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急性经口毒性实验

急性经口毒性实验

急性经口毒性实验
急性经口毒性实验

实验二 急性经口毒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一)通过本次实验掌握经口灌胃技术,半数致死剂量的意义。

(二)通过本次实验学习半数致死剂量的计算及毒性判定。

二、测定方法:

本实验以灌胃方式测定敌敌畏DDV 的半数致死量(经口LD50=50~92mg/kg )。

(一)实验仪器、动物及分组:

1. 健康成年小鼠(18g ~25g),雌雄各半。动物秤、灌胃针、烧杯、编号笔、解剖剪、小磁盘、鼠笼。

2. 实验前动物要在实验环境中适应3~5 d 时间,以了解其正常活动情况和健康状 况,并淘汰不健康或体重不符合要求的动物 。

3. 本次实验取体重18-25 g 的小鼠,实验时,将小鼠称体重、编号、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实验动物分成6组,每组24只,雌雄各半。

(二)剂量选择:

1. 首先查阅与受试化学物结构及理化性质相近似的化学物的LD50,以此值作为受试化学物的预期毒性中值,即中间剂量组,再上下各推1-2 个剂量组,进行预实验。

2. 各剂量组的间距可根据LD50 计算方法要求按等比级数或等差级数安排。

3. 本实验用机率单位法计算LD50,要求按等比级数排列,常用1:0.8,如敌敌畏的最高剂量为125 mg/kg ,其次剂量组为125 mg/kg *0.8=100 mg/kg ,依次类推为80 、64 和51.2 mg/kg 五个剂量组。

(三)受试化学物配制与稀释

1. 溶剂:

水溶性受试化学物以蒸馏水为溶剂配制成溶液。

脂溶性受试化学物以吐温-80、二甲基亚砜、植物油等配制。

2. 受试物的稀释

等容量稀释法,各个剂量组的动物均给予相同单位体重体积的受试化学物,按照事先设计的剂量分别稀释配制为几种不同的浓度的受试物溶液。

例如本次实验五个剂量组:

各剂量组动物给予相同单位体重体积受试物均为10ml/kg 。

等容量稀释法

D :设计的染毒剂量, mg/kg

V :动物给药量(相同单位体重体积)均为 10ml/kg X :各组需配制的受试物溶液的浓度(mg/ml ) 如:第一组染毒剂量D=51.2mg/kg ,动物按V= 10ml/kg 体重给药,配制的受试物浓度为X=51.2mg/10ml

依次类推:五个组所需配制的受试物浓度分别为

第一组:51.2mg/10ml

第二组: 64mg/10ml

第三组: 80mg/10ml

第四组: 100mg/10ml

第五组: 125mg/10ml

另设一个阴性对照组

各剂量组小鼠灌胃容量计算:

V

D X

小鼠灌胃容量V ml=体重(g )×10ml/1000g

各剂量组小鼠染毒剂量:

小鼠染毒剂量= V ml ×各组的受试物浓度(mg/10ml)

(四)灌胃方法:

小鼠灌胃法: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小鼠头部两耳后皮肤,无名指或小指将尾部紧压在手上,使小鼠腹部向上,尽量使其体位垂直,注意使动物的上消化道固定成一直线。右手持连着灌胃导针的注射器,将灌胃针由动物口腔侧插入,避牙齿,沿咽后壁缓缓滑人食管。若遇阻力,可轻轻上下滑动探索,一旦感觉阻力消失,即深人至胃部,一般进针深度小鼠2.5~4cm ,随后将受试物溶液注入。如遇动物挣扎,应停止进针或将针拔出,千万不能强行插入,以免穿破食管,甚至误入气管,导致动物立即死亡。小鼠一次灌胃体积为10-20ml/kg

(五)中毒体征和死亡情况观察

染毒后观察和记录中毒体征及出现的时间、死亡数量和时间及死亡前的特征。 高剂量组动物的死亡常很快发生,染毒后应即刻密切观察。

根据观察情况分析中毒特点和毒作用靶器官。

观察的项目包括:

(1)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肌肉系统:体位异常、叫声异常、不安、呆滞、痉挛、抽搐麻痹、运动失调、对外反应过敏或迟钝;

(2)植物神经系统:瞳孔扩大或缩小、流涎或流泪;

(3)呼吸系统:鼻孔流液、鼻翼煽动、血性分泌物、呼吸深缓、呼吸过速、仰头呼

吸;

(4)泌尿生殖系统:会阴部污秽、有分泌物、阴道或乳房肿胀;

(5)皮肤和毛:皮肤充血、紫绀、被毛蓬松、污秽;

(6)眼:眼球突出、结膜充血、角膜浑浊、血性分泌物;

(7)消化系统:腹泻、厌食。

三、LD50 计算:

可采用多种方法测定LD50,有机率单位法、霍恩氏法、寇氏法等,机率单位法能计算出任何反应率水平的剂量,且实验2-5组均可。

机率单位法遵守的要求:

1. 剂量按等比级数排列,相邻两剂量组间的比值常用1:0.8

2. 各实验组动物数相等

? 机率单位法计算LD50公式(用五个剂量组时)

? X3 ----为第三个组的剂量对数(X3=log 80, 80mg/kg)

? i-----为相邻两组剂量比值(以高剂量组为分子)的对数(i=log(125/100))

? y-----为死亡率相应的机率单位(查附表) ? y —

---为五个剂量组的死亡率相应的机率单位的均数。

? 1、2、3、4、5…为小剂量组到大剂量组的顺序。

? 5.0----为死亡率是50%时所相当的反应率的机率单位

])

y -(y )y -2(y )0.5(10[log 324151

50X y i LD ++-=-

LD 50的95%可信限=log-1(X + 1.96 S X )

四、结果评价:

根据实验动物中毒体征、死亡时间、根据得出的LD50及受试物的种类,按相应的国家标准或技术规范中的急性经口毒性分级标准(课本 215页--农药的急性毒性分级)对受试物进行毒性定级,判断受试物的毒性大小。

五、注意事项:

1.灌胃时操作要避免损伤食道或误入气管

2.正确捉拿动物,防止被咬伤且避免动物损伤

3.灌入量计算和操作要准确,否则影响结果

4.

