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二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测验卷

高二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测验卷

第1页 共10页 ◎ 第2页 共10页

政治测试试卷 考试范围:必修4第三单元;考试时间:100分钟; 1. 山东潍坊以制作风筝而闻名,但以前潍坊人民只是把精美的风筝当作礼品送人,当作展品供人欣赏。改革开放使潍坊人的商品意识增强,昔日“养在深闺人不识”的风筝走进了市场。潍坊的风筝古朴、典雅,传统风筝制作精巧,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工艺不断开发新品种,风筝不再仅仅是一种玩具,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独特的风筝文化。潍坊人对风筝的认识是全面而又深刻的,他们举办一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节”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旅游资源得到了开发,使旅游业成为当地的重要产业,风筝也吸引了许多外商,潍坊人借此办起了外资经济,形成了“风筝搭台,经济唱戏”的格局。 在上述材料中,潍坊人是怎样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 2. 某厂是一个国有企业,由于产品、管理、沉重的社会负担等原因,企业出现严重亏损。新班子上任后,他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一方面进行市场调研,调整产品的结构,加速新产品的开发;另一方面狠抓营销,实施名牌战略,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全厂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该厂利税连续多年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在此基础上,他们开始了资本运营,在全国各地投资办厂,逐渐形成了一个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

请问该厂是怎样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 3. 温家宝总理在浙江考察时强调,当前,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经济运行平稳,就业形势较好,金融体系保持稳定。但我国经济运行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主次方面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温家宝总理上述讲话内容的理解。

第3页共10页◎第4页共10页

4. 2011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周年。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1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大。同时,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也面临不少挑战,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并认真加以解决。我们坚信,经过我们自己的艰苦努力,加上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

请运用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结合材料分析入世1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道路。5. 市场经济来了,还要不要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不是大家都应该学?雷锋精神是否过时……面对种种质疑,长沙市借鉴银行的运作理念,发扬雷锋的互助精神,2001年在全国率先创办“道德银行”;2007年又推出了经常性的捐赠救助平台——“雷锋超市”,建成由1家市级、9家区(县)、71家街道(乡镇)、160家社区雷锋超市组成的互帮互助四级网络平台,已成为长沙弘扬雷锋精神的靓丽名片。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出席第九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并代表长沙市作了《用雷锋精神引领社会风尚,使雷锋故乡成为道德高地》的主题发言。“长沙是雷锋的故乡,雷锋是长沙的骄傲。”陈润儿说,长沙曾见证了雷锋平凡的人生,也培育了雷锋伟大的精神,家乡人民对雷锋怀有深厚感情和人格认同,学雷锋有广泛的基础和丰富的载体,半个世纪以来,深入开展“雷锋家乡学雷锋”活动,让雷锋精神深深铭刻在家乡人民的心中。

“学雷锋活动既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新课题。”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说明如何把学雷锋这场“道德接力赛”继续跑下去,薪火相传。

第5页 共10页 ◎ 第6页 共10页

6. 2012年我国政务微博进入平稳发展、成熟运营阶段。去年全国首个省级政务微博发布群——“北京微博发布厅”正式运行。截至目前北京市已经有54个委办局、16个区县共计70个单位和7位新闻发言人入驻“北京微博发布大厅”。总粉丝量超过千万,在网民中产生了极大影响。但是部分“官微”也存在自说自话等问题。“官微”开启网络问政的新时代,同时“官微”也需要在运行中积累经验,不断改进,以更好发挥其作用。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政府部门积极运用包括微博、论坛在内的网络媒体,加强信息披露,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以坦诚的姿态促进双方顺畅沟通和良性互动。一定能够促使政府更加公开透明,树立正面的政府形象。 运用发展的观点谈谈如何看待“微博问政”现象?

