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的影响探讨2

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的影响探讨2

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的影响探讨2
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的影响探讨2

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脂

联素的影响探讨

段 罡

(绵阳市长虹医院内分泌科,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前、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的变化。方法:将我院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然后分别给予缬沙坦或氨氯地平治疗至少8周,分析治疗前、后两组间的血清脂联素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缬沙坦组显著降低了血清脂联素(P<0101),而氨氯地平组治疗前、后的脂联素改变无显著差异性。结论:与氨氯地平比较,缬沙坦在降压的同时,显著降低了血清脂联素水平。

关键词:高血压;糖尿病;缬沙坦;脂联素

[中图分类号] R54411;R58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179(2009)0621452202

The E ffect of T elmisartan on Adiponectin in H ypertensive P atients with Type2Diabetes Mellitus DUAN G ang.De2 partment of Endocrinolog y,Changhong Hos pital of Miany ang Cit y,M iany ang S ichuan621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valsartan on adiponectin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type2dia2 betes mellitus.Methods: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type2diabetes mellitus were treated either with valsartan or with amlodipine for at least8weeks.The serum concentration of fasting adiponectin was measured at baselin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pectively.R esults: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was also detected in adiponectin in valsartan group after treatment,but no notable difference was detected in amlodipine group.Conclusion:Compared with amlodipine,valsar2 tan obviously lowers the blood pressure while dropping adiponectin.

K ey w ords:hypertension;diabetes mellitus;valsartan;adiponectin

1 资料与方法

1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7年符合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门诊患者60例。高血压诊断标准按《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即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 Hg和(或)舒张压≥90mm Hg。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 Hg,亦诊断为高血压。糖尿病诊

 作者简介:段罡(1971-),男,重庆合川人,主治医师,学士学位。断标准按2003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

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血压≥180/110mm2 Hg,肾血管狭窄,肾移植,血清肌酐水平>150nmol/L 或/和尿蛋白>100mg/dl,其他慢性炎症疾病如类风湿、克隆病,急性炎症病和/或hsCR P>20mg/L,心力衰竭,6月内发生心肌梗塞,有脑血管病历史或临床表现(如2年内发生过脑卒中),有严重潜在疾病(如5年内发生过癌症、精神病、酒精或药物滥用史),孕妇,3

传的为50160%,说明铁路职工主动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意愿有待加强。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的调查对象在对艾滋病的态度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文化程度对其态度影响较大。相关文献表明文化程度高的人对A IDS的了解更全面和深入,从而也支配了人们对待艾滋病态度、信念和行为[7]。

通过本次调查结果说明:针对铁路职工人群特点,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手段,开展全面、系统、客观的教育干预,提高铁路职工艾滋病认知水平,从而改变铁路职工自身对艾滋病的态度、行为,并加强参与艾滋病宣传的主动性,以利于提高铁路职工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和防治意识。4 参考文献

[1]吴仪.抓住时间,积极探索,全面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N].人民日

报,2004205209(7).

[2]张淑华.加强艾滋病的宣教工作的思考[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2001,7(2):1051

[3]秦大中,史立宁,孙洁,等.宾馆从业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

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4,31(5)77527761

[4]蒋洪林,曹卫华,彭质斌,等.某医学院校师生HIV/AIDS知识、态

度及行为的调查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7,18(1): 322351

[5]熊文辉,包培基,魏天佐.深圳市食品从业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及

行为的调查[J].职业与健康,2002,18(7):432451

[6]袁荣宝,王海明,林冠雄,等.吸毒强戒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

调查[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3,9(4):472481

[7]罗兰,吴磊,张倩,等.宾馆服务人员对AIDS的知识、态度、信念和

行为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5,17(4):131

(收稿日期:2009203225)

2541华西医学2009,24(6) WEST CHINA M EDICAL J OU RNAL2009,Vol.24,No.6

月内使用过它汀类药物,有明显增高的肝酶水平,1型糖尿病,对A RBs、它汀类、CCBs类有相关禁忌或过敏,吸烟。

112 方法

11211 试验分组及观测方法:于早晨测符合条件患者的空腹血糖及血脂并抽血备用,并记录患者的年龄、体重、身高、血压、心率及临床症状、病程。随机办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患者给予代文40mg/qd口服, B组给予氨氯地平5mg/qd口服。降糖药按原治疗方案不变。8~10周后再次重复测量并记录上述指标。患者的依从性通过药物剩余数量来评价。因为生活方式的调整会影响试验结果,试验过程中告知患者保持原来的生活方式并在随访过程中加强督导。依从性差及生活方式变化大的患者排除于试验外。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患者不吃其他任何降压药、降脂药、三环抗抑郁药、长效硝酸盐药,投药方式在整个过程中保持不变,并在门诊及电话中随访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

2 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缬沙坦组治疗后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增高(P<0101)。与治疗前相比,氨氯地平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有下降但未达到显著性(P=0187)。缬沙坦组治疗后脂联素水平

较氨氯地平组有显著升高(P=01003)。见表1。

表1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脂联素的变化脂联素(mg/L)

缬沙坦组氨氯地平组

治疗前4110±01924140±0181

治疗后4152±0183▲★4139±0166

▲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P<0105,★与氨氯地平组比较,P<0105

3 讨论

缬沙坦是一种新型的ARB,与其它A RBs比较,它具有药物浓度达峰快(Tmax015~11h)、半衰期长(t1/220~38h)、生物利用度高(40%~60%)等优点。同时因其分子结构与PPAR2γ激动剂吡格列酮相似,能部分激动PPAR2γ,是目前唯一可同时激动PPAR2γ又阻断A T1R的A RB,尤其适合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Clasen R等[1]对肥胖Zuck老鼠活体研究发现,大剂量(10mmol/L)irbsartan改善了胰岛素敏感性并减轻了脂联素的衰减及增加脂联素的表达,而这种效应在AngⅡ不存在的情况下也被显示出来,并在PD123319阻滞A T2R的条件下也对其诱导脂联素的表达无影响,因而认为irbsartan对胰岛素敏感性及脂联素的有益影响可能与其激动PPA R2γ有关。不过要在人身上达到老鼠模型所需irbsartan激活PPAR2γ浓度(10mmol/L)是不现实的。缬沙坦因其高度脂溶性及长的半衰期使之在脂肪组织聚集增加,从而可能在较低血清浓度条件下激动PPA R2γ。Miura Y等[2]报道缬沙坦较坎地沙坦、缬沙坦能显著增加脂联素及降低hsCRP水平,提示不同A RBs对脂联素的影响是有差异的,缬沙坦在升高脂联素水平方面可能优于其它ARBs。