防止操作者中毒。 32415)]y -(y )y -[2(y )0.5(10X y i X ++-=∑

+++=W i 22415222415)]y -(y )y -2(y [)y -0.5(50)]y -(y )y -[2(y 10Sx

经口急性毒性试验方法改良寇氏法

急 性 毒 性 试 验 方 法 ――改良寇氏法 K?rber 法由K?rber 于1931提出,后经Finney 改进,顾汉颐作过改进,1963年孙瑞元教授对该法进一步改进,改进后的计算方法称为点斜法或孙氏法,增加了不含0%和100%死亡率的校正式,所得LD 50及全部有关参数与正规概率单位法相近。 改良寇氏法(K?ber)试验设计的原则是:各组剂量按等比级数;各组动物数相等:大致有一半组数的动物死亡率在10%~50%之间,另一半在50%~100%之间,最好出现0 %和100 %的剂量组。 一、剂量选择及分组 1、剂量选择 剂量设计是否合理是急性毒性试验能否成功的关键。 探求外源化学物的急性毒性,测定其LD 50或LC 50时,应首先广泛查阅文献资料,了解该化学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如结构式、分子量、溶解度、挥发度、纯度及杂质含量等,其次确定测定LD 50的计算方法,然后设计剂量。 2、预试验: 总的原则是先用少量动物,以较大的剂量间距染毒,求出粗略的致死剂量范围,即确定受试动物全部致死的最小剂量(b )和全部不致死的最大剂量(a ),即求出待测化学物0 %~100 %的大致致死剂量范围,然后在这个剂量范围内按几何级数的间距设计5~7个剂量组,组间剂量呈等比级数(r ),其比值为1.2~1.5。进行正式实验。 用于急性毒性试验时,动物的体重为:大鼠180~200g ,小鼠18~22g ,豚鼠200~250g,家兔2~2.5kg ,犬10~12 kg 。用于实验的同一批动物体重变异范围不得超过所用动物平均体重的20%。仍然遵守雌雄各半或雌雄兼取的原则。当预试中发现化学物的毒性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时,则需要选用雌、雄两种性别的动物分别进行试验,求出各自的LD 50。 通过预试,找出受试化学物引起动物死亡的大致剂量范围,以此为依据设计正式试验的剂量和分组。 按下式设计剂量组: 1n a b r -= 式中:r —相邻两组剂量的比值,一般为1.2~1.5, b —最低全致死剂量量, a —最高不致死剂量, n —设计的组数。 分组恰当与否也是确保实验结果准确的条件之一。因为组数过多,需要消耗较多的动物,还可能出现较大剂量组动物死亡率低于较小剂量组;组数过少,不能较精确求出LD 50。 3、根据公比(r)计算各组剂量 各组剂量分别为: 第一组:a 第二组:a r

急性毒性毒理

实验一、LD50的测定 [目的] 通过实验学习测定药物LD50的方法、步骤和计算过程,了解急性毒性试验的常规。 [材料] 小鼠50只(体重17-25g,雌雄各半) 注射器及针头鼠笼普鲁卡因 溶液(本实验以普鲁卡因为试验药物)苦味酸溶液 [方法] 根据试验设计要求不同,下列步骤要求略有不同。 探索剂量范围 取小鼠8-10只,以2只为一组分成4-5组,选择组距较大的一系列剂量,分别按组腹腔注射和灌胃普鲁卡因溶液,观察出现的症状并记录死亡数,找出引起0%及100%死亡率(至少应找出引起20%—80%死亡率)剂量的所在范围。 2. 进行正式试验 在预初试验所获得的0%和100%致死量范围内,选用几个剂量(一般用5个剂量按等比级数增减);尽可能使半数组的死亡率都在50%以上,另半数组的死亡率都在50%以下。各组动物的只数应相等或相差无几,每组10只左右,动物的体重和性别要均匀分配。完成动物分组和剂量计算后按组腹腔注射给药。最好先从中剂量组开始,以使能从最初几组动物接受药物后的反应来判断两端的剂量是否合适,否则可随时进行调整。 LD50测定中应观察记录的项目: 实验各要素:实验题目,实验日期,室温,检品的批号、规格、来源、理化性状、配制方法及所用浓度等;动物品系、来源、性别、体重、给药方式及剂量(药物的绝对量与溶液的容量)和给药时间等。 给药后各种反应;潜伏期(从给药到开始出现毒性反应的时间);中毒现象及出现的先后顺序,开始出现死亡的时间;死亡集中时间;末只死亡时间;死前现象。逐日记录各组死亡只数。 尸解及病理切片:从给药时开始记时,凡两小时以后死亡的动物,均及时尸解以观察内脏的病变,记录病交情况.若有肉限可见变化的则需进行病理检查.整个实验一般要观察7-14天,观察结束时,对全部存活动物称重,尸解,同样观察内脏病变并与中毒死亡鼠尸解情况相比较。当发现有病变时,也同样作病理检查,以比较中毒后病理改变及恢复情况。

亚硝酸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设计

亚硝酸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是评估化学物毒性特性的第一步,通过短时间经口染毒可提供对健康危害的信息。试验结果可作为化学毒性分级和标签标识以及确定亚慢性毒性试验和其它毒理学试验剂量的依据。 2、此实验为设计性实验,通过此试验应学会化学物急性毒性评价试验的基本程序,并且掌握进行试验设计时应考虑的各种因素与试验条件。 3、熟悉实验动物的饲喂技术及基本要求,掌握实验动物灌胃的技能,学会LD50及其可信限的计算方法。 4、通过本试验获得受试化学物的半数致死剂量,并描述试验过程中实验动物的各种反应及可能的靶器官。 二、实验器材与试剂 实验试剂: 苦味酸, 酸性品红,水,动物饲料 实验动物与仪器:小白鼠、灌胃针、天平、饲养室、烧杯、容量瓶、吸量管、手术剪、托盘、镊子等 三、实验步骤 1.实验动物选择与管理:选择50只,2-3月龄,体重在 18-22g的健康小鼠,小鼠重量相差在10%以内。 2.实验管理: 实验前动物先适应饲料和环境4d。适应期 间和试验期间雌雄分笼饲养,染毒前4小时小鼠必须 空腹,染毒后继续禁食2-4h,染毒期间饮水不限。

3.实验条件:饲养室温度控制在22±3oC,相对湿度在 30%-50%之间,无对流风,昼夜各半。 4.实验动物染色与分组:用黄色3%-5%苦味酸,0.5%酸 性品红对动物进行染色标记,黄色和红色分别代表个位和十位。动物分为左、中、右三区,左上肢、左中部和左下肢分别表示1、2、3或者10、20、30,以此类推。50只动物分成随机分5组,分别为A、B、C、 D、E每组10只,且雌雄各半。 5.剂量设计与剂量分组(见下表):查阅文献得知小鼠 LD50为200mg\kg.亚硝酸钠为白色至淡黄色粒状结晶或粉末,无味,易潮解,有毒,水溶液呈碱性,在水中溶解度为82g/100ml。相对密度(水=1g/cm3):2.17g/cm3;熔点:271℃;沸点320℃(分解)。将亚硝酸钠溶于水中,动物按10ml\kg给药,得到的受试物浓度C=剂量/10(ml/kg)。

