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美术课程标准

美术课程标准

美术课程标准
美术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尤其是美育列入教育方针以后,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还有许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如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影响了美术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制约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必须通过课程改革,促使美术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制订,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一, 课程性质与价值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需要人的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因为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物征,所以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二) 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在现代社会中,随着

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图像作为一种有效而生动的信息载体,越来越广

泛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能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

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和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

己的贡献.

(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感知觉是思维的必然前提.形象思维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在学校体

系中,大多数课程都是建立在抽象符号的基础上,而美术课程则更多

地让学生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从

而向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美术课程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

(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美术

教学过程的情趣,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造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技术性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而美术课程向学生提供了技术性活动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

(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物征.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对美术学习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必然受到学生个性的影响,所以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美术课程在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的价值观的同时,也努力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努力追求的教育理想,美术课程不仅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门类促进这一理想的实现,而且,美术课程本身就包含情感与理发的因素,脑力与体力的因素,所以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其作用是独特的.

二, 基本理念

(一) 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应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

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注意课程内容的

层次性,适应不同地区学生素质的差异,使本《标准》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应注意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物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

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识物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

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

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三) 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物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

和尊重.

(四) 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应

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

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五) 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

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

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三, 设计思路

(一) 完善体例,使结构更完整,表述更明确

本《标准》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它们分别阐释美术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的总目标与阶段目标;内容说明和内

容标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材编写建议.

(二) 以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

探究性

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

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因此,本《标准》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美术学习活动大致上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尽管创作和欣赏都涉及外化和内化两种活动物征,但创作更倾向于外化,欣赏更偏重于内化.

由于美术学习具有操作性的特点,所以创作活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为了便于学习,本《标准》将创作活动再具体分为"造型·表现"和"

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其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秘书的情感和认识."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既强调形成创意,又注意活动的功能目的.外化性行为物征是上述两个学习领域的相同点,而区别于前者更注重自由性,后者更注重功能性."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则更注重通过

感受,欣赏和表现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

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物征,也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这此,本《标准》特别设置了"综合·探索"这一新的学习领域."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提供了上述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等

方面相综合的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上述四个学习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的,每一学习领域既各有侧重又互相交融,紧密相关,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美术课程结构.

(三) 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

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应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物征,保证每个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因此,本《标准》没有沿袭罗列知识点的方法,而是制订导向性的内容标准,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活动建议,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向内容标准要求的方向发展.不同地区的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和采纳这些教学

活动建议,甚至还可以自己创造新的教学活动方式,从而使教师的教

学活动更加灵活,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 注意标准实施的可行性

美术教师是本《标准》最重要的阅读者和使用者.为了帮助教师领会此次美术课程改革的精神,本《标准》对新的观念和方法,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案例,以便教师能举一反三,创造性地实施《标准》.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 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

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 阶段目标

本《标准》的阶段目标具体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加以描述.(一,二,三,四学段略)

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

第四学段( 7 ~9年级)

▲有意图地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

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利用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

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物征,获

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尊重人

类文化遗产,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

▲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是本《标准》中最具体,丰富的部分,为了便于阅读,对其基本物征和结构作如下说明:

1, 本《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分成四个学习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将九年义务教育

阶段的美术学习分成四人学段,即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

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 7 ~9年级).

2, 如何处理四个学习领域在课时总量中比例关系的建议.

3, 对内容标准基本组成部分及相互关系的说明.

4, 对四个学习领域的范围,意义,学习目标及教学方式的说明.

5, 分学段提出各学习领域的内容标准以及标准以及相关教学活动建议和评价建议.

一,内容说明

本《标准》的四个学习领域,在比例上不作具体的规定,各地可根据情况灵活安排.

各学习领域分别由标准,教学活动建议和评价建议三部分组成.标准

是课程总目标的具体化,体现出与总目标的对应关系.教学活动建议

针对标准提出一些更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内容和学习方式.这些具体

的内容和学习方式具有可选择性,各地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和采纳其中的建议,实施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向目标发展.评价建议则提出检测标准达到程度的要点.总之,目标,内容,学习方式和评价四

方面构成了美术教学和完整过程.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说明

"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

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要本学习领域

中指的是运用描绘,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表现则是通过美术创作活动来传达观念,情感和意义的过程.造型与表现是美术创造活动的两个方面,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

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本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看,画,做,玩融为一体,模糊学科门类界线.随着学生

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美术学科知识的轮廓将逐渐适度地显现.

通过"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 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并能运用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多样与统一等组织原

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像力和创新意识.

第二, 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

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达能力.

第三, 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设置"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旨在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淡化过于

强调学科特色的倾向.本学习领域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物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

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

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美术作

业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造型·表现"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说明

"设计·应用"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

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

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本学习领域中"设计"一词包括与学生生

活有关的现代设计基础和传统工艺.

通过"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 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

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第二, 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

提高动手能力.

第三, 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第四, 养成事前预想和设计的行为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

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旨在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因此,在这一学习领域的教学中,应遵循学生认识发展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避免学科知识专业化倾向.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加强趣味性,应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说明

"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之外,还应用语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

通过"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 激发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物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 第二, 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第三, 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设置"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克服以往教师讲述为主的弊端,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同时,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美术欣赏最基本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的能力,并以此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

应该说明的是,评述并非是一种高不可攀的行为,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具有不同的程度(例如学生在一起谈论艺术就是评述的一种方式),每个学生都可以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作出自己的评述.

"欣赏·评述"教学也可以利用当场文化资源,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历史,艺术与文化,涵养人文精神.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说明

"综合·探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①融美术各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为一体;②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③美术与其他现实社会相联系.三个层次之间又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叠.

