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张载

张载

张载——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面旗帜

卢文远

张载是我国北宋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关学的创始人,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丰富而深遂的学术思想,对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在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并对11世纪后的哲学思想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张载堪称我国古典哲学思想史上的一面旗帜,张载关学思想,是太白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张载生平

张载,字子厚,眉县人,祖籍大梁(河南开封)。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出生于长安,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逝世,享年58岁。因为家居陕西眉县横渠镇,并在横渠镇设立书院讲学,故学者称其为“横渠先生”。因张载弟子多为关中人,后世称他所创立的学术流派为“关学”。

张载祖上世居大梁(今河南省开封),曾祖生于唐末,历五代不仕,以子贵赠礼部侍郎,祖父张复,进士,宋真宗时任给事中、集贤院学士等职,后赠司空。父,张迪,进士,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任陕西长安县令,天禧四年(1020年)生张载。宋仁宗时任殿中丞。天圣元年(1023年)任涪州知州,赠尚书都官郎中。宋仁宗景佑二年(1035年),张迪在涪州任上病故。时值张载15岁,次子张戬5岁,均年幼。母亲陆氏携张载、张戬扶张迪灵柩越巴山,过汉中,出斜谷,

欲归葬开封,但行至眉县太白山下横渠镇,因路资不足,无力继续前行,遂在横渠镇大振谷迷狐岭上选址安葬了张迪,

从此便定居在横渠镇。

张载自幼聪颖过人,并有大志。幼年丧父,使他成熟较早。当时西夏常常侵犯宋西北边境,宋朝廷派兵抵抗,互有胜负。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初,西夏入侵,宋军抗击失利。这对于“志立不群”、“慨然以功名自许”(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的张载是一个很大的刺激,少时即向邠人焦寅学习兵法,并试图组织兵力对西夏作战,“欲结客取洮西之地”,从而为民除患,为国建功。1041年,张载21岁时,写成《边议九条》,上奏时任陕西招讨副使兼延州(今延安)知州的范仲淹。并奔赴延州,求见范仲淹。范仲淹接见了张载,听取了张载关于军事防务,对敌作战,收复失地之策,甚为赞赏。“一见知其远器,欲成就之,乃责之曰:“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因劝读《中庸》。”范仲淹认为张载志向学识不凡,可研读儒学,必成就大业,不必在军事上下功夫,而要从《中庸》学起,以明天地人生之道,张载听从了范仲淹的指教,回家后苦读《中庸》,虽然十分喜爱,但仍有许多问题得不到满足,于是又读了许多老庄与佛教的书籍,累年尽实其说,但是仍满足不了他对天地人生之理的探求,又回头研读六经。可见张载在探求知识,研究哲学,寻求真理的过程中,所走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在儒释道学说中转来转去,上下求索,精心思考,终于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在张载思想中,受儒释道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其中对他影响最大,

最深的是儒家经典,尤以《周易》为首,为最。王夫之说:“张子之学,无非《易》也、即无非《诗》之志,《书》之事,《礼》之节,《乐》之和,《春秋》之大法也,《论》、《孟》之归也……,而张子之言,无非《易》也,立天,立地,立人,反经研几,精义存神,以纲维三才,贞生而安死,则往圣之传,非张子其孰与归!”(《张子正蒙注·序论》),王夫之一生研究张载关学,敬服张载之论,他对张载的评价,是符

合实际的公允确论。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38岁的张载赴开封应科举考试,时值欧阳修为主考官,张载与苏轼、苏辙兄弟同登进士。因张载在此之前,已在《周易》研究方面有名气,所以在候诏待命期间,应前任宰相文彦博之邀,在开封相国寺设虎皮椅开坛讲《易》,学子云集听讲。一天,张载与洛阳的著名学者程颢、程颐兄弟相会,交流对《周易》的学术见解。张载觉得二程对《周易》的见解比自己深刻,感到自己钻研的还不够深入,第二天就对听讲的学子说:我对《易》学的理解不如二程他们,你们可以拜他们为师。于是撤去虎皮椅,不再讲《易》。张载是二程的表叔,长二程10多岁,能如此虚心待人,褒扬晚辈之长,足见张载的高尚学行。张载潜心研究《周易》,广泛吸收当时周敦颐、陈抟、司马光、范仲淹、王安石及二程等学者的研究成果,经过自己“仰而思,俯而读”,志道精思,终于写成了《横渠易说》。

