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音乐角度赏海上钢琴师

音乐角度赏海上钢琴师

音乐角度赏海上钢琴师
音乐角度赏海上钢琴师

音乐角度赏《The legend of 1900》

如果说1988年的《天堂影院》讲述的故事是以电影和电影史为背景,而1990年的《天伦之旅》是以歌剧为背景,那么1999年的《The Legend of 1900》(《1900传奇》)的故事就是以音乐,确切地说是以钢琴和爵士乐为背景了。一向自任编剧的托尔纳托雷这次又在新千年——也就是进入21世纪——的前夕,把意大利作家亚历山大巴厘戈(音译,不知准不准)的小说《二十世纪》进行精彩的改编后搬上了世界荧幕。从影片的片名、立意、发行时间以及各方面所达到的艺术水准来看,我认为称之为20世纪的“The Last Picture”(“最后一部电影”),它是当之无愧再合适不过了。是的,在最富于戏剧性的新的世纪即将到来的时刻,由一部讲述发生在上一世纪初的传奇故事的意大利影片,来为仅有区区百年历史,却早已在当今世界所有艺术形式中独领风骚的电影这门艺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影片是从小号手麦克斯对好友的强烈思念开始的,随着他满怀失落和惆怅之情的内心独白,在影片片头,我们看见又有许多目光中饱含憧憬的移民,乘坐一艘大客轮“弗吉尼亚号”来到了新大陆。

(片头主题音乐)

影片闪回,麦克斯一路沉思着走进了伦敦一家收购乐器的店铺。为了填饱肚子,他只好忍痛卖掉自己心爱的小号。精明的老板看出那是把名牌乐器,但只肯出很少的钱6英镑10先令来收购。麦克斯被迫答应下来,但是出于留恋,他想分手前再吹一次小号。老板尽管显得不耐烦,但还是答应了。

(小号吹奏的影片主题)

(旧唱片中钢琴演奏的主题)

人生许多机遇都出于偶然。如果麦克斯没有吹小号,也许就不会有机会讲述关于一位海上钢琴家的传奇了。当他正沉浸在自己吹奏的乐曲中时,耳畔却传来留声机播放的一张旧唱片上钢琴演奏的同一首曲子。老板正急于知道演奏者是谁。(时光回溯)

弗吉尼亚号上的锅炉工黑人丹尼趁客人下船的时候到上等舱来碰运气,希望能捡到点值钱的丢弃物。但没想到在豪华大客厅的钢琴上,他竟发现了一个襁褓中的孩子,被人遗弃在盛放柠檬用的纸盒子里。

好心的丹尼收养了这个既没有出生证也不知道名字的婴儿。既然他是在1900年1月1日得到了这个孩子,索性就给孩子起了个简单又有意义的名字:1900。为了躲人耳目,逃过移民局的查问,名叫1900的这个孩子从来不下船,他的世界就在汪洋大海上。1900和养父丹尼在弗吉尼亚号上一起过的日子倒也快活自在。

(音乐)但是不久丹尼就不幸受伤去世。有一天,1900循着音乐的声音悄悄地来到了头等舱.透过大客厅门口的玻璃屏风,孩子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显得光怪陆离但却色彩丰富的花花

世界,而吸引他的是玻璃后面传来的那快乐的音乐。

(音乐,钢琴逐渐突出)

夜间,所有的客人都被眼前发生的事情所震动:一个衣衫破旧、满脸污垢的孩子正端坐在钢琴前,那稚嫩的小手轻轻抚摸着琴键,于是,那架大钢琴唱出了一支柔和动人的曲调。(1900的第一次演奏)

当船长告诉他擅自弹琴触犯规则的时候,小1900鄙夷不屑地脱口说道:“去他的什么规则。”(“Fuck the regulations.”)

麦克斯在给乐器店老板讲这个故事的时候,那如烟往事又清晰地一幕幕闪回在眼前,一切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他又回想起自己初次来到弗吉尼亚号的情景。在招工负责人告诉他船上已经有小号手的时候,他却早拿出乐器吹奏了起来。

(麦克斯的小号独奏)

他那娴熟的技巧和迷人的音色博得了围观者的热烈掌声,也征服了招工者。与此同时,停靠在码头的巨大的弗吉尼亚号上,围栏边,有一个人此刻也在由衷地为他鼓掌祝贺。随后,麦克斯幸福地登上了弗吉尼亚号。

海上起了风暴,可怜的麦克斯呕吐不止,东倒西歪,跌跌撞撞。我们听到的音乐在形象、幽默地描绘着麦克斯的境况。(表现麦克斯晕船的音乐)

但这时有个走路很稳的人过来问他是不是吹小号的,说可以为他提供晕船的解药。他请麦克斯帮他解开了钢琴下面的制动栓,并邀请他坐在自己的身边。

随着船身的摇动和倾斜,客厅中的这架三角钢琴也开始在沉稳流畅的琴声中自如地四处滑动。在我所观摩过的所有影片中,《1900传奇》的这一场景最富于浪漫气息,最高雅,也最令人难忘,是充分展示意大利导演托尔纳托雷艺术才华的一个片段。

不幸的是随着船身的又一次的剧烈倾斜,滑行在大客厅中的钢琴带着他们两人冲向了华丽而又昂贵的大玻璃屏风,继而又穿过客房的走廊,最后直接撞向了船长的舱房.

两人被罚到底舱去烧锅炉,同时也有了彼此认识和了解的机会。麦克斯这才知道,他就是那个从来没下过船的大名鼎鼎的钢琴家。两人从此成了好朋友,一起在乐队里为客人们演奏。只是这位叫1900的钢琴家从来不守规矩,常常与乐队合作到一半,就丢开谱子即兴演奏了。不过客人们往往一听到他的琴声,立刻就来了情绪,进入忘乎所以的欢乐状态。

(1900的即兴演奏)

天生的海上钢琴师1900不但为头等舱的客人演奏,还经常到三等舱去为那些穷苦移民弹琴。大家都痴迷在他的琴声中。乘客们沉醉的神情说明他们在1900的音乐中找到了自己的心声。

(1900在三等舱的演奏)

有一位意大利客人希望听到塔兰台拉舞曲,1900只请他做了一个简单的示范节奏,继而就让大家听到了一曲热烈奔放的塔兰台拉.

注:塔兰台拉舞曲(Tanantella)是舞曲的一种。起源于意大利民间。据十五世纪后的传说,被一种毒蜘蛛“塔兰图拉”咬伤的人,须剧烈跳舞才能得救,塔兰台拉即源于此。一说因此舞源于意大利南部塔兰托城而得名。其特点为3/8拍或6/8拍,情绪活跃,舞蹈时用铃鼓、响板伴奏,音乐带有恒动曲特点,与库朗、基格相似。十九世纪中叶后,肖邦、李斯特等作曲家用塔兰台拉创作器乐独奏曲;柴可夫斯基所作《意大利随想曲》的最后段落,具有塔兰台拉的体裁特点.

影片《1900传奇》的一个寓意深刻的段落是麦克斯问1900为什么不下船去陆地看看,在稳固的土地上安一个家。现在这段情绪贴切、含意隽永,带有鲜明特征的配乐就出自我们节目中一再出现的那位意大利作曲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1900传奇》获得第57界金球奖最佳音乐奖理所当然。看来记者们的审美情趣的确高过了电影商人们,奥斯卡评委不懂音乐也就不知道这位大师的价值。实际上,埃尼奥?莫里康内在《1900传奇》中的配乐,是他在全世界电影作曲家面前树立的一个新的高峰,在有些方面,他甚至超越了自己.阜美国人并不了解这部影片的音乐所达到的高度、深度和难度,如果分析一下音乐与音响元素的关系就会发现,《1900传奇》的录音以及与画面合成的难度是非常之大的。在艺术和技术两方面如此具有创新性、开拓性的一部影片,世界上众望所归的奥斯卡却视若无睹充耳不闻,的确令人匪夷所思而百思也不得其解。我认为这不能不说明近年来奥斯卡的堕落。

注:埃尼奥;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1928年出生于罗马,迄今参与制作的各国电影已不下400部,是意大利最多产、最有建树的作曲家,在世界电影界可谓有口皆碑.

有一次,轮船靠岸之后,下等舱的客人们都匆匆离去了。人去船空,感到失落和孤寂的1900正随着自己的思绪轻轻地触摸琴键。突然,角落里传来了小手风琴——一架巴扬那嘹亮深情的应和声。它的主人,一个来自世界某一角落的移民,出于对1900的琴艺和音乐的仰慕,留下来和他谈起了家常往事。妻子和人私奔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田地也因干旱而荒芜。五个孩子都因热病死去,只有最小的女儿幸免于难。最后,谈到了他对新生活的渴望和对大海的向往。这一过程中,1900的琴声一直在静静地为他们的谈话伴奏。音乐融入对白,语言渗进了节奏。莫里康内的音乐与托尔纳托雷的对白之间的结合此刻达到了天衣无缝、绝妙感人的境地。

注:巴扬:键钮式手风琴,因其外形与音的排列均与键盘式完全不同,故而它主要流行在具有历史和群众基础的北欧和独联体各国。

(1900与移民的交谈,配乐与对白的完美结合,)

1900:You don’t look happy about going to America.

Immigrant:It’s not America. It’s everything I’m leaving behind.

Immigrant:Until a few years ago, my field was the only thing I knew. The world started and ended there in that piece of land. I’d never walked down the main street of a town. Maybe you can’t understand that.

1900:I understand that perfectly. I know someone who went through something very very similar.

Immigrant:One fine day did his field go dry, too? And did his wife run off wi th a priest? And did the fever take his five children?

1900:No, but he ended up alone, too.

Immigrant:Then he’s more lucky than me.

Immigrant:I still have a daughter, the youngest one. She survived. It’s for her that I decided one day to fight my bad luck. I travelled the world withouta destination. And then one day, when I go through one of many towns I never see before.

I come to a hill, and then I see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in my life. THE SEA!

1900:The sea?

