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管理哲学》形考作业答案

《管理哲学》形考作业答案

《管理哲学》形考作业答案
《管理哲学》形考作业答案

《管理哲学》形考作业答案

P B0 K4 u& y1 R* r

7 e0 W/ J0 v: `2 W1 }4 M5 T(附答案所在页码)/ a. V2 Z d2 B f2 v+ A+ ?

一、填空题

/ t! i+ b8 c: F(一)作业一:9 t# _|# N% p: I% ~! a4 m

1.新兴交叉(P1)2.世界观(P1)3.19世纪(P5)4.礼(P6)

) |: D# b5 J7 ^7 S G5.法(P6)6.个不到一样、一样到个不(P14)7.权威(P54)8.人、财、物(P70)9.人(P7 9)10.需要(P80)3 }9 s$ J% g- Z

(二)作业二:

8 @, l* H) z1 {3 D+ X11.战略决策、治理决策、业务决策(P130)

7 B i6 y5 N2 I/ w( Y6 i& W: L' H12.打算、组织、操纵(P154)

; d& i. K}- G6 Z# J P13.社会属性(P177)1 4.人际关系(P178)15.矛盾的同一性(P179); P# f, F) A. h: y' p

16.真、善、美(P234) 1 \# X6 M o J( v4 y! x + y

(三)作业三:& v W4 I: N1 l0 i* o- o

17.治理者必须成为哲学家(P246)18.七分治理(P 248)

, j- Z) ~i/ _1 `19.看得见的手、看不见的手(P251)2 0.对立统一(P260)

" `2 I$ E; T5 j4 z21.道德原则、物质利益(P27

2)22.热岛(P352): i' @9 @; O8 l

23.跨度思维、顿悟思维,严密的逻辑思维方式(P276)

! t6 M! c! v% Z* u. w( ~二、选择题0 I, F& T. Y- M! m;

L7 v+ r3 H; F

(一)作业一

0 u; a. g7 k1 J6 o1.(A、B、C、D、E)(P5—11)2.(A、

B、C、D)(P61—66): X' {* X$ t# i" y5 P: j6 h0 [7 N5 P

3.(A、B、C、D、E)(P83)4.(A、B、C、D)(P85—89)

' `& E- e* l, Q) C. [* E5.(A、B、C、D)(P99—111)

' u0 F3 W5 x: x: \! K[& [7 e+ Y(二)作业二:" C$ m 7 z$ j( N- \# j

6.(A、B、C、D)(P132)7.(A、B、C、D、E)(P132—134): V) K. u# W6 e

8.(A、B、C、D、E)(P160—171)9.(A、B、C)(P1 82)! \' W% Q9 E/ s3 g

10.(A、B、C、D、E)(P215)) V, I1 I8 K4 |7 }. {' q5 w: j0 U

(三)作业三:! [- V8 x' w3 S0 s5 H6 o! b* Z) |

11.(A、B、C)(P244)12.(A、B、C、D)(P258)

4 N q/ r2 F1 ?+ y13.(A、B、C、E)(P26

9)* t) Q' c. X4 S7 V H) X

14.(A、B、C、D、E)(P337)

4 y3 A y# c0 f6 k9 Z15.(A、B、C、D、E)(P349—352)( f1 `

5 O" S( }2 |4 m p9 Z

T" i7 i4 O3 B+ x

三、名词讲明

% h- H4 E# e; G5 x) M2 n- i4 v作业一:6 R' v" W! M( k

1.治理哲学是研究治理领域中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的差不多理论、差不多方法的学咨询。(P1)

' d# i, ]% I8 j* d2.治理主体是指在治理活动中具有一定的治理素养,有一定权威,担负治理工作的人。(P52)3 ~1 Z% Q; a: Y% K( R, P G

3.治理客体即治理对象,是指进入治理主体治理实践活动领域,同意治理主体和谐和组织、指挥、使用的客观对象。要紧由人、财、物三种差不多要素组成。(P70)( I4 n- B4 s# [( e5 ~! t

4.定性思维方法是按照事物的性质来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P 123)

& ^9 X; d5 k% }. U' q5.决策一样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对遇到的情形和咨询题,从两个以上方案中选择一个有效方案(或手段)的过程。(P128)

/ G" ?9 {! Z/ q' t; o4 ?6.决策科学化是指决策符合客观事物的进展规律,能运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方法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决策过程,使决策符合实际。(P146)

1 V- @. P" J# o0 Y7 u! d. Y7.决策民主化指决策要最大限度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全然利益,在决策的全过程中贯彻群众路线。(P146~1 47)

% j+ V& t" ]. w# ?( O0 f+ `8.治理价值是客观对象或人们的行为关于提升或改善治理活动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P220)

) W+ C( e2 G* n8 e. u' [(三)作业三:$ @' J R* C3

C- e+ X

9.伦理道德是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能自觉引导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观念、行为规范的总和。(P265)/ J( u & I9 e6 o, W- s; r' L

10.“热岛”效应指都市气温比郊区的高(P352)7 n: t4 j/ N,

A( X s9 @

11.生态平稳指生态系统内部进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淌可较长

时刻地保持稳固。(P353)

! P; k! ?2 U S3 Q" M& \12.都市化指一种变农业人口为都市人口,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都市型转化的社会历史过程。(P 305)

五、论述题

8 P7 E$ f# C! r9 Q s" P(一)作业一:

. m" m+ X: [6 v& ~2 Z: I3 D1.简述“儒”、“墨”、“道”、“法”、“兵”的治理哲学思想要点(P36~51)9 W1 d# D& ?4 C6 H& n( w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主张以“仁”为本、“正名”、“知天命”,提倡先富后教,以礼乐为教,修己治人等。在行政治理上主张施行仁政;在教育治理上主张以学“礼”(社会道德、社会制度)为差不多内容,并倡导“不耻下咨询”、“举一反三”的学习态度和教学方法;经济治理上主张“节用”、“薄敛”、“使命以时”。$ H r# `( \/ l

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从物质利益是一切争斗的缘故这一思想动身,主张“兼恩爱”、“交相利”,“尚贤”,“节用”、“尚俭”“节葬”,“天志”、“明鬼”等。

& ]8 k6 C D$ K9 `, B- S. J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从“道”生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哲学思想动身,反对人为地制造出一些不符合自然规律的规则,主张“自然无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提倡“损有余而补不足”,“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弱之胜强,柔之胜刚”,提出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

, \+ m) S8 {, ]$ x, P2 p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从趋利避害的人性观动身,主张法、术、势相结合的统治术,提出“抱法处势”的治理思想。3 A* n( q/ z/ w g; l) J

以孙子为代表的兵家强调全局的重要性,强调对知识的把握,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求争取主动权;提出“奇正相生”的观点,着重“奇正形胜”的治理思想。

& c4 f. e- g6 w7 n6 J1 m$ d+ H2.治理主体和治理客体的关

系(P93~94)

/ Z. b, j. ^4 H5 c(1)治理主体与治理客体相互区不与对立- u+ y0 ^9 e' k4 ]k# Y A、二者所处地位不同:治理主体处于指挥地位,治理客体处于服从地位,形成指挥与服从的关系。治理主体与治理客体之间的关系是治理与被治理的关系,也是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t9 l3 m$ m7 ?2 t' F

B、二者存在着自控和受控的矛盾。(按:教材对治理主体的自控和治理客体的受控所作的讲明值得商榷。). ?* \4 K( o, W1 f. Z (2)治理主体与治理客体相互依靠、相互统一