张载考中进士后,做过几任地方官。先任祁州(今河北安国

县)司法参军。丹州云岩(今陕西宜川)县令,后迁任著作佐郎,签书渭州(今甘肃平凉)军事判官公事等。在地方任职中,张载时时处处表现出康国济民,敦本善俗,教化为主,关心国势民命的精神,深得百姓爱戴。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御史中丞吕公著向皇帝推荐张载说:“张载学有本源,四方之学者皆宗之,可以召对访问。”神宗即召见张载。“上问治道,皆以渐复三代为对。上悦之,曰…卿宜入见二府议事,朕且将大用卿。?”(《横渠先生行状》)。经过问对,张载关于治国之道的见解得到神宗首肯,并表示要重用张载。后来即任命张载为崇文院校书。时值王安石变法革新期间,王安石想求得张载帮助,以共推新法,但张载对于王安石激进的改革政策和措施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变法如果与人为善的话,则愿意合作,否则便免为其难,婉拒了王安石的要求。其实张载面对宋朝“积弱积贫”的社会现实,也力主改革,但他不同意王安石的“顿革之”,即急风暴雨式的改革,而主张“渐化之”,务必使改革稳妥进行,以民命为要,务求实效。由于对变法态度不一致,张载对王安石既不主动配合,也不公开反对。此期间,弟张戬已任监察御使,坚决站在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党一边,竭力反对王安石变法,与王安石在朝廷之上发生激烈的正面冲突,并致使新旧两党公开决裂。对于这件事,史书多有翔实记载。在张戬与王安石的激烈斗争中,张载无疑是赞同和维护张戬的,因为他们是亲兄弟,有手足之情,父亲早逝,张载便早早承担起奉养母亲,教育和帮助弟弟的责任,感情非同一般。张载长弟弟10岁,而张戬却比

哥哥早4年考中进士。一方面足见张戬德性才能之优,另一方面也足见张载对弟弟的仁厚至爱,对家庭的负责精神。张戬因反对变法,被贬官,迁任公安县(今“气化”论的成熟。因此张载及其弟子对《正蒙》奉为儒家经典,儒学正宗,视与《论语》等同。《正蒙》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杰出之作,对后世政治哲学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湖北江陵)知县。在这种情况下,张载感到政治环境恶化,估计自己必然会因此受到株连,于是辞职回到横渠镇,忧愤与劳累,终于染病不起。此后,张载依靠家中数百亩田地维持生计,生活虽然不富裕,但却处之益安。一方面休养疗疾,一方面讲学著书,研究义理,修行悟道,求为圣贤,探求天地大道,孜孜以求,从未停息。张载经过近10年的苦读精思,潜心研究,缜密构筑,终于在熙宁九年(1076)年秋天完成《正蒙》这部重要哲学著作的写作,形成了他的哲学理论体系。标志着其“气”一元论哲学宇宙观的完成和“气化”论的成熟。因此张载及其弟子将《正蒙》奉为儒家经典,儒学正宗,视与《论语》等同。《正蒙》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杰出之作,对后世政治

哲学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张载在讲学的同时,还对古代礼仪作了深入的研究,对婚丧祭祀礼仪提出了具体的规定,并率弟子们身体力行,从而使百姓争相效仿,致使关中风俗一变而至于古。

张载在研究哲学的同时,对于星相天文等古代自然科学多有见树。如地动说,地球左旋说等。清末思想家谭嗣同评价张

载说:“张载宇宙论不仅早于西方,而且合乎科学……不知西人之说,张载皆已先之……不知张子,又乌知天?”

