ?的面积等于 .

12.若椭圆

2

2

1x

y

m

n

+

=(0m n >>)和双曲线

2

2

1(0,0)x

y

a b a

b

-

=>>有相同的焦点1,F

2F ,P 为两条曲线的一个交点,则12PF PF 的值为 .

13.设椭圆

2

2

12

6

x

y

+

=有一个内接P A B ?,射线OP 与x 轴正向成

3

π

角,直线AP,BP 的斜率

适合条件0AP BP k k +=.

(1),求证:过A,B 的直线的斜率k 是定值; (2),求P A B ?面积的最大值.

14.已知(AOB θθ∠=为常数且02

π

θ<<

),动点P,Q 分别在射线OA,OB 上使得POQ ?

的面积恒为36.设POQ ?的重心为G,点M 在射线OG 上,且满足32O M O G =.

(1),求O G 的最小值;

(2),求动点M 的轨迹方程.

15.过抛物线22y px =(p 为不等于2的素数)的焦点F,作与x 轴不垂直的直线l 交抛物线 于M,N 两点,线段MN 的垂直平分线交MN 于P 点,交x 轴于Q 点. (1),求PQ 中点R 的轨迹L 的方程;

(2),证明:L 上有无穷多个整点,但L 上任意整点到原点的距离均不是整数.

课后练习

1.已知点A 为双曲线122=-y x 的左顶点,点B 和点C 在双曲线的右支上,ABC ?是等边三角形,则ABC ?的面积是

(A )

3

3 (B )

2

33 (C )33 (D )36

2.平面上整点(纵、横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到直线5

435+

=

x y 的距离中的最小值是

(A )

170

34 (B )

85

34 (C )

20

1 (D )

30

1

3.若实数x, y 满足(x + 5)2

+(y – 12)2

=142

,则x 2

+y 2

的最小值为 (A) 2 (B) 1 (C) 3 (D) 2

4.直线

13

4=+y x 椭圆

19

16

2

2

=+

y

x

相交于A ,B 两点,该圆上点P ,使得⊿PAB 面积等于

3,这样的点P 共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设a ,b ∈R ,ab ≠0,那么直线ax -y +b =0和曲线bx 2+ay 2

=ab 的图形是

A B 6.过抛物线y 2=8(x +2)的焦点F 作倾斜角为60o 的直线,若此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 、B 两点,弦AB 的中垂线与x 轴交于P 点,则线段PF 的长等于

A . 3

16 B . 3

8 C .

3

3

16 D .38

7.方程

13

cos 2cos 3

sin 2sin 2

2

=-+

-y

x

表示的曲线是

A. 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

B. 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

C. 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

D. 焦点在y 轴上的双曲线

8.在椭圆

)0(12

22

2>>=+

b a b

y a

x 中,记左焦点为F ,右顶点为A ,短轴上方的端点为B 。

若该椭圆的离心率是2

15-,则ABF ∠= 。

9.设F 1,F 2是椭圆

14

92

2

=+y

x

的两个焦点,P 是椭圆上的点,且|PF 1| : |PF 2|=2 : 1,则三

角形?PF 1F 2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____.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给定两点M (-1,2)和N (1,4),点P 在X 轴上移动,当M P N ∠取最大值时,点P 的横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

11.若正方形ABCD 的一条边在直线172-=x y 上,另外两个顶点在抛物线2x y =上.则该正方形面积的最小值为 . 12.已知0C :12

2

=+y x 和1C :

)0(12

22

2>>=+

b a b

y a

x 。试问:当且仅当a ,b 满足什么

条件时,对1C 任意一点P ,均存在以P 为顶点、与0C 外切、与1C 内接的平行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13. 设曲线C 1:

12

2

2=+y

a

x (a 为正常数)与C 2:y 2

=2(x+m)在x 轴上方公有一个公共点P 。

(1)实数m 的取值范围(用a 表示);

(2)O 为原点,若C 1与x 轴的负半轴交于点A ,当0

2

1时,试求⊿OAP 的面积的最大

值(用a 表示)。

14.已知点)2,0(A 和抛物线42

+=x y 上两点C B ,使得BC AB ⊥,求点C 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

15.一张纸上画有半径为R 的圆O 和圆内一定点A ,且OA =a . 拆叠纸片,使圆周上某一点A / 刚好与A 点重合,这样的每一种拆法,都留下一条直线折痕,当A /取遍圆周上所有点时,

求所有折痕所在直线上点的集合.

16.(04,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给定三点4

(0,),(1,0),(1,0)3A B C -,点P 到直

线BC 的距离是该点到直线AB ,AC 距离的等比中项。

(Ⅰ)求点P 的轨迹方程;

(Ⅱ)若直线L 经过A B C ?的内心(设为D ),且与P 点的轨迹恰好有3个公共点,求L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

17.过抛物线2x y =上的一点A (1,1)作抛物线的切线,分别交x 轴于D ,交y 轴于B.点C 在抛物线上,点E 在线段AC 上,满足

1λ=EC

AE ;点F 在线段BC 上,满足

2λ=FC

BF ,且

121=+λλ,线段CD 与EF 交于点P.当点C 在抛物线上移动时,求点P 的轨迹方程.

课后练习答案

1.C

2.B

3.B

4.B

5.B

6.A

7.C

8.90o

9.

3

32

10.设椭圆的长轴、短轴的长及焦矩分别为2a 、2b 、2c ,则由其方程知a =3,b =2,c =5,故,|PF 1|+|PF 2|=2a =6,又已知[PF 1|:|PF 2|=2:1,故可得|PF l |=4,|PF 2|=2.在△PF l F 2中,三边之长分别为2,4,25,而22+42=(25)2,可见△PF l F 2是直角三角形,且两直角边的长为2和4,故△PF l F 2的面积=4.

11. 解:经过M 、N 两点的圆的圆心在线段MN 的垂直平分线y=3-x 上,设圆心为 S (a ,3-a ),则圆S 的方程为:2

2

2

()(3)2(1)x a y a a -+-+=+

对于定长的弦在优弧上所对的圆周角会随着圆的半径减小而角度增大,所以,当

M P N ∠取最大值时,经过M ,N ,P 三点的圆S 必与X 轴相切于点P ,即圆S 的方程中的

a 值必须满足22

2(1)(3),a a +=-解得 a=1或a=-7。

即对应的切点分别为'

(1,0)(7,0)P P -和,而过点M ,N ,'p 的圆的半径大于过点M ,

N ,P 的圆的半径,所以'M P N M P N ∠>∠,故点P (1,0)为所求,所以点P 的横坐标为1。

12.解:设正方形的边AB 在直线172-=x y 上,而位于抛物线上的两个顶点坐标为),(11y x C 、),(22y x D ,则CD 所在直线l 的方程,2b x y +=将直线l 的方程与抛物线方程

联立,得.1122,12+±

=?+=b x b x x

令正方形边长为,a 则).1(20)(5)()(2212212212+=-=-+-=b x x y y x x a ① 在172-=x y 上任取一点(6,,5),它到直线b x y +=2的距离为5

|

17|,b a a +=∴②.

①、②联立解得,80.63,3221=∴==a b b 或.80.12802

min 2=∴=a a

13.利用极坐标解决: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则椭圆的极坐标方程为2

2

22

2

sin cos 1b

a

θθρ

+

=------(1)

显知此平行四边形ABCD 必为菱形,设A ),(1θρ,则B )90,(2θρ+? 代入(1)式相加:

2

2

2

2

2

1

111

1b

a

+

=+

ρρ

由于该菱形必与单位圆相切,故原点到AB 的距离为1, ∴2

221111ρρρρ+?

