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果蔬贮运病害05_香蕉

果蔬贮运病害05_香蕉

香蕉病害及防腐

Overview

香蕉原产于东南亚,十五世纪传到南美洲,现已成为国际性果品。全球种植面积约7000万亩,亩产900公斤,年产4000万吨。就水果而言,种植面积经次于葡萄、柑橙,居第三位。国际贸易金额居全球第三,贸易量居第一。

我国有2000多年种植历史,广东、广西、台湾、福建、云南、贵州、西藏等都有种植。但广东省占60%以上,是全国香蕉、大蕉主产区。1998年广东香蕉栽培面积119万亩,产量164万吨,每年产量居全国之冠,主产于珠江三角洲和潮州、汕头、高州、廉江等地,珠江三角洲中以东莞、顺德、佛山、中山、新会、番禺、广州最多,汕头、潮州也有不少,香蕉栽培面积最大,大蕉次之,粉蕉第三。

品种

多年生草本果树,属芭蕉科(Musaceae)。现在倾向于使用属名:Musa spp.,也有写成:香蕉Musa acuminatum (AAA)、大蕉Musa sp.(ABB)、粉蕉Musa sp.(AAB)。广东现香蕉多用Musa nana,大蕉多用Musa sapientum,粉蕉Musa sp.。

全世界约有150多个品种,我国使用的约有40多个。主要问题由于引种盲目,育种技术落后,因而品种陈旧,竞争力差。因而出口锐减,并大量进口。

广东香蕉品种较复杂,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威廉斯(耐瘠耐寒),低温期花蕾易抽出,果穗大而整齐,但不抗病;90年代又引入中度矮秆品种,各类性状的表现也正在不断考验中。

目前香蕉苗已普遍用试管组培苗。绝大多数地区采取春植,只有很少地区采取秋植。

香蕉病害

病害与国外有很大不同。

巴拿马枯萎病在国外只危害香蕉且十分严重,但在我国则主要危害粉蕉,近些年局部地区的大蕉和香蕉已开始发病,应引起充分重视。镰刀菌枯萎病为害性很大,1996年番禺的香蕉发生此病,至1998年,扩展明显,先在巴西品种上发生。广东2号品种现也发生不少。

南美洲细菌性表青枯病发生十分严重,但在中国尚未见报道,尤其是广东省植物的细菌青枯病Burkholderia solanacearum逞凶之地,寄主很多,但从未在广东香蕉产区发现。

叶斑病类在国外有(yellow sigatoka、black sigatoka),在国内black sigatoka虽已有发生,但不如国外严重。

冠腐病在国外相当严重,病原也相当复杂,有十多种;在国内却并不太严重,一般只发生在北运香蕉上,且主要的病原菌为镰刀菌。

叶斑病问题

香蕉叶斑病的种类很多,以Cordana musae、Pseudocercospora musicola与Curvularia lunata常见,病斑虽各有特症,但在田间不易区别。此外还有Pseudocercospora fijiensis引起的黑斑病,其为害不如国外的重,但比黄斑病(P.musicola)为害大。

叶斑病发生多时造成叶片枯死,即使不完全枯死,也使植物生长衰弱,影响第二年的开花结果及采后病害的严重程度,并导致采后果实耐贮性降低。

目前国内发生严重,但对防治却并不重视。较好的药剂是敌力脱、富力库、应得等。

非侵染性病害

近十年来,广东香蕉生产上为害最大的灾害来说,首先是寒害。

?1992-1994年连续三年冬季遭遇5℃以下的低温;

?1993-1994两年还加春寒,夜间温度低于11~13℃,香蕉、粉蕉差不多全部冻死,大蕉稍好一些,但也受害严重;

?1995年再遭遇春寒,又使大量香蕉死亡。

?1986年夏东莞蕉农采用加冰车北运香蕉,由于温度低于10℃,香蕉全部冻坏,变黑腐烂。

台风危害,造成大量蕉株倒折,损失惨重,在1979~1988年10年中,热带风暴在广东沿岸登陆肆虐的年均5.5次,1985年多达9次。1999年9月强热带风暴9910号(台风“约克”),自珠海市唐家镇登陆,使珠江三角洲的香蕉大片折断,损失了1/3~1/2。因此,防寒和防风措施很值得多加研究。

此外还有烟害和氟害。

病毒病

花叶心腐病(黄瓜花叶病毒CMV)和束顶病(香蕉束顶病毒BBTV),前者由桃蚜和棉蚜传播,后者由蕉黑蚜传播,特别是前者传染非常快,组培苗种植后3~4个月,发病率可高达50%以上,后者传染速度稍慢。

植株感染任何一种病毒后,都不抽蕾或抽蕾而不结实。所以发病率就相当于损失率。它们虽然不是普遍发生,但为害性比真菌病害更大。

线虫病

香蕉根部线虫颇多,先后报道了香蕉肾状线虫(Rotylenchus reniformis)、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根腐线虫(Pratylenchus spp.)与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spp.),前者在广东东莞、高州发生普遍,有些地方密度很大。

香蕉和大蕉上还发现根结线虫中的南方根结线虫(M.incognita)和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双角螺旋线虫(H.digonicus)。

采后防治

主要针对炭疽病和冠腐病。但两者互为矛盾,是生产中的难点。由于国内品种不抗炭疽病,目前一般都以炭疽病为主要防治对象。较好的药剂有多菌灵,特克多,施保克等。

注重田间防治。

采收时期重要。

贮藏特性及防腐要求

香蕉是典型的呼吸高峰型果实。呼吸高峰出现之前,果实本身乙烯释放量急剧增加,随之出现呼吸高峰。随着呼吸高峰的出现,果皮变黄,果实变软、变甜、涩味消失,并散发出诱人的香味。然后果皮出现一些褐色小斑点,俗称“梅花点香蕉”或“芝麻点香蕉”,这时果实风味最浓,属最佳食用期。梅花点的出现是果实进一步衰老的标志,再发展下去,果柄极易断裂,蕉梳稍振即落,俗称“放鞭炮”,在夏季成熟者尤为严重,果肉则迅速退糖软腐以至不能食用。香蕉的呼吸高峰一旦到来,其贮藏寿命便宣告结束。

香蕉对乙烯非常敏感。只要贮藏环境存在极微量的乙烯(浓度为10-7~10-6),就足以启动香蕉的后熟作用,引发呼吸高峰。因此,抑制或排除乙烯,延缓呼吸高峰的到来就成为香蕉保鲜的关键。

在密封包装中,容易积累二氧化碳,造成香蕉中毒,果皮变褐,甚至不能后熟,因此,在贮运中有时还要采用二氧化碳脱除剂。

采收期或果实饱满度是影响香蕉耐藏性的重要因素。饱满度标志着香蕉的生长发育程度,香蕉本身的乙烯释放量是随着果实的生长而增加的,逐渐达到自我催熟的浓度。也就是说,香蕉的饱满度越高,释放的乙烯量也越多,也就越快出现呼吸高峰以致后熟变黄。

影响香蕉耐藏性的其它因素。

?香蕉的品种不同,其耐藏性也不同。如广东的高把蕉比矮把蕉耐藏。

?不同季节生产的香蕉其耐藏性也不同,冬蕉比夏蕉耐藏。

?从种植条件来看,高坡地香蕉比平原水田区的香蕉耐藏,蕉基生长的蕉比蕉园的蕉耐藏,多施钾肥的香蕉比单施氮肥的香蕉耐藏。

?受到机械损伤的香蕉,会产生伤乙烯和伤呼吸,从而促进呼吸高峰的提早到来,果实则过早后熟变黄。另外,病菌也易从伤口入侵。

Banana Anthracnose

炭疽病是香蕉产区的常发病,所谓梅花点的香蕉,其实并非品种特性,乃炭疽病的一种症状。此病始于蕉园,但以贮运期为害最烈,一旦出现炭疽病斑,腐烂迅速,往往造成很大损失,是香蕉贮运过程中的首要病害。主要危害黄熟期果实。

症状

可引起叶斑、枯梢、茎腐、冠腐、柄腐、果腐。不同品种、不同侵染期果腐的症状有很大差异。最主要的是成熟和近成熟果被害。

在成熟果上,初为近圆形的暗褐色斑点,迅速发展为全部暗色、褐黑色下陷的斑块。天气潮湿时,生出许多橙红色的粘质粒,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有些品种只发生油浸状斑点;有的品种,病斑细小,但数量较多,呈梅花点状;有的品种则病斑呈梭形,中央开裂。

一般香蕉炭疽病极少危害未成熟的青蕉,即使发生也很轻。但广东省一个较受欢迎的品种“中巴”明显地在青蕉上发生炭疽斑,且迅速扩大,扩展到果肉,值得注意。

叶片被害,病斑初不明显,后期呈不规则长条形,中央灰色,上生许多小黑点。在广东,一般后期(10月)才大量发生。

茎被害,顶端发黑,严重者茎腐,进而危害蕉冠组织并延及梳冠,严重时造成冠腐。

若开花不久被病菌侵入,指果端部变黑腐烂,俗称“烟头病”。

病原菌

香蕉刺盘孢Colletotrichum musae为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真菌,Gloeosporium musarum为异名。有性态未发现。

在PDA上,气生菌丝茂盛,白色,老熟后呈灰色至暗灰色,无刚毛,不形成菌核。顶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单胞,近圆筒形,直,末端稍窄,无色,潮湿条件下聚生在一起时呈粉红色,附着胞不规则