张载一生大半时间从事教育,《正蒙》既是一部哲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重要的教育理论著作。他对于人的早期教育,道德教育及知识技能教育,都有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张载在辞官回乡后,并没有停止对社会改革的思考和实践。张载所理想的太平天下是恢复土地公有制——井田制,以从根本上解决现实社会中土地高度兼并而导致的贫富极端分化,民生苦不堪言的问题。张载在家乡购得数百亩地,划为九块,分给无地农民耕种,并出资修复疏浚八条灌溉渠道,以提高农田产量,后人赞为“眉伯井田”、“横渠八水验井田”。

熙宁十年(1077)年,秦凤路(今甘肃天水)守帅吕大防以“张载之学,善法圣人之遗意,其术略可措之以复古,乞召还旧职,访以治体”为由,上奏章向宋神宗推荐张载回京就职。神宗准奏,于是,张载带病赴京任职。这次张载被任命为同知太常礼院(相当于教育部副职),神宗诏下礼部推行张载创导的冠婚丧祭之礼,但礼官们安习旧常认为新的礼节规定不宜推行,于是消极不力。张载则认为可行,由于意见分歧,议而不决。张载看到礼不致严,欲以正之,但遭到同僚抵制。在这种境况下,张载志不得申,致病情加重,便又一次辞职回家。归乡途中,至临潼作短暂停留,并带病向当地学子讲学,熙宁十年(1077年)腊月,病逝在客舍中,享年58岁。元丰元年(1078年)三月,在弟子们的协助下,归

葬于横渠镇大振谷迷狐岭,其父张迪墓左下方。

由于张载的巨大学术成就和社会影响力,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宋孝宗追谥赐封为“眉伯”,从祀孔子庙庭。嘉定十三年(1220年),宋宁宗追赐谥号“明公”。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追谥“先儒张子”。

张载英年早逝是中国思想史、哲学史上的一个重大的损失。张载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居于太白山下,学术见树,主要著作都是在太白山下完成的,关学由此发源而成为北宋以来中国传统哲学最为重要的一脉,也成为太白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

二、张载主要著作

张载思想精湛,著作宏富。朱熹和吕祖谦在编辑《近思录》

时所列张载著作计有:

《正蒙》、《文集》、《易说》、《礼乐说》、《论语说》、《孟子说》、

《语录》《经学理窟》等。

《宋史·艺文志》中著录张载著作有:《易说》三卷、《诗说》一卷、《横渠张氏祭仪》一卷、《三家冠婚丧祭礼》五卷、《经学理窟》三卷、《正蒙书》十卷、《张载集》十卷等。

张载最重要的著作是《正蒙》、《横渠易说》、《经学理窟》、《张

子语录》等。

《正蒙》是张载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一部经典著作。篇名取之于《周易·蒙卦·象》“蒙以养正”之义。“正蒙”是订正愚顽蒙昧,启蒙以致圣功,使人生持正不邪的意思。朱熹说“蒙者,蒙昧未明之谓;正者,订正之也。”张载曾将《正蒙》最后一篇《乾称篇》的第一段抽出,独列题目《订顽》,将最后一段抽出,独列题目《砭愚》贴于书院大门两扇门板,以警示弟子铭记。程颐、程灏对此两段文字极为赞赏,推崇,而特命名为《西铭》、《东铭》。程、朱及后代理学家尤其对《西铭》推崇备至,影响十分深远。

《横渠易说》与《正蒙》构成了张载哲学体系;《经学理窟》、《性理拾遗》等反映了张载的人性论思想和社会政治观。

三、张载关学的基本范畴及特点

“关学”是由张载创立,以其弟子及南宋、元、明、清诸代传承者人士为主体,且其教学及学术传播以关中为基地,而形成的理学重要学派。关学与宋代的河南二程的洛学、周敦颐的濓学、王安石的新学、朱熹的闽学齐名,共同构成了宋代理学的主流。关洛濓闽新诸学派皆根源于《易经》和孔孟、在发展过程中互相吸收、融合又互有批评、创新,包括对佛学的批评和吸收,这是整个儒学史的一个共性特点,但在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和谐论和教育见解等方面关学又独

具个性。

关学独立形成,独具特点;

