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流行病学题库

流行病学题库

流行病学题库
流行病学题库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10道题)

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为

A、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

B、分析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

√C、实验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

D、理论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

E、描述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

2、国内外目前广泛接受的流行病学定义为

A、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

B、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

C、研究慢陛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D、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E、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

3、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

A、可用来研究疾病完整的自然史

√B、以个体疾病的自然史为研究的落脚点

C、可以用于探讨未明原因疾病的病因

D、可以评价疫苗的预防效果

E、可以为卫生决策提供素材

4、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正确的

A、流行病学主要研究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特征和防制策略

B、主要研究慢性非传染病的病因

C、主要研究疾病的防制策略与措施

√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E、主要用于考核预防和治疗措施的效果

5、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正确的

A、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

B、流行病学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

√C、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D、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

E、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

6、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

B、只研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C、只研究疾病的预防策略和措施

D、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制

√E、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7、流行病学研究中所指的群体是

A、一个家庭

B、非病人群体

√C、一定范围内的人群

D、整个人类

E、病人群体

8、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

A、设立对照组

B、不设立对照组

√C、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

D、盲法

E、统计学检验

9、流行病学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是

A、实验室方法

B、临床诊治方法

√C、观察性研究方法

D、临床诊治与统计学方法

E、统计学方法

10、关于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A、分析性研究可人为控制研究条件

B、理论流行病学研究又称数理流行病学研究

C、人群现场是流行病学主要的实验室

D、流行病学研究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价

E、一病例对照研究可提供病因线索

11、关于流行病学的用途下列不正确的是

A、可用来研究疾病完整的自然史

√B、可以个体为研究的落脚点

C、可以用于探讨未明原因疾病的病因

D、可以评价疫苗的预防效果

E、可以为卫生决策提供素材

12、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A、年龄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

√B、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C、年龄分布、季节分布、性别分布

D、季节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E、种族分布、季节分布、地区分布

13、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一组术语是

A、周期性、暴发、流行

B、周期性、散发、流行

√C、散发、暴发、流行

D、季节性、短期波动、周期性

E、季节性、流行、长期趋势

14、流行病学中描述疾病频率最常用的指标为

A、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

B、发病率死亡率、罹患率

√C、发病率、死亡率、患病率

D、发病率、感染率、续发率

E、死亡率、生存率、病残率

15、发病率的分子是一定期间内某暴露人口中某

病的

A、所有现患病例数

√B、新发病例数

C、旧病例数

D、现有感染的人数

E、因其死亡的人数

16、若要计算某年某地糖尿病的发病率,其分母

应是

A、该地总人口数

√B、该地年平均人口数

C、该地年平均就诊人数

D、该地平均患者人数

E、该地参加体检人数

17、甲乙两地年龄标化死亡率相等,而甲地粗死

亡率低,原因可能是

A、两地人群有相同的年龄分布

B、甲地诊断比乙地更准确

C、甲地老年人比重高于乙地

√D、甲地老年人比重低于乙地

E、乙地诊断比甲地更准确

18、判断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冠心病发病率

的差别可以用

A、直观两组人群发病率

B、对两组发病率进行显著性检验

√C、对两个率按年龄、性别等相关因素标化

后再进行显著性检验

D、两组发病率无法比较

E、男女分别比较

19、据某高速公路交警统计,蓝色车辆较其他颜

色的车辆出事故更多。因此,认为驾驶蓝色车比

其他颜色的车发生事故的危险性更高,该结论

A、正确

B、不正确,因为没有比较组

√C、不正确,因为比较不是在率的基础上

D、不正确,因为没有进行统计学显著性检验

E、不正确,因为未用发病率

20、某病患病率的定义是

A、某病新发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

B、某病曾患病的总人数/同期平均人口数

√C、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

D、所有疾病患病人数/年平均人口数

E、所有疾病患病人数/同期暴露人口数

21、对慢性病进行现况调查,最适合使用的指标

A、发病率

B、罹患率

√C、患病率

D、感染率

E、死亡率

22、满足“P=I×D”(P为患病率,为发病率,D

为病程)的条件是

A、某地某病的病程在相当长的期间内保持稳

B、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在相当长的期间内保持

稳定

C、某地某病的患病率在相当长的期间内保持

稳定

√D、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病程在相当长的期

间内保持稳定

E、某地人口在相当长的期间内保持稳定

23、某村人口数为60万,对该村进行了一次高

血压普查,共查出高血压病例180人,由此可得

A、该村高血压发病率为30/10万

B、该村高血压罹患率为30/10万

√C、该村高血压患病率为30/10万

D、该村高血压续发率为30/10万

E、该村高血压累积发病率为30/10万

24、某种新疗法可以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

可能会出现

A、该病发病率将增加

B、该病发病率将减少

√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

D、该病患病率将减少

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减少

25、某医生检查了2000人的HBsAg情况,结果

发现300人阳性,该调查最适合的描述指标是

A、发病率

B、患病率

C、罹患率

√D、感染率

E、生存率

26、在分析食物中毒的可能原因时,最常用的指

标是

A、总发病率

B、二代发病率

C、患病率

D、病死率

√E、吃不同食物者的罹患率

27、职业中毒及暴发调查中常用的测量指标是

A、发病率

√B、罹患率

C、患病率

D、病死率

E、死亡率

28、研究一种传染病在一个家庭或集体宿舍内的

传染力的大小时,使用的指标是

A、发病率

B、感染率

C、患病率

√D、续发率

E、罹患率

29、评价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的指标是

A、发病率

B、患病率

C、死亡率

√D、病死率

E、生存率

30、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是

A、死亡率

√B、病死率

C、发病率

D、感染率

E、罹患率

31、某病的病死率是指

A、一定时期内,每十万人口中死于某病的患

者的频率

B、一定时期内,在所有疾病患者中死于该病

患者的频率

C、患某病的住院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

D、某人群中死于某种病患者的频率

√E、一定时期内,患某种疾病的人群中因该

病而死亡的频率

32、可反映死亡对寿命造成损失的指标是

A、死亡率

B、病死率

√C、潜在减寿年数

D、病残率

E、生存率

33、某市历年流脑发病率在(12~22)/10万之间,

今年该市流脑的发病率为18/10万,那么该市流脑的流行强度为

A、流行

B、暴发

C、大流行

√D、散发

E、周期性

34、在研究疾病的地区分布时,为了收集到较完善的人口学资料,应按下列哪一种划分方法划分√A、按行政区域划分

B、按风俗习惯划分

C、按城乡划分

D、按经济条件划分

E、按自然环境特征划分

35、在一个城市里,甲型肝炎的发病率每年3~5月份有升高,这种现象称为疾病的

A、周期性

B、暴发

C、流行

√D、季节性

E、长期趋势

36、具有严格季节性的疾病主要有

A、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

√B、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的传染病

C、经水传播的传染病

D、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

E、一些慢性病

37、在我国20世纪20年代,猩红热重型病例多见,但近年来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有明显降低,临床上大都为轻型患者,几乎无死亡病例。这是疾病在时间分布上表现出的

A、短期波动

B、季节性升高

C、严格的季节性

D、周期性

√E、长期趋势

38、影响传染病年龄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机体暴露于致病因子的强弱

√B、机体免疫水平的高低

C、潜伏期的长短

D、暴露时间的长短

E、’经济文化水平

39、出生队列研究是

A、将同一社区的人视为一个队列

B、将同一年龄组的人视为一个队列

C、将具有共同暴露因素的人视为一个队列

√D、将同一时期出生的人视为一个队列

E、将同一种族的人视为一个队列

40、出生队列分析可正确地反映

A、行为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影响

B、环境对疾病的影响

√C、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

D、遗传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E、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41、对疾病进行时间、人群和地区分布的综合描述,最典型的研究方法是

A、血清流行病学

B、分子流行病学

C、遗传流行病学

√D、移民流行病学

E、理论流行病学

42、普查是指

A、对某人群的系统追踪观察

B、对某人群中的部分人进行调查

√C、对在某特定时间和范围内的某人群作全体调查

D、以发现隐性感染为目的的调查

E、对某人群的大部分人进行筛查

43、普查妇女乳腺癌时测量乳腺结节的频率指标应选用

A、发病率

B、发病专率

C、累积发病率

√D、患病率

E、罹患率

44、欲调查某地HBsAg携带者的分布情况,可采用

A、个例调查

B、前瞻性调查

√C、抽样调查

D、暴发调查

E、回顾性调查

45、下列哪种情况适用于抽样调查

A、为发现某病全部病例并提供治疗

B、为早期发现癌症患者以降低死亡率

C、欲调查的人数很少

√D、欲知道某地一定时间内某病的患病情况

E、欲了解各种疾病的常年发病情况

46、关于描述性研究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描述性研究总是设立对照组

B、生态学研究以个体为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

C、描述性研究最大的优点是直接检验病因假

√D、现况调查可描述疾病的分布特点,其结

果可提供某病的病因线索

E、抽样调查通常要求进行随机分组

47、关于现况调查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抽样调查是一种观察法

B、整群抽样适用于大规模调查

√C、单纯随机抽样所得代表性最好

D、普查不适用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

E、层间变异大的资料适合于分层抽样

48、队列研究中研究对象应选择

A、在患某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的

两个组

B、在患该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

组,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无该种暴露因素的为另一

C、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

组,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无该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

√D、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

素的两个组

E、任选有无暴露的两个组

49、队列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A、描述疾病分布特征,寻找病因线索。

√B、观察并比较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发病情

况及其差别,并检验病因假说

C、探讨干预措施在干预组与非干预组的效果

及差别,评价干预效果

D、探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对某些因素暴露

的差别,检验病因假说

E、描述疾病组与对照组的分布特征,进行临

床比较

50、对孕妇进行访视,询问并记录她怀孕期间其

丈夫的吸烟情况,而后分析被动吸烟与婴儿低出

生率的关系,这种研究的类型是

A、横断面研究

B、临床研究

C、现场试验

√D、队列研究

E、病例对照研究

51、有关队列研究暴露人群的选择,说法错误的

A、职业人群

B、特殊暴露人群

C、一般人群

D、有组织的人群团体

√E、患有某欲研究疾病的人群

52、在队列研究中,研究对象的选择最主要应考

√A、对象没有发生某疾病

B、这些对象已发生某疾病

C、这些对象有某项因素

D、这些对象无某项因素

E、这些对象有此因素,且已经患病者

53、前瞻性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人群是

A、患该病的人

B、未患该病且有某种因素的人

√C、具有和不具有欲研究因素且未患所研究

疾病的人

D、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

E、不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

54、队列研究资料分析时,当研究对象多且变化

较大、随访时间较长时,用于测量疾病频率的指

标应采用

A、发病率

√B、发病密度

C、累积发病率

D、SMR

E、患病率

55、队列研究时,以人年为单位计算的疾病频率

指标是

A、发病率

√B、发病密度

C、病死率

D、现患率

E、死亡率

56、相对危险度是指

√A、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

B、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

或死亡率之差

C、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

的比例之比

D、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

的比例之差

E、以上都不是

57、在队列研究中,对关联强度进行统计学检验

的无效假设是

A、RR=0

√B、RR=1

C、RR>1

D、RR<1

E、RR>0

58、某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关于脂肪摄入与男性前

列腺癌关系的队列研究,选择高脂肪和低脂肪摄

入者各100名,从65岁对他们随访10年。在随

访期间,高脂肪摄入组中有10人、低脂肪摄入

组中有5人被诊断患有前列腺癌。请问患前列腺

癌的相对危险度(高脂摄入组比低脂摄入组)是

A、0.05

B、0.75

C、1.0

D、1.5

√E、2.0

59、某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关于脂肪摄入与男性前

列腺癌关系的队列研究,选择高脂肪和低脂肪摄

入者各100名,从65岁对他们随访10年。在随

访期间,高脂肪摄入组中有10人、低脂肪摄入

组中有5人被诊断患有前列腺癌。题中相对危险

度的点估计值提示高脂摄入会导致前列腺癌患

病危险性

A、降低

√B、升高

C、没有影响

D、不能确定

E、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0、相对危险度95%可信区间是0.95~3.5,

假设α=0.05,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高脂肪摄入与前列腺癌发病率升高之间的

关联有统计学意义

B、高脂肪摄入与前列腺癌发病率降低之间的

关联有统计学意义

C、可以在95%的可信度上认为高脂摄入降低

患前列腺癌的危险

D、可以在95%的可信度上认为高脂摄入升高

患前列腺癌的危险

√E、尚不能认为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与脂肪摄

入水平之间关联有统计学意义

61、欲了解总人群发病率中归因于暴露部分的大

小时,常用的指标是

A、相对危险度

B、归因危险度

C、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D、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E、比值比

62、某因素与某疾病之间的关联强度最好的衡量

指标是

√A、相对危险度

B、全人群该病的发病率

C、该因素的流行率

D、人群归因危险度

E、归因危险度

63、在队列研究中,说明暴露的生物学效应的指标是

√A、RR和AR

B、RR和PAR

C、RR和PAR%

D、PAR和PAR%

E、AR和PAR

64、为确定一种新发明的避孕药是否增加了中风的危险,进行了一项队列研究。选取生育年龄的一个随机样本,发现9920名妇女适于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00名定期使用该种避孕药,其他人不用。对全部样本人群随访10年结果如下表:

由上表资料能得出的结论是

√A、使用该药确实增加了中风的危险,因为使用该药的人群中有1%发生了中风,而未使用该药的人群中只有0.1%发生了中风

B、使用该药并未增加中风危险,因为中风病例中有50%(10/20)使用了该药,50%未使用该药

C、使用该药并未增加中风危险,因为虽然使用该药的人中1%确实发生了中风,但尚有99%并未发生中风

D、使用该药确实增加了中风危险,下述事实表明了这种危险的程度:中风病例中有50%(10/20)使用了该药,而未中风病例中10%(990/9900)使用该药

E、还不能下结论,因为观察人数不够

65、评价某致病因素对人群危害程度可使用的指标是

A、RR B

B、AR

√C、PAR

D、AR%

E、死亡比例

66、队列研究的最大优点在于

A、对较多的人群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

B、发生选择偏倚的可能性比病例对照研究少√

C、较直接地确定病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D、对混杂因素的作用易于控制

E、研究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

67、有关前瞻性队列研究特点的描述,说法错误的是

A、可直接计算发病率

B、多数情况下要计算人年发病(死亡)率

C、因素可分为几个等级,以便计算剂量反应关系

D、每次调查能同时研究几种疾病

√E、多用于罕见疾病

68、有关队列研究与实验性研究相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均需给予人为的干预措施

B、均需设立对照组

C、均是由因及果的研究方法

D、均可能产生失访偏倚

E、花费较大

69、有关队列研究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属于观察法

B、需要设立对照组

C、能确证暴露与结局的因果联系

√D、省时、省力、省钱

E、由因及果的研究方法

70、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比较,错误的说法是

A、均是分析性研究方法

B、均属于观察法

√C、均可以计算发病密度

D、队列研究验证病因假设的能力较病例对照研究强

E、队列研究适用于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病因的研究,而病例对照研究则可用于罕见病病因的研究

71、有关队列研究的叙述,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分析性研究

B、时间上必须是前瞻性的

C、一般需要计算人年

D、随访期间还需要继续收集有关暴露的资料

√E、观察终点就是观察终止时间

72、选择患宫颈癌的病例与同期住院的其他病人

进行口服避孕药服药史的比较,探讨口服避孕药

与宫颈癌的关系,这样的研究设计属于

√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C、临床试验

D、现况调查

E、筛检试验

73、病例对照研究的性质是

√A、回顾性研究

B、前瞻性研究

C、横断面研究

D、描述性研究

E、干预性研究

74、对于匹配过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因素与疾病因果链上的因素加以匹配

√B、将混杂因素进行匹配

C、增加匹配难度

D、增加工作量

E、降低检验效率

75、病例对照研究主要探索疾病的病因假设,它

的研究对象为

A、试验组与非试验组

√B、患病组与非患病组

C、干预组与对照组

D、暴露组与非暴露组

E、研究组与非研究组

76、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有时因为病例较难

获得,为了增加研究的效率常用1:M匹配。M

的取值一般不超过

A、2

B、3

√C、4

D、5

E、6

77、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设计是为了控制哪种偏

A、选择偏倚

B、错分偏倚

C、回忆偏倚

D、失访偏倚

√E、混杂偏倚

78、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与对照选择的基本原则

A、病例组应是医院中确诊的所研究疾病的所

有病例

B、病例组应是具有危险因素暴露史者

C、对照组应是不患其他疾病的健康人

D、对照组应是无危险因素暴露史者

√E、病例与对照均不考虑是否有危险因素暴

露史

79、进行疾病发生危险的研究时,选择病例对照

研究的最大优越性在于

A、适宜进行多种疾病的同时研究

B、适宜进行暴露比例较低的因素研究

C、暴露与疾病间的时间关系较为明确

D、能直接估计暴露人群的危险性

√E、能快速得出初步的结论

80、在病例对照研究中,一般选用新病例,这是

因为

A、所需样本较小

√B、有可能减少回忆偏倚

C、保密性问题

D、统计处理方便

E、容易选择对照

81、出生缺陷与孕期叶酸缺乏关系的病例对照研

究中,100例出生缺陷患者中,50例母亲孕期叶

酸缺乏,而在200个对照中,也有50例母亲孕

期叶酸缺乏。那么,该研究中,暴露于叶酸缺乏

的OR值为

A、1.0

B、1.5

C、2.0

√D、3.0

E、5.0

82、在吸烟与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如果对照

组中选入过多的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可能会

A、高估RR值

B、高估OR值

C、低估RR值

√D、低估OR值

E、对结果影响不大

83、假如某因素与某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中OR值为0.29(0.07~0.65),最可能的解释

A、该因素与该病无关联

√B、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保护因素

C、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致病因素

D、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致病因素,但作用不

E、该因素不是该病的致病因素

84、一项有关服用某药与肝损害关系的病例对照

研究显示,P>0.05,OR=1.26,正确解释是

A、病例组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B、病例组发生肝损伤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对照

C、对照组发生肝损伤的可能性明显大于病例

D、未服药者发生肝损伤的可能性明显大于服

药者

√E、肝损害组服用该药的比例为对照组的

1.26倍

85、某地进行饮酒与冠心病的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其结果如下表,其比值比为:

A、2

B、0.5

C、5

√D、10

E、0.1

86、下列哪项不是临床疗效实验设计时应掌握的

原则

A、对照的原则

B、随机化的原则

√C、随意化的原则

D、盲法的原则

E、重复的原则

87、在临床疗效实验中,所需样本量的计算下列

哪项是正确的

A、P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大

√B、P越小,所需样本量越大

C、所需样本量的大小与P无关

D、α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大

E、β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大

88、关于三盲法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研究对象知道自己分组和接受处理的情况

B、观察者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和接受处理的

情况

C、资料整理分析者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和接

受处理的情况

√D、研究者委托的人员或药物的制造者知道

研究对象的分组和接受处理的情况

E、以上所有人都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和接

受处理的情况

89、下列哪项不是临床试验中采用盲法原则观察

结果的优点

A、可以克服来自患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B、可以克服来自试验设计者主观因素的影

C、可以克服来自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D、可以克服来自研究资料分析人员主观因素

的影响

E、可以克服实验人员实验过程中主观因素的

影响

90、进行疾病预后研究的主要方法是

A、现况调查

B、病例对照研究

√C、生存分析

D、数理研究

E、生态学研究

91、评价诊断试验真实性的指标不包括

A、预测值

B、灵敏度

C、特异度

√D、卡帕值

E、似然比

92、约登指数越大,试验的

A、灵敏度越大

B、特异度越大

√C、真实性越大

D、可靠性越大

E、阳性预测值越大

93、假阳性率又称为

A、漏诊率

√B、误诊率

C、灵敏度

D、特异度

E、阴性预测值

94、假阴性率又称为

√A、漏诊率

B、误诊率

C、灵敏度

D、特异度

E、约登指数

95、对诊断试验的阳性预测值影响最大的是

A、灵敏度

B、特异度

√C、患病率

D、发病率

E、病死率

96、评价新的诊断试验其研究对象的选择

A、病例组病情的严重程度应不一样

B、病例组应包括有并发症的病例

C、病例组中的病例不都具有明显的症状或体征

D、对照组应包括有类似临床症状或体征的其他疾病的患者

√E、对照组应该全部是正常人

97、青光眼患者的眼内压约在2.9~5.6kPa范围,无青光眼者的眼内压约在1.9~3.5kPa范围内,若将诊断青光眼的标准由眼内压>2.9kPa 升高到>3.5kPa,会使诊断试验的

A、灵敏度升高

√B、特异度升高

C、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升高

D、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下降

E、不确定,因为不知道患病率情况

98、为排除某病应选择

√A、灵敏度高的试验

B、特异度高的试验

C、阳性预测值高的试验

D、阴性预测值低的试验

E、假阳性率低的试验

99、为了避免误诊应采用

√A、特异度高的试验

B、灵敏度高的试验

C、符合率高的试验

D、假阳性率低的试验

E、阴性预测值高的试验

10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ROC曲线可表示灵敏度与特异度的关系

B、ROC曲线常被用来直观地确定诊断试验的最佳分界值

√C、ROC曲线是以灵敏度为纵坐标,特异度为横坐标

D、用ROC曲线确定的最佳分界值处,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好,误诊率和漏诊率均较低

E、对同一种疾病的不同诊断方法进行比较时,可将各试验的ROC曲线绘制到同一坐标图中,ROC曲线下面积最大的试验其真实性最佳

101、下列错误的说法是

A、似然比是评价诊断试验真实性的一种指标√

B、似然比容易受到患病率的影响

C、似然比的缺点是应用时要将率换算为比

D、似然比可以同时反映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变化

E、似然比表示病人出现该结果的概率是非病人的多少倍

102、评价诊断试验可靠性的指标不包括

A、变异系数

B、卡帕值

√C、约登指数

D、符合率

E、观察一致率

103、平行试验较单项试验可以

√A、提高试验的灵敏度

B、提高试验的特异度

C、降低试验的阴性预测值

D、提高试验的阳性预测值

E、提高试验的疾病漏诊率

104、系列试验较单项试验可以

A、提高试验的灵敏度

√B、提高试验的特异度

C、提高试验的阴性预测值

D、降低试验的阳性预测值

E、降低试验的疾病的漏诊率

105、流行病学三角包含的三大因素是

A、宿主、环境和病原体

B、机体、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

√C、宿主、环境和病因

D、遗传、环境和社会

E、遗传、环境和人群

106、病因研究时,假设建立使用的主要推理方

法为

A、提出和验证假设的方法

√B、Mill准则或逻辑推理方法

C、科学实验四法

D、一般演绎法

E、循证医学的方法

107、某种因素与疾病两个事件都与另外一种因

素有联系,由此导致两个事件间出现的统计学上

的关联是

A、偶然关联

√B、继发关联

C、病因关联

D、直接因果关联

E、统计学关联

108、下面哪一种因果联系方式正确而完整

A、单因单果

B、单因多果

√C、多因多果

D、多因单果

E、直接或间接病因

109、随机误差的来源不包括

A、测量工具的波动

B、研究对象的个体内变异

C、研究对象个体间的变异

√D、研究对象的主观偏差

E、抽样

110、下列哪项不是随机误差的特征

A、观察值的平均值接近于真实值

√B、可利用统计学方法来减小

C、多次重复或增大样本量,随机误差会减小

D、可以通过改善研究设计来减小

E、无固定的方向

111、系统误差的来源不包括

A、测量工具基线的漂移

B、研究对象随时间或生理状态出现的规律性

改变

√C、研究对象个体间的遗传变异

D、研究对象的主观偏差

E、随机抽样

112、下列哪项是系统误差的特征

A、观察值的平均值围绕真实值波动

B、通常可利用统计学方法来检验确定其大小

或范围

√C、多次重复或样本量增大,误差的大小和

方向不变

D、不能通过改善研究设计来减小或控制

E、只可以减少但不能消除

113、下列哪项不属于选择偏倚

A、领先时间偏倚

B、生存偏倚

C、检测征候偏倚

√D、检测者偏倚

E、抽样偏倚

114、流行病学研究的哪一阶段最容易发生选择

偏倚

√A、研究设计

B、资料收集

C、资料整理

D、资料分析

E、结果解释

115、在观察性研究中,下列哪一措施一般不能

控制选择偏倚

A、随机抽样

√B、盲法

C、减少失访

D、尽可能提高应答率

E、制定清楚的研究人群标准

116、在一家医院进行的病例对照研究更容易发

生下列哪项偏倚

A、志愿者偏倚

√B、入院率偏倚

C、观察者偏倚

D、回忆偏倚

E、新发病例和现患病例偏倚

117、在进行肥胖与高血压联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中,所用的血压计测得的观察值比实际值均低

5mmHg,该血压计对结果的影响是

A、对效应联系强度无影响

B、高估效应联系强度

√C、低估效应联系强度

D、不能判断对效应联系强度的影响

E、可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影响的大小和方向

118、下列哪类研究设计最容易出现选择偏倚

A、普查

B、分层抽样调查

√C、病例对照研究

D、回顾性队列研究

E、随机对照试验

119、控制观察者偏倚的最佳措施是

A、随机抽样

B、随机化分组

C、匹配

√D、盲法

E、标准化

120、非盲法随机对照试验比前瞻性队列研究主

要减少了哪种偏倚

A、失访偏倚

B、差异性错分

C、回忆偏倚

D、观察者偏倚

√E、混杂偏倚

121、在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新发病例的主要

原因不包括

A、新发病例比现患病例的代表性更好

B、新发病例不受预后因素的影响

√C、新发病例的应答率高于现患病例

D、新发病例的危险因素往往不会因发病而改

E、新发病例的回忆偏倚小

122、病例对照研究在设计阶段控制混杂偏倚的

措施是

A、双盲法

√B、配对

C、分层分析

D、随机分组

E、设立对照

123、在实验研究中设立对照的主要目的是

A、控制选择偏倚

B、控制志愿者偏倚

C、减少信息偏倚

√D、控制混杂偏倚

E、控制失访偏倚

124、在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采用双盲法的目的

是尽可能减少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

D、失访偏倚

E、回忆偏倚

125、在流行病学研究中,随机抽样是为了控制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观察者偏倚

D、混杂偏倚

E、随机误差

126、以下哪个一般不是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

A、多因素分析

B、随机分组

C、分层分析

D、配对

√E、盲法

127、关于混杂因子,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混杂因子必须同时暴露和结局有统计学关联