通过"综合·探索"领域的学习活动,学习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 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差异与联系,学习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

第二, 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 开阔视野,拓展想像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

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要求教师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结点,设计出丰富多彩的"综合·探索"领域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跨学科学习活动.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艺术教育也有了显著的进步.以美术为例,这种进步主要表现在:①美术的观念更完整,更充实.美术不再被认为仅仅是 "画画儿",而是被理解为融绘画技巧,艺术创作,欣赏,批评和艺术史为一体的,广义的审美教育.②这种教育的目标更偏重于未来公民的基本审美素质培养,而不是少数技巧高超的艺术家的早期训练.③教师的专业化(即同时受过中高等艺术与师范教育的)程度及基本素质有很大提高;美术教材(及教学参考用书)的内容涵盖面扩大,技能,知识的内在系统性增强,且充分考虑到儿童智力发展的年龄特点.这种教学不仅受到学生们的欢迎,而且可以说,现在的儿童所受到的艺术教育比他们的父辈要充分得多,也健全得多.这种教育的发展和进步也因而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是,教育尤其是今日中国的教育应该是充分前瞻的.它不仅仅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也应成为现代社会不断自我更新的动力之一.与今天相比,面对21世纪的中国社会肯定还会有巨大的变化,中国的基础教育也势必会有不断的改革和探索,美术教育当然不会例外.那么,美术教育改革的趋势会是怎样

的呢让我们做一点推断或透视,以更自觉地迎接新的世纪,新的挑战和新的变革.

我们认为,我国未来的小学美术教育中,"表现"的因素将逐渐受到重视.这不仅是说绘画教学中对"表现主义"作品,流派,技能与方法的介绍将占有一定比重,学生的"表现"能力将得到培养,而且是说教师教学中的一些基本着眼点,观念和方法将发生明显的变化.

所谓"表现",我们指的是运用各种艺术形式要素表达个人内心意愿,情感,感受和思想过程的手段或方法.作为一种心理机制,"表现"或许是与生俱来的,而作为一种符号方式,虽然同样是一种艺术手段,将内心"无形的"冲动,体验,情绪甚至态度,评价转换成一种外在的,可见的形象,象征或符号,要比"写实地 "描绘已是外在的,有形的事物或对象的表面特征更困难,也更重要(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认为音乐更多是"表现的").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并不像某些极端的艺术流派的宣言者那样,希望以某种观念与技法取代以往的全部艺术实践与技法,对于写实的画风与技法我们同样重视,我们并不主张人们在二者间进行非此即彼的抉择,但我们相信,"表现"作为日常的,甚至更一般的表达方式具有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带来的更多意义 .美术是学生必修的一门艺术课程,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说其它课程赋予学生的多是理性知识的话,美术赋予学生的则是敏锐的眼睛,灵巧的双手,丰富的想象力和一颗善感的心.虽然美术课所占课时较少,但只要把握好启美,启智,启德,启信这四个着力点,就可以使美术教学较大程度地发挥出其特有的作用.

一,启美启美,即是引导学生欣赏美,理解美,进而最终能够创造美. 对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传统绘画,雕塑作品的欣赏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对现代绘画艺术的欣赏可以增进学生对美的理解能力;美术教学中的技法训练则可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因此,美术教学应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联系起来.如讲《生活与设计》这一节时,谈到服装设计,我特别联系了中学生的服装设计——"衣服是无声的语言,它随时向别人传递着你的身份,性格,爱好等方面的信息.同学们正处在充满活力的学生时代,因此,服装应当能体现出生动活泼,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而耳环,戒指,美容化妆等成人的打扮暂时还不适合同学们.不是有人说,青春就是最好的化妆吗 "同学们笑了起来,下课后,原来佩带饰物的同学悄悄把饰物摘了下来.

二,启智启智,即是指美术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表现能力.

记忆画和想象画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每逢新学期开学,我都要布置学生描绘假期生活.几个学期坚持下来,学生在绘画语言的表达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有的同学甚至把整个麦收场面画了下来,画面上有麦田,远山,道路,脱粒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汽车和忙碌的人群等,内容丰富,形体正确,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也得到初步体现.这么复杂的场面,若不具备一定的表现能力和观察能力是难以描述的.

三,启德德为立身之本.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德"的教育,德育与美育是相辅相成的.因

此,在对学生进行美的陶冶之时,还要有意识地传输道德规范,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如我在引导学生欣赏《珍惜我们的环境》这幅画时,不仅讲工业污染,还联系了生活垃圾的污染,教育学生珍惜生活环境,不乱扔废纸,不乱抹乱画等.

四,启信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

对于身处紧张学习生活节奏之中的学生,美术课应当是一种精神体操,使学生紧张的心情得到放松.因此,选择实施成功教育,快乐教育就应成为每节课的总体构思.数年来,我一直坚持每节课结束前的好作业

评点,只要是有可取之处的作业,都可以得到展示,表扬,使学生尽情

品味收获的快乐.

美术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美"

的教育和"术"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美术教育,既使其掌握基本

知识,能认识和欣赏美,又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能够表现美和创造美.其中,审美教育比之技能技巧的培养更为重要.

然而,目前的美术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轻视美育,片面地理解"术"育,为画而画,忽略儿童参与美术活动的基本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使学

生在美术活动中,缺乏表现的愿望,机械的地画,这就势必造成美术教育上的偏差.

学生在参加美术活动中,基本素质是:(l)感知,(2)愿望,(3)动作活动,(4)再现能力.这四方面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整体,不可缺一,但是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应以激发兴趣,培养愿望为抓手,同时全面照顾,使各个因素都向着积极

方向和谐发展.

这几年,我根据上述思想,以提高欲望,提高自信心为主要目标,把愿

望与感知,动作活动,再现能力有机结合,经过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绝大多数儿童都喜欢上美术课,有的说:"我长大以后也要像赵老师一样当画画老师."有的升到高年级的的学生遇见我总问:"赵老师,你什么时候再教我们美术课 "

同时,他们作品上的创造能力与绘画技能有明显提高,构思比较新,奇,色彩较鲜艳,形态表现较富童趣.

下面,我就具体做法作一简要介绍:

一,教材内容选择和安排上注意娱乐性.

教材内容是学生创造愿望的最基本源泉.在选择教材上,我采取了三

种做法.

1.拓宽原教材主要形式--临摹的内涵,使临摹教材内容由刻板机械模仿而转化为有变化,有生气的创作.