药物急性毒性试验LD50的方法

精品文档 药物急性毒性试验LD 50的方法 对全新结构的药物或中草药复方,先通过小批量动物的摸索,找出0%和100%估计致 死量(即Dmin和Dmax),再求出i值。 (1)用10倍稀释的药物浓度系列,用少量动物(每组2~3只),找出大致死亡范围。如: 上述结果提示,大致死亡范围为:50~500 mg/kg。 (2)再用1、2、4、8……等2倍稀释的药物浓度系列,每组4只,找出Dmin和Dmax。如: Dmax :当出现4/4死亡时,如其前一组为3/4死亡,则取4/4组的剂量为Dmax ;如前一组为1/4或2/4死亡,考虑到4/4组的剂量在正式实验中可能的死亡率低于70%,为慎重 起见,可将4/4组的剂量乘以2作为Dmax。 Dmax=400 X 70% X 2=560 mg/kg Dmin :当出现0/4死亡时,如其后一组为1/4死亡,则取0/4组的剂量为Dmin ;如后一组大于1/4,考虑到0/4组的剂量在正式实验中可能的死亡率高于70%,为慎重起见,可 将0/4组的剂量除以2作为Dmin。 Dmin=50 十70% 十2~ 35 mg/kg (3)本法用较少的动物和药物,寻找出正式实验时最高死亡率不低于70%,最低死亡率不高于30%点剂量范围在确定了Dmax和Dmin以后,可求得组间距(i值): lg Dmax-lgDmin i= ------------------------------ n-1 (4)以Dmin的对数为起点,向上退出n组动物的各组剂量的对数值,求出反对数即可得出各组的剂量值。 注意:①LD50测定中剂量组数的设计,除符合统计学要求外,还应根据预试验所提供 的药物的毒性情况而定。②一般而言,在实际工作中,设4~5个剂量组,组距以0.65~0.85 为宜。③小鼠每组10只(雌雄各半),大鼠不应少于6~8只。

实验二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毒理学实验二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实验动物分组方法 2、测定LD50的试验设计原则 3、小鼠的经口灌胃技术 二、试剂和材料 1、实验动物: (1)动物品种:健康成年ICR小鼠,体重18g?22g (2)样品来源:首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 2、器材:注射器(1ml)、灌胃针头、烧杯、吸管、容量瓶、烧杯、棉签、动物 秤。 3、试剂:敌敌畏(1400mg/ml)、苦味酸染液(标记用)。 三、实验内容 1、健康实验动物的选择和性别鉴定 选择健康的雄性小鼠(健康标准:毛顺、毛顺、无分泌物、反应敏锐。动物出现圆圈动作可能为中耳炎,废弃。) 肛门与生殖孔距离:大者为雄性,小者为雌性 2、实验动物称重、编号和随机分组 选择体重在18-22 g的小鼠,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动物按体重分为几个体重段,再从每个体重段分出各组动物),每组10只小鼠,用黄色的苦味酸饱和液 标号1~9,10号小鼠不标记。 3、受试化学物溶液的配制 (1)确定灌胃量:0.1ml/10g (2)确定最高给药量,计算溶液浓度,估计给药总体积 (3)药品称量及稀释 4、小鼠灌胃技术 左手固定,右手持灌胃器,插入动物口腔,沿咽后壁徐徐插入食道,深度为口腔至剑突的距离。 5、毒性体征的观察和LD50计算 (1)毒性体征的观察: 染毒后注意观察小鼠中毒的发生、发展过程及死亡数和死亡时间 按表格记录动物体征及出现时间,记录死亡情况及时间,观察期为30 min

(2) LD50的计算: a 实验各组剂量的确定:设 5组,每组雌雄动物各10只 剂量组距d 为: lg LD 100 一 lg LD 0 组数-1 d 为相邻两个剂量组剂量对数之差 利用lgLD0依次加d ,取反对数,即可得出各组剂量 b 、LD50的计算(见附件): 1 lg LD 50 = X k d' (P i P i 1) Xk:最大剂量的对数 d :相邻两组对数剂量之差 数 Pi :各组死亡率 i :组数 C 、求半数致死量的95%可信区间 标准误公式: S lg LD 50 = d ni :实验动物数。 ?1 lg (lg LD 50 - 1 .96 S lg LD 50 ) 四、实验过程 1、人员分工:本次实习同学分两个大组(A 组和B 组),分别在不同实验室。每大 组分5个小组,分别处理雌雄动物,每小组 10只动物。 集体活动:1、2、3、4、5组各1人,进行受试物配制。 P i (1 - P i ) ni - 1 95% 可信区间: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Acute Oral Toxicity Test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动物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的基本原则、要求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化妆品原料安全性毒理学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OECD Guidelines for Testing of Chemicals ( No. 401, Feb. 1987 ) USEPA OPPTS Harmonized Test Guidelines (Series 870.1100, Aug. 1998 ) 3 试验目的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是评估化妆品原料毒性特性的第一步,通过短时间经口染毒可提供对健康危害的信息。试验结果可作为化妆品原料毒性分级和标签标识以及确定亚慢性毒性试验和其它毒理学试验剂量的依据。 4 定义 4.1 急性经口毒性(Acute oral toxicity):一次或在24h内多次经口给予实验动物受试物后,动物在短期内出现的健康损害效应。 4.2 经口LD50(半数致死量,Medium lethal dose):经口一次给予受试物后,引起实验动物总体中半数死亡的毒物的统计学剂量。以单位体重接受受试物的重量(mg/kg或g/kg)来表示。 5 试验的基本原则 以管饲法经口给予各试验组动物不同剂量的受试物,每组用一个剂量,染毒剂量的选择可通过预试验确定。染毒后观察动物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试验期间死亡的动物要进行尸检,试验结束时仍存活的动物要处死并进行尸检。本方法主要适用于啮齿类动物的研究,但也可用于非啮齿类动物的研究。 6 试验方法 6.1 受试物 受试物应溶解或悬浮于适宜的介质中,建议首选水,其次是植物油(如玉米油),或考虑使用其它介质(如羧甲基纤维素、明胶、淀粉等)。对非水溶性介质,应了解其毒理特性,否则应在试验前先确定其毒性。每次经口染毒液体的最大容量取决于实验动物的大小,对啮齿类动物所给液体容量一般为1mL/100g,水溶液可至2mL/100g。通过调整受试物溶液浓度使各剂量组经口染毒的容量一致。 6.2 实验动物和饲养环境 首选健康成年大鼠和小鼠,也可选用其它敏感动物。使用雌性动物应是未孕和未曾产仔的。实验动物体重之间相差不得超过平均体重的20%。试验前动物要在实验动物房环境中至少适应3~5d时间。 实验动物及实验动物房应符合国家相应规定。选用常规饲料,饮水不限制。 6.3 剂量水平