本观察氨氯地平组治疗前SB P148190±13163 mm Hg,治疗后SBP133157±8153mm Hg;缬沙坦组治疗前SB P151178±13148mm Hg,治疗后SB P140107±7129mm Hg。氨氯地平组在SB P下降更显著(组间比较P<0101)的情况下血清脂联素无显著改变(P=0187)而缬沙坦组有显著改变(P=0102)。因此,作为ARB兼部分PPA R2γ激动效应的缬沙坦,我们认为其增加脂联素水平是不依赖于降压本身的。其机制可能与缬沙坦作为PPA R2γ激动剂诱导受体后脂联素蛋白的表达及阻滞脂联素的降解有关[3]。另脂肪组织中存在丰富的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I1和肾素活性样物质,说明脂肪组织存在着完整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J anke J等[4]认为所有ARBs均增加人类脂肪细胞PPAR活性,但仅部分ARB诱导PPAR目的基因的表达,这支持缬沙坦可能通过RAS阻滞作用也可改善血清脂联素水平。但需更多研究去证实。本观察显示缬沙坦可能不依赖于降压作用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可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它可能通过脂联素途径延缓或逆转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管病变的进程,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降压药物的更好选择。

4 参考文献

[1]CLASEN R,SCHU PP M,FOR YST2L UDWIG,et al.PPAR[gam2

ma]2Activating Angiotension Type21Receptor Blockers Induce Adi2 ponectin[J].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Inc,2005,46(1): 13721431

[2]MIU RA Y,YAMAMO TO N,TSUN EKAWA S,et al.Replacement

of valsartan and candesartan by telmisartan in hypertensive patient s wit h type2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5,28:757–7581[3] HO T TA K,FUNA HASHI T,ARITA Y,et al.Plasma concentra2 tions of a novel,adipose2specific protein,adiponectin,in type2dia2 betic patient s[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0,20: 1595215991

[4]J AN KE J,SCHU PP M,EN GEL I S,et al.Angiotensin type1recep2

tor antagonist s induce human in2vitro adipogenesis t hrough peroxi2 some proliferators activated receptor2[gamma]activation[J].Lippin2 cott Williams&Wilkins,2006,24(9):1809–18161

(收稿日期:2009205210)

3541

华西医学2009,24(6) WEST CHINA M EDICAL J OU RNAL2009,Vol.24,No.6

高血压糖尿病健康教育的讲座

高血压糖尿病健康教育的讲座 (云山村健康卫生知识讲座) ——糖尿病高血压为何是难兄难弟 通过进行季度性抽血验血糖和血压测量。根据化验结果与血压值我们不难发现:糖尿病和高血压是对难兄难弟。 我们今天就谈谈:“糖尿病和高血压这对难兄难弟”。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压,十分之一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其引起的死亡约占因中风和心脏病所致死亡的总人数的一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无可否认,随着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代谢性疾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现在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俗称“三高”人群)已不再是中老年患者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饱受其威胁,甚至是一些体重超标的青少年患者。 事实上,糖尿病和高血压常常相伴存在,45岁左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有40%合并有高血压,而在75岁左右的患者中这一比例更高,达到了60%。即使是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有38%同时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压将引起相似的靶器官损伤,最主要累及心血管、脑血管和肾脏,它们被称为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双重危险因素。同时合并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其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几率约是单一疾病患者的2倍,是正常人的4倍。在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往往被认为是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因此,在糖尿病患者中进行血压监测、在高血压患者中做好血糖筛查是极为重要的。单独的空腹血糖测定并不足以