B、混杂因子可以是暴露原因

C、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病因

√D、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某一结果

E、混杂因子不能是暴露与结局之间的中间变量

128、关于混杂偏倚,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在实验研究中,最好的控制方法是随机分组

√B、随机分组控制混杂偏倚的效果与样本量无关

C、一般不宜通过过多的限制条件来控制混杂偏倚

D、在分析阶段可通过率的标准化来控制

E、分层分析也可用于队列研究中的混杂偏倚的控制

129、下列哪种为我国规定报告的甲类传染病

A、病毒性肝炎

B、流脑

√C、霍乱

D、流感

E、麻疹

130、传染源是指

A、体内有病原体的人

B、体内有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C、体内有病原体繁殖的人和动物

√D、体内有病原体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E、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131、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

A、病原体能通过动物传播到人的疾病

B、以动物作为传染源,并在动物间传播的疾病

C、一种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在自然界野生动物中生存繁殖

√D、一种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在自然界野生动物中生存繁殖,并只在一定条件下传给人和家畜

E、经常在某一地区某一人群呈地方性流行的疾病

132、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

A、传染源的活动范围,排出病原体的数量及毒力

B、传染源的数量、活动范围及周围人口数多少

√C、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等

D、传染源的活动范围、数量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

E、传播途径的特点和病原体所能涉及的范围133、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单位是

A、疫点

B、疫区

√C、疫源地

D、家庭

E、社团

134、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人群易感性增高,就可导致疾病的暴发或流行

B、人群易感性降低,就可终止疾病的流行

C、人群人口数增加,就使人群易感性增高

D、人群人口数减少,就使人群易感性降低

√E、人群易感性增高,只是为一次流行或暴发准备了条件135、根据3个环节两个因素的学说,构成传染

病流行的3个环节是

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

B、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者

C、传染来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传染来源、传染途径、易感人群

√E、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136、消毒是清除或杀灭停留在外环境中的

√A、病原体

B、微生物

C、细菌

D、病毒

E、寄生虫

137、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定义是

A、各种传染源不断向外界排出病原体的过程

B、病原体侵袭易感者

C、病原体在中间宿主中的传代

√D、病原体通过一定的途径,不断更迭其宿

主的过程

E、病原体在宿主体内生长、繁殖的过程

138、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指

A、传染源不断向外界排出病原体的过程

B、病原体沿一定传播途径扩散的过程

C、易感人群受到病原体侵袭而发病的过程

D、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不断繁殖的过程

√E、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新旧疫源

地的过程

139、下列哪一项不是水平传播

A、空气传播

B、经水传播

√C、产前期从母亲到后代之间的传播

D、经食物传播

E、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140、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有

A、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预防接种工作

B、流行后免疫人口的增加

C、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的增加,

√D、新生儿在人群比例的增加

E、免疫人口的迁入

141、下列哪项不是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流行病

学特征

A、病人有进食某共同食物的历史,不食者不

发病

B、如食物属一次性大量污染,用餐者中可呈

现暴发,并且病人临床经过往往较重

C、停供该食物后,暴发立即可平息

D、夏季多发

√E、无职业、性别差异

142、影响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为

A、新生儿增加

B、易感人口的迁入

C、免疫人口的死亡

D、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

√E、预防接种

143、下列哪项不是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

A、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时限

B、确定免疫接种时间

C、判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D、评价预防效果好坏

√E、判断传染源传染力的大小

144、哪种传播途径引起的传染病多见于儿童

A、经空气飞沫传播

B、经食物传播

C、经水传播

D、经虫媒传播

√E、日常生活接触

145、下列哪一种是用来防止传染病由国外传入

的措施

√A、检疫

B、消毒

C、预防接种

D、疾病监

E、卫生监督

146、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

下所经历的途径即

√A、传染病在群体间的传播

B、病原体由母亲到其后代间的传播

C、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的过程

D、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

斗争的过程

E、传染病在个体间的传播

147、影响和制约疾病流行的两因素指的是

A、自然因素、气候因素

B、气候因素、地理因素

C、地理因素、社会因素

D、社会因素、气候因素

√E、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148、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离开住所后对疫源地

进行的一次彻底消毒称为

A、预防性消毒

B、疫源地消毒

C、随时消毒

D、化学消毒

√E、终末消毒

149、下列哪种情况可以抑制传染病的流行

A、人群免疫性降低

B、人群易感性升高

√C、人群易感性降低

D、人群数量增

E、人群数量减少

150、医学检验或留验的期限是根据疾病的

√A、潜伏期

B、传染期

C、恢复期

D、带菌期

E、排毒期

151、根据下列哪个因素确定传染病病人的隔离

A、潜伏期

√B、传染期

C、临床症状轻重

D、带菌期

E、带毒期

152、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

√A、传染期

B、潜伏期

C、前驱期

D、临床症状期

E、病原携带状态

153、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临床症状最早出现的

一段时间称为

A、传染期

√B、潜伏期

C、前驱期

D、临床症状期

E、恢复期

154、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传染源存在时应当进行随时消毒

B、传染源存在时应当进行终末消毒

C、传染源存在时应当进行空气消毒

D、传染源存在时应当进行物理消毒

E、传染源存在时应当进行体表消毒

155、某单位有十余人吃了某冷饮店的冰棒后感

染了痢疾,同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冰棒中分离

到痢疾杆菌,从而确定冰棒是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疫源地

D、带菌者

E、宿主

156、某人因食用了带浓缩甲型肝炎病毒的毛蚶

而感染了甲型肝炎,那么认为毛蚶是

A、传染源

B、疫源地

C、存储宿主

√D、传播途径

E、易感动物

157、新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修订通过的时间是

A、2000年

B、2001年

C、2002年

D、2003年

√E、2004年

158、下列哪组传染病采用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和麻风病

C、艾滋病、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D、艾滋病、肺炭疽、麻风病

E、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风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159、下列哪一种是用来防止传染病由国外传入的措施

√A、检疫

B、消毒

C、预防接种

D、疾病监测

E、卫生监督

160、1992年我国纳入儿童计划免疫范畴的疫苗是

A、流行性乙脑

B、流行性脑脊髓炎疫苗

C、流行性腮腺炎

D、狂犬病疫苗

√E、乙型肝炎疫苗

161、下列哪一项属于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

A、发热

B、腹泻

C、接种部位的炎症反应

√D、晕厥

E、接种部位附近淋巴结肿大

162、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综合性措施中,其主导措施是

A、早期隔离患者

B、及时发现带菌者,并给予治疗

C、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D、保护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

√E、切断传播途径,搞好“三管一灭”163、健康促进的内涵是

A、个人行为改变

B、集体行为和生活方式改变

√C、个人行为与政府行为改变

D、特殊人群行为改变

E、政府行为与环境的改变

164、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不包括

A、促进健康

B、预防疾病

√C、预测疾病

D、康复服务

E、治疗疾病

165、疾病监测的目的不包括

A、描述疾病的分布

B、预测疾病的流行

√C、验证病因假设

D、制定预防措施

E、评价预防效果

166、通过提倡使用避孕套、促进安全性行为来防止HIV的传播属于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常规报告

E、哨点监测

167、杀灭或消除传播因素上的病原体,使其无害化,称为

A、控制

B、消灭

C、预防

D、消除

√E、消毒

168、按照新修订公布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若农村发现AIDS病人,其报告时限为

A、2小时

√B、6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E、36小时

169、开展智力训练以改善老年性痴呆的认知功能属于√A、三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二~三级的综合措施

D、慢病综合防治措施

E、精神卫生措

170、下列疾病中适宜开展二级预防的是

A、麻疹

B、血友病

√C、宫颈癌

D、脑卒中

E、肺结核

171、医院感染是指

A、发生在门诊的感染

B、发生在住院部的感染

C、发生在病房的感染

D、发生在手术室的感染

√E、发生在医院的感染

172、我国输血后发生的医院感染主要有

√A、乙型病毒性肝炎

B、甲型病毒性肝炎

C、疟疾

D、菌痢

E、流感

173、医院感染最常见的流行形式是

√A、散发

B、流行

C、暴发

D、大流行

E、持续性流行

174、医院感染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的

主要依据是

A、病人住院时间的长短

B、感染传播方式

√C、病原体的来源

D、病原体的种类

E、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

175、医院感染监测收集资料的核心是

√A、发现感染病例

B、调查感染因素

C、计算感染率

D、计算病死率

E、分析抗生素使用情况

176、由鼠类污染仪器导致院内鼠伤寒沙门菌感

染,其传染来源是

√A、动物

B、病人

C、病原携带者

D、仪器

E、注射器

177、住院患者由于手术输血得了乙型肝炎,其

传染来源是

A、医生

B、病人

C、病原携带者

D、手术器械

√E、血液

178、引起乙型病毒性肝炎及艾滋病医院感染的

主要传播途径是

√A、经血液及其制品传播

B、经水、食物传播

C、经空气飞沫传播

D、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E、经生物媒介传播

179、易引起医院感染暴发的主要途径有

A、经注射器

B、经手术

√C、经空气飞沫传播

D、经生物媒介传播

E、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180、一般来说,医院感染率较高的是

√A、大医院

B、小医院

C、门诊

D、校医室

E、中医院

181、以下哪类人群不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

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

B、接受各种介入性操作的病人

C、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

D、手术时间或住院时间长的患者

√E、偶因感冒到医院就诊的病人

182、住院床位总数在多少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

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A、100

B、200

√C、300

D、400

E、500

183、一位胃出血病人,手术中输了医院提供的

血液,输血后2个月出现肝区疼痛,转氨酶升高,

HBsAg阳性,被诊断为急性乙型肝炎,该患者的

感染属于

A、自身感染

B、交叉感染

C、院外感染

√D、医院感染

E、带入传染

184、一位住院患者,住院15日后出现类似伤寒

症状,粪便培养鼠伤寒沙门菌阳性。该患者发病

前同病室有一类似症状患者,两人有食物交换。

该患者住院后发生的感染最可能是

√A、交叉感染

B、院外感染

C、医源性感染

D、带入感染

E、自身感染

185、请问上题中的病人患流感的传播途径是

A、经血液及其制品传播

B、经水、食物传播

√C、经空气飞沫传播

D、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E、经生物媒介传播

186、下列哪项不是药物的A型不良反应特点

A、反应的发生与剂量相关

B、发生率高

C、死亡率低

D、可以预测

√E、很难预测

187、下列哪项不是药物的B型不良反应的特点

A、与药品本身药理作用完全无关

B、发生率低

√C、病死率低

D、病死率高

E、难以预测

188、药物的C型不良反应的特点是

A、药物和不良反应之间有明确的时间关系,

背景发生率高,用药史复杂,潜伏期较长,难以

预测

B、药物和不良反应之间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

背景发生率高,用药史简单,潜伏期较长,难以

预测

√C、药物和不良反应之间没有明确的时间关

系,背景发生率高,用药史复杂,潜伏期较长,

难以预测药物和不良反应之间没有明确的时间

关系,背景发生率高,用药史复杂,潜伏期较短,

难以预测

E、药物和不良反应之间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

背景发生率高,用药史复杂,潜伏期较长,可以

预测

189、关于循证医学,下面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循证医学就是系统评价

B、循证医学等于meta分析

C、循证医学就是临床流行病学

D、循证医学就是查找证据的医学

√E、循证医学是最佳证据、临床经验和病人

价值的有机结合

190、在循证医学实践中,强调的是

A、素质良好的临床医生

√B、最佳的研究证据

C、临床流行病学基本方法和知识

D、患者的参与和合作

E、必要的医疗环境和条件

191、循证医学所收集的证据中,质量最佳者为

A、单个大样本RCT

B、队列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系统评价

E、专家意见

192、meta分析在合并各个独立研究结果前应进行

A、相关性检验

√B、异质性检验

C、回归分析

D、图示研究

E、标准化

193、异质性检验的目的是

A、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

√B、检查各个独立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

C、评价一定假设条件下所获效应合并值的稳定性

D、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E、计算假如能使研究结论逆转所需的阴性结果的报告数

194、发表偏倚是指

√A、有“统计学意义”的研究结果较“无统计学意义”和无效的研究结果被发表的可能性更大

B、世界上几个主要的医学文献检索库绝大部分来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比例很小

C、研究者往往根据研究的需要,自定一个纳入标准来决定某些研究的纳入与否

D、在对原始研究结果的筛选过程中,由于筛选者主观意愿的影响而引入的偏倚

E、制定证据检索策略时,将原始研究文献的语言限定为用某一种语言撰写的资料

195、失效安全数主要是用来估计

A、文献库偏倚

√B、发表偏倚

C、纳人标准偏倚

D、筛选者偏倚

E、英语偏倚

196、失效安全数越大,表示

A、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越好

B、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越差

√C、meta分析的结果越稳定,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小

D、meta分析的结果越不稳定,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大

E、meta分析的结果可靠性不够,各个独立研究的可比性差

197、如果漏斗图呈明显的不对称,提示

A、meta分析统计学检验效能不够

B、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差

C、meta分析的合并效应值没有统计学意义

√D、meta分析可能存在发表偏倚

E、meta分析的结果更为可靠

198、meta分析过程中,主要的统计内容包括

√A、对各独立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后,选择适当模型计算合并后综合效应量

B、对各独立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和计算失效安全数

C、计算各独立研究的效应大小后按Mental-Haenszel法进行合并分析

D、计算各独立研究的效应大小和合并后的综合效应

E、对各独立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和Mental-Haenszel分层分析

199、meta分析中敏感性分析主要用于

A、控制偏倚

√B、检查偏倚

C、评价偏倚的大小

D、计算偏倚的大小

E、校正偏倚

200、系统综述的内在真实性评价,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A、科研设计是否真实

B、诊断标准和纳入排除标准是否适当

C、研究结果的观测方法和指标是否正确

D、研究对象依从性是否良好

√E、研究结果是否具有普遍性201、关于系统综述文献的收集过程,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A、有明确的文献检索策略