=,从而

11

1

2

2

2

1

=+

ρρ,∴

1112

2

=+

b

a

14. 解:(1)由?????+==+)

(21

2

2

22

m x y y a x 消去y 得:0222222=-++a m a x a x ①

设222222)(a m a x a x x f -++=,问题(1)化为方程①在x ∈(-a ,a )上有唯一解或等根. 只需讨论以下三种情况: 1°△=0得:2

12

+=

a

m ,此时x p =-a 2,当且仅当-a <-a 2

<a ,即0<a <1时适合;

2°f (a )f (-a )<0,当且仅当-a <m <a ;

3°f (-a )=0得m =a ,此时x p =a -2a 2,当且仅当-a <a -2a 2<a ,即0<a <1时适合.

f (a )=0得m =-a ,此时x p =-a -2a 2,由于-a -2a 2<-a ,从而m ≠-a . 综上可知,当0<a <1时,2

12

+=

a

m 或-a <m ≤a ;

当a ≥1时,-a <m <a . (2)△OAP 的面积p ay S 2

1=

∵0<a <

2

1,故-a <m ≤a 时,0<m a a a 212

2-++-<a ,

由唯一性得 m a a a x p 2122-++-=

显然当m =a 时,x p 取值最小.由于x p >0,从而y p =22

1a

x p -

取值最大,此时

2

2a

a y p -=,∴2a a a S -=.

当2

12

+=

a

m 时,x p =-a 2,y p =21a -,此时2

12

1a

a S -=

下面比较2a a a -与2

121a

a -的大小:

令2

212

1a

a a a a -=-,得3

1=

a

故当0<a ≤31时,2a a a -≤2

121a a -,此时2

12

1a

a S max -=

2131<

212

1a

a a a a ->

-,此时2a a a S max -=.

15.解:设B 点坐标为),4(121y y -,C 点坐标为),4(2y y -.

显然0421≠-y ,故2

14

212

11+=

--=

y y y k AB

由于BC AB ⊥,所以)2(1+-=y k BC

从而?????+=--+-==4

)]4()[2(22

111x y y x y y y ,消去x ,注意到1y y ≠得:

01))(2(11=+++y y y ?0)12()2(212

1=++++y y y y

由0≥?解得:0≤y 或4≥y .

当0=y 时,点B 的坐标为)1,3(--;当4=y 时,点B 的坐标为)3,5(-,均满足是题意.故点C 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是0≤y 或4≥y .

16.解:如图,以O 为原点,OA 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有A (a ,0).设折叠时,

⊙O 上点A /(ααsin ,cos R R )与点A 重合,而折痕为直线MN ,则 MN 为线段AA /的中垂线.设P (x ,y )为MN 上任一点,则|PA /|=|PA | 5分

∴2222)()sin ()cos (y a x R y R x +-=-+-α 即ax a R y x R 2)sin cos (222+-=+αα 10分 ∴

2

2

2

22

2

22sin cos y

x R ax a R y

x y x ++-=

++α

α

可得:)cos ,(sin 22)sin(2

2

2

2

2

2

2

2

y

x y y

x x y

x R ax a R +=

+=

++-=

+θθθα

∴2

2

2

2

22y

x R

ax a R ++-≤1 (此不等式也可直接由柯西不等式得到)

15分

平方后可化为

2

2

2

22

)

2

()2()

2

(

)

2(a R

y R a x -+-≥1,

即所求点的集合为椭圆圆

2

2

2

2

2

)

2

(

)2

(

)

2

(

)

2(a R y R a

x -+-

=1外(含边界)的部分.

20

17. 解:(Ⅰ)直线AB 、AC 、BC 的方程依次为44(1),(1),03

3

y x y x y =+=-

-=。点(,)

P x y 到AB 、AC 、BC 的距离依次为12311|434|,|434|,||5

5

d x y d x y d y =

-+=

+-=。依设,

2

2

2

2

123,|16(34)|25d d d x y y =--=得,即

222222

16(34)250,16(34)250x y y x y y --+=---=或,化简得点P 的轨迹方程为

圆S :22222320171280x y y y y ++-=-+-=2与双曲线T:8x (Ⅱ)由前知,点P 的轨迹包含两部分 圆S :2222320x y y ++-= ① 与双曲线T :2

171280y y -+-=2

8x

因为B (-1,0)和C (1,0)是适合题设条件的点,所以点B 和点C 在点P 的轨迹上,且点P 的轨迹曲线S 与T 的公共点只有B 、C 两点。

A B C ?的内心D 也是适合题设条件的点,由123d d d ==,解得1

(0,)2

D ,且知它在圆S 上。

直线L 经过D ,且与点P 的轨迹有3个公共点,所以,L 的斜率存在,设L 的方程为

12

y kx =+

(i )当k=0时,L 与圆S 相切,有唯一的公共点D ;此时,直线12

y =平行于x 轴,表明L

与双曲线有不同于D 的两个公共点,所以L 恰好与点P 的轨迹有3个公共点。......10分 (ii )当0k ≠时,L 与圆S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这时,L 与点P 的轨迹恰有3个公共点只能有两种情况:

情况1:直线L 经过点B 或点C ,此时L 的斜率12

k =±

,直线L 的方程为(21)x y =±-。

代入方程②得(34)0y y -=,解得54

(,)33

E 54

或F(-,)33

。表明直线BD 与曲线T 有2个交

点B 、E ;直线CD 与曲线T 有2个交点C 、F 。 故当12

k =±时,L 恰好与点P 的轨迹有3个公共点。

情况2:直线L 不经过点B 和C (即12

k ≠±),因为L 与S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所以

L 与双曲线T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即方程组2281712801

2

x y y y kx ?-+-=?

?=+??有且只有一组实数解,消去y 并化简得2225(817)504

k x kx ---

=

该方程有唯一实数解的充要条件是28170k -= ④

或2

2

25(5)4(817)

04

k k -+-=

解方程④得17

k =±

,解方程⑤得2

k =±

综合得直线L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是有限集1{0,,}2

17

2

±

±

±

18.解一:过抛物线上点A 的切线斜率为:∴=='=,2|21x x y 切线AB 的方程为

D B x y 、∴-=.12的坐标为D D B ∴-),0,2

1(

),1,0(是线段AB 的中点.

设),(y x P 、),(2

00x x C 、),(11y x E 、),(22y x F ,则由

1λ=EC

AE 知,

;

11,111

2

0111

011λλλλ++=

++=

x y x x ,

2λ=FC

BE 得

.11,12

20

222

22λλλλ++-=

+=

x y x x

EF

所在

直线方程为:

,111111111111

012

21011

20

12

2

21

2

01λλλλλλλλλλλλ++-+++-

=

++-

++-++-

x x x x x x x y

化简得.1]3)[()]1()[(2

020********x x x x y x λλλλλλ-++--=+--…①

当2

10≠

x 时,直线CD 的方程为:1

2202

020--=

x x x x y …②

联立①、②解得02

133x x x y +?=????=??

,消去0x ,得P 点轨迹方程为:.)13(312

-=x y 当2

10=

x 时,EF 方程为:CD x y ,4

12

3)34

14

1(

2

3212λλλ-

+

--

=-

方程为:2

1=

x ,

联立解得??

?

??

?????????

==.121,21y x 也在P 点轨迹上.因C 与A 不能重合,∴.32,10≠∴≠x x

∴所求轨迹方程为).3

2()13(3

12

-=

x x y

解二:由解一知,AB 的方程为),0,2

1

(),1,0(,12D B x y --=故D 是AB 的中点.