全面评估患者的糖代谢状况,因此我建议同时进行餐后血糖的测定,这将大大提高高血压人群中糖代谢紊乱者的检出率。 而无论是对糖尿病还是高血压患者而言,治疗都应尽早开始,其根本应从健康的生活方式着手,戒烟戒酒,实施低盐、低糖、高纤维的饮食政策。另外,由于这些患者常常合并有脂代谢紊乱,低脂饮食也是目前所推荐的,因为进食过多的脂肪会加速动脉硬化的风险,使外周血管阻力加大,不利于疾病的控制。 除此之外,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多参与一些健康有益的社会活动,进行定期适度的运动,都是药物治疗的基础。相对的,降糖及降压药物的选择则并没有严格的限制,只需遵循合理、规律的用药原则即可,重点是应长期坚持下去,断断续续的用药并不利于疾病的控制和并发症的预防。要让患者做好血糖、血压的自我监测,病情病况的定期评估也是糖尿病和高血压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 对于那些同时合并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血糖和血压的控制应更为严格,例如:“血压建议控制在130/80 mmHg 以下,糖化血红蛋白建议控制在6.5~7%以下”。但需强调的是,由于低血糖的严重风险和危害,在治疗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其发生,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更是如此。 总之,糖尿病、高血压可谓是一对难兄难弟,对于其发生,我们应正视且重视,但无需恐惧惊慌,给予及时综合的治疗,可以有效地避免两者相互影响导致的恶性循环而产生的严重后果。 日期: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合并房颤的临床观察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合并房颤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5-10-29T13:54:31.40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6期供稿作者:杨铁成[导读]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实验研究和临床试验回顾性分析发现,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存在明显的心房肌重构。杨铁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150080 摘要: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合并房颤患者的复发率,以探讨其在高血压病合并房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60例,随机分为缬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对照组)两组,比较两组对房颤的复发次数及左心房内径的影响。结果:经过6个月治疗,缬沙坦组房颤的复发次数为(6.62±1.02)次,对照组房颤的复发次数为(9.51±1.3)次,缬沙坦组房颤复发次数明显低于比对照组 (P<0.01),缬沙坦组左房内径比治疗前明显缩小,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合并房颤患者能有效降低房颤复发,同时能明显抑制左房重构。关键词:高血压;缬沙坦;心房颤动实验研究和临床试验回顾性分析发现,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存在明显的心房肌重构,包括电重构、组织重构和神经重构,这种重构可导致房颤不易被逆转,使房颤持续并逐渐演变成永久性房颤。房颤的电重构和组织重构与肾素—血管紧张素激活有关,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ARB)可抑制和拮抗AngⅡ的作用,能抑制房颤的发生及预防房颤复发。笔者用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以观察缬沙坦抑制房颤的发生及预防房颤复发的疗效。 1 资料及方法1.1 临床资料为2013年9月~2014年3月在老年科住院患者心功能正常的60例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病人,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58±12)岁。所有患者均经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入选标准:①高血压病诊断成立;②有反复房颤发作,每年发作10次以上,每次发作时间短于或等于7天,至少有两次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检查证实,从未接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和ARB或ARB治疗;③心功能(NYHA分级)Ⅰ~Ⅱ级。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瓣膜性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电解质紊乱、严重肾功能不全。将60例患者分为缬沙坦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和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两组的性别、年龄、初始血压、既往房颤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左房内径、左室壁厚度差异均无显著性。 1.2 治疗方法缬沙坦组每日口服缬沙坦80mg,血压控制不良者加用双氢克尿塞1 2.5~25mg,对照组用氨氯地平每日5mg,血压控制不良者加用氨体舒通20mg,两组血压控制目标是收缩压<18.62kPa,舒张压<12.00kPa。所有患者均治疗6个月。进入试验的患者每半个月电话随访1次,每个月门诊随访1次。服药期间患者若出现心悸、头昏则立即与医生联系,并做体格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以确认有无房颤复发;所有患者每3个月进行肝、肾功能、24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所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绝对t检验。等级资料分析用Wilcoxon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压控制情况比较两组血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差异均无显著性2.2 两组治疗前后房颤发作情况比较缬沙坦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房颤发作次数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6个月后缬沙坦组房颤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说明缬沙坦在有效降压同时,能抑制房颤的发作和复发。 2.3 两组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比较患者治疗前心界扩大,心胸比治疗前后分别为0.59±0.029和0.48±0.025(t=32.608,P<0.001),差异有极显著性。超声心动图参数改变缬沙坦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左房内径均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在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LVDd,LVDs及PASP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且在治疗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反流面积、二尖瓣关闭不全反流面积均为重度,治疗后6例转为轻至中度,7例重度反流面积较前减少;治疗前后左心房直径、血清电解质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讨论ARB广泛用于高血压、心力衰竭的治疗,但近年来研究提示,ARB对预防房颤的发生和复发也具有积极的作用[1-3]。Goette等[4]发现房颤患者的心房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表达显著增加,同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密度也显著上调,AngⅡ 1型受体(AT1R)减少,AngⅡ 2型受体(AT2R)增加,刺激AT1R导致心房间质纤维化和心房肌肥大,这两项指标是房颤形成的重要原因。心肌纤维化导致房内传导的不均匀,这也是老年人房颤发生率增加的原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心房肌的纤维化,AngⅡ是心肌纤维化的强力促进剂,AngⅡ作用于成纤维细胞的AT1R,AT1R激活可引起心房肥大、纤维变性和刺激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同时AngⅡ能降低胶原酶的活性,减少胶原降解,从而导致心房的结构重构;AngⅡ可增加心肌细胞内钙超负荷,而心肌细胞内钙超负荷是导致房颤引起心房肌电重构的重要机制。缬沙坦为ARB类药物,它是ARB类药物中与AT1R结合力最强[5],亦是ARB类药物中对AT1的抑制作用最强,它能预防房颤的发生和复发,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RASS,即缬沙坦选择阻断AT1R,无论经典途径还是旁路合成的AngⅡ均可以被阻断,因此抑制了心肌组织由AT1介导的胶元增殖、心肌纤维化,又由于AT1R的阻断,血浆AngⅡ水平反馈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AT2,从而发挥AT2所介导的心脏保护作用如保护心脏、舒张血管、抗纤维化、抗增殖、调节调亡等作用,从而抑制心房电重构和结构重构。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用缬沙坦治疗6个月后,房颤的复发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两组患者经系统降压治疗6个月后,缬沙坦治疗组左房内径均比治疗前明显缩小,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说明缬沙坦抑制高血压患者左房结构重构作用优于对照组氨氯地平。参考文献:

高血压及糖尿病防治知识讲稿

高血压及糖尿病防治知识讲稿 主讲:张恒 高血压是全球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死亡一半以上与高血压有关,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切入点。 高血压的定义: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患者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 一、特殊人群高血压处理 (一)老年人:老年(>65岁),降压药务必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耐受性逐步降压,应测量用药前后坐立位血压;尤其对体质较弱者更应谨慎。老年人有较多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合并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情况也较多,常需多药合用。 (二)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时首选β受体阻滞剂或长效钙拮抗剂及长效ACEI;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选用β受体阻滞剂或ACEI;心肌梗死后病人用ACEI、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 (三)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症状少者用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症状多的可将ACEI 或ARB、β受体阻滞剂、ARB和醛固酮拮抗剂,或与袢利尿剂合用。左心衰竭者的血压目标<120/80mmHg。 (四)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伴糖尿病常需要严格控制血压。要求将血压目标降至130/80 mmHg以下,因此常以ACEI、ARB联合用钙拮抗剂、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要重视糖尿病的降糖和降压治疗,降压治疗减少血管疾病的净效益更好。 (五)慢性肾脏疾病:血压应严格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尿白蛋白>1g/d时血压应控制在125/75 mmHg以下,首选ACEI、ARB,有利于防止肾病进展,重度患者须合用袢利尿剂。 (六)脑血管病后:急性脑卒中降压治疗有争议。如血压≥220/120m mHg的,可考虑适度降压治疗,但应缓慢降压和密切观察病人反应。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史(非急性期)者,进行适度的降压治疗均能减少卒中的再发。降压后头晕加重者,应注意有无颈动脉狭窄问题。如双侧颈动脉严重狭窄,则谨慎或缓慢降压。 二、降压药物服用注意事项 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降压速度不宜多快。由于患者常为多种疾病并存,多同时存在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因此选择治疗药物也要慎之又慎,用药后要密切观察疗