B、有明确的文献选择标准

C、对使用的原始文献研究有系统、严格的评

价方法

D、采用多种渠道和系统的检索方法

√E、不能使用未发表的文献

202、循证医学的证据来源不包括

A、专著

B、科技期刊

C、与证据有关的数据库

√D、医生口述资料

E、电子出版物

203、判断文献是否值得阅读,应该首先着重阅

A、文章的前言部分

√B、文章的方法部分

C、文章的结果部分

D、文章的讨论部分

E、文章的结果和讨论部分

204、提高阅读医学文献效率的方法

A、明确阅读目的

B、快速浏览文献

C、只阅读感兴趣和临床有应用价值的文献

D、集中阅读文献的某一部分来选择性地阅读

文献

√E、将以上内容结合起来可提高阅读效率

205、评价一篇介绍新的诊断试验的文章,最重

要的原则是

√A、是否与金标准进行了独立、盲法比较

B、试剂是否都来自国外的著名公司

C、作者是否为有名望的专家

D、是否经统计学处理

E、病人的依从性是否高

206、在对有关预后的文章进行评价时,以下哪

项最重要

√A、观察疾病的预后是否都有一致的起点

B、是否介绍了研究对象的情况和病例的来源

C、是否有客观的预后指标

D、预后估计是否采用盲法

E、随访时间是否足够长

207、在治疗性研究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随机化分组是评价治疗性研究时最重要的

标准

√B、没有随机化分组得出的治疗效果往往小

于使用随机化分租

C、随机化使研究对象有同等的机会被分配到

治疗组或对照组

D、一般要求失访率小于20%

E、进行随机双盲试验研究中,不存在随机化

隐藏问题

208、评价有关治疗性研究文章,应注意的原则

中要除外

A、是否报告了随机化方法

B、是否列出随机分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基线

特征的比较

C、是否报告盲法

D、是否报告随访的完整性,并采用了意向治

疗分析

√E、研究对象是否包括了临床应用的目标人

209、发病率的分子是一定期间内某暴露人口中

某病的

A、所有现患病例数

√B、新发病例数

C、旧病例数

D、现有感染的人数

E、因其死亡的人数

210、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是

A、只要疾病发生,必然有病因存在

B、病因存在,必然引起疾病

C、引起病理变化的因素

√D、引起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

E、引起疾病发生的诸多因素

一、多选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共101

道题)

1、流行病学的主要用途有

√A、研究疾病的病因

√B、研究人群的健康状况,作出“群体诊断”

√C、研究疾病的防制策略和措施

√D、评价疾病的防制效果

√E、了解疾病的自然史

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是

√A、描述性研究是流行病学各种研究方法的

基础

√B、现况调查一般不能验证假设,但可以为

分析性研究和实验研究提供假设依据

√C、从研究方法本身对于病因研究的论证强

度来看,实验性研究高于队列研究,队列研究高

于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高于一般的描述

性研究

√D、实施队列研究之前,最好先有描述性研

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的阳性结果

E、生态学研究比一般的描述性研究论证能力

3、描述人群的疾病发病状况的指标有

√A、发病率

√B、感染率

√C、患病率

D、生存率

√E、续发率

4、可反映人群的死亡情况的指标有

A、发病率

√B、死亡率

C、病残率

√D、生存率

√E、病死率

5、患病率可用来

√A、反映某地区人群对某疾病的疾病负担程

√B、研究疾病流行因素

√C、监测慢性病的控制效果

D、分析比较不同传染病传染力的大小

√E、为合理分配卫生设施、人力物力及卫生

资源提供依据

6、关于某病病死率和死亡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前者用于医院人群,后者用于社区人群

√B、病死率和死亡率计算的分母相同

√C、某病的病死率和死亡率都反映疾病的严

重程度

√D、某病的病死率和死亡率都反映疾病对人

群的危害程度

E、某病死亡率反映疾病对人群的危害程度,

而病死率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

7、关于常用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下列哪项是

正确的

√A、发病率可以由队列研究获得,

√B、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流行率

C、患病率等于罹患率

√D、患病率由横断面调查获得

√E、病死率常用来说明疾病的严重程度

8、疾病的时间分布变化形式可分为

√A、短期波动

√B、周期性

C、流行

√D、季节性

√E、长期趋势

9、形成周期性的原因主要有

√A、传播机制容易实现

√B、新生儿的增加

√C、病原体的变异及变异的速度

√D、病后可形成较为牢固的免疫力

E、虫媒昆虫生态习性

10、现况调查的目的和用途有

√A、描述疾病的分布特点

√B、早期发现病人

C、直接验证病因假设

√D、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

E、治疗病人

11、抽样调查的基本原则是

√A、抽样必须随机化

B、选好研究因素

√C、样本必须足够大

D、尽量选择发病率低的疾病

E、所选择的目标人群总人数不很多

12、关于现况调查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整群抽样调查对于总体是抽查

B、普查结果绝对比抽查可靠

√C、当样本量接近总体时宜用普查

√D、抽样调查的基本要求是抽样必须随机化,样本足够大

E、抽查比普查更容易设计

13、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有

√A、随机数字表法

B、分层法

√C、抽签法

√D、抓阄法

E、机械法

14、单纯随机抽样的特点是

√A、资料分析简单

√B、编号困难,尤其总体较大时

√C、每个抽样单位有同等的机会被抽中

D、要求每隔一定数量单位抽一个样本

√E、不适用于抽样范围及工作量大的研究15、关于队列研究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A、可分为前瞻l生、回顾性和双向性队列研究

√B、是从“因”求“果”的研究

√C、在验证病因假设方面比病例对照研究更有说服力

D、可适应于罕见病的研究

E、只能用于病因研究

16、队列研究的目的主要包括

A、描述疾病的分布

√B、检验病因假设

C、早期发现病人,以利早期治疗

√D、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E、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17、队列研究中有关暴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

B、指皮肤对外的暴露

√C、指具有某种待研究的特征或行为

D、指给予了某种干预措施

√E、可以是有害的,也可以是有益的

18、队列研究的基本特点包括

√A、属于观察法

√B、设立对照组

√C、确证暴露与结局的因果联系

√D、检验病因假设

E、属于描述性流行病学

19、关于前瞻性和回顾性队列研究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A、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因”到“果”

B、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果”到“因”

√C、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因”到“果”

D、前瞻『生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因”与“果”同时出现

E、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因”与“果”同时出现

20、开展历史性队列研究所需具备的特殊条件包括

√A、应有足够数量的完整可靠的过去某段时间内研究对象的暴露资料

B、应有明确的检验假设

C、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应较高

D、应明确规定结局变量

√E、应有完整可靠的过去某段时间内研究对

象的结局资料

21、在队列研究中,暴露人群的选择来源通常有

√A、某种职业暴露人群

√B、某种特殊暴露人群

√C、一般人群中的暴露者

√D、有组织的人群团体中的暴露者

E、有该病的前驱症状者

22、在队列研究中,对照人群的选择方式有

√A、内对照

B、自身前后对照

√C、特设对照

√D、总人口对照

√E、多重对照

23、队列研究中决定样本大小的主要因素有

√A、一般人群中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

√B、显著性水平

√C、把握度

√D、暴露组与对照组人群发病率之差

E、信息偏倚的大小

24、有关累计发病率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A、适宜于人口不稳定的队列

√B、用观察开始时的人口数做分母

√C、以观察期内的发病或死亡人数做分子

D、任何情况下其流行病学意义是明确的

E、是队列研究中一个有用的效应测量指标

25、有关标化比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A、当研究对象的数目较少时使用该指标

B、当结局事件的发生率较高时使用该指标

C、在队列人口比较稳定且发病人数比较多时

使用的指标

D、标化比实际上就是标化率

√E、在队列研究中,标化比实际上是一个效

应测量指标

26、队列研究的质量控制措施一般应包括

√A、选择严谨、科学、诚实、可靠的调查员

B、所选的病例应有充分的代表性

√C、对调查员进行严格的培训

√D、制定详细的调查员手册,并严格执行

√E、对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

27、队列研究中的选择偏倚包括

√A、志愿者导致的偏倚

B、研究对象的错误分类偏倚

√C、失访偏倚’

D、仪器不准导致的偏倚

√E、选定的研究对象拒绝参加

28、关于队列研究中的失访,说法正确的是

√A、应尽可能减少失访

B、若发现有失访,应迅速选择类似的对象补

充到研究中来

√C、应尽可能获得失访者的基线资料,甚至

结局

√D、可将失访者与未失访者的基线资料进行

比较

√E、应设法估计失访可能导致的影响的大小

29、有关混杂偏倚的控制,说法正确的是

√A、在设计时,应尽可能将主要的混杂因素

进行配比

√B、在设计时,即可对两组研究对象的选择

做某些限制,‘以保证两组样本的同质性

√C、标准化法可用来控制混杂

√D、分层分析是分析和控制混杂的最好方法

√E、常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来控制混杂

30、在估计病例对照研究的样本含量时,主要考

虑下列哪些参数

√A、对照组暴露率

√B、OR值

√C、α值

√D、β值

E、χ2值

31、以下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特点的是

√A、属于观察性研究

√B、研究对象是按有无患有所研究的疾病分

成病例组和对照组

√C、一般不能确立其因果关系,论证强度较

队列研究弱

D、该研究可通过两组间发病率的比值计算OR

√E、从因果关系的角度看,该研究属于“由

果推因”的研究方法

32、以医院为基础的吸烟与冠心病的病例对照研

究中,正确做法是

√A、可在多个医院选择病例

B、可在病例同一科室中选择对照

√C、可在社区人群中选择对照

√D、性别、年龄常起混杂作用,可作为匹配

条件

√E、对于饮酒与喝茶所起的作用,可做分层

分析

33、以下属于控制病例对照研究混杂偏倚的措施

√A、采用匹配方式选择对照

B、使调查员不知道研究的假设

√C、对研究对象的人选条件进行控制

√D、分层分析法计算OR值

√E、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4、病例对照研究的缺点是

√A、不适于研究暴露比例低的疾病

√B、易发生各种偏倚,尤其是难以避免回忆

偏倚、选择偏倚

√C、难以确定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顺序,

不能判定某因素与疾病的可能因果关系

√D、不适于对多种疾病的病因进行同时研究

√E、不能直接计算疾病率

35、匹配过度可能导致

√A、对照组不易获得

B、增加分析难度

√C、使研究对象人数减少

√D、将待研究的暴露因素进行匹配

√E、将无关因素作为匹配条件

36、在随机对照试验中影响样本量大小的指标有

√A、P值的大小

√B、d值的大小

√C、α值的大小

√D、β值的大小

E、δ值的大小

37、临床疗效试验中常用的对照方法有

√A、标准对照

√B、安慰剂对照

√C、交叉对照

√D、互相对照

√E、自身对照

38、临床疗效分析中随机分组常用的方法有

A、分层整群抽样

√B、简单随机化

C、多阶段抽样

√D、区组随机化

√E、分层随机化

39、关于单盲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单盲法简便,容易进行

B、单盲法指观察者不知道分组情况和研究对

象的处理情况

√C、单盲法指研究对象不知道分组情况和自

己接受处理的情况

√D、单盲法对研究对象的健康和安全有利

√E、单盲法可去除来自研究对象的主观因素

的影响

40、在随机对照试验中,常见影响结果的因素有

√A、选择性偏倚

√B、测量偏倚

√C、干扰

√D、沾染

√E、依从性

41、在随机对照试验中,控制选择性偏倚的方法

√A、严格掌握研究对象的入选标准

√B、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

C、使用盲法

D、仪器、试剂标准化

√E、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42、关于随机对照试验和非随机对照试验,叙述

正确的是

√A、随机对照试验必须随机分组并设对照

B、非随机对照试验不随机分组也不设对照

C、随机对照试验比非随机对照试验省时省力√

D、非随机对照试验所得结果不如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可靠

E、随机对照试验因为设立了严格的对照所以才比非随机对照试验可靠

43、在临床疗效试验中,所需样本量的计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检验显著性水平α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大√