1、气为宇宙之本体——朴素唯物主义宇宙观。宇宙和世界的本原,始基是物质还是精神,历来是哲学的最基本的问题,也是每个哲学家必须回答的问题。中国古代哲学家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认为“心”或“理”为宇宙本原;二是,气为本原。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前者可归于唯心主义,而后者可归于唯物主义。张载认为,“气”或“元气”是人和万物产生的最高体系和最初始基。这“一气”或“元气”,包含了阴阳二气的对立依存,相反相成,升降互变的关系,在这种关系的交互运动中产生了人和万物。可以说张载是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史上最杰出的代表。

2、以天下为己任,忧患民命民生——绝然的淑世爱民情怀。张载少年丧父,生活历尽艰辛,一生大部分时间与穷苦百姓在一起,即使在不长时间的仕途生涯中,也是担任基层的官员,十分了解民间疾苦和社会矛盾。范仲淹在张载人生中起了指路人的重要作用,他的思想和人格对张载的影响非常深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胸怀和气节,在张载一生中表现十分明显。无论居官从政,还是辞官回乡试验井田,兴修水利,还是著书讲学,无不贯穿这“为生民立命”的精神。

这一点,张载与同时代的其他学者是有明显区别的。

3、笃实尚行、经世致用——开中国实学学风之端。张载一改儒家学者自汉唐以来专注于典籍章句训释和玄空清谈之风,带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

世开太平”的历史使命感,从北宋社会现实问题入手,力图探求根本的解决之道。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变化气质而成为圣贤,求贤成圣具备德性,就要通济天下,利济众生。主张“学贵有用”、“经世致用”、“笃行践履”反对空知不行,学而不用。张载在《横渠易说·系辞上》中说:“圣人苟不用思虑忧患以经世,则何用圣人?”圣人之学就是为排除国家民族之忧患而立,圣人如果不以民生为忧患,经世以除患,那么,这种圣人也是没有用的。当代东亚实学学者尊张载为实学之发端代表人物,是十分恰当的。

4、“民胞物与”、“贞生安死”、“存顺殁宁”——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张载在《正蒙》中指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思是说天下百姓是我的同胞兄弟姐妹,世间万物是我的朋友,它所表达的是“大心”、“博爱”的情怀。在张载看来,“人亦出于太虚,太虚者,心之实也。”圣贤之心如太虚之大而无外,只有大其心,才能体认天下万物,人的心应扩大到与天同大的境界,才能合天道之心。“民胞物与”是对传统文化中“和”的观念的发展和创新。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自然万物,应该是和谐的关系。这种理念和处世态度,是张载及后世关学学者的鲜明特点,面对当今世界上普遍存在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阶级、阶层、族群以至国与国的关系全面紧张的状况,张载的这一重要的思想,无疑是

具有警世的意义。

张载在《西铭》的最后写道:“存,吾顺事,殁,吾宁也”。

表达了他对生死这个人生根本问题的鲜明态度。生在世上,就要尊顺天意,立天、立地、立人,做到诚意、正心、格物、致知、明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努力达到圣贤境界。所以,面对人生要顺天道而行,面对死亡时要安心宁静,而无遗憾。生死不过是气这一本源之物的聚散而已。这种人生态度的基础,在于对客观世界物质性的深刻认识。“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这种透彻的对生死问题的体认,使张载及一大批关学学者在人品、官品、气节、学识诸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盛名,仍不失为今天为学为官者的楷模。

四、张载的哲学思想。

张载关学丰富深遂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对其以后的哲学思想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他的哲学思想体系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1、气本论——太虚即气与气化万物。张载继承和发展古代“太虚”的范畴,并对它加以改造和扬弃,用来表示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和物质运动基本状态,提出了“太虚即气”、“气为本体”、“气化万物”的唯物主义宇宙观。同时论证了气无生灭的物质永恒论。从张载开始,古人关于物质世界的认识

的理论达到了系统化。

张载认为:宇宙的本体,万物的始基是气,一切万物都是由气化而来的,形态万千的万物,都是气的不同表现形态,大

到苍茫的宇宙天体,变化莫测的风雨雪霜,高耸入云的山岭峰谷,流动不居的江河湖海,小至形形色色的动植飞潜,都是由气所演化而来。张载说:“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张载对气与太虚万物的关系,作了进一步论证。他认为,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不论聚为有象的“有”还是散为无形的“无”,究其实质,都是有,不是“无”,所说“太虚即气,则无无。”因为物质的气作为宇宙本体,只有存在形式的不同变化,不是物质本身的消灭和化为无有了,气是永恒存在的。如此,张载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物质的永恒性思想,是古典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最高成果,对中国元气本体哲学的发展产

