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1.2学案设计

2.1.2学案设计

2.1.2学案设计
2.1.2学案设计

第二章平面向量

2.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2.1.1向量的物理背景与概念

2.1.2向量的几何表示

学习目标

1.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和向量的几何表示;掌握向量的模、零向量、单位向量等概念.

2.通过对向量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向量和数量的本质区别.

3.通过学生对向量与数量的识别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数学本质的能力.

合作学习

一、设计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1:你能否举出一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问题2:生活中有没有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请举例.

二、学生探索,尝试解决

同学们小组讨论,你是怎么想的?

三、信息交流,揭示规律

1.向量的概念:我们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

问题3:数学中,定义概念后,通常要用符号表示它.怎样把你举例中的向量表示出来呢?

2.向量的表示方法:

(1)用表示;

(2)用字母表示;

(3)用有向线段的起点与终点字母:;

(4)向量AB的大小——长度称为向量的模,记作.

问题4:向量和数量的区别是什么?

3.有向线段:,三个要素:.

问题5:向量与有向线段的区别是什么?

4.零向量、单位向量概念:

(1)长度为0的向量叫.

(2)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

【例1】(1)与零向量相等的向量必定是什么向量?

(2)与任意向量都平行的向量是什么向量?

【例2】一架飞机从A处向正南方向飞行200km,另一架飞机从A处朝北偏东45°方向飞行200km,两架飞机的位移相同吗?分别用有向线段表示两架飞机的位移.

五、变式演练,深化提高

练习:说出下图中各向量的模,并指出其中的单位向量(小方格为1).

让一个小组编题,另一个小组给出解答,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

六、反思小结,观点提炼

请同学们想一想,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其他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课本P77习题2.1A组第1,2,3题.

参考答案

一、设计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1:力、速度、加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问题2:功、速率、体积、温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三、信息交流,提示规律

2.(1)有向线段(2)a,b(3)AB(4)|AB|

问题4:数量只有大小,是一个代数量,可以进行代数运算、比较大小;向量有方向、大小,具有双重性,不能比较大小.

3.带有方向的线段叫做有向线段起点、方向、长度

问题5:(1)向量只有大小和方向两个要素,与起点无关,只要大小和方向相同,则这两个向量就是相同的向量;

(2)有向线段有起点、大小和方向三个要素,起点不同,尽管大小和方向相同,也是不同的有向线段.

4.(1)零向量(2)单位向量

【例1】零向量零向量

【例2】解:位移是向量.虽然这两个向量的模相等,但是它们的方向不同,所以两架飞机的位移不相同.两架飞机位移的有向线段表示分别为图中的有向线段a与b.

五、变式演练,深化提高

练习:解:其中的单位向量是CD与LZ.

|MN|=22,|AB|=22,|EF|=17,|TK|=3,|GH|=3,|PQ|=3.

《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学案

《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学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 熟悉将设计转化为实物的过程。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思考问题全面、客观、严谨、符合实际。 教学重点: 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 教学难点: 方案的选择及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教学过程: 引入: 控制系统的框图表示: 开环、闭环 新课教学: 一、明确设计目的 以设计定时翻转的广告牌为例: 、控制的对象是什么? 广告牌。 2、系统要达到的控制效果?

使广告牌可定时翻转,实现多个不同广告画面的更换。 二、确定设计方案 、了解工作的基本原理 如设计定时翻转的广告牌时,就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各类翻转广告牌的基本工作原理,列出各种可行方案。 另外,需确定所设计的控制系统是选择开环还是闭环,自动还是手动。 2、提出方案 方案1 将需要展示的画面(广告)连在一起,然后卷在两根轴上,当同时转动两根转轴时,画面就可以依次显示。 实例:自动换画灯箱(图片) 内部结构包括照明、机械传动、微电脑控制系统。机械传动系统为微电脑控制驱动下的高性能电机,驱动上下(或左右)卷画轴旋转,从而使卷绕在卷画轴上的画面有规律的往复运动; 方案2 三棱柱的每一面对应一幅画的一部分,当所有三棱柱同时转动时,可将三幅图像顺序显示出来。 实例:三面翻转广告(图片) 这类广告牌拥有三个版面,是由电脑控制,在固定的时间旋转。广告商只要在广告牌上打广告,就可以看到三个不

同的画面出现在同一个广告牌上。 图片:三面翻转广告原理示意图 想一想:有没有其它方案? 3、确定设计方案 选择方案1中的自动控制系统 三、选择实现方法 、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电动机转速快,需减速。 解决方法:设计减速装置。 2)准确控制电动机转动、停止的时间,使电动机停止期间,画面显示完整。 解决方法:使用定时控制器、继电器。 2、确定具体控制系统的设计框图 四、完成设计 .找材料; 2.加工处理; 3.组装。 五、评估 .是否到达预期效果; 2.其他人的评价; 3.如何改进。 拓展例子:遥控防盗栓(视频)