B、检验显著性水平α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小

C、研究的Ⅰ类错误β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大√

D、研究的Ⅱ类错误β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小,

E、所需样本量与检验的显著性水平α和β无关

44、关于双盲法,描述正确的是

√A、双盲法是指研究对象和观察者不知道分组情况和研究对象接受的处理情况

B、双盲法是指研究对象和设计者不知道分组情况和研究对象接受处理的情况

√C、双盲法不适用于危重病人

D、双盲法可消除资料分析者带来的偏倚

E、双盲法得到的结果准确没有任何偏倚

45、病因是指

√A、致病因素的总合

√B、使疾病发生危险性升高的那些因素

√C、危险因素

√D、外围的远因

√E、使疾病发生的外因

46、Mill准则包括以下哪种逻辑推理方法

√A、求同法

√B、类推法

√C、求异法

√D、共变法

√E、排除法

47、形成病因假设的途径有

√A、求同法

√B、求异法

C、探讨法

√D、共变法

√E、类推法

48、判断因果关联的标准主要包括

√A、关联的合理性

√B、关联的时间顺序性

√C、关联的剂量反应关系

√D、关联的强度

E、统计学显著性

49、下列哪些是随机误差的特征

√A、观察值的平均值接近于真实值

B、可利用统计学方法来减小

√C、多次重复或增大样本量,随机误差会减小

√D、可以通过改善研究设计来减小

√E、无固定的方向

50、下列哪些是系统误差的特征

√A、观察值的平均值偏离于真实值

√B、多次重复或增大样本量,误差的大小和方向不变

C、可利用统计学方法来检验确定其大小或范围

√D、可以通过改善研究设计来减小或控制√E、有固定方向

51、下列常见的偏倚中,哪些是选择偏倚

√A、入院率偏倚

√B、志愿者偏倚

√C、排除偏倚

D、报告偏倚

√E、时间效应偏倚

52、控制信息偏倚的常见的方法有哪些

√A、校准测量工具

√B、盲法

√C、统一调查方法

√D、明确暴露和疾病的分类标准

E、率的标准化

53、控制混杂偏倚的常见的方法有哪些

A、随机抽样√

B、随机分组

√C、分层分析

D、盲法

√E、率的标准化

54、在随机对照试验中,随机化分组可控制或减

少哪些偏倚

√A、选择偏倚

B、无差异错分

C、差异错分

√D、混杂偏倚

E、失访偏倚

55、在实验流行病研究中,控制选择偏倚的方法

包括

√A、随机抽样

√B、随机分组

√C、明确的研究人群定义

√D、尽量减少流失率

E、匹配

56、减少流行病学偏倚的方法有

√A、随机抽样

√B、随机分组

√C、盲法

√D、明确的诊断标准

√E、严谨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57、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有

√A、判断暴露时间,寻找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B、确定接触者留验、医学观察或检验期限

√C、确定免疫接种时间

√D、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E、有助于判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58、健康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主要取

决于

√A、携带者的卫生习惯

B、携带者的性别

√C、携带者的职业

D、携带者的年龄

√E、携带者所处环境的卫生水平

59、影响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有

√A、预防接种

B、易感人口的迁入

C、新生儿增加

√D、隐性感染人口增多

E、病原体变异

60、疫源地消灭的条件为

√A、传染源被移走或不再携带病原体

√B、传染源散播外界环境的病原体被彻底消

C、周围所有易感者经该病的最长传染期后不

再发病

D、周围所有易感者经该病的平均潜伏期后不

再发病

√E、周围所有易感者经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后

不再发病

61、对接触者的预防措施包括

√A、医学观察

√B、留验

√C、应急接种

√D、药物预防

E、住院隔离

62、对易感者的预防措施

√A、免疫预防

√B、药物预防

√C、个人防护

D、报告登记

E、体检

63、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流行特征主要有

A、大多有季节性升高,一般多见于冬春季节

√B、发病者有进食某一食物的历史,不食者

不发病

√C、如为一次大量污染,在用餐者中可呈现

暴发,其潜伏期较短,lf6i床表现往往较重

D、在未经免疫预防的人群中,发病可呈周期

性升高

√E、当停供污染食物后,暴发即可很快平息

64、以下哪些符合“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的流行

特征

√A、大多有季节性升高,一般多见于冬春季

√B、在未经免疫预防的人群中,发病可呈现

周期性升高

√C、人口密度与居住条件是影响传播的主要

因素

√D、发病率高,传播广泛

E、发病者有进食某一食物的历史,未食者不

发病

65、《传染病防制法》中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有

√A、鼠疫

B、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C、霍乱

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E、肺炭疽

66、下列哪些预防措施是针对传染病接触者的

√A、医学观察

√B、留验

√C、应急接种

√D、药物预防

E、住院隔离

67、下列哪些疾病为我国规定检疫的传染病

√A、黄热病

B、斑疹伤寒

√C、霍乱

D、流感

√E、鼠疫

68、WHO规定的国际监测传染病包括

√A、流行性感冒、脊髓灰质炎

√B、疟疾、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回归热

C、登革热、乙型脑炎

D、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肺结核

E、结核病、感染性腹泻和病毒性肝炎

69、用筛检来开展二级预防的疾病,应具备的条

件包括

√A、发病率或死亡率高

B、病死率或复发率高

√C、具备亚临床的检测方法

√D、发现的病人能够得到治疗

√E、具备有效的治疗方法

70、下列哪些是我国2010年卫生发展目标中的

主要指标

A、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寿命达73~74岁,

贫困地区不低于68岁

√B、婴儿死亡率在2000年的基础上降低1

/4,任何地区不高于50‰

√C、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在2000年的基础

上降低1/4

D、在2000年的基础上孕产妇死亡率降低1/

2

√E、2010年平均期望寿命达73~74岁,任

何地区不低于68岁

71、按我国儿童计划免疫程序,乙型肝炎疫苗3

次接种间隔时间分别是

√A、0个月

√B、1个月

C、2个月

D、3个月

√E、6个月

72、根据目前导致全球主要疾病负担的十大危险

因素排序,在低死亡率的发展中国家前三位的因

素是

A、吸烟

√B、饮酒

C、肥胖

√D、低出生体重

√E、高血压

7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包括

√A、信息监测与报告

√B、预警

C、应急联动

D、分级响应

√E、预测预警支持系统

74、下列哪些属于疾病监测的指标

√A、发病率

B、患病率

√C、死亡率

D、病死率

√E、发病数

75、疾病监测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A、信息收集

√B、资料收集

√C、资料分析

√D、信息的利用

E、只向公众通报

76、医院感染的特点有

√A、易感人群抵抗力低

√B、病原体种类多

√C、大多数为耐药菌株感染

√D、容易诊断,难于治疗

E、多为呼吸系统感染

77、下列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A、住院病人交叉感染

√B、术后病人应用抗生素后菌群失调导致二重感染

C、入院3天患急性乙型肝炎

D、痢疾病人入院前感染上腮腺炎入院后发病√

E、住院2个月,出院后第3天急性患乙型肝炎

78、下列哪几种情况不应判断为医院感染

√A、入院后未超过其平均潜伏期的感染

B、烧伤伤口有脓性分泌物排出

C、病人发生的感染与上次住院直接有关

√D、细菌少、无炎症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开放性伤口

E、培养出新病原体的局部感染

79、内源性感染的微生物可来自

√A、病人的正常菌群

√B、病人自身其他部位感染的微生物

√C、已在病人体内定植的外源微生物

D、环境中的微生物

E、医疗器械上感染的微生物

80、外源性医院感染包括

A、自身感染

√B、医源性感染

√C、带入传染

√D、交叉感染

E、院外感染

81、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有

√A、对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重要性缺乏足够重视

√B、医院内交叉感染

√C、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抗菌菌制剂

√D、医院消毒隔离和灭菌操作不严格

√E、临床治疗方式的改变及社会人口老龄化82、医院的感染人群分布特点有

√A、不同年龄人群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存在很大差别,其中以婴幼儿及老年人的感染率最高√B、医院感染在不同性别人群中的分布没有明显差别,但某些部位的感染可表现出性别上的差异

√C、在不同疾病的住院病人中,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别

√D、具有某些危险因素的病人群体的医院感染发生率高

√E、医务人员感染率高

83、属于药物的A型不良反应的是

√A、后遗效应

√B、停药综合征

C、变态反应

√D、毒性作用

√E、治疗矛盾

84、影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机体因素包括

√A、性别和年龄

B、宗教信仰

√C、病理状态

√D、饮食习惯

√E、种族

85、药物的杂质包括

√A、药物在生产过程中加入的防腐剂及调味剂

√B、药物在生产过程中加入的赋形剂及稳定剂

√C、在贮存过程中混进的杂质

√D、在运输过程中混进的杂质√E、药物本身发生氧化反应而产生的杂质

86、药物不良反应易发生的人群为

√A、老年人

√B、孕妇

√C、儿童

√D、肝脏功能低下的人

√E、肾脏功能低下的人

87、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方法包括

√A、医院集中监测

√B、自发呈报系统

√C、处方事件监测

√D、自动记录数据

E、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

88、关于自发呈报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药物上市后ADR监测的最简单及最

常用的形式

√B、优点是监测范围广,参与人员多

√C、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D、可以计算ADR的发生率

√E、缺点是存在漏报现象

89、处方事件监测的优点包括

√A、可以迅速从所有开过监测药物的医生处

获得报告

√B、可探测潜伏期较长的不良反应

√C、因为基于人群资料,不存在选择偏倚

√D、相对于前瞻性队列研究费用较少

E、可信性取决于医生调查表的回收率

90、依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范围为

√A、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应报告该药品发生

的所有不良反应

B、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应报告该药品发生的

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

√C、新药监测期已满的药品,报告该药品引

起的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

√D、进口药品自首次获准进口之日起5年内,

报告该进口药品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

√E、满5年的,报告该进口药品发生的新的

和严重的不良反应

91、依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实施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的主体为

√A、药品生产企业

√B、药品经营企业

√C、医疗卫生机构

√D、有关单位

√E、个人

92、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监测的目的在于

√A、及时发现上市后药物未预料到的严重不

良反应

√B、确立已知或新发现的不良反应的情况

C、药物已上市10年及以上的药品列为国家重

点监测的药品

√D、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

研究其机制和后果

E、对生产不良反应的药物厂家处1000元以上,

30000元以下罚款

9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循证医学实践的第一步是全面收集证据

B、循证医学的核心是医师的良好技能

C、循证医学强调科学证据及其质量,医师的

经验可以忽略

√D、循证医学注重后效评价,止于至善

√E、循证医学不能解决所有的临床问题

9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循证医学不否定医师个人经验,但绝不盲

从经验

√B、循证医学实践可以解决所有的临床问题

√C、只要掌握了系统评价过程,也就掌握了

循证医学实践的全部

D、实施循证医学意味着医生要结合当前最好

的研究证据、临床经验和病人意见

E、当高质量的研究证据不足时,前人或个人

的实践经验可能是目前最好的证据

95、循证医学发展的背景包括

√A、按传统方法解决临床问题有一定局限

√B、繁忙的临床工作与知识的快速更新和扩

容形成的尖锐矛盾

√C、日益尖锐的卫生经济学问题对平衡价格

/效益的依据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D、现行医学实践中无效措施的使用以及新

的无效措施仍在进入医学实践

√E、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未能完全得到合理

的利用

96、meta分析的目的是

√A、增加检验效能

√B、定量估计研究效应的平均水平

√C、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

√D、寻找新的假说和研究思路

E、估计偏倚大小

97、进行meta分析时,如果纳入标准制定过严,

将会

√A、降低各独立研究的异质性

B、符合要求的文献很多

√C、可能会失去定量估计研究效应平均水平

的意义

D、降低了meta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E、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9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meta分析是一种观察性研究

√B、meta分析能排除原始研究中的偏倚

C、meta分析的目的是比较和综合多个同类研

究的结果

D、针对随机对照试验所做的meta分析结论更

为可靠

√E、meta分析结果的真实性与各个独立研

究的质量没有关系

9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循证医学实践得到的最佳证据用于临床

工作时,应考虑具体病人的特殊性

B、循证医学实践将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因

此唯一强调的是证据

C、循证医学实践等于meta分析或RCT

√D、循证医学实践不一定会降低医疗费用

√E、循证医学实践得到的证据并非一成不变

100、评价病因学研究文献的标准包括

√A、研究对象是否明确、比较组间的基线是

否可比

√B、在比较的各组间测量方法是否一致

√C、暴露变量和结果变量的联系强度如何

√D、对有害作用的危险性估计的精确度如何

√E、研究结果是否能应用于自己的患者

101、评价文献方法学质量的标准有

√A、研究是否具有首创性

√B、研究设计是否合理

√C、研究对象是什么

√D、是否评估了研究误差或偏倚

√E、研究是否符合基本的统计学要求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一)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1.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A、动物模型 B、病原体,如细菌、病毒 C、病人群体 D、社区人群 E、单个具体病人 2.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 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 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 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 3.有关临床流行病学的不正确说法是() A、是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学 B、是专门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C、不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 D、是一门临床科研设计和评价的方法学 E、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 4.临床流行病学的主要特色不包括() A、临床流行病学必须是以临床医学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 B、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病人及其群体 C、临床流行病学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D、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位在临床医学 E、研究特定人群中的健康相关状况或疾病事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同时要应用这种研究的结果去解决健康问题 5.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主要围绕()进行。(多选) A、研究的真实性 B、临床的重要性 C、研究成果的实用性 D、研究课题的新颖性 E、研究课题的创新性 1.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的?() A. 设立对照 B.随机分组 C.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 D.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 E.要有足够的样本数 2.随机抽样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样本量 B.消除抽样误差