Immigrant:I’d never seen it before. It was like lightening hit me. Because I

heard its voice.

1900:The voice of the sea?

Immigrant:Yes. The voice of the sea.

1900:I’ve never heard it.

Immigrant:The voice of the sea, it is like a shout, a shout big and strong, s

creaming and screaming and what it screaming was: “You! … Men with shit in your brains! Life is immense! Can you understand that? Immense!” I never think of it this way. I have a revolution in my head. That’s how I suddenly decide to change my life, to start afresh.

Immigrant:Change life, start afresh. Tell that to your friend. ……

麦克斯深知1900的性格和品行,认定他无处可去,决不会离开弗吉尼亚号,但是这只古旧的大船早已成为一堆废铜烂铁,人们正在往上装炸药,准备把它炸掉。麦克斯在费尽口舌说服工头推迟爆炸日期后,开始在那庞大空旷,已经面目全非的船体内到处寻找1900。

面对如今破败不堪,昔日豪华富丽的大厅,他的思绪再次闪回到弗吉尼亚号的黄金岁月。(大厅音乐)

乐队指挥一再叮嘱,要他这次照谱演奏,满口答应的1900不一会儿就故伎重演了。

(1900即兴独奏)

每当他尽情即兴的时候,大家就没事儿可干。1900用钢琴向坐在他身边的麦克斯描绘了自己视野中出现的四个形象与性格截然不同的人。

在1900的眼中,此刻看见的是一个正和情夫私奔的老女人,音乐当中明显的吉普赛风格表现了她的雍容华贵,同时也似乎说明了她来自何方。而这一位则是个深深陷入沉思与回忆,陷入了前尘往事的伤感的男人。随着富于弹性和张力的探戈节奏的切入,我们又看见了一个流着泪的年轻女子正在与自己的情人共舞,她的装束及出身都被音乐准确无误地揭示了出来。最后,1900手下的旋律,也就是音乐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笔下的配乐,又惟妙惟肖地描绘了一个穿着别人的礼服混迹于头等舱的不速之客。

在第一部分的结尾处,我们来完整地重温以上情节中出现的两段音乐。这是幼年的1900第一次弹琴时大家听到的那首充满稚气的莫扎特风格的钢琴小品,原声CD中的标题也颇有寓意:《莫扎特再生》。

(幼年1900的第一次演奏)

出现在1900为三等舱的普通移民弹琴的情节当中的那段音乐,原声CD中的标题是《Study for Three Hands》(《三手联弹试作》,Study在这儿当“练习曲”讲)。(1900的三手联弹)

另外还有一首出现在以后情节中的乐曲,相当于全篇配乐主题的核心,标题是《Play in Love》,钢琴独奏.

同伴们都上岸去了,1900再次体验到了孤独和失落。由弦乐演奏的这段感情丰沛、饱含失落与怅惘之情的音乐,与赛尔乔;莱昂内的《美国往事》中最后那段弦乐重奏的德博拉主题(Deborah's Theme)阿玛泊拉之间出现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有点忧伤的弦乐)

1900正拿着话机想和岸上的随便什么人说说话,以排遣心头的孤寂,这时,突然有四个衣冠楚楚的黑人闯了进来。与陆地上的社会隔绝已久的1900吓得在弗吉尼亚号的巨大船体内四处逃窜。

(一段紧张的音乐)

其实这四个人并非歹徒,他们不过是被派来通知1900,要他准备和当今爵士乐的祖师爷在钢琴上一决雌雄的。

(一段爵士小号)

埃尼奥;莫里康内的配乐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爵士乐史上确有其人的一个重要人物:杰里;罗尔;莫顿。影片中的他由曾经是美国一个著名的三重奏爵士乐团成员的黑人演员克拉伦斯;威廉姆斯三世(Clarence Williams)扮演。此刻,他正在弗吉尼亚号停靠的码头上向新闻界夸夸其谈,不可一世地狂妄宣称说他不相信世界上能有人在钢琴技艺方面超过发明了爵士乐的人,也就是他杰里;罗尔;莫顿。

音乐的情绪、节奏贴切地和杰里;莫顿神采飞扬的表情及说话的速度保持了同步,这时,得知比赛消息的人们开始集中在弗吉尼亚号的大厅里,好戏就要开场了。

(杰里;罗尔;莫顿钢琴独奏)

杰里;罗尔;莫顿出生于1885年大约在1940年去世,他是爵士乐史上公认的最早的巨人之一,但是,由于他喜欢夸大自己对爵士乐的贡献,所以常常产生负面效果。众所周知,爵士乐的早期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非洲黑奴被贩运到新大陆以后做工时唱的歌曲,也就是做工歌和田间号子,以及19世纪的早期黑人宗教歌曲和后来的无从查考其确切诞生年代的布鲁斯音乐,再后来还有拉格泰姆音乐等等,而杰里;莫顿却曾经夸口说是他在1902年发明了爵士乐,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杰里;莫顿10岁时就开始弹钢琴,少年时代曾长期在妓院中弹琴,以至于亲戚们都与他断绝了关系,而这一切也都在影片导演和编剧托尔纳托雷的剧本中得到了表现。注:关于布鲁斯:美国黑人的祖先在非洲。17-18世纪西方殖民主义者将大批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成为那里白人的奴隶之后,他们被强迫劳动、受尽折磨。在田间、在劳动之余,黑奴们怀念故乡和亲人,常常唱一种哀歌,以表达他们痛苦的心声。这种音乐也渗透在一些宗教歌曲中。由于蓝色被美国人看作是忧郁的色彩,这种悲哀的歌曲,也就统称之为Blues(蓝色),中国音译之为“布鲁斯”。我们常常从美国音乐作品中发现带有Blues 的曲名&如《蓝色狂想曲》、《蓝色的探戈》、《蓝色的爱情》等,它们更准确的译法应该是《忧郁狂想曲》、《忧郁的探戈》、《忧郁的爱情》……。布鲁斯的特点:从大音阶来讲,它的第三级(Mi)音和第七级(Si)音经常是降低一些(平时讲是降半音,实际上不到半音)。有时第五级(Sol)音也降半音。这些降音还常辅以滑音和颤音,因而更加强了歌曲忧郁、悲伤的色彩;旋律中多用切分节奏,形成轻重音颠倒;节奏多为双拍,通常为4/4拍,也有部分是2/4拍;;从歌词、曲调结构上讲,布鲁斯多采用对称的、带音韵的两行词。第一句重复一遍。每段曲调12小节,每句4小节,从而形成:‖∶A∶‖+B三句的固式曲式结构;和弦常用主和弦(Ⅰ)、属和弦(Ⅴ)和下属和弦。(Ⅳ),因此,和声听起来很和谐,而且朴素。布鲁斯最早出现时,仅用于歌唱。后来也用于器乐演奏。起初仅限于一些弹拨乐器,如吉他、斑鸠琴等。19世纪60-7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之后,一些旧货店出售南北战争后军队留下的一些管乐器。那时,黑人们每到假日黄昏,常来到新奥尔良的“刚果广场”唱歌、跳舞。他们发现了这些廉价管乐器,便买了下来,学习吹奏。从此,黑人乐队有了管乐器。

在爵士音乐界素有爵士博士之称的杰里;罗尔;莫顿站在码头上,把传说中从来没有下过船的最棒的钢琴师大大地奚落和讥讽了一番,然后大摇大摆地登上了弗吉尼亚号。比赛开始了。从低角度射出的一束灯光把一个巨大的人影投射在头等舱大厅门口那块色彩斑斓的玻璃屏风上。随后,杰里;莫顿俨如国王一般出现在大厅的门口。他缓缓地走进来,目光炯炯、高傲威严地环顾四周.

这时吧台上有人在一个大玻璃杯里为他倒了半杯威士忌,杰里;莫顿一言不发,走上前来把酒一饮而尽,随后把杯子倒扣在吧台上。

然后,他目中无人、气宇轩昂地走向钢琴,对坐在琴前正和所有客人们一起默默地注视着他的那位海上钢琴师礼貌而轻蔑地说道:“我相信,你占了我的座位。”

(“I believe you’re sitting& at my seat.”)

1900显得胆怯而又很无奈地站起身,讨好式地问道:“您就是那个发明了爵士乐的人,对吧?”

(“You’re the one who invented Jazz right?”)

他得到的是一句得意的回答:“这,众所周知。”

(“That’ what they say.”)

然后杰里;莫顿也问道:“而你就是那个屁股底下不是大海就不会弹琴的人,对吧?”

(“And you're the one who can't play unless you have the ocean under your ass, right?”)

他听到的是略显谦卑的同一句回答:“这,也众所周知。”在点烟时,莫顿当众拒绝了1900伸出的友好之手,有意用法语说了一句“劳驾,请您让开”,之后就把点燃的香烟轻轻放在钢琴共鸣箱的边缘,稳如泰山地坐了下来。(第一回合:杰里;莫顿的“Big Fat Ham”)在他自己作曲的一首光彩华丽、娴熟流畅的“Big Fat Ham”(“大肥火腿”)之后,杰里;莫顿在听众的欢呼声中拿起那支恰好燃烧到钢琴琴身边缘的香烟,炫耀地高高举过头顶,只见烟卷上的烟灰在他演奏的过程中一点儿也没有掉下来过。他不屑一顾地向正在呆望着他的1900说:“该你了,水手。”。

(“It’s your turn, sailor”)

然后走过去傲慢地把烟投进了吧台上的酒杯里。

只见1900把胳膊肘压在琴键上,做出一副冥思苦想的神态。继而大家听到的居然是一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旋律:平安夜。1900依然是满脸的无奈,表情夸张地沉醉在显然是小儿科的曲调里。

(第一回合:1900的“平安夜”)

杰里;莫顿感到受了讽刺和侮辱,于是第二次来到钢琴前.