系统的优化的教学设计

系统的优化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系统优化是系统分析的深入和延伸,系统分析和系统优化是系统设计的基础,更是系统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本节教材中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案例分析 “建造隔音墙”案例,目的是为了阐述系统的意义。从实例分析入手,降低教学难度,运用系统的思想定性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优化,在分析过程中体验系统优化的意义。 为了让学生体会分析和优化仅仅靠定性的分析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定量计算才行,以“为江边码头选址”为例,让学生们建立数学模型并计算。 第二部分:根据案例分析总结阐述系统优化方法和一般性步骤,分析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要求学生运用系统的思想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研究课题、进行分析研究、评价比较、优化方案。总结归纳出系统最优化方法的含义。 第三部分:通过试一试和技术试验的活动,让学生亲自完成一个系统优化的过程,体验系统是如何优化的。 学情分析: 学生在具体分析过程中往往会局限在具体问题的深入探究上,不能运用系统的思想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进行优化系统。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系统分析和系统优化的全过程,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系统优化的意义 2、能分析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3、初步掌握系统最优化的方法 4、能够对一个简单系统运用最优化的方法进行分析 5、运用系统最优化方法的一般性步骤对简单系统进行优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案例分析,使学生懂得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系统优化的意义,指导学生把系统优化的思想延伸到整个生活和学习当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系统最优化方法和一般性步骤 难点:系统优化的过程分析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与过程: ★复习巩固::

[通用技术必修 技术与设计2]《系统与设计》学案

《系统与设计》学案 “系统”一词是一个经常使用的词汇,各大搜索引擎对“系统”一词的搜索统计,可是我们仔细想想,好多系统我们似乎看不清,摸不透,有些神秘感!那么,什么是系统?它有什么特性? 【学习目标】 1、从应用的角度理解系统的含义。 2、通过简单的系统的案例分析,理解系统的基本特性,初步掌握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 3、理解系统优化的意义,能结合实例分析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4、通过简单的系统设计案例的分析,初步学会简单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5、确定一个生活或生产中的简单对象,根据设计要求完成系统的方案设计。 【知识整理】 一、从应用的角度理解系统的含义。 先思考两个故事: 我国古代《申鉴时事》中记载的有关用网眼捕鸟的故事。 法国雕塑家罗丹关于《巴尔扎克的雕像》的传说。 【讨论】这两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分别造成了什么后果?再来看,下列实例那些是系统那些不是系统: 塑料大棚、一支球队、一个原子、一辆自行车、一片湖泊、一只小熊、手表、缝纫机、一片森林、智能大楼、一架飞机、手机 总结: 那么现在大家根据以上的例子跟故事来总结系统的含义: 1、系统的含义: 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若干要素或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构成系统的三要素: (1) (2) (3) 台灯:由那些部分组成?它的功能是什么?它的组成部分是否具有台灯整体的功能? 自行车:由那些部分组成?它的功能是什么?它的组成部分是否具有台灯整体的功能? 3、自行车由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承重系统;方向控制系统等等组成,这说明一个系统内部可以有罗干的组成,而传动系统又有脚蹬、链轮、链条等组成 4、系统的分类系统可按不同的标准和需要来分类: (1)人体系统系统;城市系统系统 (2)自行车的传动系统系统;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系统 (3)氨气的合成系统是,生态系统是系统。 (4)简单系统 复杂系统 (5)黑色系统 白色系统 二、通过简单的系统的案例分析,理解系统的基本特性,初步掌握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

系统化教学设计

《系统化教学设计》 ——读书笔记 《系统化教学设计》(The Systematic Design of Instruction)(第六版)是教学设计领域的一本经典著作,我所读的版本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庞维国、皮连生等人翻译的中文版本。本书以系统观为线索,贯穿于教学设计流程的各个环节,将学习者、教师、教学材料、学习情境及管理者等用基于系统观的设计环节串联起来,形成为一个有机的教学系统。下面首先对本书的内容进行回顾,然后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作一些分析和反思。 一、主要内容回顾 (一)关于迪克-凯瑞模型 1.系统的含义:从技术层面上,系统是若干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的集合,所有的这些部分协同工作,服务于一个共同的有限目标。为了输入和输出,系统的构成部分相互依赖,整个系统采用反馈机制以确定它既定的目标是否达成。如果没有完成目标,系统被调整,直到完成既定的目标。 2.系统方法模型的构成成分 (1)确定教学目标 确定学生完成教学者设计的教学后,希望学习者能够做什么。 (2)进行教学分析 确定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人们在做什么,以及确定学习者的起点行为应该怎么样,说明各种技能之间的关系。 (3)分析学习者及情境 确定学习者当前已具备的技能、所持偏好与态度。 (4)书写行为表现目标 对教学结束后学生能够做什么,写出具体性的描述。 (5)开发评估工具 开发评估工具,以便测量具体的教学目标中所描述的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6)开发教学策略 确定运用什么教学策略来达成最终的教学目标。 (7)开发和选择教学材料