C.避免研究者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D.避免研究对象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E. 提高样本的代表性 3.关于分层随机分组正确的是() A.根据研究对象中某些可能产生混杂作用的特征作为分层因素 B.根据研究对象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进行分层 C.根据可能影响研究者判定临床结局的因素作为分层因素 D.只能设置一个分层因素 E. 分层后,同一层的对象全部进入同一个组别 4.关于对照的处理方式,下述正确的是() A.空白对照等于不设对照 B.空白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 C.安慰剂对照的效果与空白对照相同 D.安慰剂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 E. 有效对照是最常用的对照方式 5.在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分组时,常用的随机化方法有: A.简单随机法 B.分层随机法 C.区组随机法 D.系统随机法 E.非随机化分配 6.采用随机化分配的主要优点是 A.保证了研究对象的代表性 B.保证试验组与对照组人数相等 C.提高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可比性 D.可以避免来自被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干扰 E.为盲法评价打下基础 1.关于样本含量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 A、临床研究中,应选择最适的样本含量 B、样本含量越大越好 C、纳入全部病例进行研究,可以取得完整、无一遗漏结果,但可能出现系统误差 D、以全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不存在抽样误差 E、在估计样本含量的基础上,还要审视它对总体的代表性 2.导致检出症候偏倚的原因不可能是() A、同一症侯可为不同的疾病所致 B、不同疾病也会有相同的症侯重叠出现 C、症侯轻微或处于潜伏期的患者,不一定到医院就诊 D、从医院内选择的研究对象 E、以普查、筛查或疾病监测所发现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

流行病学试题试题库完整.doc

1、病例对照研究是根据是否患病分组.而队列研究是根据是否暴露分组。 2、流行病学中的“暴露”是指曾经接触过某个因素或处于某种状态.或具备某种特征。 3、匹配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研究效率.控制混杂因素 .个体匹配一般不超过 4 。 4、现况调查所用的指标主要是患病率。 5、影响预测值的因素有灵敏度、特异度、患病率。 6、RR值是指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性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 7、实验流行病学与队列研究的共同点是前瞻性研究.设立对照.验证假设。 8、评价预防措施效果的主要指标有保护率和效果指数。 9、移民流行病学可以探索疾病发生与遗传和环境的关系谁大的一种研究 方法。 10、在描述性研究中.一般无须特设对照 .其研究资料的主要分析指标是患病率。 11、流行病学所说的偏倚一般可归纳为:信息偏倚、选择偏倚、混杂偏倚。 12、疾病的人群分布中最重要的因素年龄.几乎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都与此变量有关。 13、病例对照研究选择病例时较理想的病例类型是新发病例。 14、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进行病例组与对照组均衡性检验的目的是减少混杂因素。 15、进行推断性统计所计算的RR值远小于1.表明暴露与疾病之间呈负相关。 16、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是病因、宿主和环境。 17、抽样调查的样本大小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现患率和精确度。

18、时点患病率中的“时点”一词.在理论上时无长度。但实际上在现场调查 时要尽可 能的缩短调查期限.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仍认为是时点患病率。 19、目前.用于流行病学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的软件种类繁多.请列出三种权威的应用较多的软件 SAS 、 SPSS 、 STATA 。 20、描述疾病分布,其资料来源分为普查、抽样调查 . 名词解释答案 1、危险行为:指一种已经证明会增加人们患某种疾病的易感性或有损健康的行为。 2、续发率: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比。 3、流行:是疾病流行强度的一种表达方式.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散发水平。 4、大流行:当疾病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且跨越国界、州界时。 5、爆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 6、虚假关联:可以看作是人为的、偶然的、假二次的或由于几率、偏倚或未能控制其他变量而引起的所有非因果关联。(该名词现已罕用。) 7、生态趋势研究:指连续观察不同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发生率或死亡率.了解其变动趋势。 8、生态学研究:比较不同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态.他们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以了解某疾病或健康状态在不同人群中分布有无异同点.从而探索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找出值得进一步深入分析的线索。 9、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又称病因分值.指暴露人群中归因于暴露的发病或死亡占全部病因的百分比。

流行病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复习思考题 1.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研究内容与学科性质? 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临床流行病学是在病人及其群体中应用流行病学与医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科学地观察和解释临床事件,宏观研究临床问题的方法学。 研究内容: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是临床研究的设计、测量和评价。 学科性质:临床流行病学的基础是临床医学,是在临床医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方法学,构成临床医学的重要基础课之一。临床流行病学具有以下4个特点。1.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以临床为基础,与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卫生经济学及社会医学等相关学科相互结合、互相渗透;2.以个体病例为基础扩大到相应的患病群体;3.由医院的个体病人诊治扩展到社区人群疾病的防治;4.对疾病的早期发现与诊治,以及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探讨,大大提高了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2.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测量应注意什么?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测量应注意:(1)试验的措施要有反应性和可度量性;试验的措施要有作用,而且这种作用能客观地反应出来并被临床及实验室等检查方法及指标度量。(2)测量的方法要有敏感性和特异性;良好的敏感性才能发现措施的效应,而良好的特异性才能确认这种效应。(3)测量指标的判断标准和临床意义要明确。不论是定性指标还是定量指标,都必须具备临床意义,有公认的判断标准。 3.临床流行病学评价内容有哪些? 临床流行病学评价内容:1)研究设计方案:选题、研究对象的选择与分组、观察指标的测量、质量控制、结论及其外推的客观性等。2)临床意义的评价:3)研究结果的统计学分析和评价:描述性统计与推断性统计(显著性检验)。4)研究结果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用分析等评价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5)临床适用性 4.何为横断面调查、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病因、危险因素? 横断面调查:横断面调查是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在特定时间内在某一地区人群中的分布状况。从时间上说,调查是在某一时点或短时间内完成的,反映这一时点的疾病分布以及人群的某些特征与疾病的关系,好似时间上的一个横断面,故称横断面调查。 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组,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组,调查他们既往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史情况,比较两组中暴露比例和暴露水平的差异,以分析这些因素是否与该病存在联系及其联系程度。 队列研究:根据研究对象是否暴露于某研究因素或其不同水平将研究对象分成暴露组与非暴露组;随访一定时间,比较两组之间所研究结局(outcome)发生率的差异,研究暴露因素与研究结局之间的关系。

暨南大学流行病学 试卷及答案

暨南大学考试试卷一、名词解释(请将答案写在后附白纸上。每题2分,共20分) 1. 队列研究 2. 流行 3. 冰山现象 4. 金标准 5. 疾病监测 6. A型药物不良 反应 7. 偏倚 8. 医院感染 9. 暴露 10.失效安全数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主要分为,和理论研究三大类。 2. 偏倚按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分为,和。 3. 形成病因假设时常用的Mill准则包括:求同法,,,类推法和排除法 4. 2004年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对法定报告的乙类病种中、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三种传染病采取甲类的防制措施。 5. 院感监测常用的指标有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患病率、、和。 6. 队列研究根据观察开始的时间可为和两种类型。 7. 临床试验研究要遵循的三个原则是,和。 8. 病例对照研究类型主要有和。 9. 医院感染的种类包括自身感染,,和代入传染。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10分) 1.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 A.该病发病率将增加 B.该病发病率将减少 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 D.该病患病率将减少 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减少 2.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 A.年龄、性别和种族 B.职业、家庭和环境 C.国家、地区和城乡 D.时间、地区和人群 E.家庭、社会、国家 3.慢性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主要意义取决于:() A.职业和个人卫生习惯 B.排菌时间的长短

C.活动范围的大小 D.携带病原体的多少 E.排菌量的大小 4.构成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的三个条件:()A.生活条件、经济条件、文化素养 B.年龄、性别、职业 C.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D.病情轻重、接触者的多少、疫源地是否经过消毒E.以上均是 5.经空气传播的疾病的流行特征是:() A.疾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关,多见于冬春季 B.传播广泛,发病率高 C.在未经免疫的人群中,发病率呈周期性变化 D.儿童多发 E.以上都是 6.现况调查主要分析指标是:() A.发病率B.病死率C.死亡率 D.患病率 E.罹患率 7.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新病例的优点是:() A.需要的样本较小 B.保密性问题较少 C.可以减小回忆偏倚 D.费用较低 E.便于发现病例 8.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人群的最大区别是:() A.年龄不同 B.性别不同 C.目标人群不同 D.干预措施不同 E.观察指标不同 9.为探索新生儿黄疸的病因,研究者选择了100例确诊为新生儿黄疸病例,同时选择了同期同医院确诊没有黄疸的新生儿100例。然后查询产妇的分娩记录,了解分娩及产后的各种暴露情况,这种研究是:() A.临床试验 B.横断面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队列研究 E.现况研究 10.对头胎的孕妇进行随访观察,询问并记录她孕期的吸烟情况,而后研究分析吸烟史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联系,这种研究类型是:() A.临床试验 B.横断面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队列研究

流行病学试题(1)及答案

全科医生培训流行病学试题 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流行病学是从群体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 B、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 C、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 D、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 E、流行病学已深入临床医学的研究中 2、队列研究属于哪一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A、描述流行病学 B、分析流行病学 C、实验流行病学 D、理论流行病学 E、以上均不对 3、下列哪一种指标常用来说明疾病的严重程度: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罹患率 E、病死率 4、表示急性传染病的流行强度宜用下列哪种指标: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罹患率 E、病死率 5、某县历年流脑发病率均在12/10万~20/10万之间,去年该县流脑发病率为16/10万,试判 断其流行强度: A、散发 B、暴发 C、流行 D、大流行 E、以上均不对 6、下列哪一种传染病一般呈严格的季节性: A、虫媒传染病 B、寄生虫病 C、呼吸道传染病 D、肠道传染病 E、血液传染病 7、下列哪种因素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 A、新生儿增加 B、获得性免疫力自然减退 C、易感人口迁入 D、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E、以上均不对 8、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A、年龄、性别、季节分布 B、年龄、季节、职业分布 C、年龄、季节、地区分布 D、地区、季节、职业分布 E、时间、地区、人群分布 9、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子应为: A. 麻疹易感儿数 B. 麻疹患儿数 C. 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D. 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E、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阴性人数 (10~12题请参照下列资料) 某社区年均人口为9万,年内共死亡150人,其中60岁以上死亡100人;在全部死亡者中,因肿瘤死亡人数为50人,该社区年内共出生100人。 A、0.560/00 B、1.660/00 C、0.330/00 D、1.110/00 E、33.33% 10、该社区年度总死亡率为: 11、该社区人口出生率为: 12、该社区肿瘤死亡率为: 13、不属于预防性消毒的方法是: A、饮水加氯消毒 B、食具煮沸消毒 C、痢疾患者每次所排粪便消毒 D、生活用水消毒 E、常规空气消毒 14、我国卫生部规定儿童应接种的四种生物制品是: A、卡介苗、甲肝疫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疫苗 B、卡介苗、麻疹疫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疫苗 C、卡介苗、百白破、乙脑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D、卡介苗、乙肝疫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疾病预防控制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传染病学考试题库【2020年最新】

1、单项选择题我国法定的传染病分为() A.2大类25种 B.2大类35种 C.3大类25种 D.3大类30种 E.3大类35种 本题答案: E 2、填空题布氏杆菌病主要经()传染,以()为主要表现。 本题答案:皮肤粘膜接触寒战;高热、多汗和游走性关节痛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皮肤粘膜接触寒战;高热、多汗和游走性关节痛 3、问答题简述暴发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本题答案:要点:①黄疸迅速加深,血清胆红素高于171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要点:①黄疸 迅速加深,血清胆红素高于171μmol/L;②肝脏进行性缩小、肝臭;③出血倾向,PTA低于40%;④腹水、中毒性鼓肠;⑤精神神经系统症状(肝性脑病):有定时、定向障碍,计算能力下降,精神异常,烦躁不安,嗜睡等。早期肝昏迷可出现扑翼样震颤;⑥肝肾综合征: 出现少尿甚至无尿,血尿素氮升高等。 4、单项选择题司他夫定(stavudine)() A.免疫调节剂 B.β-内酰胺酶抑制剂 C.蛋白酶抑制剂 D.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E.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本题答案: D 5、多项选择题某患者疑诊肾综合征出血热,血象检查会出现哪些改变:() A.白细胞总数增高 B.中性粒细胞增高 C.淋巴细胞增高 D.出现异常淋巴细胞 E.血小板减少