令,1,1,2211λλγ+==

+==

=

CF

CB t CE

CA t CP

CD 则.321=+t t 因为CD 为ABC ?的中线,

.22CBD CAD CAB S S S ???==∴

而,

23,232)11(21221212121212

1=

∴=

+=

+=+==??=??????γγ

γ

γ

γ

t t t t t t t t S S S S S S CB

CA CF CE t t CBD

CFP CAD

CEP CAB

CEF P ∴是ABC ?的重心.

设),,(),,(2

00x x C y x P 因点C 异于A ,则,10≠x 故重心P 的坐标为

,3

3

11),3

2(,3

13

102

02

x x y x x x x =

++-=

+=++=消去,0x 得.)13(3

12

-=

x y

故所求轨迹方程为).32()13(3

12

-=x x y

例题答案:

1,D 令y x =,得y x a ==±,令y x =-得x y b =-=±,由此可见,曲线必过四个点:(,)a a ,

(,)a a --,(,)b b ,(,)b b --,从结构特征看,方程表示的曲线是以这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易知

它是非正方形的菱形.

2,B

d =

=

当00532x y -=-(可取001x y ==-)时,

min 85

d =其中00(,)x y 为平面上任意整点).

3,A 此抛物线的焦点与原点重合,得直线AB

的方程为y =

,因此A,B 两点的横坐标

满足方程:238160x x --=.由此求得弦AB 中点的横坐标043

x =

,

纵坐标0y =

,进而

求得其中垂线方程为4)3

y x -

=-

-

,令0y =,得P 点的横坐标41643

3

x =+

=

,

即PF=163

.

4,C 设00(,)P x y ,又椭圆的右准线为9x =,而122PF PF =,且1212PF PF +=, 得24PF =,又

20

293

PF e x ==

-,得03x =,

代入椭圆方程得0y =.

5,A (1)当A B x ⊥轴时,1(2)2

A F

B S b c bc ?=

??=;

(2)当AB 与x 轴不垂直时,设AB 的方程为y kx =,由22221

y kx x y a

b =???+=??消去x 得222

2

222

k a b y b k a =+. 设11(,)A x y ,22(,)B x y ,

则1y =

,2y =-

,

1211()2

2

AFB S c y y c

?=

+=

=

bc =<.

6,A 由2

2

2

12

1

2

122cos F F PF PF PF PF θ=+-=2

12()PF PF -122PF PF +

(1cos )θ-,得2

1221cos b

PF PF θ

=

-,1

2

2

2

121sin sin cot

2

1cos 2

F P F S P F P F b

b θθ

θθ

?=

==-.

7,41[,]52-

设线段PQ 上任意一点00(,)M x y 且令(01)PM

t t PQ

=≤≤,则0(1)23x t t =-+ =2t +,0(1)(3)235y t t t =--+?=-+,故(2)(35)20a t t ++-++=,125

a t a -=

+,

由01t ≤≤得12015

a a -≤

≤+,解得415

2

a -

≤≤

.

8,24y ax = 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k x a =-,则Q 点坐标为(0,)ka -,直线QT 的方程为 1y x ka k

=-

-,所以T 点坐标为2

(,0)k a -,从而P 点坐标为2

(,2)k a ka -,设P 的坐标为

(,)x y ,则22x k a

y ka

?=?

=-?,消去k 可得P 点轨迹方程为24y ax =.

9, 由22

22

11x y

a b x y ?+=?

??+=?

,可得2222222()20a b x a x a a b +++-= ① 由O M O N ⊥得12120x x y y +=,即12122()10x x x x -++=,将2122

2

2a

x x a b

+=-

+,

2

2

2

122

2

a a

b x x a b -=

+代入得

2

2

112a

b

+

=,即

2

2

112b

a

=-

,

3

2

c a

,得

221113

2

b a

≤-≤

,得

22122

3

b a

,有

2

2

31(2)22

a a

≤?-

≤,

2a ≤≤

10,

5

延长NM 与椭圆

2

2

116

12

x

y

+

=的右准线l :8x =相交于D,设(,)M x y ,则

8M D x =-,因1,282

e a =

=,得211(8)2

2

M F M D x =

=

-,1218(8)2

M F M F x =-=

+,

又2

12M N

M F M F =,得2

645

x =

,

故5

M N =

.

11, 设点C 在x 轴上方,由A B C ?是等边三角形得直线AB

的斜率3

k =

,又直线

过(1,0)A -点,

故方程为3

3

y x =

+

代入双曲线方程22

1x y -=,得点B 的坐标为

,同理可得C

的坐标为(2,,所以A B C ?

的面积为[2(--=12,m a - 不妨设P 为第一象限的一点,

则12PF PF +=

,12PF PF -=得

1PF =

2PF =

-

于是12PF PF m a =-.

13,:(1)证明:易知直线OP

的方程为y =

,将此方程代入2

2

36x y +=,可求得交点

P(1, .由题意可设直线PA,PB

的方程分别为(1)

y k x

-=--

和(1)

y k x

-=-,

分别与椭圆方程联立,可求得A,B

的横坐标分别为

2

2

3

3

A

k

x

k

+-

=

+

,

B

x

=

2

2

3

3

k

k

--

+

.

从而

22

6)(6)

33

A B

k k

y y

k k

----

=+=

+

+

所以

2

2

123

3

B A

A B

B A

y y k k

k

x x k

-+

===

-+

定值).

(2)不妨设直线AB

的方程为y b

=+,与椭圆方程联立,并消去y

得2

6x++

2

(6)0

b-=,有22222

()()4()4[()4]

A B A B A B A B A B

AB x x y y x x x x x x

=-+-=-+-

=222

24

4[()(6)]16

333

b b

---=-+

点P到战线AB

的距离

22

b

d==,所以

2

22

14

(16)

443

PAB

b

S b

?

=??-=

2

2

(12)

12

b

b

-

22

2

1(12)

[]3

122

b b

+-

≤=,当且仅当22

12

b b

=-,

即b=时

, max

()

PAB

S

?

=

14,解(1),以O为原点,A O B

∠的平分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可设(cos,sin)

22

P a a

θθ

(cos,sin)

22

Q b b

θθ

-.于是OPQ

?的重心(,)

G G

G x y的坐标为

11

(cos cos0)()cos

32232

G

x a b a b

θθθ

=++=+,

11

(sin sin0)()sin

32232

G

y a b a b

θθθ

=-+=-

2222222

12

()(cos sin)

9922

G G

O G x y a b ab

θθ

=+=++-=22

12

()cos

99

a b abθ

++

2

124

2cos cos

9992

ab ab ab

θ

θ

≥?+=.

又已知

1

sin36,

2

O P Q

S abθ

?

==得

72

sin

ab

θ

=,

于是O G≥

==

且当a b

==,

m in

O G=

(2),设(,)M x y ,则由32

O M O G =

得,31()cos

02

2

2

G x x a b θ

=

=

+>,32

G y y =

=

1(2

a -b)

sin

2

θ

,得cos sin

2

2

x y a θ

θ

=

+

,cos

sin

2

2

x y b θ

θ

=

-

,代入72sin ab θ

=,并整理得

2

2

1(0)36cot

36tan

2

2

x

y

x θ

θ

-

=>,这就是所求动点M 的轨迹方程.

15,解:(1)抛物线22y px =的焦点为(

,0)2

p ,设l 的直线方程为()2

p y k x =-

(0)k ≠.

由22()

2

y px

p

y k x ?=??=-??得222

221(2)04k x pk p x p k -++=,设M,N 的横坐标分别为12,x x 则2

122

2pk p x x k

++=

,得2

12

2

22

2P x x pk p x k

++=

=

,2

2

2(

)22

P pk p p p y k k

k

+=-

=

,

而PQ l ⊥,故PQ 的斜率为1k

-,PQ 的方程为22

12()2p pk p y x k

k

k

+-

=--

.