在美术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要求学生临模临摹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学画方法,一种踩在巨人肩上上楼的好方法,确能帮助儿童掌握一

定的绘画技能,登堂入室,但也带来不少弊端:思维受束博,画面效果

呆板,千篇一律.我认为应拓宽临摹概念,以原作为主,但可取舍.形式,内容,构图,表现对象基本相似即可,色彩亦可加以变化,这样能给学

生一个创造大地,加强创造意识,使他们求异思维,想象力,情感的表

现有舒展的可能,并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2.补充生动有趣的情境添画,找错改画.

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在内容的选择上也要符合,儿童特点:如《狐狸和鸡》《小鸭子学游泳》《后悔也来不及》《摘草莓的小姑娘》等,这些内容都有一定的情节,都是一则有趣的小故事,通过生动的讲述,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画面,得到感染,并激发了作画的愿望.每个小朋友的想法各异,通过互

相描述,可进一步丰富想象,然后提供片段的描绘(指导),给学生以一定的表象,再以补画的形式要求学生创造一幅情境画(可采用故事画,也可采用连环画的形式空缺一张,要求补上),我在启发学生作想象画的时候,启发学生做到:(1)范围往广处想;(2)题材往新处想;(3)构思往妙处想:(4)构图往巧处想.儿童画就本意来说,是为了用自己的画

表现自己的意愿.因此,儿童画,也可称为"儿童意愿画",这种意愿画

有很大的创造性,充分展示了儿童扩散性思维的发展程度.

课堂教学的优化是当今教育界的一大热点.什么是课堂的优化呢它

是指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如今的学生,学习任务是相当繁重的,各门功课都要兼顾,所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是非常必要的.

(一)教学内容的优化,也可以说是对教材的优化.教师要善于灵活地

运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中一些多余的或深浅度不适合

学生的内容进行删减,也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和见解结合进来.当然这

要根据教师的能力而定,对此应慎重对待.

(二)教学结构的优化.以往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先讲,学生后画,所占时间偏长,比较枯燥.应采取以下方法:一是采用边讲解边示范,边练

习,边辅导的分段教学法,这样有利于教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纠正,提高学生的兴趣.二是改课前回顾评议上次作业为课尾当堂总结,减少

学生的遗忘.三是改课下批改作业为课上当面批改与课下批改相结合.课上批改可以面对面地纠正,示范,很直观形象.但由于时间有限,教

师不可能当堂全部批改,因此必须以课下批改来补充.

(三)教学方法的优化.中小学生绘画教学要尽量避免枯燥,这就要求

教师必须潜下心来认真研究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用新颖,实用和科学的教学手段来授课.比如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教师可引进竞

争机制;利用学生喜欢形象思维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多示范,多对比直观教学法;利用学生兴趣易转移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少练,精练,

勤练的方法巩固学生的兴趣.

这样的例子很多,还有正误法,电教法,口诀法,填空法,归类法等. (四)教具的优化.教学手段的丰富利用,必然会导致教具的多样化.美术教具除了笔墨纸,石膏教具等必备之外,还可采用以下形式:一是电教手段的运用,多用的是幻灯,录像等.它形式新颖,清楚直观,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有着其他教具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挂图教学,它经济,简单,方便,与投影录像相比它的优点是可长时间悬挂.挂图可用现成的也可以课前自己绘画制成.

影响美术课堂优化的因素当然不止以上几点,像教师的素质,师生的

关系以及周围的环境条件等,也是不可忽视的方面.

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已推行多年,义务教育本质是加强对人格完善,

知识丰富的素质教育. 在义务教育中美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主渠

道.1988年国家教委为发展中小学教育颁发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为目下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契机.

美术课是中学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

审美教育以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内容.审美教育不是专指

艺术技巧的教育,而是按照美的规律施行的一切教育.不言而喻,中

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具有它的整体性和特殊性,其任务不是重受教

育者的短期行为和局部把握,而是注重在对受教育者的心灵从无社会特征的人塑造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个体品质高尚的世纪新人.这意味

着它本身的伦理,知识,审美特征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的紧密联系,最

终使受教育的人格趋向真诚,善良,美好目前,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仍然是"以绘画性为目的",一味追求纯粹的技法训练,应付考试,以此来充当"升学率",带有强制方法将成年人的规范模式压给学生.千篇

一律对着课本临摹,"照葫芦画瓢"度过45分钟,还有的地区学校干

脆不开设美术课.这种指导思想与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创造思维能

力与审美能力培养,违反了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导致了学生个性扭曲,这种现状与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所提出的素质教育目标相颉颃.具

体而言,"以绘画性为目的"的教学方法,缺乏对对象本质特征的分析

和审美概念的表述.其结果必然是:整体上成为被动刻板的模式,审

美教育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脱节;不符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要求的直观性,系统性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有碍于创造想象和视觉记忆发展及中学生个性,意愿,情

《美术基础》课程标准剖析

《美术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电视节目制作、动漫设计授课单位:数字媒体学院 学分:学时: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美术基础》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课程之一,是电视节目专业、美术与设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是电视节目专业、美术与设计类专业的一门以应用性职业岗位需求为中心,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为基础,以学生能力培养、技能实训为本位,使高职专业教育与社会有机衔接,全面构建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需求的高职高专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平面广告设计工作过程的课程。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基础课程,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造型和色彩搭配能力,对手绘能力有很大的锻炼。本课程是为同期和后续课程学生能快速的把设计理念和感觉用手绘的方式表达出来同时可以清晰的传达。 《美术基础》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美术造型规律、方法、步骤,特别是掌握了一定的视觉传达形式美的原则和基本的美学知识、掌握了一定的美术鉴赏的方法,电视节目制作专业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电视画面美术》、《视听语言》、《影视欣赏》等专业课程的教学。 1.2课程设计理念 1.2.1面向全体学生 高等职业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1.2.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美术课程强调通过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美术课

