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课标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与过渡的几点看法doc

新课标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与过渡的几点看法doc

新课标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与过渡的几点看法

谈际国

调查刚刚上高一的学生,很多学生谈到他们的失落:初中每次不下八九十分,高一时却总是六七十分,有时连及格也难以保证,因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倍感疑惑,学生不适应高中的数学的教学要求,学生不适应高中的数学的教法,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是普遍性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还在于初、高中数学教学上的衔接问题。2007年十月份韶关市数学教研室专门就新课标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与过渡召开了一次研讨会,我也参加了这次研讨会.结合本人教学实际,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寻找解决对策。

1 高一学生数学成绩下降的原因

1.1 教材的原因

广东省乳源县高级中学近三年使用的初中教材有3种,2006级新生使用的是旧人教版,2007级新生和2008级新生分别使用新课标的北师版和苏教版.初中教材尤其是新教材大大降低难度,删减了不少内容。内容呈现的方式也越来越通俗具体,感性化,题型少而简单,体现了“浅、少、易”的特点,旧人教版的内容虽删减内容不多,但韶关市区使用的是北师版教材,而升中考由市命题,故考试的要求就基本按新课标的要求。中考题比较简单,并且知识点对题目比较固定,缺少灵活性,故初三老师复习时对知识点对题目反复练、反复讲、反复练。

相对而言,高中数学一开始,就学习集合概念,子集、交集、并集、补集概念,函数概念,单调性概念,奇偶概念.概念抽象,定理严谨,逻辑性强,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要求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繁冗复杂,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的特点。

而最致命的是初高中的教材出现明显的脱节,有不少教材衔接中的空白区,教学上的盲点。如“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这个内容在初中新课程标准中就除去了,还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立方和(差)公式”“根与系数的关系”“射影定理”“绝对值”等这样的内容,在新课程标准中没有提到具体要求,只在新课程教材的阅读内容中有涉及,二次函数的要求仅限于了解图像,对称轴,顶点坐标,配方法求最值等最基本的内容,且只学不考,大多数的同学对基本的。内容尚且掌握不好,更不用谈有关的应用了,而高中教材也没有安排这些内容的进一步学习,因而学习就存在较大的障碍。

1.2 教法学法的原因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大,教学要求较低,且课时较充足.因而课容量小,教学进度较慢.虽然不少学校教师也使用洋思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但还有相当部分的教师由于认识不够,并没有严格按照要求来实施,至使这种教学法并没完全铺开,多数学生还是习惯于围着教师转,满足于你讲我听,你出题我做这种学习方式,缺乏学习主动性,缺乏积极思维,缺乏自学能力,碰到问题完全寄希望于老师的讲解,依赖性较强。学生学习能力的欠缺又在教师反复讲解、多次演练下,得已掩盖。

到了高中,许多学生往往沿用初中学法,没有预习、复习、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意识.再加上我校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目标体验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40分钟之内按教师布置的自学指导和自学检测,自己

思考、解答,进行自学,教师只是在存在问题较多的环节上引导和讲解,讲解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这种教学法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自主控制的能力。这使得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同时高中数学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和课时少,教师在讲解时也不单纯讲述解题过程,更多的是注意点拔知识的发现过程,倾重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学生在听课时就更易存在思维障碍,不容易跟教师的节奏,从而产生学习障碍,影响数学的学习。

2 搞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对策

2.1 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

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这里主要做好4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人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四是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有机会可多与初中教师多交流,互相听课,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2.2 搞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

2.2.1 教学内容的衔接

在学前周,要有意识针对学生的基础、教材的空白和淡化部分以校本课程的形式,编好学习资料,用一个月的时间给学生补习,重点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二次根式的分母有理化,绝对值中含字母式子的化简;

2)因式分解中的十字相乘(特别是二次项系数不为1和含字母系数的多项式),分组分解法;

3)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及应用;

4)三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无理方程、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

5)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韦达定理及其应用;

6)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别注意加强对函数图像的理解)、性质,它的3种表达形式,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的顶点,最值的确定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7)四心(内心与外心、重心与垂心)的概念及其性质;

8)射影定理、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的推导和应用;

9)圆内接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证明与应用;

10)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

11)两圆连心线的性质、两圆公切线的求法和性质.

2.2.2教法、学法的衔接

1)利用学前周让新生尽快适应目标体验教学模式.作为刚分配或调入的老师经过一系列的听课、学习、试讲甚至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才适应目标体验教学模式,学生要适应就更应该进行培训了。我们可在学前周学习初中延展知识时就开始贯彻这种教学方法,在尚未接触到集合,函数等抽象概念时就先适应这种教学方法,避免出现更多的不适。

2)充分利用目标体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人认为用目标体验模式这种教学方法,容易限制

学生,圈死学生的思维,其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只要各个环节处理得当,也可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将本来枯燥无味的死板的数学知识学得丰富多彩,从而使学生学习能力提高,达到师生双赢的良好局面。

①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目标是整节课的指路标。确定得不准确,将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积极性。因此开始时可由教师定出。(目前我校采取的都是这种方式)学习目标宜短小精干,让学生能一目了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待学生较为适应目标体验教学模式后,就可以教学生如何去确定每一节课的目标,再由师生在课前共同确定,最后逐渐过渡到由学生自己来确定学习目标,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找出学习内容的本质、要求,形成终生学习的能力。更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化“你要我学”为“我想学”。

②自学能力的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贯彻目标体验模式这种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不单在课上的十分钟进行方法指导,还应该将这种指导渗透到随时随地,提醒学生在课前自学时可着重把握整体,通读和精读教材,圈画出不懂的地方,寻求问题的答案;课堂自学环节则可通过研读教材,着重解决老师给出的自学指导的问题,或针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请教老师或同学。

③反馈评价重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a,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也让学生坦露他们的思维过程,适当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在课堂上让学生说算理,使其自主掌握计算方法;讲思路,使思维明晰,达到思维训练效果;谈见解,容纳有依据有道理的奇言异说,满足其表演欲;议疑难,能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自主突破疑难点;下结论,通过归纳过程并说出结论,从而提高综合归纳能力。使学生不但能将知识内化,掌握技巧,而且可以意识到自我的存在,感受到自身智慧的威力,从而可以更充分地激发学习兴趣。

b.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如函数增减性问题,就可从初中一次函数或简单函数图像“y随工值的增大而增大,y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直观引出。学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直接从初中已掌握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数量关系就可过渡到求圆的切线方程的几何方法.还有学完直线方程后,就可以同学生一起探讨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与直线方程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就是直线方程的斜载式。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将初中的知识点、方法及时纳入高中的知识网络当中。

c.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思解题思路和步骤,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④在分层训练中巩固提高,形成能力。练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深化,将内化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主动灵活地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体现学生能否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化知识为能力的过程。在课内引导学生练重点内容,练系统知识,测易错、易忘、易混淆的东西.力争课内解决问题。

3 问题与启示

新课标初中的数学知识点较以前少了很多,难度较以前降了很多,且课时较充足,所以学生学起来比较

放松,也学得会。但是根据近两年初中升人高中的学生的情况来看,数学科整体素质呈下降趋势,问题非常严峻.这个问题的出现,说明我们新课改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值得教育部门的领导、老师深刻反思.要进行新课改是一件好事。到底怎么改?不同区域、不同学校是不是一盘棋,一个样,一哄而上?本人认为不同区域、不同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既进行了教改,又使得学生素质得到提高,实现双赢的目标。

总之,在高一数学的起步教学阶段,抓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便能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模式,从而更高效、更顺利地接受新知和发展能力。

摘自《数学教学研究(甘肃)》2008.10(15~17)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