用开发的教学策略产生教学,这一过程主要包括编制学习手册、选取教学材料和编制评估工具。 (8)设计和实施教学的形成性评价 教学初稿完成之后,开展一系列的评价活动,以收集数据,确定如何改进教学。形成性评价一般有三种类型:一对一评价、小组评价和现场试验评价。 (9)修改教学 整理和分析形成性评价所收集的数据,确定学习者在完成目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依据这些困难找出教学方面的不足。然后作出修改。 (二)进行起点-终点分析,确定教学目标 1.确定教学目标的方法:学科专家法、内容纲要法、行政命令法和绩效技术法。 2.如何确定教学目标 (1)绩效分析 分析组织、群体中存在什么影响绩效的问题。 (2)需求评估 学习者当前的状态水平与预期的理想状态之间存在什么差距。 (3)工作分析 对工作中所作的事情的进行汇集、分析和综合描述的过程。 (4)澄清教学目标 将含糊不清的教学目标清楚的进行表述,即学习者展示出何种行为被认为是达到了教学预定的目标。 (5)学习者、情境和工具 目标中应该考虑:是哪些学习者在什么情境下使用什么工具达到目标。 3.设置教学目标的标准 (1)教学开发是否可以解决引发教学需求的问题; (2)教学目标是否能够被那些批准教学开发的人所接受; (3)是否有充足的人力和时间来完成基于该目标的教学开发。 (三)分析教学目标 1.学习领域分类

《系统的设计》教学设计

系统的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的系统设计案例分析,使学生初步掌握系统设 计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具备一定的系统设计和系统评价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坚忍不拔的 意志和毅力。 教学重点:1、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2、让学生会运用系统设计的知识进行简单的系统设计。 教学难点:1、掌握好系统设计基本方法中的系统设计。 2、确定一个任务,根据设计要求完成系统设计的方案 设计。 教学过程:新课教学: 、系统的设计 1. 什么是系统设计? 2. 系统设计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系统设计的目的与要求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系统设计方案的优化 P86 马上行动:1. 要实现的总体目标是安全、经济、快速地完成筑路工 程。

2. 要选择好筑路技术设计方案,如公路要越过两座山坡, 是穿隧道还是绕道行。 3.要考虑工期、人员、材料的具体安排方案,降低材料 成本,减少材料浪费,在不增加过多人员的前提下,提高工程进度等。 ①将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小系统 ②确定各子系统的目标、功能及相互关系 ③对子系统进行技术设计和评价 ④对系统进行总体技术设计和评价 、简单系统设计的实现 系统设计多用于比较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经济系统工 程、规划系统工程、生态系统工程、能源系统工程、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农业系统工程、工业及企业系统工程、军事系统工程等方面 讲解课本上两个案例)、系统设计的主要过程 结合编制《学校田径运动会竞赛日程表》来分析阐述系 统设计的主要过程。 、提出设计问题;学校每年都举行田径运动会,如果你是学生会的体育部 长,会如何组织编制好《学校田径运动会竞赛日程表》 2、收集与分析相关资料(包括外部环境及约束条件)学习竞赛规程和 田径规则,了解运动会的期限、天数, 作息时间,开、闭幕式的时间; 了解参赛单位人数、组别设置;场地器材条件、跑道条数、跳跃和投掷场地及器材数量;熟悉赛次的安排、录取办法、录取名次、计分

系统及其特性教学设计

系统及其特性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技术与设计2》中,第三章第一节内容。系统与设计可以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中枢环节,它既是在“结构”与“流程”的基础上加以展开,又为“控制与技术”的讲述做好了铺垫,是全书的重点之一。本节先通过具体实例对系统的含义进行初步分析与学习,让学生形成系统意识,为学生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认识事物奠定基础。系统的基本特性分析是对系统概念的深入研究,皆在让学生初步掌握系统的分析方法。系统的基本特性是本章的重点,让学生建立系统的观点是本节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的学生,总的来说,他们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对事物也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虽然接触过系统,知道系统这个名词,但实际上并不知道什么是系统,还不会有意识地用系统的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节课结合丰富的案例,旨在教会学生认识系统,转变看待问题的方式。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系统的含义。 2、体会系统的组成和层次关系 3、理解系统的基本特性 4、能利用基本特性对系统进行简单的分析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用系统的观点认识事物 2、培养学生理解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能联系各个领域对系统分析进行交流和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的作风,让学生感悟从系统的角度认识分析事物,渗透事物各部分普遍联系的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1、系统的含义,2、系统的基本特性 难点:建立系统的观点 五、教学策略