美术课程标准

学习时间:2013.6.14 学习内容: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 第一部分前言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术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近代以来,美术课程更以其丰富的教育价值列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代美术课程的基本取向。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 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一、课程性质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来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 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

美术鉴赏期末考试答案

美术鉴赏期末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将色彩提升为欣赏的主体地位的是以下哪个画派?()(1.0分) A、抽象派 B、海上画派 C、威尼斯派 D、印象派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2 .康定斯基属于以下哪个绘画流派?()(1.0分) A、威尼斯画派 B、印象派 C、抽象派 D、海上画派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3 .书法从()开始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在高校设立。(1.0分) A、20世纪7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1世纪初期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4 .古代画作中的蝙蝠象征着()。(1.0分) A、福气 B、富贵 C、长寿 D、多子多孙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5 .中国漫画艺术的高峰期是在()。(1.0分) A、20世纪7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1世纪初期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6 .古希腊陶瓶上的东方化纹样式主要是受以下哪个国家的影响?()(1.0分) A、中国 B、埃及 C、印度 D、日本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7 .杨柳青年画源于以下哪个地区?()(1.0分) A、天津 B、北京 C、苏州 D、成都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8 .张大千学习过的画家不包括以下哪位?()(1.0分) A、石涛 B、徐渭 C、李可染 D、陈洪绶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9 .被荆浩认为“有笔无墨”的画家是以下哪一位?()(1.0分) A、项容 B、黄公望 C、唐寅 D、吴道子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0 .铁线描这类比较硬的绘画笔法是从()之后才开始流行的。(1.0分)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11 .张大千送给毕加索的毛笔使用的以下哪种动物毛?()(1.0分) A、狐狸 B、狼 C、鹅 D、牛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2 .敦煌壁画有包括()个石窟群。(1.0分) A、200多 B、300多 C、400多 D、500多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3 .《重屏会棋图》的作者是()。(1.0分)

三年级美术课程标准

三年级美术学科《课程标准》 (一)“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1.目标 初步认识线条、形状、色彩与肌理等造型元素,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观察、绘画、制作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唤起创造的欲望(加上“唤起”用逗号断句体现了它们是前后关系而非并列关系)。 2.学习活动建议 用写生(含速写)、记忆、想象和创造等方式,进行造型表现活动。(明确写生和速写太好了,不过对速写应该广义地理解)学习线条、形状、色彩和肌理的基本知识,并用于描绘事物,表达情感。(明确了“线条”,很中国) 选择各种易于加工的媒材,运用剪贴、折叠、切挖和组合等方法,进行有意图的造型活动。 尝试用毛笔、水性颜料、墨和宣纸等工具、材料,开展趣味性造型活动。 用描绘、剪刻和印制等方法,进行简易版画创作。(以“简易版画”代替“纸板印制”既宽泛又准确,说明了方法就增加了可操作性) 3.评价要点 对造型表现活动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并表现出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绘画作品中表现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的特征和感受。 运用3种以上的方法,创作表达一定意图的立体作品。(又是“12色”的同理) 认识和运用原色、间色和冷暖色。 (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1.目标 尝试从形状与用途的关系,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形式原理,用手绘草图或立体制作的方法表现设计构想,感受设计和工艺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强调了“形状”与“用途”,分清了“设计”与“工艺”,淡化了“制作”,取消了“装饰”) 2.学习活动建议 观察和分析用品的造型、色彩、媒材与用途的关系,表达自己的感受。(强调了“观察”)

《的指南》艺术领域的理解与实施_以幼儿美术教育为例

艺术领域共有4个目标,教育建议7个。艺术领域从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两个方面,强调让幼儿学会发现和感受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让幼儿欣赏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鼓励和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培养初步的艺术表现能力与创造能力。在教育建议方面,着重强调要在日常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的艺术想象、表现和创造,不用成人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不追求技能训练。一、《指南》艺术领域教育的核心价值 艺术感受和艺术表现。指南中的目标所凸显的精神以及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指南》艺术领域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和培养幼儿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及审美感受能力。 艺术领域目标:一个是感受和欣赏,另一个就是表现和创造。强调的是审美教育。以幼儿对艺术的积极态度即艺术兴趣,和幼儿艺术能力即感受能力与表现和创造能力两个方面的发展为目标。其中,感受和表现是最主要的,因为欣赏是感受的进一步深入,创造也是表现是更独特的表现,所以他的本质是感受与表现。目标中连用了三个“喜欢”词语进行表述,可以看出来艺术领域的核心价值明确了对幼儿艺术兴趣培养的重要性。现实误区是重技能,轻感受;重技能,轻表现。 “艺术感受”:幼儿是用感官和双手来探索世界的,是通过颜色、声音和形状、动作来接触外部世界,认识事物并激发情感,这时候如果我们注重培养他的感受,能培养感官的敏锐——觉察,心灵的敏感——移情。在幼儿时期正当用感官用双手用声音动作去感知外部世界的时候,我们能够很好的引导他感受,那是最容易培养他一双敏锐的眼睛的。 《指南》艺术领域关于引导幼儿感受与体验的要点有三个:一是为幼儿提供审美感受与体验的机会;二是尊重幼儿的独特感受;三是支持幼儿的审美情趣和爱好。 “艺术表现” 感受与表现,特别强调艺术表现,表现能力中含有表现技能的要素,但两者不能划等号。在幼儿阶段,表现能力比表现技能更重要这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 艺术是幼儿的游戏。 游戏是艺术的初级形式,游戏是儿童产生高级心理现象的重要源泉,是儿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完整版_)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完整版) 第一部分前言 美术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1997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的颁布,使美术课程正式进入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从而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相对完整的格局。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仍有一些方面尚需改革和完善,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制订新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应力求体现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课程改革,要构建符合基础教育要求的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美术课程体系,为不同兴趣和专长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艺术学习领域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相衔接,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是高一层次的美术课程。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下列价值: (一)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对自然物、人造物形态美的认识,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内容、材料、形式、风格的多样性的认识,使学生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 (二)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我国的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美术共同构成世界美术的多元化。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程具有传承文化艺术的功能。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三)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美术实践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发展动手能力和开发潜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个性和想象、思考、判断等能力,接触各种工具、材料、操作方式和表现形式,得到其他学科难以获得的各种体验。这种融鉴赏与创作为一体的学习活动,对发挥个性、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四)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美术实践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活动,能使人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具有促进人际交流,释放紧张或消极情绪,增强身心健康的作用。