高血压糖尿病竞赛准备二(含答案)

泰州市高血压、糖尿病知识竞赛习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定义中指出血脂异常具体是指:(A D ) A HDL-C≤0.91mmol/L B TG≥2.12mmol/L C HDL-C≤1.21mmol/L D TG≥2.22mmol/L E HDL-C≤1.0mmol/L 2、_____是最重要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每年约有1.5%~10.0%的患者进展为2型糖尿病。(A ) A 有糖调节受损史 B 年龄≥45岁 C 超重、肥胖 D 高危种族 E 妊娠糖尿病史 3、UKPDS研究还显示,_________在肥胖和超重人群中的使用与大血管病变和死亡发生的风险显著 下降相关。( B ) A 美比达 B 二甲双胍 C 胰岛素 D 盐酸吡格列酮 E 瑞格列奈 4、在没有明显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但具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采取哪项措施可以 来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ABCD ) A 降血糖 B 降血压 C 降血脂 D 阿司匹林 E 运动 5、在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中采用降压措施[特别是使用哪类药物可以显著减少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风险。 (AC ) A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B 钙离子拮抗剂C血管紧张素受体II拮抗剂 D 利尿剂 E β受体阻滞剂 6、______是评价长期控制血糖的金指标,也是指导临床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之一。(c) A 空腹血糖 B 餐后2小时血糖 C 糖化血红蛋白 D 糖耐量试验 7、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控制的目标值:(A D ) A LDL-C≤2.07mmol/L B TG≥2.12mmol/L C LDL-C≤2.21mmol/L D TG<=1.70mmol/L E LDL-C≤2.60mmol/L 8、糖尿病患者胆固醇每天摄入量是:(A) A <300mg/d B <350mg/d C <400mg/d D <450mg/d E <500mg/d 9、妊娠的糖尿病妇女分娩后血糖正常者应在产后几周行75gOGTT,重新评估糖代谢情 况,并进行终身随访。(D ) A 3周 B 4周 C 5周 D 6周 E 7周 10、以一周为时间周期,合理安排有氧运动,其中至少应该包含多少当量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D ) A 26~34个千步 B 11~16个千步 C 16~24个千步 D 24~30个千步 E 34~40个千步 11、合理的糖尿病饮食,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百分比为:(D ) A 25-30% B 35-40% C 45-50% D 55-60% 12、合理的糖尿病饮食,脂肪应占总热量的百分比为:(C ) A 5-10% B 15-20% C 20-25% D 35-40% 13、下列哪一项属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A ) A 冠心病 B 眼底病变 C 糖尿病肾病 D 神经病变 14、为预防糖尿病而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最有意义的是(C )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进展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进展 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合并发生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成倍增加,有效控制血糖和血压是,降低并发症发生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疾病的治疗需在进行生活方式,饮食控制,体重控制,合理运动等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药物治疗将血糖和血压控制到目标范围内。该文主要阐述了目前针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在治疗上的进展。 标签:2型糖尿病;高血压;治疗 [Abstract] When type 2 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 occur,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creases exponentially. Effective control of blood glucose and blood pressure is the key to reducing complications and reducing mortality. The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requires the use of medication to control blood glucose and blood pressure to the target range based on non-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s such as lifestyle,diet control,weight control,and reasonable exercise.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urrent prog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 [Key words] Type II diabetes;Hypertension;Treatment 社会生产力高速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全球的疾病谱也发生了变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以前是“富贵病”,现在是“常见病”。这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率逐渐增多,趋于年轻化,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2017年底,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的第八版全球糖尿病地图显示,2017年糖尿病成人患者(20~79岁)在全球有4.25亿人,其中有1/4的糖尿病患者1.144亿人在中国,是有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该文将讲述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如何进行。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代谢紊乱为特征的慢性疾病,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发病机制是胰岛素抵抗继发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血糖代谢异常,可导致心、腦、肾、眼、糖尿病足的并发症。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表现,也可导致心、脑、肾、眼的并发症。高血压是糖尿病患者较常见的合并疾病,有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发生有共同的发病基本--胰岛素抵抗[1]。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对心血管的危害有乘积效应。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使发生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比单纯的糖尿病或高血压提高了2倍。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合并发生时,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还要积极控制血压,才能延长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2]。下面从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个主要方面来进行介绍治疗进展。 1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是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疾病治疗的基础[3],非药物治疗包括健康生活方式,饮食,运动,心理调节等。其中以饮食的控制最为重要。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降压药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降压药很多大型临床研究表明对于糖尿病患者,应首选的抗高血压药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因为该药对糖尿病患者具有以下作用:①在发挥降压作用的同时,还可提高肌肉和脂肪对胰岛素的敏感性。②对糖脂代谢没有不良影响,有时还可以起到改善糖和脂肪代谢的作用。③可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减轻或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心肌功能。④对早期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可明显降低微量蛋白尿,具有保肾功能。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品种较多,包括苯那普利、赖诺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福辛普利等。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药物有极少数患者服后可能出现干咳等副作用,停服药物后干咳症状随即消失。此外合并有肾血管狭窄、肾脏功能障碍、高血钾的糖尿病患者慎用。在服药期间应注意监测血清肌酐和血钾的变化,血肌酐、血钾明显升高者不得使用。 临床上要想达到理想降压目的,通常一种药物是不够的。在我国,超过2/3的高血压病人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来有效控制血压。临床上如果单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压控制未能达标时,抗高血压药联合应用也有讲究,可考虑以下三种选择。 1.联合使用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离子拮抗剂的联 用,除增加降压效果外,还具有加强肾脏保护功能,而对糖代谢无不良 影响,故特别适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 2.联合使用利尿剂,尤其是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其与ACEI和血管紧张 素Ⅱ受体拮抗药联合应用,可明显增强降压效果,亦有助于减少各自的 不良反应。特别说明的是很多利尿剂都有降低血钾、升高血糖、血脂的 副作用,临床使用时,应注意。 3.联合β受体阻滞剂:对于合并有冠心病或心律较快的糖尿病患者,有时需 需要联合使用,首选心脏选择性的β1受体阻滞剂为宜,如倍他洛克等, 长期应用可能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和再梗死率。但这类药可抑制 胰腺分泌,降低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葡萄糖耐量下降。同时,β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41例临床体会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41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以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41例高血压患者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缬沙坦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所有41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使用平行试验、活性药物对照、随机、双模拟、双盲、多中心等方法,对比分析患者临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各项指标情况的变化。