7.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八闽大地日新月异,福建人民勇立时代潮头,引领风气之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福建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完成国有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鼓励民营资本和外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等,以推动福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材料二:2011年12月26日,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庆祝大会在厦门隆重举行。30年来,厦门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和优化布局,围绕着“二三产共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内外需齐拓展、惠民生促和谐”的发展思路,扎实推进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产业结构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城乡结构从岛内外二元分割向一体化发展转变,需求结构从外需为主向内外需并进转变,实现了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 (1)结合材料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分析福建省委为什么要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2)结合材料二,说明厦门市的发展之路是怎样体现系统优化的方法?

第7页共10页◎第8页共10页

8. 在世界各国,个税的征收不尽相同。美国的税收主要以家庭全年收入计算税率;印度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是一个纳税年度内的所有收入,每年的起征点都不同;日本个税的起征点根据家庭成员的人数多少而不同。许多日本人尽管年收入相同,但如果抚养的子女人数不一,需要赡养的老人数量不同,需缴纳的所得税税款也就有很大不同;法国的收入所得税税率是高额累进制,即收入高的人多交税,收入少的人少缴税。尽管各国的个税制度不同,但都日益趋向人性化。

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尽管世界各国的个税制度不同,但都日益趋向人性化”包含的哲学道理。9. 当前,上海首批享受政府补贴的800万只节能灯淘汰在即。据悉,1只普通节能灯约含汞0.5毫克,渗入地下后可使180吨水变成“毒水”。因此解决废弃节能灯的回收和处理问题,已变得非常迫切。但有人认为当前回收和处理废弃节能灯问题解决不了。他的理由是:

(1)在回收环节上,存在节能灯用户分散、灯管易碎、回收点少、居民不愿主动上缴废弃节能灯等困难。

(2)在处理环节上,拥有废弃节能灯回收处理资质的企业少,且经济效益低下,这类企业当前面临倒闭的窘境。

请运用哲学常识“矛盾的普遍性”或“矛盾的特殊性”的原理,分析和评价在回收和处理废弃节能灯问题上此人的理由是否充分支持其观点。

第9页 共10页 ◎

第10页 共10页

10.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报告。 (一)报告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过去5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实践,回顾总结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经实践检验证明了的宝贵经验,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战略部署,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1)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有关观点,分析十八大报告精神。 (二)理论创新:中共十八大关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理论提出,是中共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创新,推动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不断前进。 (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从辩证法的角度说明创新的作用。 (三)走进实践:全国上下开展学习党的十八大《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报告活动,青年学生应该积极参与这一宣讲活动。 (3)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定一个宣传标题,并提出你所拟标题的哲学依据。

参考答案

一、非选择题

1.【答案】(1)注意一事物同周围事物的联系,选择积极的有利的联系,风筝商品化、国际化与旅游资源开发,与外资经济的发展是有联系的。让“风筝搭台,经济唱戏”,而经济的发展又使古老的风筝更加大放异彩。选择这种有利的联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潍坊人首先看到联系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潍坊人更新观念,把风筝引入市场,使风筝商品化,在这种条件下才与当地经济腾飞密切联系起来。

【解析】根据联系观点的内容分析材料,找出材料与道理的结合点。

2.【答案】(1)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该厂加速新产品的开发,进行资本运营,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体现了发展的实质。

(2)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该厂重视量的积累,并抓住时机进行资本运营,形成大型企业集团,实现质的飞跃。

(3)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该厂在困境面前没有等、靠、要,而是积极改革,努力摆脱困境,迅速走上发展的道路。

【解析】本题是一道演绎型问题,主要考察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此题所提供的材料比较复杂,涉及的方面比较多,为理清解题思路,做题时一定要从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入手,弄清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用所学原理联系材料思考问题,组织答案。

3.【答案】(1)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我们认识事物时,就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温家宝总理看到我国经济运行平稳,就业形势较好,金融体系保持稳定,得出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结论,把握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2)在事物内部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所以不可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温家宝总理认识到我国经济运行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没有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3)温家宝总理既看到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又看到我国经济运行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解析】首先阐述矛盾主次方面的含义及地位,并结合材料分析;其次综合分析,强调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4.【答案】①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②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面临不少挑战,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并认真加以解决。我们坚信,经过我们自己的艰苦努力,加上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这体现了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解析】该题以中国入世10年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为材料,考查学生对事物发展趋势的识记和理解。首先要准确回答原理,再对材料具体分析,从材料中找出前途光明和道路曲折的各自表现,紧扣材料,遵循原理、方法论和联系材料的思路回答。