形,暗褐色。

病菌在体外,生长最适温25~35℃,在体内可忍受45℃高温,50℃下还可存活20天。

只侵害芭蕉属,以香蕉受害最重,大蕉次之,龙牙蕉很少被害。

侵入后,可产生乙烯加速香蕉果实成熟。有的菌系不呈被抑侵染,侵入后很快产生病斑。

关于香蕉炭疽病的病原菌,有报道可自病蕉上分离得通常危害柑桔、荔枝、芒果、苹果、桃等许多水果的围小丛壳(Glomerella cingulata)。实际上,后者确切的作用迄今仍不清楚。一般说来,后者不侵染香蕉。

发病规律

初侵染源:带病的蕉树。

病斑上的分生孢子由风雨或昆虫等传播,侵入后,最易在幼嫩组织上先发病。果实上,通常呈被抑侵染,病菌在表皮下休眠,直到果实开始成熟才表现。

再侵染多。

影响因素

在果上发展的最适温度为32℃。广东夏、秋蕉贮运期处于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下,发病较多,冬季低温干燥,病害较少。

果实成熟程度不同感病不同。通常青蕉常不发病。

含糖及含氮量均低而维生素C含量高的品种,较抗病。

损伤极易诱发香蕉的后熟过程,使病害加重。

防治措施:田间防治是关键。

清洁蕉园,集中病枯叶烧毁,增施肥料,加强树势。

适时采收。采收应择晴天,成熟度达70~80%为宜,过青果实尚未饱满,过熟容易损伤并感病。

采收时小心避免擦伤,装入薄膜袋内贮藏并装箱运输能减少损伤。

药剂防治。田间从抽蕾开花期起,喷施4次50%多菌灵1000ppm+农用高脂膜20%的混合剂,每次间隔10天,只喷果穗不喷叶片。

采后以特克多或抑霉唑1000ppm浸果,效果较好。

处理后,在密封薄膜袋内加高锰酸钾固体保鲜剂,可有效地吸附乙烯和CO2,使乙烯氧化分解,从而推迟香蕉黄熟,抑制炭疽病发生。

运输过程中避免与芒果、甜瓜等果蔬混存,因为后者易产生乙烯。

Banana Crown Rot

镰刀菌引起的香蕉冠腐病主要是采后病害,其重要性仅次于炭疽病。以采后薄膜袋包装的发病最为严重。香蕉北运也常发生,蕉农称“白霉病”。广东香蕉贮运期间发生的冠腐大多由镰刀菌所致。主要出现在青果期,与炭疽病正好相反。

症状

采后的香蕉密封包装,在25~30℃下贮藏7~10天,蕉梳切口处出现白色棉絮状菌丝,含大量大、小分生孢子,造成轴腐,进而向果柄扩展,暗褐色,前缘水渍状,指果脱落;20~25天后果身发病,果皮爆裂,覆盖许多白色菌丝体及分生孢子,蕉肉僵死,不易催熟转黄。青果外软而中央胎座硬,食之有淀粉味感,一旦发病,扩展极为迅速。

病原菌

香蕉冠腐病病原菌极为复杂,国外已记载的至少有10多种,其主次在各国不尽相同。我国在冠腐病蕉上也常发现炭疽病菌、焦腐病菌、球黑孢霉及轮枝菌,但广东香蕉贮运期间发生的冠腐大多由镰刀菌所致。

在广东,至少包括下述4种镰刀菌:半裸镰孢(Fusarium semitectum)、串珠镰孢(F.moniliforme)、亚粘团串珠镰孢(F.moniliforme var.subglutinans)和双胞镰孢霉(F.dimerum),其中以半裸镰孢的致病性最强,但频率以串珠镰孢与亚粘团串珠镰孢最高。

发病规律

初侵染源:一般来自田间的植株残体或土壤。

伤口侵入。

病菌可潜伏在果实内,在田间不造成果实腐烂,收获后若遇上高温高湿的条件,则造成严重腐烂。

采后靠接触传播扩大危害。

影响发病因素

伤口是关键。

高温高湿度利于发病。

二氧化碳利于病原菌滋生。后两者在薄膜袋包装情况下极易满足,所以发病较多。

防治措施:

除与炭疽病相同外,最主要的就是去轴落梳。在采后落梳时一并把蕉轴切除,使蕉梳切口面积减少,只保留组织较致密的唇部,切口处要立即涂药保护,用扑海因+特克多各1‰浸果。

包装袋内添加高锰酸钾,以吸收CO2和乙烯。

Banana Freckle

香蕉黑星病,又称“雀斑病”、“黑点病”或“黑痣病”。我国华南地区发生较普遍,局部地方个别年份危害较重。1987年春季,珠江三角洲及一些蕉区此病流行,果面满生黑点,影响外观,商品价值下降(收购价格低1/3以上),且不耐贮藏。田间重病株叶片枯干,产量可以减半。

症状

主要发生在田间。在田间危害叶片时,先在下部的叶片发病,在叶片及中脉上产生许多小黑斑,圆形至不规则形,直径1mm左右,上散生或聚生小黑粒,后期小黑粒周缘呈淡黄色。老而大的病斑多木栓化,暴裂,影响大片组织坏死,严重时,使叶片变黄凋萎,甚至倒折。

危害果实时,主要危害青果,多发生于果端的弯背部,果皮上散生的小黑粒明显地突出,严重时,果轴,果指布满污斑。若病菌顺水流下,可出现“泪痕带”。果实黄熟时,小黑点周缘呈暗褐色小斑。

采收不及时的香蕉,果指可完全变黑,果皮开裂,果肉干腐,不堪食用。

病原菌

香蕉叶点霉Phyllosticta musarum,异名Macrophoma musae,为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真菌。

分生孢子器聚生,褐色,圆锥形,孔口较小,产孢细胞宽瓶梗形,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或卵形,无色单胞,偶见双胞;外围有一层透明的胶质物,顶端有一根透明的附属丝。

有性态未见。

发病规律

初侵染菌源:病菌在病叶或病残体上越冬。贮运期间的病果来自田间。

翌年分生孢子由风雨传到叶片及果实上,侵入危害,产生分生孢子后,继续由风雨传播,行再侵染。

由于在贮运过程中,发展很慢,没有接触传病的迹象。

影响因素

香蕉高度感病,粉蕉次之(但“过山香”品种是高感的),大蕉抗病。

春、夏湿度大,温度适中,病害有可能流行,秋、冬湿度小,温度较低,病势减缓。

高肥,密植,畦沟积水,荫蔽度高的蕉园病重。

防治措施:

香蕉抽蕾后挂果期,采取隔离保护套袋防病,用塑料薄膜将整串香蕉套住,上口紧扎在果轴基部,下口打开透气。防效达95%以上。为防止套内果实受日照灼伤,宜用稻草、蕉叶等材料,包挂在套袋外面,改善遮荫,防止机械伤害。

注意蕉园清洁,经常清除烧毁病叶及病残体。

药剂防治时,以75%百菌清600~800倍液,在断蕾后喷药,约15天1次。若喷3次,防效约75%,对炭疽病也有一定防治效果。

Banana Physiological Disorder

香蕉生理病害

冻害

?香蕉对低温极为敏感,临界温度为11~13℃。夜间最低气温11±2℃持续2~3天,蕉果即可受害。

冻害严重时,果皮暗绿色,升温后,受冻部位呈暗褐色,水浸状。有时田间虽未见症状,但催熟后,果实呈暗黄色,无光泽。

?不同品种对低温的敏感性无明显差异。1986年夏季高温期间,广东蕉农采用加冰车北运香蕉,由于加冰量太多(<10℃),香蕉严重受冻,造成很大损失。

?受冻香蕉常伴随发生酸腐病,以致病蕉发酸,病部长出一层白霉状物。

裂果病

?病蕉凸面的果皮沿心室与心室的交界线纵裂,露出果肉,通常发生于久旱逢雨的蕉园,果皮开裂后易遭根霉侵染而腐烂。

CO2中毒

?病蕉果皮青绿如常,但内部果肉已软腐,略带酒味,后期果皮变成暗褐色,不能正常催熟,一般发生于密封包装的香蕉。

?青蕉密封在袋内20~30天,袋内CO2浓度高达10~15%(O2<1%),往往伴随镰刀菌侵染。

Banana Storage Technology

采收

确定成熟度的方法:香蕉属呼吸高峰型果实,因此,一般在未完全成熟时就要采收。目前,判断蕉果成熟度的方法还是以果实饱满度为主。

?目测果实棱角的变化,是测定果实饱满度最可靠而又简单易行的方法。以果稳中部位置的蕉果状态为准,蕉身棱角明显高出,是七成以下饱满度;果身近于平满时为七成饱满度;果身圆满,但尚能见棱形则为八成饱满度;果身饱满,无棱形为九成以上饱满度。

?另外,还可按断蕾后的天数来确定香蕉的成熟度。一般夏秋两季自断蕾后经70~80天即达到七到八成饱满度,而冬春两季则需140~150天。

适时采收。

?根据香蕉所要贮藏时间的长短和运输远近来确定。采后在当地销售或近距离运输的,可等果实九成饱满时采收,打算作久藏或远途运输的,则在七成到七成五饱满度时采收;运输到东北地区要选择七成饱满度的果实;到北京、上海可选七成五饱满度的果实。