(第二回合:杰里;莫顿的“渴望”)

这次杰里;莫顿的参赛曲目是他本人作曲的“The Crave”

由美国黑人演员克拉伦斯;威廉姆斯三世扮演的杰里;莫顿在演奏的时候表现出来的辉煌技巧和大师风度的确令人叹服。当再次轮到1900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他居然把刚才杰里;莫顿这首具有高难度技巧的乐曲不费吹灰之力地重复了一遍。(第二回合:1900重复杰里莫顿的“渴望”)

尽管在技巧上1900不亚于杰里莫顿,但不懂其用意的观众却认为模仿对手是不光彩行为,因而对他发出了一片嘘声。杰里;莫顿感到自己占了上风,马上又弹了一首更炫耀技巧的乐曲:“The Finger Breaker”,或者叫“Finger Buster”,直译是“扭断你的手指”,

这也是他自己的作品。标题本身就指明了乐曲的演奏难度。

(第三回合:杰里;莫顿的“The Finger Breaker”)

这时,1900感到有必要动真格儿的了。他向正对他表示极大不满的麦克斯要了一支香烟,也放在了钢琴上,然后转过身来,对似乎已经胜券在握的杰里;莫顿轻蔑地说了一句:“你是自找的,倒霉蛋。”随后,人们耳畔响起了一支如火如荼,快得令人瞠目结舌的乐曲。

(第三回合:1900的“单人四手联弹”)

已经被惊呆的杰里;莫顿手中的酒杯掉在了地上,这之前,一位绅士的雪茄烟已经从嘴唇上不知不觉地滑落下来,一位贵妇头上的假发竟浑然不觉地被服务生的托盘无意间刮掉,所有人的目光都呆呆地盯在满脸是汗的演奏者身上。听上去只能是四手联弹的作品现在却是一个人在弹奏。

一直轰鸣着的钢琴突然静了下来,大厅里的空气似乎凝固了,只听得见1900的喘息声,人们甚至忘记了鼓掌。

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1900拿起似乎被人遗忘了的那支香烟,用钢琴里早已发热的琴弦;点燃,随后后一步步走向站在一旁呆若木鸡的杰里;莫顿,

“你抽吧,我不会。”(“You smoke it, I don’t know how.”)1900轻轻地说。随后,他潇洒地把烟插在了莫顿的嘴唇上。

久闻1900大名的唱片商不断地用前途无量和财源滚滚这些甜言蜜语对他进行灌输,终于得到了一次录音机会。影片这一场景真实地向人们展示了上个世纪初的唱片录音设备,观众也借此机会得以目睹当时的现场录音过程。除了有关早期音乐会(主要是歌剧)的记录片以外,在故事片当中这种场景是极其罕见的,也许这正是意大利导演托尔纳托雷的作品构思一向表现出非凡与大气的独到之处.在这组镜头当中,他让人们一刹那间回顾了与音乐的发展和传播事业密不可分的唱片的历程。

久闻1900大名的唱片商不断地用前途无量和财源滚滚这些甜言蜜语对他进行灌输,终于得到了一次录音机会。影片这一场景真实地向人们展示了上个世纪初的唱片录音设备,观众也借此机会得以目睹当时的现场录音过程。除了有关早期音乐会(主要是歌剧)的记录片以外,在故事片当中这种场景是极其罕见的,也许这正是意大利导演托尔纳托雷的作品构思一向表现出非凡与大气的独到之处.在这组镜头当中,他让人们一刹那间回顾了与音乐;的发展和传播事业密不可分的唱片的历程。

开始在琴键上信手拈来的1900即兴弹出了一串琶音和音阶之后,逐渐进入自己的乐思之中此刻,仿佛出于天意,他看见外面甲板上有个容貌质朴秀丽的女孩来到了玻璃窗前。在这一瞬间,看上去如此纯洁健康的姑娘激发了1900的创作灵感。凝视着一直在照镜子的女孩,观众听到了海上钢琴师的心声:那发自他心底的一支最纯朴、最温柔、最动人的爱的旋律。(1900唯一的一次录音,影片的配乐主题)

这支优美单纯的曲调就是影片《1900传奇》的配乐主题,它表现出作曲大师埃尼奥莫

里康内的作品一向所拥有的突出特征:简单质朴、富于内涵,旋律如歌、沁人心脾。

而此前还担心录音疼不疼的海上钢琴师现在改了主意,他觉得不能和自己的音乐分开,就撕毁了协议,拿起刚刚刻录好的唱片跑掉了。实际上,他想把唱片作为礼物献给让他动心的那位姑娘。从她与旁人的谈话当中1900得知,原来,姑娘就是那位曾经用巴扬应和他的钢琴,随后与他倾心长谈的纯朴移民的女儿。1900苦于不知如何与人打交道,就在房间里反复地练习问候用语。此刻的主题变奏中充满了向往和渴望之情。

(弦乐配合竖琴的主题变奏)

屋角的钢琴上传来一个显得犹疑不决的动机,这动机第三个音上小2度的出现准确地描绘出一种胆怯的心态。随后逐渐形成的一个主题,结构如此简单而又形象,是作曲家埃尼奥;莫里康内令人拍案叫绝的神来之笔。随后观众看见1900就在这怯生生的音乐的伴随下拉开了女宾三等舱的舱门。

(由钢琴开始的一个简单的怯生生的主题,随后弦乐加入,夜晚三等舱里孩子的哭声)

1900壮着胆子在睡满人的狭窄舱房里到处寻找,最后终于找到了心仪的女孩儿。这时,通过他的主观视角,观众看见了一个睡梦中的美丽的嘴唇。这一镜头堪称世界电影中最完美的嘴唇特写。第二天,轮船靠岸时,1900在拥挤的人群中找到了女孩儿。善良的女孩儿给了他纯洁的一吻,并把父亲的地址告诉他,邀请他到家里来作客。1900手中的礼物却始终没有机会送出去。这时在嘈杂的背景上,音乐再次传达出渴望、失落与怅惘。

(嘈杂的背景上弦乐奏出的配乐主题)

影片主角1900的扮演者是1961年出生在伦敦的英国演员Tim Roth。在此之前,在1995年由Liam Neeson主演的英国历史剧情片Rob Roy(赤胆豪情)中,他由于出色的扮演了英格兰贵族Archibald Cunningham而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而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Tim Roth那明显的戏剧功底和他丰厚的艺术修养。就象在澳大利亚音乐家传记片Shine(闪亮)中一样,尽管影片最后在录音合成时采用的大部分实际音响可能出自钢琴家缔尤特布塔,但是作为职业演员的Tim Roth以及杰里;罗尔;莫顿的扮演者显然弹得一手好琴。这一点无疑地给观众留下了值得大书特书的难忘印象。试想Tim Roth如果不会弹钢琴,那么传奇中的海上钢琴师这一人物形象就无法显得如此真实可信如此丰满和光彩甚至于无法成立,也正是因为他和杰里;罗尔;莫顿的扮演者卡伦斯;威廉姆斯三世(Clarence Williams)特别是后者都弹得一手好琴,比赛这场戏才会在银幕剩下的观众中达到导演所预期的如此震撼如此富于戏剧张力的视听效果。同样在录制唱片这场戏中只有作为一个真正的钢琴演奏者Tim Roth的表演才会如此自然和真实如此细腻和到位。

也许是从见到女孩这一刻起,陆地对于1900来说不再是没有丝毫的诱惑力了。一天,在与好朋友麦克斯进餐的时候他说出了心中的想法:我想去陆地看看。

终于听到了朋友的这一决定,麦克斯开始高兴的为1900描述未来的情景。他的家庭他的儿女甚至谈到自己受邀请去1900家吃晚饭的美妙情景。在他们的谈心过程中音乐一直以温暖的主题变奏来衬托对白,揭示出主人公或复杂或感慨的心态.

离别的时刻似乎到来啦,穿着麦克斯送给他的大衣在与船上所有依依不舍地为他送行的人告别之后,1900戴好帽子拿起手提箱终于踏上了通往陆地的旋梯。

在这段布鲁斯风格的配乐当中,突显出来的钢琴旋律和仰角拍摄的镜头同步。使连接弗吉尼亚号与陆地的那条旋梯显得格外的漫长。突然间一步步走下旋梯的1900停住了他的脚步。

凝望着庞然矗立在眼前的巨大城市,耳盼传来了象征着市井活力的各种声响,音乐当中再次出现了由小二度所标致的怯生生的动机。终于在船弦上所有送行者的注视下,1900把摘下的帽子用力地抛向空中,而最后帽子落进了水里。此刻,音乐中的怯生生动机开始改变自己的形态显得不再怯懦和犹疑。只见1900转过身来迈出坚定的脚步返回了甲板。消沉和独处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1900才重新回到朋友们中间继续他的音乐演奏生涯,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

以间断闪回的倒叙形式构成的这部影片终于回到了现在时。炸船的日期已经不能再拖延,而1900始终没有被找到。麦克斯依然坚信他不可能离开弗吉尼亚号。于是麦克斯破釜沉舟,从乐器老板那儿借来当年被他保存下来的那张珍贵的唱片带着同时借来的唱机,再次回到了破败不堪的弗吉尼亚号。小号手麦克斯在船上每个角落里播放音乐呼唤朋友的场景是影片感人肺腑的段落。正如托尔纳托雷的同胞意大利导演赛尔乔;莱昂内(Sergio Leone)在《美国往事》中曾经做过的那样,今天他在自己的作品中,特别是在‘‘呼唤’’这一段落中也表达了他对于男性情谊--这人世间伟大情感的歌颂。

终于,从一个黑暗的角落里传来了一句幽默的问话:‘‘怎么啦?晕船吗?’’麦克斯流着泪笑了,这是当年在弗吉尼亚号上那个难忘的狂风暴雨之夜他初次邂逅1900时听到的第一句话。在随后的倾心长谈中,1900讲述了他的钝式心态的由来。生活在陆地上的人们在面临无边际的选择时表现出了无休止的欲望,对此他感到不解。而他的世界,就是自己赖以出生和成长每次只能载客2000人连同他们梦想的这条船。在由88个琴键组成的键盘上,他可以创作出无尽的给世人带来欢乐的音乐。而陆地,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再也无法数得清琴键的键盘,是一只过大的船。在这里,托尔纳托雷通过自己所塑造所衷爱的角色之口,表达了他对于作为电影符号的弗吉尼亚号所代表的一种俭朴淡薄的人生观的肯定,以及对于以陆地为代表的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的批判。