: w. D0 {: L: W( `2 ?- G5 z A.二者互为前提,离开一方,另一方不复存在

+ c$ M) X8 M& m9 F6 _1 p1 d1 [B.二者的区分具有相对性:7 |- U+ X0 m) E/ U" x

(a)在治理活动中,人既能够作为治理主体,也能够作为治理客体。

9 d6 D8 f! t; p: v(b)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的治理主体,在另一时空条件下则可能成为治理客体。: A5 v A+ w R

(c)每一个人既能够把自己当作治理主体,也能够把自己当作治理客体。, Q* J& n2 C! g$ q4 z+ G

C.二者的相互作用使治理客体持续凝聚为物质形状和精神形状的东西,持续转变为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从而实现治理目标。

) R/ D& O8 ^W( f& ~9 {/ M/ ^3.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法(P95~99)

: R) n0 v5 f# }! e; ~, P答案要点:

9 ^& `, J/ z* K% V4 _. M. Y(1)矛盾分析的思维方

法(关于矛盾的普遍性与专门性的认识)

" A* t; U# b|A: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矛盾无处不在),每一事物的进展过程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无时不有)

1 S0 X6 z( S% D4 \$ G1 a: l+ b B:矛盾的专门性:每一事物的矛盾在存在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方面各不相同,各有自己的个性。

7 @# B, ?0 K5 _2 m. l+ N C: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的专门性之中。

6 e. u- Y) C5 ^3 T! i5 s(2)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思维方法(关于矛盾的不平稳性的认识)

2 w4 A% K8 q' [, O4 W A.两点论

" ^. {( p2 ?; L(a)存在于同一事物的诸矛盾中,有要紧矛盾与次要矛盾之分2 p, h$ c' ~5 }' [1 U" Z

(b)在同一矛盾的两方面中,有矛盾的要紧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

1 U& V4 z1 M" w" J6 g B.重点论:在要紧矛盾与次要矛盾中要着重抓要紧矛盾的解决,在同一矛盾中要着重抓矛盾的要紧方面的解决) r0 a. @! p* i7 b# ]$ q

C.两点论和重点论要相结合、相统一:在抓好要紧矛盾解决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要注意要紧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转化、矛盾的要紧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转化& i; [- S4 L, ~% x

(3)联系的、全面的分析咨询题的思维方法; F$ N: r4 R" q0 `& m1 R

(关于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认识)! C4 m3 A5 b1 K` 1 B2 L

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联系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8 U% c+ C1 p% @& s' U" T) E" ?

A.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一种客观存在, k2 y" r1 ?) F4 I

B.联系的普遍性:a、任何事物内部各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的

% I M' W9 P2 |# z. L m% @b、任何事物和周围其他事物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6 a+ M

7 k. @2 O# x4 d1 _c、每一事物的过去、现在和今后也是相互联系的

' ?. b( w6 o3 Z8 M/ L/ K: ~4 K! e(4)过程论的思维方法(关

于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认识)

7 @; f4 b, s8 B9 j A.任何事物差不多上运动变化和进展的

% J" _- R2 }) g+ Y& U7 `事物变化和进展的状态:量变到质变

* E+ B- b" K, Q7 u p$ z/ e5 p. \C.事物进展的方向道路:确信、否定到否定之否定,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5 F* v4 {1 i) `3 x4 S

6 m- }(二)作业二:

4 V+ S, p$ p. Z0 a& D4.谈谈平稳与不平稳的辩证关系(P1 61)

& o" ]' `4 U5 F6 ^. a9 k~- s! ^1 y任何一个组织系统差不多上平稳和不平稳的辩证统一。

; {8 }+ F. b l+ v4 [5 X. S所谓组织的平稳是指组织系统

内矛盾诸要素、诸方面以及组织同环境之间形成和谐、和谐、适应的关系,从而使组织系统整体处于一种相对稳固有序的状态。所谓不平稳是指组织系统内矛盾诸要素、诸方面以及组织同环境之间显现不和谐、不适应的关系,使组织系统整体处于不稳固状态。平稳和不平稳是相对而言的。因为组织系统的运动是绝对的,因此不平稳是绝对的,平稳是相对的。(这是对立的方面)8 M) [0 I3 s- ?& f: ?/ R( W$ d' ~

平稳和不平稳又是相互渗透的,平稳中包含着不平稳,不平稳中包含着某种平稳。当组织系统内部绝大多数因素、方面处于平稳状态时,其中个不因素和方面的变化可能会偏离原先的联系,显现局部的不平稳;当组织系统内部矛盾的绝大多数因素、方面不能坚持其相互适应的关系,使组织系统在总体上处于不平稳状态时,其中少数因素和方面可能形成和谐的、适应的关系,形成局部的平稳,这确实是不平稳中的平稳。(这是统一的方面)

& O3 v. h0 |2 l5.治理和谐的原则(P184~185)

) S: ]/ g0 _! X+ q9 l) Y4 R9 u(1)及时性原则。指一旦显现咨询题,必须及时进行和谐,以免造成积重难返。及时性原则还包括进行推测性的工作。预防工作是及时性原则的组成部分。* R& T! q! Y$ |(

m6 Q0 m# s

(2)关键性原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抓住重大和全然的咨询题,包括阻碍长远的咨询题、阻碍全局的咨询题、薄弱环节、有代表性的典型咨询题、带动性(根源性)咨询题、职员意见大、反映强烈的咨询题等。二是解决咨询题要标本兼治。

% F; b4 j1 p+ x1 f(3)鼓舞性原则。要求物质鼓舞和精神鼓舞相结合,集体鼓舞和个体鼓舞相结合,鼓舞理论和鼓舞艺术相结合。

7 I( |Y% [& F) C4 l G) x(4)沟通情形和信息传递原则。要确保信息安全可靠而且高效,并灵敏地反映客观事实,建立科学的信息治理系统和组织结构的网络化。

9 V~* M! y! E* A(5)全局性原则。在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应自觉服从全局利益。9 X9 r9 ]3 a" k0 n+ m& }# j) ^( R6 r

(6)长远性原则。不要为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也不要因为是刚显现的小咨询题而不重视解决任其进展而成为重大咨询题,变得不易解决。

$ @7 S# w) ?% q3 ?5 f(7)原则的坚决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治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作为科学性的治理,要求原则的坚决性;作为艺术性的治理,要求策略的灵活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对具体的人和事的处理上要具体咨询题具体分析。% {* `6 @! n5 t( p3 t% n2 E

“真”“善”“美”的辩证统一是治理的价值目标(P241~243)! o$ E+ T6 I: j+ U. P: L

“真”指的是人们对现实社会关系及其客观必定性的正确认识。“善”是指人们基于对已被认识的客观事物的必定性的承认,而形成的有益于社会整体或他人的意识和行为,它是社会进行道德评判的最概括的标准之一。“美”指的是人们的同被认识的必定性相和谐,并引起他人或自己愉悦情感的道德生活和道德行为的具体形象。

- V( P6 }7 ]_8 [: R! s“真”、“善”、“美”有着紧密联系。

“真”是“善”、“美”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只有深刻认识到现实社会关系的客观必定性(真),才有可能真正导致有益于社会或他人的道德行为(善),并使这种行为具有令人愉悦的具体形象(美)。同时,“善”又是“真”的价值表现和“美”的社会内容;而“美”归根到底是符合或服从“善”的。