教法:通过丰富的案例,在教学中把知识点的学习置于具体的情景中,把从日常生活中获得的感受提升到理性分析的思维上。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到深,由易到难,以回想——分析——归纳——迁移为主线,组织教学。 学法: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交流讨论、归纳,要有团结合作的意识。明确技术离不开生活。要想真正的把技术这一学科掌握好,必须把学到的知识迁移到生活实际中去,要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再从课堂中走进社会、走进生活的环境中。 六、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良好的教学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根据以上的教学理念和设想,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内容: (一)新课引入 虽然系统给我们的印象很模糊,似乎看不清,摸不透,但它却无处不在,学生展示系统在各个领域应用的图片。 (二)新课学习 对汽车与自行车的结构分析,汽车由车身、底盘、发动机、轮胎等构成,自行车由车架、车把、鞍座、前叉、脚蹬、链轮、车闸等主要部件组成。只有这些零件有机的组合在一起,才能让汽车和自行车都动以来,才能发挥它们的整体功能。 通过以上的实例,我们不难得出“系统是什么”, 什么是系统 1、系统的含义: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以来和相互制约的若干要素或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要素:指构成系统的最主要的元素。 部分:相对整体而言,要素和部分可以通用 2、小组活动:拆卸圆珠笔 圆珠笔是系统,笔壳、笔芯、弹簧、等是组成要素。 3、两人一组讨论:请指出下列系统分别由哪些要素(部分)组成,并说出相互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系统的名称和组成要素(部分) 台灯:灯座、灯泡、灯罩、电线、开关等。 学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实物展示台、投影机、电动屏幕、展台、音响设

复习系统化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学习理论 1、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组织形式的结构形式。 2、形成性练习是指按照(教学目标)而编制的一组练习题,它是以(练习的形式)考核学生对本学习单元的基本概念和要求的掌握程度。 3、教学设计应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的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他们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并对教学结果做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 4、教学系统设计ID模式的发展经历过两代,是以学习理论作为分代原则,第一代ID模式的主要标志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第二代ID模式的主要标志则是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 5、学习目标描述中马杰的ABCD法则的英文全写:A是(对象)、B是(行为)、C(是条件)、D是(标准)。 6、在教学内容分析方法中,(归类分析法)适用于具有分类学特征的内容分析;(程序分析法)适用于分析操作过程或问题求解过程有关的教学了;(图解分析法)法适用于分析和揭示复杂关系结构的有效方法。 7、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特点:信息显示的(多媒体化),信息处理的(数字化),交互界面人性化,信息传输的( )。 8、著名教学设计专家(加涅)提出“为学习设计教学”。 9、面向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原则:强调(教与学的结合);重视(学习环境的设计);重视教学过程的动态设计;重视(可操作性)。 0、在教学系统设计实践中,存在着不同层次的教学系统设计。按照教学中问题范围、大小的不同,教学系统设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 1、根据AECT’94教育技术领域定义,教育技术的设计子范畴包含四个主要方面(ABCD) A、教学系统设计 B、学习者特征 C、教学策略 D、讯息设计 E、教学目标设计

高中通用技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教学设计

《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教学设计 教材:(凤凰国标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2) 文档内容: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章节:第四单元控制与设计第四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课时: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区别开环控制系统与闭环控制系统。 ﹙2﹚掌握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思路。 ﹙3﹚了解简单的被控制对象的基本特征,画出系统方框图。 ﹙4﹚通过案例学习与分析,形成初步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式的探讨和实践改良的技术活动,提高分析能力,培养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的分析,体会产品设计中人性化的设计思想。 (2) 培养认真严谨的态度,进而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二、教学重点 区分开环控制系统与闭环控制系统 设计一个控制系统应明确的问题,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三、教学难点 设计一个控制系统应明确的问题的分析,控制系统设计的思想方法。 四、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小组合作、试验演示 五、设计思想 1. 教材分析 本节是前几节知识的总结与应用。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思路是这一节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设计中,只有对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分析清楚了,才能进行设计。鉴于学生对本章节没有基础的特点,要把一些知识点直接的铺开给予学生讲解,只有这样,才能把一节课的内容很轻松的给予学生。 2. 学情分析 因为所教授的学生对第四章的内容没用基础,所以在讲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时,要让学生明确开环与闭环控制系统的区别,然后进一步学习系统设计的一般思路。学生对一些产品有一定的使用经验,这些经验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通过对闭环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练习册

《教学系统设计》练习册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教学设计分的不同层次为____________ 。 A、以“产品”为中心 B、以“课堂”为中心 C、以“学校”为中心 D、以“系统”为中心 2.教学设计理论是属于___________ 。 A、描述性的 B、指示性的 C、规定性的 二、填空题 1.教学设计主要是运用_________ 方法,将__________________ 的原理转换成对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或_________ 、_______ 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 或“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_____ 。 2.教学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包括: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 3.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四大基本要素为: 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 4.教学设计研究常用的方法论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三、简答题 1.简述教学设计的学科性质。 2.谈谈教学论与教学系统设计之间的区别。 3.请简要说明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教学设计理论之间的关系。 4.试比较分析ID1和ID2的主要特点。 第二章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上) 一、填空题 1、学习需要是学习者学习方面 _________ 与_________ 之间的差距 2、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________ 和 ________ 的综合。 二、名词解释: 1 、学习需要 2、外部参照需要分析法 三、简答题 1、确定学习需要的基本方法是哪两种?其主要特点和区别是什么? 2、简述小学生的学习风格。 第三章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中) 一、填空题 1 .分析学习内容一般可采取下列步骤: ________ , ___ , ___ , ___ , _____ , ____ 。 2.分析学习内容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下列六种,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 , __ , ____ , ____ , ____ 。3.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认为:认知领域的目标是指知识的结果,包括二、名词解释: 1 .教学目标 2.ABCD模式 三、简答题