1900宁愿失去生命也不愿失去自己的世界,他决定留下来和弗吉尼亚号同归于尽。两个好朋友分手前的最后一次拥抱是影片催人泪下的场景之一。在岸边,人们终于撤掉了那条长长的旋梯。

特写镜头中又出现了这双无数次抚摸琴键的修长的手,如今下面几经没有了键盘没有了钢琴,象是对自己一生海上钢琴生涯的回顾和总结。当年,1900那双小手第一次抚摸琴键时,观众听到的充满稚气的莫扎特风格的旋律现在回荡在他自己的耳盼也回荡在观众的心田。听到四周传来的令人感到威胁和恐怖的声响,1900脸上露出了神秘的带有嘲弄意味的笑容。

听完了这个传奇故事,乐器店老板沉默了许久。分手时他把小号换给了麦克斯,这

时的他已经不是影片开始时那个刻薄的商人了。麦克斯局促不安的表示钱已经花光了,而老板却和蔼可亲的笑着说:“没关系,一个好故事的价值超过了这把旧的小号。”在最后的镜头中,望着麦克斯远去的背影,那出现在弦乐上的温暖的片尾主题也似乎在流过观众激动不已的心田。

郑重申明:本文非原创,所有信息均来自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广播(调频97.4MHz)每周一次的“世界优秀电影音乐赏析”栏目。

《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

《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 影片简介:电影《海上钢琴师》整部影片采用回忆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名为1900的天才钢琴师从出生到死亡始终没有踏上过陆地的传奇故事。时空的交错,场景 的切换,镜头的衔接,整部电影都处理得十分流畅自然。 影片属于浪漫主义风格。整部情绪基调根据音乐时起时落。影片音乐的风格属于综合型的设置。音乐主题带有鲜明的人物形象特征,每个主题都形成了首尾呼应的显著特征。 影片音乐的风格是过去与现在的交错进行,在现实与过去的时间和空间转换上运用了大量的音乐蒙太奇手法、并将音响带有一定的音高。 主题音乐有两个。 第一次出现是影片闪回,麦克斯走进了一家收购乐器的店铺。为了填饱肚子,他只好卖掉小号。老板看出那是把名牌乐器,但只肯出很少的钱收购。麦克斯被迫答应下来,但是出于留恋,他想分手前再吹一次小号。老板尽管显得不耐烦,但还是答应了。这次音乐的出现,主要是想把这个音乐的来由和主人公1900呈现出来,让观众先了解。 第二次出现是旧唱片中的播放。此时的音乐是想表达麦克斯对1900的留恋与他所有的经历。也借此机会讲述关于一位海上钢琴家的传奇。 第三次出现是女孩出现在玻璃面前,1900正在录制演奏,透过窗户,1900看见了女孩。便演奏出了这首影片的主题音乐。此次音乐的出现主要是想表达1900如何用自己内心的音乐来描述女孩的美丽与善良,通过音乐来描述女孩在1900心目中的地位。我认为这一段音乐也是故事最精彩的部分。 第四次出现是在麦克斯为了不让船上的1900被炸药炸死,通过借到音乐唱片和留声机带到船上来寻找1900,希望他听到音乐能出现。此次音乐的出现主要是想表达麦克斯与1900的友情之深厚,麦克斯对1900的那份朋友之间的感情,那份执着。 场景音乐第一次出现是黑人丹尼在客厅的钢琴上,发现了一个被人遗弃在盛放柠檬用的纸盒子里的孩子,好心的丹尼收养了这个婴儿,取名叫1900。此时音乐的出现主要是想表达丹尼对待孩子的一种爱心与关怀,从而也打击没有做好为人父母的人们。 第二次出现是1900来到了头等舱.透过大客厅门口的玻璃屏风,看见了玻璃后面传来的那快乐的音乐。这次音乐的出现主要是表达孩子对待音乐的好奇,因为从来没有听过,第一次听到。 第三次出现是在夜间, 1900端坐在钢琴前,轻轻弹着琴键,发出美妙的旋律。所有人都惊呆了。此次音乐的出现主要是想表达1900对音乐的渴望与本身的天赋。 第四次出现是麦克斯的小号独奏,显示出了他那技巧和迷人的音色同时也征服了招工者。

《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

《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 建环2012-02班钱彬20121251 佛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沙是一部好的电影,一花是一曲好的音乐。音乐就是电影世界里的天堂。因为我们站在音乐的天堂俯瞰上帝眼中的世界,所以只有一世的我们才得以享受几生的爱恨情仇。 我看海上钢琴师前,已有无数人介绍,不过,已经有所准备,在看过后,我亦不能减少我的溢美之词。整部电影与音乐紧密结合、血脉相连,宛如一对双生花。所谓经典,就是指这样的电影。 海上钢琴师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于他的许多对话精确的体现了1900的内心。从小就呆在船上的1900对陆地充满了恐惧,他一生从未曾踏上陆地,只在双手游动于琴弦间时神游世界,和通过双眼观察旅客,体味人生百态。一个中年船客的话被一直记在他内心深处。那个船客告诉他,他听见大海说,生命是重大的,所以他才要改变。也许是因为那个人提到了海的声音他才能去相信,因为只有声音才是他与这个世界最直接最敏锐的沟通途径。他一直对陆地怀有矛盾的情感,他向往它,又不肯触及它,所以那个中年人的话让他相信,也许终有一天,他回离开船。——但是直到那一天他决定离开,他突然发现,外面的世界对他如此陌生,他从未接触过,不知何去何从,从哪里出发,终归何处,他对自己所能做的感到迷茫,对未知的感到害怕。他只能留在船上,即使,最后一起被炸药炸飞。 《海上钢琴师》的配乐以爵士乐为主,色调专一,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也有便于主题的引出。像最精彩的斗琴片断,Jelly Roll Morton和1900所弹的五首曲子《Big Fat Ham 》、《平安夜》、《渴望》、《扭断你的手指》、《笨蜂飞舞》都是爵士乐,连Max吹的小号曲也是爵士乐。这种不变的乐调正反映出他的永恒:1900生在大海上,葬在大海上,对于一生无根的他,大海是他永远的归宿。他对海的依恋是那么地执着,而这种执着最终体现在他的指尖下流淌着的音符中。电影中,我们能够深深感觉到,他不是单纯地在弹音乐,而是在书写自己的人生。这种感情随着爵士乐的一次次重复变得更加明显。最后他与自己的音乐、那架钢琴、“弗吉尼亚”号船一起沉入海底,留下的是无限的伤感、心酸与叹息。 电影的主人公1900他一生都在海上,他是一位真正的水手;他一生都在弹琴,他是一位真正的钢琴家;他一生都在坚持,一位真正的大海守望者。守望自由,守望孤独,守望音乐。 在1900八岁时,Danny Boodman死了,在懵懂的1900于生离死别前迷茫时,突然听见远处传来美妙动人的声音,他回过头,身边一个亚洲女人告诉他,这是音乐。 几日后,1900在夜里偷偷溜进餐厅,来到白天船属乐手演奏娱乐上等乘客的钢琴前,弹起了自己即兴发挥的曲子。歌声吵醒了许多乘客,他们好奇的想去探个究竟,却都陶醉在这小家伙如天籁般的音乐中。第一次弹琴,就为我们带来了“A Mozart Reincarnated”,安静,自然,随性。简单的钢琴键的敲击,简单的音符,简单的男孩。这首曲子洗去了那个时代的污浊,如此干净。“what’s his name?”“1900”“not the song, the boy”“1900”“like a song”,1900本身就是一首曲子,优美的旋律,优美的人生。也就是这首莫扎特的再生,拉开了

《海上钢琴师》心理学赏析

1900年的第一天,往返于欧美两地的邮轮Virginian号上,负责邮轮上添加煤炭的工人Danny Boodman在头等舱上欲捡拾有钱人残留下来的事物时,却意外的在钢琴上发现一个被遗弃的新生儿,装在TD牌柠檬的空纸箱内。由于坚信「TD」正代表了 Thanks Danny的缩写,于是Danny不顾其他工人的嘲笑,独立抚育这个婴儿,并为了纪念这特别的一天,将他取名为:1900。 海上出生的1900,在陆地上却是个从未存在的人,没有亲人、没有户籍,也没有国籍,大海便是他的摇篮,而他也随着Virginian号往返靠泊各个码头,逐渐长大。然而好景不常,一次的海上意外事件,造成抚养1900的Danny意外丧生,幸而奇迹似的,某天深夜船上的众人被优美的琴声所惊醒,循着琴声而往,居然是无师自通的1900在钢琴前忘我的演奏着,动人的旋律打动了众人,从此,1900展开了在海上弹奏钢琴的旅程,也吸引了愈来愈多慕名而来的旅客。 Max在因缘际会下来到Virginian号加入乐队伴奏,也因此见识到这位传说中的海上钢琴师--1900,两人因此结为好友。而1900在与发明爵士乐的传奇钢琴手Jelly同船竞技钢琴琴艺之后,声势更是如日中天。但尽管Max再三鼓励1900下船去向全世界展露他的天赋,1900却始终未曾踏足陆地一步。直到他在为唱片公司录制个人专辑时,意外见到船舱之外清秀动人的女孩,并在感动之余创作了《1900''s Theme》(即片头Max与乐器行老板所提到的不知名曲子)。随着女孩的下船离去,1900的心开始波动,究竟1900会不会为了去寻找女孩而离开30 多年来的船上生活? 整部片子随着Max回忆中的1900,与现实中Max追寻1900的下落这两条主轴,交互穿插,紧紧牵动着观众的心,而当Max从乐器行老板口中得知,Virginian号即将被拆解时,从战前离开Virginian号之后便未曾听说过1900消息的Max坚信,1900必定还在船上,他努力延阻了船只拆解的时间,来到这艘已残破不堪的废船上欲寻找到1900,却最终也无法说服他下船。 1900这个角色,因为孤寂落寞的经历,使其更能敏锐的看透人心,并藉此弹奏、创作出感动人心的乐曲。但一生面对海洋、面对钢琴,陆地上的一切,对他来说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使他一直对陆地踯躇不前。即使心爱的女孩令他做了下船的决定,也只是下到一半悬梯,象征性的扔下了他的帽子,最终还是回到船上.正如他所说:“我看不到陆地的尽头”,或许对1900而言,海天一色的景致看得到地平线,往返多地的邮轮也有靠港停泊的时候,88个琴键是有限的,他可以据以创作无限的乐章,然而陆地上绵延不绝的大城市,是他所看不清也无法掌握的。 1900没有真正出生,因为一个人的出生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1900在生理、心理上出生了,也成熟了。但在社会层面上没有出生过,他从来没有走入过