8 O" n# u7 ?( r/ c( R

“真”、“善”、“美”在侧重点和层次上又各有其特点。“真”侧重于主体外向的统一,即它代表的境域是主体通过把握和运用不依靠于主体的客观规律所达到的主客体的统一,核心是客体的必定性;“善”侧重于主体自身各种社会规定性的统一,人只有满足了自己和社会的需要才能达到“善”,其核心是主体的必定性;“美”侧重于充分主体化的统一,是在“真、善”的前提下,比较自由地把握客体,从而充分地达到人和人类自我实现的境域。其核心是人的本质确证和人的自由进展。

. m2 w" d- ~7 ^- ~5 Q- l. |2 S2 ^“真”、“善”、“美”在治理价值体系中有不同的地位与作用,同时又紧密联系。“真”是制定任何具体的治理打算的基础,也是实现治理价值的前提;治理活动只有达到了“真”,才能产生效益。而“善”与“美”是治理价值目标体系中更高的评判标准。凡是“善”、“美”的治理必定是“真”的治理,而治理中的“美”则是治理中“真”、“善”的具体表现;然而,“真”的治理并不一定全是“善”、“美”的治理。有些“真”的治理,能够在某个特定的时空内为某个个人或组织甚至国家带来经济效益,却可能无法为整个人类社会带来长远的社会效益,甚至可能造成危害。如此的治理明显不能

文论专题形考

《文论专题》作业1 一、填空题 1、譬喻联想 2、社会作用教化功能审美情感 3、继承革新 4、余味滋味韵味 5、诗辨 6、才 7、水浒传西湘记 8、立主脑减头绪脱窠臼密针线 9、这段时间被视为王国维学术人生的文学时期宋元戏曲考中国小说史略 二、简答题: 1、简要说说庄子是怎样看待言与意的关系的。 “言”和“意”的关系,在庄子看来是“言不尽意”。 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庄子·天道》 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也。——《庄子·秋水》 庄子在这两段话中都谈到“言”和“意”的关系。庄子认为,认识主体的人在体认和把握深微之“道”时,语言和心意是有很大差别的,心意虽然也不能完全“察致”玄虚之“道”,但毕竟可以把握到一些细微之处,即其“精”者;而“言”和记录言的“书”,则充其量也只能得其“粗”者,因此虽圣贤之文章著作(“书”)也只能是“糟粕”而已,理应鄙弃之。庄子这一看似偏激荒唐之论,其实蕴涵着非常精辟的合理内核,即人的言论和书籍(当然也包括文学作品)在表达丰富复杂的心意时是并不称职的,只不过是蹩脚的工具罢了。这就是后世文论中著名的“言不尽意”理论的源头。 2、司空图“韵味”说的内涵 “像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合称“四外”,共同构成了司空图“韵味”说的基本内容。 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提出“韵味”说。 “江岭之南,凡是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有所乏耳。”以比喻来说诗,认为作为诗歌的原始材料或咸或酸都有味,而只有诗歌才具有“醇美”之味;“醇美”之味来源于咸酸而又有别于咸酸,“醇美”之味在咸酸之外,比咸酸更高级更美妙。这种“醇美”之味,又称之为“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所谓“韵外之致”,即强调在语言方面做到“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就是说诗歌创作要比它的语言本身具有更为生动、深远的东西,艺术性语言呈现一种启示性、隐喻性的态势,给读者留下联想、想象与回味的余地。所谓“味外之旨”,不仅要求诗歌语句精美,而且要求在语言文字之外还要有更为耐人回味思考的东西。就是说不要停留在语言锤炼的表面,而是要寄余味于语言之外,刻画出鲜明可感的形象,寄寓着深厚蕴藉的情意,使读者把玩不已,回味不尽。 3、从“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简单理解文学发展的社会动因。 文学不可能在一种封闭的状态下发展,政治的盛衰、社会的治乱等外界生活场必然会影响到作家的生活、思想和情感,这是文学发展的客观动因。

液压形考作业答案

形考作业一 一、判断题 1.通常把既无黏性又不可压缩的液体称为理想液体。(+) 注:无黏性、不可压缩就是理想液体必须具有的两个假定条件,缺一不可。 2.真空度就是以绝对真空为基准来测量的液体压力。(-) 注:真空度就是以大气压力为基准来测量的液体的相对压力,此时液体压力小于大气压力。而以绝对真空为基准来测量的压力应就是液体的绝对压力。 3.连续性方程表明恒定流动中,液体的平均流速与流通圆管的直径大小成反比。(-) 注:恒定流动中,由于液体的不可压缩性,通过管道截面的液体流量相等,液体的平均流速与流通圆管的面积成反比,即应与流通圆管直径的平方成反比。 4.流经薄壁小孔的流量与液体的密度与黏度有关。(-) 注:薄壁小孔的流量公式就是要求熟记的内容,从公式中所含各项参数可知,小孔流量与液体密度有关,而与液体的黏度无关。 5.重力作用下的静止液体的等压面就是水平面。(+) 注:判定等压面就是否为水平面,也要求满足上述两项条件。 二、填空题 1.负载运动速度功率 2.内摩擦力 3.40℃46mm2/s 4.平均流速v圆管直径d运动黏度ν 5.沿程压力损失局部压力损失 三、计算题 1.如图所示,有一直径为d、质量为m的活塞浸在液体中,并在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液体的密度为ρ,活塞浸入的深度为h,试确定液体在测压管内的上升高度。 解:由等压面概念,活塞底部平面的液体压力为 (1) 活塞的受力平衡方程 (2) 由(1)式代入(2)得 2、如图所示用一倾斜管道输送油液,已知h=15m,p1=0、45MPa,p2=0、25MPa,d=10mm,L=20m,ρ=900kg/m3,运动黏度ν=45×10-6m2/s,求流量Q。 解:分别在管道两端取流通截面1、2 由伯努利方程

哲学引论形成性考核作业1答案

哲学引论形考作业1答案 一、简答题 1、哲学对科学和思想文化的作用有哪些? 答:哲学对科学作用有三个: 第一、确定科学的理论前提; 第二、阐明科学的基本性质。 第三、捍卫科学的独立性,谋求全体科学的统一。 哲学思想文化的作用有三: 第一、对日常意识的反思; 第二、对学科前提的批判; 第三、对自由意识的促进。 2、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有三: 第一、以形而上学为论证方式 第二、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第三、以融合佛道为工具手段。 二、论述题 1、如何理解哲学作为一门人类思想探索活动的特点? 答:从距今大约2500年前哲学在爱琴海岸的古希腊诞生以来,哲学家们孜孜以求的进引思想性的探索,活动,哲学作为一门人类思想探索性活动的特点,首先表现为它涉级的对象,往往是那些作为寻常信念基础的原则和假定。这些原则或假定,既有日常生活意义上的,又有科学意义上的。日常生活中的信念是人的日常行为得以发生的前提和基点,对这些信念的合理性及其程度进引哲学上的分析或审定,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哲学存在价值的证明。人的行为是受他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信牵引的,对这些信念的前提进引批判性的审视,对人而言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因此说,哲学是一种思想探索性活动,论证各争辩是哲学的关键所在。因为在哲学看来,一切都必须受到质疑各批判。 其次,哲学本身的发展是历史的连续的,但哲学研究的前题,却是相对不变和基本固定的。在生物学领域中科学的进步表现为不仅作为基础的理论,而且作为形式的前题的提法本身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而在哲学中,人们至今说论的仍是两千多年前支配看创造了最初的理性传统的古希腊哲学家们思想的那些基本问题,诸如真、善、美、自由、平等、正义等问题。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们给这些哲学范畴的数不清的定义,但至今尚说已后有了令人满意的答案。从更深层次看,哲学问题的不变性实际体现了哲学研究的艰深性及其进步表现的复杂性。哲