美术鉴赏期末考试答案

美术鉴赏期末考试答案 美术鉴赏期末考试答案一、单选题 1 .将色彩提升为欣赏的主体地位的是以下哪个画派?A、抽象派B、海上画派C、威尼斯派D、印象派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 .康定斯基属于以下哪个绘画流派? A、威尼斯画派 B、印象派 C、抽象派 D、海上画派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3 .书法从开始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在高校设立。A、20世纪70年代B、20世纪80年代C、20世纪90年代D、21世纪初期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4 .古代画作中的蝙蝠象征着。A、福气B、富贵C、长寿D、多子多孙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5 .中国漫画艺术的高峰期是在。A、20世纪70年代B、20世纪80年代C、20世纪90年代D、21世纪初期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6 .古希腊陶瓶上的东方化纹样式主要是受以下哪个国家的影响?A、中国B、埃及C、印度D、日本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7 .杨柳青年画源于以下哪个地区?A、天津B、北京C、苏州D、成都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8 .张大千学习过的画家不包括以下哪位?A、石涛B、徐渭C、李可染D、陈洪绶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9 .被荆浩认为“有笔无墨”的画家是以下哪一位?A、项容B、黄公望C、唐寅D、吴道子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0 .铁线描这类比较硬的绘画笔法是从之后才开始流行的。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11 .张大千送给毕加索的毛笔使用的以下哪种动物毛?A、狐狸B、狼C、鹅D、牛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2 .敦煌壁画有包括个石窟群。A、200多B、300多C、400多D、500多正确答案:C 我

《美术与幼儿美术创作(简笔画)》课程标准

XX职业技术学院 《美术与幼儿美术创作(简笔画)》课程标准 制定时间: 修订时间: 适用专业: 开设单位: 制订人: 修订人: 教研室主任: 系部主任: 教务科技处编制

《美术与幼儿美术创作(简笔画)》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本课程是第一学期第一门课程,后续课程为色彩、手工制作、环境创设三门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从事幼儿园环境创设和美术教育等工作,同时具备一定的幼儿园美术能力和教学应用能力,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遵循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长期职业发展能力,培养多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坚持产教融合、全面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课程目标是学生幼儿园环境创设和美术教育职业能力开发,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遵循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同时充分考虑学生对理论知识及实际经验的掌握和应用的原则,课程实施学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更好掌握与幼儿园环境创设及美术教育工作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课程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知识、能力、素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们了解简笔画的造型原理; 2.熟练掌握基本表现技法,能够用点、线、面等基本表现手段描绘和概括形体,了解动物、植物、器物及人物的造型结构; 3.提高画面的构图审美能力,使画面具有一定的美感。 能力目标:

1.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们掌握用简笔的方法概括提炼物体个性特征的能力; 2.通过学习,在短时间内快速准确且生动的表现对象的能力; 3.具有一定的创作能力,能较好的表现具有一定情境或故事性的场景和画面。素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1. 用生动可爱的简笔画形象来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帮助幼儿理解美认识美; 2. 提高审美能力,为所表现的简笔画形象或场景赋予个人特色。 四、课程内容标准 ⒈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设计一览表 ⒉教学单元(项目)设计 教学单元(项目)设计一览表

高中美术 美术鉴赏期末考试试卷(闭卷B卷)