《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论文

《音乐名作选讲》课程论文 电影《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 姓名: 系(院): 专业: 学号: 联系电话: 指导教师:

学院:班级:姓名:学号:电话: 《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 [摘要]现在的电影已经成为一门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其间通过音乐的加入使影视作品变得充盈丰满。当今很多电影中在各个情节穿插音乐,它在加强影片的感情、突出情节的戏剧性和渲染故事气氛等方面具有功不可没的意义。电影中音乐的加入使得电影趋于完美和完整,甚至音乐成为电影中最值得记忆和评价的特殊部分。本文以电影《海上钢琴师》剧情为线索,分析其中音乐带给这部影片及观众的感知能力和中心渲染作用,从而更好地电影与音乐的共生关系。 [关键词]《海上钢琴师》,电影,音乐,作用 音乐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艺术性和特殊性,它在电影艺术的动态构成中,将故事内在的含义同现实生活中的人生哲理合二为一,呈现出审美情趣和视听上的美感。而电影在当代艺术范围内作为一项综合门类,体现的是声画艺术的结合,表现出整体的意象和感觉。音乐在电影中可以通过节奏、音律、声部的变化来表达电影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使电影结构更加鲜明灵活和充满趣味性。因此,在电影的发展历程中被艺术创作者们视为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音乐作为电影艺术的一个新体裁形式,在影视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位置,甚至可以说电影与音乐是共生的,它们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这部电影里音乐就是这部电影的灵魂,正是那无处不在的音乐完美的展示 1900 那个诗意自由而又充满奇幻的世界。当那空灵而玄妙的音乐声在每一个喧嚣或是寂寞的场景深处响起,就仿佛是 Tim Roth 那纯净安详的目光在尘世间闪烁,仿佛是 1900 那飞扬而静谧的灵魂在低低地诉说。 《海上钢琴师》处处离不开音乐,正是由于音乐带动着故事的发展。小孩子无师自通的演奏震惊全船的人,1900 也因此开始了他的音乐生涯。接着在船上初识 Max,他用自己的音乐给他缓解晕船的痛苦。在狂风暴雨中,1900 和钢琴随着海浪的颠簸在船上四处滑行,宛如生出双翼,可以自由地飞翔。你可以想象,一架钢琴在船上滑来滑去,琴师坐在钢琴前望着被自己撞碎的屏风笑得像个孩子,忽远忽近的琴音响起在每一个未知的角落里,灵动的乐声仿佛是风雨中的精灵在纵声欢笑,又好象是来自大海深处的回响,歌咏着曾经的辉煌。而这一切只是一个大孩子心血来潮的游戏。1900对这个世界的欣喜和充满诗意的想象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激起了纵情驰骋的愿望。不仅如此,1900 真的是个音乐天才。他能用自己的音乐来描述舞会里不同人物的心态,谋杀亲夫的老女人、妓女、偷礼服的 3 等舱乘客等等。在他轻巧飞舞的手指下一切都变得充满生命力,那真实的人生场景也变成了一幕幕音乐短剧。 如果说前面那一切只是铺垫的话,那和“爵士乐祖师”Jelly 的巅峰对决则无疑是火花四溢的高潮。1900弹奏的第一首乐曲(“平安夜”)让Jelly 感到了羞辱;第二首乐曲(“The Crave”)则是完全照搬Jelly的演奏曲目;第三首(“Enduring Movement”)行云流水般的音符,华丽的演奏技巧,直接震惊了全场观众(假发而不自知的女人、让咖啡溢出的侍者、呆住无法反应的Jelly,以及音符停止时那全场的鸦雀无声)。但接着剧情突转,从紧张中舒缓过来。结束了和谢利的比赛,便有唱片公司来找他做专辑。在这一段剧情中自然而然的引出了整部电影中最重要的一首音乐“柔情似水”(Playing Love)。在这首歌曲的演奏是我觉得最富有感性的一幕,如果说钢琴“火拼”的情节是一次震撼的汹涌波涛的洗

《海上钢琴师》视听语言分析

《海上钢琴师》视听语言分析 描述:电影《海上钢琴师》整部影片采用回忆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名为1900的天才钢琴师从出生到死亡始终没有踏上过陆地的传奇故事。时空的交错,场景的切换,镜头的衔接,整部电影都处理得十分流畅自然。整个故事浑然一体,没有一丝一毫突兀的感觉。让观看者不知不觉融入到电影中去,如同身临其境般与故事中的人物同喜同悲。 电影《海上钢琴师》整部影片采用回忆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名为1900的天才钢琴师从出生到死亡始终没有踏上过陆地的传奇故事。时空的交错,场景的切换,镜头的衔接,整部电影都处理得十分流畅自然。整个故事浑然一体,没有一丝一毫突兀的感觉。让观看者不知不觉融入到电影中去,如同身临其境般与故事中的人物同喜同悲。 导演托纳托雷似乎比较钟情于在影片中贯穿一种比较含蓄甚至是有点悲剧色彩的格调,在《天堂电影院》和《海上钢琴师》这两部他的代表作中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个特色,《海上钢琴师》中1900的与船同亡的结局给观者留下的不仅仅是对主人公的惋惜,更多的却是对这个世界的思考。 下面仅就“钢琴决斗”一场试分析影片的一些视听特征。 场景选择 在“钢琴决斗”这场戏中,导演选择让决斗在维尼吉亚号上华丽的舞池中展开。维尼吉亚号可以说是1900的整个世界,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世界就是在这艘船上”而船上的舞池是1900唯一展现他才华的地方,对于一个没有生日、没有国籍、甚至是否存在于世都被怀疑的1900来说这方小小的舞台是其存在的体现与意义。Jelly选择在舞会高潮的时候开始了他的挑战。这个爵士乐的发明者,从这个场景一开始就被塑造成一个被金钱和名利所包裹的人。次刻,他需要在一个万众瞩目的时候登场,他是在炫耀,他要在众人面前羞辱这个被人称为比他强的1900。全然不顾这个从未离开过维尼吉亚号,所有音乐仅限一方小小舞台的1900,他带着莫明的仇恨向1900的根据地席卷而来。 同时,这个攒动着当时社会名流的舞池,集聚着一群趋炎附势、人云亦云自诩为音乐欣赏者的人。他们浮华、并不愿意沉静下来欣赏真正美妙的音乐。这也直接影响到1900最终没有踏出那一小步的原因,因为他们根本不懂得1900的音乐。1900是个天生的钢琴家,同时也是个天生的思想者,他追求生活存在的意义。他清楚地认识自己,大海就是他的世界,钢琴就是他的人生,他可以用88个键弹凑像大海一样无限宽广的音乐,在这里他能看到天边的尽头,而这是那些人所不能明白和理解的。

音乐角度赏海上钢琴师

音乐角度赏《The legend of 1900》 如果说1988年的《天堂影院》讲述的故事是以电影和电影史为背景,而1990年的《天伦之旅》是以歌剧为背景,那么1999年的《The Legend of 1900》(《1900传奇》)的故事就是以音乐,确切地说是以钢琴和爵士乐为背景了。一向自任编剧的托尔纳托雷这次又在新千年——也就是进入21世纪——的前夕,把意大利作家亚历山大巴厘戈(音译,不知准不准)的小说《二十世纪》进行精彩的改编后搬上了世界荧幕。从影片的片名、立意、发行时间以及各方面所达到的艺术水准来看,我认为称之为20世纪的“The Last Picture”(“最后一部电影”),它是当之无愧再合适不过了。是的,在最富于戏剧性的新的世纪即将到来的时刻,由一部讲述发生在上一世纪初的传奇故事的意大利影片,来为仅有区区百年历史,却早已在当今世界所有艺术形式中独领风骚的电影这门艺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影片是从小号手麦克斯对好友的强烈思念开始的,随着他满怀失落和惆怅之情的内心独白,在影片片头,我们看见又有许多目光中饱含憧憬的移民,乘坐一艘大客轮“弗吉尼亚号”来到了新大陆。 (片头主题音乐) 影片闪回,麦克斯一路沉思着走进了伦敦一家收购乐器的店铺。为了填饱肚子,他只好忍痛卖掉自己心爱的小号。精明的老板看出那是把名牌乐器,但只肯出很少的钱6英镑10先令来收购。麦克斯被迫答应下来,但是出于留恋,他想分手前再吹一次小号。老板尽管显得不耐烦,但还是答应了。 (小号吹奏的影片主题) (旧唱片中钢琴演奏的主题) 人生许多机遇都出于偶然。如果麦克斯没有吹小号,也许就不会有机会讲述关于一位海上钢琴家的传奇了。当他正沉浸在自己吹奏的乐曲中时,耳畔却传来留声机播放的一张旧唱片上钢琴演奏的同一首曲子。老板正急于知道演奏者是谁。(时光回溯) 弗吉尼亚号上的锅炉工黑人丹尼趁客人下船的时候到上等舱来碰运气,希望能捡到点值钱的丢弃物。但没想到在豪华大客厅的钢琴上,他竟发现了一个襁褓中的孩子,被人遗弃在盛放柠檬用的纸盒子里。 好心的丹尼收养了这个既没有出生证也不知道名字的婴儿。既然他是在1900年1月1日得到了这个孩子,索性就给孩子起了个简单又有意义的名字:1900。为了躲人耳目,逃过移民局的查问,名叫1900的这个孩子从来不下船,他的世界就在汪洋大海上。1900和养父丹尼在弗吉尼亚号上一起过的日子倒也快活自在。 (音乐)但是不久丹尼就不幸受伤去世。有一天,1900循着音乐的声音悄悄地来到了头等舱.透过大客厅门口的玻璃屏风,孩子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显得光怪陆离但却色彩丰富的花花