急性经口毒性实验

实验二 急性经口毒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一)通过本次实验掌握经口灌胃技术,半数致死剂量的意义。 (二)通过本次实验学习半数致死剂量的计算及毒性判定。 二、测定方法: 本实验以灌胃方式测定敌敌畏DDV 的半数致死量(经口LD50=50~92mg/kg )。 (一)实验仪器、动物及分组: 1. 健康成年小鼠(18g ~25g),雌雄各半。动物秤、灌胃针、烧杯、编号笔、解剖剪、小磁盘、鼠笼。 2. 实验前动物要在实验环境中适应3~5 d 时间,以了解其正常活动情况和健康状 况,并淘汰不健康或体重不符合要求的动物 。 3. 本次实验取体重18-25 g 的小鼠,实验时,将小鼠称体重、编号、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实验动物分成6组,每组24只,雌雄各半。 (二)剂量选择: 1. 首先查阅与受试化学物结构及理化性质相近似的化学物的LD50,以此值作为受试化学物的预期毒性中值,即中间剂量组,再上下各推1-2 个剂量组,进行预实验。 2. 各剂量组的间距可根据LD50 计算方法要求按等比级数或等差级数安排。 3. 本实验用机率单位法计算LD50,要求按等比级数排列,常用1:0.8,如敌敌畏的最高剂量为125 mg/kg ,其次剂量组为125 mg/kg *0.8=100 mg/kg ,依次类推为80 、64 和51.2 mg/kg 五个剂量组。 (三)受试化学物配制与稀释 1. 溶剂: 水溶性受试化学物以蒸馏水为溶剂配制成溶液。 脂溶性受试化学物以吐温-80、二甲基亚砜、植物油等配制。 2. 受试物的稀释 等容量稀释法,各个剂量组的动物均给予相同单位体重体积的受试化学物,按照事先设计的剂量分别稀释配制为几种不同的浓度的受试物溶液。 例如本次实验五个剂量组: 各剂量组动物给予相同单位体重体积受试物均为10ml/kg 。 等容量稀释法 D :设计的染毒剂量, mg/kg V :动物给药量(相同单位体重体积)均为 10ml/kg X :各组需配制的受试物溶液的浓度(mg/ml ) 如:第一组染毒剂量D=51.2mg/kg ,动物按V= 10ml/kg 体重给药,配制的受试物浓度为X=51.2mg/10ml 依次类推:五个组所需配制的受试物浓度分别为 第一组:51.2mg/10ml 第二组: 64mg/10ml 第三组: 80mg/10ml 第四组: 100mg/10ml 第五组: 125mg/10ml 另设一个阴性对照组 各剂量组小鼠灌胃容量计算: V D X

急性毒性试验

试验目的:急性毒性试验是在24小时内给药1次或2次(间隔6-8小时),观察动物接受过量的受试药物所产生的急性中毒反应,为多次反复给药的毒性试验设计剂量、分析毒性作用的主要靶器官、分析人体过量时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I期临床的剂量选择和观察指标的设计提供参考信息等。 一、啮齿类动物单次给药的毒性试验 (一)试验条件 1.动物品系:常用健康的小鼠、大鼠。选用其他动物应说明原因。年龄一般为7-9周龄。同批试验中,小鼠或大鼠的初始体重不应超过或低于所用动物平均体重的20%.实验前至少驯养观察1周,记录动物的行为活动、饮食、体重及精神状况。 2.饲养管理:动物饲料应符合动物的营养标准。若用自己配制的饲料,应提供配方及营养成分含量的检测报告;若是购买的饲料,应注明生产单位。应写明动物饲养室内环境因素的控制情况。 3.受试药物:应注明受试药物的名称、批号、来源、纯度、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 (二)试验方法: 由于受试药物的化学结构、活性成分的含量、药理、毒理学特点各异,毒性也不同,有的很难观察到毒性反应,实验者可根据受试药物的特点,由下列几种实验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急性毒性试验。 1.伴随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2.最大耐受剂量(MTD)试验方法:最大耐受剂量,是引起动物出现明显的中毒反应而不产生死亡的剂量。 3.最大受试药物量试验方法:在合理的浓度及合理的容量条件下,用最大的剂量给予实验动物,观察动物的反应。 4.单次口服固定剂量方法(Fixed-dose procedure)。选择5、50、500和2000mg/kg四个固定剂量。 实验动物首选大鼠,给药前禁食6-12小时,给受试药物后再禁食3-4小时。如无资料证明雄性动物对受药试物更敏感,首先用雌性动物进行预试。根据受试药物的有关资料,由上述四个剂量中选择一个作初始剂量,若无有关资料作参考,可用500mg/kg作初始剂量进行预试,如无毒性反应,则用2000mg/kg 进行预试,此剂量如无死亡发生即可结束预试。如初始剂量出现严重的毒性反应,那就用下一个挡次的剂量进行预试,如该动物存活,就在此两个固定剂量之间选择一个中间剂量试验。每个剂量给一只动物,预试一般不超过5只动物。每个剂量试验之间至少应间隔24小时。给受试药物后的观察期至少7天,如动物的毒性反应到第7天仍然存在,尚应继续再观察7天。 在上述预试的基础上进行正式试验。每个剂量最少用10只动物,雌雄各半。根据预试的结果,由前面所述的四种剂量中选择出可能产生明显毒性但又不引起死亡的剂量;如预试结果表明,50mg/kg引起死亡,则降低一个剂量档次试验。

