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大数据时代犯罪地理画像系统的构建

论大数据时代犯罪地理画像系统的构建

99

【侦查研究】

2018 年 1 月第 1 期January 2018

No.1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Police College

论大数据时代犯罪地理画像系统的构建

安 军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沈阳 110854)

摘 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犯罪地图在警务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充分,作为一种刑事侦查方法,地理画像技术也越来越受关注。在大数据的冲击下,依托于地理信息和空间信息的犯罪地理画像技术应被赋予新的内涵。大数据时代犯罪地理画像系统的构建应在继承原有理论原理、模型、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切合时代趋势,利用大数据优势,扩充内涵,更好地服务于刑事侦查工作。

关键词:大数据;犯罪地理画像;刑事侦查;警用地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D9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58(2018)01-0099-04DOI:10.16478/https://www.wendangku.net/doc/2811508649.html,ki.jbjpc.20171228.002收稿日期:2017-09-10

作者简介:安军(1992—),男,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公安学专业侦查学方向2016级硕士研究生。

近年来,随着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云计算数据存储平台的运用,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人们用“大数据”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1]时间和空间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基本框架,所有数据都具有时空要素这一共同特征,而任何领域的大数据应用都不可或缺地需要进行时空维度的分析。对刑事侦查工作而言,基于时空特征的犯罪行为分析则是侦查人员的关键任务之一。地理信息领域的工作者认为,“80%的信息都是地理信息”“地理信息无处不在”。[2]有数据表明,2013年中国产生的数据总量相当于2009年全球产生的数据,大数据中有80%的数据与空间位置有关。[3]随着GIS (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的积累和犯罪地图的使用,基于地理信息分析的犯罪地理画像技术将在警务工作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由此可见,犯罪地理画像技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应被赋予新的内涵,刑事侦查工作应紧密切合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更好地在现代警务工作中发挥作用。

一、犯罪地理画像技术简述

(一)犯罪地理画像技术的形成

侦查人员在侦查实践工作过程中认识到犯罪地

理信息是刑事侦查中必不可少的分析对象。最初,国外警察局使用地图挂图对不同案件之间的联系进行直观、静态的分析。后来,侦查人员的关注点进一步扩展到对犯罪时空规律的动态研究,如犯罪地的起点和终点、犯罪路线的走向、疏密分布等空间规律的归纳总结。[4]

20世纪90年代,随着人们对犯罪地理信息和时空规律的深入研究,以及实际侦查工作的需求,犯罪地理画像(Criminal Geographic Profiling)技术作为一门新科学诞生,此概念首次由加拿大犯罪学博士罗斯莫·金(D. Kim Rossmo)提出。作为一种刑事侦查技术,犯罪地理画像的最初目的在于探索系列犯罪嫌疑人作案点空间分布上的关联,并对其最可能的落脚点范围进行预测。[5]

(二)犯罪地理画像技术的理论基础

犯罪地理画像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犯罪学、犯罪统计学对地理环境与犯罪的相关关系的持续研究。环境犯罪学认为有犯意者最终因适宜的地理环境而产生犯罪行为,其主要涉及的理论有:日常活动理论、理性选择理论、犯罪风格理论。[6]

日常活动理论认为,犯罪人的日常活动模式,即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规律发生的行为模式及风格,如吃饭、睡觉、娱乐、交通等,会影响其如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