·《文论专题》形考作业二参考答案

形成性考核作业二参考答案 1、叶燮“才胆识力”说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其中识与严羽的识有何异同? 在叶燮的理论中,“才胆识力”是创作主体最有个性化的因素,是作家个性心理质素最完整的概括由此形成的学说堪称“心”学。所谓“才”,是指诗人主体的艺术才能和才华,具体包括诗人观察、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以及艺术地表现“理”、“事”、“情”的能力。所谓“胆”,是指诗人敢于突破传统束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创作中表现为自由创作的艺术精神。所谓“识”,是指诗人辨别事物“理、事、情”特点的辨别能力,又指对世界事物是非美丑的识别能力,更是鉴别诗歌及其艺术表现特征的能力。所谓“力”,是指诗人运用形象概括现实生活和客观事物的功力和笔力,以及独树一帜、立一家之言的气魄。它是诗人创作中不同于他人的独创性的力度。 四者之中,叶燮认为“识”处于核心和主宰的地位。四者又具有一种“交相为济”的关系,“胆”既有依赖于“识”,又能延展深化为“才”,而“才”则必须要“力”来承载,因此,没有“力”的作用,“才”是不可能充分展现出来的。总而言之,“才、胆、识、力”四者不可分割,而且相互联系,相互滋润,共同构成了创作主体的个性心理结构。诗人做诗,只有充分调动这四种心智机能,有效协作,方能写出优秀的诗篇来。 严羽的“识”是在《沧浪诗话·诗辨》中提出的。所谓“识”,就是识别诗的正路、高格、要义,以汉魏晋以及盛唐之诗为师法的典范和臻至的目标。这就需要诗人或者诗歌欣赏者具备一定的艺术鉴别能力,能“识”出诗歌艺术水准的高低,也就成为学诗者的首要条件。“识”是“入门正”和“立志高”的基本条件。 首先,学诗者需要辨别诗家各体。其次,学诗者还需识别诗中“第一义”。再次,“识”是学诗者主体修养最重要的因素,关系到其对诗歌的审美欣赏与判断能力。严羽认为,“识”包含了“入门须正”和“立志须高”,这是学诗者必须具备的真识。在严羽这里,作为审美判断能力的“识”力,其属于诗歌创作主体有别于客体的内在能动性,在内涵上被赋予了独特的诗学规定性。 2、金圣叹的人物性格理论 人物性格理论是金圣叹小说理论中最富创见的精华部分。在评点《水浒传》的过程中,金圣叹首次把“性格”作为基本概念运用于小说批评,而且还对“性格”的内涵以及在文学作品中如何塑造人物性格作了细致、精彩的阐述。 首先,成功塑造人物性格是小说创作的首要任务和取得艺术成就的根本标志。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他说:“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将一部《水浒传》与“别一部书”相比,其独“看不厌”

最新2018年电大《哲学引论》形考一答案

2018年电大《哲学引论》形考一 1.哲学起始于好奇表现为爱智,早期的哲学与科学不分选择一项: 对错 2.原始宗教和原始艺术是催生哲学的母体和温床选择一项: 对错 3.古希腊后期及至欧洲中世纪早期,哲学被赋予了伦理学或道德学说的特征,中世纪时期,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选择一项: 对错 4.为哲学认识论的最初形成奠定经验主义基础的是洛克的“人类理解论”选择一项: 对错 5.使认识论成为全部哲学的基础的哲学家是康德 选择一项: 对错 6.哲学对自由意识的促进作用,是通过对思想文化深层结构的有力揭示和思想模式的不断转换而表现出来的选择一项: 对错 7.语词是人的能动性的集中体现,任何语词都不具有知识意义的内涵选择一项: 对错 8.哲学所研究的问题是相对变化和难以固定的选择一项: 对错 9.哲学性问题以思想性问题的形式出现,它本质上反映的是人的思想的一种矛盾性运行方式选择一项: 对错 10.哲学关注知识和思想分析的特点,决定了它与语词之间的紧密关系选择一项: 对错 11.哲学以智慧为研究对象,是一种为知识而知识,为学问而学问,纯粹穷理尽知的知识或学问(选择一项: 对错 12.对中国影响最大的非正统思想是道家学说选择一项: 对错 13.对自然科学感兴趣,自觉讲求逻辑学和认识论的先秦哲学是墨家选择一项:

对错 14.清代哲学家顾炎武提倡经学研究要经世致用,他被清人尊为“开国儒宗”选择一项: 对错 15.中国哲学的总结者黄宗羲提出了“天地之化日新”的著名论断。选择一项: 对错 16.形而上学就是研究存在之为存在的问题的学问,形而上学被称为本体论(选择一项: 对错 17.在日常生活中,定义不能明确地表达存在的时候,往往是定义的范围过宽或过窄。选择一项: 对错 18.儒家经典在后世被称为“经”,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叫做“经学”。选择一项: 对错 19.首先提出了信仰第一,为中世纪经院奠定基础的是奥古斯丁选择一项: 对错 20.托马斯主义是经院哲学的最高成果,也是中世纪神学与哲学最大、最全面体系。 选择一项: 对错 21.近代哲学的主导原则是主体性原则。选择一项: 对错 22.五四运动以后,中西方哲学的深入交会以及由此引发的三次著名论战,使原本属于西方哲学范畴的马克思哲学在中国扎下根来。选择一项: 对错 23.中国哲学在逻辑学方面向来很发达选择一项: 对错 24.礼仪之争主要是指利玛窦禁止中国教徒参加祭孔和祭祖等中国传统礼仪问题而引发的争论。选择一项: 对错 25.中国哲学在逻辑学方面向来不发达选择一项: 对错 26.中国哲学对德国哲学的影响,主要是指对莱布尼茨的影响。选择一项:

现代管理专题形考作业答案(最新修订版)