本题答案:A,B,C,D,E 6、单项选择题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的三个环节是() A.传染源、传播途径和健康人 B.病人、传播途径和人群 C.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D.病原体携带者、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E.受感染的人和动物、易感人群 本题答案: C 7、单项选择题脑膜炎球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A.内毒素 B.外毒素 C.肠毒素 D.直接致组织坏死作用 E.神经毒素 本题答案: A 8、多项选择题有关HIV感染Ⅱ期正确的描述是:() A.为无症状感染期 B.时间不长于2年 C.全身有多组淋巴结肿大 D.有传染性 E.血中能检测到HIV及其核心蛋白和包膜蛋白的抗体 本题答案:A,D,E 9、单项选择题自疟疾非流行区到海南旅游,预防措施可采取:()https://www.wendangku.net/doc/2611544538.html, A.乙胺嘧啶25mg,每周1次 B.氯喹0.3g,每周1次 C.哌喹0.6g,2~4周1次 D.甲氟喹0.25g,每周1次 E.周效磺胺0.5g,每周1次 本题答案: A

临床流行病学历年考题整理《临床流行病学》题目

临床流行病学历年考题整理《临床流行病学》题目分值分布: 名解:6x2.5=15 选择:2X15=30 问答:3x5=15 计算:4X10=40 名解: Relative risk RCT 疾病爆发 抽样调查 患病率 求异法 问答题: 1、什么是病因以及慢性疾病中病因的判断标准 2、配比的概念、类型、作用 3、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和一般病例对照研究的不同点 计算题: 1、计算RR、AR、AR%、PAR、PAR%,以及各自的流行病学意义 2、计算灵敏度Se、特异度Sp、约登指数、漏诊率、误诊率,如何提高灵敏度,阳性预测值,以及临床上如何提高阳性预测值。 3、给一个案例分析,让你分析会出现什么错误,以及如何修正该错误 4、一个表格,里面有65例肝癌和HBV感染(+、-),让你找出对应的例数,画表,计算塔方值、OR值,并说明有什么意义~~ 名词解释: 发病率 三间分布 随机对照实验 疾病的爆发

偏倚 队列研究 问答题: 1、临床科研研究原则?(不太确定了) 2、队列研究和实验性研究的研究方法比较 3、给一个表格 有问要用什么方法研究,对照选择的原则,问暴露因素和腹泻的关系 4、一个疾病怀疑为病因A,要求设计一个研究方法! 记得最后一题是30 多分的大题吧,一个研究,问你是什么类型的,你觉得应该选什么类型的 为什么 让你设计好象是科研设计里考到的 计算有道配比的,还有是什么真实值之类的,呵呵,不知道有没有写错这个概念名称 是非题里面 有个怎么算检查的特异度灵敏度之类的一个表格,四个小题,让判断它的算法是不是对的 另外有些RR啊,OR啊之类的 是非选择考了就忘记了 大题: 1.队列研究和实验研究的原理和特点的联系和区别 2.要研究喝咖啡和膀胱癌的关系 (1)性别,年龄,吸烟,咖啡的浓度,咖啡加糖否,这其中哪些因素需要配比处理 (2)需要对近期的饮咖啡情况进行调查吗? (3)你会厌倦对病理资料的回顾(查看)吗?为什么? (4)要是对照组在医院选择的话哪些特殊病人不应该被选入?为什么? 参考答案:(halibot) 简单的说下大题答案 参考书上一模一样的2题,我晕 第一个大题不用说,原理很简单,联系和区别各3点。不说了。第二题 (1)配比考虑性别,年龄,吸烟 (2)不询问,因为膀胱癌主要和长期因素,5-10年内的习惯有关 具体自己发挥 ?(3)不厌倦,病理报告中膀胱癌的组织分型是很好的研究资料。。。。 具体想不起来了 (4)排除消化性溃疡,因为这部分病例咖啡饮用情况受到溃疡影响。 填空 1.临床流行病学基本研究方法可分__,__,__ 2.率的三要素__,__,__ 3.固定人群计算发病率用__,变动人群计算发病率用__ 4.常用的形成病因假设的方法__,__,__,__,__

流行病学试题3

流行病学试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措施中属于二级预防的是 A、保健服务 B、婚前检查 C、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筛选 D、预防性卫生监督 E、经常性卫生监督 2、根据1974年加拿大政府发表的《加拿大人民健康的新前景》一文,判断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 A、不健康的行为因素和生活方式 B、环境因素 C、生物因素 D、民族的风俗习惯 E、现有卫生保健系统缺陷 3、下列论述那项是正确的 A、疾病监测属于描述性研究,而不属于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B、三级预防是针对疾病自然史的不同阶段而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措施 C、一级预防只能消除或减少机体对病因的暴露,而不具备对机体提供特异性保护的措施 D、二级预防不包括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 E、三级预防只能提供对症治疗,而不能提供康复治疗 4、我国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是 A、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 B、出生缺陷监测系统 C、疾病监测点监测系统 D、医院内感染监测系统 E、流行性感冒监测系统 5、初级卫生保健的具体任务不包括 A、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B、疾病预防和保健服务 C、基本治疗 D、社区服务 E、发展疾病监测网络 6、有关混杂因素和混杂偏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混杂因素存在一定会产生混杂偏倚 B、混杂因素主要指年龄、性别、职业这些人口学特征因素 C、混杂偏倚引起的继发关联是典型的混杂偏倚类型,而引起的间接关联则不是混杂偏倚 D、在分析阶段控制混杂的方法多采用多元分析,不仅能分析暴露因素的效应,也能估计混杂因素的效应 E、暴露因素和混杂因素的概念是绝对的,有些因素只能是暴露因素,而另一些因素一定是混杂因素 7、个体水平的变异不可能来源于以下哪个方面 A、个体真值随时间改变 B、仪器标度或精密度差 C、抽样方式误差 D、环境因素改变 E、测量者记录误差 8、以下关于研究真实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研究的真实性反映了结果随机误差的大小 B、内部真实性高的研究结果结论外推具有普遍性 C、外部真实性回答了一个研究本身是否真实或有效 D、真实性的反面是研究误差,主要是系统误差 E、真实性好的研究能反映研究对象及目标人群的真实变异 9、暴露与疾病由于有共同的原因而产生的关联是 A、偶然关联 B、继发关联 C、间接因果关联 D、直接因果关联 E、统计学关联 10、某研究者对女性被动吸烟与乳腺癌的关系进行研究,随机选取现患乳腺癌患者300人(年龄40~65岁),同时在健康体检人群中选取同一年龄段并且职业相同的女性400名进行调查。采用这种方法选择样本人群的目的及方法是 A、控制年龄和职业的混杂偏倚,限制 B、控制年龄和职业的选择偏倚,限制 C、控制年龄和职业的混杂偏倚,匹配 D、控制年龄和职业的选择偏倚,匹配 E、方便调查,限制纳入标准 11、未采用盲法收集资料的临床药物疗效实验研究,最容易产生的偏倚是 A、选择偏倚 B、无差异错分偏倚 C、有差异错分偏倚 D、混杂偏倚 E、以上都是 12、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长短的主要依据是 A、传染期 B、临床症状期 C、恢复期 D、病原携带期 E、潜伏期 13、某年冬季,某地区居民因食用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而发生甲型肝炎流行,此毛蚶称为 A、传染源 B、储存宿主 C、传播因素 D、传播机制 E、病原携带者 14、确定对传染病接触者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主要依据是该传染病的 A、传染期 B、潜伏期 C、临床症状期 D、恢复期 E、病原携带期 15、下列哪组疾病均可经水传播 A、伤寒、霍乱、钩虫病 B、血吸虫病、甲肝、钩端螺旋体病 C、伤寒、霍乱、出血热 D、霍乱、痢疾、斑疹伤寒 E、甲肝、戊肝、恙虫病 16、下列哪项不是传染源 A、病原携带者 B、传染病患者 C、受感染的动物 D、隐形感染者 E、有血吸虫尾蚴的钉螺 17、下列哪条不符合经空气传播的特点 A、具有冬春季节升高的现象 B、在未经免疫的人群中,发病呈周期性升高 C、在未经免疫预防的城市人群中,常在儿童期被感染 D、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发病呈典型的周期性现象 E、易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是决定流行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18、传染病病人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 A、潜伏期 B、潜伏期末 C、临床症状期 D、症状消失期 E、恢复期 19、某地发生一起疾病暴发,有8人发病,全部送医院治疗,并对其排出物进行了彻底的消毒。至此,有人认为疫源地已经消灭,针对疫源地的措施可以结束,这种说法 A、正确,因为达到了疫源地消灭的条件 B、正确,因为传染源已经消除 C、错误,因为外界环境只进行消毒不行,还要进行灭菌 D、错误,易感接触者尚未度过最长潜伏期,还有可能出现新病例,形成新的疫源地 E、以上均不对 (20~23题共用备选答案) A、麻疹、水痘 B、结核、钩虫病 C、百日咳、流行性乙脑 D、伤寒、白喉 E、流感、麻疹 20、病人是唯一传染源的传染病是 21、恢复期仍能排除病原体的传染病是 22、传染期较长的疾病是 23、在潜伏期即已有较大传染性的疾病是 24、关于病因的具体所指,错误的是 A、包括宿主、环境和致病因素(动因) B、包括外围的远因和致病机制的近因 C、包括疾病的启动因素或病原体 D、包括生物、心理、社会因素 E、包括交错病因链中的直接和间接病因 25、病因网(络)模型的主要优点是 A、涉及的病因链较多且相互交错 B、设计的因素清晰具体且系统性强 C、没有确定必要病因的困难 D、没有确定充分病因的困难 E、涉及因素具体且可操作性强 26、静脉注射吸毒是艾滋病毒感染的 A、直接病因 B、间接病因 C、致病机的近因 D、必要病因 E、充分病因 27、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成立,则

流行病学试题

1.某地开展一次乳腺癌抽样调查,可以得到下列哪个指标?( D ) A.乳腺癌罹患率 B. 乳腺癌发病率 C. 乳腺癌续发率 D. 乳腺癌患病率 E.乳腺癌引入率 2. 为制定某地区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社区综合防制方案,拟对该地区某时点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情况进行调查。这类研究是:( C ) A.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B. 队列研究 C. 横断面研究 D. 病例对照研究 E. 以上都不是 3.比值比主要应用于:( C ) A.描述研究 B. 生态学研究 C. 病例对照研究 D. 队列研究 E.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4.在队列研究中,凋查对象应选择:( D ) A.在有该种疾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的两组人群 B.在有该种疾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的为一组;在无该种疾病者中,选择无某种暴露的为另一组 C. 在无该种疾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的为一组;在有该种疾病者中,选择无某种暴露的为另一组 D. 在无该种疾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的各为一组 E. 任选有、无暴露的两组人群 5.特异危险度是:( B ) A.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率之比 B. 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率之差 C. 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该因素的比例之比 D.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该因素的比例之差 E. 以上都不是 6. 流行病学实验具有以下特点:( D ) A. 病例组、对照组均有干预措施 B.暴露组、非暴露组均有干预措施 C. 在实验室中进行 D.随机原则、设立对照组、有干预措施 E.属于观察性研究 7.下列哪种为第三级预防?( E ) A. 遗传咨询 B. 产前检查 C. 普查 D.筛检 E. 康复治疗 8.下列哪一项不是实验流行病学的优点:( D ) A. 实验设计中用了随机化原则进行分组,减少了偏倚 B.时间顺序合理,可进行因果判断 C. 实验过程标准化强 D.设计实施较容易,可操作性强 E. 盲法的应用更有利于减少偏倚 9.在一项队列研究中,计算出某研究因素的RR值的95%的可信区间为0.2—1.8,那么该研究因素可能为:( D ) A. 危险因素 B.保护因素 C. 有害因素 D.无关因素 E. 以上均不是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10.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中,验证假设能力最强的是:( E ) 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C. 病例交叉研究 D.现况研究 E.随机对照试验

流行病学题库1-2-10

流行病学题库1-2-10

问题: [单选,A1型题]下列哪一项不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 A.传染病流行 B.易感人口的迁出 C.计划免疫 D.免疫人口的死亡 E.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免疫人口死亡会导致人群易感性升高。

问题: [单选,A1型题]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暴露标志和效应标志是结合疾病的不同阶段和研究需要确定的;根据研究目的不同,许多情况下,一项生物标志() A.作为暴露标志就不能作为效应标志 B.作为效应标志就不能作为暴露标志 C.有时作为效应标志,有时也可作为暴露标志 D.可以同时既是暴露标志又是效应标志 E.只是作为暴露标志 本题考点为充分理解暴露发病连续带模型的含义。根据暴露发病连续带模型,暴露和效应是相对的。因此很多情况下,一项生物标志在某个研究中可能是效应标志,而在下一级效应标志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它有可能作为暴露标志。