学案的设计与要求

学案设计的格式要求 1.文档格式要求如下: 课题题目(设计应用课时) 栏目小标题 正文 2.学案栏目: 【学习目标】 目标的制定。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理念,针对本节的课程标准,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并与本节当堂达标题相对应。不能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而应用“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明确语言给出学习目标。 【温故知新以及创设情境】 (1)功能:首先设置的题目重在诊断和新知有联系的旧知学生掌握的情况,目的是发现问题后进行补偿教学,为新知的学习扫清障碍,其次有利于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形式:可以以问题即思考题的形式出现,也可以以其他具体形式出现,比如填空题等。1-2分钟能完成。 【我能自学】 学生自学教材,以填空的形式呈现主要知识点,学生通过自学填写。 【我能参与】 体现教学过程的主要线索:

①树立“先学后教”理念,学案要以“学”为中心去预设。主要解决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 ②教师在设计本部分内容时,要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用学生的认识经验去感知教材,用学生的思维去研究教材,充分考虑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问题。 ③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每个知识点学完后,要配以适当的题目进行训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①学生自学式。简单的适合学生自学的知识,教师设计出思考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自学完成,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 ②师生共研式。对重点知识或学生自学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可采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研讨、交流的方式进行。学案在此部分可以设计出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或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自己得出结论。 ③教师讲授式。对学生无法自学或生生、师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采取讲解的方式,但教师的讲并不是满堂灌,而应该配以启发、点拨,诱导。 【知识总结】 ①当堂形成知识网络,及时复习,力避遗忘。②最好学生自我总结。③时间不可太长,3-4分钟即可。 【课堂检测】 课堂教学的达标检测和反馈,题目不能太多,3-5个即可,以填空、选择为主要形式,以中低档题为主。保证能当堂练习,即时反馈。 3.特别提示:最好能够结合学案,设计出相应的课堂教学课件

《教学系统设计》课后答案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教学系统设计ISD:是 1、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 2、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 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系统方法: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和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 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是在教学系统设计的实践当中逐渐形成的一套程序化的步骤,其实质是说明做什么,怎样去做,指出了以什么样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教学的设计,是关于设计过程的理论。 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是以“教”为主和“学”为主这两种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相结合的产物。 二、简述教学系统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以及这些理论对教学系统设计的影响。(P12-P14)答:教学系统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有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方法、传播理论。 学习理论:指导教学者从学习理论的视角提出教学设计的问题,为教学设计提供了解答问题的方式,以学习理论的措辞方式建构教学设计的措辞方式,从而促进教学设计研究方式的转变; 教学理论:揭示了教学的本质和规律,从各种教的理论中吸取精华,综合应用而保证教学设计过程的成功;系统方法:为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及系统方法论的取向的反思; 传播理论:传播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最大贡献在信息传播模式中为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举例说明教学系统设计应用的三个不同层次。(P10-P11) 答:教学系统设计应用的三个不同层次分别为 1、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如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它把教学中需要使用的媒体、材料、教学包、 网络教学系统等当做产品来设计; 2、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如信息化教学教案的设计,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一个班级的学 生,在固定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的条件下进行教学系统设计; 3、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如企业培训方案的开发,这一层次的设计通常包括系统目标的确定,实现 目标方案的建立、试行、评价和修改等; 四、有人提出根据学习理论将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划分为以教为中心、以学为中心和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模式,也有人认为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只是各个要素的不同组合形式,没有必要如此划分,浅谈自己对此有什么看法?(P19) 答:我认为它们都存在着各自的弊端, 1、“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它是基于认知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虽然也说明了首先要对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但是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确实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性,这对教学效果不利,诸如教学系统设计不能最终落到对教学活动进程的设计上。 2、“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由于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但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仍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只强调了学生的学,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 我认为“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都没有充分考虑到学习活动的社会文化属性。 3、“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模式”:无论是“以教为主”还是“以学为主”理论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优化教学效果,由于两类理论基础是不同的,必然使得教学设计的核心和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高中通用技术精品学案系列(-必修2-第三章-《系统与设计》学案)

高中通用技术精品学案系列(-必修2-第三章-《系统与设计》学案)