代入0Q y =得2

2

2

2

23222Q pk p pk p

x p k

k

++=+

=

.设动点R 的坐标(,)x y ,则

21()21()22P Q P Q

p x x x p k p

y y y k ?=+=+???

?=+=??

,因此22

2()4(0)p p x p y y k -==≠, 故PQ 中点R 的轨迹L 的方程为2

4()(0)y p x p y =-≠.

(2),显然对任意非零整数t ,点2

((41),)p t pt +都是L 上的整点,故L 上有无穷多个整点. 反设L 上有一个整点(x,y)到原点的距离为整数m,不妨设0,0,0x y m >>>,则

2222

()4()()

x y m

i y p x p ii ?+=??=-??,因为p 是奇素数,于是p y ,从()ii 可推出p x ,再由()i 可推出 p m ,令111,,x px y py m pm ===,则有222

111

2

11()41

()x y m iii y x iv ?+=??=-??,

由()iii ,()iv 得2

211114

x x m -+

=,于是22

11(81)(8)17x m +-=,即

1111(818)(818)17x m x m +++-=,于是1181817x m ++=,118181x m +-=,

111

x m

==,故

10

y=,有

10

y py

==,但L上的点满足0

y≠,矛盾! 因此,L上任意点到原点的距离不为整数.

人教版高中数学《直线和圆的方程》教案全套

人教版高中数学《直线和圆的方程》教案全套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知道一次函数的图象是直线,了解直线方程的概念,掌握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以及直线的斜率公式.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对研究直线方程的必要性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建立直线上的点与直线的方程的解的一一对应关系、方程和直线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的知识转化、迁移能力. (三)学科渗透点 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的思维品质,事物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材分析 1.重点:通过对一次函数的研究,学生对直线的方程已有所了解,要对进一步研究直线方程的内容进行介绍,以激发学生学习这一部分知识的兴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是反映直线相对于x轴正方向的倾斜程度的,是研究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重要依据,要正确理解概念;斜率公式要在熟练运用上多下功夫. 2.难点:一次函数与其图象的对应关系、直线方程与直线的对应关系是难点.由于以后还要专门研究曲线与方程,对这一点只需一般介绍就可以了. 3.疑点:是否有继续研究直线方程的必要? 三、活动设计 启发、思考、问答、讨论、练习.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一次函数及其图象 已知一次函数y=2x+1,试判断点A(1,2)和点B(2,1)是否在函数图象上. 初中我们是这样解答的:

∵A(1,2)的坐标满足函数式, ∴点A在函数图象上. ∵B(2,1)的坐标不满足函数式, ∴点B不在函数图象上. 现在我们问:这样解答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这个问题是本课的难点,要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体会.) 讨论作答:判断点A在函数图象上的理论依据是:满足函数关系式的点都在函数的图象上;判断点B不在函数图象上的理论依据是: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应满足函数关系式.简言之,就是函数图象上的点与满足函数式的有序数对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二)直线的方程 引导学生思考:直角坐标平面内,一次函数的图象都是直线吗?直线都是一次函数的图象吗? 一次函数的图象是直线,直线不一定是一次函数的图象,如直线x=a连函数都不是. 一次函数y=kx+b,x=a都可以看作二元一次方程,这个方程的解和它所表示的直线上的点一一对应. 以一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某条直线上的点;反之,这条直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这时,这个方程就叫做这条直线的方程;这条直线就叫做这个方程的直线. 上面的定义可简言之:(方程)有一个解(直线上)就有一个点;(直线上)有一个点(方程)就有一个解,即方程的解与直线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显然,直线的方程是比一次函数包含对象更广泛的一个概念. (三)进一步研究直线方程的必要性 通过研究一次函数,我们对直线的方程已有了一些了解,但有些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如 y=kx+b中k的几何含意、已知直线上一点和直线的方向怎样求直线的方程、怎样通过直线的方程来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等都有待于我们继续研究. (四)直线的倾斜角 一条直线l向上的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所成的最小正角,叫做这条直线的倾斜角,如图1-21中的α.特别地,当直线l和x轴平行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全等三角形培优竞赛讲义(四)等腰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培优竞赛讲义(四) 等腰三角形 【知识点精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 有关定理及其推论 定理: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这就是说,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等腰三角形是以底边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2. 定理及其推论的作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揭示了三角形中边相等与角相等之间的关系,由两边相等推出两角相等,是今后证明两角相等常用的依据之一。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顶角的平分线“三线合一”的性质是今后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以及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重要依据。 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 有关的定理及其推论 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 定理及其推论的作用。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揭示了三角形中角与边的转化关系,它是证明线段相等的重要定理,也是把三角形中角的相等关系转化为边的相等关系的重要依据,是本节的重点。 3. 等腰三角形中常用的辅助线 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常常作为解决有关等腰三角形问题的辅助线,由于这条线可以把顶角和底边折半,所以常通过它来证明线段或角的倍分问题,在等腰三角形中,虽然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添加辅助线

高中数学必修二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练习题

1.已知直线和圆有两个交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2.圆x2+y2-2acos x-2bsin y-a2sin=0在x轴上截得的弦长是() A.2a B.2|a| C.|a| D.4|a| 3.过圆x2+y2-2x+4y- 4=0内一点M(3,0)作圆的割线,使它被该圆截得的线段最短,则直线的方程是() A.x+y-3=0 B.x-y-3=0C.x+4y-3=0 D .x-4y-3=0 4.若直线(1+a)x+y+1=0与圆x2+y2-2x=0相切,则a的值为() A.1或-1 B.2或-2 C.1 D.-1 5.若直线3x+4y+c=0与圆(x+1)2+y2=4相切,则c的值为() A.17或-23 B.23或-17 C.7或 -13 D.-7或13 6.若P(x,y)在圆 (x+3)2+(y-3)2=6上运动,则的最大值等于() A.-3+2 B.-3+ C.-3-2 D.3-2 7.圆x2+y2+6x-7=0和圆x2+y2+6y-27=0的位置关系是() A.相切 B.相交 C.相 离 D.内含 8.若圆x2+y2=4和圆x2+y2+4x-4y+4=0关于直线对称,则直线的方程是()

A.x+y=0 B.x+y-2=0 C.x-y-2=0 D.x-y+2=01. 9.圆的方程x2+y2+2kx+k2-1=0与x2+y2+2(k+1)y+k2+2k=0的圆心之间的最短距离是() A. B.2 C.1 D. 10.已知圆x2+y2+x+2y=和圆(x-sin)2+(y-1)2=, 其中0900, 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 B.外切 C.内 切 D.相交或外切 11.与圆(x-2)2+(y+1)2=1关于直线x-y+3=0成轴对称的曲线的方程是() A.(x-4)2+(y+5)2=1 B.(x-4)2+(y-5)2=1C.(x+4)2+(y+5)2=1 D.(x+4)2+(y-5)2=1 12.圆x2+y2-ax+2y+1=0关于直线x-y=1对称的圆的方程为x2+y2=1, 则实数a 的值为() A.0 B.1 C. 2 D.2 13.已知圆方程C1:f(x,y)=0,点P1(x1,y1)在圆C1上,点P2(x2,y2)不在圆 C1上,则方程: f(x,y)- f(x1,y1)-f(x2,y2)=0表示的圆C2与圆C1的关系是() A.与圆C1重 合 B.与圆C1同心圆 C.过P1且与圆C1同心相同的圆 D.过P2且与圆 C1同心相同的圆 14.自直线y=x上一点向圆x2+y2-6x+7=0作切线,则切线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 15.如果把直线x-2y+=0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便与圆 x2+y2+2x-4y=0相切,则实数的值等于__________.