生了很大的影响。

2、辩证法——一物两体,动必有机。关学在“太虚即气”的元气本体论基础上,对宇宙万物的矛盾运动,发展变化及其规律,以及解决矛盾的方法等做出了说明,许多见解相当深

刻、精辟。

张载认为,气的本然状态是无形的太虚,,气的基本特性是运动与静止,充满宇宙浑沌无间的太虚之气,是在不断进行“郁蒸凝聚、健顺动止”等不同形式的变化。万物的生死,动静的改变,都是气的万殊变化的体现和变化的结果。太虚之气为什么能不断地运动变化呢?张载指出,太虚之气是阴阳之二气的合和体。太虚是阴阳未分的浑沌状态,也称之为元

极。阴阳分化为太极,无极而太极,太极生两仪——阴与阳。阴阳交互变化而生万物。太虚之气包涵着阴气与阳气两个矛盾的方面。阳气的特性是清、浮、升、动;阴气的特性是浊、沉、降、静。阴阳二气处同一个统一体中,既相互对立,相互斗争,相互激荡,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生发。所谓“独阳不生,孤阴不长”。阴阳二气的这种关系的运动变化,是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和动力。所以说,“阴阳之气,则循环迭至,聚散相荡,升降相求,絪缊相揉,盖相兼相制,欲一之而不能,此其所以屈伸无方运行不息,

莫或使之。(《正蒙·参两篇》。)

3、认识论——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在认识论上,关学提出了“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两个概念。这是中国古典哲学关于认识和知识理论的一个创举。张载认为:人的知识是由耳目鼻舌身等感官接触外界事物而获得,即为“闻见之知”。但仅只闻见之知,并不能全面认识天下有形有象之事物,更不能穷尽无形的天下事物之理。要穷理尽性,必须有一种比闻见之知更广泛、更深刻的知识,就是“德性之知”。人的认识过程分为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两个阶段,即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谓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张载进一步认为,只有德性之知才为真知,才能反映万物的本性本质,“诚明所知,乃天德良知,非见闻小知而已。”(《正蒙·诚明篇》)。在探讨人的认识来源时,已经看到了感性与理性,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并作了精辟的论述,从而对中国古代认识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4、人性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张载总结了先秦以来的人性论,吸取了各家学说的优点和长处,创立了关学具有特色的人性学说。

关学认为,人和万物都是由“气”产生和构成的。因为气有清浊、精粗、明昏、偏全、厚薄的不同,便产生了千差万别的物和人,所以,气的本性就是人和万物的本性。据此,可以肯定人和万物都是有性,而且人和万物的本性,同出于“太虚之气”。因此,性是永恒存在的。这就是人具有的天地之性,天地之性与天道合一,因此天地之性是先天的,反映自然本来而且是纯善纯清纯洁的,但人生下来之后,都具有不同的身体条件、生理特点、家庭环境和自然环境。这些外在因素与人与生俱来,先天秉赋的天地之性结合,交互作用和影响而形成的后天之性,就是“气质之性”。气质之性中有善有恶,有清有浊,从而决定了人性具有千差万别,这样,张载创立了人性二元论。天地之性是诚明至善的,是善的来源,而气质之性有善有恶,是恶的来源,是人欲的体现。至此,关学对于争论了一千多年的性善与性恶论,给了一个总结性的合理解释。人犯错误,作恶了,是气质之性中的恶性,人要成为圣贤君子,必须变化气质之性,去掉气质之性的遮蔽,回归和彰显天地之性。变化气质之性的方法,途径是接受教育,学习礼义道德,养气集义。“养浩然之气须是集义,集义然后可以养浩然之气……义者,克己也。”集义犹言积善也。通过积善,克已,而且坚持不懈,才能不断变化气质,