结果经过治疗,所有患者临床症状都有所缓解,41例患者在治疗4周和8周后的临床症状和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单药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降压效果十分显著,且起效时间短,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高血压临床治疗药物,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标签:高血压;缬沙坦;临床体会;单药治疗 高血压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现阶段,在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中,十分倡导有效积极的达标治疗,而在临床达标治疗过程中,联合用药治疗的效果通常优于单药治疗。缬沙坦属于一种口服类的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断剂,缬沙坦用于治疗高血压的常规剂量为每天1次,每次80 mg,该药物治疗高血压具有耐受性好、安全性高和有效性高等特点[1]。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41例高血压患者为实验对象,其中,男性22例,女性19例,患者年龄43~67岁,平均(54.5±2.5)岁。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检查,均确诊为中度和轻度原发性高血压,并自愿接受治疗。患者的坐位舒张压的平均值在110 mm Hg以下,且在95 mm Hg以下。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缬沙坦(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药物批号S0332)进行治疗,且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必须全部停止使用其他降血压类的药物。具体用药方法为:每次用药80 mg,每天给药1次,连续服用4周,检测患者的血压情况。若患者的血压值显著降低,则保持原用药量;若患者的血压值无改善,则将用药量增至160 mg每天,再连续用药4周,再次检测患者的血压值。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和记录患者的心率、坐位血压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2]。 1.3 血压测量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疗开始前、临床治疗过程中和治疗结束后都要接受血压测量,且实验中的血压测量者均为GCP认证的专业测量人员。血压测量使用台式汞柱血压仪,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当天早8:00时开始接受测量,测量前静坐30 min,然后实施坐位血压测量。根据我国的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每日3次测量,血压值均在140/90 mm Hg以上的即为高血压,但要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同时,患者接受血压测试的过程中,要有专业的监测人员对血压检测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与稽查,从而保证血压测量的准确性[3]。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6-25T14:26:04.68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4期供稿作者:邵彦东 [导读] 目前的降压药物中,仅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具有直接预防心房颤动流行病学证据。 邵彦东 (辽宁省凌源市中医院内科一科 122500) 【摘要】目的探讨缬沙坦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患者和门诊高血压患者95例,按照随机对照方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接受两种治疗方案,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并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使用缬沙坦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不良反应较少。结论缬沙坦可以推荐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用药。 【关键词】缬沙坦老年人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4-0116-01 随着老龄化的加速,我国高血压患者也在不断的增加,根据2006年我国人口的数量与结构,预计我国目前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约占全球高血压总人数的20%[1]。老年人人群的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治疗以及预后都具有特异性,也给高血压治疗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如今,高血压药物琳琅满目,但是很多药物都对降压有各自缺陷,因此探讨更多对老年人合适的临床用药就成为现在临床研究的一个方向。本文现对来我院就诊的老年患者中使用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5月期间来我院住院病患和门诊患者,收治的符合此次研究纳入标准的95例患者,其中男性60例,女性35例,年龄在50~78岁之间,平均年龄(58.5±1.2)岁,病程在1~22年,平均病程(11.0±1.2)年,其中病程<5年35例(36.8%),6~10年的患者27例(28.4%),11~15年患者18例(18.9%),16年以上的患者15例(15.8%)。 1.2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修订版)[2] 把高血压定义为:在静息状态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且期间未使用降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而高血压水平可分为轻、中、重3个级别,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值:140-159/90-99mmHg(轻度);160-179/100-109mmHg(中度);≥180/110mmHg;(重度)。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为收缩压≥140 mmHg和舒张压<90 mmHg。 1.3 治疗方法纳入标准:满足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修订版)高血压定义的标准;纳入之前两周内未用或者已经停用高血压药物;排除急性肾小球肾炎、房室传导异常、肾动脉狭窄、因其它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的高血压和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所有患者参与实验前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对就诊的95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和盲法原则,随机分配到实验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其中实验组给予缬沙坦(华润赛科药业)治疗,早餐后口服80mg,一天一次。对照组则使用依那普利(扬子江药业)治疗,5mg/次,一天两次。同时,患者需停用影响血压的其它药物。对两组病人采用随访方法收集数据,每隔2周进行一次随访,同时记录患者2w、4w、8w的血压、肝肾功能,电解质等生化指标。 1.4 统计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对病例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法。检验水准α=0.05,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疗效比较 95例患者经过随访,缬沙坦组与对照组比较,2w和4w差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收缩压差值有统计学意义(t=4.98,P<0.05),可以认为实验组降压强度高于对照组,舒张压差值无统计学意义(t=0.189,P>0.05)。结果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情况(x-±s,mmHg) 注:*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实验室检查、心率改变 95例患者经过服用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后,查体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在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糖值、电解质、胆固醇的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WBC总数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的心率平均值(70±5.1)次/min。2w、4w、8w后平均心率基本保持不变,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缬沙坦治疗组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有4例,1例出现头晕,1例有血钾上升,1例乏力,1例有轻微过敏反应,并且期间均未停药。 3 讨论 3.1 降压药的临床用药原则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我国的高血压患者的患病率将会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加之我国高血压年轻化的出现,降血压药物的合理有效的使用在高血压患者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降压药的合理使用,在降低高血压并发症和其死亡率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在我国推荐的常用的降压药主要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β 受体阻滞剂等。临床用药过程需遵循的原则:安全可靠、有效全面、方便价廉。即降压平稳、持久,且对身体副作用小、耐受良好;在降压的同时能对其它心血管疾病促进恢复作用;价格合适,且能服药方便[3]。 3.2 缬沙坦的降压效果与特点缬沙坦( Valsartan)作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主要适应证:心力衰竭、左室肥厚、心房纤颤预防、ACEI引起的咳嗽和代谢综合征,针对老年人的绝对禁忌症有高血钾、双侧肾动脉狭窄等,同时该药对心脑血管病、肾脏具有一定保护作用。目前的降压药物中,仅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具有直接预防心房颤动流行病学证据。并且缬沙坦不作用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肾素和其他受体,不抑制与钠平衡和血压有关的离子通道,可以跟很多降压药联合用药,从而提高药用效果。在此次实验中,根据95例患者的治疗的不良反应可以发现,缬沙坦几乎很少出现干咳和血管神经水肿症状,除了有少部分患者出现头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多因素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多因素分析 谷晓宁员战民袁申元1(中央民族大学医院内科,北京100081) 〔摘要〕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对患者的临床影响,提高对T2DM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认识。方法选择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82例,作为DM+HP组;选择同期单纯糖尿病患者96例,作为DM组,比较两组患者身高、体重、体质指数、颈围、腰围、臀围、腰臀比,并比较两组患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尿酸(U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时在DM+HP组中,将上述指标与患者高血压级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一般情况及生化指标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M+HP组显著高于DM组;在DM+HP组患者中,高血压分级与一般情况及生化指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对于T2DM患者,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同时,应注意控制血压,经常性的进行一般情况及生化指标检查,对早期发现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影响;多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2)02-0235-03;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2.02.006 糖尿病(DM)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0% 40%〔1〕。