5.【答案】①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必须把握时代特点、挖掘道德内涵,不断创新道德实践载体、拓展道德实践途径,开展诸如“道德银行”、“雷锋超市”等道德接力赛。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必须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③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面对学雷锋活动的种种质疑,必须充满信心,把学雷锋活动引向深入。

【解析】本题指向“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因此应先调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知识,

包括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发展的状态、发展的趋势,再结合材料进行分析。6.【答案】①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官微”开启网络问政的新时代,是一种发展。

②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官微”也需要在运行中积累经验,不断改进,以更好发挥其作用。

③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因此去我们要对新事物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发展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对于“微博问政”现象,作为政府利用新媒体加强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新举措,我们要积极支持,同时对其存在的问题我们也要指正,监督政府,让其以坦诚的姿态促进双方顺畅沟通和良性互动。打造阳光政府。

【解析】该题以微博问政为材料,考查学生对发展知识点的运用。官方微博的开启是一种发展,其运行要不断积累经验,加以改进,要做好量的积累,实现质变;微博问政是新事物,前途是光明的,其成长过程会出现一些问题,发展道路是曲折的。

7. 【答案】(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推动文化领域的变革。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2)①厦门市统筹考虑的发展思路体现了着眼于事物发展的整体性。

②厦门市经济结构的合理布局体现了遵循事物发展的有序性。

③厦门市扎实推进各要素的结构转变体现注重事物发展的优化趋向。

【解析】本题以八闽大地日新月异,福建人民勇立时代潮头,引领风气之先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知识的理解。(1)可以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方面结合材料分析回答。(2)可以从事物发展的整体性、遵循事物发展的有序性、注重事物发展的优化趋向三个方面分析回答。

8.【答案】(1)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世界各国国情不同,其个税制度也就有差别。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不可分割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并在不同的场合相互转化。世界各国的个税制度具有矛盾的特殊性,但也具有个税制度的普遍性,世界各国的个税制度日益趋向人性化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矛盾观点的有关知识,矛盾的观点主要包括:对立统一的观点,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等知识,回答时,可以从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等角度思考。

9.【答案】答案一: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存在矛盾的(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全面观察和分析问题。我们认识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都要树立全面的观点,全面分析事物的矛盾。(2)两条理由都强调了废弃节能灯在回收和处理问题上的困难和不利的一面,看到了矛盾的一个方面。(3)但两条理由都没有看到废弃节能灯在回收和处理问题上的积极和有利的一面,没有看到矛盾的另一方面。(4)我们既要分析废弃节能灯在回收和处理问题上的困难和不利的方面,又要分析在此问题上的积极和有利的方面,提出针对困难和不利的解决方法。如,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制定实施细则扶持社区、企业、环保公益组织设立固定回收点;对居民上缴废弃节能灯予以物质鼓励;对建立无害化处理废弃节能灯的企业给予财税扶持等。用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废弃节能灯在回收和处理问题上的矛盾。(5)因此,此人的理由不能

充分支持其观点。

答案二:

(1)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2)两条理由都强调了废弃节能灯在回收和处理问题上的困难和不利的一面,看到了矛盾的一个方面的特殊性。(3)但两条理由都没有看到废弃节能灯在回收和处理问题上的积极和有利的一面,没有看到矛盾的另一方面的特殊性。(4)我们既要分析废弃节能灯在回收和处理问题上的困难和不利的方面的特殊性,又要分析在此问题上的积极和有利的方面的特殊性,提出针对困难和不利的特殊性的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如,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制定实施细则扶持社区、企业、环保公益组织设立固定回收点;对居民上缴废弃节能灯予以物质鼓励;对建立无害化处理废弃节能灯的企业给予财税扶持等。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解决废弃节能灯在回收和处理问题上的矛盾。(5)因此,此人的理由不能充分支持其观点。