(完整版)高中数学直线和圆知识点总结

直线和圆 一.直线 1.斜率与倾斜角:tan k θ=,[0,)θπ∈ (1)[0,)2π θ∈时,0k ≥; (2)2πθ=时,k 不存在;(3)(,)2πθπ∈时,0k < (4)当倾斜角从0?增加到90?时,斜率从0增加到+∞; 当倾斜角从90?增加到180? 时,斜率从-∞增加到0 2.直线方程 (1)点斜式:)(00x x k y y -=- (2)斜截式:y kx b =+ (3)两点式:1 21121x x x x y y y y --=-- (4)截距式:1x y a b += (5)一般式:0C =++By Ax 3.距离公式 (1)点111(,)P x y ,222(,)P x y 之间的距离:12PP = (2)点00(,)P x y 到直线0Ax By C ++= 的距离:d = (3)平行线间的距离:10Ax By C ++=与20Ax By C ++= 的距离:d = 4.位置关系 (1)截距式:y kx b =+形式 重合:1212 k k b b == 相交:12k k ≠ 平行:1212 k k b b =≠ 垂直:121k k ?=- (2)一般式:0Ax By C ++=形式 重合:1221A B A B =且1221A C A C =且1212B C C B = 平行:1221A B A B =且1221A C A C ≠且1212B C C B ≠

垂直:12120A A B B += 相交:1221A B A B ≠ 5.直线系 1112220A x B y C A x B y C λ++++=+()表示过两直线1111:0l A x B y C ++=和2222:0l A x B y C ++=交点的所有直线方程(不含2l ) 二.圆 1.圆的方程 (1)标准形式:222 ()()x a y b R -+-=(0R >) (2)一般式:220x y Dx Ey F ++++=(2240D E F +->) (3)参数方程:00cos sin x x r y y r θθ=+??=+? (θ是参数) 【注】题目中出现动点求量时,通常可采取参数方程转化为三角函数问题去解决. (4)以11(,)A x y ,22(,)B x y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是:()()()()0A B A B x x x x y y y y --+--= 2.位置关系 (1)点00(,)P x y 和圆222 ()()x a y b R -+-=的位置关系: 当22200()()x a y b R -+-<时,点00(,)P x y 在圆222()()x a y b R -+-=内部 当22200()()x a y b R -+-=时,点00(,)P x y 在圆222()()x a y b R -+-=上 当22200()()x a y b R -+->时,点00(,)P x y 在圆222()()x a y b R -+-=外 (2)直线0Ax By C ++=和圆222()()x a y b R -+-=的位置关系: 判断圆心(,)O a b 到直线0Ax By C ++= 的距离d = R 的大小关系 当d R <时,直线和圆相交(有两个交点); 当d R =时,直线和圆相切(有且仅有一个交点); 当d R <时,直线和圆相离(无交点);

高中数学竞赛之路

金牌学生推荐(可参照选择) 一、第零阶段:知识拓展 《数学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数学选修4-5:不等式选讲》《数学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二、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各省赛区预赛(即省选初赛) 1、《五年高考三年模拟》B版或《3年高考2年模拟》第二轮复习用 2、《高中数学联赛备考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荐指数五颗星) 3、《奥赛经典:超级训练系列》高中数学沈文选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推荐指数五颗星) 4、单樽《解题研究》(推荐指数五颗星) 5、单樽《平面几何中的小花》(个别地区竞赛会考到平几) 6、《平面几何》浙江大学出版社 7、奥林匹克小丛书第二版《不等式的解题方法与技巧》苏勇熊斌著 三、第二阶段:全国高中数学联赛 一试 0、《奥林匹克数学中的真题分析》沈文选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推荐指数五颗星)1、《高中数学联赛考前辅导》熊斌冯志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数学竞赛培优教程(一试)》浙江大学出版社3、命题人讲座《数列与数学归纳法》单樽4、《数列与数学归纳法》(小丛书第二版,冯志刚)5、《数列与归纳法》浙江大学出版社韦吉珠6、《解析几何的技巧》单樽(建议买华东师大出版的版本)7、《概率与期望》单樽8、《同中学生谈排列组合》苏淳9、《函数与函数方程》奥林匹克小丛书第二版10、《三角函数》奥林匹克小丛书第二版11、《奥林匹克数学中的几何问题》沈文选(推荐指数五颗星)12、《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13、《解析几何》浙江大学出版社 二试 平几1、高中数学竞赛解题策略(几何分册)沈文选(推荐指数五颗星) 2、《奥林匹克数学中的几何问题》沈文选(推荐指数五颗星) 3、奥林匹克小丛书第二版《平面几何》 4、浙大小红皮《平面几何》 5、沈文选《三角形的五心》 6、田廷彦《三角与几何》 7、田廷彦《面积与面积方法》不等式 8、《初等不等式的证明方法》韩神 9、命题人讲座《代数不等式》计神10、《重要不等式》中科大出版社11、奥林匹克小丛书《柯西不等式与平均值不等式》数论(9,10,11选一本即可,某位大神说二试改为四道题以来没出过难题)12、奥林匹克小丛书初中版《整除,同余与不定方程》13、奥林匹克小丛书《数论》14、命题人讲座《初等数论》冯志刚组合15、奥林匹克小丛书第二版《组合数学》16、奥林匹克小丛书第二版《组合几何》17、命题人讲座刘培杰《组合问题》18、《构造法解题》余红兵19、《从特殊性看问题》中科大出版社20、《抽屉原则》常庚哲 四、中国数学奥林匹克(Chinese Mathematical Olympiad)及以上 命题人讲座《圆》田廷彦《近代欧式几何学》《近代的三角形的几何学》《不等式的秘密》范建熊、隋振林《奥赛经典:奥林匹克数学中的数论问题》沈文选《奥赛经典: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程》叶军《初等数论难题集》命题人讲座《图论》奥林匹克小丛书第二版《图论》《走向IMO》

2020年高考文科数学《直线与圆》题型归纳与训练

冲刺高考 复习必备 2020年高考文科数学《直线与圆》题型归纳与训练 【题型归纳】 题型一 倾斜角与斜率 例1 直线l 310y +-=,则直线l 的倾斜角为( ) A. 0150 B. 0120 C. 060 D. 030 【答案】 A 【解析】由直线l 310y +-=,可得直线的斜率为3 3 - =k ,设直线的倾斜角为[)πα,0∈,则3 3 tan -=α,∴?=150α. 故选:A . 【易错点】基础求解问题注意不要算错 【思维点拨】直线方程的基础问题(倾斜角,斜率与方程,注意倾斜角为α为2 π ,即斜率k 不存在的情况)应对相关知识点充分理解,熟悉熟练 例2 已知三点()0,a A 、()7,3B 、()a C 9,2--在一条直线上,求实数a 的值. 【答案】2=a 或9 2=a 【解析】5 97,35a k a k CB AB += -= ∵A 、B 、C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BC AB k k =,即 59735a a += -,解得2=a 或9 2 =a . 题型二 直线方程 例1 经过点()1,1M 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是( ). A. 2x y += B. 1x y += C. 1x =或1y = D. 2x y +=或x y =