?采收时,一般是将整条蕉穗采割下来,这样采收的条蕉,蕉穗的头、尾梳蕉往往饱满度不够。为了提高香蕉的质量,将过去按整条蕉穗采收改为按梳蕉采收,只采收饱满度符合要求的梳蕉,不符合采收标准的梳蕉留在果轴上,待符合采收标准时再采。

无伤采收。

?无伤采收:采收过程应尽量避免碰撞、重压、磨擦和刺伤等,这是蕉果质量的重要保证。

?采割时,特别是采割高把型香蕉时,应两人协同操作,一人托住果穗,一人砍割果轴。留果轴长约20厘米,以便搬运。

?采下后不使蕉果落地,挑运到集中地卧放,若用肩扛,应用海绵或柔软物品作衬垫物,搬运时切忌拖着走或乱堆压。

?到目的地后,不要乱扔、抛掷香蕉,小心地把蕉稳放置在阴凉处,地面上衬垫柔软物品。

去轴落梳

蕉轴组织疏松,含水量高,还含有一定的营养物质,带轴落梳时切口大,易为致病病原菌侵染,导致腐烂,最终蔓延到果柄、果身,即使用高浓度的杀菌剂涂抹切口也无济于事。

蕉轴约占条蕉总重量的9~12%,去轴后可节省包装及运力。

去轴落梳时最好将条蕉吊起或竖起,用特制的半弧形落梳刀逐梳分割,刀口必须平整,避免刀伤蕉果。

有条件的可在水池中落梳,以减少机械损伤。

漂洗

漂洗前,先用利刀对梳蕉切口进行小心修整,将梳蕉切口重新切新,以防原切口带病菌,影响贮藏效果。

经修整的切口要平整光滑,不能留有尖角和纤维须,以防尖角在贮运过程中刺伤蕉果和病菌从纤维须处侵入,发生腐烂。

梳蕉经修整后,应立即放入0.1~0.2%的明矾或漂白粉溶液中漂洗,以洗去切口处分泌的乳汁,并将梳蕉冲洗干净和清除杂物。

用清水冲洗,待稍微晾干后进行防腐处理。

防腐处理

国内外普遍用来处理香蕉的杀菌剂有多菌灵、托布津、特克多、苯来特、抑霉唑和扑海因等,以特克多效果较好。

使用浓度一般为500~1000ppm,浸果30秒后捞出沥干药液,晾干后进行包装。

包装

外包装通常用瓦椤纸、木箱和竹箩,如为使用过的要进行消毒。包装以15公斤为宜。

内包装用薄膜袋,应添加二氧化碳和乙烯脱除剂。

贮运

香蕉可周年采收,但有淡旺季之分。

7~11月份是旺季,产量高质量好;12月后逐渐减少,春节前后较少,直到4~5月份才有越冬蕉,个小量少,称为“雪蕉”。这一时期适合常温贮藏,目前我国各产区均以此为主。

催熟销售

目前以乙烯气体催熟和乙烯利催熟为主。

催熟条件:14~25度之间均可。20~22度约4天可变黄。高于28度果皮难以转黄。相对湿并以90%左右。

乙烯浓度为1‰,乙烯利为1~2‰。


果蔬贮运病害05_香蕉

香蕉病害及防腐 Overview 香蕉原产于东南亚,十五世纪传到南美洲,现已成为国际性果品。全球种植面积约7000万亩,亩产900公斤,年产4000万吨。就水果而言,种植面积经次于葡萄、柑橙,居第三位。国际贸易金额居全球第三,贸易量居第一。 我国有2000多年种植历史,广东、广西、台湾、福建、云南、贵州、西藏等都有种植。但广东省占60%以上,是全国香蕉、大蕉主产区。1998年广东香蕉栽培面积119万亩,产量164万吨,每年产量居全国之冠,主产于珠江三角洲和潮州、汕头、高州、廉江等地,珠江三角洲中以东莞、顺德、佛山、中山、新会、番禺、广州最多,汕头、潮州也有不少,香蕉栽培面积最大,大蕉次之,粉蕉第三。 品种 多年生草本果树,属芭蕉科(Musaceae)。现在倾向于使用属名:Musa spp.,也有写成:香蕉Musa acuminatum (AAA)、大蕉Musa sp.(ABB)、粉蕉Musa sp.(AAB)。广东现香蕉多用Musa nana,大蕉多用Musa sapientum,粉蕉Musa sp.。 全世界约有150多个品种,我国使用的约有40多个。主要问题由于引种盲目,育种技术落后,因而品种陈旧,竞争力差。因而出口锐减,并大量进口。 广东香蕉品种较复杂,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威廉斯(耐瘠耐寒),低温期花蕾易抽出,果穗大而整齐,但不抗病;90年代又引入中度矮秆品种,各类性状的表现也正在不断考验中。 目前香蕉苗已普遍用试管组培苗。绝大多数地区采取春植,只有很少地区采取秋植。 香蕉病害 病害与国外有很大不同。 巴拿马枯萎病在国外只危害香蕉且十分严重,但在我国则主要危害粉蕉,近些年局部地区的大蕉和香蕉已开始发病,应引起充分重视。镰刀菌枯萎病为害性很大,1996年番禺的香蕉发生此病,至1998年,扩展明显,先在巴西品种上发生。广东2号品种现也发生不少。 南美洲细菌性表青枯病发生十分严重,但在中国尚未见报道,尤其是广东省植物的细菌青枯病Burkholderia solanacearum逞凶之地,寄主很多,但从未在广东香蕉产区发现。 叶斑病类在国外有(yellow sigatoka、black sigatoka),在国内black sigatoka虽已有发生,但不如国外严重。 冠腐病在国外相当严重,病原也相当复杂,有十多种;在国内却并不太严重,一般只发生在北运香蕉上,且主要的病原菌为镰刀菌。 叶斑病问题 香蕉叶斑病的种类很多,以Cordana musae、Pseudocercospora musicola与Curvularia lunata常见,病斑虽各有特症,但在田间不易区别。此外还有Pseudocercospora fijiensis引起的黑斑病,其为害不如国外的重,但比黄斑病(P.musicola)为害大。 叶斑病发生多时造成叶片枯死,即使不完全枯死,也使植物生长衰弱,影响第二年的开花结果及采后病害的严重程度,并导致采后果实耐贮性降低。 目前国内发生严重,但对防治却并不重视。较好的药剂是敌力脱、富力库、应得等。 非侵染性病害 近十年来,广东香蕉生产上为害最大的灾害来说,首先是寒害。 ?1992-1994年连续三年冬季遭遇5℃以下的低温; ?1993-1994两年还加春寒,夜间温度低于11~13℃,香蕉、粉蕉差不多全部冻死,大蕉稍好一些,但也受害严重; ?1995年再遭遇春寒,又使大量香蕉死亡。 ?1986年夏东莞蕉农采用加冰车北运香蕉,由于温度低于10℃,香蕉全部冻坏,变黑腐烂。 台风危害,造成大量蕉株倒折,损失惨重,在1979~1988年10年中,热带风暴在广东沿岸登陆肆虐的年均5.5次,1985年多达9次。1999年9月强热带风暴9910号(台风“约克”),自珠海市唐家镇登陆,使珠江三角洲的香蕉大片折断,损失了1/3~1/2。因此,防寒和防风措施很值得多加研究。 此外还有烟害和氟害。 病毒病 花叶心腐病(黄瓜花叶病毒CMV)和束顶病(香蕉束顶病毒BBTV),前者由桃蚜和棉蚜传播,后者由蕉黑蚜传播,特别是前者传染非常快,组培苗种植后3~4个月,发病率可高达50%以上,后者传染速度稍慢。 植株感染任何一种病毒后,都不抽蕾或抽蕾而不结实。所以发病率就相当于损失率。它们虽然不是普遍发生,但为害性比真菌病害更大。

香蕉病虫害高清图谱(必须收藏)

香蕉病虫害高清图谱(必须收藏) 一、香蕉叶斑病 1、发病症状 ①灰纹病多从叶缘开始,初暗褐色,水渍状,不规则形,大小不一。后为中央浅褐色,具轮纹斑缘有明显黄色晕圈,后期沿叶缘联合为平行中脉的褐色、波浪环纹坏死带,病健交界处有橙黄色褪绿带。 ②褐缘灰斑病先发生下部叶片,后向上扩展。病斑初为点状、短线状褐斑,后扩展为椭圆或长条形黄褐色至黑褐色病斑,或多数病斑合成不规则的黑褐色大斑,融合后病斑周围组织黄化。 2、发病条件 感病品种连年种植后,发病蕉园的病残体累积病原。常规品 种易发病,近年来的组培苗(威廉斯B6抗病)。 阳春3月,气候温暖多阴雨潮湿,叶斑病开始发生。6~7月 高温多雨,此病盛发;9月间遇台风,病害加重。另外,施肥不当,蕉园排水不畅,田间湿度大,发病加重。 3、防治方法 ①杜绝菌源,选用抗病品种;选栽无病蕉苗;冬春及时彻底清园,特别在香蕉生长中期,及时剪除病叶,集中烧毁(减少病源,改善通风,减少病害)。 ②加强水肥管理,疏通沟渠,排灌畅通,雨后不积水,天旱能灌水,使蕉株正常生长,减少病害;合理施肥,增施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比