【解析】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进行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应明确矛盾普遍性原理的内容及方法论意义;其次通过分析材料可知上述观点中都只看到消极方面,而没有看到积极方面,属于片面的看问题。最后指出应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运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应明确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内容及方法论意义;其次通过分析材料可知上述观点中都只是对回收和处理废弃节能灯过程中困难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而没有具体分析这一过程中的积极因素,属于片面的看问题。最后应指出既要对困难进行具体分析,又要对积极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10.【答案】(1)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总结过去5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实践,回顾总结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结过去5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实践,回顾总结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经实践检验证明了的宝贵经验”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3)①标题:A.科学发展成就辉煌 B. 学习十八大精神投身现代化建设

②依据:A.意识反作用 B. 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C.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解析】本题属于探究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要注意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审读设问第(1)问限定知识范围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题型是如何体现题型。答题基本模式是“理论(课本知识)十材料分析”。就本题来讲需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知识与材料有机结合即可。第(2)问限定知识范围是辩证法角度说明创新的作用。题型是意义类题目。从辩证法角度结合课本知识回答作用即可。本问比较简单。第(3)问写标题找依据。思路开放,答案灵活。抓住科学发展、投身现代化建设等关键词即可,找准哲学依据。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练习题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或许是某个夏夜,我们抬头仰望,思索广阔无垠的星空。这时候,心中会油然生出一种神秘感,一系列问题叩击头脑:“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世界是否因为我而存在?”“我们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是什么?”这些思索表明() ①万物因人的思考而显现其意义和价值 ②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 ③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 ④哲学就是人们的惊讶、惊异和思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立足当代、立足国情,以深入研究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自觉、积极、主动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服务。上述要求符合的道理是() ①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③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世界的思考 ④人们研究哲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哲学是对普遍而基本问题的研究,这些问题多与“实在、存在、知识、思想”等有关。哲学用批判的方式、系统化的方法、理性的论证为人们呈现一种信仰、概念和态度。这说明哲学是()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C.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对社会科学知识的概况和总结 4.乔布斯说:“我愿意用我的全部科技来换取与苏格拉底一个下午的相处,因为他把哲学从高高在上的学科变得与人休戚相关。”乔布斯意在说明() ①哲学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②哲学是“科学之母”,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③能为自然科学发展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④离开哲学的指导,科学研究不能取得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长期指导思想,进一步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新的发展实践。这主要是因为() A.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世界观对方法论具有促进作用 D.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相互决定、相互影响的被称为美国人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据此回答7—8题。 6.富兰克林撞上门框,获得了人生智慧。这一事例说明的道理是() A.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都能形成哲学智慧 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 D.哲学是一门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学问 7.富兰克林的经历告诉我们,低姿态是一种哲学智慧,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成就自己。这启示我们()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任何哲学都给人以智慧,使人更聪明 C.不懂哲学的人,就无法生存和工作 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8.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同时又是一名哲学家,他曾经说过,“没有科学的哲学是跛子,没有哲学的科学是瞎子”。这句话告诉我们()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具体科学为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哲学和具体科学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9.冯友兰先生说:“哲学的用途乃无用之大用”。这是因为() ①哲学是科学的科学 ②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③哲学既是高度的抽象又是丰富的具体 ④哲学揭示了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这告诉我们:()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 ④哲学家不是纯粹的思想家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11.爱因斯坦谈到自己发现相对论时承认,“对于发现这个中心点所需要的批判思想,就我的情况来说,特别是由于阅读了戴维·休谟和恩斯特·马赫的哲学著作而得到决定性的进展”。这句话表明()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指导思想和一般方法