实验二 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毒理学实验二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一、实验目得 1、掌握实验动物分组方法 2、测定LD50得试验设计原则 3、小鼠得经口灌胃技术 二、试剂与材料 1、实验动物: (1)动物品种:健康成年ICR小鼠,体重18g~22g (2)样品来源:首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 2、器材:注射器(1ml)、灌胃针头、烧杯、吸管、容量瓶、烧杯、棉签、动物秤。 3、试剂:敌敌畏(1400mg/ml)、苦味酸染液(标记用)。 三、实验内容 1、健康实验动物得选择与性别鉴定 选择健康得雄性小鼠(健康标准:毛顺、毛顺、无分泌物、反应敏锐。动物出现圆圈动作可能为中耳炎,废弃。) 肛门与生殖孔距离:大者为雄性,小者为雌性 2、实验动物称重、编号与随机分组 选择体重在18-22 g得小鼠,采用随机分组得方法(动物按体重分为几个体重段,再从每个体重段分出各组动物),每组10只小鼠,用黄色得苦味酸饱与液标号1 ~9,10号小鼠不标记、 3、受试化学物溶液得配制 (1)确定灌胃量:0、1ml/10g (2)确定最高给药量,计算溶液浓度,估计给药总体积 (3)药品称量及稀释 4、小鼠灌胃技术 左手固定,右手持灌胃器,插入动物口腔,沿咽后壁徐徐插入食道,深度为口腔至剑突得距离。 5、毒性体征得观察与LD50计算 (1)毒性体征得观察: 染毒后注意观察小鼠中毒得发生、发展过程及死亡数与死亡时间 按表格记录动物体征及出现时间,记录死亡情况及时间,观察期为30 min (2)LD50得计算: a、实验各组剂量得确定:设5组,每组雌雄动物各10只。 剂量组距 d 为: d为相邻两个剂量组剂量对数之差 利用lgLD0依次加d,取反对数,即可得出各组剂量。 b、LD50得计算(见附件):

什么是急性毒性试验

什么是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其实就是一种毒性研究,当然对我们来讲对这种常识问题,很多人都不会去注重,因为毕竟不是作为学术研究的人,但是对这些常识有一些基本的常识了解,其实对我们的生活,也可以带来一定的帮助功效,下面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什么是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是指一次或24小时每多次染毒的试验,是毒性研究的第一步。要求采用啮齿类或非啮齿类两种动物。通常为小鼠或大鼠采用经口、吸入或经皮染毒途径。急性毒性试验主要测定半数致死量(浓度),观察急性中毒表现,经皮肤吸收能力以及对皮肤、粘膜和眼有无局部刺激作用等,以提供受试物质的急性毒性资料,确定毒作用方式、中毒反应,并为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的观察指标及剂量分组提供参考。试验概述及染毒方法 概念和实验目的 急性毒性是指机体(人或实验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外来化合物之后所引起的中毒效应,甚至引起死亡。

但须指出化合物使实验动物发生中毒效应的快慢和剧烈的 程度,可因所接触的化合物的质与量不同而异。有的化合物在实验动物接触致死剂量的几分钟之内,就可发生中毒症状,甚至死亡。而有的化合物则在几天后才显现中毒症状和死亡,即迟发死亡。此外,实验动物接触化合物的方式或途径不同,“一次”的 含义也有所不同。凡经口接触和各种方式的注射接触,“一次” 是指在瞬间将受试化合物输入实验动物的体内。而经呼吸道吸入与经皮肤接触,“一次”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期间内实验动物持续 地接触受试化合物的过程,所以“一次”含有时间因素。 以上就是关于急性毒性试验的内容介绍,希望通过这些介绍,每个人对这些常识,都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虽然说很多时候在生活当中,我们运用不到,但是毕竟对这种常识有一定的了解,对自己身体的保护,也是比较有利的。

姜黄急性毒性实验方案

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是指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染毒的试验,是毒性研究的第一步。要求采用啮齿类或非啮齿类两种动物。通常为小鼠或大鼠采用经口、吸入或经皮染毒途径。 急性毒性试验主要测定半数致死量(浓度),观察急性中毒表现,经皮肤吸收能力以及对皮肤、粘膜和眼有无局部刺激作用等,以提供受试物质的急性毒性资料,确定毒作用方式、中毒反应,并为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的观察指标及剂量分组提供参考。 一、概念和试验目的 (一)急性毒性概念 急性毒性是指机体(人或实验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外来化合物之后所引起的中毒效应,甚至引起死亡。 但须指出化合物使实验动物发生中毒效应的快慢和剧烈的程度,可因所接触的化合物的质与量不同而异。有的化合物在实验动物接触致死剂量的几分钟之内,就可发生中毒症状,甚至死亡。而有的化合物则在几天后才显现中毒症状和死亡,即迟发死亡。此外,实验动物接触化合物的方式或途径不同,“一次”的含义也有所不同。凡经口接触和各种方式的注射接触,“一次”是指在瞬间将受试化合物输入实验动物的体内。而经呼吸道吸入与经皮肤接触,“一次”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期间内实验动物持续地接触受试化合物的过程,所以“一次”含有时间因素。 (二)实验目的 1.求出受试化合物对一种或几种实验动物的致死剂量(通常以LD50为主要参数),以初步估计该化合物对人类毒害的危险性。 2.阐明受试化合物急性毒性的剂量-反应关系与中毒特征。 3.利用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化合物在机体内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过程及其动力学变化。也可用于研究急救治疗措施。 二、实验动物和染毒方法 (一)实验动物选择 在卫生毒理学领域中,体内试验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最终是为了阐明受试外来化合物对人的急性危害性质和危害强度。所以选择实验动物时,要求在其接触化合物之后的毒性反应,应当与人接触该化合物的毒性反应基本一致,虽然利用任何一种或几种实验动物的急性毒性结果向人外推都必须十分慎重,但这一选择实验动物的原则仍非常重要。 1.物种选择以选择哺乳动物为主。实际应用中以大鼠和小鼠为主,尤以大鼠使用很多。需指出大鼠并非对外来化合物都最敏丅感。家兔常用于研究化合物的皮肤毒性,包括对粘膜的刺激。猫、狗也用于急性毒性试验,但因价贵不易于大量使用。猪为杂食动物,对一些化合物的生物效应表现与人有相似之处,尤其是皮肤结构与人较近似。但因体大、价贵,不便大量使用。 归纳起来,在进行化合物急性毒性研究中,选择实验动物的原则是:尽量选择对化合物毒性反应与人近似的动物;易于饲养管理,试验操作方便;易于获得、品系纯化,且价格较低的动物。为了有利于预测化合物对人的危害,要求选择两种以上的实验动物,最好一种为啮齿类,一种为非啮齿类,分别求出其急性毒性参