《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

《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 08车辆工程3班刘坚200830082034 22# 海总是载满了回忆的,无论它是快乐的,希望或不堪回首…… 在这部电影里音乐就是这部电影的灵魂,正是那无处不在的音乐完美的展示1900那个诗意自由而又充满奇幻的世界。当那空灵而玄妙的音乐声在每一个喧嚣或是寂寞的场景深处响起,就仿佛是Tim Roth那纯净安详的目光在尘世间闪烁,仿佛是1900那飞扬而静谧的灵魂在低低地诉说。 《海上钢琴师》处处离不开音乐,正是由于音乐带动着故事的发展。小孩子无师自通的演奏震惊全船的人,1900也因此开始了他的音乐生涯。接着在船上初识Max,他用自己的音乐给他缓解晕船的痛苦。在狂风暴雨中,1900和钢琴随着海浪的颠簸在船上四处滑行,宛如生出双翼,可以自由地飞翔。你可以想象,一架钢琴在船上滑来滑去,琴师坐在钢琴前望着被自己撞碎的屏风笑得像个孩子,忽远忽近的琴音响起在每一个未知的角落里,灵动的乐声仿佛是风雨中的精灵在纵声欢笑,又好象是来自大海深处的回响,歌咏着曾经的辉煌。而这一切只是一个大孩子心血来潮的游戏。1900对这个世界的欣喜和充满诗意的想象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激起了纵情驰骋的愿望。不仅如此,1900真的是个音乐天才。他能用自己的音乐来描述舞会里不同人物的心态,谋杀亲夫的老女人、妓女、偷礼服的3等舱乘客等等。在他轻巧飞舞的手指下一切都变得充满生命力,那真实的人生场景也变成了一幕幕音乐短剧。 如果说前面那一切只是铺垫的话,那和“爵士乐祖师”Jelly的巅峰对决则无疑是火花四溢的高潮。1900弹奏的第一首乐曲(“平安夜”)让Jelly感到了羞辱;第二首乐曲(“The Crave”)则是完全照搬Jelly的演奏曲目;第三首(“Enduring Movement”)行云流水般的音符,华丽的演奏技巧,直接震惊了全场观众(假发而不自知的女人、让咖啡溢出的侍者、呆住无法反应的Jelly,以及音符停止时那全场的鸦雀无声)。但接着剧情突转,从紧张中舒缓过来。结束了和谢利的比赛,便有唱片公司来找他做专辑。在这一段剧情中自然而然的引出了整部电影中最重要的一首音乐“柔情似水”(Playing Love)。在这首歌曲的演奏是我觉得最富有感性的一幕,如果说钢琴“火拼”的情节是一次震撼的汹涌波涛的洗礼。那这一幕在我看来是一次心灵的自然净化,是一种对于灵魂深处的追寻,那种淡雅看似优美的却透露出“1900”的对于内心的希望,无奈。欢喜和淡淡的忧愁痛苦的感情交织的复杂心情。 这段剧情的开头是一段看似明快激烈的兴奋与欢快的基调的曲风,手指强烈的痛击琴键。但看过影片和细细品味词曲的人会发现,此时的钢琴曲是充满了不屑,无奈和少于愤慨,对于心中孤傲的那份气节最后的保留。这是的“1900”是在操作琴键,他是主体。孤独的主体。 直到她的出现,那个无名的看似普通的女孩,此时的音调慢慢舒缓。淡雅,轻柔看似平静但蕴含着激动喜悦和忧愁,慢慢地音调高高的扬起,又慢慢的舒缓,这个女孩如同一滴出晨的露珠,落入平静的池塘般荡起圈圈波纹,此时的琴曲乍然而停,虽然只有瞬间,但这间隙的曲调变换折射出一种真爱的情节,单纯的细致的,优雅的,琴曲的舒缓与情节中1900瞩望女孩的眼神一样,单纯安静。除了淡雅,我不知道怎么来形如那段情景,两人像是能互相看见般的对视,琴调里蕴含了希望的依靠的感觉,伴随1900那看似呆滞的眼神,他似乎看到了未来,对于爱情或者希望的未来。音乐体现了1900的感情平静但又波澜。 女孩离去,音乐如失去灵魂似的丧失了感情,慢慢的停止,1900不知道停止了,此时钢琴是主体,他只是附着灵魂的躯体,他的灵魂在琴键里。最后的一段是失望还是为自己悲哀,我很难揣摩,1900的眼神也随同音乐灵魂的丧失而消失,也许是飞向了那个女孩也许去寻找自己的父亲,或者就留在钢琴里,被自己锁住了,此时音乐不再是乐曲而是悲伤的哭泣,伤感的感觉油然而生,不再是明快的节奏换而言是断点的音节............. 1

海上钢琴师音乐鉴赏

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2) (弦乐,人走船空,有点寂寞) 同伴们都上岸去了,1900再次体验到了孤独和失落。由弦乐演奏的这段感情丰沛、饱含失落与怅惘之情的音乐,与赛尔乔·莱昂内的《美国往事》中最后那段弦乐重奏的德博拉主 题(Deborah's Theme)阿玛泊拉(音译)之间出现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有点忧伤的弦乐) (注:赛尔乔·莱昂内(Sergio Leone,1921~1989)是意大利著名导演,他一生只拍摄 了9部作品,但其中绝大多数均为传世之作,包括我们所熟悉的《荒野大镖客》《美国往事》等。莫里康内与莱昂内自1964年至1984年合作的20年,是两人艺术生涯中的黄金时代。两位奇才怪杰在世界电影史上共同写下了熠熠发光的一页。1964年,莱昂内拍摄了他的第一个三部曲--"赏金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一把金币》(A Fistful of Dollars), 1966又拍摄了三部曲的第二部:《为了多几块金币》(For A Few Dollars More)。电影 音乐史上首次出现的粗砺、潇洒的小号主题和空寂、辽远、漫不经心的口哨独奏,令人耳目一新,给各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使得莱昂内--莫里康内的代表作"往事三 部曲"(包括著名的《美国往事》)成为不朽名作的诸多因素中,音乐所起的作用再大不 过了。"往事主题"具有的穿透力和强大感染力,为一般影片配乐不能相提并论。那辽阔 宽广、舒缓动人、含义深刻的旋律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住事主题"是莫里康内的代 表作,又是世界电影音乐的颠峰之作。) 1900正拿着话机想和岸上的随便什么人说说话,以排遣心头的孤寂,这时,突然有四个衣冠楚楚的黑人闯了进来。与陆地上的社会隔绝已久的1900吓得在弗吉尼亚号的巨大船体内四处逃窜。 (一段紧张的音乐) 其实这四个人并非歹徒,他们不过是被派来通知1900,要他准备和当今爵士乐的祖师爷在钢琴上一决雌雄的。 (一段爵士小号) 埃尼奥·莫里康内的配乐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爵士乐史上确有其人的一个重要人物:杰里· 罗尔·莫顿。影片中的他由曾经是美国一个著名的三重奏爵士乐团成员的黑人演员克拉伦斯·威廉姆斯三世(Clarence Williams)扮演。此刻,他正在弗吉尼亚号停靠的码头上向 新闻界夸夸其谈,不可一世地狂妄宣称说他不相信世界上能有人在琴技艺方面超过发明了爵士乐的人,也就是他杰里·罗尔·莫顿。 (爵士乐继续) (注:杰里·罗尔·莫顿(Jelly Roll Morton,1890~1941),原名Ferdinand Joseph Lemott,自称是爵士乐的创始者--这话实在过份了。他12岁时就已经在一家妓院里弹奏 拉格泰姆(Ragtme)式钢琴曲和跳舞音乐,发明了左手大跨度的伴奏弹法,是当时最重要的爵士作曲家和编曲家之一。1926年到1930年间是他的旺盛时期,名利双收。这时他和他的红热辣椒面录音小组为芝加哥和纽约的RCA唱片公司录制了一系列热门乐曲。由他编排的 "黑底跺脚舞曲(Black Bottom Stomp)"、"祖父的咒语(Grandpa's Speels)"和" 爵士博士(Doctor Jazz)"都结合了新露 式短暂的眩人耳目的独奏部分。莫顿年轻时 多在南方作巡回钢琴表演,时而以赌博、台球、拉皮条等业作辅助收入。在他1917年到洛山矶停留5年之前曾滞孟菲斯、聖路易斯、堪萨斯、纽约等这些各种不同爵士风格的蕴育地。在途中,接受了大量劳动歌曲、布鲁斯白人演唱的黑人歌曲、赞美诗、加勒比音乐等影响,并使用在我们如今称为早期爵士的乐声中。1993年的一出百老汇音乐剧"杰里的最

略谈《海上钢琴师》中钢琴音乐赏析.