精选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威信注意等局限性。

高二政治必修四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高二政治必修四期末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哲学不能带来钱”成了他们的思维定势。一位著名哲学家揶揄地说:“当年马克思撰写《哲学的贫困》,如今则出现了‘贫困的哲学’。”但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的未来的。这是因为( ) A.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任务就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 B.哲学只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C.哲学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某人得了重病,大家劝他去医院检查,可是他说:“这都是命啊,是由天注定的,我何必与天命作对呢。”结果,这个人的病情进一步加重。由此可见 ( )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②自发的世界观不利于更好地生活③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①②B.①④ C.①③D.②④ 3.我国的许多典故中包含着深邃的哲学道理,下列成语中正确反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是() A、掩耳盗铃 B、望梅止渴 C、画饼充饥 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4.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可见 ( ) ①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②声称者的“行”带有自发唯物主义的倾向③声称者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脱节的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A.③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④ 5.“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与“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所蕴含的哲理 ( ) A.两者共同揭示了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B.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后者是客观唯心主义 C.前者揭示辩证发展观,后者揭示辩证联系观 D.前者是朴素唯物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6、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着其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三大自然科学的发现是 ( ) ①细胞学说②生物进化论③能量守恒定律④地质学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李强在学习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之后,做适应性练习时,遇到一道题,感觉有点难度,要求选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哲学的联系的选项。你能否帮助他选出下列四个选项中的正确选项 ( ) A.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马克思的学说 B.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哲学发展史上的巅峰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历史上优秀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德国古典哲学是其直接理论来源 8、甲、乙两位同学就物质概念进行了辩论。甲说:“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乙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对甲、乙两位同学的说法,在你看来评价正确的应是() A、前者正确,后者错误 B、前者错误,后者正确 C、两者各自片面地强调了一个方面,都是不正确的 D、两者都是正确的,前者是就物质的概念而讲的,后者是就具体物质而言的 9.最近,“土豪”“高大上”“点赞”等流行语爆红,其背后无一不是对当下社会某种现象的理性思考。

试题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期中测试题

试题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期中 测试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思想政治必修四期中测试题 考查范围:《生活与哲学》第一、第二单元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25×2=50分) 1、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主张将修心悟道导向现实生活,所谓“平常心即是道心”、“挑水劈柴,无非妙道”,从而达到对世间万象深刻独到的感悟。这种哲学智慧表明【】A.哲学并非高悬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哲学智慧源于生活与实践 B.哲学是理性和智慧的明灯,指导人们睿智地对待人生与实践 C.哲学源于对世界的追问与思考,为人们改造世界提供正确的方法论指导 D.人人都在生活,都有对世界的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人都是哲学家 2、“比”“从”“北”“化”四个字由“人”字以不同结构构成(右图为甲骨文),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 后,总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我们可以体会到,与人“比” 会模仿学习他人的优点,即“从”;之后会产生叛逆,即“北”;最后,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一切为我所用,进入“化”的阶段。上述材料说明【】 ①哲学智慧概括了人们的生活与实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辩证统一 ③哲学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④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月刊》中指出:“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这说明 【】 ①自然科学与哲学是相互联系的 ②哲学的重要性之一就在于它是“科学之科学” ③研究自然科学的归宿和目的就在于推动哲学的进步和发展 ④自然科学需要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4、刘禹锡指出:“大凡入形器中,皆有能有不能。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刘禹锡这段话所阐明的是 【】 ①天与人交相胜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②天人相分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思想 ③世界万物都以一定的物质存在为其基础④天下万物都具有各种具体的规定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都没有定论,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一问题的结论也不同。安倍晋三的言论意在为日本的侵略历史翻案,体现了其【】 A.否认历史客观性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B.历史认识中的主观能动性思想 C.关于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思想 D.英雄创造历史的唯意志主义思想 6、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3知识点总结 湛江师范学院思政张森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1、文化是什么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 (3)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注意:影响有好有坏),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4、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知识点总 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知识点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正当利益;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 (4)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5)理想与现实 树立崇高理想;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6)社会实践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