必修2 第三章《系统与设计》学习资料 学习目标: ⒈掌握系统的概念、系统的特性。 ⒉能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⒊知道系统优化的意义,掌握系统优化的一般性步骤。 ⒋知道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学会简单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⒌学做简单系统的方案设计。 学习材料: 同学们都知道,神舟六号飞船已经把聂海胜费俊龙送上太空,载人航天工程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它包括七大子系统:航天员系统、飞船应用系统、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通信系统、着陆场系统。 人体是高级、精密的系统,主要有八大子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 一、系统概述 (一)系统的含义与分类 1.什么是系统 系统是由相互依存的若干个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或者说,此贴视由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若干元素构成的,并完成特定功能的统一体。 例:课本中的塑料大棚是系统,智能大楼是系统,一本书是系统,大到浩瀚的银河系,小到原子它们都是系统。 2.系统的分类 (1)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人体系统是自然系统;人造地球卫星,桥梁(不包括天生桥)房舍等,属于人造系统。 由自然系统与人造系统复合的系统称为复合系统。如:城市系统、村落系统。 (2)实体系统和抽象系统。 (3)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相对的 (4)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 (5)系统的其他分类:简单系统与复杂系统黑色系统与白色系

统。 由此可知构成系统的三要素: (1)至少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或部分); (2)各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有一定的结构。 (3)系统的功能是组成要素所不具备的。 (二)系统的基本特性 1.整体性:系统的整体性也称为集合性,是系统的最基本属性。系统是一个整体,即具有整体的特性功能,目标和作用的有机整体。系统不是各元素的简单集合,也不是简单的数量相加。 系统要求它的局部服从整体,强调整体观点,整体目标和整体利益。 2.相关性:系统的相关性也称为关联性。构成系统的各元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是彼此相关的。 3.目的性:系统的目的性也称为功能性,每个系统都具有特殊的功能。这是区别不同系统的主要标志。 4.系统适应性: 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不断的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的能量的和信息的交换,系统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5.动态性:物质都是不断变化,因此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三)典型系统的认识 1.棚室环境系统 5.载人航天系统 2.智能化大楼系统 6.教室系统 3.人体系统 7.洗衣机系统 4.龙赛艇系统 二、系统的分析 ⒈系统的思想 作为系统,它们都具有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系统的这些基本特性就构成了系统的基本思想。 在前面典型系统中,就体现了运用系统的思想来分析处理问题。

《操作系统》教学设计方案

《操作系统》教学设计方案 总学时:64 理论:48 实践16 一、课程培养目标 总体目标: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专业的重点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和掌握计算机核心软件——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 为研究计算机系统的最佳资源利用和研发高效率应用软件打下坚实的基础。 针对合训学员要求学员通过本课程学习,能理解操作系统概念及实现原理, 培养操作系统应用,维护、管理能力。 能力目标: 1、具备阐述多道程序设计技术中操作系统各个子系统工作原理能力。 2、深入掌握操作系统原理,通过系统组成模块的实验,培养初步的系统分析与 设计能力。 3、具备设计高效应用软件的思维能力。 4、具备扩充操作系统简单功能模块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1、此课程的教学主体为已经学习了《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 理》等几门专业课的计科专业的学生,有相当学科基础,在此基础上讲解操作系 统比较方便。 2、《操作系统》周课时为4,其中理论和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 的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重视实践,重点培养学生使用 操作系统系统调用编程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气氛。 三、教材的选择、分析与内容取舍 教材选择: 教材一:国防科大《操作系统》中国人民邮电出版社 这个本教材2009年5月出版,全书共九章,每章讲解操作系统的一个部分,教材特点:抽离剥茧、详略得当将操作系统中最重要的几部分拿出来详细讲解。 ……

实验安排 (一)实验1—安装Linux 1.实验类型:操作 2.实验目的:掌握在PC上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方法。 3.实验内容:在微机上安装Linux,学习如何启动Linux系统,了解Linux多引导 其的配置。 4.仪器设备:微机 5.考核方式:查看是否安装成功。 (二)实验2—bash脚本编程 1.实验类型:验证 2.实验目的:了解bash脚本 3.实验内容:脚本编程简介 4.仪器设备:linux环境微机 5.考核方式:上交报告 (三)实验3—观察Linux行为 1.实验类型:验证 2.实验目的:了解Linux下C语言程序设计 3.实验内容:编写一个程序,用来获得内核参数(任意的参数均可)。