略谈《海上钢琴师》中钢琴音乐赏析 [摘要]现在的电影已经成为一门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其间通过音乐的加入使影视作品变得充盈丰满。当今很多电影中在各个情节穿插音乐,它在加强影片的感情、突出情节的戏剧性和渲染故事气氛等方面具有功不可没的意义。电影中音乐比如钢琴、小提琴、笛子等乐器的加入使得电影趋于完美和完整,甚至音乐成为电影中最值得记忆和评价的特殊部分。本文以电影《海上钢琴师》为例,分析和解释其中钢琴音乐部分带给这部影片及观众的感知能力和中心渲染作用,从而更好地分析其电影的真正动机和内涵。 [关键词]《海上钢琴师》;钢琴音乐;电影;作用 音乐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艺术性和特殊性,它在电影艺术的动态构成中,将故事内在的含义同现实生活中的人生哲理合二为一,呈现出审美情趣和视听上的美感。而电影在当代艺术范围内作为一项综合门类,体现的是声画艺术的结合,表现出整体的意象和感觉。音乐在电影中可以通过节奏、音律、声部的变化来表达电影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使电影结构更加鲜明灵活和充满趣味性。因此,在电影的发展历程中被艺术创作者们视为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音乐作为电影艺术的一个新体裁形式,在影视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位置,甚至可以说电影与音乐是共生的,它们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概述分析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音乐在电影中的出现是从1927年开始,自从音乐融入电影之后,便成为电影发展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电影中音乐更增加了其丰富的表现力和启示作用,它与电影的结合逐渐成为电影艺术中一个统一的整体,作为视觉和听觉交叉点的电影音乐,在电影中起着不可忽视的功能和巨大作用。 首先,电影音乐可以概括影片的核心思想内容,深化故事主题,并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时代感。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具体作用体现,不仅添加着不同时代、不同思想的人类生产生活,还体现了当时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历史状态和文化面貌。一般来说,带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影片中音乐大都直接取材于民间的真实生活写照,而极具时代感特色的电影音乐则反映出不同时代的国家特征和历史情况,透过电影中添加的这些音乐的渲染使得电影中情节增加了更多的真实性和动态美。 其次,电影中的音乐可以起到刺激观众听觉,达到引领观众的作用。在影视作品中,通常会采用音乐、音响的掺杂因素来刺激观众的听觉,从而领导观众进入电影作品中去。使得观众在观看电影中的过程中很容易地触动心灵,进而引发观众对整个电影内涵的联想和共鸣。可以这样说,一首打动人心的电影音乐作品,往往在电影画面消失以后,还能因为它动人心魄的主旋律而传播开来,深刻透彻地印在观众们的心中,从而成为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 再次,电影作品中音乐的核心作用即深化影视作品主题,揭露电影中人物内心情感。音乐学科本就是一种抽象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它和语言不同,不能带给他人准确直接的视觉表达效果,但是它却具备一种独特的魅力,可以对观众产生吸引和引导的能力,以听觉的形态产生于听众,作用于听众。当音乐深入到影视作品中时,可以起到直接揭示电影主题的作用,并且更快地帮助人们更加透彻地懂得电影故事情节和人物内心情感。 二、浅谈《海上钢琴师》中钢琴音乐的运用

海上钢琴师分析

《海上钢琴师》之艺术赏析 1、生而旅途求索,死而安然停留--我们一直在寻找,一个可以让心灵归栖的地方。生命最珍贵的幸福,恐怕就是找到自我--那个一直萦在梦中,漂泊的终向。《海上钢琴师》是意大利导演托纳托雷指导的一部艺术性极强的影片,同系列的还有《天堂电影院》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丰富贴切的影像风格,精彩绝伦的表演令人陶醉思索的深意里,《海上钢琴师》--一部优秀作品所需要具备的元素一个都不缺!这部作品从1999年以来屡次获国际影视大奖。 2、《海上钢琴师》(又名《声光伴我飞》)是意大利著名导演兼编剧的托纳托雷时空三部曲之一,另外两部分别为《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又名《真爱伴我行》)、《天堂电影院》(又名《星光伴我心》)。此三部最为人熟知的影片,无疑也代表了这位意大利写实主义新锐导演的最高成就。影片采用回述的方式讲了一个名叫1900的钢琴天才一生都在海上、从未踏上陆地的传奇故事。整部影片在时空的交错、场景的转换以及镜头的衔接方面都处理得十分流畅自然,毫不突兀,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亲历其感。影片中最精彩的部分当属“钢琴决斗”,下面将就这一部分探寻影片的视听特征。 场景选择 “钢琴决斗”时,导演别具匠心地将场景选在了富丽堂皇的舞池。这里,容纳了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2000人。他们,有的趋炎附势,有的人云亦云、没有主见。这个承载着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小舞池,也构成了1900的整个世界。他出生在“弗尼吉亚”上,从未上岸,哪怕“只需要往前那么一小步”。他是众人眼中的“钢琴天才”,但是天才大都是孤独的、不幸的。钢琴,对他而言,不是发家致富的工具,不是压制他人的利器,更不是谄媚奉承的法宝,只是一种率性而为的情感表达。然而,却是这种“与世无争”,招来了所谓的“爵士发明者”Jelly的嫉妒和挑战。Jelly一出场,就是一个被金钱和名利包裹的形象,他受万众瞩目,桀骜不驯,大放厥词。他的性格,在决斗过程中塑造得更为透彻。他以鄙视、傲慢的眼光看待1900,一心想要打败他,这与1900在欣赏Jelly的音乐时感动得泪流满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Jelly注重的是决斗的结果,是掌声和荣耀;但是对1900来说,大海是他的世界,音乐是他的人生。而这一切,都不需要和别人进行攀比,也不需要所有人都能懂得自己的音乐。因为,天才的世界,凡人不懂。 镜头运动:与一般电影大量采用平视拍摄、中规中矩而言,《海上钢琴师》确实算得上是电影中为数不多的大胆、将镜头运动使用到极致的优秀影片之一。在这部影片中,导演大量使用仰拍、俯拍、推拉摇移等各种丰富多样的拍摄技巧,成为本片最显著的视听特征。 任何创作手法的使用,都是为了表达某种诗情画意或是传达导演特定的创作意图。将摄像机从高往低、由上往下的角度拍摄,形成一种俯视的视线,产生一种压抑、渺小,忧郁之感。如在钢琴决斗中,Jelly对1900的谈话,始终以一种俯视、高高在上的态度展现的,这也表明了Jelly对1900的不屑一顾和藐视。而由下往上的拍摄方法,则能创造出一种崇高、开阔,敬仰的感觉。就好像是在迈克斯费尽心思在即将被爆破的“弗尼吉亚”号上找到1900后,两人最终相拥惜别时,导演使用仰拍,从破败的船底慢慢往上,最终镜头定在了主人公身上。这不是一次上岸会“中意姑娘”的短暂分离,而是生死永别。仰拍,让我们体会到了1900对梦想、对个人世界的执着追求。虽死犹荣,虽悲壮更显崇高。

《海上钢琴师》电影音乐分析

《海上钢琴师》电影音乐分析 电影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视觉艺术”,是一门以导演为中心,集故事、表演、摄影、音乐及舞美等多门艺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电影音乐是电影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电影中的作用有描绘、抒情、剧作、背景气氛、结构贯穿等。画面与音乐的结合,更加立体化的呈现着导演表达的故事,推动着情节的进程,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如果说有一部电影中,将音乐与主题最恰当的融合,一步一步推动着电影的发展,甚至时时刻刻有音乐,电影因音乐而发展,那么这样电影中,我们不得不提的是一部电影与音乐的完美融合体——海上钢琴师。 男主角1900(人名)的整个人生就已经是一场悲剧了。他是一个被人遗弃在蒸气船上的孤儿,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烧炉工收养,然而好人不得好报,烧炉工在一次意外中死亡,只有几岁大的1900又再度成为了孤儿。过人的天赋使他无师自通成了一名钢琴大师,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对红尘俗世深怀戒意,他从不敢离船上岸去,只因纽约无际的高楼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令他迷失自我。纵使后来遇上了一位一见钟情的少女,他思量再三后,还是放弃了上岸寻找初恋情人的冲动。他永远地留在船上了,直到唯一的好朋友警告他废船将要被炸毁,他也不愿离开,于是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维吉尼亚号的1900殉船于海底。 1900,这个既没有出生纪录,也没有身份证明的人,没有留下一点痕迹就在人间蒸发,就如流逝了的音符一样,渺无踪影了。 影片的配乐出自大师颜尼欧·莫里克奈之手,这一位欧洲电影音乐配乐巨匠,一生为400多部电影谱写原创音乐,简直惊为神人,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是对他最大的肯定。我看过的电影不算是多的,但是在我少数奉为经典的电影中,他配过乐的电影有三个:《美国往事》、《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如果说ennio与莱昂内的合作是他的第一个高峰,那么与多纳托雷的合作就是第二个。他与多纳托雷有着高度的默契,而且多纳托雷给他的发挥空间也很大。像是这一部以音乐为主题的电影,ennio配起来真是如鱼得水,而且他也凭借了《海上钢琴师》赢得了金球奖最佳配乐。影片以爵士乐为主,在表现忧郁伤感的调子上,非常贴切。看过的人不会忘记1900带着麦克斯在金色大厅中用钢琴跳了一曲华尔兹。原声碟里面,这个曲子的名字是magic waltz,确实,它就像是魔法一样,抚慰了晕船的麦克斯恐惧的心。此片的主题曲,是最精彩的,简直与1900的灵魂融为一体,与那浪漫又纯洁的爱情交相呼应。而且这个曲子的叙事功能也很强。从1900看到了那个女孩之后,我们甚至可以完全凭借想象,来走进1900的内心。这一段旋律很简单,但是却美得摄人心魄,浪漫的让人窒息。而且在1900用音乐来阅读每一个路人那个片段的时候,ennio的配乐更是惟妙惟肖。无论是那个和情人串通起来谋杀亲夫,携家中珠宝外逃的德国女人,还是那个无法忘记过去的男人,无论是要坠为妓女的女人,还是那个从低等舱混入高等舱猎艳的偷渡客,每一个的配乐都是如此贴切。1900用自己最富有的想象力,通过音乐洞穿每一个人的内心。他的心最纯洁,所以看得也都是每个人最本质的东西。音乐的情绪渲染和表意功能,在此处是最明显的。再比如说1900站在通往城市的阶梯上犹豫着要不要下去,还有最后结束1900与船同沉等片段中用宏伟的交响乐非常气魄