施肥技术(氮:磷:钾=1:0.5:3)。 ③香蕉苗期至现蕾前一个月连续使用两次戊哇醇烯腭菌胺 10-15毫升/桶+嘉美金点(每隔10-15天喷一次)喷正背面叶片和叶柄,既防病乂保叶,持效期长,效果明显。 ④叶斑病初期用氟环□坐或发病严重时用戊口坐醇烯腭菌胺和 氟环口坐或戊口坐醇和氟环□坐。 ⑤抽蕾挂果期,使用戊哇醇烯腭菌胺10-15毫升/桶既防黑星乂起一定膨大拉长果实的作用。 二、香蕉黑星病 1、发病症状发病初期叶片出现针头般大小的黑褐色小点,位于侧脉,病斑密生时,叶片变黄,提前凋萎、枯死,多在果实弯曲处的表皮上产生许多褐色小点,表皮突起变粗糙,外观差,商业价值低。 2、发病条件 蕉园病残体累积病原,高温高湿,是本病发生流行的基本条件;苗期较抗病,挂果后期果实最易感病;香蕉易发病,大蕉、粉蕉抗病。3、防治方法 ①做好清园工作,冬春季即时清除病叶烧毁,减少病源。 ②加强肥水管理,疏通沟渠,避免积水;增施嘉美赢利来,提高抗 病能力。 ③及时喷药预防,在叶片发病初期或抽蕾后芭叶未开前,及 时喷戊哇醇烯腭菌胺保护;或结合防治炭疽病,然后套袋。

果蔬贮藏学试卷和答案

《果蔬贮藏学》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果蔬贮运中的自然损耗包括()和()。 2、果蔬愈伤得基本条件()、()、()。 3、MA法贮藏果蔬的主要方式有()和()。 4、果蔬的低温伤害有()和()两种类型。 5、具有生理休眠特性的果蔬有()、(),具有强制休眠特征的果蔬有()、()。 6、下面几种果蔬贮藏的适宜温度(℃):甜橙()、葡萄()、甜椒()、胡萝卜()。 7、下面代号的中文名称:RQ()、ACO()、PPO()。 8、果蔬贮运中的自然损耗包括()和()。 9、奥氏气体分析仪测定O2和CO2的原理是:采用( )吸收CO2,采用()吸收O2。 10、果蔬收获的基本要()和()。 11、乙烯在果蔬体生物合成的主要途径是()→()→()→乙烯。 12、下面几种果蔬贮藏的适宜温度(摄氏度):香蕉(),葡萄(),甜橙(),青椒(),绿熟番茄()。 13、具有典型呼吸跃变的果实有(),(),()。 14、具有典型生理休眠特性的果蔬有(),(),()。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CA贮藏: 2、生理性休眠: 3、田间热: 4、呼吸跃变: 5、生理性病害: 6、温度系数(Q10): 7、湿度饱和差: 8、预冷: 9、果品蔬菜的冷链流通: 10、抗病性: 三、简答题(每题2分,共20分。) 1、简述运输的环境条件对果蔬质量的影响。

2、贮藏中控制侵染性病害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蒸腾作用对果品蔬菜贮藏有何影响? 4、机械损伤如何影响果蔬的贮藏效果? 5、成熟度对果蔬贮藏效果有何影响?

6、果蔬长途运输应注意什么问题? 7、引起果蔬萎蔫的因素有哪些? 8、什么是果蔬的寄生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并各举三例。 9、如何解决MA贮藏中产生的凝水问题? 10、振动损伤对果蔬贮藏有何影响?

香蕉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管理

香蕉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管理 栽培技术 香蕉是多年生大型草本单子叶植物,其地下茎为粗大的球茎,根、茎、叶、花、果及吸芽(繁殖用)均由此长出。 正在结果的香蕉 香蕉喜高温多湿,通常生长温度20~35℃,最适温度24~32℃,各器官的临界温度为叶片10~12℃,果实13℃,根13~15℃。年均温21℃以上是香蕉的主要分布区,少数分布在20℃及其以下的地域。香蕉植株水分含量高,叶面积大,蒸腾量大,故需水量也大。香蕉月平均水分以200~300毫米最适宜,至少不得少于50毫米。香蕉要求充足的阳光,但不能太猛烈。有文献报道:光强度从2000勒克司增至10000勒克司时,光合作用迅速增强,但从10000~30000勒克司的光强度下,光合效率增加缓慢。光照差果实的光泽、风味差。香蕉无主根、正常植株有200~300条须根,10~30厘米土层是根系的主要分布层,香蕉株高大,根系浅,

对风敏感,易遭台风和强风危害。据观察当风速达25~30千米/小时时,可使叶片严重撕裂,风速40~65千米/小时,常使假茎折断,风速100千米/小时,可使蕉园全毁。香蕉对土壤适应性广,但以冲积土或腐殖质壤土最适;pH值4.5~7.8都可种植,但以pH值6.0以上为最宜。 香蕉采用无性繁殖,种苗有吸芽苗和组培苗。①吸芽苗有褛衣芽(立冬前抽生的吸芽,披鳞剑叶,过冬后部分鳞叶枯死如褛衣,故名)、红笋(春暖后抽生的吸芽,叶鞘红色,故名)和隔山飞(由收获后较久的旧蕉头抽出的吸芽,又称水芽)3种,以褛衣芽苗为优。 ②组培苗生长整齐,以叶龄6~10片叶时种植为宜。组培苗易产生变异,生长较弱,抗逆性差,生长初期应精心管理。 春夏蕉(反季节蕉)、正造蕉、大蕉、粉蕉、龙牙蕉、组培苗蕉(试管苗)优质丰产技术因季节、品种不同,优质丰产的栽培技术也不同。 香蕉的病害有:香蕉束顶病,是世界性的严重病毒病,防治方法常采用:提高抗病、抗蚜力和灭蚜,种植无病苗,挖除病株和轮作。另外,有60多种蚜虫传播香蕉花叶心腐病、病毒病。此外香蕉还有叶斑病、香蕉黑心病、香蕉巴拿马病、香蕉炭疽病、香蕉冠腐病和香蕉根线虫病等。香蕉虫害主要有香蕉象甲、香蕉麦叶虫、香蕉交脉蚜和香蕉花蓟马等。 栽培 A. 香蕉种植前的准备

害虫分类及其代表

常见农业害虫分类(其中红字为益虫) 昆虫纲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纲,已知的种类约有85万种以上,占动物总数的4/5。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3对分节的足,故又称六足纲。昆虫纲由3纲、33目组成,与生产关系密切的有九个目:直翅目、缨翅目、同翅目、半翅目、脉翅目、 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以下就这些目及重要科作一简述,并列举部分常见农业昆虫: 直翅目(Orthoptera)昆虫纲中较大的一目,包括蝗虫、蟋蟀、螽斯、蝼蛄等常见昆虫。体大型或中型,咀嚼式口器。前翅狭长且稍硬化,后翅膜质;有些种类短翅,甚至无翅,有的种类飞行力极强,能长距离飞迁。后足强大,适于跳跃。 斑翅蝗科:东亚飞蝗、云斑车蝗; 斑腿蝗科:中华稻蝗、日本黄脊蝗; 蝼蛄科:单刺蝼蛄、东方蝼蛄。 缨翅目(Thysanoptera)通称蓟马,身体微小。一般黄褐或黑色。眼发达。触角较长,锉吸式口器。翅膜质,翅缘具有密而长的缨状缘毛。 蓟马科:稻蓟马、烟蓟马、温室蓟马; 管蓟马科:稻管蓟马、麦简管蓟马。 同翅目(Homoptera)蝉、叶蝉、飞虱、木虱、粉虱、蚜虫及介壳虫等均属此目。多为小型昆虫,刺吸式口器,其基部着生于头部的腹面后方,好像出自前足基节之间。具翅种类前后翅均为膜质,静止时呈屋脊状覆于体背上,很多种类的雌虫无翅,介壳虫和蚜虫中常有无翅型,叶蝉和蚜虫等还能传播植物病毒病。 粉虱科:温室白粉虱; 叶蝉科:黑尾叶蝉、大青叶蝉、棉叶蝉; 蜡蝉科:斑衣蜡蝉 飞虱科: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和甘蔗扁角飞虱; 蚜科:棉蚜、麦二叉蚜、麦长管蚜、桃蚜、高粱蚜、萝卜蚜; 绵蚧科:吹绵蚧; 盾蚧科:桑盾蚧、矢尖盾蚧、梨圆蚧; 蜡蚧科:白蜡虫、红蜡蚧、朝鲜球坚蚧; 半翅目(Hemiptera)通称“蝽”或“椿象”;多数体形宽略扁平,前翅基半部革质,端半部膜质,称为半鞘翅;刺吸式口器,其若虫腹部有臭腺,故有“臭虫”、“放屁虫”之名。 网蝽科:梨网蝽、香蕉网蝽; 花蝽科:细角花蝽、微小花蝽; 缘蝽科:针缘蝽、稻蛛缘蝽; 蝽科:稻褐蝽、稻黑蝽、稻绿蝽。 盲蝽科:绿盲蝽、苜蓿盲蝽、中黑盲蝽; 脉翅目(Neuroptera)常称为“蛉”;头下口式,咀嚼式口器。是捕食蚜虫、蝶蛾幼虫等肉食性益虫。 草蛉科:大草蛉、丽草蛉、中华草蛉;