统一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1、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是认识的第一飞跃。认识的目的是用理性的认识去指导实践,获得物质成果。 2、真象与假象都是事物的现象,都表现事物的本质,都是客观的。两者所不同的是真象是事物本质的如实表现,假象是本质的歪曲表现。由于都是客观的,因此真象与假象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3、认识的深化是指认识由浅入深、由比较深刻到更为深刻的过程,或由一个层次进到另一个层次。认识的扩展是指在更广阔的领域内掌握不同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以更抽象的形式反映更广阔领域中各种事物的共同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向前推移是随着客观事物的进程而不断向前推移,或不断研究新事实,提出能够解决新问题的理论。 4、认识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肤浅向深入的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过程。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多次无限反复。每次反复都使认识进入比较高一级的领域。 5、要注意真理、理性认识、科学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6、物质的决定作用与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两类不同性质

政治必修四练习题

专题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1讲美好生活的向导 被称为美国人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据此回答1~2题。 1.富兰克林撞上门框,获得了人生智慧。这一事例说明的道理是() A.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都能形成哲学智慧 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 D.哲学是一门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学问 2.富兰克林的经历告诉我们,低姿态是一种哲学智慧,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成就自己。这启示我们()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任何哲学都给人以智慧,使人更聪明 C.不懂哲学的人,就无法生存和工作 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3.(2017·山东临沂一模)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要让他耽误了哲学研究,当他年老的时候,也不要让他对他的研究发生厌倦,因为要获得灵魂的健康,谁也不会有太早或太晚的问题。说哲学研究的时间还没有到或已经晚了,就像说享福的时间还没有到或已经晚了一样。”伊壁鸠鲁把学习哲学和灵魂的健康、人生的幸福联系在一起,是因为() ①哲学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根本观点和方法②哲学告诉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具体知识和方法③哲学为人们提供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④

哲学以认识世界为目的,让人们不断感悟真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从古到今,各种哲学流派繁多,有些根本观点相同,有些根本观点完全相反,但无论哪种哲学,都是() ①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②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③科学的科学④正确的学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漫画《求雨》表明的哲理是() A.社会在前进,科技在发展 B.人民当家作主,精神面貌大改观 C.世界观不同,方法论各异 D.哲学对实践的结果有决定作用 6.知识不等于智慧,将具体科学知识转化为哲学智慧,应() A.深入探究世界,不断揭示具体领域的规律 B.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对整个世界进行深入思考 C.对丰富的具体科学知识加以概括、总结和反思 D.坚持科学性与革命性,推动具体科学知识向前发展 7.下表是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世界观及其行为表现调查表。图表内容表明()

高二政治必修三知识点人教版

高二政治必修三知识点人教版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1. 文化是什么?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 3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 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注意:影响有好有坏,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 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4.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

政治必修四复习提纲 湛江师范学院思政张森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精品试题】高中政治必修四期末测试题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求真是新闻工作者永恒的价值追求。但真相往往不是漂在水上的浮萍,也不是清澈溪流中触手可及的卵石。深一点,才能真一点。“从地里长出来的”记者陈中华坚持用脚跑新闻,向我们诠释一个并不深奥的道理:“真一点”是价值观,“深一点”是方法论;“真一点”是新闻追求,“深一点”是现实路径。这一道理的哲学依据是【】 ①学好哲学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③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新闻的发源地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爱因斯坦曾经说:“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这表明【】 A.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B.哲学是研究整个世界的,具体科学研究某一特殊领域,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C.没有哲学观点的具体科学和没有具体科学材料的哲学都不是科学 D.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哲学也以具体科学为基础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阅读材料,回答3~4题。 3.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属于【】 A.机械唯物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唯心主义 4.赫拉克利特的这一思想被列宁称为“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说明”,这是因为赫拉克利

特【】 A.把唯物主义根本观点与朴素辩证法结合在一起 B.把唯物论和认识论科学地统一起来 C.是现代唯物主义的创始人 D.对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辩证,因而是科学的 5.电影《画皮》的主题曲《画心》中唱到:“看不穿是你失落的魂魄,猜不透是你瞳孔的颜色,爱如生命般莫测,你的心到底被什么蛊惑。”从哲学上看,歌词体现的观点【】A.属于不可知论B.否认了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C.肯定了物质决定意识D.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6.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 ①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 ②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③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哲学的显著标志 ④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7.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其本意是指【】 A.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标志B.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存在于客观实在之中D.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8.浙江某市民,几年前迷上了收藏结婚证书。他淘得100多张不同时期的结婚证,最早的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知识点-教学文档