现代管理专题形考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知识经济(经合组织的定义):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 2、企业再造:企业再造也叫做企业流程再造,是指为了在衡量绩效的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改善,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彻底改造业务流程。 3、工作设计:工作设计是指为了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合理有效的处理工作的关系而采取的、对于满足工作者个人需要有关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和工作关系的特别处理。 4、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 5、企业持续发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通过持续学习和持续创新活动,形成良好的成长机制,企业组织在经济效益方面稳步增长,在运行效率上不断提高,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在同行中的地位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 6、连续式流程:是指流程中的某一工序只有在前道工序完成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即所有工序都按先后顺序进行。 7、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一个期望的未来景象,是一种召唤及驱使人向前的使命,能不断扩展他们创造生命上真正内心所向往的能力。 8、深度汇谈:是一个团体的所有成员,摊出心中的假设,而进入真正一起思考的能力,让想法自由交流,以发现远较个人深入的见解。 9、流程管理:流程管理是指以流程为基本的控制单元,,按照企业的经营战略的要求,对流程的规划、设计、构造、运转及调控等所有环节实行系统管理,全面协调各种经营流程之间的相互匹配关系,以及与管理流程的适应问题。 10、异质群体:与同质群体相对而言。指由个性各异而又互相依赖的人们组成的社会群体。是群体质量结构的表现形式之一。 二、判断题 1.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 × ) 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 2.涉及谁知道某些事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信息的知识属于知道是什么的知识。( × ) 涉及谁知道某些事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信息的知识属于知道是谁的知识。 3.再造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形态由传统的以职能为中心的职能导向型向新型的以流程为中心的流程导向型的根本转变。(√ ) 4.连续式流程和平行式流程的最大特点是各工序之间随时都可以交流,可以互动。(× ) 同步工程的最大特点是各工序之间随时都可以交流,可以互动。 5.企业再造与企业重组没有太大的区别。(× ) 企业再造与企业重组有重大区别,体现在重塑对象不同,重塑涉及的范围不同,重塑设计的观察视角不同。 6.组织学习就是个体学习的简单累加。(× ) 组织学习并非是个体学习的简单累加 7.适应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是组织学习的两个阶段。(√ ) 8.组织学习是一个组织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条件。(√ ) 9.企业再造是一种渐变式的变革理论。(×) 企业再造不是一种渐变式的变革理论,而是一种彻底的变革。 10.企业再造可以通过重新设计业务流程,建立一个扁平化的、富有弹性的新型组织。(√) 三、不定项选择 1.在工业经济之后,出现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称之为(C)。 A.商业经济B邮电经济C知识经济D服务业经济 2.经合组织认为: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 A)、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 A.生产B.传播C.处理D.使用 3.知道是什么的知识是指有关( B)方面的知识。 A.客观B.事实C.主观D.非事实 4.知道为什么的知识是指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 D)和规律方面的知识。 A.结果B.形式C.条件D.原理 5.知道怎么做的知识是指做某些事情的技巧和( A)。 A.能力B.方法C.管理D.科学 6.知道是谁的知识涉及谁知道某些事和( B)的信息。A.利用B.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C.加工D.处理 7.20世纪6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使企业的经营环境和运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主要来自:( ABC)。A.顾客B.竞争C.变化D.技术进步 8.变职能观念为流程观念表示( B)。 A.企业各类功能不能由于划分而被相互割裂 B.传统的部门化设计应该结束 C.企业中不应该再进行分工 D.流程性企业比加工性企业更具备组织变革的条件 9.企业再造的流程观念是指( B)。 A.按工艺流程设计组织结构 B.企业的整体活动是由各项连续性作业构成的 C.再造就是改变作业流程 D.流程性企业将成为未来企业的代表 10.C 11.企业再造的原则包括( ABD)。 A.以流程为中心B.顾客导向

基础会计形考作业一答案

《基础会计》形成性考核作业一答案习题一 习题二 有关项目填表如下:

习题三 有关项目填表如下: 习题四 有关项目填表如下: 习题五 1.根据所给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1)借:银行存款200 000 贷:实收资本200 000 (2)借:固定资产40 000 贷:银行存款40 000

(3)借:原材料15 000 贷:应付账款15 000 (4)借:现金 2 000 贷:银行存款 2 000 (5)借:银行存款20 000 贷:短期借款20 000 (6)借:应付账款35 000 贷:银行存款35 000 (7)借:生产成本12 000 贷:原材料12 000 (8)借:短期借款30 000 贷:银行存款30 000 2、根据给出余额资料的账户开设并登记有关总分类账户。 现金银行存款月初余额300 月初余额200 000 (2)40 000 (4) 2 000 (1)200 000 (4) 2 000 本月合计 2 000 (5)20 000 (6)35 000 月末余额 2 300 (8)30 000 本月合计220 000 本月合计107 000 月末余额313 000 原材料固定资产月初余额 4 700 (7)12 000 月初余额160 000 (3)15 000 (2)40 000 本月合计15 000 本月合计12 000 本月合计40 000 月末余额7 700 月末余额200 000 生产成本短期借款月初余额15 000 (8)30 000 月初余额10 000 (7)12 000 (5)20 000 本月合计12 000 本月合计30 000 本月合计20 000 月末余额27 000 应付账款实收资本(6)35 000 月初余额50 000 月初余额320 000 (3)15 000(1)200 000本月合计35 000 本月合计15 000 本月合计200 000 月末余额30 000 月末余额520 000 3、根据账户的登记结果编制“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表”。 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表

2017年电大哲学引论形成性考核答案

哲学引论形成性考核答案 第一—二章 一、简答题 1哲学对科学的作用:确立科学的理论前提;阐明科学的基本性质;捍卫科学的独立性,谋求全体科学的统一。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作用:对日常意识的反思;对学科前提的批判;对自由意识的促进。 2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以形而上学为论证方式;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以融合佛道为工具手段。 二、论述题 1哲学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基于自身需要而进行的思想探索性活动。从哲学实践的角度看,维系着哲学的发展,并使哲学显现出它经久不衰生命力和活力的最重要的因素,始终是那些在哲学范围以外的,对人类生活的某个方面起着支配作用的人类活动,或是那些在社会文化体系中的,在深层上影响或支配着人类思想和人类活动的特定领域和特定概念。哲学家门孜孜以求的,就是对与人类生存境遇有关的种种问题,给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解释和说明。哲学的思想探索性特征,首先表现为它所涉及的对象,往往是那些作为寻常信念基础的原则或假定;另外哲学的思想性探索还表现为哲学本身的发展是历史的、连续的。康德说,人类理性有一种嗜好,即喜欢建造,以否定性特征但卣仪肯定性为目的的思想陈述,促进了哲学的发展。 2科学主义思潮: 在他们看来,现代科学是人类文明能够最伟大的成就,是解决人类存在与发展等一切重大问题的充分而有效的工具,哲学要想切实得到发展,就必须用实证数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改造哲学,在这个意义上的哲学的主要流派,都倾向于把哲学归结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进而把哲学归结为对语言的逻辑分析。 人本主义思潮: 认为哲学应该把人以及人的发展、完善、尊严、自由、创造等对人有重要意义的各个方面的问题,放在哲学乃至整个文明的中心地位,现代哲学的任务就在于通过对科学或理性的反思来探讨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性、人道主义及其“异化”问题。 三、分析题 1从逻辑上说,哲学起源于人类对宇宙或人生方面的那些根本性问题的好奇及其沉思。按照亚里士多德的划分,哲学应以与存在本身有关的理念为研究对象,是对支配存在或形成存在的一般原理进行探讨的学问,在这个意义上,亚里士多德把这一内容称为第一原理。但从历史上看,最初的哲学所关注的对象并非人类自身的存在或人类生活的真正目标,而是人以外的世界和自然界,因而理所当然地,哲学与科学具有大致相同的对象和内容。而当后来哲学家们把关注的目光从外在的自然界转向人有关的存在,探讨关于人是什么以及人和社会的美好生活问题,或人的现实生活和生存实践要求哲学家们对关于自然界和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出具体化和专门化的解释的时候,哲学和科学的区分也就顺理成章地发生了。 2我不同意他的说法。因为从一般意义上说,人与世界的关系即生活有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即常识、科学与哲学。相对于这三个不同的领域,存在着三类不同性质的问题,即常识性问题、科学性问题和哲学性问题。常识性问题以意见的形式出现,意见表达是情绪、习惯或信念之类的东西,对于意见人们一般不需要加以证明或求证,对之表达的至多只是接受或拒绝的态度而已;科学性问题以知识难题的形式出现。知识难题要求的是逻辑、数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文论专题》网上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文论专题》网上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文论专题》网上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备注:本资料整理于2020年5月; 适用于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员国开平台网上形考。 课程考核:形考比例30%,在国开平台完成,本资料为形考的试题及答案; 终考比例70%,纸考。 形考任务一试题及答案判断题(1~5题) “兴观群怨”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共同规律,就是在孔子那里主要是针对“用诗”,即发挥文艺社会作用而提出的“兴观群怨”,在后世都逐渐与“作诗”结合起来,使“兴观群怨”不仅成为对文艺社会作用的一种自觉认识,而且成为对文艺创作的一种明确要求。 [答案]对“兴观群怨”之“怨”,广义的“怨”,也就是把“怨”看作是对人的各种情感的一种代称。 [答案]对“兴观群怨”之“怨”,狭义的“怨”,也就是照字面意思所理解的“怨”,它是由种种不满意所引发的一种特定情感,包括忧怨、哀怨、怨恨等等。 [答案]对“兴观群怨”之“群”,是孔子以“诗教”为特色的文艺观的一个鲜明体现。首先,它鲜明体现了孔子“诗教”的目的在于