问题: [单选,A1型题]分子流行病学与传统流行病学的主要区别是() A.研究对象不同 B.测量的结局不同 C.研究目标不同 D.群体调查方法不同 E.设计思想不同 本题考点为分子流行病学对传统流行病学的发展。传统流行病学测量的结局一般都是疾病的最终结局,如发病、死亡等;而分子流行病学根据疾病自然史原理,将疾病发生、发展分解为不同阶段,并以一系列生物标志测量来代表疾病不同阶段的结局测量,这是对传统流行病学一个大的发展。(广东11选5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2611544538.html,)

问题: [单选,A1型题]分子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的新阶段,关于其认识正确的是() A.从微观方面研究疾病和健康 B.从宏观方面研究疾病和健康 C.宏观和微观综合研究疾病和健康 D.相当于大批量检测临床标本 E.不需要人群现场就可研究 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流行病学设计的综合应用产生了分子流行病学。

临床流行病学简答题

简答题 1.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特征包括:(1)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位在临床医学,是以临床医学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应用流行病学的群体观和定量化的观点,不断创新临床研究方法学和促进本学科的发展,从而不断地创新研究并提供新成果供临床应用。(2)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以源于医院的个体病例为基础,并扩大到相应的患病群体,或者是从某一疾病患者的整群中去随机抽样以获得具有群体代表性的研究对象。(3)临床流行病学的精华还在于强调在临床医学研究中,应用科学的方法学,强化科研设计,排除各种偏倚、混杂因素的影响,确保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简述选题、立题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包括:(1)、需要性,选择疾病负担重大的疾病进行研究;(2)、科学性,研究问题要明确具体,选择足够的研究对象,抉择合理的研究设计方案,干预措施和诊断方法要安全、有效。(3)、创新性,研究课题的选择,要有自主创新性,有新的见解和特色。(4)、可行性,具备一定仪器设备和实验条件,有执行研究课题的配套人才,研究对象能接受与依从。(5)效能和公正性,有限的资源应投入到最大多数需要解决的健康和有效防治疾病的研究项目中。 3.简述文献检索的基本步骤? 1.文献检索的基本步骤包括(1)、分解检索课题,明确检索要求;(2)、选择检索工具,确定检索方法;(3)、选择检索途径,制定检索策略;(4)、检索并获取原始文献;(5)、文献检索过程与结果的严格评价等。 4.为什么要评价临床研究证据?证据来源复杂,证据质量良莠不齐,研究证据必须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 5.进行文献综述的目的?四个方面:科学研究工作的需要、反映学科新动态、继续教育的需要、临床医疗和管理决策的需要。 6.在临床医学研究中,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什么?在临床医学研究中,除了干预措施(处理因素)的作用以外,还有很多因素可能影响研究对象的临床结局。如①不能预知的结局②霍桑效应③安慰剂效应④向均数回归现象及⑤潜在未知因素的影响等。因此,在临床研究中设立对照的主要目的是消除非处理因素的干扰,鉴别试验性与非试验性效应,减少或消除实验误差,保证研究结果的真实、可靠。 7.简述个体随机抽样的主要方法。个体随机抽样主要方法有:①入选个体的随机抽样法,当合格对象多,而需要的样本量又有限时,可以从合格的研究对象中做个体随机抽样。通常用随机数字表等做单纯随机抽样。②入选病例的随机抽样法,在回顾性研究中,常利用医院病历或病例登记册选择病例,如所研究病种的病例数量较多,而需求的样本量又有限时,也可采用单纯随机或系统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所需的样本数。③分层随机抽样法,如在样本量不大的研究课题中,组间疾病分型、病情不同可影响研究结果,为了保证组间的可比性,可按病情轻、中、重进行分层后,再随机抽样。另外,在多个医院协作研究中,由于医院级别不同,收治病人的病情与病程可能参差不齐,为保证所抽取的样本能反映该种疾病的临床特征和全貌,也可按上述特征分层后再随机抽取样本。

流行病学五套题

流行病学试题一 三、名词解释 1、epidemiology 2、患病率 3、PYLL 4、DALY 5、epidemic 6、描述性研究 7、现况研究 8、Census 9、生态学谬误 10、暴露(exposure ) 11、cohort study 12、危险因素(risk factor ) 13、SMR 14、观察终点(end-point ) 15、AR% 四、论述题 1、简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2、试述发病率与患病率的不同点比较。 3、影响患病率升高和降低的因素有哪些? 4、简述年龄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试述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有几种?有何区别? 5、判断一种疾病是否属于地方性疾病的依据是什么? 6、疾病分布呈现周期性的原因是什么?周期间隔时间长短取决于哪些因素? 7、简述现况研究的目的与特点是什么? 8、试述现况研究中产生偏倚的原因以及如何控制偏倚。 9、简述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特点。 10、简述RR 与OR 的含义及其各自的流行病学意义。 三、名词解释 1、epidemiology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患病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 3、PYLL :潜在减寿年数,指某年龄组人口因某病死亡者的预期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 4、DALY :伤残调整寿命年,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 5、epidemic :流行,指某病在某地区显着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 6、描述性研究:通过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情况,找出某些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间的关系,提供病因线索。它既是流行病学研究工作的起点,也是其他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基础。 7、现况研究:又称横断面研究,也称患病率研究,研究特定时点或期间和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 8、Census :普查,即全面调查,是指在特定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总体)均为研究对象的调查。 9、生态学谬误:是生态学研究的最主要的缺点,其是由于生态学研究是以各个不同情况的个体“集合”而成的群体为观察和分析单位,以及存在的混杂因素等原因造成的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不符。 10、暴露(exposure):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具备某种待研究的特征或行为。 11、cohort study :队列研究,是将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 比较不同亚组之间结局频率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12、危险因素:泛指能引起某特定不良结局(outcome ),或使其发生的概率增加的因子,包括个人行为、生活方式、环境和遗传等多方面的因素。 13、SMR :标准化死亡比,即用暴露组的发病或死亡人数用总人口率算出的期望发病或死亡数字求标化比。 14、观察终点(end-point ):就是指研究对象出现了预期的结果,达到了这个观察终点,就不再对该研究对象继续随访。 15、AR%: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又称病因分值EF ,是指暴露人群中的发病或死亡归因于暴露的部分占暴露人群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 四、论述题 1、简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答: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分为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三大类。 图-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按设计类型分类) 3、影响患病率升高和降低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患病率升高的因素:①病程延长;②发病率升高③病例迁入;④健康者迁出;⑤诊断水平提高;⑥报告率提高;⑦未治愈者寿命延长;⑧易感者迁入。 影响患病率降低的因素:①病程缩短;②发病率下降;③病例迁出;④健康者迁入;⑤治愈率提高;⑥病死率提高 4、简述年龄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试述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有几种?有何区别? 答:⑴年龄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传染病中不同年龄的人群

流行病学习题测验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一般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2.近年来,国内外流行病学的研究均有很大进展,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行病学是以________为研究对象,采用_________的研究,则是它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4.流行病学的实验方法和基础医学学科的试验不同,主要是前者的实验是在__________中进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A型题】 1.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A.疾病B.病人C.人群D.健康人E.亚临床型病人 2.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于研究者不能或不能全部掌握或控制所研究现象发生的条件,因此采用什么方法就是很重要的方法 A.观察法B.建立数学模型C.临床试验 D.实验研究E.以上都不是 3.流行病学属于什么范畴 A.预防医学B.基础医学C.临床医学 D.生物医学E.医学统计学 4.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 A.有典型症状的病人 B.无症状的健康人 C.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 D.传染病患者 E.病原携带者 5.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 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E.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 6.流行病学研究中使用最多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实验法C.理论法 D.方法学研究E.以上都不是

临床流行病学试题

流行病学 1.如果漏斗图呈明显的不对称,提示 A.meta分析统计学检验效能不够 B.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差 C.meta分析的合并效应值没有统计学意义 D.meta分析可能存在发表偏倚 E.meta分析的结果更为可靠 2.前瞻性队列研究是指 A.从"现在"开始的前瞻性研究 B.从"过去"开始追溯到"现在"的前瞻性研究 C.从"过去"开始追溯到"将来"的前瞻性研究 D.从"现在"追溯到"过去"的前瞻性研究 E.以上均不是 3.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人群易感性增高,就可导致疾病的暴发或流行 B.人群易感性降低,就可终止疾病的流行 C.人群人口数增加,就使人群易感性增高 D.人群人口数减少,就使人群易感性降低 E.人群易感性增高,只是为一次流行或暴发准备了条件 4.相对危险度是指 A.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 B.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 C.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比 D.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差 E.以上都不是 6.实验性研究中采用双盲法的主要目的是 A.尽可能减少失访 B.减少抽样误差的影响 C.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不知道实验目的 D.消除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对结果的主观影响 E.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口学特征更具有可比性 7.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 A.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入组 B.试验组和对照组要同时进行研究 C.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场所应相同 D.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试验期间应一致 E.纳入研究的对象不能退出 8.关于流行病学的用途下列不正确的是 A.可用来研究疾病完整的自然史 B.可以个体为研究的落脚点 C.可以用于探讨未明原因疾病的病因 D.可以评价疫苗的预防效果 E.可以为卫生决策提供素材 9.下列哪项不是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 A.病人有进食某共同食物的历史,不食者不发病 B.如食物属一次性大量污染,用餐者中可呈现暴发,并且病人临床经过往往较重 C.停供该食物后,暴发立即可平息 D.夏季多发 E.无职业、性别差异 10.关于混杂因子,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混杂因子必须同时暴露和结局有统计学关联 B.混杂因子可以是暴露原因 C.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病因 D.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某一结果 E.混杂因子不能是暴露与结局之间的中间变量 11.某村人口数为60万,对该村进行了一次高血压普查,共查出高血压病例180人,由此可得出 A.该村高血压发病率为30/10万 B.该村高血压罹患率为30/10万

流行病学期末试题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课程类别:必修[√]选修[ ] 使用班级: 考试方式:开卷[]闭卷[√]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姓名:流行病学参考答案 班级: 考试时间:2007 年 5 月30 日 学号: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 1、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C) A、时间分布、年龄分布和职业分布 B、人群分布、地区分布和季节分布 C、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 D、短期波动、长期趋势和周期性 E、职业分布、年龄分布和性别分布 2.为了调查广州市初中生近视情况,将全市中学按照学校等级(省重点、市重点和普通学校)分成好、中、差三层,每层抽出若干学校。将抽到的学校按年级分成三层,每个年级抽取若干班,对抽到班级的全体学生进行调查和检查。这种抽样方法称为:(E) A、系统抽样 B、整群抽样 C、分层抽样 D、单纯随机抽样 E、多级抽样 3.队列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C) A、混杂偏倚 B、信息偏倚 C、失访偏倚 D、选择偏倚 E、入院率偏倚4.反映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有:(A) A、散发、流行和爆发 B、季节性、散发和周期性 C、长期趋势、短期波动和周期性 D、长期趋势、流行和爆发 E、散发、爆发和长期趋势 5.1940年4月,某地80人出席了在教堂举行的晚餐,第二天有46人出现了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体温正常,被诊断为胃肠炎。这个事件可以称为:(E) A、epidemic B、sporadic C、rapid fluctuation D、secular trend E、outbreak 5.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是指:(C) A、病因、宿主、环境 B、传染源、宿主、环境 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播机制 E、生物环境、物理环境、社会环境 7.某个(些)因素的存在掩盖或夸大了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真实联系,称为:(C) A、信息偏倚 B、失访偏倚 C、混杂偏倚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2.感染:人和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也是病原体对人体的寄生过程。 3.病原携带者: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排出体外,而无临床表现的人。 4.暴发: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小范围内发病人数急剧增多。 5.流行过程:传染病的病原体从传染源的体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而形成新的传染,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 构成感染的必备条件是病原体人体环境。 2. 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3. 传染源包括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隐性感染者受感染的动物 4. 常见的水平传播途径有 4.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土壤传播 5.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有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6.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 .特异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免疫性 7. 典型急性传染病的病程经过可分为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4个阶段。 8. 传染病的诊断需要综合分析 .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三方面资料。 9. 传染病的治疗方法中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是。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 1.传染过程必然导致传染病。F 2.所有传染病都有传染性。T 3.构成传染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传染源、病原体、传染途径。F 4.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病理损害轻,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通过免疫学检测可测得抗体。T 5.传染病只是传染过程的一种表现形式。T 6.有传染性是传染病与其它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点。T 7.所有的病原携带者都是传染源。T 8.抗生素对病毒性疾病有效。F 9.人群对某些传染病易感性的高低明显影响传染病的发生。T 10.切断传播途径的目的在于消灭被污染环境中的病原体和传播病原体的生物媒介。T 四、简答题(10分) 简述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感染过程有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病原携带状态、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潜伏性感染五种表现。以上五种表现不一定一成不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如潜伏性感染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转变为显性感染。一般认为隐性感染最常见,其次为病原携带状态,显性感染所占比例最低,但易于识别。 五、选择题(共40分) (一)A1型题(每题1分) ( B )1.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可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并不断排除体外,而人体不出现任何症状,这称为 A.隐性感染B.病原携带状态C.显性感染D.潜伏性感染E.轻型感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