获得正直刚大的浩然正气,从而达到圣贤君子的境界。关学天地之性,气质之性的学说,既为人性善恶找到了合理的解释,又为天理、人欲之辨供了理论依据,是对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贡献。朱熹称赞张载的人性论是“极有功于圣门,有利于后学……,前此未曾有人说到此”(《朱子类语》)

5、太极学说——穷究《易》理,辩证之探。《周易》作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以阴阳为基础,揭示了人和天地万物产生发展和运动的规律。历代圣贤学者,无论儒、道、墨、法诸学派,无不以《周易》为学问的基础,先秦之后,北宋诸子将《周易》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阶段,范仲淹、周敦颐、文彦博、司马光、王安石、程颐、程颢、陈抟、张载、邵雍等都有关于《周易》研究的著作,都称得上是《周易》研究的大家。张载《横渠易说》传世,其研究具有显著特点,一是长于《周易》义理的发掘。作为现实的人生修养,参与社会变革的理论武器和信仰原则。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试验井田,渐变改革的政治主张,皆源于《周易》的义理和智慧;二是首次提出“自然易”与“书易”的概念,划清了研究中主观对客观的界限,自然实在与图文表述的界限。三是对《周易》中“无极而太极”、“太极与阴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等关于宇宙本体论的太极学说创立新见。提出“太虚即气”“气有阴阳,推行有渐为化,合一不测为神”及气之为物,有幽明之别等重要概念。就是说,气做为最基本的物质,或聚或散,而以不同形态存在,幽则

人的感官不能直接感觉,明则耳目能见。“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气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无形。方其聚也,安得不谓之有?方其散也,安得遽谓之无?故圣人仰观俯察,但云…知幽明之故?,不云…知有无之故?、…幽明之故,以聚散而已。?(《正蒙·太和篇》),从而理清了宇宙物质性与佛道“空”、“无”诸概念的界限;四是对《周易》辩证法有新的发展,张载在描述事物矛盾运动一般过程时,提出“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解”的著名论断,他认为万事万物皆由阴阳两个对立方面而构成,这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阴阳消长,刚柔相济。最后的结果是“和”与统一。“和”是事物诸多因素,不同对立面之间的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相同的事物的简单相加和重复。张载关于辩证法的思想,内容丰富,论证全面,寓意深刻,理论精确,确实是中国古代一位辩证法大师。朱熹称赞张载的辩证思想“极精”、“极好”。王夫之评价张载说“张子之言无非《易》,立天,立地,立人,反精研几,精义存神,以纲维三才,贞生而安死,则往圣之传,非张子其孰与归!”“横渠学问思辨之功,古今无两。”“张子之学,上承孔孟之志,下救耒兹之失,如蛟日丽天,无幽不烛,圣人复起,未有能易

焉者也”。

五、张载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是人类对社会和教育认识,论证、思考和概括的理论升华,是对社会和教育实践发展的理论总结。教育是关涉

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化以至民间民俗等诸多问题密切相关。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尤其重视教育问题,已形成一整套博大精深、结构完整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体系,对后世以至现代的中国教育

产生了巨大影响。

张载,一生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著书立说,教书育人上。他继承和发挥了孔子教育思想,在关中兴教,使“关学”大盛,以德育人,使学者辈出,关中民风为之一变。《宋史·张载传》中评论:“敝衣蔬食,与诸生讲学,每告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学必如圣人而后己。以为知人而不知天,求为贤人而不求为圣人,以秦汉以来学者大蔽也。故其学尊礼贵德,乐天安命,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黜怪妄,辨鬼神。”这个评价确切地反映了张载教育思想特

质和教育生涯的实际情况。

张载关学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德育人,变化气质,求为圣人。张载认为,人的本然之性,即天地之性,无不善,只是由于气质之性的蔽障,阻塞而有不善。为了使人为善,就必须通过教育、学习、变化气质,返本为善,从而成为有道德的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