“仁”。“群”就是人与人相亲相爱,和谐相处。其次,孔子之所以强调“诗可以群”,是因为看到了文艺在使人“群”方面具有独特的审美感染作用。 [答案]对《神思》篇是《文心雕龙》创作论之首,也是刘勰创作论之总纲。 [答案]对后世文论家在“兴观群怨”说基本精神的影响下,不断提出一些新的有关文艺社会作用的命题,比如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穷而后工”说等。 [答案]错后世文论家在“兴观群怨”说基本精神的影响下,不断提出一些新的有关文艺社会作用的命题,比如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不平则鸣”说以及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等。 [答案]对孔子的思想,可以说是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以“中庸”为准则,所以也被称为“仁学”。 [答案]对孔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语》中。 [答案]对孔子所说的“兴”的含义,就是通过艺术形象的譬喻,引发人的联想,并进而使人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隐的思想感情,从而在精神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答案]对老子是“道不可言”的首提者,也最直接、明了。 [答案]对刘勰对作家个性和创作风格的最高要求是要有“风骨”,要“风清骨峻”。“风骨”一词原用于品鉴人物,后移于画论和文论。 [答案]对在庄子看来从微观角度而言人们的思想无法完整地用

建筑结构形考作业答案(仅供参考)[1]2

《建筑结构》形考作业答案(仅供参考) 作业1 一、填空题: 1.屈服强度 2.混凝土 N/mm2 3.承载能力正常使用 4.除以 5.纵向受力钢筋混凝土 6.带裂缝破坏 7.适筋延性 8.剪跨比配箍率 9.剪压 10.翼缘梁肋 二、选择题: 1-5:DABAC 6-10:CDBAA 三、简答题: 1.答:(1)较高的强度和适宜的屈强比;(2)较好的塑性;(3)可焊性;(4)低温性能;(5)与混凝土要有良好的粘结力。 2.答:对于永久荷载,规定以其标准值作为代表值;对于可变荷载,则以其标准值、组合值、准永久值及频遇值作为代表值。 3.答:(1)适筋梁:先是受拉钢筋屈服后产生很大塑性变形,使裂缝急剧开展和挠度急剧增大,给人明显的破坏预兆。然后是受压区混凝土压碎。属于延性破坏。(2)超筋梁:破坏时钢筋的应力还未达到屈服强度,因而裂缝宽度均较小,且形成一根开展宽度较大的主裂缝,梁的挠度也较小。这种单纯由混凝土被压碎而引起的破坏,没有明显的预兆,属于脆性破坏。(3)少筋梁:梁破坏时,裂缝往往集中出现一条,不但开展宽度大,而且沿梁高延伸较高,一旦出现裂缝则迅速开展构件严重向下挠曲,最后因裂缝过宽,变形过大而丧失承载力,甚至被折断,没有明显预兆,属于脆性破坏。 四、计算题:

22 122 001min min 1.11.9/, 1.27/360/,0.518,942(1)3550035465942360(2)142.50.518465240.911.9200 0.45/0.45 1.27/3600.16%0.2%,0.2% 0.c t y b s s y b c t y s f N mm f N mm f N mm A mm h h mm mm A f x mm h mm f b f f A αξξαρ======-=-=?===<=?=?=?=<==解:取22 062%20050002009423(/2)360942(465142.5/2) 133.5310133.53120,s u y s mm A mm M f A h x N mm kN m kN m ??=<==-=??-=??=?>?满足要求。 ()该梁安全。 022,max 1060 ,max 6050060440(10.5)11.92004400.518(10.50.518) 176.910176.9260,u c b b s b u s y h h mm mm M f bh N mm kN m M kN m A x h M M A f αξξξ=-=-==-=????-?=??=?<=?'=-'='2.解:(1)验算是否需要采用双筋截面 计算此梁若设计成单筋截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 故应设计成双筋截面 (2)求受压钢筋令6 2 0102(260176.9)10570.9()360(44035) (3)11.92000.518440360570.02076.8360 s s c b y s s y mm h a A f b h f A A mm f αξ-?=='-?-'' +???+?===求受拉钢筋

哲学引论形成性考核

哲学引论形成性考核-0003 试卷总分:100 判断题(共20题,共40分)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 (2 分) 弱决定论不能归结为非决定论,虽然它与非决定论有相似之处。 2. (2 分) 中世纪哲学的特征就其主流来说,不是以知识方式的方式来论证神学教义合理性的宗教哲学即经院哲学。 V x 3. (2 分) 什么是世界的本原”问题始终是古希腊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V r x 4. (2 分) 当代哲学解释学的兴起是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现象学的解释学的产生为基本标志的。 r V p x 5. (2 分) 行为功利主义的最大困难在于它容易导致道德决定中的僵化和脱离实际。

r V 太极阴阳论”是中国哲学中影响最深远的宇宙论哲学。 V x 7. (2 分) 伊奥尼亚学派哲学家普遍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 V x 8. (2 分) 语词作为人的一种创造物,是人之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V r x 9. (2 分) 中国哲学与古希腊哲学和古代阿拉伯哲学并称世界三大哲学体系。 V x 10. (2 分) 语言分析方法出现,为哲学树立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 x 11. (2 分) 冥想直观是佛教认识论所主张的认识方法或途径。

因提出无极而太极”的宇宙生成论图式而被后世尊称为道学宗主”的哲学家是王阳明。 V x 13. (2 分) 儒家哲学在知识问题上的主要倾向是理论理性,而不是实践理性。 V x 14. (2 分) 直觉主义和知行合一是中国认识论一致特征。 V r x 15. (2 分) 种子说”的提出者是元素学派著名代表人物德谟克利特。 V x 16. (2 分) 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家是赫拉克利特。 x 17. (2 分) 缘起论”不是佛教理论的基石。