实验二 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毒理学实验二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1、实验目的 1、掌握实验动物分组方法 2、测定LD50的试验设计原则 3、小鼠的经口灌胃技术 二、试剂和材料 1、实验动物: (1)动物品种:健康成年ICR小鼠,体重18g~22g (2)样品来源:首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 2、器材:注射器(1ml)、灌胃针头、烧杯、吸管、容量瓶、烧杯、棉签、动物秤。 3、试剂:敌敌畏(1400mg/ml)、苦味酸染液(标记用)。 3、实验内容 1、健康实验动物的选择和性别鉴定 选择健康的雄性小鼠(健康标准:毛顺、毛顺、无分泌物、反应敏锐。动物出现圆圈动作可能为中耳炎,废弃。) 肛门与生殖孔距离:大者为雄性,小者为雌性 2、实验动物称重、编号和随机分组 选择体重在18-22 g的小鼠,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动物按体重分为几个体重段,再从每个体重段分出各组动物),每组10只小鼠,用黄色的苦味酸饱和液标号1~9,10号小鼠不标记。 3、受试化学物溶液的配制 (1)确定灌胃量:0.1ml/10g (2)确定最高给药量,计算溶液浓度,估计给药总体积 (3)药品称量及稀释 4、小鼠灌胃技术 左手固定,右手持灌胃器,插入动物口腔,沿咽后壁徐徐插入食道,深度为口腔至剑突的距离。 5、毒性体征的观察和LD50计算 (1)毒性体征的观察:

染毒后注意观察小鼠中毒的发生、发展过程及死亡数和死亡时间 按表格记录动物体征及出现时间,记录死亡情况及时间,观察期为30 min (2) LD50的计算: a、实验各组剂量的确定:设5组,每组雌雄动物各10只。 剂量组距 d 为: d为相邻两个剂量组剂量对数之差 利用lgLD0依次加d,取反对数,即可得出各组剂量。 b、LD50的计算(见附件): C、求半数致死量的95%可信区间 4、实验过程 1、人员分工:本次实习同学分两个大组(A组和B组),分别在不同实验室。每大组分5个小组,分别处理雌雄动物,每小组10只动物。 集体活动:1、 2、 3、 4、5 组各1人,进行受试物配制。 各小组活动: 每小组1人(共4人),进行动物标记。(1-10号) 每小组1人(共4人),进行体重记录。(1-10号) 每小组1人(共4人),进行灌胃。(1-10号) 每小组1人(共4人),根据体重吸取受试物(0.1ml/10g)

001-经口急性毒性试验方法-改良寇氏法

001-经口急性毒性试验方法-改良寇氏法 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改良寇氏法 K?rber 法由K?rber 于1931提出,后经Finney 改进,顾汉颐作过改进,1963年孙 瑞元教授对该法进一步改进,改进后的计算方法称为点斜法或孙氏法,增加了不含0%和100%死亡率的校正式,所得LD 50及全部有关参数与正规概率单位法相近。 改良寇氏法(K?ber)试验设计的原则是:各组剂量按等比级数;各组动物数相等: 大致有一半组数的动物死亡率在10%~50%之间,另一半在50%~100%之间,最好出现0 % 和100 %的剂量组。 一、剂量选择及分组 1、剂量选择 剂量设计是否合理是急性毒性试验能否成功的关键。 探求外源化学物的急性毒性,测定其LD 50或LC 50时,应首先广泛查阅文献资料, 了解该化学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如结构式、分子量、溶解度、挥发度、纯度及杂质 含量等,其次确定测定LD 50的计算方法,然后设计剂量。 2、预试验: 总的原则是先用少量动物,以较大的剂量间距染毒,求出粗略的致死剂量范围,即确 定受试动物全部致死的最小剂量(b )和全部不致死的最大剂量(a ),即求出待测化学 物0 %~100 %的大致致死剂量范围,然后在这个剂量范围内按几何级数的间距设计5~7个 剂量组,组间剂量呈等比级数(r ),其比值为1.2~1.5。进行正式实验。 用于急性毒性试验时,动物的体重为:大鼠180~200g,小鼠18~22g,豚鼠200~250g,家兔2~2.5kg,犬10~12 kg。用于实验的同一批动物体重变异范围不得超过所用动物平均 体重的20%。仍然遵守雌雄各半或雌雄兼取的原则。当预试中发现化学物的毒性有明显的 性别差异时,则需要选用雌、雄两种性别的动物分别进行试验,求出各自的LD 50。 通过预试,找出受试化学物引起动物死亡的大致剂量范围,以此为依据设计正式试验 的剂量和分组。按下式设计剂量组: r =n b a 式中:r —相邻两组剂量的比值,一般为1.2~1.5,

急性毒性试验[1]

实验一急性毒性试验(Acute Cytotoxicity Test) 一、实验目的: 了解生物材料急性毒性的含义,掌握急性毒性试验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医学上通常指的急性毒性试验是对药物而言的,并以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 LD50)来衡量药物急性毒性的大小。所谓LD50是指某一药物使试验动物总体死亡一半的剂量,由于LD50是剂量反应曲线上最敏感的一点,而且有易测、准确和重复性好的优点,以此作为药物使用的安全指标。但对于生物材料而言,它与药物在体内的反应机理不同,大多数生物材料不能计算LD50,所以在试验过程中,通过对实验动物进行动物静脉或腹腔注射试验材料或其浸提液来观察实验动物体重在24、48和72h的变化、运动、呼吸状态以及死亡情况作为评价的指标,判定某种生物材料的急性毒性作用。 三、实验对象:小鼠 四、实验器材和药品: 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蒸馏水,生理盐水(0.9%),注射器(1ml),量筒(10ml),小烧杯(50、100ml),高压消毒器。 五、实验步骤: 1.浸提液制备: 按评价标准裁剪试样,选择适当浸提温度制备浸提液。 2.将10只体重在17~23g间的健康、未做过其他实验的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 3.将浸提液按每公斤小鼠体重注射50ml于实验组小鼠尾静脉(50ml/kg),用生理盐水按同样方法作空白对照。 4.记录试样表面积和使用浸提液的容量;记录注射后24h、48h、72h两组小鼠的体重,观察其各种生物学反应情况。 六、评价方法:

2.结果判断标准: 2.1 在72h观察期内,注射材料浸提液的动物反应不大于对照组动物,则认为该材料符合急性毒性试验要求。 2.2在72h观察期内,注射材料浸提液动物中有2只以上出现轻度毒性症状或仅1只动物出现明显毒性症状死亡,或实验组5只动物的体重均下降,即使无其他中毒症状都要进行重复试验。 2.3 重复试验的动物数量应加倍,即每组需10只小鼠。浸提液应该重新制备。重复试验若符合2.1 项要求,则认为该材料合格。 2.4 如实验组动物有2只以上发生死亡或3只以上出现明显毒性症状或动物普遍出现进行性体重下降,则不需要重复试验,可认为该材料不符合急性毒性试验要求。 附:小鼠静脉注射方法 小鼠的尾部有三条静脉,一般采用两侧的静脉。把动物固定在暴露尾部的固定器内(可用烧杯、铁丝罩或粗试管邓物代替固定器)。拔去尾部静脉走向的毛,置尾巴于40~500C 温水中浸泡几分钟,或用75%乙醇棉球反复擦抹,使尾部血管扩张。行尾部注射时,尽量采用与尾部平行的角度进针,抽吸法不能验证是否穿刺成功,开始注药时应尽量缓慢,仔细观察,如果有白色皮丘出现,说明未刺入血管,应重新向尾部方向移动针头,再次穿刺,直至注射时无皮丘出现,才能正式注射药物,有时在注射药物的同时可见静脉血被进去的药物向前推进。 实验二致热源试验(hypersusceptibility test) 一、实验目的: 掌握致热源实验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致热源试验是通过被测材料或其浸提液注入实验动物体内,若浸提液存在热源物质,作用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靶细胞后,促使其产生内出性热源,作用于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动物体温上升,因此,观察动物的体温变化可用来判断该材料或其浸提液中所含热源量是否符合人体的要求。 三、实验对象:兔 四、实验器材和药品: 硅橡胶、蒸馏水、生理盐水(0.9℅)、注射器(50ml)、烧杯(150ml)、量筒(100ml)、高压消毒器、体温计(肛测)。 五、实验步骤: 1.浸提液制备: 1.1将所有与浸提液接触的容器、量器等玻璃器皿均应先置于干燥箱内250℃加热30min,或180℃加热2h去除热原物质。 1.2 浸提液所用灭菌0.9℅生理盐水应是热原检查合格者,试样浸提前应用同一批号灭

实验二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实验二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毒理学实验二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实验动物分组方法 2、测定LD50的试验设计原则 3、小鼠的经口灌胃技术 二、试剂和材料 1、实验动物: (1)动物品种:健康成年ICR小鼠,体重18g~22g (2)样品来源:首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 2、器材:注射器(1ml)、灌胃针头、烧杯、吸管、容量瓶、烧杯、棉签、动物秤。 3、试剂:敌敌畏(1400mg/ml)、苦味酸染液(标记用)。 三、实验内容 1、健康实验动物的选择和性别鉴定 选择健康的雄性小鼠(健康标准:毛顺、毛顺、无分泌物、反应敏锐。动物出现圆圈动作可能为中耳炎,废弃。) 肛门与生殖孔距离:大者为雄性,小者为雌性 2、实验动物称重、编号和随机分组

选择体重在18-22 g 的小鼠,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动物按体重分为几个体重段,再从每个体重段分出各组动物),每组10只小鼠,用黄色的苦味酸饱和液标号1~9,10号小鼠不标记。 3、受试化学物溶液的配制 (1)确定灌胃量:0.1ml/10g (2)确定最高给药量,计算溶液浓度,估计给药总体积 (3)药品称量及稀释 4、小鼠灌胃技术 左手固定,右手持灌胃器,插入动物口腔,沿咽后壁徐徐插入食道,深度为口腔至剑突的距离。 5、毒性体征的观察和LD50计算 (1)毒性体征的观察: 染毒后注意观察小鼠中毒的发生、发展过程及死亡数和死亡时间 按表格记录动物体征及出现时间,记录死亡情况及时间,观察期为30 min (2)LD50的计算: a 、实验各组剂量的确定:设5组,每组雌雄动物各10只。 剂量组距 d 为: 1 lg lg d 0 100--=组数LD LD

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 试验目的:急性毒性试验是在24小时内给药1次或2次(间隔6-8小时),观察动物接受过量的受试药物所产生的急性中毒反应,为多次反复给药的毒性试验设计剂量、分析毒性作用的主要靶器官、分析人体过量时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I期临床的剂量选择和观察指标的设计 提供参考信息等。 一、啮齿类动物单次给药的毒性试验 (一)试验条件 1.动物品系:常用健康的小鼠、大鼠。选用其他动物应说明原因。年龄一般为7-9周龄。同批试验中,小鼠或大鼠的初始体重不应超过或低于所用动物平均体重的20%。实验前至少驯养观察1周,记录动物的行为活动、饮食、体重及精神状况。 2.饲养管理:动物饲料应符合动物的营养标准。若用自己配制的饲料,应提供配方及营养成分含量的检测报告;若是购买的饲料,应注明生产单位。应写明动物饲养室内环境因素的控 制情况。 3.受试药物:应注明受试药物的名称、批号、来源、纯度、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 (二)试验方法: 由于受试药物的化学结构、活性成分的含量、药理、毒理学特点各异,毒性也不同,有的很难观察到毒性反应,实验者可根据受试药物的特点,由下列几种实验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急 性毒性试验。 1.伴随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2.最大耐受剂量(MTD)试验方法:最大耐受剂量,是引起动物出现明显的中毒反应而不产