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加,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2〕。高血压、DM与血脂的关系极为密切,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且他们有一些共同的发病机制〔3〕。高血压是促进DM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DM 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血脂紊乱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DM患者。临床相关研究表明,降低DM患者的血压可以降低脑卒中发生率的35% 40%,心肌梗死发生率的20% 25%及心衰发生率的50%〔4〕。观察2型DM(T2DM)合并高血压对患者的临床影响,旨在提高对T2DM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认识,促进对其临床诊疗的开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中央民族大学社区的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82例,作为DM+HP组,其中男46人,女36人,年龄38 79岁,平均年龄(48.6?9.2)岁,上述患者DM诊断均符合WHO关于DM的临床诊断标准〔5〕,即空腹血糖(FBG)≥7.0mmol/L和(或)餐后2h血糖(2hPG)≥11.1mmol/L,且经临床其他检查确诊为T2DM,排除了其他原因引起的继发性血糖升高,排除了具有胰腺炎或胰腺切除病史;排除了哺乳期或妊娠期的女性患者。高血压病诊断均符合200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诊断标准〔6〕,排除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排除了其他原因引起的继发性血压升高。以上患者均无其他基础性疾病或器质性病变,无慢性消耗性疾病或恶性肿瘤病史,意识清晰,能够正常交流。选择同期同地区T2DM患者96例,分为DM组,其中男53人,女43人,年龄36 77岁,平均年龄(46.8?8.2)岁,上述患者T2DM 诊断符合上述标准,且血压正常,不伴有高血压病及其他严重基础性疾病和器质性病变。以上两组患者在性别组成、年龄结构、平均年龄、患者一般状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资料具有可比性。 1.2临床观察及分析内容记录上述患者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颈围、腰围、臀围、腰臀比;同时检测上述患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尿酸(U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所得数据进行分组统计比较。将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按照血压分级进行分类,比较血压分级与患者一般情况的相关性。 1.3统计学方法观察记录所得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使用SPSS16.0软件行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身高无差异(P>0.05);体重、BMI、颈围、腰围、臀围、腰臀比差异显著(P<0.05),在上述方面,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显著高于单纯T2DM患者。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x?s) 组别n身高(cm)体重(kg)BMI(kg/m2)颈围(cm)腰围(cm)臀围(cm)腰臀比DM+HP组82169.2?8.370.3?11.225.1?1.153.6?4.290.2?9.8106.5?11.40.89?0.08 DM组96167.6?7.665.2?9.723.7?0.947.3?3.887.3?8.6102.6?9.60.84?0.06 t值0.874 1.708 1.723 1.802 1.763 1.711 1.824 P值>0.05<0.05<0.05<0.05<0.05<0.05<0.05 基金项目:首都医学科研发展基金(2007-1035) 1北京同仁医院糖尿病科 通讯作者:员战民(1971-),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心内科疾病研究。第一作者:谷晓宁(1956-),女,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内科学研究。2.2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两组患者TG、TC、血UA、LDL- C、HDL-C水平差异显著(P<0.05),在上述方面,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显著高于单纯T2DM患者。见表2。 2.3T2DM合并高血压的血压分级与患者一般情况相关性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分析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0-08-09T16:02:21.2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1期供稿作者:刘伟贤[导读] 糖尿病伴高血压的病人血压应降到比一般高血压患者更低的水平。 刘伟贤 (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庆虹桥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000)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1-0157-02 【摘要】我国高血压患者近一亿,糖尿病患者(分1型和2型,其中2型站95%)约2700万。2型糖尿病与高血压关系密切,近40%的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有高血压,而5%-10%的高血压患者中同时又有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在临床上屡见不鲜,二者相互影响,加重病情。高血压病存在糖代谢异常者,其发生率在10-80%之间。高血压病者周围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退,引起血糖升高,诱发或加重糖尿病。同时,高血糖有刺激胰岛B细胞大量分泌胰岛素,血中胰岛素过多,可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血管壁紧张性增加,外周阻力增大,又诱发和加重高血压,二者互相干预。 【关键词】糖尿病高血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共18例中男11例,女7例,平均年龄48岁,糖尿病程不等,平均15年。3种以上并发症12例占67%。并发脑血管病5例,冠心病6例,糖尿病肾病2例,持续性高血压12例,血压时高时低6例。 2.诊断依据糖尿病均符合WHO标准却真的糖尿病。高血压的标准是WHO建议的关于评定血压增高标准 对照分析 1.糖尿病无高血压16例中,男9例,女7例,合并脑梗塞3例,冠心病5例,静脉炎1例。 2.年龄高血压组:大于60岁8例,39-59岁7例,39岁以下3例。对照组60岁6例,39-59岁8例,39岁以下2例。 3.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组平均14年,对照组平均13.8年。 4.提昂尼奥并的病情(1)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高血压组10例占56%。对照组9例占58%。(2)胰岛素治疗:高血压组8例占43.5%。对照组6例占41.5%。 5.肥胖高血压组16例占89%,对照组5例占32%。 结果 1.上述资料表明糖尿病34例合并高血压18例,患病率53%,是正常人口中高血压的5倍左右。 2.糖尿病患者有无高血压,均应降压治疗,可减低心血管病死率。 讨论 糖尿病伴高血压的病人血压应降到比一般高血压患者更低的水平。糖尿病患者若血压达到130/85毫米汞柱时,就应该用非药物治疗(运动、戒烟、减肥、节制饮酒、限盐、调整饮食结构等)。3个月后如血压仍未降至130/85毫米汞柱,则需要降压药物治疗。一般说来,可以选用下列药物治疗: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为首选药物:如卡托普利(开博通)、依那普利(悦宁定)、苯那普利(洛汀新)、西拉普利(一平苏)、培哚普利(雅施达)、雷米普利(瑞泰)和福辛普利(蒙诺)等。因为这些药物都能延缓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肾功能减退及视网膜病变的进展,还能减轻血压正常的糖尿病患者进行透析的危险性。对平时血压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如出现下列情况也应及早服用转换酶抑制剂:如运动后血压异常升高;运动后出现蛋白尿明显增加;平时已有微量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宜尽早服用雷米普利等转换酶抑制剂。因为经研究证实,这些药物具有与降压无关的保护心、脑、肾、血管的作用。但常有咽痒、干咳(约10%)的不良反应。但严重肾功能减退的高血压患者要减量慎用或不用。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服用转换酶抑制剂后干咳不能耐受的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可换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柯素雅)、缬沙坦(代文丁、安博维)等代替。这类药很少有干咳的副作用。 2.α阻滞剂:如哌唑嗪(麦宁平)、特拉唑嗪(高特灵)和多沙唑嗪等。但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首剂服用应在临睡前半量口服,并应注意尽量避免夜间起床,以防意外。本类药能选择性抑制内源性儿荼酚胺对α是肾上腺素能受体的作用。降低血管阻力和前负荷,对糖代谢无不良影响,且能改善脂质代谢。因此,特别适用于伴有血脂紊乱的糖尿病患者。但最近一项有关多沙唑与利尿剂降压作用的对比研究中,因发现多沙唑嗪使心衰发生率增加而终止研究。因此该类药物在高血压并糖尿病治疗中的地位尚待进一步探讨。 3.利尿药:过去认为噻嗪类利尿药,如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对血糖、血脂、胰岛素敏感性等有代谢不良反应,不宜应用。目前经研究发现,小剂量噻嗪类利尿药(如双氢克尿噻每日6.5毫克~12.5毫克)应用,可降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意外的发生率。但有痛风的患者应禁用。另外,还有一种新型的有利尿和钙拮抗作用的利尿降压药称为吲哒帕胺(寿比山),对血糖、血脂无影响,适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 4.β阻滞剂:非选择性β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等不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因为它阻断β2受体可能对糖和脂肪代谢产生不良影响。而且,非选择性β阻滞剂会掩盖低血糖反应,延长低血糖事件的时间。而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如比索洛尔、阿替洛尔,降低心率和心脏射血量,适合应用于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对心肌梗死后患者β1阻滞剂有极好适应证,对血糖控制无临床意义的影响,故可作为高血压并糖尿病的一线药物。 5.钙拮抗剂:通过阻断电压依赖性钙通道起作用,导致血管扩张。一般而言,钙拮抗剂对糖和脂肪代谢在临床上无影响,尽管有报道一些接受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治疗的患者,其糖耐量恶化。美国学者Furberg认为,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钙拮抗剂应在ACEI、ARB、β1阻滞剂和低剂量噻嗪类利尿剂治疗后,仍不能达到目标血压的患者,且应选择长效制剂。 所以,糖尿病并高血压病的治疗,除减肥、戒烟、限制食盐及脂肪的摄入等非药物治疗外,降压药物的选择也甚为重要。参考文献 [1]吴可光.糖尿病并高血压的临床处理,实用内科杂志,1992,12(11):563.