第四节 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一) 学案B5

第四节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一)学案 编写:王涛审核:赵振锋 【学习目标】 1.通过简单的系统设计案例的分析,初步学会简单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2.确定一个生活或生产中的简单对象,根据设计要求完成系统的方案设计。 【课前复习】 系统的优化,就是 。实现系统的最优化,就可以 。 5.系统优化的基本原则:①;②; ③;④。 【课堂探究】 §问题: 有一个农夫带一条狼、一只羊和一筐白菜过河。但是船很小,只够农夫带一样东西过河。试解决。 总结:系统设计是。 一、系统设计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系统设计既包含了对某个系统进行技术设计本身的内容,同时又需要运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对其设计过程进行分析、设计,因此除了遵守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原则和标准外,还特别强调: 1、系统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理解:从系统的整体出发,以系统整体功能的最优为目的。 2、 理解:运用系统的思想综合考虑各部分之间的关联、冲突问题,注重各部分的横向、纵向联系。 依据系统的基本特性,既要考虑当前,也要考虑长远。 案例1:封杀三菱帕杰罗汽车事件,说明了什么问题? 相关材料: 经组织专家分析和实验室鉴定,检验检疫部门认定:日本三菱帕杰罗越野车V31、V33型在设计上存在严重问题,车后部的"感载阀"在车内坐上人并在颠簸的路上行驶时会压低磨擦到后轴制动油管,经长期反复磨擦,造成后轴制动油管被严重磨损直至出现漏洞,使制动液流出,造成刹车失灵。这是涉及行车安全的严重质量问题! 为确保人身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和《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制度实施细则》的规定,特公告如下:

1)自公告之日起,吊销日本三菱帕杰罗V31、V33越野车的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证书(证书号:97MV 2491和99MV7582),禁止其进口。 2)为确保安全,所有三菱帕杰罗V31、V33应尽快去三菱汽车特约维修站检修并更换后制动油管,凡未经检修并更换改进设计的制动油管的日本三菱帕杰罗V31、V33越野车暂停使用。 3)日本三菱公司提供了44家为三菱帕杰罗V31、V33越野车用户免费检修并更换后制动油管的特约维修站地址。 这一事件说明: 3、 理解:从系统整体考虑优化,统筹兼顾,再在此基础上完善各个部分的设计。 案例2:核电站为什么要建配套工程抽水蓄能电站? 相关资料: 大亚湾核电站与广州抽水蓄能电站系统工程 广州抽水蓄能电站是为大亚湾核电站安全、经济运行而配套建设的电站,因为,发电设备只有在较稳定的满负荷或接近满负荷下运行才是经济、安全,可靠的.但实际用户用电每日部出现高峰和低谷,这就需要发电、供电设备不断调整频率和工作状况.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就是一种配合主电站而建立的一种水蓄能发电站.它既是抽水站又是发电站,电网负荷低时,利用剩余电力把下水库的水抽到上水库,将电能变成水的势能蓄积起来,当用电高峰时,上水库水(本站最大水头为535米)推动蓄能电站水轮机发电机组发电,通过500千伏出线并入广东电网,电站综合效率为76%. 核电站容量大,总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高科技含量高,最适合稳定负荷工作,因而抽水蓄能电站与核电站的配套运行既科学又经济。 这一事件说明: 马上行动:筑路工程的系统设计 为坐落在山里的村庄策划一个筑路工程设计方案,需要筹划:资金分配、人员调配、地质勘探、路向选择、材料购置、施工进度等。 从系统设计的思路出发,怎样理顺这些关系? 二、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 §问题: 最近,王丹家的楼梯灯坏了,她每晚从学校回来,走在黑洞洞的楼梯里,什么都看不见。为此,她想用学过的知识,设计并制作一只简易的手电筒。

系统与设计复习学案

第三单元 系统与设计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系统的的涵义及基本特性。 2、初步掌握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 3、了解系统优化的意义及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4、通过简单的系统设计案例的分析,初步学会简单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系统的基本特性及应用。 难点: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及设计方法。 【自主学习】 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组内交流,完成本单元知识网络并进行展示。 知识网络 (一)认识系统 1.系统是普遍存在的。 系统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任何事物都处在一定的系统中。 2.系统的含义: 系统是指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元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 的有机整体。 3.构成系统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1)至少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部分); (2)要素(部分)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按照一定方式形成一个整体; (3)整体具有的功能是各个要素(部分)的功能中所没有的。 思考1:请同学们举例说明系统存在的普遍性。 (各小组讨论, 一名同学代表发 言) 系统与设计 认识系统 系统的涵义 系统的构成 系统的分类 系统的分析方法 基本特性 分析方法 定义 基本步骤 系统的优化 概念 基本原则 概念 系统的设计 注意问题 系统的普遍性 系统的定义