生死亡的剂量。 3.最大受试药物量试验方法:在合理的浓度及合理的容量条件下,用最大的剂量给予实验动 物,观察动物的反应。 4.单次口服固定剂量方法(Fixed-dose procedure)。选择5、50、500和2000mg/kg四个 固定剂量。 实验动物首选大鼠,给药前禁食6-12小时,给受试药物后再禁食3-4小时。如无资料证明雄性动物对受药试物更敏感,首先用雌性动物进行预试。根据受试药物的有关资料,由上述四个剂量中选择一个作初始剂量,若无有关资料作参考,可用500mg/kg作初始剂量进行预试,如无毒性反应,则用2000mg/kg进行预试,此剂量如无死亡发生即可结束预试。如初始剂量出现严重的毒性反应,那就用下一个挡次的剂量进行预试,如该动物存活,就在此两个固定剂量之间选择一个中间剂量试验。每个剂量给一只动物,预试一般不超过5只动物。每个剂量试验之间至少应间隔24小时。给受试药物后的观察期至少7天,如动物的毒性反应到第7 天仍然存在,尚应继续再观察7天。 在上述预试的基础上进行正式试验。每个剂量最少用10只动物,雌雄各半。根据预试的结果,由前面所述的四种剂量中选择出可能产生明显毒性但又不引起死亡的剂量;如预试结果表明,50mg/kg引起死亡,则降低一个剂量档次试验。 试验观察:给受试药物后至少应观察2周,根据毒性反应的具体特点可适当延长。对每只动物均应仔细观察和详细记录各种毒性反应出现和消失的时间。给受试药物当天至少应观察记录两次,以后可每天一次。观察记录的内容包括皮肤、粘膜、毛色、眼睛、呼吸、循环、自主及中枢神经系统行为表现等。动物死亡时间的记录要准确。给受试药物前、给受试药物后1周、动物死亡及试验结束时应称取动物的体重。所有动物包括死亡或处死的动物均应进行尸检,尸检异常的器官应作病理组织学检查。固定剂量试验法所获得的结果,参考下表标准进 行评价。 单次口服固定剂量试验法结果的评价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Acute Oral Toxicity Test 一、实验内容 1、动物的称重、编号、随机分组; 2、受试物的配制(等容量稀释); 3、小鼠灌胃染毒操作技术; 4、急性毒性反应观察; 5、LD50(机率单位法)的计算和毒性分级。 二、材料和试剂 1、实验动物:选用健康成年小鼠(18~22g)。试验前要对动物饲养观察3~7天,以适应饲养环境,并淘汰不健康或体重不符合要求的动物; 2、器材:注射器,灌胃针,体重称,吸管,吸球,容量瓶,烧杯,棉棒,试剂瓶; 3、试剂:DDV(80g/100ml),苦味酸,蒸馏水。 三、操作步骤 (一)实验动物与分组: 首选健康成年小鼠(18g~22g)和大鼠(180g~220g),也可选用其它敏感动物。同性别实验动物个体间体重相差不得超过平均体重的10%。试验前动物要在试验环境中至少适应3~7d时间,以适应饲养环境,并淘汰不健康或体重不符合要求的动物 本次试验取体重18~22g的小鼠,试验时,将小鼠称体重、编号、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实验动物分成5组,每组8只。 (二)剂量选择: 首先了解受试化学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查阅与受试化学物结构及理化性质相近似的其它化学物毒性资料(LD50),以此值作为受试化学物的预期毒性中值,即中间剂量组,再上下各推1~2个剂量组,进行预试验。但应注意,动物种系和给药途径相同的毒性资料才可用作预期毒性中值。 各剂量组的间距可根据LD50计算方法要求按等比级数或等差级数安排。本实验用机率单位法计算LD50,要求按等比级数排列,常用1:0.8,如敌敌畏的最高剂量为125mg/kg,其次剂量组为125mg/kg×0.8=100mg/kg,依次类推为80、64和51.2mg/kg五个剂量组。 (三)受试化学物配制与稀释 1、溶剂:水溶性受试化学物以蒸馏水为溶剂配制成溶液,脂溶性受试化学物以吐温-80、二甲

28天重复经口毒性试验方法研究

28天重复经口毒性试验 Repeated Dose 28-Day Oral Toxicity Study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啮齿类动物28天重复经口毒性试验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检测化妆品原料及产品的短期毒性作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OECD Guidelines for the Testing of Chemicals (No. 407, Oct. 200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28天经口毒性试验GB 15193.22-2014 3 试验目的 通过本试验确定28天经口连续接触化妆品原料或产品引起的毒性效应,了解其作用靶器官和剂量-反应关系,并估计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初步评价化妆品原料或产品经口的安全性,并为慢性经口毒性试验的剂量、观察指标、毒性终点的选择提供参考信息。 4 定义 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AEL,No-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是指通过动物试验,以现有的技术手段和检测指标未观察到任何与受试物有关的毒性作用的最大剂量。 5 试验基本原则 化妆品原料或产品以不同染毒剂量每日经口给予各组实验动物,每组采用一个染毒剂量,连续染毒28天。染毒期间每日观察动物的毒性反应,死亡或濒死动物尽可能进行大体解剖、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染毒结束后所有存活动物实施安乐死后进行大体解剖。部分实验动物的组织器官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6 试验方法 6.1 剂量设计 至少设定3个受试物剂量组和1个对照组,除不接触受试物外,对照组的其余处理均与受试物剂量组相同。最高剂量应能引起动物毒性反应,而不引起动物死亡或严重毒性反应;最低剂量应不出现任何可观察到的毒性效应,能找出

药物急性毒性实验

实验一药物急性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目的】 了解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的意义、原理,掌握半数致死量的测定方法和计算过程。【原理】 LD50是指在一群动物中能使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由于实验动物的抽样误差,药物的致死量对数值大多在50%质反应的上下呈正态分布。在这样的质反应中药物剂量和质反应间呈S型曲线,S型曲线的两端处较平,而在50%质反应处曲线斜率最大,因此这里的药物剂量稍有变动,则动物的死或活的反应出现明显差异,所以测定半数致死量能比较准确地反映药物毒性的大小。 【实验材料】 1、动物:小白鼠,体重18-24g,雌、雄各半,实验前禁食12小时,不禁水。 2、药品:盐酸普鲁卡因,苦味酸。 3、器械:小鼠笼,天平,注射器(1mL),电子计算器。 【方法和步骤】 (一)预备实验 1、探索剂量范围:先找出100%及0%死亡的剂量,此即上下限剂量(D m及D n)。方法是先取出小鼠9-12只,每组3只,按估计量(根据经验或文献资料定出)给药,如3只小鼠全死则降低剂量一半,如全不死则增加剂量一倍,如部分死亡,则按2:1的比例向上、向下调整剂量,由此找出上下限剂量。 2、确定组数,计算各组剂量: 确定组数(G):可根据适宜的组距确定组数,一般分5-8个剂量组。 计算各组剂量:要求各组剂量按等比级数排列,在找出D m及D n和确定组数后,可按下列公式求出公比r: r 再按公比计算各组剂量D1,D2,D3,D4,D5……D m,其中D1=D n=最小剂量,D2=D1?r; D3=D2?r; D4=D3?r; D5=D4?r; ……D G=D G-1?r。r值一般以1.7~1.15之间为宜。 计算举例:已知某药在致死毒性实验中,Dm=187.5 mg/kg; Dn=76.8 mg/kg, 确定组数 G=5,求r及各组剂量。先代入公式求r=1.25,再计算各组剂量D1=Dn=76.8 mg/kg, D2=76.8?1.25=96 mg/kg, 依次计算D3,D4,及D G(D5)分别为120,150,187.5 mg/kg。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