《美术鉴赏》期末考试试卷(闭卷B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前括号上。 1、()《最后的晚餐》是的绘画代表作品。 A.米开朗基罗 B.达?芬奇 C.凡·高 D.拉斐尔 2、()1980年,尚在四川美院学画的罗中立根据自己在大巴山生活的体验以及与农民结下的深情,创作了《》这幅超级写实主义作品并且一举成名。 A、《劳动者》 B、《守粪农民》 C、《父亲》 D、《大巴山》 3、()下列作品不属于罗丹的作品是。 A、《吻》 B、《永恒的春天》 C、《思想者》 D、《米洛的维纳斯》 4、()《森林之神与仙女们》是画家的代表作之一。 A. 拉斐尔 B.达?芬奇 C.米开朗基罗 D.布格罗 5、()是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著名画家乔尔乔纳最成功的油画作品。 A、《大宫女》 B、《入睡的维纳斯》 C、《泉》 D、《瓦平松的浴女》 6、()下面作品中,不属于版画作品的是。 A、潘鹤《艰难岁月》 B、徐匡《奶奶》 C、古元《夏》 D、赵延年《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7、()巴黎圣母院是属于西方美术上风格的建筑? A 罗马式 B 巴洛克式 C 哥特式 D 拜占庭式 8、()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有。 A、《历代帝王图》 B、《历代名画记》 C、《秋江晴嶂图》 D、《庐山图》 9、()是俄罗斯著名画家克拉姆斯柯依的油画作品。 A、《不相称的婚姻》 B、《伏尔加纤夫》 C、《无名女郎》 D、《深渊》 10、()《大浴女》是法国印象派画家于1887年创作的。 A、雷诺阿 B、莫奈 C、塞尚 D、毕沙罗 11、()下图《秋艳》是20世纪中国著名画家的作品。 A、黄宾虹、 B、吴昌硕、 C、林风眠、 D、黄永玉 12、()1912 年,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图画美术院。。 A、林风眠 B、徐悲鸿 C、刘海粟 D、潘天寿 13、()黄宾虹是中国近代卓越的国画家。是他的最后一幅绝笔精品之一。 A、《黄山一线天奇峰》 B、《黄山汤口图》 C、《蛙声十里出山泉》 D、《雁荡山花》14、()20世纪是中国画尤其是人物画复兴繁荣的世纪。在几代画家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关注社会、深入生活、亲近人民、注重写实、结合传统、追求创新的现代人物画的传统。其中在现代中国人物画发展的历史上,贡献巨大,成就卓越。他们二位在中国人物画教学上的探索与成就,影响了不止一代学人,是我们值得珍视的宝贵传统。 A、徐悲鸿和刘海粟 B、徐悲鸿和蒋兆和 C、潘天寿和蒋兆和 D、林风眠和潘天寿 15、()《塔吉克新娘》是的作品。以该幅作品为标志,中国肖像油画掀开了新的一页。 A、董希文、 B、王式廓、 C、靳尚谊 D、詹建俊 二、填空题:共15小题,15个空,每空一分,共1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画家画舞不是靠照片,靠的是他非凡的目识、心视和意测的能力。他画舞独树一帜,别具 一格,目前还没有人达到他这样的高度。 2、唐朝杰出画家吴道子用状如兰叶或状如蕙菜条的笔法来表现衣褶,有飘举飞动之势,被后人 称“”。 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西方美术的代表作是毕加索的《》,东方美术的代表作 就是的《流民图》。毕加索是一幅抽象作品,而《流民图》是写实主义、现实主义的。这两件作品,各具特点,相映成辉,体现了东西文化各不相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 4、王式廓的素描《》从1950年酝酿到1 959年完成,整整花费了10年时间。王式廓 把自己的事业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在创造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他手握画笔倒在画架之旁的极其敬业的精神成为了美术界的“王式廊精神”,这种精神也使我们在欣赏活动中受到了深刻的启发和教育。 5、中国画是以水为调合剂、以为主要颜料、以为主要工具,画在 上的—种画种。 6、丰子恺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杰出的文艺通才,他一生涉猎广泛,著作等身,他在文学、翻译、美术、书 法、音乐等方面均有较深的造诣。因此丰子恺曾被誉为“”的。 7、朱耷绘画艺术的特点是以形写情,变形取神;着墨简淡,运笔奔放;布局疏朗,意境空旷;精力充沛, 气势雄壮。他的形式和技法是他的真情实感的最好的一种表现。其暑款是“”,形似哭之,笑之,深刻揭示了他狂放傲岸的情性。 8、画家的牦牛,可以毫不脸红地与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并肩比立于中国美术史。他在动物 题材上40年代画牦牛和骆驼,50年代画熊猫,70年代画金鱼,都是神形俱佳,造型概括,笔墨淋漓,影响了新中国的国画风尚。 9、齐白石为我们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艺术至理名言“”。这就 是艺术的辩证法。 10、《雅典学院》是佛罗伦萨著名画家作于1509---1511年间的壁画。 11、黄宾虹渊博的学识,丰富的书画实践,使黄宾虹的画论画史研究,有着深刻的独到见解。他概括出“”四字,成为了中国画艺术的境界和审美标准, 三、英译汉或汉译英:(7分) 1)民间美术。 2)Computer paintings 。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美术》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提高自身艺术素养,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美术》课程一直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已制订了《美术》课程的教学大纲,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是也应该看到,与其他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相比,我们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仍有一些需要改革和完善的地方。 制订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标准,其目的是使这门课程更加规范,便于检查、监督。同时,通过实践、研究,构建起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的体系,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 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与专业院校的美术课程不同,具有自己的特点,它既要学习一些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又要把所学到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在以后所从事的幼儿教育中,发挥起一定的作用。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能帮助学生实现以下的价值。 (一)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位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人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位等方面,具有其他专业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本课程开设的绘画、设计与工艺、中外美术作品欣赏等学习内容,能够使学生在制作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以及在欣赏中外经典艺术的作品时,陶冶审美情操,提高他们的生活品位。 (二)抒发个人情感,获得个性发展 美术创作与欣赏是一种情感表达活动,在创作与欣赏的表达过程中,来抒

发个人的情感。美术创作强调想象力与创造力,作品的独特性与独创性是艺术创作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因此,美术创作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会起很好的作用。 本课程开设的绘画、设计与工艺、中外美术作品欣赏等学习内容,能够使学生在制作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以及在欣赏中外经典艺术的作品时,抒发个人情感,获得个性发展。 (三)掌握必备技艺,形成职业素养 美术是一门具有人文性质的课程,但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掌握一定的技能与技巧。因此,技能技巧的学习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由于我们培养的对象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因此,我们与美术专业院校所要求的技能技巧不同。我们对技能技巧方面的要求是尽量广一些,浅一些,主要能为他们今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奠定一些必备的基本技艺。 本课程开设的绘画、设计与工艺、中外美术作品欣赏等学习内容,能够使学生在制作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以及在欣赏中外经典艺术的作品时,掌握必备的技艺,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体现时代性与基础性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既要体现时代发展的要求,如增加学习现代设计艺术等内容;又要注重学科的基础性,如绘画中的素描、色彩的学习等。 (二)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如敏锐的洞察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绘制的能力等。 (三)提升未来教师的素养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是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通过美术学习,一方面使其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使其学会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识世界,为学生将来从事学前教育职业提高艺术素养。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及大纲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1) 一、课程性质与价值 二、基本理念 三、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二、阶段目标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一、内容说明 二、内容标准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第四学段(7~9年级)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教材编写建议 附录 一、案例 二、名词术语解释 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与价值 (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初形象思维能力 (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二、基本理念 (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三)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四)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三、设计思路 (一)完善体例,使结构更完整,表述更明确 (二)以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 (三)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 (四)注意《标准》实施的可行性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四个学习领域 通过“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并能运用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多样与统一等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像力和创新意识。 第二,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第三,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通过“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第二、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第三、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第四、养成事前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 通过“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激发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 第二、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第三、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美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亲子美术 二、对象:3-4岁 三、绘画特征: 3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涂鸦期,他们的绘画是由无目的到有目的涂画,没有具体形象。他们画画的原因一是幼儿自身运动的要求,二是源于模仿。由于动作不够协调,画在纸上的是一些凌乱的线条,有时会把线条涂到纸外;或者是在纸上重复地画一些圆圈,有时幼儿边画边自语或做出表情,表现自己想画的东西。 四、教学目标: 满足孩子自身的绘画需求; 给他们提供多种绘画材料和环境让幼儿尽情的体验和感受绘画过程带来的乐趣。 引导、鼓励孩子创造属于自己的绘画符号与色彩表现形式;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知活的开展,激发孩子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与创作热情。 五、重点难点: 以游戏和体验式教学为主导 通过语言、音乐、生活化情景及美的环境等多种形式,激发幼儿绘画表达的冲动,通过不同质地的材料运用,增强幼儿对点、线、面、形、色的好奇与认知,在表达中感觉形,感觉色,感觉美。通过游戏认识身边的事物及色彩的丰富和多变性,通过培养色彩感觉,鼓励幼儿自我表述,大胆涂鸦,不受拘束,保护原发性创造,让幼儿在绘画游戏中建立常规,享受美感和快乐。 六、教学内容 寒假班: 建立常规,以游戏体验为主,用绘画和手工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幼儿感兴趣和熟悉的内容,认识绘画的基本元素点线面,增强对美的感受力和动手能力。 春季班: 以点线面展开大自然中的植物、昆虫、动物为主要内容,结合色彩,感觉形,感觉色,感觉美。用拟人的手法和丰富的材料进行展开教学,体现趣味,激发幼儿兴趣,培养想象力。 七:课程内容:色彩、粘土、拼贴、蜡笔,拓印,刮画等