果蔬贮藏技术练习题及答案果蔬贮运与加工第三章

第三章果蔬贮藏技术 第一部分贮藏方式 一、名词解释 1.堆藏 2.沟藏 3.冻藏 4.假植 5.通水库 6.机械冷库 7.冷桥 8.制冷剂 9.简易气调 10.硅窗大帐气调 二、填空 1.果蔬的贮藏方式主要包括(),(),()和()。简易贮藏方式包括(),()和()。 2.简易贮藏的主要特点是利用()保温,通过()进行()通风换气。 3.沟藏应选在地势(),土质(),()良好,()较低之处。 4.通风库的类型有(),()和()三种。 5.通风库的结耕一般为长()米,宽()米,高度()米,贮藏约()万千克。 6.微型节能冷库的主要特点是容量较小,一般为()t,,适合于农村()贮藏,深受农民的欢迎。 7.制冷设备主要由(),(),()和()四大部件组成。 8.气调贮藏的基本原理是降低()的浓度,提高()的浓度,从而达到延缓(),延长()之目的。 9.简易气调贮藏方法主要市(),()和();人工气调方法主要有(),()和()。 10.二氧化碳净化装置有(),(),()和()。 三、判断题 1.堆藏或沟藏所用的麦秸,稻草,席子等覆盖物具有保温、防晒、防冻、保湿等作用。() 2.无论南方还是北方沟藏的结耕规格都是一样的。() 3.简易贮藏主要是利用深厚的土层进行畜冷保温,延长果蔬的贮藏寿命。()4.假植贮藏只适合于蔬菜,而不适合于果品。() 5.在地下水位较浅的地区,采用井窖贮藏效果较好。()

6.简易贮藏方法简单,成本低,不需进行任何防腐处理也能有很好的贮藏效果。()

7.通风库贮藏虽然有较好的保温材料,但仍然靠环境的温度变化来自然的调节库内的温湿度,使之适应于果蔬的要求。() 8.半地下式通风库,既受气温的影响,又受土温的影响,因此保温性能和通风性能都比较好。() 9.隔热材料的厚度不但与隔热材料的热阻值有关,而且与库内外的温差有关,特别与当地的气候条件有关。()通风系统的设置是否合理,与通风面积有关,与垂直距离有关。() 10.适合于农村产地贮藏的库型是微型节能冷库。() 11.近些年来研制很多保温材料,保温性能最好的是聚氨脂泡沫塑料。() 12.通常采用沥青、油毡、涂层等来做成隔潮层,目的是为了防止隔热材料接触外界的湿空气而受潮,降低隔热性能。() 13.制冷器应具备的条件是沸点低于-15℃,无毒、无味,不易爆炸和燃烧,易与润滑油起化学反应。() 14.制冷设备有四大部分组成,制冷机是最重要的设备。() 15.气调贮藏可以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降低氧气的浓度,没有别的作用。()16.人工气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不同的方法将空气中的氧,二氧化碳及惰性气体的量减少到最低限,将净化后氮气通入贮藏库对果蔬进行气调。() 17.本张所介绍的几种贮藏方式中,气调贮藏的成本最高但效果最好。() 18.微型节能冷库成本较低,贮藏效果较好,适于果农菜农进行分散的产地贮藏。() 四、选择填空(将其中一个正确的题号填在括号内) 1.简易贮藏方法较多,适宜苹果贮藏的方法有: (1)土窑洞贮藏(2)冻藏(3)假植贮藏 2.通风库的种类有地上式、地下式和半地下式等三种,华北地区适用的种类是:(1)地上式(2)地下式(3)半地下式 3.适合于农民产地贮藏的贮藏库是: (1)微型节能冷库(2)机械冷库(3)气调库 4.近些年来开发了很多建筑保温材料,保温性能最好的是: (1)聚氯乙烯泡沫塑料(2)聚苯乙烯泡沫塑料(3)聚氨脂泡沫塑料

各种作物虫害一览表

果树虫害 梨树虫害 1、果实虫害 梨大食心虫、梨小食心虫、白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苹小食心虫、桃蛀螟、梨实蜂、枯叶夜峨、嘴壶夜蛾、鸟嘴壶夜蛾、梨果象甲、白星花金龟、苹毛丽金龟、茶翅蝽、麻皮蝽、梨蝽、梨长脚胡蜂、梨黄粉蚜、梨圆蚧、康氏粉蚧 2、枝干虫害 草履蚧、瘤坚大球蚧、龟蜡蚧、梨茎蜂、葛氏梨茎蜂、梨潜皮蛾、梨眼天牛、桑天牛、梨小吉丁虫、金缘吉丁虫、六星吉丁虫、豹纹蠢蛾、苹果透翅蛾、大青叶蝉、蚱蝉、梨瘿华蛾、芳香木蠢蛾东方亚种 3、芽叶虫害 梨食芽蛾、神泽叶螨、苹果全爪螨、山楂叶螨、果苔螨、梨叶锈瘿螨、梨缩叶瘿螨、梨肿叶瘿螨、中国梨木虱、梨木虱、梨二叉蚜、梨圆尾蚜、绣线菊蚜、梨粉蚜、梨大绿蚜、梨卷叶绵蚜、梨卷叶象甲、苹果卷叶象甲、梨叶甲、梨叶蜂、黄褐天幕毛虫、梨潜叶蛾、梨星毛虫、燕尾水青蛾、苹小卷叶蛾、茶长卷叶蛾、美国白蛾、梅木蛾、舞毒峨、黄尾毒蛾、角斑古毒蛾、梨剑纹夜峨、苹果剑纹夜蛾、果剑纹夜蛾、桑摺翅尺蛾、梨尺蛾、大袋蛾、金纹细蛾、旋纹潜叶蛾、银纹潜叶蛾、白眉刺蛾、扁刺蛾、奇奕刺蛾、黄刺蛾、枣突刺蛾、褐刺蛾、绿刺蛾、棕边绿刺蛾、舟形毛虫、梨威舟蛾、山楂粉蝶、梨网蝽 苹果害虫 1、果实虫害 桃小食心虫(桃蛀果蛾)、苹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白小食心虫、桃蛀螟、苹果蠢蛾、吸果夜峨类、梨果象、金环胡蜂、苹果实蜂、苹绕实蝇、棉铃虫、麻皮蝽、茶翅蝽、梨蝽、苹蛎盾蚧、梨圆蚧、康氏粉蚧 2、枝干虫害 粒肩天牛、星天牛、光肩星天牛、帽斑天牛、梨眼天牛、红缘天牛、顶斑筒天牛、日本筒天牛、薄翅锯天牛、云斑天牛、苹果长蠢、蚱蝉、大青叶蝉、苹果小吉丁虫、六星吉丁虫、金缘吉丁虫、苹果小蠹、苹果透翅蛾、芳香木蠢蛾东方亚种、大褐木蠢蛾、豹蠢蛾、东方木蠢蛾、梨潜皮细蛾、柳蝙蛾、苹果球蚧、草履硕蚧、柿长绵粉蚧、角蜡蚧、日本龟蜡蚧、斑衣蜡蝉、白带沫蝉 3、地下虫害 蛴螬、黑翅土白蚁、东方蝼蛄 4、食叶虫害 苹果小卷叶蛾、黄斑长翅卷蛾、芽白小卷蛾、黄色卷叶蛾、木今黄卷叶蛾、苹白卷叶蛾、苹褐卷叶蛾、苹黑痣小卷蛾、梨黄卷叶蛾、燕尾水青蛾、美国白蛾、苹叶草螟、大蓑蛾、苹果剑纹夜蛾、梨剑纹夜蛾、果红裙扁身夜蛾、果剑纹夜蛾、联梦尼夜蛾、苹果梢夜蛾、苹毒蛾、舞毒蛾、黄毛毒蛾、金毛虫、肾纹毒蛾、古毒蛾、灰斑古毒蛾、旋古毒蛾、折带黄毒蛾、苹掌舟蛾、亚梨威舟蛾、苹蚁舟蛾、桑摺翅尺蛾、栓皮栎薄尺蛾、枣尺蠖、柿星尺蛾、褐刺蛾、中国绿刺蛾、褐边绿刺蛾、丽绿刺蛾、枣奕刺蛾、黄刺蛾、扁刺蛾、白眉刺蛾、奇奕刺蛾、杏白带麦蛾、黑星麦蛾、梅木蛾、苹果鞘蛾、梨星毛虫、黄褐天幕毛虫、苹果枯叶蛾、李枯叶蛾、金纹细蛾、旋纹潜叶蛾、银纹潜叶蛾、苹果巢蛾、淡褐小巢蛾、苹果雕翅蛾、山楂绢粉蝶、苹果灰蝶、苹叶瘿蚊、梨网蝽、点蜂缘蝽、牧草盲蝽、小绿叶蝉、苹果塔叶蝉、苹毛

果蔬贮运第二章思考题答案 (2)