现代管理专题形成性考核册原题+答案

现代管理专题作业1选择题参考答案 1.企业的知识资源通常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ABC)。十一专题218页 A.企业创造和拥有的无形资产 B.信息资源 C.智力资源 D.知识产权 2.知识管理的原则包括()。ACD 十一章225-226 A.积累 B. C.共享 D.交流 3.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主要模式()。ABCD 十一章227-228 A.社会化过程 B.外化过程 C.综合过程 D.内化过程 4.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即将人们头脑中的经验和诀窍总结出来,提高可见度。这种知识转化模式属于()。B 十一章227-228 A.社会化过程 B.外化过程 C.综合过程 D.内化过程 5.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其实质上是一个学习过程。如通过培训将书本知识转化为人们头脑中的知识。这种知识转化模式属于()。D十一章228 A.社会化过程 B.外化过程 C.综合过程 D.内化过程 6.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即对知识进行重新整理,或交知识存放在知识库中。这种知识转化模式属于()。C十一章227 A.社会化过程 B.外化过程 C.综合过程 D.内化过程 7.CKO的中文含义是()。B 十一章229 A.信息主管 B.知识主管 C.首席执行官 D.财务主管 8.学习型组织的概念是由()最先提出的。B三章41 A.彼得.德鲁克 B.彼得·圣吉 C.阿吉瑞斯 D.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 9.学习型组织的修炼包括()。ABCDE 三49 -53 A.系统思考 B.自我超越 C.改善心智模式 D.共同愿景 E.团队学习 10.最早提出组织学习概念的是( A )。美国哈佛大学的最早 A.阿吉瑞斯 B.彼得·圣吉三章41 C.舍恩 D.野中郁次郎 11.深度汇谈的基本条件包括()。ABC 三章52 A.悬挂假设 B.视彼此为工作伙伴 C.深度汇谈 D.自主管理 现代管理专题作业2选择题参考答案

《文论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1)答案

《文论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1)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 1、通过艺术形象得譬喻,引发人得联想,并进而使人领会到某种类似得,深微曲隐得思想感情,从而在精神上受到感染与熏陶,这就是(A、) A、兴 B、观 C、群 D、怨 2、后世文论家在“兴观群怨”说基本精神得影响下,不断提出一些新得有关文艺社会作用得命题,司马迁得“发愤著书”说、韩愈得“不平则鸣”说、欧阳修得“穷而后工”说、梁启超得“熏浸刺提”说等就是“兴观群怨”中“( D、) ”得丰富与完善。 A、诗可以兴 B、诗可以观 C、诗可以群 D、诗可以怨 3、梁启超“薰浸刺提”说对文艺社会作用得阐释,侧重于文艺作品得美感特征与接受者审美需求之间得相互作用等方面,其对文艺得审美特征得探讨,就是对( A)得一种“放大”研究。 A、孔子“兴观群怨”说 B、庄子“言不尽意”说 C、司空图“韵味”说 D、严羽“妙悟”说 4、“兴观群怨”说就是孔子“( A)”文艺观得代表。 A、诗教 B、仁教 C、礼教 D、德教 5、孔子得文艺观就是她得“ A ”思想在文艺方面得鲜明体现。 A、仁学 B、礼学 C、诗学 D、义学 6、明末清初得王夫之特别重视文艺得审美情感特征,她将“兴观群怨”称之为“ A ” A、四情 B、四义 C、四学 D、四教 7、孔子“兴观群怨”中得“观”就是就文艺得( A ) 作用而言得。 A、认识 B、表现 C、娱乐 D、教化 8、庄子得“言不尽意”说对后世得影响深远而巨大。其西晋陆机得“ A ”就就

A、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B、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 C、文已尽而意有余 D、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9、庄子得“言不尽意”说对后世得影响深远而巨大,唐代司空图得( D )就就是明显得例证。 A、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B、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 C、文已尽而意有余 D、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10、庄子得“言不尽意”说对后世得影响深远而巨大,北宋欧阳修得( A ) 就就是例证。 A、“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B、文已尽而意有余 C、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 D、言有尽而意无穷 11、魏晋南北朝就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得高峰期,其间曾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得若干个“第一”,下面选项中正确得就是( D )。 A、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得《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 B、第一部诗话――曹丕得《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得《文赋》 C、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钟嵘得《文赋》,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得《典论?论文》 D、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得《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嵘得《诗品》 12、为强调“大美”之自然、本真、天放得独特禀性,庄子从比较得角度说到“三籁”之声。其中除了“地籁”、“人籁”还有( A )。 A、“天籁” B、“物籁” C、“神籁” D、“灵籁” 13、《文心雕龙》风格论集中于《体性》篇。依刘勰之意,作家得创作个性包括有才、气、学、( A )等四个方面得因素。 A、习 B、质 C、识 D、力 14、刘勰得批评与鉴赏思想贯穿于《文心雕龙》全书,批评与鉴赏得篇幅当数《知音》篇。批评原则有“六义”,即:一则( A )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贞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 A、情深 B、情真 C、情浓 D、情远 15、刘勰得批评与鉴赏思想贯穿于《文心雕龙》全书,批评与鉴赏得篇幅当数《知音》篇。批评方法有“六观”,即: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 A ),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

形考作业答案

社会心理学形考作业 作业一课堂讨论 请举出一些你所了解的攻击行为的例子,并尝试用本能论、挫折——攻击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来分析这些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课堂讨论后形成书面作业,字数不少于400字) 作业二阶段性测验(第1至5章)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社会认知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2.社会认知具有的特点包括:选择性、双向性、整体性和易出偏差性。 3.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把行为的原因分为三种,即行动者、行动者知觉的对象和行动产生的环境。 4.凯尔曼指出,态度的改变要经历服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 5.个体通过学习形成态度的方法主要有:古典条件作用、工具性条件作用和社会学习。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城市移民群体为适应社会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急剧变迁而主动进行的社会化过程属于(C)。 A.初级社会化B.预期社会化C.再社会化D.继续社会化 2.某人在初次会面时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别人对他的看法,这种现象属于(C)。 A.近因效应B.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D.宽大效应 3.在改变态度的方法中,通过劳动锻炼来改变好逸恶劳的态度属于(D)。 A.劝说宣传法B.角色扮演法C.团体影响法D.活动参与法 4.在日常生活中,青年人容易接受其他青年人的劝说,这体现了劝说者的(B)对态度改变的影响。 A.权威性B.相似性C.吸引力D.可信赖性

5.社会判断理论认为,当一种新观点处于个体的( A )时,最有可能引起个体态度的改变。 A.接受区B.潜意识区C.拒绝区D.不明朗区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分,小题,共25分) 1.再社会化P26 2.归因P87 3.基本归因错误P89 4.宽大效应P83 5.态度P94 四、简答题(每题10分,3道题,共30分) 1.社会认知具有哪些特征?P74—75 2.由费斯廷格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P106 3.简述态度改变的三阶段理论的基本内容。P110 五、论述题(20分) 劝说宣传法是一种极为常见和广泛使用的促使态度发生改变的方法。试述在使用劝说宣传法时,发起者的特性和目标人群的特性对说服效果有哪些影响?P111 作业三案例分析 有这样一则新闻报道:18岁青年刘某为抓小偷被歹徒刺穿心肺,血流不止,在他身边有几十个围观的群众,却无一人帮忙。直到五六分钟后,才出现一好心男子,将刘某抱入诊所。 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这种“众人围观见死不救”的现象。(形成书面作业,字数不少于200字) 作业四阶段性测验(第6至10章)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人际关系具有个体性、直接性和情感性三个特点。 2.人际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国家开放大学期末形考任务《哲学引论》标准答案