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

经典影视剧《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 《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诞生于1999年,是意大利电影,导演是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此片是他的“三部曲”之一。电影剧本是由亚历山卓.巴利科1994年的剧场文本《1900:独白》所改编而成。如果说朱塞佩.托纳托雷1988年拍摄的电影《天堂电影院》,是以电影史和电影为背景的,而他于1990年拍摄的电影《大家一切都好》也称《天伦之旅》是以歌剧音乐为背景,那么1999年拍摄的这部《海上钢琴师》则是以钢琴、爵士钢琴乐为背景。影片音画交流缠绵密切,完美结合,将一位“生于船、长于船、逝于船”的传奇爵士钢琴家1900的人生描写得淋漓尽致,演绎了一场从辉煌到悲剧的人生历程。下面让我们重新回味几个剧中片段,领略这部由音与画完美组成的诗意旅程。电影《海上钢琴师》是国内观众对这部电影的一般叫法,其原名为The Legend of1900,即《传奇的1900》,在与1900年相差快近一百年时,朱塞佩.托纳托雷把意大利作家亚历山卓.巴利科的小说《二十世纪》进行精彩的改编后搬上了世界银幕,也曾有人称这部影片的片名、立意、发行时间以及各方面所达到的艺术水准为20世纪的TheLa...... (本 经典影视剧《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 影片《海上钢琴师》是由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创造的电影奇迹,由意大利作曲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创作剧中音乐,并获得了第57界金球奖最佳音乐奖。影片以音画的完美结合,展示了钢琴师1900传奇的一生。 每欣赏一部电影,除了唯美的画面,就是精彩的配乐。一些好的电影之所以被人记住就是因为他拥有优美的配乐,每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我们的思绪便会不知不觉的回到电影的画面中,《海上钢琴师》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典影音乐是在影片中体现影片艺术构思的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增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和烘托气氛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 在该片中,音乐本身就是影片的内容之一,音乐在塑造人物形象、推动影片情节发展和烘托影片气氛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让我们感受到了一段音画完美结合的诗意旅程。 影片是从小号手麦克斯对好友的强烈思念开始的,随着他满怀失落和惆怅之情的内心独白,在影片片头,我们看见又有许多目光中饱含憧憬的移民,乘坐一艘大客轮"弗吉尼亚号"来到了新大陆。 (片头主题音乐) 影片闪回,麦克斯一路沉思着走进了伦敦一家收购乐器的店铺。为了填饱肚子,他只好忍痛卖掉自己心爱的小号。精明的老板看出那是把名牌乐器,但只肯出很少的钱6英镑10先令来收购。麦克斯被迫答应下来,但是出于留恋,他想分手前再吹一次小号。老板尽管显得不耐烦,但还是答应了。 (小号吹奏的影片主题)旧唱片中钢琴演奏的主题)c 人生许多机遇都出于偶然。如果麦克斯没有吹小号,也许就不会有机会讲述关于一位海上钢琴家的传奇了。当他正沉浸在自己吹奏的乐曲中时,耳畔却传来留声机播放的一张旧唱片上钢琴演奏的同一首曲子。老板正急于知道演奏者是谁。 (时光回溯)弗吉尼亚号上的锅炉工黑人丹尼趁客人下船的时候到上等舱来碰运气,希望能捡到点值钱的丢弃物。但没想到在豪华大客厅的钢琴上,他竟发现了一个襁褓中的孩子,被人遗弃在盛放柠檬用的纸盒子里。 好心的丹尼收养了这个既没有出生证也不知道名字的婴儿。既然他是在1900年1月1日得到了这个孩子,索性就给孩子起了个简单又有意义的名字:1900。为了躲人耳目,逃过移民局的查问,名叫1900的这个孩子从来不下船,他的世界就在汪洋大海上。1900和养父丹尼在弗吉尼亚号上一起过的日子倒也快活自在。 (音乐)

电影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

电影《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 《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诞生于1999年,导演是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此片是他的“三部曲”之一。电影剧本是由亚历山卓.巴利科1994年的剧场文本《1900:独白》所改编而成。如果说朱塞佩.托纳托雷1988年拍摄的电影《天堂电影院》,是以电影史和电影为背景的,而他于1990年拍摄的电影《大家一切都好》也称《天伦之旅》是以歌剧音乐为背景,那么1999年拍摄的这部《海上钢琴师》则是以钢琴、爵士钢琴乐为背景。影片音画交流缠绵密切,完美结合,将一位“生于船、长于船、逝于船”的传奇爵士钢琴家1900的人生描写得淋漓尽致,演绎了一场从辉煌到悲剧的人生历程。 1.海上钢琴师的剧情简介 在这部影片中,导演依然沿用了他擅长的“回到”式叙事结构,营造了一个钢琴曲的世界。影片中运用的拍摄角度精妙,演员的表演精准到位,在这个钢琴曲的世界里,电影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深入人心,也勾起了观众心中对人物命运的情感共鸣。《海上钢琴师》的主角有一个奇特的名字——1900,他是一位人生经历富有传奇色彩的海上钢琴师。弗吉尼亚号轮船烧炉工丹尼无意间在上等舱发现了一个弃婴,人们给这个婴儿取名1900。等到1900几岁时,丹尼因一次烧炉房的意外事故死亡了,小小的1900再次成为孤儿。自幼生长在轮船上的1900,对音乐有着过人的天赋和无限的喜爱,他很快融入钢琴的世界里,徜徉在钢琴音乐的海洋中。长期的船上生活让他对陆地的一切产生了恐惧感,林立的高楼大厦和来来往往的人都让他觉得十分陌生。他习惯和满足于船上的生活,从外人来看,他的生活特殊而精彩。1900在船上偶遇一位让他一见钟情的少女,在爱情的强烈驱使下他尝试改变自己走上陆地。当他从长长的阶梯上一步步走下来时,看到外面的世界纷乱复杂,他觉得这样的陆地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他的爱情属于广袤的海洋。于是,他在阶梯上缓缓脱下礼帽,优雅地向陆地上的一切致敬后重新回到船上。只有在钢琴音乐的世界里,1900才能感觉到安全感和愉悦感。弗吉尼亚号即将被炸毁时,朋友要带他下船,但是他所有精神

电影《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

电影《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 (数学与统计学学院,2015212645,文茜) 《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诞生于1999年,导演是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此片是他的“三部曲”之一。电影剧本是由亚历山卓.巴利科1994年的剧场文本《1900:独白》所改编而成。如果说朱塞佩.托纳托雷1988年拍摄的电影《天堂电影院》,是以电影史和电影为背景的,而他于1990年拍摄的电影《大家一切都好》也称《天伦之旅》是以歌剧音乐为背景,那么1999年拍摄的这部《海上钢琴师》则是以钢琴、爵士钢琴乐为背景。影片音画交流缠绵密切,完美结合,将一位“生于船、长于船、逝于船”的传奇爵士钢琴家1900的人生描写得淋漓尽致,演绎了一场从辉煌到悲剧的人生历程。 1.海上钢琴师的剧情简介 在这部影片中,导演依然沿用了他擅长的“回到”式叙事结构,营造了一个钢琴曲的世界。影片中运用的拍摄角度精妙,演员的表演精准到位,在这个钢琴曲的世界里,电影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深入人心,也勾起了观众心中对人物命运的情感共鸣。《海上钢琴师》的主角有一个奇特的名字——1900,他是一位人生经历富有传奇色彩的海上钢琴师。弗吉尼亚号轮船烧炉工丹尼无意间在上等舱发现了一个弃婴,人们给这个婴儿取名1900。等到1900几岁时,丹尼因一次烧炉房的意外事故死亡了,小小的1900再次成为孤儿。自幼生长在轮船上的1900,对音乐有着过人的天赋和无限的喜爱,他很快融入钢琴的世界里,徜徉在钢琴音乐的海洋中。长期的船上生活让他对陆地的一切产生了恐惧感,林立的高楼大厦和来来往往的人都让他觉得十分陌生。他习惯和满足于船上的生活,从外人来看,他的生活特殊而精彩。1900在船上偶遇一位让他一见钟情的少女,在爱情的强烈驱使下他尝试改变自己走上陆地。当他从长长的阶梯上一步步走下来时,看到外面的世界纷乱复杂,他觉得这样的陆地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他的爱情属于广袤的海洋。于是,他在阶梯上缓缓脱下礼帽,优雅地向陆地上的一切致敬后重新回到船上。只有在钢琴音乐的世界里,1900才能感觉到安全感和愉悦感。弗吉尼亚号即将被炸毁时,朋友要带他下船,但是他所有精神的寄托都在这艘航船上,最终他选择与航船一起消失在大海上。1900用生命诠释了对大海和钢琴的热爱。 2.电影《海上钢琴师》的主要音乐 2.1主题曲1900’s Theme 《海上钢琴师》的主要配乐1900’s Theme是一首爱情主题曲,该曲舒缓流畅、神采飞扬,与片尾曲Ship and the snow遥相呼应,不仅表现了主人公1900卓越的音乐才华,也展现了1900细腻的情感、美好的爱情理想、单纯脱俗的生活。在影片开头,悠扬的长音如延绵不断的思绪,徐徐拉开帷幕,紧接着引出了1900的好友麦克斯,麦克斯用小号吹奏着这首音乐,在主题曲的配合下维吉尼亚号游轮出现于观众面前。婉转悠扬的乐曲突然变得高亢壮丽,与豪华游轮起航的画面相互配合,犹如出征前的动员演出,让人联想起了电影《泰坦尼克号》中起航时的音乐,而片尾曲Ship and the snow则用凝滞、沉重的气氛结束影片。主题曲1900’s Theme以高亢有力的节奏介绍了主人公1900,再现了1900从海上孤儿到战胜爵士乐鼻祖、葬身海底的传奇人生,1900的才华与人格魅力彻底征服了观众的心灵。 2.2配乐playing love 在电影《海上钢琴师》中,最令人陶醉的曲目是配乐playing love,这首钢琴曲是1900初次恋爱时即兴创作的乐曲,该曲旋律优美、委婉悠扬、节奏灵活,乐曲之前是一段长长的引子,以大量的连音表现了节奏自由、旋律舒畅的爵士乐散拍,展现出一种迷离混乱、不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