1.论述果蔬的呼吸作用对于采后生理和贮藏保鲜的意义。 ( 1 )果蔬需要进行呼吸作用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 2 )呼吸作用在分解有机物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是进一步合成新物质的基础。 ( 3 )呼吸作用过强,使贮藏的有机物过多消耗,含量迅速减少,果蔬品质下降;且过强的呼吸作用,会加速果蔬衰老,缩短贮藏寿命。所以控制和利用呼吸作用来延长贮藏期至关重要。2.跃变型果实与非跃变型果实在采后生理上有什么区别? ( 1 )内源乙烯的产量不同:所有的果实在发育期间都产生微量的乙烯。然而在完熟期内,跃变型果实所产生乙烯的量比非跃变型果实多得多,而且跃变型果实在跃变前后的内源乙烯的量变化幅度很大。非跃变型果实的内源乙烯一直维持在很低的水平,没有产生上升现象。 ( 2 )对外源乙烯刺激的反应不同:对跃变型果实来说,外源乙烯只在跃变前期处理才有作用,可引起呼吸上升和内源乙烯的自身催化,这种反应是不可逆的,虽停止处理也不能使呼吸回复到处理前的状态。而对非跃变型果实来说,任何时候处理都可以对外源乙烯发生反应,但将外源乙烯除去,呼吸又恢复到未处理时的水平。 ( 3 )对外源乙烯浓度的反应不同:提高外源乙烯的浓度,可使跃变型果实的呼吸跃变出现的时间提前,但不改变呼吸高峰的强度,乙烯浓度的改变与呼吸跃变的提前时间大致呈对数关系。对非跃变型果实,提高外源乙烯的浓度,可提高呼吸的强度,但不能提早呼吸高峰出现的时间。( 4 )乙烯的产生体系不同:非跃变型只有乙烯合成系统I而无乙烯合成系统II,跃变型果实两者都有。 3.在贮藏实践中,哪些措施可调控果蔬采后的呼吸作用? 1)温度:呼吸作用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适宜 的低温,可以显着降低产品的呼吸强度,并推迟呼吸跃变型产品的呼吸跃变高峰的出现,甚至不表现呼吸跃变。在不出现冷害的前提下,果蔬采后应尽量降低贮运温度,并保持冷库温度的恒定,否则,温度的波动可刺激果蔬的呼吸作用,缩短贮藏寿命。 2)湿度:在大白菜、菠菜、温州蜜柑中已经发现轻微的失水有利于抑制呼吸。一般,在R H 高于80%的条件下,产品呼吸基本不受影响;过低的湿度则影响很大。如香蕉在RH低于80%时,不产生吸跃变,不能正常后熟。 3)气体成分:在不干扰组织正常呼吸代谢的前提下,适当降低环境氧气浓度,并提高CO2 浓 度,可以有效抑制呼吸作用,减少呼吸消耗。C2H4是一种成熟衰老植物激素,它可以增强呼吸作用。 4)化学物质:如青鲜素、矮壮素、2,4-D等对呼吸作用有不同强度的抑制作用,作为产品的保 鲜剂。 4.论述乙烯对果蔬成熟衰老的影响;说明乙烯生物合成的主要步骤及影响因素。 乙烯是成熟激素,可促进果蔬成熟衰老,主要根据如下: ①乙烯生成量增加与呼吸强度上升时间进程一致,通常出现在果实完熟期间; ②外源乙烯处理可诱导和加速果实成熟;乙烯对跃变和非跃变型果实都具有促进成熟、衰老的作用。 ③通过抑制乙烯生物合成(如使用乙烯合成抑制剂)或除去贮藏环境的乙烯(如减压抽气、乙烯吸收剂),能有效延缓果蔬成熟衰老; ④使用乙烯作用拮抗物(如Ag + ,CO 2 ,1-MCP )可抑制果蔬成熟。 作用机理:1.提高细胞膜透性;2.促进RNA 和蛋白质的合成;3.乙烯受体与乙烯代谢。 主要合成步骤:蛋氨酸(Met)—S- 腺苷蛋氨酸(SAM) —1- 氨基环丙烷-1- 羧酸(ACC) —乙烯。 乙烯生物合成的影响因素: 1.乙烯对乙烯生物合成的调节

果蔬贮运病害的概念病因及特点

果蔬贮运病害的概念、病因及特点 果蔬采后易发生病害 由于脱离母体而导致抗病能力下降。 果蔬产品富含水分与营养,易于被病原物利用。 成熟果蔬产品易受损伤,使得伤夷菌感染增多。 随着贮藏时间处长,组织抗性下降。 贮运病害的概念 贮运病害指在贮运过程中发生、传播、蔓延的病害,包括田间已被侵染,但尚无明显症状,混进贮运过程中才发病或继续危害的病害。 在国外,常称为采后病害(Post-harvest Diseases),是指果蔬产品从采后一直到消费者手中,这一相当长时期内所发生的病害,包括收获、分级、包装、贮藏、运输、进入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中发生的病害。 果蔬上有些重要的、危害大的病害,如柑桔溃疡病、芒果疮痂病、白菜白斑病等,它们在田间发生危害,虽然采收后也可混进贮运,但在贮运过程中,基本不传播、不扩展危害,严格说来,不在贮运病害之列。 贮运病害与田间病害一样,按其病因可分为二大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造成的生理病害,另一类为寄生物侵染引起的传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非生物病原引起的病害,不能传染。造成果蔬产品采后损失的生理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 低温伤害;高温热伤;营养失调;二氧化碳(氧缺乏)中毒;水分关系失调;二氧气硫中毒;乙烯中毒 低温伤害:果蔬产品都有一个能忍受的最低极限温度,果蔬产品采后贮藏在低于这个温度的条件下就会产生生理病变叫低温伤害(low temperature injury)。 ?包括冷害(chilling injury)和冻害(freezing injury)。 ?热带亚热带水果对低温特别敏感,如芒果在13℃以下便有冷害症状。温带水果相对较耐低温。 ?冷害一般在温度0~15 ℃发生。 ?冷害导致产品内部组织崩解,出现褐斑、黑心或烂心,外部色泽变暗,水浸状,稍下陷;或者果实不能成熟,成熟差,香味减少,风味变劣。 ?冻害指温度在冰点以下对产品造成的伤害。 ?冻害的症状一般表现为组织半透明或结冰。 ?机理:由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被破坏,使结合在膜上的酶系统的活性降低,酶促反应受抑制,而非膜上酶系统的活化能变化不大,使二种酶系统间的平衡破坏而代谢失调。 ?冷害和冻害的发生会使产品的抗性下降,极易遭受病原微生物的侵染而发生新的病害。 高温热伤: ?果蔬都有各自可忍受的最高温度,超过最高温度对产品造成的伤害,称为热伤(heat injury)。 ?症状:凹陷或不凹陷的不规则形褐斑,内部全部或局部变褐、软化、淌水,与冷害结果类似。 ?也会被许多微生物继而侵入危害,发生严重腐烂。 ?温带的果蔬一般耐热性比热带、亚热带的差。多汁的水果对强烈的阳光特别敏感,极易发生日灼斑,影响贮运。 ?目前在我国的发生还不如冷害普遍,引起严重损失的情况也较少。 营养失调:指使果蔬在贮藏期间生理失去平衡而致病,不是指使果蔬抗病性降低而有利于病原菌侵染。 ?营养元素直接参与细胞的结构和组织的功能。以钙、氮钙比值、硼等较为重要。 ?钙是细胞壁和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缺钙要导致生理失调、褐变和组织崩溃。如苹果“苦痘病” 、苹果虎皮病、水心病以及番茄花后腐烂和莴苣叶尖灼伤等都与缺钙有关。 ?硼促进细胞壁、核酸及蛋白质形成。缺硼使糖的运转受阻,维管束组织发育不全,果实发育受阻。 主要表现为:果小、畸形,木质化,甚至不实;叶片皱缩、增厚。应注意与病毒病的区分。 二氧气碳(氧缺乏)中毒 ?贮运中的要求是:O2≥3-5%,CO2 ≤5% ?当贮藏环境中氧浓度低于2%时,产品正常的呼吸就会受到影响,导致产品进行无氧呼吸,产生