《哲学引论》形考任务标准答案 形考一 哲学:哲学一词源自英文“Philosophy”,意为爱智,或智慧之学。从词源学的角度上看,反映了古希腊人对哲学的性质和功能的某种特定的理解意向或期盼。这就是,哲学以智慧为研究对象,而不以实际的功利或功用知识为研究对象,是一种为知识而知识,为学问而学问,纯粹穷理尽职的学问。 形而上学:出自《周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英文形而上学的原意是物理学之上、之先的意思。就广义的用法而言,形而上学一词主要被用于表示关于存在者的最一般规定的学问,即讨论关于宇宙和事物存在的终极本质和永恒原理的学问。在这个意义上,形而上学也被称为本体论;就狭义的用法而言,则只有与非感性的、超验的对象有关的那些才属于形而上学。 魏晋玄学: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有王弼、嵇康、阮籍、郭象等,他们所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名教就是“名分教化”,是指古代社会的礼乐制度和道德规范;自然意思是自然而然、自然无为,它是道的特性和法则。从道家的观点来说,名教属于有为的范畴,自然属于无为的范畴,二者是相对的。所谓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是纲常礼法与自然无为的关系。玄学家大多崇尚老庄的自然无为,又不能完全背弃名教礼法,于是名教与自然的矛盾就成为他们必须解决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他们或偏重于自然,或偏重于名教,或将二者调和起来,于是形成各种不同的观点,这就是所谓“名教与自然之辩”。

演绎推理:就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演绎推理的逻辑形式对于理性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对人的思维保持严密性、一惯性有着不可替代的矫正作用。这是因为,演绎推理保证推理有效的根据,并不在于它的内容,而在于它的形式 经验论:人的一切认识最初都来自经验,更确切地说是来源于人的感觉。人所知道的东西,至少就其作为常识的部分来说,绝大部分是来自于人的感觉经验的。在这个意义上,一些经验论哲学家声称,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根据或来源。 批判论:是一种力图调和经验论和唯理论之间的对立,运用对立统一的方法对经验和理性的认识作用加以分析和解决的认识论理论。该理论认为,现实的认识活动是人的先天的理性与后天的感觉经验相结合的产物。一方面,认识的形式是先天的理性赋予的,另一方面,认识又不能脱离经验,因为超出经验范围的认识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离开对理性和经验的综合统一,就不可能正确解释和说明认识的起源和基础问题。 哲学所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在对哲学概念所作的历史考察中,我们不难发现,认识论(研究认识问题,讨论人类认识的起源、本质和界限以及认识经验与认识对象的关系)、形而上学(研究实在问题,解释关于宇宙的最高原则并根据这些原则对宇宙作最一般的思考)和伦理学(研究伦理、道德活动的价值判断,讨论与人的行为方式有关的价值问题)等三个方面,始终是哲学家的兴趣所在和他们的思想兴奋的焦点。如果把哲

文论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文论专题答案 一、填空题1、孔子所说的“兴” 的含义,就是通过艺术形象的(譬喻),引发人的(联想),并进而使人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折的思想感情,从而在精神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2、“兴观群怨” 说作为孔子“诗教”文艺观的代表,呈现出两个互相联系的特点:一是特别看重文艺的(社会作用),强调文艺的(教化功能);二是这种文艺教化功能的强调,始终建立在遵循文艺的审美规律基础之上,尤其突出艺术的(审美情 感)特征。 3 在中国古代文论 中,“通变”指的是文 学发展演变的规律。所 谓“通”,即会通,侧 重于对过去经验继承; 所谓“变”,指适变, 侧重于在继承基础上的 革新。因此,“通变” 一说具体讨论的是文学 发展演进过程中有关 (继承)与(革新)的 关系问题。 4、在司空图之前,陆 机、、刘勰有“(余 味)”说的提法,钟嵘 更是以“(滋味)” 说 着名。到了司空图这 里,他首先继承了前人 的理论成果,包括近代 王昌龄的“意境”说以 及皎然的“取境”说 等,在深入总结古典诗 歌创作的丰富经验的基 础上,他对诗歌的 “味”作了缜密的研 究,谓“文之难,而诗 之难尤难。古今之喻多 矣,而愚以为辨于味, 而后可以言诗也” (《与李生论诗 书》)。他认为“味” 是诗歌必须具有的特殊 属性,所谓“辨于味而 后可以言诗”,从而把 能否辨识这种属性提到 了创作与评论的首位。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西湘记》,合称为于结构他有四点具体识,他创立了“(韵“六才子书”。其中 主张:一是“ 立主味)”说。 尤其以《水浒传》、脑”,二是“ 减5、《沧浪诗话》全书 《西厢记》的评点最头绪” ,三是由诗辨、诗体、诗法、为着名。他的文学理“ 脱窠臼”,四诗评、诗证五个部分论思想主要就体现在是“ 密针线”。 组成,其中“(诗辨)”这《第五才子书水浒9 、王国维几乎所有 是全书的理论核心。传》和《第六才子书的文艺美学论着都是6、“才”、 西厢记》上。在他30 岁前后这段“胆”、“识”、8、从戏曲自身特点 时间内完成的,这段“力”是诗人创作必 出发,李渔主张戏曲时间被视为王国维学 备的主体性要素,叶 创作要“结构第 术人生的文学时 燮认为,“(识)”一”。这里所说的 期。郭沫若曾在 处于核心和主宰的地 “结构”与现代意义 《文艺复兴》第2 卷 位。 的“结构”有所不 第3 期的《鲁迅与王7、金圣叹学问渊 同,涵义要宽,其实国维》一文中,肯定 博,通晓诸子百家,即戏曲创作前的总体 王国维“用科学的方 其一生衡文评书,曾构想,具体表现为剧 法来回治旧学”,将将《离骚》、《庄子》、本的全局性架构,大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记》、《杜工部体相当于现代意义上考》与鲁迅的《中集》、《水浒传》、的“艺术构思”。关国小说史略》称为

人力资源管理形考作业答案

1、(1)严格遵守人员招聘的程序,招聘途径可多种多样;(2)多种招聘方法结合使用(测验、面试、评价中心);(3)招聘的原则应做好:因事择人、公开、公正、平等竞争,做到人尽其才,事得其人。 2、(1)企业领导应该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确定正确的人才选拔标准;(2)按照科学的程序选拔人才;(3)针对企业的需要定期对人才进行培训、考核与管理;(4)对人才的保障工作要落到实处,解决其后顾之忧。 3、(1)通过合理的管理,实现人才资源的精干和高效,取得最大的使用价值;(2)可以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3)通过培训与教育,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稳定组织内员工,促进社会稳定 4、体会自己发挥 作业二 1、该零部件部门的雇员需要接受在岗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应围绕学习、掌握新计算机系统的知识技能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内容。 2、培训目标的要素:懂得如何按标准要求操作新计算机系统;如何更融洽地处理人际关系、更好更高效地协作。 3、应把该部人员分成两部分进行培训,一部分(在办公室工作的一半人)由总部设在旧金山的咨询公司来做,因为他们比较内行,培训专业化水平高,较适合对办公人员进行培训;另一部分人员则由本公司培训部来组织培训,因为他们比较了解本公司这部分人员的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性技能培训。 4、制定培训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时间;培训实施机构;培训方法、课程和教材;培训设施。 作业三 1、该百货公司实行什么类型的工资制度? 答:实行的是定额工资与提成工资相结合的工资制度。 2、分析该百货工资制度的特点与作用 答:(1)定额与提成相结合;(2)工资实行二级分配法,首先分配到商品柜组,再分配到营业员;(3)将员工的收入与销售额、利润额直接挂钩,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按劳分配的透明度高;(4)此工资形成会导致员工的收入差距过大及收入不稳定的情况,不利于组织的团结与稳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