二、对象:4.5-6岁 三:绘画特征: 4岁左右的孩子处在象征期(表象符号期),这一时期孩子的绘画是根据记忆创造象征符号,进行说明性图解。这一阶段幼儿的绘画特征,反映出孩子的认知过程,从形上来说,他们观察客观物象后,根据客观事物特征,把复杂的形象概念化、简单化,这是孩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从色彩上来说,这一时期的幼儿由于认知的局限,他们的绘画喜欢选择对比强烈的高浓度颜色,在表现上不受物体固有颜色的限制,他们常常选择自己喜欢或认为好看的颜色,随心所欲地涂抹,是儿童主观心理的表现。 三、教学目标: 1、学会使用各种绘画工具(水粉笔、水粉颜料、剪刀等),掌握初步的绘画方法(如何调色、怎样拼贴等)。通过不同质地的材料运用,增强对点、线、面、形、色的好奇与认知,在表达中感觉形,感觉色,感觉美。 2、体会色彩之间调和后的变化,根据自己的画面需求来选择色彩。 3、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运用多种形式与方法启发孩子体验各种绘画材料表现出的不同效果。 4、多多提供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锻炼他们手脑的协调性。 四、重点难点: 坚持绘画活动与游戏相结合的教学原则,鼓励幼儿通过观察、感受、比较的放法进行感知能力的培养,促进个性表达,丰富绘画语言,学习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发现美,享受快乐。学习使用简单的工具,掌握画,贴、拼、撕等基本技能,促进手,眼、脑协调发展,以实物、图片、视频、语言、故事、音乐引发幼儿的绘画兴趣,激发绘画表达的欲望。 五、教学内容 寒假班: 通过不同质地的材料运用,掌握画,贴、拼、撕等基本技能,增强对点、线、面、形、色的好奇与认知。认识不同形状,如:圆,方,三角及多种形状的组合,并运用拟人手法进行简单的趣味造型,对大小高矮胖瘦方向多少的认识和排列,增强构图意识,提高美感能力。认识三原色、三间色及冷暖色,学习单色和多色的平涂着色方法。 春季班: 通过视、听、嗅、触等全方位的感知,启发幼儿观察自己熟悉的植物、蔬菜、昆虫系列进行主观表达,体现造型的独特性,结合拟人进行联想,体现趣味性,激发幼儿想象力。综合运用材料与绘画相结合,结合课程知识点创作绘画。 七:课程内容:水彩,水粉、粘土,剪纸拼贴、蜡笔、立体空间设计,拓印,刮画等

儿童美术基础课标

《儿童美术基础》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儿童美术基础》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一门必修的职业能力核心课程。它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提高自身艺术素养,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一、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儿童美术基础》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核心职业素质课程。它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总学时为28学时。本课程开设在第一学期,与专业院校的美术课程不同,具有自己的特点,它既要学习一些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又要把所学到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在以后所从事的幼儿教育中,发挥起一定的作用。学前教育专业的《儿童美术基础》课程,能帮助学生实现以下的价值。 (一)掌握必备技艺,形成职业素养 美术是一门具有人文性质的课程,但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掌握一定的技能与技巧。因此,技能技巧的学习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由于我们培养的对象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因此,我们与美术专业院校所要求的技能技巧不同。我们对技能技巧方面的要求是尽量广一些,浅一些,主要能为他们今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奠定一些必备的基本技艺。 (二)抒发个人情感,获得个性发展 美术创作与欣赏是一种情感表达活动,在创作与欣赏的表达过程中,来抒发个人的情感。美术创作强调想象力与创造力,作品的独特性与独创性是艺术创作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因此,美术创作对学生个

性的发展,会起很好的作用。 本课程开设的绘画、设计与工艺、中外美术作品欣赏等学习内容,能够使学生在制作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以及在欣赏中外经典艺术的作品时,抒发个人情感,获得个性发展。 (三)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位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人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位等方面,具有其他专业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本课程开设的绘画、设计与工艺、中外美术作品欣赏等学习内容,能够使学生在制作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以及在欣赏中外经典艺术的作品时,陶冶审美情操,提高他们的生活品位。 本课程开设的绘画、设计与工艺、中外美术作品欣赏等学习内容,能够使学生在制作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以及在欣赏中外经典艺术的作品时,掌握必备的技艺,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同时。该课程的学习可为后续课程提供技术支撑,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体现时代性与基础性 学前教育专业《儿童美术基础》课程,既要体现时代发展的要求,如增加学习现代设计艺术等内容;又要注重学科的基础性,如绘画中的素描、色彩的学习等。 (二)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 学前教育专业《儿童美术基础》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如敏锐的洞察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以