果蔬贮运病害05_柑桔

柑桔病害及防腐 品种与分布 柑桔属芸香科(Rutaceae)植物,是南方最重要的果树之一,广东各县市均有栽培,主要分布于广州、汕头、惠阳、佛山、湛江、高州、廉江、新会、四会等市县。 主要种类为:①甜橙、红江橙(Citrus sinensis)、②蕉柑(Citrus tankan)、③椪柑(Citrus poonensis)、 ④沙糖桔(Citrus reticulata)、⑤大红柑(Citrus chachiensis)、⑥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⑦酸橙(Citrus aurantium)、⑧柠檬(Citrus limon)、⑨柚子。 甜橙、红江橙、沙糖柑是广东很著名的品种。 汕头市以蕉柑为主,其次是椪柑;阳江市、广州市产甜橙、蕉柑;江门市产暗柳橙、新会橙、大红柑;四会县以沙糖桔最多;韶关市、清远市以温州蜜柑为主;湛江市主产红江橙、化州橙;酸橙较分散,惠州市较多。 柑桔病害 柑桔病害很多,国外报道有100多种。在广东省已知有31种病害,其中真菌病害20种,细菌病害2种,病毒病害3种,线虫病害3种,还有藻斑病、地衣病、寄生性种子植物病害等。 真菌病害以贮运期间的青、绿霉二病最重,损失可观。30年来采用多菌灵结合2,4-D处理和单果包装,病情大大减轻。但多菌灵早已出现抗药性,而且青、绿霉病受抑制后酸腐病上升,甚至在田间酸腐病也增加了,这可能与吸果夜蛾没有防治好有关。苗疫病、疮痂病在一些果园发生较多,疮痂病七八十年代曾一度有明显减少,但近几年又有回升。 广东柑桔病害中最重要的是黄龙病,由韧皮部杆菌属(Liberobacter)的细菌引起,为亚洲株系(L.asiaticum)。国内外曾称为黄梢病、绿果病,1995年经第13次国际柑桔病毒病专业工作者会议建议,为纪念林孔湘教授在黄龙病研究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今后将一致采用黄龙病(Huanglongbing Disease)这个最早的中文名。 广东柑桔栽培面积1989年为19.1万hm2,1996年只有12万hm2,1997年进一步减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黄龙病严重发生。曾经是“东南亚最大柑桔场”的惠州市杨村柑桔场,由于此病发生严重,加上成本高,价格波动,甜橙不受欢迎等,1997年,全场柑桔被砍掉万余亩,面积大减。 细菌溃疡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itri)发生较普遍,个别果园较重,以苗木被害最为重要,可引起严重落叶,但不同柑桔抗病性不同,通常甜橙最感病,柑类、柠檬次之,桔类较抗病。 已报道的柑桔病毒病害有衰退病、裂皮病和碎叶病。衰退病(CTV)可能普遍发生,但为害不大,可能与采用较耐病的砧木红柠檬有关。裂皮病的病原为类病毒,主要发生于甜橙,病树砧木的外皮纵裂呈鳞片状剥落。碎叶病(CTLV),农业部农垦司热作处(1994)报道在廉江与化州发生。上述三种病毒病害的病原迄今尚未详细鉴定。 柑桔根结线虫病主要由花生根结线虫(Meloidogyne arenaria)引起,在珠江三角洲各市县及肇庆、韶关、湛江普遍发生,有的果园受害严重。由半穿刺线虫(Tylenchulus semipenetrans)引起的根线虫病,病株小根较粗短、畸形、易碎裂,有的果园也较严重。另外草地根腐线虫(Pratylenchus pratensis)引起的柑桔根腐线虫病则报道较少。 藻斑病(Cephaleuros virescens)是湛江地区柑桔上的常见病,但危害性很小。 柑桔还有各种各样的缺素病,其中缺氮和缺锌较常见,其他缺素病在不同年份不同果树上都会有所发生,但大都零星发生,不成片出现。 贮运中的主要问题 柑桔青绿霉病:近年略有下降。 酸腐病:难防治 黑腐病:难防治 褐腐病(疫病):四川、湖南发生相对较严重(收获时雨水多),广东收获时雨水少,少发。 贮藏特性及防腐要求 柑桔类果实属非呼吸高峰型果实,是较耐贮藏的水果。不同种类和品种,耐贮性差异明显。 同一种类中,耐贮性一般为晚熟品种>中熟品种>早熟品种,中熟品种较耐贮藏,晚熟品种最耐贮藏。 不同类型的柑桔中,其耐贮性差异更大。 ?柠檬类果实果皮致密,果心较小,果肉紧实,最耐贮藏,可达6~8个月。 ?其次是甜橙,如四川的绵橙、湖南的大红甜橙、福建的雪柑等都可达4~5个月甚至半年。 ?柚类也很耐贮,介于柠檬和甜橙之间。 ?柑类水果皮薄而松软,皮肉易剥离,耐贮性较差,可贮2~3个月,其中蕉柑与甜橙相近,是柑类中较耐贮藏的品种,也是广东适运外销的优良品种。

香蕉病害

香蕉病害 香蕉是我国南部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病害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香蕉病害主要有20多种,其中为害较为严重的有香蕉束顶病、炭疽病、黑星病、花叶心腐病、褐缘灰斑病等。 1.香蕉束顶病 分布为害香蕉束顶病是香蕉的重要病害之一。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及台湾等省均有发生。一般发病率可达10%~30%,有的甚至高达50%~80%。 症状新长出的叶片,一片比一片短而窄小(图7-1),植株矮缩,叶片硬直并成束长在·起。病株老叶颜色比健株的黄些,新叶则比健株的较为浓绿。叶片硬而脆,很易折断。在嫩叶上有许多与叶脉平行的淡绿和深绿相间的短线状条纹,叶柄和假茎上也有,蕉农称为“青筋”。病株分蘖多,根头变紫色,无光泽,大部分根腐烂或变紫色,不发新根。染病蕉株一般不能抽蕾。为害严重时,植株死亡(图7-2)。 图7-1 香蕉束顶病为害新叶症状 病原 Banana bunchytop virus(BBTV),称香蕉束顶病毒。病毒粒体球形。 发生规律病原病毒在园内主要借香蕉交脉蚜传播,远距离传播则通过病株吸芽调运。病毒不能借汁液摩擦及土壤传播。任何有利刊呀虫猖獗发生的环境条件都有利发病。一般在

雨水少、天气干旱的年份蕉蚜发生多.发病较重。在下雨多、天气潮湿的年份蚜虫死亡较多,病害发生较少,发病高峰一般在4~5月,其次在9~10月。 图7-2 香蕉束顶病为害叶柄症状 防治方法选种无病蕉苗,新蕉区最好用组培苗。增施磷钾肥;合理轮作,彻底挖除病株,挖前先喷药杀蚜,铲除蕉园附近蚜虫的寄主,并于每年开春后清园时喷药杀死蚜虫。 及时喷药消灭蕉园中的交脉蚜。一般在3~4月和9~11月喷药防治,可喷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40%乐果或40%氧化乐果乳油l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l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加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 病害发生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可用2%宁南霉素水剂250~300倍液、3.95%三氮唑核苷水剂500~600倍液、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倍液、5%菌毒清水剂400倍液、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喷雾、灌根或注射。 2.香蕉炭疽病 分布为害香蕉炭疽病分比较广,福建、台湾省、广东、广西等省区普遍发生,主要为害成熟或近熟的果实,尤其为害储运期的果实最为严重。 症状主要为害蕉果。初在近成熟(图7-3)或成熟的果面(图7-4)上现“梅花点”状淡褐色小点,后迅速扩大并连合为近圆形至不规则形暗褐色稍下陷的大斑或斑块,其上密生带

蔬菜病虫害

蔬菜病虫害 目 录 1 辣椒疫病(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 (2) 2 辣椒炭疽病 (4) 3 茄科蔬菜青枯病[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Smith) Smith] (6) 4 茄果类蔬菜苗期病害 (8) 5 茄科蔬菜白绢病(Sclerotium rolfsii Sacc.) (11) 6番茄早疫病[Alternaria solani (Ellis et Martin) Jones et Grout.] (12) 7 番茄晚疫病 [ 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 de Bray ] (14) 8 番茄煤霉病(Cercospora fuligena Roldan) (16) 9 番茄绵疫病(Phytophthora parasitica Dast.) (18) 10 番茄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Pers.) (21) 11 菜豆细菌性疫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phaseoli ( E.F. Smith) Dye] (23) 12 菜豆锈病[Uromyces appendiculatus (Per.) Ung.] (26) 13 菜豆菌核腐烂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 (28) 14 豇豆白粉病(Erysiphe polygoni DC.) (30) 15 豇豆煤霉病(Cercospora vignae Rac.) (33) 16 豇豆锈病(Uromyces vignae Barclay) (36) 17 花叶病 (38) 18 瓜类蔓枯病[Mycosphaerella melonis (Pass.) Chiu et Walker] (39) 19 瓜类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 (43) 20 绵腐病(Pythium spp. ) (45) 21 姜瘟[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Smith) Smith] (47)

果蔬贮运学重点

《果蔬贮运学》考试大纲 第一章果品蔬菜的采后生理 1. 与呼吸有关的概念 呼吸强度:也称呼吸速率,它指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产品进行呼吸时所吸入的氧气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一般单位用O2或CO2mg(ml)/kg *h (鲜重)来表示。呼吸商:也称呼吸系数,它是指产品呼吸过程释放CO2和吸入O2的体积比。 呼吸热:呼吸热是呼吸过程中产生的,除了维持生命活动以外而散发到环境中的那部分热量。每释放1mg CO2相应释放近似10.68J的热量。 呼吸跃变:在其幼嫩阶段呼吸旺盛,随果实细胞的膨大,呼吸强度逐渐下降,开始成熟时,呼吸上升,达到高峰后,呼吸下降,果蔬衰老死亡,伴随呼吸高峰的出现,体内的代谢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一现象被称为呼吸跃变。 呼吸温度系数:在生理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10℃时呼吸速率与原来温度下呼吸速率的比值。用Q10来表示,它能反应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程度。 2. 影响呼吸强度的因素 (1)内部因素:种类与品种、成熟度 (2)外部因素:温度、气体的分压、含水量、机械损伤、其他:对果蔬采取涂膜、包装、避光等措施,以及辐照和应用生长调节剂等处理。 呼吸作用与果蔬贮藏的关系 呼吸消耗 呼吸放热 呼吸改变环境的气体成分 呼吸供能 呼吸的保卫反应 呼吸促进愈伤 3. 跃变型的果蔬与非跃变型的果蔬在采后生理上有什么区别? ①成熟时是否出现呼吸高峰 ②内源乙烯的产生量不同 ③对外源乙烯刺激的反应 ④对外源乙烯浓度的反应 ⑤呼吸速率的变化幅度 ⑥内源乙烯的含量