【答案】D 【解析】若直线过原点,则直线为y x =符合题意,若直线不过原点设直线为1x y m m +=, 代入点()1,1解得2m =,直线方程整理得20x y +-=,故选D . 【易错点】截距问题用截距式比较简单,但截距式1=+n y m x 中要求m ,n 均非零。故做题时应考虑此情形 【思维点拨】求解基本直线方程问题通常比较简单,考虑时注意每种形式的适用范围即可。不要漏解。 题型三 直线位置关系的判断 例1 直线()1:3230l kx k y +--=和()()2:2220l k x k y -++-=互相垂直,则实数k 的值是( ) A. 2-或1- B. 2或1- C. 2-或1 D. 2或1 【答案】D 【解析】根据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得到: ()()()3*22*20k k k k -+-+= 化简为2 3201k k k -+=?= 或2 故选择D 【易错点】本题若采用斜率之积为-1求解,则容易错误。首先求斜率变形时分母不为0,分母为零,实际上上是一条竖线(k 不存在);其次垂直时应为:121-=k k (斜率均存在)或21k k ,中一为0,一不存在 若用0:1=++c by ax l ,0:2=++t ny mx l 垂直的充要条件:0=+bn am ,则避免上述问题 【思维点拨】 直线位置关系问题(平行与垂直)应熟练掌握其判断方法。一般而言,除一般式其他形式可能漏解(忽略了k 不存在的情况)。在做题时应该考虑全面,避免少解 题型四 对称与直线恒过定点问题 例1 点()2,4关于直线230x y +-=的对称点的坐标为_________. 【答案】()2,2- 【解析】设对称点坐标为()00,x y ,则对称点与已知点连线的中点为0024,22x y ++?? ??? ,

高中数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模板

高中数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数学是一们基础学科,也是是高考科目之一.高中数学知识的难度相对初 中数学来说比较大,内容比较多,有一部分同学由于不适应这种变化,数学成绩总是不如人意,甚至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产生厌学心理.出现这样的情况,下面是本人整理的关于高中数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高中数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一 我很荣幸地参加了河北省20XX年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项目学习。培训的内容丰富多彩,培训的方式多种多样,既有专家的报告,又有特级教师的核心理念,还有视频观摩研讨。为期十天的培训,我感觉每天都是充实的,因为每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讲师,每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培训中,我进一步认识了新课程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自己以往在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中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太多的问题,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相信我还是有收获的。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了更新,真是受益匪浅。在千万教师中,能参加这样的培训,我想我是幸运的、是幸福的。 现将学习培训情况总结于后,呈请上级领导审阅,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一、学习收获: 此次培训学习河北师范大学领导非常重视,从授课人员安排来看:安排的大学教师全是教授级别的老师,中学全是全省以及全国知名的特级和优秀教师。从授课时间任务来看:时间紧任务重,但是河北师范大学的领导、老师(特别是班主任闫老师和张老师)特别尽职,安排具体,服务到位,一些细节工作落实得好,如我们的住宿安排,组织班级学员的交流活动等,大家比较满意,评价很高,

学生版高中数学必修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知识点总结经典例题与习题

高中数学必修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一】、圆的定义及其方程. (1)圆的定义:平面内与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轨迹)叫做圆,定点叫做圆心,定 长就是半径;(圆心是定位条件,半径是定型条件) (2)圆的标准方程: ;圆心),(b a 圆的一般方程:)04(02 2 2 2 >-+=++++F E D F Ey Dx y x ;圆心 ,半径为 ; 【二】、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仅以标准方程为例,其他形式,则可化为标准式后按同样方法处理) 设),(00y x P 与圆2 2 2 )()(r b y a x =-+-;若P 到圆心之距为d ; ①P 在在圆C 外 ; ②P 在在圆C 内 ; ③P 在在圆C 上 ; 【三】、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直线0:=++C By Ax l 和圆2 2 2 )()(:r b y a x C =-+-,圆心C 到直线l 之距为 d ,由直线l 和圆C 联立方程组消去x (或y )后,所得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为?,则它 们的位置关系如下: 相离 ;相切 ;相交 ; 注意:这里用d 与r 的关系来判定,称为几何法,只有对圆才实用,也是最简便的方法; 利用?判定称为代数法,对讨论直线和二次曲线的位置关系都适应。 【四】、两圆的位置关系: (1)代数法:解两个圆的方程所组成的二元二次方程组;若方程组有两组不同的实数解, 则两圆相交;若方程组有两组相同的实数解,则两圆相切;若无实数解,两圆相离。 (2)几何法:设圆1O 的半径为1r ,圆2O 的半径为2r ①两圆外离 ; ②两圆外切 ; ③两圆相交 ; ④两圆内切 ⑤两圆内含 ; (五) 已知圆C :(x-a)2+(y-b)2=r 2(r>0),直线L :Ax+By+C=0

高中数学直线与圆精选题目(附答案)

高中数学直线与圆精选题目(附答案) 一、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1.求直线斜率的基本方法 (1)定义法:已知直线的倾斜角为α,且α≠90°,则斜率k =tan α. (2)公式法:已知直线过两点P 1(x 1,y 1),P 2(x 2,y 2),且x 1≠x 2,则斜率k =y 2-y 1 x 2-x 1. 2.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方法 (1)若不重合的直线l 1与l 2的斜率都存在,且分别为k 1,k 2,则k 1=k 2?l 1∥l 2. (2)若不重合的直线l 1与l 2的斜率都不存在,其倾斜角都为90°,则l 1∥l 2. 3.判断两直线垂直的方法 (1)若直线l 1与l 2的斜率都存在,且分别为k 1,k 2,则k 1·k 2=-1?l 1⊥l 2. (2)已知直线l 1与l 2,若其中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则l 1⊥l 2. 1.已知两条直线l 1:ax -by +4=0和l 2:(a -1)x +y +b =0,求满足下列条件的a ,b 的值. (1)l 1⊥l 2且l 1过点(-3,-1); (2)l 1∥l 2,且坐标原点到这两条直线的距离相等. [解] (1)∵l 1⊥l 2, ∴a (a -1)-b =0,① 又l 1过点(-3,-1), ∴-3a +b +4=0.② 解①②组成的方程组得??? a =2, b =2. (2)∵l 2的斜率存在,l 1∥l 2, ∴直线l 1的斜率存在. ∴k 1=k 2,即a b =1-a .③ 又∵坐标原点到这两条直线的距离相等,l 1∥l 2, ∴l 1,l 2在y 轴上的截距互为相反数,

即4 b =-(-b ).④ 由③④联立,解得??? a =2, b =-2或????? a =23 ,b =2. 经检验此时的l 1与l 2不重合,故所求值为 ??? a =2, b =-2或????? a =23 , b =2. 注: 已知两直线l 1:A 1x +B 1y +C 1=0和l 2:A 2x +B 2y +C 2=0 (1)对于l 1∥l 2的问题,先由A 1B 2-A 2B 1=0解出其中的字母值,然后代回原方程检验这时的l 1和l 2是否重合,若重合,舍去. (2)对于l 1⊥l 2的问题,由A 1A 2+B 1B 2=0解出字母的值即可. 2.直线ax +2y -1=0与直线2x -3y -1=0垂直,则a 的值为( ) A .-3 B .-4 3 C .2 D .3 解析:选D 由2a -6=0得a =3.故选D. 3.已知直线x +2ay -1=0与直线(a -1)x +ay +1=0平行,则a 的值为( ) A.32 B.32或0 C .0 D .-2 解析:选A 当a =0时,两直线的方程化为x =1和x =1,显然重合,不符合题意;当a ≠0时,a -11=a 2a ,解得a =3 2.故选A. 二、直线方程 1.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