2019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知识点 2019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知识点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1.什么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 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⑵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是什么? 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与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⑵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①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②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基本矛盾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⑴原理: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知识点精华版

《生活与哲学》基本知识点(应知应会、必记必背!!!)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与生活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①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②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 3、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观)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是第一性的东西。 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 5、正确理解“真正的哲学” (1)含义: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作用: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①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③总之,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6、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②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三课测试题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三课检测题(03) 出题人:时间:2014.9.4 一、选择题 1、2012年,北京中轴线、大运河、丝绸之路等45项文化遗产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显示了我国保护文化遗产的决心。之所以重视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引起轰动。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 ) 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 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 C.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D.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 3、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我们所说的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指() A.语言文字的多样性 B.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C.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D.建筑艺术的多样性 4、2011年6月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同意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成为世界遗产,这是我国第41处世界遗产。西湖文化景观作为世界遗产( ) ①是中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之一 ②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我国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既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民族文化的个性 ④有利于我国文化遗产的展示,但不利于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5、201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节活动,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像春节贴窗花,换春联,放鞭炮等,都是民间的零散的生活化的庆节活动。有专家提出,设计古有的又有现代气息的传统节日仪式体系,在国家层面上举行公众庆典,以展现中华文化的尊严和气派,对文化传承能起更大的作用。传承文化,节日仪式的作用是( ) ①展现特定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活动 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对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进行保护和弘扬 ④集中展现民族文化和表达民族感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伦敦奥运会会徽以数字“2012”为主体,包含了奥林匹克五环及英文单词伦敦(London),采用国际化设计语言,简洁鲜明,由单纯而大块的色彩组成的主体图案,象征着活力与激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好评。这告诉我们() A.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B.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已消除差别而走向统一

(完整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知识点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生产力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 社会意识:只是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内容: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b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具有不同步性,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并不是同步,绝对统一的关系) 反对倾向: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历史唯心主义 3.实践观是辩证主义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4.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内容: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a 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 的变更,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b 辩证关系: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否则会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 a 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 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否则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他就会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他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会束缚生产力发展

高二政治必修四试题及答案

高二政治必修四试题及答案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二政治必修四试题及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必修四是高二政治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通过试题强化练习,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必修四试题,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二政治必修四试题一、选择题1.爱因斯坦曾说过: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爱因斯坦之所以这样看是因为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②科学家都是哲学家 ③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是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④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意识和物质没有本质的区别 D.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 C.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又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D.重视物质生活还是

重视精神生活 5.下列表述,体现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有 A.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B.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C.物极必反,相辅相成 D.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6.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是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C.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D.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7.认识任何事物都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主要是因为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普遍联系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C.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主观和客观是联系在一起的 8.为救两名落水少年,长江大学15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大学生舍己救人的事迹感动了全国,展现了新时代的奉献精神。这表明x#k#b#1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规律为前提 ③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起导向作用 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9.右图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B.要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合理想象才能完成认识的任务 C.互联网是虚拟的主观世界,要符合现实的客

高中政治必修四重要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四重要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知识归纳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民族文化的地位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2、文化多样性 (1)含义: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2)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形式 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3、民族节日的形成、地位及作用、态度 (1)形成: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2)地位及作用: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3)态度:要挖掘民族节日的文化内涵。 4、文化遗产的地位及作用、我们应持的态度、分类 (1)地位及作用 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态度: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给予以保护。 (3)世界遗产的分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包含文化与自然两方面因素的双重遗产 5、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文化的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文化的民族性体现出来。 6、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文化是民族的(民族性、个性) 原因: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文化多样性产生的根源) 结论: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的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2)文化是世界的(世界性、共性) 原因: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结论: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7、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看笔记) 8、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原则、具体要求(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 (1)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 (2)原则: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3)具体要求: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什么是文化传播?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途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