4. 乙烯生物合成途径及在贮运实践中如何调控乙烯? 乙烯生物合成途径: S-腺苷蛋氨酸(SAM)的生成:现已证实蛋氨酸在ATP参与下由蛋氨酸腺苷转移酶催化而形成SAM,此酶已从酵母菌和鼠肝中得到提纯,并在植物中发现其存在。1-氨基环丙烷羧酸(ACC)的生成 乙烯的生成(ACC-乙烯) 贮运实践中对乙烯的调控: ①控制成熟度或采收期②防止机械损伤③低温贮藏 ④乙烯吸收剂的应用⑤乙烯抑制剂的应用⑥乙烯催熟剂的应用 5. 蒸腾作用对果蔬的影响及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控制蒸腾失水? 蒸腾对果品蔬菜的影响: ①失重失鲜 ②影响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 ③影响贮藏性和抗病性 影响因素: 内在因素:①表面组织结构②细胞的持水力③比表面积 外界环境条件:①相对湿度②环境温度③空气流速④其他因素(气压、光照等)控制蒸腾失水的措施:①降低温度 ②提高湿度 ③控制空气流动 ④包装、打蜡(涂膜) 6. 何谓生理休眠和强制休眠?在贮运实践中如何利用蔬菜的休眠特性?生理休眠:是由内在原因引起的,此时即使产品在适宜发芽生长的条件下,也不会发芽,这种休眠称为“自发”休眠或者生理休眠。一般经历如下历程:休眠前期(休眠诱导期)→生理休眠期(深休眠期)→休眠后期(休眠苏醒期)→发芽。强制休眠:是由于外界环境条件不适宜,如:低温干燥所引起的一旦遇到适宜发芽生长的条件即可发芽生长。 在贮运实践中如何利用蔬菜的休眠特性? 当蔬菜的休眠期一过就会萌芽,产品的重量减轻,品质下降,甚至产生一些有毒物质。

1果蔬贮藏基本知识练习题及答案 果蔬贮运与加工第一章x

第一章果蔬贮藏基本知识练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必需氨基酸2.水溶性色素3.芳香物质4?酶5?耐藏性6?呼吸作用7.有氧呼 吸 8.无氧呼吸9.呼吸强度10.呼吸热11?温度系数(Q 10) 12?田间热13?呼吸跃变现象14?跃变型果实15.非跃变型果实16?冷害17.冻害 二、填空 1?果蔬中的水分含量大约是70-95%, 一般果品含水量为(),蔬菜含水量为()。 干物质含量为5-30%。含水量的多少是衡量果蔬的()、()、()、()的重要指标。 2.碳水化合物主要包括: ()、()、()、()和果胶物质等。 3?果蔬中的单糖和双糖主要是: ()、()和()。 4?果胶物质以原果胶、()、()等三种主要形式存在于果品的()、()、果心、种子中;蔬菜的根、()、()中。 5?果品中的有机酸主要有()、()和();蔬菜中()含量较多。 6?必需氨基酸(aa)包括()、()、()、()、()、()、()、()O 7.水溶性色素主要包括:

()、();脂溶性色素主要包括: 8?水溶性xx主要有: ()()()()等;脂溶性维生素主要有: ()、()、()、()o 9.影响果蔬贮藏性状的采前因素主要包括()、()、()等。 10.遗传因素主要包括: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 ()、()、()、();农业技术因素主要包括: ()、()、()、()、()等。 11 ?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主要有: ()、()、()、()、()、()等。 12.促进果实成熟度的激素有: ()、();防止果蔬衰老的激素有: 13 ?影响果蔬萎蒸的因素有内在因素如: ()、()、(),和环境因素如: ()、()、()o 14.防止果蔬冷害的措施: ()、()、()、()、()、()o

香蕉病虫害及防治

香蕉病虫害及其防治 香蕉,芭蕉科(Musaceae)芭蕉属(Musa)植物,又指其果实,原产亚洲东南部,我国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区均有栽培。香蕉味香、富于营养,终年可收获,在温带地区也很受重视。对香蕉病虫害的防治我们赢采取以下观点: 1.树立“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和“农业措施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观点 2.准确诊断病虫害,依靠丰富的田间经验,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 3.及时准确分析病虫害发生趋势,并做好防治准备 4.正确认识病虫害发生条件 一、香蕉常见病害 A.真菌性病害:香蕉叶斑病、黑星病、蕉瘟病、黑杆病等 B.细菌性病害:香蕉细菌性黑斑 C.真菌细菌混合侵染病害:黑疫病、鞘腐病 D.病毒性病害:香蕉束顶病、花叶心腐病 E.香蕉根结线虫病 1.香蕉束顶病 (1)发病特征: 香蕉束顶病俗称蕉公、虾蕉、葱蕉,该病是严重的世界性的病毒病。中国各蕉区均有发生,以旧蕉区较严重。香蕉束顶病的典型病症是新叶越抽越小,并且成束,故称束顶病,发病后期植株矮缩。病叶较直立狭小,硬脆易断,叶边缘明显失绿,后变枯焦。叶柄或中肋基部出现深绿色的条纹。病株一般生长缓慢,矮化,不抽蕾结果。抽蕾时才发病的植株抽出的蕉蕾其果实畸形细小,果无甜味,无经济价值。病株根尖变紫色,无光泽,大部分根系腐烂或变紫色,不发新根病株最后枯死。 (2)发病规律: 香蕉束顶病在香蕉各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一般3-5月份为盛发期。危害程度取决于蕉园中的病株数量及蕉蚜的密度和发生情况,正常上年冬季冷害严重时次年3-5月发病较严重。此外,一般香蕉发病较多,大蕉、粉蕉、龙牙蕉发病较少。(3)防治方法: ①选择通风的园地,采用合理的种植方法和密度,加强肥水管理。不同种间容易导致蚜虫滋生的蔬菜,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②采用无病组培苗作为种苗。蕉苗假植期间做好防蚜虫的有关措施 ③及时清除病株,切断传播源。有蚜虫的病株应先喷药杀死蚜虫,然后挖除病株,并将病穴土扒开晒干,填入新土,加入50-100克呋喃丹混匀后再补种新苗。 ④发病高的蕉地最好与水稻等水田作物轮作,可大量降低次年的束顶病发病率。 ⑤喷药杀灭蚜虫,尤其在9-4月份和9-11月份要加强对蚜虫的防治。 2.香蕉黑星病 (1)症状 香蕉黑星病危害叶片和果实。发病时,叶片及中脉产生许多散生或群生的突起小黑斑,直径约1毫米,其周缘淡褐色,中部稍下陷,上着生小黑粒,病斑密

蔬菜病害200问

蔬菜病害200问 蔬菜病害200问一、基础知识1、什么是蔬菜病害是指蔬菜在生长、发育、储藏、运输的过程中,受不良环境的影响或病原微生物、线虫等有害微生物的侵染,使其在生理上、组织结构上和形态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导致蔬菜局部或全部损伤,从而使蔬菜的经济价值受到影响,即称为蔬菜病害。 2、蔬菜发生了病害都有那些症状 蔬菜病害的症状由病状和病症两部分构成的。病状是蔬菜本身外部直接可以见到的异常状态,而病症是蔬菜病部表面形成的各种形态各异的病原物。 病状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1)变色蔬菜患病后局部或全部发生颜色变化。即叶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或破坏使其病部褪绿或黄化,(2)坏死(穿孔)蔬菜患病后细胞和组织遭到破坏而死亡形成坏死病斑。病斑可发生在蔬菜的各根、茎、叶、果等各个部位,形状、大小、颜色不同。(3)腐烂蔬菜细胞和组织发生较大面积的消解和破坏。腐烂和坏死有时很难区别,一般说来,腐烂是整个组织和细胞受到破坏和消解,

而坏死则多少还保持原有组织和细胞的轮廓腐烂可分为干腐、湿敷、软腐。蔬菜的根、茎、叶、花、果都可发生腐烂。根据腐烂的部位,可分为根腐、基辅、茎腐、花腐、果腐。(4)萎蔫蔬菜由于失水而导致枝叶萎垂的现象。萎蔫有生理性萎蔫和病理性萎蔫之分。生理性萎蔫是由于土壤中含水量过少或高温过强的蒸腾作用而导致蔬菜暂时缺水萎蔫,若及时补水,则可恢复正常。病理性萎蔫是指植物的根或茎的维管束组织受到破坏而发生的供水不足所出现的萎蔫现象,如黄萎、枯萎、青枯等。这种枯萎大多艘不能恢复。(5)畸形由于蔬菜病变组织或细胞生长受阻或过度增长而造成的 异常形态。蔬菜生长受到抑制发育不良,可出现植株矮小、叶片皱缩、卷叶、蕨叶等。蔬菜病变组织或细胞受刺激,生长发育过度,病部膨大、形成肿瘤、丛枝、根瘤等。 病症主要有以下六种类型:(1)霉状物并部形成的各种毛绒状的霉层,其颜色、结构各有不同,如霜霉、灰霉、黑霉等、青霉、绿霉等。(2)粉状物病部形成的白色或黑色粉层,分别是白粉病和黑粉病的症状。(3)锈状物病部表面形成小疱状突起,颇裂后散出白色或铁锈色粉状物,分别是白粉病和各种锈病的症状。(4)粒状物病部产生大小、形状、颜色差异很大的粒状物,有如针尖大的黑色或褐色小颗粒,不易于寄主组织分离,如真菌的子囊或分生孢子囊,有的是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