高中数学竞赛培优——不等式

不等式 例1. 已知122016,,,x x x ??? 均为正实数,则 3201621112122015122016 4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的最小值__________ 例2. 已知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b =++≥< ,则24a b c M b a ++= - 的最小值为 ____________ 例3. 记223 (,)()(),03x F x y x y y y =-++≠ ,则(),F x y 的最小值是________ 例4. 已知[],1,3,4,a b a b ∈+= 求证:1146103 a b a b ≤+ ++< 例5. 设0,1,2,,,i x i n ≥=???约定11,n x x += 证明:() () 2 12 2 1 11 .2 11n k k k k x x x +=++ ≥ ++∑ 证明:因0,1,2,,,i x i n ≥=???令2tan ,0,,1,2,,2k k k x k n πθθ?? =∈=??????? 约定 11, n θθ+= () () 2 44 112 2 11 =cos sin 11k k k k k x x x θθ++++ +++() 2 222211 cos sin 2 2 k k k k θθ+++≥ = 所以() () 2 22112 2 11 11 =.2211n n k k k k k k k x x x ++==++ ≥++∑ ∑ 例6. 设2,,n n N +≥∈ 求证:ln 2ln 3ln 1 .23n n n ?????< ()ln 1n n <- 例7. 已知* ,,n N x n ∈≤求证:2(1)n x x n n e x n --≤. 【证明】原不等式等价于2 ((1))x n n x n x n e n -≤-?. 当2x n ≥,上述不等式左边非正,不等式成立; 当2x n <时,由1(0)y e y y ≥+≥及贝努力不等式(1)1(1,1)n y ny n y +≥+≥>-,

高考数学专题直线和圆练习题

专题七:直线与圆 例1:不等式063<-+ay x )0(>a 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在直线063=-+ay x ( ) 的点的集合。 (A )左上方 (B )右上方 (C )左下方 (D )右下方 [思路分析] 作出直线063=-+ay x ,又因为06003<-?+?a ,所以原点在区域内侧表示直线的左下方,故选取C 。 [简要评述] 用特殊值法解选择题是常用的方法。 例2:若直线k x y +=与曲线21y x -=恰有一个公共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 (A )2±=k (B )[)(]2,,2-∞-+∞ (C )() 2,2- (D )2-=k 或(-1,1] [思路分析] 数形结合的思想,k x y += 表示一组斜率为1的平行直线,21y x -= 表示y 轴的右半圆。如图可知,选(D ) [简要评述] 数形结合思想的灵活运用,此题 可以进一步拓展,21y x --=,21x y -±=等。 例3:如果实数x 、y 满足()322=+-y x ,那么x y 的最大值是 。 [思路分析] 解法一:设直线l :kx y =,则x y 表示直线l 的斜率,直线l 与圆 ()322=+-y x 距离为半径即可。 解法二:设圆的参数方程:?????=+=θ θsin 3cos 32y x 则 θ θcos 32sin 3+=x y 据三角知识求解。 解法三:设x y =t ,则???==+-tx y y x 3)2(22 只要解方程组,利用0=?可得解。

解法四:如图,联结圆心C 与切点M ,则由OM ⊥CM ,又Rt △OMC 中,OC=2,CM=3 所以,OM=1,得3==OM MC x y [简要评述] 小题小做,选方法四最为简单,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的灵活运用。 例4:已知两点)2,(m A ,)1,3(B ,求直线AB 的斜率与倾斜角。 [思路分析] 注意斜率存在的条件。当3=m 时,k 不存在。α= 2π,当3≠m 时, 31312tan -=--==m m k α;当3>m 时,3 1arctan -=m α,当30,b>0) ∴)0,(a A 、),0(b B 。 ∵⊥ ∴b a b a 2100)4()4()2()2(-=?=-?-+-?- ∵a>0 0

高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 校园活动总结)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72309 高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总结A summary of the training of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backbone

高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XX年6月24日——7月4日,我有幸参加了广东省教育局厅主办,xx师范大学承办的高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来自全省各地市的高中数学骨干教师进行了为期10天的培训,主要采用专题报告、讲座等形式进行理论学习。让我们得以与众多教授、名师面对面地座谈、交流,倾听他们对数学教学的理解,感悟他们的教育教学思想方法。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安排合理,使我们受益匪浅。 (一)一流专家讲座,提升思想理念! 我们这次培训班听了xx与二师的知名教授及部分学校的名校长、名师的讲座,从师德、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动向、教科研、课堂教学专题、教材解读、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多方面进行,各位知名专家、学者、特级教师从自己切身的经验体会出发,畅谈了他们对师德以及教学等教育教学各个领域的独特见解。让我们更清晰地意识到作为一个线的中学教师该如何看待自己所处的位置,该如何去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在知识方面,我们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也深深地体会到教学相长的深刻内涵。教师要有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的教育和心理科学知识。知识结构要合理,当今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互相渗透,相互融合,只懂自己专业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一点我们在学习中体会很深。精深的专业知识是教师担任教学工作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要扎

高中数学直线和圆知识点总结

直线和圆 一.直线 1.斜率与倾斜角:tan k θ=,[0,)θπ∈ (1)[0, )2 π θ∈时,0k ≥; (2)2 πθ=时,k 不存在;(3)( ,)2 π θπ∈时,0k < (4)当倾斜角从0? 增加到90? 时,斜率从0增加到+∞; 当倾斜角从90? 增加到180? 时,斜率从-∞增加到0 2.直线方程 (1)点斜式:)(00x x k y y -=- (2)斜截式:y kx b =+ (3)两点式: 1 21121x x x x y y y y --=-- (4)截距式: 1x y a b += (5)一般式:0C =++By Ax 3.距离公式 (1)点111(,)P x y ,222(,)P x y 之间的距离:12PP = (2)点 00(,)P x y 到直线0Ax By C ++=的距离:d = (3)平行线间的距离: 10Ax By C ++=与20Ax By C ++=的距离:d = 4.位置关系 (1)截距式:y kx b =+形式 重合:1212 k k b b == 相交:12k k ≠ 平行:1212 k k b b =≠ 垂直:121k k ?=- (2)一般式:0Ax By C ++=形式 重合:1221A B A B =且1221A C A C =且1212B C C B = 平行:1221A B A B =且1221A C A C ≠且1212B C C B ≠

垂直:12120A A B B += 相交:1221A B A B ≠ 5.直线系 1112220A x B y C A x B y C λ++++=+()表示过两直线1111:0l A x B y C ++=和2222:0l A x B y C ++=交点的所 有直线方程(不含2l ) 二.圆 1.圆的方程 (1)标准形式:2 2 2 ()()x a y b R -+-=(0R >) (2)一般式:2 2 0x y Dx Ey F ++++=(22 40D E F +->) (3)参数方程:00cos sin x x r y y r θ θ =+?? =+?(θ是参数) 【注】题目中出现动点求量时,通常可采取参数方程转化为三角函数问题去解决. (4)以11(,)A x y ,22(,)B x y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是:()()()()0A B A B x x x x y y y y --+--= 2.位置关系 (1)点00(,)P x y 和圆222 ()()x a y b R -+-=的位置关系: 当22200()()x a y b R -+-<时,点00(,)P x y 在圆222 ()()x a y b R -+-=部 当22200()()x a y b R -+-=时,点00(,)P x y 在圆222 ()()x a y b R -+-=上 当22200()()x a y b R -+->时,点00(,)P x y 在圆222 ()()x a y b R -+-=外 (2)直线0Ax By C ++=和圆2 2 2 ()()x a y b R -+-=的位置关系: 判断圆心(,)O a b 到直线0Ax By C ++= 的距离d =R 的大小关系 当d R <时,直线和圆相交(有两个交点); 当d R =时,直线和圆相切(有且仅有一个交点); 当d R <时,直线和圆相离(无交点); 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常见的方法 (1)几何法: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和圆半径r 的大小关系. (2)代数法:联立直线与圆的方程消元后利用Δ判断. (3)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法:若直线恒过定点且定点在圆可判断直线与圆相交.