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健康指导

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 三餐饮食要定时定量,不应暴饮暴食,平时饮食以清淡素食为主,宜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如鱼、瘦肉、豆类及豆制品;少食或不食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蛋黄;对辛辣刺激性食物也应少吃或不吃,炒菜宜选用植物油,如花生油、菜籽油、豆油;也可以选食一些降脂作用的食物,如海带、海参、葵花籽、芝麻等。 要限制食盐的摄入量,每天食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2~6g,炒菜宜偏淡,对酱菜、榨菜、皮蛋等含钠盐高的食物应少吃;多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和水果,如冬菇、竹笋、花生、香蕉、橘子等。 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宜多食用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豆芽、芹菜、胡萝卜等。 戒烟、限酒,男性每日饮酒不超过30ml(酒精)、女性不超过15ml,红酒为宜。 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不但能增强体质,还能达到减肥和维持正常体重的目的。可选择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跑步、登山等,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心理精神紧张、植物神经功能失衡均可引起血压升高,因此应保持平静的心境,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当有较大的精神压力时应向他人倾吐,将压力宣泄。 适当加强自身修养,保持乐观情绪,多听音乐,经常学习对自己健康有益的保健方法,消除社会心理紧张刺激。 药物治疗是控制高血压的主要方法,用药期间忌突然撤掉某一种药物或骤停药物,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是长期的,血压达到目标血压后应坚持服药,最有效地控制血压。 了解更多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积极主动改变生活方式,拥有健康心理,接受正规的药物治疗,从而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而达到高血压的预防。 糖尿病 定时定量进餐,可以少量多餐,平衡膳食,以达到足够的营养。避免高糖食物,如各种糖果、甜食。 减少脂肪的摄入,除限制动物脂肪外,每日烹调油在20克以下。避免油腻和含脂肪高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及瓜子、花生等。避免含胆固醇高的食品,如动