2016.5尔雅《美术鉴赏》期末考试(20)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分) 单选题开始 1 印度石窟的建筑形制分为两类,一类是支提窟,一类是()。 1.0分 A、?梅乐窟 B、?岩石窟 C、?藻井 D、?毗诃罗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单选题结束单选题开始 2 中国最早详细地论述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的著作是()。 1.0分 A、?《清异录》 B、?《集古录》 C、?《历代名画记》 D、?《宣和画谱》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单选题结束单选题开始 3 《镜前的少女》这幅画作的特点是()。 1.0分 A、?用色彩来表达人物的光影变化 B、?以平面的方式来展现立体的空间 C、?用白描的形式表达人物神韵 D、?用素描的形式描绘身体线条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单选题结束单选题开始 4 被民间人士在绘画的行会当作祖师爷来供奉的画家是()。 1.0分 A、?吴道子 B、?唐寅

C、?仇英 D、?倪瓒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单选题结束单选题开始 5 郑板桥知县退休后,靠卖画为生,在他家里的价目表上,大幅画卖()。 1.0分 A、?六两小麦 B、?六两大米 C、?六两银子 D、?六两黄金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单选题结束单选题开始 6 唐寅在画作中写的“治下唐寅画呈李父母大人先生”,表明了该幅画是送给()的。

1.0分 A、?岳父母 B、?父母 C、?地方长官 D、?祖父母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单选题结束单选题开始 7 文化通过物质载体和()传承下来。 1.0分 A、?精神载体 B、?语言载体 C、?心理载体 D、?环境载体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单选题结束单选题开始

完整word版美术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术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近代以来,美术课程更以其丰富的教育价值列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代美术课程的基本取向。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 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一、课程性质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来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 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美术课程强调通过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美术课程注重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发挥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提高精神和生活品质方面的作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三)关注文化与生活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美术课程,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 (四)注重创新精神 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综合性和探究性 美术课程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 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为了便于学习,将创作活动再具体分为“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其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包括设计和工艺学习内容,既强调形成创意,又关注活动的功能和目的。“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则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 综合性学习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美术课程特别设置了“综合探索”这一新的学习领域。“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提供了上述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 上述四个学习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的,每一学习领域各有侧重,又互相交融,紧密相关,形成一个具有

幼儿园教案设计大班美术教案儿童画的创作

一、教材的分析与教材处理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该课是一节绘画课,它通过对儿童画这一特殊绘画艺术语言的讲解与练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儿童画的表现技法,同时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并通过儿童画创作,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思想品德。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儿童画这一特殊绘画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思想品德。 情感目标: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3、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儿童画的创作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进行儿童画创作构思 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针对本课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识特点,在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我主要采用了欣赏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主积极的身心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创作欲望,本节我利用大量儿童画、资料、电脑、音乐等教学手段,使其脑、眼、耳、手协同利用,把这节课的重难点在轻松、愉快的操作中得到解决。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本课我采用“激发情趣式”导入,通过教师边讲故事边绘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 通过让学生欣赏大量的儿童画资料,学会儿童画的创作方法,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更完全地了解儿童画创作的有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为创作练习作铺垫。 3、练习反馈 学生通过欣赏多幅儿童画资料,增强了创作的信心,可任意设计一幅有意义的儿童画形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思想品德的目的。 4、作品讲解(采用学生自评的方式) 5、本课小结 通过4名同学表演幽默小品,为下节课创作儿童画提供素材(留作业) 总之,本课教学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力求在方法上有所突破,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在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上有所尝试。但还望各位领导、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文库优质文档

绘画基础与幼儿绘画课程标准

《绘画基础与幼儿绘画》课程标准 一、标题 绘画基础与幼儿绘画课程标准 二、适用对象 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课程的目的在于使 学生初学掌握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理论知识,正确的教育观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具备一定的幼儿园美术教学技能的实际操作能力。重在培养学生的美术欣 赏能力与美术基础知识认识,基础素描学习和色彩基础知识认识与学习;特别 注意学习简单色彩绘画能力、幼儿简笔画、装饰画的学习与掌握等等;力求能 在实践教学中运用和更好的教育幼儿。 四、参考课时 《绘画基础与幼儿绘画》课程共计66学时,安排在一年级两个学期内完成,以每周2学时,第一学期17周,第二学期16周,共计66学时。 五、总学分 4学分 六、课程目标 通过美术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优秀美术作品,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具有比较系统和比较扎实的绘画与工艺的造型能力。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创新 精神与实践能力,从而加强职业美术教育以适应幼儿美术教育工作的需要。为 将来成为一名专业化的幼儿教师和从事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打下专业基础。

七、设计思路 在《绘画基础与幼儿绘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能遵循“学以致用”的能 力培养为主线,将理论知识学习与下幼儿园“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设置仿真 实践操作任务,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任务、项目结合起来,将抽象的知识转化 为学生可感知的对象,使学生容易理解接受,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知幼儿的 绘画的特点,掌握绘画的方法,并以此来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课程体系的设计把工作实践作为课程体系展开的起点,让学生进入工 作实践,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 者的角色转换。由于鲜活工作场景的刺激,中等职业学生对幼儿教师职业的责 任感和价值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 1、校园合作,共同建设 本课程建设的合作企业是天津市蓟县大地幼儿园、天津市蓟县童话之城双 语幼儿园、天津市蓟县金贝星光幼儿园。合作企业在课程建设中提供了幼儿园 教学的数据和资料,参加多次课程设计论证,幼儿园专家作为课程组主讲教师,担任相关教学做一体课程内容的教学工作,接受专任教师到幼儿园调研、实践,校园双方合作开发研究项目。 2、多元化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团队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的开放性教学项目,应用角色扮演、案例 分析、仿真模拟操作、现场教学、实战对抗、启发引导等多元化教学法。培养 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以项目为载体,共设计了十个项目,各学习项目的学时和课程内容选 取依据如下:

相关文档