4.系统的分类:系统的分类是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和研究的需要来划分的。 (1)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例:生态系统属于自然系统;飞船、房舍等属于人造系统。(2)实体系统和抽象系统。例:计算机硬件属于实体系统;软件属于抽象系统。 (3)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例:房屋属于静态系统;城市系统属于动态系统。 (4)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例:人体系统属于开放系统;密闭容器中的化学反应达平衡态 (二)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 1.系统的基本特性: (1)整体性(全局、集合):——侧重于“部分影响整体”。是系统的最基本的特性,也是观察和分析系统最基本的思想和方法。 ○1系统是一个整体,它不是各个要素(部分)的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部分)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 ○2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组成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之和。例:“木桶理论”、一招不慎全盘皆输 (2)相关性(匹配、关联):——侧重于“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联” 构成系统的各元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是彼此相关的。例:古代建筑的“梁柱结构”、合金钢材料各种性能的相互影响、家庭装修工程等。 (3)目的性(功能):任何系统都具有某种目的,都要实现一定的功能。 (4)动态性(更新)物质都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中。 (5)环境适应性(自适应):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不断的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的能量的和信息的交换,系统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例:“春捂秋冻”、电冰箱不能紧贴墙放(6)层次性系统无论大小,都可以分解为一定的子系统,并存在一定的层次结构。 思考2:以某一个系统为例,说明系统的基本特性。 2.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 (1)系统分析一般是从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全面地思考与解决问题。 ○1系统分析的目标:发挥系统的功能,实现系统的目标。 ○2系统分析采用的方法: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系统加以周详的考察、分析、比较、试验。○3系统分析产生的结果:拟订一套有效的处理步骤和程序,或对原系统提出改进方案。(2)系统分析的一般步骤: 3.系统分析的主要原则: (1)整体性原则系统分析首先要着眼系统整体,要先分析整体,再分析部分;先看全局,后看局部;先看全过程,再看某一阶段;例:丁谓修复皇宫、街道各部门施工等。 (2)科学性原则系统分析一方面要有严格的工作步骤,另一方面应尽可能地运用科学方法 和数学工具进行定量分析,使决策的过程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3)综合性原则系统分析时还要注重综合性原则,要综合分析,统筹兼顾,不可顾此失彼。 思考3:同学们参观过2010年上海世博会吗?若在2天的时间内游览,你怎样进行系统分 析呢?(世博会园区被黄浦江一分为二,分为浦东和浦西两部分,浦东主要为国家馆,浦西 为产业园。有些热门场馆需排队5、6个小时。) (三)系统的优化: 1. 在给定的条件(或约束条件)下,根据系统的优化目标,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方法,

《教学系统设计》课后答案

第一章 1 名词解释 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简称ISD)也称作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系统方法就是根据系统的观点,从整体出发,辩证地处理整体与部分、结构与功能、系统与环境、功能与目标的关系,找到既使整体最优,又不使部分损失过大的方案,作为决策的依据,实现整体最优化的方法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是在教学系统设计的实践当中逐渐形成的一套程序化的步骤,其实质是说明做什么,怎样去做,而不是为什么要这么做,指出了以什么样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教学的设计,是关于设计过程的理论,与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本质区别在于他们关注的对象不同,前者关心的是设计问题,后者关心的是具体教学问题。 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是以“教”为主和“学”为主这两种教学系统设计相结合的产物。 2 简述教学系统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以及这些理论对教学系统设计的影响。(P12-P14) 答:教学系统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有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方法和传播理论。学习理论指导教学者从学习理论的视角提出教学设计的问题,为教学设计提供了解答问题的方式,以学习理论的措辞方式建构教学设计的措辞方式,从而促进教学设计研究方式的转变;教学理论则在理性与创造性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具有简单而新颖的设计特色,提出基于核心概念、生成性话题及综合主题设计的任务分析法;系统方法为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基基础及系统方法论的取向的反思;人们对传播理论的研究由早期的“枪弹论”模式发展到现在的“交互模式”,使得教学设计由先前的“单向灌输”的理念逐渐转变为现在“多向交互”设计理念。 3举例说明教学系统设计应用的三个不同层次。(P10-P11) 答:教学系统设计应用的三个不同层次分别为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以及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如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它把教学中需要使用的媒体、材料、教学包、网络教学系统等当做产品来设计,教学产品的类型、内容和教学功能常常由教学系统设计人员和教师、学科专家共同确定,有时还吸收媒体专家和媒体技术人员参加,对产品进行设计、开发和测试、评价;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如信息化教学教案的设计,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固定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的条件下进行教学系统设计,其设计的重点是充分利用已有的设施和现有的教学资料,选择、开发适合的教学资源和策略完成目标,这个层次的教学系统设计一般由教师自己来完成,必要时,也可由教学设计人员辅助进行。当然,教师需要学习和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如企业培训方案的开发,这一层次的设计通常包括系统目标的确定,实现目标方案的建立、试行、评价和修改等,由于系统设计涉及内容面广,设计难度较大,而且一旦完成就要投入范围很大的场合去使用和推广,因此,这一层次的设计需要由教学设计人员、学科专家、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等来共同完成。 4有人提出根据学习理论将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划分为以教为中心、以学为中心和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模式,也有人认为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只是各个要素的不同组合形式,没有必要如此划分,浅谈自己对此有什么看法?(P19) 答:我认为它们都存在着各自的弊端,“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它是基于认知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虽然也说明了首先要对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但是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确实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性,这对教学效果不利,诸如教学系统设计不能最终落到对教学活动进程的设计上。“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核心来驱动学习,学习问题必须在真实的情境中展开,要求设计能保证学习任务展开的环境、学习任务必须提供的学习资源、认知工具和帮助等内容,应设计多种自主学习策略,使得学习能够在以学生为主体中顺利展开。虽然说建构主义为核心的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强调要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知识,对所学知识结构的详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