数学培优讲义(均值不等式)

数学培优讲义 均值不等式 均值不等式是高中数学的必修内容,它作为几个重要不等式之一在高考、数学竞赛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本节主要内容是两个、三个或n 个(n ∈N +)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的几何平均数,借助均值不等式证明其它不等式以及求函数的最值。主要的手段是合理地构造定和、定积、巧妙地利用等号的成立条件来实现证明和求最值。 定理1、),(222R b a ab b a ∈≥+ 推论1、),(2+∈≥+R b a ab b a 2 2??? ??+≤b a ab 推论2、 ),,(33+∈≥++R c b a abc c b a 3 3??? ??++≤c b a abc 推论3、 ),...,,(......212121+∈≥+++R a a a a a a n a a a n n n n (等号成立的条件是n a a a =???==21) 例 题 分 析 例1、已知a 1,a 2,…, a n 是n 个正数,满足a 1.a 2…a n =1 求证:(1+ a 1)(1+ a 2)…(1+ a n )n 2≥ 练习1、已知a 1,a 2,…, a n 是n 个正数,满足a 1.a 2…a n =1 求证:(2+ a 1)(2+ a 2)…(2+ a n )n 3≥ 练习2、设a >b >0,那么a 2+)(1 b a b -的最小值是_____

例2、(1)的最大值;求函数设)cos 1(2sin ,0αα πα+=<> 练习2、设a >b >c ,证明 4≥--+--c b c a b a c a 练习3、设X 1, X 2…X n +∈R ,求证≥++++-1221322221...X X X X X X X X n n n X 1+ X 2+…+ X n 练习4、的最小值,求设xz y z x y z x z y x ++-- ->>)(272

高一数学必修二直线与圆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若直线x =1的倾斜角为α,则α( ) A .等于0 B .等于4π C .等于2π D .不存在 2.原点到直线x +2y -5=0的距离为( ) A .1 B .3 C .2 D .5 3.经过圆x 2+2x +y 2=0的圆心C ,且与直线x +y =0垂直的直线方程是( ) A .x +y +1=0 B .x +y -1=0 C .x -y +1=0 D .x -y -1=0 4.圆x 2+y 2-2x =0和x 2+y 2+4y =0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 B .外切 C .相离 D .内切 5.若过点A (4,0)的直线l 与曲线(x -2)2+y 2=1有公共点,则直线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为 ( ) A .]3,3[- B .)3,3(- C .]33,33[- D .)3 3,33(- 6.曲线0222222=-++y x y x 关于( ) A .直线2=x 轴对称 B .直线y =-x 轴对称 C .点)2,2(-中心对称 D .点)0,2(-中心对称 7.若圆C 的半径为1,圆心在第一象限,且与直线4x -3y =0和x 轴相切,则该圆的标准方程是( ) A .(x -2)2+(y -1)2=1 B .1)37 ()3(2 2=-+-y x C .(x -1)2+(y -3)2=1 D .1)1()23 (2 2=-+-y x 8.设A 、B 是x 轴上的两点,点P 的横坐标为2,且||||PB PA =,若直线PA 的方程为01=+-y x ,则直线PB 的方程是 ( ) A .05=-+y x B .012=--y x C .042=--y x D .072=-+y x

最新高中数学教师培训总结

高中数学教师培训总结 高中数学教师培训总结7月21-22日,XX县全体高中物理教师在XX县教师教育中心进行了暑期培训。培 训工作在候校长、李主任和刘主任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在高中物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 圆满成功。 本次教师培训的目的是构建适合XX研训一体的教师专 业成长的校本模式,让老师们重视教研、学会教研、应用教研。提高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主动性、创新性和执行力,有效提升XX教育发展水平和教师专业成长水平。 培训工作由教研员主持,首先进行的是教研员领导老师们认真学习了《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 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科学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物理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在课程 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 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课程标准还详细提出了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并着重指出教学评价的内容要多元化,要为学生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空间;评价形式倡导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提 倡建立学生学习记录档案;提倡多主体评价;提倡评价方式 的多元化。 培训内容接下来进行的是由孙西革老师做了题为《高中基础年级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精彩报告,指出目前我县高中物理教学缺乏和探究;教师的教学设计直白,不能有 效的创设情境;解题示范性不强,有的教师没有读题、审题 等环节,不能及时拓展升华。教师要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尝试现代化教学模式。教师角色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转换。 然后由陈辉老师进行了题为《XX届高三一轮复习备考意

高中数学竞赛培优专题辅导-复数

高中数学竞赛培优专题辅导-复数 一、基础知识 1.复数的定义:设i 为方程x 2 =-1的根,i 称为虚数单位,由i 与实数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便产生形如a+bi (a,b ∈R )的数,称为复数。所有复数构成的集合称复数集。通常用C 来表示。 2.复数的几种形式。对任意复数z=a+bi (a,b ∈R ),a 称实部记作Re(z),b 称虚部记作Im(z). z=ai 称为代数形式,它由实部、虚部两部分构成;若将(a,b)作为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那么z 与坐标平面唯一一个点相对应,从而可以建立复数集与坐标平面内所有的点构成的集合之间的一一映射。因此复数可以用点来表示,表示复数的平面称为复平面,x 轴称为实轴,y 轴去掉原点称为虚轴,点称为复数的几何形式;如果将(a,b)作为向量的坐标,复数z 又对应唯一一个向量。因此坐标平面内的向量也是复数的一种表示形式,称为向量形式;另外设z 对应复平面内的点Z ,见图15-1,连接OZ ,设∠xOZ=θ,|OZ|=r ,则a=rcos θ,b=rsin θ,所以z=r(cos θ+isin θ),这种形式叫做三角形式。若z=r(cos θ+isin θ),则θ称为z 的辐角。若0≤θ<2π,则θ称为z 的辐角主值,记作θ=Arg(z). r 称为z 的模,也记作|z|,由勾股定理知|z|=22b a +.如果用e i θ 表示cos θ+isin θ,则z=re i θ ,称为复数的指数形 式。 3.共轭与模,若z=a+bi ,(a,b ∈R ),则=z a-bi 称为z 的共轭复数。模与共轭的性质有:(1)2121z z z z ±=±;(2)2121z z z z ?=?;(3)2||z z z =?;(4)2 1 21z z z z =???? ??;(5)||||||2121z z z z ?=?; (6)| || |||2121z z z z = ;(7)||z 1|-|z 2||≤|z 1±z 2|≤|z 1|+|z 2|;(8)|z 1+z 2|2 +|z 1-z 2|2 =2|z 1|2 +2|z 2|2 ;(9)若|z|=1,则z z 1= 。 4.复数的运算法则:(1)按代数形式运算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与实数范围内一致,运算结果可以通过乘以共轭复数将分母分为实数;(2)按向量形式,加、减法满足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法则;(3)按三角形式,若z 1=r 1(cos θ1+isin θ1), z 2=r 2(cos θ2+isin θ2),则z 1? ?z 2=r 1r 2[cos(θ1+θ2)+isin(θ1+θ2)];若2 1 212, 0r r z z z = ≠[cos(θ1-θ2)+isin(θ1-θ2)],用指数形式记为z 1z 2=r 1r 2e i(θ1+θ2) , .) (2 12121θθ-=i e r r z z 5.棣莫弗定理:[r(cos θ+isin θ)]n =r n (cosn θ+isinn θ).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