达到圣人境界。

2、幼而教之,长而学之。张载对于教育理论的研究极为重视,有独到之见。认为对人的教育要从早抓起,实行胎教,

“幼而教之,长而学之。”注意儿童心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发展儿童天性,从小就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和道德行为,长大继续学习,使之强化,最终造就有用之才,张载说:“长而学固谓之学,其幼时岂可不谓之学?直自在胞胎保母之教,已虽不知谓之学,然人作之而己变,以化于其教,则岂可不谓之学?学与教皆学也……。”“勿谓小儿无记性,隔日事皆能不忘。故善养子者,必自婴孩始,鞠之使得所养,令其和气,乃至长性美,教之前便示以好恶有常。”(《张子语录》)强调早期的教育和继续教育,是张载关学教育思想的

又一特色。

3、立志向学,勤勉不息,张载认为“志”是教育的大前提,一个人求知为学,为人做官,都必须“立其志”,“正其志”,有了志向目标,就要孜孜不倦,勤勉不息,达到目标,实现理想。张载说:“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人惰于进道,无志得达,自非成德君子必勉勉,至从心所欲不逾矩方可放下,德薄者终学不成。”“学者大不宜志小气轻。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气轻则虚而为盈,约而为泰,亡而,为有,以未知为已知,未学为已学。”(《经学理窟》)“志大则才大,事业大,故曰…可大?又曰富有。志久则气久,德性久,故曰…可久?,又曰…日新?(《正蒙·至当篇》)。

4、循序渐进,博学精思。张载对学习方法也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张载认为学习求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有序”过程。既不能停止间断,又不能急于求成,躐等而教。老师应循序而

教,学生应循序而学。知识的获取和提高,是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少到知之多,由知之浅到知之深的积累过程,这如同一切事物发展变化都有由渐化和著变的过程一样。教师施教时,要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已有的基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可超越学生实际而勉强施教,否则会欲速则不达。他还认为,求学的渐进过程积累功夫,应当以“三年为期”,学者自朝至昼至夜为三节,每天勤学苦读,由日积月,期月成年,至三年事大纲惯熟,经过这样的渐进功夫,学习方可有成。学有所成,还必须博学精思。张载说“读书少则无由考校得精义……精思,多在夜中或静坐得之,不记则思不起,但贯通得大原后,书亦易记”(《经学理窟》)。

5、学贵心悟,去疑求新。关于读书方法,张载强调:人思考的主要器官是“心”,为了思之精,察之微,就要使心常在,常存,心思有疑释之,去之,便会获得新的知识,认识新的义理。所以,他力倡“学贵心悟,守旧无功”的学问之法及求知精神。“学者观书,每见每知新意则学进矣。义理有碍,则濯去旧见以来新意。多求新意以开昏蒙,吾学不振,非强有力者不能自奋”。(《张子语录》)。张载对读书求知方法论述要点概括为:用心、熟读、精思、经常、不懈、去疑、求新、勿助、勿长、讲论、开塞、实作、实行等。张载关于读书求知方法的论述,得到后世学者的反复评价。如朱熹说:“此论甚当,若不濯去旧见何处新所意来。”(《近思录卷三》)。

6、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张载作为一个杰出而成功的伟大

教育家,对教学原则和教育规律有独到而深刻的论述。张载主张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要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学生的求知意识,学习兴趣。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接受能力,因材施教,满足各类学生的不同需求,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关学倡导的具体教学方法主要有:

⑴、“叩其两端”法。这是对子孔子实行教学方法的继承和发展。即从正反面来讲解,或从起因和结果两头入手分析问题,使学生理解问题的正确答案。“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是以鄙夫有问,仲尼竭两端而空空”。

⑵、“扣钟法”。张载在阐释《礼记·学记》中“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这段话是说:“洪钟未尝有声,由扣乃有声;圣人未尝有知,由问乃知,当其可,乘其间而施之,不待彼有求有为后教之也。”

(《正蒙·中正篇》)。

⑶、“时雨法”。张载认为,对人的教育如同“时雨之化”,适时而教,当可而告,及时答问,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⑷、“不待讲论法”。张载认为。有些知识,不须讲论,一问便知,知而明之则可,故“不待讲论”,“更不须讲”。他说:“圣人于文章不讲而学,盖讲者有可否之疑,须问辨而后明,学者有所不知,问而知之,则可否自决,不待讲论。意思是问而知之,可否之疑。自己决断,不要受老师可否的影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