缬沙坦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综述

缬沙坦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综述 发表时间:2017-10-31T14:37:22.65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30期作者:陈雪君 [导读] 血管紧张素II(AngII)为人体肾素-血管紧张系统的重要活性物质。 (海南皇隆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海南海口 570311) 【摘要】现如今,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缬沙坦视为治疗高血压的首选降压药,其疗效好,安全性高。本实验以文献综合阐述的方式,首先阐述了该药物的药理作用以及药动力学特征,后对其临床应用展开全面分析,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材料。【关键词】缬沙坦;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抗高血压药物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0-0008-02 血管紧张素II(AngII)为人体肾素-血管紧张系统的重要活性物质。AngII在引致靶器官受损和高血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近几年,随着多项临床实验的展开,AngII受体拮抗剂(ARB)也已经被推崇为治疗高血压的首先药物。ARB不但是新类抗血压制剂,且其可以经过抑制局部RAS作用,对靶器官起到保护效果,这种门类药物具有有效性高,作用时间长,安全性好等特征,进而被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结合实际情况,本文现就对ARB经典药物-缬沙坦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简要分析,现报告如下。 1.缬沙坦药理作用以及药动力学特征 缬沙坦为一种特异性AngII类AT1受体拮抗剂,其能够选择性的作用在AT1亚型之中,进而中断AngII和受体结合,进而起到抑制醛固酮释放和血管收缩的效果。该药物特异性拮抗AT1受体的效果比拮抗AT2受体高出2万倍之多。 药物经口服后迅速吸收,服用2h后达到峰值。以双指数下降的方式,降低血药浓度。药物消除相和分布相半衰期分别为6~7h以及1h 以下。多次给药后,药动力学无改变,经单剂量注射之后,人体稳定分布容积为17L,血浆清除率为2.2L/h。进食不会对药动力学产生显著影响,且不受年龄限制。 2.缬沙坦临床应用 2.1 心衰 有实验选择5010例年龄在18岁以上[1],心功能为Ⅱ~Ⅳ级的患者展开研究,以常规治疗为基础,使用剂量为160mg/次,2次/日缬沙坦治疗,并以安慰剂为对比组进行对照研究。随访时间为23个月,结果证实,虽说联合使用ACEI以及ARB不能显著降低总病死率,但可降低27.5%的住院率,由此可见,缬沙坦可视为心衰不耐受ACEI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2.2 高血压 将年龄65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者[2],使用剂量为80mg,1次/日的缬沙坦治疗,一个月后,治疗组患者平均SBP下降19.2mmHg,对照组(安慰剂)降低5.2mmHg。P<0.05.且两组病患治疗期间内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证实对于EH者,使用缬沙坦治疗,可稳定血压。值得说明的是,这种药物可实现全天候稳定血压,且不会令变化节律发生变化,降压TP值以及SI值均较好。 2.3 心梗 对于心梗后左室功能不全合并心衰者分别使用卡托普利组、缬沙坦和联合法治疗[3]。经2年随访后,三组病患的病死率无显著差异。证实缬沙坦和卡托普利在治疗该疾病方面,效果相似,单独使用缬沙坦的患者耐受性更高。 QT间期的离散度表示心室肌复极不均衡,发生AMI后,离散度显著加长,在使用缬沙坦后,可以降低并校正离散度,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2.4 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为血管壁炎性症状。发生该疾病后,患者血液内hs-CRP含量急剧上升,且和冠心病发生存在正相关性。缬沙坦可以降低hs-CRP水平,但缬沙坦氢氯噻嗪却无此效果,因此认为该药物与具备抗炎作用。缬沙坦能够对AngII与AT1结合产生影响,进而削弱脂质氧合酶基因表达量以及降低超氧化阴离子形成量,另外也可弱化OX-LDL受体活性,进而降低该物质水平。还可以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内皮损伤程度,起到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效果。这一机制的发挥与缬沙坦预防冠状动脉病变置支架术后预防二次狭窄相关。 2.5 保护脑血管 缬沙坦可以提升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突触重塑,全面改善认知能力,提高突触素表达量。其也能够对RAS系统加以阻滞,在避免发生脑卒中。 缬沙坦对于AT2受体无直接性作用,但因为其能够和AT1受体相互结合,进而消除了RAS负反馈,提升AngⅡ含量,后者有可能会作用在AT2内,该受体被激活后,可保护心脑血管。该研究还证实,阻断AT2受体敲除动物模型大脑内动脉创建脑缺血模型,和对照组相比,经过处理的小鼠脑缺血面积更广,对所有小鼠使用一定剂量缬沙坦后,野生型小鼠的脑缺血面积更低,但Agtr2-小鼠的受损面积无显著变化。由此可见,阻滞AT受体,活化AT2受体,可降低脑损伤程度。 2.6 保护肾脏效果 糖尿病肾病者随着疾病的进展,肾脏组织内RAS活性增强,进而提升AngII水平。令肾脏组织内的AngII水平远远比血循环高。AngII可以影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其为构成肾损伤的重要缓解。联合使用贝那普利与撷沙坦可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和单一使用贝那普利相比,使用撷沙坦更能够起到阻断RAS活性上升对患者肾脏损害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少其24H尿蛋白,稳定血压,全面延缓疾病发展,保护患者肾脏功能。 3.小结 综上所述,以缬沙坦为代表的ARB类药物应用于临床时间不过20余载,作为一种临床新药,其应用需要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在此同时也要强化基础性研究,进而促进ARB类药物的临床实践。当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缬沙坦视为首选降压药和其他降压药物相比,缬沙坦不良反应轻微,;临床效果显著。其在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心衰,肾病,心梗,脑卒中方面,有着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青.分析应用不同剂量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6(1):108-109.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